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表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表论文列表
eaglezxw 2010-1-2 14:13
第一作者: 邹兴文,张葛祥.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2007年信息、电子与控制技术学术会议(IECT),2007,10:323-327. 邹兴文,张葛祥.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图像增强方法.微计算机信息,2008,24(21):296-298. 邹兴文.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频域雷达信号调制参数估计.航天电子对抗,2008,24(5):32-35. 邹兴文,张葛祥.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雷达辐射源信号时频特性分析.电路与系统学报,2009,14(3):135-140. 邹兴文,张葛祥,李明,李序.一种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新方法.数据采集与处理,2009,24(4):487-492. 邹兴文,刘喜娟.雷达辐射源信号时频图像特征分析.中国雷达,2009,3:28-32. 邹兴文.基于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中国雷达,2009,4. 合作论文: 李莹泽,邹兴文,闫小涛.基于SPWVD-Hough变换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调制参数估计.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37-41. 闫小涛,闫仕杰,张翠芳,邹兴文.一种基于基本单元相关性的新型码率控制算法.电视技术,2009,33(5):33-35.
个人分类: 论文成果|26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lice的“三次革命”
antiscience 2009-12-20 16:43
    Alice已经6岁了,昨天去了一个新的游乐园,玩得爽。   她晚上做了许多好梦,其中之一是:整个世界一天内发生了三场大革命。第一场革命是,两年前老鼠车是不让5岁以下孩子玩的,现在允许了,这体现了这个世界的巨大进步。第二场革命是,老鼠车以前有4个轮子,现在不用轮子了,而用轨道,这真是了不起的革新。第三场革命是,老鼠车又改进了,既不用轮子也不用轨道,而是飞起来,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Alice醒来后,讲述了三大革命这个梦,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毕竟,这只是玩具或者游乐场领域的那点点事啊。但Alice还是可爱的,她愿意讲出自己的梦。   什么是老鼠车? Alice家的保姆突然不知趣地问道。   Alice说:只有我知道,但是,现在我忘了。 ----- 注:照片由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拍摄,来自网上, http://www.aliang.net/literature/alice_in_wonderland/index.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一次发表论文的回忆
nli2233 2009-9-19 22:37
最近一段时间,科学网重提关于中医的话题。针对中医是否科学,是否有用,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弘扬等一些问题,出现了不少博文。其中,挺中医派和反中医派之间的攻防,还是有不少精彩镜头的。针对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有不少博主从科学的定义入手,拿来从网上找来的定义,从字典上找来的定义,详细分析,试图在中医和科学定义之间找到契合或者不合的关系。这倒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因为那篇论文也是讨论定义问题的。 那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大学读的专业是情报学,三年级的时候( 1987 年),修了秦铁辉教授(那个时候还是个副教授)的《情报分析与研究》。秦老师在讲授调研报告的写作要点的时候,好心地给我们补讲了一些往学术刊物投稿的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窍门,比如要给编辑部写一封有礼貌的信,要字迹工整美观(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电脑打字呢)之类的。秦老师当时是国内多家情报学刊物的编委,他的话自然是句句箴言的。他特别提到,四川有一本刊物叫做《情报学刊》,专门辟有青年情报员专栏,提携后进,因此特别适合我们当学生的投稿。 当时国内的情报学专业刊物并不多,比较有名的三大家是中国情报学会办的《情报学报》、黑龙江办的《情报科学》,还有就是四川的这个《情报学刊》。对于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能在排名老三的《情报学刊》上露一脸,也算是不错了。因此,我决定试试。 我跑到校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大致浏览了一些情报学专业的刊物,有很多文章的话题我不感兴趣,还有不少东西我也看不懂,我既感兴趣又能读懂的话题并不是很多。在这少量的话题里面,关于情报的定义是其中之一。 我发现,关于情报定义的文章不少,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母说母有理。比如,有人说,情报就是一类有用的知识;有人说,情报是传递有用的活动。这一下子让我想起来科学学领域上关于科学定义的讨论。 当时我正在对科学学有些着迷,正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英国著名红色科学家、科学学奠基人之一的 J D 贝尔纳的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才知道,贝尔纳本人在文革前(或文革中)来过中国,给我们上英语课的那位老教授当年正好给贝尔纳做翻译。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的开篇,就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认为,科学的本质有多种,因此对科学是不能给出一个单一的定义的。你只能根据科学的某一本质出发去描述科学的一个方面。他认为,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社会建制,还是探索活动。 我觉得贝尔纳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进一步想,要是把他书里的科学换成情报,是不是也成立呢?从这里出发,我又查阅了国内的一些其它文献,最后写成了一篇大约 4000 字的文章,工工整整地在方格稿纸上誊写好,又附了一封给编辑部的信,说了写请指教之类的礼貌话,就跑到邮局给寄出去了。论文的题目是《论情报的双重本质和不可定义性》。 论文寄出去之后,心里别提多忐忑了。那个时候怕同学知道了笑话我,还不敢告诉他们,只好自己干着急。记得过了大约二十来天,收到编辑部的来信了,是一封类似现在的格式信,大意是:李宁同志,大作《 XXX 》本刊决定采用,望继续惠赠新稿。读着来信,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当天晚上,就给自己改善了伙食。 过了几个月,我的这一篇论文在《情报学刊》 1988 年的第一期刊登出来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文章没有出现在青年情报员的栏目里,而是作为一般学术论文刊登的。不知为何,论文署名的地方,作者单位只印了北京大学,而没写系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除了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刊物,还收到了 50 块钱的稿费。那个年月,这笔钱付我一个月的伙食费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我的文章没有给放到青年情报员栏目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大学毕业前夕,收到了从江苏某地寄来的一封信,信里称我为老师,要向我打听北大考研的事儿,希望我能帮他,云云。我只好给人家回信说,我自己还是个学生呢。 多年以后听说,《情报学刊》已经停刊了,我觉得很惋惜。那毕竟是我第一次发表论文的地方,记载了我从事学术工作的开端。我第一篇文章的发表,给了我很大鼓励。我再接再厉,拿来一篇专业课的 term paper ,稍加修改,又给《情报学刊》寄去,结果又中了。这次他们倒是把我的文章给放到青年情报员栏目了。 不用说,回头看,当年在《情报学刊》上的文章,无论是思想深度上,还是谋篇作文上,都是很幼稚的。能得到编辑的厚爱,是我的幸运。那个时候,年轻,有闯劲儿,像个愣头青似的,什么都不怕,反而容易成功。 我在科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辛希孟教授谆谆告诫我:李宁,要趁年轻多写东西,不要瞻前顾后,要多写,多发表。否则,等到了一定年龄和资历,你的东西要是不够一定分量,就不好意思拿出来了。我当时点头称是,后来却没有很好地按照师傅的吩咐去做。近 20 年的学术生涯里,也没发表多少东西。汗颜啊! 不过,辛老师讲上面那段话的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博客为何物。今天,仰仗了博客,我又可以体会年轻时候的闯劲儿了。在开博以来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已经发表了 90 多篇啦! 2009.9.19
个人分类: 求学故事|72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在[Nature] 和 [Science]发表的结
热度 1 Nancyback 2009-7-17 03:03
记得做学生时学校图书馆的[ Nature ]和[ Science ]等期刊杂志是影印的,虽然信息丰富,但这两个看来是新闻性周刊杂志 ( Magazine ) 。影印书刊要滞后 3 个月到 1 年,见到已成旧闻,因此很少认真阅读,但偶尔翻翻,也能被刺激一下。记得当时对分形几何的兴趣,就是被[ Nature ]上的报道激起的。当时阅读的,主要是新闻评论部分,也许这些杂志发表的论文离所学专业太远,现在想不起来曾经读过其中发表的什麽论文和快报。 后来到了欧洲,系级图书馆有了及时到的原版期刊,才逐渐开始阅读得多起来。两个杂志也到校园里促销,记得还曾订过一年的[ Science ],才花了几十荷兰盾。接触过促销人员以后,才知道两个杂志是科学界的引导性杂志。但看看周围的成名的教授,绝大部分都没有在这两个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在实验室也很少听到关于这两个杂志的讨论。到是记得一次和 Julian 谈起建议在 Nature 发表论文,他用戏虐的语气说,不必着急,你一辈子在这个杂志发表一篇就可以了。那时 Julian 在荷兰 Twente 大学做教授,在催化界如日中天,名声贯耳。后来到了 Nancy ,一日看文献机检报告 ( 那时还没有联机的数据库,只能定题委托检索 ) ,看到南锡一大的同行在 Nature 上发表文章,题为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报道在金属催化剂上 600 o C 以下可生成乙烯,而我们 DCPR 在 ENSIC 的课题组当时在做甲烷氧化偶联动力学模型,采用的是氧化镧做催化剂,反应温度要 800 o C 以上。讨论工作时郑重向 Guy-Marie C me 教授汇报,我们的同事发明了反应温度极低的催化剂,建议是否用这一新催化剂做动力学研究。 Guy-Marie 问 In which journal?, 答 Nature, 答 Nature? Then its not too late if we use it after ten years 。 从此才认真分析[ Nature ]和[ Science ]与其它科技期刊的不同,逐渐的理会了 Magazine 和 Journal 的区别。 Magazine 是针对大众的读物,兼有科普、吸引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其它领域专家注意以促进合作的职能,因此必须吸引眼球和刺激兴趣。 Journal 是专业性的,必须客观的记录研究的进程,面对的读者是小同行,因此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文献。 1992 年底回国以后,由于国家需求,快速完成了职称晋升,其时对专业和发表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记得是 93 年底,公示晋升教授职称以后,一次请教先师张鎏先生,如何面对所谓教授的工作。先生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其中之一是只给十分专业的期刊投稿。先生如神灵,后来回想起来,每每感激无限。 1995 年以后,祖国逐步进入了学术大跃进时代。中国作者的名字也进入了[ Nature ]和[ Science ]的作者系列。开始几年,很为他们骄傲,觉得国家给他们优厚的研究条件也是应该的。但渐渐的,感受到了不在这些杂志发表的压力,学校一再出重奖政策,奖励在[ Nature ]和[ Science ]发表论文的作者,在基金会和各种政府组织的项目论证中,[ Nature ]和[ Science ]论文作者成为极大优势。渐渐的,经常听到领导语重心长的教导,永丹,你作文功夫很好,为什麽不到[ Nature ]和[ Science ]去发表论文?到 2000 年以后,竟然逐步成为一种歧视,似乎不在这两个杂志发表就不是专业人员,就不能在中国做科学研究。 然教授已做多年,学生也有多位,不得不考虑小组的生存。遂认真阅读两个杂志的作者指南,对其中发表的 Letters 和 Articles 也着实研究了一番,特别是中国作者的大作,更作为学习的重点。然而,越读越胆小,人造金刚、碳管储氢、拼接始祖之类的实在想不通。掂量掂量自己,还是在自己的专业杂志发表的好,至少审稿人是小同行,在发表之前认真严肃的审稿,可帮助修正一时的冲动。 2009 年 7 月 16 日 于安娜堡 新的精彩故事请阅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859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923 A great leap forwar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6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年发表多少论文?
