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访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
xdm 2009-7-1 00:16
我前段时间就治理学术抄袭,法律该当何为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并提供了三千多字的稿子,后有半数文字被光明日报记者直接用于访谈文章中。一周后收到光明日报记者邮件,告知该文引起广泛关注,网络转载者众,并在CCTV-1朝闻天下中被播报。全文如下: 就学术抄袭本身而言,它不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种侵权行为,不仅应受到道德和舆论谴责,而且需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 治理学术抄袭,法律不应缺位 本报记者 曹建文 刊发时间:2009-06-18 09:39:22 光明日报 据媒体6月17日报道,辽宁大学副校长被指抄袭事件,继15日辽宁大学确认事实基本属实后,6月16日,北师大新闻中心负责人就该校在读博士研究生杨伦剽窃他人论文一事表示,现在学校正在履行相关处分程序。 这只是当下学术抄袭泛滥的一个缩影。近一段时间以来,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与专业学术造假公司武汉佑达科技有限公司相继被曝光,留给我们一连串的思考,治理学术抄袭,除了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和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外,从法律角度而言,我们还应做什么? 法律对抄袭行为规范不够全面,法律责任追究不够严厉,是导致抄袭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各界纷纷为此起彼伏的学术抄袭事件把脉问诊,从开出的药方看,大家普遍将重心放在改革学术评价制度、提升学术道德素养、转变社会风气等方面。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晓青告诉记者,学术抄袭泛滥,除了学术评价体系、社会风气、天下文章一大抄等因素影响之外,还可从法律方面寻找原因。 他解释道,就学术抄袭本身而言,它不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种侵权行为,不仅应受到道德和舆论谴责,而且也应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 从法律层面看,与专利权、商标权通常以行政机关授权登记为保护前提不同,著作权是一种依法自动产生的民事权利,作品一经产生,自动获得著作权,无须办理批准或登记手续。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肖冬梅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著作权的这一特性,为我们从著作权制度考察学术抄袭问题提供了切入点。   她认为,著作权人享受着取得权利方便、经济等优越性的同时,也因未经有权机关审核认定,未曾向公众昭示其权利范围,所以,公众对具体作品的著作权及其权利边界认识模糊,尤其是对著作权人的限制,即使用者个人使用的豁免范围不甚明了,导致在何为剽窃(抄袭)引用多少为适度等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局限。   这种著作权权利边界认识上的局限,是当前学术抄袭现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肖冬梅强调。   实际上,我国法律对抄袭的规定并不完善,除了《著作权法》对剽窃、抄袭行为进行了规制外,其他法律法规鲜见有类似规定。   冯晓青告诉记者:我认为,法律对抄袭行为规范不够全面,法律责任追究不够严厉,是导致抄袭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学术抄袭认定复杂,司法途径维权成本高,变相助长了学术抄袭之风蔓延   像最牛硕士论文抄袭和辽宁大学副校长被指抄袭等事件,因是属于全盘抄袭或大幅度抄袭,其认定相对简单。   但上述事件只是特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抄袭行为实际上是隐性的,从法律层面进行认定,过程非常复杂。   冯晓青认为,学术抄袭显然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46条第(5)项之规定:剽窃他人作品的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但关于抄袭的认定标准,我国《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均没有明确规定。   不过根据司法实践经验,认定抄袭一般从如下方面考虑:一是时间上,抄袭者作品发表的时间应当晚于被抄袭者作品的发表时间。二是从实质内容看,抄袭者作品与被抄袭者(著作权人)的作品具有实质相似性。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单月英起诉某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马某著作权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单月英诉马某所著《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一书中内容严重抄袭剽窃了自己硕士论文《匈奴墓葬》中两万多原创性文字。   此案经过长达两年半的审理,两级法院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2007年5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一审判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而2008年底,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了海淀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该学位论文受著作权保护。   肖冬梅认为,从上述判决可以看出,学术抄袭与否的认定极其复杂,它不但要遵从作品的一般读者的标准,还要针对被指控的部分,从著作权的角度去判定其是否实质上相似构成剽窃,这往往要求审判者具备相应学科的背景知识,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学术专家配合鉴定。   学术抄袭认定复杂、耗时费力,导致通过司法途径维权的成本高昂。著名翻译家王干卿1998年从意大利原文直接翻译完成了《爱的教育》,在发现该书被严重抄袭试图维权却受阻后发出感叹:维权当然是最佳的途径,但更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这正是很多被侵权者一种比较普遍的心态,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通过诉讼方式维权无异于打持久战和消耗战,不少学者因在时间上耗不起而放弃了司法救济途径,任由抄袭行为肆虐。肖冬梅说。   加大法律究责和制裁力度,让那些试图通过抄袭来实现名利双收的学者付出高昂代价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侵权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侵权的成本小于侵权效益。如果侵权的成本(不仅仅是侵权本身需要支出的成本,而且包括被制裁的法律风险)小于甚至大大小于侵权效益,就很难遏制侵权现象的发生。   冯晓青坦言,就学术抄袭而言,现实中抄袭之所以屡禁不止,抄袭成本过低确实是主因。   肖冬梅对冯晓青的观点表示赞同,她认为,一个理性的人选择是否抄袭主要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抄袭带来的收益,二是抄袭成本。一般来说,抄袭收益大、成本小都是诱使人抄袭的动因。现行刚性的、重量轻质的学术评价指标与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抄袭(国内外不少通过抄袭名利双收的学者,其投入少见效快的收益鼓励着后来者)。   如果站在法律角度,对剽窃者给予更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让抄袭者为抄袭付出更高的代价,会在某种程度上扼制抄袭行为的蔓延。肖冬梅强调说。   事实上,一个理性的人除了会考虑抄袭收益与抄袭成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抄袭行为被发现的风险系数。随着高技术手段的引入,抄袭行为被发现的风险系数越来越大。况且从抄袭的证据保存来看,白纸黑字,证据凿凿,既无以藏匿,又如覆水难收,从这个层面来看,抄袭行为一经做出,被发现的风险就一直存在。   从法律角度审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导师可以不承担著作权法的侵权责任,但这不能成为导师免除其他责任的借口   我现在最怕学生要求在他的论文上挂我的名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位博士生导师对记者坦言,现在有的学生胆子大得很,什么都敢抄,你问他文章是不是自己创作的,明明抄了他还会信誓旦旦地说是自己写的。   我不扛着导师的旗帜,就根本不可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正常毕业就会成为问题,你说我能怎么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7级博士生小张反问记者。   北京京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谌来业博士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导师热衷于在学生论文上署名,来增加自己的学术成果数量。但也确实存在着另外的情况:一些导师主观上并不愿意在学生作品上署名,但为了学生能够正常毕业,被迫答应了学生的请求,这自然会显著增加导师的社会风险。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涉嫌抄袭一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第10条第(2)项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北京天银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敏认为,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没有参加创作,不能成为合作者。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没有参与创作,就自然不享有杨伦作品的著作权,也就可以不承担《著作权法》的侵权责任。   但这种不承担侵权责任是建立在导师不知情的前提之上的,导师享有了该作品的其他利益,自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王敏强调。   针对学生抄袭现象,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日前在媒体撰文指出,学生出了问题,把关不严也好、纵容也好,导师的责任都难以推卸。   虽然从法律角度审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不承担《著作权法》的侵权责任,但在自己署名的论文上出现明显的抄袭行为,导师自然更应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社会责任。谌来业强调。 来源: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6/18/content_936677.htm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三期 全频带阻塞干扰
ELOA 2009-5-28 13:50
磁铁 发表于 2009-05-24 19:26 当北约军队凭借着电子战的巨大优势步步紧逼的时候,俄罗斯(注1)的英雄儿女们即使拼上血肉之躯也难以阻挡敌人现代化部队的开进。怎么办?只有用全频带阻塞干扰制造一个双方共享的电磁通讯全黑暗战场,在电磁波这个最底层面上扼杀一切在战场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能,将敌人拖回到与自己相当的技术水平上,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然而,有限的大型干扰机很快成为了敌人的新靶子。就在令敌人陷入混乱的电磁黑暗眼看难以为继的时候,一条来自太阳轨道上的大型空间考察飞船万年风雪号上的信息,令疲惫不堪的俄罗斯军人们重新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全频带阻塞干扰》这篇小说发表于《科幻世界》2001年8月号,荣获当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并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前不久,这篇小说的漫画版已经面市,由大刘任监制。(点击 这里 查看更多信息。) 如果说上一期大刘专栏的《地火》关注的是技术带给人类的威胁,那么本期所要谈论的《全》,则关注于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威胁之中最为极端的一种战争。这篇小说把宇宙级的科幻内核与地球上发生的大型战争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从军人到科学家的多个色彩鲜明的角色,在感慨自然伟力的同时,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的高尚。 对于这篇曾经感动了无数人的科幻小说,其实不用做太多介绍。或许有科幻迷没有读过大刘的全部作品,但鲜有科幻迷没有读过《全》。下面,就让我们与大刘一起分享《全》背后的故事。 《全频带阻塞干扰》全文请点击 这里 阅读。 注1:《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是所谓的中国版,但本次采访以《科幻世界》所刊发的所谓俄罗斯版为基础。 大刘访谈 磁铁: 如果说和平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追求,那么战争就是人类难以抹除的文明烙印。抛开美好的愿望不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战争是文明必然的选择吗?战争会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永远消失吗? 大刘: 我不认为战争是文明的必然选择,应该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文明,从其诞生之初就通过某种机制避免了战争。同时我也相信,至少对于人类文明,战争会在将来永远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文明的进步,更主要是因为在一个技术文明和人权意识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战争这种极端手段产生的副作用对双方都得不偿失。 但战争本身并不是一种变态行为,而是正常的历史过程,这让我想起美国电影《天生杀人狂》中那个杀人狂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大意):杀戮在大自然是最正常事,这事每时每刻都在丛林和草丛中发生着,是你们新闻媒体让它变的不正常了。 磁铁: 国内涉足星际战争题材的科幻作者不多,写国与国现代战争题材的科幻作者就更少。而您有不少战争题材的作品,从《全》到《球状闪电》再到《三体》,以及《吞噬者》等等,展现出很强的驾驭战争题材的写作能力。您为什么会选择战争题材呢?在科幻内核的表达上,战争背景是否能带来一些架构故事的便利呢? 大刘: 新技术很多由战争催生,也都在战争中最先应用,所以科幻写战争是很自然的事。战争总是显现剧烈的戏剧冲突,当然架构故事容易些。 磁铁: 有观点认为:科学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与战争分割不开。远的一战不说,二战除了带给我们计算机、雷达、声纳、核能等新技术,还令人工假肢、尼龙、汽车等民用技术得到飞跃发展。您笔下的战争故事里,新技术经常是在战事危急时匆匆上马。除去故事铺陈方面的需要,您是否也认为,先进的科技逃离不了被战争所利用的宿命?总体上,您如何看待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大刘: 科技本身是由科学和技术组成的,战争会剌激和加速技术的发展,但基础科学则不然,战争对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深层规律并没有什么帮助,相反,它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思想禁锢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比如二战中的核武器本质上说是技术,其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原子理论,其诞生和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并不大。 磁铁: 《全》文中有一段话令人感触颇深:他们也都是些体面的先生,他们所面对的目标都是屏幕上漂亮的彩色标记,他们按了一下按钮或动一下鼠标,耐心地等一会儿,那些标志就消失了,他们都是文明的先生,他们没有恶意,真的没有恶意。您认为战争的这种技术变化会令战争产生怎样的道德变化?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巨大杀伤力,会否使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成为不可能? 大刘: 在常规战争中,高新技术总的来说是降低战争的杀伤力,特别是减小对平民的杀伤。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像二战争中德累斯顿和东京空袭那种野蛮的面积轰炸很难再出现。所以即使战争存在,也会变得越来越文明的。甚至科幻些想想,某种完全不流血的战争替代物也可能出现。 磁铁: 在网上也有一些人不认同《全》所描述的战争,认为这样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即使技术上能够实现,也不可能真正应用。如果像《全》所描述的这样一场不对称战争真的爆发,而且技术上可以实现全频带阻塞干扰,您觉得有多大的可能真正采用这样的双盲战略?目前国际上有无这方面已经形成战斗力的军用技术? 大刘: 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向战场投放过全频带干扰装置,南联盟缴获过样品。据我所知,在目前我军电子战理论中,双盲战略是重点选择之一,对这方面装备的投入也很大。其实,如果中美或俄美爆发战争,已经不能称为不对称战争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要比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小的多。但双盲不等于全频带阻塞干扰,后者在实际实现中有很大的技术障碍,主要是干扰能量的分散,结果可能对任何频带都难以实施有效压制。所以实际电子战中的情况可能更复杂,实施起来也更专业一些,不可能出现小说中的那么简单的情形。 磁铁: 《全》文中提到了1972年发生的一次由太阳引发的全频带阻塞干扰。但当时人类的电子化程度以及我们的生活对电子通讯的依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的水平。如果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人类是否完全没有应对的办法呢?即使是目前看起来还比较科幻的办法也没有吗?这样的事件是否可以提前预报呢? 大刘: 在现实中,太阳电磁爆发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现代电子设备和网络都有较好的电磁防护和备份纠错功能,不太可能发生一场全面灾难。事实上,受太阳爆发影响最大的是电力系统,磁暴在漫长的输电线中感应出电涌,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 磁铁: 关于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些年来特别在网络上一直讨论的很凶。您在文章中似乎倾向于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CPU/OS。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和商业产品脱节的研发是否真的可行并能一直保持走在科技的前端?美国很多原本用于军方的技术都在一段时间后向民用开放,而商用/开源的OS,不管是windows,Linux/Unix还是Mac OSX,都能够很轻易地被攻破。在网络时代,更多的技术,如TCP/IP协议,更是国际通用标准,您如何看待这些无可避免的非封闭性困难? 大刘: 做为一个在工业部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我还是倾向于使用先进的外部系统软件和硬件。国产系统软件的应用资源太少,根本没法使用,从目前看来,使用国产系统还只是一个理想主义想法,实际中根本行不通,据我了解,即使在军事领域也一样。至于安全问题,事在人为,系统软件和硬件只是一个工具,除非微软和INTEL在全球市场产品中都预设木马(这也太科幻了,不太可能),外部系统和国产系统在安全上没有本质的差异。用windows,对于美军和中国军队都一样不安全;用UNIX,又都安全的多。说句笑话:用三八大盖就不能打日本鬼子了? 磁铁: 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在各国争相发展核威慑能力的今天,您假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样子?以《全频带阻塞干扰》为例,似乎至少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下,战争还是会还原为最基本的拼刺刀般的本质? 大刘: 有一点需要说明:《全频带》中的战争画面其实不是未来战争的可信图景,由于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战场监视信息系统的完善,现代战场将变得看上去越来越空旷,双方的目标都隐藏很深。《全频带》中的那种密集进攻的场面不太可能出现,这其实是二战甚至一战时的战场景像。从小说而言,这样的战场可能比空旷战争更剌激一些。 从目前的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我不认为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灾难有可能发生,但主要危险来自于小国或恐怖组织,规模不会是毁灭性的。当然,如果技术的发展产生出更高能量的武器,比如反物质武器,那小国甚至个人都有可能毁灭整个地球生物圈 磁铁: 下面是几个读者投递问题。有读者问,《全频带阻塞干扰》中有一位女性角色,在军队电子化信息化的年代,您如何看待现代战争中女性的形象? 大刘: 女性大规模进入军队也只有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才有可能,冷兵器时代则不可想象。战争对性别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体力差异,在精神上,与常人想象的不同,战争中的男女没有太大差别。女性在精神上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不比男人差,同时,你要是以为女人战争中会仁慈一些,那会死的很难看。不幸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边境战争中,解放军的许多男人这样死了。 磁铁: 有报道称:到2015年,战场上半数的美军将是机器人,您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它是否和阿西莫夫三大定律相冲突,在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赋予机器杀人的权利是否是危险的? 大刘: 机器人三定律是科幻小说中的内容,不是科学更不是法律。另外,赋予机器杀人的权利就是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机器一直在杀人啊,战斧巡航导弹和智能激光制导炸弹其实就是带弹头的飞行机器人而已。现在,人让机器杀人早不是新闻,机器自已要杀人那才是新闻,好在目前看来后者比较容易预防。 磁铁: 有读者问,关于《全》,最近最令广大科幻迷关注也最令广大科幻迷激动的,就是它的漫画版的面市。作为中国科幻领域当今的主要领军人物,您这次推出《全》的漫画版,是否意味着您将在科幻的推广与深入开发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呢?在美国,科幻电影以及奇幻电影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全民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影产业的发展,您是否觉得已经是时机推出有别于《霹雳贝贝》的,面向成年人观众群的科幻影视作品了呢?您有没有考虑过把《全》拍成一部电影,或者是先拍成一部动画呢? 大刘: 这个问题意思不大,谁不想拍电影啊,哪怕拍成烂片都比没有强,可钱呢? 磁铁: 还是读者问题。下面凑凑达尔文年的热闹,问两个与进化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进化上曾经讨论的一个有趣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科幻写作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先有科幻内核还是先有故事构思呢?具体到《全》,您最早是想写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然后一点一点想到利用太阳实现全频带阻塞干扰,还是反之呢?在这方面,您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想要尝试科幻创作的磁铁们分享? 大刘: 对于我,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的小说都是先有科幻构思再想情节和人物。这不是什么经验,这种写作方式有很大的缺陷,会使小说在文学方面受科幻构思的制约。创作是一种很自由的工作,各位作者的创作方式都不相同,没必要按照别人的习惯行事。 磁铁: 第二个问题与行为进化有关。人类通过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手段使自身的利他行为超越了本能,甚至在战争中发挥到了极至完全忘我的牺牲精神。《全》在这方面的描写相当出色。美丽的少校那一句我尽责任,让多少男子汉也不禁为之动容。然而,从进化的时间尺度上看,您认为人类的利他主义精神会否最终在黑暗森林法则的作用下消失呢?又或者这两者是可以相容的呢? 大刘: 首先,黑暗森林法则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想法,不是科学的结论,以它为基础来讨论真实的社会行为不太严谨。战争中的完全忘我的牺牲精神其实是个环境造就人的问题,我父亲是位在云南打过仗的老军人,他曾对我说过,战场上不怕死其实比你想的要容易,道理很简单:当了逃兵你可能死的更惨。这一方面是战场纪律的原因,另一方面就算真逃成了,除非以后隐姓埋名一辈子,否则余生的生活,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别的方面,都是十分痛苦的。 磁铁: 既然说到《三体》,与上一期一样,再问个与《三体》系列有关的问题(没办法,谁让《三体》系列现在这么热呢?)。同样是放射出电磁波,《全》中最后利用太阳发送的全频带干扰与《三体》中利用太阳进行的宇宙级通讯,两者有科学技术上的关联吗?《三体》的这个创意是否最初来源于《全》的创作过程呢? 大刘: 两者没有关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特别是电波放大功能,是纯粹的科幻。太阳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巨大存在,感觉科幻小说中太阳的题材还是有些少。 关于大刘专栏 每个月,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每个月,我们都会选择一篇大刘的短篇小说,然后针对这篇小说对大刘进行一次采访。 我们将会在每一期的给出下一期的预告。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下个月3号之前,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磁铁将会挑选其中的有趣问题交给大刘。 让我们一起华丽丽地围观大刘吧~! 下期预告 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波及到南半球。 其实,人类把太阳同恐惧连在一起也只是这三四个世纪的事。这之前,人类是不怕太阳的,相反,太阳在他们眼中是庄严和壮美的。那时地球还在转动,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和日落。他们对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赞颂落日的美丽。 我们一下飞机,就被地球发动机的光柱照得睁不开眼,这些光柱比以前亮了几倍,而且所有光柱都由倾斜变成笔直。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百米高的巨浪正在滚过夏威夷,也将滚过各个大陆。但另一种震动更吓人,仿佛有一只巨拳从太空中不断地击打地球,在地下这震动并不大,只能隐约感到,但每一个震动都直达我们灵魂深处。这是流星在不断地击中地面。 当时那个石块和飞船的相对速度有每秒一百公里,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了,他没有一点痛苦,我向您保证,没有一点痛苦。 东半球的这一夜将延续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后,半人马座的曙光才能再次照亮这个大陆。 太阳最后一次把它的光和热洒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了一阵白色的蒸汽;然后海冰表面也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大海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渐渐地,照在地面上的光柔和起来,天空出现了微微的蓝色;后来,强烈的太阳风产生的极光在空中出现,苍穹中飘动着巨大的彩色光幕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太阳死了。 2009年6月,大刘专栏:《 流浪地球 》 即将到来!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6月3号之前,将你的问题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让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2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马红(Fudan生科院院长)的访谈小结(Mini-Summary of intervi
