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母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英语不是母语的苦:7位外国研究者谈科研的语言门槛
NatureResearch 2020-4-22 18:00
当英语成为科学的通用语,听听这七位研究人员怎么说。 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但不管是来自北京、柏林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研究人员,都必须用英语呈现他们的大部分想法和研究结果。这种主导性语言的存在简化了整个科学过程,但也带来了其它问题,埋下了引发冲突的风险。比如去年1月,美国杜克大学的生物统计学教授曾斥责中国学生不应在校园里说母语。 《自然》采访了7位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的语言障碍的研究人员。 英语水平欠佳的研究人员不仅需要面对学习一门新语言的问题。 来源:RichVintage/Getty 复杂的问题 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家 YANGYANG CHENG 杜克大学的事件使人们关注到了这个复杂的问题。指责中国学生说母语的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大量讨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参与过许多跨国合作, 我注意到,来自欧洲的研究人员经常用他们的母语交流; 但我很少看到中国或韩国的研究人员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学术环境中用母语交谈。 讲母语会让他们感到不自在。 我知道有些英语国家的教授对来自中国的学生很头疼,但中国的受教育机会极为有限。学生无法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想法,常被看作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科学清晰思考的能力,这是错误的。 我很幸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学成也比较早。中学时,别人觉得我会成为一名翻译,这也是中国女性很常见的职业选择。但我想研究科学。我用英语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没有问题,但我的很多同事,那些极为出色的科学家们,却曾在这一过程中苦苦挣扎。 后来,他们决定不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仅仅因为跨不过语言这道坎 。 中国研究人员为全球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贡献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中文是丰富而美丽的语言,但它缺少描述物理科学的很多专用名词。我甚至不知道如何用中文介绍我的工作——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心胸放开阔 印度班加罗尔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野生动物生物学家 SNEHA DHARWADKAR 我发现印度的科学家常常瞧不起不会英语的人。我在保护区工作,当欧洲或北美的科学家来这里做野外研究时,总喜欢聘请讲英语的人。在他们眼中,如果请的人英语不好,就要花很多时间培训。情况的确是这样,印度的大多数保护区都面临人手紧张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也不想增加工作量。因此,他们一般会请家庭背景较好,有条件学习英语的人。 世界上有太多人都想为科学作贡献,但英语水平不够却拖住了他们的脚步。资助机构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点什么,比如明确要求访问研究员聘请当地人士,即便他们的英语不够流利。 有时候,当地人比初来乍到的科学家更能理解问题所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不管是用印度语还是英语说 。 我是@herpetALLogy的成员,这是一个Twitter小组,汇集了不同背景、语言和方向的爬虫学家。我们会在这里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对于那些没有语言障碍的人来说,让他们切身体会真的很难。 科学应该向当地人张开双臂,研究项目不能只造福自己人。我在招人时会去了解对方正在经历什么,能够对项目有什么帮助。我们还会拿他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也让我受益良多。科学家应该对有心为科学作贡献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你需要伙伴 都柏林城市大学语言和跨文化关系研究员 VERA SHERIDAN 我天生就能说双语。1956年匈牙利革命期间,我和家人离开了祖国,成了难民。我非常理解那些一心想先学好英语的学生,为此,我整理了一系列资源 (go.nature.com/2wx54tc) ,希望能帮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高学术英语。 许多学者总是认为前来求学的学生各方面已经成熟了,但学生还要领悟一门学科的文化。对于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这一挑战尤为艰巨,是他们无法独自完成的任务。他们需要导师和机构的共同辅导。 导师要花更多时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写作的规范以及不同期刊的要求 。把博士论文变成一篇期刊文章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适当指导,学生只会一味地东拼西凑,而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发表的。 学校也要给予国际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培养,光请一些学术写作专家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专家通常来自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背景。 学生需要的是能在特定学科教他们写文章的人。 我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印度研究人员的论文因为语言问题被退回了。他自认为解决了文章里的问题,但论文再次被拒了。 原来问题不是出在研究质量上,而是语言质量上。 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不堪的经历之一 。 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想象得多。对于富裕国家来说,要让科学接触到更多人应该不是什么大难题,比如可以在经费中加入语言支持和翻译服务。 说英语的人俨然成了科学的守门人。如果门继续关着,许多好观点和好研究也会被挡在门外。 寻求指导 荷兰Ekpa’palek项目主管 CLARISSA RIOS ROJAS 我来自秘鲁,我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做外国人也有好处。