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风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关于商代文明的争议
热度 1 bqzhu 2017-12-21 16:28
近年来中国科技考古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大与北大的人文学院是研究的主要力量。科大建立了科技考古院重点实验室。C-14、K-Ar、U系、热释光等年龄测定方法,以及铅锶碳氧氮等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示踪方法已广泛用于 生命遗体与 文物断代,人类迁居路径与活动范围,资源与制品来源及输送路经,农耕文化的发展等等方面研究。近来已在中国考古学会下成立了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今年12月1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年会,交流了大量一带一路的科技考古研究成果。 主任委员金正耀教授总结说:“ 科技考古讲中国故事潜力无限 ; 新技术的探索将使科技考古活力无限 ; 科技力量助推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前途无限 。” 近来国际上有两个关于中国科技考古的研究热点,一个是大洪水与夏王朝的建立;另一个是商代青铜器的资源来源。后一个主题涉及到与孙卫东教授的争议。 孙卫东是科大地化系的高才生,原我所研究员,是近十年来地球化学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但他涉及科技考古国内外发表一些文章后,在国内外学术刋物,会议和网上各方的批评,有相同观点的说他是剽窃他人成果,反对的说他是出卖祖宗,汉奸,成为众矢之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认为商代以来的中华文明是从古埃及传来的。对孙的批判已两年多了,但还在继续发酵。剑桥大学 等许多 学者已联名写了重量级文章批评孙,快要发表。孙虽然犯了大错,但推动了学术争鸣,推动了中国考古界对埃及等一带一路的国家的科技考古,是好事。 孙卫东现象为何引起考古界和大众的关注,是因为涉及捍卫中华文明的大事。近三十年来中华文明的地位在国际学术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是从 DNA 鉴定 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东非人或欧洲人。因此国家基金会大力资助古人类源头的研究,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中国人的祖先是湖南道县人。因此 我 们也不要说祖先是北京周口店人。我在 2001发表的 “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边界 ” 一书中曾指出: “ 古人活动遗址离华北辽胶、华北 -扬子与华夏-扬子地球化学边界竟也是如此的近,使人感到惊奇。 ” ………… “ 中国大陆资源、环境的综合效应制约着人类起源、进化与文明的发展;物质组成、同位素组成是天体、地球、生命与人类演化的最基本的 “ 基因 ” ,地球化学边界则是最基本的 “ 基因线 ” 。一些人类学者从基因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人类祖先来自于非洲,从地球化学角度看似乎是不能接受的 ” 。现在确定的中华人类祖先在道县乐福堂乡严格位于华夏 -扬子地球化学边界。我从铅同位素角度的预见是正确的。 二是说商代以来的中华文明是古埃及传来的,甚至说汉人是埃及人 后裔 。这就是西方一些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要振兴中华,必须振兴捍卫中华文明。因此必须有更多的高科技投入一带一路的考古。唱响东方人眼中的一带一路。 对商代文明起源的争议是来自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成因铅的发现和资源来源的争议。 90年代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成因铅组成被金正耀、彭子成等人测定,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夏代和周以后的青铜器,后者完全可与现在存在铅锌矿床相匹配。而具有前者高放射成因铅特征的铅锌矿床恰十分罕见。当时有两个人找我来讨论这问题,一个是金正耀,一个是德国马普的埃及物理学家Egrich,因为埃及同时期文物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青铜器的铅含量普遍在3%一25%,因此铅同位素组成完全是由加进去的铅所决定。商代青铜器的铜同位素组成测定表明铜料用的是自然铜,而自然铜的铅含量是ppm级。埃及的锡矿床报导具高放射成因铅,孙卫东根据这些资料认为商代青铜器来自埃及。但锡矿中铅含量同样较低在百ppm级,对青铜器铅同位素组成的贡献同样很小。根据滇东北存在多个含高放射成因铅的MVT铅锌矿,以及大量的自然铜矿床,我认为商代青铜器来自滇东北的可能性最大。这种观点在环印度洋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也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 商代青铜器高放射铅研究的主要贡献者是金正耀,但他写文章投 Nature不能被接受。