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2004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June 2004
黄安年 2019-3-29 17:24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June 2004 【 Joanne Meyerowitz 主编《美国历史杂志, 2004 年 6 月版》, Vol. 91 No.1 】 【黄安年个人藏书书目(美国问题英文部分编号523】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9 年 3 月 29 日 发布(第 21316 号) 自2019年起,笔者将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的全部图书书目,目前先发布美国问题英文书目,已经超过522单独编号,。 这里发布的是 Joanne Meyerowitz 主编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June . 2004( 《美国历史杂志》, 2004 年 6 月版》 ) , Vol. 91 No.1 , 2004 年 6 月版,第 1-428 页 , 另加数十页广告。 本期杂志在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ng Editors( 国际特邀编辑栏目 ) 中,列入中国特邀编辑: Huang Annia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Liu Xuyi, Wuhan University , Yang Sheng-mao Nankai University 。 照片17张拍自该书 1 , 2 ,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 16 , 17 ,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March 2004
黄安年 2019-3-29 16:06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March 2004 【 Joanne Meyerowitz 主编《美国历史杂志, 2004 年 3 月版》, Vol. 90 No.4 】 【黄安年个人藏书书目(美国问题英文部分编号522】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9 年 3 月 29 日 发布(第 21315 号) 自2019年起,笔者将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的全部图书书目,目前先发布美国问题英文书目,已经超过521单独编号,。 这里发布的是 Joanne Meyerowitz 主编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March . 2004( 《美国历史杂志》, 2004 年 3 月版》 ) , Vol. 90 No.4 , 2004 年 3 月版,第 1237-1637 页 , 另加数十页广告。 本期杂志在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ng Editors( 国际特邀编辑栏目 ) 中,列入中国特邀编辑: Huang Annia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Liu Xuyi, Wuhan University , Yang Sheng-mao Nankai University 。 照片17张拍自该书 1 , 2 ,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15 , 16 , 17 ,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不强制脱硫?
热度 7 Talky 2013-11-6 21:52
为什么不强制脱硫? 看近日新闻,关于雾霾控制,似乎已经转向 控煤了,首先的目标还主要是钢厂。可能下一步是电厂。但是,看以下新闻,感觉( 1 )难啊;( 2 )为什么不强调脱硫?企业宁可关闭也不愿意好好脱硫? 近京省份钢铁业大减产治污 “ 隐形 ” 产能成减产难题 http://env.people.com.cn/n/2013/1106/c74877-23448225.html 京津冀治霾恐成持久战:钢铁高炉环踞排污难管 http://env.people.com.cn/n/2013/1106/c74877-23447952.html 联防联控雾霾为何效果不佳 http://env.people.com.cn/n/2013/1106/c74877-23448217.html 找到几张老照片,是 2004 年初随北大、清华、南开等从事空气污染教育科研的著名老师访问日本,参观横浜的矶子火电厂时拍的。照片中烟囱口冒的是蒸汽,白色。第二张照片是厂区内地面灌木丛中的树叶。 第三张是回到上海后,黄昏前在阳台上拍的杨树浦发电厂的烟囱。对比强烈啊。 我不是出杨树浦发电厂的洋相:经过 9 年多了,杨树浦发电厂早已改观。现在东北方向,上海主要的电厂在石洞口了。比较别的地方,上海大型企业的清洁生产可能是最好的。 我的问题是:人家日本电厂可以严格脱硫除尘,我们的为什么不行?我们企业有经济效益问题,日本企业没有吗? ----------------------------------------------- 博文上传后, 楼网友给了解释,觉得很重要,贴在这里参考: “ 国内钢产量大大过剩,一直压不下来,这次停车是为了保价。 另外:现在国内脱硫还可以,但脱硝水平很差,不能同时脱硫脱硝。就是强制上装置也不能解决脱硝问题。而且现在生产钢已经亏损,如果加上脱硫脱硝装置亏损更厉害,所以不如彻底停产。 ”
个人分类: 灰霾|5703 次阅读|40 个评论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热度 1 xyysh2008 2012-9-10 23:15
前言:近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由于“黄金大米”的出现受到人们的热议,不禁使我想起读研时所做的第一个小型学术报告(其实是个小综述),内容均来自文献,编辑较为幼稚,但有一定参考价值,于是拿来给大家批评指正!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1.ppt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pt大纲) 严少华 2004-4-15 主要内容 一.背景知识 二.定义 三.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议 五.转基因食品的特征 六.分类及特点 七.与现有食品品种的特性比较 八.三种态度 九.我国的情况 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 十一。举例说明评价过程 一 .背 景 知 识 1.1 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发展是 20 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事件 1.2 1980 年 Gordon 成功完成转基因小鼠的转基因工作 , 转基因兔 , 鸡 , 猪等都已问市 1.3 1993 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西红柿 1.4 美国的60%的农作物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大豆90%以上,玉米、小麦等超过50%为转基因品种 二.