baoyu 2009-4-28 22:13
访谈在 19:00 准时开始,马红教授提前来到了会场,大家都很感动。 今晚研究生、博士生 100 余人到场聆听了访谈。两位主持人准备的很充分,访谈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大家对马红教授的话深有感触,每个人脸上带着会意的笑容、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的鼓掌。访谈后同学们表示科研、生活当中的很多困惑得到了疏解,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 Peter 同学提问 马红教授妙答
个人分类: 科学社区|4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Fudan生科院院长马红的访谈提纲 (Outline of questions to Ma
baoyu 2009-4-27 22:46
对马红—Fudan生科院院长的访谈提纲 Baoyu\文 (转自我的新浪博客)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国际著名植物分子及发育生物学家马红(现任 Fudan 生科院院长) 明天 (09.4.28) 到大学做一次“学术人生”的访谈,以下是草拟的访谈提纲。 中科大——麻省理工——宾州州立,大学的理想与现实 ? 中国植物学研究的特色?(杂交水稻、水稻基因组、生物农药?) 中国植物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马红、邓兴旺的角色) 如何使生命科学院各个学科均衡发展? 科研显特色、不走寻常路——科研如何选题 ? 像小鼠、果蝇、斑马鱼作为动物学的模式生物,植物学的模式生物在拟南芥之后有何发展 ? 植物发育 ABC 图式之后——启示、补充、发展? 植物学在解决资源、能源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中生态学的缺失——如何纠正对当地植物区系的破坏? 云南省本底植物大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统计现状和种质资源库建设? 如何看待“植物智慧”——植物化感作用?(核桃树下不长草, 金合欢树产生丹宁酸以阻止动物啃食,菟丝子更喜欢缠绕在营养状况好的宿主上) 作为著名科学家,您对当代研究生的寄语? 马红博士在宾州州立大学的主页 http://www.bio.psu.edu/home/directory/homepages/hxm16
个人分类: 科学社区|1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二期 地火
eloa 2009-4-21 11:40
磁铁 发表于 2009-04-20 21:11 地下暗暗闷燃的煤火,终于冲出了地表,人们不得不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埋藏在地下数百万年的沉静煤层,瞬间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恶魔。 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试图拯救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然而他最终却亲手毁灭了这个地方,也埋葬了自己的希望。 科学和技术,在自然造化面前,往往苍白无力。当我们以为自己能够人定胜天的时候,往往会被大自然无情嘲笑。 但是,先驱者总会踏上那条光荣的荆棘路,并且最终将其变为坦途。 本期大刘专栏,我们带来了《地火》。这是一篇沉重无奈的小说,幸好有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说起来,人类的种种进步,大抵都是类似的吧。 请欣赏:《地火》,发表于《科幻世界》2000年2月。全文请猛击 这里 阅读。 大刘访谈 磁铁: 您的这篇文章被收录到《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中,并且被一些网友评选为《科幻世界》十大经典原创短篇之一。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似乎一直弥漫着沉重的无奈。有人说,这篇文章删掉结尾适合发在《人民文学》,添上结尾比较适合《科幻世界》。山西产煤,您的职业是水电站的计算机工程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对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题目呢?是由于读到了相关的报道、文章、新闻,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吗?或者还是那句话:之所以称之为灵感,就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 大刘: 我在火电厂工作,除了黄河支流上的天桥电站外,山西几乎没有水电。( 囧磁铁太弱了磁铁注 )写这篇小说其实不需要什么灵感,对于煤炭行业的人来说,煤的汽化开采并不是科幻,其实验研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有催化剂、地下燃烧等多种方案且试验都成功,但都无法商业化。国内比较大的汽化煤基地在山东青州。所以正像你所说《地火》几乎不是科幻,很像五十年代的那些科幻小说。 磁铁: 您是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吗?任何一项新技术,不管看上去多成功,都有潜在的危险。这句话借用笔下的煤炭局局长口中说出,是不是也代表了您的观点? 大刘: 我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对于我这种人,现在又有了一个名称:科学主义者。这名字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么平实,在西方和国内的学术界都是臭名昭著的。我认为技术即使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至少可以绕开它们。技术当然有危险,越成功的技术危险越大,但最大的危险是技术发展的停滞。 磁铁: 看您的其他文章,对人类未来发展普遍持一种悲观的态度。技术不会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吗?对技术发展、特别是IT技术发展,您是怎样看待的? 大刘: 我对未来是持乐观态度的,我的小说也一样,只不过认为美好的未来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之大有时到了需要考虑值不值的程度,但从我个人感觉总认为是值的,这也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对IT技术的发展怎样看待这个题目大了些,我感觉与其它技术相比,IT技术更受基础科学的制约,物理学和生物科学能达到的水平决定了IT的发展前景。 磁铁: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说法已经流传许久了,不过乐观的人们总是希望,会有新技术来解决旧技术带来的问题,然后新技术的问题会被更新的技术所解决。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或者说,您认为这是一种会持续成功下去的模式吗? 大刘: 如上所述,我认为制约技术发展的最终因素是基础科学,如果基础科学长期停滞,技术将遇到不可逾越障碍,新技术的出现也就十分困难以至于不可能了。 磁铁: 搜了一下,看到2004年的一篇报道,说新疆一处地火被扑灭。小说中的人物阿古力,中国唯一一支专业煤层灭火队的队长,也是来自新疆。地火比这篇报道早了四年时间,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 大刘: 在写《地火》时那只灭火队已经存在了,他们的技术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小说中的还先进,有一种小说中没有提到的惰性气体灭火,是所有技术中效果最好的,但大规模使用成本很高。 后来知道,有一处地火就在本省,在山西的宁武,我们从公路上就能看到山谷中冒出的白烟。值得一提的是:这处地火可能是国内历史最长的,从宋朝就有记载,烧了一千多年。可是《地火》中那处从清朝烧起的火还有许多读者不相信,说我瞎编。更令人惊奇的是:距宁武那处地火不远有一处旅游景点:地冰!也就是地下冰洞,洞里长年结着巨大的冰崖,盛夏进入还要穿羽绒服。所以,有时候现实比幻想更神奇。 磁铁: 文中刘欣这个人物,一心想将他的家乡、他的父老从井下拯救出来,但是最终事与愿违。将地下的煤炭转化为煤气的设想,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挣扎,在我看来,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之一。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悲剧性之所在吧。最后看来,刘欣是个失败的先行者。但是他的理论和他提出的设想是正确的,只是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您觉得在文中的一百年后,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还会是以这些不可再生能源为主,还是仅仅是想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光明的结尾呢? 大刘: 在现实中,包括煤的汽化开采的科学研究比小说中要复杂的多,与小说中最大的不同是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整个项目是集体行为,有着严格的论证规划。目前汽化开采最大的障碍不是地火的危险,而是经济的可行性。在任何时候,小说都不等于现实,科幻小说尤其如此。 对于后一个问题:化石能源显然只是一个阶段,会在一个世纪左右耗尽的。 磁铁: 您觉得未来的、能够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可能会是什么? 大刘: 核能,我认为从目前来看这是惟一现实的未来主流能源。 磁铁: 另外,有一个和这篇文章无关的问题读者阳春面问,《三体》中的红岸基地,使用那个巨大的天线发射电磁波,其供电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大刘: 架一条高压线就行了,电磁发射不需要多大电力的,大电台的发射功率也就相当于大电炉,雷达的功率也就与大电动机差不多,1000KW已经不小了。《三体》中的恒星级发射指的是诱发恒星产生的功率,与天线的发射功率不是一个数量级。 关于大刘专栏 每个月,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每个月,我们都会选择一篇大刘的短篇小说,然后针对这篇小说对大刘进行一次采访。 我们将会在每一期的给出下一期的预告。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下个月3号之前,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磁铁将会挑选其中的有趣问题交给大刘。 让我们一起华丽丽地围观大刘吧~! 下期预告 少校,你是博士,是吗? 你在哪儿认识的我? 我见过你和列夫森科元帅的儿子在一起。现在,他的儿子可是世界上离战争最远的人了。 我们沿着寒中的阿尔巴特街走啊走,后来爷爷走不动了,天也快黑了,他无力地坐到那家古玩店的台阶上,让我先回家。第二天人们发现他冻死在那里,一只手伸进怀中,握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勋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七十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将军,这是我们一小时前收到的米沙从万年风雪号上发回的信息,后来他又补充说,这不是私人信息,希望您能当着所有有关人员的面播放它。 请你们向坚守阵地的美军部队传达我下面的话:我们并非生来就是一支只能靠电脑才能打仗的军队,我们是来自一支庄稼汉的军队。几十年前,在瓜达卡那尔岛,我们在热带丛林中一个地洞一个地洞地同日本人争夺;在溪山,我们用圆锹挡开北越士兵的手榴弹;更远一些的时候,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伟大的华盛顿领着那些没有鞋穿的士兵渡过冰封的特连顿河,创造了历史 他们沉默相视着,参谋长从额头绷带上流出的血在脸上一道道地冻结了。这样过了一会,他们两人沿战壕慢慢地走去,沿着这堵用青春和生命筑成的胸墙走去。 我还知道另一次更美妙的开始,少校用纯正的英语说,她轻柔的声音如来自天堂,能让火焰熄灭,钢铁变软,美丽的沙滩,有棕榈树,树上挂着欢迎的横幅;到处是漂亮的姑娘,留着齐腰的长发,穿着沙沙做响的丝裤,在年轻的士兵群中移动,用红色和粉红色的花环装点着他们,并羞怯地对着目瞪口呆的士兵们微笑上尉,您知道这次登陆吗? 唐纳森困惑地摇摇头。 这就是1965年3月8日上午9点,在岘港,美国首批海军陆战队登上越南土地的情景,也是越战的开端。 从万年风雪号发回的最后的图像中,人们看到米沙从巨大的监视屏前起身,按钮打开了透明穹顶外面的防护罩,壮丽的火的大洋展现在他面前,他想亲眼看看他童年梦幻中的世界。火之海在抖动变形,那是半米厚的绝热玻璃在熔化,很快那上百米高的玻璃壁化做一片透明的液体滚落下来。象一个初见海洋的人陶醉地面对海风,米沙伸开双臂迎接那向他呼啸而来的6000度的飓风。在摄象机和发射设备被烧熔之前发回的最后几秒钟图象中,可以看到米沙的身体燃烧起来,最后他的整个身体都变成了一根跳动的火炬,和太阳的火海融为一体 全体士兵,帕克将军看着已象死亡屏障一样在他们面前展开的俄罗斯坦克群,说:上剌刀! 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俄罗斯人民,他们的文学影响了我的一生。刘慈欣 2009年5月,大刘专栏:《 全频带阻塞干扰 》 即将到来!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5月3号之前,将你的问题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让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2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一期 山
eloa 2009-3-15 16:56
一个坚韧的种族,一种不停修正的宇宙观。一段硅基智慧生命和人类的对话,娓娓道出十万年探索的艰辛历程。 大刘专栏 第一期,我们为您带来这部厚重的科幻:《山》。 节选的这一段,讲述的是硅基智慧生命探索自己生存的世界的过程。他们从最初的迷惑不解,到逐渐探索和修正,技术发展、爆发战争、重新携手,再到终于望见星空,伴随着无数的牺牲。 我个人觉得这更像一个隐喻,隐喻着我们每个人孜孜求索永无止息的脚步。 为什么要爬山? 因为山在那里。 请欣赏。 图片来源于 煎蛋 我是引文的分割线 《山》片段 原发表于2006年1月号《科幻世界》,经刘慈欣本人授权使用。全文请见 这里 。 当时,震波通讯仪的图像摇了几下就消失了,通讯完全中断。在更低高度的其他泡船监听到了一个声音,转换成你们的空气声音就是剥的一声,这是高压海水在瞬间涌入螺旋号空间时发出的。泡世界的机械生命和船上的仪器设备是绝对不能与水接触的,短路产生的强大电流迅速汽化了渗入人体和机器内部的海水,螺旋号的乘员和设备在海水涌入的瞬间好像炸弹一样爆裂了。 接着,联盟又向不同的方向发出了十多艘探险泡船,但都在同样的高度遇到了同样的事情。除了那神秘的剥的一声,再没有传回更多的信息。 有两次,在监视屏幕上看到了怪异的晶状波动,但不知道那是什么。跟随的泡船向上方发出的雷达震波也传回了完全不可理解的回波,那回波的性质既不是空间也不是岩层。 一时间,太空宇宙论动摇了,学术界又开始谈论新的宇宙模型,新的理论将宇宙半径确定为八千公里,认为那些消失的探险船接触了宇宙的边缘,没入了虚无。 探险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往无法返回的探险泡船所占用的空间,从理论上说还是有希望回收的,但现在,泡船一旦接触宇宙边缘,其空间可能永远损失了。到这一步,连最坚定的探险者都动摇了,因为在这个地层中的世界,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联盟决定,再派出最后五艘探险泡船,在接近五千米高度时以极慢速上升。如果发生同样的不测,就暂停探险运动。 又损失了两艘泡船后,第三艘岩脑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五千米高度上,岩脑号以极慢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向上掘进,接近海底时,海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压塌船顶的岩层瞬间涌入,而是通过岩层上的一道窄裂缝呈一条高压射流喷射进来。岩脑号在航行截面上长二百五十米,在高地层探险船中算是体积较大的,喷射进来的海水用了近一小时才充满船的空间。在触水爆裂前,船上的震波仪记录了海水的形态,并将数据和图像完整地发回联盟。就这样,地核人第一次见到了液体。 泡世界的远古时代可能存在过液体,那是炽热的岩浆,后来星球的地质情况稳定了,岩浆凝固,地核中就只有固体了。有科学家曾从理论上预言过液体的存在,但没人相信宇宙中真有那种神话般的物质。现在,从传回的图像中人们亲眼看到了液体。他们震惊地看着那道白色的射流,看着水面在船内空间缓缓上升,看着这种似乎违反所有物理法则的魔鬼物质适应着它的附着物的任何形状,渗入每一道最细微的缝隙;岩石表面接触它后似乎改变了性质,颜色变深了,反光性增强了;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大部分物体都会沉入这种物质中,但有部分爆裂的人体和机器碎片却能浮在其液面上!而这些碎片的性质与那些沉下去的没有任何区别。地核人给这种液体物质起了一个名字,叫无形岩。 以后的探索就比较顺利了。探险联盟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叫引管的东西,这是一根长达二百米的空心钻杆,当钻透岩层后,钻头可以像盖子那样打开.以将海水引入管内,管子的底部有一个阀门。携带引管和钻机的泡船上升至五千米高度后,引管很顺利地钻透岩层伸入海底。钻探毕竟是地核人最熟悉的技术,但另一项技术他们却一无所知,那就是密封。由于泡世界中没有液体和气体,所以也没有密封技术。引管底部的阀门很不严实,没有打开阀门,海水已经漏了出来。 事后证明这是一种幸运,因为如果将阀门完全打开,冲入的高压海水的动能将远大于上次从细小的裂缝中渗入的,那道高压射流会像一道激光那样切断所遇到的一切。现在从关闭的阀门渗入的水流却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想像,泡船中的探险者们看着那一道道细细的海水在他们眼前喷出,是何等震撼啊。 他们这时对于液体,就像你们的原始人对于电流那样无知。在用一个金属容器小心翼翼地接满一桶水后,泡船下降,将那根引管埋在岩层中。在下降的过程中,探险者们万分谨慎地守护着那桶作为研究标本的海水,很快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无形岩居然是透明的!上次裂缝中渗入的海水由于混入了沙土,使他们没有发现这一点。随着泡船下降深度的增加,温度也在增加,探险者们惊恐地看到,无形岩竟是一种生命体!它在活过来,表面愤怒地翻滚着,呈现由无数涌泡构成的可怕形态。但这怪物在展现生命力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自己,化做一种幽灵般的白色影子消失在空中。当桶中的无形岩都化做白色魔影消失后,船舱中的探险者们相继感到了身体的异常,短路的电火花在他们体内闪烁,最后他们都变成一团团焰火,痛苦地死去了。联盟基地中的人们通过监视器传回的震波图像看到了这可怕的情景,但监视器也很快短路停机了。前去接应的泡船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与下降的泡船对接后,接应泡船中的乘员也同样短路而死,仿佛无形岩化做了一种充满所有空间的死神。但科学家们也发现,这一次的短路没有上一次那么剧烈,他们得出结论:随着空间体积的增加,无形死神的密度也在降低。接下来,在付出了更多的生命代价后,地核人终于又发现了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形态:气体。 这一系列的重大发现终于打动了泡世界的政府,使其与昔日的敌人联合起来,也投身于探险事业之中,一时间,对探险的投入急剧增加,最后的突破就在眼前。 虽然对水蒸气的性质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缺乏密封技术的地核科学宗一时还无法避免它对地核人生命和仪器设备的伤害。不过他们已经知道,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度,无形岩是死的,不会沸腾。于是,地核政府和探险联盟一起在四千八百米的高度上建造了一所实验室,装配了更长、性能更好的引管,专门进行无形岩的研究。 直到这时,你们才开始做阿基米德的工作。是的,可你不要忘记,我们在原始时代,就做了法拉第的工作。 在无形岩实验室中,科学家们相继发现了水压和浮力定律.同时与液体有关的密封技术也得以发展和完善。人们终于发现,在无形岩中航行,其实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比在地层中航行要容易得多。只要船体的密封和耐压性达到要求,不需任何挖掘,船就可以在无形岩中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高速度上升。 这就是泡世界的火箭了。应该称做水箭。水箭是一个蛋形耐高压金属容器,没有任何动力设施,内部仅可乘坐一名探险者,我们就叫他泡世界的加加林吧。水箭的发射平台位于五千米高度,是在地层中挖出的一个宽敞的大厅。在发射前的一小时,加加林进入水箭,关上了密封舱门。确定所有仪器和生命维持系统正常后,自动掘进机破坏了大厅顶部厚度不到十米的薄岩层,随着轰隆一声,岩层在上方无形岩的巨大压力下坍塌了,水箭浸没于深海的无形岩之中。 周围的尘埃落定后,加加林透过由金刚石制造的透明舷窗,惊奇地发现发射平台上的两盏探照灯在无形岩中打出了两道光柱,由于泡世界中没有空气,光线不会散射,这时地核人第一次看到了光的形状。震波仪传来了发射命令,加加林扳动手柄,松开了将水箭锚固定在底部岩层上的铰链,水箭缓缓升离了海底,在无形岩中很快加速,向上浮去。 科学家们按照海底压力,很容易计算出了上方无形岩的厚度,约一万米,如无意外,上浮的水箭能够在十五分钟内走完这段航程,但以后会遇到什么,谁都不知道。 水箭在一片寂静中上升着,透过舷窗看出去,只有深不见底的黑暗。偶尔有几粒悬浮在无形岩中的尘埃在舷窗透出的光亮中飞速掠过,标示着水箭上升的速度。 加加林很快感到一阵恐慌,他是生活在固体世界中的生命,现在第一次进入了无形岩的空间,一种无依无靠的虚无感攫住了他的全部身心。十五分钟的航程是那么漫长,它浓缩了地核文明十万年的探索历程,仿佛永无止境就在加加林的精神即将崩溃之际,水箭浮上了这颗行星的海面。 上浮惯性使水箭冲上了距海面十几米的空中,在下落的过程中,加加林从舷窗中看到了下方无形岩一望无际的广阔表面,这巨大的平面上波光粼粼,加加林并没有时间去想这表面反射的光来自哪里。水箭重重地落在海面上,飞溅的无形岩白花花一片撒落在周围,水箭像船一样平稳地浮在海面上.随波浪轻轻起伏着。 加加林小心翼翼地打开舱门,慢慢探出身去,立刻感到了海风的吹拂,过了好一阵儿,他才悟出这是气体。恐惧使他战栗了一下,他曾在实验室中的金刚石管道中看到过水汽的流动,但宇宙中竟然有如此巨量的气体存在,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加加林很快发现,这种气体与无形岩沸腾后转化的那种不同,不会导致肌体的短路。他在以后的回忆录中有过一段这样的描述:我感到这是一只无形巨手温柔的抚摸,这巨手来自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无限巨大的存在,在这个存在面前,我变成了另一个全新的我。 加加林抬头望去,这时,地核文明十万年的探索得到了最后的报偿。 他看到了灿烂的星空。 采访大刘的分割线 1.您当时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泡世界的灵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灵感之所以称为灵感,就在于它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但《山》中的世界设定应该称不上是灵感,描述地心世界的科幻小说有很多,如克莱门特就写过这样的的作品。《山》中只是侧重于这个世界中自然规律发现的过程。 2.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泡世界中,需要空气的种族可能是不能延续的吧。是否出于这个原因,您才让泡世界的智慧生命是硅基生命呢?还是也有其他的考虑? 其实地心世界是有可能拥有空气的,但《山》中的设定是一个真空世界,至于硅基生命,在一个真空的没有液体的世界中,进化出这样的生命形态似乎更合理些。 3.这篇文章中的这个科幻设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您的出发点是什么?有啥八卦没嘿?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吧。这本是一个长篇的题材,写成短篇没能充分表现,感觉有些遗憾。科幻是一种创意的文学,创作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创意的诞生,如果把《山》再写扩成长篇,就失去了这种动力,很困难了。这可能也是在世界设定方面科幻与奇幻的不同之处,前者不像后者那样由一个统一的世界设定产生众多的作品,而是每位作者,甚至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世界设定。 4.您认为硅基生命会存在吗?如果是的话,它可能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 我认为硅基生命有可能存在,其实,碳基生命可自我复制的分子链的出现,在物理和化学上几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套用那句天文学家关于恒星的话说:如果不是这事儿确实发生了,本来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它不可能发生的。与之相比,基于P/N结的微电路的出现和进化似乎更容易些。毕竟现在人类做出了硅基的集成电路,却做不出真正具有生命功能的碳基细胞。 硅基生命可能出现的环境应该是无液态的岩石世界,所需的外部条件是剧烈的电磁活动和强烈辐射,这是在岩石硅基上产生电路的物理条件。 5.如果从硅基生命的角度考虑,您认为他们接触气态和液态的时候,与碳基生命是否会有些不同?如果是的话,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硅基生命不太可能像碳基生命这样以液体做为介质,从电路进化的角度设想,硅基生命的介质最有可能是电流,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液体,特别是与水类似的导电液体对它们是致命的,会引起短路。 关于大刘专栏 大刘专栏每月一期,由科幻作家刘慈欣为大家带来自己的作品片段,将就每一期引用的作品接受提问,并且在评论中与读者互动。 也欢迎读者将自己的问题投递到松鼠会论坛 森林交响 板块,我们将会选择其中的有趣问题,请大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大刘面对面,让生活更精彩!
