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私家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汽车故障检修的锦囊妙计》][生活休闲][PDF/46M]
lcj2212916 2014-11-29 00:19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138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私家车已逐步进入家庭。由于私家车车主大多不精通汽车维修,面对汽车使用中随时遇到的故障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维修时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容易使小隐患酿成大事故,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成本效率。 怎样检修爱车,及时排除故障,以发挥它的最大使用性能,同时又做到省时、省力、省钱,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多学一些车辆的使用和维修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维修技能。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353729
1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汽车限牌限购类似计划生育强制人口数量控制,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
wya 2014-5-4 09:22
江苏是科学、民主决策的先锋! 直接将杭州、北京、天津的军! http://news.163.com/14/0504/02/9RCAUNPM00014Q4P.html 南京不会突然限牌 否则将会被追责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希接受现代快报专访称,江苏对机动车限牌早有规定 限牌需过三关,必须征求公众意见,必须经人大常委会审议,必须提前30天向社会公告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希。他明确表示, 南京绝对不可能像 杭州 那样突然限牌,因为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对限牌有明确规定 :限牌与否必须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即便审议通过限牌,也必须提前30天向社会公告。“这个地方性法规,就是给南京市民吃一颗定心丸,大家没必要因恐慌而导致不理智消费。”他说,即使南京要限牌,也会提前30天发公告,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购车。 南京不会突然限牌,至少提前30天公告 现代快报:五一小长假三天,南京车市史无前例的火爆,大家担心南京要实行机动车限牌,所以跑去抢购,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南京有没有可能出现杭州那样突然限牌的情况? 刘克希:没有可能,南京没有任何可能。 杭州 之所以能一夜之间突然限牌,是因为浙江省、杭州市的地方性法规对限牌没有特别规定,而江苏省的地方性法规却对机动车保有量限牌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定。 这就是去年11月29日修订的《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条例》,规定如果对机动车保有量进行限制,必须走相应的程序,而全省13个市和所有县(市)人民政府都必须遵守,所以在杭州出现的事,在南京绝不会重演,南京绝对不可能出现突然袭击搞限牌的情况。 为什么要出台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呢?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防止地方政府搞突然袭击,消除外省市已经出现的造成老百姓的恐慌心理、导致老百姓没能合理消费, 而提前扩大污染环境的结果 ,所以我们的地方性法规增加了这三个程序。 谣言为何止不住?达到什么条件会限牌? 现代快报:南京限牌的谣言传了两年多,最近传得特别厉害,包括南京市的相关领导都曾讲过,南京不会限牌,可老百姓就是不相信,为何总是辟谣老百姓却死活不信?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政府该做些什么? 刘克希: 个别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的辟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有的地方政府公信力不太好,比如前几天还在讲不限牌,可过了几天突然限牌了,老百姓也是消极地吸取了这些教训。 不过,我认为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或者说是个例,群众应当相信政府的声音,至少要相信我们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全省都必须一体遵循,任何市县违反了,都是非法、无效的,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现代快报:3月底杭州宣布限牌时,不少媒体通过数据对比,想看看南京什么时候会达到跟限牌城市一样的情况。您认为南京达到什么条件后,会采取限牌措施呢? 