定 义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物和食物添加剂 1 直接以转基因生物作为食物 2 以此为原料的加工产品 3 以此为肥料,饲料等培养或生产出来的产品 三.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1 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 2 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3 改良品质 4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有人甚至认为只有转基因食品才是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要求的唯一的途径 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由于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 “ 非常规 ” 概念的食品,因此,在食品安全、食品检测、食品法规乃至食品经济和食品与农产品贸易方面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议。 五。特征 5.1 技术特征 5.1.1 利用载体系统的重组 DNA 技术 5.1.2 利用物理 . 化学和生物等导入机体 5.2 产品特征 5.2.1 具有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特征 5.2.2 产品成分中存在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物质 5.2.3 产品的基因构成改变并存在外源 DNA 5.2.4 产品具有其本身的基因工程所设计的性状和功能 六.分类及其特点 6.1 按受试生物分类 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6.1.1 转基因植物食品 指由转基因植物生产的食品或利用转基因植物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或食品添加剂,如大豆油 6.1.2 转基因动物食品 一般认为指以转基因动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而成的食品 6.1.3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指直接以转基因微生物为食品或以转基因微生物为农药,肥料,饲料生产 / 培养出来的动植物,进而生产出来的食品 如食品工程微生物,制造三氯蔗糖的工程菌 6.2 按产品功能分类 6.2.1 环境适应类,如抗盐,抗昆虫作物 6.2.2 品质改良 6.2.3 营养成分改变等 七.与现有食品的特性比较 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来自传统生物食品,非传统生物食品以及人工合成等三方面 7.1 与普通食品 7.1.1 成分一样,只是含量不同 7.1.2 产生部分新的成分 7.1.3 完全改变 ----- 要按新资源进行管理 7.2 与辐射食品 7.2.1 辐射食品产毒是随机的,不能控制其产生什么成分 7.2.2 转基因食品产毒是可控的,针对性好,但可能产生非期望效应和表达不忠性 7.3 与传统食品安全性比较 7.3.1 外源性毒害物的影响 外源性毒害物 ---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由环境,设备,原料,包装等引入的对人类健康具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质 7.3.1.1 与传统相似的 ------ 按相关的卫生规定和标准的管理 7.3.1.2 外加的 ---- 按新资源管理 7.3.2 内源性毒害物的影响 内源性毒害物 ---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由食品生物自身产生的对人类健康具有毒害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对此无卫生规定和标准 7.4 小结 --- 主要的安全性问题 7.4.1 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的食物安全性 7.4.2 外源基因的基因突变或表达特性的变化 7.4.3 外源基因插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产生非期望效应 7.5 几个转基因安全事件 7.5.1 英国的 “ 普兹台事件 ” n 1998年Pusztai称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马铃薯能够对大鼠的内脏器官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而对于人类可能会导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幅上升。 n 1999年Pusztai等发现,大鼠胃粘膜、腔肠绒毛以及肠道的小囊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得出结论:胃粘膜的加厚主要是由GNA基因表达的后果,而小肠和盲肠的变化主要是由遗传操作或/和转基因引起的,GNA基因表达的影响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7.5.2 起源于美国的 “ 斑蝶事件 ” 美国研究人员 2002 年 5 月发现,一种转基因玉米产生的花粉可能导致蝴蝶幼虫等农田益虫死亡。 7.5.3 小结 而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上述实验及墨西哥的 “ 玉米事件 ” 本身即存在诸多问题,也不足以证明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八.三种的态度 8.1 美国 -- 只要产品是安全的,则是安全的 8.2 欧盟 -- 技术首先要安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8.3 中,日的折中的态度 我国认为 : 8.3.1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8.3.2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必然性 8.3.3 新事物发展和完善的规律性 九.我国的情况 9.1 现况 9.1.1 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而向我国出口粮食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种植面积居于世界前3位的国家),再加上我国自己开发的转基因作物 9.1.2 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大豆、玉米和油菜;我国市场上的大豆植物油,近 80 %是进口的。 