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好奇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好奇心是自感无知的表现
热度 11 孙学军 2011-3-10 05:36
好奇心是科学家的重要素质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我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素质,没有好奇心的人可以是科技工作者,但不是真正的科学家。按照饶教授的总结,做研究的动力不外乎是因为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对工作的敬业,和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赢取别人的好胜心。好奇心、敬业精神和求胜心是决定研究的最重要动力。敬业精神和求胜心基本是外界因素影响的动力是外因,而好奇心才是内在动机,是内因。因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好奇心应该是第一位的,敬业精神和求胜心是一些优秀职业人的共同特征,不是做科学家的独有特点。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三种形式的探究行为:感官探究、动作探究、言语探究。正是通过这些探究行为,幼儿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虽然说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肯定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天生的或者天然好奇心与科学家素质的好奇心有很大不同。天然的好奇心是因为相对无知与智力潜力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必然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小孩因为对许多东西不明白,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很重要,好奇成为小孩学习知识内在需求的一个外在表现。而这个需求几乎每个人都是需要的,因此几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大部分孩子成年后,知识的内在需求逐渐降低,尽管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促使人们要不停学习新知识,但这种学习压力和需求与幼儿对各类知识的需要完全不同。因此,成年人好奇心下降就成为一个必然。许多人觉得教育不能扼杀天然的好奇心,而教育正是扼杀天然好奇心的最重要工具。人之所以好奇,首先是因为无知,懂的越多,学的越好,好奇心越低是比较合理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完全不同的。最近有人提出,不要让农村的孩子上大学,从正面考虑大概是为了保持他们的天然好奇心吧。因此不学习或少学习才是保持天然好奇心的有效手段。不过天然好奇心对科学的帮助并不明显。 科学家的好奇心是一种成年人的好奇心,是一种升华的层次较高的好奇心,当然这种好奇心与天然好奇心也有类似,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被称为童心未泯的原因。不同的是,许多科学家都是对某一个领域有比较高的造诣,而优秀的科学家是那些能从现在的知识中发现问题,从观察到的现象中联想到新观念的人。因此他们是站在全人类高度上的无知,对对旧知识深入理解基础上对新知识的相对无知。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动力是对外界感到无知诱发的学习和探究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好奇心。据说许多科学家常会有自感无知的感觉,我觉得好奇心是一种自认无知的自然体现。 本文只想说一个事情: 好奇心很重要,普通的教育并不能增加好奇心,科学家的好奇心与儿童的好奇心有类似但完全不同。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7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为什么那么死板
热度 2 yanghualei 2011-2-28 08:28
那些所谓的 伟人其实并不比我们强多少,只是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超越和打破常规,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奇心,善于扑捉灵感 , 在平常人眼里是那么多疑,多么爱赚牛角.他们能够对问题穷根追底,对名利又是那么不屑一顾. 基于中国学术的死板和没纯粹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开创性的工作,甚至对开创性工作畏惧,不知道从那下手,不知道怎么做.甚至更严重的是认为搞研究只是那些博士 、 教授等来做的, 来写作此文。 我认为譬如 本科生 或者硕士 在发散性思维和知识结构特别是在开创性工作上应该优于那些所谓的上述人物.纵观科学史,可以发现点规律 : 那些搞出开创性工作的牛人,往往在大学本科阶段基本理论思想已经出现 ,其他阶段的人 往往只在人家开创性工作上面添枝填叶,甚至阻碍科学的进步. 根据两年所思.目的就是建立新的学科特别是开创交叉学科,促进人民认识的发展.但我坚信至少 我们应该学着 怎么去勇敢,怎么不迷信权威 , 怎么去探索树立开创性工作 ,其实 并不是那么难的思想 :在交叉、边缘以及矛盾和横断处, 自己一时的想法灵感,都需要展开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 , 在以后的过程中去逐渐完善它. 要 尊重原创的 ,初开始允许 逻辑上不严谨和逻辑上自相矛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 阐述同一问题, 以前登山的时候有个同学说 :“假若我每次登此山 , 都从不同的角度和道路,我就成功了” ,当 某些是错误的看法当别人提出反例的时候,还 要 保留是因为这样解释不通的时候,还可以尝试其它解释的方法. 本人 更偏重于共性的研究,并不是看不到差异性,而是与我的兴趣和对自己为了从事工作的定位有关 , 即将来从事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研究甚至业余.而这些学科就给人一种 牵强附会 的感觉,非马非 驴 的感觉. 交叉 更注重知识的整合,同时也给人的感觉有点肤浅,一,往往一新的学科的基础就很简单,简单里面蕴涵着复杂 二,要 从事交叉工作的研究, 就 必须通晓各课知识,难免会有点班门前弄斧,但是你想 , 如果不班门弄斧 ,谁给你纠错, 怎么提高啊 ! 有时候 自己 也在想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大学生课本上,甚至在向前追溯,科学包括社会科学那么多的公式 、 定理 、 理论 甚至是猜想之类的,就 为什么 以 中国人的名字 命名 那么少 , 我们到底缺什么,是不是我们真的不行 , 我想不是 ,以作者看 中国人自古就害怕失败 , 为了害怕不敢去做开创性工作 , 因为此项工作注定要走很多弯要探索,像在黑夜没有人给你方向的行走 , 想告诉大家的是做研究别害怕,哪怕提出1000理论,错误999 ,就只 对一个呢?就胜利了 ,国人缺乏的就是这点勇气 , 对于国家要想在21世纪掌握主动权 , 必须是大家有的我 们 也有,大家没有的我 们也有, 这就要求有开创性的工作 ,而 我认为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各个邦国一样 , 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 现在学科越来越细. 更需要建立关系, 但还是坚信学科会 向 综合方向发展的 , 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孤立 ,这是 它的学科使命使然. 有一些猜想 初始尝试着自己去提,即使 前人 以及提出并且 证明是正确的, 养成习惯,但总 还有一些前人没有 提出和 证明的猜想 ; 此文 的 目的 一 就是想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起来,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建立起桥梁,让自然不在单纯是自然,人文不在单纯是人文,两大学科互相促进, 即 互相借鉴它们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共同发展 ;二是 基于 中国学术的死板和没纯粹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开创性的工作,甚至对开创性工作畏惧,不知道从那下手,不知道怎么做 而写的。
个人分类: 科学史|33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零开始
bricklayer 2011-2-3 11:43
