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亏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些国家科技大奖是严重亏损项目
热度 7 lin602 2014-4-26 10:15
大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也有科技发明)二、三等奖,但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有的项目转让了,但基本上没有多少销售或利润。更有甚者,有些得奖项目,企业花了许多钱上马后,由于各种原因,根本就没有办法生产,是个‘败家子’项目。 但是,这些奖的证书非常鲜亮,成为报院士或学校、学科排中的金字招牌。 到底有多少比例就不知道了,但这情况是肯定有的。
28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中国企业近二十年来的倒闭风潮
热度 22 fanxiaoyingz 2013-7-16 19:20
中国企业近二十年来的倒闭风潮 回顾中国的建设历史,真的是波澜壮阔,悲壮雄伟,英勇曲折。从五十年代轰轰烈烈开始建设,到八十年代有些行业市场饱和开始倒闭,真的是一部悲壮的历史。 在我国第一个饱和的行业是纺织业。一五计划的时候,全国建设了近四十个大型纺织厂。到了七十年代中国每个省大概就有十五个以上的大型 纺织厂 ,陕西人口少大概有十二个,全国的 大型纺织厂 在四百个以上,到了七十年代基本上能够实现棉布的自给自足。但是七十年代中后期,全国有建设了大概五十多个大型化工厂,有的化工厂就能够做化工布料,例如尼龙,晴纶等。加上原来的工厂扩建改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很快就出现棉布和各种布料的过剩。纺织厂的好日子过去了,开始是整体亏损,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倒闭风潮开始。化工布料的冲击和棉布的饱和导致全国大概有 80% 的国有企业倒闭改制,到了九十年代基本上全部改制。这个期间全国下岗的纺织工人应该有二百万左右。 全国第二个整体亏损倒闭的行业是手表业。在六十年代一块手表还需要一百元左右,是奢侈品。但是全国的产量很快就很高了。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手表年产量已经上了千万块,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迎来了最辉煌的五年。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台湾的电子表风靡全国,电子手表以廉价准确取代了机械手表,给中国的手表产业带来灭顶之灾,几年之内几乎全部机械表厂家倒闭。随后私营企业制造电子表和石英表,风靡全国。这次整体倒闭风潮大概有十几万人下岗。但是,目前看中国是上了大当了,瑞士高档表还是机械表,价格很高,他们为什么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不倒呢?中国人该反思什么? 中国第三波整体倒闭风潮是自行车厂,倒闭风潮出现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迎来了自行车行业整体辉煌的十年。我国 1979 年自行车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两,城市已经基本饱和,开始向农村市场销售。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普及。然后销售量大幅度下降。九十年代红旗 / 飞鸽 / 凤凰等名牌自行车也开始淡出视野。期间私人自行车厂也参与了竞争,制造了山地车。但是到了九十年代被摩托车取代, 95% 以上的企业倒闭改制改行了。 中国第四次倒闭风潮倒闭的是电视机厂。我国在八十年代各个省份都建设了电视机生产线,就陕西来说我就记得有 黄河牌、如意牌、海燕牌彩电 。然而经过激烈的搏杀,陕西的电视机厂全部倒闭,黄河是最后一个倒闭的。上海的金星牌、飞跃牌、凯歌牌,北京的北京牌、牡丹牌、昆仑牌,福建的日立牌,山东的泰山牌,河南的美乐牌,湖北的 襄阳牌、莺歌牌 等等,杭州的西湖牌,甘肃的春风牌、昆明的 山茶牌 等等。这些电视机厂都先后倒闭。九十年代末期,全国剩余的电视机厂有四川的长虹,山东的海尔、海信,广东深圳的创维、 TCL 、康佳等,另外日本的韩国的电视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电视机由于附加值高,利润高,竞争激烈程度不同凡响。到了现在则有些大型厂家也开始转行了。 中国第五次倒闭风潮是洗衣机厂家。中国企业在洗衣机的单杠时代尚且能够站住脚,但是一进入双杠时代大多数败给了日本企业,中国企业始终没有自己的高超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到了自动洗衣机时代。 杭州的金鱼牌 ,昆明的 白玫 牌 , 武汉的荷花牌,上海的水仙牌,江苏泰州的成飞牌,陕西的 双鸥 牌,湖北的 松源牌 ,浙江的小鸭牌,上海的海鸥牌, 荆州的沙东牌 , 重庆 的 三峡牌 ,广东 中山威力 牌等等。这些厂家现在还有几个呢? 中国的第六次倒闭风潮是摩托车厂的倒闭。摩托车厂家在九十年代开始大量兴建,九十年代兴起的摩托车厂著名的有嘉陵牌,建设牌,宗申牌,隆鑫牌,五羊本田,大阳牌,钱江牌,本田,银钢牌,珠峰牌,力帆牌, 重庆宗庆 牌, 上海幸福 , 上海 新大洲等等。现在这些摩托车厂有些已经转行,有些已经倒闭,有些则产量大幅度下降了。 中国在 2009 年以后沿海的外贸企业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倒闭风潮。这次风潮导致许多企业关门了。其中以中国打火机大王的死亡为最残忍,最严酷。 其它的比如缝纫机厂的倒闭更是不用说了。家用缝纫机在八十年代风靡全国,但是很快人们不再自己做衣服,各种制衣厂兴起,所以缝纫机还没有兴旺就已经残败了!过去几个阿里斯顿电冰箱厂一个也没有活下来! 以上的倒闭风潮对于消费者没有什么,但是对于这些倒闭的厂家来说就是命运攸关了,它们的存亡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职业和生活。这些倒闭风潮本质上就是“中国式经济危机”。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 2008 年以后两次危机损失是很大的。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倒闭,追究原因在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饱和引起。原来在市场不饱和的时候大家日子都好过,利润高,质量差异体现不出啊。但是到了市场饱和的时候竞争惨烈,胜者寥寥。 第二,外国名牌对中国大陆商品的惨烈排挤,我们的产业发展了但是技术却空心化。我国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工业在这次竞争中失败,被迫把市场份额让给了外国人。现在的空调、洗衣机、电视、汽车等都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悲哀啊!为什么不保护民族产业? 第三,中国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太慢,甚至缺乏技术联盟和技术转让系统,缺乏未来新技术的储备。长岭冰箱、黄河彩电都是当年的名牌,但是却在市场中被淘汰。中国多数彩电企业在第三代和第四代电视机的竞争中败北,等离子彩电,数码彩电,液晶彩电的技术只有少数企业跟进。电子行业到现在还很活跃,但是超前企业中国很少。 第四,政治经济大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不利。中国政府很少采取措施保护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在技术政策、人才政策、融资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可以说,中国企业整体丧失核心技术责任在政府。 第五,以上倒闭风潮中的有些行业性其实还很有潜力,只是因为我们缺乏远见才倒闭。所以对行业的战略分析很重要,需要对行业发展方向研究深透。 到了目前,中国各个方面的危机正在形成,新的转型时期到来了,我们如何防止企业再次的倒闭潮呢?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221 次阅读|50 个评论
谁是火电机组持续亏损的元凶?