9.2 研究和管理 1989 年开始研究 1993 年出台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但中国只有转基因的抗虫棉获得许可 2001 年农业部制订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2 年卫生部制订实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规定转基因产品的进口商在对华销售其产品前,必须获得卫生部食用安全与营养质量评价验证 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 10.1 依据 10.1.1 法规 ----2002 年卫生部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10.1.2 相关规章制度(同普通食品) 10.1.3 相关卫生标准 (同普通食品) 10.2 评价原则 根据《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八条,分为 : 危险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和个案处理原则 10.2.1 危险性原则 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已知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在食品中的存在含量,来源和危害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该因素的险性。主要内容: 10.2.1 .1 危害的识别 10.2.1.2 危害的特征描述 10.2.1.3 暴露量的评估 10.2.1.4 危险性特征的描述:根据以上结果对危险性进行评估,可将危险性分为:高,中,低,忽略不计 十一。以 Flavr Savr 蕃茄为例介绍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价过程 11.1 蕃茄 (Davis Calgene 公司 ), 将一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的抗敏基因导入蕃茄。一般蕃茄中的 PG 会使果胶分解 , 导致成熟蕃茄的软化 ,PG 抗敏基因则可抑制 PG 的产生 , 减缓软化 , 有利于蕃茄的运输、贮藏。转基因培育时使用了具有卡那霉素耐药性的选择性标志基因 , 它产生氨基苷 - 3’- 磷酸转移酶Ⅱ (APH(3’) Ⅱ ) , 可灭活卡那霉素及新霉素 , 因此能在这两种抗生素中生长的细胞是成功地转入了 PG 抗敏基因的细胞。由这些细胞培育出了 FlavrSavr 蕃茄。 11.2FDA 首先证实了导入蕃茄的基因是稳定的 , 且连续五代保持不变 , 将 Flavr Savr 蕃茄与传统蕃茄相比较 , 唯一生成的新物质 APH(3’) Ⅱ标志基因蛋白 , 不是已知任何致敏食品成分及毒物的同系物 , 且有热不稳定性 , 还可被胃酸及消化酶灭活 , 故不影响人口服氨基苷类抗生素的疗效。虽它可在服抗胃酸药的病人胃中保持活性 , 但其激活要有特定条件。实验表明 , 只有小部分抗菌素被灭活 , 灭活量无统计学意义。它不具有任何致敏食品的特征。在毒理学上与其它植物、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磷酸酶相比无差异。它的有毒成分葡萄糖生物碱及蕃茄素与传统蕃茄比较 , 含量无异 , 蕃茄中营养成分维生素 A 、 C 及胡萝卜素等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总结和展望 1. 转基因食品发展迅猛 2. 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3. 严格对其安全性评价和加强有效地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其慢性毒性长期观察和研究是很有必要 ( 比如日本 ) 4.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严格安全性评价和有效地管理,转基因食品一定能更好地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
2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京雨日数统计图
jerrycueb 2012-8-17 21:49
北京雨日数统计图
雨日数(日).xlsx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4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需要改变的不是我,而是这个制度”
WuchangZhang 2012-7-14 23:46
http://edu.people.com.cn/GB//n/2012/0713/c1053-18508531.html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13日 04 版) 自从2004年年底从兰州大学调到南开大学,李卫东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在此期间,他的十几名学生因为论文没有发表,而拿不到博士学位。这为他招来了质疑。 李卫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有成果为什么拖着不发表”?包括他的学生在内,陆续有人督促他发表论文。而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一系列的,时机不成熟时,自己不会投稿。这是自己作为学者的权利,“不需要其他人来指手画脚”。“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 “做学问的人就不能淡定一点吗?”他说,目前各高校攀比论文数量,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学校设有鼓励办法,教师每发表一篇论文,就按照影响因子乘以一定的系数,以此计算和发放奖金。与之相应的是,作为科研的主力,博士生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就不能获得学位。 “这些土政策非常丑陋,把我们看成叫花子一样。”他说,我“宁可去要饭”,也不会去拿这样的奖金。 “你要是钻进你的课题里,你就会很有乐趣。”李卫东说,做学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自己老老实实做学问,做得很有意思。与自己相比,学生们的压力更大。他们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也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的认可,却没人关注他们真正的水...... 阅读全文: http://edu.people.com.cn/GB//n/2012/0713/c1053-18508531.html
1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错过观看“金星凌日”的最后一次机会
热度 1 王汉森 2012-6-4 01:50
6月6日早6时08分(美国东部时间6月5日晚6时04分)一场激动人心的“金星凌日”盛宴将在天空上演。这一罕见天象两次一组,两次相距8年,两组之间相距100多年。上一次“金星凌日”是2004年6月8日,下次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距今105.5年。因此,对大多人来说这将是观看“金星凌日”的最后一次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请看新华网和CBC的有关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6/03/c_112103530.htm 6日天宇上演“金星凌日” 天文专家指点观“小日食” 资料图片:2006年6月8日发生金星凌日天文现象,这是在宁夏境内观测到的凌始内切景象。 新华社记者 余福卿摄 新华网 天津6月3日电(记者帅安宁、周润健)6月6日,一场激动人心的天空盛宴将上演,这就是“金星凌日”。那么,对此次罕见的天象奇观该如何观测?怎样才能拍摄出效果绝佳的照片?如何与“小日食”合影呢?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金星将影子投在太阳圆面上,缓慢地从明亮的日面上经过,这种天象称为“金星凌日”。由于日面被金星遮挡,因此,“金星凌日”也被看做是一次“小日食”。