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刀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浅谈传统思想引入新的元素
rongqiaohe 2020-5-20 16:18
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占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两千多年前,老子为了描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写出了世间“统一方程”(如图1所示)。当时,没有x,y,z这样符号,因此,他老人家采用汉字作用代表,这就是“阴”和“阳”,以图形表示出了“统一方程”。 图1、阴阳图代表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任何存在于世间的事物,都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只有阳,或只有阴,均不能存在于世间。天圆地方,只有正反两方同时存在,事物才能够运行和生存。不仅如此,该图还提示大家,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这就是图中小圆圈),任何事物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包含了其反面,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然而,虽然该方程描述了人世间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但是,该“方程”过于黑白分明,不是友,就是敌;不是好,就是坏。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认识能力越来越强,该“统一方程”就难以准确、完整解释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了。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存在一个模糊地带。因此,黑白分明,不是友就是敌的思想意识显得极端。因此,“黑白分明”在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往往造成误解。 阴阳之间应该增加一个模糊地带,即一个灰色的阴阳界。据此,我们画了一个阴阳图,包含了灰色地带。当然,阴阳相互作用,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所以,阴阳图中有直接和间接接触的不同方式(如图2所示)。敬请各位读者批判。 图2、新阴阳图。黑白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黑白分明,具有清晰的界限。如果 采用这个图来理解事物的运行规律,我们做事情,就不会“一刀切”了 。
个人分类: 浅谈|2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使公众了解大学
热度 4 fdc1947 2019-11-1 08:23
要使公众了解大学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每年新上大学的学生达到了 800多万人,开始读研究生的人也有近80万人之多。那么,社会是不是已经能够了解我国的大学、了解大学的运转、生活,了解大学教师的工作了呢?并不是的。绝大多数公众并不了解,甚至很不了解。 虽然每年有八九百万大学生和研究生入学,但是,毕竟在全国的总人口中还是很少的一个数量。即使是上过大学的人也只是了解他们自己的学生生活,并不怎么了解学校的运转过程,更不了解教师的情况。而我们的媒体关于大学的报道可以说是极少,有一些报道也只是涉及大学里面出现的问题。说大学问题的多是 “吐槽者”的一面之词,很少有被吐槽者的分辩之音。一方面是吐槽者絮絮不止的“愤怒控诉”,另一方面的声音则是听学校“有关部门”三言两语的统一发布。所以,公众对于大学的印象实际上是越来越糟,而这种越来越糟的舆论与大学的现实并不相符。例如,现在关于大学教师特别是大学教授的传闻就不是很好,认为大学教授只是一味赚钱,教学不负责任,不管学生,甚至无情地压迫和剥削学生,强迫他们为自己做事情等等,而实际上的情况当然不是如此。 需要让公众了解大学的哪些方面?当然,最好是了解大学的一切。本来我们的大学是公众办的,应当让公众知道一切。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即使在大学工作的人也不可能了解大学的一切。我想,应当让公众了解如今大学里面的真实情况,也应当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职责等。 很多家长认为大学生还是跟中小学生一样,只是读书长知识,一样的读书、背书,能够考试考一个高分最好。教师也就与中小学教师一样,照着教科书讲一讲,然后一遍遍辅导,盯着学生,不要调皮捣乱,不要出事情,以为他们的子女还只是孩子。甚至有很多研究生的家长也是这样看。 现在大学生中确实有很多不用功学习,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大学生的不肯用功读书,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从小而到大的 “用功”都是在家长与老师逼迫下的无奈之举,这种逼迫已经使得他们对于学习产生了极端的反感心理。社会不可能让一个人一辈子像监狱那样处在被逼迫之中。大学教师也不可能再像家长和中学教师那样逼迫学生用功学习。所以,要想让大学生用功学习,只有中小学减负,恢复他们的少年浪漫,不然,这些人不可能自觉地用功学习。当然,现在最激烈反对中小学减负的人群之一也正是这些家长。 很多人对大学教师需要做研究感到不理解,他们以为教师就是要教书,去做研究是不务正业。他们对于教师在研究项目上下功夫,很不理解,特别反对教师与企业的横向联系项目,以为这都是学校和教师贪图金钱。他们认为,自己的 “孩子”参加教师的项目,就是受到了教师的剥削,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 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大学教师不应当根据一本教科书照本宣科。