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human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human

相关日志

[打听] 模拟人脑项目,现在怎么样了?
热度 1 zlyang 2020-11-3 13:52
模拟人脑项目,现在怎么样了? (1)世界各国“人脑研究计划 Human Brain Project”都进行的怎样了? (2)听说有个用计算机模拟大脑的计划,好像是“蓝脑计划”(Blue Brain Project,简称BBP),现在怎样了? 俺 1997年的“人脑复杂性估计”,没有被证伪吧? 参考资料: 新浪,2019-08-01,欧洲脑计划“打水漂” AI离人类大脑究竟有多远? https://tech.sina.com.cn/it/2019-08-02/doc-ihytcerm7992287.shtml 蓝脑计划 -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3%9D%E8%84%91%E8%AE%A1%E5%88%92 Henry Markram, Founder and Director, Blue Brain Project https://diievents.dii.eu/annual-health-care-summit/speaker/henry-markram/ Blue Brain Project ‐\ EPFL https://www.epfl.ch/research/domains/bluebrain/ 知乎,2020-02-28,为什么模拟大脑尚如此困难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607980 搜狐,2017-04-30,世界各国脑科学计划 https://www.sohu.com/a/137469782_614807 相关链接: 2010-08-27,11年前的记忆:人脑复杂性的估计及其哲学意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56704.html 杨正瓴. 人脑有多复杂? . 百科知识,1997,7(总第216期): 39-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KZS199707022.htm 杨正瓴. 人脑复杂性的估计及其哲学意义,《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1999-01,第1卷p296。卢继传 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ISBN 7 – 5017 – 4100 – X/G. 374 (第2编,哲学,第4章,自然辩证法) 光明日报,1999-04-26,柳树滋:简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 https://www.gmw.cn/01gmrb/1999-04/26/GB/18038%5EGM12-206.HTM 由卢继传主编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以下简称《荟萃》),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一次较为完整的展示。我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本书数千名作者之一,感到由衷地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成果从论文数量来看,有数十万篇;由作者自选并提供文摘应征的文稿约十万篇;由该书编委会采纳入编发表者约有一万篇;以文摘形式浓缩后的文字达1200余万字。如此巨量的社会科学文摘荟萃,在中国出版史上未曾有也。 杨正瓴,林孔元. 人类智能模拟的“第2类数学(智能数学)”方法的哲学研究 . 哲学研究, 1999, (4): 44-50. http://zxyj.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colType=4yt=1999st=0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YJ199904005.htm http://www.cqvip.com/QK/80454X/19994/100219034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14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MicroRNA Regulation of Human Genes Essential for Influenza A
ericmapes 2017-4-1 09:36
MicroRNARegulationofHumanGenesEssentialfor Influenza A(H7N9)Replication https://apps.webofknowledge.com/full_record.do?product=WOSsearch_mode=GeneralSearchqid=13SID=T1rrCNMiTFyeg6Rnrampage=1doc=10 作者: Wolf,S (Wolf,Stefan) ; Wu,WL (Wu,Weilin) ; Jones,C (Jones,Cheryl) ; Perwitasari,O (Perwitasari,Olivia) ; Mahalingam,S (Mahalingam,Suresh) ; Tripp,RA (Tripp,RalphA.) PLOSONE 卷: 11 期: 5 文献号: e0155104 DOI: 10.1371/journal.pone.0155104 出版年: MAY112016 查看期刊信息 PLOSONE 影响因子 3.057 3.535 2015 5年 JCR 类别 类别中的排序 JCR分区 MULTIDISCIPLINARYSCIENCES 11/63 Q1 数据来自第2015版 JournalCitationReports 出版商 PUBLICLIBRARYSCIENCE,1160BATTERYSTREET,STE100,SANFRANCISCO,CA94111USA ISSN: 1932-6203 研究领域 ScienceTechnology-OtherTopics 摘要 Influenza Avirusesareimportantpathogensofhumansandanimals.While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infecthumanseveryyear,occasionallyanimal-originvirusesemergetocausepandemicswithsignificantlyhighermorbidityandmortalityrates.InMarch2013,thepublichealthauthoritiesofChinareportedthreecasesoflaboratoryconfirmedhumaninfectionwithavian influenza A(H7N9)virus,andsubsequentlytherehavebeenmanycasesreportedacrossSouthEastAsiaandrecentlyinNorthAmerica.Mostpatientsexperiencesevererespiratoryillness,andmorbiditywithmortalityratesnear40%.Novaccineiscurrentlyavailableandtheuseofantiviralsiscomplicatedduethefrequentemergenceofdrugresistantstrains.Thus,thereisanimminentneedtoidentifynewdrugtargetsfortherapeuticintervention.Inthecurrentstudy,ahigh-throughputscreening(HTS)assaywasperformedusingmicroRNA( miRNA )inhibitorstoidentifynewhost miRNA targetsthatreduce influenza H7N9replicationinhumanrespiratory(A549)cells.Validationstudiesleadtoatophit,hsa-miR-664a-3p,thathadpotentantiviraleffectsinreducingH7N9replication(TCID50titers)bytwologs.InsilicopathwayanalysisrevealedthatthismicroRNAtargetedtheLIFandNEK7geneswitheffectsonpro-inflammatoryfactors.InfollowupstudiesusingsiR-NAs,anti-viralpropertieswereshownforLIF.Furthermore,inhibitionofhsa-miR-664a-3palsoreducedvirusreplicationofpandemic influenza AstrainsH1N1andH3N2. 关键词 KeyWordsPlus: VIRUS-INFECTION ; RESISTANT INFLUENZA ; A549CELLS ; INHIBIT ; CHINA ; LUNG ; MICE 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地址: Tripp,RA(通讯作者) UnivGeorgia,DeptInfectDis,Athens,GA30602USA. 增强组织信息的名称 UniversitySystemofGeorgia UniversityofGeorgia 地址: UnivGeorgia,DeptInfectDis,Athens,GA30602USA 增强组织信息的名称 UniversitySystemofGeorgia UniversityofGeorgia GriffithUniv,InstGlyc,Southport,Qld4215,Australia 增强组织信息的名称 GriffithUniversity 电子邮件地址: ratripp@uga.edu 基金资助致谢 基金资助机构 授权号 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473Diseases,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 HHSN272201400004C GeorgiaResearchAlliance GriffithUniversity(GUPRS/GUPIRSscholarship) 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Diseases,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 HHSN272201400004C GriffithUniversity GUPRS/GUPIRS 查看基金资助信息 关闭基金资助信息 Thisworkwassupportedbythe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473Diseases,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HHSN272201400004C),GeorgiaResearchAlliance,andGriffithUniversity(GUPRS/GUPIRSscholarship).Thefundershadnoroleinstudydesign,datacollectionandanalysis,decisiontopublish,orpreparationofthemanuscript. Thisstudywassupportedbythe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Diseases,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HHSN272201400004C),andfundingfromtheGeorgiaResearchAlliance.SpecialthanksgotoGriffithUniversity,whichsupportedtheworkbehindthisstudywithaGUPRS/GUPIRSscholarship.Theauthorsdeclarenofinancialinterest. 出版商 PUBLICLIBRARYSCIENCE,1160BATTERYSTREET,STE100,SANFRANCISCO,CA94111USA 类别/分类 研究方向: ScienceTechnology-OtherTopics WebofScience类别: MultidisciplinarySciences 文献信息 文献类型: Article 语种: English 入藏号: WOS:000376587300061 PubMedID: 27166678 ISSN: 1932-6203 期刊信息 ImpactFactor(影响因子): JournalCitationReports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么“变态”的调查请求,你会接受吗?
热度 6 lionbin 2015-11-25 20:20
昨天说到《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这本书(后简称《智慧社会》)。该书还介绍了彭特兰收集社会大数据的故事,甚是有趣。今天就来顺着这个话题说说。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会独立做出自己决策的“理性人”,但彭特兰发现, 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身边的人会不知不觉影响你的行为。 为了从大数据来对此进行分析, 彭特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家庭数据库,实时观测30多个行为指标,每6分钟更新一次。 他们还有一个大学宿舍的实时监控系统,监测新入学的大学生。彭特兰送给他们每人一部智能手机,手机中的软件会监测学生的通话、社交活动等信息,累计连续记录了50万个小时的数据。 大家是否觉得这样的跟踪,也太过分了?然而,如果我们看到上个月 Science 周刊中的一篇文章,你会觉得这完全是小儿科了。 话说一年半前,2500户纽约家庭收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邀请, 请允许科学家在20年时间中密切监测他们生活中的细节——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吃什么,与谁交谈,买什么,身体如何成长、改变或者恶化的。 这就是通过测量和分析一些参数来理解人类的Kavli项目(Human Understanding through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HUMAN, http://kavlihumanproject.org/ ),该计划使用严格的科学手段和大数据方法,通过测量生物、行为和环境间的反馈机制,理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过得很好,什么导致我们生病了。据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真正量化人类条件的开创性工作。该项目的意义嘛,就是 可为社会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积累大量有关人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数据 。HUMAN项目最近还发布了其初步研究思路,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测定计划! 所有10000名参与者每三年提交血液、唾液、头发和粪便样本,以便揭示其遗传、接触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组成。他们还要提供医疗记录、教育记录和财务文件。期间,智能手机会不断地记录他们的位置、活动和社会交流,也可能邀请他们参加每周的问卷调查。这是不是一个“变态”的调查? 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HUMAN项目的具体好处,项目负责人起草了一个包含25个“大挑战”的列表。其中一个挑战,是分析生活方式与痴呆之间的关系。一些小规模的研究表明,类似锻炼和社会活动等可有助于避免智力下降,但其中哪些变量是最重要的呢?另一个挑战,是将烟草购买与人体组织中的表观遗传变异联系起来,评估吸烟习惯如何影响分子可能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问题。HUMAN项目还将收集一些基于位置的数据。纽约五个区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可提供诸如用电量、垃圾量和噪音投诉的位置等。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在城市街区的分辨率上跟踪天气模式和环境毒素的分布。为了让纽约人同意这个20年的监测计划,项目会提供一些资金,人们可以访问个人和人群水平的数据,以及“营造良好社区的项目和活动”,如生日贺卡、品牌商品,或参与公共论坛的机会。 作为收集人类健康大数据方面的努力,HUMAN项目并非唯一。遗传学家J. Craig Venter的人类长寿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也计划每年收集100000个人的基因组以及其他生物数据。但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是真正全面地、平行地关注人类行为和环境的。 当然,开展这样的项目,在科学研究上就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一些长期从事纯理学研究的科学家所进行的研究,都是假设驱动的,他们可能会质疑:如果连一个独立的假说都没有,那不是花冤枉钱吗?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从假设驱动的科学家培养出来的,他们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因此他们责任重大,要试图进行这样的一个大型研究并确保最终有回报。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人类健康与行为方面缺乏可用的细粒度数据。 如果想知道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是否可能增加患结肠癌的几率,这似乎很容易找到动物学实验证据。但流行病学研究却可能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这些实验证据对人几乎没有什么用。就测定与健康相关的因素来说,我们可以测定人的整个基因组序列,甚至包括细菌、病毒和肿瘤。原则上,电子医疗档案记录了我们每一次看病的过程。那些较小规模的健康或行为研究,只是着手测试一个单独的假说,扩大到更大的人群,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 通过筛选信息来寻找有关健康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困难,甚至对专家来说都是如此 。有关生理、行为、饮食、运动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互动,现在都可以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社交网站中提取出来。这些前所未有的宝贵数据,也许可为研究人员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相关性。得益于开放获取运动和数据共享规范的变化,更多的数据将被公布开来。这是一个“时代转变”的信号: 在一个数据缺乏的世界,你必须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并足够专注才能获得一些数据,而在一个数据丰富的世界,数据会产生自己的假设,然后被数据自己证实。 以前,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混合相同类型的数据来获得见解,例如来自临床试验的数据,现在这种认识也许要更新了。我们相信,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聚合可以提供一个全面而连贯的证据链,决策者就可以据此采取行动。不同领域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法产生的,也存储在不同的基础设施中——从医院的专用服务器到全球平台,如dbGaP(基因型和临床信息开放数据库)。 不同的研究和数据类型又往往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当不同类型的信息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有更丰富的理解 。例如,治疗胃灼热的药物西沙必利1993年在美国得到授权,在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数据也超过十年,但只有当这些数据与长期定群研究 ( cohort study )聚合起来,包括成千上万使用西沙必利患者出现的效应,与药物相关的致命心脏节律紊乱才得到理解。缺乏这种聚合,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从传统流感监测获得的信息(包括从最基本的保健诊所收集的数据)可能会滞后实际发生的情况;而谷歌基于与流感症状相关搜索词的实时信息收集来判定流感的发生,现在证明也是不准确的——《智慧社会》这本书的观点也许能解释:这种把想法汇集起来的方法只对那些不存在社会互动的预估问题有效,言下之意,谷歌公布了流感趋势后就变得无效了。因此, 最好的洞察力几乎可以肯定来自对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聚合,也就是大数据思考中反复强调的多维和混杂性 。 从多个来源的数据结合获得新的见解,这是“证据合成”(evidence synthesis)的正式方法,首先在1970年代的社会科学中开发的。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科学的许多分支,也支撑诸如药物许可等高影响力的决策中。他们通常包括识别和排序所有可用的相关数据,评估每个数据源的长处和偏颇;并决定如何处理数据不同来源的数据,这取决于其严谨程度和针对的问题,其中,一些数据可能会被排除在外。然后,如果合适,可以结合信息进行荟萃分析或定性评估。例如,一个英国集团结合来自临床试验的数据与荟萃分析中的定群研究来评估抗-D(一种防止孕妇对婴儿产生抗体的药物)的有效性。在这个例子中,存在潜在的偏见来源,如定群研究中不同诊所为妇女所提供的照顾,但这可以被系统确定,让其影响最小化。然而,许多研究人员沉浸在大型数据集的组合和分析中,这很容易得到一些假相关,如基因组或电子病历数据,没有意识到证据综合工具及其潜在效用。相反,许多证据合成的专家不熟悉通常用于分析与健康相关的大型数据集的方法。因此, 证据合成的核心元素也必须结合其他数据科学,找到一个新的方法来理解不同数据。 科学家需要找到为什么、何时以及如何结合不同的数据 ——例如,来自临床记录、在线问卷调查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数据应该聚合吗?当要解决何时如何结合不同个体层面的数据时,科学家需要掌握与每个数据类型相关联的偏见风险,并将此风险纳入分析中。对干预措施影响的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来说,分析师可使用Cochrane Risk of Bias方法。采用类似的方法需要进行更多探索以减少在其他数据类型(如社交网络和移动电话的数据)中的偏见,也要用特定的方式来捕获和表达潜在偏见来源的信息。致力于卫生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的组织,需要将这一层的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整合到他们的系统中。 不管从短期还是中期来看,计算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临床和人口健康研究人员在证据合成上进行协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社会不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孤岛——相互之间充满着各种冲突的推论。现在,巨大而多样的数据集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必须确保用严格而可信的方法来理解数据,让大数据真正发挥其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Proposed study would closely track 10,000 New Yorkers . Science 30 October 2015: Vol. 350 no. 6260 pp. 493-494 DOI: 10.1126/science.350.6260.493 Make sense of health data. Nature 527, 31–32 (05 November 2015) doi:10.1038/527031a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8942 次阅读|6 个评论
which kind of cells do you want to become
liuxuxin 2015-2-11 22:09
Xi'an, China 2.2.2015 Which Kind of Cells Do You Want to Become ? Xuxin Liu Ph.Dr Email: liuxuxin@yahoo.com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forced by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 being,human society is about to enter a newera. The human being on the earth will form a whole, called as the earth man. Each individual is only a cell of the earth man. This will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o human society. Th e Th ree L evels and Three Types of Rules Now the universe has evolv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s the material world formed from the origin of universe to the present. Its evolution is governed by various laws of physics. The second level is theanimal and plant world, including microbe, formed from the birth of life. Its evolution is governed by Darwin's law. The third level is our society formed from the birth of human being. We live in the society. We know more about its history. But public opinions about its evolution law are divergent. As a poetry of the China described:a person doesn't see the whole landscape of a mountain, since he stays inside it. The Earth Man -Next Destination of Human Being There are countless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and politicians have been exploring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its law. They also in various degree partly reveal ed the direction and the law .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a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accepted theory —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This theory ha d successfully explained the animal and plant world.So the majority also use this theory to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human society, humans still had strong primitiv e animality. Therefore Darwin theory can approximately explain social phenomena at that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theory increasingly shows up. There are three facts which are obviously contrary to the theory. First, excellent races didn't win in competition. In the two World Wars,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best races of the time - Germanic people and Yamato actually failed. Seco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kings and nobles have reproduced with artificial preferential selection way. But now th eir offspring still are ordinary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standard. Third, no n excell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 undoubtedly obtain more and more right to existence and the opportunities to reproduce. In conclusion, neither super individual s or super group s have evolved from human beings nor no n- excell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 have been eliminated. But human intelligence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overall. It seems that God didn't copy Darwin theo ry in the human society .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e can clearly conclude: human's continually going from the wilderness to civilization, from ignorance to science, from perceptual stage to reasonable,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from competition to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for human society can be easily deduced and imagined. Where will humans go? Since the birth of human being in Africa, in order to survive they continually migrate. Like locusts, wherever the human's footprints went then the woods disappeared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were exhausted. Then the climate deteriorated. Then they migrated elsewhere, leaving behind the desert. Now we hav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On this planet we have nowhere to migrate to. Especially for the last half century, the human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crisis of survival: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climate anomaly, global warming, the deple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sertification, deforestation, sharp drop in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fectious diseases raging... The crises can not be solved by one or several countries. Therefore it forces humans to unite and jointly cope with the problem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 enable human beings to see the realm and opportunities beyond the Earth. But the exploration of space also need to integrate the global manpower and natural resources. But a t present the nation systems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s based on competition mechanism are obviously not conducive to the human's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Thank God, just at this time, the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had greatly developed. It provides a necessary hardware condition for the human's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advanced thoughts. Synthesizing the above fac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uman society can be clearly shown out. That is,t he human being on the earth will form a whole, called as the earth man for the moment. The 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will be the neural network of the earth man. Each individual will only be a cell of the earth man. G reat M en no L ong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great men ha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Sometimes a great man can even change the concept of the human or the historical process. Like lighthouses they guided history, for example Socrates, Confucius, Newton, Darwin, Einstein, Napoleon... But in the present age, promoting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history is no longer a patent of the few elite. Now the progress comes from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the humans. For example, in recent decades the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world: the birth of computer and its popularization(including softwares and hardwares), the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 the completion of 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the discovery of human's origin in Africa, the rise of Chinese economy,the 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half a century...all those come from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human.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 Nobel Committee, specially encouraging elite, in an embarrassing position. In retrospect, in the last century among the Nobel award winners there still were Einstein (1921),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64), Mother Teresa (1979)etc. who affected the world. But now such great men no longer arise. So the Nobel Prize now has to be awarded to a few persons in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figures. Great mens disappearing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historical progress.In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dividuals possess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the difference in knowledge degree between them is also more and more little. Detail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lso let each individual with different ability have a work suitable for him or her.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science can be only propelled by the collective efforts. So in the near future the world's most civilians will collaborate to make history. Not Competition - Be a Normal Person In the process of human's entering the earth man era, the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ideas will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State will degenerate into community. Party will degenerate into society. Army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police or security personnel(probably be white cells of the earth man ).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s of expert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etc.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nagement of world affairs. People will no longer worship idols and greats. All the concepts formed under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such as to overcome and surpass others, to be richer than others, to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etc. will be abandoned.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between one organization and another, or one person and another, will replac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will be li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and cell in a body. The relation between a social group and another will be like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organ and another in a body. The objective of education will be to train the useful persons instead of the geniuses. The thought for parents to want their child to become a great man will be foolish and infructuous. To become an ordinary person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deas. That is, each person, according to his interest and ability, will become a simple and useful cell of the earth man. Here I would like to modify and quote a text of a Chinese celebrity: The time of the earth man is coming. It is like a ship far out at sea whose mast-head can already be seen from the shore;it is like the morning sun in the east whose shimmering rays are visible from a high mountain top; it is like a child about to be born moving restlessly in its mother's womb.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praise the great Creator. For human being he created blue sky, white clouds,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steppes... Imperceptibly, he guided mankind out of the forests, then out of the Africa. After experiencing countless wars and sufferings, we finally understand the truth: With love,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cooperation, we will be able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Email: liuxuxin@yahoo.com
个人分类: 人类社会的进化|70 次阅读|0 个评论
which kind of cells do you want to become
liuxuxin 2015-2-11 21:30
2 which kind of cells do you want to become.pdf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forced by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 being,human society is about to enter a new era. The human being on the earth will form a whole, called as the earth man. Each individual is only a cell of the earth man. This will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o human society.
