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阻断通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杨学祥 2020-4-29 19:25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作者:徐德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0/4/29 10:20:50 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被问及今年晚些时候是否会有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他表示“几乎确定它还会回来。”福奇在参加华盛顿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Washington)一场视频会议时表示,“我认为,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福奇称,目前病毒仍在全球扩散,现在已经出现在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它不会从星球上消失的。”他警告,在第二波疫情来袭时,人们如何应对将决定人们的命运。福奇说,如果应对得当有理由相信局势将会向好,否则人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糟糕的秋天和冬天”。 近期,美国多个传染学专家警告称,根据模型及此前包括1918年大流感等疫情的经验,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了第二波,可能会比第一波更加致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9117.shtm 共同的警告:疫情一两年内不会完全止住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郎朗)“新冠肺炎疫情很难像SARS一样戛然而止。按照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形势来看,预计今年秋冬还会有第二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23日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作如上表述。他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不会止住,而中医药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海外对中医药的兴趣明显提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869.shtm 疾控中心(CDC)主任雷德菲尔德在会上继续就有关问题进行表态。他表示,就在今年此次流感季节即将结束之际,美国暴发了新冠病毒。而当下一个流感季节来临时,他们将无法利用美国流感监测系统来追踪新冠疫情的暴发。“下一个秋冬季节,我们将(可能)有两种病毒(同时)传播,我们必须得分清哪种是流感病毒,哪种是冠状病毒。” 雷德菲尔德说。他还解释说,自己并没有说冠状病毒本身在冬天会变得“更糟糕”。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0-04-23/doc-iircuyvh9326534.shtml?cre=tianyimod=pchploc=21r=0rfunc=92tj=nonetr=12 我们的研究表明,美国在2019年发生的流感为什么没有全球大流行?主要是没有中等以上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现在,2020年厄尔尼诺又要来了,流感流行的威胁又会给新冠疫情雪上加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5066.html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英国首席医疗官Chris Whitty承认,在疫苗或药物治疗方法被研发出来之前,严密的封锁措施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21年。   报道指出,虽然英国部长们将在未来几周考虑不同的方案,来取代这些严格的措施,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实施其中的一些规则。这证实了本周早些时候《太阳报》的报道,即英国人不应该期望在2020年恢复正常生活。   Chris Whitty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可能二次传播,必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某种形式的措施,以确保传播率不会增加。   22日,Chris Whitty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对公众发出了关于未来的严厉警告:认为英国可能很快恢复正常生活是“完全不现实的”。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警告说,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在今年冬天到来。 https://news.sina.com.cn/w/2020-04-23/doc-iircuyvh9430406.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0r=0rfunc=79tj=nonetr=12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据今日美国报道,负责监管疫苗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Peter Marks说:“不幸的是,在疫苗上市前,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第二波疫情,甚至第三波。我一想到这个就不寒而栗,但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 http://beifang.hebtv.com/beifanghao/bftt2365690.html?hmsr=sfeed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如果疫情在南半球6-8月冬季爆发,其三、其四、其五防空目标失败,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尔·盖茨为疫情发声: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方法
热度 1 杨学祥 2020-4-13 11:09
比尔·盖茨为疫情发声: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方法 2020年04月12日 09:15 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比尔·盖茨   【编者按】   比尔·盖茨撰文呼吁全球合作应对疫情挑战,中文版本授权澎湃新闻独家首发。比尔·盖茨说,地球上某个角落的传染病很可能引发其他地区疫情的死灰复燃,而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只要某个地方还有新冠病毒存在,全球人民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方法来抗击疾病。 比尔·盖茨 新华社 资料图   在过去几周的时间里,我已经与数十位专家就新冠肺炎(COVID-19)进行了讨论,发现有明显证据表明,这一疾病在某些方面对特定人群具有歧视性:老年人比年轻人死亡率更高、男性比女性死亡率更高,而贫困人口受到的影响更大。   然而与此同时,我并没有看到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肺炎会因为人的国籍不同而采取区别对待。病毒根本不在乎国界。   我之所以提及这些,是因为自一月初新冠病毒引发世界关注以来,各国政府更多是着眼于本国国内的应对举措,即:如何保护本国国境之内的民众。