个人分类: 其他|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是否适合中国农业
热度 2 蒋高明 2009-3-14 23:43
最近,中国网播出了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本人在中国网络的访谈,下面是文字部分。因为文字是编辑根据我们的发言整理的,有一些发音或专业理解方面的错误。这里仅将有关本人发言部分做了校正。 嘉宾: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蔡素玉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 时间:12日12:00 视频链接: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3244/44_1_0101_desc.htm 简介:很多朋友对转基因这个词感觉不是特别的陌生,最近几年它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很少有人对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转基因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转基因水稻在中国发展的现状是什么? :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这期中国访谈锁定的关键词是转基因。很多朋友对转基因这个词感觉不是特别的陌生,因为最近几年它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不是那么低。但如果说我们对它了解的很透彻又不是那么贴切。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两位嘉宾将和我们共同关注中国转基因水稻的未来。为您介绍今天的嘉宾:第一位是全国人大香港区代表蔡素玉女士,欢迎您。 :   你好。 :   第二位嘉宾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欢迎您。 :   谢谢。 :   欢迎两位嘉宾今天到中国访谈做客。我知道蔡素玉女士在这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您的一个建议就是关于转基因的。请您介绍一下。 :   我这次有五个建议都是关于环保的,其中一个是转基因。这个问题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来,我去年也提过。我想主要是对于国家转基因的整个方向,将来应该怎么去做自主创新,这个技术是属于国家的。还有农业发展,特别是对于粮食安全问题要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提出来的目的,第一是温总理同意拨200亿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我想转基因技术研究这个没有问题,我是支持的。但是问题是这200亿怎么样去申请,最后出来的成果属于谁,这对将来转基因整体发展和它对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影响会很大。我认为这值得大家深究的。 :   另外,转基因的粮食是不是最适合中国的状况,这方面我有一个问号。特别是我了解到像美国、俄罗斯,他们没有我们的优势,它的粮食品种比较少,没有我们那么生物多样化。我们因为气候变化很大,土壤等等很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品种很多样化,不要说整个国家,连香港这样一个小地方都有很多样化的品种,我们树木的品种比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加起来还要多。我们有这样一个优势,是不是农业可以用我们的优势来发展。他们没有,所以他们只能发展转基因,用大量的器械化的耕种,而且他们因为地大人少,有这个条件啊。而我国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条件,也是值得深究的。我的建议基本是围绕这两方面。 :   您的意思就是我们怎么发展转基因水稻,要因地制宜,而且这200亿怎么用,这是您关心的两个方面。那您为这个建议做了哪些调研? :   现在我的理解是这200亿是由任何一个做科研的研究员去申请,申请得到以后,他研究出来的成果就由这个科学家自己拥有,这个方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认为这200亿应该是给像中科院,或者是大学的研究机构,让他们去研究,研究的成果是属于国家的。在这样的状况下,所有的研究员就会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不是急于马上在一两年里在自己能去赚钱的情况下去做科研,得到的转基因产品就会真正是自主创新,是国家的,是我们的,而不是给外国的,不是从外国那里买进来的。   我又了解到像巴西、阿根廷那些国家,他们所有的粮食都是和一、两个公司买的转基因粮食,等于他们的粮食就掐在这两个公司手里。如果公司要提价,不卖给他们,阿根廷就没有粮食了,他们的粮食价格就会上升,所以对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影响很大。目前,我们的这些钱放给个人,个人可以得到私有专利权,这个我认为很有问题。 :   蔡素玉女士讲了她的建议,也讲了她的调研,为今天的访谈做了一段开篇。接下来想请蒋高明博士梳理一下,转基因技术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在我国它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请您简短的介绍一下。 :   严格来讲,我本人不是研究转基因的,我是搞生态学的。但是转基因的历史不长,是80年代的时候英国人开始做的,就是把一个基因片段转到植物或者是动物身上,让它提高抗性或者杀虫,使得害虫吃这种植物的时候有一个毒素在身体里面复制,所以害虫就不敢吃粮食了。另外,它还会抗盐、抗旱,转到植物里去,目标是提高单产。 :   现在这个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   中国这两年的转基因技术发展的非常快,有中科院的遗传所,还专门成立了北京华大生物研究所,还有其他研究单位,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都在开展类似的转基因专项研究。 :   现在国家的支持力度怎么样? :   支持力度非常大,甚至我们的担心是一边倒。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们生物系招的本科生都是搞生物技术的,很少有人做宏观和生态。包括去年是200亿通过的时候,基本上认可的专家或者支持的专家都是研究转基因和搞生物技术的人。   所以我想,目前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大好形势,就像刚才蔡素玉女士说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钱,开始研究这种技术储备起来,甚至把它作为商业化,可以说转基因在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好机遇,可以得到很多的研究经费。 :   我个人感觉,这200亿应该放在研究中国怎么可以做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上面。像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他很著名,他的杂交水稻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无论是水稻,还是其他的杂交农作物,又是已经有好的先例给我们看,这又是最安全的,对于我们的生态安全非常好。因为是本土的植物,是自主的,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甚至我们现在都出口到外面,东南亚好多国家都在用杂交水稻,这才是最适合的。当然还有好多,像现在很多人提倡生态农业,这个也是很好的机制,也适合咱们南方小块耕种的状况。其实我认为那200亿也应该可以让这一类的研究去申请,而不只是放在转基因的申请上面。   就算是转基因申请,我认为有三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才可以给这个基金让他去研究。第一,这个研究的技术是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还是我们自己去研究自己的转基因技术。第二,我们做的转基因品种和基因本身是用本地的,咱们国家的,自己的品种,而不是从外国买人家的品种,再去用人家的基因来做。第三,做的成果是属于谁。   如果这三个问题理清以后,我想为什么不做,转基因技术也可以做,但不是全部局限在转基因上面,200亿毕竟是很多钱。 :   所以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就是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建议,这200亿怎么用,您提出了三点建议。蒋高明博士,您听了蔡素玉女士的想法和建议之后,您是否认同?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   我非常赞同她的意见,即使再花200亿也可以,但是不要一边倒。因为任何东西有利就有害,现在只说它的好,从来不说它的坏,大家唯一质疑的就是转基因的安全问题。我认为转基因的安全问题不是现在的人吃了就得病,现在都拿不出证据来。   为什么说这关系到一个长期的粮食安全?因为从生态的角度来讲,多样性才能稳定。我们担忧农业越来越单一化,甚至很多的粮食优质品种让个别公司控制,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转基因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有五个方面,就是它不利于我们的持续发展。   第一,就是土地越种越瘦。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化肥、农药、机械的革命,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农民已经变成了非常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甚至塑料薄膜,使我们的土地越来越瘦。最近30年来,我们土地的退化程度已经超过过去上千年,这样使得我们的耕地对化肥的用量越来越严重。转基因恰恰不是在耕种上做文章,而是在种子上做文章。以前毛主席提出八个方面,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就是通过八个方面来解决粮食安全。现在只是在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种子,种子又在一个基因的角度,使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小,而不是扩大。所以地会越种越瘦。这是我们担心的。 :   第二个方面,农民会越来越懒。现在农民依赖化肥、农药,年轻农民基本上不会耕种。以前我们说锄禾日当午,现在没有人去干农活了。现在的活给杀虫剂和除草剂去干了,转基因现在又来了,可能越来越使农民不会种地了,现在的农村基本上40岁以下的人不会种地。像美国一样,不到2%的人在种地,剩下98%的人依靠这2%。在中国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我们是一个大国,70%多是农民,这些农民做什么,不种地都会失业,到城市去。   第三个方面,耕地的环境污染会居高不下。因为转基因技术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量并不会减少,它不是从生态的角度做调整,所以它会继续施加化肥和农药,这样环境污染就不可避免。   第四个方面,这是有一些争议的,就是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因为没有一个人从一生到死亡是吃转基因的,至于它一旦爆发以后,谁都没有办法。因为现在转基因技术上市就是一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   第五个方面,转基因工程会卡你的脖子,因为专利在他那里,你没有办法制造,只能年年买他的,他可以随时提价。所以有几个大的公司可以垄断全球。现在对于全球的粮食危机来讲,实际上并不是缺粮食,完全就是几个大的粮食集团控制了市场。我非常赞同蔡素玉女士的观点,就是要有平衡的方面,就是生态农业,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我认为还是有很大发展的。 :   您刚才讲的生态农业或者是杂交粮食,应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我们最有条件的,人家之所以要做转基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们的条件,他们没有我们的品种,做不了杂交,所以才去做转基因。我们有那么好的,最安全的、最长远的做法。   另外就是掐脖子,现在我们好多人买外国公司的技术,买外国公司的基因来做转基因。但现在的问题是,就算现在自己发展了自己的种子,如果放在私人的手里面,那个人移民到外国去,我们还不是一样受外国人掐脖子。一个科学家今天拿了经费,后来移民外国,我们又是要和他买东西过来。 :   现在在转基因的领域知识产权是什么样的现状? :   文献上面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基本所有的转基因技术全部都是国外的技术,自己没有发展自己的技术。另外,基因方面也有好多都是用外国的基因,就是拿了人家的基因种到自己的品种上面去,等于这个基因的每一颗稻米将来都会收专利费。无论如何,你都要长期的付钱给他们,这样粮食价格就会高起来,还有长远的发展怎么办。   还有就是安全问题,转基因的产品基因会跳跃,这已经是科学论证了的,而且那位科学家得到了诺贝尔奖。等于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吃的粮食,那个粮食会跳,或者种到田里面,那个基因会跳出来,跳到旁边的一个草里面,或者跳到昆虫里,变成什么样没人知道,但是会跳跃已经是证实的实际状况。 :   这是有根据的。自然界的演化是非常缓慢的,转基因在自然的交流中是有的,那是非常缓慢的。严格来讲,袁隆平的水稻也会有基因的转移,但是是非常稳定的,都是自然的。比如说地球生物演化40亿年,期间发生的都是非常缓慢的,偶尔一个转移,转移以后会稳定下来。现在是转基因马上转移,你面临的问题是它会不会马上跑出来?这是一样的,基因逃逸谁都不可避免。基因的逃逸加上基因的变异,会引起一些人类无法预料的疾病,或者是基因跑到杂草里面,杂草会产生抗性。你如果转到非目标植物,它逃到你不希望去的地方,它也能抗虫、抗旱,那就会和庄稼产生强烈的竞争。到那个时候,由于我们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少,原始品种找不到了,就会很危险。所以这个应该慎重一些。至少不能大家都做这方面,还要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的农业文明,我们的农业文明可以说5000年都是生态农业。 :   我看过一篇文章,这是之前的事情,写的很好,我认为可以以此为光荣,就是我国自己有自己的杂交品种,自己发展的生态有机农业等等,应该以此为光荣,这个是很对的,这个方向也对。当然我想重申,我并不是反对做转基因的科研,但是做的时候要做的恰当,而且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手来做。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才是最根本的。我想我们不能急于马上在三五年里面有一个大跃进,而是怎么样最适合中国国情,而且我们能够有自主的农业发展。 :   接下来有一位网友说:我们政府一向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一直关注农民增收增产,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这个技术会不会增加农业的成本?请两位回答一下。 :   我很片面的理解是,第一,转基因的品种并不是增产,不是像杂交粮食。袁隆平的从200多变成300多,现在目标是900,杂交粮食是真的增产。但是转基因的品种并不是增产,它的亩产量如果再多种一次就是越来越少,只是说不会有虫害,不会有杂草等,是抗虫抗草的做法,适合大面积的耕种,成本肯定高。因为你是买人家的种子,人家有专利。 :   应该说是高的,甚至是成本加大,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受益是小的。谁最受益?肯定是种子公司、基因公司。因为它不是能够提高产量的,至少幅度不多。它是增加抗虫能力,抗除草剂的能力,抗旱的能力、抗盐碱能力,这是取决于地力提高,来维持一定的产量。但是即使它增加一定的产量,增产是不增收的,现在农民种地是亏本的。现在新农村建设应该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最关键的。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根本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说需要技术或者走上其他的革命,而是农民根本不愿意种地。搞转基因和超高产,都没有用,因为在江浙一带的农民本身地就要荒了,粮食价格低,所以他就不种了。以前是湖广熟天下足,现在湖广的农民不种地,需要东北来支援,这不就倒过来了吗。所以在中国,转基因的问题不是急迫的,而是想办法给农民找工作。   现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所以应该发展我们传统的生态农业,就是要除了种以外,还有养殖,还有能源,还有肥料问题,有机肥,包括人的粪便,回到地里养地。我们的生态办法就是需要很多的人力,但是一是产生食品安全,第二对环境保护有利,包括对温室气体,也把温室气体埋在地里,这样可以带动很多农民的就业,这是实实在在对三农有好处的。 :   两位怎么看待转基因水稻的未来? :   转基因水稻,包括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做一个技术储备,我觉得应该是做的,不要落后于国外多少年。但是推动以后,一定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农民的利益,包括食品安全的利益。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办法,包括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很保守的,而且很健康的,一方面可以修复我们的环境,另一方面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转基因水稻可以把一种技术当作储备去研究,但是科学家不要想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因为现在的声音是一边倒的,现在你拿200亿做转基因,如果用200亿搞生态农业,我就敢和他们打这个擂台。   现在我们在内蒙古、山东都做过生态农业实验,实践证明,总的效益是提高的,农民愿意干。比如他除了收获粮食以外,他又收获了牛和羊、肥料,又有了能源,而且效果很好,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打擂台。为什么大家把声音发在转基因这里,生态农业方面反而一点补助没有,所以农民索性就把秸秆放在地里烧掉,年年禁,年年烧。   在北边的内蒙古草原上,持续的掠夺土地,草原过度放牧,使我们的草原大大退化。中央再投入大量的钱治理沙尘暴,在那里植树造林,把好多钱都浪费了。如果把这些钱想办法和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结合起来,我们可能得到的效益是长的。现在包括企业也是,你是把环境成本做零成本来排放,所以你赚了很多钱。如果考虑到环境问题,恐怕就没有那么大优势了,再加上政府补助他很多钱。 :   昨天温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粮食的单位价格,这其实并不是可持续的,不能总是靠国家的补贴。我认为所谓可持续的粮食,或者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国家值得有必要组织批专家学者,包括各方面的人来研究,不能是某一个技术,应该是各种学科的,包括有一些环保团体,民间人士、农民代表等,组织一个小组去研究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体的农业发展应该是怎么样的。中国肯定是多样化的,如果全部做生态农业,我也认为不实际。但是这个多样化应该放在哪里、比重在哪里、怎么样鼓励、怎么样发展才是可以持续的。这个工作我不知道,可能有的在做,但是我希望一定要尽快做。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只有200亿的转基因技术,而且那个钱用的方式我又认为是不太对。这种方式没有让我看到国家有一个全盘的、清晰的发展计划。   昨天我也提出,对于环保工业也一样。现在我感觉到环保工业是放在很多节能减排方面,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做,很多放在治理上面,这个也应该做。但是环保工业本身是一个策略性的发展,如果现在把钱放在环保上面,我认为是被动的,就是哪里需要治理就花钱。一个是投放性的,一直在放钱,给钱补贴,做研究,做节能减排,一直把它当成是被动性的。但其实环保工业本身是可以创富的,可以制造很多就业机会。 :   像美国,它的目标是500万的就业机会。我想我们国内如果好好发展环保工业,创造700、800万的就业机会完全可以。而且大部分的就业都是一些低收入工人的工作,还有中小型企业可以能容易投资的。如果把它作为一个策略性的工业来发展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治理好环境,不需要政府投放很多钱,而同时能够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致富。   同样的道理放在农业上面,不一定要永远投放性的,投放性肯定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的发展怎么能够做到多赢,可以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使很多人慢慢的致富,而同时使得国家的粮食得到长远的安全。这并不困难,技术有,做法有,条件有,只是说决策的一批人是要很详细的去策划,必须要有一策划人士全局的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以最能用于持续的方式去策划一套好的农业政策。然后说我们的资金投放多少在哪里、怎么投放,投放的方式方法需要有一个研究。这个并不困难,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在国外人家好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抄,因为好多是适合我们国家的,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就是好的要素我们都具备,这个要素怎么讨论和规范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刚才在聊转基因话题时,网友非常关注,转基因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其实蒋博士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二三十年当中还没有办法去证明转基因食品会引起人的疾病等。但是现在想问一下,我们怎么样去规范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两位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   一般是说要有一个标准,如果任何食品用到转基因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让大家自己去选择。当然还有一个教育的问题,就是让市民也知道买了有转基因的产品,你有可能碰到的不明因素等等,这些都应该让大家知道。 :   现在对人的长期试验不好做,除非有一些志愿者。现在只有一些试验动物,像小白鼠,国外经常报道,包括去年的英国和比利时做的实验,就是把有抗除草剂的土豆给小白鼠吃,会发现肝的萎缩。但是在人体中还没有。所以两方面都没有任何证据,所以我也同意蔡素玉女士说的,要有一个很好标签,像发达国家都有,说你的是转基因的东西,然后价位要低一些,因为成本低、规模化高。   在我国这一点不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标志的字很小,不仔细看看不见。怕社会上有一个人怀疑你的东西,食品安全是最敏感的问题。第二,我们的很多人的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是以农民为主,农民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反正是便宜就买了。第三,我们也是防不胜防,比如说进口的大豆,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产品,所以我们吃的转基因也没有办法。所以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不出事是好事,出了事怎么办? :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和一个外国人讲转基因的问题,我说一个是转基因的,一个是非转基因的,你从良心上说,你吃哪个?他说我会吃传统的,潜在的问题他自己也不清楚。当然,现在有人说生态农业会饿死人,必须要转基因,到这一步可能会吃,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到这一步。用传统农业,我们成功的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大家是说不好的就是小农经济,实际上小农经济是很先进的,它可以用地养地,它可以出力气,带动就业。现在的问题都靠技术,不愿意出力气,得出来的东西安全的问题就不好要求了。   比如现在农民种的最安全放心的蔬菜、粮食,猪肉和鸡肉,肯定是农民自己家生产的,但是这个东西他不卖,他自己要吃。这就说明安全食品必须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必须用传统的、安全的办法。所以转基因的安全问题正方和反方都说不清楚,那些信誓旦旦说它没有任何问题的,我想他自己也是心虚的。 :   有一些国家,像荷兰、日本,他们人多地少,他们也不会想这些,他们也是要发展精工细作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粮食需要。我们为什么非要仿效美国那样,而且他们没有我们好的条件,我想他们有我们好的条件,他们也会发展很多的杂交粮食和生态农业等等。我们是属于各方面都有的,我想黑龙江生产大规模的,用转基因生产粮食不一定不行,但是问题很简单的是,南方肯定不行,就没意思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中间怎么取得平衡,平衡之中怎么取一个长远的利益,这些一定要考虑。 :   这个网友的提问是这样的,就是两位认为我国应当发展哪些农业科技,能够保证我们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才蒋高明博士讲了,我们的农业缺的不仅仅是科技,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想把这个问题改成:两位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一点建议和你们的看法? :   第一还是在农业政策上,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强调三农,一定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农民种粮食还有收益。这是种粮的角度,当然也有种菜和养殖,要有一个整合的、综合的政策扶持。因为他付出了劳动,就应该有收益,这就回到前面所说的可能,可能要用传统的生态办法,因为他会有一些劳动力,会产出一些安全的产品,在这里面可以保障大家的粮食安全。   第二是从生态的角度提出建议。现在生物学发展分两个极端,一个是微观的到基因片段上,另外一个是宏观的到全球。从生态学的角度说,不是转一个小小的基因片段,而是要增加我们农业的生物多样性,是转移物种或恢复物种。现在土壤里面有那么多的杀虫剂,把好多蚯蚓或者有益的虫子毒死了,这样显然产量会降下来。 :   还有更大的方面,大家不要忽视。我们现在只是拿走了一半的产物,就是粮食,包括转基因,配方施肥,都是这部分粮食,这个粮食只占了18亿亩农田产生光和产物的一半,7亿吨,这里面的秸秆就含了巨大的粮食。因为它可能是优质的饲料,可以喂牛、羊,都可以吃这个东西,这个我们都做过实验,还可以喂猪。从这里面我们把秸秆转成肉,而且动物可以产生大量的粪便肥料,肥料可以替代大部分化肥,再反馈回来增加粮食产量。   第三,秸秆里面还含有能源,就是老百姓烧的柴火,现在大家都烧煤炭、天然气。所以这个大量在地里就浪费掉,会使得我们的地力越来越下降。所以我想下一步在生态的角度讲,应该是从另外的现成的7亿吨秸秆里做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做好了,我想转基因技术可能没有那么大的优势,生态的办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更有保证。   如果把这7亿吨秸秆拿出一半来,中国就会增加1亿头牛。那是什么概念,一斤肉等于五斤粮,所以中国的粮食产量是不愁的,生态农业这个优势可以发挥。更关键的是它可以恢复我们的地力,保护态环境。如果现在一味的依靠技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化肥、转基因,那会使我们的耕地不堪重负,可能会是一个杀鸡取卵的做法,我是很担忧的。因为毕竟我们的后代还没有出生出来。 :   可持续就是讲三个方面,环境、社会和经济。如果有一个技术是破坏环境的,那已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从国家发展可持续的农业来讲,一定要不破坏环境。怎么样不破坏环境?一般来说,都是用本土的。因为在我们这个环境里面土生土长几千年的品种,肯定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环境。外面引进的一些品种过来,大规模的杀掉另外一些品种,这肯定会影响到环境。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买了一些转基因的粮食,今年就生产大量的,但是到下一次不知道那个粮食的基因会怎么跳动,或者对土壤有什么转变,那一年突然没有产量,或者产量大大降低,那么经济就很清楚了。   社会的问题是一样的。怎么样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是不是适合那种技术,他能不能投放这种技术进去,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我想在这么大的国家,有那么多品种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多样化的发展。现在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建议,就是因为我感觉到在200亿一面倒,只是放在转基因的技术上面,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   谢谢两位嘉宾在今天节目当中为大家做的解读和探讨,希望两位将来再做客中国访谈。谢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49 次阅读|2 个评论
[Dr.You获奖者]鸟人问题 小津巴归来!