个人分类: 人类社会的进化|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脑科学时代的雷霆
热度 27 yhji 2015-2-10 14:50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脑科学 时代 的雷霆 吉永华 上海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yhji@staff.shu.edu.cn 但凡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无非遵循两条客观规律:一种是追求力量上的显示度,另一种则是寻求对力量的控制权。前者伴随内外环境的风起云涌,难免堕入力量此消彼长的演化宿命;后者则谋求与力量相适应的目标,避免失败。 自20世纪,几乎每届美国总统当政时期,便会雄心勃勃地释放出自己的 “ 人类计划 ” : 如, 1961 年第 35 任总统约翰 • 肯尼迪的“人类登月计划”; 1971 年第 37 任总统理查德 • 尼克松颁布《国家癌症法案》,开始吹响对癌症宣战的号角; 1983 年第 40 任总统罗纳德 • 里根提出一项使用最新的现代化技术为美国建立一个不可摧毁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史称“星球大战计划”; 2000 年第 42 任总统比尔 • 克林顿宣布,由一批国际科学家组成的“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HGP )已经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 2004 年第 43 任总统乔治 • 布什推出“重返月球计划”,提议最早于 2015 年将美国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并以月球为跳板对火星等进行载人探索 ;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3 年 4 月 2 日在国会高调释出旨在探讨对复杂多维大脑活动记录技术的 “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 “ 脑计划 ” )。且不论美国这些庞大的 “ 人类计划 ” 其背后隐藏的政治目的,单就以创新驱动重设发展引擎,无疑科技引领性地位越发凸显。 回到主题,相较于 “ 人类基因组 ”“ 攻克癌症 ” 等计划,仅靠一个 “ 脑计划 ” 解析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 —— 大脑,显得渺无边界、摸不着头绪, 为什么?如何做?可行性怎么样? 2013 年在美国南端圣迭戈湾畔落幕的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似乎释放出了攻克一连串 “ 难点、疑点、盲点 ” 的 “ 脑计划 ” 框架蓝图。 1. 起势——为什么? 奥巴马在 “ 脑计划 ” 提出伊始描绘道: “…giving scientists the tools they need to get a dynamic picture of the brain in action and better understand how we think and how we learn and how weremember. And that knowledge could be—will be—Transformative” ( 该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在于为科学家提供大脑动态活动的三维影像工具,更好地认识大脑如何思考、学习、记忆,从中获得的信息可以是、并将一定是 —— 变革性的)。负责该项计划具体部署的美国基金委宣称:大脑奥秘的破解将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 When scientists do ultimately figure out how the brain works, this accomplishment will probably be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achievement in all of human history )。 从现实需求考量,全球由脑功能紊乱引发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 ,精神分裂症,躁郁症,自闭症,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在所有 15-49 岁因病致残群体的比例中已高达 22% 。世界经济学论坛预测这些神经系统疾病将在未来的 20 年内成为世界性经济负担和亟待破解的难题。另一方面,现代社会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融会贯通式的整体性知识拓延模式,预示从不同层次探讨脑的奥秘,已不仅仅是当代生命科学范畴中一个涉及 “ 脑功能与脑疾病 ” 的重大攻关项目,且越来越有力地昭示 “ 认识脑,绘制脑,重构脑 ” 在通讯信息技术、计算科学、机械自动化中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和不可估量的实际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现今突飞猛进的神经科学光、电、新材料一体化技术将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 “ 先行 粮草 ” 和 “ 知识热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精神健康部的 Insel 主任介绍:双光子成像、光片显微、微缩显微内窥镜,以及钙成像和电压成像技术已经为脑结构的动态立体影像 “ 拼图 ” 带来了第一手资料;近年异军突起的光遗传技术更使得精细调控脑环路信号通路走向现实。 问题导向始终引领技术领域的变革。尽管以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fMRI )为代表的新技术为脑联接图谱的解析开辟了初始疆域,解决了诸如语言、情感、抉择和幻觉等脑功能模块的区域定位问题,但面对瞬息万变的脑动态活动,现有技术仍缺乏对局部细节的描绘,产生很多模糊的图像,焦点集中于少数的神经元好比近距离地观看低像素的照片,失去整张画面的全局性纵览。有鉴于此,新的 “ 脑计划 ” 将整合多方技术优势和片段数据线索,开发一整套基于动物模型、细胞信号成像、光遗传技术和方位细胞的解决方案,勾画更清晰的脑联接图谱。 2. 蓝图——如何做? “The human brain project is nothing if not ambitious.” 看得高,才能望得远,这是 “ 脑计划 ” 诞生之初便设定的基调。如何保证这艘承载破解人类智力奥秘希望的 “ 诺亚方舟 ” 顺利启航呢? 庞大计划的实施少不了精密组织架构的 “ 保驾护航 ” 。美国 NIH 被任命直接主导该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以及其他几个私募基金会亦参与该项目的提案。 NIH 方面,由院长 Francis Collins 亲自挂帅领衔的讨论会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密集磋商,选举出一个由 15 位精英组成的 “ 外部顾问团 ” ( e xternal advisory ),他们将就以下几个议题谱写 “ 脑计划 ” 的壮丽序章和蓝图: 1. 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 菜单 ” (如完善现有技术,开拓新增长点等); 2. 制定 “ 脑计划 ” 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原则性问题(如,协调各参与单位个人的合作关系,技术突破与科学问题求解倾向等); 3. 谋求与其他基金会、公司或机构的外部合作机会; 4. 规划项目实施时间表、经费安排、局点事件等。以这 15 位科学家为核心的 “brain team” 、 整合神经科学、光量子物理学、纳米材料、分子生物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叉 “ 脉络网 ” 正紧锣密鼓地勾画 “ 脑计划 ” 实施的细节。从已披露的官方消息中知晓, NIH 精心组织了至少四次针对性的专题研讨会,分别就分子生物学技术( 5 月,旧金山)、高通量记录技术( 6 月,纽约)、计算理论与大数据分析( 7 月,波士顿)、人体实验伦理与可行性分析( 8 月,明尼阿波利斯)。 2013 年 12 月, NIH 院长 Collins 汇总了所有专题会议精神,在历时半年的整理后,于 2014 年 6 月份由奥巴马政府亲自敲定 “ 脑计划 ” 的全局部署。 在经费筹措方面,奥巴马在 2013 年 4 月 2 日的国会报告中声称已准备投入总量达 1 亿美元的 “ 大蛋糕 ” :在项目初年,仅释放不到总量一半的经费用于研究方法的 “ 试水 ” ,其余经费将在今后十余年内慢慢拨付;有趣的是,这总盘子为 4000 万美元的 “ 第一通金 ” 中,作为大股东之一的 NIH 仅贡献四分之一约为 1000 万美元的启动经费,其余则由 NIH 旗下 15 个研究所以及其他合作单位 “ 接济 ” (包括国家生物医学影像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NIBIB )、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 NIDA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 NIMH )、国家神经疾病与脑卒研究所( NINDS )等)。 “ 脑计划 ” 的另一投入大头来自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 NSF )的支持, NSF 副主任 John C.Winfield 在最近的一个媒体访谈中透露:这项 “ 脑计划 ” 缘起 2010 年美国科学院的年度报告,报告提出:如何 “ 理解脑 ” 是当今生命科学五个巨大挑战之一。这一信号迅疾得到国家层面的强有力支持:次年,国会便任命白宫总统府组建了一个有关神经科学与技术的政策研究工作组,制定未来在该领域的经费扶持条款。 2013 年, NSF 招集生命科学部、计算信息科学部、工程学、社会学、行为学与经济等学部的领导班子组成了神经与认知科学项目组,专门针对面向 2014 年神经科学口的财政预算商讨对策。会议决定, 2014 年 NSF 的经费投入将达 76.26 亿美元,实际比上年增长 5.93 亿美元。同时,将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作为经费优先资助的三大领域之一,这与 NIH 连年缩减经费减少开支形成鲜明的对比。 NSF 执行主任 Cora B. Marrett 女士强调, NSF 在 “ 脑计划 ” 中将架起各学科、各领域、各行业间的桥梁,共同推动跨学科、多门类参与的神经科学技术开拓。 3. 质疑—— 可行性 ? 如何平衡科学研究 “ 充满个性 ” 的固有特质和国家战略性思维 “ 通盘考虑 ” 之间的矛盾将是摆在 brain team 面前的潜在 “ 定时炸弹 ” 。 普遍的质疑声认为, “ 脑计划 ” 的推行将会威胁其他学科的地位;同时,这项计划会不会是 “ 酒瓶装新酒? ” , 甚至是 “ 炒冷饭 ” ,即某些现行项目的简单复制、导致 “ 重复投入 ” ?以面向个人的 NIH 重头项目 R01 基金为例,该系列基金资助在神经科学部投入的总量仅为 1% ,因此 “ 脑计划 ” 对 R01 基金产生任何 “ 蚕食 ” 的担忧纯属多余。另一方面,回眸运作 “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 ) ” 的历史经验,在运行之初该项计划也遭到了包括许多 R01 资助者的怀疑和批判,但事实证明 HGP 施行过程中孕育出的大量革命性技术、分析方法、数据库为个体研究者提供了更好、更快、更高的技术手段,取得 “ 双赢 ” 的成效。 更多的 “ 口水 ” 来自神经科学界内部。从 “ 脑计划 ” 本身的 “ 不可确定性 ” 和 “ 无方向性 ” ( Far more complex and open-ended )方面,这些 “ 善意 ” 的 “ 挑刺 ” 并非 “ 鸡蛋里挑骨头 ” 。现任 15 人 brain team“ 智囊团 ”“ 首脑 ” 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William Newsome 指出:绘制脑图谱的意义好比一张城市交通地图,如果我们能越清楚地了解交通拥堵点的详尽资料(认识脑),就越能准确预测拥挤高峰产生的地点、时段(模拟脑),并采取相应措施排堵解难(改造脑)。 另有一些悲观主义者怀疑 “ 脑计划 ” 所带来 “ 数据核爆 ” 的可利用度?如同上世纪 80 年代浩浩荡荡的 “ 攻克癌症计划 ” ,最终落得 “ 宣告失败 ” 的无奈结局? “ 这又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聊问题! ” 理论神经科学家 Christian Machens 反驳道:我们更应考虑的是 “ 先有数据,后有研究价值 ” 的问题,前提是必须明晰解构大脑奥秘对社会、经济、医疗的前瞻性,根据风险和贡献的不同收获不同的报酬。 “Once we know how the brain works, we’ll know howto look at the data.” 面对 “ 箭在弦上 ” 的 “ 脑计划 ” ,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的问题已不再那么重要,问题的本质在于 “ 鸡 ” 和 “ 蛋 ” 的区别。若专注一面,就相当于 “ 杀鸡取卵 ” 。 新技术的浪潮已把人类推进到了大数据时代的波涛汹涌中。尽管如此,甚至计算生物学家对即将面临的 “ 数据大爆炸 ” 仍诚惶诚恐,在 “ 脑计划 ” 带来的数据量面前, Google 搜索引擎的计算量简直是 “ 儿戏 ” 。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丝毫不亚于全球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数据包数目。所不同的是,互联网两个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线性的,但神经元彼此之间发生的联系却可以是双向的、甚至是一对多 / 多对一、成百上千多种排列组合的非线性信号传输编码模式。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位生物信息学家 Partha Mitra 预言未来的数据处理模式将是 “ 社会式 ” 的 ( Sociological ),这种方式对应大脑的信息交互机制,即下达一个指令(目标问题),发动多学科、多渠道共同解决(突触式联系)。换言之,未来十年神经科学的研究思路将从 “ 结构 - 功能 ” 单向信号通路的逐条探明,走向用 “ 系统行为组 ” ( Behavior-omes )的视角点看待受时空表达、微环境因素整合调控的神经网络环路 ——“ 脑功能联接图谱 ” 最终反映的是量化脑活动、脑结构和整体行为的 “ 联接组 ” ( Connectome )。 历数以往各项美国总统计划的开拓路程,主导美国科技政策的上层清醒地意识并反复强调“脑科学计划”无与伦比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该计划将在激论和冲撞的博弈中不断充实完善。 4. 欧盟脑计划——局部抗衡 或 世界大战? 无独有偶,在奥巴马吹响向脑科学进军的号角前夕,欧盟也公布了另一项 “ 人类脑计划 ” ( Human Brain Project, HBP )。由于时间上的偶合,不禁让人联想起在四十年前,同样是美欧两大超级帝国阵营美国和前苏联的一场绵延数十年的冷战。所不同的是,这次美欧采取了携手并进的姿态,互为扶持配合地共同打响一场跨越国家地域范围、学科领域和时间限制的脑科学 “ 世界大战 ” 。 与美国正持续发酵酝酿的 “ 脑计划 ” 不同, HBP 更像是一项 “ 蓄谋已久 ” 的庞大战略体系。经过为时 30 个月的谋划,早在 2012 年 4 月,欧盟委员会( European Commission )就发布了该计划的详尽报告。 2013 年 10 月,欧盟更是将 HBP 作为 2 个未来及新兴技术旗舰计划( FET-Flagship )之一。项目分四步走战略规划,每一个节点性目标都建立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之上,并为下一步研究起助推剂作用: 1. 基于单点突破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建立与全球共享; 2. 根据已有数据,绘制脑图谱、构建脑模型; 3. 提供基于新模拟理论的相关技术沿革,向神经科学家、临床研究人员及计算技术开发人员提供服务; 4. 开发初级模型和原型技术,在基础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预计欧盟在今后十年将为 HBP 投入 的总经费约为 11.9 亿欧元,其中 8,000 万欧元用于快速启动阶段, 6.73 亿欧元用于运作阶段, 4.37 亿欧元用于可持续发展阶段,来自欧盟委员会的资金约为 6.43 亿欧元。目前, HBP 已在全球范围已招募涉及 22 个国家、 81 个合作研究所、 135 个研究团队和超过 250 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两大 “ 脑计划 ” 同盟国虽总体步调保持一致,但在战略据点设置上各有倚重:美国的 “ 奥巴马脑计划 ” 倾向于技术层面的突破,包括通过大规模记录技术评估神经元回路的活动、数据储存和分析工具的优化研发等;欧盟的 HBP 则偏向数据采集工具和计算模拟软件平台的构建,如高性能计算机(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神经机器( Neurobotics )等。 5. 中国脑科学之路 ? 中国在《 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提出 “ 要加强我国在脑功能、脑重大疾病、脑的高级认知功能、脑信息表达与处理以及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的研究 ” 。国家 “973” 计划项目先后启动了 “ 脑功能与脑疾病 ” 、 “ 脑功能动态平衡调控 ” 、 “ 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研究 ” 和 “ 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 ” 等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 “ 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 ” 、 “ 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 ” 等重大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启动 “ 脑功能联结图谱 ” 先导科技专项, …… 。 2013 年 5 月底,国家科技部组织了脑科学战略研讨会,宏观整合我国脑科学研究力量,进行前瞻性布局; 2014 年 3 月,教育部属下 18 所高校和附属医院近 50 名“杰青”、院士,由曾历任“八五”期间攀登项目“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和 973 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的杨雄里院士领衔,成立了教育部专家咨询组和工作组,共同研讨如何制订、实施 “ 中国脑计划 ” ; 2014 年 11 月 2 日,科技部正式实质性地启动以脑健康为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发展脑,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 “ 中国脑计划 ” ,标志着中国的 “ 脑 ” 梦已然启航。无论是从 “ 自上而下 ” 为主的 “ 大科学 ” 和以强调科学探索为主的 “ 小科学 ” 层面,中国神经科学跨越地挤身国际前沿的条件已然成熟。 相比国际范围内热火朝天、你来我往的态势,中国宛如一趴在窗头向外探头张望的清纯孩童,欲退还迎,始终 “ 捅不破那层纸 ” 。或许, “ 中国还处于追赶阶段,研究基础薄弱 ” 的声音还占着主导;或许,小农思想的文化 “ 天坑 ” 还在等待 “ 脑图谱免费公布于众 ” 的那一天;在唯 CNS 是举,唯 SCI 、影响因子为量化考核指标的 “ 雾霾 ” 天空下,我们期待的也许更多 …… 在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宣告成功的十年后,我们可能还有资格为以华大基因为主体毅然决然投入 1% 参与度的先见之明沾沾自喜、拍手称好。在欧美兴起这轮 “ 脑计划 ” 浪潮后的十年,我们还能指望一两个企业的个体局部行为掀起覆盖神经科学、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全局性变革吗?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 “ 成长就是将所有以前被装下去的东西都吐掉的过程,然后重新进食,因为你知道自己是在寻找一种答案。 ” 身处激流中的我们,在习惯了 “ 进口 ” 技术、 “ 拿来 ” 思想的 “ 喂饱 ” 之后,是不是该想想什么时候 “ 一吐为快 ” ,迎头而上地搏击时代的洪流,在行进中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 “ 中国梦 ” 呢? 习近平主席在 2014 年 6 月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 :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的。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 。 雷霆正轰隆袭来,破解中国脑“梦”的征途中,避免 赢得战役,输掉战局, 我们必将步履无比坚定地迎接着“抉择”的考验! 本文已见刊于《自然杂志》第37卷第1期
个人分类: 综述|9847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Data: Wild & Human Influence
lixujeremy 2015-2-7 14:46
Last of the Wild (IGHP), v2 (1995 – 2004) Last of the Wild (Geographic), v2 (1995 – 2004) Global Human Influence Index (IGHP), v2 (1995 – 2004) Global Human Influence Index (Geographic), v2 (1995 – 2004) Global Human Footprint (IGHP), v2 (1995 – 2004) Global Human Footprint (Geographic), v2 (1995 – 2004)
个人分类: Data|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热度 3 majian 2014-10-15 10:27
CALL FOR PAPERS DEADLINE 31st December 2014 ​ REGISTRATION WILL OPEN IN MARCH 2015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is the study of human response when exposed to fire and other similar emergencies in buildings, structure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 includes an understanding of people’s awareness, beliefs, attitudes, motivations, decisions, behaviou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m. 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is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involving practitioners from the fields of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computer science, law, sociology, psychology, human factors, communications and ergonomics. The primary aim of huma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its translation into practice is to minimise the risk to people from fire. This is achieved by generating and collec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and information on human responses which can be used to develop human fire response theory for use in performance based regulatory systems, computational models,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design, fire safe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6th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Symposium will facilitate the dissemination, open discussion and debate on diverse issues related to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through a varied programme of research presentations, seminar discussions and interactive workshops. . All papers related to the field of human behaviour in fire are welcome, however the Programme Committee invites all those interested in this broad research area to join colleagues in Cambridge this autumn to exchange views and ideas in the stunning collegiate setting of Downing College. Committee Members : Karen Boyce, Univ of Ulster, UK - Chair Jason Averill, NIST, USA Dorothy Bruck, Victoria Univ of Tech, Australia Rita Fahy, NFPA, USA Carole Franks, Interscience Communications, UK Hakan Frantzich, Lund Univ, Sweden Edwin Galea, Univ of Greenwich, UK Steve Gwynne, NRCC, Canada Glenn Hedman, Univ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SA Morgan Hurley, SFPE, USA Erica Kuligowski, NIST, USA Brian Meachem,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 USA Daniel Nilsson, Lund Univ, Sweden Rosaria Ono, Univ of Sao Paulo, Brazil Amanda Robbins, Sereca Fire Consulting, Canada Ai Sekizawa, Tokyo Univ of Science, Japan Jim Shields, Univ of Ulster, UK Tomonori Sano, Waseda Univ, Japan Ian Thomas, Victoria Univ of Technology, Austra lia ​
个人分类: 百家|4254 次阅读|5 个评论
从智能交通到社会交通
linchaogao 2014-8-22 13:52
社会交通概念是王飞跃教授新近提出的一种理念 ,从表面来看的话即将社会 + 交通两种概念相融合,而社会的概念又是广泛的,其涉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能源、交通等领域,而交通问题无疑是社会交通理念的核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概念起初对应于团体和圈子,也就是一种共同体的集合。社会根据生产方式划分为农耕社会和工商社会;根据制度划分为社会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根据群体划分为上流社会,中产阶级,黑社会等概念,而从范围和空间上来看,又分为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从这些划分上可以看出来: 社会在自发形成过程中使得其拥有适合自身系统运行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态。只是因为其所划分的标准和角度不同。 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典型案例。复杂系统是可以简化的。 就像MIT授 leiserson 所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必要复杂的时候再复杂。就像印度圣雄甘地所言:“简单是宇宙的精髓”。并不是说这个系统的运行规律到底有多少千丝万缕的关系,所有芸芸众生的背后都有“道”的存在,即一种生存运行规律。而只要抓住了这些规律的主体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所要面临的问题。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问题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人所引起了,当然除了一些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除外。而只要将人这个对象研究透了,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或者说不能迎刃而解也可以规避风险,将破坏性降低到最低水平。 交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集中爆发点,也是一个重灾区。 通过调研发现,引起交通拥堵的客观因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a. 行车量过大导致路网承载能力不够(参考海尔路路段调研报告); b. 道路信号灯和导向线设置上没有考虑行车总体通行量,采用引鸩止渴的方式舒缓了部分路段的交通压力而导致其他路段的车辆堵塞(参考调研报告南京路段分析); c. 在没有实际考察的基础上直接鲁莽的将所有路段规定为可以左行,直接导致该直行的无法直行,该转弯的没法转弯(参考山东路路段调研报告); d. 人行道与交通灯不匹配导致行人无法通过,车辆让也不是,进也不是(参考同安路,绍兴路路段调研报告); e. 商场区域,或者说旅游区与机动车行驶道路划分不明确,导致行人和车辆混杂,影响整体运行速度(参考李沧区李村商圈调研报告); 以上 6 点为影响交通拥堵的主要几点,当然还有林林总总很多小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如果遵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这几大点背后都是一个字在作祟:人。 对于一个交通系统来说,构成一个城市交通体系的整体因素无外乎三点:路网;出行点;出行者,这三者中路网是固定不变的,城市整体每天出行方式也是固定的(当然不考虑节假日等),而这三者之间的最难以把握的就是人的行为( human behavior ) , 因为人是出行的主体,也是车辆运行的主体,亦是交通规则制定者的主体。所以说,人的因素( human factor )是所有交通问题的关键点,也是交通拥堵( traffic congestion )的主观因素,外因永远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而交通问题的内因就是人。 所以我认为社会交通概念的提出应该有以下等式: SocialTransportation = Social Computing + ITS +Human factor; 其中的社会计算可以看作是量化社会的一种,即将整体的实际( real time )交通状况搬移到计算机上,仿真模拟真实的世界,具体的技术细节请可以参考王飞跃老师 blog, 而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智能交通可以看作是是一种硬件的组合: 信号灯、诱导屏、违法抓拍行为和 app 智能通报系统,而社会交通的等式的最后一点,也是问题的关键点,或者说可以串接起来社会计算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主题就是 human factor ,前面的不管是社会计算理论还是 ITS 硬件设施其服务的对象仍旧是人,人的出行时间,地点,方式, OD ( origin-destination )都是所有问题的关键点,怎样最好的做到 “ 以人为本 ” ,即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达到一个个体的目的是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焦点,也是社会交通理念提出来的最关键点。 目前来说社会交通概念的提出国内外比较稀少,应用的话就更是凤毛麟角。像国内比较流行的滴滴打车,国外的 Uber 和 bandwagon 等打车 app 都是侧重于更好的服务于人,这都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总体来看其主要是借助于 (mobiledevice) ,但由于手机 GPS 定位精度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打车服务都能做到点对点的准确服务。同时根据调研发现,不是所有的滴滴打车司机都愿意点对点的去寻找一个乘客,因为他们可以在路上不断的碰到要求乘车的乘客,对于 OD 距离比较近的乘客出租车司机也是不愿意接单的,原因同上。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不能做到更好的以人为本,所以说,滴滴打车服务的应用远景并不看好。 但怎样才能真切的做到以人为本呢?继而做到整个城市交通顺畅呢? 既然主体 — 人的目的很简单:方便,快捷的达到目的地,我们是否可以将整个城市的运行主体 —— 机动车,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结构要求,城市运行的机动车无非就是上班族(路线比较固定),旅游组(路线比较固定),背包客(路线不固定)以及其他各种成分的人,在整个城市路网系统开始运行之前(当然不能做到抽刀断水),运用 ITS 对于即将输入的各种成分进行统计,根据成分 OD 的不同进行整体的预测,随后布置路线,对于整个城市的另外一个主体 — 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进行路线的整体动态规划,不断调整系统路线布局(当然需要借助于 ITS 硬件设备),力求使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能尽快通过这种智能交通达到其所要到的目的地,每一次个体的运输结束就是对城市路网的一次释放,就像内存塞满程序会死机一样,好的算法能使的整个路网系统时刻保持畅通状态。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空闲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智能交通到社会交通是从工程领域到人文领域的过度,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希望在这块新的领域能和各位一起探索未来,真正做到社会交通的以人为本。 交流邮箱:linchaogao@163.com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Vol.15, No.2, pp457-462 Scanning the Issue and Beyond: ITS with Complete Traffic Control linchaogao@163.com
个人分类: ITS|3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he Myth of Human Progress
techne 2013-4-21 13:18