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大学教学水平上不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力图让大学教师的讲课标准化。世界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怎么能够让二十来岁的年轻学生一下子提高到接近于当今的人类知识的最高认识水平,这就要靠大学教师的高水平。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做到,而水平差的则可能会做得差些。要想大学有高水平的教师,这些教师就不能离开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只有在学术研究第一线的教师才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全社会的公众应当了解这一点,即高水平的教师必须参加学术研究。当然,人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活动不能一刀切,必须让高水平的大学教师自由地安排他的教学活动包括基础课教学 ——但这是与本文无关的另一个问题。 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要想真正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就必须参加学术研究活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想让刚刚有一点基础知识的学生担当一个课题的负责人显然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作为次要的助手参加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学生在参加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学术研究的各种规则、方法、手段、诀窍等。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杂务也是必然的。这种活动,一般情况下是师生双方都有利而特别对学生有利的。在这种活动中,不可能像家长对独生子女那样把小孩子当作小皇帝那样侍奉,对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理所当然地要批评。某些人听了受委屈的小皇帝们的一面之词,就把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看成是教师压迫、剥削学生,那是非常荒谬的。而现在却到处传扬着这样荒谬的所谓控诉。 现在的大学生是要交学费的,于是有些人便拿出类似 “消费者是上帝”的牌子,好像学生是上帝一般。学校确实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学生也是来受教育的,必须受到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教育。对于公立大学来说,学生的学费,只是培养教育学生所需费用的很小一部分,国家的教育投资即全体人民的出资才是大部分。好些人却不了解这些,好像学校在赚学生的钱似的。他们鼓吹免费上大学,而这样做实际上只是少数人受其他人的补助,全世界主要国家都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理想”只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上到处传播的文章中。 现在的大学教师,是不是教学不负责,是不是一心只想着捞钱?我已经退休很多年了,但是我知道,我熟悉的人、我过去的学生等,不是这样的。他们这些中年教师(或者不妨称呼为 “老青椒”),这些教授、博导、副教授、甚至还是讲师实际上非常辛苦。在工作上,他们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各种考核不断在鞭策他们。他们很用心地上课,从准备材料到考试结束,都必须细致认真,生怕出一丁点事故。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怕学生误会,出什么问题,真是战战兢兢。他们要不断看文献、做研究,写论文、发表作品,申请课题和经费,争取奖励。他们差不多总是工作到深夜。他们也是人,有家庭、有孩子、有老人,自己也有疾病的威胁,很多人的健康情况低于同年龄的其他人。 我们必须承认,要得到同样好甚至更好得多的结果,大学教师们本来可以不这样辛苦的,很多问题是管理的问题。他们在做一些其实可以省略掉的工作,例如应付各种重复而繁琐的检查,填写各种相似的表格等无聊的事情,以及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过分小心谨慎。本来,很多事情的产生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学校或教师方面最多只是一个小小的诱因,但是,一旦出了问题,甚至遇到一个不很正常的学生(毋庸讳言,这在所有人群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教师就可能会遇到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他们必须十万分谨慎小心。 大学教师这个群体在我国 14亿人口中,实在是小众中的小众。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但是,媒体上面关于他们的资讯,最多的是几个有反面材料的事迹或者几个不清不楚的“罗生门”事件。这也难怪,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吸引人。我想,要让公众了解大学的各个方面,了解大学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也应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要使公众了解大学,不但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也要想办法、花力气去做才行。
个人分类: 教育|47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环保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差异化”还是“一刀切”?