刘克希: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城市规划等,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根据南京将来的发展, 十年后、几年后或在几个月后,都有可能会限牌,只是我不知道,其他任何人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 博主注: 看来一个城市具体何时进行汽车限牌限号是没有任何数据依据的,只听领导的一句话! 但不管怎样,南京人是最幸运的! 执法犯法的典型!政府 公信力就是这样炼成的: http://news.163.com/14/0504/02/9RC9TOAP00014AED.html 新京报讯 5月2日晚,昌平区太平庄东路与太平庄中二街交叉路口,一辆白色捷达车被掀翻在马路中间。目击者称, 捷达车系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执法人员查扣黑车时所用,是套牌车,且车上还有多个车牌。 对此,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表示,前晚确实扣留了一辆黑车,但执法过程不存在违规。被掀翻的捷达车并非执法总队车辆,而是跟随执法人员到现场的停车场工作车。对于为何捷达车车型及车牌号与年检证不符,记者未能获得答复。 对于当事白色捷达车车型及车牌号与年检证不符一事,记者未能获得答复。 昌平警方表示,涉事人员目前正接受调查,白色捷达轿车 已移交给交管部门 处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一月的车祸--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热度 1 manrongchen 2013-12-2 11:21
十一月的车祸——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陈满荣 车祸目不暇接、惨不忍睹,一个温暖鲜活的生命顷刻之间化为冰凉,生命中奔涌的热血化作马路上鲜红的不规则图形。 清华大学王蒲生先生认为(《自然辨证法通讯》2001年23卷135期1-8页):车祸是一种技术异化和失控现象。车祸增多的深层原因:一是当代以轿车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存在着操作上的个人性与交通运输的高度组织性、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轿车交通的建立并非仅仅本着方便出行之交通目的,还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昨天媒体的消息是专门表演汽车特技和速度的外国电影演员在车祸中丧生,又一次证明:任何一个血肉之躯都不能与这个飞速的钢铁家伙抗衡。 兹列出某媒体上11月的车祸消息,或可供有志研究者检索。 发表日期(月.日) 标题 (发生地) 11.1 东大教授陈志明停车纠纷引发猝死案昨二审开庭 11.1 苏州公交司机生命最后时刻拉好手刹安全停车 11.2 醉驾追尾宝马车,怕拘留30万买下宝马(土豪——笔者注) 11.3 河南郑州富二代飙车,面包车被撞,车内3月大宝宝走了 11.3 孕妇被车撞到两名村官施救不幸遇难 11.3 高架上爆胎撞了护栏系安全带人没事 11.3 汽车碾上钢筋,钢筋一头翘起扎伤人 11.4 孙杨涉嫌无证驾驶被调查(杭州) 11.4 大货车连同桥面一起坠沟底(徐州) 11.5 开门下车未观察刮伤一骑车男子 11.5 醉酒开摩托不幸摔死七旬老母 11.5 南京两公交车相撞 11.5 南京“公交礼让行动”刚满月,母女在斑马线上被撞身亡 11.6 对面远光灯“晃瞎”眼,轿车撞上母子 11.7 辽宁被查电视台长其妻曾命丧其车轮下 11.7 男子酒后开压路机撞毁10多辆车 11.9 儿子1岁半在车上,车子突然溜向河边,父亲停车不及,车坠河父子双溺亡 11.10 撞死路人逃逸还若无其事上班(镇江) 11.11 湖南一交警执勤时被刺6刀身亡 11.12 一男酒驾撞死两名老人逃逸(常州) 11.12 南京新娘骑车离奇摔伤不治身亡 11.14 好心让出厕所去路边“方便”,后面小车冲来3死3伤 11.14 男子酒驾撞死人逃逸,草垛躲一天一夜 11.15 父亲将8岁儿子留在车里孩子不幸被车窗挤死 11.15 句容摩托车手追尾身亡,违停司机逃逸赔30万还判刑 11.16 沪蓉高速丹阳段团雾,8处事故20多辆车追尾15人伤 11.19 中国游客巴厘岛车祸至少3人死亡(印尼) 11.19 北京大兴摔童案今天二审(停车纠纷) 11.22 学院在驾校内倒车撞死自己教练,死者担责驾校赔钱 11.23 盗车杀婴案凶手昨被执行死刑 11.24 沪陕高速安徽段半天26起事故致死9人 11.24 酒驾逆行撞倒两人一人抢救无效身亡 11.26 桥车冲入深河困5人12“真汉子”砸窗救命(浙江龙游) 11.28 电动车与工程车相撞两人殒命(南京) 11.28 套牌车撞死人 11.28 右手突然没知觉公交司机强忍停稳车(泗阳) 11.29 连环追尾起火3车烧成“骨架”(南通) 11.30 东大教授停车纠纷猝死案被告判3年(南京) 虽然上述所列举似乎并无重、特大案,单就每一个车祸中的受害者或/和其亲人撕心裂肺的嚎啕,足以使他们的整个世界变得不再鸟语花香。惨象,耳不忍闻、目不忍视。随之而来的也许是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 2013.12.2
个人分类: 车祸|3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北京,开私家车可能是一种原罪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3-1-14 19:11
在北京,开私家车可能是一种原罪
可能会被仇恨的:日夜忏悔吧 ...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74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私家车不给救火车让道是谁的错?
热度 18 wangdh 2012-11-29 13:30
私家车不给救火车让道是谁的错?