eloa 2009-1-24 23:18
Fujia 发表于 2009-01-15 22:57 by 小津巴 哎,人走运走到家有时就是没办法解释,路过评论之,没想到dr.u天上砸下来。上一次在 这里 。 其实自我介绍上次我说了好多好多了,基本上拿着上次那份自我介绍雇人追杀我的话,肯定一抓一个准,生还指数为0。 这次还要再说些关于自己的事情,我就有些费解了,不是没东西可说,是没有拿得出来的东西可说,如果把拿不出来的硬拿出来说,以我龌龊的心灵,估计说出来也会被和谐掉。所以我曲线了一下,决定亲自或由别人代劳去采访我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怎么说我。 以下是采访记录:(内容比较少,因为我要求用一两句话说一说来着,几乎没有删改,但脏话被我和谐掉,所以你们会看到有人的评论是几乎是空白,因为他说的主要内容都被我不得不省略了,虽然有一些骂得很有创意的说) 妈妈:败家子儿一个,你还敢来采访我?之后被从厨房轰出。 爸爸:我困了,明天再说吧 女朋友:骗子!猪! 女性朋友甲:好人,我觉得你是个特别好的人。原来的你有一段时间你挺讨厌的,但现在觉得你很好。 女性朋友乙:咱们的股票什么时候长啊?长了你就是我的铁哥们,不长你就等着死吧! 女性朋友丙:你这个人还不错,就是嘴不靠谱。损的时候让人想剁了,甜的时候让人酸的恶心。 女性朋友丁:你比较有个性,就是太极端了。 女性朋友戊:你在不能嫁排行榜里排名第一。第二是王x,第三是xxx。 同班女同学某:是爱逃课的哪个,还老和老师吱吱歪歪的那个? 同系同学:那文艺部长男朋友,个挺高的那个? 男性朋友甲:你还活着啊?其余五分钟省略 男性朋友乙:你还记得我啊其余全部省略 男性朋友丁:还钱!其余省略 男同学甲:我生理心理给挂了,你呢?我:没有。他:全部省略 小姨:大儿子,来我家吃饭吧,我的虾米缸又配了些新草儿顺便给我拿几个水晶虾来吧 我弟:哥,先帮我开家长会去吧我妈去了我就死了。 我哥:没联系上 我姥爷:你把头发给我理了去 红颜知己:觉得你是一个挺知性的人啊,和你是说话让人挺舒服的。 路人随机采访: 路人甲:你介四嘎嘛!有病四八? 路人乙:哦,是化妆品吗?有赠品吗?哦。。。那算了 由于天太冷,只在中午去买饭的时候,顺便采访了两个。 就这些了,我自己也不好评价和解释了,大家自己判断吧,反正我认识的这些人啊 (最后补充,那天fujia采访我时我还三八了一下,在这里不好意思一下。) 得奖问题的分割线 进化史上最大的靠翅膀能从地面扑腾到天上的动物貌似也没有人类的这种胖墩儿体重,靠翅膀滑翔相对比较简单,但靠翅膀怎么起飞就是个困难的事情了。与其想怎么扑腾起来,还不如想怎么飘起来。想怎么把自己扑腾向前,不如想办法把自己吹到前面。所以我的设想是要想学会飞必须给先会自己给往自己的身体里充屁!当然不是一种普通的屁,而是由氢气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屁! 人的身体结构,想要要进化出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实在有点困难。即使进化出来,要提供能量让他们一直工作保持速度维持升力又有够困难,除非进化出个反应堆啊唯心的超能力当然最理想,不够那是非典型著名伪科学啊所以其实想飞与其说是翅膀问题,不如说是能量问题,所以说如果有一套牛哄哄的能量系统就不用愁用谁给的翅膀飞了,那就是随便怎么都能飞可是没有,所以没办法,只能从人体内现有的东西找。转脑袋想想,人体内有什么呢?有水!有电!有蛋白质!想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我靠了一下下,原来这就够了。 接下来就是组合了。有水(在浴盆或马桶或大海上起飞),有产生电的强大肌肉系统(学学电鳗),再加进化出体内能产生催化水电解为氢气的酶,再加进化的皮肤和骨骼(足够包裹一大坨的氢气的结实,并且能保证带着一大坨氢气的人的密度足够比空气小)。起飞的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时候,形象的问题又出现了,这行头绝对和帅没啥关系)。升到足够高度之后(来个几公里的高度),你可以享受了,可以靠扇子一类的东西改变改变方向啦,虽然这样飞就是有点慢。又或者你再放一些气儿(减少阻力),把身体弄得流线一些,展开一个巨大的翅膀,和A320一样的那种(当然也可以是充气的,反正起飞那些气放了也是放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撒丫子往下滑吧,靠重力加速。就不需要那么多能量了。也可以有动力系统,用来克服阻力维持速度(不过这需要的能量就少多了,牛顿祖爷爷怎么说来着呢?惯性定律来着?),前进的动力系统自己意淫比如进化出强大括约肌,真的靠吸吸气放放屁维持维持速度啊。最后补充(产生氢气也需要很多能量,不过好在可以存着,多次使用嘛) 我是Dr.You的分隔线 规则说明: 1 )别小看我们!这里绝不会出现 人一共有几颗牙齿 这样的简单知识型问题,不会有 怎么样动心脏手术 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出现 打呵欠会传染吗 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 陈词滥调 型问题,你也不要以为求助 google 或 wiki 甚至百度百科就可以获胜。每周,我们严阵以待,琢磨出最精怪最有趣的问题,来刁难 Dr. YOU 。 2)你可以在主贴下尽情讨论。但是, 只有当答案超过 500 字(一个问题),并发送到 songshuhui.net@gmail.com ,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胜者(可以随意挑一个问题回答)。你有一周的时间充分思考、寻找资料。 松鼠小贴士 : 如何把答案写得长?最好不要仅仅给出答案的核心部分,而应该将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你最好深入查找专业资料,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设想你面对的读者是完全的外行)。涉及原理之处可试试多用比喻。 3)每周,我们将就每道问题评出一到两位优胜者,回答的顺序、文字的通畅以及长度都将被考虑到。他会被宣布成为本轮的Dr. YOU,松鼠会将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访问,在一周时间内,他是本博客的明星,这可是绝佳的宣传自己博客或网站的机会! 我们还将为他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它可能是一件有趣的科学玩具,也可能是松鼠会制作的纪念品。除此之外,你还将获得直接进入论坛橡树大厅版块的机会。在申请成为正式松鼠时,这也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帮助。 松鼠小贴士 : 我们无比鼓励看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答,例如,回答人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时,您可以考虑动用建筑学知识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答。所以,不要觉得某个问题与你的专业领域无关,或许你能给出出人意料的漂亮解答,让所有人都吃一惊! 4)答案将由当期责任编辑整理修饰,发表在平面媒体上。该文字版权归科学松鼠会所有。 5)我们也欢迎读者来提问题,可以留到: http://songshuhui.net/forum/forum-1/page-1 。一定要够精彩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获胜者]蓝鲸问题 Explorer
eloa 2009-1-24 22:54
Dr.Who 发表于 2009-01-09 18:30 1、请自由发挥自我介绍 工程物理本科,工程力学硕士,目前计算力学工作中。正在计划PHD,但连追逐哪个专业方向都计划不出来,喜欢的学科太多了,狂热爱好的却反而似乎没有。读科普,读科幻,读诗词,估计将来某天会写出点值得一看的东西。酷爱飞翔、酷爱探索,目前为止飞翔经验限于滑翔伞,探索经验限于地面实验室;希望有一天能获得一个在星舰舰桥工作的职位。 2、网络上怎么能找到你 不用QQ很多年MSN也基本不上了Blog从来就没有花时间写过,也许真应该捣腾一个?还好Email还是天天查看的: zhangyuanzhang@vip.sohu.com 。 3、你认为什么是好科普 小时候津津有味地看叶永烈的《石油的一家》,还不知道什么叫科普,但认为那绝对是好书。稍大一点看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深深被其吸引,认为那绝对是好科普。我想要称作好科普的话,第一要知识准确,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准确;第二要有吸引力,这一方面来自文字功力,另一方面来自对读者范围的准确划定。如果科普的内容还包含超越知识细节的方法论探索,深入的哲学思考的话,我想,那就可以超越好而接近不朽了。 4、去太空的话想做什么 满足好奇心。我觉得这一句就可以最准确地概括我去太空想做的事情。拓展人类认识的疆域,寻找别的生命形态,欣赏宇宙异象等等。当然要做好应对各种危险的准备,向深空出发前似乎还可以去动物园看看。 5、请你推荐大家一本书 继刚才什么是好科普的回答,推荐《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显然里面的知识不可能是最新的了,但这就是那种接近于不朽的作品。该书介绍了人类如何以科学方法为工具,努力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包涵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各个分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在阿西莫夫的时代,那些还只能称作初显端倪,而在今天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中,他的著作仍足以被评价为富有教益。 我是飞天蓝鲸的分割线 兔子同学从北京太空港坐上飞船,到动物园玩了一天,显然这个太空动物园里动物不少。不过兔子却只记得蓝鲸了,那么,在考虑如何发射之前,我们也先来看看蓝鲸吧。 蓝鲸:地球最大与最重的动物,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鲸目须鲸亚目鳁鲸科鳁鲸属。蓝鲸共有三个亚种,住在南半球的南蓝鲸最大,成熟体长22米以上;生长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北蓝鲸略小,成熟体长20米以上;而定居于印度洋和东南大西洋的亚南极海域的小蓝鲸最小,成熟体长约为19米。蓝鲸物种名称musculus在拉丁语中有强健之意,也可以理解为小老鼠。林奈在给蓝鲸命名时很幽默地使用了这个双关语。而我们今天将要发射的蓝鲸航天员,就得挑选蓝鲸飞行员中最强健的小老鼠了。家住南极的那位长约33米,重达170吨的,显然就先不用报名了。那么,我们大约可以选拔到体长接近20米,体重小于100吨的强健且小老鼠似的蓝鲸作为代表,然后开始航天员特训。 为什么要航天员特训?我们这位蓝鲸代表可以不用操作飞船,但却必须得学会几招绝活,不然还真是很难坚持乘坐人类的化学火箭进入低地球轨道。目前人类使用过的最大号的运载火箭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的土星5火箭,这可是全长110米,芯级直径10米,起飞重量三千余吨的庞然大物。而且很幸运,土星5拥有118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刚好可以满足我们的蓝鲸代表的要求。可是土星5的芯级直径仅有10米,第三级的直径更是仅有6米,以现有技术水平,想要把载荷舱拉长倒不是十分困难,可要重新设计更大直径(20米)的火箭来让蓝鲸乘坐就实在有些不可行了,太粗的火箭会让箭体的结构性能极难达标。还好我们的蓝鲸身体直径不到5米(这已经很胖了),我们就不用重新设计更大芯级直径的火箭了。但这位蓝鲸航天员得学会以正确的姿势进入直径不到6米的灌满水的圆筒中,并且在这个筒式座舱中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以便对抗起飞时的加速度。同时还得有一个有效地呼吸器:正常的蓝鲸可以潜水一刻钟,最高纪录为36分钟。要让蓝鲸深吸一口气,钻进筒式座舱,憋到火箭进入地球轨道那就太为难蓝鲸航天员了。 那么,在发射中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火箭以很大的加速度起飞,整个筒式座舱都感受到巨大的后坐力。现在这个座舱里面主要是蓝鲸航天员,余下的空间自然就是水了,注意火箭的总运载能力是118吨,也就是说,这个筒子里面除了蓝鲸以外可没有多少水。如果这位航天员想在座舱里翻身,那是完全不可能嘀。简要回忆一下初中的物理公式:浮力等于密度乘重力加速度乘体积,在座舱里的蓝鲸感受到了更大的加速度,水也同时感受到了,所以蓝鲸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体重,这可是个好消息,但这远远不是全部。座舱底部的水压,与座舱顶部的水压之差,可不是地球表面二十米水深的压差。即使以航天飞机发射约5g的过载来估计,座舱顶部水压如同海面,而底部的水压如同百米深的水下,这种感觉可不好受,不过受过特训的蓝鲸航天员应该可以忍受这点小小的不适。座舱里的水感受到了火箭加速,蓝鲸体内的水也感受到了火箭的加速,这些水,嗯,主要是血,会在蓝鲸体内向座舱下部运动。筒式座舱中的不同位置的水压差就如同一件巨型抗荷服,避免了血液过度向蓝鲸的尾部移动,不过仅仅有这件抗荷服还不足以保证蓝鲸的脑部能供血充分。这时候就需要展示特训的乘船姿势了:头向上向后仰,肚皮对着斜上方向,尾巴尽量向身体卷起,自然顶住座舱底板。呃,因为加速度的影响,这个自然顶住其实将会受不小的力。如果姿势保持得不错,当然,座舱里会有一些架子帮助保持姿势,那么,脑部缺血现象就不会太严重,坚持到火箭入轨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呼吸器自然得对着航天员的鼻子,并且紧紧地、密闭地联系上,大概得和我们的潜水面罩效果差不多才行。 这样的姿式呆在筒式座舱里当然不好受,而且适应接下来的太空失重环境又是新的挑战。不过,考虑一下太空动物园的待遇:无数兔子同学这样的粉丝坐了汽车坐飞船来为你喝彩,我猜蓝鲸航天员报名站会排起长队的。 如果太空动物园不是这么着急要把蓝鲸接上去,那么,就不必把土星5这样的化学火箭改装改装硬把航天员塞进去了。在化学火箭以外,目前人类比较可能的发射方式还有:太空梯。 这一概念由俄罗斯火箭科学家Konstantin Tsiolkovsky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因在科幻作家克拉克的作品《天堂的喷泉》中精彩呈献而开始引起广泛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空梯成了一个在事实、逻辑上有充分依据的科学与工程概念。其概念十分简单明了,在地球赤道上建造一个地面站,由该地面站上方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放下一条足够长的缆绳,将缆绳固定在地面站。用一个爬升器沿缆绳移动,完成运输物资与乘客的任务。 在不远的将来,(据最乐观的提升港公司(Lift Port)说,是2031年),蓝鲸航天员就可以乘太空梯出发了。不用面对巨大的加速度,那旅程将会舒适得多,而且票价也还会便宜很多,提升港公司目前的预期是100美元/1公斤,那么这张票大约12 000 000美元,比土星5每次发射大约5亿美元的开销可是便宜多了。想想看,5亿美元,动物园鲸鱼馆得卖多少门票才能赚回来啊。 如果动物园被兔子等蓝鲸粉丝一再强烈催促,决心尽快引进蓝鲸,不去等那个太空梯完工。那么,现实的选择莫过于运送胚胎了。如果动物园下订单,随便哪趟神舟都能顺便带上几打胚胎,然后就要看胚胎培养水平了。虽然在没有母鲸的条件下这胚胎培养工作难了点,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能成功地培育出雌性幼鲸,再过5年动物园就有威风凛凛的成年蓝鲸了(雄鲸的话得再等3-5年)。倘若今年就建好蓝鲸馆,那大约2015年动物园就能大卖蓝鲸馆门票了。何况在失重环境下长大的蓝鲸,您觉得会有多长?兔子同学一定会继续写道:蓝鲸可真大呀。 当然,如果动物园觉得蓝鲸馆的门票不太好卖而把这个计划一拖数十年的话。也许人类就有了传送机了,一次空间折叠操作就能直接把在地面建好的蓝鲸馆连馆带鲸移动到太空动物园。如果这个动物园还碰巧使用1g的重力镀层的话,蓝鲸大概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就不用这个费劲地培养蓝鲸航天员了。 如果人类对蓝鲸馆实在兴趣缺缺,认为传送机传送蓝鲸馆耗能太过浪费,把这个计划又一拖数十年的话。也许人类就有复制机了,把蓝鲸的每一个原子的位置、能量等等信息记录下来,将这些数据发往动物园,然后,动物园就按这些数据在池子里复制出一条一模一样的蓝鲸。如果对这些数据作些修改,那没准还能复制出一条更大的蓝鲸,或许还会成为银河最大与最重动物的有力竞争者。今年七月号《科幻世界》中的《鲸之寐》,尹冰峰讲述了一个星海之王银河鲸的故事,也许可以说是一个星际版的鲸与捕鲸船的故事。当然,那些银河鲸不是蓝鲸,甚至都不是真核域生物。不过,在沙美西亚III恒星系的独特结构下,借助天体引潮力,它们能够在特殊的日子将自己发射到宇宙当中。 我是Dr.You的分隔线 规则说明: 1)别小看我们!这里绝不会出现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知识型问题,不会有怎么样动心脏手术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出现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词滥调型问题,你也不要以为求助google或wiki甚至百度百科就可以获胜。每周,我们严阵以待,琢磨出最精怪最有趣的问题,来刁难Dr. YOU。 2)你可以在主贴下尽情讨论。但是, 只有当答案超过500字(一个问题),并发送到songshuhui.net@gmail.com ,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胜者(可以随意挑一个问题回答)。你有一周的时间充分思考、寻找资料。 松鼠小贴士: 如何把答案写得长?最好不要仅仅给出答案的核心部分,而应该将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你最好深入查找专业资料,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设想你面对的读者是完全的外行)。涉及原理之处可试试多用比喻。 3)每周,我们将就每道问题评出一到两位优胜者,回答的顺序、文字的通畅以及长度都将被考虑到。他会被宣布成为本轮的Dr. YOU,松鼠会将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访问,在一周时间内,他是本博客的明星,这可是绝佳的宣传自己博客或网站的机会! 我们还将为他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它可能是一件有趣的科学玩具,也可能是松鼠会制作的纪念品。除此之外,你还将获得直接进入论坛橡树大厅版块的机会。在申请成为正式松鼠时,这也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帮助。 松鼠小贴士: 我们无比鼓励看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答,例如,回答人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时,您可以考虑动用建筑学知识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答。所以,不要觉得某个问题与你的专业领域无关,或许你能给出出人意料的漂亮解答,让所有人都吃一惊! 4)答案将由当期责任编辑整理修饰,发表在平面媒体上。该文字版权归科学松鼠会所有。 5)我们也欢迎读者来提问题,可以留到: http://songshuhui.net/forum/forum-1/page-1 。一定要够精彩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获胜者]瞌睡问题 daemon
eloa 2009-1-24 22:50
Dr.Who 发表于 2009-01-08 13:36 1、 请自由发挥自我介绍 (哇塞!我是优胜者?像是Dj vu,我还以为发出的邮件投到大海里了) 金牛男,回族,爱吃猪肉,没有宗教信仰;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其实爱好心理学。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不过相信命运(就像美剧LOST里的那种命运:fate)。我觉得我应该离科普蛮远的,因为我数学恶差,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没有好过,不过却是松鼠会的铁杆粉丝啊,也是十三叔的粉丝啊(能不能新书签售的时候提前预知一下啊),《新发现》出第一期试刊的时候就买了从未断过。我的特长是制作8的芝士蛋糕和手冲咖啡,最大的梦想是再生一次,然后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像李云迪那样,不是像朗朗那样)。 2、网络上怎么能找到你 我的豆瓣 http://www.douban.com/people/daemon518/ 3、你认为什么是好科普 其实说白了好科普就是好的说明文吧,能上语文教材的都是些好科普,我还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里布丰写的一篇文章叫《松鼠》,一开头就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短短几个字就把松鼠可爱的形象一下子给勾勒出来。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介绍松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若要加上一个标准的话我觉得文章里出现数字和文字的比例应该1:601:180吧 4、去太空的话想做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直达M78星云参观一下奥特曼的总部,应该有这个总部的,若没有就飞到别的星云找奥特曼的总部,总之找到为止。 5、请你推荐大家一本书 啊一定要书?最近看得比较少,书的话就《苇间风》吧,是本叶芝的诗集。若不嫌弃再推荐部电影山田洋次拍的《黄昏的清兵卫》 我是打瞌睡的分割线 daemon对打瞌睡问题的回答: 我们坐汽车火车旅行都容易打瞌睡,那么坐飞船太空旅行是不是也会容易犯困(不是指冷冻休眠)? (以下内容皆为个人猜想,没有数据和实验的相关支持) 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打瞌睡的概念,从我的角度去理解,瞌睡(浅度睡眠)和熟睡是不同的,总的来说睡眠一共可以分成5个阶段,所谓瞌睡可以理解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REM*参考p.s.)因此在这个条件下:坐汽车火车旅行,来分析在旅行中容易瞌睡的原因。 我假设出3种情况 情况一:一个人在长途汽车火车旅行中感到无聊(由于长时间看到单调的景致,或听到有规律的响声比如火车过铁轨间隙的声音)所以他(她)往往会选择瞌睡; 情况二: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因为在特定空间里(长途大巴或是卧铺的火车上)的空气可能不太流通,大脑缺氧导致瞌睡; 情况三: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可能因为对于陌生人或者陌生地的陌生旅行所产生的过分焦虑导致他(她)潜意识采取的自我防卫(闭上眼睛与世隔绝,瞌睡状) *有个特别的研究是关于一个女性在一群男性周围会比较容易产生焦虑,而一个男性在一群女性中间则没有这种情况。在汽车火车长途旅行中似乎这种情况蛮多的;参考某一期的《心理月刊》 从我假设的这三种情况来看,这三种假设的情况的动机分别是: 第一种情况是为了kill time 第二种是身体机能上本能的自我保护 第三种是潜意识里的自我防卫。 题设坐飞船太空旅行是不是也会容易犯困? 太空是怎样的环境呢?大概和飞机旅行差不多,周围坐满了地球人,只是窗外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星还时不时遭到流星雨的突然来袭,最糟糕的是旅程远远大于地球上的任何旅行,即便超光速或者开出虫洞来还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那么(除去引力、宇宙辐射等因素)这种情况符合使得普通地球人产生了kill time和潜意识里的自我防卫的动机,而根据我的假设情况,推断得坐太空飞船旅行也会出现类似坐长途大巴和火车旅行产生容易犯困的情况。 另一方面,考虑到失重和宇宙辐射的话,人类尚不能完全计算出旅行会不会给人的生理产生功能上的影响,比如因为缺少重力导致骨骼疏松,全身乏力等,导致符合我提到的第二种生理因素情况,这样的话有地球人人坐太空飞船旅行犯困的几率就更多了。 P.S.我们睡觉时会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轻寐,我们很容易从这个阶段醒来。第二个阶段睡得稍沉一些,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表示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经过这些阶段时,大脑活动速度逐渐变慢,所以当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活动就只剩下德尔塔脑电波了。德尔塔脑电波是最慢的脑电波 。我们从开始入睡到进入第四个睡眠阶段通常需要大约90分钟,其后,我们将进入REM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REM)。这一阶段人体的感觉功能比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时进一步减退,肌肉也更加松弛,这时的血压较非快速眼动睡眠时升高,呼吸稍快且不规则,体温、心率较前阶段升高,身体部分肌肉群可出现轻微的抽动。这一阶段,体内各种代谢功能都明显增加,以保证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并为第二天的活动积蓄能量。全身肌肉张力极度降低,不时伴有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局部运动,梦多发生在此睡眠期中。第一个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通常少于10分钟,以后持续15-30分钟。 做白日梦还有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午小睡10分钟马上醒来,精神会变得很好的道理了。 补充一点: ms之前我在某期《新发现》看到过关于为什么做长途汽车比较容易调情(搭讪)成功的原因,是说因为长途汽车车程比较长,沿路容易颠簸(走高速或者是山路)这种有规律(可能也没有)的震动会比较容易影响女性使其的子宫有规律(或者无规律)的震动从而导致子宫收缩或者什么原因分泌某种激素(荷尔蒙)从而比较能接受异性的(性)暗示最终能影响搭讪的结果。(当然这个情况需要很多条件,比如是长时间坐姿,同时某女性不能是同性恋而且周围有异性主动搭讪等) 似乎这个也同理与火车旅行。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这种荷尔蒙会影响人打瞌睡。 我是Dr.You的分隔线 规则说明: 1)别小看我们!这里绝不会出现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知识型问题,不会有怎么样动心脏手术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出现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词滥调型问题,你也不要以为求助google或wiki甚至百度百科就可以获胜。每周,我们严阵以待,琢磨出最精怪最有趣的问题,来刁难Dr. YOU。 2)你可以在主贴下尽情讨论。但是, 只有当答案超过500字(一个问题),并发送到songshuhui.net@gmail.com ,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胜者(可以随意挑一个问题回答)。你有一周的时间充分思考、寻找资料。 松鼠小贴士: 如何把答案写得长?最好不要仅仅给出答案的核心部分,而应该将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你最好深入查找专业资料,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设想你面对的读者是完全的外行)。涉及原理之处可试试多用比喻。 3)每周,我们将就每道问题评出一到两位优胜者,回答的顺序、文字的通畅以及长度都将被考虑到。他会被宣布成为本轮的Dr. YOU,松鼠会将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访问,在一周时间内,他是本博客的明星,这可是绝佳的宣传自己博客或网站的机会! 我们还将为他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它可能是一件有趣的科学玩具,也可能是松鼠会制作的纪念品。除此之外,你还将获得直接进入论坛橡树大厅版块的机会。在申请成为正式松鼠时,这也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帮助。 松鼠小贴士: 我们无比鼓励看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答,例如,回答人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时,您可以考虑动用建筑学知识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答。所以,不要觉得某个问题与你的专业领域无关,或许你能给出出人意料的漂亮解答,让所有人都吃一惊! 4)答案将由当期责任编辑整理修饰,发表在平面媒体上。该文字版权归科学松鼠会所有。 5)我们也欢迎读者来提问题,可以留到: http://songshuhui.net/forum/forum-1/page-1 。一定要够精彩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优胜者]文化问题 丁大眼
eloa 2009-1-24 22:47
赵洋 发表于 2009-01-08 0:30 编辑注:以下是丁大眼同学的访谈。丁大眼同学太贴心了,整个采访过程仅仅通过两封Email就全部搞定~本来这篇访谈早就该发了,但是因为某些人的严重不靠谱,居然给拖过了新年再次严重鄙视某位同学,已经勒令他蹲到墙角反省去了。以下是丁大眼同学的访谈,请欣赏。 首先,要谢谢小编(便)。小便您辛苦了,老是睡很晚的话,恐怕对身体不好啊。 感谢小便能忍受我在Dr.U投稿里的长篇扯淡,并且还给予鄙人Dr.U这一殊荣。 还要感谢小便给俺这个访谈的机会, 又给了鄙人一个进一步扯淡的机会,让俺做自我介绍,让俺给松鼠会提点意见,让俺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随便发表意见。可俺也没想到,俺这一随便,就随了一个晚上,随出这么大一泡便.. 一:自我介绍 先从名字开始罢。丁大眼这个外号从初二开始,已经跟我十年了,很是有感情,因此现在在所有的非官方场合,我都用这个代号。不过眼大这个生理特征早已被眼睛前面这两片凹透镜给发散的只剩下两个小黑点了。至于我不轻易使用自己真实姓名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看了《西游记》《真名实姓》《地海传奇》等一系列小说后,我总是觉得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名实姓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再说说基本情况罢。男人,汉族,属牛,中等身材(没长到1米8一直是我的痛),胶东半岛人,生于海边,好吃鱼虾不沾猪肉。今年夏天刚从物理学院本科毕业(大学基本被我上成了大玩,因此目前从事一份与物理无甚相关的工作。) 爱好拥有一堆,特长却没有一项。喜欢摇滚乐也喜欢读《庄子》《金刚经》,喜欢读莎士比亚也喜欢听相声,喜欢打篮球也喜欢看童话,酷爱睡觉但不食猪肉,很能扯淡但不善泡妞,偶尔动笔却虎头而蛇尾,年轻气盛又懒惰异常,喜欢想事也难得糊涂。我对自己的总结是:或许奇怪,基本无害。周围的人都很认可。因此我又在后面加了一条补充:自知之明。 然后就说到我是怎么来到松鼠会的了。我是从初二开始看《科幻世界》的,大学之前的科学知识来源除了数理化生课本就是《科幻世界》杂志了。大约在4个月前从《科幻世界》知道了松鼠会这个组织的存在,因此就经常来拣点大家啃剩的松果,尝出点自己的味道,倒也自得其乐。什么书都看,但很少精读。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其实是什么都不知道,因此也到处宣称自己仅比苏格拉底少知道一件事情。并且越来越发现,世界上的书籍实在太多,想要知道的东西也实在是太多,根本不可能了解的完。遗憾之余,不得不佩服庄周他老人家的预见性,两千多年前就能道出我现在的困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殆矣云云,同时也对老子那句博者不知智者不博有所感慨。也经常想,古人能在千年之前就道出我现在的困惑,这并不是巧合;或许是说明,从古至今,我们生活的实质和内核根本就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有形式与外表而已。扯远了,有点玄了。干脆就此打住,自我介绍就这么结束罢,至少这样与我在前面所说的偶尔动笔却虎头蛇尾这句话相符。 二: 关于Blog 再说blog,以前在新浪有个,结果我把自己的登陆账号都给忘了,更别提密码了。现在这个blog是网易的,但由于本人实在是太懒了,因此里面只有一篇日志,这篇日志也只有一句话,好奇的同志或是对佛教有点兴趣的同志倒是可以去看看那句话,地址是: http://blog.163.com/ding-ggg/ ,或许日后我会慢慢修缮一下,贴点东西上去。 三: 对松鼠会的建议 至于松鼠会嘛,很喜欢这里,这无疑这是我这种懒惰的人能找到的最好的补充自己的地方了。 下面只是我的一些提议,当然都是根据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提的: 1:我如果碰到什么问题,一般是先百度或google,但现在我又多了个选择,那就是论坛里的松下问答(虽然要等一段时间,但总是有热心人帮忙回答我那些愚蠢的问题,在此也感谢一下)。个人觉得这个版块可以做一下改进。我觉得松下问答里确实有不少好问题,有很多也是自己曾经疑惑的。比如火是什么等,里面有很多好的回答,因此个人觉得是不是可以把里面一些关注比较多的问题,整理个总结或合集一类的东西。再往远了说,最后这些问题可以做成像是维基百科或百度百科的形式。只不过它们要整理百科包含范围很广,多而未必精;松鼠会则可以在精这个方向多做功夫。当然,我只是提议,我也不了解这其中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当然,如果松鼠会要做大的话,那么松鼠百科或许也是迟早的事。 2:就我个人来说,平时除了看科普外,我也比较多的看电影,看科幻小说。而松鼠会我觉得就是用科普的角度去看事物。这在松鼠会体现的很明显。地震奥运牛奶等事件,可以看成是松鼠从科普的角度解读时事;因此,如果将来松鼠会要做大的话,那么是不是也会考虑开个影视栏,科幻小说栏等。一群松鼠在一起讨论一部电影和一群影迷在一起讨论电影必然是不同的。并且,我想松鼠会里面的喜欢科幻和电影的人也肯定不在少数。 3:最后,如果松鼠会想要搜集我们这些松鼠对松鼠会的改进意见及建议的话,只要在论坛专门开个版块就好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写成帖子发过去就是了。三人成虎,鼠多口杂,肯定会有很多好建议的。 四: 还有什么想说的? 