baocunkuan 2019-3-14 09:51
日前,接受《千人》杂志采访。谈了几个观点,供参考、批评~ 几个观点: 1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应先普遍遵循环保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质量若还不达标、环境目标还无法实现,那么再去实施差异化的环保政策,对症下药。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法律执行力度太弱,过多地依赖狭义的政策甚至依赖“人治,试图以“带病的环保制度”解决“带病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形成了“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缺乏一个长效机制,而环保的长效机制需要依靠法律建立。 2 、过去,我国环保政策自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层层传递,越往下越容易失效、失灵,导致基层环境治理有效性差甚至长期性、普遍性地沦为“污染者天堂”。实施环保督查以后,环保治理要求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层层加码,基层成为了环保压力的集聚地(最终承受者)。在国家的环保压力下,不得不进行环保“一刀切”式执法和野蛮执法。因此,“一刀切”的出现实则反映了我国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任务的不匹配。地方的环境治理能力体现在对国家环保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以及是否具备实现环保治理目标的技术与资源上,而这些技术与资源,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配置是错位的。总结来说就是地方环保责任大,却没有足够的能力。 3 、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现在变成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性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个“多样性”就包含对美好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而生态环境质量又包含在人民需要当中。因此,今后的经济发展应该是高质量的发展,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所谓的“发展”成果。 4 、在北京奥运会、 APEC 会议、 G20 峰会以及 2018 年上海进博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实现局部地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这说明短时间内局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是能做到的。但是我国的环保治理并不单指特定阶段、特定地区、特定要素环境问题的解决,而是指环境质量的全局性、根本化和常态化的改善。不计成本或代价去实现这一目标,“一刀切”式甚至野蛮式的环保执法也不是科学决策。 5 、本质上讲,企业应该没有“破坏环境”的主观故意,那么为何会出现大量偷偷排放污染物这类污染环境的行为呢?原因在于,一方面,环境违规被处理和偷偷排污不被发现,以及即使被发现后所受到的处罚代价过小即所谓的违法成本低;而另一方面,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高或者说企业环保守法所付出的代价大。因此,从根本上治理污染企业须双向发力,政府除要加大违法企业查处并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以“震慑”,更要服务好企业以降低企业环保守法成本以“利诱”。 6 、环保产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较强的产业,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党和政府持续加大的环保压力下,企业的环境治理需求被大量激发。另一方面,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上升,需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社会需要是我国环保行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环保行业也应该更接地气,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则需要更明确作为环境质量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者,担负制定好规则、监督好企业、引导好公众的责任。 7 、环保涉及环境质量改善这一公共物品供给,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包括对政府履责行为的监督、对污染企业的监督和举报等。同时,社会公众要履行保护环境的自身义务,如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减少浪费等,去引领企业生产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企业则要接受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监管,履行作为生产者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信息公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绿色生产。这样,三者之间才能达到环境的共建、共治和共享。 8 、我国不够重视环保法律或政策制定与执行成本,因此极易导致法律出台后没人执行,“有法不依”,一旦出现突出环境问题或较大的环保压力,又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环保。在出台制度时缺乏必要的充分论证,执行时也是选择性地执行而不是持续性、普遍性地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缺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机制。 环保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差异化”还是“一刀切”? 提要: 我认为污染者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应先普遍遵循环保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质量若还不达标、环境目标还无法实现,那么再去实施差异化的环保政策,对症下药。 文/本刊记者 何中花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干杰部长在发言中,明确表示“环保督查不许一刀切、乱作为,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关停,扰乱环保督查大局”。 环保“一刀切”虽被国家明令禁止,但多地仍屡屡被曝出“一刀切”式乱关停行为,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冷静而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哪些深层次原因?对此,本期杂志专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请他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没有差异就没有政策 记者: 自1973年 出台 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以来,中国的环保之路已经走了40几年。40年来,中国的环保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您如何看待? 包存宽: 中国的环保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环保政策则有其特定的含义,但其核心在于区别性和差异化,甚至可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政策;广义的环保政策除狭义的之外,还有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则强调了公平性和普遍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环保法律法规应该成为所有涉污企业共同、普遍遵循的规章制度。 