热度 1 zbt92 2012-7-31 11:58
文 / 水博 中新网 7 月 31 日 电 中电联今日发布《 2012 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富裕。报告披露的最新数据: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2234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95 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 1455 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 47 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 2489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113 小时 。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的降雨量普遍偏丰。各水电的出力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尽管市场上的煤炭价格已大幅度的下降,但我国的一些火电机组的亏损却仍然存在。于是,一些人开始抱怨电力行业的“水火不容”。然而,到底谁是火电企业持续亏损的元凶呢? 从表面上看,今年的火电亏损是由于水电的来水多了,挤占了火电的发电份额,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上不去,造成了亏损。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不是这样简单。例如,去年我国的江河普遍来水不好,水电出力严重不足,但是,去年火电企业的亏损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去年煤炭的价格太高了。以至于让火电机组发电越多,亏损越大。事实上,当我国能源结构出现严重恶化,煤电机组装机比重过大之后,火电的亏损就已成定局。 水电少了,火电的利用小时虽然上去了,但是,由于受到煤炭产能和运力的局限,煤炭供不应求,煤炭的价格则必然上升。所以,高煤价导致了火电的严重亏损。水电多了,火电机组的发电任务减轻了。虽然这时由于煤炭用量少了,煤价自然也就不高了,但是,与此同时却带来了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严重的不足,同样还要造成火电企业严重的亏损。不仅如此,原来因为煤价过高所造成的亏损,我们还可以解释说,是电力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但是,面对机组利用小时不足所造成的亏损,电力企业的只能埋怨“水火不容”。 其实,“水火不容”的说法非常荒唐。众所周知,我国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能源供应枯竭的尖锐矛盾。对于可保留的化石能源,我们当然是能少用,就尽量的少用。更何况我国当前煤炭的消耗量已经非常之大,早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难题。因此,尽可能的利用可再生的水电能源,在把更多的化石能源留给我们的后代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为什么当我们的水电真正多发电了之后,反倒会引起了某些电力企业的不满和抱怨呢? 客观的说,电力企业的不满和抱怨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抱怨的对象错了,不满和抱怨的对象不应该是水电,而我们火电企业自己。难道我们的发电企业愿意回到,煤价高企,发电越多亏损远大的过去?客观的说,当初我们的某些电力企业在为了争当行业老大,拼命扩张规模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日后的严重亏损酿下了苦果。 对于这一点,电力企业自己恐怕也不是不知道。因为几年以前,看到我国电力装机超常规的扩张,几乎所有的民营和外资电力企业,都退出了发电领域。因为,他们知道这样扩张,未来的后果将是什么?我国国有的电力企业也不是没有察觉。据说某电力集团因为自己所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建成之后几年都不能投产,已经预感到了发电市场的饱和所带了的威胁。所以,决定 2010 年不再投资火电。但是,当听说另外一个电力集团 2010 年的计划目标,仍然是新建增 1000 万千瓦火电之后,立刻改了主意,决定 2010 年也要继续增加火电机组。也许是因为,我国的电力集团都是国有独资,他们不相信政府会眼看着大电力集团亏损,破产不管。所以,他们宁可违背市场规律,也要争当行业老大。 当然,国有电力集团的想法一点都没错,对国有独资的电力企业亏损,国家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但是,事实证明,国家即使想管电力企业,市场的规律也不可能违背。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几番给电力提价,都只能带来更高的煤价。所以,最后国家只能采用,压住电价先让发电企业亏损,最后年终给予适当的补救的办法,帮助电力企业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国家采取的这一措施,才扭转了电力企业一味的规模扩张的势头。目前,电力企业都已经接受了市场教训,放缓了火电的投资。不过,虽然火电的投资已经放缓了,但是,已经恶化的能源结构却不能马上就消除。我们电力企业还必须为我们过去的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买单。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改革,还是当初的国家电力公司,它有可能会容忍全国在短时间增加这么多的火电机组吗?如果目前全国的火电装机能减少一两个亿,去年的煤价何至于涨的那么高?今年火电机组,又何至于没有发电的机会呢?总之,经济体制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市场竞争也不会是没有副作用的。即便是改革的方向正确,如果我们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市场规律,我们同样要遭受惩罚。应该说今天的电力企业正在为改革中的失误和教训买单。今天看来,我们经常引以为自豪的电力超常规发展,未必就真是好事。此时此刻,我们真应该反思一下,当年的电力装机每每突破 8 亿、 9 亿、 10 亿,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警觉呢?
37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机种植亏本5年还在坚持,日本人真的很傻吗?
蒋高明 2011-7-13 23:46
蒋高明 有环保部的朋友发来下面的文章,希望听听我的意见。 因为我也从事有机农业研究,对日本人的做法是能够理解的。 他们的做法可能没有考虑到虫害与草的控制问题,是在长时间养地。其实,如果采取一些措施,如弘毅生态农场的做法,三年后产量就能够恢复甚至超过化肥农业的产量了。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或许他们没有找对路子。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是领先的。 日本人的眼光是“放长线,钓大鱼”,最好中国人还会乖乖地买单的。原来损失的费用,都会收回来。因为,他们打的是品牌。 这一招是好狠毒的,日本的天价大米不是到了中国一抢而空吗?他们有了真正的东西,还愁崇洋媚外的中国人不买了。 实际上,中国人只要认真做,有机农产品价格翻倍,农民就会跟着干。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中国人宁可花10倍乃至50倍的价格买日本人的有机产品,也不会话一倍价钱买中国人 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 看到这里,你还能笑话日本人很傻吗? 下面,我用匿名网友(市民)在我博客上的留言,结束这篇短文。其中的道理,大家自己判断吧。 转江苏卫视孟非: 7月12日《新京报》报道,日本一家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1500多亩,种地、养牛。日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长满草,产量不及附近的一半,长期亏损, 当地农民都当笑话看。今天《扬子晚报》评论说,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这家公司的副总说“按照日本的古训,‘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 他们)最看重土壤的品质。莱阳土地经过化肥和农药的洗刷,土地已退化,前几年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土壤的恢复上。”日本人现在的做法,无疑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对日本人的 这种做法就应该出一身冷汗,而不是看一场笑话。 我一看到这条新闻的感觉真的是吃了一惊。这件事情再一次证明了日本人的长远战略眼光。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在《淮南子主术训》里告诫不可“涸泽而渔,焚 林而猎”,而今在我们的农民、企业和一些政府官员都为了眼皮底下那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无恶不作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腿伸了进来,把眼光放在了中国人自己坑中国人之后留下 的巨大市场空间。