这次能成为DrU,还得归功于《MeMe机器》这本书,提交的答案里的很多观点都是直接脱胎于Meme理论。因此,也就继续就Meme再发表点自己的观点吧。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尽量把它当成一篇扯淡去读就好了。欢迎大家前来挑刺检错,大家使劲拍砖就是了。 先摆出两个书里的观点:1,Meme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因子。2,科学是一套复杂的谜米复合体。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A: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又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概念之中。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所有的概念的集合体。而一个人类个体感受或者说认知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这一个又一个的概念。而就单个个体而言,所能掌握的概念是有限的,它理解认知世界也就只能通过它所掌握的这些有限的概念,因此也就被局限在了这些概念之中。我认为,科学也是如此,科学描述世界也只能通过已有的概念来类比。比如说光的波粒二相性这个理论。不论这个理论被理解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还是光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它始终未能跳出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来解释光的范围。而我们也只能通过自己对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来理解光这个概念。对那只可怜的小猫也是如此,我们只能通过死和活这两个概念来理解猫的状态。而我们对世界理解,也只能通过目前所有的存在的这些能被我们人类所掌握的概念来进行。 B:我一直认为:在未被人类认知理解之前,人类要去认知理解的世界是未被理解的世界,而一旦人类理解了世界,那么世界就变成了被理解了的世界,这与前面人类要去理解的那个未被理解的世界是不同的。因此这个被理解了的世界又成了新的人类未理解的世界。怎么样,绕晕了吧?这句文字游戏一样的话的意思其实是,因为有人类的理解研究活动在干扰这个世界,因此这个世界就是变动的不可理解的。这个世界只有在人类不去理解它的时候,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类不去理解世界时候,世界是可以理解这个事实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段文字游戏一样的废话,大家也可以与人择原理做一下类比。) AB:综合以上两条,我要表达的观点是: 人类只能靠各种各样的已有概念来认知理解世界,而在人类认知理解世界的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又不断地从人类认知活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那些概念里被派生出来,再反馈到人类认知理解世界的过程中。由于总有新的概念变异产生出来,人类认知世界的所采用的概念又有所改变有所增加,生存力强的概念留下,其余的被淘汰(就像基因一样)。因此就导致了科学理论不断被改进或被推翻。而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越剧烈,新派生出的概念就越多,而科学理论被改进或被推翻的次数就越多。而由于我们现在可以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空前的多,因此现在在我们眼中的世界也比百年之前千年之前的人眼中的世界复杂的多。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之所以奥坎木的剃刀会被认为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正是因为奥坎剃刀是反对复杂反对冗余的。要不是有奥坎的剃刀限制这些无限增殖的概念的话,恐怕就更乱了套了。不过我还有个问题就是:奥坎剃刀自身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我们并不能确定奥坎剃刀是不是正确的或者适用的,它只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概念罢了。) 另一个想法是:来自不同范畴不同领域的概念都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比如,量子理论问世以后,生物学也开始讨论人类大脑运作的量子机制这个问题了,虽然现在没有定论,但是现在的科学理论有最终定论的好像也不多吧?(量子力学本身好像也还没有定论吧?);再比如,如果没有基因复制的这个观点的问世,那么Meme这个理论现在肯定也是不会出现的。而DR.U更是这种情况的一个绝佳的例子,各领域之间的交错影响在这表现的也特别明显。再看看各领域的松鼠在这里摩擦出的思维火花,我毫不怀疑,会从松鼠产生出一些绝佳的想法从而导致某门科学理论的改观或被推翻(只要这只蝴蝶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角度合适的力度振动翅膀,暴雨总会来临的)。至于文学,科学,音乐,绘画之间的互相影响,也都有不少的例子。在我看来,这所有的东西说到底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人类的文化无非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描述世界的产品,因此,科学、绘画、音乐、文学、哲学、宗教等这些东西也都是相通的。 好,扯淡到此,暂且打住。以上都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把前文出现的所有的概念二字都替换成Meme。不过,概念也罢、Meme也罢,不过就是两个不同的词而已,意思是一样的。希望我把我的意思表达明白了。最后再说说《Meme机器》这本书,大约半年拖同学买到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四五个月,消化的也不够好。不过里面的好多观点都很吸引我。尤其是作者把人定义为Meme机器这个概念,(虽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但也不值得难过)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包括我现在正在进行的活动,也都是丁大眼这部Meme机器在Meme的驱动进行的传播它们的活动。因此在后面的几句话里,你们将看到我为佛教这个大型Meme复合体的传播所做的工作。 我在松鼠会这种科学组织谈佛的话没有问题吧?如果众松鼠认为不行的话,那么后面这段话就不要贴上去了。 (编辑注:完全~没问题~信仰归信仰,科学归科学,俺们不搞天上地下唯科学独尊嘛) 我对佛教的了解其实不多,但有几个佛教里面的概念很是能引起我的共鸣:一是它的禅;一个是佛教所提的沉默,才是不二法门,还有一个是无我这个概念。 禅和道家的无为一样,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有兴趣的同志,去了解一下,可以发现禅这东西对指导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说大有裨益。至少我是有所感触。 再说沉默,乃是不二法门这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和我前文所表达的观点及Meme理论是相通的。世界是个充满了各种Meme的嘈杂的地方,人类要通过Meme去理解世界,势必会扰动这些Meme,从而产生变异出更多的Meme,进一步导致这个世界更加难以理解。而事实上,人类(也就是Meme机器)理解世界这个活动,正是Meme为了传播它们自身而推动的,因为人类在理解世界的活动中,会不断地放出各种Meme,使这个世界更加嘈杂。因此真实的情况不是人类理解世界,而是Meme通过驱动Meme机器进行的理解世界这个活动使自身得到复制和传播。或许,保持沉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越说越多了,有点刹不住车了貌似。就此打住罢。 再最后提一句无我这个概念吧。在《Meme机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以一种全新的Meme的观点看待自我这个东西,很是有启发性,为我们了解自身,了解世界提供了另一新颖的角度。而作者提出的一种在Meme理论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和佛家的无我很是相似。 结尾呢,送给大家一首诗,当然作者不是我啦,但我觉得这首诗和我扯得这一堆的中心思想还是有所照应的: 局限性 (王家新) 你也有局限性!有一天,一个朋友 突然这样对我讲,当然 我这样答道 但我知道,我什么也没有回答 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多少年来我看到的 只是树木和石头 只是石头在雪后的投影 我只知道我穿的鞋 和我开的车都在朝一个方向倾斜, 我还知道我在梦中能飞 这样的梦 总是使我醒来 带着浑身的疼痛 我是大眼瞪小眼的分割线 下面是丁大眼同学的答案: 从Meme学的角度讲,文化是由一个又一个更基本的文化因子Meme所组成的;而这些文化因子又内禀地具有被传播被复制的欲望。这是我们用来保持文化统一的一个极为有利的优势,因为这说明,文化内在地就具有一种想保持统一的欲望。当然,这是一种动态的统一,也就是说文化虽然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的趋势确实在向着使自己变得越来越统一的方向变化。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文化之间的交流越多,文化就越统一。从Meme的角度来讲,随着交流的加剧,MEme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存活下来的都是生命力超强的meme,因此这些Meme维持文化统一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文化本身就是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的。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问题就解决了。 文化统一在太空大殖民这个背景下受到的挑战其实就是交流的问题。前面已经说到,就我们目前这个统一的文化自身来说,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有足够交流的地方,那么它就会自动地朝着统一更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只要保证我们在殖民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交流就可以了。而我们人类都有内在的交流的愿望,我们的这些想法其实也都是些渴望被表达被复制的Meme而已。因此我认为,在人类发展出足够能满足我们交流欲望的技术之前,太空大殖民时代也不会到来。换句话说,在我们人类找到以文化统一的方式进行太空殖民的方法之前,我们不会进行太空移民。 因此最终结论,文化只会越来越统一,根本不需要去维持,因为不维持文化统一事物的最终都会被文化淘汰。我们要做的只是顺其自然好了。 最后我还得就文化统一这个概念讨论一下。我所认为的文化统一不是指我们所有的人类都想法单一、看法一致、拥有同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是指我们了解掌握的文化基本因子足够多,我们看待问题能有足够多的角度,我们的接受能力足够强,能够接受足够多元的文化。事实上也就是使我们今天这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拥有更多的栖身之所。现在的人们能够接受的文化现象比以前要多的多,并且有很多自相矛盾的现象会被一个人所同时接受。既可以是科学家又拥有宗教信仰,各种音乐形式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相声和戏剧结合产生出小品等等,很多的例子都在说明,我们的文化只会在这个意义上越来越统一,而不是会越来越隔离。 我是Dr.You的分隔线 规则说明: 1)别小看我们!这里绝不会出现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知识型问题,不会有怎么样动心脏手术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出现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词滥调型问题,你也不要以为求助google或wiki甚至百度百科就可以获胜。每周,我们严阵以待,琢磨出最精怪最有趣的问题,来刁难Dr. YOU。 2)你可以在主贴下尽情讨论。但是, 只有当答案超过500字(一个问题),并发送到songshuhui.net@gmail.com ,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胜者(可以随意挑一个问题回答)。你有一周的时间充分思考、寻找资料。 松鼠小贴士: 如何把答案写得长?最好不要仅仅给出答案的核心部分,而应该将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你最好深入查找专业资料,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设想你面对的读者是完全的外行)。涉及原理之处可试试多用比喻。 3)每周,我们将就每道问题评出一到两位优胜者,回答的顺序、文字的通畅以及长度都将被考虑到。他会被宣布成为本轮的Dr. YOU,松鼠会将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访问,在一周时间内,他是本博客的明星,这可是绝佳的宣传自己博客或网站的机会! 我们还将为他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它可能是一件有趣的科学玩具,也可能是松鼠会制作的纪念品。除此之外,你还将获得直接进入论坛橡树大厅版块的机会。在申请成为正式松鼠时,这也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帮助。 松鼠小贴士: 我们无比鼓励看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答,例如,回答人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时,您可以考虑动用建筑学知识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答。所以,不要觉得某个问题与你的专业领域无关,或许你能给出出人意料的漂亮解答,让所有人都吃一惊! 4)答案将由当期责任编辑整理修饰,发表在平面媒体上。该文字版权归科学松鼠会所有。 5)我们也欢迎读者来提问题,可以留到: http://songshuhui.net/forum/forum-1/page-1 。一定要够精彩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12/13 桔子
eloa 2009-1-7 15:04
木遥 发表于 2009-01-07 2:05 木遥:首先问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你自己是怎么打桔子这两个字的?我自己的微软拼音输入法,juzi只能打出橘子,jiezi有时候能打出桔子但是有时候会失败。。。 桔子:叫桔子是因为那是我的输入法打出来的第一个juzi有一次在msn群里,有人改了名字冒充我;结果猛犸一眼就认出来了,猛犸悠哉地说:哈,桔子自己是不会打橘子的哦~~ 木遥:你小时候看科普么?看科幻么?我觉得女生好像都不是特别喜欢看科幻。。。。不是《科幻世界》,是那种长篇科幻,阿西莫夫的《基地》之类的。 桔子:小学时候看过《数的世界》还有那种小朋友游物理/化学/数学王国的书,妈妈总和别人说我看得如痴如醉,我自己不记得《十万个为什么》没看全,很丢人,家里的一套似乎是爸爸的,封皮黑红黄三个颜色,那种很革命举镰刀的人物形象。《科幻世界》也没看过,爸爸告诉我他喜欢儒勒凡尔纳,我就看了。我好像一直不是那种爱科学的好儿童,看童话长大的,学到的知识有作为一个小姑娘,哭是很有用的本事。 考大学时候歪打正着,我同学后来总结说,生物是理科里边最文科的一门。大学时候和科学有关的课外书只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我更喜欢波罗),开始的时候那是最好朋友给我留的作业,后来就喜欢上了。 木遥:你有没有因为面对错误和失败抓狂过? 桔子: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的问题,是指在我的科研中么?曾有这样一段对话,物理男说:我们只要一根笔、一张纸,和一个垃圾桶就可以做科研。桔子说:好牛啊。物理男说:不。不算牛。哲学系的只要一根笔,一张纸,随便写点什么都是研究结果。桔子说:那我们生物的只要一个垃圾桶。 这个意思是,在生物研究里边,发现自己的结果和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时候很多;许多时候并不是操作失误,莫名其妙的再重复一遍结果就变了,生物变数多吧。所以随时做好了结果跑到垃圾箱的心理准备,老板听到你的结论又变了一般也会面不改色。 尽管生物一直想要变成逻辑的科学,但现在还无法脱离描述,所以很重要的是靠看。常常是不论推翻和支持,看到了就是有意义的成果。沮丧常是因为没结果,做不出就说明这条路走不通,白做了,不过我在实验室有酒。 木遥:如果你以后的孩子表现出对科学明显的排斥或者至少是对大自然的奥秘无动于衷(并且经过诱导仍然如此),你是认为这是他/她的自由选择应予保护还是错误倾向应予纠正? 桔子:(好遥远)我是被放养的,以至于不觉得自己曾经叛逆过,感谢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给我的尊重和自由,我想我有孩子以后,不会太强迫他。他如果觉得诗词歌赋好玩,笑我不懂,我可以说,你还不懂原子微管五羟色胺呢不过现在说这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木遥:上个世纪末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当然这句话争议也很大,你怎么看这句话呢? 桔子:呵呵,不严肃地说,一句话害了多少少年儿童~还是毛爷爷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现在生物学的口碑恐怕不是这么伟大。我想过,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说学生物的不好找工作。因为虽然同是理科,但生物恐怕比数理化专业性强,研究的路容易走得窄。除非热爱这门科学,一门心思将来做研究;否则,当想要干点别的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理科基础并不是很强,生物学也不是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另外,我觉得现有的生物研究人员多于实际需要,第一是因为它(曾)是热门专业,第二是因为它现在还靠人海战术,这是会变的。讲个笑话,我师姐答辩答high了,对在座老师说:我将来要发明一个机器或至少编一个程序,这样我们就不用在实验室里看着几个小时的实验,浪费生命。老板听了脸色发青,说:那我要你们博士生干什么用的? 同样的道理,有人说:生物的重要性只要看生物研究有多少经费。美国科学院确实把一半以上的钱都用于生物研究实际上这也是因为生物建立在消耗物质的基础上,我们实验室一天肯定能比你数学实验室多产生垃圾,多消耗能源。 实际上现在科研界和科技领域,还是挺百花争鸣的吧,看各种大众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进展,也不一定大部是生物。 不过我也不是说生物不重要,人是好奇的,有关自然的科学是最直观、同我们距离最近的科学,有未解的迷就想解开。常常能见到一些paper上发表的实验,可以称之为可爱,比如本来只在细胞里边行使功能的东西,科学家让它翻个个儿长到细胞外边去,好像显摆一下,这个东西多有用,我能让它带着整个细胞到处跑我感觉有时候生物研究可以让人类特别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同时满足人的解惑欲,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生物。另外从应用的方面来看,上世纪DNA结构和中心法则出现,现在能看到生物大分子、控制细胞命运,人能知道一个药物分子究竟通过细胞的什么组件,如何对细胞作用;人也认识到自己和许多低等生物这么像,就可以脱离人做实验,让别的动物代我们受死这些成果都是几十年之内来的。我们突然认识到原来不一定要屈服于疾病,甚至不一定服从衰老这多诱人。所以人类肯定还会动力十足地继续。 一个世纪100年,我不敢胡乱说它究竟是谁的世纪。90年以后再答 木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经给一场院内辩论赛出了如下的题目:正方:学习生命科学有前途。反方:学习生命科学没有前途。你会愿意当哪一方辩手? 桔子:我不愿意辩论 木遥:那你喜欢做研究么? 桔子:本科不是很懂什么是做科研,不过很幸运,实验用的是形态学的方法,用电镜,那时候就觉得生物真美啊,每天都惊叹;而且形态学那些实验,靠观察,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点什么,所以心情上很受鼓励,那时候整天做实验就很high。后来研究生,发现不是所有研究都是那样靠眼睛观察的,和以前反差很大,基本上没有形态学的东西,都是分子的、遗传的,刚开始不适应,但是逐渐就开始觉得做研究的思路很好玩,像拼图一样,用一点点结果把一个全局拼出来。将来干什么还没仔细想。。真难说,其实我实验很挫败感的时候都有心去学public health,然后去WHO工作,去帮非洲难民,至少自己做什么都看得到。。做生物,成果慢慢的。。也不知道希望啥。我想想。。 木遥:你最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到科学的哪一样重大进展,要现实一点的。 桔子:我使劲想想对了你希望啥呢?我建议把我的圈圈坐最后改成我采访你 (在桔子的强烈要求下,下面暂时变成木遥回答问题了。) ====================== 我是反客为主的分割线 ====================== 木遥:我想了三件事情。第一是更好的能源储存技术,确切说来就是让便携设备的电池不要那么大那么热。。。。第二是随时随地不限速度的无线网络,是真正的随时随地,不管人在哪里。第三是更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坐在一个椅子里然后被机器噼里啪啦的拽一拽就把肌肉拽出来了(这个不太靠谱。。。。但是按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桔子:还得把脂肪拽没。 木遥:那个我不care 桔子:可是你被拽出来了还是锻炼么。。锻炼的一个目的其实是心理上的。 木遥:我承认这样没法实现锻炼意志品质的目的。但是生长肌肉本身是个纯生理的事情,理论上不必然要求长时间的坚持运动阿。 桔子:肌肉细胞要生长需要时常伸缩不说,即使有肌肉,神经没有通过锻炼发育(没有刺激,神经细胞就不会长得那么猛,没那个需要),还有关节和骨头强度不够。关节怎么拽。。得运动对这个部位产生刺激,才能生长,包括里边的血管。。你别没控制好又给世界增加一个癌症难题。 木遥:肌肉的生长本质上也不过就是个生理化学过程。你把营养都储备好了,相应的激素都给到了,生物讯号都模拟出来了,为啥肌肉生长不出来? 桔子:算了,我觉得还是别让未来的少年儿童看到你这个可怕的想法,回头新增了一个肌肉癌。。你变成绿巨人你就高兴了。我问你,心肺功能你想怎么办?很弱的心肺功能都没法支持那么强的肌肉。 木遥:一定要绿巨人那么强么。。。。长一点点肌肉就停下来,然后让心肺去适应一阵,然后再长。。。。本质上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肌肉长得也很快阿。 桔子:你没抓住那时候的好时机? 木遥: 木遥:然而你还没回答问题。。。。 桔子:小麦亩产万斤,人类更好利用太阳能,更便宜的治疗艾滋病吧。我觉得我说的三个比你现实。。 木遥:我觉得我说得比你现实。。。。 桔子:哈哈。。艾滋病那个可能,实际上好多欧洲美国科学家都在研究。今年我还写了一个诺贝尔奖医学的,当时那个法国人就在非洲。他们研究,不是空谈的,不是光在实验室研究信号通路。我印象特深,那人说,不是治愈,是让他们never get sick,就像现在癌症的新疗法的idea一样。你记得癌症小红猪翻译的一篇么?与敌共存,有些异曲同工。就是说,你感染了,原来的思路是,就是要杀死你所有的病毒,治愈你。但是那个是非常贵和不容易实现的,现在的努力方向(便宜一点的),先短期治疗,然后疫苗,让你自己的免疫系统去努力抗衡。。这样让他们永远不发病。 ====================== 我是回到主题的分割线 ====================== 木遥:你到底是干啥的。。。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专业吧,也包括那个大家都问的问题,就是2008年你们专业最吸引你的话题是什么。。。 桔子:你知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么?不知道没关系,细胞知道吧。恩,细胞里很挤,有好多大分子和小泡泡推推搡搡的。它们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悠哉地在细胞汤里游泳(扩散作用),跑到一个地方随便干点活;而是很有序地被运到特定地方。人们总说,高尔基体就是细胞的邮局,新合成的蛋白质要从内质网出发,先被送到邮局,在这里一级一级地分拣、盖邮戳(就是蛋白的修饰过程,连个糖分子什么的),出邮局门的时候坐上特殊的小车跑到细胞的各个角落发挥它们的作用。我研究的就是新合成的蛋白质怎么被包裹好,然后怎么目标明确地被送到邮局去。 说到邮局高尔基体,你肯定能猜到这是一个人的名字。细胞里的这个结构就是在1898年以他的发现者Golgi命名的。我实验室崇拜Golgi这个人,不光老板办公室里挂着他的大头像,做实验用来热有毒物质的微波炉里边也用他头像镇着,微波炉里灯一亮,他的脸面就格外神圣,偶尔水开锅了,一口有毒物质就飙上去了。Golgi和他的竞争者Ramon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奖,我实验室曾经养了两只好打架的金鱼,起名Golgi和Ramon,放在一个缸里它俩就背鳍直竖地开咬,所以只好放在两口缸,缸紧贴着,只能干瞪眼,不能动手。后来Ramon很悲惨地先去见上帝(幸好不是Golgi,不然老板该怒了),我们就在女厕所里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后来Golgi也不行了,我们让它追随竞争者去了,然后老板规定实验室里不能养宠物,Golgi和Ramon的友情成了绝唱。 我们这个专业特别窄,而且我现在以搞副业为主,所以我眼中的大事就是不务正业先给你个链接,然后贴图。http://socrates.berkeley.edu/~sherwood/sherwood/sherwoodhome.html 或者 http://www.gallerypauleanglim.com/Gallery_Paule_Anglim/Katherine_Sherwood.html 这是一位纯艺术家的网站,她今年二月办了一个画展,名叫高尔基之门(Golgis Door),因为主题是神经细胞和大脑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Golgi对发现神经细胞的重要贡献。绘画里除了那些枝枝杈杈的神经细胞、大脑、头颅这些生物成分,还有许多神话人物的元素。现实一点的比如这幅《Ramon的复仇》哈,冤家对手总不缺席。 这个《pump, drug, computer》,你能看出来吗? 正经的,我自己的领域好像没有什么巨开创的结果,虽然paper频出。往广了说,我的系名叫分子、遗传及细胞学系,很大吧 我觉得比较好玩的结果是上月一个研究海底荧光生物的组意外地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细胞生物像一颗葡萄一样大,是阿米巴的近亲,在800米深的海底滚。他们从海底把这些小葡萄粒捞出来,本来以为是就叫它们doo-doo ball后来发现居然能动,是活的。从细胞学的角度来讲挺不可思议,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做过计算,细胞大小很大以后对细胞就不利了,因为表面积相对较小,从表面吸收的东西运到细胞中心多远啊,从中间运出来也不容易(尽管实际上这个葡萄里边最重要的细胞元件确实靠近细胞膜)。从行为学,这个像阿米巴的球在海底还定向移动,而不是飘来飘去(一天只能走一个身长),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对称的生物才能定向爬,因为你得认得自己的前后左右。 然后严肃的,近些年癌症和衰老方面的研究成果挺多。比如两年前建立了癌症基因组数据库(cancer genomics database)。一般癌细胞都是基因组发生了突变,导致它一个劲儿地疯长。研究人员就给癌症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组分别测序,这二者不一样的地方就很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地方。为了得到有统计意义的结果,得给上万人测序然后确定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突变。这个数据库不仅对癌症诊断,对靶向治疗、基因治疗都是很有意义的。2008年结果很多,比如发现了一种胶质细胞瘤(一种神经细胞癌)的新相关基因,在12%患者的癌细胞里,这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还有你记得DNA写过一篇克隆猛犸象的文章么?猛犸离现在很久远,都没有完整细胞保留下来,研究人员就取得碎片,测出了基因组。因为都是碎片,再加上年代久远损毁严重,所以coverage必须在10以上才能对结果比较confident(也就是说重复的数量达到10以上),但是现在只有0.7,已经很不容易了。据说明年还会测出非洲象的基因组序列,然后用猛犸的这个粗略的结果和非洲象比较,可以帮助纠正一些错误,还可以确定测出来的这一堆序列分别分布在哪条染色体(我有23对染色体,猛犸比我多,有28对,哈哈)然后可以克隆猛犸。 说到这只猛犸,想起另一个克隆的故事,是上上月实现的。一些日本人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冻了16年的老鼠,冻得很丑,取出这只老鼠细胞的细胞核(细胞里装DNA的地方),放到别的老鼠的空细胞里边,然后这细胞就被冻老鼠灵魂附体了由这个细胞发育的老鼠就是冻老鼠的克隆。有人就说,这个技术成功了,可以依照此法克隆猛犸啊。但是猛犸专家都很不份儿 (木遥尾注:在采访过程中桔子同学屡次悍然拒绝交出照片,请同学们发动群众的力量声讨桔子吧)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2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5/13 李华芳
eloa 2009-1-5 15:46
