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紫外线消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充分利用紫外线消毒创造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
Chiyankun2016 2020-5-19 12:18
充分利用紫外线消毒创造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 最近多伦多发生一个戴口罩的男子在超市感染 Covid-19 ,有传染他的妻子,使她在医院熬过两个星期的事例。按说这家超市防疫措施也还算不错,让顾客在商店外排队,只让很少的顾客在店内,而且有服务人员不断的给购物车消毒。也在收银台出画出社交安全距离。但是还是感染了。至于在肉类加工工厂,工人几乎肩并肩工作,已经发生多起感染,甚至已经到了威胁到北美的肉食供应的地步,就更是个严重问题。 怎么办?仅仅戴口罩看来还不够。首先据我观察大多数人不大可能像医务人员那样正确的戴口罩。口罩边缘的密封性大多不符合要求。对于病毒密度不高的场合带个口罩就有一定的隔离效果,但是如果病毒密度稍稍高一些,口罩就不够了。尤其是像肩并肩工作的场合。就说学校吧,大学的大教室座位也是一个挨一个,一个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正常的呼吸,在一节课的时间也可能在局部产生一个病毒密度相当高的地区,附近的其他同学如果口罩质量不够好或者佩戴的方式不尽完美,就可能被传染。要增加距离当然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个大班分成四次上课,距离可以增加一倍,但是恐怕教室和教师都不够了。既是够多,那也是成本。 长途火车和飞机,可能长达是多小时。如何保证几本控制传染也是个挑战。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因此创造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实在是复工复课的必要条件。 我认为只要我们下决心,充分利用紫外线消毒技术,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无非是使室内的空气流通循环的快一些,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确定一个特定的室内场所的通风消毒的方案。在有中央空调的场合可以在空调的送风管道里放置紫外线发生器。如果室内的空气流通还不够快使病毒扩撒,可以加一些风扇。 如果没有空调可以设计一个循环消毒的的系统,无非是风机加不会很直接照射到室内人员的紫外线的消毒通道。 有人说可以开窗通风就够了,实践证明这不够。许多地方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开窗通风条件。再说难道十冬腊月也整天开窗吗?我知道早就有很多人在打关闭总要空调开窗的主意,他们就是想省空调的费用。我劝这些朋友想开一些,从技术上保证安全才是可靠的。 对于长距离长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可以考虑增加紫外线消毒的问题。假如我们的长途飞机能够保证安全无传染危险,那么我们的航空业就可以率先恢复正常。再如高铁。这是国内比较重要的长途交通工具。高铁的座位比较松宽,其实有可能加一些塑料薄膜把每一个座位都做成一个基本封闭的小间。每个小间与空调的的送气和排气相通,这些管道上都可以装有单向的阀门,避免回风的交叉感染。这些阀门是必要的,因为气体中布朗运动的速度比通风的气流速度大得多。因此还是有逆气流的扩散存在。 有人说这太过分了。我以为科学的高下往往就在于你是否把已有的技术用到极致,而不是满足于差不多。如果这样做了,就可以保证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发生感染,即使有人是发高烧,咳嗽,也可以乘车出行。 现在几乎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新冠病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我们需要长期与它共存。而且,从 2003 SARS 以来已经有好几个病毒病毒出现,我们经历了 SARS 和 Convid-19 应当举一反三,应当意识到,将来还可能有各种新的病毒出现,我们需要开发跟病毒作斗争的的普遍性的新武器武器,紫外线就是一个很好的候选。充分发挥紫外线的消毒作用,制造安全的“无病毒”的室内环境,很可能是我们能够回复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不必过分解读,这里的“无病毒”,与通常的“无菌”,“无尘”,“真空”一样都是有害物浓度低于一定的程度不足以为害的意思。
个人分类: 医疗卫生|3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实际出发——随想之二
Chiyankun2016 2020-2-2 05:12
从实际出发——随感之二 随着疫情发展,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就是防护用品的供应是否能跟得上?现在防护服和口罩都是一次性的。这种从西方来的一次性的观念在用量不大的时候是安全的,但是一旦遇到特大疫情,总会有物资供不应求的可能。同时打量的用过的废弃物需要处理也是一个不小的污染源。 我建议我们的专家认真考虑经过消毒重复使用的可行性。 我们知道这个 2019nCov 病毒,不耐高温, 水温 56 ° C 浸泡 30 分钟就可以杀灭。那么防护服用七十度左右的热水(防护服的材料可能不耐受更高的温度)清洗,再用这样的温度烘干,应当可以重复使用。由于材料可能不耐更高的温度,只能用这种相对比较低的温度来消毒。 N95 口罩不能清洗,是否可以用紫外线消毒然后用烘干机烘烤 30 分钟,是否可以保证安全?哪怕重复使用三五次,也可以大大缓解物资供应的紧张状态。总比许多地方实际上供应不上不得不权变好得多。 希望中央防疫领导小组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防疫的一个重点是否应当放在普遍使用紫外线消毒,隔断病毒传播上。 我认为我们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首先考虑充分使用已经成熟的技术手段,至于其他手段,也许对未来有用,但是这一次可能来不及。比如疫苗,特效药,都应当研究,只要有可能就应当投入必要的力量。但是防疫恐怕指望不上它们。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新的疫情是靠特效药或疫苗控制住的。 SARS 不是,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鼠疫也不是。 特效药和疫苗,的确是病毒的克星,但是没有这些也还是要战胜疫情。 鉴于几乎所有的病毒疫情都在天气变暖太阳的紫外线指数增高后消退,我们可以推断,紫外杀毒是主要因素。但是现在是江南的阴雨连绵的季节。没有阳光,湿度很高,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人工紫外线消毒来阻止疫情扩散。现在,一个普通家用紫外灯的强度就超过太阳几倍,只要充分利用应当能够阻断疫情。 建议每一个病房都安装一个空气循环消毒器。这样既可以比较充分的消毒室内的空气,同时可以防护人员不受紫外光的伤害。这就从病毒的源头大大减少了病毒的浓度。在病房的周围,候诊区都普遍进行有效的紫外光消毒。力争把这些最容易传播感染的地方的病毒浓度降下来。也可以提倡家庭采用紫外消毒设施。当然同时要大力普及紫外线的科学知识,防止不必要的伤害。 这里面也有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这个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有没有特别敏感的频率波段。至少要证明我们采用的紫外线是有效的。 此外据报道,SARS时期研究出来的 “重组人干扰素ω” 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但是目前并未大批量生产,既然已经证明有效,就应当大胆使用啊!这也是我们自己的成熟的技术啊。
个人分类: 医疗卫生|10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