这就是日本企业亏损五年还保持乐观的原因,用日企的话说就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为他们让出了市场。”你要去问任何一家中国食品企业——你愿意把市场让 给日本人吗?我肯定没有一家愿意,但事实的结果却很可能是中国食品企业集体性的把市场让给了外企。三聚氢胺事件后,洋奶粉普遍涨价,可很多消费者仍不愿买国产奶粉就是 证明。 一度某些所谓爱国人士高喊“抵制日货”,但是狭隘的民族情绪已经在理性社会的成长中慢慢淡化了,一个民族长期仇视另一个民族本身就是弱国心态,而食品安全问题 频发,已经极大的伤害了本土消费者。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扼制,那真是国企自绝于人民。进口食品价格远远高于国产,但是市场份额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现在日本企业把地都 种到我们国内来了,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必将进一步降低,到那时劣迹斑斑的国产食品连价格优势都不再明显的时候,何以为生? 如果在过去,我们还可以靠政府制定保护性政策来维护落后的市场和企业,但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这一点也非常困难了,我们必须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办事了,政府 不能完全保护落后了。政府必须首先为国民的健康负责,其次才是企业的生存。那些无视国民健康的的市场主体,政府保不了,也不该保,而公众对这样的企业的注定被淘汰也绝 不会同情。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有毒食品给中国人吃,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种健康食品给中国人,这是谁的笑话?当然日本人不是做公益,是为了赚钱,可是我们的农民和食 品企业不赚你钱吗?今天我们拿这家日本企业当笑话看,明天还不知谁看谁的笑话呢? 日企种地5年亏本成笑柄 为环保不施农药产量低 新京报记者 涂重航 山东报道 http://news.sohu.com/20110712/n313098597.shtml   6月21日,朝日绿源农场建在山东莱阳沐浴店镇的一片盆地中。该日资公司在当地租了1500亩地,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奶牛。本报记者 涂重航 摄    日本一家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1500多亩,种地、养牛。他们瞄准的是中国高端市场,主打高品质农产品。    对于在家门口种地的日本人,当地农民慢慢“失望”。日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长满草,他们觉得这是在糟蹋土地。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这家日企将产业链布局中国。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农业最终还将回归到他们的路径,依靠化肥、农药的种地模式是短视行为。    对于外资在中国种地,也有专家表达了担忧,提出外资租地的政策有待完善。    在山东莱阳种地的日本企业朝日绿源公司至今仍未赢利。5年来,这家公司已成为当地农民的笑柄。    2006年,朝日绿源公司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三家公司合资而建。这三家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从事农业生产这还是头一次。    当年,朝日绿源在莱阳租下1500亩耕地,用来养殖奶牛,种植玉米、小麦、草莓等,租期20年。    “他们完全拿地不当回事。”莱阳大明村村民并不看好这家日本公司。    5年来,朝日绿源的种地方式让当地人看着心疼。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除草,一亩地的产量仅是当地人的一半。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日本人租地的动机。有村民说,日企租地是为了探矿;还有人称日本人要为本国建一个粮食基地,“圈占地盘”。    选地前考察土壤    当时看到日本人到田间地头钻土取样,一些村民还以为是在勘探矿藏    6月21日,莱阳吴家疃村民说,土地出租给朝日绿源,自己没有吃亏,也没沾多大光。    按照5年前的合同,沐浴店镇吴家疃、大明、南汪、小店、中汪5个村1000户农民今年每亩地将收租1000元,这在当时来看是个高价。    2006年,此项目在山东省政府的关照下启动。    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与日本朝日啤酒洽谈时表示,希望日企能利用先进技术在山东建设一个农业示范项目,帮助农民改善食品安全,增加收入,并打破对外出口的“绿色 壁垒”。此事的背景是,日本对于食品进口标准很严,形成“绿色壁垒”,而山东是对日农产品出口大省。    6月22日,朝日绿源副总经理前岛啓二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当年朝日啤酒已参股烟台啤酒和青岛啤酒,与山东打交道多年,收到省委书记的邀请,他们很有兴趣做这个项目 。    朝日啤酒此前并未做过农业。他们邀请了日本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两家公司共同成立了朝日绿源,朝日啤酒占股73%。    住友化学是从事农业采摘和设备的公司、伊藤忠是做超市和物流的企业,前岛啓二说,邀请这两家公司加盟,也是看中他们在农业产业链上的优势。    6月21日,莱阳市沐浴店镇党委委员高风涛介绍,山东省曾向朝日绿源提供淄博、东营、莒南、莱阳4个地方。朝日公司对这些地方进行了水和土壤的考察,最终选址在沐浴店 镇。    沐浴店镇邻近莱阳市水源地水库,周边无污染企业,温度和气候也适宜蔬菜生长。    沐浴店镇大明村村民说,当时看到日本人到田间地头钻土取样,一些村民还以为是在勘探矿藏,闹出很多笑话。    随后的征地阻力很大。沐浴店镇吴家疃村前任村支书于清说,沐浴店镇的农民靠种菜为生,土地附加值高,他们不想把地租出去。    于清当时跟另外4名村干部碰头商量,想要用价格“逼走”朝日绿源。    2006年,莱阳市每亩耕地的租金580元,于清建议每亩800元,还提出每亩地每5年上涨200元。    让于清意外的是,日方答应了这个价格,还对原耕地里的作物高价赔偿。    据介绍,当时农产品价格处于低谷,每亩地一年产值约600多元。七成以上的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地。一大部分村民很快就把协议签了。    6月21日,沐浴店镇党委委员高风涛说,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十分乐意租出田地。    吴家疃村的廉玉胜是少数几个反对租地的农民。他现在承包着20多亩山地,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他说,土地今后的趋势肯定是增值的,当时村里有几户不愿出租,但架不住镇上和村里不断做工作。    不打农药“顺天收”    朝日绿源的玉米地不打农药,去年7月遭受虫灾,成千上万只虫子爬过了田埂    对于在自家门口种地的外国人,当地人充满了好奇。但没过两年,人们对这家日企开始失望,甚至愤怒。    6月21日,村民廉玉胜说,朝日绿源第一年搭建大棚,种植芦笋、甜玉米和草莓,大棚不让外人进,他们不了解内情,只知道草莓100多元一斤。    他们能看到露天种植的玉米和小麦,品种跟当地一样,但种法大不相同。    朝日绿源的农场处在沐浴店镇政府东南方向一个小型盆地中,对面是莱阳龙头企业龙大集团的蔬菜基地。    朝日绿源农场分为三个地块,奶牛饲养场、蔬菜大棚、露天种植基地。各个地块拉着铁丝网,配有摄像头。露天种植的农场中,还架着探照灯。    6月21日,大明村的郑大爷说,他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样顺天收的方法,地里草也不除,远处看过去,满地是草“庄稼能长得好吗?”    当地一些“农把式”用目测就能判断出朝日绿源每亩地的产量。郑大爷认为朝日绿源的小麦亩产只有400多斤,不足村民们产量的一半。    朝日绿源的玉米地不打农药,去年7月遭受虫灾。成千上万只虫子爬过田埂,吴家疃和大明村的玉米地也遭受损失。    为此,周围村民堵住了朝日绿源的大门要求赔偿。    村民还曾因粪臭投诉要赔偿。从2007年开始,朝日绿源引进1800头荷斯坦良种奶牛,牛粪堆积起来,臭味弥漫四周。    5年来,当地村民对朝日绿源的种植方式普遍表示“看不懂”,他们认为日本人“不会摆弄庄稼”。    朝日绿源在地里打了200多米深的吃水井,也让当地人觉得不可思议。    村民廉玉胜说,一般打井20米深水质就很好了,为何要打那么深的井。    今年春旱,廉玉胜的小麦地里总共浇了三遍水,花费200多元。他没有看见朝日绿源往地里浇过水。    朝日绿源租地的头两年,有些地因干旱撂荒。一些村民看着心疼,提出把地返租给他们种,被拒绝。    “搞不清楚日本人想干什么。”6月21日,大明村村民戏谑地说。 种植养殖循环    牛产牛粪,改善土质,产出无公害农作物,农作物喂食奶牛,再产出高品质牛奶    对于当地村民的质疑,朝日绿源副总前岛啓二回答谨慎。他说,此前有媒体误解他们是为日本生产粮食。    6月22日,前岛啓二说,目前公司没有赢利,不过他们在做这个项目前已做好准备,赢利不是目的,而是为建一个农业示范项目,提供高水平的农产品。    当地负责对接朝日绿源的沐浴店镇党委委员高风涛说,朝日绿源将赢利期定在十年之后,这段时间是他们对土壤的培育期。    