热度 1 antiscience 2009-6-26 08:48
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年发表多少论文? 注:本文摘要已发表于《科技导报》,2008第14期,第96-97页,下载地址为 http://www.kjdb.org/qikan/manage/wenzhang/2008-06-0244.pdf 。全文将发表于《我们的科学文化》第4辑,江晓原、刘兵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下面为草稿,请以正式发表版为准。此活儿看起来不起眼,但工作量很大,我的学生徐保军做了整整一年多!此工作有何意义?不好说。但它至少提供了几组数据供人们进一步分析,如不同领域的诺奖得主每年平均发表多少篇论文,他们的论文被引情况如何?得奖前后5年这些数据是否有明显差别?马太效应是否明显?等等。 适度发表论文对于职业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一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一年理论上应当发表多少篇论文?用当今的科研评估体系检查一下著名科学家的论文发表状况,也许会为回答这个复杂问题找到一些暗示。我们(徐保军,刘华杰)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文数据库,对1981至2000年2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后5年发表论文篇数及其被引情况、H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绘制图表,试图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很重视科学家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科研机构鼓励本单位科学家多发表有显示度的文章。实际上,这也差不多是各国的通行做法,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但是,科研成就与发表论文毕竟是两件事。成果通过论文以及其它出版物表现出来,但后者在数量上的多寡,并不直接表征前者的质量。只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定性测度方式方法的情况下,论文数量的统计一定程度上测度了科研的质量。就科学计量学、科学社会学层面,在统计的意义上讨论某个国家、某个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SCI定量测度和引文分析是有重要意义的。只是这种统计不能过分还原到更小的时空尺度,不能简单地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虽然整体是由单个个体构成的。 在鼓励多发文章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研究人员也在考虑,究竟发表多少文章合适?在一个因定性不足而定量的年代,发表少了肯定不行,但是发表多了,也可能出现问题。有的科学家被指一年发表了过多的SCI论文(郝柏林,2008)。 回答每年应当发表几篇文章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困难,虽然实验室主任、指导教师等,通常会非正式地向单位的研究人员谈论到这类问题。这样一个问题与研究小组研究经费额度、所在学科和课题、课题的研究阶段、研究人员对发表论文的兴趣有关,当然也与成文或不成文的考核要求有关。实际上,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对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不存在统一的答案。但是它又是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阶段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不能直接回答它,但能否为回答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呢?我们认为可以。 下面就对一批世界优秀的科学家发表论文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讲是看一个时间段中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前后发表论文的情况:(1)他们平均起来每年发表几篇论文?不同学科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2)获奖前后发表论文频率是否有显著的变化?(3)论文被引频次是否有变化? ■数据分析 以科学引文索引网上数据库为数据源, 以1981-2000年这2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为调查对象 ,选择Author主题搜索,将科学家名字缩写按规定格式输入,在搜索结果中,再次界定时间段,科学家工作单位、国籍等信息,在已有搜索结果进行多次再检索,尽可能得出选定科学家的准确数据。而诸如科学家国籍、工作单位、研究领域等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相关传记(郭奕玲、沈慧君,1999;谭树杰,2001;姚子鹏、金若水,2001;傅杰青等,2001)和网络途径获得(数据库查询时间:2008年3月12日至2008年4月8日;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多数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后会有1-3篇类似于获奖专题报告式的论文被收录,还有个别人在获奖后就去世了,但这些数据对于整体数据而言影响甚微,所以不予考虑)。将所得数据整理后可得出以下三个表格: 表8.1 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45人) Table 8.1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cs from 1981 to 2000 (45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Sum of the times cited)平均被引频次(Average Citations per Item)H指数(h-index)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17575100967.383919885290453.554761687 B116.8221133.567.388.6921.9561175.6453.5510.5818.744 C13.364226.7167.381.744.391235.1353.552.123.749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0.91岁 A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2 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39人) Table 8.2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Chemistry from 1981 to 2000 (39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2193415162778.40913189512259464.698853849 B249.5903887.8778.4023.4148.5903143.4464.6922.6949.346 C29.918777.5778.404.689.718628.6964.694.549.869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0.33岁 A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43人) Table 8.3: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rom 1981 to 2000 (43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32133258857121.501168177816170590.959853911 B349.6056019.93121.5027.1641.3493760.5890.9522.9145.477 C39.9211203.99121.505.438.270752.1290.954.589.095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1.12岁 A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对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进行简要分析,首先,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SCI论文发表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别。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1981-2000年这20年间,各个奖项的获得者在人数上差异不大,分别为:物理学奖为45人、化学奖39人、生理学/医学奖43人,这当然是一个很平凡的结果了。进一步,将上述三个领域内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分别叠加平均, 他们年均发表SCI论文数分别为3.749篇、9.869篇、9.095篇 ,化学奖获得者年平均发表论文最多,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次之,但与化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目差距不是很大,而比较明显的一点是:物理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量要远远低于其余两者。但发表论文数量上的多寡在这里显然不能成为不同领域中诺贝尔奖得主科研实力的衡量标准,否则就会得出一个明显的谬论:物理学奖得主科研能力普遍比其它领域弱。 其次,不同领域内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不同;获奖后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普遍降低。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是学术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而由上表可知,在不同专业领域,平均被引频次也会有所不同,如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获奖 前五年SCI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7.38次/篇、78.40次/篇、121.50次/篇,后五年分别为53.55次/篇、64.69次/篇、90.95次/篇; 另外比较明显的一点是,获奖后各专业领域内论文被引频次均明显低于获奖前,但如果考虑到时间跨度问题,即获奖后的论文在时间跨度上与获奖前的论文有5年左右的差距,我们可以合理设想,在此期间,获奖后发表的论文的被引频次仍可增加,那么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当然,至于其增加幅度将会如何,需要另做统计。另一个猜测是,论文平均被引频次的降低也有可能是论文质量的下降引起的,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后面物理奖获得者的H指数曲线图也并不支持这种猜测。当然,论文均被引频次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某篇重磅论文的高被引频次可能会导致某作者整体论文被引频次的迅速攀升,加菲尔德在《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也早已提及(加菲尔德,2004,第230页),以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波普勒(John Anthony Pople)为例,他在获奖后5年内共计发表SCI论文27篇,总被引频次为3532次,而他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G3理论在含有第一、第二序列原子的分子中的应用》(Gaussian-3(G-3) theory for molecules containing first and second-row atoms)被引频次则高达1093次,平均下来,他的这篇论文就会带动其论文均被引频次的快速提升。 第三,不同领域内科学家的H指数(h-index)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H指数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在2005年正式提出的,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数论文篇数和引用次数等传统做法,赫希教授认为H指数是更科学的指标,在指出传统做法优劣,鼓吹H指数的同时,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J.E.Hirsch,2005)。而多数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对此给予了足够的认同,H指数也很快被各大索引机构所采纳,但一个共识是,不同领域内的H指数不可比较。另外,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其预测能力(J.E.Hirsch,2007)。而所谓的H指数,是指一个人一段时期内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J.E.Hirsch,2005, p.16569),例如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泰勒(Joseph Hooten Taylor)1988年到1992年间H指数为20,则说明在此期间他有20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20次。 分获奖前后五年,将各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H指数依次绘制成图(图8.1),会有如下结果: 图8.1是1981-2000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SCI论文H指数比较,由曲线图可知,代表生理学/医学奖的曲线5、6对应的y轴数值相对较高,代表化学奖的曲线3、4次之,代表物理学奖的曲线1、2对应的y轴数值则明显较低。一个直观的结论是:生理学/医学奖与化学奖的获得者H指数要明显高于物理奖获得者的H指数,但前面已经说明,不同领域内的H数值不宜相互比较。 比较同一领域不同时期内H指数曲线图,曲线3、5整体趋势分别稍高于4、6,说明整体而言,化学奖与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H指数获奖前稍高,但相差不是很大,如果考察到时间跨度问题,这种现象可以理解,问题也就随之消失。而曲线2却高于1,再考虑时间跨度问题以及之前的论文数量在获奖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大胆进行如下假设:物理学领域内诺贝尔奖的获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奖者论文的发表并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图8.1 H指数趋势图 Fig.8.1 Trend of h-index 系列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2: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3: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4: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5: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第四,论文发表中的马太效应在此表现得并不明显。一般人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诺贝尔奖荣誉的获得很可能会有助于其科研优势的积累,使其论文发表更为容易,仅就上述三表格所体现的趋势而言,并不能明显确证这一点。如表8.1所示,物理奖获得者获奖前后年均发表SCI论文似乎有明显增长,分别为3.364篇/年、4.391篇/年,年均增长1.033篇,增幅为30.71%;但是,化学奖与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量却有所下降,获奖前年均篇数分别为9.918、9.921,获奖后为9.718、8.270分别下降0.02篇、1.651篇,降幅分别为0.2%、16.64%。对此,我们并不能明显得出什么结论,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们获奖时平均年龄均在60岁以上(分别是60.91岁、60.33岁、61.12岁),如果考虑到年龄因素,比如获奖后,科研活动的参与频率日渐减少,论文量的减少似在情理之中。随后我们也会给出年龄低于60岁的获奖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获得大奖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发表论文的压力、动力变小。 ■对年轻获奖者情况的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获奖者年龄较大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消除这个影响,我们进一步将获奖时年龄低于60岁的获奖者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看是否有新的现象发生。 表8.4 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CI数据(60岁以下共计19人) Table 8.4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cs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19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43623297791.102134342974268.53228793 B419.0531735.6391.1011.2122.8421565.3768.531220.868 C43.811347.1291.102.244.568313.6768.532.44.174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16岁 A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5 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CI数据(60岁以下共计18人) Table 8.5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Chemistry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18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584598773116.894889948458485.095161859 B546.9445487.39116.8927.1155.2224699.1185.0928.6751.639 C59.3891097.48116.895.4211.044939.82285.095.7310.328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78岁 A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6 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22人) Table 8.6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22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61246189139151.807391170124393106.326772416 B656.6368597.23151.8033.5953.1825654.23106.3230.7754.909 C611.3271719.45151.806.7210.6361130.85106.326.1510.982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86岁 A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首先,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相比于表8.1、8.2、8.3所显示的科学家各项平均数据,表8.4、8.5、8.6中的年轻科学家在个人年均发表论文、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各项数据的变化上,均有提高,仅以物理奖获得者获奖前五年的平均数据为例,上述三个数据表1所示分别为3.364篇/年、67.38次/篇、1.74,而表8.4(获奖年龄低于60岁)则分别为3.811篇/年、91.10次/篇、2.24。