成功者的哲学总告诉我们:从零开始。 什么是“从零开始”? 为什么要“从零开始”? 如何“从零开始”? 什么是“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就是忘记以前的所有,不管你以前多么的不幸还是何等地辉煌过,无论是对自己一无是处或一无所知而痛苦自责,还是自以为学识渊博无所不能而洋洋自得,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重新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一步一步做。 为什么要“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用什么好处? 一. 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觉得世界是多么地新奇,保持一份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你会非常快乐。 二. 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能够使以一种非常简单的心理看问题,这样能够摆脱很多心理上的缚束,心放得开,因此更具有创造力。 三. 以从零开始的心态,在你做一件事毫无信心的时候或觉得厌烦了的时候,能够使你能够保持长久的耐心和信心。 四. 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能够使你胜不骄,没有永恒地终点,终点即起点。 五. 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能够使你败不馁,心里上告诉自己,“怕什么,我才刚刚开始”。 《道德经》第一章有一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觉得如下这种解释更为合理: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就想探探它的深渊高妙何在;当对它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就急切地想看看它的尽头(或终点)在哪里(徼,有“边界”的意思 )。 想想我以前我看一本大厚书的时候,刚开始还是觉得挺有信心的,想探求这书中讲了什么高深奥妙的道理或技术;当看着看着,就没什么耐心了,总不时地往后面翻,看看还有多少页,总是感叹,“看不完了,还有这么多”。 如果做到从零开始? 太极拳动作本身简单,更是一个考验人毅力和耐心的时候。如果你每次都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你定能坚持。 下面看一则苏格拉底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大家一定惊叹柏拉图的意志力。具有耐心和意志力很简单,忘记昨天所成,把自己当成一个三岁小孩,从零开始。简单好奇的眼光看问题,你不仅快乐,而却还能得到意外收获。多么划算阿。 难怪说真正的大师都虚怀若谷的; 难怪苏格拉底常说,“我自知一无所知”; 难怪Steve Jobs告诫我们: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在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失败或失去耐心了的时候,请告诉自己:“我本来就笨,本来学得慢,大不了重新开始做,做一百遍一千遍,我就不相信做不好。 大智若愚的道理懂了吗?
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马都是浮云,努力才是王道
热度 2 caijj09 2011-1-19 12:48
读研究生这么久了,学会了很多不该学习的东西,知道了很多不该知道的东西,自己变得世故了,圆滑了,渐渐感觉失去真我了。——为此神伤。 曾经看过一帖子,大体说如果小时候抑制人的好奇心,长大后就会疯狂进行“报复”——加倍去追求以满足好奇,作者想通过此观点说明,现在“Dota”一代——抑或“寂寞一代”全是因为小时候被家长,老师关在书堆里的结果。回想自己小时候,那时虽然有伙伴,但大部分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度过,有点像留守儿童。由于家居农村,电视也没怎么引起我的兴趣,虽然家里的藏书只有学校发的什么《小学生之友》以及上一辈留下来的几本破旧不堪的小人书,但即使书很少,一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门前看,看了一遍又一遍。 不知不觉上初中,上高中,这一切对普通人来说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不是很聪明,学校也没图书馆,中学后看的就全是数理化,历史地了。记得高中时学校发了一套语文课外阅读教材,里面大部分是名篇,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在做完作业后,我便会拿出那厚厚的课外阅读教材来看,算是第一次大量的阅读所谓的短篇名著吧。不过我已经很知足了,那时候特别喜欢唐诗,总喜欢暗地里模仿飘逸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柔情似水的李商隐;后来这种喜欢慢慢转成宋词,喜欢豪放的苏轼,走在路上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来几句“大江东去”(毛泽东的豪放诗词也特别钟爱);再后面元曲成了最爱,《杜十娘》,《牡丹亭》总是让我沉入其中。当我快要喜欢明清小说的时候,却要上大学了。 大一时,自己还是稚嫩的,还是刚升起不久的太阳,还是带着傻气的自信和憧憬看着这个新世界,远离了文学的熏陶,整天被活动,上课充斥了。天真的我天天为此感到幸福和精神百倍,志愿者活动给我快乐,好的课业成绩让我自满,自恋的以为自己未来一片光明。无忧无虑的度过大一后,各种事情始料不及的开始袭击我,志愿者的责任和负担加重了,开始学会逃课了,学会只是考前突击了,学习时间的减少带来成绩下降,奖学金降了档次,竞赛也是屡败屡战,考级也是屡考不过,精神世界的打击让我彻底“醒悟”了——“这个世界不是你付出了,你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 一心想找回曾经自信的我,开始了苦行僧似的生活。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朝五晚十二的生活,早晨五点半,我蹑手蹑脚起床,洗漱,出门。然后骑上那破车奔向一个目标,每天都是那个目标——综合教学楼的234教室最后一排,靠门左边第三个位置。那时教学楼还没人或者还没几个人,我大声的开始读英语,开始背单词。那时我还保留着单纯,保持着一份执着的简单的心。我会为了每天都能在那个十字路口看到那位老爷爷而高兴,会为了在晴天能看到日出而高兴,会为了我打开教室那扇门,打开那盏灯而高兴——我很幸福享受着这个过程,一个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坚持的过程。经历了风风雨雨,和老爷爷相遇了一天又一天,那扇门推开了一次又一次,那盏灯被我开了一次又一次。学期末的时候,一切都感觉回来了! 大二以后,对奖学金,对成绩,对排名都看淡了,淡了,淡到不会为了考个高分而考前突击,为了考高分而在答完题后检查一遍又一遍。由于我没给周围同学带来好处,每次考试时,他们都会为我预留第一排的位置,而我所要做的是简单的带只笔进考场,答题,交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张试卷,不得不说大学考试是从小到大遇到的最贱的考试,大部分时候我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就出考场了,最快的只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出考场后的我感觉像解脱了一样,从一个框框里解脱出来,然后带着空空的脑袋,空空的心去图书馆。 看“闲书”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有一个学期,借了100多本书,看完了80多本,稍微弥补大一大二的损失,在毕业以前看完300多本,虽然比我同学六七百本少多了,但我已经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那时喜欢看人物传记,科学家的,政治家的,哲学家的,文学家的,艺术家的统统借来一看。后来有次进图书馆,看见一整排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每天借几本出来看,连着几个星期,看完了大部分。当别人在教室自习的时候,我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在草地上,在湖边看莎士比亚戏剧。这个过程没有了课程的束缚,为此幸福了好久,直到准备考研。 来到现在这个园子本来不是我的本意,虽然心里曾渴望过,但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差距较大。在我将要放弃报考这个学校的时候,一位老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重新树立目标,不仅树立起目标,而且一直坚持着,一直努力着,前面说过,我不是聪明的人,我学习的方法除了尽一切可能的努力去学习外,没有其他捷径了。我为自己制定好了整整十二个月的计划,在一个月开始之前,我会把这个月的每天都安排好,每天的任务,目标都量化。整整一学期,我只认真听过一堂课,只回答过一次老师的问题,幸运的是半懂不懂的我居然答得很好。 这一切都过去了,读研这么久了,自己感觉失去自我的东西太多了,我虽然来到了这个园子,来到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但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当初所想象的那么美丽。我迷茫过,彷徨过,堕落过,经历了很多也许是早已安排好的事情——其实神马都是浮云,努力才是王道。 昨天一师弟跟我探讨量子力学(我不懂,瞎掰),他提出,虽然现在我们所知的是每个量子不可能准确的预测其位置或者其速度,但这个是不是有可能受其他规律支配?就像因果逻辑一样,有这个果就应该有个因吧,至少唯物理论中的因果论是这样的观点。如果真有更深层次的规律支配的话,那是不是因为这量子行为时可预测的?——这个宇宙,或者缩小范围,我们自己,我们这个社会是已经预定好的?——我承认我不懂量子力学,如果他是对的,那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不是有点恐怖?还好我没那么聪明,我能理解的是我的明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至少我不能全部预测到。 既然明天是未知的,昨天都是过去的,那神马都是浮云,努力才是王道,不管你明天是不是在这里。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695 次阅读|6 个评论