而孙卫东没有做什么工作,写文章恰能被Nature恰可以发表,其原因是来源解释能迎合西方一些占主导地位学者的口味。在古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史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为了能在国外SCI刋物上尽快发表文章盲目追随西方学者的观点而忘了祖宗。在其它研究领域内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中国必须要有有自主话语权国际刋物。在评价研究成果学术水平上不能完全看有高引用率的SCI刋物上发表文章。可以说有源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极难在高引用率的SCI刋物上发表。 孙卫东是有才华的人才,但治学不严,爱在各种场合扬名出风头。这是他的毛病。现在的学术风气和评价体系也滋长了年轻人的这种坏毛病。科学无国界,但发文还是要有政治、道德底线。 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年会 含高放射成因Pb的商代青铜器 滇东北的高放射成因铅矿与自然铜矿分布 中国古代铜、铅、锡资源的输送路径
个人分类: 资源能源|10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
热度 27 SoSoliton 2011-7-19 09:21
学术本来是块净土,但不可否认,在如今全球自然和人文环境竞相恶化的大气候下,学术难保其金刚之身,已不再是净土。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一言难尽。但如果说学术研究始于问题,那么净土不净其实从项目评审就开始了。 总体来说,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后,一般会提出项目申请,获得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并资助后开始亲自或组织队伍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科学家的科研项目有如资本家的原始积累,如果原始资本是肮脏的甚至带有血腥,那么其衍生的产品或成果不说是恶果,至少也是不道德的甚至带有原罪。 所以,维持学术净土,应从项目评审开始。而项目评审,应充分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由专家自己折腾去;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很能理解,叫人做但不让人知,更不按人做的做,这也叫尊重人。这充其量叫“耍猴”,背后必然滋生甚至已部署拿盆子收看钱的人。 庆幸的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科技部已在 973 计划项目出库综合评审中,“率先”这么做了。(见相关报道:“ 973 项目出库综合评审结束,率先在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科研项目评审本质上是一种学术评价,属于纯学术行为。所以,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学术专家按程序完成了相关评审工作后,本来应该立马“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这既是对评审专家的信任和尊重,也是对申请人的尊重和交待,更是杜绝腐败现象、维持学术净土的必然要求。 诚然,项目评审结果不等于项目批准或资助结果。科技管理部门有权依据相关政策或规则决定项目资助与否,但不能隐瞒或否定专家的评审结果,更不能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通过“捂盘”获取非法利益,否则,科学家的“原始资本”就被搞脏了,甚至沾染了血腥味,这相当于在科研项目结出的果子中事先植入了不净的基因。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部都“率先”了,其他各级各类科技管理部门应该、也必须马上“效仿”。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少数官员和管理人员把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歪门邪道带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持一种公平、公正、透明的学术竞争环境。多年来,少数官员把项目评审当作敛财或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把评审专家当猴耍或当借刀杀人的替罪羊,把申请人的申请书要么当支票、要么当垃圾,这些丑恶现象已经从根子上污染了学术土壤。 “上梁不正下梁歪”。净化学术风气,科技管理部门应率先垂范。还学术一片净土,应从项目纯洁抓起。 ( 此文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 2011 年 8 月 22 日第 5 版“高等教育周刊”上,题目被编辑改成“ 纯 净 学术 请从 项目评审 始 ”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6020 次阅读|24 个评论
我们的科技体制是否天生不具备“某种性状”?
