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豚博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盐”多必失!《科学》子刊新发现:吃得太咸降低免疫力
yanmeibaxia999 2020-4-16 21:24
01 敢说实话的张医生又来了! 近日,张文宏称:“今年夏天不可能完全清除病毒,11月后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进入冬季,冠状病毒的复制能力也会增强……” 对我们个人而言,控制疫情取决于咱们做好防护,保持免疫力。 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如何保持免疫力呢?《科学》子刊最新研究发现: 吃得太咸,损害免疫力,容易引起感染。 “盐”多必失啊。海豚博士和你一起探索食盐与免疫系统的故事。 02 假 期回家,爸妈甚是开心,尤其我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 看着一桌子好吃好喝的,我的口水已经收不住了,我的手已经先行一步。 当味蕾接收到来自食物的信号后,我的表情有点痛苦。 “妈,这菜怎么这么咸呀! ” 我妈身系围裙手拿饭铲说:“你这孩子,没听过,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没盐味,吃个啥!” 我爸不怕事大:“我说的没错吧?你现在做饭,越来越咸了。你看,电视里天天说着饮食要少盐。” 盐,也叫氯化钠,是大约40%的钠和60%的氯。日常用于食物调味剂,也是一种食品防腐剂(细菌在大量盐的条件下无法繁殖)。 长时间不吃盐人会没力气,人体需要少量的钠来传导神经冲动,收缩和放松肌肉,并保持水和矿物质的适当平衡。 据估计,我们每天需要约500毫克的钠,来实现这些重要功能。 但高盐饮食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骨质疏松、肾脏病、胃炎和胃癌…… 高盐还和癌症有关系? 03 高盐饮食指的是: 每日食用食盐超过6克的饮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如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 如今,高盐饮食又多一条新罪状: 高盐饮食,损害免疫力。 德国波恩大学的库尔茨(Christian Kurts,简称老库)是一个“叛逆”的人。老库最近在《科学转化医学》发表了这个有趣的结果。 以往研究报道:动物食用高盐食物时,皮肤寄生虫感染的愈合速度会加快;在有盐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特别活跃。于是人们认为:氯化钠能够增强免疫力。 老库偏不信这个邪。在高盐饮食的小白鼠中,他发现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一种免疫细胞,它能够吞噬入侵体内的细菌。 这是否意味着: 高盐饮食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从而降低对抗细菌的战斗力? 老库将小鼠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低盐饮食、正常饮食和高盐饮食。一周后,他让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结果显示,高盐饮食的小鼠的感染更为严重。 类似的,高盐饮食小鼠的脾脏和肝脏中,李斯特菌数量剧烈增加,是正常小鼠的100~1000倍。此外,在高盐饮食的小鼠中,泌尿道感染的愈合也变慢了。 高盐饮食竟然会降低免疫力。 04 好奇的你可能会问: 小白鼠的实验结果,能反映人体真实情况吗? 老库招募了志愿者来回答你的问题。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按照建议量摄入盐;另一组每天额外摄入6克盐。 一周后,老库抽取志愿者的血液,检测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反应。结果发现: 高盐摄入者,其中性粒细胞对抗细菌的战斗力显著降低。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在人体中,多余盐分会经过肾脏的过滤,随尿液排出。肾脏有一个氯化钠的感受器,身体摄入盐分增加后,这个感受器可以激活钠盐的排泄功能。 然而,这也会带来一个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堆积。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粒细胞的免疫机能。 老库兴奋地说道:“我们首次证明了,过量摄入盐分会抑制免疫功能。” 免疫力就像人体的国防力量,国防羸弱,外有病原体入侵,内有癌症叛乱。这就理解为啥吃盐和癌症有关系了吧。 05 为什么人们渴望吃盐? 这种对盐的渴求,在人类的进化史中也能找到一些原因。 从漫长的进化史来看,人类的生活一直是缺乏食盐的。得不到并保存足够的盐分就会危及健康。 那些肾脏可以高效保存盐分的人类,就拥有了一项先天优势。在残酷的生存竞争性下,促进肾脏吸收盐分的基因,就在进化中保存了下来。 如今,食盐突然高度丰富,也给我们身体带来了危害。 在漫长的进化史上,我们的身体学会了如何面对营养不良。 我们对物质匮乏和饥饿的担忧,深深刻在人类意识之中。 现在,你能理解风吹草动时,人们开始抢盐了吧。 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然而,中国成年人的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2g。 身体渴望我们喂饱它,那我们如何摆脱对盐的渴望? 