topaz 发表于 2008-12-25 13:57 ( 李华芳 ,别名小李匪盗,【 读品 】出品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偷拍一开始听说跟李老师聊天,多少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后来看了看照片,李华芳老师戴着小眼镜笑眯眯的,这哪里像老师啊,这根本就是偷拍的同学小白。再后来听桔子说李老师居然叫她桔子老师,于是偷拍彻底放下心来准备跟这个自称匪盗的小李老师胡说一气。可是正式聊起来才发现,在李老师的笑容里藏着那么多的忧虑,话题也越来越沉重,于是偷拍也趁机正经了一把。聊完之后,偷拍忽然觉得做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确实很难啊。相比起来做做民工、搞搞科研,实在是幸福的紧啊。 偷拍:很高兴认识李老师,李老师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我特别想知道李老师为什么称自己匪盗? 李老师:hi,大家好,偷拍好。我叫李华芳(男),谢谢。绰号的由来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使用qq的时候,我想取个名字叫小李飞刀(好吧,我承认这个想法很土)。不过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使用的人实在太多,点击下一页一直看不到头,所以就改成了小李匪盗,一直用到现在。 偷拍:从李老师的工作经历和领域来看,李老师应该算社会学和经济学双栖明星了,那么关于这两种学科是怎样相互结合和影响的呢? 李老师:咳咳,这个明星就太不敢当了。还社会学与经济学双栖,那是骂人的吧?弱弱地说,其实你还不如说我经济学心理学双栖,那我就可以跟毛利华老师去套近乎了。所以两种学科怎样结合相互影响,我想一定是问错人了。不过我很早之前倒是上过一门社会经济学的课,老师长得很有气质(哦,对不起,跑题了)。 偷拍:今年应该算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汶川地震、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奶粉事件、还有中国的30 年改革那就先从李老师最不吐不快的事情谈起吧! 李老师:不吐不快的事情太多了,你罗列的那些真是 罄竹难书 ,哦,对不起,是一言难尽。所以我想我还是说说改革三十年吧。简而言之是不健康的增长导致问题累积,如果下一轮改革未能进一步推进体制上的改革,那么中国经济跟我的电脑也差不多,随时可能有宕机的危险了。 改革三十年普遍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上的奇迹,但秦晖指出这是由于低人权优势而换来的表面增长,我称之为绣花枕头烂稻草。以前我们看待经济增长,是用GDP或者类似的数据,后来先进一点用人均GDP,但不管是GDP还是人均指标,都未能反映出中国人民深受买房难、看病贵、孩子上学没法管等三座大山的压迫,同时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不平等以及环境恶化等同样未被涵盖在原有的GDP等数据之内。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很成问题的。 近来与一些朋友的交流中,很多经济学朋友甚至认为根本没有中国经济奇迹的存在。也就是说,改革三十年的成就在这些朋友看来一文不值。我倒没有那么极端,但我的确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光环并不耀眼,而是存在很多阴暗面。虽然我们应当承认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尤其是对私有产权的承认以及放开市场价格,带给中国的消费者很大的选择自由。 但是从奥运会、毒奶粉等事件的发生来看,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和扭曲并没有完全消退。而从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发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以来,应当将评价经济成功的标准从片面的GDP等死的数据转到人的自由等活的能力上来。 偷拍:李老师果然不吐不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能不能这么说,虽然中国30 年来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现在也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处理不好将是十分危险的? 李老师:是的,我认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不能增进人的自由选择,并且如果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当财富的集中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得,而是通过裙带关系或者官员背景而获得的,那么底层的愤怒将会被引爆。目前各地的出租车司机的群体行动,其实是对政府在市场运行条件下还继续干预的一种反抗。这种情形如果不改变,势必是十分危险的。 目前,学界借由改革三十年之际都在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争论是如果GDP不能实现8%的增长,中国会出大问题。所以决定4万亿人民币大拯救。但必须明确的是,如果不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程,接下来的每一步改革都将步履维艰。 偷拍:最近我快毕业了,找工作找得焦头烂额,很多人说这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请李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李老师:祝你好运,不过照我看来,对你的行业影响不至于那么大吧? 简单来说,此次危机是次贷危机引发的。而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多种解释,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是说政府监管不力,因此建议加大监管。另一种认为这是金融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因此对待创新要谨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分人黑心贪婪所致(这个至少在我看来不成为经济学的理由)。但本质上,次贷危机的发生是说一群买不起房子的人(结合其工作以及未来收入考虑)不恰当地持有了房产,当房产市场欣欣向荣的时候,持有的房产会带来收益,使得这个市场能持续运行下去。一旦房市下滑,买不起房的人收入下降断供,银行将房子收回却又无法出手,导致银行的现金流出现问题,由此为银行做保险的保险公司也出现了问题,包装出售银行次级贷款产品的投行也就损失惨重了。 这就好比说一伙人凭一股劲一心要建设共产主义,一开始大家都无私奉献,整个情况也欣欣向荣,大家也认为似乎可以建成乌托邦。但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断了,共产主义的建设就会崩塌,也就建不成了。这是一种连锁效应,所以影响巨大。不过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也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点我有所保留,因为我认为中国经济是因为改革要继续进行的空间被政府垄断以及多年来的不健康增长所致,金融危机并不是中国经济不景气的罪魁祸首。 偷拍:我国政府为了对抗金融风暴,投资了好几万亿的钱加强基础建设,拉动内需,这事听起来很振奋人心,可是摊上好几万亿这么多钱,总还是让人有点不踏实。李老师能不能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利弊? 李老师:我们只问几件事,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怎么花? 钱的来源北京似乎已经给了答案,靠发政府债(那样我们希望政府不要赖),或者多发钱(那会引起通货膨胀),或者卖国有企业(国企分红填社保医保养老的窟窿,这或许是个办法)。不知道哪一种会实施,但多发钱是一个坏主意,因为会对现在的消费者再行征收一次铸币税,使得我们的钱不值钱。 花到哪里去和怎么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假设政府有了钱吧(且不论通过何种手段来的),一种是政府来花,决定投哪里怎么投,这里面的问题是如果不接受人大的监督,容易出现腐败的问题。另外一种是老百姓或者说市场主体来花,减税或者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范围,这有助于发挥市场的竞争作用。其实只要政府不与民争利,中国地大物博,事情总是好解决的。 政府有一部分钱会花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还有就是铁路公路机场(铁公鸡)等大型项目,我们希望人大能对此进行监督,减少政府乱花钱或者个人收入自己腰包的机会。 偷拍:这么看来,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也对拉动内需有促进作用? 李老师:有,当如果不是政府直接去重建,而是将项目采用招标的方式交给企业或者社会组织来运行,可能会提高效率,同时也减少腐败的可能。 偷拍:说到汶川地震,这应该是国内今年影响最大的事件了。那先请李老师随便谈一下您对汶川地震最深刻的感受,哪个方面都可以。 李老师:汶川震后,牛博发起了一个捐助活动,我和有个作者等老师一道发起了义卖问答,为牛博行动筹集了一些经费。这种自发的财富再分配不用去管制,并且我们也采用了市场化的手段,就是卖问答卖知识的形式。也许,我固执地认为不管是救灾或者是其他的活动,也应该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偷拍:我们再回到那几万亿上面,我很关心,这些钱有多少会用到科学教育上呢?这应该跟我这个科学民工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嘿嘿。 李老师:估计你看了会哭的。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整个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上仅有1%,即便教育能分到其中的一半,还得看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分配。至于具体到偷拍你,我觉得你还是这么想吧,这事啊压根儿跟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就不会太失落了。 偷拍:说了这么多愁云惨淡的事情,那我们聊点高兴的的话题吧。李老师觉得今年最大快人心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李老师:这是转折的一年,真的没有让我大快人心的事情,连克鲁格曼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让我郁闷。要不,松鼠会blog拿奖吧,那多少算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纯粹pmp,可以无视)。 偷拍:看来过去的一年果然让李老师痛不欲生啊,还好有我们松鼠会出现,在李老师黯淡的2008 年中增添了一抹亮色啊(果然大言不惭)。 李老师:是啊是啊,不过我可以再加一抹亮色么?【 读品 】也不错哦(卖瓜一把)。 偷拍:既然2008 这么惨淡,那我们说说2009 吧。李老师对2009 有什么期望呢?说点能让您开心的事情。 李老师:2009年几个希望吧:首先希望思想者不要罢工,不要出现安兰德在《阿特拉斯耸耸肩》里描绘的情况;其次希望像【 读品 】、松鼠会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还有晚上是平安夜,希望大家都平安,并且在新的一年里都快乐吧。 好像还要照片的是吧,就豆瓣上那张吧,我觉得笑得比较开心点:) 13的捣乱问题:来,华芳自己为自己学科树立一下形象吧~经济学究竟算不算科学呢?(废话,不然我们叫你干什么来的) 华芳:咣几,这不是不遵守契约,加班还不给加班费吗?对啊,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纯粹的理论经济学,有基本定理,与物理学一样。但往往我们在市面上谈的都是政治经济学,要看具体的约束条件。可以这样说,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2/13-丁茗茗
eloa 2008-12-22 13:43
Fujia 发表于 2008-12-20 12:00 Fujia的引子 丁茗茗,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在阿尔卡特先后作为测试工程师和软件工程研究工程师(engieerning process group)工作了5年,后去了互联网界,现在土豆网担任技术部的软件工程和质量经理。 我与茗茗同学初识于松鼠会的MSN群。在交谈中,茗茗同学让我感觉是一个相当轻快可爱的女生,对生活不恭却热情,对朋友不拘但爽朗。当然,她还有另外十分专业的一面。当我们讨论网络信息技术等问题时, 她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与敬业让人无法不折服。 丁: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对答不好玩儿。这样,我来交代一点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可能会是好玩儿的东西。先交代一下网络一些简单的背景。有一头被称为现代软件之父的软件工程大师,瑞典人Ivar Jacobson博士曾经说过:世界上大概只有一个行业比时尚业更爱赶时髦。B Monkey点头说:而且业内人士自我感觉更有天然的智力和道德优势,更热爱装逼,更反复无常。技术革新驱动差异化的产品开发,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互相烘托,导致放眼望去,一片牛逼闪闪的喧嚣图景(好吧,至少,几个月前,即使user和customer不买单,还有资本市场买单呢)。 我来列几个2008年我心目中的关键词吧: 1,云计算,云计算!其实就是以前你需要什么IT服务,你需要买一个硬件,在这个硬件的基础上买一个操作系统,在系统上还要买软件。。你获得的都不仅是服务,还有这些软件包的实体。你看看这套体系的最大受益方是谁?Intel+微软呀。以前只有大型机的时候,没有个人电脑体系的时候,Intel和微软体系是不存在的! 但是,现在呢,你平时很多应用,不需要软件包!!你打开浏览器就能完成 !当然了,部分计算处理可能还是在本地!到了将来!!! 云掉了!! 连计算都在远端了! 所以Intel+微软的终端体系没得卖了。。就是,随着规模优势的扩大,价格成本终将降为0!我们硬件终端终将降为0!! 这也是长尾理论的作者在他的新书《FREE》里做的展望。然后,不需要操作系统了!!所有的运算处理和服务,都在云端完成!!所谓的云,就是给远端的服务器起了一个好性感好性感的名字!!GOOGLE和AMAZON的野心,就是要颠覆整个个人电脑体系的那个基础啊,因为微软就是基于这个体系生存的!当然了,微软也在说云计算,但大家都公认他的云计算跟别家不太一样。为什么微软一直在往互联网方向的发展和转型上力不从心,根据每个公司都是由基因的这个理论,因为他的基因里没有自我消灭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然后存的图谱啊! 2,智能手机。跟第一条也相关,这不就是没有微软+INTEL的云接入终端么?他们取代的,也是个人电脑终端这个平台啊。 3,虚拟化技术。抄一段吧。借助虚拟化(Virtualization)技术,计算机用户将可在单一计算机硬件中安装多个操作系统(虚拟机),并实现多重任务处理,从而达到节省IT开支和高速处理计算任务等目的。目前企业数据存储、内部网络已实现虚拟化。随着服务器和PC虚拟化理念的普及,传统IT基础设施的部署理念正受到挑战。这个最多的应用是哪儿呢。。。云计算的云端(即服务器端)。。。。 虽然我洋洋洒洒说了三点,但其实都在云计算的泥沼里打滚。。。。 F:关于云计算和智能手机,很有意思.但这些是否是建立在网络非常发达的情况下? 丁:从我的角度来说,带宽的瓶颈不是现在最关键的。因为2008年也是所谓的无线宽带元年。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获得一个高速的接入,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肯定是可以实现的。在我看来,问题可能会是出现在服务器端,就是所谓的云端。 F:主要是指怎样的问题? 丁:这里的问题有两个。1,能耗;2,高负载下的均衡能力。我各展开说一下,能耗问题,其实就当你的云端同时有上万台或者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时,能源的消耗就是一个大问题。给GOOGLE的云中心(当它的规模优势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核电站吧!!!事实上,现在GOOGLE就有专用的发电厂。哈哈哈!我想纳米计算机如果能发明出来,大概可以突破这个瓶颈。 F:什么叫纳米计算机? 丁:因为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硅芯片,基础还是晶体管嘛。纳米计算机,哇哈哈哈哈,看 这里 . 丁:2,均衡能力啊,就是当短时间内并发很高,服务器还是很脆弱的,容易挂掉。2008年,AMAZON的云计算中心AWS就挂掉了好几个小时,是著名的失败案例。 F:恩,服务器忙不过来 丁:可以这么理解。你看现在松鼠会流量一高,服务器就撑不住。将来那么多企业的应用都挂在云端,那服务器一瘫,跟天塌了有什么两样。。。 F:关于网络的问题,除了带宽作为瓶颈,其他的诸如网络的稳定性(比如海底光缆之类的问题),有影响么? 丁:网络的稳定性现在基本不是问题了。因为网络归根结底是拓扑的,也就是说,一条通路不行,我们路由到另一条通路上去走。条条大路通云中心。全都瘫掉,这个太小概率事件了。就像平时我们做风险管理,我们不对天降大陨石机械降神这种风险做评估 F:good,但这样一个高度连网的组织,是不是会比较脆弱,比如一旦被攻击,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崩溃? 比如一条道路上瘫掉了会波及其他所有道路? 丁:我现在只评估物理的通路的风险。像你说的这样被攻击。。。恩。。。真的很多年没有出现了哎。有能力做云计算的,云安全肯定是做得很牛逼哒。最好的技术肯定在他们那边,不在个体的手里。个体的人太笨了,真的(丁肇中说的)。 丁:给你举两个云计算中心2008年出现的坏案例。1,Amazon S3 停运。2月15日,亚马逊的三个物理服务器之一宕机数小时,扼杀了亚马逊S3云存储系统。许多像Twitter, SmugMug这样的创业公司,甚至纽约时报 都在站点上看到了错误消息。许多最流行的网站都受到了S3宕机的影响。 使宕机带来麻烦的是开发团队缺乏沟通。亚马逊S3开发团队花了一个小时去查证宕机事件,并且他们直到问题被修复数小时之后才再次回应。许多S3的客户不能接受在宕机期间关闭整个业务。 当开发危机发生的时候, 透明度和大量的沟通是关键。2,Gmail宕机30个小时。Gmail 是最受欢迎的电子邮件提供商之一,有许多的用户来自于Google Apps 服务。许多企业使用 Gmail (不管是免费还是付费的用户), 所以,当这个服务暂停高达30个小时的时候,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十分重要的。这次Google不幸的中断事件,影响到了很多人,一些小企业超过24个小时不能访问他们的Gmail,同时,利润也在不断失去。 F: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更关乎市场而非技术,如果所有人的东西都放在云终端运行,一旦这个云终端出现不稳定,比如google这个公司突然经济危机就没了..世界是不是就乱套了? 丁:恩。好问题!提供云服务的公司很安全!!因为!!他们手里会有现金!!现金为王!! 丁:这个问题,我这次参加SD2008的技术论坛时,叶伟(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架构师,好像是,这个我们需要再核实一下)说,因为如果卖软件,我们可能是把软件交给分销商,卖掉了,钱还要流转一阵,才回来。这个风险就很大。而云服务,则是用户付费,然后才使用的模式。类似你交了宽带费才能上网。。。你想想他们是不是在食物链的底端啊。。。一层一层灭掉,最后才灭掉他们。 F:是,这个能解释终端公司能拿到大量的现金,但我的担心是,他们因为自身财政风险评估的问题或者公司本身人员变动问题而导致用户的损失.Google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握住大量现金吃利息,他们会上市,会有许多投行帮他们做各种投资, Amazon有可能把现金交给Lehman Brothers去投资,然后就没了..一旦公司的财务有问题而导致公司运行的危险,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单向依赖性极重的网络组织里,客户就会受到影响。 丁:我觉得他们没那么蠢吧。。。又不是中国的什么公司,拿了钱就去炒地产,炒股票。。。 F:扯得远了点。我们回到技术层面.. 这样一个大型联网组织,对于安全控制有什么方法?比如每个用户的信息都要通过云终端去计算,那Amazon岂不是掌握大量秘密..? 丁:这个应该是云计算的提供商考虑的问题,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权限设置要保证这个安全,而不应是我们考虑的。就像如何保证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是安全的,不被营业员拿走,这个是银行业务流程和安全保障问题。 F:good. 格么国内现在的云计算技术如何? 丁:阿里巴巴呀!!!淘宝也是一个典型的云服务提供商!!你看,所有卖家的商品信息,都不在他们自己的硬盘里,都在阿里巴巴他们的服务器上嘛。 F:就是说,我们用户输入的信息,都存在与阿里巴巴服务器上,所有交易是在淘宝网上进行? 丁:对啊。还有卖家,关键是卖家,他们也没觉得不方便吧。我这只是举了一个商业应用的例子,还有更多企业级的应用。 F:我有点confused..那email是不是也算?我们的数据都在邮箱里,也就是在服务商里? 丁:对啊!!云计算的初级应用,就是接入级啊!一点都不玄乎。 F:goooood. 那这种初级应用距离我们想要把操作系统都交给云终端,还有什么距离? 丁:好远好远好远啊。。。。。慢慢走。。。路漫漫其修远兮。。。。15年吧 F:。。。好,云计算到此. 接下来是私人问题,你觉得你2008年最大的专业体会? 丁:专业体会,恩,就是CMMI这个体系背了很多黑锅。这个就是我的本行了,是软件工程方法相关的。 F:请介绍下CMMI,还有具体是什么黑锅? 丁:CMMI的介绍看这个 http://wiki.mbalib.com/wiki/CMMI 。黑锅:很多企业在实施CMMI的过程中太僵硬了。CMMI只是一个框架,它推荐了一些最佳实践,但没有具体要求企业应该如何施用。但很多企业就用最僵硬的办法,比如疯补文档什么的。。。把自己的CMMI等级给提了上去。这非常的不聪明,但这绝非CMMI的过错,CMMI和敏捷开发其实不冲突的。 F:好。回到私人问题.2008年你觉得你的生活里有什么改变么? 丁:换了工作,遇到了一头好上司,是我到目前为止跟过的上司里合作最愉快的一头。我很开心。 F:好,岁末年初的,你对09年有什么期望么? 丁:我想想。。。赚钱!!!土豆IPO,纳斯达克涨到400美元一股,我卷了钱回青岛,买艘帆船,养只俄罗斯蓝猫,天天带她出海玩!还有,我喜欢的一头又美又贱又残暴,温柔贤淑且高端,残忍刻薄且有趣的姑娘(恩,这么多特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很神奇吧!),我希望她肉照吃人照美,收我送她的礼物收到手发软 F:好!!! 丁茗茗最后再补一下:我更多的是从浅显易懂的应用角度去谈云计算的,而对云计算本身的技术,我不是专家,也没有深谈,如果有谬误和不妥之处,还请补充。
个人分类: 其他|1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1/13-Fujia
eloa 2008-12-22 13:34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08-12-18 10:21 桔子的引子 两个星期以前,一个闪亮的文艺女吸引了松鼠会评议组众人的眼球: Fujia,就读于牛津大学,从事科研仿生学之生物复合材料,毕业于航天材料系。大学时做过服装设计,小提琴教师,实习记者。如今作为业余女文青写点博客,供自己与朋友消遣。虽然弃文从事科研,尤念念不忘文学之路。 文艺女迅速在群博上发表了两篇非常煽情的蜘蛛丝文章,猛犸说,别以后想起Fujia就想起蜘蛛女侠来了 我和她聊起去外边旅游和定居的问题,她说这里也想走走,那里也想看看,没想回家,也没想在什么地方定下。她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还没玩够呢~ 访谈 桔:在你来松鼠会之前,似乎没有人发过仿生学的文章,请你解释一下仿生学关注什么做什么吧。 Fujia:仿生学是新生学科。它不是榨取自然为己用,它着重于将人类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自然界中寻找答案。仿生学有三种,一是将自然作为模型,学习生物如何解决人类所存在的问题;二是将自然作为生态标准,来衡量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以自然为引导,通过对比人类行为与自然的种种现象来引领人类前进。比如人类通过研究绿叶探索其如何有效吸收光能,从而用于设计太阳能电池,通过研究沙漠中的蚂蚁如何建造房屋而在高温下生存,可以设计自然降温建筑用于节省能源。此类的例子还有研究鲨鱼皮设计泳衣,研究蝙蝠设计雷达,研究蜘蛛网结构设计桥梁等等。仿生学要涉及物理、化学、数学、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生物、自动化等等,这样跨领域的工作非常有意思。 桔:你自己研究的是将自然作为模型这块吧,具体到你做的复合材料,能举些例子说说这个领域研究什么,有些什么难点么? Fujia:做复合材料的原因是单一材料无法满足需求,人类和动物都是这样。人工复合材料大部分是人工纤维(比如碳纤维,玻璃纤维)与人工高分子树脂的合成,复合材料强度高,重量又相当轻,所以飞机、汽车什么的都广泛使用复合材料。但人工复合材料除了污染等问题外,还存在着韧性很差、不耐冲击等的问题,比如说在做机翼时,如果谁丢了个锤子上去,那这块板基本就废了;还不能钻孔,如想钻孔安个螺钉,会导致这块板的性能变差很多,行话叫应力集中。现在大部分复合材料工程师在努力的,就是希望通过各种工艺去改变材料的性能,使得材料的性能变得更好。事实上,自然界这些问题处理得相当地好。 桔:这么严重,为什么说自然界处理得很好呢? Fujia:举例说,蚕织茧是为了保护它自己,但必须有很多孔它才能呼吸,于是它可以制造一个有许多孔的复合材料。而且蚕茧的韧性相当好,不要说相对于锤子对机翼大小的东西砸上去没事,鸟的嘴那么尖也难以穿破它,人用手使劲捏它也没有破坏。这就是一个自然界可以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例子,我们研究的就是如何能从自然界里学习做复合材料。 桔:蚕丝也是复合材料? Fujia:对,一根蚕丝包括两根丝素纤维,外边一层丝胶如同胶水一样包裹住两根纤维。所以你看到的蚕丝像是一根。蚕茧里,丝胶把所有丝纤维粘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复合材料。 桔:2根?是不是因为多产生丝素要消耗能量,进化不favor;但是丝的根数越多,材料越结实,是一种平衡的结果对么?胶水同时给了蚕丝韧性是么? Fujia:丝素纤维给予丝强力,丝胶给予它粘合性质与韧性。根数太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导致丝太粗,复合材料就会变重,那样也不行。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平衡。 桔:还有其他生物复合材料的例子吗? Fujia: 其他例子还有昆虫的壳,树木,竹子,人类的骨头与牙齿等,都是相当精细的复合材料。生物界设计材料是基于作用的。比如苹果皮为什么是脆的?那是因为苹果掉到地上,要被摔烂了才能使果肉被虫子吃了,种子得以传播,所以皮要保证不耐冲击性。话说回来,桔子皮为什么不脆? 桔:桔子容易烂,所以不用摔碎 Fujia:很好!那西瓜呢,西瓜皮也脆,摔得烂,很容易。 桔:西瓜摔哪里去啊同学,是摔到地心去么我知道能摔,我没摔过我还没看过人摔么?(结论是:这是苹果、桔子、西瓜,不同科采取不同的播种策略,没有最好的,碰巧进化出一种机制,没有问题,就保留下来了。回归正题) 桔:今年仿生学领域有什么大发现么? Fujia:仿生学领域很大,今年诺贝尔奖的发光水母便可算一例,它利用了自然界的材料与原理来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每个实验室工作的生物对象不同,所牵涉到的学科也差距甚大。隔行如隔山,所谓重大发现,我不敢断言。我07年来到牛津,说起来也就入行了一年多,也不敢妄自对前辈工作做评价。单在我的领域里,我的同事有许多新鲜成果,但大发现还是需要这些成果慢慢积累起来的。另外,有种说法是:许多Nature的文章3年或更长时间以后都会被证明是错的。我想重大发现是需要时间来评判的。 桔:你还真能定义啊,一个利用自然界材料原理解决人类问题就把诺贝尔算你们仿生了,我们生物的说是生物成果;化学的说他们改造了一种自然分子,所以是他们的那今年你的领域有什么人物的感人或有趣故事么? Fujia:在我身边有一个比较感人的故事。我们实验室有个教授爷爷,非常热爱学生。因我们与国内高校有合作,他经常去国内帮助中国学生,帮助大家做科研,发论文、找工作,甚至生活上的许多问题。他本已是很著名的物理学家,每天工作科研也很多,但他不惜花费许多时间来帮助隔了半个地球的非亲非故的年轻学生们。他感叹的是,许多中国学生不懂得科学的美好,只是把科研当成一种工作,从未从心底去热爱它。所以他费尽一切心思,自己出钱出力,远隔重洋设计了许多演讲,帮助每个学生完成课题,不停地鼓励大家,希冀让大家看到科学的美。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四五年了。我开始接触科普写作,也是受了他的影响,科学工作者有责任义务让更多的人看到科学的精彩。 桔:听说你是半路出家,弃文从理,请问生物材料这个领域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让你这么感兴趣呢?是割爱么? Fujia:弃文从理谈不上,我从未专业系统地学习过中文,对文字的爱好只是出于闲时翻书涂鸦,小时候更多的时间是被我妈逼着练小提琴,上大学时出于对艺术的朦胧爱好学了纺织服装设计,要读硕士了很向往工程师,于是读了航天工程。在Airbus的实习经历让我感觉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恰好现在的实验室想找一个工程师来做仿生材料博士课题,我就来到这里,一点一滴从头学习生物,研习基础科学。来这里后才发现许多人的人生很精彩。有一个美国朋友,本科在哈佛读政治学,硕士在牛津读生物,读到一半时被NASA拉过去干活(很神秘的,不知一个小硕有什么活那么重要)。第二年他拿了优秀毕业后,去耶鲁读法学院。如今已毕业,在白宫从事修订医疗法律工作云云 我兴趣过于广泛,所以不存在割爱一说。可能我最爱的是挑战自己的过程,虽然在每一个转行时都存在许多打击。但我很庆幸能给自己的人生许多机会。作为芸芸众生之一,我只是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精彩些~ 桔:今年有什么对你的学科的新认识或者在学科上最大的长进是什么呢? Fujia:仿生学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各种研究层出不穷。前沿科学不同于高中物理化学之每道题目都有正确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对前沿问题指手划脚,发表见解,有对有错,更多有的是片面性,而科学正是由各种片面的看法互相补充而被推动起来的。这当然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的见解。也可能是片面性(等着被掐)但这是我读这一年博士之后最大的体会。 最大的长进,应该是对科学的认识。科学并不是硬邦邦的定理条款,它其实非常有趣。探索科学的过程就像在猜谜或者做SUKUDO,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然后接触了许多科学家,认识了很多牛人自卑中 桔:个人问题,你接招啊。你常常称你男朋友为你男人,你专业的选择还有你现在就读学校的选择和你男人有关系么?你们常常讨论彼此的研究么? Fujia:好汗啊基本上是没关系,我相对还是比较天马行空的。但我很喜欢这样一种关系,相互依赖又互相尊重,互不干扰。我们只是两个非常普通的留学博士生。当时我们是硕士时的同学,如今他还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读自动化PhD。他要求我在这里宣扬他多么支持我之类的,但你可以忽略这个。我们经常讨论,因为领域不同一语不合便大吵~他经常鄙视我做的东西没技术含量,就是养养动物做做实验,我鄙视他半天做不出东西。当年我们宣布,谁先弄上全奖PhD谁就当家做主,结果他先搞定了。后来说谁先发paper谁做主,结果我先~ 桔:结果你把权力争回来了是吧 Fujia:恩恩恩。以后考虑在厨房贴个条子:PhD dont do washing。大家说,你们干什么不直接买个洗碗机.。。。 桔:PhD does not pay for the dish washer Fujia:Good~这个方法值得推广~ 桔:两个地方远么?常见面么? Fujia:一个小时火车,每个星期见面。 桔:觉得你和你男朋友真是心理健康,很积极啊。 Fujia:恩,他比较健康,我是很悲观的人。但读PhD比较enjoy,所以慢慢会比较开心。有很多心情可以看看书、画画、写东西、练练琴什么的。牛津这个地方很舒服,就是个很宁静安详的小镇,我在伦敦时每天也像打仗一样,放松不下。芝加哥这种大城市,特别你们还在黑人区是比较恐怖点。不过我男人说美国治安比中国好多了。 桔:谁说的我在北京我敢街上随便走,你在芝加哥晚上敢么,散步?哼,打你个熊猫眼。 (我们还聊了许多她的科研项目的问题。由于confidential的问题,不能发表在这里。如有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直接跟Fujia联系) 编后按:由姬十三主谋,十三位活动于科研第一线的松鼠(及外援)同谋的科学圈圈坐今天开张了。这里是第一站,后边的12位神秘人物还要轮番上阵,同你一起探讨他们各自的工作。2008就要过去,一岁大的松鼠谨以此向大家献礼。请倾听十三个领域的故事,也希望大家喜欢这十三位松鼠。 至于fujia嘛,这个写作老手几乎是最近一个加入松鼠会的新人,于是我们欺生地抓住她说:嘿嘿,就你了,来打头阵!谁知这个自称悲观的女孩儿高高兴兴地说:好啊好啊!访谈完毕第二天她就坐上了回国的飞机。fujia,你还在倒时差吗,祝你在上海每天快乐,吃什么都不过敏!
个人分类: 其他|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访谈:中国的科学家总理
郝炘 2008-10-19 10:11