千万别随口乱讲西方人不善于反思。读读这篇文章就会明白,欧美不光科技创造能力很强,人家的反思深度和水准,也不是中国学界和大众读物能够相提并论的。 The Myth of Human Progress By Chris Hedges Clive Hamilton in his “Requiem for a Species: Why We Resist the Truth About Climate Change” describes a dark relief that comes from accepting that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is virtually certain.” This obliteration of “false hopes,” he says, requires an intellectual knowledge and an emotional knowledge. The first is attainable. The second, because it means that those we love, including our children, are almost certainly doomed to insecurity, misery and suffering within a few decades, if not a few years, is much harder to acquire. To emotionally accept impending disaster, to attain the gut-level understanding that the power elite will not respond rationally to the devastation of the ecosystem, is as difficult to accept as our own mortality. The most daunting existential struggle of our time is to ingest this awful truth—intellectually and emotionally—and continue to resist the forces that are destroying us. The human species, led by white Europeans and Euro-Americans, has been on a 500-year-long planetwide rampage of conquering, plundering, looting, exploiting and polluting the Earth—as well as killing the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hat stood in the way. But the game is up. The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forces that created a life of unparalleled luxury—as well as unrivaled military and economic power—for the industrial elites are the forces that now doom us. The mania for ceaseless economic expansion and exploitation has become a curse, a death sentence. But even as ou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unravel, after the hottest year in the contiguous 48 states since record keeping began 107 years ago, we lack the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to shut down the engine of global capitalism. We have bound ourselves to a doomsday machine that grinds forward, as the draft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Advisory Committee illustrates. Complex civilizations have a bad habit of destroying themselves. Anthropologists including Joseph Tainter in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 Charles L. Redman in “Human Impact on Ancient Environments” and Ronald Wright in “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have laid out the familiar patterns that lead to systems breakdown. The difference this time is that when we go down the whole planet will go with us. There will, with this final collapse, be no new lands left to exploit, no new civilizations to conquer, no new peoples to subjugate. The long struggle between the human species and the Earth will conclude with the remnants of the human species learning a painful lesson about unrestrained greed and self-worship. “There is a pattern in the past of civilization after civilization wearing out its welcome from nature, overexploiting its environment, overexpanding, overpopulating,” Wright said when I reached him by phone at his home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They tend to collapse quite soon after they reach their period of greatest magnificence and prosperity. That pattern holds good for a lot of societies, among them the Romans, the ancient Maya and the Sumerians of what is now southern Iraq. There are many other examples, including smaller-scale societies such as Easter Island. The very things that cause societies to prosper in the short run, especially new ways to exploit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invention of irrigation, lead to disaster in the long run because of unforeseen complications. This is what I called in ‘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the ‘progress trap.’ We have set in motion an industrial machine of such complexity and such dependence on expansion that we do not know how to make do with less or move to a steady state in terms of our demands on nature. We have failed to control human numbers. They have tripled in my lifetime. And the problem is made much worse by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 upward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which ensures there can never be enough to go around.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dire poverty today—about 2 billion—is greater than the world’s entire population in the early 1900s. That’s not progress.” “If we continue to refuse to deal with things in an orderly and rational way, we will head into some sort of major catastrophe, sooner or later,” he said. “If we are lucky it will be big enough to wake us up worldwide but not big enough to wipe us out. That is the best we can hope for. We must transcend our evolutionary history. We’re Ice Age hunters with a shave and a suit. We are not good long-term thinkers. We would much rather gorge ourselves on dead mammoths by driving a herd over a cliff than figure out how to conserve the herd so it can feed us and our children forever. That is the transition our civilization has to make. And we’re not doing that.” Wright, who in his dystopian novel “A Scientific Romance” paints a picture of a future world devastated by human stupidity, cites “entrench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nd a failure of the human imagination as the two biggest impediments to radical change. And all of us who use fossil fuels, who sustain ourselves through the formal economy, he says, are at fault.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ies, Wright argues in his book “What Is America?: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ew World Order,” derive from European invaders’ plundering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s in the Americas from the 16th to the 19th centuries, coupled with the use of African slaves as a workforce to replace the natives. The numbers of those natives fell by more than 90 percent because of smallpox and other plagues they hadn’t had before. The Spaniards did not conquer any of the major societies until smallpox had crippled them; in fact the Aztecs beat them the first time around. If Europe had not been able to seize the gold of the Aztec and Inca civilizations, if it had not been able to occupy the land and adopt highly productive New World crops for use on European farms,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society in Europe would have been much slower. Karl Marx and Adam Smith both pointed to the influx of wealth from the Americas as having made possibl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start of modern capitalism. It was the rape of the Americas, Wright points out, that triggered the orgy of European expansi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so equipped the Europeans with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weapons systems, making further subjugation, plundering and expansion possible. “The experience of a relatively easy 500 years of expansion and colonization, the constant taking over of new lands, led to the modern capitalist myth that you can expand forever,” Wright said. “It is an absurd myth. We live on this planet. We can’t leave it and go somewhere else. We have to bring our economies and demands on nature within natural limits, but we have had a 500-year run where Europeans, Euro-Americans and other colonists have overrun the world and taken it over. This 500-year run made it not only seem easy but normal. We believe things will always get bigger and better. We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this long period of expansion and prosperity was an anomaly. It has rarely happened in history and will never happen again. We have to readjust our entire civilization to live in a finite world. But we are not doing it, because we are carrying far too much baggage, too many mythical versions of deliberately distorted history and a deeply ingrained feeling that what being modern is all about is having more. This is what anthropologists call an ideological pathology, a self-destructive belief that causes societies to crash and burn. These societies go on doing things that are really stupid because they can’t change their way of thinking. And that is where we are.” And as the collapse becomes palpable, if human history is any guide, we like past societies in distress will retreat into what anthropologists call “crisis cults.” The powerlessness we will feel in the face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haos will unleash further collective delusions, such as fundamentalist belief in a god or gods who will come back to earth and save us. “Societies in collapse often fall prey to the belief that if certain rituals are performed all the bad stuff will go away,” Wright said.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that throughout history. In the past these crisis cults took hold among people who had been colonized, attacked and slaughtered by outsiders, who had lost control of their lives. They see in these rituals the ability to bring back the past world, which they look at as a kind of paradise. They seek to return to the way things were. Crisis cults spread rapidly among Native American societies in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buffalo and the Indians were being slaughtered by repeating rifles and finally machine guns. People came to believe, as happened in the Ghost Dance, that if they did the right things the modern world that was intolerable—the barbed wire, the railways, the white man, the machine gun—would disappear.” Advertisement “We all have the same, basic psychological hard wiring,” Wright said. “It makes us quite bad at long-range planning and leads us to cling to irrational delusions when faced with a serious threat. Look at the extreme right’s belief that if government got out of the way, the lost paradise of the 1950s would return. Look at the way we are lettin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ip when we know that expanding the carbon economy is suicidal for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The results can already be felt. When it gets to the point where large parts of the Earth experience crop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then we will have mass starvation and a breakdown in order. That is what lies ahead if we do not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If we fail in this great experiment, this experiment of apes becoming intelligent enough to take charge of their own destiny, nature will shrug and say it was fun for a while to let the apes run the laboratory, but in the end it was a bad idea,” Wright said. 来源: http://www.truthdig.com/report/item/the_myth_of_human_progress_20130113/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1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 functioning brain
justinzhao 2013-1-26 05:56
A research group from Canada has built a system to execute large-scale neural networks, which simulates some functions of human brains. Project homepage: http://nengo.ca/ publication on Science: A large - scale model of the functioning brain
个人分类: 读书日记|2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At least one human was useful for an animal
zuojun 2013-1-24 06:50
I hope you can watch this video clip: http://news.yahoo.com/video/dolphin-swims-diver-help-hawaii-174047799.html
个人分类: Uniquely Hawaii|1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阅读:关于Human Microbiome
dxd 2012-6-8 17:50
这期的Science 专门介绍了 Human Microbiome (或Human Microbiota,可以理解为人体微生物群)领域的最新进展。期刊自己的介绍见 这里 。我个人比较想读的是两篇综述,一篇是 Host-Gut Microbiota Metabolic Interactions ,另一篇是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eory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 (6月12日补记:刚刚得知上海交大的赵立平老师在这个领域也相当活跃,并且做出了很有意思的研究。感兴趣的读者请移步 赵老师的博客 。 ) (6月13日补记:Nature最新一期也出了Human Microbiota专论。详情请见 本期页面 下的四篇Open access的文章。) 其中后面一篇的作者们(通讯作者为 David A. Relman )早在2007年就在Nature发文( An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microbe mutualism and disease ),强调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规律在这个研究领域的用武之地。其主要思想就在于,可以把人体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充满了由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种群、群落,并且不同微生物以及它们与人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等多种多样的关系。而生态学恰好就是研究这些关系以及种群、群落的动态规律的。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感兴趣的话,也许这对你们来说是一条新出路。 当然,我个人认为,今天的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还不够“硬”,往大处说,还不足以给其他学科领域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但在某些小的研究方向,还是很有希望的。再说,学科的理论往往是在具体的实例研究中渐渐完善起来的,所以也不用强求它们在一开始就非常完美。读一下Relman小组的系列文章,也许你会有所收获。 另外,2007年的那期Nature也是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专论,见 这里 。其中 Jeffrey I. Gordon 小组的作者们提出了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这一概念。他们在这一期Science的专论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个人分类: comments|6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Animal Farm" by George Orwell
热度 1 zuojun 2012-4-5 05:18
I heard about this book on NPR yesterday, and decided to google it.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imal_Farm Animal Farm is an allegorical novella by George Orwell published in England on 17 August 1945. According to Orwell, the book reflects events leading up to and during the Stalin era before World War II . Orwell, a democratic socialist , was a critic of Joseph Stalin and hostile to Moscow-directed Stalinism , especially after his experiences with the NKVD , and what he saw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st policy ("ceaseless arrests, censored newspapers, prowling hordes of armed police" – "Communism is now a counter-revolutionary force"), during the Spanish Civil War . In a letter to Yvonne Davet, Orwell described Animal Farm as his novel " contre Stalin ". The original title was Animal Farm: A Fairy Story , but the subtitle was dropped by the US publishers for its 1946 publication and subsequently all but one of the translations during Orwell's lifetime omitted the addition. Other variations in the title include: A Satire and A Contemporary Satire . Orwell suggested for the French translation the title Union des républiques socialistes animales , recalling the French name of the Soviet Union , Union des républiques socialistes soviétiques , and which abbreviates URSA, which is the Latin for "bear", a symbol of Russia . Time magazine chose the book as one of the 100 best English-language novels (1923 to 2005); it also places at number 31 on the Modern Library List of Best 20th-Century Novels . It won a Retrospective Hugo Award in 1996 and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 The novel addresses not only the corruption of the revolution by its leaders but also how wickedness, indifference, ignorance, greed and myopia corrupt the revolution. While this novel portrays corrupt leadership as the flaw in revolution (and not the act of revolution itself), it also shows how potential ignorance and indifference to problems within a revolution could allow horrors to happen if a smooth transition to a people's government is not achieved. Plot summary Old Major , the old boar on the Manor Farm, calls the animals on the farm for a meeting, where he compares the humans to parasites and teaches the animals a revolutionary song, ' Beasts of England '. When Major dies three days later, two young pigs, Snowball and Napoleon , assume command and turn his dream into a philosophy . The animals revolt and drive the drunken and irresponsible Mr Jones from the farm, renaming it "Animal Farm". The Seven Commandments of Animalism are written on the wall of a barn.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seventh, "All animals are equal ". All the animals work, but the workhorse , Boxer , does more than others and adopts the maxim : "I will work harder". Snowball attempts to teach the animals reading and writing; food is plentiful, and the farm runs smoothly. The pigs elevate themselves to positions of leadership and set aside special food items, ostensibly for their personal health. Napoleon takes the pups from the farm dogs and trains them privately. When Mr Jones tries to retake the farm, the animals defeat him at what they call the "Battle of the Cowshed". Napoleon and Snowball struggle for leadership. When Snowball announces his idea for a windmill , Napoleon opposes it. Snowball makes a speech in favour of the windmill, at which point Napoleon has his dogs chase Snowball away. In Snowball's absence, Napoleon declares himself leader and makes changes. Meetings will no longer be held; instead, a committee of pigs will run the farm. Using a young pig named Squealer as a "mouthpiece", Napoleon announces that Snowball stole the idea for the windmill from him. The animals work harder with the promise of easier lives with the windmill. After a violent storm, the animals find the windmill annihilated. Napoleon and Squealer convince the animals that Snowball destroyed the windmill, although the scorn of the neighbouring farmers suggests that the windmill's walls were too thin. Once Snowball becomes a scapegoat , Napoleon begins purging the farm, killing animals he accuses of consorting with Snowball. Meanwhile, Boxer takes up a second maxim : "Napoleon is always right". Napoleon abuses his powers, making life harder for the animals; the pigs impose more control while reserving privileges for themselves. The pigs rewrite history, villainising Snowball and glorifying Napoleon. Squealer justifies every statement Napoleon makes, even the pigs' alteration of the Seven Commandments of Animalism. "No animal shall sleep in beds" is changed to "No animal shall sleep in beds with sheets " when the pigs are discovered to have been sleeping in the old farmhouse. "No animal shall drink alcohol" is changed to "No animal shall drink alcohol to excess " when the pigs discover the farmer's whisky. 'Beasts of England' is banned as inappropriate, as according to Napoleon the dream of Animal Farm has been realised. It is replaced by an anthem glorifying Napoleon, who appears to be adopting the lifestyle of a man. The animals, though cold, starving and overworked, remain convinced that they are better off than they were when under Mr Jones. Squealer abuses the animals' poor memories and invents numbers to show their improvement. Mr Frederick , one of the neighbouring farmers, swindles Napoleon by buying old wood with forged money, and then attacks the farm, using blasting powder to blow up the restored windmill. Though the animals win the battle, they do so at great cost , as many, including Boxer, are wounded. Despite his injuries, Boxer continues working harder and harder, until he collapses while working on the windmill. Napoleon sends for a van to take Boxer to the veterinary surgeon's, explaining that better care can be given there. Benjamin the donkey, who "could read as well as any pig", notices that the van belongs to "Alfred Simmonds, Horse Slaughterer and Glue Boiler", and attempts to mount a rescue; but the animals' attempts are futile. Squealer reports that the van was purchased by the hospital and the writing from the previous owner had not been repainted. He recounts a tale of Boxer's death in the hands of the best medical care. Shortly after Boxer's death,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pigs have purchased more whiskey. Years pass, and the pigs learn to walk upright, carry whips and wear clothes. The Seven Commandments are reduced to a single phrase: "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Napoleon holds a dinner party for the pigs and the humans of the area, who congratulate Napoleon on having the hardest-working animals in the country on the least feed. Napoleon announces an alliance with the humans, against the labouring classes of both "worlds". He abolishes practices and traditions related to the Revolution, and changes the name of the farm to "The Manor Farm". The animals, overhearing the conversation, notice that the faces of the pigs have begun changing. During a poker match, an argument breaks out between Napoleon and Mr Pilkington when they both play the Ace of Spades , and the animals realise that the faces of the pigs look like the faces of humans and no one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个人分类: I Love NPR|25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Marriage equations
limin18129 2012-1-24 13:31
Equation 1 Human = eat + sleep + work + enjoy Donkey = eat + sleep Therefore: Human = Donkey + Work + enjoy Therefore: Human-enjoy = Donkey + Work In other words, A Human that doesn't know how to enjoy = Donkey that works. ++++++++++++ +++++++++ +++++++++ +++++++++ +++++++++ ++ ++ Equation 2 Man = eat + sleep + earn money Donkey = eat + sleep Therefore: Man = Donkey + earn money Therefore: Man-earn money = Donkey In other words Man who doesn't earn money = Donkey ++++++++++++ +++++++++ +++++++++ +++++++++ +++++++++ + Equation 3 Woman= eat + sleep + spend Donkey = eat + sleep Therefore: Woman = Donkey + spend Woman - spend = Donkey In other words, Woman who doesn't spend = Donkey ++++++++++++ +++++++++ +++++++++ +++++++++ +++++++++ + To Conclude: From Equation 2 and Equation 3 Man who doesn't earn money = Woman who doesn't spend So Man earns money not to let woman become a donkey! And a woman spends not to let the man become a donkey! So, We have: Man + Woman = Donkey + earn money + Donkey + Spend money Therefore from postulates 1 and 2, we can conclude Man + Woman = 2 Donkeys that live happily together!
个人分类: 返老还童|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Graduate (PhD) Research Assistantships Available in Human Di
cnyqin 2012-1-12 03:16
Dr. Flint是我的博士导师,关于申请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联系。 Graduate (PhD) Research Assistantships Available in Human Dimensions of Natural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Dept.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pplications are being considered for Ph.D. students to join Dr. Courtney Flint’s Community Natural Resources Lab beginning summer or fall 2012. Our current research examines interactions of values, knowledge, and conservation actions at multiple scales across multiple contexts by a variety of practitioners. Our research incorporates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analytical methods. Current projects include: · Human dimensions of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area conservation in the US · Comparativ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s and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in the US and Europe · Water quality perspectives an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n agricultural watersheds in Illinois ·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of coastal hazard mitigation Inquiries from interested applicants with a social science background may be sent to Dr. Flint at cflint@illinois.edu .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communitynatres.nres.illinois.edu and about the NRES department at http://nres.illinois.edu .