gxfycyyhang 2010-7-23 16:58
在刘立老师的博文《制定科技政策的七项基本原则及评论》后,我留下如下评论: 刘立的《制定科技政策的七项基本原则及评论》(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217 )一文与李宁:美国制订科技政策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文,评价制定科技与创新政策的角度不同,对我们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刘文,这 6 条或7条,眼界更宽,值得我们参考的角度多而深,比如内部多样性 (Internal Diversity) :科技体制必须内置多样性,以便环境变化时某种性状可以被选择生存下来。可能我们的科技体制天生不具备某种性状,或性状被掩蔽。 博主回复: 高老师,您的观点 可能我们的科技体制天生不具备某种性状,或性状被掩蔽。 等我有空,为之做 注解。 见了博主的回复,受到刘老师的启发,我想,先就我关注的学术交流领域,抛出一个注释,与刘老师及关心科技体制转型问题的同行商讨: 我们知道 , 钱 学森从1955年留洋回国到2009年去世,他的爱国精神与从不迷信西方、不迷信外国的精神气质,已经铭刻在国人的心中。从建立力学所、研制两弹一星,到 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战略和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他身体力行,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那么,为什么在 2009 年 11 月公布的《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钱老确大谈他感受最深的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教育,回忆他的导师冯卡门、生物系大权威摩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化学系主任 L 鲍 林,回忆那里的许多大师和怪人。而在说到中国的科技体制、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术风气时,他确持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的态度呢?为什么在最后的 谈话中,他尽说人家美国的是、而说中国自己的非呢?最有可能的推理是,钱老已得出自己的结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具备的教育、科技体制与模式 (为与本文用语相联系,在此用教育、科技性状一词表达)具有普适性,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只要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就应当具备,当然中国也应当具备。 对中国的教育、科技性状,回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钱老,反复深思过、也多次公开表达过。他对我国环境变化了而一些 科技 性状 没有被选择生存下来 ,公开批评提过建议。比如对中国学术讨论氛围不活跃等,从80年代起他就多次提出批评与建议。钱学森曾经指出, 从 学术讨论对人的启发作用这个角度来看,我感到我们国家的学术讨论气氛不太活跃。所谓不太活跃就是一个同志在会上讲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发言讨论。第二个人再 讲,也是如此。外国的学术交流和我们不一样,一个人作了报告之后,讨论热烈极了,发言各有不同,有的是提问,有的发表不同意见,有的作补充,有的提新看 法。所以过去我曾经想,学术讨论是不是西方的东西?从今生誓不再踏美国国土的钱学森口中说出学术讨论是不是西方的东西?可见他对中外学术讨论气 氛差异之大感触太深了。在钱学森视野中,活跃的学术讨论氛围,是中国应当具备的科技 性状 之一。 又如,他认为在学术交流中不能怕出错,他鼓励大家敢说话,说真话。他说, 我们党提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据我个人体验,在国外,哪一个学术中心学术讨论搞得好,这个中心的学术成果就多。在学术讨论中,不是每个人讲的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没 有关系。我们中国人现在好像错了就下不来台似的。我认为不然,在讨论中,讲错话,提错意见的人,对于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也是有贡献的。 钱学森认为,在学术讨论中,敢说话,说真话 不能怕出错,是学术交流应当具备的 性状 。 对我国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批评的最简洁、最深刻、影响最广泛、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要数《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了。 这里仅举钱老讲的学风问题、学术讨论气氛问题。他说,加州理工学院 --- 创 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 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 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 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加 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像加州理 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 我 们注意到,钱学森在《系统谈话》中所举的是一个个实例、一个个人物,但说的都是体制、制度问题,最终落脚点在中国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无论世人、后人是 否认同或理解他的理念,但对钱老来说,他已经没有时间了,对国家的忠诚与他对科技体制的洞见,在最后时刻,他留下了他认为必须要留下的遗产。 回到本文的题目:《我们的科技体制是否天生不具备 某种性状 ?》上来,仅就本文上述所举几例,是否可以说,钱学森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科技体制不具备 某种性状 !国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腾飞,还是不具备。那么,能说天生不具备吗?钱学森没有这样说,这是我们可以讨论的,但 某种性状 不具备应当是确实的、无异议的。 人们将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给出的答案简称为《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意文深远,可能其作用不亚于 李约瑟难题 ,它激励后人不断地进行反思与研究。正是这种问题意识和哲学反思,给中国科技体制的创新带来最清新的空气。科技界关注的 学术民主问题,也在今年被学术交流主管机构――中国科协列入《 2010 年度中国科协调研课题选题》了 。(据我所知,目前还在申报阶段,希望有实力的科学共同体积极申报,如果没有3、4个单位竞争,该课题可能被搁置)今后,我们的科技体制是否天生不具备某种性状这一问题可能还会讨论下去,但此时是不是天生不具备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科技体制是否不具备 某种性状 ,以及应当具备何种性状 ,以便环境变化时某种性状可以被选择生存下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多余的话:科学网能否领改变学术风气之先
