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盲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
热度 1 yaojunwei 2019-2-3 21:44
久居于象牙塔之内,在科研项目中耳濡目染久了,自我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一种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犹未可知! 在大学里来回穿梭于本专业之中,每天从事高密度的专业抽象思考,再时不时地就自己的研究慷慨激辩一番,于是乎,在某一个时刻突然迸发出自我盲目的优越感,于是不自知中就会滋生出不少自我营造的傲慢气和浮躁气,把自己想当然地臆想成见多识广、全知全能的俯视者,身体里处处流淌着的是自认为的“学术的高贵血液”,只不过这种“学术的高贵血液”是一种假象。 做科研和写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者更确切地说,写作是科研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也成为了支撑学院派盲目优越感的巨大支柱。这股子自我营造出的优越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对书本认知的盲目膜拜和照搬。学问做到白首,对西方理论如数家珍,再创造出一些拗口的后现代主义表述,就自以为有了批评的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乃至于跨越专业知识的门槛,侃侃而谈,去涉猎本不熟悉的领域、问题和现象。 现今学术培养人才的一大趋势是对单一学科的专精强化。一方面,书固然是读得多了,但读书的面却窄了,思考维度过于单一,视野过于狭小,分析逻辑单一化,想象力也相应萎缩。另一方面,长期囿于学校之内,最为要命的,就是缺乏现实的历练和锤炼。西方理论虽然读得滚瓜烂熟,但在本土化情境和实际问题面前,由于缺少直面现实的认知和历练,只能生搬硬套理论,提出的研究问题宏大有余却敏感性不足,总感觉只是隔靴搔痒,难以掌握研究问题应有的厚重感。真诚的批评家多是对现实世界有着切肤之痛的体察者,而非抱守着知识的盲目优越感却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思想导师。 科研认知的盲目优越感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关起门来只做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保持知识分子所谓的清高,或美其名曰,保持知识分子的中立学术立场。当然,一门心思做学问,已经远远好过那些将学问当作敲门砖的功利主义者。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大环境氛围下,与那些一心依附于科研体制威权而抛弃了学术良知的“知识分子”相比,肯花心思做学问的象牙塔人,已属十分难能可贵。 思想之业是危险的,盲目优越感并不是值得夸赞的高雅趣味,却偏被学院派中人奉为高于大众的精英式标签。只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现实问题上采取不管不问的回避态度,虽然规避了风险,堆积了自我的盲目优越感,但却丢失了重建学术秩序的理想、胆识和勇气。长期往复,犬儒化生存便会成为最常态的治学之道。 在我看来,有独立人格的学院派,既要追溯过去,又要展望未来,最主要的是要面对“现实和当下”这个话题,坦荡荡地亮出自己不受阉割的思想,用批判性思维介入公共事物领域,为弱势群体发声,为社会不公呐喊,进而点滴地改善现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才是一种行动的力量。
个人分类: 应如室|375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乡村
热度 1 Lookout 2016-3-25 15:11
过 年的时候在家里面和父母一块看《乡村里的中国》,停留在脑海中的画面时一种无法言及的感受。如果你从未体验过乡村生活,或许你会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如果你曾亲身经历这种生活,或许感动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随 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回家适逢村里的大事,父母总催促参加,渐渐自己也有这样一种感受,长大的标志就是自己开始不断参加红白喜事,每一次参加葬礼,都让自己内心开始反省活着的人如何更好的活着;每一次参加儿时伙伴的婚礼、满月酒都让自己开始反省该去追求怎样的人生。笔下文字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柔软,会写下岁月静好的感受;而亲身经历可以让内心变得坚硬,会告诫自己要继续前行。 这 几年在城市与乡村的穿梭,常会为这种身份的转变困惑。第一次离开熟悉的乡村去城里读书,父亲替我背着行李送我去校园,离开时的场景多年都未曾忘记;每次离家回到高楼大厦的城市都会有种返回的冲动,在这座偌大的人群中一个人显得如此渺小,与城市的格格不入总会让人很自卑,直到近几年我才克服了这种恐惧。 这 些年很多的习惯与想法都发生了变化,小时候对周围的喜欢人贫嘴聊舌,爱凑热闹,到了一定的年岁之后就开始沉默寡言;上大学那会,喜欢写些感性而细腻的文字,文字间仿佛只有夸大非难的主观感受才能让自己热泪盈眶,现在回想更多是一种幼稚的内心状态;上高中、大学每年回家回到熟悉的乡村,都有一种厌弃的主观感受,我不知道是否在人性深处,对于过分熟悉的东西,有着天生的厌倦--无论是乡村,家还是父母,如今我会为当时稚嫩的想法感到万分愧疚。回来这些年的变化,发现给予我力量的最深处的源泉是—--乡村,家还有父母。 一 个人会怎样的成长,拥有怎样的基因 ,儿时的经历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无疑和乡村,家和父母无法分离。