考虑到表8.1、8.2、8.3中数据还包括了年龄低于60岁获奖者的数据,如单纯看60岁以后的获奖者的数据,它们则会更低,由此可以倾向于认为,相对于60岁以后的科研者,年轻人在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质量上要更胜一筹。 其次,在同一领域,获奖前后,表8.4、8.6所显示的物理学奖、生理学/医学领域各项数据趋势与表1、3数据趋势基本相同;而相对于表2,年龄低于60岁的化学奖获奖者的数据趋势(表8.5)则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获奖后五年,年均发表论文要稍高于获奖前,增加1.655篇,增幅为17.627%,而表2呈现的则是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2篇,降幅为2.017%,表2、5其它数据走势基本相同。 60岁以下物理奖、化学奖获得者获奖后年均论文篇数均高于获奖前,这可以视为物理学、化学领域内马太效应的佐证,但生理学/医学领域却并未出现这一现象。 第三,图8.2是获奖时年龄在60岁以下的获奖者获奖前后5年的H指数趋势图。比较图1、图8.2,H指数趋势图基本一致;对应曲线一一比较,图8.2各曲线均值要高于图8.1,再次印证了年龄在科研活动中的影响。 图8.2 H指数趋势图(60岁以下) Fig.8.2: Trend of h-index(under the age of 60) (此图略) ■数据反映的其它现象 接下来,将着重讨论数据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现象,而这些是上述数据很难体现出来的。 首先,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尔逊教授(Kenneth G. Wilson,1936-)。1982年他因为在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一度因SCI论文发表过少而差点职位不保。类似地,2006年《发明与创新》一篇短文《爱因斯坦如果在今天,肯定会下岗科技界委员呼吁不要以数量和经费论英雄》也曾报道过国内一青年数学家的案例,指出了单纯量化考核科学家科研状况的弊端。 对于威尔逊教授而言,他获奖前后五年间发表论文的数目分别为3篇和12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873、1380,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291、115,H指数分别为3和5,当然,当时还没有H指数这一概念,单从其个人数据来看,诺贝尔奖的获得似乎有助于其论文的发表。 其次,如果我们从所调研的领域中,随机抽取样本,会发现,大多数人在相对较长一段时期内,做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某个特定领域,而其发表的论文很大程度上也集中在这个领域。以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劳克林(Robert B. Laughlin)为例,他因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而获奖。他在获奖前、后五年分别发表SCI论文14篇、18篇,共计32篇,而其中关于凝聚态物质(condensed matter)的论文分别为7篇、6篇,共计13篇。其它还有一些论文本身就与他获奖的专攻领域有关。 还有一个猜测是,在调查过程中,实验物理学家在发表论文方面可能低于理论物理学家,这个结论尚待进一步确证。早在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靳达申在一篇文章中就曾指出:我国物理界、化学界、生物界的科学家和材料界部分科学家比较看重SCI,而偏于应用领域的科学家则不太赞成以评价论文论英雄;而国际上很多科研团体也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靳达申,2000)。 一位科学工作者每年应当发表几篇论文? 统计数据虽然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对科研人员每年应当发表几篇论文这样问题的回答仍然不充分。一方面,如同哲学家休谟指出的由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推理存在着天然缺陷;另一方面,正如尤 金加菲尔德曾指出的,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数据到底能测度什么,不能测度什么,而对于其背后的社会学因素也要保持一种理性的观望。随着科研机构日趋庞大复杂,对于科学家工作的评价也愈加困难,SCI数据在这方面的作用勿庸置疑,但任何轻易的定论都是不负责任的。 基于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无论是从年均发表论文、被引频次还是H指数任何一项衡量指标来看,不同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领域内的评估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例如:较之于化学、生理学/医学领域,对物理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论文发表要求就要低些。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是否可以针对学科的不同,而制定有所区别的量化考核指标? (2)论文考核应该是个软指标,如果教条地执行,有可能会导致个别优秀科学家被埋没,文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即是一例。 另外,从上文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 (3)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差异,年龄因素应该成为科研评估中考虑的因素。而年龄的增大也将导致科学家科研活动频率和科研能力的下降。由于文中被考察人的年龄几乎均为中老年,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进行更适宜的评估,有待另做研究。 (4)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这样可能有利于科学家个人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长期深入持久的工作,更容易做出实质性成绩。 上文中所用样本的局限性也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一般情况下诺贝尔奖获得者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成果都要明显高出一般科学家,所以我们自然不能以他们的标准来完全量化考核一般科学家,这些数据对于一般科学家应当发表多少论文的问题只是给出一些提示。(徐保军、刘华杰,2008) 在深度访谈过程中,一些科学家表示,每位科学工作者一年发表的论文应当在1-10之间,不同学科应当有所差别。每年发表25篇以上论文者,可以列入名单进行重点伦理评估。评估过程中要排除个别特别有能力、产量高又完全清白的科学家,但此过程也可以展示科技界的腐败问题,比如某些人不恰当地拿到了过多的科研项目,为了应付结题,不得不发表许多论文。这样,无须利用特别的监察手段,仅仅依据公开的论文发表情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锁定科技界的不道德行为。 具体操作上,特别需要关注的反而不是论文发表少的情况,而是论文发表多的情况。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研究人员应当适度发表,多发表论文是不道德的。对于文科,这句话可能更有道理。当然,这不包括书评、杂文一类的非正规论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84 次阅读|7 个评论
发表论文和论文被引用次数是很重要的
wangdh 2009-6-24 00:17
发表论文和论文被引用次数是很重要的 做基础研究,发表文章、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在高 IF 值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应该是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一个追求。 Publish or Perish 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吗?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就是要坚持尽快发文章,持续发表文章,这样科研生涯才能延续和持久,才会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 SCI 没有任何错误,至于管理者要滥用那是管理者的事情,不能怪罪 SCI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在执行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要变味呢。很多时候听到的就是:如果出现 . 的情况,如果我们不 . ,怎么办?,真是无奈!规矩就是规矩,章程就是章程,法律就是法律。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随意糟蹋本来很严肃的法规,我们还埋怨什么? 指挥棒很重要!道理很简单吧?看看当今的高考就清楚了吧,尽管当今的教育受到很多批评,谁敢不跟着指挥棒跑? 刚从英国访问交流回来,传个闲话。在与国外合作者闲聊的时候,我随意问道:你什么时候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啊?没想到对方很严肃地说:我现在不够条件,希望 4 、 5 年之后能够达到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吧。他说一般条件是: 1 )要有 10 篇论文的单篇被引用次数达到 100 次以上; 2 )发表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超过 10000 次 。我当时就哇了一声,很自然就想到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 记得读过报道,说近年英国有些基金会在科研项目资助方面也很看重申请者的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并有意进行政策倾斜。 按照学术规矩发表论文,没有错的,越多越好!记住:按学术规矩来! (王德华 2009.6.23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75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环境
热度 2 jinsblog 2009-5-24 05:45
我认识的一个学生,计划要博士论文答辩了,但他按规定投到SCI刊物上的一篇稿子还没有审回来,因为其中一个审稿人在合理情况下拖了审稿时间。这给学生的答辩带来不确定性,很可能影响到答辩。如果这样,就会造成一系列后续的问题,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个学生跟我有关,我也因此感慨,发一点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感想。 博士研究生发论文,关系到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最后的研究路子怎么走,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它只是科研、教育、就业体系中的一个局部的问题 。我认为发表文章没有必要成为获得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但它应当是人才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参考系统,是科研机构聘用人时的重要条件, 也是希望进入科研领域从事研究的博士生在竞争条件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它不仅是学校、导师、学生三者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问题。 把发表论文单挑出来说它的优缺点,很难。对我来说,研究生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根本在于社会能否给博士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做得好的学生有拿到好工作位子的希望。 传统上,一个博士候选人在专业上训练的成功,体现在博士论文上。 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学科,博士论文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数学的博士论文也许只有一两页纸,而有的学科能有一、两千页的论文。无论大小,博士论文背后所代表的训练应当是充分的、系统的。 一个答辩通过了的博士论文,是一个学生通过了博士训练的证据,证明他(她)达到了能独立做研究这个博士训练的基本要求。 读博士期间发论文,是现代社会竞争所衍生出来的一个现象。在西方体系中,它已经非常普遍。做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可以和博士论文无关、相关、或者就是论文的一个或几个章节。最后把发表的部分和其它部分合在一起,或者几篇发表论文合在一起形成论文,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客观上是一个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加速表现,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正式地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体现出较高的竞争力。 这是市场机制下的产物。但发表论文不是拿到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博士论文是必要条件,高于发表论文的内容。在中国的体系中,发表文章成了拿到学位的一个硬性规定,一个必要条件。这是从行政上期望能加强研究生质量的主观规定。我前面举的例子,如果在西方体系中,这个学生可以答辩;如果通过,就能拿到学位。他能否找到工作,这要看他相对于别的竞争者的表现,他自己对工作要求的高低,以及他的运气。在中国的体系中,无论他的论文做得如何好,他还不能答辩拿学位,原因是某个审稿人还没有完成那篇可能的SCI稿子的审阅。这个规定够坑人的哈。 中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当然有理由建立自己的博士学位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要求更高,但一定要合理,至少不应该建立在学校不能控制的因素上。学生的训练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学校必须能掌控。博士论文不仅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也是教育体系中能掌控的工作,但SCI文章是教育体系内不能掌控的。一份稿件投出去以后,投稿人就失去了控制,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即使是一篇很好的稿件,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拖下来,甚至被拒稿。再说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导师,不同的专业,情况是非常不一样的。 把一个学生的命运放到一些不能预测的因素上,让学生来承担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后果是不公平的 。 更不用说由此造成的其它问题,比如造假,买文章,等等。但反过来,如果没有发SCI的要求,目前教育体系中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又非常遗憾的不到位,这就会降低博士训练的水平。这一点有几位博主都说了,我就不重复。这是一种教育、科研文化中的尴尬两难。这种文化气氛不改变,让学生在这当中来承担后果,是教育的悲哀。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社会对博士生的需求是什么样。我有位朋友说他们所里新收的两个搞科技管理的人,都有博士学位。先不说是否博士太多这个问题,就说如果一个博士生最后选择的路,或者不得不选择的路,不是做研究,那么有必要一定要他发SCI论文吗?在这种心态下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论文?一般而言,西方教育体系下的博士,基本上是走学术研究或者是高等教育的路。如果不想走这条路,通常有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就可以出去工作了;因为没有必要付很多的学费去学自己不需要用的东西。而一般非研究或非高等教育的机构,也会因为要付有博士学位者较高的工资而不愿雇用他们,因为没有必要花那个钱。 而中国的博士培养目的,感觉上有点乱。有人是想读博留在某个城市里,有的是为了以后提干提职称,有的是为了换一个环境,有的是为了有个博士头衔感觉很爽。当然,我相信更多的是想走学术研究这条路。当学生拿博士学位的目的有巨大差别时,硬性规定博士出论文,可以想象这当中的复杂情况,也自然会出现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事情。但出现这种情况,是社会对博士生培养目标和导向混乱造成的。 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博士获得者就业的选择。当一个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就业,他(她)可能面对几种情况:失业,转行,得到一个和专业相关但不够满意的工作,或者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社会能否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给博士们,直接影响到在读博士的状况。对那些想做研究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跟了一个牛人读博。读完以后牛人给他在某研究所做所长的弟子打个电话,请他照顾一下师弟师妹,这就有好工作在等着师弟师妹了。但如果导师不够牛,没有办法打那样的电话,学生发再多的论文,比牛人的学生再好,也不一定能有好工作。 西方的体制中,招收一个研究人员(通常说的tenure track)有一套程序,很难说它是完美的,但它是相对公平的。每个申请人在申请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一个专门的甄选委员会的筛选。除了自己简历上的记录,相关领域同行的推荐、公开的演讲、闭门的面谈、到饭桌上的闲扯,你要都过得去才行。导师牛也许会起到一点作用,但基本上不能左右这个过程。有这样一个机制等在前面,博士研究生从入门那天起,就在琢磨怎么才能发文章,多发,发好文章。因为你没有文章,到头来就会perish。如果没有这样相对公平的机制,你发了文章也可能会perish,或者会看见很多不如你的人得到比你好的位置,让你活得够伤心。 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一刀切的发论文,有什么意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学生的选择。对于读博士的学生,选择是双向的:学生是否想来一个学校或研究所是学生的选择。 学校研究所是否愿意收这个学生是校方研究所的选择。对于收进来的学生,东、西方体制中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明显的差别是,西方体制中的学生在申请一个学校时,大部分都有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具体方向和思路。而学校也把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路看成一个收学生的重要标准。举几个我们收的博士研究生为例子: 1)哈佛大学学士, 斯坦福大学硕士。研究兴趣:现生和化石鱼类形态及分子生物; 计算机生物学。 2)(哥伦比亚的一个学校,没有听说过)。硕士。研究兴趣:分子系统发育,海洋生物基因组,尤其是海葵等类群,以及海洋生物在南极、深水等极端环境中的演化。 3)(苏格兰的一所大学)。硕士。研究兴趣:分子系统发育,形态学,非洲刺尾蜥蜴的生命历史特征。 4)巴黎某大学。硕士。研究兴趣: 现生与化石基干半翅目昆虫的形态、分子系统发育。 这些学生的兴趣,和我们任何一个研究人员的具体研究课题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训练,并能给他们提供开展自己研究课题的必要条件。