在一次难得的一对一访谈中,温家宝总理向《科学》介绍了中国靠坚固的科学基础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努力 北京 :2008 年对中国来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对温家宝总理亦是如此。近期的高潮包括精彩的奥运会和上月底神舟七号成功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太空行走)是中国向建立空间站和派宇航员登月迈出的关键一步。而低谷则包括西藏骚乱、四川特大地震和牛奶受污染的丑闻。 2003 年首任政府总理之初,温家宝采取措施应对艾滋病的传播和非典疫情的出现。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他的领导能力再次经受考验。地震后数小时,温家宝即在现场动员救灾力量,安抚受灾民众。 在领导救灾方面,温家宝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政治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技术权威。他生于天津,1960 年到196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完成了地质测量专业本科和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后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地质局工作了14年。在上世纪80年代,温家宝在党内得到提升。1998年任国务院(中国内阁)副总理。2003年任总理,并于今年三月开始其第二个五年任期。 9 月30日,温家宝与《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在中南海进行了两小时的交谈。66岁的温总理脱稿而谈,话语坦诚而有力,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的源泉到培养科学道德以及减少中国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等无所不包。 以下是对话实录。为清晰、简洁起见,对原文作过编辑。 郝炘 石磊 布鲁斯艾伯茨 :很高兴来到这里。首先,我想对中国在太空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这是你们在科技领域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 我们的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的论文(见9 月19日《科学》,1676页),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不仅减少了棉花的杀虫剂使用,而且也降低了附近其它农作物的杀虫剂用量。 温家宝 :您知道,在10年前没有用转基因棉花的时候,棉铃虫泡在农药里都死不掉。自从我们实行了棉花转基因工程以后,棉花不仅抗虫的能力强,而且产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要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的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艾伯茨 :我祝贺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曾经联合一些科学院和研究机构,试图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农业领域。您知道,转基因作物在欧洲遭到强烈抵触,从而影响这一重要技术在非洲广泛应用。 温家宝 :不要把转基因这种科学同贸易的壁垒结合在一起,那就会阻挡科学的发展。 艾伯茨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您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赶赴灾区,对中国应对灾害产生了巨大影响,您也因此蜚声世界。您是否能进一步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的,以及中国今后将采取哪些防震减灾的措施? 温家宝 :5 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时我正坐在办公室里。因为这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北京也晃动了,我首先凭直觉感觉到发生地震了,地震部门向我送来的紧急报告跟我感觉的时间差不多。我脑子一下就出现许多数据:8.0级的地震,烈度最高达到11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我就知道这场灾害波及的面积很广,受灾的严重程度很大。 我决定立即到现场。而且我清楚地懂得黄金72 小时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一天对 拯救人的生命来说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越快越好。人们需要信心、冷静、坚定、和勇气,这都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强有力的指挥。我的指挥部就设在地震的中心地带马路旁边。在三天的时间内,我们调动了10 多万人,从废墟中抢救出8万人。 第二件事情就是加强地监测、预防余震,因为往往对余震的疏忽所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比主震还厉害。这就需要动员群众从家里出来避险,同时调用大量的帐篷给与妥善的安置。 第三,由于这次地震太大,出现了上百个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积水量达3 亿立方米。一旦溃口,将威胁绵阳等大城市以及沿线的上千万人口。 我多次赴堰塞湖现场,和工程技术专家一起组织研究技术方案,确定了安全、科学、快速处理的方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世界上最大的堰塞湖,无一人伤亡。 这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造成青藏板块向北北东俯冲,地震区处在龙门山断裂带。我们经过精确的测量,震中地区地壳平均位移1.5 米。断层的东部下陷70厘米,严重的地方,比如北川,三层楼全塌到地下。 第四件事就是防疫。地震死亡人数超过8 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卫生防疫非常重要。我们确实做到保证了灾后没有发生大的疫情。 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生余震3 万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8次。在这样一个活动地带如何恢复重建,我们必须从当地的地质、地理状况出发。这个地区涉及上1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面积、几千万人口,因此需要逐步地恢复这个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功能,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艾伯茨 :是否会采取特殊方法重建灾区的房屋,使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提高? 温家宝: 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建筑安全在预防地震灾害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按照这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强度和烈度来制定房屋建筑的设防规格,特别是那些公共设施,学校、医院,要采取更为安全的措施,使家长放心、孩子们安心。 艾伯茨 :我们在美国每天都能读到有关您和地震的消息,至少有一个月每天我们都会读到有关中国政府对地震反应的新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志愿者如何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整个事件让美国人对中国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温家宝: 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在第一时间将地震的消息向中国、以至世界宣布。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人民。人们要知道还有没有余震,什么时候发生余震。我们要告诉他们避震的方法,并给予妥善的安置。 艾伯茨 :我以为您在地震中所作的都与新开展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关。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科学发展观指什么。您能否解释一下详细内容,以及中国科学家将怎样做出贡献? 温家宝: 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 第二,全面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第三,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 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节约资源和生态友好型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4 目标,我以为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我想介绍点中国农村运用科技的情况。第一,实用技术推广,包括良种、良法、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第二,农村社会的发展,就是让农牧、农业科技下乡,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的科技人员。在这方面英特网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传播科技知识,可以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第三就是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农村普及9 年免费义务教育,这点我们已经做到了,并且在最贫困地区还实行了免除书本费,并且对寄宿生实行补贴。我们还将实行农村高中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对职业学校实行全部免费。 科技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比如农村的沼气和太阳能发电,这些都方兴未艾。 艾伯茨 :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吸引更多的国外人才,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积极的计划,未来将如何去做? 温家宝: 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我们自己的大批创新人才,这就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进入中学以至大学以后,要使他们能够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批判的思维。我常讲,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第二,要使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为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才能找到自己的源泉。因此我们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第三,要培养科学家的科学道德。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只有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救中国,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你讲得第二个方面就是吸收和引进国外人才。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对外开放当中引进智力资源、引进科技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从这点来说,科学家可以跨越意识形态的障碍和国界的障碍,而为整个人类服务。我们一定为国外科学家到中国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我以为这还不是主要的。应该使他们在中国感到他们的事业有发展的条件,他们得到中国的尊重,他们的成果得到中国的尊重,这就需要保护它们独立的创造精神和知识产权。 艾伯茨 :在美国,我们经常谈论这样一个事实:纵观历史,真正的创新都起源于20 到25年前做出来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科学研究的是宇宙间的天地万物,过去一直是出乎意料的创新的源泉。我们担心对基础科学支持不够,就不会有创新的未来。特别是在基础科学领域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合作,因为研究的是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基础问题,是完全开放的,其伟大使命是增加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我拜访科技部的时候得知,中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是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5% 。您认为这个比例合适吗? 温家宝: 我个人是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因为我认为任何应用和开发的研究都离不开基础研究作为源泉和动力。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往往因为功利、眼前的利益而容易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这是应该加以避免的。我们这些年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断加大力度,但是我以为这个比重还是不够的。 艾伯茨 :我的经验告诉我,基础科学是培养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的最好途径。基础科学能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有了这种训练,这些人可以更好地从事应用科学研究。 温家宝: 您说对了。中国青年、特别是学生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是有优势的,他们勤奋、他们专心、而且十分投入。 艾伯茨 :我自己在美国有很多中国学生和博士后同事,他们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中国有一方面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华裔美国人对中国有十分强烈的归属感。您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每年回来帮助中国。美国有个很有影响力的华人科学家组织致力于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科学。这与众不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对他们的祖国不如此地忠诚。 温家宝: 我们对他们的政策是来去自由,可以不同的方式为祖国服务。 艾伯茨 :留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是联系中美两国的一个很好的纽带,因为他们广受尊重,他们的孩子也成了美国公民,我认为这对将来的世界和平是一项投资。在中国和美国都有这样的华人,他们可以跨越国界进行沟通。 温家宝: 我们不加任何限制,而且对他们努力促进中美科技合作,发展两国人民友谊采取鼓励的态度。 艾伯茨 :您也许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大力支持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学家。我在中国见到了许多非常出色的年轻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学生,如果能获得类似的机会,将是对他们的巨大鼓舞。 温家宝: 我们要重视年轻科学家,应该说在这点我们做得还不够。在科学问题上不应该论资排辈,而应该鼓励年轻人超过老年人,因为他们精力旺盛,富有创造精神,也许在前进的路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代表着未来。我们今后也一定要加强对青年科学家的资助。 艾伯茨 :中国政府对奶粉事件的反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关注。这次危机让人们意识到需要做更多、更广泛的努力来确保食品安全。您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保护有什么新计划吗? 温家宝 :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就是严肃认真地处理这次奶粉事件,并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第二,研究制定振兴中国食品工业的规划。第三,加强立法,就是依法来治理和监督从田野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这次奶粉事件使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我们觉得,事情发生在企业,但政府有责任,特别是在监管方面。奶制品的产业几个重要环节:原奶生产、收购、运输、加工、配方和制成品,这些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检测要求,而且要有相应的责任、乃至法律责任。 我再一次郑重强调,决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我向您保证,我们的政府一定能带领人民渡过这段由奶品事件所造成的困难,使中国的食品业有一个大的改观。所有的食品都要符合国际标准,出口食品还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我以为,在质量检测、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已经确定卫生部作为食品监管的主要部门。 艾伯茨 :另一个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合作的领域是开发更加高效的利用能源的方法。我们面临全球性危机,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资源短缺。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领域如何做,将对全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能源使用和开发方面有什么计划? 温家宝 :中国是使用能源的大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节能减排,搞好环境保护。我们一定要合理使用能源,立足于节约,这就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转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上来。我们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包括经济、法律、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 中国的石油现在每年自己产大约1.8亿吨,进口大约1.7亿吨,对外依存度几乎达到50%. 煤炭的产量也超过25亿吨。这样大量地消费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将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每年要减少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每年要减少2%. 我们还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减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量,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节能技术和碳捕获技术。 我们的工业化才走了几十年的路,发达国家已经走了200年的路。但是我们现在就要承担起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整个世界的严重性。 艾伯茨 :在应对这些全球性危机方面,美国和中国可以共同发挥特殊作用。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在碳捕获等领域开展大规模合作。目前两国都在积极研究这项技术。美中两国科学家密切合作不仅可以加快进展,而且将向全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表明我们两国都认真重视这个问题,并愿意采取行动。 温家宝 :刚刚签署的《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是我们两国合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加强合作,向世界发出共同的信息,一道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艾伯茨 :我认为还有一个领域是我们可以进行有效合作的:科学外交。即使各国政府政见不一,各国科学家也可以一起有效地工作。我想,中国是否可以在科学家合作这件事上寻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中美两国科学家和朝鲜科学家合作,因为朝鲜好像十分孤立;通过这种我们科学界合作的方式与朝鲜建立新的沟通桥梁,或许可以对世界和平事业有所帮助。 温家宝 :我认为完全可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和实事求是这几点上都有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特点。加强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联系,容易增强共识、增强互信。 第二,科学家所从事的工作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人们的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比如英特网。因此科学家的相互联系交流也会促进国与国之间经济、社会的交流。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访谈的英文简要版刊登于2008年10月17日出版的《SCIENCE》周刊,362页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2/5900/362 )
个人分类: 英译中|7825 次阅读|24 个评论
钱永健“略懂”中文 曾回中国爬黄山、逛北京
麦立强 2008-10-9 08:19
中新社旧金山十月八日电 通讯: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的同事和学生访谈   中新社记者 刘丹   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教授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技术而成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之一,他的华裔同事和学生为此感到荣耀和骄傲。   他早就应该得奖   十月八日清晨六时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张瑾就给昔日的博士后导师钱永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里面只有一句话:祝贺您!   只有一句话的这封邮件包含了许多张瑾想说的话。她告诉记者:我和我们这个领域的同事期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罗杰(钱永健的英文名)早就应该得到这份荣誉!   和钱永健共事十三年的科学家姜涛对记者说,罗杰得奖不是问题,只是时间早晚。我们关心的是他得几个奖。   姜涛于一九九五年加入钱永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钱永健前几年研究的钙离子荧光探针技术,是生理和药物筛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化学界开辟了新的领域。姜涛认为,仅凭这项技术,罗杰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他是一个智慧而勤奋的人   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同时异常勤奋。钱永健实验团队的华裔学者对他如此评价。美国索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王磊曾经在钱永健指导下做了三年博士后,罗杰是我见过的最有天份、最勤奋的科学家。他不仅对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深入广泛的研究,并把这些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还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验室作研究。   他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和钱永健甚熟的姜涛说,罗杰认为世界上没有比科学研究更重要的事情。   以开阔的心胸去接纳他人,给他人最大空间发挥才能,是华裔同事和学生对钱永健在学术研究上的另一评价。在钱永健实验室工作了十三年的研究员熊庆说,每个来到实验室的人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罗杰即使有时不赞同,但他也会聆听,并和我们沟通,让我们有空间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创造力,这很难得。   他是一个简朴、幽默、不拘小节的人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钱永健外表实在很不起眼,走在大街上,没人认为他是科学家。他平素不拘小节,也不在乎衣着打扮,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拎着头盔进实验室。即使在八日上午,学校为他举行记者招待会,系里接着开庆祝会,他也没穿西装,只是一件普通短袖上衣和长裤。   在纽约出生、新泽西长大、略懂中文的钱永健几乎不说中文,但有时蹦出来几句让华裔同事忍俊不禁。熊庆回忆说,实验室里的华裔同事讨论枇杷这种水果怎么好吃,罗杰很好奇地插话,琵琶这种乐器怎么可以吃。   博士后李文红在做论文答辩时,钱永健一边介绍李文红,一边用中文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你一闻到酒就脸红,所以叫李文红。   五十六岁的钱永健闲暇时弹钢琴,爱好潜水,刚参加了圣地亚哥的半马拉松长跑比赛。他和夫人没有生育,有一位继子。大约三、四年前,他曾经陪同母亲和夫人回中国,爬黄山,逛北京。 http://auto.chinanews.com.cn/hr/kong/news/2008/10-09/1405538.shtml
个人分类: 励志修身|3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一流工作,创一流成绩——杨致禄其人其事
suqing1961 2007-10-11 13:57
旧作: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 1989 年第 3 期 可以这样说,高校凡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头头脑脑,很少有不知道杨致禄其人的。 老杨貌不惊人,相不出众。这位由黄河水喂养大、被黄土高坡的西北风吹打出来的关中汉子,身高五尺略余,官拜七品,乃陕西省高教局科研处一介处长。正如吴天明由于他领导的西影拍出了一流的影片而蜚声影坛,杨致禄也因为他与同仁做出的一流研究生教育工作,创出的一流成绩而知名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界。 我们在全国各地参加研究生工作会议时,常有熟悉杨致禄的同志对我们说:你们刊物除了宣传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外,也应该宣传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这些无名英雄。老杨就是一个很好的曲型。 今年 1 月,我们赴古都西安,采访了杨致禄及十几位与老杨共过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尽管老杨一而再再而三地声明,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是领导支持、大家努力的结果,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可我们还是违背了他的初衷,把我们了解到的老杨的事迹在这表述一番。 一、 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做第一流工作,创第一流成绩上 在中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好,得过且过已成了平庸干部的为官之道。老杨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做了工作不能算成绩,做好了才算成绩;管理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事业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做第一流工作、创第一流成绩上。 作为科研处的领导,老杨要负责陕西省高校的科研、学位、研究生教育、实验室、校办工厂、情报、学报、出版、科技服务等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只是他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自 1978 年到高教局科研处任职至今已 10 年整,杨致禄在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上走过的路,无不验证了他自己所言。 西安,这座文化古都是我国拥有高等院校最多的城市之一,单招收研究生的院校就有 23 所。在这些学校中,既有省属的地方院校,也有部属院校,还有部队院校。老杨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要想领导、组织这些高校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非一桩易事。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头几年,各院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自探索自己培养研究生的路子。 1981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学位授权单位,陕西有 8 所院校、 26 个学科专业、 33 位博士生导师授 权招收 博士生。这个数字与陕西省的高校数及科研、教学力量是不那么相称的,且单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就占去 全省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总数的一半以上,用老杨的话说是一俊遮了百丑。各院校震动很大,认识到抓学科建设再也不能等闲视之。老杨因势利导,先后组织召开了四次校院长会议,不断宣传建设重点学科的战略意义,统一思想,使各校领导认识到,抓好学科建设不但能培养高质量的又红又专的本科生、硕士生 和 博士生,而且能够主攻重大科研项目,对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思想统一后,马上制定措施,旋即付诸行动。 1983 年底,国务院批准了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科专业点 和 博士生导师;陕西地区新增 2 个博士授权单位、 15 个学科专业点、 22 位博士生导师;与第一批相比,增长比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中国教育报》为此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陕西地区高校建设重点学科成效显著的文章,报道了陕西省的工作成绩。 通过抓重点学科建设,老杨深深地认识到,以往的各院校各自为战的工作局面既不利于整个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各个学校自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团体把这些院校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研究生教育的联合体,发挥各院校的综合优势,集中各院校的智慧,把整个陕西省的研究生教育搞上去。老杨的这些想法和各院校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蒋德明 教授指出,陕西省高校要想在全国有发言权,首先必须自己联合起来。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协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杨致禄倡导、组织成立起来了,它是全国第一家研究生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时值 1985 年 1 月, 蒋德明 教授被推选为协会主席,杨致禄为协会副主席,具体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作为省高教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官员,杨致禄感到协会为他领导全省的研究生工作提供了便利。在那里,老杨既是上级领导,又是协会成员;协会集体智慧的结晶为老杨的工作决策提供了依据,协会成了高教局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高级参谋部;局领导的指示、老杨的意图能很快在各院校贯彻下去。 协会的成立,开创了陕西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陕西省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全国走在了前面。杨致禄认为,协会工作应该抓当前各院校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各院校最为迫切的问题;工作应有重点,宜精不宜滥,讲求实效,每年做一两件实事。 杨处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5 年 7 月,针对当时文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协会召开了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座谈会,就文科研究生的外语要求、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学术活动与学术民主、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加强文科、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和措施,并以高教局文件形式印发有关院校参照执行。 1985 年 7 月,以协会名义在《光明日报》上整版刊登了陕西地区 1986 年研究生招生联合广告。广告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收效很大。 1986 年报考陕西地区研究生人数比 1985 年增加了 23.4 %,外省市报考人数增加幅度更大,比 1985 年增加 40.2 %。 1986 年 7 月,召开博士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认真总结了博士生培养工作经验,研究探索博士生培养工作的规律,形成了《关于加强博士生培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确定了博士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博士生的选拔条件、方式等。 1987 年 7 月,召开了硕士学位课程建设研讨会。这次会议对陕西地区高校硕士学位课程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88 年 8 月,围绕着研究生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这个中心议题,召开了三按需研讨会。 这些会议都是积极贯彻国家教委的精神,针对陕西地区高校研究生工作的实际,有目的地围绕着某一个问题研讨的,以促进陕西地区研究生工作向前发展。会议文件大都是杨致禄在广泛征求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的意见,听取代表们的反映起草的,有的文件常常是几易其稿才最后成文。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带动了其他地区研究生工作的发展。继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协会成立之后、北京、吉林、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以及部门行业的研究生教育群众性学术组织也相继成立,不少协会成立之际还邀请老杨光临指导。 二、 政府机关的宗旨是服务,提供一流的服务 时下官僚主义已把一些政府机关由为人民服务的部门蜕变成了衙门,办事难、办事慢已成为这些单位的通病。但是,走进老杨办公室,你首先得到的是: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和杨致禄打过交道的同志都这样告诉我们。 老杨认为,政府机关的工作宗旨就是为基层服务。笑脸让人感到亲切;热茶冬可暖胃夏可止渴;让人坐下休息还能使谈话双方感到平等。在这样的气氛下谈话,还有什么问题不好协商解决呢? 如果说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只是服务质量的外在形式的话,那么老杨刻意追求的则是服务质量的更内在的东西:和基层想在一起,为基层提供一流的服务。