11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关于Human Dynamics的几篇文章
热度 2 Fangjinqin 2011-12-14 15:33
关于Human Dynamics的几篇文章 human_dynamics .zip
个人分类: 学术文章|21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Science Blog 2011年10月21日 18:35 (星期五)
xupeiyang 2011-10-21 21:11
http://scienceblog.com/ Face-to-face with an ancient human Record-Breaking Photo Reveals a Planet-sized Object as Cool as the Earth Test Combination Helps Predict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Estrogen Works in the Brain to Keep Weight in Check Gratitude as an Antidote to Aggression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权损失的经济学概念
Raffles 2011-6-11 23:04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因为当事人主体权利不完备而形成的交易成本增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因为人权残缺主体间漠视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福利耗散,我把它们称之为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 为什么单独给它起一个名字?因为在传统的交易成本概念里,是不单独计算这部分费用的。而这部分费用,在人权不完备的市场经济当中,是非常昂贵的,不能忽视。为了跟其他部分的交易成本区别开来单独考虑,所以我把它单独起一个名字叫做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 人权损失是和人权缺失程度成正相关的。 下面我们来证明人权损失经济学定义: 福利边际贡献的概念,即当增加一个单位的供应时会带来福利增加量。 福利边际贡献率,就是福利的增加量比上资源的增加量。 边际贡献率 = △福利/△供应 根据经济学对效用( utility )的定义以及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消费一种物品时获得的额外或边际满足程度会下降。英国经济学家阿菲里德·马歇尔把“人类本性”的这一平凡而基本的 现象 称作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由此可得:充裕时的边际贡献率<短缺时的边际贡献率 同一个人:在资源充裕时一个单位资源的效用贡献小,且随着充裕度的增加趋向于最小;而在他短缺时的效用贡献大,且随着短缺的加剧趋向于最大。 但不同的主体之间却有:“效用在本质上是人们对消费所带来“收益”的主观体验和评价,对不同人的效用进行比较具有难以客服的技术性困难。” 当资源在两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一方增加就会带来效用增加,相应另一方就会出现效用减少,但增加的一方随着资源的增加,资源的边际贡献就会减少,而短缺方随着资源的短缺加剧,其资源的效用损失边际贡献就会加大。 我们可以得到:同一资源在向充裕方移动时,所造成的充裕方效用增加值趋向小于缺失方的效用减少值。 便有:短缺方效用减少 - 充裕方效用增加 →>0 即: 人权损失→>0 由以上可证:当资源分配不均衡时,会出现总福利减少。但因为每个人都力求总效用最大,这时就会促使短缺方的资源主张逐渐加大,相应资源多出方的资源主张就会逐渐减弱。主张对抗的结果是资源配置发生转移,偏向资源短缺方,最终达到资源平衡 要达到均衡需要有个前提条件,即主张对抗的权利主体要平等,否则对抗无效或很弱,资源不会发生转移,不会转移就达不到均衡,这时就会出现人权损失。 这就是人权损失的概念:人权损失 = △福利(效用)贡献 - △福利(效用)损失 出现人权损失时总福利不为最大。 人权缺失程度决定着主张对抗程度,主张对抗程度又决定着资源失衡程度,而失衡程度决定着福利损失程度,所以说人权损失与权力缺失程度正相关。 另一种情况是,资源在两个人权缺失的主体之间分配时,因为两者都不具备权利主张能力,主张对抗根本不会发生,只能甘愿△贡献远远大于△损失的情况存在。而且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可能会有漠视资源浪费的福利耗散,人权损失进一步加大。所以说,两个权利残缺的主体间的人权损失最大,总福利虽小,人权损失与人权缺失程度正相关。 科斯先生指出:在普遍的交换过程当中,在两个平等主体间的交换方会有交易成本出现。我认为当出现人权残缺时,因为出现了人权损失,交易成本更大,即: 人权残缺主体参与交换的总交易成本 = 人权损失 + 正常交易成本。 按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主体间的不平等会加大彼此之间的事前谈判成本、契约成本以及事后的法律成本。而资源浪费形成的福利耗散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科斯定义的交易成本范畴,在这里我把这部分因当事人漠视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福利损失称之为福利耗散。本文中的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共包含这两部分损失构成。 在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学讨论交换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互惠互利的交换,是自愿进行的交换,是独立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强迫进行的非自愿性交换则不能满足互惠互利的条件。” 但是当这个基本前提不确定的情况出现了,怎么办呢?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作为人权一部分的产权,还是人身自由平等的其他人权都存在着不完备。关于产权界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周其仁已经讲了很多,而且有理有据的进行了大量研究,看看《产权与制度变迁》就会知道,产权的缺失或不完备,对经济的伤害很大。带着人权损失的概念,看经济现象,对研究当今中国经济,是十分有帮助的。利用人权损失这一变量,可以解释很多经济现象,象农民工现象,贪腐行为、国有企业垄断等等。
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人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论文全文)human right economic
Raffles 2011-6-10 23:42
摘 要 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与之对应的人 --- 这个社会的主要构成单元,其平等与自由的保障水平也各不相同,两者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基于人在自由、平等、自愿的假设前提下,而展开的经济学研究理论已不胜枚举,但恰恰在发展中的中国,出现了这一假设的不确定情况。在人的权利未能实现完全自由平等的情况下,又处在“后发劣势”的转型期,弄清楚人的权利和经济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能帮助我们寻找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解。这是我作此研究的第一个目的。 关于人权,我相信,每个普通的公民都希望获得国际水准的人权保障,但不谈经济发展而只谈人权要求就容易遭人误解,好像要造执政者的反一样。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在促进中国人权建设上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确实在执政者的意识形态上帮了倒忙,普遍产生了“人权是麻烦、人权是外交、人权是干涉内政”等观念。通过揭示人权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的缘由,使得国际人权公约能被上上下下的人普遍接受,从而推动公民人权改善,这是我作此研究的第二个目的。 衡量各个人类群体(不同国家或国家的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比较容易,而想要衡量其人权水平就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先找到说人权状况好还是坏的参照系,才能展开对人权水平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了国际上都比较认可的“国际人权公约”作为人权的参照系,并根据每个群体人权状况跟国际公约的差距大小,来确定其人权残缺程度的。 笔者研究微观经济现象发现,存在人权残缺主体参与的资源配置中,会因为其残缺而加大科斯定义上的“交易成本”,形成经济(福利)额外损失。也同时发现,人权残缺主体参与的资源分配中还有可能会有另外一种非交易成本范围的损失,是因为当事人漠视主体之间的资源浪费而发生的福利耗散,对这两部分因人权残缺而形成的福利损失,笔者称之为“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并对人权损失存在的可能性及必然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从而得出人权 --- 经济(福利)相关模型。 本文中,笔者用人权 --- 经济(福利)相关模型对各种经济及社会现象进行了微观分析后,又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社会时期进行了宏观分析,并都取得了人权 --- 经济(福利)两变量的高度正相关结果。 利用从经济学中推测成立并从实际中检验正确的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笔者大胆的对中国今后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行了可能性推测。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快速增长的条件基本上与目前国内以周其仁老师为代表的“改革派”经济学者的诉求相吻合 ------ 即深化改革,促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形成。 笔者论述过程中提出了以下 3 点论断: 1、 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交易成本”中的额外增加,另一部分是福利耗散,并发现人权损失与人权残缺成高度正相关。 2、 以降低人权损失为目的,人权建设作为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法论并作为参照系,简单易行。 3、 人权损失的普遍存在,正是人权作为普世价值观的经济学原理 关键词:人权 经济 人权损失 目录 序言 .............................................................................................................................. 1 正文 ................................................................................................................................ 3 第一章 人权与经济 ( 福利 ) 正相关经济学解析 ........................................................... 3 第一节 人权 --- 经济 ( 福利 ) 模型的推出 ........................................................................ 4 第二节 用人权 --- 经济 ( 福利 ) 模型对民主的分析 ......................................................... 6 第三节 人权损失的概念 ............................................................................................. 7 第四节 人权损失提出的现实意义 ............................................................................ 11 第二章 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的实践检验 ...................................................... 13 第一节 具体微观经济现象的人权解析 ................................................................. 13 第二节 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宏观经济的人权解析 .................................................... 2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宏观经济的人权解析 ............................................................... 24 第三章 从人权建设的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 31 第一节 我国人权建设的路还很长 .......................................................................... 32 第二节 深化改革困难重重 .................................................................................... 35 第三节 人权建设道路上的不确定性 ....................................................................... 45 第四节 加强人权建设确保经济快速增长 ............................................................... 49 结论 ............................................................................................................................ 53 参考文献 .................................................................................................................... 55 致谢 ............................................................................................................................ 56 序 言 如果把全世界各大洲细分一下 , 人权观念首先在西欧发展 , 那儿的经济最早得到发展 . 后来传播到亚洲和拉丁美洲 , 那儿的经济随后跟上 . 至今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建立起人权社会 , 人跟人斗的关系还没有结束 , 所以经济落后 . 当今世界上人权问题多的地方经济都比较落后 , 人权得到尊重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发达 . 这绝不是偶然的。 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经几百年,经过几十代人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其人权与经济两变量的关联度因此显得不是那么引人注意。但是在我们中国,建国六十年来,人权与经济的变量在这短短的一代人的生命周期里, 人权 --- 经济(福利)出现这样大幅度的几个波次,实属罕见 。这为我们研究人权与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且又难得的素材。 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众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多都是基于“平等、自愿”这一个基本假设而展开研究的,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一假设出现了不确定性。而且,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当时的人权状况存在高度相关性,研究并揭示出两者的内在关联程度与原理,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算得上是一个创新。与其他经济学理论一样,本研究一定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因为这项研究,使得人权,这一普世价值观,不只停留在人道主义层面,还赋予了它丰富的经济学内函。 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人权与经济相关性研究,探寻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解决之道。 研究方法 从人们日常的生活案例中,需找规律,并将这一规律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结论。而后将得到的科学结论,用各种微观经济及宏观经济进行检验。最后用这一理论对中国未来经济前景进行科学的推理,得到答案。 理论应用及基本思路 笔者运用效用边际递减规律和交易成本理论,论证了人权损失的必然存在,而且得到人权损失与人权残缺程度成正相关。只要出现人权残缺,必然就会有人权损失,从而影响当事人总福利不为最大。 行文结构 本文一共分三章,第一章,定义了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的概念,并充分论证了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的正确性。在第二章,笔者首先用大量的微观经济现象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让读者养成一个新的人权视角看各类社会问题。接下来,笔者将我国改革前后两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与当时的人权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前景预测打下基础。第三章这是本文的重点,要找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解,笔者的思路是两条线,一条是人权建设的线,一条是当前主流经济学家们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顺着这两条线,最后相交到一点 --- 民主政治。 正 文 第一章 人权与经济(福利)正相关性的经济学解析 回顾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都无不与当时的人权状况有着高度相关性。 为了开始我的论述,我们先谈谈什么是人权。 通俗的说人权即是人们追求或维护正当利益的行为自由。按当今世界人权流行的说法是:人权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关系方面,应当享有的平等与自由的权 利 。国际人权组织发展到今天,通过国际公约、章程与宣言的方式,将人权的内容已丰富到很多方面,而且描述更加细化,包括生命权、发展权、言论自由、劳动权、迁徙自由等等。 在原始社会,人的生命权都不能保证,其他权力更无从谈起,相应的,原始社会人类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最低的了。奴隶社会,人的生命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其他人权仍极度缺乏,经济有发展但仍是比较落后的;封建社会,人权进步了,自由权利等得到保证,同时经济也更好;到后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权状况走上历史最高点,经济同样有了很大的飞跃。 我的思路是:从人类活动的细微处着手,研究个体的“人”的行为特点与结果,发现规律,建立一个基本人权 --- 经济(福利)分析模型,再用这一模型去解释各种经济现象,那样一来,问题就说清了。 第一节 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的推出 区别不同人群人权状况的依据,是看其权利主张方面的以下几点:权利主张意识、权利主张能力、权利主张范围和权利主张限制。我们把这四方面都齐备的主体,称之为人权完备,把这四方面缺损的或部分缺损的称之为人权残缺,另外把超出完备的称之为特权主体。 人权残缺又分为自然残缺与限制残缺两种,其中自然残缺是指由于自然形成的人的权利主张意识或主张能力等较弱所造成的,如未成年人或智障等。限制缺失,是指由于制度或法律禁止等外力环境造成的缺失,如户口制度限制自由迁徙权,新闻政审限制新闻自由,或象服刑犯等特殊群体。 资源都是稀缺的,当稀缺资源在权利主体之间分配时,分配是否合理将决定分配主体之间的福利状况,包括个体福利与总福利都会随配置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我家有四口人:我、我太太、两个小孩,我和太太睡一张大床,盖一条双人大棉被,两个孩子(一个 3 岁,一个 2 岁)各睡一张小床,平时相安无事。偶尔一个孩子淘气,过来把妈妈撵走和我睡大床。这时问题就出来了,原来两个大人都够用的大棉被,换成一个孩子和大人后反而不够用了,我或孩子经常会被冻醒,为什么呢?原因是孩子小,不知道自己拽棉被盖严实,开始时孩子被冻醒直哭。后来我主动多让,朦胧中自己不 敢使劲拽棉被,结果自己也受冻。带过孩子的人一定都有这种经历的吧。 好好的一条棉被,我和太太两个大人睡都暖暖和和的相安无事,怎么一个大人换上一个体型更小的孩子,棉被资源怎么就不够用了呢?更有甚的是,两个孩子淘气非要共同睡大床时,情况更糟,两个肯定会被同时冻感冒。同一个资源,为啥在不同的主体上分配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第一种情况:我和太太两个人权完备的人分享棉被这一共同资源时,在有限的资源面前,都知道冷了是主张自己的权利 ---- 拽棉被把自己盖严实,这样的行为结果是都暖和都不受冻,也就是总福利这时最大。 我 太太 2 2 总福利 =4 人权完备 人权完备 2 2 总福利 =4 第二种情况:当我和孩子睡时,因为孩子小,不知道主张权利,无独立行为能力,即人权残缺。我不经意拽多时,他就受冻,而我多拽棉被并不会因此多暖和,即多出来的棉被边际福利贡献很低,几乎可以不计,仍是 2 。而对于小孩子,少的棉被却边际福利损失很大,结果是已经被冻到了,其福利降到了 1 的水平。 我 孩子 2 1 总福利 =3 人权完备 人权残缺 2 1 总福利 =3 第三种情况:我怕孩子受冻,不敢拽,主动多让他时,我受冻了,福利降到 1 ,而孩子多得的资源边际贡献又太小,福利仍为 2 ,于是总福利仍是 3 我 孩子 1 2 总 =3 人权完备 人权残缺 1 2 总 =3 第四种情况:两个小孩子,同睡一张床,谁都不知主张权力,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两人都受冻,这时总福利最低,等于 2 ,出现巨大福利耗损。 孩子 孩子 1 1 总 =2 人权残缺 人权残缺 1 1 总 =2 再例如: 当两个人权完备的人驾车上路行驶时,两人都懂得互相尊重对方权利而各行其道,这样的结果是两个人都顺畅安全。 表格 1-1 人权完备 人权完备 2 2 总福利 =4 当两人中的一人是驾车一人骑车,这时假定在城郊结合部的公路上,因管理落后,没有分道线而混道行驶。因没有分道线,驾车人和骑车人的权力主张范围不清,相对驾车人,骑车人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属权利残缺主体,福利很差。 表格 1- 2 人权完备 人权残缺 2 1 总福利 =3 两人驾车相向行驶,当前方发生拥堵时,两人路权意识差都分别逆向行驶,堵住对方去路,致使长时间塞车严重,这种情况经常在山西和内蒙的煤炭运输通道上发生。路权意识差,彼此都不尊重造成的彼此都不承认对方路权,这时两人都属人权残缺主体,结果长时间塞车属福利都差,总福利最低。 表格 1- 3 人权残缺 人权残缺 1 1 总福利 =2 以上都是双方主体都具备主张意识的情况下的分析结果,但是,现实世界还有列外一种情况出现,那就是人权残缺者无主张意识或能力,这些人在资源进行配置时,也同样会出现人权损失。如计划体制下农村劳动力或儿童。他们会由于自己被限制主张或不知道主张,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漠视因此所造成的福利耗散。总福利 =2 以上的各种分析都是基于利己本能做出的各种情况分析,但在加里· S. 贝克尔的人类行为分析中,还会有基于家庭或朋友间的利他主义发生。这时,当利他主义者遇到人权残缺(比如孩子)时,因为对方对资源的善待不周而造成浪费,这时必定也会出现福利耗散,形成人权损失,总福利不为最大,总福利 =3 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来分析以上案例是这样的:两个人权完备的主体在分配有限资源时,交易成本最低,而交易主体在权力完备和权力主体残缺的主体之间进行时,交易成本一下变得很大,总福利降低。交易在两个权力残缺主体之间进行时,交易成本最大,总福利达到最低水平。 另外,产权作为人权一部分,产权缺失也会造成人权缺失,关于产权缺失的负面作用,周其仁《产权与制度》一书中说道:“当个人产权得不到社会合法体系承认和保护的场合,个人可以凭借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关闭”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的通道,从而增加别人利用其人力资源的成本,降低人力资源价值。” 这一理论在有些场合用以解释人权缺失,造成总福利降低也是可以的。 第二节 用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对民主的分析 当经常来往于山西内蒙运煤通道的车辆尝够抢道塞车的苦头后,他们便形成一种默契:偶遇堵车,谁也不会逆行抢道,以确保不把路堵死。这里的默契,其实就是民主氛围下对抗结果。不把路堵死,其实就是保证了总福利最大化。 总福利 =2 经民主后达到总福利 =4 。 这可以用来解释民主的经济学现象,就是由对抗的福利损失到形成最终的妥协过程,实质上就是广义的交易成本决定着民主的结果选择。 周其仁在 说“我发现在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里,包含着具有很高普适性的道理,这就是广义的交易费用决定着制度的存在与变迁 ” 当民主的机制形成以后,偶有不良司机违规逆行时,大家都纷纷谴责并采取行动制止,最终会达成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或当公共资源出现浪费时,大家会积极采取行动以避免福利耗散,做到总福利最大,这就是民主的意义。 但在极端情况下,比如特权车超车抢道时,无人敢拦,这时会出现大家共同福利受损,或专制政体下不平等的权力主体,形不成民主,民意受阻,也同样会出现总福利受损。 第三节 人权损失的概念 从上边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交易在权利主体弱的人之间进行时,会出现福利下降,一强一弱,会有损失,损失等于 1 ;两个弱的进行交易,损失最大,损失等于 2 。这种损失的形成,可以用额外增加的交易成本来解释,前边已经说过。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因为当事人主体的权利不完备而形成的交易成本增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因为人权残缺当事人漠视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福利耗散,我把它们称之为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 为什么单独给它起一个名字?因为在传统的交易成本概念里,是不单独计算这部分费用的。而这部分费用,在人权不完备的市场经济当中,是非常昂贵的,不能忽视。为了跟其他部分的交易成本区别开来单独考虑,所以我把它单独起一个名字叫做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 人权损失是和人权缺失程度成正相关的。 下面我们来证明人权损失经济学定义: 福利边际贡献的概念,即当增加一个单位的供应时会带来福利增加量。 福利边际贡献率,就是福利的增加量比上资源的增加量。 边际贡献率 = △福利/△供应 根据经济学对效用( utility )的定义以及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消费一种物品时获得的额外或边际满足程度会下降。英国经济学家阿菲里德·马歇尔把“人类本性”的这一平凡而基本的 现象 称作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由此可得:充裕时的边际贡献率<短缺时的边际贡献率 同一个人:在资源充裕时一个单位资源的效用贡献小,且随着充裕度的增加趋向于最小;而在他短缺时的效用贡献大,且随着短缺的加剧趋向于最大。 但不同的主体之间却有:“效用在本质上是人们对消费所带来“收益”的主观体验和评价,对不同人的效用进行比较具有难以客服的技术性困难。” 当资源在两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一方增加就会带来效用增加,相应另一方就会出现效用减少,但增加的一方随着资源的增加,资源的边际贡献就会减少,而短缺方随着资源的短缺加剧,其资源的效用损失边际贡献就会加大。 我们可以得到:同一资源在向充裕方移动时,所造成的充裕方效用增加值趋向小于缺失方的效用减少值。 便有:短缺方效用减少 - 充裕方效用增加 →>0 即: 人权损失→>0 由以上可证:当资源分配不均衡时,会出现总福利减少。但因为每个人都力求总效用最大,这时就会促使短缺方的资源主张逐渐加大,相应资源多出方的资源主张就会逐渐减弱。主张对抗的结果是资源配置发生转移,偏向资源短缺方,最终达到资源平衡 要达到均衡需要有个前提条件,即主张对抗的权利主体要平等,否则对抗无效或很弱,资源不会发生转移,不会转移就达不到均衡,这时就会出现人权损失。 这就是人权损失的概念:人权损失 = △福利(效用)贡献 - △福利(效用)损失 出现人权损失时总福利不为最大。 人权缺失程度决定着主张对抗程度,主张对抗程度又决定着资源失衡程度,而失衡程度决定着福利损失程度,所以说人权损失与权力缺失程度正相关。 另一种情况是,资源在两个人权缺失的主体之间分配时,因为两者都不具备权利主张能力,主张对抗根本不会发生,只能甘愿△贡献远远大于△损失的情况存在。而且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可能会有漠视资源浪费的福利耗散,人权损失进一步加大。所以说,两个权利残缺的主体间的人权损失最大,总福利虽小,人权损失与人权缺失程度正相关。 科斯先生指出:在普遍的交换过程当中,在两个平等主体间的交换方会有交易成本出现。我认为当出现人权残缺时,因为出现了人权损失,交易成本更大,即: 人权残缺主体参与交换的总交易成本 = 人权损失 + 正常交易成本。 按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主体间的不平等会加大彼此之间的事前谈判成本、契约成本以及事后的法律成本。而资源浪费形成的福利耗散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科斯定义的交易成本范畴,在这里我把这部分因当事人漠视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福利损失称之为福利耗散。本文中的人权损失 (human rights lost) 共包含这两部分损失构成。 在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学讨论交换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互惠互利的交换,是自愿进行的交换,是独立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强迫进行的非自愿性交换则不能满足互惠互利的条件。” 但是当这个基本前提不确定的情况出现了,怎么办呢?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作为人权一部分的产权,还是人身自由平等的其他人权都存在着不完备。关于产权界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周其仁已经讲了很多,而且有理有据的进行了大量研究,看看《产权与制度变迁》就会知道,产权的缺失或不完备,对经济的伤害很大。带着人权损失的概念,看经济现象,对研究当今中国经济,是十分有帮助的。利用人权损失这一变量,可以解释很多经济现象,象农民工现象,贪腐行为、国有企业垄断等等。 产权的主人只存在他认为“值”的条件下,才接受别人的出价而同意放弃使用权。在真实世界里“值”还是“不值”,不是小事情,不可以不讲清楚。“值”还是“不值”,是非常个体的主观判断,不明白这一点,经济学没法入门,诸如边际,比较优势,这类概念都以个体主观的判断为基础。 在市场经济当中,因为人权缺失而造成人权损失( human right lost )的现象非常普遍,又因为人权损失和人权缺失成正相关。在人权较弱的群体里,人权损失更加严重。带着这一理论依据,我们开始中国经济现象的分析,将会把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清晰。 第四节 人权损失提出的现实意义 因为人权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存在很多争议,人权所包含的内容也非常的广泛,所以在展开复杂的经济现象之前,我们先把人权的概念说清楚。本文中我所指的人权,是国际人权公约组织所规定的所有人权条款内容。国际人权公约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还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国际组织通过的关于人权问题的宣言、原则、规则、准则等,其中很多公约我国政府已经认可并签署,只是在国内具体法律落实上,还存在部分的不到位,所以形成了我国目前人权状况广受国际舆论的批评的 局面 。 人权的目的在于防范国家的权力,即保护个人权利不被国家权力所侵犯。卡塔琳娜·托玛瑟夫斯基认为“人权的重要目的是限制政府对人民的权力,其核心是提防防止这种权力滥用的保障 ”。 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人权的具体内容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包括“生存权、免受酷刑权、人身自由及人身安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免受奴役权、思想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自由迁徙权、结社自由、宗教自由、隐私权、财产权、工作权、休息权、组织与参加工会权、受教育权、参加文化生活即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利益权、著作权、专利权、肖像权等。” 其中的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第一款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公民的参政权的内容,《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5条对公民的参政权作了明确的规定:“每个公民应当有权利和机会(甲)直接通过自由选举的代表参与公共事务(乙)在真正的定期的选举中选举与被选举、这种选举应是普遍的和平等的,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以保证选举人的意志的自由表达(丙)在一般的平等的条件下,参与本国公务”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21\22条规定了公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即“人人有权主张,不受干涉”,“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平集会的权利应被承认”,“人人有权享受与他人结社的自由,包括组织和参与工会以保护他人利益的权利”。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 7 条对私人生活、住宅、家庭和通信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也作了详细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和住宅及通信不得被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这种干涉或攻击。” 显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民的人权状况与公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日常经济现象中应该存在人权损失。带着这一变量来解读中国经济,将会不被迷雾所困。 我下文所提到的“人权建设”的概念,就是缩短直至消除我国人权现状与国际人权公约要求差距的过程,就是从人权残缺向人权完备的努力过程。 第二章 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的实践检验 由于我国目前的人权状况距离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有求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权损失还大范围存在。 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权建设,一直在向国际人权标准靠拢。历史阶段不同,人权差距也各有不同。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与当期的人权状况,也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具体微观经济现象的人权解析 1、 腐败中的攫取行为。 我有一个朋友是著名的化妆造型师,他偶陪几个客户购物,亲眼目睹几个官太太的大手笔 ---- 一天下来人均消费四五拾万元,他感到非常气愤,把这事讲给我们几个朋友。于是我们不禁感慨:自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挣得钱还不及人家买一件衣服。也有朋友说自己生产扩建买设备差 10 万都四处借不到,着急的直跳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贪官应用强权攫取到非正义收入 40 万,贪官太太用以一天的奢侈品购买,对贪官来讲带来了的只是太太华丽的衣着,当然这里会有福利,至于福利有多高,我们很难评定,但我们可以推敲奢侈品的正当用途在哪里,如果贪官太太在奢侈品享受上的社会价值较低于其他用途,我们可以说这 40 万的资源浪费了,即社会福利损失了。因为被他攫取的 40 万若是用于其他生产领域,或多数平民的必需品上社会福利将会更大。 奢侈品,如果正义收入购得,对享受者会带来正激励,去继续努力工作,创造价值获得更多的正义收入,无论是投资收入还是劳动收入。对外界的人群,他会形成很好的榜样样作用,激励大家纷纷效仿,努力工作。奢侈品在这里起到了比贪官太太更有利于社会的作用,当然无论什么衣服穿在谁身上其保暖作用的社会贡献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得出贪官福利 成功者福利 至于说,这 40 万的奢侈品是对社会的激励作用大,还是用于生产的作用大,还是用于平民生活的激励作用大,我认为他们都是一样大的。