对于当地人的评价,前岛啓二表示接受。    他说,他们第一次做循环型生态农业。还在实验阶段,前5年难免会出一些问题,正在逐步改进。不过他们也觉得自己的种地理念完全异于当地农民。    前岛啓二说,按照日本的古训,“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最看重土壤的品质。虽然莱阳土地肥沃,但经过化肥和农药的洗刷,土地已退化,前几年投入大量的精 力在土壤的恢复上。    前岛啓二说,他看到当地人种地还是注重当年亩产量。土地需不断追加化肥才能保持产量,但那样产出的农作物难免会有化学品残留。   小店村村民赵炳辉对此也有体会。他在朝日绿源工作两年,种了几十年地的他,第一次这么“伺候”土地,不撒化肥,全用牛粪堆肥;去草不施除草剂,而是手拔锄除;农药 极少打,偶尔用,也需由专家指导;土壤定时检测,确保养分均衡。    前岛啓二说,当年有地撂荒,有村民提出返租,他们怕被施化肥、打农药,拒绝了。    在朝日绿源公司的大门内,竖着一个循环型农业的模式图:奶牛产出牛粪堆肥,肥施在地里改善土质,产出无公害高价农作物;农作物秸秆成为奶牛的饲料,再产出高品质牛 奶。    前岛啓二说,他们种的玉米和小麦,全是给奶牛吃的饲料,为保证牛奶的高品质,不允许用化肥和农药。    朝日绿源的牛奶每升定价22元,是国内牛奶价格的1.5倍。他们生产的草莓每公斤定价120元。5年前,朝日绿源的草莓在上海上市,刷新草莓价格纪录。    当地人看不上朝日绿源烧钱的种地模式,不过他们也认同这家公司的农产品品质。    “他们的奶牛反正吃得比人好。”6月21日,廉玉胜称,曾有在朝日绿源打工的村民说亲眼看到朝日绿源将不合格牛奶倒掉。    另外,他在其他地里不敢直接摘水果吃,但在朝日绿源就没有这个担心。    “让出”的市场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乳品受冷落。朝日绿源瞄准的,正是中国企业“让出”的市场    山东莱阳是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最大的县级市,素有日本后花园之称。    在朝日绿源对面的龙大集团蔬菜基地,90%的蔬菜出口日本。但朝日绿源瞄准的则是中国市场。    6月22日,前岛啓二说,公司成立伊始即定下只销售中国的方针,合同中也有约定。他说,公司成立时他们做过调查,中国特别是大中城市,对饮食生活方面要求“安全”、“ 安心”和“高质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他们的目标是中国的高消费人群。    有统计显示,中国高消费人群比例大概占总人口的3%~5%,这是一个覆盖五六千万人的大市场。    莱阳市商务局副局长宋慧君说,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农产品企业也在调整高水平产品的销售比例。    龙大集团近两年也在调整高端农产品内外销售比例,以往高端产品85%外销,现在调整为60%左右。龙大集团总经理宫明杰认为,今后,国内高端农产品市场将是一块巨大的蛋 糕。    前岛啓二认为,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购买他们产品的人将越来越多。    他介绍,目前,朝日绿源的牛奶只在北京、上海、山东市场销售,销售量以每月20%的速度递增。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乳品备受冷落,进口乳品重新夺取市场主导权。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分析,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品牌占领一线、二 线城市80%份额。    也正是这一背景下,朝日绿源这样的外资公司开始分割国产乳业“让出”的市场蛋糕。    2010年底,中国对全国乳品企业进行重新审核发证工作。朝日绿源也是烟台市首批通过国家审核标准的5家乳企之一。    前岛啓二说,日本国内牛奶产量已过剩,他们的产品不可能返销日本。另外,中国的市场也吸引着日本本土乳业的目光。    土地流转是前提    村民先将土地出租给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整体出租给企业    莱阳当地官员对朝日绿源的生产经营模式十分看好。    莱阳外经贸局负责人称,朝日绿源的循环型农业在国内还不多见,这个项目在当地是重点推介的项目,很有示范作用。    据了解,朝日绿源公司享受免税优惠,对于当地财政贡献并不是很大。    前岛啓二说,他们希望中国企业和周边农户模仿他们的生产方式,但目前还没有第二家企业这么做。    高风涛认为这种模式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但是想在中国普及很难。    高风涛说,朝日绿源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2190万美元,此后每年再追加投资220万美元。对于普通农户和小企业来说,这是天文数字。并且农民承包土地后,往往更注重每年 的效益。    据了解,朝日绿源在中国租种土地不算新鲜事,此前全国多个地方都有外资种地的例子。    早在1997年,山东龙口市冶基村将6000亩土地租赁给新加坡企业复发中记私人有限公司经营20年,这个项目主要生产名优果品,产品主要是出口。    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全球500强企业,法国威望迪环球公司在重庆忠县和农民合股建了15万亩柑橘果园基地;世界第三大果商澳门恒河果业也在重庆江津市建起1000亩的 柑橘种苗基地。产品也主要是外销。    对于这些海外资本在中国大量租地种植,6月21日,高风涛说,这种模式是普通的土地流转,符合当前的土地法规,不需要特殊政策支持。    据介绍,朝日绿源获得流转土地的方式是,吴家疃等5个村的村民将土地出租给村级土地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再将土地整体出租给企业,租期20年。每年,农户通过合作社获得 租金。    当地的龙大集团蔬菜基地也是采用这种方式。    相关政策待完善    有专家认为,跨国公司由“销售商”变身“农场主”,会对中国农业传统模式产生强烈冲击    对于外资在中国租种耕地,一些专家表达了担忧。    山东省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原山东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认为,跨国公司由“销售商”变身“农场主”,还将对中国农业传统的种植模式、组织方式等产生强烈冲击。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针对外资租地的政策还待完善。    2009年9月21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农业部等部门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对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投资的管理。    孙政才还强调,农业引进外资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    这是中国官方对此唯一的一个约束性声音。    此前,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曾对外资进入农产品领域表示担忧。他说,中国应设立外资并购涉农企业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对大宗农产品和重要畜禽产品,要制定外资并 购的行业评价标准,细化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条件。    6月22日,前岛啓二说,收集这么多土地,在日本国内也不常见。    目前,朝日绿源公司内六七名日方人员将家安在青岛,一到周末,他们就会坐班车与妻儿团聚。    “我们相信,最终中国政府和消费者都会认可我们的品牌。”前岛啓二说。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规定公立医院亏损将由政府买单
xupeiyang 2010-8-9 05:59
京华时报8月9日报道 由于诊疗成本高,医院存在靠多开药、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来增加医院收入,填补亏损。昨天,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本市将通过对医院亏损项目进行全额补贴、推广临床路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方式缓解百姓的就医负担。这意味着,卫生部门将通过补贴等方式减少医院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 ■政策解读 享受财政补贴先要算清成本 市卫生局财务处处长刘建民介绍,新型财政补偿机制在去年朝阳医院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选择条件成熟的医院,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但前提条件之一,是医院必须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即算清楚医院到底亏多少钱,政府应该补多少钱,否则无法兑现政策性亏损补贴政策。 15%药品加成率本市尝试取消 在推广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同时,还将尝试取消目前公立医疗机构中15%的药品加成率,提高医疗收费项目,上调政策性亏损项目价格,下调大型设备项目价格,使得各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更为合理。