对于乡村我内心曾有着复杂的情感,如今内心渐渐萌生了更多的感恩之心,作为亿万生命个体中的一个生命,在这片土地上曾与小河、树木、庄稼、牛羊、乡邻相遇,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也成为它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都应怀着对彼此的感恩之心感谢这座小乡村。 春 节期间有太多的乡村文章登上了媒体头条,太多主观的曲解成了主流。在互联网时代每个话题观点背后都拥有数量庞大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一个人在这样庞大的群体中很难去独立思考,很难去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再去探究事情的对与错。如果你曾长时间生活在乡村,曾耐心的看完焦波导演的《乡村里的中国》,或许每个人关于乡村的话题看法不会再变得如此盲目。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盲目参加会议的后果
热度 5 lijianguo531 2013-9-26 11:52
本人特喜欢和人交流学术问题,喜欢听听别人的学术思路和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idea。这是我不断更新自身思想库,提高学术认识,挖掘新方向和思路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会经常参加一些会议。想通过的这些会议上认识的大牛以及他们最新成果的presentation,寻找我未来的主攻方向,如果能够促成合作那就更perfect了。 本来,我对于会议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我也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知道不是所有的会议参加后都能对我有所帮助。所以,我会坚持自己参加会议的习惯,即便会上没有太大的收获,了解会议举办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这里还是要感谢导师对我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前两天我和同门去参加了一个名为“世界农业大会”的会议---名字很让人心动,举办地在杭州一个相当高级的大酒店。杭州我去过一次,这次去完全是奔着了解真正的学术前沿去的。我们一行两人达到会场一看展牌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世界农业大会”仅仅是他们举办大会的一个分会,里面还有“世界海洋大会”、“世界藻业大会”、“世界渔业大会”等等。步入会场也让我失望之极,堂堂“世界级”大会,会场仅有20人左右。我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笑,莫非我就是全球最顶尖的20个农业专家???后面的presentation也和我的专业想去甚远,都是写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之类的东东,完全听不懂。回来路上同门说很失望,我没有太多附和。一是因为老板的钱又百花了,二是这与我们盲目的参加会议是有很大关系的(自身原因亦不可免)。 回来后自己好好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参加会议的态度和目的: (1)参加会议促进交流本没有错,但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去甄别和取舍。 有的会议比较大,参加人数较多,分场也较多。比如年度的学会会议。这些会议还是要去参加的,一方面可以见到大牛,毕竟大牛都是里面的委员,理事神马的;其次也可以了解一下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再次,到分会场听与自己相关专业的报告还是有不小收获的。 但是有的大会,动辄就是世界,全球之类的会议,还请大家小心甄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看他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如果主办单位都不是学术组织和团体,而是什么公司和非专业机构,那就可断定是收钱会议,更不是讨论学术问题的地方,去了之后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2)多听一些独立学术讲座 我这里所谓的独立学术讲座是指某个学者就某个特定的学术问题进行的研讨和报告。比如某某院士、研究院、教授到某个大学学院去做的讲座。这种类型的讲座我姑且算作是小型会议。这种讲座里,报告人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你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毕竟是你感兴趣或者就是你的专长所在。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报告会让你受益良多。如有疑问,在专业相同的情况下,也许报告人的解答会让你更容易接受。还有这种较少的人员参加讲座也有利于建立更为私人和长期的学术合作机会。 (3)组内会议(seminar) 这是我激励提倡的一种形式。这种会议形式多见于课题组内部的讨论,因而形式比较松散,气氛比较融洽,参加人员也比较放松,但是会议的目的性更为明确。我们组里定期会针对某一问题举行seminar,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老师点评,但不设置排他性结论。在这些seminar当中,我了解到很多的重要的学术思想,我主要的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实施都是在seminar上获得的。 (4)一个特别的会议 “中国生态学大讲堂”是个基于推广学术思想,加强学术交流很有意思的平台。形式比较灵活,而且重点介绍学术前沿,当然报告的人也都是国内外的大牛。我有幸参加过一次,收获颇丰。如有兴趣还请大家多关注一下,特别是北京的同行! 参会需谨慎,不可盲目! 猜猜这参会地!