用正义收入买什么更值,是价格机制决定的,于是我们得出成功者 40 万福利 = 平民 40 万福利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 表格 2-1 贪官 40 万 成功者 40 万 1 2 总福利 =3 表格 2-2 成功者 40 万 平民 40 万 2 2 总福利 =4 表格 2-3 贪官 40 万 平民 40 万 1 2 总福利 =3 于是人权 --- 经济(福利)结果 表格 2-4 强权 平民 1 2 总福利 =3 2、 农民工:迁徙权缺失的残缺 农民工在中国社会是一个被广为关注的群体,关于这个群体的舆论多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的,其中包含农民工的安全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农民工劳动强度、农民工不公正待遇、农民工收入、农民工食宿问题、农民工的返乡潮等。 我下面用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分析,指出这一群体因迁徙权缺失而造成的人权损失,来揭示总福利不为最大的结果。 首先因户口管制,农民工子女教育被重重设卡,这样城市教育资源就出现了在城市户口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配置上极为不平衡的现象。有人说了:光城市子女教育资源已经很紧张了!是,重点学校已人满为患,那些非重点学校呢?据我所知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而这些学校的大门对农民工子女也是虚掩着的,为什么说是虚掩着呢?就是找找门路推推就能进来,不推就被挡在门外了。由此可知,城市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宽阔的操场、设施齐备的音体美设施、种类齐全的实验室 …… 这些资源在边际福利贡献上已经很低,而农民工子女却因为资源极度短缺,哪怕是教室的一个桌椅对他们的边际贡献也都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得出资源配置上两种权利状况下的福利值。 表格 2-5 城市子女 农民工子女 2 1 总福利 =3 表格 2-6 权利完备 权利缺失 2 1 总福利 =3 即人权损失出现,总福利不为最大。 由此还可以同理去证农民工的住房、社会福利、医疗、饮食等等一切包含这一群体的社会总福利不为最大,均有人权损失。 还有一个关于农民工返乡现象,每到春运高峰,农民工返乡潮,本来就已经是资源很紧张的春节长假,因农民工的返乡,各种交通设施均表现出不堪重负,一票难求,公民正常的节日出行及商务出差受到极大挑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农民工因户口管制,其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迁徙权受限,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局面。因此,春节返乡对于他们来讲是最大的事,都能大过天,甚至如有不顺都可以惊动中央关注。这一购票权利主张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强权主体的角色,铁路送票上门、居委会组织人力物力统一购票,运输系统资源向这一群体严重倾斜,而其他用车异常紧张,福利下降。然而农民工的车票资源倾斜给他们带来了更高的福利么?没有!只是对迁徙权缺失造成的两地分居的补偿,只是享受一下正常人的生活罢了! 由此可得,农民工返乡潮的人权 --- 经济(福利)总值 表格 2-7 农民工 正常旅客 2 1 总福利 =3 表格 2-8 强权 正常 2 1 总福利 =3 这也是春运高峰出行同十一黄金周相比,总让人有一些青涩感觉的原因吧。按 着加里·贝克尔的理论歧视是有 成本的。 3、 刑事案件中沉默权的缺失 我国在《刑法》中对公民的无罪推断原则已经确定,即未经人民法院宣判,任何公民不能确定他有罪,但对于“按司法平等对抗公平理论,控方指控,控方指证,辩方有权保持沉默”的公民沉默权利主张未被采纳,仍是主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有罪假设,这样在审判中,控辩双方的权利出现不对等,控辩双方权利的不对等容易造成人权损失。 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法制原则下,很容易产生行刑逼供或诱导逼供,而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重口供不重证据习惯使得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作为公诉人,案情如何他的福利都不会引起变化,但作为被讼方,却因为权利不对等出现人权损失: 表格 2-9 控方 被讼方 2 1 总福利 =3 表格 2-10 人权完备 人权缺失 2 1 总福利 =3 4、 言论自由、新闻出版、发表、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的人权 --- 经济(福利)分析 公民之间人人平等,但当公民遇上公权力时,是不会平等的。而公权力总是由某个自然人去代为行使的,所以当带有公权力背景的自然人遇到普通公民时,极易发生人权不对等的现象而造成人权损失。为尽量避免这一现象的普遍发生,就要对持有公权力的一方有所监督与约束或者威慑,使他们不敢妄为。 公民因言论、新闻、发表结社的自由,甚至游行、示威的权利完备,一旦受到公权力方的非法侵犯时,他可以用以上权利的行使获得帮助或救济,所以以上权利的完备有助于保持作为公权力代表人的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平等,在公共事务中,减少人权损失,实现总福利最大。 表格 2-11 公权力代表 人权完备公民 2 2 总福利 =4 5、 人权相对完备状态下的案例 2008 年 5 月 1 日 ,我参加了北大 EMBA 同学组织的横穿美国的 11 日自驾游活动,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对美国交通规则的从极不适应的骂娘,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后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变化过程。美国号称车轮子上的国家,车多自不必说,人命值钱,撞死个人那是天大的事,既要高速运行又要保障行驶在路上的每辆车的安全,那么他的交通规则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STOP” 线,我们自驾是俩车前后一起走,走到没红绿灯的路口,只要戳着个“ STOP” 牌子是必须要停车,不管路口有没有个车毛,都必须刹车停住,再重新起步走,俩车前后一起停一起走还不行,还必须得前边车停住起步走了,后边的起步走,走两步到牌子那停下,停死再起步,追前边车。开始吧老忘,还骂娘认为这规则极不合理,但习惯了以后就好了,尤其是走在主路路口没有 STOP 牌子的一侧时,不管旁边路上是否有车,那连油门都不带松的刷刷刷的快速驶过,知道有车他也必须得停死,那叫一个轻松省心,很是享受。 图表 2- 1 在国内可不行,高速还好要是走国道,你必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车累,出交通事故还多,所以美国自驾游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反而驾车不适应。 有句俗话,“尝过,比过,才知道哪好哪赖”。 主路车多车快不用停,支路停车避让,作出这种决定的经济学分析是这样的: 行驶在主路上的车辆总和大于支路上的数量总和,即 N 主 N 支; 主路宽阔平坦其行车速度也会大于小的支路车辆,即 V 主 V 支; 会车时要求主路停车避让,其能量总损失是 W 主 =N 主 *M*V 主,其中 M 是汽车质量。 若支路停车避让,其能量损失 W 支 =N 支 *M*V 支; 显然 W 主 W 支。 当主路与支路会车时,要求支路车辆停车避让,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是最小的,故此这种交通规则是最经济的。 但是行车上路,无论是谁,都愿畅通无阻, W 支虽小他毕竟也是损失,作为支路车辆停车避让,若非交规强制约束他也是不愿意停的。但有交通规则这一制度安排,整体行走在公路上的所有车辆,在行停取舍之间做到了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公路交通领域,基于人人平等,各自主张自我利益的前提下,形成了参与者总体利益最大化的交通规则的制度安排,进而在这一制度约束下,车辆在公路网络上安全快速的平稳运行,驾车的人获得了较高的幸福指数。 看似简单的一个平面交通问题,其实蕴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其真谛便是尊重每个行车者的权利,民主的制定出交通规则,所有人按规则主张权利并履行义务,结果是全体福利最大。 这些都是主张路权界定,并且制度安排到位的结果。作为游戏参与者驾驶员,不管自己走到主路畅通时(作为规则的收益方),还是走在支路刹车停死时(作为规则的义务损失方),他都愿意心甘情愿的遵守。因为制度考虑了主路及小路双方的利弊,权衡后制定出参与方总体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走在哪个路上是随机的,今天你是权利,后天你可能就是义务方,但游戏规则不变,各自主张权利,彼此尊重,平稳高效运行。 由交通规则这一浅显的案例,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讲,宏观上复杂的社会运行就像微观的交通运行一样,运行规则是否合理,即是说国家制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人们的权利意识高低,对整个社会运行的安全高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像好的交通规则是以尊重路权为基础一样,那么什么是好的社会制度?好的社会制度就要以尊重人权为基础。 第二节 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宏观经济的人权解析 前边我们用人权 - 福利(经济)模型分析了各种微观经济现象,下面两张我们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国家宏观经济领域,看看是什么结果。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人权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将这两个时期进行各种变量的比较,更能从中发现人权与经济的相关性。 1949 年,新中国建立初始,政府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有思想言论自由、集会、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还规定出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原则。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公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获得了一定的人权保障。 1954 年又通过中国第一部《宪法》对人权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认可,但是在 1957 年到 1976 年,我国经历了“反右斗争”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我国人权状况非常恶化,法制保障受到严重破坏,公民人身自由甚至人身安全及生命权都遭到了严峻挑战。 卡塔琳娜·托玛瑟夫斯基在她的著作《人口政府中的人权问题》一书中也写到:“人权的重要目的是限制政府对人民的权力,其核心是提防防止这种权力滥用的保障。” 在这一时期,我国公民的人权状况是很低的。具体表现在: 1、 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事实上的等级和身份,限制了平等。 2、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再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权和独立权。 3、 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集权制妨碍民主,使人们失去了参与经济事务和文化事务的权利 生命权,是一切公民权利的行使基础,在这一历史时期,被批斗死亡,饥饿折磨致死的人数非常大,创下了历史上和平年代非正常死亡人数的历史记录。 在十年文革时期,左倾思想发展到极端,全国人大十年不开会,也没有制定出一部新法来,就连原来已有的法律,也基本成了一纸空文,被严重践踏。在如此的法制环境下,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有法律依据可考的“ 1975 年宪法”修正案里,关于公民的权利义务,从 18 条减少到 4 条,删除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并将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一并删除,同时还删除了原有宪法中关于公民实现权利的一些保障条款,并且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和内容比“ 54 年宪法”的规定大为缩小,这可以说是中国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大倒退。 因为法律以及司法系统的严重破坏,人权因为没有法律保障被严重侵犯,不少人被批斗、被劳教,在司法案例中形成大量的冤假错案。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然。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把水源破坏了” 因为冤假错案的例证效应,使得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侵权事件比比皆是,公民的各种权利皆被归零,中国人权状况达到自建国至今的最低谷,这期间的人权损失也是最高的。 这证明经过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体制调整的人民公社,并未杜绝国家对于产权的侵犯。农村和农民的贫困,依然令人触目惊心 。 周其仁 老师说到:“严格的说,我们没有办法把每个人的福利函数加总为唯一的一个社会福利函数 。 ”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经济层面,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的来考量这个社会人们的总福利状况。 从建国开始到 1978 年的改革开放,近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有些领域甚至不进反退,在 1960 年甚至出现了和平时期饿死人的最高纪录。 30 年前的农村是什么问题?就是农民太穷,农产品供给不足,是离谱的贫困与短缺并存。 顾准先生在他的日记里,多次记录了他所在的商县屡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顾准日记》“下午七时半,八组,黄渤家中,老婆、父亲、哥哥、两个孩子,在一个半月中相继死亡;。。。。。十五人中死五个,则死的比例也不算小了。一家连死几人之例,已知的有:柳学冠,母亲和弟弟;张保修,哥哥和嫂子;黄渤海家上举五人即是;。。。。民间肿得更厉害。民工,一眼望去,浮肿的很多。二三年后来统计人口,大跃进实行的 Malthus (马尔萨斯)主义,所得效果,究竟几何。” 这些比任何经济数据,都要更真实,更能说明其经济落后的程度。 表格 3-1   1949 — 1977 年的国民 GDP 数字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GDP (亿元人民币) 466 575 684 679 824 859 910 1028 1068 1307 年份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GDP (亿元人民币) 1439 1457 1220 1149 1233 1454 1716 1868 1774 1723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GDP (亿元人民币) 1938 2253 2426 2518 2721 2790 2997 2944 3202 在这一历史时期,经济与人权状况都低落到了非常惨淡的程度,我们用人权损失的概念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现象。 财产权作为人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缺失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周其仁老师已有很深刻的描述:“同时损失了监管者和劳动者两方面的积极性, 其要害就是国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的产权残缺。” 周其仁在论述这一时期的农村集体化经济时说。 在一大二公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是配给制,个人没有任何的权利主张可以实现,处于严重的人权缺失状态:在资源配置的初始期,有的生产资源配置过剩,有的又非常短缺,配置极不平衡,到了后期,经济被破坏到了极点,以致各行各业均出现短缺,但却有一项资源却是超前的相对过剩,那就是被配置到各行各业的人,因为这些人没有选择的权力,他们处在完全的劳动就业选择权丧失的状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禁锢在农村,每天干着生产队里那仅有的农活;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市场信息的缺失,配置生产资料也同样是按上面的计划进行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卖给谁,经营主体根本无法主张;作为劳动者个人,其选择行业及工作区域的权利与自由被剥夺,处于完全人权缺失的状态。根据人权损失理论,这种状态下,经济效率最低,公民福利最差,总福利处于 2 的水平。 但是“在公有制下的农民,既没有退出权( exit right )也无权自由呐喊( make noice ),只是他们留在体制内并不因为对集体的忠诚( loyalty ),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宏观经济的人权解析 自 1978 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近几年来,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家庭轿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位,当年提出的赶英超美已不再是空谈。 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民也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公民经济权利与政治自由均获得相应的认可与法律保障,较上一就社会主义时期,人权损失有了大幅的降低。 这一切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改了什么?开放,开放了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否则,在今后的发展上可能会出现“后发劣势”,使改革举步不前。 改革开放后的人权建设是可以大书特书一笔的。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确权以及市场经济的启动,我国公民的人权意识逐渐增强,人权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获得了追求财富,享受生活的自由。 改善人权是改革开放的重头戏。 1978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逐步解除了原有体制对农民经营自由的重重禁锢。经由一个承包合约,中国正式开始重建私人产权,中国改革就是这样起步的。 “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把饭吃饱,搞建设,怎样把过去死教条捆住的手脚解放出来” 捆住的手脚解放出来就是指获得自由,这话里包含着劳动的自由、主张的权利、经营的资格、创造财富的权能,也就是获得人权的解放。 在这个时期我国在人权建设上取得了和大的成绩,我国法律规定的人权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的具体内容有: 一、 我国 1997 年 10 月 27 日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于 2001 年 2 月 28 日经全国人大批准加入了该公约; 1998 年 10 月 5 日,我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人大至今未能通过。 二、 《宪法》的修订上, “ 82 年宪法”,人人赋予了公民真实而又广泛的权利自由与必要的义务; 88 年 4 月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1993 年 3 月修改“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极大地给了公民经济自由权; 2004 年 3 月修改规定了“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尤其“市场经济确认”和“保护私有财产及保障人权”的规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权建设。 三、 具体的实用法律修改工作方面 1 、 1979 年通过《选举法》; 1998 年通过《村民委员会法》,立法保护了我国公民选举与被选举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基本权利。 2 、 1986 年通过《民法通则》,该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民事行为确定下来,而且还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3 、 1990 年通过《著作权法》,以保护公民的著作权神圣不可侵犯。 4 、 1984 年通过《专利法》,以及 1982 年通过《商标法》。 5 、 1989 年通过《行政诉讼法》, 1994 年通过《国家赔偿法》, 1999 年通过《行政复议法》, 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限制国家权力对公民的侵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是我公公民在司法救济上,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6 、 1999 年通过《公司法》, 1999 年通过《合同法》, 四、 1979 年 7 月 10 日 第一部《刑法》通过。 其中第二条规定“刑法的任务是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1996 年 3 月 17 日又对该法进行了修订,加上了“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为使该条款得以落到实处,还规定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回避原则、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制度、审查起诉制度、不起诉制度等,同时还新增了第 12 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有罪”。 《刑法》的制定与修改对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与安全有了充分的法律保障,与旧社会主义时期相比,公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公民的其他权利主张有了发自内心的胆量与自信。 总结这一历史时期所取得成绩的各种方式及数字大家随便就能说出几个来,要真正的看经济是否发展了,不能只看 GDP ,更不能只看国民总 GDP ,还要看人均 GDP ,还要看国家的各个经济领域的真实状况,否则很容易被统计数据所欺骗。这种欺骗在当年的大跃进时代已经发生过的,据说那时国家统计局报的钢产量数字及农业亩产数字高的惊人,那个发布骗人数据的统计局大楼今天依然鼎立在那里,继续扮演着发布数据的角色。 今天,虽然统计局的数字仍受到很大争议,但他公布的各项数据基本上与我们所感知现实社会是相符的。 到 2010 年,我国总 GDP 达到 5.88 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 约为 4300 多美元,排位在前 100 名,这说明经济改革开放的成绩从 GDP 的数字上看是十分显著的。 从农民的生活水平上看,改革 30 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农民从吃穿住行到生产资料、农业用具的变化都是看得到,摸得到的。 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看,私家汽车的拥有量、住房条件的改善等都是有目共睹的。 从我国公民出国旅游及购物水平上看,中国人也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从我国城乡医疗水平及设施现代化水平来看,与改革开放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从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上来看,从基础教育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硕士博士生的人数及毕业生专业化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宋国青说过:“过去三年,(即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全球 GDP 增量的三分之一是有中国经济创造的” 我们知道,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中国成功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获得明显改善。 表格 4 ‑ 0 ‑ 2    1978—2008 年的国民 GDP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GDP (亿元人民币) 3645 4062 4545 4891 5323 5962 7206 9016 10275 12058 15042 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GDP (亿元人民币) 16992 18668 21781 26923 35333 48197 60793 71176 78973 84402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亿元人民币) 89677 99214 109655 120332 135823 159878 183867 210871 246619 300670 人们在总结 30 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时,无不把市场经济摆在最显著的位置,那我们就从市场经济与人权开始讨论。 如上面所讲的,在这一时期,我国公民的人权状况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国民经济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用我的人权 --- 经济模型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正确的。但到底是发展了经济带来的人权改善呢?还是首先进行了人权建设,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呢?我们不妨慢慢理清这里的关系。 “权利是指人们追求和维护正当利益的行为自由。” 按照这种对权利的解释,人们只有首先获得这种自由后才能追求到正当的利益。 L ·享金指出“人权的确定就是针对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害的。” 也即当国家放松对个人的权利侵害后,公民的权利才会到位,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国家的政策好,给了人们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权利和自由,随后才有了经济上的发展。 最为大家所接受的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是这样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农村土地包干到户”,然后是“建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包干到户,其实就是将土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交给了农民,这是一个产权界定的过程,财产权又是人权的一部分,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尊重了农民的人权问题,改善了农民的人权处境,用周其仁老师的话讲就是“松开了绑住人们的手脚”。 而市场经济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市场经济。 “一般来讲,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或经济运行体制”,那么市场又是如何实现配置资源的呢?即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买卖双方通过交换进行资源的配置。 周其仁 老师用一段很精彩的话来描述买卖双方在配置资源过程,“卖者放弃使用,换取利益,对卖者更值,而买者放弃收益,换取使用,对买者更值,普遍照此办理,那就不论资源归谁所有,非落到更有效率的使用者手里不可。商业世界,熙熙攘攘,讲到底,就是不断去发现谁能够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 从这里的买卖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决策自由与权利相当的重要,如果买方或卖方任何一方的权利残缺,就会造成资源未能落到更有效率的使用者手里,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最高,最终会影响经济及福利水平。 关于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周其仁老师有一段话讲“什么叫价格机制,无非就是有人喊价,有人还价,而喊价应价都首先是一个权利,如果没有喊价权和还价权‘市场价格’从何而来?” 图表 4-2   供给需求曲线图 P Q E S D 说明价格与供求之间关系的最简便方法,就是把供给与需求曲线在同一个图形中标识出来,两条曲线交点决定了需求方和供给方所能接受的价格,在上图中,供求线的交点称为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价格( P )与数量( Q )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在如上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滑动中,双方的决策者都面临着大量的自由选择,如果他们不具备完整的权利,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存在不确定性,这样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进行。 因此,市场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 、产权独立化 2 、生产经营自由化 3 、追求盈利最大化 4 、企业行为契约化 5 、生产要素商品化 6 、价格形成市场化 7 、经济活动法制化 8 、宏观调控间接化 由市场经济的特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市场经济的运行首先要以人权保障为前提的。否则,产权独立化及生产经营自由化、追求盈利最大化无从实现,市场经济也运行不起来。 第三章 从人权建设的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里,保持经济这一高速成长的势头,是每个中国人都共同希望看到的事情。 按照我的人权 --- 经济(福利)理论,在解释以上两个时期的人权经济状况时,都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都能解释通,那么我们就继续用这一模型来推测:只要抓好中国人权建设,经济腾飞就唾手可得。 在经济的乱相中,抽简去繁的抓大放小,谈何容易,加之各利益集团互相角力,众说纷纭,让当今决策着实在为难,而抓人权建设从保障人权的角度着手,是每一个国人都喜闻乐见的,又有人权公约细致入微的各项条款做指引,执政者操作起来也简单易行。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按照人权 --- 经济模型,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来看我国人权这一变量的建设空间还有多大,实现起来能有多快,然后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经济这一应变量的预测结果。 开始论述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人权建设目标是努力与世界人权公约规定的人权标准相接轨,这样一来,接轨的空间有多大,接轨的速度有多快,就能知道今后中国经济的走向了。这种观点如能被接受,那么看待我国人权建设的心态就应该会是积极地,而不是“外交事务”了。 可以大胆推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下定决心的时候是一种这样的心态:“人们都穷成这样了,把人们的手脚都放开大胆的去干吧”,放开手脚就是解放了人权,就是人权建设,结果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腾飞。我想经济这样高速增长,都会让人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体验,如今,如能大胆的从人权建设进一步入手,不知不觉间再过些年,不会太长的时间后更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挂满梨”的可喜局面出现。 第一节 我国人权建设的路还很长 我这里对人权建设是这样定义的:“推动中国人权现状同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接轨”。这样一来,我们首先要弄清国际人权公约的概念,比较我国人权现状与公约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差距缩短或消除的难易程度,我相信心态变了,路也就变平了。 “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1 、权力从何而来 2 、权利为何人所享有 3 、权利的行使范围 4 、权利由谁进行保障 5 、对越权行为的制裁” 由此我们可得出,公民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必须首先知道自己有啥权利,进一步知道如何去行使。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了但却缺乏相关具体法律制度来保障实施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条款实际上对公民来讲是权利残缺的。这其中大致有以下主要几项: 1、 罢工权。 我国目前从法律上是不承认公民具有这项权利的,又在 2001 年批准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时对该公约的第一款“罢工权”进行了保留。罢工权利是公民一项不可或缺的权利,在劳资关系中,这项权利的赋予是利大于弊的。 2、 言论、结社、新闻、出版自由 这些自由对我国公民来讲是十分陌生的,不但没有相关具体法律的保障,而且在一些政策规定当中还存在很多的管制与限制。这些权利对公民是十分重要的,在防止权利侵害上,这些权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权利基本上是国家走向民主的必要条件。 3、 迁徙自由 在国际上,迁徙自由权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不仅包括选择居住地的权利,还包括自由选择工作地的权利及获得住宅的权利,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需要这一权利的支持 4、 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国际人权公约规定:“人人有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而我国在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时对该公约涉及此权利的的第 8 条第一项进行了保留。在该公约中,要求缔约国的工会是多元化的,而我国《工会法》规定,只允许建立一个工会,不允许工会多元化。 5、 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赋予使得公民可以通过比较激烈的表达意愿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表达对政府或其他部门组织的请求、建议或对某一事件的态度,从而保证政府及时了解民意民情,以便改进政府工作,克服官僚主义,消除腐败现象,实现社会在动态中的稳定与和谐。而我国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对公民这一权利的行使做了比较苛刻的规定,造成这项公民重要的权利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6、 《刑事诉讼法》与国际准则还有很大差距 差距主要有 a 没有真正确定无罪推定原则 b “一事不再理”的国际准则在具体操作中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相互冲突,经常出现领导干预的刑期改判现象。 C 沉默权的剥夺 d 法律援助受到种种限制 e 劳动教养的违法性存在。这些差距就使得控辩双方的权利失衡,难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对抗 7、 国家赔偿还有很大差距 表现在 a 赔偿标准过于单一且额度过低 b 没有将精神损失列入赔偿范围 c 间接损失不予支持。由于个人相对国家,总是处于权利弱势,在公权力的行使中,个人很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国际公约明确要求国家赔偿。 8、 司法不独立 我国是司法独立方面与人权公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 a 司法独立要求是法官检察官独立,而我国是法院和检察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职权 b 司法机关的人权财权归属于地方,这使得它在具体工作中经常被地方行政干涉或控制 c 司法案件中的疑难、复杂或大案的处理受地方各级政法委员会领导。 