随着实验室越来越国际化,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将有很多益处。我和意大利、葡萄牙的科学家交流不成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语言与西班牙语很相似。语言的相近也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Clarissa Rios Rojas说,用母语来指导英语不流利的科学家,可以使之受益并帮助他们适应。 来源:Courtesy of Clarissa Rios Rojas 在我的经验中,母语非英语的人在科学方面不太有竞争优势。这不仅在于科学论文的读写困难,而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系统的科学过程和文化。 单靠掌握一些新词汇不足以帮助他们成功。 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指导,用他们母语进行的指导 。 2015年,我创立了Ekpa’palek,一个帮助拉丁美洲学生熟悉学术流程的辅导项目。在我的学员中,90%讲西班牙语,10%讲其它语言。学习英语仍然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几乎所有的博士申请都是英语写的,大部分工作面试也是用英语进行的。我会让学生去YouTube上看语言教程。如果无法上网 (这在秘鲁很常见) ,我会让他们去教堂。教堂里有很多说英语的人,他们一般也很乐意帮别人练习。 拥抱语言多样性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动物学家 TATSUYA AMANO 作为一个母语为日语的人,我一直在努力克服语言障碍,我的研究也没有一帆风顺。在我们保育领域,许多研究都是用当地语言写的。在我和同事2016年发表在《PLoS生物学》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查阅了75000多份2014年发表的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我们发现,其中36%都不是英文论文,这其实为内容使用带来了一定限制。 英语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科学记录中造成了极大的偏见。 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我们发现在英语使用者比例较高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也更完整。换句话说,在很少讲英语的国家,生物多样性记录也相对较少。可以说,我们对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我们需要拥抱语言多样性,用英语以外的语言挖掘更多的科学知识 。这也是我在昆士兰大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我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评估保育干预措施的研究。目前,我已经找到600多篇非英语的同行评议论文。我与讲这些语言的同行合作,从而更多地了解这些文章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如何能填补以英语为主的研究的空白。 我猜想许多英语为母语的人只认为语言障碍是个小问题。他们或许觉得谷歌翻译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其实机器翻译还差口气。如果你用翻译软件翻译一篇科学论文,一般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我们需要改变对英语非母语者的态度。如果你有机会评审他人的论文或职位申请,考虑一下英语非母语人士可以提供哪些不同的视角。你的母语或许不是英语,但你可以为国际社区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你应当引以为豪。 加强英语教育 法国Sensorion体外研究主任 MONTSERRAT BOSCH GRAU 我在西班牙赫罗纳大学获得的博士助学金中,有一项“流动预算”专门用来支持国际合作。多亏了这个机会,2000-2002年期间,我一共在蒙彼利埃的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 工作了12个月。在那里,我必须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工作中用英语,生活中用法语。无法和别人交流让我感到很沮丧,但我必须保持警觉,充满斗志,因为我要去接近别人:别人不会主动来找我说话,因为我们语言不通。 我中学时学过英语,但程度不高。西班牙也不放英语电视节目。我在大学期间完全没有接受过针对英语的培训。法国有些课程可以帮助外国学生学习法语,但没有类似的英语课程。 我平时会读大量的英语,不光是科学论文,还有文学作品。我还会找人用英语聊天。因为在法国,我的大多数同事和朋友都来自非英语国家,所以我们一起学英语。 当我们和母语是英语的人交谈时,我们其实一脸茫然,尤其是遇到英国人,我们都认为英式口音太难懂了 。但许多说英语的人意识不到自己语速很快。很多英语非母语的人更愿意与和他们一样的人交谈,因为这样会轻松一点。 语言是成功的工具,掌握说的方式和对概念定义的方式则是成功的基础。我们需要一门通用语言来交流科学,这门语言现在就是英语。这是件好事,因为英语非常适合科学:它既精确又直接。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产业界,英语好都能助你申请到理想的工作和项目。 语言障碍从来都无法阻止我追求内心想做的事。 但是,如果英语不是你的母语,会议发言、撰写论文和寻求资助都会难上加难 。你要先过了语言这一关。 在学术会议上,英语不完美并不是严重的问题:听众都很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有限度的, 有些人的英语差到可以掐灭交流的火花 。科学讨论是逾期不侯的,分享信息和知识的机会一旦错过就错过了。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大学入学前和入学后的英语教育。每个国家的博士项目都应该提供出国研究的机会,像我当年那样。 有一点你要接受,虽然你的英语交流做不到十全十美,但还是要坚持。阅读英文书刊,观看英语节目,用英语写实验室报告,用英语开会。请你所在的机构提供英语培训,让实验室主管资助你在读博期间去其它国家的实验室工作,或和其它实验室建立合作交流。你还能在旅行中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了解其他国家和其他生活方式,开阔你的视野。 一段有失公平的历史 普林斯顿大学现当代历史教授 MICHAEL GORDIN ,著有 Scientific Babel 要说英语天生就比其它语言更适合搞科研,其实不见得。用中文或斯瓦希里语搞科研也能搞到今天这个水平。 但不管怎样,由于各种经济和地缘政治博弈,英语成了科学研究的主要语言 。 统一语言做研究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效率。全球如今约有6000种语言。如果全部用上,大量知识都会流失。在18和19世纪,欧洲的科学家为了跟上学科的动向,不得不学习法语、德语和拉丁语。随着英语成为主流,现在科学家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了。但这么做未免有失公允。 