无论广义或狭义,我国的环保政策长期以来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层层传递实施的。从1973年-1978年,我国实行的多是狭义的环保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局部地区和个别突出的污染问题;1979年,我国“试行”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之后国家开始逐步着手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1980年以后,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1989年正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1990年后,陆续修订了一系列环保法律;到20世纪末,中国环保法律体系基本建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40多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甚至基本构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总体仍过于依赖狭义的政策而缺乏普遍性、稳定性的守法。2015年,当时我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召开了一次媒体座谈会,提到“要让环境守法成常态”,这实际上从侧面反映出过去多年来我们并未做到“让污染者环保守法”,反而“违法”是常态。 我认为污染者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应先普遍遵循环保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质量若还不达标、环境目标还无法实现,那么再去实施差异化的环保政策,对症下药。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法律执行力度太弱,过多地依赖狭义的政策甚至依赖“人治”,过度迷信“工程技术” ,在环保工作过程中忽略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升级,而是边治理边污染、边修复边破坏,甚至试图以“带病的环保制度”解决“带病的生态环境”。另外,我国环保长期以来形成了“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缺乏一个长效机制,而环保的长效机制需要依靠法律建立。 记者:一直以来, 我国环保 政策 的 执行效果如何? 包存宽: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中国环境规划40年的学术论坛,当时中国的灰霾污染十分严重。在论坛上,与会者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个疑问——中国的环保工作做了几十年,成效在哪?有些环保工作者甚至不愿意告知别人自己是做环保的。尤其在北京,如果你跟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说自己是做环保的,那么司机肯定会给你好好上“一堂课”。当我们在会上回顾中国几十年来的环保成效时,这样总结道:“如果没有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质量可能更加糟糕。”这一总结实则尴尬了中国的整个环保界。 环保有一个重要原则——“预防为主”,当环境问题尤其是灰霾铺天盖地、大范围爆发时再来治理为时已晚。过去,我国环保政策自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层层传递,越往下越容易失效、失灵,导致基层环境治理有效性差甚至长期性、普遍性地沦为“污染者天堂”。实施中央环保督查以后,自上而下的层层传递由层层打折变成了层层加码,环保治理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提高,基层则成为了环保压力的集聚地(最终承受者)。然而,基层的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要求不相匹配,于是在国家的环保压力下,不得不进行环保“一刀切”式执法和野蛮执法。 记者: 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一刀切”、乱关停的环保 行 为,污染企业被关停,也造成了 一些 职工失业 、 地区经济受损 的后果 ,对此您 有什么看法? 包存宽: 实现国家环境质量的改善,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现在,变成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性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个“多样性”就包含对美好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而生态环境质量又包含在人民需要当中。因此,今后的经济发展应该是高质量的发展,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所谓的“发展”成果。 在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G20峰会以及2018年上海进博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实现局部地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这说明短时间内局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是能做到的。但是我国的环保治理并不单指特定阶段、特定地区、特定要素环境问题的解决,而是指环境质量的全局性、根本化和常态化的改善。不计成本或代价去实现这一目标,“一刀切”式甚至野蛮式的环保执法并不可行,这不是科学决策。如果以这种方式去实现“蓝天”和“绿水”,就不是“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了。 环保“一刀切”:能力与任务错位 记者: 为什么在国家明令禁止“一刀切”的前提下,各类“一刀切”现象仍屡屡发生?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与环保政策“脱节”的原因是什么? 包存宽: “一刀切”的出现实则反映了我国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任务的不匹配。地方的环境治理能力体现在对国家环保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以及是否具备实现环保治理目标的技术与资源上,而这些技术与资源,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配置是错位的。总结来说就是地方环保责任大,却没有足够的能力。 污染型企业习惯了过去的传统生产模式,突然让其去适应新的环保治理要求,这需要时间,同时亦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治污技术,降低企业环境守法成本,比如实行环保托管——由专业的公司为企业污染治理提供服务,让企业更安心地进行生产。本质上讲,企业应该没有“破坏环境”的主观故意,那么为何会出现大量偷偷排放污染物这类污染环境的行为呢?原因在于,一方面,环境违规被处理和偷偷排污不被发现,以及即使被发现后所受到的处罚代价过小即所谓的违法成本低;而另一方面,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高或者说企业环保守法所付出的代价大。因此,从根本上治理污染企业须双向发力,政府除要加大违法企业查处并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以“震慑”,更要服务好企业以降低企业环保守法成本以“利诱”。 记者:被“一刀切”、乱关停的主体多是传统型、高污染的中小企业,他们一旦被要求强制关停,便毫无反击之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 包存宽: 传统型、高污染企业从建立之初到现在,他们的环境违法行为或许一直存在着。现如今,国家开始加大对环境违法的处罚,由于这类企业长期以来已形成对边污染边发展路径的依赖,因此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对于其环境治理缺乏服务企业的理念、更没有更多的可行方法,只能强制关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对大型、规范化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转型的契机,以去实现高质量的运行和发展。 