由影片《爱因斯坦三部曲》所想
zhenghui2010 2010-12-20 22:18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以及质能关系的提出者,于1999年12月26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也许爱因斯坦真的是天才,也许爱因斯坦真的不聪明,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并不聪明,只是好奇。正是这样一颗富有好奇心的头脑,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何谓好奇心,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好奇心就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可以说,每个重大科学理论的产生都与好奇心有关。比如牛顿对一个苹果为什么会掉落地上,而不飞上天空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于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产生好奇,最终发现了单摆现象。 好奇心,换句话说也就是心中始终存在着一大堆的问题,自己有了好奇心,有了问题,也就有了试图去解决问题的动力,这样自己才能在研究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 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由此可见拥有问题的重要性。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相信如果你一直问问题,答案就会出现。对于国内的科研人员来说,个人认为最缺乏的,也是和国外科研人员最大的差别就是不会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科研水平普遍落后的原因。对于国内的科研人员来说,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对于发现问题这个概念的理解真的是太浅显了。经常在论坛看到大家问我是不是适合读研究生?我是不是适合搞研究?类似的问题,其关键就是由于自己发现不了问题,而产生了、动摇了自己搞研究的信心。 要搞研究,要搞科研,重要的要有一颗好奇的心,要学会提出问题。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问题在科学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的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可以说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提出问题,尤其是科研问题,其源泉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生活、观察和实验等社会实践;二是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问题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而提出问题;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提出问题;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提出问题;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提出问题;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提出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问题的提出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正在进步。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曾经说过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也曾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由此可见,好奇心,即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道玉谈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
gl6866 2010-8-10 12:24
中国读书人的传统理念就是为了做官,而非做事。即便是做事也要做个做事的官。从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出发,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便被 束缚了 ,他们对于学习而言,只求高分,而非出于对知识的好奇心。所以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近日,刘道玉在武汉如是说。    刘道玉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了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刘道玉以武汉以武汉一所学校应届毕业生为例说,75名毕业生全部被国外大学录取,20余人获得奖学金。而这75名学生中,绝大部分曾经在体制内受教育,成绩并不突出,有的孩子甚至被认定为没前途、没希望。    在另一种教育体系里,同样是这些学生,每天下午3时30分就放学,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我,可以获得学分;主动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研究性报告或论文,也可以积攒学分;而达到一定学分,就能申请理想的大学。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和求知欲。    刘道玉说,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他提出,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如果现阶段无法取消高考,至少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形式,同时将考试与录取分开。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赛先生要有颗好奇心
xupeiyang 2010-4-3 20:38
《生命八卦》 袁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1月版 在这本书的医海钩沉部分中,土摩托探究了现代医学在草创时代的一些发现与突破。这些突破常常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但偶然的背后,则是近代科学为人类提供的更广阔的视野、更准确地认识世界的方式。反过来,在《青霉素的发现》一文的末尾,土摩托提到古代中国人也偶然发现过霉豆腐渣能治疗恶疮和肿毒,只是因为无法进一步确认其原理,错失了发现青霉素的桂冠。 这并不意味着土摩托不擅长写作技巧,在面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时候,他就时常很高明地绕开话题,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眼下转基因食品是个热点,大家的着眼点都是转基因是否安全。土摩托却在另辟蹊径讨论不转基因是否安全。如果没有转基因抗虫害技术,现代农业就需要使用农药,在《漫长的残留》一文中,土摩托对农药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从一个侧面评估了转基因的安全之争。而在《看起来很环保》当中,他跟踪几种寻常认为的环保行为,结果发现,最终的效果竟然适得其反。 请读书评: 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0_03/16/393487_0.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蛋裂痕为什么像蜘蛛网?