因为在那些不说英语的国家中,除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他人的路从一开始就被堵死了。想想有多少聪明的头脑就这样被错过了吧。 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早已习惯了使用英语,而英语本身也在适应科学的发展,引入了专门描述概念和过程的新词汇。当新的领域出现时,专业术语可以在现有词汇的基础上演变。在计算机科学领域,Internet(互联网)、software (软件) 和cybernetics (控制论) 这些英文单词已经四海通用了。许多语言欠缺的正是这种历史,缺少衍生出科学词汇的基本条件。如果全世界决定改用泰语或印度语作为科学语言,光是从头创建一套术语体系就会花费大量工夫。 常常有人问我,英语会不会被取代。我认为不太可能。英语是一种反常现象。在此之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种全球性语言,我认为以后也不会有。 未 来,或就在本世纪——科学语言可能会三分天下:英语、中文和另一种语言 ,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或阿拉伯语。 即便所有讲英语的科学家一夜之间蒸发了,英语仍将长时间占据其领导地位。因为很多知识已经用英语写成,它们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原文以 When English is not your mother tongue 为标题 发布在2019年6月10日《自然》职业特写上 原文作者:Chris Woolston Joana Osório ⓝ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1797-0 自然科研论文语言润色服务 施普林格·自然致力于促进研究人员的事业发展,从2008年开始便推出自然科研编辑服务(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目前编辑过的文档数量超过 75000 篇。 针对英文写作,我们有语言润色服务可供选择,母语为英语的编辑将纠正语言错误,调整句式表达,提升行文流畅度,改善行文风格,帮助缺乏英语写作信心的研究人员。 ▲ 点击上图了解服务详情 点击此处上传文稿,获取报价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3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到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要比英语系国家的人困难
accsys 2015-10-4 15:11
中国人到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要比英语系其他国家的人困难 姜咏江 中国人不聪明吗?不是。只是因为所谓的高水平国际期刊非得英语发表不可,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悲哀。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中学时学的是俄语,在哈尔滨八中,还有外教。学了 6 年,最后一场上山下乡,特别是跟苏联的关系不好之后,没有语言环境学的那点不适用的俄语,也就随波逐流,渐渐地淡忘了。还好。 1977 年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开的外语课是英语。从头学吧。我的专业是数学,英语课程自然是陪衬。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专业课的紧张,不可能全身投入英语的学习,实际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82 年毕业后,根据教学需要,又搞起了计算机。我对计算机的兴趣极高,那时基本上找不到像样的计算机老师,主要靠自学。还不错,编程还是需要一些英语的,但学计算机的人都知道,那点英语实在是少得可怜。几十年虽然一直想把英语拿下,但实在不是我研究的主要问题,因而英语就是一个糊弄事儿。 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母语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顺利成章的事情,而不必而外话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用汉语思考,问题容易研究得深刻透彻,而不会生搬硬套。用汉语表达问题准确到位,我时常赞美汉语表达的精确。这也许是所有使用母语进行科学研究的人的美好感觉。 我时常想,我们中国人要用十年的时间学习英语,并且要投入极大的精力。英国人,美国人,用这十年的时间去搞科研,人家怎么不会走在我们的前面?说句实话,我一向认为英语不代表科研水平(除非是专门研究英语的人),但我们的许多人不这样认为,按照职称评定的规定,没有英语水平,自然教授的职称与你无关。我们那个时候,为了能够评上职称,放下研究的内容,专攻英语的经历,恐怕不在少数。 现在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学习英语,跑到英语环境中混的,可能会快一些,而那些在国内利用大量时间学习英语的人,能够把英语弄得跟汉语一样精通的能有几人?搞科研,想问题,能够用英语思考的能有几人?能够用英语思考的那些中国人,能不能比得上人家的中学生的语言言语能力?不知有没有人进行考证。 放下母语深邃的思考,而蹩脚地用英语写科研论文,除了跟随人家说过的东西之外,能够自己发明新的英语词汇吗?靠美国人、英国人去评价不熟悉英语的中国人搞出的科技原创,可能吗?用汉语说,他们不明白。用我们不熟悉的英语说,他们还是不明白!窘啊。。。 一个国际没有了话语权,那是很悲哀的事情。科学技术研究中没有话语权,同样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从科技语言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办好母语的科研刊物,用深邃的中华民族语言表达出我们的科技原创,那才是真正的科技原创!中国人不应该忽视汉语,因为那是最古老的书写人类历史发展的语言之一。那曾是科技兴旺发达的语言之一。 科技先进国家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研究,但就因为一时的科技落后,而把先进国家的语言做为科技先进来学,那无疑是世界上最愚蠢地认识。 2015-10-4
个人分类: 随笔|2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
mituzhifan111 2014-10-19 10:13