这一罕见天象两次一组,两次相距8年,两组之间相距100多年。上一次“金星凌日”是2004年6月8日,下次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距今105.5年。 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我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其中在东部可见到完整凌日过程,西部地区则可见太阳“带凌而出”。 “金星凌日”分为“凌始外切”“凌始内切”“最小角距离”“凌终内切”和“凌终外切”5个阶段。赵之珩提示说,本次“金星凌日”整个过程持续6个多小时,但“凌始外切”和“凌终外切”时间在全国各地略有不同,前者在6时08分至6时11分之间,后者在12时48分到12时52分之间。因此,各地公众在观测时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案头工作。 为了更好地观测本次“金星凌日”,赵之珩建议公众要在早上6点之前起床,提前赶到能够看到日出的地点,争取看到从“凌始外切”到“凌终外切”的全过程。 赵之珩提醒说,观看“金星凌日”时,公众一定要使用滤光片,不可裸眼观看,电焊工头盔上的滤光片是首选,也可使用专用太阳观测镜等工具,每看一次不可超过10秒钟,否则会伤害眼睛。 爱好天文摄影的公众要提前准备好相机,数码或胶片的都可以,并提前选好能看到日出地平线的地点。在拍摄时,一定要在相机镜头前加上滤光片,采用适当的曝光量。“可用长焦镜头摄影,每隔10分钟-15分钟拍摄一张,入凌和出凌(开头和结尾)期间可以连续拍摄。如能选取一些有特色的背景物,比如高塔、古建筑、树木等,将更有观赏和纪念价值。”赵之珩说。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日面上经常有太阳黑子出现。如有太阳黑子,最好把“金星凌日”与太阳黑子拍摄在同一张照片上,这将是难得的天文摄影佳作。 http://www.cbc.ca/news/technology/story/2012/05/16/f-venus-transit.html Last Chance to see Venus transit across sun June 5 alignment of Earth, sun and Venus won't happen again for 105 years By Kazi Stastna, CBC News Posted: Jun 1, 2012 5:34 AM ET Last Updated: Jun 1, 2012 3:06 PM ET V enus transits across the sun as seen over Hong Kong on June 8, 2004. There have only been seven such transits since 1631. The eighth will take place on June 5, 2012, and will be the last chance that people alive today will have to witness the rare celestial event. The next transit won't occur until 2117. (Bobby Yip/Reuters) If you happen to glance at the sun in the early evening next Tuesday and notice a black dot moving across it, fear not, that's not dust in your eye or an early sign of glaucoma — it's Venus. Our nearest planetary neighbour will be passing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un starting at 6:04 p.m. ET on June 5 and will be al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its passage will be visible with the naked eye. The transit, as it's known, will last about six hours, but in most parts of Canada, it will be visible for only a few hours before sunset. "The view is best the farther west you go, but, actually, it's pretty good for most of Canada," said Mike Reid, a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a public outreach co-ordinator at the university's Dunlap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Eastern Australia, Asia will have best vantage points The best view of the transit will be in the middle of the Pacific Ocean, but people in eastern Australia, New Zealand, Japan, Philippines, Korea, parts of China and Russia and Pacific nations like Papua New Guinea will also be able to see Venus's entire journey across the sun — although for them it will be occurring the morning of June 6. Europeans, and people in eastern Africa, the Middle East, India and places in between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transit. West Africa, Portugal and parts of Latin America and Spain will miss it altogether. For people on Earth to be able to see Venus transiting the sun, the planet has to cross the plane of Earth's orbit at the precise time that Earth, Venus and the sun are lined up. That doesn't happen very often because most of the time when Venus crosses Earth's orbital plane , Earth is somewhere else in its orbit, so there is no direct sight line from Earth to Venus and the Sun "Earth orbits the sun slower than Venus. If they both orbited in the same plane, like runners running around a track, then every time Venus 'lapped' Earth, there would be a transit," Reid said. "However, Venus's orbit is 'tilted' relative to Earth's orbit, so the only way Venus and