记者:企业要生存,国家要发展。在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时,若想制止“一刀切”行为,必须要充分发挥环保产业的作用,提高环保技术。您认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仍有待改进? 包存宽: 环保产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较强的产业,我国环保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指出在附加价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体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我国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我们应向两端——研发与服务拓展,以争取更多的“优质”利润。我国环保产业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国环保产业最初只是简单的机械加工和药剂生产业,由于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上升,因此需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在环保督查、严格执法的压力下,企业对于污染治理的需求大量增加,这对环保产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良机。 绿色发展时代,环保不能“唱独角戏” 记者: 目前,我国正迎来绿色发展的时代, 您认为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 是一种什么样的 关系? 包存宽: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满足人们对包括美好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可以从环境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存在环境问题,当时没有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因此更多的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环境污染。另外,因为贫穷,大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现如今,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能源被消耗,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被排放,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日常工作与生活。而未来,人们对美好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需要将持续、普遍提高,这无疑将激发更大、更高品质要求的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技术创新。 记者: 过去几年,中国使用了约谈、督查等手段解决了长期以来欠下的 环境 旧账 ,那么接下来应如何 解决环保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呢? 包存宽: 在现如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党和政府持续加大的环保压力下,企业的环境治理需求被大量激发。社会需要是我国环保行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环保行业也应该更接地气,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则需要更明确作为环境质量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者,担负制定好规则、监督好企业、引导好公众的责任。在环保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种偏见——过于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不否认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环保治理效率,但我认为更应该强调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择优选择真正适用的技术,而不是唯“先进”是从,不能唯“工程技术主义”。 记者: 我国的环保之路要想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再到执行不“错位”,不再出现“一刀切”、乱关停现象,而是走可持续的科学环保之路,那么您认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应该怎么做? 包存宽: 环保涉及到环境质量改善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包括对政府履责行为的监督、对污染企业的监督和举报等。同时,社会公众要履行保护环境的自身义务,如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减少浪费等,去引领企业生产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企业则要接受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监管,履行作为生产者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信息公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绿色生产。这样,三者之间才能达到环境的共建、共治和共享。 记者: 以美国大气治理为例, 据统计,从1970年~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实施后,美国所获得的总收益从5.6万亿美元上升到49.4万亿美元,而花费的总成本 仅为 5230亿美元。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环保政策及执行方面有哪些不足?可以借鉴的有哪些? 包存宽: 首先,美国作为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更强调“法”的重要性,在美国守法是最基本的。法律或制度的实施需要成本和代价,即实施一个新的法律或制度,需要资金、人力等资源的配置与保障。美国的每项法律或制度出台前,都会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就环保法律或政策来说,我国不够重视其制定与执行成本,因此极易导致法律出台后没人执行,“有法不依”,一旦出现突出环境问题或较大的环保压力,又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环保。其次,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更看重“生命力”,讲究及时性,不一定尽善尽美,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而中国,一方面在出台制度时缺乏必要的充分论证;另一方面,执行时也是选择性地执行而不是持续性、普遍性地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缺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机制。
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上海高校科研评价将不再只依靠论文量一刀切
redtree 2014-10-13 20:50