私家车不给救火车让道是谁的错? (王德华) 很久没有看央视的《焦点访谈》了,这个多年前曾经非常喜爱的栏目。 昨晚(11月28日)偶尔看到了这个栏目正在播出的关于救火车不能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的种种情况和无奈,很多情况是路况堵,私家车不让道,严重的时候私家车还跟救火车抢道。由于救火车不能赶到火灾现场,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必然的了。电视上也说了,一些国家(如德国)管理很好,私家车影响了救火车的前行是要受处罚的。电视上也播放了一次两辆救火车堵在车队中,前后动不得,到现场后火灾现场已经是灰迹一片了。 救火车如此,医院的救护车是否也如此?警车执行任务是否也如此?这都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我曾记载过 2006 年在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市内看到的一幕。那天恰是足球比赛,赛场在靠近海边的一个山坡下(住了 3 个月也记不住地点的名称)。下午球赛散场了,人流、车流都汇聚在古老的不是很宽敞的街道上。我们一家人也行走在街道上,突然发现前面道路上行驶着的车辆跟扇形似的齐刷刷地行向路的两边,跟多米诺骨牌一样,路面很快就空出来了,原因是后面来了一辆警车。那个场景很是震撼,我儿子都惊呆了,一个劲地感叹“太壮观了”,跟训练过得一样,非常整齐。我们一家都呆站在路边,怔怔地楞了半天,还是一声感叹。 给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等让道,应该是一般交通常识,据说交通法规上也有相关规定。那么,这么多人不遵守,管理部门还没有办法,问题出在哪里呢? 只是简单一句“国人素质差”就可以了吗?驾校考试是否有这些内容?每个驾驶员是否学习过、知晓相关条例?每年的安全月、科普周,是否有人组织过相关宣传?应该如何让大众知道这些基本常识呢?这些缺位,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一个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努力。一个社会共识被视为异端的社会,自然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可是在提倡个性化、自由化的当下,有多少人已经不知道社会常识了呢?到底是谁的责任?家长、学校、社会,哪一方都有责任,都不要推脱,也不能推脱。推脱最后的结果是,最底层的人群受到的损失最大。但是,也许哪一天由于你不遵守规矩的原因导致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等的行驶受阻,可能事故就是与你相关的。世间无巧不成书。 尊重个人的意愿、提倡个性化,更要提倡遵守社会规则。一个常识都不尊重的时代,谈什么创新?谈什么和谐?谈什么美丽中国? 遵守规矩,为了他人,为了自己,为了社会。 年轻的时候学习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33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开车新手警示:刹车错踩油门的惨重代价
热度 3 陈龙珠 2012-7-1 08:52
开车新手警示:刹车错踩油门的惨重代价
私家有车,出门确实方便不少。但,由私家车带来的不幸,也多了起来。对开车新手来说,尤其是女同胞,慌乱之中,本该刹车,却错踩了油门的概率看似不低的。这种错误的后果,轻则撞坏车前物品和自家车的保险杆、前灯,重则会危害他人甚至自己安全。 近日杭州一个地下车库下坡道上发生的一起撞墙事故,一家三口一死二伤,代价太大了。相关报道链接如下,当引起大家重视: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6/27/content_1296568.htm 。 摘录 :记者咨询所在报社的司机师傅,他有近二十年驾龄,开过大货车。他说,如果开车的是 新手 , 陪驾 的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要 赶紧帮忙拉起手刹 ,肯定有用。只是现在有些车的手刹(驻车制动器)并不在驾驶座和副驾驶中间这个位置,而在驾驶座左下方。另外,新手开车,只有一个要诀,就是“慢”。如果是 自动挡车下坡,挂前进挡,不要踩油门,慢慢滑下斜坡,右脚放在刹车上,稍加力量来控制速度,以防危险 。 题外话 :这起地下室撞车事故,未引发汽油泄漏和着火危害,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这个地下车库及其上部建筑的安全风险,将大为增加。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4117 次阅读|3 个评论
校园私家车泛滥谁之过?