个人分类: 观点点评|5272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薛涌:留学美国会成误人子弟的教育模式?
热度 1 liuxg99 2013-4-21 08:24
在2012年,有将近20万(19万4029)中国学生赴美 留学 ,比2011年增长了23%。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四五年内每年就会有50万的中国学生留美。目前美国四年制大学中的在校生不过2000万出头。中国的留美热,已经成了世界奇观;未来几年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将形成全面的冲击。 留美的费用,一个学生四年下来大多在150万至160万人民币左右。如此大的投资,回报如何呢?不久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上发表的一篇《中国学生如何把美国文凭回报最大化》,提出的几个数据颇为耐人寻味:72%的中国留学生从国外大学毕业后,马上回国或短期工作后回国,在美国基本站不住脚;海归 创业 的成功率和利润率,都低于留在 国内 受教育的同代创业者,海龟变海带越来越成为常规。另外,中国学生提交的推荐信中的90%是伪造的,文章样本中的70%由别人代笔,高中成绩单中的50%经过篡改。造假已经成为留学的主流。 如此的高投入低回报,显示了留美的巨大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在美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映照下更为刺眼。美国的高等教育雄踞世界第一。世界大学百强中的将近一半被美国大学占领。这是世界各地学子负笈留美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国前五十强的大学,除了几所州立大学外,大多数每年只招收一两千人。20万的中国留美学生,99%以上和一流大学不沾边。 不久前在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个 专题 节目中,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通向繁荣之路”计划的主任威廉·西蒙兹(William Symonds)大声疾呼:美国的高等教育彻底失败!大学费用越来越难以为中产阶级所承受。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半左右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同时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并不需要大学文凭。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则指出,穆迪公司在2013年1月的财政评级中,给22所大学降级;标准普尔则给13所大学降级。这两次降级都包括几所名校。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财政状况比经济危机前差许多。在4000多所大学中,只有500所左右财政稳定。美国的学生,越来越难以支付得起学费,逼着大学纷纷以奖学金的形式给予折扣。在这种状况下,支付慷慨学费的中国学生,自然会成为大家的争夺对象。估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学生留美的学术门槛依然不会太高。 教育资源的浪费 这也是造假成为留美主流的原因之一。如此大规模的造假,在美国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大学方面当然也非常明白。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常春藤名校,也知道自己接到的中国申请材料大部分是伪造。但是,许多学校盯着中国学生的学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使中国的留美学生素质越来越低。留美变成一种消费。 结果不仅仅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受冲击,这些一掷千金享受了留美经验的学子,最终还是一事无成。特别是对于那些把送孩子留美作为自己移民的“先头部队”的家长,会有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感觉。这种状况,随着留美热的继续增温只会不断恶化:录取标准过低、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堆、越来越自成一体、和美国 社会 不接触……今天的留美大潮,预示着四五年后的海龟大潮,使海龟进一步过剩、进一步贬值…… 如此盲目的留美潮之所以能长年汹涌澎湃,一大原因在于中国家长和学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误解。如今美国的大学文凭,还不如三四十年前的高中文凭。连制造业中的工人,也有一半以上都受过大学教育。大学生不过是个“普通劳动者”,不属于专业阶层。要晋身为专业阶层,必须接受研究院级别的教育。这包括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和一般的文理学院等等。如果以成为专业人士为目标,进入大学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进良好的研究院“卡位”,而不是什么毕业后马上就找个工作。 为研究院“卡位”,和为毕业后就业而读大学,在战略上就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美国注重通识或博雅教育的价值,在本科期间强调素质的培养,和可转移的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如读写、数理思维、沟通能力等等)的训练,淡化专业。所以,那些把大学当作就业的敲门砖的人,在美国本科教育中几乎找不到法学、医学等实用课程。商学教育虽然在美国大学本科很流行,但除了沃顿和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Sloan)等几个例外,大多数都是低端的。商学院本科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低,毕业后多就业于“死胡同式”的岗位上,升迁机会甚少,进一步读研究院的竞争力远不如文理专业。 