上海高校科研评价将不再只依靠论文量一刀切 作者:杨育才 来源:新闻晨报 发布时间:2014/10/13 16:10:49 □记者 杨育才 晨报讯 今后上海高校的科研能力评价,将不再仅依据发表论文的数量来一刀切,而是要建立对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进行评价。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推进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方向。 有高校专家表示,此举将改变高校在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等科研指标的做法。 一刀切带来大量垃圾论文 “今天的中国高校,科学研究被抬高到空前的、过度重要的位置。不只是研究型大学,即便教学型乃至职业型学校,都将科研成绩当作学校是否优秀、教师是否能升等、研究生是否可以毕业的指标。老师的教学可以马虎,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勉强通过,但只要有相当量的论文发表,就能一俊遮百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对此批评说,高校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晋升,过分依赖论文发表数量,实质是大学领导的政绩工程。“千军万马写论文、拼数量,而质量倒成其次了。” “仅仅依靠发表论文这‘一把尺子’ 来衡量高校科研的能力,带来很多负面的结果。”昨天下午,沪上一所高校科研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人文学科,全国的权威、核心期刊版面是有限的,但每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都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再加上教师晋升也要发论文,学术期刊不再是学术争鸣地,反倒成为毕业、晋升的敲门砖。“并不是所有研究生和高校教师都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逼着他们写论文,会造成大量的垃圾论文。” 高校五类科研将分别评价 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意见》,上海将逐步建立对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研究活动是多样性的,有搞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有搞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的,甚至还有文学艺术创作的等等;科研的成果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是学术论文、专著、译著、学术工具书,也可以是艺术作品、创意设计、发明专利等等。”上述高校科研处负责人表示,科研是多样性的,对科研的评价也必须是多元化的。 根据《意见》,上海的高校将建立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对基础研究人员、应用研究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科研支撑和服务人员、软科学研究人员、艺术创作的研究人员的评价,将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 在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方面,上海还将积极推进“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等评价方法,探索开放的、多方参与的科研评价措施,建立与国外接轨的评价制度。(原标题:高校科研评价将不再依论文量一刀切 将建立对科研成果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进行评价)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与制度|1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运冠军李坚柔头盔上的“111”的启示
热度 3 boxcar 2014-2-14 12:49
这一次,头盔上有三个“1”的中国女将再次奇迹般地成了冬奥会冠军。 其实早在2011年我曾说过—— 中国人有三个“一”: 一刀切、一边倒、一窝蜂。 不过,这一次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决赛却告诉我们,不同国家的外国运动员在赛场上也是可以发挥出咱中国人的这三个“一”的水平的。当然,她们三个都想在第一时间就争第一的结果,是在“一窝蜂”地涌上前去的时候,很不幸地“一边倒”地摔将出去,结果被没急着去“跟风”的李坚柔在旁边“一刀切”过,坚持稳健地走在自己的线路上,躲开了拥堵而轻松完成了超越,然后一路领先夺取了“第一”。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或者说在我们科学网博友们的科研路上,是否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 有些人为了眼下的利益、名位争得很凶,拼的很猛,打成一团,精力、体力和时间大量地被消耗,最终反而落后了。相反,倘若坚持走自己的路(看起来有些“一根筋”),而“让别人拥堵去吧”的结果,可能反而可能避开了纷扰而很快走到了最前面。 这,或许就是这样的一场戏剧性的比赛,和111这个数字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刀切”与“双轨制”
Moneypond 2012-7-26 11:32
“一刀切”与“双轨制” 彭泉 中国的很多事情,在决策和执行时,常搞一刀切。对于“一刀切”,民众颇有微词。有时候迫于压力或出于人性化考虑,搞“区别对待”、“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又形成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对于“双轨制”,民众意见更大,因为“被特殊”的常常只有那少数人。 退休年龄 :过去一刀切。现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引起劳动力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砖家”们又倡议延期退休。人社部的最新意见是:延迟退休拟采取差别政策。差别政策,是“双轨制”。本来,何时退休,就应该是弹性的。个体有能力,有“被需要”的需求,就可以延迟退休。退休政策“一刀切”时,民众有意见,因为有些他们希望那些能力强的人能多干几年;延迟退休一刀切,民众有意见,因为个人(尤其是普通劳动者)要多干活还得晚发退休金,利益受损;弹性退休,民众有意见,怕权贵搞特权。问题的核心是,谁来决定哪些人可以延期退休,是“组织”还是“人民”? 异地高考 :这些年来,国家为了禁止异地高考,不知道出台了多少禁令和措施,然异地高考的冲动,一直绵延不绝。除了客观上人口流动的急剧加快,主观上也有钻高考政策空子的因素。如果全国一盘棋,录取政策统一,异地高考,当然不存在问题。因此,异地高考的核心问题,是高考录取政策的地区差异,也就是“双轨制”。政策“照顾”的,一是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二是民族考生,三是特权地区(如京沪及各副省级城市),四是优秀考生(如奥赛评优加分等),五是特殊群体(如有杰出和特殊贡献者的后代)。高考政策的“双轨制”,本质是个“效率与公平”问题。所谓效率,是指最优;所谓公平,是指照顾与平衡。其实,随着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升,考生上大学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上好学”上。因此,今后的高考,完全可以首先执行“一刀切”政策,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择优录取;在“一刀切”的前提下,再搞“双轨制”,搞照顾和平衡,主要是上文提到的一、二、五类考生,但应公示。至于特权地区与优秀考生,就不必照顾了吧,也找不到照顾的理由。如能这样处理,涉及到“异地高考”的,就只剩下偏远落后及民族地区需要实行“双轨制”了,但双轨制应设立条件:一是只有名校预留“照顾性”名额指标,然后分到各地区;二是凡希望走这条照顾通道的考生,必须回生源地工作(基于权利与义务均衡原则,接受了照顾,就得尽义务)。其他情况,一律不予照顾,实行“一刀切”。在此前提下,想在哪里考都可以。异地高考,也就不再成为问题。我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让特权地区放弃自己的特权? 同工同酬 :从马克思提出同工同酬的理想至今,年头也不少了,至今也未实现。正式工和临时工(中间还有政府与事业单位的所谓“合同工”),即使干的是一样的工作,收入和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是谁给了正式工特权?是谁因何获得了盘剥“临时工”的权力?又是谁,纵容了“单位”的“同工不同酬”政策?待遇不同,是“双轨制”,待遇不同区别对待根深蒂固,又是“一刀切”,当今的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敢这么明目张胆吗? ………… 凡事一刀切,肯定是错的,只是当下的中国,实行一刀切,多是出于无奈,所以有“对”和“合理”的成分;双轨制,肯定是对的,只是当下的中国,实行双轨制,多是为了保护特殊群体的利益,所以多了“错”和“不公”的色彩。如果双轨制,能暴露于民众的真正监督之下,使特权者不敢特不能特,则甚幸!