热度 1 mybrave 2012-4-20 00:01
生活在葱葱郁郁的校园里,漫步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遨游于科学知识的海洋中,观赏着姹紫嫣红,聆听着虫鸣鸟叫,感受着微风佛面,校园生活是多么地惬意啊! 可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淡了,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学校的环境变得拥挤了,比如,走在路上,到处都是私家车,整个校园简直就成了个停车场!原本宽广的校园马路,边上停满了车子,占去了路的大半边,既造成师生通行的不便,也影响了人的视觉感受。 说说我所在学校,由于学校是完全与外面开放的,没有围墙,各个路口可以自由通行,加上学校处于风景名胜之地,以前常常有许多外来车辆占用了本校的停车位,使得学校职工的车有时都无处可停。今年学校对各个路口设置了关卡,本校职工的车才可以刷卡通过,这杜绝了外来车辆的进入!但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学校各个路段仍然是停满了车子。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职工经济水平不错了,大部分都有能力买车了,确实也是有许多教职工买了车,才会有校园成了停车场的场面。 校园私家车的泛滥,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影响: 一、 学校是一个人群很密集的地方,车辆在校园内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 车辆停靠时,占用了大半部分路面,对师生的正常通行有一定影响; 三、 大量车辆停在校园内,影响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影响了人的情绪; 四、 部分车辆在校园行驶时,喜欢鸣笛,对学校的学习氛围有一定影响。 教职工买车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学校不但是属于教职工的,更是属于广大学生的,校园私家车泛滥是影响了大家的利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还请大家共同思考。
37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清洁工开私家车上班进厂被拒称遭歧视
pinjianlu 2012-3-6 10:06
http://news.163.com/12/0306/02/7RSNRJLA00011229.html 这件事说明中国的一个潜规则:不管是买车还是买手机,最好不要比上司的更好,否则会被认为是过份张狂,领导会不高兴的。
个人分类: 书摘|2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拜佛
hekunxian 2012-1-4 19:50
写于 2009-3-15 今早的鸡鸣寺格外的热闹, 自行车、助力车、私家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排满了山门前的干道和便道, 人头攒动,人潮汹涌 好不壮观 之前某些西方媒体 还一直聒噪着 中国的宗教信仰不自由 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来此一游 未尝不是新发现 也许人家本来早就知道 只是根本不想吧 路过 却一直惊诧于今天的盛况 报纸上也没有预料的新闻 玄武湖边遛早儿的老大爷给出了一个说法 农历二月十九 观音菩萨的生日 (二、六、九月的十九都是和观音菩萨有关的大日子) 看着眼前的一众善男信女 或匆匆 或徘徊 或祈望 或遐想 不知过了今日 菩萨可否常驻心中 佛曰:忘众生 众生依然故我 望佛而乞 芸芸乎行礼如仪 不亵渎 不罔顾 多自问 多信心 佛在心中 一念使然
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此不幸,啥惹的祸?
热度 8 陈龙珠 2011-10-13 19:48
上个月中,上海 奥迪男拒付沿街停车费碾死收费员 ; 同个月底,南京 东南大学博导因停车纠纷与人互殴后猝死 。 悲剧,源自有钱置了私家车、遇事又不能淡定,带来的人祸。 本博眼光短浅,不谋驾照,外出公交。有时一早要办事或与会,不得不在上班高峰期坐轻轨转地铁,从乡下赶往城区。在车上的那个挤压,管你青壮还是老弱,管你男士还是女子,彼此前胸贴后背,却已很少见到乘客们相互间的埋怨,更不要说会打起架来了。 这个社会,到处都是惹不起的主。哪儿,才是安、静的避风港呢?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084 次阅读|6 个评论
路边杀手
热度 3 陈龙珠 2011-9-15 19:33
晚饭后,浏览网上新闻,如下的两条报道令人胆战心惊。 走在路边,不能木讷;遇到不开心的事,得一忍,再忍,以免突降横祸。 上海 : 奥迪男拒付沿街停车费,碾死女收费员 北京 : 宝马与本田斗气马路上追逐,撞飞路边一对母女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849 次阅读|3 个评论
观察与思考(2)看私家车“扭秧歌”有感
热度 1 sqdai 2010-8-26 06:30