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面对新冠病毒这样一种广泛传播的高传染性病毒,各国领导人也必须认识到:只要某个地方还有新冠病毒存在,全球人民都会受到威胁。   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当前疫情还不是很严重。个中原因尚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新冠肺炎终将会在这些国家广泛传播。而且,如果外界不能给予更多帮助,这些国家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很可能会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加惨重。如今,新冠肺炎已经让很多类似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不堪重负。然而数据显示,任何一家地处纽约曼哈顿的医院所拥有的重症监护病床的数量,都会超过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整个国家拥有的重症监护病床总数。数百万人可能要面临死亡。   不要以为你不住在那些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使富裕国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得以成功遏制疾病蔓延,如果其他地方的疫情依然严峻,疾病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地球上某个角落的传染病很可能引发其他地区疫情的死灰复燃,而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方法来抗击疾病。随着疫情发展,合作的具体内容肯定也应不断演进。然而就当下而言,世界各国、尤其是G20集团的领导人,现在至少可以采取三项措施。   首先,需要确保类似口罩、手套和检测工具等资源可以在全球得到有效的分配。虽然我们希望人人最终都能得到充足的供给,但是在当前全球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以“聪明”的方式做出艰难的决定。然而不幸的是,目前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各国领导人已经开始在一些事项上达成共识,例如:应该首先为一线医护人员进行病毒检测,并让他们优先获得个人防护装备。但是请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做出抉择:如何决定把口罩和检测机会分配给某个社区或某个国家而非另一个?当前,针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往往归结为——谁出的价格更高?   我一直相信市场的力量,但是一些市场在疾病大流行期间会失灵,医疗设备市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私营部门在应对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如果我们应对病毒的策略演变成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价战争,那么病毒将夺走更多人的生命。   我们需要根据公共卫生和医疗的需求来部署资源。全球有很多在应对埃博拉和艾滋病疫情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他们可以帮助制定相关的指导方针。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都应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合作伙伴一道,落实指导方针。所有参与国应公开支持该指导方针,这样人人都会担负起责任。当新冠疫苗最终研制成功后,这些共识将会尤为重要。因为唯一可以让我们彻底终结疫情的方法就是让人群获得疫苗的保护。   这也指向我认为各国领导人们必须采取的第二大措施:承诺疫苗研发所需的资金。   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好消息虽然不多,但有一条与科研相关。三年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以及多国政府成立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联盟的目标是加快疫苗测试的速度,并且为新的、更快的疫苗研发方法提供资助。我们希望在某种新发传染病开始在全球传播时,能够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CEPI目前正在研发至少八种可能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人员有信心在18个月内推出至少一种可用的疫苗。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从发现一种全新病原体到开发出相应疫苗所实现的最快速度。   不过,要实现上述进度,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过去的两周内,很多国家已经向CEPI提供了支持,但是联盟还需要至少20亿美元用于相关工作。创新是一项很难预测结果的事业, 20亿美元只是个大概数字,但G20国家现在应该对此做出承诺。   各国还应该认识到这只是用于疫苗的开发,并不包含疫苗的生产与接种。这些将需要更多的资金与规划。这也正是G20国家亟需考虑的第三项任务。   一方面,我们不确定哪种疫苗最有效,每种疫苗都需要独特的生产技术。这意味着各国现在必须投资许多不同种类的制造设施,即便明明知道其中一些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否则,我们会在实验室开发出疫苗后白白浪费数月,以等待相应的制造商准备好进行规模生产。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成本。例如,如果有私营企业愿意站出来参与疫苗生产,那么如何确保他们至少不会因此而亏本?与此同时,所有新冠肺炎疫苗都必须被列为“全球公共产品”,从而保证每个人都有渠道获得并负担得起。幸运的是,我们有类似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这样的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中低收入国家获得关键疫苗。   过去20年里,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Gavi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把包括埃博拉疫苗在内的13种新疫苗投放到世界上73个最贫穷的国家。对于新冠肺炎疫苗,Gavi愿意并有能力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它也一样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在未来五年里,Gavi尚存在74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而这仅仅只够维持它当前正在进行的免疫接种工作。分发新冠肺炎疫苗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这些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筹款目标看起来数额巨大,尤其是在很多经济体陷入整体停滞的时间节点上。但是如果与免疫接种工作失败和疫情长期肆虐所带来的损失相比,这些钱微不足道。   过去20年里,我一直呼吁各国领导人加大对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健康卫生方面的投入。我曾经坚持说那是我们该做的正确的事,目前看来仍然如此。如今的疾病大流行警示我们,帮助他人不仅仅是正确的事,更是明智之选。   毕竟,将人类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关系。我们从生物学上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看不见的病毒结成的网络把你我每个人的健康相连。