我们希望尽早启动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工作,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价格保障体系,从多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刘建民说。 北京市医改小组成员王景山表示,取消药品加成是大方向,但如何取消及取消后的补偿机制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公立医院改革抑制过度医疗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医改中的关键环节,被各界人士认为是老大难问题。市卫生局医改办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在以不同形式开展,包括在大医院进行项目成本及全成本核算、财政补偿政策、临床路径和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的推广使用等。本市新一轮医改中,将在价格问题上对公立医院进行科学管理。 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坦言,今年本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尚处于摸索和打基础阶段,随着各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明年有望逐步推开。 ■对话 昨天,市卫生局财务处处长刘建民以及市医改办负责人就看病贵、公立医院经营状况、公立医院试点成本核算情况等进行了解答。 57%医疗项目亏损政府将全额买单 问:目前,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怎样?亏损吗? 答:北京对朝阳医院、友谊医院等在内的8家综合医院项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2000多个医疗项目中,赢利项目占43%,亏损项目占57%,超过50%的医疗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护理费、治疗费、门诊挂号费、诊疗费、住院治疗费全部亏损,特别是住院诊疗费的收费标准与成本投入背离较为严重。 问:大家都觉得看病很贵、检查费很高,医院怎么还会亏损? 答:医院的确存在开高额检查单等过度医疗现象。另外,患者医药费用自付比例也是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虽然大家觉得看病贵,但有些医院仍然入不敷出,因为医院的成本也很高,而政府的补偿又没能和医院成本挂钩。据统计,每位住院患者平均每天的诊疗成本费为107.20元,包括人力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等,而实际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天7元。较低的服务价格与较高的服务成本间的价格差,则需要医院通过获取更多的药品加成等方式来填补,所以产生了检查多、看病贵等问题。 问: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情况怎样? 答:目前政府每年对医院的补偿只占医院总体运营费用的不到10%,医院经营的大部分费用都要靠自己赚取。有些医院的确存在流动资金相对紧张、有些建设项目不能及时落实的状况,这一点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的到位,将会得到改观。目前,市财政对市属医院的补偿包括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再加上医院按照政策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基本确保了医院的日常运行和发展。 问:通过朝阳医院等医院的成本核算试点后,政府又如何对医院进行补偿? 答:朝阳医院试点成本核算后,即由政府对医院亏损项目进行全额买单,而之前只补一部分。 新型财政补偿政策在对医院基本经费补助上,改变了原来依据定额补人头的方式,通过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的全额保障和对医院政策性亏损给予兜底补偿,以及通过设立旨在鼓励医院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的奖励性补偿,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及财政补助的激励作用和杠杆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医药分家和降低老百姓就医费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立医院的运营就像迷局一样,亏在哪里,究竟需要政府补多少钱,很难说清楚。这是困扰北京市财政局副巡视员师淑英的一件事。对于医院的运营情况,各家医院院长也是雾里看花。 账算不清楚,政府不知道补多少或补得过少,医院可能就要通过多开药等行为增加收入。为了破解这一迷局,并为财政全额补偿提供依据,朝阳医院率先进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试点工作。 ■如何核算成本? 科室被细化为268个核算单元 电脑里的成本核算系统,把全院所有科室细分成156个核算单元,各单元收支数据清晰可见,大到各科室年度的总成本,小到每个病区医疗器械、输氧成本或分摊的水电等成本。 这就是包括6大类25张报表,已作为模板在多家公立医院推广使用的全成本核算系统,说到自己和同伴们的得意之作,朝阳医院财务处核算员史翠梅有点自豪。 她说,新型成本核算将全院科室分为4大类,直接医疗科室包括门诊和病房;医疗技术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手术室等;医疗辅助科室包括水暖组、木工组、汽车房、挂号处等;管理科室包括行政和后勤等具有管理属性的科室。 同时,为便于医院对各科室情况的了解和管理,又将科室细分为268个最小核算单元,如消化科可分为消化科门诊、消化科病房、消化科窥镜室、消化胃肠动力室4个末级科室,前两者是直接临床科室,有开单(处方权)和执行功能;后两者是医技科室,只有执行功能,包括CT、核磁、B超等放射类科室。 新旧核算方法对比 原来只统计消化科一个大的科室的收入成本情况,分开后,就可以看到各科室多少大夫出诊、门诊量是多少、相应的收入是多少。史翠梅说,最早的科室核算只算直接支出,特别简单,看到的是不完全的数字;现在就很全面、系统,因为管理科室、医技和医辅科室都为临床服务,那么临床科室就要承担前三者的成本。 新型财政核算制度采用四级分摊的方法,即管理费用按照各科室人数进行分摊、医辅科室是按照工作量进行分摊、医技科室是按照收支配比的原则,比如消化科开出放射单多的话,那么承担放射科的分摊成本就要高,四级分摊后,收入和成本最终要落实在临床科室上。 ■核算出什么结果? 亏损科室23个儿科月亏28万 2009年,朝阳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结果显示,全院直接医疗的47个科室中,盈余科室24个,亏损科室23个,包括针灸科、儿科、妇科等。史翠梅表示,人力成本大、检查方法传统化的科室是亏损的主力军。 比如说儿科,因为需要配备独立的急诊室和ICU重症监护病房,而且考虑到儿童的病情变化特点,规定每张ICU病床至少要配4名医护人员,但在综合医院中,儿科并非热门科室,所以这样大规模的人员配置导致其人力成本也很高。她说,今年1月,排名倒数的儿科收入为70万元,四级分摊后成本共计98万,亏损28万。 价格体系扭曲导致过度医疗 基本每家医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越是基本的、人力成本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越低,亏损越严重。朝阳医院财务处处长吴幼斐表示。 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康南对此深有体会,他每个月最多要做30台手术,其中参加10例左右是被誉为骨科手术金字塔中的塔尖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因手术难度高、危险性强,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瘫痪,所以每次至少需要8名医护人员合力完成 康南说,每次手术耗时约5个小时,就这样一台手术,我们的收费价格是1700元,十多年都没变过。 在扭曲的医疗价格体系制约下,目前医院大多以科室收支结余或单项收入作为奖金或业务提成,这刺激了医院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的增长,却忽略了由此产生的医疗成本的提高。 ■获得多少财政补贴? 增1500万补偿保护病人利益 2009年底,作为北京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新政的首家试点医院,朝阳医院不仅获得了许多公立医院梦寐以求的全额离退休人员工资补偿,还获得了数额不菲的奖励性补偿。与原来的补偿方式相比,增加了约1500万元。 吴幼斐表示,卫生部门对医院进行财政补偿是按照项目成本核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即基于8家医院新型成本核算上的一个综合指标,如门诊人次的平均收费水平,出院人员的平均费用等,这些指标是控制你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不能开大处方。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对于有常识性错误的文章要不要指出来?