热度 1 lvnaiji 2010-4-12 18:33
加入科学网一年有余,感触良多,曾有言:走自己的路,少去说别人。眼下却又按捺不住,想说一说别人。不过,此文在说别人之际,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在说自己。 科学网上批评、指责当前学术风气的文章时有刊出,并每每受到编辑部和读者的青睐,被置于首页或置顶。然而,苦于体制的现状,这些话似乎说了也白说,基本上如石沉大海,学术界依然死水微澜;虽然科学网是白说也要说。既然如此,笔者建议,改变学术风气,能否从科学网做起,从我做起? 笔者感到,科学网上,或多或少存在浮华之风(以下均包括本人)。 所谓浮华之风,其核心是对数据的热衷追求:科学网上有多少博主、写了多少文章、点击率几何、评论多少、转载多少,以及人均、日均,还有各种排行榜。这些数据,与 GDP 相似何其乃尔,与流行歌曲的排行榜相似何其乃尔,实际上就是网友众口一致评说的科学网的 GDP 。在 GDP 的指挥棒下,国家和各级政府行为之被扭曲已是昭然若揭,在 GDP 的指挥棒下,博主和网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其一,博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尤其是标题,一定要出彩,再出彩。很多事情,明明是常识,偏要颠倒过来,以吸引眼球,实则偷换概念,然后煞有介事,论证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章实际上没有意义。本人虽非典型,但亦有嫌疑。并非吸引眼球的文章就一定没有思想,但刻意为之,难免名不正言不顺。 其二,博主过度创新。有些多产的博主日产一篇、两篇,偶尔甚至三篇!本人大概也算得上勤奋,大致两天一篇。博主才思如涌,自然可敬可嘉,但一来苦了读者,尤其是名家,生怕漏了,天天浏览,仍赶不上,往往只好割爱;二来博主的一番心意也没有起到充分的效果:文章就那么过去了,或网友未来得及看,即使看,眼球只能在一篇文章前或许只停留几十秒或更短时间。三来消耗了网友的时间。应该说,博主或网友上科学网的时间大概是有限或守恒的,面对过度创新的博文,不是舍弃,就是扫描。记得杨秀海博主曾宣言一天平均不超过一篇,诚者斯言。 其三,在博主的狂轰滥炸之下,读者往往选择草草阅读,常常是一目十行。未及细细品味,便在第一时间推荐,零距离评论。如果博主是名家、熟人,以及推荐者本人也是博客,那么更需要礼尚往来,未必细阅,先推荐了再说,而且操作如此快捷,正如博主的 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894 一文中所言:你只需按下按钮,剩下的由我们来做。既然如此,何苦而不为呢?何况,投桃报李,人之常情。博主坦承,在浏览他人博文时,常常随意按下按钮。至于评论,既然零距离,那就别奢望深度。当然并非没有深度的评论。科学网有这样的设置,同一人对同一篇博文只能推荐一次,不知能否对科技黑箱的按钮再作这样的修改,同一人在一天内最多只能推荐例如 10 篇?须知,在任何需要投票的场合,多投就是无效。这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推荐者珍惜推荐权,将有限的推荐权用到确实有价值的博文上。 其四,对评论和博文的回应。博主认为,对他人评论的回应应该是科学网上必要的礼貌,甚至规矩。除非如韩寒这样的超级博客因评论太多而没法应答,只需埋头耕耘。当然,对无稽之谈、攻击性,以及粗俗的评论自然不必作答,编辑部对此也有删除(按钮),但总体而言,这样的评论并不多。本人至今遵循对每条评论必然回答的准则,遗憾的是本人对他人的评论并未得到同样的待遇。来而不往非礼也。科学网上的博客自然也有高下之分,但似乎茶具还没有大到一方对另一方不予理睬的程度。若是这样的话,科学网就是庙太小,容不下佛了。 对评论如此,对认真商讨乃至请教的文章就更希望得到反馈了。此处,博主还要冒昧提醒 金拓 老师,在下感到您的博文蕴含潜在的可能,因而特意写了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765 ,其中提了 7 个问题, 金 老师解释了其中一个,说日后慢慢作答。遗憾的是,之后再也没有下文。后来笔者又写了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续)太聪明的机器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840 。同样如石沉大海。自然, 金 老师有不回答的权利。我只是感到,这么好的题目,不该沉没 最后,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章的生命周期。记得看到一篇文章,说起博文从上载到沉没的周期。生命周期太短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文章,似曾相识。为什么雷同的文章一再刊出,为什么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得到解决或阐明的问题再三提起?笔者认为,作者在相当程度上在于对原有的文章看的不深、不细。并不是说,再四提及的话题一定了无新意,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淹没、至少稀释了科学网上有价值的博文及其思想;并不是说,博主每文都一定深思熟虑,闪烁光芒,但希望耐的下心来。国人有道是,言多必失。 科学网,能否 提高整体的质量,而不是以量取胜? 能否 延长文章尤其是精品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笔者知道,质,原来是要以量来保证,譬如说,先得保 8 ; 知道科学网不是学术阵地,主要是茶余饭后消遣甚或打嗝; 这么一想,上述文字,连同心中的念想,也就释然了。就算是 多余的话吧。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492 次阅读|24 个评论
开博感言!——记在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学术造假之际
热度 1 whesley 2010-3-24 17:00
今天,在科学网申请的博客终于通过审核正式开通了。本来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因为最近的一起长江学者造假事件,跟科学网有关,因此心里总有些话觉得不吐不快。 3月20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造假以及此前的一些奖项的弄虚作假行为。节目中举报该事件的老教授提到利用科学网这个平台上将这件事在网络上公开,而此时我刚刚申请开通科学网的个人博客,尚未通过审核! 由此我联想到几点: 一、开明这个世界越来越小了,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量极大丰富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在过去,一个事情发生了,可能很久以后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而今天,却可以一瞬间传遍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甚至地球的另一端。想想地震后的救援,非典、禽流感、甲流的宣传预防,这些事件都透露出信息传播迅猛的现状。开明开明,只有公开透明,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加清明,我们的学术环境也才能更为端正。 二、致敬虽然造假者被学校开除,但是事件本身所透漏出的我国现在的学术弊端尚未完全解决。很多问题必定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比如西安交大校领导的态度,在央视媒体曝光之前一直敷衍推脱,甚至利用行政职权妄想压制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怎奈古有戊戌六君子,今有庚寅六老生,都是不识抬举之辈,非要较真儿到底!