我读书少,写字也少,而且也是一名工科生,写的东西更不怎么样了。我写这个感想的目的是为了记下我目前的想法,存于心,时刻思考着,有机会自己再看看,再思考思考,不然就忘了。 适逢海大建校 90 周年之际,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了第三届 “ 科学 · 人文 · 未来 ” 论坛。论坛最初的发起人是王蒙先生和管华诗院士,最初的想法好像是让文理不同思想之间相互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 我有幸听了王蒙、欧阳自远、管华诗、周国平、沈国舫、钱文忠、孟伟、盖钧镒、秦伯益、童庆炳、朱自强的发言。他们讲的都很精彩,站的高度很高,不过我笔记做的差,没有一一记住他们所讲的内容。只是记住了几个我感兴趣的问题。 1 、母语教育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会断吗?四大文明古国断了三个了。有人把其归于文字的“断 ” ,即母语的消失。想想也有道理,假如中国人都不说汉语了,中国文化还能继续流传下去吗?现在母语教育是个严重的问题了,大学毕业必须过英语四级,而不少大学却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现在的小学生都开始学习英语了,而且家长很看重孩子的英语成绩,这样的话他们的母语能学好吗? 周国平说教育有两个使命:一个使命是培育、绽放前一种梦想,即实现精神的理想,使一个民族成为文明的民族,使一个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第二个使命就是筹划实现后一种梦想,如社会发展的蓝图,让一个民族成为富强的民族,让一个人成为成功的人。前一种梦想更根本,是教育的灵魂和终结使命。并说从中学到大学有三门课程是必须要开设的。一是哲学课程,哲学就是爱智慧,可以培养学生去独立思考许多人生世界的重大问题。第二门课是经典选读,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思想家的经典作品编选出来,供学生学习,让他们知道人类精神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第三门课是母语课,人应该是在文化母语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语言上的混乱。 对于我来说,英语是我的弱项,学不会,六级考了五次了还是没过。但是从高中毕业又没有上过语文课。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呢? 周国平最后又说,对于那些老师不信,学生又听不懂的课程应该取消掉。我赞成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热烈掌声,表示赞同。 我倒是希望周国平的建议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教育始终在压缩课程,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再增加语文课 …… 2 、高考改革 钱文忠说了,对于文学家,他们认为前途是悲观的;而对于自然科学家,他们认为前途是光明的。“我一直呼吁高考采取‘裸考’,取消一切加分和一切似是而非的所谓素质的考量。”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又要对高考改革保持警惕,不能乱改。虽然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不是最坏的制度。最后又说,与其乱改,不如不改。 如果要讲所谓的素质教育,那么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显然不公平的。 有同学问,高考改革是应该“从上到下 ” ,还是应该 “ 从下到上 ” 呢?专家给的答案是,从上到下。首先只有上层领导的意识改变了,下面才能改革。我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困难很大。 有同学问,科举和高考的区别。秦伯益将军给的解释是,科举是选官,高考是选才。 3 、绿化和环境治理 沈国舫院士给我们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他有一颗绿化祖国的心。从他的经历来看,我认为,理想教育要和现实结合起来。拿绿化来说,只有让学生见到了真正的贫瘠和荒凉,他才更有决心去为绿化而努力。类似的,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员工,应该都去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服务一年半载,体会体会穷苦人的生活。。。 孟伟院士 以“当前经济和环境再平衡的思考”为题向大家讲解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意义。孟伟认为,必须要改变发展的思想,必须转变环境保护的理念。要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生态环境做到保护、修复、再保护。 对于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环境保护的梦想,孟伟认为首先要提高生态保护类专业的招生比例;其次要增加过程控制学科的内容;三要大力提升环境管理类学科的水平;四要加强地球科学、海洋学等方面的教学。 我感觉也是,大学应该多开基础必须课,像环境方面的,加强常识性的教育。
个人分类: 观点|2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外国≠完全外国
热度 2 accsys 2014-10-8 13:43
学习外国≠完全外国 姜咏江 国人最看重外国货,原因是进口货好。进而国内的科学家也如此这般,一律外国,就连发明创造也一定要外国人说了算,这未免失去了科学家的风度了。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是敢于探索,敢于做前人或者别人未曾做过的事情的一群人。现在的中国科学家怎么样?言必谈国外,做必先问国外有没有?国外没有就不叫科学? 诚然,闭门造车的人很难成气候。然而一味看着国外,看着别人干什么,自己才去干什么的科学家,自然也不可能成什么太大的气候。世界上值得研究的领域数不胜数,就是在同一领域中,研究的方法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每一个研究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天地,而不应是千篇一律的一脉相承,这样才是科学研究的本来状态。 现在来看看我们的中国如何?这些年中国的科学界没有自信是最大特征。国内研究出来的东西,只要国外未见,就无人敢说对错。科学的问题没有了讨论、辩论和争执,早就失去了科学的特色。搞科学的人不一定都要精通英文吧?历史早已证明,科学并不是英语的专利。 现在的中国,不管你是研究到何种程度的论文,只要不是用英文写的,没在英文刊物上发表,那就是没水平。这对搞创新研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如今英文水平要求很高,不精通英文,发不出英语论文,就别想拿高职称,别想成为教授。呜呼哉,这真是那些不能精通英语的中国研究者之悲哀!十几亿说中国话的人,将来都要求说英语吗?有人提出,像新加坡那样华人不说汉语,将英语做为官方语言? 汉语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华所在,用汉语可以来表达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我们的祖祖孙孙并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够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相互间进行通畅的交流。想想现在的学生要化多少时间去学英语?蹩脚的英语占据了他们多少宝贵的时间?企图用“全民学英语”来发展科技水平,纯粹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愚蠢之举。 现在有许多家庭将小孩子送到美国读书,这些送出去的人将来可以成为汉语与英语中间者,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精通英语之后,去翻译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著作,科学论文,这不照样能够解决中美的交流问题吗?如若这样,就可以解放中国的大多数人,让他们把学习英语的时间用来思考,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去研究别人(包括美国人)不曾研究的方向与课题,这岂不更好? 