liwei999 2010-4-5 07:01
对于有常识性错误的文章要不要指出来? (176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03, 2010 06:24AM 镜某基本上是看心情。有些不值当的根本就没有说的必要了。这里说的《简单分析 京津高铁亏损原因》( )是因为涉及到一些算账的问题。 京津高铁亏损问题如何理解?《经济观察报》温淑萍的文章有些不着四六。铁路是要靠整个系统来维持算账的。如果单论正线全长113.54千米的京津段,从开始根本就没有造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高速铁路的必要。因此高铁以京津段来算账的出发点就有些歪了。要紧的是当高速铁路网形成后是否可以按计划还贷。以沿海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达程度,还贷应该问题不大。 数字如何读也是个常识。 引用: 经济观察报文章说: 京津高铁的设计年运量约3000万人次,营业额接近18.4亿。但2008年8月以来的14个月中,旅客运量不足2000万人次,仅为设计能力的70%左右。这是其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显然这为作者不理解经济运作的常识了。如果北京出租的上座率有70%的话,恐怕就感到难打车了。饭店有90%的利用率房客就感到难订房了。因为这种客流现象都有个变化率在其中,90%的基数再加上10%的变化率,瞬时间的需求很可能要超过设备的能力。因此,旅客运量只有客运能力的70%显然不是 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与此说法相悖的文章在随后的段落中出现也是值得质疑的地方 引用: 经济观察报文章接着说: 在开支方面,京津高铁的运营支出比预期中高很多。据了解,京津高铁最大的开支是利息,据记者了解,这条铁路投资额204.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00亿元,每年要还的利息就要6亿多元;其次是折旧费用,大约5亿多元;再次是设备的维护费、高铁的用电费用,每年共支出4个亿多元。这几项费用合计后,每年的总开支超过18亿元。 这其中那个项目是 比预期中高很多 的项目呢?不妨指出来,看看高了多少、为什么。 其它促进经济发展的说法,都是些可圈可点的事情,但是算账的问题上,还是说清楚为好。这就需要报社的编辑人员有些素质,把这类拎不清事情的说法都卡掉。算账不要求什么微积分的理解。这是个最常识性的东西了。文科不能成为不会算账的理由。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310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单分析 京津高铁亏损原因
pikeliu 2010-4-3 16:52
中国人出行已经被高铁化了 如果你的行程是300公里以上,那么你有可能不得不选择高铁。 两个城市如果相距100、200公里,人民出行还可以选择自己驾车。京津人显然选择自己驾车出行。 对于京津、珠三角、长三角,最为合适的交通方案,就是把几大城市的市内地铁延长,最后连成一个大网。 大跃进经济算账 京津高铁运行一年亏7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22:16 经济观察报   温淑萍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在2008年8月1日开通以来的一年多时间内,亏损额超过7亿元。   而按京津高铁四方股东的最初设想,该铁路运行第一年最差的状态是持平,甚至可能盈利。但实际运作中,京津高铁建设成本超支而收入低于预期,难以避免地陷入亏损。   京津高铁一直被视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样板,以这条铁路为起点,高铁建设热潮开始席卷中国。   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营业公里,位居全球第一。铁道部预计,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   如此庞大的高速铁路,将产生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亏损超7亿   时至今日,京津高铁运行已一年有余,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亏损额超过7亿元。   铁路系统一位人士告诉本报,从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9月底,京津高铁共运送旅客1870万人,营业额为11亿元出头,而成本支出超过18亿元。   实际上在运行的第一年,京津高铁不赔钱是不可能的。铁路内部人士说。   2008年8月1日,京津高铁正式开通。它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其总投资133.24亿元,正线全长113.54千米,全程时间29分钟。   京津高铁西接北京南站,东至天津站,最小发车间隔3分钟,最大通过能力20对/小时,每列车定员600人,共有八节车厢,1-4节车厢与6-8节车厢为二等座,第5节车厢为一等座,最大输送能力18000人/小时。   如果按照每天开通59对高铁列车计算,一等车厢是69元票价、二等车厢是58元票价,京津高铁每天的收入是366.5万元,一年的收入是13.38亿元。   而实际运行中,京津高铁的客运量低于上述测算,更低于最初的市场预测。根据项目建议书,京津高铁的设计年运量约3000万人次,营业额接近18.4亿。但2008年8月以来的14个月中,旅客运量不足2000万人次,仅为设计能力的70%左右。这是其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有人士认为,京津高铁的运价偏低,电价较高,没有政府补贴,也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   在开支方面,京津高铁的运营支出比预期中高很多。   据了解,京津高铁最大的开支是利息,据记者了解,这条铁路投资额204.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00亿元,每年要还的利息就要6亿多元;其次是折旧费用,大约5亿多元;再次是设备的维护费、高铁的用电费用,每年共支出4个亿多元。这几项费用合计后,每年的总开支超过18亿元。   乐观与悲观   2003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戴相龙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打电话,表示想建造连接京津的高架城际列车。之后,两人相约中南海畅谈未来,其中包括京津高铁的投资比例、征地拆迁等问题。这一项目在40分钟内敲定。   随后,天津、北京、铁道部和中海油共同成立投资公司,京津高铁的所有规划细节及经费筹措,在2004年7月达成一致意见。2005年,京津高铁开始征地,2006年动工建设,2008年2月完工,试车6个月后,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前后历时5年。   据了解,京津高铁最初的预计投资是123.4亿元。但由于征地拆迁费用高出初步设计的概算,同时大量采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加上几年来原材料成本大增,投资额增长到了204.2亿元,成本的预计回收期为16年。   这个成本回收期建立在对客流量比较乐观的基础上的。设想中的双向客流量将会接近3000万人次。   当时铁道部还专门派人做了调研,依据就是近几年来往于两个城市的人流量,及人们的出行工具和出行目的。知情人士称。   从北京到天津,自驾车需两小时,普通列车1小时56分,动车组1小时10分,而京津高铁只需要29分,时间缩短了一半多。   但由于仍处于市场培育期,京津高铁运行第一年的实际运送旅客为1870万人,营业额约11亿元。   盈亏之间   京津高铁运行的第二年亏损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目前的客流量也不是很多,而且支出是固定的。一位业内人士说。   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公司注册资金87亿元,由四家股东出资组成,铁道部出资27亿元,天津市26亿元,北京市和中海油服(16.12,0.16,1.00%)均出资17亿元。   由于京速高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四家股东的投资收益暂为负值。   对于铁道部来说,虽然投资亏损,但铁道部作为一个行业主管部门,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铁路系统人士说。中海油服的亏本显得有点无辜,它应该是纯亏本,一点收益没有。业内人士分析。   最大的赢家是天津市。   记者从天津方面了解到,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铁开通的当月,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71.4亿,同比增长25%,2008年全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5.2%。   京津高铁开通一年来,虽然客流量是1870万人次,未达到预期,但总体客流比高铁开通前增长了86%。   运输市场存在客源培育期,初期赔钱并不能否定这场投资的失败,要从长远发展看。中铁建一位人士认为,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高铁的兴建更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009年上半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1176亿元,同比增长20.07%;商业增价值实现376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324亿元的收入,增长达17.8%,餐饮业收入180亿元,增长达24%,增幅均高于全国和国内主要城市,位居全国前列。   2009年天津的经济增速达16.5%左右,位居全国第二。北京增速为9.6%,超出预定的9%水平。   城际高铁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天津市政府一位人士说。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长期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季任钧认为,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的账不能简单地计算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可以直接盈利,要把这条铁路所带来的边际效应一起计算,才会是这条高铁的收益成本。   这一算法,对于有边际效应收入的投资方来说是个好事,但对于看重单纯投资收益的投资方来说,是个首要考虑的问题。投资应该冷静再冷静。业内人士说。