3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11月1日,三个“一”
热度 8 boxcar 2011-11-1 16:28
今天是 11 月 1 日 ,据一位很黄很秀清的博主刚才发表获奖感言时做出的解读,是“用我们的双脚走出世界第一”。 俺的看法稍有不同,三个“一”应该还能代表了咱国的某种特质: 一刀切 一窝蜂 一边倒 【黄大仙的照片参见刘立的博文。】
个人分类: 社会|3935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
boxcar 2009-12-7 10:33
教育部: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 http://news.QQ.com   2009年12月07日01:33   中国网  每年9月1日开学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才能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而只晚一两个月甚至是几天就得再等一年上学。这一让不少家长苦恼的幼儿园复读现象引发不少争议。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学校在优先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的前提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已完成幼儿教育,但距6周岁还差两三个月的儿童,能否接受义务教育? 在回答网民的提问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教育部官方网站留言答复时表示,如果父母送距离9月1日还差两三个月才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学校可否接纳,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义务教育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立法宗旨,我们认为,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对此,教育部有关人士解释,关于入学年龄的规定,教育部目前在政策上并没有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上,学校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操作弹性。 ■北京落点 市教委:尚未收到教育部松绑条文 市教委基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在小学入学年龄规定上存在一定弹性,但伴随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本市严格执行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而且在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进行执法检查时,小学年龄不符规定将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并未收到教育部相关部门关于入学年龄的新的司法解释,因此是否在入学年龄规定放口子,将会非常慎重。小学入学年龄,可以推迟,不能提前。 业内人士分析,在本市幼儿生育高峰的背景下,小学满足6周岁儿童入学后仍有空额学位提供,在多数小学、特别是知名小学的操作空间不大。 ■记者调查 幼儿园:未足岁孩子不得不复读 记者从本市多所幼儿园获悉,幼儿园大班孩子复读现象并不少见。由于小学入学严格录取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满6周岁的孩子,导致不少九、十月份出生的幼儿园儿童不得不复读一年。据了解,各大幼儿园或多或少都有因年龄限制而选择复读的孩子。 针对幼儿园复读现象,社会各界引发不小的争议。不少复读生家长认为,孩子就差一两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然而因为年龄门槛,不得不重新回幼儿园复读,不仅耽误孩子上学的时间,而且容易挫伤孩子积极性。年龄不够,还是接着上幼儿园更好。西城区一所小学校长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幼儿园以养为主,小学则以教学为主,孩子上学太早,可能拔苗助长。 对此专家建议,小学入学时除录取符合年龄段要求的学生外,是否能针对小月份孩子安排一些测试,如果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完全具备上学的能力,应该为他们提供入学的机会。(北京晨报 记者 罗德宏) 我对此新闻的点评: 1、一个进步:这或许对解决以往入学年龄一刀切的问题有利。 2、一个误区:这将使所谓的起跑线有所提前,让孩子们的压力和痛苦来得更早。 3、一个疑问:是不是小学的入学率显著下降的信号已经出现?也要开始透支未来的学生资源了? 4、一个难题:遇上千禧宝宝、奥运宝宝和世博宝宝们扎堆出生、扎堆报名咋办?