术业有专攻。我不反对哪些对英语感兴趣的人去学习英语,甚至将英语的研究做为他们终身的职业。我是反对哪些认为不精通英语就不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就不能科技创新的思潮和论调。诚然,在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中,从整体上说,美国是走在了前面。但就个别的方面,其他国家和民族未必就没有超过他们的地方。那些用本民族语言思考创造出来的东西,及时地得到认可和推广,那才是明智科学的国家社会。 一个国家要发展,民族自信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没有民族自信心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这样的国家民族要先进强大,多半就是一句空话。 不要拒绝向先进国家学习,因为那是国家民族进步的基石之一。勇敢地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去寻找更加先进的东西,不断创新,那才是一个国家民族成为强大先进之国的必由之路。 2014-10-8
个人分类: 随笔|3320 次阅读|8 个评论
外语与母语
热度 2 heitiedan2012 2013-6-20 22:14
若干年前,不止在文革期间,包括在文革之前,人们对学习外语,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兴趣,除非专业是外语的,如北京外国语学院。那儿的学生就天天学外语,不学外语也没别的学。而其他专业的学生,说要外语学得好的,不能说没有,但的确相当地少。 我接触过两位在五十年代入学的大学生,他们是夫妇。俩人当时都学俄语,但那个时候,学习的目的就是能看资料,其他方面也没有要求,不像后来那样,要听说读写四样都要并重。那时候的重点就放在读上面,其他听说写就没有什么要求。你能做当然好,你没做到也没关系。后来男的一方要去苏联留学。到那儿得跟人家的学生一起听课,你的听力不行肯定就没戏。所以这位老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突击学习俄语发音、听力、会话,后来在苏联待了一年半,听了很多数学的基础课,打下的基础很牢固。而他的夫人由于缺少这方面足够的训练,外语的水平自然不如她的老伴。 不过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还是在学外语。不管有用没用。那时候的学生主要考虑的是,这门课是规定要学的,那么就应该学好。至于兴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在考虑的范围内。而在中学,可能就不同的。虽然中学也要求外语课要学好,但是中学生从某种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比大学生较真。我既然不知道学外语有什么用,我干吗要学它。学得好学不好有什么关系? 1964 年,我们中学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北京西郊永丰公社亮甲店大队劳动一个星期。那个村有不少回乡知识青年,都是高中毕业。他们在跟我们说回乡后的体会时,感觉在高中学的知识都是很有用的。但只有外语,还没发现有什么用。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确实的。这不是哪个人的认识问题。可是国家安排中学生学外语,毕竟不是只从当时的环境来考虑,而是从更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 到了文革期间,这外语就更没有什么人在学了。那时候干什么都“左”的厉害,你没事没唔的学哪门子外语,难道你还惦记着跟外国人联系,那不就是有可能叛国投敌吗?就是有心想学的,当着外人的面也不敢公开的、理直气壮地来学。那时有句特别糙的话,管学外语的人叫“吃中国饭,放外国屁”。一般人要听到这样的说法,谁还会有闲情逸致去学外语呢?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3 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送英语教学节目。一时间,各书店都在卖英语广播讲座初级班课本,说是洛阳纸贵也许夸大了一些,但不少年轻人以此为时尚确是不虚。不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遍又一遍地去买初级班第一册,直到再也没有信心坚持学习为止。而有些人,正是凭着这一点点的开始,后来在 77 年恢复高考时,就考上了外语专业的高校。 在恢复高考之前,这些坚持学外语的人,在旁人的眼里,也多少算作另类。他们不懂,这些人这么学外语到底为什么?是想出国吗?在那个时候,没有特殊的关节,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出国。既然没有机会出国,那干吗还要玩命学外语?这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其实,那些坚持学的人,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功利性目标,他们不过是感觉,他们的时间不应该荒废,而在当时那种情况,一般人也上不了大学,那么学习外语应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然而,自从有了托福、 GRE 之类,学外语的立刻就热门了起来。一浪热过一浪,一浪高过一浪,简直与过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了。人们的狂热,刺激着各类外语培训机构的膨胀。人们也顾不得是放外国屁还是什么屁了,只要能出国,什么都可以做,都可以学。于是,外语学习,主要是英语学习,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疯狂地发展着、蔓延着。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却遭到了极大的冷落。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中学,不过是高考的诸多敲门砖之一。那种所谓客观性单选多选试题,把相当一些年轻学子对中国语言文学那一点点热忱消耗得无影无踪。结果,青年人宁可花很多钱,包括自己打工做兼职挣来的血汗钱,都扔到新东方那昂贵的钱柜里,而没有什么兴趣来好好品尝与享受祖国语言文学所带来的乐趣。再严重下来,连自己母语中的很多字已经不知道怎么写了,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经常出现。而写出来的文字,也很少有什么文采,能让人读着通顺,看着不出现歧义就算好文章了。 说句难听的话,过去老师在教学生学外语时,说如果能用外语来思维,甚至说梦话,那就是学到家了。这话不错。可是现在有不少中国的青年学子,估计已经不太会用自己的母语来认真地思考一些深层的问题了。因为他们使用自己母语的能力已经大大地退化了。一个民族,如果她的年轻一代,视自己的母语为无物,视他人的语言为瑰宝,这样的民族谁能看得起?也许有人会说,这种看法是不是太夸大了?可是在我们的身边,不能熟练准确通顺优美地运用自己母语的年轻学子难道还少吗? 当年王朔有本小说,说有几个小流氓想当作家,写的东西倒是不少,但是都属于一塌糊涂型的,但他们自己不觉着,还觉得自己真成了名作家了。有一位把“矜持”念成“柔持”,别人批评他念错了,他不光不认错,还急扯白脸地说,给我逼急了我他妈用英语写。这是小说,里面未免有夸张和调侃。可是咱们有些青年学子,难道不是用英语跟老外对话时侃侃而谈,而用母语诉说自己的看法时却经常词不达意吗?
