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交叉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交叉学科研究更不容易获得基金资助?
热度 16 CTB11 2016-7-30 10:07
在获得资助方便,交叉学科似乎一直有着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很多机构在政策上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在资助上交叉学科的研究计划竞争力却较差。人们一直以来怀疑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更不容易获得基金资助,最近发表在 Nature 上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种感觉。 文章的作者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者统计了从 2010 年到 2014 年递交到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大致相当于国自然)的全部 18000 份研究计划书,包括成功获得以及未成功获得资助的,其中成功的比例约为 15%- 20% 。 作者提出了一个量化指标(交叉距离,IDD分数)来定量描述每一个计划书的学科交叉程度,取值范围在 0 到 1 之间。每一个提交的研究计划书都需要作者在 1280 个学科分类中对自己的计划书加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标签的计划书交叉距离为 0 。对于有两个及以上标签的计划书,作者们需要衡量学科之间的相似性(一个包含生物和历史的计划书肯定比一个包含遗传学和生化的计划书更交叉)。它们借鉴了演化生物学中基于系统生成树来度量保护区物种丰度的一个指标,在进化树(这里是学科分支)上距离越远,交叉距离越大。 作者发现,交叉距离越大的计划书,获得资助的概率越低。这个线性关系很好,跟申请年份和标签数没有太大关系。 作者也发现这种趋势和研究领域也没有很大关系。下面是不同学科的情况,总坐标为交叉距离从 0 变到 1 时对申请成功率的影响,可以发现纵坐标基本小于零,也就是学科交叉是劣势。除了少数如农业,地球科学之外。对于经济,数学和历史研究,交叉似乎额外不好。 这个趋势和基金申请的来源也没有很大关系,不同大学提交的计划书的成功率有很大差别,但平均交叉距离也没有差别。同样,和研究者关系也不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种解释是评审专家多数来自单一领域,所以交叉研究跟他们的知识范围不匹配,所以不受到青睐。 另外交叉学科研究中,需要建立大量的合作关系,统一认识,得到的结果在单一学科领域有时也得不到重视。目前对于学科交叉长期的影响,也有很多混杂的结果。比如以下几篇文献 Yegros, A., Rafols, I. D’Este, P. Do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ead to higher citation impact?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proximal and distal interdisciplinarity. PLoS ONE 10, e0135095 (2015) Wang, J., Thijs, B. Glänzel, W.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impact: distinct effects of variety, balance, and disparity. PLoS ONE 10, e0127298 (2015) Shi, X., Adamic, L. A., Tseng, B. L. Clarkson, G. S. The impact of boundary spanning scholarly publications and patents. PLoS ONE 4, e6547 (2009) 不管怎么说,该研究可能显示资助机构应该针对交叉学科研究建立合适的一套评审标准。类似的趋势在一篇 2015 年的英国研究工作的综述( http://www.hefce.ac.uk/pubs/rereports/Year/2015/interdisc/Title,104883,en.html )中也有所发现,在那篇工作中,交叉研究工作似乎会有更低的引用。 当然最讽刺的是,这个工作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工作,结合了进化生物学与社会科学。 原文来自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9/full/nature18315.html
12135 次阅读|28 个评论
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国际会议 photo
bhwangustc 2012-12-21 16:05
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国际会议 photo
Photos for 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交叉研究国际会议 时间:2012年12月14-15日 Group photo 第二排左起: 顾基发教授(中科院 系统科学研究所); Prof.Janet Denise Dilling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of. Serge Galam (National Centerfor Scientific Research , France); 牛文元 院士 (中科院 科技政策管理科学研究所), 宋雅杰教授(耶鲁大学); Prof. Yoshiteru NAKAMORI (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汪秉宏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Left Right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国际会议Program
bhwangustc 2012-12-12 16:06
[转载]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国际会议Program
第一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交叉研究国际会议 Program 时间:2012年12月14-15日 地点:北京 海淀区 中关村 北一条路 15号 会议组织者:中国科学院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交叉领域的大师:天才创造传奇,凡人呢?