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几乎有一段话很精彩“如果司法不同行政权和立法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和二为一,法官便将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织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重中之重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虽然我国已于 1979 年通过《选举法》并分别于 1982 年、 1985 年、 1995 年修正,但在目前我国实际工作中,选举与被选举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建设也是当前人权建设上一个最大的难点,因为这项人权的启动会深深触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害,但并不能说这个困难就不可以逾越,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市县一级的政府官员开始逐步向上推进,先不涉及党内系统,这样有计划的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直到达成这项人权的全面落实。 综上所述的各项人权差距,我认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与国际公约的要求差距最大,这条路要走多久,如何走,走的是否平稳,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权建设过程的速度。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实际落实,实际上是中国民主建设的必经之路,根据人权―――经济理论对于民主的分析,早日踏上民主这一征程,就会早一日实现我国经济下一个巅峰。 国际人权公约除了将人权条款阐述得很详细以外,对这些条款的实施,主要靠缔约国单独和集体采取措施来保证,具体措施包括司法行政等,所以公约为保证这些条款的实施,特别对缔约方有一定的约束要求。国际公约的重要约束对象是国家,因为他主要规定的是一个国家对待其本国公民的行为规范,所以缔约国的行为是否符合公约要求成为缔约方的主要义务。但是联合国缺乏真正的强制力,又由于在公约的实施过程中又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公约的实施主要靠监督、督促、建议、审议等软性手段来实现。 由于各缔约国在对公约的承认、落实上参差不齐,所以舆论压力成为公约履行的另一个主要手段。缔约国一般在考虑到国内形势及国际舆论等多种情况后,都会尽力履行公约义务。 另外,考虑到国际人权公约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保障国家之间的相对利益,而仅仅是每个缔约国对于其所辖居民的人权保障,故一般来讲,一个缔约国不会对另一缔约国提出违反公约的指控,因为这样会有损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鉴于此,国际舆论的监督力量其实是很有限的。 联合国没有实质的强制力,国际舆论又很有限,这样一来,公约的履行就主要靠我国政府对公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提高我国政府对公约的认识水平,就首先讲清楚公约的履行不但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反而可以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然后尊重、承认并积极促进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进行保护,使其不受国家强权及其他私主体的侵害,并对受侵犯的受害人提供国家救济。 第二节 深化改革困难重重 经济学有一个说法叫“后发优势”,就是技术、资本、信息等方面,因为比发达国家落后,落后者“借个光”就得到了很多的经验与教训,无需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经济很快就起来了,我也比较赞成这个观点,后来看周其仁老师的文章《悼念小凯》,其中提到“后发劣势”,“就是由于存在着后发优势,可以拿到 “ 后发红利 ” ,所以对制度方面的改革掉以轻心,认为不改不是也很好吗,甚至还认为自创了新的人类文明。由于问题被掩盖,实质改革提不上日程,最后等到发作的时候,来不及了”。我非常赞同“后发劣势”这一观点,而且从目前舆论势头看,“后发劣势”的苗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令人担心。 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找到促进发展的核心要素,我认为周其仁老师提出的解释增长的三要素理论比较科学使用,即:“要素成本、制度(组织)成本、要素质量”。这三个变量中,前两个成本越低越好,要素质量越高越好。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要素质量确实是提高了,比如技术设备、人力学习曲线等在越来越好,而同时要素成本也是越来越高,并且提高的很快,比如煤电、人力成本、石油等等,价格不断升高的同时还越来越紧缺。剩下最后一个制度(组织)成本到底是增长了还是降低了?增长或降低的幅度有多大?要考量出结果来很难,但降低总归是好事,降得幅度越大中国经济增长越快。 降低制度(组织)成本就是要从组织效率入手,按照管理学的说法就是组织架构的优化或组织再造,这里其实就是改革的意思。但中国目前改革的推进速度实在令人不满意。改革确实遇到了困难,有四项:“ 。(一)渐进改革策略先易后难,容易改的差不多改完了,留下来的都是难的。(二)深层次改革要触犯的既得利益巨大。(三)现在政府要处理的社会矛盾很多,难以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四)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降低了进一步改革的紧迫性。” 从上面周其仁老师总结的深化改革所遇到的 4 点困难来看,这其中有认识上的困难,有行动上的困难。第一条和第四条属认识上的困难,即渐进式的改革与进一步改革的紧迫性。为什么说这两条属于认识上的困难呢?因为众说纷纭,决策层没有取得一致认同,因为还真有人觉得中国改革到今天这样已经是创造了新的“人类文明”。 改革,在中国是一个已经被用烂了的、却始终无法摒弃的名词,它几乎被赋予了宗教般的意义,而很少有人以历史的脉络来对之进行分段解读。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当今中国,改革成了所有利益集团为自己博弈的工具,“改革,改革,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 这也不能只怪这些人自满自大或歪读曲解,因为当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问题上,并没有明确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只是在改革的方法上讲“摸着石头过河”。这短短 6 个字中蕴含着方法论的大文章,但却没告诉后人“河对岸”的目标是什么,光说过河没说河对岸在哪里。于是乎,吾等后辈在没了他老人家的今天,天天边摸着石头以免被水冲走,天天要争论下一步要去哪里。我想,今天谁也不情愿摸着石头泡在水里东张西望,那样万一“涨水”了怎么办,但是目标呢? 对“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方法论,周其仁老师在《邓小平做对了什么》一文中有一句论述:“ 邓小平不为任何批评所动。他始终坚持一点,无论如何也要容许中国人在实际的约束条件下从事制度和组织选择的探索和试验。任何产权、组织或合约形式,只要被证明可以促进生产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邓小平就乐意运用自己的政治威望动员国家机器,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的总标题下为之提供合法承认” 。小平同志的这一方法论至今还在被采用,但没了目标。没有改革的目标,哪些该改,哪些不能改,都说不清了,还如何谈先后呢?又何来进一步改革的紧迫性? 至于“ 深层次改革要触犯的既得利益巨大”改起来很难,我相信只要是改革者想改的话,这些改革领域的利益并不是什么大事,较之改革开放初期的阻力重重,差之甚远。当初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所经历的“国企改革”、“价格闯关”、“主义辩论”等政治上的非议与体制擎肘,就是今天看来都是很艰难而勇敢又充满智慧的创举。 至于“现在政府要处理的社会矛盾很多,难以集中力量推进改革 ” ,那这些矛盾都包含什么呢?这些矛盾是非得等政府出面去“微观调控”的么?前几天听某铁路系统高管对媒体承诺“我国的铁路不搞私有化”。听听这位企业高管完全一副“官”腔,运动员身兼裁判员,去了比赛场地,他也就自己一个人在操场上“独舞”,连跑都不想跑一步的。如此,所谓“一票难求”、“春运高峰”等,不就都成了政府需要和谐的矛盾了么?现在最令政府头疼的汽油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各地因强制拆迁“人身自焚”、“官员腐败”、征地补偿闹出的“集体堵路”、“进京上访”等等这些棘手的矛盾,不都是现行体制的弊病以及“官本位”造成的么?这不恰恰是改革的目标么?千万不能因噎废食。 如此看来,深化改革的主要困难是目标不明确,“河对岸”不知在哪里,手里的石头就成了国家大事,其中有两块非常棘手的石头,一是国进民退,二是贪污腐败。 国有大型垄断企业的存在,对市场经济是有破坏作用的,按经济学的交换者剩余中研究的结果看,垄断是与公众福利最大化相违背的。 垄断厂商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与社会利益存在不一致性,带来广义效率损失 从竞争的角度分析,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缺乏竞争,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运行,是价高者得资源才能得以最有效率的配置,一个缺乏有效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行业或领域,其资源的浪费势必也是非常惊人的。比如今日在石油系统出现的“天价吊灯”和“广东石油高价茅台”事件,如果不是国家限制石油进口与冶炼的行业准入,这样的浪费还会出现么?这是资源当中“物”的浪费,再看看国企中“人力资源 ” 的境况:“关于公有制企业禁止个人拥有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利用权利、特别是缔约的权利,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各类人力资源的市场交易被公有制的法律禁止。按照行政计划调派劳动力资源的体制替代了各类劳动力市场”; “公有制企业已经不是科斯意义上的 “ 企业 ” ,因为它并不是基于一个(或一组)市场合约”;“公有制企业的非市场合约性,从根本上消除了保证企业效率的一种机制‘市场校正企业出错’” 当下属公司买了天价酒影响了利润时,企业并不是彻查成本以取得盈利,而是跑到发改委那里叫苦,甚至“逼宫” 下面用我的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看国有企业垄断。 垄断企业作为卖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自由权利不对等,按照我的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这时一定会出现人权损失,总福利降低,不为最大。 作为石油领域的职工,因他的专业经验所限,他在与垄断企业达成工作契约时,其对工作的选择权受限,属工作自由受限。人权残缺的状态下,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的交易过程,势必会造成人权损失,总福利不为最大。这表现在职工被迫无奈签约后,考虑到劳动者资产的特殊性,他可以关闭一部分劳动者价值,从而造成价值损失。 “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可以使这种资产的经济利用价值顿时一落千丈。” 用 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再看国有垄断企业内部的员工群体,因为这些员工普遍存在没有其他第二选择的“签约权”残缺的人权残缺状态,所以当企业资源在他们之间配置时出现经济(福利)最低现象,其具体表现就是劳动效率普遍低下,与国际同行相比差之千里。 从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来看,公约要求“人人有从事某一行业生产的自由”,国家不应当限制 垄断企业的准入,这也是人权建设的要求,因此,垄断企业改革既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人权建设的要求,两者之间是相互呼应统一的。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从法律上切实履行公民的择业自由,允许公民从事各种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此国有垄断企业改革势必水到渠成。 关于腐败,日前官员腐败日趋严重,反腐形势异常严峻,今天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官员腐败的道德风尚已可用“笑贫不笑贪”来形容了。 “其实真正威胁改革存亡的严重问题是,即使根据反贪部门公开发布的腐败案例,人们也看到利用公权力腐败 --- 显然不和正义的收入 ---- 的趋势在中国有增无减。” 为什么经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官员变的贪了呢?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官员从政环境变化造成的,这里的确不是“贪官”个别的道德问题。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结果是,交换行为铺天盖地的涌过来,制约那些手里握有大量可支配资源官员的力量一下子难以抵制其参与交换的内部冲动,而这时对限制利用公共资源进行交换的外部管制监控衡量机制又未完善,所以官员通过“参与交换”掠取交换剩余价值的冲动得到空前的释放,进而在官员周围聚集了一个追逐相对廉价供给的需求群体,即所谓的“伴官”族,很快形成了一个公开叫卖的“市场”行为,比如今天众所周知的房地产行业中土地供应的“潜规则”市场。 “张五常更推测,当第一种经济制度转向第二种制度即市场经济的时候,腐败将大量发生,因为原来的等级特权无可避免地要争取最高的“权力租金”。这个过程甚至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秩序”,即“制度化腐败”( institutionalized corruption )。” “研究发现,支配官员行为的动机分为两重目标:一方面,公共利益目标,另一方面,个人利益目标”。“公共利益目标即官员大都都有为公共利服务,尽职尽责,甚至还有政治家抱负的方面。个人利益目标包括 1 、职位和权力 2 、物质性收益 3 、名誉和声望,这两重目标具有互动性和统一性。” 官员腐败,今天已不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了,因为普遍的“无官不贪”和“笑贫不笑贪”的风尚已经形成,这种局面又进一步促进官员对声誉和威望的损失有恃无恐,使得双重目标向个人物质利益方面倾斜。 因而,清官与贪官的区别,不在于他们的目标函数中是否存在个人利益目标,而在于他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否超出了公共利益目标的内在约束,是否超出了制度性因素的外在规范。 当制度性的外在规范不够严格时,官员就会裹挟着公权参与到市场经济交换中来,这时交换双方出现了人权不对等的局面,按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得出这时肯定会出现人权损失,造成总福利不为最大。要消除这一部分的人权损失只有限制官员一方的特权,同时加强非官员方的权利,从而出现权利对等的局面,获得总福利最大化。 如何限制官员一方的特权呢? 1 、竞争的人才选拔 2 、透明的政府行政过程 3 、有效的公众舆论 4 、独立的政策评价。 其中前三项都要靠加强公民的权利才能达到,相对应的提高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权、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结社自由、新闻自由等国际人权规定的内容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解决官员腐败上的问题也是要靠加强人权建设方能得以实现的。 如何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一个难解的题目。 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主流思想。 周其仁 先生是市场改革派的典型代表,他的“产权界定”理论,已基本家喻户晓。我认为“人的财产权”也是人权的一部分,他主张的产权界定本身就具有“人权建设”的含义。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得产权界定取得了一定的标志性进展。但是惨痛的事实是,老百姓的产权保护,并没有因《物权法》的颁布实施而有多大好转,强制拆迁屡禁不止。看来,在其他人权不齐备的大环境下,单靠《物权法》是保护不了公民财产的。所以说周先生的“产权界定”最终还是离不开“人权建设”。 周其仁 先生的“农村土地流转”、“同地、同价、同权”改革思路,实际上也是起到保证农民权利不被歧视的具体表达,属“人权建设”的诉求。 我们再来看看著名财经评论学者、历史学博士叶檀女士,她一向主张市场化改革,在她的《用什么来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所遇到困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大体包含以下几点: 1 农民工,无背景大学生的生存及发展机会的担忧。 解: 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就业机会。 提供就业机会就是对公民权利中的劳动权以及生存权的保障。中小企业为我国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机会,真正扶持与帮助中小企业成长,从而保障弱势公民享有平等的人权保障。是人权范畴的诉求。 2 国进民退现象背后的国营垄断效率与公平的担忧。 解: 民营企业获得公平的纳税人的权利,享有与国营企业一样公平的参与竞争机会。 平等,自由。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条款,公民的投资自由以及择业自由也同样应该保障。当这两项自由被法律切实保障,打破垄断自然水到渠成,倒逼国有低效垄断企业进步,否则淘汰出局,将国有改革这一“大关”化为无形。改革初期,给农民以进城自由、择业自由,不就将城乡二元化几乎化为无行了吗。“绕过险滩,釜底抽薪”之策为进一步解放人权是也。 3 约束公共财政与政府腐败的主张以及对政府投资的资源浪费的担忧 解:“ 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共产品,政府部门成为代理公司,唯一的办法是这些公司接受全民监督,将所有的收益以公民基金的方式发放给全民,以提高民间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 全民以什么方式监督,离开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人权落实,监督无从谈起。 4 金融系统改革与民资歧视的担忧 解:“ 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给民营企业贷款与民间资金尽快找到市场化的出口” 按加里·贝克尔的理论“歧视”是有成本的,为机会平等,福利最大。平等,这是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条款,否则在资源配置时,必然会出现人权损失。 5 政策性股市的担忧。 解:“ 让每个交易者都得到平等的利益博弈权”。 6 裹挟国民经济及政府的房地产行业,半吊子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与农民土地流转权的缺失困扰。 解:完成市场化进程,并开放农民土地流转。在制度保障上诉求 “房地产市场的救赎,就是中国经济的伟大救赎,主要包括建立商人的新教伦理、建立市场化的制度保障,建立公共财政与为纳税人服务的政府,而不是在政策松紧之间来回摇摆 ” 并在该书的后记中发出感慨“更让人担忧的是,最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财富被快速错配,民间积累的财富填补到低效的巨型的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等等,能够想象得到的一切管道,以便这些国有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光宗耀祖。而所有这些恶果在今后的岁月中逐渐显现。 ” 并发出了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与法治的呼吁,“法律制度脆如薄纸、危如累卵,自身难保” 将以上叶檀女士关于中国经济见解,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后,不难发现其对公民平等与自由的诉求,对公民参政权的诉求,对公民监督国家权力的诉求,甚至于对民主政治的终极诉求是全部“拯救中国经济措施“的基本要义。 吴晓波 先生在为叶檀这本书作的《推荐序》中写到“事实上,必须与改革同时被讨论的是,共识、利益、权益”。可见吴先生对权益的界定也是非常重视的。要说权益,这概念大的去了,但人权是最最基础的根本。因为在各方假改革之名,行争利之实的经济乱象中,利益不界定清楚,哪来的共识,权益界定不清,利益就纠缠不止。社会上各种组织、个人、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无不在权益上你争我夺。只有在基本的社会构成单元 ---- 人的权益 --- 即人权界定清楚后,其他权益才能以此为基础,逐步加以界定。 关于房地产、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市场化的落实,最终也还是离不开人的权利保障这一基本诉求的。因为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着它必须以人的自由与财产权的界定为基本前提的。 关于改革的一些其他热点问题的,经济学界各门各派,其具体解决之策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妙计良方。但又有多少能被采纳,即便被采纳,又有多少被歪嘴和尚念走了调。于是象叶檀女士这样发出“法律制度,自身难保”叹息之声的,也大有人在。在世事棋局中,关于什么力量迫使政府保护产权的“诺斯难题”,其思考者,恐怕不止是朗润园中独有吧。 由此可见,顺着经济学家的经济改革措施这条线索,向深处挖掘,我们不难发现,在民主法治这一制高点上与人权建设这条线交会在了一起。 要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遇到的困难,如深陷困难之中不能拨开迷雾,看清原委,恐怕只能是“深陷此山中”了。 解决像国企垄断改革根治腐败这样的大工程,需要多大的智慧和胆识。改革之初“尝试成本”较小,“改”就是硬道。但随着改革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改善,“求稳”的心态在改革方向不清晰的局面下成为必然。象当年朱镕基总理启动政府改革时,面对重重压力,发出“死而后已”的决绝之声。试想,在他老人家的内心深处,是经过了多么艰难的权衡。 改革进行到今天,因为没有明确的指示标和里程表,走弯路的“尝试”成本又变得异常高昂。改革的阻力恐怕已不只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纠缠,决策者对改革措施“投入产出比”的顾虑,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就改革的内涵与具体的改革方向达成共识,显得异常重要。 有前边“下岗职工”、“打破铁饭碗”改革损失方的悲惨教训,今天再将改革的目标定为改掉谁,革掉谁,必然会遇到异常激烈改革阻力。也因此造成了“激烈的改革方案,很难被采用”。因为人们的学习曲线是在不断提升的,既得利益者不会再朦朦胧胧的与你达成共识。 要全民达成关于改革的共识,唯有基于基础的利益诉求着手。那作为每一个普通公民,大家趋于一致的基础利益诉求是什么呢?公民权利,即人权诉求。人权诉求是每个公民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别说普通公民,就是官员,当他作为公民面对公权力时,他也是弱势群体,他也同样有公民权利诉求。公民之间,没有强势与弱势,只有在不同的角色扮演时,才有了强弱之分。 因此深化改革,换一个角度,若能从人权建设入手,达成全民共识,解放公民的束缚,给公民以国际公约规定的相应人权,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在平等的对抗中,这些天大的困难都会化为无形。 第三节 人权建设道路上的不确定性 到此,我关于人权 --- 经济的论述按说就可以结束了,解决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方法似乎已经找到了。但这一利国利民又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能否被广泛接受呢?隐隐之中,我感觉还有两个不确定的可能性需要排除,因为这两个可能性如存在一个,中国的人权建设将会大大受阻。 第一种不确定性。 我国官员队伍中,包括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官员,他们有多大的比例已经变节?这里我们说的变节,是指已在国外建有老鼠仓并事实上已经是“裸官”的,随时准备脚下抹油,溜之大吉,用脚选举。这个群体的官方数据虽没有,但就舆论及民间的经验来推断,数字与比例恐怕是已经相当可观了,最近网上不断曝有中国富贵到国外出手阔绰的购买豪宅的新闻。为啥关注这个群体?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事实概念上的“中国公民”,人权建设反而对他们来讲是灭顶之灾了。对“裸官”群体,他们已经通过腐败 --- 这一非正义收入 --- 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并已转移到国外。虽然他今天还在国内为官,一个方面因为要进一步攫取的诱惑,另一方面是还不能全身而退。 对普通中国公民来讲,完善人权赋予更大的自由,应是喜闻乐见的大好事,推动人权建设,应是顺乎民意的良策、善举。 同样的腐败,但是还想留下来打持久战的官员群体,相比之下,对人权建设的态度要好些。因为:一是他们自己考虑到自己还未到“最大恶极”的程度,就算清算腐败,他们也是小虾米,法不责众,这些人自认为相对也算是“清官”级别。因为想持久战,又明白历史是会向前走的,这些人的腐败行为自然也会比较收敛;二来他们会为后代子孙考虑。创建人权社会,他们会积极配合,因为他们谁能保证会“子孙自有子孙福”呢。 随着腐败日益盛行,贪腐的程度由量变向质变,“裸官”的群体肯定会越来越庞大。一旦公民的言论、新闻、舆论权利的实施,民主的进程的启动,对他们而言将是在劫难逃,考虑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这一群体必将千方百计的拖延、中伤甚至打击破坏人权建设。在这场博弈中,到底结果如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只要过时的观念和既得利益缠住了相当多的人群,任何激进和彻底的改革在实际上寸步难行”。 历史上的“戊戌变法”,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君主立宪”改革悲剧,其原因就是被缠住的人群太多了的缘故吧。 当今社会还不同于戊戌时代,当初还有大清皇帝皇权的威慑,贪腐官员又不能外逃,但即便如此,清末吏治也相当的乱。而如今上无皇权威慑,下无百姓舆论有效监督,贪腐不义之财后又能“用脚选举”,若这一群体足够大时,恐怕任谁也无力回天了。 攫取所得的部分成本由别人承担,通常会导致攫取者并不善待公共领域里资源的价值。其次,攫取者为了掩盖其攫取行为的非法性,会被迫采用某些非效率的方法。最后,攫取得益会激发更多的人参与攫取,从而增加垄断或界定攫取权的费用,导致可攫取的 “ 租金 ” 被非生产性的用途耗散。      第二种不确定性。 我在论文的写作初期,一直坚持,人权只是针对国家关于公民的权利保障的问题,因为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公民安全以及公民全体之福利而存在的。作为企业管理者的我,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内部人权状况如何,是企业文化的范畴,因为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契约是开放式的,不同的企业文化吸引不同的文化认同人群加入,并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文化。所以人权高低不会影响企业盈利水平。我甚至感觉“富士康”与“华为”的低人权并不比“万科”与“中粮”差到哪里,只是人道主义上的问题。我在自己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是“市场竞争很激烈,员工苦点累点,等企业熬出头有了自己的品牌,定会让每一位员工收入更高更有尊严”。但随着论文研究的深入,我用我的人权损失理论重新审视我自己的治理理念,我发现我错了,在企业内部,员工的低人权状况绝不仅仅起到了“提高执行力”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好作用,他的副作用是还会带来除了“员工关系”工作难度加大以外的人权损失,甚至于让我的“做大做强”永远都不会实现。 “革命家本身最初都是民主主义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树立了一个终极目的,而且内心里相信这个终极目的,那么,他就不惜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而牺牲民主,实行专政。斯大林是残暴的,不过,也许他之残暴,并不 100% 为了个人权利,而是相信这是为了大众福利、终极目的而不得不如此办。内心为善而实际上做了恶行,这是可悲的” 在我国人权建设过程中,我担心还有一种倾向会阻挠人民获得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人权条款。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在决策层是否隐隐的有“经济法西斯”的治国倾向。 法西斯( fascism )是指一部分人为了某种利益,组成一个团体,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欲望不断扩大这个团体,对不加入或者排斥这个团体的人或其他团体进行各种方式的打击,达到一个控制国家、法律、军事的目的。 法西斯的优点:极大有效地发挥 中央集权 统治的力量,可以在短期内调度国家全部的力量去干一件事情,打破社会发展规律改变统治下公民的思想。 缺点:劳民伤财,法西斯政权的统治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对国家和其民族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往往 1 代法西斯统治需要几代人去恢复。 如果决策层果真具有“经济法西斯”的倾向,想走经济法西斯的治国之路,即采用裹挟一支低人权成本的市场经济主体人群,积累雄厚的国家资本,以求“韬光养晦”,妄图谋求不久将来的称雄世界的千秋伟业。殊不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军事法西斯积累军事力量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将军是不会私自动用一枪一炮去挥霍力量积累的。而经济积累不是,如今世界经济的扁平化,地球村的经济格局下,掌控经济资源的“喽啰兵”是会做老鼠仓的,甚至“裸奔”为官,一定时候还会用脚选举“走人”的。 另外, 在非民主政体下,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残酷性以及贪官手里公共资源的低成本交换特性,会逐渐产生人群聚集作用,这就是国进民退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驱动下,政府不断膨胀,国有垄断行业不断扩张,市场经济就会出现一个畸形:即一部分行业是国企不屑于或很难从新垄断(除非回到计划经济)的服务业、农贸加工业、制造业等等,是完全竟争的市场经济,而在此之外的行业是垄断经营或官商合办的(分明暗两种形式)。照此发展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会产生新的二元分化,象当初的农村城市二元分化一样。新的二元会是以国有垄断官商合营及政府庞大官员队伍为第一元,其他行业为第二元的社会结构。目前以官商勾结的房地产开发为明显动因的城市生活高成本,已出现第二元成员的去城市化的迁移(已出现这一动向),去城市化将会使第二元成员的进化及发展落后于世界同行,因为他们在资源获取上成本更高,机会更少。第一元的发展也不乐观,因缺乏市场竞争的环境,他们很难与世界同行长期竞争,一旦 wto 必须被迫切实履行,必死无疑! 另一些数据提醒我们,这样的发展模式代价越来越高,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首先,财政收入浪费现象极其严重。其次,在财政收入上升之时,社会保障相对处于萎缩状态。更为严重的是,苛刻的税收政策将扼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上游企业垄断资源掌控定价权,可以最大程度地消化税收政策的影响。 退一万步讲,如果经济法西斯帝国很有规模了,又会有什么好的下场呢?历来法西斯道路的结果证明,“灿烂”的大发展大胜利只是一时的。当法国巴黎最大的店里都供上了中国的财神,且又学会用中国话说“恭喜发财”的时候,源源不断的钻石落入来自中国的“非正义收入者”口袋那一刻,作为普通外国公民感觉戴上一颗“结婚钻戒”成为极奢侈的时候,国际社会对“经济法西斯”的清算就会到来。到那时辛苦而又多难的中国劳苦大众,又能如何去救赎呢? 第四节加强人权建设确保经济快速增长 假定以上两种不确定不存在的话,我国的人权建设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说不难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来讲的呢?是相对于摸着很多“石头”却不知往哪里去来说的,前边我们讨论过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这一目标明确了,知道河对岸是哪了。“国际公约的人权规则得到真正的而无保留的落实”就是我们的“河”岸,这样我们手里的石头就是再棘手,只要认清方向义无反顾,我们还是很快能到达河对岸的。 说起石头棘手来,像石油巨头的“逼宫”、“腐败”、“强制拆迁”的攫取,这些都是当今决策集团非常棘手的石头,如果方向不明确,这些石头可能让你永远也上不了岸。 因为“权利搅市场的收益太高,既得利方绝不肯自动放弃”。    解决这些难题就要釜底抽薪,淡定从容的推进人权建设。将我国公民的人权内涵逐渐有条不紊的向国际人权公约靠拢,将公约内容通过可执行的实体法一一确定下来,到那时一切改革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届时随着我国公民人权状况达到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后,我国经济的人权损失( human right lost )一定达到国际最低水平,用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我大胆的推测那时我国的人均 GDP 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深化改革,会遇到千难万险,但是避开险滩,从人权建设入手,却能简单易行,事半功倍。培养公民人权意识,提高公民主张权利能力,按国际公约要求界定清楚公民人权的范围,排除目前立法体系上对公民人权的限制。使每位公民都有很强的人权保障,水到渠成,必然形成对政府公权行为的监督,从而根治腐败。同时解放对公民进行各行业生产经营的限制,放开市场,展开竞争,如此行业垄断必然打破。 人权建设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权利的推进与其他人权条款相比,难度最大,道路也是最漫长的。这一权利何时到达终点,标志着我国人权建设的最终胜利。 因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其前提是成熟公民社会的形成,我国公民目前在对其他诸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接回、出版、新闻等权利非常陌生的情况下,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就很难落实。只有当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成熟,具有各种权利主张能力,做能具有独立人格的健全公民主体,才能很好的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另外,为配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能真正的落实,使得落实后不至于出现国家动荡,我国各国家机器之间的权力制约与牵制必须做好准备,这个过程其实就到了民主政治的改革了。 如果中央政府在能放开市场,解放人权后,集中精力来进行这一民主过程的安排,那将是我国万民之福。 “如果相信,相互激荡的力量都在促进进步,这在哲学上就是多元主义,他就会相信,无论‘民主政治’会伴随多少必不可少的祸害,因为它本身和许多相互激荡的力量的合法存在是相一致的,那么,它显然也是允许这些力量合法存在的唯一可行制度了” 我在前面的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推演的时候,说到过民主的经济学贡献,即当相同权利主体间产生对抗时,就会在对抗中因双方的交易成本过大,最终会达成妥协,前提一定是相等的权利主体之间,否则民主不会产生,也一定是在经过动态的对抗后达成彼此静态的妥协,这时人权损失才会消失。在非对等权利主体之间,因为这样的平等对抗不会发生,只能坐视人权损失的肆虐。 因此按照我的人权 --- 经济(福利)模型解释民主的产生及民主经济(福利)贡献也是可行的。 “作为一个拥有十数亿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内部发展极不平衡,过去的很多包袱还纠缠着她的步伐,在达到了人均 2000—3000 美元的发展高度以后,中国经济究竟还能不能持续、健康的保持高速增长,是一个没有确定解的问题。” 我想民主政治可以作为这个难题的解。 民主不是个好东西,但就当前而言,还没有哪样东西可以替代它。在民主社会,平等对抗经常发生,对抗就会有损失,这就要靠法制建设来约束对抗的破坏程度,这就使民主与法治成为必须。 不要民主与法治行么?因非平等主体之间不会产生过多的对抗,也能看到世界很和谐的场面呀。但非平等的人权状况下,人权 --- 经济(福利)损失会很大,而且短时间的不对抗,压抑久了会酝酿出更惨烈的对抗,损失更大。故此,民主与法治不可少 如果在我国,能有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决策人,当他了解了人权 --- 经济的关系后,为民族经济振兴大业而积极推进我国人权建设,从而走向民主政体,在民主政体下,自己与自己的政党即便被自己的国民和平的选下来,那也是他的胜利,他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而那时的中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人权意识深入人心,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范,全体中国人民一定也是国际和平的中坚力量。 最后,我用周其仁老师的一段话来回答他上面那个没有确定解的难题: “如果我们在法治社会与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方面,经过改革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那么未来的中国不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应对那些不确定性,而且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承接机会、承接运气、承接未来。” 