热度 1 harmonism 2010-4-3 16:41
曾纪晴 吃早餐的时候,儿子敲破一个熟鸡蛋,正准备剥壳,突然他叫道:我发现鸡蛋敲破之后,裂痕像蜘蛛网! 早餐我吃得快,我已经在书房里了。小家伙还特意拿着鸡蛋跑到我跟前给我看:你看,像不像? 我看了看:还真像! 为什么呢?儿子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我无言以对。要解释清楚这个为什么,还真不太容易啊。毕竟我不是学物理出身的,对力学也没有什么研究。 其实呢,这也是托词啊,我是学生物的,但是儿子昨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两旁高高的白千层树,问我的一个问题我就答不上来:为什么白千层的树干看起来是螺旋状的呢?它的枝条也很长。 是啊,有些树木的纹理是直的、平行的,而有些树呢纹理却是盘旋着从树根一直到树梢。这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我怎么就没有去思考过呢? 我只能告诉儿子,自然界中的迷太多了,爸爸也只能研究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不要以为大人什么都懂,其实,在很多事情上我们跟孩子没有多少差别。对于很多事情,大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孩子却能兴致盎然地探究为什么。 我只恨自己知识的贫乏,不能给孩子答疑解惑。或许,大人们对孩子们的问题一次次的糊弄,最终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消磨殆尽,变得跟大人们一样对于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了。 早上煮的粥不够盐,比较难吃。孩子他妈若有所思,问道:古代的人没有盐,怎么吃饭呀? 儿子马上回答道:这个我可以告诉你,古代的人吃的是吊盐,那时盐很珍贵,只能吃过饭的时候用舌头舔一舔。 你怎么知道的?我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 是你告诉我的啊! 天啊,我什么时候告诉过你啦?我怎么不记得了呢?哦,想起来了,很久很久了啊,似乎有那么一次讲过关于吊盐的事。孩子记性怎么这么好呢?无意中讲的话他竟然记住那么久。 看来,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不能马虎了啊。孩子先入之见印象非常深刻,如果我们给孩子错误的答案,那就可能让孩子的大脑植入错误的知识从而影响其今后的思考和判断,影响其对新知识的学习。 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啊。 2010-4-3
个人分类: 天和之路: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661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臺灣如此厲害的數學教育家
jiangjinsong 2010-3-28 23:28
孫文先教出千位數學資優生 撰文者:王之杰 跳過定義、少講公式,啟發孩子對數學的本能,孫文先讓台灣最優秀的數學腦袋在國際發光。 善用各種不同的數學教材及工具,是九章教學的特點之一。(攝影者.張家毓) 嫩芽剛吐的三月天,春陽把城市烘得暖暖的,應該是出外踏青,或是賴在被窩裡的週末。但一早,台北市師大附中新民樓的綜合教室裡,一群活潑好動的數學資優生 已經安靜端坐上課,連家長都得陪在教室後面一起上課。這是「九章數學愛好者俱樂部」的例行課程,拿著麥克風講課的是九章數學教育基金會的負責人孫文先。 在 過去十四年中,已經有近一千位數學資優學生,曾在這個體制外的教室裡聽過課。去年得到英特爾科學展首獎的北一女學生蘇意涵、國際小學數學及科學奧林匹亞數 學總冠軍林鼎鈞、自然科學金牌胡凱昱,都曾是這個「非主流」、「體制外」數學俱樂部的學生。九章的傳奇,連對岸的中國科學院數學所,都在北京中關村核心地 帶,留了兩千坪土地,希望孫文先能將這套教學,原封不動的搬到中國複製。 「我們不是補習班!」當陌生人問這個俱樂部時,這通常是孫文先 冒出的第一句話。他堅持在自己的理念與填鴨的補習教育之間,畫上一條清楚的線。為了與坊間無數的數學教室區隔,他想盡辦法在名稱上給這個聚會一個與眾不同 的名字,「教室」、「私塾」都不滿意,最後只能用「俱樂部」勉強稱之,這一用,就是十四年。 看看教材,就知道孫文先開的不是補習班。他 準備的投影片,教的不是公式,而是如何「打領帶」、「脫背心」最有效率、如何用傳統圓柱型的鑽頭,鑽出方形的孔?如何不用公式計算,就可以比較鞋帶的長 度?如何從花朵中看出數學密碼及蜂巢中暗藏的黃金比例?「萬物都跟數學有關,」他說,台灣的數學教育太重視教「解法」而缺少「想法」的訓練,九章要給孩子 一個完全不同的數學教育。 師大數學系畢業的他,三十多年來,從未進入主流的教育體系,也從未站上國中小的講台,當過「正統」數學老師。會把這些小朋友兜在一起,完全是無心插柳的結 果。 圓夢:出版數學教材 因員工捲款潛逃,慘澹經營 民國六十六年,孫文先從當時人人欣羨的師大數學系畢 業,在那個升學至上的年代中,拿著師大數學的文憑,不僅可以得到教職的保障,如果自立門戶開設補習班,收入比醫學院畢業生還好。然而,他在念數學系的過程 中,卻深深感到台灣數學相關教材,相當貧乏,一直想為台灣的數學教材出版市場做點什麼。 四年大學念完後,拿了家中的地契,借了三十萬 元,九章出版社開門營業,一頭鑽進了專業數學教材出版工作。 剛開始出版的《簡明數學百科全書》、《數學趣談》等書回響還不錯,賺了一些 錢,但好不容易奠定的基礎,卻在一次員工捲款潛逃事件之後,瞬間蒸發,出版社開始走下坡,最慘澹的時候,還得靠老婆在床頭找到的幾塊零錢,買些青菜、麵 條,才能勉強果腹一餐。 為了繼續專業刊物出版的夢想,他運用出版社的資源,在台大對面開了一家打字行,當時沒有電腦,論文得一個字、一 個字用鉛字敲,九章因為數學出版的專業,數理公式打得整齊又漂亮,深受理工科學生喜歡,打字行毛利雖低,但生意不錯,最好的時候,幾乎包下台大三分之一的 論文打字市場。同時,母校師大附中體卹孫文先對數學教育的執著,特別讓他在附中福利社的文具部賣文具,補貼家用。 堅 持:不開補習班 勸進聲不斷,仍苦守出版社 在兩個「業外」的支持下,九章出版社活了下來,不過卻苦了孫家一家人。孫 文先回憶,那時早上七點半就要到校張羅,一直得待到晚上六點,福利社忙完之後,又得應付打字行及出版社的工作,有時要到倉庫搬書,有時又要到裝訂廠看書 樣,孫家的三個女兒都還小,一家五口就這樣帶著棉被、枕頭,以車為家,在混著油墨味的小發財車中,穿梭台北市街頭。 日子是過得去了,但數學出版在台灣本就冷僻,加上孫文先堅持不出版升學類的參考書,九章數學雖在學術界有些名號,但 ,孩子必 須親筆「一字一句」撰寫一份自薦書,闡述自己為何願意學數學,家長也必須提交一份報告,簡單說明為何送小孩到九章。審核通過,才能坐進俱樂部的教室中。 「明 年,我計畫在台灣舉辦一個大型的國際數學競賽,把全球數學菁英全都聚到台北!」孫文先說,屆時「至少有五十個」曾在九章上過課的數學資優生,會從全球各地 回到台灣,幫老師完成這個重要心願。