在此,向六位值得尊敬的老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坚持真理的正义之举! 三、监督我们国家部、省、市各级奖项多如牛毛,每年这些混迹在学术圈子里的学者们为了报奖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了重大成果而报奖,而是为了将来能获得成果或者满足个人利益而报奖,即为了报奖而报奖。李连生是因为胆子太大,引火上身,暴漏了自己。那么,张连生呢,王连生呢,还有多少连生们在享受着弄虚作假报来的各种奖项殊荣?其中各个环节参与其中的人员都是心知肚明,这里面的花花道道恐怕只有过来人才能说清楚吧。突然想到,花生一词,岂不是对此类似事件的最好概括?以后辞海里或许能在解释花生时多出一层含义喽! 四、整治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问题,如腐败,造假等,其实都是从上面开始的,上行下效,逐渐的就泛滥开来。所以,端正学术态度,杜绝弄虚作假,还是要从上到下抓起,先从教授,博导,院士,长江学者查起,这些人群中的东郭先生抓住了,下面自然一片太平,再也不会有人敢以身试法。那时候像我等这般小辈会说:你看,连某某某都查出来了,咱们还年轻,以后一定要端正学术态度,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人,为国家和人民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啊!
个人分类: 快言快语|31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批评、学术风气专题目录(2007-2009年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2010-1-10 09:04
学术批评、学术风气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布 现在发表的是 2007-2009 年学术问题研讨部分博客博文目录中的 I ,学术批评专题目录、 J ,学术风气专题目录。这些博文反映了笔者的下列基本观点: 笔者以为学术批评需要宽以待人 , 严以律己;学术批评 , 既要敢于 , 又要善于;学术评论切忌人云亦云;警惕学术批评远离行政干预;重视学术评论和规范课程建设;既要学问 , 也要学德;净化学术空气 , 改善学术生态。 笔者主张我们需要静心读书、潜心治学;精心培育学术文明环境;原原本本研读文件;学术活动突出学者活动;谨防媒体炒作热点。 I ,学术批评 * 小议北大清华等校十博士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88) * 学术评论切忌人云亦云再谈北大清华等校十博士帖子,黄安年文,发表: 2007 年 10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937) * 旧文重发 : 警惕学术批评中的行政干预现象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786 ) * 学术批评需要宽以待人 , 严以律己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367) * 再谈学术批评需要宽以待人 , 严以律己兼答季广茂学友,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3 月 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811 ) * 学术批评 , 既要敢于 , 又要善于,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3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932 ) *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 《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7 日 * 寄希望于史学评论选修课在北师大史学评论读书报告会上的发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41 ) * 也谈学术批评、学风建设与学术繁荣就教于罗厚立先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96 ) * 推荐杨玉圣文 :应当高度关注高校学术生态,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92) * 这样的法学精英越少越好读软硬兼施四下新战表 这边撤诉那边又起诉有感,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6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89) * 华南假虎事件的阶段性胜利告诉我们什么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6 月 30 日( * 改善学术生态环境 , 知错道歉 , 化解矛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8310) * 呼吁重视王宁、牛大勇、杨玉圣对改进学术评价机制的见解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407 ) * 净化学术空气 , 营造潜心治学的环境 -- 有感于教育部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702 ) * 重视学术评论和规范课程建设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851 ) * 既要学问 , 也要学德,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131 ) * 气象预报不要政治化 , 也不该娱乐化,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311 ) * 热门话题制造者的自白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922) J ,学术风气 * 学术活动的宣传报道应突出学者的学术活动,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931) * 从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谈起,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0129 ) * 再谈原原本本研读文件,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116 ) * 再谈静心读书、潜心治学从在美国家档案馆中发现南京大屠杀铁证说起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2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529 ) * 精心培育学术繁荣的文明环境,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978 ) * 借鉴美国西部开发历史经验引发的学风思考 (2002 年 3 月 19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6 日( * 抽点时间读读共产党宣言全文,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261) * 推荐反思文章 : 大跃进时代中国科学界也盛行浮夸风 , 黄安年推荐罗平汉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601 ) * 媒体炒作下的国宝、国师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817) * 净化学术空气人人有责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831 ) * 再谈精心培育学术繁荣的文明环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048 ) * 推荐文章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黄安年推荐张明伟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482 )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3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工作者的自律和他律