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正是不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简单的道理,把大学当成职业培训所,使商科成为最热的留美本科专业;仿佛一百五六十万的投入,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商店里的出纳或公司最底层的会计。这样还怎么可能得到教育回报? 美国大学受财政压迫,因贪图学费而降低中国学生的录取门槛,使得留美消费化,就更激活了这种明明要赔本的教育投资。 如今中国的中介业,基本成为一个造假行业,已经发展出一整套流程,到了什么信都能开、什么章都能盖的程度。那些财大气粗的家长也得以骄傲地说:“没有我搞不定的事情!”这种花钱买教育的模式,就更加使人们忽视了留美的前期准备。要知道,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要跨越教育体制、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巨大鸿沟,非常具有挑战性。但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的理由,居然是“减压”!以这样轻松的心态出去,在美国的大学中自然难有表现。一旦大学毕业、发现本科文凭缺乏价值、需要申请研究院时,则要成绩没成绩,要推荐信没推荐信。既然本科是在美国上的,此时就再难重复中国式的造假。结果,这些学生只能再投靠那些见钱眼开、缺乏信誉的低端硕士课程。 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如果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道路上悬崖勒马,留美就会成为误人子弟的教育模式。
个人分类: 人文|1869 次阅读|4 个评论
纠正一些饮食上的误区(一)——两个极端不足取……
热度 25 何裕民 2012-9-27 10:40
社会上流传着关于癌症饮食的一些错误说法,有些说法还很有市场。对此,不能不加以纠正,以免害人不浅! 不重视饮食的作用 现代人生活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健康的挑战。健康跟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往往把饮食给忽略了。 有些人认为吃饭就是完成任务,能够填饱肚子就行;或者就是一日三餐凑合,三餐不规律,快餐式的饮食;或者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不注意饮食营养搭配,没有好好思考,吃下去的食物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益还是有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久而久之,不合理的饮食就会对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多“富贵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和结石病等)愈来愈猖獗,与不合理的膳食关系尤为密切。所以,我们不能漠视吃进去的食物的作用,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古代医家很重视合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宋代 陈直注重饮食之调养,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而饮食又是精、气、神三者的物质基础 。 明代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人知饮食所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善食者养生,不善食者伤身。”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这些论述告诉人们,合理饮食可以养生延年,但饮食如果调理不当,不合理,则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盲目忌嘴,同样不提倡 不少医药文献中都有“忌口”的记载,在民间广也为流传。比如治痢疾时忌食油腥之物;治疗胃病忌食辛辣食物;治疗感冒就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肝癌患者忌食油炸食品和酒,等等。 有的癌症患者可能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营养越好,癌症就会生长得越快,所以就严格 控制饮食, 饮食特别小心,宁可自己吃得少一点、素一点,甚至 这个也不吃那个也不吃,绝对讲忌讳。如 本来喜欢吃鱼的,现在不敢吃了,特别对海鱼,恐而远之;听说肉类不能多吃,从此就吃素了;听说油多吃了不好,从此就滴油不进;喝中药时就不敢吃绿豆和萝卜,不敢喝绿茶……诸如此类的禁忌很多。 患者希望通过“饥饿”疗法把癌细胞给“饿”死。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肿瘤患者自己最终因为营养不良而被“饿”死了! 我们看到很多肿瘤患者在去世前,往往皮包骨头,极度消瘦,这与肿瘤失控生长导致的过度消耗、机体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和营养丢失增加密切相关。 因此,饮食抗癌的第一原则就是强调食物多样化。维持健康的身体,就要把握住不偏食,多样化的原则!什么都吃,适可而止很重要。因此,肿瘤患者适度而合理的营养是癌症治疗和康复的有力支持。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增强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全面膳食的重要性。 因此,肿瘤患者适当的忌口是必要的,但要针对具体情况,讲究科学。正确的做法是:应强调食谱宜广,适当偏素、偏粗(粮),盲目拒食动物性食物也不可取。因后者可提供给人们许多素食中所不具备的必需成分,如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脂肪等,只不过要注意适度食用。 因此,癌症患者和家属都要学习一些“吃”的科学方法,摒弃错误认识,使患者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充足的精力,力求做到胜券在握。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149 次阅读|25 个评论
“大跃进”相信“科技”吗?