【按】自从 15 年前涉足交通科学研究以来,我就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马路当成了我的天然的大实验室。每次出行,我都用心地观察交通现象,看那些交通行为者的千姿百态,领悟其中出现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体会其中蕴藏的交通心理学特征,常有意外收获。这里记下一则出行见闻录。 观察与思考(2): 看私家车扭秧歌有感 私家车在马路上扭秧歌,这种情况你见到过吗?我今天就遇到了一回。且听我细说端详。 今天上午九点,我按常规到第六人民医院配药。车到内环线,过了沪太路匝道,上来一辆车牌为沪 E17**6 的黑色小轿车。开始没太注意它,我乘坐的出租车与它比肩而行。过了一会儿,它就扭起屁股来了,亮着右刹车灯,换到我们的车道(左车道)。这时,车流密度中常,平均时速约 40 公里 。过了两分钟,沪 E17**6 又不安分了,车头一扭,又换到右车道。车过武宁路匝道,车流密度增高,平均时速降至30 公里 左右,沪E17**6 干脆扭起秧歌来了,刹车灯始 终亮着,忽左忽右,好似 东北大秧歌舞者 ,只要前面有车档道,它就换道。我跟出租车司机说:看它急吼吼的,大概是去赶飞机吧!过了金沙江路匝道,车速更加缓慢,沪 E17**6 的扭秧歌动作越发频繁了。但是,出乎我的预料,它并没有转向 去 机场 的 那条路。 趁着我们超越沪 E17**6 的当儿,我瞅了它的司机一眼,原来是个毛头小伙子,看他的神色,似乎不像有急事,敢情他是扭秧歌玩的!车到吴中路下匝道,我们准备下高架,我又望了它一眼,它还继续在内环线上扭屁股呢!我 和 出租车司机对沪 E17**6 的换道行为作了一番小结。从沪太路匝道到吴中路匝道,长约10 公里 ,沪E17**6 总共换道28 次,而我乘坐的出租车共换道 5 次。效果呢?沪 E17**6 始终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说,就行车时间而言,沪E17**6 一点没捞到好处! 由于无法与沪 E17**6 的司机直接沟通,无从知道他的频繁换道的动机。为了赶时间?如上所述,效果为零;为了好玩?未免太孩子气了吧!为了显摆车技?有点过分了吧!据出租车司机估计,此公拿到驾照至多两年 (因为已进入 沪 E 系列),倒正是显摆车技的时候。也许,什么也不是,仅仅出于驾车的陋习! 我们交通流大课题组里的年青朋友对换道行为及其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做了细致的建模和模拟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度情况下,只要有一辆车频繁换道(或即非理智换道),就会使平均车速降低 10 %左右,从而加剧了交通拥堵。我们的北京同行在三环路上做了有控制的交通观测,得到了类似结论。他们的流动车测量表明,在三环路的一个 19 公里 的路段上,正常的换道 4 次足矣,但有的车辆竟换道 21 次(此记录还低于今天沪 E17**6 创下的记录),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一直在大声疾呼规范交通行为,对于缓解交通拥堵,这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看来在驾校学习驾驶技术时,应该接受正确换道的教育。 从交通心理学角度看来,一般来说,司机都有尽快抵达目的地的愿望,应该反复告诉他们:欲速则不达!司机有从众心理,应该告诫他们,别学他人乱换道的坏习惯,乱换道还蕴含事故隐患。 以上就是看到私家车在马路上扭秧歌引发的思考。这里头还有很多可研究的问题。 写于 2009 年 8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13298.html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6580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通苑东一区的私家车停在哪?
黄安年 2009-6-13 10:07
天通苑东一区的私家车停在哪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3 日发布 天通苑社区是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最大社区,笔者怎么也没有想到住在这里没有停放自行车的公共场所,却在马路和社区的行人道上停满了私家车 , 本来很宽敞的天通苑可对开六辆车的马路越来越窄了 , 原来的人行道也被汽车占用了 , 而盲人道更是名存实亡了,至于门前的绿化地也被汽车挤占了。北京居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 , 不然怎么经济适用房社区变成了露天停车场了呢。当然也表明那时的经济适用房的审查摆摆样子呢 , 不然怎么著名艺人也住在天通苑呢? 天通苑的地下停车场迄今使用率极低 , 今年 4 月刚刚启动的公园地下停车场(建成在八年前),可以容纳地下两层总共七八百个停车位 , 现在仅仅停放 70 几辆,工作人员告诉我 , 在地下停车场每年只需要缴纳 1800 元 , 而停在社区门前的缴纳 1600 元 , 差不了多少。依笔者之见 , 如果改为地下停车场每年只交纳 1200 元 , 停在社区门前要交纳 2000 元情况就不同了 , 而且这项工作由交通公安局来执行情况也许就更加容易执行了 , 此外对于占用行人道、绿化用地、公交车停车地停车的要高额罚款,确保居民的行走安全和公共场所的秩序。 社区停车问题如何解决是个令人头痛的事 , 建房时并未同时规划停车场问题 , 现在怎么办 , 解决不好 , 所谓绿化、美化只是一句空话 , 因为所有社区将变成停车场。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如果将停车场直接开通到住户家门口就会促进私家车停进停车场了 , 社区的地下建设 , 地上管理和空中美化需要有机联动 , 这样才能使社区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附即时拍摄照片 32 幅。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09)|4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