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冠疫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疫苗的病毒载体与合成载体
jintuo 2020-3-19 07:30
清华长庚医院的陈旭部长做客央视今日关注,提示美国 Moderna 公司的新冠病毒的 mRNA 疫苗进入人体试验 “ 实在是太快了 ” ,暗示 Moderna 公司及批准试验的 FDA 不像中国及陈薇团队那样严谨,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性评价。我觉得陈部长对核酸递送载体不够熟悉,产生了误解。以下做个简要的解释。 1 、美国 Moderna 公司的 mRNA 疫苗和中国陈薇团队的重组疫苗所针对的靶点都是病毒表面的 S 蛋白;其目的都是通过在人体表达 S 蛋白,产生抗体应答和一定的特异性 T 细胞。 2 、无论是病毒的基因(也是 RNA )还是科学家据此构建的 mRNA 均不能自己进入细胞,都会被人体的 RNA 降解酶降解,都需要把他们装在纳米颗粒中对其施行保护,并送入人体细胞。 3 、这些纳米颗粒叫作核酸载体。陈薇团队的载体是腺病毒,需要把新冠病毒的 S 蛋白的基因整合到 腺 病毒的基因中; Moderna 则是把 S 蛋白的 mRNA 包裹进脂质分子构建的合成载体中。两者的区别在于病毒载体与合成载体。 4 、 腺 病毒载体曾用在疫苗中,脂质分子的合成载体也曾成功地用在 siRNA 药物中,几年前由另一家美国公司 Alynam 开发上市。 5 、疫苗递送比药物递送容易: a )前者剂量小,后者剂量大; b )前者的受者 —— 免疫细胞相对主动;后者的受者 —— 病态细胞不主动。 6 、一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安全性考察,为二期试验划定能够允许的剂量上限;人类对病毒载体的剂量和长期影响比较小心,因其终归是病毒,万一变异了呢?所以一期临床试验时间较长;合成载体的没有这样的顾虑,一期试验只考虑化学毒性,可在短时间完成,特别是所用的脂质分子构建的纳米颗粒载体已在 siRNA 药物上应用。 7 、如果病毒较大(基因较多, CMV ,新冠属于这类),疫苗需要多个抗原蛋白,脂质体载体可以简单的混合包裹不同种类的 mRNA ,而将多个基因整合进腺病毒没有这么容易。 8 、最后的效果如何得看二期临床试验。
6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