Earth can line up with the sun is if Venus laps Earth exactly when Venus happens to be passing through the plane of Earth's orbit. "That only occurs at two points in Venus's orbit (the two points where the ring of Venus's orbit 'punctures' Earth's orbit). The odds of Venus happening to be at one of those two points when it 'laps' Earth are small." Children in Bombay watch the June 8, 2004, transit of Venus. Special eye protection must be worn when looking directly at the sun to avoid eye damage. (Arko Datta/Reuters) When transits do occur, they occur in pairs, with each transit in a pairing separated by eight years, and then not again until 105.5 or 121.5 years later. The last transit was in June 2004, and after this year's transit, the next one won't occur until December 2117. (Learn why the timing of transits follows this pattern.) "It's very similar to the reason why we don't see a solar eclipse every time there is a new moon," Reid said. "You'd think that every time the moon comes between Earth and the sun, it would block out the sun, but sometimes, it's a bit above the sun, sometimes it's a bit below the sun." Mercury also occasionally aligns with the Earth and the sun, and does so more frequently than Venus, but its transits can't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because Mercury is much small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Earth than Venus. Transits used to measure distance to sun This will be the eighth transit of Venus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telescope in 1609. The earliest record of a transit we have is from 1639 (the transit prior to that, in 1631, was known about but not visible in Europe). The 1639 transit of Venus was documented by a young amateur astronomer in Lancashire, England, named Jeremiah Horrocks (sometimes spelled Horrox) and his friend William Crabtree. Horrocks used his observations to measure the diameter of Venus and to obtain a crude estimat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un. In later years, astronomers, most notably Edmond Halley, refined the method of using transits to estimate the distance to the sun by measuring the differences in how long the transit appeared to take depending on where the observer was located on Earth and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displacement effect known as parallax . Gett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distance preoccupied many researcher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nd was in part the motivation behind Captain James Cook's first expedition to the South Pacific. Cook was tasked with observing the 1769 transit of Venus by Britain's Royal Society and did so from Tahiti. Toda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un, referred to as the astronomical unit , is well known and can be measured using radar, and transits have instead begun serving another purpose: they are helping astronomers locate planets outside our solar system, known as exoplanets. When these planets pass between Earth and the star they are orbiting, they block out some of the light the star is emitting, causing it to dim slightly. By observing the nature of this dimming, astronomers can learn about the planet causing it. "You look for the same pattern of dimming to repeat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you can deduce from that what kind of planet it is, how far from the star it is, whether it's a big planet or a small planet, and now, we're getting to the point where we can measure some elements of 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of the planet," Reid said. Public viewings