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每个人休戚与共。在抗击疫情时,我们也必须同舟共济。 https://tech.sina.com.cn/i/2020-04-12/doc-iirczymi5810492.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r=0rfunc=92tj=nonetr=12 港大教授金冬雁最近指出,一波疫情结束后,会不会暴发第二波,决定因素在于这个病毒本身的传播规律和人们采取的防控措施。从历史上看,有些疾病的全球大流行是存在第二波的,而且有些疫情的第二波更为凶险。以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为例,第一波疫情的致死性其实并不强。但是半年后疫情卷土重来,死亡率大大提高,但其后致病性又逐渐减弱。据推测,流感病毒所发生的“抗原漂变”是导致致病性出现变化的重要原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004.shtm 流感病毒为什么爆发于冬季? 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5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低温和紫外线低值有关。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季节性传播特征非常明显。 西班牙型流感的季节性特征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Camp Funston, Kansas),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然而在当时的说法则指出,这波流感是源于中国南部,由1917年中国支援欧战的劳工所传播,但并无相关证据。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也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另一说第二波的源头是当时苏联的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麦什德(Meshed)便发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据说是由阿什哈巴德所传出,但因俄国内战而无法确认)。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亚,流感延续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于在夏威夷,则是延续到了1920年3月。此流感漫延全球,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在萨摩亚死亡率更高达25%。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 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西班牙型流感的传播工具 其实西班牙流感本来也许不会传播这么快,但是战争中,军队大规模的调动为流感的传播火上浇油。 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很快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塞拉利昂,北纬8.3度)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1918 年到 1920 年,一种名为“西班牙流感”的流行病横扫美洲、欧洲、亚洲,甚至爱斯基摩人聚集区,夺去了全世界 5000 万到 1 亿人的生命,达到当时世界人口的 5 %,被它击倒的人数远超战争伤亡人数,成为1918年以来7次流感大流行中最严重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流感肆虐的帮凶。 冠状病毒的季节性特征 SARS事件开始于冬季高峰在春季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 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于冬季高潮在春季 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中国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人类活动帮助病毒逃脱自然灭杀周期 按照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季节性自然周期,北半球冬春季节是爆发期,夏季是消失期,病毒受到抑制,变化周期为一年。如果病毒没有被消灭,而是转移到南半球继续繁殖和传播,自然的灭杀作用就消失了,病毒通过不间断的演化,就会毒性更强,传播更广,危害更大。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快捷和四通八达,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航空和航海在南北半球交替流行,这是对人类的最大威胁。 其实西班牙型流感本来也许不会传播这么快,但是战争中,军队大规模的调动为流感的传播火上浇油。 西班牙型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很快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塞拉利昂,北纬8.3度)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1918 年到 1920 年,一种名为“西班牙流感”的流行病横扫美洲、欧洲、亚洲,甚至爱斯基摩人聚集区,夺去了全世界 5000 万到 1 亿人的生命,达到当时世界人口的 5 %,被它击倒的人数远超战争伤亡人数,成为1918年以来7次流感大流行中最严重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流感肆虐的帮凶。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成为病毒的培养皿,避开了6-8月美国流感的非季节时期,进入9-12月的季节性流感期,导致第二波流感爆发,病毒毒性增强。 南北半球存在季节性反差。阻断病毒南北半球传播,是截断疫情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限制南北半球直航旅游,是唯一可靠手段。 目前,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正不断增加。如果病毒借助人类活动成功逃脱自然的季节性灭杀,转移到南半球冬季继续演化,并在北半球秋冬季节再次入侵,2018年流感大流行就会历史重演。 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病毒大流行有规律可循 在2006年,我们根据1890-2004年的综合数据,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9、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2538.html 历史教训 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也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显然,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是病毒躲过北半球6-8月灭杀自然周期的人为原因。舰船变成病毒的培养皿。 整个过程符合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5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一季节性特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195.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97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