不過,「會議結束之後,我就要退休了!」他說,在非主流數學教育中努力了半甲子,未來,應該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將在台 灣及中國穿梭講學,出版社及基金會雖然還會運作,但數學俱樂部恐怕得畫下句點了。對於坐在台下聽講的這些資優生,孫文先眉宇中雖然不捨,但至於誰要來接 棒,似乎他自己也沒有答案! 延伸閱讀:小三到小六是學好數學黃金期 在 台灣數學教育上耕耘三十年,孫文先對現在的台灣學生數學能力憂心忡忡,直說是教改把台灣孩子數學能力給減弱了,台灣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明顯下降,甚至連菲 律賓、泰國、印尼,都逐漸追上。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可能需要格外的努力。 他提醒家長,每個小孩對數學都有天生的直覺,小學三年級到六 年級,是培養數學直覺最重要的階段,錯過了這個階段,「一些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永遠消失了。」但目前台灣數學教育,太著重訓練數學問題的「解法」,而缺乏啟 發對解決問題的「想法」,很容易把這樣與生俱來的能力給「抹平」。他期待家長別一味要求孩子計算,不必一窩蜂參加各類的補習班,應該讓小孩用自己的想法, 透過嚴謹、有創造力的邏輯思維,解決問題。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好奇心的满足
smilesun 2010-2-8 22:25
寒假这几天算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干扰,可以一个人静心做实验,沉浸于自己不断迸发的创意之中。 尽管连续几天每天工作接近19小时,能从实验中感受到快乐,依然是幸福的。 绝大部分的人做实验是迫于无赖,也许这是我和别人的区别,我所做的是一个重要的实验,需要取探索,是凭着一份执着与好奇。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在想,如果做实验的,都是出于好奇,由好奇心驱使,也许中国科研的进步不会是一点半点。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2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做一个idea充足的研究生
chyq721 2009-4-4 08:29
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 读武老师《战战兢兢谈学习方法》 武老师是战战兢兢的谈他的学习方法,谦谦君子的风范立现眼前。我等,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毛头小子,尚未修炼到武老师的火候,加上年轻气盛,也就恬不知耻,以一个尚未毕业之研究生的身份,厚着脸皮在武老师的博文基础上论述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了。 首先,我的逻辑是: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 = 充足而有新意的 idea+ 好的方法论 + 好的研究环境,等号右边三项的权重,我给的是: 0.8 、 0.1 、 0.1 ;如果同意我的这个逻辑,您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同意,也可以继续看,我会尽量说服你的。 以前就很想写篇文章,论述如何做一个 idea 充足的研究生,但是那都是自己的经验;如果有一位名家的支持,经验宣传的效果必当更好了。这便是我读完武老师《战战兢兢谈学习方法》一文后,立马闪出的念头:在武老师之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不仅仅是科技情报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更多专业的学生也应当使用这些学习方法。如有鄙陋之处,还望谅解。 前提逻辑和行此文的缘由已经给出,您是否有某种行动了呢?如果是我,会先找到武老师的这篇文章仔细阅读和分析之,也会反思自己研究历程中 idea 的重要性,而不是急着将眼前的文章看下去。这便是我的经验第一条读他人的博文或文章,一定要随时随刻联系自身,以开放的心态将他人的经验融合到自身,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多余的话就此搁止,如果您还没有看武老师的那篇文章,其链接地址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872 。看完后,冥思那么几分钟再回头看我写的东西吧。不然,您在后面看的东西一点价值都没有。 但愿,您已经将武老师的文章看完,并且已经若有所思了。 很喜欢武老师的写作风格,先凝练成一句话的精华,然后再详细展开。很多学弟学妹说我写的东西比较累赘,凝练度不够;从今天开始,积极的向武老师学习(这便是我读完武老师之文章第一条感悟)。 涉猎、外语、注意补短,说句老实话,如果做到了广泛涉猎,以上三条学习方法估计早已在您身上形成。我个人的理解是: 首先,广泛涉猎是前提。不仅仅是本专业知识的涉猎,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我做工科研究的,对趣味数学、物理和化学有所涉猎,对人文社科更是兴趣不减,每天都会关注凤凰网和科学网,任何主题都会阅读;我不仅仅看学术文献,其他报纸杂志都会阅读。如果您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一定会理解我将广泛涉猎设置为前提的理由在涉猎的过程,自然而然会总结出跟武老师一样的学习方法了。因为要涉猎,自然而然会发现外语很重要,毕竟最新最有趣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用英语表达;在涉猎的书刊报纸中,只要涉及到谈论成功,都会强烈建议注意补短,木桶的短板原理基本上五本书里会有一本谈到的。我想武老师也会同意我的这个想法吧。总之,花再多的口舌我都会强调涉猎的重要性,您要是做不到广泛涉猎,不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广泛涉猎,那么您离拥有充足 idea 还很远,别说登堂入室了,就是堂屋的门您还没有看见呢。 必然会有人发出疑问,如何做到广泛涉猎。如果您有,我想您真的已经上路了读别人的文章,一定要带着疑问,有了疑问,您就有驱动力看完,也就有了驱动力让自己尝试着广泛涉猎。 有疑问,有强烈的将疑问进行解答的欲望,于是您的求知欲就被激发,有了求知欲,实则上是广泛涉猎最需要的心理表现。紧接着,就会有人问:是的,我有求知欲,但是我又该如何保护好这份求知欲,并让其旺盛下去呢?不知您是否会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我会提出。 