32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汉字演化中的无奈 ——谈提笔忘字
热度 1 luluxia8023shou 2012-11-11 19:12
有时候 有些东西你看着它这样变化着 你却是无可奈何的 无力改变 比如说现在还有什么需要手写 做什么离不开电脑了 手写的基本上就是签个名 所有的一切都是电脑操作 写字机会越来越少 幸好我喜欢做笔记 保留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觉得口袋里还是装个笔酷 每每看着一根根笔芯用光我都很有成就感 对我这样一个酷爱写字的年轻人来说 慢慢也变得提笔忘字了 想想后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因为前两天受训于上海市书法协会一名书法家 应该说他的传统文化要比我们掌握的要多得多 因为一大把年纪了天天和这类东西接触 但是他在写“万事随缘”时 写了一个错的“缘”字 他自己解释说平时只顾写繁体字呢 简化字都忘怎么写了 看来汉字现在手写只能用来审美 因为我看不惯错别字 所以我对这件事记得很清晰 很久以前 我的梦想是当一位速记员 但发现现在速记员都手持笔记本时 我的梦灭了 有时我就想我们以后能给子孙留下什么 一顿顿硬盘软件电子产品也说不好哈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汉字使我们的母文 慢慢的有些退化了感觉是 用进废退 也许这种退化可能是另一种文明的进步 也说不好 我没事总是劝自己说 不要太保守了 历史的大潮流涌动着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 …… 而我一个无名小卒 却在思考犹豫彷徨徘徊着什么呢
个人分类: 闲思|3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应该用自己的母语写作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1-9-23 17:0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尽管去国久矣,秦元勋教授得到一个在洛伦兹变换下新的不变量,他知道这个工作的意义,将结果发表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 当然,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论文也是用德文发表在德意志帝国的期刊上。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科学家首要的荣耀是为了推进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繁荣。科技成果只有用母语发表才能更快的在国内知识界传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可能真正做到科学研究反映社会需求。特别像中国这样占世界1/5人口,具有独立的华文文化圈的大国。特别是医学、农学、工程科学等具有明显实践色彩的学科领域,如果离开了社会需求、社会实践难免不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从而最终孤芳自赏,高处不胜寒。 不用母语写作几乎意味着与社会大众,甚至是与基层科技工作者脱节。这对应用科学的发展是非常可怕的,应用研究的任何科学问题只有也只可能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能也不应该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任何成果只有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经受检验,并产生新的科学问题才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形上升,也是人类正确思想发展的唯一途径。 只有不离开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就如同恩格斯的所说的“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科技工作者只有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才能做到不脱离社会实践,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用母语阅读,用母语写作。 秦元勋,“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新的不变量与最小运动质量空时参考系统”,《科学通报》,1991(16)。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3929 次阅读|5 个评论
918到了,让我们高唱《保卫黄河》
王铮 2010-9-17 07:20
我这篇文章是属于标题党。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个法国企业家用英文讲演,他的总统愤而离场,这就是当年被法西斯多国占领了仍然战斗的法国;这就是当年不管美国压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法国。 《黄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就是留学法国的,他学来了爱国主义。陈公博、周佛海兄弟,流行日本,学来的是卖国主义。 不唱《黄河大合唱》的而唱日本《夜来香》的被证明有日本血统才存活下来,这是高招。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4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新域名】喂喂喂。科学网。中国
entomology 2010-4-8 12:33
响应号召,严重建议 www.sciencenet.cn 改名!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952 次阅读|2 个评论
母语教学改革之路(3)----怎样才能达到“用简识繁”
tongqb 2010-3-11 14:47
母语教学改革之路(3) ----怎样才能达到用简识繁 去年的人大会和政协两会,就汉字的简体与繁体问题发生争议。今年的两会,没有听到这个问题的声音。是不是问题解决了呢?其实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国家的汉字政策是用简识繁,但是如何做才能使中国人达到用简识繁呢?现在的教学都是看简体字写简体字,或者在某些课文某些简体旁标出繁体字。由于学生们始终写简体字,等待他们中学语文学习结束了,请问究竟有多少人能识繁呢?我经过一些调查,绝大多数人只能认识几个繁体字,很多繁体字都不认识。读用繁体字排版的书遇到很大困难。这只要考一考这些学生看一看繁体字印刷出来的古籍就可以知道了。 今年寒假,我认识一位读大专的学生。他非常喜欢历史,到我家皆历史书。他借去了《左传》和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寒假快结束时,他把书给我送回来。我问他书读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说:为什么?他说读这种书有障碍,第一是文言文,看不懂;第二是繁体字认不全。所以读是读了,还准备了字典,还是没有读进去。 假如我们的后辈完全不能读懂历史原著,岂不是很悲哀的事情吗?不要把写繁体字看得很神秘。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写字的训练也不一定机械地按照什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要从简单到复杂。在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笔划之后,也许他们对于那些看起来笔划更多显得更复杂的汉字会更有学习的兴趣,更钟情于那些多笔划交织的游戏,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繁体字是我们祖宗所用的汉字,其中传达了许多简体字无法传达的信息。例如爱字,繁体是愛,中间是有心的,现在的简体,把中间的心挖掉了,那么无心如何去爱?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90多岁的诗人郑敏教授给我打电话时常提到这个字。当然我不是说要返回用繁体,而是要让学生对于繁体字也会认。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根基之一,我们前辈的思想与言说就在汉字中。尤其是繁体字本身就传达出许多信息。我们决不可不重视。 如何做使学生做到用简识繁呢?实际上,只有写繁才能识繁,只是写简,根本达不到用简识繁的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繁体字的字形与笔划都与简体字有很大的差异。如汉字的汉,繁体是漢,关系的关,繁体是闗,写字的写,繁体是冩,认识的认,繁体是認,两相比较,差别很大,可能还有许多繁简体的字比这差别更大的。如果不让学生亲自反复地写,对每一个繁体字都留下深刻印象,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成为无意识沉淀,如何让他们能识繁呢?所以目前的种种做法和教法,并没有往用简识繁的路上走。这是值得国家语委深思的问题。 中国的母语教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母语教学改革之路(1)一味“与国际接轨”是可取的吗?