个人分类: 社会与生活|669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高铁“高不可攀”?(转)
zhilinyang 2010-1-10 11:28
杨永欣 华南脉搏 武广高铁开通后,中国有了世界最快的列车。然而,高铁的高价车票,以及随着高铁开通,原有的一些客运列车停运,意味着中低收入者将被迫选择高铁,接受高票价。 去年12月26日,武汉、长沙和广州三地同时首发国产时速350公里和谐号高速列车,标志着全球首条里程最长、时速最快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简称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中国的铁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昔日广州乘火车去武汉需要10个多小时,如今搭乘武广高铁只需约3个小时;和谐号的设备和舒适度属世界级,不亚于飞机;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高铁沿线停靠站点包括咸宁、赤壁、岳阳、汨罗、长沙、株洲、衡山、衡阳、耒阳、郴州等,全线有不少吸引人的景点,包括湖北的黄鹤楼、武当山、神农架、赤壁,湖南的岳阳楼、洞庭湖、张家界、韶山毛泽东故居等。   有这么好的条件和优势,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前,各界自然对它充满期待,不过,正式投入运营后,市场反应却远不如预期的热,甚至有媒体披露武广高铁的上座率不足四成。尽管这个数字已被高铁有关发言人修改为69.6%,而正式投入运营后的首个元旦小长假也迎来了高铁出行客流高峰,在广东和湖南境内日均发送旅客4万5000人次,但据本报了解,武广高铁平日的上座率仍不理想。 高价车票引热议   市场的反应冷淡,主要原因是武广高铁的高价车票(一等车票价为780元,二等车票价为490元)让不少人望而生叹。铁道部宣传部副部长郭文强解释说,武广高铁与普速铁路相比,投资规模和运营成本更高,要考虑收回投资;目前,武广高铁拥有运行速度第一、硬件设施第一、服务水平第一等很多优势,不能和其他出行方式相比;高铁也只是人们选择的众多出行方式之一,乘客可以选择其他更适合自己出行的方式。 被高速成家喻户晓词汇   除了高价车票所引发的热议外,被高速近期也成了家喻户晓的词汇。 据一些媒体报道,为了鼓励更多乘客选乘武广高铁,当局暂时停运了包括武昌至广州、武昌至长沙、长沙至广州、韶关至广州等13对列车。尽管当局否认暂停这13对列车与武广高铁无关,但很多观察家却不以为然,一些乘客更认为自己被高速,被迫选择票价高出一截的高铁出行。   武广高铁的高价车票以及当局暂停13对相关列车的决定,使一些人质疑武广高铁是否实实在在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荆楚网刊登的一篇时评说:人口占比绝大多数的低收入群体,不是不喜欢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速度,不是不喜欢舒适优美的环境和高品质的服务,而是买不起高价票。13对普通列车停运前,人们就呼喊普通列车车票很难买到。   武广高铁的正式运营只是中国高铁发展的一小部分,今后中国还会有更多的高铁陆续登场,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积极兴建的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额22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较长远的高铁计划包括上海至昆明和乌鲁木齐(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路线,以及筹划中的北京至福州再到台湾的高铁。到那时候,这些高铁预料也将面对武广高铁目前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铁道部称,根据2008年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铁建设,到2012年中国将建成1万3000公里的高铁。   业内人士说,在2007年,中国的高铁(包括没有投入服务的)只有1109公里;到了明年预计会增加至7000公里;2012年,将达1万3000公里,超越欧洲的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高铁网,而中国也将实现大部分省会间铁路八个小时内到达的目标。中国铁道部的一名研究员更预测,若扩展的步伐持续下去,到了2020年,中国将拥有1万8000公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占全世界高铁的大部分。   一名观察家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建设高铁的成本极高,因此要大部分省会间铁路八个小时内到达的目标未必符合经济效益,中央之所以决定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是形象工程。他说,武广高铁目前就已面对是否真的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疑问,甚至被一般老百姓称为有钱人的交通工具,很多百姓其实无法享受到其好处;今后的一些高铁的成本会更高,例如北京至福州再到台湾的高铁就得兴建很长且工程很艰难的海底隧道,建成后的票价要多少,又有多少老百姓负担得起,他不敢想象。 不能因形象而失理性   他说,建设高铁的计划基本上是好的,有利国家的发展,但必须符合经济效益,不能为了搞形象工程、为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在铁路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就失去理性,这样的世界级高铁网将弊多于利。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说,中国大陆不应该为了投资建设高铁而忘了其他更关键的社会投入。教育、医保、社保等领域的投入也都很重要,不止是基础设施的建造。   网上评论员道义行者在其文章中则说,中国铁路现有的运输资产总额约1万亿元,按现有的技术和物价水平,双线高铁平均造价为每公里1亿元,运能相当于现在的普通单线铁路的六倍左右。铁道部计划司去年11月抛出的三年3.5万亿元投资计划可以建造3万5000公里的双线高铁,形成的运能相当于20万公里普通单线铁路,增加的运能是现有的2倍以上。 按中国国民经济计划,10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现在增长约1倍,铁路运输需求量比现在增加约50%至70%,即使考虑运力储备,铁路运输能力增加1倍左右已足够,中国当局之前批复的2万亿元投资计划其实已能够保证10年后的运能需求,不再需要这额外的3万5000亿元。   道义行者也指出,中国铁路在1992年发送旅客12亿5000万人次,停滞不前达十多年之久,直到油价暴涨的2006年才突破这发送人数;金融危机对铁路运量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去年7至8月份,全铁路日发送货物约940万吨左右,到10月份就减少到了850万吨左右,需求降幅约10%。   可以肯定10年后铁路的运量需求绝不可能达到现在的三倍,用三年开工投资3.5万亿元建设铁路,提前建成的铁路,必然结局是运量和收入达不到预定目标,并形成巨大亏损市场经济不仅要有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更重要是消费者要有对应的消费能力,资金和生产要素才能正常运转,如果投资过度,有效需求不足,产品积压或生产能力浪费,投资花费的巨额社会财富就成了垃圾。 高铁刺激经济提高就业   中国高铁网的迅速扩展是中国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去年中国面对环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投资高铁不但能刺激经济增长,弥补出口额下跌的缺口,也能制造就业机会,同时推动高铁附近城镇、以及一些较落后、交通不方便的省份的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胡星斗说,在环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额迅速下滑,国民的需求要扩大又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投资基础设施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他预测,中国大笔投资高铁,能让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高达两个百分点。中国在面对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时,也采取了投资基础设施的策略,当时是大规模扩建公路网。   观察家指出,铁路交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中国整体交通网的弱点,每年的春运就是很好的例子,一票难求、混乱的局面,都显示中国铁路交通的不足,因此目前中国在高铁的投入不单只是刺激经济增长这么简单,也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投资。   投资高铁也有其他的因素。中国很多天然资源如煤都蕴藏在较偏远的地区,若能有个更全面的高铁网,这些天然资源的运送将更有效。 发展高铁有军事考量   也有外国观察家认为,发展高铁有军事和保安的考量。美国安全咨询与情报机构斯特拉福(Stratfor)在近期的一份分析报告中说,要有效地运送兵力和军事器材,高铁的功能不容忽视,飞机虽然更快,但载送量有限。军力的移动能力对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而言非常重要,中国有很长的边界得防守,还得维持一些边境地区如内蒙、新疆、西藏等的稳定。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度等都有过军事冲突,因此在规划高铁网时,军事的需求也必定被考虑在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去年8月就举行了跨越-2009军演,其间首次动用和谐号高速列车运送成千上万名官兵,此举表明,一旦正在建设的1万3000公里高铁于2012年完成,中国的军事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   斯特拉福的文章也指出,虽然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要建造这么庞大的高铁网不成问题,但中国铁路至今采用的是中央集权、中央发放命令的运营模式,在这种缺乏竞争的环境下,中国铁路过去要提升效率的计划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而其运营也不赚钱。中国的高铁今后料也不赚钱、营运也缺乏效率,但基于其战略用途,中国政府相信仍会继续大手笔地补贴其扩展。 业内人士说,在2007年,中国的高铁(包括没有投入服务的)只有1109公里;到了明年预计会增加至7000公里;2012年,将达1万3000公里,超越欧洲的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高铁网。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个人分类: 沉思录|2523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投资海外全打水漂,人家投资我们全都暴利-转