yuliping 2010-4-3 09:39
前天恩师送我一本他审校的译著《穿越歧路的花园 》,就是 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司马贺( Herbert Simon 又被译为 赫伯特 西蒙 )的传记,作者是亨特 克劳瑟 - 海克( Hunter Crowther Heyck ),译者为黄军英、蔡荣海、任洪波等。 1978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赫伯特 西蒙的科学成就远超过他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的传记还没有认真看,大致翻了翻,令人震撼的是他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功力。他毕生都在推动综合,希望寻找隐藏在经验表面下的模式。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学者往往是哲学家,因为哲学是高度综合归纳的产物,而且对很多学科都有借鉴作用,但是西蒙所做的工作完全没有沿着这条道路下去,他走的主要是定量研究的道路,或者这样讲,他做的工作是定量哲学,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但是确实没有更好的词汇来概括西蒙在交叉领域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讲,西蒙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在科研领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天才只是少数。通常情况下,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只有自己最清楚,科研也有自身的规律,很多事情不可急于求成,因此学者们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心态: 第一不要妄自菲薄,圈子里面有些影响的学者大师的成就也并非高不可攀。他们在某个时代可能不错,但并不代表现在就一定处在学科前沿,比如 80 年代初期、中期的中国经济学家,当时的影响可能很大,现在看看可能成就并没有多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当初他们的贡献(甚至这样比较也不对,为了鼓舞士气嘛)。有些有名的学者,你看他们的贡献和创新点,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大,但是由于平台好、会策划,加上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影响很大。 第二要认清形势,不可横向比较。不比较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和一流的大师比,和天才比,整天生活在这种氛围中,并为之辛辛苦苦地做学问,你的精神状态必定很糟,你会慢慢发现你和周围学者们的区别在逐渐拉大,甚至会处在一种精神亚健康状态,这是要尽量避免的。很多科研潜质很好的学者,或者说有可能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其为人处事往往有很多独特之处,国外对此比较包容,但在中国确实不能走极端,即使在学术圈子里,在中国太另类的学者生存状态不佳,肯定要影响做学问。 第三要有长久坚持的思想准备。科研有自身的规律,短期内取得多大成就确实不容易,当然不能和机遇很好的和特别聪明的学者相比。要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地做学问,着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万一把持不好,还容易整出点学术不端的事情出来。在你认定的领域或方向长期坚持下去, 5 年、 10 年、 15 年你肯定会是这个方向的专家,当然如果方向不对也会耽误时间,这里面要综合把握。我认为如果在你做的方向,两年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出来,就要考虑研究方向的问题了。 第四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感觉。在选择科研方向上,更多地是一种感觉,如果你的感觉和大多数学者不一致,只有两种结果:杰出的思路和垃圾的思路,但是不研究是不知道的。你不能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这样你永远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科研成果。 第五,目标要远大,幸福标准要低下。做学问不妨心大一点,这样即使达不到,成就也会说得过去。现在学者们的温饱是没有问题了,至于住房,我想总会比 60 、 70 年代上海人的平均住房水平好很多。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保持一种快乐健康的心态,这是至关重要的。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题目有点大,暂时就写这么多,以后想到了再慢慢补充,希望对年轻的学者有点用。 2010年4月3日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313 次阅读|6 个评论
出版专栏(7):交叉研究是科学的常态
bookscent 2009-6-11 15:16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一期) 2003年春节刚过不久,我来到了上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家睿的主持下,一次小型会议在研究院大楼223会议室召开了。围桌而坐的16位教授来自多个单位,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这一次可不是什么学术研讨,议题只有一个:策划一套书,向广大读者完整介绍新兴的交叉学科。 这16位教授就是后来的《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入门丛书》的第一批编委。因种种原因,书到今年也没能出齐,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初衷是美好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圆梦。 当初若不是亲身经历,我不会相信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会出现在同一个研究所里。这让人心有不甘。科研不是仅靠简单组合就能完成的拼图,而是绘画,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是全局的思考者与设计者。所以我们要了解相关学科,了解仪器与药品背后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作一个资源的统领者,而不是狭隘的操作员。这就需要我们多知多会。通过做一套书来融汇新知识,打破专业障碍,也算是一项基础工作吧。 实际上,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一直是科研的主线。在上个世纪,现代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得益于物理和化学手段的介入。说起贡献,那时候最出彩的是物理学家、化学家等一批非生物学者,比如大家随口就能举出的薛定谔、鲍林、德尔布吕克等人。直到近年来,学科交叉仍然是催生新兴前沿的根本途径。 我们必须承认,学科的划分是对科学的一种人为简化,这种简化是学术建制的前提,也有利于学术自身的稳定发展,但落后的教育方法又难免使之成为一种限制个人视野的障碍。再以生物学为例,它与数理化学科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离开了后者的生物学是空中楼阁。所以与其说现在的许多研究是多学科交叉,不如说是顺理成章的相互接应。这是科学得以推进的常态。 没人能成为全才是许多人无视自己知识缺陷的一个通用借口。我们广泛涉猎当然不只是为了成才,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这种涉猎并不需要你从头温习大学基础课,有专门的著作可供选择。 5年前,化学家出身的Herbert Waldmann和Petra Janning主持编写了《化学生物学应用教程》(Chemical Biology: A Practical Course),通过12个实验全新展示了化学与生物学的融合,被Chemistry World誉为一本能引导学生成为有效研究者的令人兴奋的著作。最近,二人又在Wiley公司出版了《化学生物学:案例剖析》(Chemical Biology: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这是第一本面向问题的案例研究式教材,精选了18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化学方法和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如果你觉得这不够系统全面,那么今年年初同样由Wiley公司出版的厚达3200页、包括约250个专题的《化学生物学百科全书》4卷本一定可以满足你。 同样是成功的教科书,由David Sheehan编著的《物理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Physical Bio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用不大的篇幅系统讲解了色谱、光谱、质谱、波谱、电泳、大分子三维结构确定、流体动力学、生物量热法、生物信息学等实验室关键技术。今年5月,该书推出第二版,增加了针对蛋白质组学等前沿研究的新内容。 此外,生物信息学教授Volkhard Helms的《计算细胞生物学原理》,Duke大学Gordon Hammes教授的《生物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等等,都是这两年新出的能帮助您把握交叉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当然,除了技术上,在理论思维上也存在着交叉和融通,但后者无疑仍要以前者为源。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多学科基础,才能在科研上左右逢源。我们毕竟不是脱口秀嘉宾,只会借用概念,在尚未完全理解时就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津津乐道,我们是要让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怀中利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5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