热度 12 boxcar 2012-7-2 22:20
咱科学网的刘洋 gg (可不是刚“上九天揽月”归来的那位航天员刘洋 mm )下午写了篇“科技不相信大跃进”【 1 】,俺看后当即就在下面整了一句评论——“但大跃进一般都相信科技。。。。”。贴上去之后,仔细一想,其实“相信”这俩字其实还是应该打引号的,于是,决定专门写篇博文来纠偏。 “大跃进”是咋回事儿,其实咱中国人最有切身体会。 50 多年前搞过一回,轰轰烈烈的样子,但过后马上就是“困难时期”。现如今,“大跃进”这个词算是基本“臭了街”,很少有人再拿它当口号来说了,要说“换汤不换药”的、具有类似实质内容的话,也应该是“跨越式发展”啥的,或者整两句神马“化”(例如产业化)伍的。想当年的那次“大跃进”早已过去了 N 久,曾因之而“一张一弛”的肚皮现在也装满了油水儿,但“大跃进”的思维方式还在,并且似乎以后也还能继续存在许多年。 回到本文的标题,“大跃进”相信“科技”吗?按说“大跃进”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本无所谓信与不信,更不存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说法。但如果我们追问一句靠啥“大跃进”?或者凭啥“大跃进”?我敢说,议论或者争论半天的结论,很可能是“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俺们可以“大跃进”的水平,甚至到了我们必须“大跃进”的阶段,不“跃进”就会落后云云。所以说,相信“大跃进”的人,无论是谁,最后很可能是相信科技进步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那些便利、机会和好处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跃进”相信“科技”,至少相信根据科技做出的某些非常非常乐观的预期。为了达到这个预期或者说实现希望,大家会在某一段时间里,在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动员下,很给力地投上人力物力财力体力精力等等一切,去狠拼猛干一段时间,就可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以往正常的进度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进步,在数量上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剧增。这种数量的剧增,可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甚至人就放在那里,也可能是些孔洞虚浮的数字。其实不管是哪种,倘若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都不能保证对社会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如果生产了太多的产品堆积在那里,却一时间无法消费掉,会造成浪费,与此同时,还会由于没有必要的产出和效益,造成一个事业无法持续发展。如果培养了过多的人却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提供给他们,也会造成不安定因素。如果是浮夸的数字,那更会严重地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以至于可能因之导致更大的灾难。 然而,如果真的十分相信科学、严格地依赖技术,或者说虔诚地尊重客观规律,很多“大跃进”或许压根就搞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跃进”又是未必是真正相信“科技”的,最多只是很急切地希望尽量利用“科技”,包括科技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威力和潜力,科技的成果,还有科技能带给人的信心和期待。 其实“大跃进”和“科技”注定不能长久地“合拍”。依靠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科技积累,固然能够成就一个很短时间内的“大跃进”;然而正是由于科技本来就“不相信大跃进”,因而科技发展其实也不可能长期采取大跃进的模式,科技也就无法为希望持续的时间长久些的“大跃进”提供持久的动力或者依托。话说回来了,科技是要立足客观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步伐发展的,而“大跃进”却能够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突然爆发,此时,科技内在的客观规律可能被视为制约大跃进的“拦路虎”。所以,让它们俩持久地保持“互信”,似乎很难。 参考: 【 1 】刘洋: 科技不相信大跃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588169cid=1920558
个人分类: 社会|549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忙碌中
fairygoccl 2010-7-1 16:56