结 论 人权这一普世价值观,其经济学解释是:只要有人权残缺,就会出现人权损失,这在日常生活、工作、企业运营上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话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按人权损失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这位要捍卫的其实是他们的总福利避免损失。又如“风可以进,雨可以进,但皇帝老尔不能进”,皇帝老尔若懂得人权损失理论的话,他也不肯强行进的。因为那样以来,他的国民人权残缺,会形成大量的人权损失,他的国家就会受穷。到这里,我觉得找到了周其仁老师所说的“诺斯难题”的解。 “更一般的问题是:离开国家的保护,新兴产权不可能普遍化:但是什么力量可以迫使国家严守保护产权的立场,而不是很容易地进一步侵犯产权?我在读书笔记上把这个问题称为‘诺斯难题 ’ ” 在市场经济当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交换,买卖双方看似等价交换,自愿买卖 , 这时他们的权利虽然对等,但也会因为买卖双方的人权残缺在交易过程中加大交易成本,形成人权损失。因为法制不健全、司法腐败或人们上当受骗后寻求补偿的法律援助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人与人之间彼此缺乏信任,交易活动缺乏诚信,使得交易成本加,这部分损失就是因为人权当中的财产权、人身安全权、新闻自由权、参与国家公务权等部分权利缺失所造成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权没有绝对的完备,残缺都会存在,但残缺的程度是相对的,其残缺程度大小决定着这个国家或社会上人权损失的总量多少,从而进一步决定了他们总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这就是人权这一价值观之所以成为普适性价值观的经济学原因。 了解这些,就可以给人权建设者们以友好界面的理论武器,使得人权运动的推广不仅仅停留在人道主义层面。同时,对国家的执政当局就人权建设的接受程度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这一价值规律的揭示,从广义上来讲,还不只是在国家层面人权建设上的贡献,对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也会有指导意义。因为内部的资源配置也是重要的事情,其配置是否合理而且高效,严重影响着企业或组织内部的经营成果。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认识并了解人权价值理论后,在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权利主张意识,培养员工的主张能力上,他们必然会发自内心的接受并实施。 因此现在 , 大会 , 发布这一世界人权宣言 , 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 , 以期每一个人和社会机构经常铭念本宣言 , 努力通过教诲和教育促进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 , 并通过国家的和国际的渐进措施 , 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各会员国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辖下领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认和遵行 参考文献 1 卢锋 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 2 周其人 著《产权与制度变迁》 2004.9 、《中国做对了什么》 2010.1 、《挑灯看剑》 2006.1 、《世事胜棋局》 2007.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 谭世贵 著《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3; 4 王建均 著《市场经济与人权》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2; 5 顾准 著《顾准文集》 ,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10; 6 茅于轼 著,《人权与中国经济》 7 叶檀 著《用什么来拯救中国经济》 ,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11; 致 谢 深深的感谢在我的论文中提供帮助的每一个人。感谢经济中心马宏莉老师与张彤老师的督促与帮助。感谢杨壮老师国际课程的启发,以及他关于“人权”这一敏感论题的理解与支持。 关于人权与经济,这两个变量的冲突,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折磨了我四年多的时间。在这四年当中,我苦苦思索,怎么也不能理清它们之间的经济学关系。在我论文的最后决定放弃的一刻,卢锋老师的深刻指导与鞭策,帮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也同时把我从痛苦的折磨中解放出来。并且,人权损失的发现,还深深的改变了我关于人与人如何相处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管理中如何打造员工队伍的价值观。在此,对卢锋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与感谢! 茅于轼《人权与中国经济》 王建均著《市场经济与人权》第 34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 184 页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 16 页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2 ) 商务局书馆 1983 年版 第 112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 , 第 56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 ,第 55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 ,第 144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 109 页 卡塔琳娜·托玛瑟夫斯基:《人口政府中的人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40 页 【英】培根:《论司法》,戴何新译《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刷出版社 1983 年出版,第 193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26 页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 ,第 28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18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56 页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第 5 页 谭世贵《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第 198 页 周其仁《挑灯看剑》第 8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第 474 页 --- 第 475 页 罗中玉等:《人权与法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第 11 页 L ·享金:《权利的时代》,信春厚等译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7 ,第 214 页 ---217 页 王建筠 《市场经济与人权》第15页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第 6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109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第 39 页 王建筠 《市场经济与人权》第15页— 17 页 谭世贵《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 第 244 页 【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 商务印书馆 1982年出版 第 156 页 周其仁《挑灯看剑》第 19 页 吴晓波《拿什么来拯救中国经济》的《推荐序》 卢锋《经济学原理》 P207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179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126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24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的变迁》第 24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第 319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第 320 页 卢锋《经济学原理》第 320 页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38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270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232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124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190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308 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 后记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第 15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 1 77页 《顾准文集》第 260 页 摘自百度百科名片 叶檀,《用什么来拯救中国经济》, P272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43页 《顾准文集》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第 166 页 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第 120 页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 9 页 《世界人权宣言》
2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握好自己的研究方向!
热度 2 jieyu515 2011-4-16 22:29
今天一天过得很是充实。上午参加了我们学院组织的师生趣味运动会,很愉快,而且颇有收获(奖品多多)。还发现自己其实还是比较适合与小孩子交流,我觉得更舒服。 剩下的半天时间去参加了学术报告,老师说是个牛人,最近两年发了不少Brai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Image等等。先是下午去听了小组讨论,听晕了。妈呀,这是什么呀。实验设计还听得懂,和认知有关嘛,可一到分析方法,网络模型 small-world network. 头就炸了。 到晚上是他的讲座:Human Brain Connectome: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龚永老师(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他从三个方面讲解:Structural MRI, Diffusion MRI and Functional MRI的脑网络连接,以及在临床疾病(AD,OCD)的应用等等。结果很有应用价值,也很有意义,但是,对我们来做。感觉很困难。首先,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计算机,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其中心理学是最没有优势的。可是我却是偏偏是最没有优势的学科。但是这门技术下,所得到的结果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因而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也是相对较高的。我要不要做这个方向呢?如果要的话,那我们一点优势都没有,我们心理学最重要的是,实验设计比较严谨,但是而这种,却偏偏很简单的两种条件,就可以达到了。那么那些临床医生他们做起来不是更简单,而且被试也容易获得。可是我们却困难重重。
个人分类: 学术报告|3322 次阅读|3 个评论
What can a quiz do for instructors?
热度 1 zuojun 2011-2-19 07:49
Today is Friday. I was told this morning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on campus seemed low. There is a good reason for this, because the coming Monday is a federal holiday and some students decided to take an extra day off by not coming to school today. When I went to my class at noon, I clearly sensed the drop in attendance. So, I decided to use instructor's secret weapon, namely, giving a quiz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to find out who didn't come to class. But, I had something else on my mind. I only asked one simple question: Why do we care about El Nino? Explain from the view point of fisheries, in one word, two words, or one sentence. (Note: Today's lecture is on fisheries.) More specifically, I said this is NOT about El Nino and climate change, which we learned earlier (in the semester). The answer key has two words: Peruvian anchoveta. Only one student wrote down the same two words as I did for the key. One student wrote down three sentences, including the last one on climate change. Another student started his three sentences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ended with "Also, it affect(s) anchovies." What have I learned from these quiz results? How different human brains work!
个人分类: Education|2375 次阅读|4 个评论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热度 1 gwyan3410 2011-1-6 14:50
Recently I have read a news on the Internet reporting there is a kind of jellyfish that is able to rejuvenate when they are adults. Quite a few people commented on it that how wonderful if I could be immortal just like the deathless jellyfish. Someone even suggests scientists should fi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y the jellyfish is undying. Instead of focusing on whether and how lives, including human beings can be imperishable, I am interested in asking what it would be like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Of course there are numerous benefits if people were deathless. It would save plenty of time to bring up the next generation. It would raise the productivity unprecedentedly. And it would extremely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mankind itself. What’s more, without fear of death, humans think they will live the happiest life in the planet. But can people really live the happiest life if the dream of immortality comes true?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population would explode and the circumstance of no standing room could become real.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it would be a sweet dream for humans and a nightmare for other organisms especially other animals. And then without sufficient food, the legend of cannibalism would come true.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it would 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weak and the strong. Then part of the population, even the majority could die for their poorness or weakness instead of for physiology. Eventually the supreme, ultimate unfairness would ruin the world. If human beings were deathless, maybe all the above would not be the worst. Cupidity, subjugation and dictatorship would suffuse the earth. The familial affection, friendship and love among people would vanish into thin air. Without emotions, especially love, even though humans can live, exactly exist forever like rocks, is it meaningfu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6 次阅读|1 个评论
one video on TED
andygaga 2010-12-28 22:39
Life lessons from big cats Beverly Dereek Joubert The video url: http://www.ted.com/talks/beverly_dereck_joubert_life_lessons_from_big_cats.html Leopard, lion, tiger and cheetah, they are four kinds of big cats on our planet. Leopard, lion, tiger, cheetah, hyena, baboon and elephant, as we know, thousands of predation happens everyday, and lives always there are, and they become more and more adapt to their world. But because of our human beings, things have changed, it becomes a war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 no exception even for the hills and rivers. Many of them extinguished. Leaving only their bones, furs and pictures. As follows are the words said by this couple. Many people believe, in fact, the death begins in the eyes, not in the heart, not in the lungs, and thats when people give up hope, or when any life form gives up hope, so just when you think its over, something else happens, some spark gets into you. We have to be open all the times. But thats , I think, what this is all about, is that these individuals have these personalities and characters, but for us to get them, not only do we push ourselves, but we live in certain rules of engagement, which mean we cant interfere. This sort of behavior has been going on for three, four, five million years, and we cant step in and say, thats wrong, and thats right. But thats not always easy for us. We need it, we respect and celebrate each other as a man and a woman as a community and as part of this planet, and we need 2 continue tha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营养学_百度百科—translate this page
zuojun 2010-12-2 14:31
Before you read this Blog , I have a short story to share with you. One day many months ago, a colleague asked me how I was going to make a living in a few years when MACHINE will be translating, say English into Chinese, or vice verse. I didn't know how to answer his question, and became worried (because I was planning to be a full-time freelance English editor). So, I went home and did my homework, by asking the machine to translate a page for me online. Guess what happened? This is what a machine can do for us,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Enjoy 百科名片 Wikipedia card 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食物摄入不足的后果的一门科学。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is about the nature of nutrients in food,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food intake in the consequences of a science. 临床营养学中的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于增进健康的化学物。 In Clinical Nutrition is the food nutrients can be absorbed and us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chemicals. 某些营养素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Certain nutrients are necessary because they can not synthesized by the body and therefore must obtain from food. 对患者来说,合理平衡的营养饮食极为重要。 For patients, a reasonable balance die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营养饮食和药物对于治疗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 Medical and Edible food and medicine from the same root, that diet and med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would be similar. 合理的营养饮食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抗手术和麻醉的能力。 A reasonable diet can improve the body to prevent disease, the ability of anti-surgery and anesthesia.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5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坛杂俎(6):A Short Review for a Piece of Blog News
pww1380 2010-11-30 10:22
学坛杂俎(6 ):A Short Review for a Piece of Blog News 杨文祥 I don't think it's a good thing to back up people's brain and its memories though the rapid progress of technology could offer this possibility. For in that way, we will be not able to protect our privacy and individuality effectively on which our dignity based. __________ Writing Date: 2010-11-19 Reference: 1. Humans able to back up their brain and its memories within two decades, claims top scientist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695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Human brain has more switches than all
fangjinqin 2010-11-18 14:57
Human brain has more switches than all computers on Earth http://news.cnet.com/8301-27083_3-20023112-247.html?part=rsssubj=newstag=2547-1_3-0-20 Human brain has more switches than all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2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Thanks「Google.com. hk」for supporting Human equality!
baijiab 2010-11-10 11:01
Thanks 「 Google.com. hk 」 for supporting Human equality!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CNsource=hpq=electronegativityaq=0aqi=g10aql=oq=electroneggs_rfai=CTVPW7P3ZTNrrHoWaiwPr7u2LCwAAAKoEBU_QOA 1M
个人分类: 科研成果|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A map of human genome variation from population-scale
xupeiyang 2010-11-1 08:02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9/full/nature09534.html#/affil-auth A map of human genome variation from population-scale sequencing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Consortium Affiliations Contributions Corresponding author Journal name: Nature Volume: 467 , Pages: 10611073 Date published: (28 October 2010) DOI: doi:10.1038/nature09534 Received 20 July 2010 Accepted 30 September 2010 Published online 27 October 2010 Abstract Abstract Introduction Data generation, alignment and variant discovery Power to detect variants Genotype accuracy Putative functional variants Application to association studies Mutation, recombina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Discussion Method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uthor information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Comments Article tools 日本語要約 Print Email Download PDF Download citation Order reprints Rights and permissions Share/bookmark Connotea Cite U Like Facebook Twitter Delicious Digg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a deep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genome sequence variation as a foundation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of the pilot phase of the project, designed to develop and compar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genome-wide sequencing with high-throughput platforms. We undertook three projects: low-coverag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179 individuals from four populations; high-coverage sequencing of two motherfatherchild trios; and exon-targeted sequencing of 697 individuals from seven populations. We describe the location, allele frequency and local haplotype structure of approximately 15 mill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1 million short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and 20,000 structural variants, most of which were previously undescribed. We show that, because we have catalogued the vast majority of common variation, over 95% of the currently accessible variants found in any individual are present in this data set. On average, each person is found to carry approximately 250 to 300 loss-of-function variants in annotated genes and 50 to 100 variants previously implicated in inherited disorders. We demonstrate how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nform association and functional studies. From the two trios, we directly estimate the rate of de novo germline base substitution mutations to be approximately 10 8 per base pair per generation. We explore the data with regard to signatures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identify a marked reduc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genes, due to selection at linked sites. These methods and public data will support the next phase of human genetic research. Subject terms: Genetics Genomics
个人分类: 自然杂志|2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ature-P:Modelling the scaling properties of human mobility
fangjinqin 2010-10-7 11:44
Nature Phys:Modelling the scaling properties of human mobility Modelling the scaling properties of human mobilit
个人分类: 学术文章|51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搜寻者优化算法?不,现在是人群优化!(The seeker optimization
热度 1 dchzyf 2010-9-27 22:25
The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renamed as human group optimization (HGO), As a swarm intelligenc algorithm, HGO mimics human group behaviors, especially the searching/foraging behaviors to sol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However, we stillhave many things to do about human group searching/foraging behaviors beyond the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基于现有类似群体智能算法的取名规律,如蚁群优化、粒子群优化、蜂群优化、菌落群优化、鱼群优化等,根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6669 中各位老师的建议,原搜寻者优化(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900 )因为模拟人类(人群)搜索/觅食行为,已更名为人群优化(human group optimization, HGO)。当然不只是改名了事,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人群的搜索/觅食行为。 恳求您的指导!
个人分类: 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5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智能还是人群智能?human team,human group还是human crowd?