只要是进入到研究性学习状态的人都会发现,要解决一个问题,找到可供参考的方法,坐在电脑前,大海捞针般的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是常事。要是让一个坐不住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很快他就会抱怨读研的痛苦了,即使他跟您说他有非常旺盛的求知欲。而往往,我们的经历中会觉得,那些坐不住的人性格开放,相对应的是他们的悟性高,思路活跃,能够进行良好的联想,可惜的是坐不住导致供他们思考的原材料太少,也就变成 idea 匮乏的人了。 这个历程我经历过,从坐不住到坐得住,所以,我就会提出对于一个有求知欲的人,面对枯燥的检索与阅读时,该如何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在此,不知您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我想您应该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人,能够坐下来,静静的思考;那么这个问题您遇不到,您只要潜心去尝试阅读时带着疑问,不怕别人笑话您的观点属于牵强附会类的话,我想您已经基本掌握了武老师的学习方法,再过上一年,您会发现有人对您说:您的想法可真多啊。 接下来,我要重点论述,对于一个坐不住的人,如何变成一个 idea 充足的人。 我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一位高级心理分析师给我测试心理年龄,已经 24 的人了,心理年龄还是 13 岁,并且很难有迹象随着生理年岁的增长心理年龄会有增长。一个 13 岁的男孩,无论如何是坐不住的,但是我有着强盛的好奇心。也许这种好奇心是天然的,经历这么多考试,居然好奇心没有被湮灭,我都有些惊奇。可能跟家教有关,父亲一直强调让我做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一定要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他从来没说过跟着大流走不会错。于是,我将这些向那些目前坐不住的人推广一定要立志让自己做一个与众人不同的人,即使备受争议,也应当活出自己。 当您,立志做一个与众不同之人,定会找与众不同如何实现。非常简单,您比众人多一些好奇心就行,多一些好奇心的表现就是多问些为什么,无论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慢慢建立起来的好奇心自然而然会让您反省,原来自己的知识面是如此狭窄,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诞生了。那好,您可以先要求自己每天只坐一个小时,看各类书籍,首先看可以解决自己疑问的书籍和文献;累了,然后看与专业书籍毫无关联的新闻、博客(最好是不看娱乐、体育类的)等;只是要记住,面对任何形式的文献,您都应当带着疑问,带着给人造反的心态,如此您才可以让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长期保持下去。 当您适应了一个小时,然后慢慢的加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也许几个月后,您会发现,您居然能在电脑前或者书本前坐个大半天而不嫌累的。到了那个时候,各种因为疑问,因为涉猎中进行的思考,已经凝聚成许多新的 idea ,这些 idea 在您的大脑里会不断的闹腾。嘿嘿,那个时候,您所需要的就是祈求上帝将您变成十个人,以便努力将各种想法实现的。 您也许不信,但是不要尝试着这么快否定,可以尝试着去做三到四个月。当然,如果您是一个什么大道理都知道的人,但是就是不愿意执行,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我最鄙视这种人。话不投机三句多,您要骂我也行,只是最好写成一篇跟我此文一般长的驳文。对一个不怕人身攻击的人来说,最好的反驳方法是依据他的建议先执行一番,发现了具体问题,再来为难他才好。 在思想动员上已经论述完毕,我简略介绍一下我平常里广泛涉猎的东西吧。首先,我是不玩游戏、不看电视电影的,一天里只要不是睡觉时间,我的大脑都在思考各种类型的问题:是课题研究的,也是文献阅读中的疑问,也有国家大事、历史文化等等。其次,我每天会有三到四个小时在浏览凤凰网和科学网的新闻、博客,因为这两个网络里都有坚持着独立思考的人,只有看别人独立思考过的东西,才有会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我一般是嗤之以鼻。再次,一定要涉猎一些经典;我设想过将儒学、道教、佛教、科学四大门类的知识集大成,应当会让我看到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要想实现这四大类的融合,只有看原创者的著述,也就是从古典书籍中找言外之意,才能真正做到融合;当然,我很自信自己是一个疑问论者,对任何人的观点首先是朝其反的方向思考,无论经典还是二道贩子写的书也罢,都会给我带来不尽的思考。最后就是务必要读些杂七杂八的书籍、报刊、杂志的,不仅要读,还要善于总结,比如我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故事会》、《知音》、《特别关注》、《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等,很多新的,有意思的想法,甚至是系统性的做人道理都是从这些杂七杂八的书刊中总结得来,我今天能写的这篇文章,回溯起来也来在于很久前读过的众多书刊吧。 文章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年轻人,就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当敢于向现有体系挑战。当然,不仅仅是口头上,行动上也应当如此,照着武老师的建议去做,总有一天,您会发现,原来年轻人可以这么当啊。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1611 次阅读|3 个评论
好奇——科学的原动力
hhanb 2009-3-27 08:56