大家好!已经很久没有登录科学网了,最近一直在忙试验,可是心情并不好,因为实验进展不大,很难前进一步,前期反应的样品现在还没有处理出来。我知道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分离技术不好,但是实验室条件的局限性也很大。一台制备型液相用来制纯品,分析液相是用来分析摸条件的,可是老师用来做横向课题,我们就很可怜,只能等机会用一会儿,而且在晚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九)
liweiyin2009 2010-6-29 19:59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 (连载九) 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解决工程问题 核工业在建设之初,因为是个高端和新兴的事业,就把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平行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就是一个设计院,院名也带有研究二字。我们这个单位,从二机部十三局开始,以完全保密的形式出现,到1965年,正式定名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在改革开放之前,部、院两级对科研都极为重视,所有的工程都可以说是在边研究、探索 ,边进行工程建设的状况下进行的。我在这样的单位,也就一直是处在不断学习,查阅资料,用科研落实方案,最后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的过程。这些科研可以很小、很原始,也可以有相当规模,但是上级对科研的支持和经费的到位都是空前的。 最原始的莫过于1964年初在接受了为太原华北卫生研究所的废水处理设计项目(工程代号是22#)后所进行的实验了。华北卫生研究所是以小动物为对象专门研究内照射对人体伤害的研究所。所有接受试验的小白兔、小老鼠、猴子等动物的排泄物连同冲刷的水一起,作为放射性废水,必须经过充分的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太原附近的河流。我在接受这项工作后,考虑的主流程当然是蒸发,这种带有粪尿的废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蒸馏水,但是,氨呢?蒸馏水中会带出多少,用什么办法清除最好呢?那时候我们院科研处不仅给予经费支持,而且院内还附设了一个小工厂,可以根据需要加工一些实验用设备,开展科研十分方便。我在我们的汽车库里建立了一套小型的夹套式蒸发装置(22#的处理水量不大),后面接了一个过滤柱。为了较为逼真地模仿动物的排泄物,刚满半岁的我老二刘珂正好闹肚子,我就用她的排泄物作为实验原液。通过实验,我最后确认活性炭比离子交换树脂强。这样,在年底到太原开展现场设计时,我就用了这个方案,而且对各种设计数据都感到很有把握。应该说这种探索是极为原始的。 比较复杂的是为821-120#做的科研。1959年底中苏关系破裂,在华苏联专家全线撤离,他们同时还带走了所有的文件和资料,但是,在404工地的生产反应堆的建设并没有停止,为这个反应堆服务的回路水和其他放射性水的净化处理车间,120#也必须抓紧上马。中方设计人员开始了对原来的苏联设计进行全面审查,本意是彻底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第一次认真了解到反应堆回路对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原来苏联的方案提出了疑问:单纯的蒸发流程能保证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吗?疑问是探索的前提。就这样,于1964年在火电厂引进的离子交换处理流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由于工程进度的限制,来不及对离子交换进行除去放射性杂质的研究,借用404厂处于戈壁滩的客观条件,当时的设计负责人决定将原来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车间改为给水车间,回路排水及其他废水都排入天然蒸发池,借用自然蒸发,将放射性杂质浓缩和存放在开放的天然水池中。即使是这样的给水方案,我们的设计对还是分成了设计组和实验组,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核实直径为1.5米的交换柱的设计参数,因为当时我们见到的国内交换柱的直径最大的才0.3米。由此可见当时设计人员的求实精神:为了保证反应堆的稳定运行,不出半点纰漏,设计方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盲目。1966年404厂的设计刚结束,生产反应堆要准备迁移到内地的决策已经下达,而内地绝对没有可能采用天然蒸发池的方案,为了了解离子交换处理放射性回路水的性能,开始了学习探索的漫长过程。 我在前面一节中提到,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1960年到1963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工作任务减少,我不甘心在刚上岗之后就整天无所事事,和其他人一样打扑克混日子,看到图书馆内有一些日文杂志,我就萌生了学习日文的想法,目的很明确,就只是能看书,而不在口语。