老杨的服务对象是导师、管理干部、研究生,要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服务,首先得和服务对象有共同的语言,了解服务对象有什么要求,存在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那么,如何使自己与服务对象有共同的语言呢?老杨认为途径只有一个:调查、考察、访问。这 6 个字充分体现了杨致禄的实事求是、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老杨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很多,我们只能略表一二。 1984 年,和全国的研究生教育形势一样,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也发展到了相当规模,在学研究生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81 年以前入学的研究生大多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他们思想成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1982 年以后入学的研究生则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他们年龄小,思想不稳定,动手能力差。两阶段的研究生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各有自己的优势。如何针对这种培养形势的转变,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子,是当时研究生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老杨组织各高校对 81 级硕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表明, 81 级以后的研究生,他们缺乏获取知识的本领,习惯于满堂灌,自学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老杨集思广益,起草了关于研究生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 10 条意见。在 1985 年 1 月召开的硕士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上,这 10 条意见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各校指导工作。大家普遍反映,这项工作抓到了点子上,收效明显。 陕西地区的博士生导师对杨致禄有很深的感情,他们把老杨当作知心朋友,有问题、有困难常找他帮助解决。这种感情的建立当然不是靠杨致禄的地位、权力来建立的,而是建立在老 杨对 博士生导师的关心、了解、帮助 和为 博士生导师办实事的基础上的。全国第二批授 权的 博士生导师名单公布后,陕西省已有 55 名博士生导师。 1984 年下半年,老杨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带着助手孙朝骑自行车挨家挨户逐个访问这些博士生导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只有两位导师老杨未能访问到,老杨直今仍遗憾不已(一位导师已调至上海工作,另一位兼职导师是外省市的)。西北农业大学位于西安百里之外的杨陵镇, 1985 年春节期间,老杨和孙朝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乘吉普车前往西 农访问 博士生导师。孙朝 6 岁的孩子由于无人照看,也跟着他们东跑西颠受苦。由于大雪封路,汽车走走停停,原只需二三个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他们却用了近一天的时间。孩子又饿又冻,不停地啼哭。西 农的老 教授们为此感动不已。 被访的博士生导师对发展陕西地区研究生教育事业提出了很多建议,也反映了不少尚存的问题。老杨把这些问题分析归类,逐一落实解决。针对博士生导师地位低,不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的问题。老杨与省委、省政府联系,在 1985 年春节期间,请省委书记白纪年、省长李庆伟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刘力贞等领导会见博士生导师,并对发展陕西省科技、教育事业等问题座谈。座谈会被电视台、电台、报纸广为宣传,导师们深受感动,认为这个座谈会既增加了自己的荣誉感,又增强了责任感,为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欢欣鼓舞。 1985 年春节前夕,老杨还与西安美术学院联系,请刘文西、王崇人、刘保申等著名画家为博士生导师各作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国画,并题名落款。画作成后,老杨忙找人精工裱装,赶在春节将画逐一送到了博士生导师家里。导师们将画视为珍品,都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家罗时钧教授说:老杨代表高教局给我送来这幅珍贵的国画,我深领其意,我当不惜年高,不辞辛劳,为祖国四化建设多培养人才。 为了加 强 博士生导师的保健工作,为导师们看病就医提供方便,使老先生们在有生之年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老杨又与第四军医大学联系,为 53 名博士生导师颁发了在第四军医大学看病就诊的特殊保健医疗证。导师们拿到医疗证后,心情格外激动,认为高教局为他们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老杨还为导师家安电话、博士毕业后两地分居等问题四处奔波,呼吁帮助解决。由于杨致禄对导师真诚关心,导师们对他非常信任,甚至有的导师家庭出现了纠纷,也找他帮助调解。 为了搞好陕西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杨致禄跑遍了省内的各个高校,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全国许多省市的高校都留下了老杨考察的足迹。据统计,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十年来,杨致禄借出差、开会等机会先后考察、访问了 22 个省市的 108 所高校。老杨认为,考察可使自己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吸收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从而使自己所做的工作总是处于前沿阵地,做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成绩,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 最近,省高教局让各院校有关部门对局里的职能处领导工作进行民主评议,高校主管研究生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对杨致禄的工作一致给予了好评。 三、 要做一流的工作,自己首先必须努力成为一流水平的干部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杨致禄尽管负责全省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工作,但他自己的学历却只有是高中毕业。刚接手这项工作时,老杨就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唯有不懈地学习,刻苦地钻研,深入基层,尽快地熟悉研究生教育的各项业务工作,使自己尽早地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来。为了熟悉基层、了解基层,多年来老杨一直坚持定期骑自行车去各高校走访、考察。在高教局里,老杨是出差最多,下基层最多,用公家汽车最少的干部。西北大学研究生处的薛瑞华同志告诉我们,老杨几年来到学校走访、考察、开会,已经骑坏了好几辆自行车。 熟悉杨致禄的同志都知道,杨致禄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出差期间,老杨都随身携带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利用坐火车、开会休息等空闲时间阅读。老杨非常重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干完一件事,及时总结成文,上升到理论。几年来,他先后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情报、科研、学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 12 篇。 老杨认为,做工作不能靠权力压人,而应该靠权威服人。现在,杨致禄同志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专家,以他的出色的工作成绩在陕西省各高校树立了权威。他很欣赏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的一句话企业家应该树立权威、辅之以权力来进行管理。他认为,政府官员在进行管理时也应该借鉴士光敏夫的思想。 杨致禄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一流的管理干部应在以下 5 个方面加强修养:( 1 )政策水平;( 2 )业务能力;( 3 )思想品质;( 4 )工作作风;( 5 )职业道德。工作中他也是有意识地在这 5 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老杨认为,作为上级,应该在各方面做下级的表率,凡事应该有跟我来,带领大家向前走的作风;而对下级,则应鼓励其创新精神、主动精神,要求他们干事时有你看这样做行不行的作风,而不能遇事就问领导你说咋办。在老杨的带领下,整个科研处同志团结一心,积极向上,为开创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勤奋工作。 老杨马上就 60 岁了,快到一刀切退居二线的年龄了。这位 50 年代初就开始当任处长职务,被人们戏称为 30 年的老处长的杨致禄,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现在他又要离开他所热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岗位,离开他配合默契、融恰相处的领导、同事,以及各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干部、指导教师。我们问老杨在离职前还准备做些什么工作。老杨感慨地说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啊!今年 6 月我们准备召开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实施 10 周年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认真总结陕西省 10 年来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使这项工作再跃上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准备编写《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十年发展史》、《陕西省研究教育大事记》。现在全国已成立近 20 家研究生教育学术组织,我们想多做些工作,促使成立全国研究生教育协会。我多么想再多干几年啊! 高校许多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得知杨致禄将在今年 7 月离休,都发出了由衷的换留之声:老杨不能走! 我们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杨致禄,更需要老杨的那种做一流工作,创一流成绩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呼吁: 老杨不能走!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要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巴巴耶夫院士专谈土地荒漠化治理
suqing1961 2007-7-8 01:37
7 月 7 日 上午,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 中国科协资询中心、中国沙产业基金会 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联合举办巴巴耶夫院士与媒体记者见面会,就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相互对话。 巴巴耶夫 阿加德让 盖里季耶维奇今年已 78 岁高龄,他是土库曼斯坦科学院院士,现任土库曼斯坦科学院院长、沙漠研究所顾问,曾任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沙漠研究所所长、地理协会主席。巴巴耶夫长期从事荒漠化研究工作,撰写了 200 多篇论文,发表《卡拉库姆沙漠》 (1963) 、《苏联荒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977) 等著作 50 多本。 应邀参加完第六届甘肃武威 天马 文化旅游节暨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会后,巴巴耶夫院士专程回到北京出席今天的座谈会。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我国沙漠问题研究专家 刘恕研究员主持座谈会, 巴巴耶夫院士的老朋友 田裕钊 教授担任俄文 翻译 。 我一辈子没有从事过政治研究,但我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和政策制订有机结合起来。 上面这句话是巴巴耶夫院士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开场白。 作为世界著名的沙漠和沙漠化研究学家、中亚地区对抗土地荒漠化协调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环境署对抗荒漠化研究和干部培训地区中心领导人,巴巴耶夫院士就土地荒漠化问题考察过许多国家。在他看来,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应深入研究荒漠化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解决荒漠化地区脱贫问题的可行性建议;还应注重对当地民众的科普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是一件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同时还要积极影响政府官员,使他们做出的决策与荒漠化地区民众的利益达成一致。 但是,真正要做到这样,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巴巴耶夫院士指出,他曾亲自参加过许多大的环境工程;但是他发现,在制订这些大的工程项目实施计划时,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的认识往往不一致:几乎所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都说保护环境非常重要,但在付诸实际行动时却并没有真正去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他比喻道,这种现象类似于一位英国学者说过的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想上天堂,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想死。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曾聚集非洲,讨论通过了一个关于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行动纲领。 1994 年, 作 为联合国荒漠化问题巡视员, 巴巴耶夫院士 专程赴世界各地检查《行动纲领》执行情况。结果表明,实际行动和实施效果并不乐观。这里就有一个政府官员的推动和当地民众的认识问题。 谈到民众的阻力,巴巴耶夫认为, 人们接受新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任何新事物都存在风险。他举例说,他的家乡 土库曼斯坦的某个地方,那里的老百姓长年种粮食,但收成很低,日子过得很穷。当地政府根据科学家建议,想在这个地方推广种植棉花,但老百姓死活不愿意。后来经过政府引导,老百姓发现种植棉花的收入比种植粮食要高,观念就转变过来了。因此,他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主动接受科学技术。只有接受了科学技术,农民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回北京前,巴巴耶夫院士曾赴甘肃武威市考察,目睹和感受了该地区人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阳光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武威是我国西北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多年来,当地政府统筹水、沙、人三大要素,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阳光产业,在张义山区推广日光温室、发展人参果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帮助荒漠化地区民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巴巴耶夫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思路,是武威人民向未来美好生活迈出的第一步。他在座谈会上多次表示:武威在节约用水、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我要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向全世界宣传,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受益。 人类不可能改变某种自然想象,要抛弃和自然界做斗争这类口号,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巴巴耶夫院士认为, 在保护环境问题上,人们一直存在许多误区。他指出,在前苏联和中国,我们过去常说,人类要征服荒漠,与大自然作斗争。其实,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彼此应该和谐相处,我们为什么要去征服它?为什么要去和它斗争呢?实际上,自然界也不会顺从人类,它对人类任何不理智的干预行为都会予以反馈报复的, 尼罗河两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地区都曾出现过由于人类的干预导致土地荒漠化而反过来报复人类的情况。巴巴耶夫特别强调,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界干预的能力越强,就越要警惕这种干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后果。他举例说,一百多年前,人类对荒漠的干预还仅限于荒漠的边缘地带:但自从有了汽车、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和其他现代化的开采设备后,人类就可以深入荒漠的腹地进行干预,开展大规模的探矿和开采。 对记者提出的人类对征服日益严重的沙尘暴应该如何作为问题,巴巴耶夫院士认为,沙尘暴是地球旋转所形成的南、北半球对称的两股气旋相遇时挟带地面上的沙土上升而产生的。它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干旱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植被稀薄、沙土裸露。既然是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就不可能被人类消灭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去和它斗争,更谈不上征服沙尘暴。这就像对付地震,人类是没有办法制止地震不发生的因为地震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能通过加固房屋建筑等措施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同样道理,许多国家搞的植树造林等工程,只能减轻沙尘暴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不能消灭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因此,巴巴耶夫强调:我们在开展科普宣传时,一定要让公众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类不可能改变某种自然想象,要抛弃和自然界做斗争这类口号,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巴巴耶夫院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来我国考察、交流,但到甘肃民勤县实地考察,对他来说却是第一次。巴巴耶夫特别指出:类似于民勤这样的地方,我去过很多。这些地方往往处于河流的末梢,由于水源缺乏,植被稀少,因而很容易荒漠化,老百姓由此非常贫穷。这种地区的贫穷是带有规律性的,全球很多地方都如此,包括我的家乡土库曼斯坦。我的家乡有句谚语:上游富,下游穷,说的就是这种地区规律性的现象。在这样的地区,你就必须强调节水,就需要节制上游的用水,科学、合理地调配整条河流的用水。此外,这些地区还需要因地制宜寻找脱贫的出路,比如充分收集雨水,科学利用好当地的苦水和咸水,想办法利用当地充足的太阳能,推广大棚种植技术等。。 巴巴耶夫指出,节约用水不应该只是那些干旱地区的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口号。他说,过去,随着全球范围内灌溉农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土地开发出来后,就需要大量的水去灌溉;人们一度错误地认为,给土地更多的水,土地就会产生更大的效益,致使农业灌溉用去了大量的水资源;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土地的不断沙化。   巴巴耶夫认为,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任何不明智的做法都会让人们的生活复杂化,那些不明智的选择短期内或许会给民民带来一定的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要用更多的心思去关心生态和环境,要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回报人类更多的恩惠。 解决荒漠化问题,并不 就是把这块地方封起来,不让人们介入;人类只要合理地、科学地、适度地利用荒漠,荒漠也是个好东西。 在 巴巴耶夫院士看来,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荒漠化治理问题也不例外。以沙漠为例,巴巴耶夫认为, 保存沙漠并不意味着要把沙漠变成自然保护区,人类有科学地、合理地、适度地干预沙漠生态群系有时甚至是有益的,否则沙漠就会退化。例如,在前苏联列别捷克沙漠自然保护区地域,许多地方就形成了黑色的硬壳由黑色苔藓和地衣形成的板结层。这些硬壳因为会妨碍水分和空气到达植物的根部,因而将慢慢危害乔木和灌木的生长;而如果进行适度的放牧,牲畜的蹄子就会把这些地方的硬壳踏碎,不会让它把土层封住,从而有利植物的生长。 巴巴耶夫院士指出,在沙漠地区,沙子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他说,沙子里面通常含有 40 多种矿物质,可以用作很多建筑材料;比如说,沙子融化后可制作成一种特殊的纤维,可用作为建筑材料替代钢筋和木料。他还特别强调,在荒漠化地区,要重视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据悉, 20 多年前, 士库曼斯坦科学院就专门研制出了若干种太阳能综合装置,为散布在沙漠牧场上的牧民提供必需的生活、生产服务:淡化咸水供羊群饮用并灌溉土地,为牧民住所供热,帮助绿化周围地带,保持饲料地的产量等。 在中亚沙漠地带,许多地方几乎每天都刮风,在这种地方就可以修建许多发电能力高达 30 千瓦的风能发电站,以获取从草场上的井中提水、照明和满足畜牧业的日常需要,以及灌溉宅旁土地、淡化咸水所需的能量。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益寿教授的中国情结
suqing1961 2007-6-30 12:12
(旧作:写于1998年9月) 来美国做访问学者,我接触的第一位华人教授,就是现任加州州立北岭大学地理系主任的王益寿。说来也许你不会相信,作为专攻中国人文地理的国际知名学者,年近花甲的王教授在 1981年前还从来没有踏上过中国大陆的土地,尽管那块神奇故土的人文地貌早已如同自己手掌的纹路一样熟悉。也许正是为了了却这一夙愿、弥补这一缺憾,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益寿更多地把精力扑在了促进中美高校间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上。 坐在王教授办公室里,墙上贴着的一组彩印陕西省人文地理分析图片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们的话题由此引出。这些图片直观地反映了陕西省的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和人口素质,以及资源和经济状况等的分布情况,是我研究陕西省人文地理所获成果的一部分。19 97年到陕西开会时,我把这本《陕西人口地图集》送给了陕西省省长,希望对制定陕西省的发展战略有所参考价值。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回忆往事,王教授平缓的语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 我和大陆地理学界的正式交往始于 1978年秋。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秉维所长等一批著名的地理学家来美考察,最后一站到北岭分校时由我负责接待。之后,我和大陆同行开始了长达20年的交往与合作。王益寿出生于宝岛台湾省,1961年国立台湾大学地理系毕业后,随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我是中国人,选择中国人文地理作为主攻方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是1900年至1940年中国东北人口的成长和变迁。1981年4月第一次踏上故土讲学、访问,我真是百感交集,这不仅使得我的中国人文地理研究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也让我有机会为发展大陆的人文地理研究略尽微薄之力。 受政治的影响,人文地理研究在中国大陆一度被视为禁区、雷区。20世纪 80年代初,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落后,有关大学既没有开设人文地理专业,也没有人讲授这方面的课程。1981年4月那次来中国,王益寿有意要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他在陕西师范大学专门开设了人口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这两门人文地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听他授课的90多名学员中,有地理系77级的一个班学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地理专业教师。王教授没有料到,他的这些学生在第二年大陆进行的全国人口大普查工作中马上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后来还成为我国人口普查问题的专家。1985年6月,由王益寿倡议在中国召开了首次中美人文地理研讨会,会后,他负责编辑并出资在中国出版了《第一次中美人文地理研讨会论文集》。同年,他协助西安外语学院成立了人文地理研究所,提议并在该院创办了《外国人文地理》学术刊物,定期从美国提供刊物的全部外文资料,向大陆同行介绍世界各国人文地理研究、发展动态。该刊物后改名为《人文地理》,成为本领域国家级学术刊物。1997年6月,第二次中美人文地理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近十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学家出席了会议,研究中国地理的所有美国专家都被王益寿邀请到会。看到中国的人文地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说到这,王教授的脸上露出了真诚的微笑。 说起王益寿对促进中美高校间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贡献,就不能不提到北岭分校由他倡议并亲手创办的中国研究所。中国研究所成立于 1982年秋,它是顺应中美两国正常交往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北岭分校与中国合作与交流的历史见证。手中那根精致烟斗袅袅的青烟,悠悠不断地扯出王教授记忆的思绪。北岭分校有一批对故土有着深厚感情的华人教授,中美恢复正常交往后,大家纷纷以各种方式积极从事有利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友好往来的活动。但这些活动起初大多由华人教授个人自发牵头开展,不仅各自为阵,难成大气候,而且组织协调也很困难,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更是显得师出无名。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创办中国研究所的设想,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准和支持,使得研究所成为北岭分校一个正式的民间学术机构。 作为第一任所长,王益寿深感责任重大,他和同仁们赋予了中国研究所如下使命:宣传、介绍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与中国有关的各类活动;促进北岭分校与中国的交往与合作;从事有关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国研究所成立后干的第一件轰动本地的大事,就是于当年的 11月份举办中国电影节。电影节上,放映了《城南旧事》、《小花》等一批优秀中国故事片和记录片,并从纽约特邀百花奖获得者、《小花》主角陈冲参加。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并使得电影节成为惯例每年延续举办,陈冲为此也被挽留在北岭分校深造电影表演艺术。往事像电影一样,在王教授脑海中一幕幕浮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研究所的同仁们给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留下了温暖、难忘的回忆。为了替代表团节省经费,中国研究所将60余名由各省市体委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成员,全部安排住进了北岭分校的学生公寓;观摩团成员没有交通工具到各运动场观看比赛,马上组织全体华人教师每天驾车义务接送;看到同胞吃不惯西餐洋饭,便动员华人教授家属以及中国留学生自办食堂,免费24小时提供中餐服务。那段时间,中国研究所提供的周到服务和营造的家乡气氛,使得北岭分校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最向往的地方。后来,李梦华、陈先、黄忠等负责人也忍不住搬出高级宾馆,跑到我们这来住。说到这,王教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斗,显得兴奋不已。 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位于洛杉矶城西北约 50英里的圣福兰多山谷中,这是一所拥有两万多名全日制学生、以教学见长的多科性大学。在高校林立的加州,它的名气并不算很大,但在以王益寿为首的中国研究所同仁的努力下,北岭分校却成为与中国交往最为活跃的大学之一。20多年来,该校与中国大陆的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近30所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长期负责执行世界银行贷款培训中国职教人员项目计划;每年组团到中国考察访问,在各个领域开展丰富多采的合作、交流活动;大量接受中国访问学者。1991年至1994年,王益寿出任北岭分校副校长,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校级领导。在他主管学术事务和国际交流计划期间,北岭分校与中国的交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 80年代初,我们开展与中国有关的活动,阻力确实很大。中美两国由于长时期意识形态的对立,许多美国人包括一些华侨当时对共产党还抱有敌视态度。我记得,那时常有一些人责难我,并在背后骂我是共产党,联邦调查局也把我列入被监控的黑名单。当然,现在这些都已成为笑料。如同整个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一直在不停地演变着,历史也总是不断向前推进。中美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有赖于两国人民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以及更多的合作与交流。为此,我们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说完,王教授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凝视着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智者,我心中的敬意油然升起。是啊!这悠悠缠绵、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不正是王益寿教授多年来辛勤培养中美友谊之花源源不断的动力嘛!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