许多科学家对好奇心都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好处。美国化学家陶布说,一名科学家必须有好奇心,有动力而且执着。另一位美国化学家欧拉也说,好奇心促使人类做许多事情,尤其是科学。美国生物化学家伯格则说,教育对人一生最大的影响是帮助你发现好奇心和培养你寻找有创造性答案的直觉。 然而好奇心属于孩童。好奇心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但它发端于人类的童年。所以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不受损害,激发和促使孩子们的好奇心转变为自觉的科学素养,就显得犹为重要。洛克指出,儿童的其他嗜欲应该小心地抑制,但是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贝尔纳则认为,当孩子年龄还小,天生的好奇心还没有被社会传统磨掉的时候,不对他们讲授科学,就会失去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持久兴趣的最好机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夫林在回答清华大学学生提问时说:每个人从小孩起就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到成年后就减少了,要注意这种变化。如果把儿童时的好奇心全丢了,成年后就没有创造力了。所以保持儿童时的好奇心非常重要。 2008 年 4 月 13 日刚刚去世的黑洞之父美国物理学家惠勒, 4 岁时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他问母亲,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在宇宙上我们能走多远?母亲的回答当然无法满足小惠勒的好奇心,但母亲的回答丝毫伤害儿子的好奇心。惠勒清楚记得他当时的心理反映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这让我内心产生了无比的好奇。不过惠勒的行为并没有停留在想象上,而是开始了向书本请教。印象最深的就是读了约翰阿瑟汤姆生的《科学大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惠勒同时开始了自己的科学探险,在屋里点燃自制的瓶装火箭。好奇心是个好东西,孩子们时常会拿它干出意乎寻常的事,或者任凭思绪漫无边际地飞跃,小惠勒就干过不少这种离奇的事,比如为了弄清楚 1 . 1 万伏高压电是什么感觉,他居然想到直接用手去碰高压电线。 好奇心是因何而推动科学发现的呢?其实上述惠勒的例子已多少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这样认为,他的科学成就来自研究问题神圣的好奇心。他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呢?巴甫洛夫的话给出了答案: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这就是科学好奇最好的回报。 当然,好奇心的产生或许是容易的,但要将其保持下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奥托在《人类潜在能力新启示》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激发求知的好奇心,需要新的经验,需要冒各种风险,深入人类潜力的各个领域及发展中心。在发展中不怕冒险。 其实仔细想想,道理就这么通俗易懂。大凡人类好奇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所以好奇就是因为想象力难以达到,之所以好奇就是因为它充满着惊险与刺激,之所以好奇还因为充满着探索过程无穷乐趣。要满足好奇心的需要,当然少不了学习,也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否则好奇心如果那么容易得到满足的话,也就无所谓好奇了,科学探索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所以历史上在好奇心驱使下一路走向科学顶点的,只是人类中极为优秀的少数分子。因此,拉普拉斯说,对于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使人们一直追索到彻底明了现象的原因与规律,只有近代欧洲的科学家才有这种精神。科学好奇心既是人的心理在某段时间里一种情绪化反应,更是人的精神世界在一生中的追求,科学的诱人之处也在这里。 然而应试教育是好奇心的天敌。如今的孩子成天围着分数转,学龄前就开始展开分数比赛,一直到完成高考这个阶段性任务,考试成了伴随孩子走完少年的紧箍咒,完全束缚了孩子们对科学好奇的心境。好奇心虽说很珍贵,但它也很脆弱。与分数比起来,好奇值几个钱,父母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分之差命运从此截然不同,一个进了重点,一个成了所谓的差生,一个进了高等学府,一个沦落为失学青年。在应试教育的现实面前,分数就是金钱,分数主宰命运,沉重的学业负担就够孩子们疲于奔命的了,何来心思好奇与幻想。用父母的话说就是,哎,别傻愣在哪儿了,还不抓紧时间做作业。 我国青少年好奇心的失落,教育要负主要责任。问题是一代人失去好奇,科学由谁来继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儿的成长故事 - 屈服于妖怪
rjxie 2009-1-23 10:55
女儿如如一从幼儿园回到家总是自己打开电视,看她最喜欢的《西游记》和《猫和老鼠》,这些片子都是我去国内开会的时候买给她的,目的是为了让她开心的同时学学中文。可不,看了《西游记》后,一离开客厅就说老孙去也!。还有一回竟然说我要报仇, 吓了我和夫人一跳!原来也是《西游记》里的台词。看了《猫和老鼠》后,就和小弟弟抢着要当小老鼠,说她也很聪敏。可小弟弟才是属老鼠的,而她是属小绵羊的。的确,看了这些片子明显感到了她中文的快速进步,可同时夫人开始担心她太痴迷这些电视,怕影响她的视力和饮食。于是,夫人就把这些片子给藏起来了。如如比较害怕她妈,是因为她妈跟她说一不二,不像跟我可以讲条件。这也许算是南方人(我)和北方人(我夫人)的区别之一吧。没了这些片子,如如开始看日本的动画片,很多片子和人物的名字连我都叫不出来,她看得津津有味。在学校里还跟小朋友交流,所以一下子她能知道很多动画片和里面的角色,如数家珍。和我们的一样,日本动画片里也有妖魔鬼怪,坏人和好人,卑鄙小人和英雄人物等。所以,在她的脑子里同样存在着妖魔鬼怪的可怕和坏人的恐怖这些印象。而这些角色也成了我制服她的法宝之一。 女儿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老实,总是在后半夜蹬被子,把自己赤条条地晾在那里。由于担心她会受凉感冒发烧,我每天半夜总是忙着给她盖被子,一边盖着,她一边蹬着。气得不行,在她腿上啪啪两下,知道疼了,乖乖地服从,不再蹬了。这样总要折腾个3 5 回才能熬到天亮,搞得我睡觉不踏实,白天犯困。为了不折腾,我想了一招。有一天早晨,在饭桌上我跟我夫人说,哎呀,我们小区的一位小朋友晚上睡觉的时候胳膊和腿伸在外面,今天起来发现,少了一根手指。估计是妖怪弄的。 夫人顿时接上话,对呀,没有手指就不可爱了,也不能弹钢琴了。如如一听,还附和着说,那个小朋友好可怜。我一看女儿上当了,就说,你睡觉也老是把胳膊和腿伸出来,你也要当心喔,妖怪来了我也管不住的。她说,太可怕了,我知道了。这一招果然有效,女儿一晚上居然真的很老实,一觉睡到天亮。没有蹬被子。可是,新问题又来了。女儿早上一睁眼,就问我,爸爸,晚上妖怪来了没有?