他们进来,并不是想让导师给他们开题目做研究,而是希望这个环境能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得到训练,达成自己研究兴趣的愿望。这个过程中,指导导师也必须跟学生一起学习,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工作。这促进了导师对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扩展。而当一个学生完成学业、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她)就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同时,新的学科生长点也因此而萌芽,学生不仅仅是继承导师的衣钵。 相比而言,我认识的中科院和一些院校的学生,进入博士学习阶段时,基本上两眼一摸黑,或者是习惯性的等待老师派活。博士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是前期教育的失败。而研究所和学校在招收学生时,除了几门考试成绩外,其它可参考的东西不多,也似乎没有必要,基本上把学生当劳动力收,而不是考虑收进来的学生是否有做研究的潜力,能否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最后的结局,通常是导师为学生定一个自己项目下的子课题让学生做相关研究和论文。而导师在自己的基金申请或提职称报告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研究培养了若干博士生等内容。学生以导师的子课题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或相关研究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导师能不能允许学生有和自己不同型的研究,研究所能不能支撑这样的研究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很多时候是被派的活,不少学生在做研究时常常不上心。这样硬逼他们出论文,很痛苦,结果也不会好。当然,也会有这样的学生,你给他派了活,他能做得很好。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研究能出现创新局面的可能性比较低。 这又进一步涉及到什么是博士生教育的问题。博士培养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人类知识传递、不断自我完善、更新、进步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一套精致的模具,通过它强压出类似的产品。它应当是一个在短期内可以集中、系统获取与时俱进的思想、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和过程。学生自己选择、争取进入这个环境中并完成这个过程,把自己塑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帮老师把一帮年青人按老师的标准塑造成型的过程。老师没有这样为学生做决定的权力。老师作为教育体系的主体,只有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的责任和义务,也因此得到报酬。学生按照自己对社会、兴趣、未来、生活的理解,从老师那里获得该有的知识(很多时候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以便能适合社会,到达自己的理想人生。理想人生有两个主要相关连的内容:一是自己能做喜欢做的事并以此为生;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教育应当是教、学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教育过程中的种种要求(比如考试等),主要是针对让学生达到一个基本的素质,但最后成什么型(比如研究方向的确定),老师要提供可能的方案,但学生要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包括发表论文。 总之,博士生发不发论文,不只是发论文以及它所代表的科学训练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和教育体系的问题。学生们在读博前有没有获得充分的准备?学生们读博时是怎么被对待的? 社会怎么看待博士学位? 博士生未来的机会在哪里?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公平的环境,博士生发不发论文根本就不应当是一个问题。
个人分类: 有关科学与教育|1343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两种不同意见
可真 2009-5-23 15:20
博主按 :我在《不应鼓励中国学界后来人做平庸学者和伪学者!》一文前面写有如此按语(略): 王德华先生的两篇文章都是谈的有关研究生应否发表论文的问题,并且都受到了编辑部的推荐,而我的与王先生的商榷性文章则未受到编辑部同样的推荐,不知道这是否出于偶然,且不管是否纯属巧合,也不管我的观点是否受到官方认可,我仍要继续发表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有网友评论道: 急眼了。 P.S. 这个推荐不是什么官方认可吧?既不给钱也不评奖。也不是看的人多了你有道理,没人看你就没道理。同批判发表文章多就研究水平高一样的逻辑 。 ( ddengjian ) 看来发发牢骚还是有用的,这篇不就置顶了吗?(呵呵,尽管只列为次席 )( chtang )我回复 :(我之所以发此按语,以争取编辑部的推荐)目的在于引起更大范围的讨论,我认为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一般的文章置顶与否,可以完全不在乎的,但这样的文章置顶与否,是应该在乎的,因为发这样的文章决不是给自己的看的。这不是一般的博客文章,这是关系到中国的学术环境与学术风气的文章,我当然希望看得人越多越好,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并不指望官方来接受我的建议,但指望广大师生引起对学术研究的自我反省。急眼就是急在这里!!!本博不是为了增加点击率,本博从来不追求这个,毕竟就象您所说的不给钱也不评奖如果是为了个人利(钱)和名(奖),我有在这里急眼的必要吗?十分明显的是,这样的文章不是写给自己个人看的,不是自娱自乐的文章,所以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是十分正常的心态,其实谈不上什么急眼不急眼,不过是我为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自我多情罢了 。现在,编辑部确实把我的那两篇文章都作了推荐,不管是不是因为编辑部出于看到我有些急眼了的缘故而如此的,我都非常感谢编辑部的推荐!为了表示感谢,我想再作一点工作,就是把最近所发两篇文章中的网友和博友的两种意见作一初步整理发表出来,我认为这样既有助于大家提高对该问题的认识,也可表示我确是以认真态度来看待这问题的,并且力图不辜负编辑部推先前荐拙文的一番苦心好意。 主张研究生应发表论文者 songjmsd : 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生可以不发表论文,但作为导师应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应该有阶段性的进展,所以作为课题组(包括研究生)整体来讲,不应该一直没有论文发表。 xyc :需要清楚的,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不是以学习为主,而是做研究的,发表论文是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使不要求发表文章,但显然论文要能达到发表水平,对此把关的是答辩委员会。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答辩都是走形式,有几个是认真的?这种情况尤其在非科学院系统、非 985/211 学校中更为严重。所以才有了论文发表的要求。说实在的,研究氛围好的单位并不担心论文是否能够发表,而是关心论文是否能够发表在好的刊物上。 ddengjian : 人家说应该发文章,是觉得应该有阶段性的成果发表,虽然很小,但是足以说明一个观点。你说的不应该强调 收获 ,也是对的,你的收获是指大的建树、自成体系的学术。一个微观一个宏观。 学生 院士 : 1) a Ph.D. student in my department can not graduate without two decent papers in good journals (SCI ~5)2) the recent candidates for 两院 院士 can be considered (not necessarily offered) for a full professor position in our school, a second rate research univ. in US.3) if the standards for graduate students are low, how could you expect to have high standardfor 两院院士 for the years to come. passionke :不发论文,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怕更差。发论文可以很好的使学术与国外接轨。我觉得过了一阵子,我国的论文水平达到一定得程度后这个情况会自动改观的。 shuixiao1985 : 话虽在理,但没有规则的游戏能保持多久却难说。不发文章当然能让一部分真正崇尚科学的人得到自由发展,但是多数人却是在规则的约束下坚持下来最终找到了科研的真谛所在。就像很多人都批判考试制度,可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取代考试或者能因为考试存在弊端就把考试制度取消呢? 子丞 : 什么是研究生的内涵?研究生教育是筛选有能力从事研究的人员,是一种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培育研究生的能力要是涉及三个方面: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如果你培养的研究生只是你的打工仔,只是帮助你收集一点资料什么的,你找民工得啦!研究生不能推陈出新,不能有所见地,是研究生吗?他们研究了吗!一个研究生没有好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看懂别人的文章?如果不能将学得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如何体会知识得价值 ? 如果在应用知识于实践中发现前人的知识不足或谬误,如何推进知识的更新与进步 ? 如果不能把新知贡献与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你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你不能把你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你的表达力在哪里?培育研究生的任务是什么?你敢把你同事的研究生论文毙掉吗?找那些人去甄别研究生论文?脱离中国人际的现实,太天真! baoyanl :目前还不适合这种管理机制。博士导师本身需要大量论文做为其事业的支撑,试看发表了一两百篇的教授,论文从何处来?仅从这一点来讲,博主的建议就不现实。 碧海蓝天 :不发表论文研究生要做什么?研究生做研究,研究成果就体现在论文上。不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就没有动力做研究了,哪就混着毕业吧。 abc : 现在的研究生基本就是在混日子,唯一头疼的就是发表论文,如果不是发表论文,可以说将从头混到尾。 哎!..... 如不要求论文发表 , 还有几个学生会认真作学问 ? 他她们只不过是为混文凭而已 , 老师管严了 , 不通过 , 她们自杀怎么办 ? 谁负的了责 ? 大量扩招 , 目的只为就业 , 能招到几个是为学问而来 ? 能招到几个有能力做学问的 ? 要严格要求 , 全国有 80% 的博士生硕士生是不应该招进来的 ! 不过有那么多官员博士都没发表什么论文 , 照样不是翻云覆雨 ? 专家名师的 ? 我看不发表论文也罢 ! zhanglj :周老师,在找工作的时候,单位看到你没有文章,根本不考虑你,发不发文章已经不单是学校的问题了,就业要求现在的研究生必须发文章。一个博士生说我没有文章发表,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他还可以。 tdcao :如研究生可不发论文 , 就中国之国情 , 则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硕导 \ 任何人都可读硕 ; 清华北大硕士生也可不发论文 , 则中国的硕士生教育将取代过去的本科生教育 ? 周老师,你建议取消论文要求,但你忘了现在发表一般文章并不难这个国情。 dd : 你是天真还是幼稚 , 你为什么不建议取消高考自主选拔所谓 人才 ? 还是研究生导师 , 没有基本的评价标准 ( 至少在目前导师的道德水准现状情况下 ), 对研究生做一些基本要求是必须的 . 不想做论文 ( 工作 ) 凭什么来混研究生文凭 ?!!! 赞同取消发表论文规定者 she he 真正的 大作 应该是在一种 悠闲 的意境之下得来的。古希腊语 学校 的原意就是 悠闲 。试想,整天挖空心思地为生存犯愁,脆弱的神经为利益所左右,逢利害小事都会将身心搞乱了,总是处在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行尸走肉般的学者们为计划和时间所逼迫,能搞出个啥呢? wangdh : 现在的种种非常规现象和做法,应该早些停止才是,但不能作为对研究生放松要求的理由。研究生阶段是创造研究的黄金时期。 shenhua : 在更大程度上,要求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似乎是官方或谓教育部的要求,这对于外行管理内行来说,或许是一个简单、干脆的方法。至于教育的真正效果和意义,对官员们来说,当是无需理会的吧。 songjmsd : 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生可以不发表论文,但作为导师应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应该有阶段性的进展,所以作为课题组(包括研究生)整体来讲,不应该一直没有论文发表。 jinhesun : 研究生不发表论文就可以拿学位的前提是,严把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毕业答辩的水平,而这在目前的学术界,很难做到。每年都有很多所谓的评委,打着哈哈,放纵着,制造着众多的垃圾毕业论文,培养着众多的所谓研究生,包括博士。 piaopiao8168 : 让没有能力的研究生发文章,结果就是现在的局面。 guozhenru : 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中国社会客观环境要求。研究生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毕业发表论文,另一方面是为老师发表论文。目前,中国科研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要钱,他们根本不做具体的科研工作,拿学生的论文向各级领导交差,哪些大腕的论文数据没有几篇是自己做出来的,没有几个字是自己打出了的。学生为了毕业,也不得不改编或抄袭,有价值的真实的研究生论文极少。如果有人发现文章有问题,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网上曝光的一些学术问题,只是中国科研的冰山一角。这样的科研,这样的人才,这样的研究生,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形势,国家这样花钱,真让人担心。我们能换来什么呢? liuzhanyu : 科研工作者要教育、示范 ( 非师范 ) 后人,要鼓励他们具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追求卓越、精湛这是理想和目标,即使一万个人当中只有十个、八个达到了,总比现在只有一两个人(也许还没有)达到的好。假定有 5 个人,每人成绩 70 分、 80 分、 90 分不等,结果相差很远啊,如 70%^5=0.168,70%^4*90%=0.216,80%^4*90%=0.369 ( 2*0.168 )。 she he : 真正有水平的东西至少要在该领域有十年功夫!逼研究生发表论文?能写出什么?不抄袭能完成任务吗?就是有几十年或一辈子的功夫又有几个人能写出像样的论文?理论创新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而且是碰了大运,再加上努力和天分才能得到的。技术革新则人人有份。真是十三亿人民,十三亿侃,还有几亿在发展。呵,中国啊中国。全民炼钢,全民经商,现在又要全体研究生也来搞理论创新。太嫩了! zlyang : 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还以为自己是克劳德 香农 (Claude Elwood Shannon , 1916-2001) ? cwufp : 这些都是那些自私,无聊,缺少良心,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大牛搞出来的,故意异化科研的本质。现在的学生深受其害,民族深受其害,国家深受其害。落后+无知+无自信产生要求。 jintuo : 现在研究生中谈论某某发了什么文章时往往不是指就什么问题做出了怎样的研究结果,而是论文投到了什么期刊而被录用了。据我根据自己接触的研究生估计,根本不在乎前者而津津乐道于后者的学生超过 90 %,科研目的的异化到了极为普遍的程度。另外,就我自己阅读科研论文的经验估计, 70 %以上的论文对科学本身没有任何贡献,唯一的贡献是增加了科技信息查找的工作量。当然,对发表者个人及其领导有业绩评价的贡献。但是,如同过于泛滥的金融衍生品一样,当这些产出对社会没有正向贡献时,以此作为标准形成小范围内的公平评价对更大的领域来说(如科学本身及社会功效)却是灾难。 shuhan : 是应该改变。在美国读博士,学校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生一定要发几篇论文才能毕业,但毕业论文答辩把关还是很严的。话说回来,能通过论文答辩的,论文里面的内容一般都够发表一到几篇论文的水平了。所以,严把论文答辩关是根本,当然有论文发表是锦上添花,更有利于说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可其学术水平。但国内的情况是,答辩委员会的学术水平是否够格和能否严格要求不受人情干扰是个大问题。所以,发表学术论文至少是个客观的标准。 bz1017 : 作为导师应该不忘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有能力或有学术追求的学生自然会去主动发表论文,但导师不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发表论文!这样不但不益于学生的发展,更为我国的学术腐败提供了 温床 。 Clock : 我也不赞同发论文。但是建议实行全国联考。答辩后参加,不通过者收回学位。考试内容为专业科目。虽然博士专业分工很细,但是一个二级学科内的基本内容还是应该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yangyxj :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培养科学家 ? 还是为了培养工程师?大多数研究生都在混日子中度过虚无缥缈的三年或两年,这样子发两篇文章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扎扎实实做点实事,比如跟着做一个工程,掌握一点做事的基本方法,出去至少也能混个工程师。 PhysWorld : 比较同意楼主的意见。做研究的实质内核是发现、创造出新的知识,在自然科学领域即是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新的科学定律、并最终发展出相应的理论来解释一些现象事实和预测出新的东西。在做研究生期间,应该本着这个态度和出发点去做。当我们真的取得了一些所谓 创新 的话,那些论文之类的副产品自然会水到渠成。然而,如果我们在读研初始就以发表论文为最终目的,而忽视了研究的内容实质的话,必然会导致浮躁的学风。这种浮躁的学风会继而影响我们的研究工作,较有可能做不出真正的原创性工作。我认为,切实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以及科学评价体制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切除现在的浮躁之风,为整个学术界提供一个健康、清新的环境。我想这对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yuliping :建议取消研究发表论文是对的,但是由导师把关可以改为盲审。这样好一些。 李丕鹏 : 如果研究生毕业时论文专家评审和答辩委员会委员能不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来评定研究生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达到学位要求标准,取消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而且更能鼓励学生真正开展创新性研究,而不是忙于应付毕业所需要的正式发表的论文。记得我读硕士和博士的时候没有要求发表论文的要求,看的是创新性,尤其是博士学位。 蒋高明 : 我同意周老师的观点,科研和教育不能太功利,当年超英赶美就是自信心不强,逼迫研究生发表论文更不可取。之前,我在科学时报上发出过同样的声音,可惜也几乎没有人理睬。因为大家都在功利,谁也不愿先吃亏,看来中科院,北大,清华应当带个好头,北大清华总不会因 SCI 论文少成立百名开外吧。 