tongqb 2010-3-5 09:07
中外的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对一个民族来说,母语就是文化本身,母语所承载的就是连绵不断的文化的链条,而人文精神也蕴含的母语所创作的文本中。日本著名的文化学家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中说:放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因此,没有一个国家不是把母语教学放在程最重要的位置。 教材是教学之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也十分重视语文教材,编写出了多套语文教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由于受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语文课程(包括教材)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致使广大的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受到挫折。新时期开始以来,拨乱反正,重新把语文课程定义为工具课,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编写出与此理念相对应的教材。这种工具论的语文理念和教材,对于消除政治论的语文观,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这种语文理念的制约下,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都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受挫,尤其突出的问题是,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缺乏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对汉语的特点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充实。这些问题在1997年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揭示,这里无须赘述。 2001年前后,国内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出版社等出版的多种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的实践活动,不约而同地以生活或价值为纲目组成单元,力图使语文教材生活化,也注意加强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们最初阅读这些新编的面貌一新的语文教材,也感到了巨大的变化,感到这一次终于与国际接轨,终于觉得新的语文理念在教材编写中得到了实现。但是,我们看着那上学了、家、太阳和月亮、大海、外面的世界、手与脑、梦想、劳动、冬天、成长这些生活单元(见北京师范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一年级上)慢慢地引起了我的思考、讨论和比较,终于很遗憾地发现在这类大同小异的教材中并没有更多的新鲜的东西。这种编法以及在课堂上的讲法不过是在较简单的层次上对英国、日本等国母语教学的摹仿。 早在18世纪,英国的英语教材初级读本从字母表开始,直到主祷文、教义、十诫和礼拜的原则来组单元。到了20世纪,以宗教为纲目来组单元的编写法,改变为以生活为主题来选择文学作品,组织单元,如著名的《牛津英语教程》学校、家庭、社区、人与动物等为主题来构成教材的单元。 日本流行的语文教材结构上都大同小异,其内容编排都是以单元的综合形编排法。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和明确的目的要求,并根据这个主题和目的要求配备数篇以阅读和理解为主的课文,并在课后附有导读说明和培养理解能力的练习。?例如在初中第二册的语文教材中列了走向新世界、文学的乐趣、自然中的奇特现象、祈求和平、在生活中、接触古典文学、少年岁月等七个以主题构成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2-4篇课文。如在祈求和平这一单元里,安排了《未能长大的弟弟们》、《木琴》和《水门》三篇文学作品。?这种编写法自然有其特点,那就是可能更体现语文课本生活化,更便于集中就某个价值观念集中进行教育。目前我们新编的几套语文教材不约而同地学习英国和日本的以生活主题组成单元的编写方法,可能也是基于上述考虑。 但是这种主题单元编写法,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生活海阔天空,无限宽广,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如何能穷尽它的版图呢?或者说,某些生活不重要,可以略去,但你怎么知道这一方面的生活就不重要呢?现实的发展可能证明这一生活在今天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明天会变得非常重要。 第二,更值得考虑的是,把多义性的、蕴含丰富的文学作品,纳入到某一生活主题单元中,无疑就限制了对文学作品自身的多义性和丰富的蕴含性,同时更可能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多义性丰富性的解读,丧失了文学的想象应有的空间,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语文课本并不符合文学的自身的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有人会说,在以生活或价值为主题组元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选取那些符合主题的、意义比较单纯的作品,但这样一来我们势必要放弃一些意义丰富深远的最优秀的作品,而语文教材往往遗漏本民族一些最优秀的作品,从而不能保证每篇选文的典范性,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这一点从日本语文教材编写队伍过分庞大,采用专稿过多也可见出一斑。 第三,过去我们以政治思想为主题组元,已经证明是一个死框框,其后工具理性为主题来组元,也已经证明是一个无生趣的框框,那么现在我们以生活或价值为主题来组元,也不过是借来了一个新框框(外国人用熟的旧)而已。可见,这种以生活或价值为主题组元的做法,不过是用新框框取代旧框框,以道德、伦理、人文的框框取代政治的或工具的框框,难道我们花费了那么大的力量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讨论,就仅仅是为了向外国借用这样一个新的框框吗?我们语文教学的中华民族经验又从何体现呢?所谓人文精神的教育就仅仅体现在这种组元的形式上吗? 总的说来,我们虽然有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并未能充分地体现出《标准》的基本精神。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看来仍然是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英文写才是顶尖的科研论文吗
accsys 2009-12-1 06:22