在3年之内,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完全通过自学,终于做到了可以借助字典比较快地阅读日文资料。1965年《原子力杂志》上有关日本敦贺压水堆核电站化学容积系统的处理流程启发了我:动力堆的流程就不能用在生产反应堆上吗?再说,苏联设计在50年代初,那是离子交换技术还刚引入工业,到了60年代,离子夹换技术已经普及。我决定尝试彻底改变原来的苏联流程,不用蒸发流程处理堆回路水。我拟定了为此而需开展的科研任务申请书。1968年,就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这项申请居然被批准,10万元申请经费还一分不少,全部批准。1969年4月军管会在我出发前对我说:按说你的家庭出身不好,应该到干校去劳动,可是既然科研需要你去做,希望你到404厂后,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这个说法的背后让我更明白,反应堆进川的工作已经铁板钉钉,而且迫在眉睫,这个决定绝不是部里单方面定的,这是党中央的决策。那时没有开放,没有外部支援,一切都是由我们科研设计人员用脑用手在实现一项项工程任务,科研和设计几乎密不可分,上级对科研是开绿灯的。关于这项工作以及对821-120#的设计的影响我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见另文《艺修69的前前后后》。我这里只想做一个小小的补充,为了这项工作,学习如何分析放射性锶和铯,我曾经在实验的间隙,与1969年底返回北京,在一个月里,每天背个小挎包,到北师大的实验室去学习放化分析,北师大的老师看着少言寡语,恭敬学习的我曾以为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她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已经参加工作有整整10年之久,而且已经有了工程师职称5年了,不过,我没有和她们说,为了不影响她们对我的培训。那次学习让我后来在进行废水车间设计时,对车间里的放化实验室的布置和设备采购清单的编制都感到心中有数,绝不人云亦云。 学习、探索,永远是完成工程设计的前奏,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创新,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妄想得什么大奖,而是按照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否定苏联的单一蒸发方案时,我曾受到过多少怀疑和责难!幸运的是我的那个时代里我们无处抄袭,那个时代我的工作是国家急需中的一部分,那个时代里有自己并不懂技术的院长(李勇同志)对我的支持:我们信任我们的技术人员,一句话拍板定案,我的方案被批准了。 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在不断学习、探索和实事求是地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度过的。先进和落后,新与旧都是相对的,只是看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正确的抉择就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理解,需要勇气和大量积累的工程经验 821 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被延误 高放废液是在反应堆里经过燃烧后的铀元件在经过化工后处理后留下的含有几乎全部(接近99%)放射性物质的废液。这些废液绝不能流入自然。在我们的工业被批准进入三线时,周总理曾经表示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废液的出路,于是,在大批队伍开入三线开始工程建设的同时,我们的队伍里就有几个人接受了这项任务:解决高放废液固体化问题。1970年,先行者们找到了法国在技术文件上公开的资料。法国的马库尔是为军事服务的一个基地,法国是最早拥有核技术的国家之一,五、六十年代干的就和我们在404基地和后迁到三线的工程有极大的雷同之处,他们开创了一种叫做PIVER的罐式玻璃固化方案,相当于一种初级实验装置。解决了马库尔的高放废液问题。到了70年后,法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核技术民用计划,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已经在该基础上,由简单的 PIVER发展为AVM,之后更是为AVH所取代。PIVER技术也就被公开。我们的先行者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翻译成了中文,并且开始了对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的研究,可以说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到1981年,除去文革后期的几年,在几年的时间里,在全国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玻璃配方、熔融罐的钢材、罐内温度测量的热电偶、多旋转度的自动吊车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原子能研究所和821厂还建了几座大型的热室,为了安放今后的固化装置。