planned across Canada To mark this year's transit of Venus, events are being held across Canada at which the public will be able to observe the transit safely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phenomenon. The Slooh Space Camera , a robotic telescope that transmits live images of space online, will have real-time feeds of the transit from solar telescopes in Australia, Japan, New Zealand, Hawaii, Norway, Arizona and New Mexico. Other site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San Francisco-based Exploratorium museum and the group Astronomers Without Borders , will also carry live webcasts of the event. Children in Vienna watch an image of the sun and Venus projected onto a cardboard box on June 8, 2004. Simple devices like pinhole projectors can be made to view the transit indirectly. (Heinz-Peter Bader/Reuters) Users of Apple and Android smartphones can download a free transit of Venus app created by Astronomers Without Borders and ESRI, a company that works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r GIS, technologies. The app, available at iTunes App Store and Android Market , allows users to find out when and where the transit will be visible, follow transit-related tweets, download photos and videos and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it. In Toronto, the Dunlap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will be holding a public transit viewing at Varsity Stadium, starting at 5:30 p.m. ET. It will distribute 5,000 pairs of specially treated glasses that will allow people to look directly at the sun without damaging their eyes and will have telescopes on hand equipped with solar filters that show the sun in greater detail than can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Astronomers will be present to answer question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ransits and their use in contemporary astronomy. Participants will also be able to view live streams of the transit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Institute has distributed another 43,000 pairs of "transit glasses" to universities and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chapter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similar glasses are being sold through Sky News magazine and on various websites. Eye protection needed For those who can't get their hands on a pair of glasses, Reid suggests crafting a simple device like a pinhole projector to project an image of the sun onto the ground or another surface. (The Exploratorium science museum in San Francisco suggests a variation on this using binoculars.) Learn more Listen to author Mark Anderson discuss his book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the Venus transit, The Day the World Discovered the Sun , on Quirks and Quarks , June 2 at noon ET. As with the annular eclipse that dazzle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on May 20, the key to viewing the transit of Venus safely is to avoid looking directly at the sun without a protected lens. Sunglasses or ordinary telescope lenses are not enough to protect the eyes. To be safe, lenses must be treated with something like an aluminized film like Mylar or have a strong filter such as the type found on some welder's glasses.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lists a number of safe lens options in a special section of its website devoted to the transit. Whatever viewing method you choose, the key, says Reid, is to not miss what will be your last chance to see Venus in transit. "It will not occur again until 2117, so it's worth trying to see it," Reid said.