热度 1 dchzyf 2010-9-25 10:25
本人致力于对人类(人群)搜索/觅食行为的研究,并基于此开展新的群体智能研究。在我的前期工作中,我们提出了搜寻者优化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OA)(一些研究进展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900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名称不好,主要在于她不能反映是基于人类(人群)搜索/觅食行为这一基本思想。 考虑到一些现有类似算法: 蚁群优化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粒子群优化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鱼群优化( fish school optimization, FSO)、 蜜蜂群优化 ( honey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HBCO)等的取名规则, 我们正在对human search/foraging behaviors进行in-depth研究,然后对SOA进行改进、完善,并将SOA更名为human teamsearch algorithm/humanteam optimization (HTO) algorithm (人群搜索/人群优化)。 但是其中的几个专业术语我至今仍在纠结:基于模拟人的行为的群体智能算法称为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HI)呢还是人群智能(HumanTeamIntelligence,HTI)?人群优化中的人群翻译成humanteam是否合适?或者应该翻译成human crowd? 欢迎各位同仁、高人指点迷津,另外也恳请推荐相关研究资料!
个人分类: 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5040 次阅读|6 个评论
翻译: 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热度 1 waterlilyqd 2010-8-9 16:29
Geography consists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ub-fields of knowledge with similar methodology: Physical geography and human geography . The following table also helps to mak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geography more apparent. This tab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phenomena or elements studied by each of these sub-fields of knowledge. Knowing what kinds of things are studied by geographers provides u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地理学由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知识领域组成 , 二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相似。表 1 可以帮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两种地理学之间的区别。此表描述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的一些现象或者研究要素。明白地理学家所要研究的对象,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者之间的差异。 Table 1 : Some of the phenomena studied in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表 1 :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些现象 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 Rocks and Minerals 岩石和矿物质 Population 人口 Landforms 地貌 Settlements 聚落 Soils 土壤 Economic Activities 经济活动 Animals 动物 Transportation 运输 Plants 植物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娱乐活动 Water 水 Religion 宗教 Atmosphere 大气 Political Systems 政治体制 Rivers and Other Water Bodies 河流和其它水体 Social Traditions 社会传统 Environment 环境 Human Migration 人类迁徙 Climate and Weather 气候和天气 Agricultural Systems 农业系统 Oceans 海洋 Urban Systems 城市系统 Geography is also a discipline that integrates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 matter. Almost any area of human knowledge can be examined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Figure 1 describes some of the main subdisciplines within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s primary subdisplines study the Earth's atmosphere (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 animal and plant life ( biogeography ), physical landscape ( geomorphology ), soils ( pedology ), and waters ( hydrology ). Some of the dominant areas of study in human geography include: human society and culture (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 behavior ( behavioral geography ), economics ( economic geography ), politics ( political geography ), and urban systems ( urban geography ). 地理学是一门融合了一系列广泛主题的学科。人类的所有知识领域几乎都可以从空间层面加以剖析。图 1 描述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一些主要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分别研究地球的大气(气象学和气候学)、土壤(土壤学)、水体(水文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些主要领域包括:人类社会和文化(社会文化地理学)、行为(行为地理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政治(政治地理学)以及城市系统(城市地理学)。 The graphic model in Figure 1 indicates that the study of geography can also involve a holistic synthesis. Holistic synthesis connects knowledge from a variety of academic fields in both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y. For example, the study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arth's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resulting global warming requir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complete understanding. The fields of climatology and meteorology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effects of adding addition greenhouse gases to the atmosphere's radiation balance. The field of economic geography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how various forms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y contribute to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through fossil fuel burning and land-use change. Combining the knowledge of both of these academic areas gives u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why thi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occurs. 图 1 表明,地理学研究还涉及整体的合成,即将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中各学术领域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例如,研究地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和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变暖时,需要通过多学科的方法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气候学和气象学,我们了解到温室气体的额外增加对大气辐照平衡的物理效应;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人类经济活动在燃烧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信息。将这些学术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 The holistic nature of geography is both a strength and a weakness. Geography's strength comes from its ability to connect functional interrelationships that are not normally noticed in narrowly defined fields of knowledge. The most obvious weakness associat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approach is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holistic understanding is often too simple and misses important details of cause and effect. 地理学的这种整体性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其优势是能够将在某一狭窄的知识领域中难以被发现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串联起来,而采用地理学方法最为明显的劣势是这种整体的了解往往太过简单,常常会遗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重要细节。
个人分类: 翻译实践|10093 次阅读|5 个评论
Human- nature interaction system
starboy 2010-7-5 15:15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Patriotic] or/and [love human society] ?
baijiab 2010-6-14 08:58
emerges imagination: Would promote ? By Yonghe Zhang for totalitarian countries people is a kind of political fanaticism, and for Westerner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political so-so, because politicsisaprocessbywhichgroupsofpeoplemakedecisions. For human society, the State is also a political group. Therefore we can say ? Because Marxism also proposed: the world proletariat unites to realize the communism: the average of material enjoyment, withering away of the States. 浮想: 可否提倡 ? http://blog.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586
个人分类: 惠林之谏|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when compared to ultra deep field...
zuojun 2010-5-8 08:43
If you cannot watch it now, please save the link for future... http://www.flixxy.com/hubble-ultra-deep-field-3d.htm A Blog by 王元君 (发表于2009-7-15 18:23:39) has a few pictures from the above link, and his thoughts...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699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2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Hidden Brain, a book by Shankar Vedantam
zuojun 2010-3-30 08:48
Sometimes, I regretted immediately the quick remark I just made. Like a few days ago, I walked next to Prof. Dou and recounted what my college classmates thought about men’s height,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a potential boyfriend in the late 1970s. I would not have said that if Prof. Dou were short, but I would not have said it either had I thought about how other people in our sightseeing group might feel. Such a slip happens to me from time to time, and now I know it’s my hidden brain that does it when I am not paying enough attention. A girlfriend of mine complained about verbal abuse by her husband, when he was tired and became impatient. He would later apologize to her: “I have no idea why I said what I said.” It’s hard for her to accept his explanation, but I told her she should. I also told her to read “The hidden Brain” by science writer Shankar Vedantam. In fact, I would recommend The hidden brain to anyone, just because it's good for us to understand why we sometimes say things that we regret (often immediately) and how to be more forgiving to other people's rude remarks or behaviors. It’s by no means a great book, and I don’t agree with everything in it. However, reading this book certain has helped to make me a happier person :)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book, go to NPR’s How 'The Hidden Brain' Does The Thinking For Us
个人分类: iBook|4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言学与人类本质language and human nature
carldy 2010-2-23 20:15
语言学与人类本质 language and human nature 正常人至少能说一种语言,而且大多数人对所说的语言都有比较好的认识。语言是什么东西?为人类所特有?对人类又有何贡献?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算不算科学?这样的话题,经常出现在与语言问题相关的场合。 一个多世纪以来,语言学家一直在尝试把语言学解释给其他对语言学话题感兴趣的人。有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都曾撰书立说,介绍语言与语言学知识,目的在于教育外行人员或启迪临近学科的学者。这些书有些已成为经典,比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William Dwight Whitney ,在 1875 年出版了专著 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 an outline of linguistic science( 《语言的生命与成长:语言科学简介》 ) 。随后有三位著名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家 Edward Sapir ( 1921 )、 Otto Jespersen (1922) 与 Leonard Bloomfield (1933) 出版了同名书籍 Language( 《语言》 ) ,这些书成为研究语言的一代经典。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Noam Chomsky在1975年 出版了 Language and Mind( 《语言与心智》 ) ,另一著名学者 Steven Pinker于1995年 出版了 The language instinct (《语言本能》 ,该书曾数月保持为最畅销书之一)。这样的书,不一而足,举不胜举。 语言学家把自身所研究的语言看成一门科学,即专门研究语言的科学。这一观点,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得到学者的认可。 Max Mueller 在 1869 年出版专著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语言的科学》),在该书第一章,作者就指出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one of the physical science( 语言科学物理学的分支学科 ) 。 语言,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不属于真正的科学活动。语言学家把所研究的领域看成是一种科学,那是因为他们共同分享科学所共有的特征即具有明确的科学研究与调查目标,那就是语言。语言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客观科学的认知(或更准确地说进行跨学科理解)。一旦我们接受科学需要调查研究这样的观点,我们就可以说,研究任何事物,只要能通过科学手段进行理解与阐释,都可以说具有科学性。 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理解的可能性取决于研究目标的复杂性与规律性,物理学之所以如此成功,相对来说,是因为物理现象的高度规律性而非杂乱无章。相反,人文科学没有取得像物理学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非常复杂的,不像物理世界或生物界那样有规律。语言与人类行为的其他方面相比,也具有规律性,我们称之为语言规则制约性。正是语言及与语言相关行为的这种本质特征,使得我们在人类语言这一领域内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研究这种为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认识人类的本质。 We now know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depends largely on the complexity and regularity of the object of study. Physics has been so successful because the physical world is, relatively speaking, highly regular and not terribly complex. Human sciences, by contrast, have been much less successful and much slower to produce results, largely because human behavior is so complex and not nearly so regular as is the physical or even the biological world. Language, though, contrasts with other aspects of human behavior precisely in its regularity, what has been called its rule-governed nature. It is precisely this property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related behavior that has allowed for fairly great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elimited area of human behavior. Furthermore,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the defining property of humans, that it is shared across all human communities and is manifested in no other species, means that by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we will inevitably also learn about human nature. Aronoff, M. Janie Rees-Miller. (eds.), 2001/2003. 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4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篇有关智能优化算法(群体智能)与“人类智能”方面的博士论文:搜寻者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热度 2 dchzyf 2010-2-5 17:11
论文下载地址: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9217480.nhdbname=CDFD2010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 利用正态云模型自适应确定交叉、变异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自适应遗传算法 (CAGA) 。传统遗传算法 ( GA) 采用固定的交叉、变异概率,没有充分考虑算法初期侧重 探索 、算法后期侧重 开发 的要求,易受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困扰;现有自适应 GA(AGA) 都只考虑了进化过程交叉、变异概率的趋势性,而忽视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交叉、变异概率本身的随机性,以至于虽然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但也容易使进化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性增加。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 CAGA 。由于云模型云滴的随机性和稳定倾向性特点,使得 CAGA 既具有传统 AGA 交叉、变异概率的趋势性,满足快速寻优能力;又具有随机性,提高了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极值的能力。典型函数优化和 TSP 应用验证了 CAGA 算法的有效性。 2. 利用正态云模型的 Y 条件云发生器和基本云发生器分别实现交叉、变异操作,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进化算法 (CEA) 。现有 AGA( 包括 CAGA) ,只是调整了交叉、变异概率,但没有改变进化方向的不可控性 ( 无记忆性 ) ; CEA 克服了 GA 和 AGA 的 无记忆性 ,能够在当前解的邻域内实施 聚焦 搜索。 CEA 由于利用了正态云模型云滴的随机性和稳定倾向性特点,随机性可以保持种群多样性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极值;稳定倾向性又可以很好地保护较优个体并对全局最优值进行自适应定位,从而较大程度克服了 GA 局部搜索能力差和收敛速度慢的缺陷。典型函数优化和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验证了 CEA 算法的有效性。 3. 在研究和分析人类搜索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搜寻者优化算法 (SOA) 。虽然 CEA 实现了模拟人的 聚焦 搜索行为,但是由于是通过云模型实现基于进化算法框架的交叉、变异操作,计算较为复杂,也难以直接、灵活地体现人的搜索行为。 SOA 基于经验梯度确定搜索方向、不确定性推理确定步长,具有智能性、鲁棒性、更好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并将拟牛顿法引入搜寻者优化算法中,提出了带局部搜索的搜寻者优化算法,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4. CAGA 和 CEA 是提出 SOA 过程中的前期工作,从中可以体现作者提出 SOA 的思考历程;同时 SOA 的性能也优于前面两种算法。因此,论文以 SOA 为研究重点,将 其 应用于 CEC05 的 benchmark 函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 IIR 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优化建模以及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等问题,为这些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通过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差分进化(d ifferential Evolution )等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SOA 是一种在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和计算复杂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新算法 。 参考文献: 戴朝华,朱云芳,陈维荣. 云自适应遗传算法.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7, 24(4):646-650. (EI: 074110859673) Zhu Yunfang,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et al. Adaptive probabilities of crossover and mutation in genetic algorithms based on cloud generator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 1(4): 671-678. (EI: 063610101001 ) Chaohua Dai, Yunfang Zhu, and Weirong Chen. Adaptive probabilities of crossover and mutation in genetic algorithms based on cloud model, In: Proc. of the 2006 IEEE Information Theory Workshop, Chengdu, 2006, pp. 710-713. (ISTP: BFN39) 戴朝华. 云进化算法. 西南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6. 戴朝华,朱云芳,陈维荣 . 云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 电子学报, 2007, 35(7): 1419-1424. (EI: 073510790218) 戴朝华,朱云芳,陈维荣. 云遗传算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6):729-732. (EI: 070610415221 ) Chaohua Dai, Yunfang Zhu, and Weirong Chen. Cloud-model-based genetic algorithm,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Applications Algorithms, 13E: 1860-1864 Part 4 Suppl. S DEC 2006. (ISTP: 201OS) 戴朝华. 搜寻者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and Yunfang Zhu.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igital IIR filter design,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0, 57(5): 1710-1718. (SCI: 000276680000024 ; IF: 5.468)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Yunfang Zhu and Xuexia Zhang.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09, 24(3):1218-1231. ( SCI:000268282600013; IF: 1.875,封面论文 )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Yunfang Zhu and Xuexia Zhang.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considering voltage stability with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Electric Power System Research, 2009, 79(10), pp.1462-1471. (SCI:000268822800016; IF: 1.259 )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Yonghua Song and Yunfang Zhu.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 novel stochastic search algorithm for global numeric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 2010, 21(2): 300-311 . ( SCI : 000277515800021 ) 戴朝华,陈维荣,朱云芳 等 . 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搜寻者优化算法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2009, 44(6): 871-876 . ( EI: 20100312640633 ) Chaohua Dai, Yunfang Zhu and Weirong Chen.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 Wang, Y. Cheung, and H. Liu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Revised selected paper from CIS 2006, pp. 167176, 2007. (EI: 080411055369 )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Zhanli Cheng, et al.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Global Optimization: a Case Study on Optimal Modelling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accepted. (IF:1.613 )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Yunfang Zhu, et al.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uning the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of neural networks. Neurocomputing , acce pted. (IF: 1.44 ) 说明: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 SI)包括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和非人类智能(如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文中的搜寻者优化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属于HI。注:这里的SI限指SI算法。
个人分类: 智能优化算法(human search/foraging behaviors )|6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科学
bupt1419 2009-9-15 22:15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翻译) 最近做了一篇human dynamics的文章,准备试一下PNAS,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的科研方向要怎么定位,最终决定了以社会动力学的定量分析为自己的方向。今天在网上查资料,看到D.J.Watts的一篇在nature上的文章,原来很久没看到这个复杂网络的开山鼻祖的文章,是因为他转到社会网络上去了。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由于有了复杂网络工具,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于是把这篇文章翻译了下,留个纪念。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科学 如果选择合理,基于因特网的通信与相互作用可以给我们对人类集体行为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 很少能否认现在人类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与经济问题。从伊斯兰教的外表,到集体经济安全,全球变暖,大规模疾病传播,我们的时间,能量在起着难以置信的作用 但很少自然的读者会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是社会科学。虽然经济,社会,政治科学与人口科学已经制造了过多的认识人类社会行为的发现,但是他们在建立理论解释他们的发现方面远没有比物理与生物科学成功。这并不是因为社会科学家不及其他领域的人聪明,而是因为社会问题是最难得科学问题之一。 社会现象是大量的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在时间上展开式多维的。这很难理解,举个例子,为什么一个组织的行为和他认为的不一样,有以下几个方面(a)在这个组织里工作的人,(b)其他组织,比如竞争对手,合作组织和自己的影响,(c)它操作的制度,(d)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了用物理来描述,人必须同时处理围观机制与宏观相关性之间,多体问题之间的平衡,甚至严格的理论者也没它这么坏。幸运的是,最近关于复杂网络科学的发展为将来提供了希望。 在过去的50年,社会学家深入思考了人,组织,市场在决定社会行为中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他们甚至建立了一种语言,网络分析,来定量描述这些相互作用。但分析的对象,比如朋友连接,是很难挖掘的,特别是很多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以,网络数据只有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的快照,经常只有很小的群体。大部分的研究都基于个体的自我报告,这会遇到认识的局限性,感知错误以及框架的模糊。 基于因特网的通信与相互作用的惊人发展开始减少这种限制。我们第一次可以研究百万人的实时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个体水平敏感的。同时,快速计算机的应用允许我们仿真大规模的社会网络相互作用。这个结果是社会网络的巨大兴趣。在一个世纪里有上千的文章以及书是这个方向的。预示着一个网络科学的到来。 这里面的一些思路与有些时候的广告比不是很新。许多流行的模型都过于简单,甚至过多关注数据的可行性,而忽略了一个特别的研究问题。因此,实际的社会过程很少被研究。 尽管如此,最近的将来看起来很有希望,特别是一些社会网络的基本特点可以被计算。首先,社会网络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随时间演化的。其次,他们不是单元的,而是多元的,意思是人不止一种联系,正式的,非正式的,强的,弱的,商业关系以及朋友关系,每一种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最后,在大量的人类集体动力学的框架下,网络结构必须被理解。 把这些所有的特点连在一起研究在过去很少,但我们组的两个课题开始研究这种过程。第一个是使用一个学校一年的40000个用户的email log数据来跟踪日常网络。这些动态数据在结构与个人行为的相关性方面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发现朋友圈的不均匀性。 第二个是一个基于网页的实验,有14000个用户,关于听歌,下载歌的行为。一些人自己做决定,而一些人看这首歌被人下载了多少次。这个实验不但说明了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而且说明了个体水平对宏观现象的作用,比如一个预测热门产品。 很清楚,研究社会科学的大问题仍然是难以克服的。在这个问题上,研究机构与有这些数据的因特网公司合作是很有用的。虽然这些合作会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隐私。这个问题很难扔给标题,甚至经历。我们必须开始问,因特网技术的改革是怎么导致社会科学的改革的。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9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何为“数字人”?
xupeiyang 2009-8-27 08:55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772.shtm 数字人不是真人,而是人体数据集,起源于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发起的可视人计划,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看得见的、能够调控的虚拟人体形态。其制作先选取一具尸体,将人体切成非常薄的片,利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对已切片的切面进行拍照、分析,将数据输入电脑,再由电脑合成三维的立体人类生理结构。 专访钟世镇:不要叫我数字人之父 表示研究方向已转到临床应用阶段 25日下午,84岁的钟世镇院士因其在解剖学、创伤救治、航天医学、数字人研究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成就,被授予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03年初,我国首例女性数字人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学构建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韩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的研究工作便是在钟世镇院士的一手倡导下开展起来的。他在我国数字人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他却一再对数字人之父的头衔摆手千万不要这么叫我!在他眼里,数字人的研究已不再是当下的重点,而对于这一点,他没感到失落,却有欣慰。他说如果永远最辉煌,就是停滞不前了。 现在不讲数字人了。为什么说数字人不重要了?因为现在研究方向已经转到解决临床问题了。钟世镇介绍,如今数字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到临床实践,即当下热门的数字医学,比如现在的数字骨科手术:以往骨科医生诊病,只能看片子,现在可以直接拿着病人的骨头研究分析。医生通过对患者的CT图进行分析推测,再通过快速成形机,将患者骨髓一比一地制造出来,在正式手术前先模拟手术,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度,实现了骨科手术的数字化。 http://www.nlm.nih.gov/research/visible/visible_human.html The Visible Human Project Overview The Visible Human Project is an outgrowth of the NLM's 1986 Long-Range Plan. It is the creation of complete, anatomically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normal male and female human bodies. Acquisition of transverse CT, MR and cryosection images of representative male and female cadavers has been completed. The male was sectioned at one millimeter intervals, the female at one-third of a millimeter intervals. The long-term goal of the Visible Human Project is to produce a system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that will transparently link visual knowledge forms to symbolic knowledge formats such as the names of body parts. 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发起的可视人计划 Background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 has seen an increasing use of electronic images for clinical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Visible Human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in 1989 to build a digital image library of volumetric data representing complete, normal adult male and female anatomy. 博主:应该是1986年。 可视人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1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 and human movement
orient 2009-6-11 03:45
I think there is some relation between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 and human movement. Last night I watched the movie, Einstein and Eddington. It make me moved. The scientists don't feel any tired when they are doing research. They love their research. And also think that science is beyond the national differece, and politics. It also inspired me. I am doing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social network.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 and human movement
orient 2009-6-11 03:45
I think there is some relation between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 and human movement. Last night I watched the movie, Einstein and Eddington. It make me moved. The scientists don't feel any tired when they are doing research. They love their research. And also think that science is beyond the national differece, and politics. It also inspired me. I am doing some research about computer social network. I want to explore something about it. I think every movement has their similarity. So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 and human movement?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近的工作
bupt1419 2009-6-7 22:52
最近的工作 前3个月,去了香港浸会大学一个老师那访问。重新拾起了自己很久之间就一直在脑海里的一个课题,曾经去思考过,但总是没有成功,这次有人指导,有点进步。 可以说自己很失败,或者说机会不好,在我进入研究生的时候,就拿到了这份sms的数据,老师很早就让我分析这份数据,开始因为没人指导,一直不指导怎么搞科研,后来慢慢摸索,在写了很多个垃圾程序后,终于发现一个地方可以写文章,这就是第一篇文章的来源。 之后老师又给了我一篇关于human dynamic 的第一篇文章,关于达尔文,爱因斯坦的写信规律研究以及建模,看了很久没认真看懂,被老师批了好几次,批的很惨很惨,说的一些话到现在还记得,比如我招你来干吗,要是只会写程序,不如直接招一个计算机编程的人。北师大现在的学生怎么成这样了等等。在连续一个礼拜每天晚上的教训之后,终于在一天下午的半争论中,把这个文章给理解了,也重复出来了。因为缺少眼光,也没有对这个课题继续下去,这是最大的失败,到现在才发现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差别在哪,老师给我文章是发现了这是一个新的热点方向,而我一点都没感觉。对于那份sms数据,心里也一直觉得不好,没有特别想着去用。 之后就是到了德国,在一段时间没有课题的时候,又想起来这个课题,查了查文章一看,一大堆相关的PRL的文章出来了,那时候大叫可惜可惜,要是我也早进入这个题目,这些文章中可能就有我的了。后来也思考过这个题目,有一个很好的idea,也在空余时间写了一些程序,但因为缺少指导,也没人真正愿意和我交流,又放下了。之后电脑坏了,程序都丢了,就暂时放一边了。 这次去香港,本来是找那个老师要一个课题来当毕业论文的,但是第一次讨论,他就对我说的这个题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觉得这个可以当一个切入点,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全耗在这个题目上了。得到的结果还不错,老师说有希望发PNAS,但我缺少信心,这个题目已经不是很新了。我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了,碰碰自己的运气了。 这个题目自我感觉很有意思,和实际联系很紧密,关于具体内容等下次再写。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