个人分类: 社会|3228 次阅读|4 个评论
您,“被补”了吗?
boxcar 2009-8-19 17:16
前段时间有一个字很火,那就是被动的被字。另一个字一直很火,那就是补。两个合起来组个词就是被补。今天,我破例摆脱以往回帖式的被动博文风格,自己立题,写一篇博文探讨我们被补的问题。 说被补之前,先说说补。这个字不算复杂,原意大概是衣裳穿坏了,拿起针线和布头来,补一个补丁使之完整,不至于漏风露体的意思。现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绝大部分人都养成了穿新衣裳的良好习惯,稍微过时的旧衣裳没等穿坏就不穿了,所以很难再见到衣裳上面的补丁,这个意思已经不多见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虽然缝补衣服的少了,但是补这个字的出镜率可比以前多多了,因为我们被告知,您有很多方面需要补(除了衣服以外)。 首先很多人需要补牙,大概是由于好东西吃多了,出现了龋齿,得,去医院弄点儿高科技材料把窟窿堵上吧,因为虽然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呀!这可是眼见为实的窟窿,真格儿需要补的。 其次,以前大家都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种出来的东西,就算城市居民吃的粮食蔬菜也是方圆几百里之内的物产,如果这片儿地没那么理想,缺点儿微量元素啥的,不小心就闹出来一些地方病,象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大骨节病之类的,政府会重视一下,组织学生和居民检查,发现缺少什么微量元素(例如碘、硒等)后,派发一些碘片儿之类的给孩子们吃,进行防治,这就是在补微量元素了。 后来,大约在十几年前开始,广大中国人民经常被告知我们普遍缺钙、我们普遍缺锌、我们普遍缺***等,于是用于补充各种微量元素的产品被各大药厂和保健品商开发出来了,先是补单种元素,后来是2种甚至多种一起补(**搭档了)了,广告词中也逐渐开始出现我们曾经熟悉但目前极其陌生的科学语词了。与此同时,什么女人需要补水,男人需要补肾之类的说法也多了起来,当然了,后面跟着的可能就是一些广告(有些儿童不宜!)和某种产品不菲的报价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渐进地看不到缺乏什么的明确现象,我们补这补那,其实都是被告知缺这少那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不是我们自己意识到该去补什么,而是被动地、被劝说去补什么,即所谓被补了。 对于这些关乎补的话题,我们还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不妥。 如前所述,有些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缺口和现象(例如大粗脖子病),有些也许现象不明显,但化验结果已经显示微量元素的严重缺失,那么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去治疗,对于长期的地方病,可以按照政府的安排长期使用补充了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调味品(如加碘食盐),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有明确的检验数据和诊断的情况下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局部地区的或者个别人的化验结果不加分析地简单推广是危险的,在这方面,最近的曝出的补碘过量事件可能是个教训,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由于水土、物产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容许我们总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用全国一致的标准处理象补碘这样的问题,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关部门可千万别怕麻烦! 另一方面,有些补是我们不大看得懂的,在既没有对个体的具体化验结果、也没有全面的普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情况下,如果忽然被告知我们普遍缺什么,并据此被建议去购买价格不菲的某种药品或保健品长期服用,就不能不让人倍感困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迅速解读出来的就只有后面的商业利益了。其实即使宣传中拿出来了一些所谓的数据,我们也不敢太相信,因为有时我们看到的标准并不是统计平均值,而是远高于统计平均值的,换句话说几乎无人不需要补,或者所我们几乎全得被捕(不对!是被补)而没有漏网者,这样的标准我们岂敢轻易相信?如果连所谓标准(广告中提到的那种,没认真核对,不敢确定是否真是国家或某权威组织认可的)也不标准了,我们不被忽悠才怪了。如果不幸被忽悠着补这补那,补了一堆其实我们不缺少,或者自己身体能够能够充分供给的东西,身体的正常机能和平衡被打破,我们的健康又如何保障呢? 所以,今天我冒昧地问一句广大博友,最近,您被补了吗?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5021 次阅读|7 个评论
能一刀切的就尽量一刀切
陈小斌 2009-6-4 22:26
许多国人定计划办事情,总是把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事物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眉毛胡子一把抓,幻想能有包治万病的灵丹妙药。这种处理方式的后果,就是使简单事情变复杂,产生很多本不该出现的问题。而且这些计划、措施或政策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他们把水搅浑,从中渔利。 对于措施、计划和政策的制定者来说,目标越简单越单一越好,贪大求全,往往适得其反。就像面向对象编程一样,对象的设计要尽量独立、封闭,自身紧聚合,对外松耦合,这样才能构成良好的插拔组件框架。 同样,对于措施、计划和政策的适用条件,也是越简单越好,能一刀切的尽量一刀切,减少分支分叉现象,这样才会得到有效地执行,减少混乱和被人利用和钻空子的机会。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4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