suqing1961 2007-6-27 11:54
当前我国科技界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和学风浮躁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些不端行为和浮躁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科学和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而且给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消除学风浮躁现象,不仅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律,更需要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建立并完善社会监督和惩戒机制、营造宽松良好的学术氛围等他律手段。 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如同从事刑警职业就意味着必须每天勇敢地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流血牺牲现实一样,科技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操守应该是:绝不弄虚作假,尊重客观事实的诚信;不畏强权恶势,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勇敢;淡泊功名利禄,自觉造福人类的奉献;不受世俗诱惑,静心研究探索的坚忍。尽管受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但是,绝大多数科技工作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正确的岗位操守,保持良好的学术品行,正是源于诚信、勇敢、奉献和坚忍等上述优秀品质的自律精神。因此,科技工作者的自律依然是建设健康、和谐学术生态的重要保障。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仅仅依靠科技工作者的自律,或过于相信科技工作者的自律,过分夸大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力量,是不可能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更谈不杜绝这种不端行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科技奖励机制的商品化、实用化,以及科技工作者与其他行业人员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角色的趋同性,都使得科技工作者要想继续保持上述优秀品质需要更大的定力,单纯地依靠科技工作者的自律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作为约束、警示和惩戒手段的他律,对于防范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就显得格外地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科学院 2 月 26 日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3 月 23 日发布的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就更具现实意义。 这三个重要文件都强调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科学的道德准则,也即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自律要求;后两个文件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则处理办法;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还给出了 建立会员学术诚信档案,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进行记录,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报的监督、惩戒等他律措施。因此,可以说,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对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公开表明了态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但是,我们更希望在这些自律的文件指导下,制定出更加具体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加具有约束、警示和惩戒作用的落实措施;否则,就像制止大吃大喝一样,出台再多、再好的文件最终也将流于形式。以建立各级学会会员的诚信档案措施为例,这里需要考虑入档人员是否能覆盖全体科技工作者,由谁来裁定学术不端行为,谁来负责学术不端行为的入档管理,诚信档案的所有信息能否科技界共享,有学术不端行为记录者将受到何种处罚,学术不端行为初犯者如何重新建立学术诚信等极为复杂、具体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管理者、法律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等共同研究确定。 我以为,在上述制度或措施尚未建立或完善的情况下,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等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问题上仍然可以有所作为。以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为例,我刊自 2006 年 2 月始开辟了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箱栏目,凡被该栏目曝光者将列入我刊黑名单,两年内不录用其投寄的稿件。国家科技主管部门设立的各种研究基金,对确认有学术不端行为者也可考虑采取在一定的年限内不接受其基金申请的处罚。学术不端行为当事者随时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惨重代价之时,也就是学术不端行为有望得到有效的防范或消除之日。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