附:笔者的补充意见(基于对网友的回复) 研究生培养属于大学教育范畴,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现在中国教育界有谁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和艺术看待?当今中国大学的教育管理不过是长官意志指导下的传统行政管理,这与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的教育管理相去甚远。因为大学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才导致了研究生普遍想混、在混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是否应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几乎风马牛不相及!上世纪 80 年代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但研究生学习态度普遍非常认真,而且有些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发表了一些较高质量的论文。为什么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那时的学生、导师、学校都有较高的学术抱负。而现在情况是怎样呢?在政府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急功近利政策导向下,大学领导普遍只有政绩意识,热心于搞教育政绩工程,却缺乏远大的学术抱负,由此迫使教师和学生也都不得不屈就于具有强烈政绩意识的长官意志,如此学生、导师、学校都普遍缺乏学术抱负。一个没有学术抱负的人是不可能有内在动力去搞真正的学术研究的。在这种情况下,企图以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来迫使他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与研究,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非但不能治本,就连标都治不好,倒是培养了学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习。这种做法其实是基于狗急跳墙的观点以为狗急必跳墙,且只有狗急才会跳墙!殊不知人不是狗,人急了会急中生智! 在中国国情环境中,这智就表现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至于搞关系,走后门,甚至剽窃、造假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其结果不是预期的狗急跳墙,而是人急生邪! 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不仅导致人急生邪,还导致如下几种不良后果:一是让学术期刊数量激增以满足学术市场需要,学术期刊如此泛滥的结果,导致不少学术期刊严重偏离学术轨道,以至于有些期刊实际沦落成为赚钱的工具;二是让大多数研究生粗制滥造学术论文,更使相当多的研究生误以为学术论文就是这些垃圾论文的样子,由此导致其学术追求实际变成了一种平庸甚至庸俗的生活追求;三是由于大多数研究生都是花钱发表论文,这使得部分家庭困难的研究生为了支付其发表论文的费用而变得更加贫困,或更增加了其家庭负担,或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膨胀,中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生教育)实际上已然沦为大众教育,而不再是精英教育了。有些导师已经是一人要带一个排的硕士生和一个班的博士生,不说导师没有这个精力去指导学生,学校也根本无力为所有研究生提供其应有的研究条件。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以管理精英教育的办法来管理大众教育抑或相反,这都叫张冠李戴。按精英教育的要求,在招生上当然也必须有相应的高要求,但按照这种高要求,估计现在中国在读的研究生少说 50 - 70% 是进不了学校的。当然,现在之所以出现这种大众化研究生教育,有政府想缓解部分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一片苦心在内,这一点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为了国家科教事业的长远利益,过分急功近利地搞短期行为无疑有所不妥,为此,可以考虑稳定硕士生招生规模,适当压缩并严格控制博士生招生规模,使博士生教育重新回归精英教育。 但是,无论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不能靠行政官长意志来进行管理,而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研究生的要求,应与对导师以及学校的要求相互联系起来,把三者放到一个系统中来加以整体的考虑,这整体的核心应该是导师。什么样的导师可以带研究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招研究生,在什么条件下以及运用什么方式来指导研究生,指导研究生要达到什么预期目的,如此等等的问题,都应加以科学研究,然后制订出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应否发表论文的问题,应该被纳入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中加以统一考虑,并根据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不同要求来分别加以考虑和规定,并且不同层次的学校,其要求和规定也应有相应的差别,清华、北大应有清华、北大的要求与规定, 985 大学应有 985 大学的要求与规定, 211 大学应有 211 大学的要求与规定,其他大学应有其他大学的要求与规定。在这问题上,科学的管理原则,不仅要求把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纳入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管理,而且要求管理者既管又理,把制度管理与行为管理结合起来,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辩证精神;而且与国家治理不同的是,国家治理应该是在法治前提下兼行德治,教育管理则应该是德治前提下兼行法治,即对包括研究生在内的一切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活动,采取行为管理为主、制度管理为辅的管理方式,以造成一种自由有度的宽松学术环境。对研究生的行为,应当采取以激励机制为主、惩罚机制为辅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行为应该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同时实行一定的淘汰机制,并把这种淘汰机制与对导师的淘汰机制和对学位点的淘汰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和其他一切管理形式一样,教育管理也必须依靠科学和艺术。任何不讲科学和艺术的简单化做法,都会给国家科教事业造成危害。
个人分类: 教育|4995 次阅读|6 个评论
撰写和发表论文的技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wangdh 2009-5-22 22:45
撰写和发表论文的技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 王德华 ) 学术界都知道一个词组: Publish or Perish (发表还是死亡) 我在我的博客中也多次强调: Data + Publish = Research (数据 + 发表 = 研究) 这应该作为行业规范。在自然科研领域,研究人员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的数据,只要不是国家(行业)机密,属于探索自然的,有利于学科领域发展的,就应该发表,并且应该尽快发表。学术理论和学说的提出和验证,在学术界有优先权规则。诺贝尔奖也有优先权原则。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如果要想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站稳脚跟、保持声誉、延续学术生涯的话,就应该有连续发表学术论文的压力和动力。所以,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是一种基本技能,可以说是学者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 任胜利老师的博客中有篇博文曾引用 Science 主编、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 D. Kennedy 博士的一段论述: 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 在撰写论文之前 , 就什么也不算 . 在学术领域 ,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详细信息请参阅任老师博客: Publish or perish vs. Publish and perish )。 这个声音是不是特别很响亮,很刺耳?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国家未来学术界的主人和接班人。他们的责任重大,导师们的责任更重大。教给他们学术界的基本生存技能和学术规范是导师的职责,而主动掌握这些技能和规范,并发挥这些技能,则是研究生的职责。再怎么说,研究生教育不能替代本科教育,更不能沦落到高中教育吧。 在正常条件下 : 研究生应该掌握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技能。 发表论文应该与获得学位脱钩。 研究生要有将自己得到的最新最重要的结果尽快发表的意识。 研究生阶段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应该)也是最无忧无虑的阶段,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时段。 任何以各种理由为当今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和荒唐现象进行搪塞、辩解,肆意践踏正常学术环境的做法,都是不应该的。面对不正常的大环境,导师们无能为力,研究生们更无能为力,不顺应社会大环境,就要付出代价。 我们希望研究生培养能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研究生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传承者,但切忌成为发表论文的机器。为了论文而论文,不是科学研究。 还会有朋友提醒我:当今的研究生已非昔日的研究生,所以 还那么天真干什么? 我想说的是: 特殊时期有些特殊政策,非正常条件下有些非正常规定,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解归理解,不一定是合理的。不合理的规定,违背常规的政策,是应该早些改正的。我们不能阻止这种学术界的进一步恶化,但我们至少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减缓或缩小这种恶化。 啰嗦了半天,就是一句话:回归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师者为师,生者为生。比较时尚的说法:师生都要 To be professional,恪守职业操守。 (王德华 2009.5.22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797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不应鼓励中国学界后来人做平庸学者和伪学者!
可真 2009-5-22 11:07
博主按 : 王德华先生的《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和《 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条件是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 两篇文章,都是谈的有关研究生应否发表论文的问题,并且都受到了编辑部的推荐,而我的与王先生的商榷性文章《 郑重建议:取消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 》则未受到编辑部同样的推荐,这情况类似于我的文章《 丑陋的中国知识分子 》、《 自我否定是知识分子实现自我超越的必要环节 》二篇与黄玉源教授针对拙文《 丑陋的中国知识分子 》所发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丑陋 》的文章受到编辑部不同的对待,不知道这是否出于偶然,且不管是否纯属巧合,也不管我的观点是否受到官方认可,我仍要继续发表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关于研究生应否发表论文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个学者的学术生涯中,研究生阶段主要还是学术播种和耕耘的季节,而非学术收获的季节。个别学术上早熟的研究生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就象中国出了个雷锋,这并不意味着在道德上就可以六亿神州尽舜尧了。现在的中国是,在研究科学的地方,其管理最不讲科学!相比之下,农民管理耕作倒是最讲科学,因为农民知道春天不是收获的季节,亩产粮食不可能十万斤,但大学和研究所(院)却相信,研究生阶段就该是学术收获的季节,学者的学术产量则可望人均每年出版一二部学术专著或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对研究生是应该严格管理的,但这该在学位论文上把好关,这是当严之处。但目前的情况恰恰是,严格在论文发表上,而对学位论文的把关却不严格,缺乏一套严格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系统。按照现在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已经大众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虽然可能有些短期的科研效益,但由于大多数研究生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发表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的水平,而够不上这种水平的论文是根本不值得发表的,故强制性地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这无异于强迫大多数研究生制造学术垃圾,亦即鼓励中国学术界的后来人做平庸的学者甚至是惯于粗制滥造的伪学者! 下面附几条拙文 《 郑重建议:取消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 》中 网友、博友与我往复的短论: tdcao 如研究生可不发论文 , 就中国之国情 , 则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硕导 \ 任何人都可读硕 ; 清华北大硕士生也可不发论文 , 则中国的硕士生教育将取代过去的本科生教育 ? 博主回复: 我不知道您的看法是从哪儿得出来的结论?我们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硕士生,那时从未听说过任何一所大学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可是按您的逻辑,我们那时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实际不过是本科生教育?现在研究生教育,倒事实上差不多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教育了,但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李丕鹏 如果研究生毕业时论文专家评审和答辩委员会委员能不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来评定研究生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达到学位要求标准,取消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而且更能鼓励学生真正开展创新性研究,而不是忙于应付毕业所需要的正式发表的论文。记得我读硕士和博士的时候没有要求发表论文的要求,看的是创新性,尤其是博士学位。 博主回复:说的在理。 yuliping 周老师,建议取消研究发表论文是对的,但是由导师把关可以改为盲审。这样好一些。 博主回复:由导师把关可以改为盲审,这在校内是比较可行的一好办法。其实,只要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把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中进行系统管理,即不但管理研究生,同时也管理学校与导师,这样才能管好。但现在只是管理研究生,这种片面性的管理无论如何管,都是管不好的。而且就是管理,也不能只是 管 ,而要同时 理 才行 。 蒋高明 我同意周老师的观点,科研和教育不能太功利,当年超英赶美就是自信心不强,逼迫研究生发表论文更不可取。之前,我在科学时报上发出过同样的声音,可惜也几乎没有人理睬。因为大家都在功利,谁也不愿先吃亏,看来中科院,北大,清华应当带个好头,北大清华总不会因 SCI 论文少成立百名开外吧。 博主回复:说得对,北大、清华应当带个好头。目前大学之间急功近利的竞争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必然要毁掉整个中国大学的基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是百年大计,岂可如做生意和搞政治那样急功近利? 陈安博士 奖励就不必了,鼓励是需要的 博主回复:用什么办法来鼓励?在自动发表论文的情况下,考虑到有些杂志要收版面费,奖励一下也是应该的,至少可以弥补版面费的亏损吧,毕竟学生不属于工薪阶层嘛。
个人分类: 教育|72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郑重建议:取消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
可真 2009-5-21 11:57
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 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将视情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资助 。这就是要把强迫性或强制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变为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变动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改变由于现行不合理的规定所导致的研究生普遍以金钱购买或以不正当手段搞人际关系来获取论文(大多数甚或绝大多数是垃圾文章)发表权的现状,从而为改善学术环境,端正学术风气做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学校并未采纳我的建议,不过没有说明理由,但有关负责人事后私下向我透露: 如果今年取消现行规定,绝大多数研究生将不发表论文,这意味着仅在所发论文一项指标上,我校就将大失其分,从而苏州大学在明年或后年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下降若干名,甚至有可能从现在的 37 名降到 100 名之外 。我理解学校的做法,所以从此不再提及这个问题。 但是,今天看到王德华先生的文章,其中以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 为理由,认为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对此观点,我不仅不敢苟同,而且认为有必要再次重申我所曾经提出的建议,并予以必要的补充。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能力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生所必须掌握的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的能力 。道理很明显,即使研究生撰写出了具有发表价值的学术论文,其论文也未必就能发表,因为 论文的发表与否取,除了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或学术水平以外,还取决于许多非学术因素其中有些因素(甚至关键因素)是外在于研究生而为研究生自身所无法控制的 ,从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属于天而非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是否发表论文来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或学术水平,这就是以其有否成事来断定其有否谋事,亦即所谓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何况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 3 - 4 年,如此短期的成败(有否发表论文)根本不足以证明一个研究生是否为英雄(其能力和水平是否够得上硕士或博士的标准)。 研究生能否独立完成一篇合格的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才是衡量其读硕或读博期间有否谋事及其将来是否可能成事的标准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其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学期间理应进行相关的学术训练,特别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训练,其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写出一篇合格的甚至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为此,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有学年论文制,即 在研究生正式进入其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以前,他们必须每年向其培养单位提交一篇论文 ,其论文的学术标准由他们的导师来把握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们完全有能力也应该有能力判断自己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是否符合基本的学术标准,而不管它们是否已经发表。凡经导师认可且签字的,就被认为是合格的学年论文。 其学年论文年年合格者,即表明其有能力独立完成其学位论文,从而准许其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的写作,即准许其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个人分类: 教育|7411 次阅读|19 个评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与校园道路上的减速带