这不仅包括做饭减少用盐量,还包括减少在外用餐、吃包装加工食品等,这些食物中都有很多盐分。 0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 我们要高颜值,不要高“盐”值。 下面,海豚博士分享《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的精华内容: 1. 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2. 减少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 口味可以培养,要逐渐养成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盐的习惯。 4. 多用新鲜食材,少放盐和其他调味品,少吃腌制食品。 5. 购买加工食品,少选高钠食品。 6. 儿童用盐量比成人更少,减少用盐,选择低盐零食。 7. 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多喝水。 无论是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是增强免疫力的角度考虑,少吃盐为妙。我常和妈妈吹风:“要少吃盐。”但好难改变呀,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盐”多必失。 口味清清淡淡过一生,其实也挺好的。 PS,敬畏生命,逆流而上。 主要参考资料 1. K. Jobin el al., A high-salt diet compromises antibacterial neutrophil responses through hormonal perturba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2. 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 2019. 3. Too much salt weakens the immune system ,2020 ------------ 看更多走心故事,请关注公-众-号:逆瘤而上 ----------
个人分类: 免疫|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10年随访10万人发现:97种含糖饮料增加患癌风险
热度 1 yanmeibaxia999 2020-1-3 22:13
海豚写在前面 :读者是上帝。应读者要求写个系列,来拆穿癌症谎言。此为第2篇。 01 元旦假期,海豚与朋友小黑吃大餐。说到饮食习惯时,小黑突然说道:“自从妈妈三年前因为食道癌去世后,我已经三年没有吃一块甜食,我要饿死潜在的癌细胞。” 我问为什么啊?她说在朋友圈看到:癌细胞可以被饿死!海豚对此很好奇:不吃糖,可以饿死癌细胞吗?糖是我们身体的能量来源, 糖与癌症有什么关系呢? 聚餐后,海豚特地查了一下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2019年7月10日,《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篇颠覆认知的文章: 每天摄入100毫升含糖饮料会增加18%患癌风险。 02 10年前,曾以修长苗条身材著称的法国,肥胖人口在过去15年翻了一倍。怎么办?爱美的法国科学家们发起一个“营养网络健康研究”,旨在评估饮食、营养和饮食习惯对其健康的影响。 为了解含糖饮料与癌症的关系,科学家对10万多名健康成年人开展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什么是含糖饮料呢? 含糖饮料是含有超过5%糖分(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的饮料。 研究者基本纳入了市面的含糖饮料,一共97种,包括100%纯果汁、含糖碳酸饮料、甜牛奶和运动饮料等。含糖饮料平均100毫升含有10.9克糖,100%纯果汁平均100毫升也有10.3克糖。可见, 纯果汁也是含糖饮料。 03 2019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研究结果: 每天摄入100毫升含糖饮料,会增加18%的癌症风险,特别是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22%。 100毫升是多少?一罐可乐是330毫升,所以你懂得了吧。可恶的是,法国科学家还发现,和含糖饮料差不错, 纯果汁增加12%的癌症风险 。以后,咱们还是吃水果吧。 诡异的是,12种人工甜味剂饮料,与癌症风险无关。排除糖的饮料不会增加癌症风险。也就是说,饮料中的糖是增加癌症风险的罪魁祸首。好奇的你一定想知道:糖怎么就增加癌症风险了呢? 04 第一点,糖的过度摄入会引起肥胖。很多减肥的朋友,会拼命的避免吃糖,碳水化合物,甚至抗糖。这也侧面验证了糖和肥胖之间的联系。 肥胖会增加13种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 ,包括子宫癌、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食道癌和肾癌。 体内过量脂肪会让机体产生过量雌激素、胰岛素、促进炎症反应等,促使肿瘤生长。卡路里限制,尤其是糖分摄入的限制,不但可以保持苗条身材,还可以减少癌症风险。 继禁烟后,减少糖分摄入和减肥,是我们预防癌症最容易做到措施之一。 05 第二点,糖的过度摄入会引起内脏肥胖。有的朋友说,我骨骼惊奇,“光吃不胖”。我经常喝快乐肥仔水和奶茶,体重依旧不过百。体重不胖,但“内脏脂肪增高”了会怎样? 与皮下脂肪不同,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在快速升糖时,内脏脂肪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脂肪生成。 