个人分类: 科技视窗|4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4][谁拿了录象带][DVD-RMVB/440M][喜剧片][韓語/中字]
lcj2212916 2012-3-7 06:56
◎译  名 谁拿了录象带 ◎片  名 Eoggaedongmu ◎年  代 2004 ◎国  家 韩国 ◎类  别 喜剧/剧情/惊悚 ◎语  言 韩语 ◎字  幕  中文 ◎导  演 赵真奎 Jin-gyu Cho ◎主  演 柳东根 Dong-geun Yun....Kim Tae-shik       李成真 Sung-jin Lee....Na Dong-mu       Mi-ryeong Cho....Mi-suk       金茂生 Mu-saeng Kim....Tae-shik's father       金雅中 Ah-jung Kim       李文植 Moon-sik Lee ◎简  介    Tae-shik是个不太精明的侦探,常常觉得自己冷静、聪明和精锐,不过旁人并不在乎他。   有一天,一间跨国大企业集团的总裁突然到了Tae-shik处,寻求协助。总裁需要Tae-shik为他寻回一盒记载他那些不能曝光的感情生活的录影带。Tae-shik于是找来Dong-moo协助搜寻。Dong-moo热爱摇滚音乐,但又五音不全。Tae-shik希望藉Dong-moo任职律师的哥哥一起来找录影带…… 网盘直接下载地址: http://www.ctdisk.com/file/5165677
2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Richard讲故事
KONGX 2010-8-12 06:16
Richard 何许人也? Richard 者,狂人也,全名 Richard Axel 。这家伙本科就读于哥大,随后到霍普金斯读医学。美国的医学生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啊,可惜 Richard 是个不误正业的医学生,去临床实习的第一天,老师跟他说, Richard 啊,你要是答应我这辈子不做医生,我现在就可以让你毕业,大概他在病人身上犯了极大的错误;在病理科实习的第一天,不知道他又在病人尸体上搞什么鬼,老师说, Richard 啊,你要是答应我一辈子不做尸体病理解剖,我现在就让你通过病理科的实习。 Richard 就是这样的一名医学生,他能做医生吗?没有! 这是第二次听 Richard 讲故事,是最近的 PDA 组织的渡假,他过来作陪,开场白就是说的他作为医学生的丑事。还记得第一次是在 Caspary ,纪念学校的第五任校长 Joshua Lederberg ,他的哥大校友,他从哥大档案馆里把 Joshua 的大学成绩单扫描出来呈现给大家看,大多数科目的成绩是 B 和 C ,只有极少数是 A ,看样子 Joshua 学习成绩平平。 Joshua 的经历可以看看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hua_Lederberg ,他也读过医学,读了二年之后,对细菌的表型改变感兴趣,就放弃了医学,搞研究去了。没想到,在 33 岁的时候因为发现细菌质粒就拿了个诺贝尔医学奖。 Richard 的不务正业表现很广泛。听他的报告,必须能够欣赏美,因为他的幻灯基本上由近代艺术作品组成,我不知道他怎么收集到哪些超具代表性的近代艺术,然后又将近代艺术作品跟他热衷的荧光体系展示在一起。这种超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段让我这种只能看古典艺术的人感到蓦然,我没法理解。 他的报告是种难于让我理解的艺术,他的经历表现的更为神奇,正是因为他的不误正业,他的研究方向在他人生的早期一直在更换,从研究质粒转染, DNA 重组,到研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然后又搞起了免疫,发现了 CD4 与 MHC-II 分子相互结合在免疫学上的关键作用,已经够多的了,从分子生物学、到病毒学、再到免疫学,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跟这些领域的权威科学家相媲美,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在 45 岁之后还在更换领域,搞嗅觉。 1991 年,他和他的博士后 Buck Linda 克隆到嗅觉相关受体,文章发表在 cell 上,正是这篇文章,奠定了他在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地位, 2004 年他和 Buck 共享诺贝尔医学奖。 Richard 的嗅觉神经生物学的报告,对于我来说实在太难跟上他的表现节奏,他用 Drosophila 作为模式动物,因为大概只有几十个神经元细胞,比较容易研究嗅觉脑皮层的激发和抑制过程,他用漂亮的颜色勾勒出神经突触种种漂亮风姿,展现低等生物嗅觉中的 Innate 和 acquired 嗅觉激活,还谦虚的说: I do nothing, all of these experiments were done by post-doc fellows in the lab. 其实听他的艺术还是挺乏味,不仅我没有听懂,我周围几个搞免疫的也没有听懂。不过他的 live show 是听懂了。在 Richard 介绍完研究之后,就是跟一批博后交流他怎样做研究,他自己怎样改自己的研究领域等等。其中我觉得他对一个独立的研究人员,怎样脱离以前老板的束缚,开展新的研究领域有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养成自己的 perception ,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 Perception ,你做什么都会成功,当然他还交代了一些如何在新的领域申请基金,如何发展等等细节性的问题。他说的话,是要有点底气的,因为他是一成功的人士。比如他说的 perception ,可能就是说你要有灵感,可是年轻的科学人员们,有几个人敢确定自己是有灵感的。 