陈龙珠 2009-5-21 09:31
或许博主和读者群体主要是科教人士和高校学生,科学网博客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生活补助和毕业前发表期刊论文的要求,讨论和批评的话题相对较多,而且经久不衰。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维系中国未来发展动力的高级人才培养很重视且在探索改革之道,虽然对当前现状有许多不满,但都还没有到达失望乃至绝望的境地。 研究生,望文生义,我理解为其科技水平和创造能力是通过研究过程而得以提高的学生。因此,若一位研究生在校几年,仅是以应付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待基础课程的学习、又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处置科学研究的训练,则这是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的。学校对研究生毕业前发表论文有要求,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有利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督促、检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公共行为规则就会有新的变化。现在私家车日益增多,马路上横冲直撞的车辆和行人引发的交通事故多了。大学校园大了、校内道路宽敞了、大学生多了,即使喜欢行走或骑自行车于马路上被快速行驶的机动车撞伤甚至身亡的学生很少,但现在中国哪所大学校园的道路上没有设置那些N多的、给众多正常行驶车辆带来颠簸的减速带? 宽松的制度,要以相关群体自觉履行职责为前提,否则只能通过更多明细的规则来约束。记得联邦德国是欧洲唯一一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可他们发生于高速公路的恶性交通事故却是相对最低的。凭什么?凭的就是绝大多数德国人能够自觉遵守与安全戚戚相关的交通规则。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7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净化大学教育要从本科生的点滴做起
zhaoxibo 2009-4-25 08:58
在大学里,优秀的学生不为少数,但有时也被残酷的竞争所埋没。被埋没的情况不外乎三种,一是偶然失利,考试没过关,二是迫于生活不得不放弃,三是被别人的所谓表明自己能力的光环打压下去。 为了能使优秀学生不至于因为偶尔失误丧失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多学校都有了保研措施,这个措施确实很好,也深得大家称赞。但是保研也要有个标准,要有个底线。于是有学校开始注重综合能力,在保研问题上可谓综合考评。这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保研的考核标准如果与保研的初中相悖,那就值得怀疑了。 有的学校保研标准有很多指标,除了学分积外还有社会工作、发表论文,获得奖项。要我看,社会工作很重要,但社会工作能表明呀就能力吗?科研论文也很重要,问题是论文是怎么发表的呢?获得奖项也固然重要,问题是你获得的是什么奖项?如果荣誉可以替代研究能力的话,那是不是人人可以读研究生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这些指标使得保研严重不公平(起码有很多学生也这么认为),为了寻求公平,研究能力很强但没有担任社会职务的学生,没有获得指定奖项的学生,只好把缺少的东西补上,怎么补?很多人开始花钱买论文!商业气氛下的学生,如何搞研究,如何看待这社会,如何在他们成为顶梁柱的时候领导我们的社会? 这是教育的悲哀! 强烈呼吁:诚信治理从教育界开始,取消一切带有不公平性的竞争,尽快取消保研制度,起码取消用表面想象替代实质内容的各项指标,大学老师要好好教书育人,学生好好积累真才实学,废弃可恶的考核!废弃虚假的浮夸!还大学教育的净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发表论文目录
热度 1 environment 2009-3-11 02:21
Baolin Zhang , Xiaoju Lu , Ruilin Luo (2010) , Sand Dune Mobilization Caused by Regional Warming in Otintag, China ,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 10.1109/GEOINFORMATICS.2010.5567890, 1 – 5 (EI Accession number: 20104313318881). Baolin Zhang,Zhen Guan and Ruilin Luo (2010) , Test of a Dust Module in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ver China and Mongolia , Journal of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 and Ecology,3(2),133-149 。 吴晓宝,张宝林,二色补血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要点探讨,安徽农业科学, 2010 , 38 ( 9 ), 4542-4543 。 Xiaobao Wu, Baolin Zhang (2010),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points on cultivation of Limonium Bicolor, Medicinal Plant, 1(3), 19-20,23. Ruilin Luo, Baolin Zhang, Julin Gao, Zhigang Wang (2010),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orn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ICMT), 10.1109/ICMULT.2010.5631071 , 1 – 4 (EI Accession number: 20104313318881). 博士学位论文题为中蒙地区沙尘的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研究 Zhang, B. L., Tsunekawa, A. Tsubo, M. (2008). Contributions of sandy lands and stony deserts to long-distance dust emission in China and Mongolia during 2000–2006.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60 (3/4): 487-504, doi:10.1016/j.gloplacha.2007.06.001. SCI ; Baolin Zhang, Atsushi Tsunekawa , and Mitsuru Tsubo, Retrieval of Optical Depth of Dust Aerosol over Land Using Two Modis Infrared Bands ,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6419, Geoinformatics2006 :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information, Wuhan, China, 28 October – 29 October, 2006 . EI ; Zhang, B. L., Tsunekawa, A. Tsubo, M. (2008). Satellite monitoring and synoptic analysis of dust storms from China and Mongolia: a case study during 6-11 April, 2001. Sand Dune Study , 55, 13-23; Atsushi Tsunekawa, Baolin Zhang, Mitsuru Tsubo , A case study of mineral dusts from China and Mongolia: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eteorological analysis and model simulation , the 2007 AGU Fall Meeting, 10-14 December,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张宝林,高聚林,刘克礼 、 盛晋华 ,《马铃薯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4,193-198 张宝林,高聚林,刘克礼,《马铃薯群体光合系统参数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 3 , 146-150 张宝林,高聚林,刘克礼,《马铃薯在不同密度及施肥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 3 , 137-140 Hai Chunxing,Zhang Baolin and Wang Yong et al . Theory And Method Of Water-saving Eco-agriculture Planning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21ST CENTURY P472--478. Inner Mongoli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海春兴,张宝林,苏惠民等。土默特左旗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及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 2000 ( 2 ), Vol.29 No 2 P141—145. 王勇、张宝林等,滴灌条件下盐渍化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的研究, 内蒙古水利 , 2002 , 4 (总第 90 期), P22-24 。 高聚林,张宝林,刘克礼等《马铃薯钾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4, 200 - 204 海春兴,吴红英,张宝林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节水灌溉》 (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水利部优秀期刊), 2000 ( 1 )(总第 99 期) ,P10—11, 《节水灌溉》编辑部。 Wang Yong, Wu Hongying, Zhang Baolin and Wu Xiaobao, The Harmonious Developing Issue Between Resources, Eco-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in Xilinguole Grassland Area,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 and Adjacent Territory, P212-216,Ulaanbaatar-Hohhot,6-12 August,2001 。 一种新型滴灌毛管收、铺两用机,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国际研讨会, 2000 年 11 月,王勇,吴晓宝,张宝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牛盾主编,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P276-279 . Proceeding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yland and water-saving farming (november 21-23,2000,beijing,p.r.china) , Mechnized dryland and water-saving farm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 高聚林,刘克礼,张宝林等,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 3 , 131 -136 高聚林,刘克礼,张宝林等《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4, 20 9-212 刘克礼,高聚林,张宝林,《马铃薯匍匐茎与块茎建成规律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 3 , 152-156 刘克礼,高聚林,张宝林等《马铃薯器官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 3 , 141 -145 高聚林,刘克礼,张宝林等《马铃薯磷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 2003 vol.17,No.4, 199-203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4080 次阅读|2 个评论
退回的版面费
jxz1963 2008-11-21 21:00
  前段时间出差在外,一朋友打电话给我,我正在开会,说出差在北京,朋友就说等我回来再说。也不知道是啥事,昨天挂通了朋友的电话,才知是为一篇论文的事,说起来还挺窝火的。 朋友在一高校工作,因为马上到年底要进行考核了,才发现原来在几个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算数(内刊),这下朋友才急了,又听说我出差在外,就自作主张给了一个叫《XDZY》的经济版投了稿(当时有几个人都投了,前两年这个期刊登文章学校认可),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编辑部的回信(电子邮件),说论文被录用了,需要交纳400元版面费,今年保证刊登出来。 400元的版面费打到指定的银行卡号上了,谁知昨天学校突然发了一个册子,明确说这个杂志是非法出版物,朋友问我如何是好,不光完不成任务,还要白白交纳400元钱,真个窝囊呀! 我听了就急了,这个所谓的《XDZY》上个月我还审读了,况且还和编辑部主任通过一个电话,是一本纯粹的种子方面的科技期刊。我心想,明明是一本农业类期刊,如何敢刊登电子类的稿件呢?就是经济版也不可能呀!现在是一版一刊号,肯定是非法出版物了。 朋友问我如何办,我说凉拌!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我让他说了当时的情况,他说这个期刊的主编就在他们学校当兼职老师。我建议他去问问这个老师,朋友不好意思地说:那多不好意思呀!我说:这有什么,是正式刊物他会理直气壮的,是非法出版物他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今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电话询问了那位主编,那位主编说他也是受害者之一,以前他的确是那个刊物的主编,但是现在他已经退休几年时间了,没想到竟有人冒充他的名义办所谓的经济版,该主编已出面要求经济版编辑部给每位作者退稿退款。 由此,我想到了一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到了年终要完成考核指标,为了论文的发表,眼睛一定要擦亮,认清有些所谓专版、增刊等模糊概念期刊的真正面目,千万可别上了当啊!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6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决策》国家级学术期刊征稿
zgkjblsx 2008-10-23 14:19
《科学决策》国家级学术期刊征稿 主管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 :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710 研究所 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 中文 开本 : 大 16 开 国内统一刊号 : CN11-3472/G3 国际标准刊号 : ISSN 1006-4885 邮发代号 : 82-941 创刊日期 : 1994 年 12 月 ASPT 来源刊: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科学决策》是国家级综合性理论月刊。被国家信息中心与航天部评定为科学教育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和二为方针,着重反映教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 。 本社刊物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 【办刊宗旨】 提高科学决策水品,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刊面向实际,开拓理论,突出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特别要突出反映科研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为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促进教科研领域的繁荣。 【主要栏目】 科学决策研究、和谐社会研究、文化教育研究、金融财务研究、经营管理研究、专题研究-建筑、专题研究-公路、专题研究-机电、专题研究-锅炉、专题研究-其它、学术论坛等栏目 【征稿对象】 全国教科研工作者、广大教师、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员、科教领域管理人员、各大院校的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科教工作的人士。 【来稿须知】 ①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②论文2200-6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本刊欢迎网上投稿。 ③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结语、参考文献等。 ④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来稿无论我刊选用与否,都会在5个工作日内将审理结果尽快通知作者,作者也可来电查询,以免影响正常发表。 【本刊诚聘特约编委、组稿编辑】 为不断提高刊物学术水平,我刊现面向全国教育科研系统招聘编委及组稿编辑,负责部分重点稿件的编审并帮助所在单位、系统、地区的教科研工作者解决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在本刊的发表事宜。权利待遇:发特约编委证书;优先在本刊刊发学术论文 【网上查证】 登陆以下官方网站可对我社刊物进行网上查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http://press.gapp.gov.cn (中国记者与出版物查询网) 编辑部地址:北京丰台科技园海鹰路 5 号赛欧 328 室 《科学决策》编辑部 邮编: 100070 联系人:宋老师 手机号: 13671307412 电话: 010--83753033 传真: 010--61507691 投稿邮箱: kxjc521@yahoo.cn 工作 QQ:912077496 论文题目(黑体: 3 号字) 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 主 题 词: xxx (黑体, 4 号字) 内容摘要: xxx (黑体, 4 号字, 300 字以内) 正 文: (宋体,小 4 号字, 2200-6000 字符数为宜) 注 释:采用尾注形式,需注明引文出处、作者、出版社、页码(宋体,小 4 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所有来稿必须系作者原创;文稿首页请注明: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E-mail 。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35 次阅读|3 个评论