内脏脂肪增高会改变脂肪因子分泌和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肿瘤发生。 除了癌症,内脏脂肪增高相关疾病包括不孕不育、心脏病、脂肪肝、动脉炎症以及抑郁症。如何判断内脏脂肪是否增高?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可能就是内脏脂肪增高啦。古人云, “腰围长,寿命短”,是有道理的。 06 第三点,糖的过分摄入会引起高血糖。研究发现, 高血糖指数与糖尿病相关的癌症有关 ,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等。 高血糖负荷与促炎因子增加有关,这引起的全身性炎症会增加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的风险。 此外,含糖饮料中添加剂,如4-甲基咪唑和抗氧化剂等,可能也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在一些国家,水是唯一建议的“饮用饮料”。 男性朋友们,多和另一半说:多喝水吧。 07 最后,划重点: 1. 每天摄入100毫升含糖饮料,会增加18%的癌症风险。 2. 糖会引起肥胖和内脏脂肪堆积,增加癌症风险。 3. 糖会引起高血糖负荷,增加癌症风险。 在《英国医学杂志》这篇文章发表之前,美国科学家也报道了含糖饮料会增加死亡风险。目前,30多个国家已经征收糖税,你觉得中国会收吗?很多商家打着健康名义来推销果汁饮料,你怎么看? PS,敬畏生命,逆流而上。 主要参考文献: 1. CHAZELAS E, et al.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 BMJ, 2019, 366: l2408.2. PVasanti S. M, et al.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US Adults . Circulation, 2019.118.037401 --------------看更多走心故事,请关注公-众-号:逆瘤而上--------------
个人分类: 涨见识|440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癌症筛查周:从今天开始,提高对癌症筛查的认识
热度 1 yanmeibaxia999 2019-12-7 09:38
12月5日,北京首钢男篮俱乐部宣布: 篮球队员吉喆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可你知道吗? 每年12月2号至6号,是癌症筛查周, 这项行动旨在让人们认识癌症早筛的好处。 定期筛查可以帮助你尽早发现某些癌症, 因为早期癌症最容易治愈。 刚开公众号时,一些朋友说: 我们家庭没有癌症…… 一段时间后,越来越多朋友和我说: 我们家有患者,怎么办? 你是否也有同感, 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2019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 一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3万人, 死亡约234万人。 人的一生中,被诊断为癌症的概率约为30%! 癌症发病率这么高,怎么办? 古人说: 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无论什么病, 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就是预防! 海豚博士和大家常常和大家说, 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癌症就不可怕。 这是有依据的。 举个例子: 1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93%, 2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83%, 3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59%, 4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8%。 其他癌症,也是类似的情况。 2019年9月23日,国家10个部委于联合发印: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项措施就是: 我们要重视癌症的定期筛查、早诊早治。 每个人都可以在抗癌行动中发挥作用, 一种方法就是参与癌症筛查。 目前的筛查手段可以较早发现大部分癌症, 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防癌体检。 谁是高危人群? 既要看年龄, 也要看自己是哪种癌症的高危人群。 如长期吸烟的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肝炎病毒携带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HPV病毒携带者是宫颈癌高危人群。 希望你将健康放在首位, 并知道何时开始常规筛查。 读到这里的你, 了解到癌症筛查周,以及中国癌症防治行动, 就是一个良好的起点。 与亲朋友友分享此信息, 可以让更多人意识到早筛的意义。 对于癌症筛查,你有什么问题吗? 欢迎后台撩海豚博士。 PS,致敬生命,逆流而上。 --------------- 看更多走心故事,请关注公-众-号:逆瘤而上 ---------------
个人分类: 涨见识|364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