一帮博后座在一起聊更有趣,其中就聊到很多科学家都要经历困难期,有人怀疑 Richard 有没有经历过困难,我说ldquo; sure rdquo;,但是很多人都说ldquo; Not sure rdquo;,想想看 Richard 在他 30 岁左右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个核心专利,即 DNA 的细胞转染,或者称为ldquo; axel 专利rdquo;,他的这个专利给他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收入。他自己有了钱,想换换方向还不容易吗?想招几个聪明的博士后还不容易吗?不过之后,最大的话题转移到我,一个以色列的朋友介绍我,说我是第七十八代的孔夫子后人,美国人的都惊呆了, 78 代,他们最多也就只知道 2-3 代的历史而已,他们怎么知道早在 2500 多年前的中国就开始有了这样传奇的家谱。让他理解什么是2500年前,我只能说俺们家老祖宗是跟柏拉图是差不多年代的,比后者还要早100年左右。大家又聊到所有的孔性男子都应该具有相同的 Y 染色体,不知不觉中说到 Paul Nurse ,这位新的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新院长,说到他的私生活。他在最近接受 Science 杂志采访时说到的。为了申请美国的绿卡,他了解了一下自己的家系,结果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原来是他的外公外婆,而他的姐姐是他的妈妈!!!他们都已经去世,他现在不知道他的爸爸是谁。他当然不会放弃,打听到他可能的生物学父亲是个吉他手,后来他找到那个吉他手,但吉他手已经去世,留下几个孩子,现在 Paul 估计正在分析他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他生物学上的父亲。这样的交流活动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听他们吹一个卡车驾驶员怎样错过了诺贝尔奖,而且还觉得做个卡车驾驶员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个人分类: 科学家和医学家|6050 次阅读|5 个评论
试论复杂性的一般特征、产生根源和控制策略及其可能的应用
fangjinqin 2010-6-25 20:26
试论复杂性的一般特征、产生根源和控制策略及其在经济物理中的表现 与可能的应用 按语:这是6年前的一篇论文,2004年发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复杂性科学研究进展上,实际上是全国第一、二届复杂性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近日一位朋友突然有兴趣,来函要求发给他,我顺便粘贴在这里,愿意与大家交流.因为是多年前的文章,难免不足。我在这里征求大家宝贵意见,有机会准备结合复杂网络进行补充修改。下面是来信。 (方锦清) 尊敬的方教授: 您好! 弟子想请您帮忙一件事: 您有一篇论文弟子想拜读:试论复杂性的一般特征、产生根源和控制策略及其在经济物理中的表现与可能的应用。书名:复杂性科学研究进展全国第一、二届复杂性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您的文章在书中的P15页开始。这本书我在杨启贵老师那里见到过,但我们图书馆没有,想请前辈帮忙能否提供电子版。 非常感谢! 弟子某某敬上 试论复杂性的一般特征、产生根源和控制及其应用(1) 试论复杂性的一般特征、产生根源和控制及其应用(2) 3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30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与中心同发展——对科图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4年
tengyi1960 2009-6-9 10:43
我与中心同发展——对科图文化建设的思考 【转摘】可持续发展对人的主体性要求 可持续发展对人的主体性要求来自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的。社会发展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历史条件,决定并影响着人的发展。一个人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发展了自己,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决定的,这是一个双向同步的统一的运动过程,其统一的基础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在社会实践中改造社会,发展社会,同时也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2、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手段和目的。既然人和社会是互相决定、互相促进的,因而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都必须把对方的发展作为目的,自己的发展作为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同步发展。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没有基础和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恰恰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促进社会发展去实现,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保证。 3、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主宰,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运动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都是为了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促使人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