评职称发表论文
zgkjblsx 2008-10-23 14:04
《中国科技博览》征稿函 国家级学术期刊 科技论文交流平台 《中国科技博览》 杂志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资委) 主管 , 中国包装总公司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 是一本反映艺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公开刊物。(国内刊号: CN11-4450/T 国际刊号: ISSN1009-914X ) 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国内外深有影响。 《中国科技博览》 杂志社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主要栏目 :科教论坛、科技与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管理与研究、名师名家、电化教育研究、艺术教育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材料科学、机械设备、印刷技术(工程)、包装工程、广告与传播、产业与市场、图书馆论坛 征稿对象 :全国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教科研人员,硕士生、博士生等;工业、印刷、设计、材料、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相关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者等;机械工程、印刷技术、企业管理、电气自动化、科技研发、工程装潢、材料科学、计算机、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及实践者。本刊欢迎就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发表真知灼见。 征稿内容要求 : 1. 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理论创新及文化探索 2. 论述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创新、发展与应用。以科技原理、功能图示展示创新的效果及优越性。 3. 设计创意产业的现状、发展、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品包装设计、广告创意、视觉艺术、结构设计、三维设计等艺术品设计的展示。 4. 企业经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发展建设,论述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 5. 中国包装产业的现状、发展目标和市场走向,世界包装产业的发展动态,中国包装建设的政策措施、标准与执行等方面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和实际经验。 来稿格式要求 : 依照上述所设栏目,撰写文章的字数以 2800 字的整数倍字数为宜, 并请附个人简介【 ① 署名 ② 署名单位 ③ 详细通讯地址(含邮编)、电话、 email 】。 论文须包含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考文献。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 一、 、 二、 、 三、 标示;第二级标题用 (一) 、 (二) 、 (三) 标示;第三级标题用 1. 、 2. 、 3. 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文末使用脚注,整体排序,用 ①②③ 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用 、 、 表示。 【网上查证】 登陆以下官方网站可对《中国科技博览》进行网上查询。 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www.bjppb.gov.cn ②中国新闻总署: www.gapp.gov.cn/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兴化路 9 号院大楼 516 室 邮编: 100013 编辑部电话: 010--83753033 13671307412 传真: 010-61507691 联系人:宋编辑 工作 QQ : 237692305 投稿信箱: zgkjbls@163.com ( 注 : 科技博览投稿 ) 中国首推教育、科技类刊物《中国科技博览》杂志广告价目表: 版面: 尺寸: 价格: 封面 285*210 24000 封二 285*210 20000 封三 285*210 18000 中插 285*210 12000 封底 285*210 24000 专业性刊物,全国发行量达专业性刊物之最,欢迎加盟!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专利与计算机著作权
热度 1 zjwang 2008-5-2 19:00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Zijun, Chen Shengbo, Yang Chunyan, Jin Lihua. A method for Retrieving Vertical Ozone Profiles from Limb Scattered Measurement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accepted) Wang Zijun, Chen Shengbo. Effective Solution Algorithm for Tomographic Inversion of Volume Emission Rate from Satellite-based Limb Measurement.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press 2011.21(4)) Wang Zijun, Chen Shengbo, Jin Lihua, Yang Chunyan. Ozone profiles retrieval from SCIAMACHY Chappuis-Wulf limb scattered spectrum using MART.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Astronomy .2011,54(2): 273-280 Zijun Wang, Shengbo Chen, Chunyan Yang, Mingchang Wang. DOAS-Tomography for Retrieval of Trace Gas Profiles from UV-Visible Limb Spectra.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1,9(2): 020101-20104 汪自军,陈圣波. 基于奇氧族光化学模型的氧红外大气波段体发射率模拟.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40(4):600-604 汪自军,陈圣波,周云轩. 大气臭氧遥感中光化学模型及其反应系数解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6):1485-1490 汪自军,陈圣波,杨春燕. 大气臭氧不同量纲之间的转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26(2):63-67 汪自军,陈圣波,湛邵斌,孟治国,杨春燕. 利用DWG数据建立DEM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 26(2): 42- 44 Wang Zijun, Chen Shengbo, Zhao Lingjun. Object-Oriented Raster Based Data Model for Urban Growth Simulation System, Proceedings-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 Shanghai, China, IEEE CS. Dec 20 - 22 2008, v1: p784-751 Wang Zijun, Chen Shengbo, Zhao Lingjun, Zhang Xuqing. Multi-temporal remotely sens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roceedings - 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 Sanya, Hainan, China, IEEE CS. May 27-30 2008, v4: p758-762 汪自军,陈圣波,臧丽娟,孟治国,湛邵斌. 导线网数据处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实践. 微计算机信息 ,2008.24 (6):216-218. 汪自军,陈圣波,包书新,宋金红,王旭楠. 村镇规划中的水库淹没模拟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3): 1150-1152. 汪自军,陈圣波,韩念龙,湛邵斌,吕航. 地学尺度转换理论及方法研究. 地理空间信息 ,2007,5(4):60-63. 合作 Chen Shengbo, Wang Zijun , Zhao Liang, Meng Zhiguo, Wang Mingchang. Ozone Retrieval using SCIAMACHY Limb Scattered Radiance from the Hartley and Chappuis Absorption Bands. (under review) 杨春燕,陈圣波, 汪自军 . 大气辐射在臭氧反演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6): 3305- 3308 吕航,陈圣波,孟治国, 汪自军 ,宋金红.基于RS与GIS大尺度水土流失分级制图.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22(6):715-717. 专利: 陈圣波, 汪自军 ,杨莹,孟治国,路鹏.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申请号: 201010281561.5) 陈圣波 , 杨莹 , 路鹏 , 孟治国 , 汪自军 , 王明常 . 便携式遥感影像信息野外采集系统 ( 申请号: 201010275027.3) 陈圣波, 汪自军 .中低空大气成分临边探测方法(专利号:200810051466.9)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独立 汪自军. 导线网数据处理系统(2007SR00507,VC),2007.1 合作 陈圣波, 汪自军 ,赵灵军. 多时相遥感数据处理系统(2008SR38721,VC),2008.12 陈圣波,孟治国,湛邵斌,张旭晴, 汪自军 . 遥感信息系统(2008SR38879,VB),2008.12
个人分类: 个人介绍|64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如何准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转)
lingfeng 2007-6-17 21:02
我也于今年在北医三院听了《柳叶刀》执行编辑关于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的演讲,听后感觉收获很大,但一直没有时间整理成文。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实验设计一定要科学严谨,要有说服力。事实上,国内的许多论文之所以质量差,就在于实验设计有问题。中医的研究尤其如此。看了这篇文章,总结起来,就是一要重要,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要新颖,三要科学。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两方面。我想任何一个临床科研者都很有必要学好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科研设计,另外,也要熟悉常见论文发表的错误,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中避免。在没有达到这些要求之前,最好不要开始研究,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如何准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总编辑Jeffrey M. Drazen博士2005年4月7日在京演讲报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医学论坛报》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都是重要的医学信息的来源。 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中国医学论坛报》总编辑照日格图而言,我们的任务是发 现最优秀的临床研究方面的成果,并对他们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我认为临床医师对医学期刊工作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 了解我们的工作,我想举最近在我们刊物发表的4篇论文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 问题。 论文对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篇论文是2005年3月发表的,论文的题目是“在阿司匹林和纤维 蛋白溶解(溶纤)疗法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 人”。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3491例心电图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安慰剂,一组接受氯吡格雷,75mg/d,同 时还接受纤溶药物和阿司匹林。病人接受治疗2~8天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这项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是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 治疗30天时对氯吡格雷组和安慰剂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30天时,安慰剂组大约13%的病人达到复合终点,而氯吡 格雷组达到终点的病人数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3(图1)。根据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部位、溶纤药物的类型等对病人进行 分层后,亚组分析也显示氯吡格雷治疗有益。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说明了在一种常见疾病(急性心 肌梗死)中,氯吡格雷治疗可以使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这些事件 发生的危险减少。 论文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篇论文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的题目是“氯 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相比,防止溃疡复发出血的效果”。研究的设计是 非劣效性,即所研究的治疗方法不劣于原有的各种疗法。研究者对因服用小剂量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胃镜筛查,如果 病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接受相应的治疗,所有病人都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以促进溃疡愈合。治疗8周后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如果溃疡已经愈合,则可将病 人纳入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病人接受75 mg氯 吡格雷,一组接受80 mg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持 续12个月,然后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12个月期间溃疡复发出血的累积发生率为8. 6%,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组为0.7%,P=0.001(图2)。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说明,氯吡格雷用于不同的临床 情况,其效果可能不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急性溶纤治疗,短期使用 氯吡格雷,可以使冠状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这些事件发生的危险减少。但 如果把它用于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则可能影响溃疡愈合。因此,临床医师在使 用药物的时候,应该权衡获益和风险。 论文阐明了疾病的生物学原理 第三篇论文与前两篇论文有明显不同,前两篇论文为阐明各自的问题都纳 入了数百、甚至数千例病人,而这篇论文只涉及一例病人。它的题目是“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 研究表明,EGFR对某些肿瘤的发生起一定作用。一些非小细胞肺癌病 人的EGFR发生delL747-S752位点缺失突变,使EGFR总是处 于被激活的状态。吉非替尼可以使被激活的EGFR处于非激活的状态,因而对 肿瘤有治疗作用。这是1例71岁的男性病人,他在2001年5月被诊断为非 小细胞肺癌,对其经支气管镜肿瘤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存在delL747 -S752位点缺失突变。病人接受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治疗,2002年 3月发现治疗失败。化疗失败后立即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病情得到缓解。200 4年8月吉非替尼治疗也失败了,研究者怀疑病人的EGFR在原有突变以外又 发生了新的突变,所以进行了第2次活检。对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EGF R在原有突变以外确实发生了新的基因突变。对外显子20的扩增产物进行亚克 隆分析发现,这种新的突变是一个碱基对发生从胞嘧啶核苷(C)到胸腺嘧啶核 苷(T)的改变(图3)。这种突变使EGFR重新处于被激活状态。 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第二种突变导致病人对吉非替尼耐药,又进行了体外 试验。C到T碱基对改变,在蛋白水平就是EGFR酪氨酸激酶功能域790位 点的苏氨酸被蛋氨酸取代(T790M),研究者将构建的T790M突变片断 转染到COS-7细胞内,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从0到2.0μM)处理转 染的细胞,然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EGF R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见图4。