我说,来过了,看了你没有把胳膊和腿伸出来,就走了。这下,她来劲了。 女儿:妖怪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女的。 女儿:脸是啥形状?圆的、还是四方形,还是三角形? 我:今天是三角形。 女儿:戴了面具没有? 我:戴了一个白色的面具。 女儿:好可怕。嘴唇是什么颜色? 我:黑色的。 女儿:很奇怪的颜色,没有xxx(日本动画片里的名字) 好看。头发是什么颜色? 我: 黄色的。 女儿: 哦。长头发还是短头发? 我: 长头发。 女儿:长头发好看。 总算问完了,下楼遇见她妈,就问,爸爸说妖怪来了,你看见的是什么颜色?我赶紧说,我不是说过了吗?女儿点点头,哦,是啊。我说,你不能伸胳膊和腿出来哦。女儿说,我知道啦。几天下来,女儿真的就没有把自己晾在被窝外,我也睡得很踏实。不过每天早上还是接受她的提问,关于妖怪的描述似乎她更感兴趣。于是,我就一板一眼地将妖怪描述得很细致和丰满。今天早上,女儿又问起的时候,我描述完了,她竟然说,我知道了,妖怪是动画片里的xxx,我们是好朋友。我说,你们是好朋友,那你就把胳膊和腿伸出来好了。她赶紧说,不可以!然后,她又问,妖怪穿啥衣服?我说,妖怪是你的好朋友,你不知道她穿什么衣服?她笑着说,我刚才骗你的,我们不是好朋友。这个鬼机灵! 总算这个方法有点效果,不过我不知道时间长了她会不会怀疑,也不清楚这样做会不会在她幼小心灵里的留下阴影。好在女儿更好奇地关心着那个不存在的妖怪的模样和打扮,因为她要将那个妖怪和她看过的动画片里的妖怪进行确认,找出她认识的那个妖怪来。每天她都在好奇地问,然后比较、排除,最后说:不认识。我想从这点上来看,女儿虽然担心她的胳膊和腿,但更喜欢我给她编造的那个千变万化的妖怪。但愿女儿能够保暖自己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
7523 次阅读|3 个评论
“双星伴月”的启迪
zxj368 2008-12-10 07:59
12 月 1 日 的双星伴月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也常常让我深思! 我有幸目睹了双星伴月的百年奇观,但还以为是正常的天体现象呢,没有特别注意,只是觉着很好看,那一眼足以印在脑海之中。但因为好奇心不足,因为不敏感,没有把这个现象告诉儿子,所以儿子没有看到,我很后悔。 随后几日我到是时时关注月亮和星星的相对位置,没有想到他们变化的如此之快,相对距离一天比一天远了,双星伴月的美景不复出现。 美景难以再现。 如果我保留有足够的好奇心,如果我对自然界的一切再敏感一点,如果之期我看到相关的提醒或报道,或许我会怀着更大的渴望去欣赏,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美好的一刻记录下来,让周围更多的人看到这百年不遇的奇观。 双星伴月近期不会再出现了,但和双星伴月相近或相似的某种天体奇观或是自然奇观肯定还会时不时地出现,或许就在此时此地,你无意间就会发现一种千年奇观呢。这就要求我们生活之中多留意,保留一份好奇心,不要对大自然的恩赐视而不见。 想想科学的发现与发明,很多是由于研究者具有充足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他们对新的事物充满渴望,好奇心让他们对新出现的事物非常敏感,好奇心让他们对每一种异常都更加关注,好奇心让他们造福于人类。 没有好奇心,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好奇心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是每一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保留的一份心境。多一份对大自然的好奇,你就会欣赏到更多的美景,你就会享受到更多乐趣,你的人生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保留一份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别让她因为工作繁忙而离我们而去! 保留一份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别让她随着年龄增长而离我们而去! 保留一份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别让她因我们的遗忘而离我们而去!
个人分类: 杂谈|3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奇心和创造力
jlpemail 2008-1-29 23:37
我以前以为没有上幼儿园的经历是一种损失,现在不那样认为了。不进幼儿园,至少还保留了一部分好奇心。 我觉得,我们的许多教师的天职就是,从幼儿阶段开始,扼杀好奇心。以淹没一切好奇心的强制手段,把他们的想法统一起来,逐渐扼杀学生们的创造萌芽,直到他们连企图创造的幻想都消失。 我们的所谓应试教育,从 3 岁到 30 岁,以标准答案,以老师以及标准答案通领求学生涯的 20 多年,(以最简洁的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不间断,直至博士毕业为例,有间断则时间跨度更长) 研究生课堂教育也是满堂灌,也是被动接受,几乎没有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力是在不断消减中勉强发挥的。他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弱化,创造力也是。 对于那种一直令学生被动接受,无法主动思考、创造的教育或者科研机制,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那样的机制,表面上看起来是运作正常的,其实把一代代人的创造力浪费了。也有发挥出来的,但是代价本来可以没那样大的,成就本来可以更大的,或者本来可以早些获取应有的成就的。磨练是必要的,但是,消磨就是损失了。 假如一个体制的主流不是鼓励哪怕经常出现可笑的错误、谬误的创新或者好奇的想法,那么这样的主流以及体制就不值得称赞。 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艺术探索的重要源动力之一,是创造科学和艺术作品的必要素质,需要小心呵护,而不是极力摧残。 屈从于权力、职位、光环等,人云亦云,而不是自然地趋近于科学真理,那样的人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一定微弱得可怜,虽然他们可以得意洋洋地在科学、技术、工程或者艺术之外的领域获取一些利益,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准比较高。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已经苍白无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