sunapple 2009-6-11 08:48
我们投资海外全打水漂,人家投资我们全都暴利,为什么? 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 黄卫东 2009-06-07 听说一个打了百亿美圆水漂的中投又投出12个亿的美圆给大摩,真佩服,佣金就算1%还有1200万美圆呢,看了专家分析,禁止中投投资国内,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又把美圆换回央行,我又笑了,你为什么不到国际(或国内)货币市场换成人民币投资?再有,工行可是在海外上市的啊,不是口口声声要吸纳美金吗?你投完了,再卖了不就行了,那么中投的百亿不就变几千亿了,真是诸葛亮一样的脑子,狗屎一样的心啊. 我就质疑这一次,希望放行: 我们用钻石的价格投资人家垃圾,人家用垃圾价格买走我们钻石,为什么我们投资人家全打水漂,人家投资我们全都暴利,顺便多问一句,佣金呢?良心呢?脑子呢?我是问办事的良心是不是和批准的脑子都一起被洋县(洋人)的狗吃了? 政府以赚美元废纸为目标,制定的一系列吸引外资,歧视内资的愚蠢政策是主要原因。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讨论外来投资的作用时,虽然也提负面作用,却主要论证正面作用。可是西方国家政府却使用一系列办法控制减少外来投资,例如,联想投资ibm电脑部,美国政府就取消采购ibm电脑,使其经营困难。最近中国政府为了使用美元,加大国外投资,可是我们却不断听到我们购买国外企业,被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所否决,能买到的也是即将倒闭的企业。我们的经济学界却相信这种骗人的理论,鼓吹外来投资有益经济发展的理论,中国的各级政府相信这种骗人理论,制定政策,增加购买国外产品和外资企业,减少购买国内产品,同时在税收、土地使用、劳动力成本、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使国内企业无法与外资竞争而生存。国内主要行业21个行业已经被外国公司控制。 近两年来,每年送出物质财富5000亿美元,手里增加5000亿美元钞票,无法使用,美元等同废纸。因为美元实际主要属于出口企业,政府印刷人民币从出口企业换取的。国内市场都已经饱和,而且价格低,企业是不可能从国外进口高价商品,到国内低价出售的,因为这样做,必然导致企业倒闭,所以我们是无法使用这些美元的。 正是因为中国大量免费奉送物质财富给美国,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国家储存的2万亿美元外汇是企业出口物质财富到美国,然后由中国银行印人民币从出口企业手里换来的。一方面财富没有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大量增加(15万亿元人民币货币增加量,远远多于美国市面流通的美元对应的货币价值),引起通货膨胀。 30年来,物价上涨数十倍。 由于出口企业大都是外资,这些美元实际是外国人。等于中国印刷人民币免费给外企,让其将物质财富免费输出国外,政府换取手里无法使用的美元废纸。 正是因为外国公司控制了中国经济,赚取的利润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中国,使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例如,进口设备、原材料时高价从自己的国外分公司买进,出口产品时,低价卖到自己在国外的分公司。中国的一个芭比娃娃卖到国外仅35美分,美国零售市场卖20美元,是原价的57倍。因此,美国资本家才会宣称,中国得到了GDP,他们得到了利润。中国的所谓经济快速发展,在除掉物价上涨以后,实际发展速率很低,经过我们所谓的30年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同时期韩国相比,才会不断加大,韩国成了富有的发达国家,我们的老百姓90%以上还是穷人,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由于利润大量流出,同时压低老百姓收入,使国内市场不断萎缩。当美国发生所谓经济危机,减少进口中国产品,企业就产品积压,工人就失业,愚蠢精英们却千方百计营救这些外企,通过国内银行大量贷款,等这些企业倒闭以后,发现它们都欠了一屁股债,给我们的银行留下大量坏帐,欠我们的上下游企业一大堆债务。这样做,实际是使国人承担危机带来的一切损失。 国家增加出口的目的,是要进口我们所缺少的物质财富,不是为了别人印刷的国外钞票。当手里积累大量国外钞票,而不需要马上使用的时候,我们引进国外投资,就等于免费奉送财富。由于我们手里的大量美元无法很快使用,而美元不断贬值,其购买力在不断下降,一百年前,我们用几百美元就能购买到一辆福特牌小汽车,现在我们需要花上万美元才能购买美国最便宜的小汽车;四十年前,购买1盎司(等于31克)黄金,仅需要35美元,现在需要1千美元以上。我们将美元放在手里,其实际价值不断下降,几十年后,就等于当初出口财富变成了只能换回百分之几的价值的商品了,这使当时出口的财富绝大部分都成了免费奉送。 在我们手里有大量美元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生产出口商品换美元钞票了。如果我们缺少人民币投资,我们应直接印刷人民币贷款给国内企业投资给国内生产商品,其投资产权属于国内,产生的利润也属于国内,就是产生亏损,也等于财富送给国内老百姓了。如果我们引进美国投资,实际是中国政府印刷人民币换这些美元,由于换来的美元无法很快使用,换来的美元等于废纸,实际就等于中国政府免费奉送人民币给美国企业在国内投资,获得利润。而美国企业的美元实际是美国政府印刷出来的。最近美国政府大量加印美元给美国的金融机构,从而增加贷款给美国企业,就是这种情况。 正是因为中国大量压低商品价格出口美国,才使美国日用商品低廉,同时,我们进口的大量商品,实际是为出口服务的,为免费奉送服务的,其所需要的设备原材料大量增加,使西方控制,导致价格居高不下。现在我们的出口商品价值已经占国民产值40%以上,如果我们大量减少出口,必然减少我们的进口需求,大幅度减少全世界原材料消耗,使我们需要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增加我们的美元所能换取的财富。 可是我们的经济精英,不知是愚蠢,还是已经成了经济汉奸,竟然制造一种理论,认为我们不救美国,美元就会崩溃,于是就不断增加出口退税,增加财富出口,增加美元,增加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以武力控制全世界的资源,如何会导致美元崩溃。美国就是不生产,也能使用控制的资源来保证美元有一定购买力。现实中,美国使用种种欺骗手段,控制全世界经济,更不可能使美元崩溃。例如,造出美元是财富的神话,使用美元废纸到全世界投资,控制各国经济和商品生产;制造金融赌场神话,使各国大量出口财富换取的美元在美国金融市场,又被美国骗走;造出美国和西方国家生产的产品是无法复制的神话,例如,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编制的程序,成了商品,其生产成本仅几美分,到中国就能卖出几百美元。搞阴谋诡计,让中国人停止开发生产飞机,然后高价出售飞机给中国。在经济上,制造一种发展经济必须通货膨胀的理论,洗脑全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使美元通货膨胀成为理所当然,从而不断洗劫全世界。不断增加美元发行量,使美元贬值,近年来美国已经不对外公布美元发行量,虽然各国手里的美元数量在不断上涨,可是实际价值或者说实际购买力却不断下降。每年光从中国洗劫的财富就高达5000亿美元(这是中国出口美国价格计算出来的,如果按照美国商品零售价,则高达5万亿美元以上)。美国同时也搞点援助,每年送给发展中国家自己印刷出来的美元钞票几百亿元。这种抢劫方式,显然比西方历史上赤裸裸的抢劫高明多了。由于控制了各国媒体,包括中国媒体,美国成了很多精英和普通大众眼里的天使。我们的一些左派也将这种抢劫当成了美国的实力。 国家发展经济是不会缺少钞票的,因为钞票是印刷出来的。将别人印刷的纸当作财富,这种荒唐愚蠢行为,人类历史都未有。增加钞票印刷量,有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可是我们一方面大量免费送出财富,一方面大量增加钞票发行量。现在已累积送出物质财富2万亿美元以上,同时增加人民币发行量15万亿以上,是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0年来,我们的物价上涨几十倍。 美国制造的经济危机,目的是搞垮中国经济,国内的汉奸精英们正在大力配合,它们制定政策,大量贷款救助因出口下降而濒临倒闭的外资企业,可是,随着危机的不断发展,这些外资企业最终必然倒闭,给中国政府带来大量债务和银行坏帐。到时候,再通过控制媒体蛊惑人心,制造经济崩溃的舆论宣传,很有可能导致人心的恐慌,国家的经济崩溃,从而导致内部动乱。现在政府的信誉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了,那时中国政府所能采取的经济手段就很有限了。 但是,美国制造经济危机,也是我们改变过去错误的经济发展政策的最佳时机。我们应学习西方国家政府,控制和抑制外来投资,在经济危机时,收紧外资企业资金,减少损失,也使外资企业早日倒闭,从而收回国内经济控制权。这样才会真正使外汇储备的美元所有权变成国内企业,变成中国人所有,从而使我们赚取1万亿美元,参见附录3。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普通劳动者收入低带来的消费能力不足。它使企业开工不足,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国内资本家有大量资金,包括银行储蓄40多万亿,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无法使用。只有提高普通劳动者福利和收入,才能消化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同时减少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这是有利所有人,包括资本家、工人和政府的对策。工人增加了收入,资本家销售了产品,获得了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政府唯一需要做的是增加货币发行量,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将增发货币贷给企业,通过工资增发给普通劳动者,使劳动者能够购买这些过剩产能生产的商品。 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从而不断提高消费,使商品销售量不断增加,才能不断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不断发展。这正是西方经济在二战后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