图4A显示发生T790M突变的EGFR对 吉非替尼耐药,图4B显示,另外一种EGFR抑制剂CL-387?785, 无论是对单纯的delL747-S752突变,还是对delL747-S7 52加T790M突变均有效。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这篇论文阐明了肺癌耐药的生物学原理。虽然 只有1例病人,但它为肺癌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解决了临床上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 第4篇论文的题目是“在一项预防结直肠腺瘤的临床试验中,与塞来昔布 相关的心血管危险”。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2035例结直肠腺瘤高危病人,病 人被随机分为3组,一组接受用安慰剂,一组接受200 mg塞来昔布,一组 接受400 mg塞来昔布。研究的目的是对200 mg塞来昔布、400mg 塞来昔布和安慰剂预防高危病人发生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在万络预防腺瘤样息肉临床试验(APPROVe)中,接受罗非昔布的病人, 因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或卒中所致死亡的发生率升高,以及默克公司主动将该 药从市场上撤出,促使这项有关塞来昔布类似临床试验的数据和安全性委员会, 决定组成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对这项试验的心血管安全性数据进行重新评估。结 果见图5。 纵坐标表示复合终点发生的概率,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原因所致死亡、急 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力衰竭。结果显示,每天接受400mg塞来昔布的病人 3.4%达到复合终点;每天接受200mg塞来昔布的病人2.3%达到复合 终点;安慰剂组只有1%的病人达到复合终点,P=0.01。作者的结论是: 使用塞来昔布与下列终点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危险升高相关:心血管原因所致死 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力衰竭。这种危险升高与塞来昔布的使用剂量相关。 考虑到最近有人报道,COX-2抑制剂这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与心血管危害相 关,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使用COX-2抑制剂可能使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 危险升高。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就是因为目前使用塞来昔布这种药物的病人很 多,很多国家的卫生管理部门都非常关注这个药物的安全性,因而它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问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严格的审稿流程 下面我要介绍一下我们怎样从大量的来稿当中选中要刊登的论文。200 4年我们共收到稿件12295篇,其中包括论著、读者来信、视点、医学影像、 文献综述、述评等。 首先,由我本人对所有投来的稿件进行审核。如果我认为一篇稿件不适合 在我们的杂志上刊登,就立即退给作者,建议改投其他杂志。这一过程大约要退 掉10%的稿件。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被退掉的稿件往往是那些少见病例的病例 报告,论文并没有揭示疾病的生物学原理,仅仅是病例比较特殊而已。如果我认 为稿件值得进一步考虑的话,就把这些稿件按专业分配给特约副总编辑。我们编 辑部有9位特约副总编辑,他们都是当地的医学专家,他们的专业领域分别是: 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胃肠病、围产医学、内分泌、门诊实践、卫生 政策和血管疾病。特约副总编辑阅读稿件之后,如果他认为论文有可能发表,就 把稿件交给同行专家审稿;如果他认为不可能刊出,就把稿件交给执行副总编辑。 执行副总编辑是编辑部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如果他也认同特约副总编辑的意见, 那么就退掉稿件,如果他有不同意见,就把稿件交给同行专家审阅。  我们要求审稿人在审稿期间对稿件的内容保密,如果没有得到编辑部的许 可,审稿人不能复印稿件,不能把稿件给别人看。审稿人不能跟作者本人或别人 讨论他们的审稿意见。如果审稿人和论文作者有个人的、专业上或经济上的利益 冲突,一定要立即打电话告诉编辑部。2004年我们共向审稿人发出了433 5份稿件。我们要求审稿人在2周内审完并将稿件发回编辑部。按时审回的占5 6%,逾期1周审回的占24%,逾期1周以上审回的稿件占15%。有3%的 稿件送审后再也没有返回,我们将这样的审稿人从审稿人名单里除掉,以后不再 找他审稿。 送审的稿件返回以后,论文最终是否发表,由我们的编辑决定,而不是由 审稿人决定。我们很重视审稿人的意见,但我们把他们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 而不是最终决定。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本人是内科医生,如果我管的病 人出现了外科情况,我要请外科医生来会诊,但外科医生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他不能立即把病人拉到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最终病人是否转到外科接受手术, 还要由主管医生,即我本人来做出决定。 稿件经过审稿人评审后最终能否刊登,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研究的内容必须是重要的。所谓重要是指,这项研究提出了重要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影响我们的临床实践,也就是对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产 生重大的影响;或者能加深我们对疾病的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前面提到的第四篇 论文,即关于COX-2抑制剂的论文,所述那项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药物的治 疗具有相当的毒性,而我们以前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毒性。这种研究就属于 可能对临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 第二,研究要提供充足的有意义的信息。首先,论文的研究能补充我们现 有的资料,能够增添新的有用的信息;其次,研究的结论能够提供明确的方向,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二篇论文,其结论就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氯吡格雷不应该用 于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最后,研 究的结论应得自研究本身的数据,不含有商业性或学术上的偏见。 第三,研究一定要有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或是 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或是解决了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前面提到的第三篇 论文,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第二种突变后,作者发现使用另外一 种药物针对第二种突变进行治疗,结果仍然有效,这就是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 第四,研究要符合伦理学要求。首先研究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其次是 使病人尽可能少地暴露于经受临床试验的危险当中。 审稿人在评审稿件时,我们要求他们对论文做出等级评定。分为A、B、 C、D、F和不清楚6个等级。其中A和B属于很好,C和D不算太好,F是很 差,还有一部分是不清楚,在我们退稿的论文中,对大约一半的稿件审稿人的评 定是很好,但我们并没有刊登。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审稿人的评价 都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论文审稿人的评价不算太好。我们从来不因为一些小的 技术问题就决定退稿。有的审稿人对某篇论文兴趣不大,但如果我们从编辑的角 度考虑,对这篇论文很感兴趣,我们也会刊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严谨的编辑流程 送审的稿件返回以后,论文最终是否发表,一般由特约副总编辑决定。如 果特约副总编辑认为稿件可以刊登,他就把该稿件提交到特约副总编辑会议上讨 论批准。这种会议每周开一次(见图6)。对于特约副总编辑基本不考虑刊登的 稿件,把它放在日程上,但不对它进行更多的讨论。如果特约副总编辑建议刊登 他手中的稿件,但别人有不同意见的话,可能进行相当激烈的讨论。 我们在告诉作者最终决定之前,必须对稿件进行统计学审查。统计学审查 过程由专门的统计学专家进行,主要是审查论文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在 这个过程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稿件被退掉。许多稿件被退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的终点指标是“软指标”,或称为“软终点”。例如,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因 心肌梗死而住院,或因肺炎而住院,无论是对于心肌梗死,还是对于肺炎,医生 决定病人是否住院的标准不一定是统一的。对同一例病人,一位医生认为应该住 院,另外一位医生可能认为不该住院,这样即使最终得出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但其结论仍不可靠。 稿件处理的最终结果是,在接受同行专家审稿之前,有35%的稿件被退 掉,同行审稿后有61%的稿件被退掉,还剩下4%。其中0.5%的稿件需要 做补充试验;3%左右是我们有兴趣的,就是说准备刊登,但还需要做大量的编 辑修改工作;只有大约0.5%的稿件几乎不经过太多修改就能发表(见图7)。 我们退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论文的质量,论文的科学性有 问题。因质量原因而退稿大约占所有退稿稿件的40%;第二是新颖性,研究的 科学性很好,但是类似的研究结果过去已经有人发表过了;第三就是专业性太强 的论文,质量很好,也很新颖,但是其内容属于很狭窄的专业范围,适合在专业 杂志上发表,不一定适合在综合性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因这个原因而退稿也占3 0%。 稿件在刊登之前,要反复进行修改,稿件在编辑和作者之间要往返3次、 4次甚至5次。我想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2003年,我本人处理一篇稿 件,这份稿件讲的是在早产儿当中用高频通气的方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我给作者发e-mail,问她13个问题,作者当天下午就回答了12个,对 于剩下的1个问题,作者说还要查一下数据库,尽快给我答复,第2天那个问题 也得到了答复(我们对这样负责任的作者很满意)。另外一篇稿件描述由药厂主 办的一项研究。我给作者(用电子邮件)发信,2个星期都没有回音,后来我就 给他们打电话,接电话的人不是作者,他问:“你到底想要知道什么?”我想了 一下告诉对方说:“现在我已经知道我想要知道的一切了”。我们退掉了那篇稿。 2004年我们刊登稿件的总体情况(见图8)是:刊登论著213篇, 占投来的论著稿件的5%;读者来信982篇,占投来的读者来信的26%;文 献综述发表了83篇,占综述投稿的33%,文献综述很多都是编辑部的约稿, 但即便是约来的稿件也要经过我们严格的评审,如果不符合编辑部的要求最终也 不予刊登。 我们的编辑们通过严谨的工作给我们的读者提供高质量和内容清晰明了的 论文。论文高质量及其内容清晰明了使得论文的内容值得信赖,论文内容值得信 赖加上来源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最后形成读者对我们的信任,而信任就是读者对 我们的最高评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过去两年当中,论文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这两年内发表论文的 总数。影响因子是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图9当中,红色的曲 线代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黄色的曲线是《柳叶刀》杂志,绿色的曲线是 《美国内科学年鉴》杂志,黑色的曲线是《美国医学会杂志》,蓝色的曲线是 《英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比这些杂志高得多(见图 9)。在刊登论著的医学杂志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最高,比 《自然》杂志、《科学》杂志都高。 临床试验论文发表须先登记注册 最后谈一下临床试验的登记注册问题。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做出决定, 所有的临床试验,如果要向这些杂志投稿,发表研究结果的话,必须先进行临床 试验注册登记。这个决定最初是由十几家杂志的主编讨论后提出的,现在参加这 个委员会的有三百多家杂志,其中包括不少专业杂志。他们联合发出要求,临床 试验从一开始就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注册。登记的方法 是在美国FDA的Clinical Trials.gov网站上免费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研究的题目、主办者、假设、设计、方法、关键性的日期、入选 病人的标准,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 我希望中国的医师设计和实施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如果你们做出的临床 研究水平很高,可以把研究论文投给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 杂志》有可能发表这些论文,让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的研究结果。 现场问答 听众:我们看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每期都有“病例讨论(case records)”栏目,我们医院如有好的病例,能不能向您那里投稿? Drazen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病例讨论”刊出频率为每 周一次,这个栏目一般都由麻省总医院提供,不考虑接受投稿。但有一个“解决 临床难题(clinical problemsolving,刊出频率为每 月一次)”栏目可以接受投稿,但需要遵从本刊特定的写作格式(注:具体格式 可参见本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专版”相关内容),这类稿件的刊出率约为1 0%。 听众:如果发现或发明了一个新的诊断方法,在尚未来得及进行临床试验 前将其写成稿件投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否可以考虑予以发表? Drazen教授:这需要根据该诊断方法的价值来决定,如果该诊断项 目为某一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且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之,则可考 虑予以发表。 听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的发表周期有多长?贵刊的文章录用率 非常低,如果一篇文章在投稿后不予发表,那么作者大概多长时间可以获知退稿 信息? Drazen教授:文章的发表周期从数周至数年(最长为3年)不等, 在2003年SARS期间还曾有过24~48小时内刊出稿件(网上发表)的 先例。一般来说,从决定发表到正式刊登出来的时间间隔为12周。至于退稿时 间,则与我在演讲中讲到的稿件流程相关。如果在初审时就未通过,那么很快就 能通过互联网获知退稿信息(因为我们目前都通过互联网接受稿件);如果到了 送出去请同行专家审稿这一阶段,那么一般需要4周左右决定是否予以发表。 听众:您如何看待中药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西方的临床试验大多应用 单一品种的药物进行试验或作为对照,而中药由于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很难进行 类似于西药的临床试验,您对此作何感想,有何建议? Drazen教授:我本人对中药的了解很有限,但是我觉得中药的应用 价值是不容抹煞的,例如,我在查阅哮喘历史相关文献时发现,β2受体激动剂 被引入到西方治疗哮喘是在1908年,而中国人应用麻黄治疗哮喘已有数百年 的历史。 因此,我认为中药临床试验是很有必要且很有价值的。中药研究的关键是 解决方法学问题,即需要设计出能证明其疗效的并能被西方研究者所接受的比较 严格的方法,尤其是该方法要具有可重复性。我非常期待能看到关于中药的让人 信服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 听众:同为国际著名医学期刊,Nat Med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 什么不同? Drazen教授:在Nat Med每年刊登的文章中,约50%为动物 实验文章,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动物实验文章数量仅为每年一篇或者 根本没有。我想这也许足以说明这两个期刊的差异。我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非常欢迎临床试验方面的高质量的文章。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其所使用的思考方 式往往是不能应用于人类的,例如研究者可以在猴子身上进行SARS冠状病毒 (SARS-CoV)研究,但同样的试验却不能直接在人身上进行。 听众:如果有机会订阅一份期刊的话,那么您推荐订阅哪一份,是《新英 格兰医学杂志》,还是Nat Med等其他期刊? Drazen教授:我本人此次中国之行,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新英格 兰医学杂志》的发行,而是为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其医学、科研 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网站已经向中国读者免费开放了很 长一段时间,因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只要在有互联网的地方,打开www.n ejm.org网页,就能享受到跟全额订阅完全一样的待遇。当然,为中国读 者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后可能会取消,但据我所知,NatMed就从未给中国读 者提供过类似优惠政策。 正如我在演讲中所说的一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为期刊,其办刊方 针是识别出好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公之于众,以便让更多人了解到作者以及作者 的工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也许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和 未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和未来的并不是《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本身,而是他自己的工作。如果您的工作确实很好,那么它必然会提 高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变您的事业和未来。
个人分类: 好文推荐|13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