谁都知道,用母语思考问题,要比用外语会深刻透彻。然而,中国人就是比美国人累。不是吗?如今,你要发表原创的高水平论文,也必须用英文,不然就无人能够承认你的水平高。既然是原创,恐怕在英语词典中就找不到那些原创的词汇,于是就不得不用英文中已有的词汇乱凑,让美国人看了,词不达意,如何能够认可你? 中国人之间交流学术,更有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学习国外的先进,其目的是要自己先进。如果科研论文都必须用英文写,特别是那些创新的科研论文,不用母语书写,目的不是在国人之间交流,而是蹩脚地用英文写先给老外看,那么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可以先进性。 今见一个计算机界的国内顶尖学术会议,要求论文必须用英文写出,会议期间可以用中文交流,给人的感觉是,只有英文的论文才会是顶尖的。也许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具有国际水平,让外国人看,或者就认为与会者的水平不行,非请美国人过目,认可论文的内容不可? 时常听到中国人搞科研,花架子太多的议论。国内的必须用英文书写论文,是不是也是花架子之一?当然要求那些母语是英文的中国人,写科研论文必须用汉语也不正确。中国人科技交流,如果不是为了给外国人看,最好是用母语,这不是固步自封的问题,而是有利于内部科研交流,深刻理解科研的内容,打造中国品牌的问题。 艺术界在国际上,有一句名言本土的,才是国际的。如果我们的科研境界高超,拿出来的都是国外未曾想到或看到的东西,让外国人追着我们学汉语,不如此就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不就将我们的累送给老外了吗! 2009-12-1
个人分类: 随笔|4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岳川在母语与英语的文化天平上
jlpemail 2009-6-8 10:14
王岳川 在母语与英语的文化天平上 日期: 2006-01-19 作者:王岳川 来源:文学报 王岳川 近二十年,在强烈西化情绪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政策中,英语的重要性被空前夸大,并且在体制中被日益固定为一种模式。由于舆论的播撒和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英语成为中国当代教育中的高杆,左右着知识界和教育界的视线。譬如:无论考大学读硕读博,还是评职称晋级都需考英语。校园里各科专业的学生,埋头背英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家规定本科生英语四级,硕士英语六级的洋高杆,学生们必须跳过去。否则,学位证书就会失之交臂。因此,学生们都将外语看成头等大事。大学四年有近有三分之一时间,花费在英语的应试学习上。硕士博士花在英文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本专业学习时间。 然而由于英语几分之差的缘故,一大批术有专精的优秀人才,被英语考试的高门槛堵在了门外。中国多种晋级考试中,都将英语而不是汉语的语言水平,作为筛选的重要尺度来衡量人才。英文考试似乎成为当代中国考场中的新八股,担当着新科举的重任。 学习英语本没有错,问题是母语与英语的位置不能颠倒。这种明显将英语压倒汉语的状况,仍在被人炒作。英语仍在进一步被神化,大中学生仍成为它的信徒。英语成为了时髦,专业成为陪衬,母语不再重要。 其实中国大学对英语的过分强调,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对母语的不自信。亦是对专业素质考试的不重视,同时还表现出当下教育制度的严重西化。这种按西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法来要求人文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做法,其危害程度在未来岁月中将显现为人才断根、专业深度消逝、母语自卑主义等。譬如:当今不少学生给自己取英文名字以示高雅,而日本学生、韩国学生、印度学生却鲜有此做法。换一个洋名字的背后,其实质隐含着年轻人无意识中,一种怎样的文化自卑主义。 中国大致有超过三亿人,在花不少时间学习英语。但最终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精通英语?即使真正精通了英语,没有任何创造,那么又有何意义?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实在值得好好反省。我不反对学英语,而认为如果多懂得一门语言肯定有好处。但是有个母语与外语的学习尺度问题。如果是以英语为重来作为我们的高考、硕考、博考惟一的衡量标准,那将是贻害无穷的。我认为,英语至多作为一国文化教育的第二衡量标准,母语和专业才是真正第一位。这是问题的关键。汉字以及汉字思维或汉语思想,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显意识。这使汉字与汉语具有一致性。汉字与中国文化具有一致性。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用它表征自己心灵的每一丝启示和精神的每一点觉醒。它记录了民族历史的铁与火、荣耀与灾难,铭刻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和困惑。汉字的强大阵容表明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广阔度,以及词与物 ( 福柯 ) 对应的宽广度。 今天的教育制度制定者,必须明白的是:汉语文化圈在张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并不能以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为卑,并不能拜倒在拼音文字的强势之下。而是要在转型性创造的健康心态中,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交流和对话,以破除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仇外排外心态。在批判西方误读东方的东方主义思潮中,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坚持中国本位立场,调动知识和心性来扩充智能和精神,用普遍的中国文化知识和理性方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文化胸襟和生命价值观,弘扬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所蕴涵的生命原动力和超越精神。 西方近年来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汉语热,这对中国文化输出,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现实回应。汉语危机本质上是东方文化的危机,汉语危机的消除,是东方文化振兴的前提。只有当 21 世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成为真正的人类文化,世界文化才能走向精神生态平衡之途。 (近闻:一个非常优秀的科研苗子,由于忙于工作,无暇集中精力复习英语,在靠泊中因为几分之差无法入港,令欣赏这个好苗子的七旬院士很失望.)
个人分类: 资料库|4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