1981年,我被召唤加入这个队伍,据说是要借用我的组织能力,把这项工作推入工程实施。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从头学习,用了几乎两个月的时间,苦学了玻璃工学和PIVER的译文资料,然后把整个固化处理过程分解成几大块,拟定了各个部分的实验要求,把小组成员相应地分成几组,各自负责一块的工程科研,同时,在核工业部和院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和主持下,召开了全国的玻璃固化协作会议,在当时,内地还没有对外开放,只要是军工任务,到会者,凡是接到任务,都无不积极对待。到1984年,我们自己的玻璃配方已经研制完成,输送玻璃料的悬浮液的研究也基本完成,烧制玻璃的固化罐在大连523厂交工,在湘潭电机厂研发制造的罐外中频电加热炉也到交工时期,宝鸡水泵厂为输送玻璃悬浮液的蠕动泵也到交付阶段,我们在原子能研究所进行的玻璃熔融过程产生的气体净化实验(除钌、除铯)也在顺利进行,523厂制造的自动吊车已经安装在原子能研究所的中型研究装置的上方。我当时天真地认为,一年的工程规模试验结束后,我就可以正式开始组织工程设计和开始工程实施了。我完全没有想到当时国家的现状和在社会中涌动的一股思潮。1985年我去了比利时一年,在归国前已经听闻了要用德国的PAMELA熔炉式固化方案取代我们多年研究的成果,为此,我设法实地考察了法国的马库尔和德国设在比利时欧化工厂的PAMELA装置,并且做了对比,坚定地认为,为我国生产堆退役服务的装置应该越简单越好,越快上越好,绝不能清扫了一泡尿又留下一泡屎。再说,我们1985的国情与德国1985年自动化的技术发展水平是完全无法相比的,还有一点,德国人还没有解决他们熔炉的退役问题,欧化工厂只是他们的一个试验点,而我们的三线必须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尽早清理掉所有废物,关门撤队伍,确保不对大江形成威胁,这几乎是个政治任务。可是,1986年在我回国的技术辩论会上,尽管我甚至许诺,用已经基本就绪的罐式玻璃固化,在1992年建成的基础上,用4年时间固化完全部废液,而对方则认为用PAMELA的连续固化,1年就可以完成。用这种单纯生产能力的对比,以此证明我们的方案是落后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新技术需要消化的时间和全自动化在当时国内实现的难度。核工业部主管局负责人对新旧对比的糊涂概念,对自己人过去工作的无知和不信任,我们单位一些人相信外国人会(无私)帮助我们建立装置的幼稚,一些没有工程经验的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和今后运行的盲目和无知,加上一些人可能存在的想要出国的私心,倾向是如此明显(我还被扣上了帽子:对中国工业的污蔑!),我完全没有能力扭转局面。我只是一名无权无势的技术人员,我没有能力许诺出国,不会花言巧语,领导队伍里没有了当年的李勇,中央又集中在全面的改革开放方面,821厂的收尾不是国务院要关注的事,知道这个问题的周总理早已不在了。大的形势下,我感到力不从心,小人物一个么! 核工业部科技委的领导保持了默认的沉默,主管局局长和室领导(他们都不再是白丁,而是有职称的技术干部!)都有明显的倾向。我清楚地明白,821的玻璃固化在短时间是做不到了,我不得不选择离开。 但是,时间是最好的检验,20多年过去了,821的废液还在罐子里。据说要和外国人签合同(也许已经签了),还得花钱买人家的,熔炉的退役问题也许已经得到解决,但愿如此。汶川地震震动了所有相关的人,据说当时核工业部主持此项工作的主管局的局长在退休之后曾后悔,表示,那时他不懂。可是不懂的领导能够拍板,做出错误的决策吗? 改革开放确实改变了我国的命运,但是,也不可否认,我们有些人曾经眼花缭乱,去过西方的人当时不清楚中国的实际,又没有扎实的实际工程经验,就这样,821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被延误了下来。 我认为,中国的建设在向外人学习先进技术时,依靠自己的探索和依据实情,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学习绝不能是简单抄袭。既不能盲目自负,也不能盲目追新,西方的市场经济绝不能天真地对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牛鲜花·刘长瑜·杨春霞
xu782219 2009-6-16 20:45
牛鲜花刘长瑜杨春霞 前些日子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描写的是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返城的故事。女主人公牛鲜花不是知青,而是月亮湾生产大队的革委会主任、知青管委会主任、县革委会委员、县武装部副部长,是典型的革命闯将。她表里如一,即使在家里也要逼迫老父母背领袖的老三篇。和许多人一样,领袖的盖世大功使她崇拜,进而懵懂、盲目,不折不扣地执行上面传达下来的指示,坚决地跟着领袖实践主义,批判封资修,扫除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牛鬼蛇神。 但是,她内心深处人的本性仍未泯灭。她善良、纯朴,爱美,热爱文艺,在批判知青读《红与黑》时,她喜欢上了《红与黑》;她热爱艺术,喜欢表演,在各种艺术都被封杀的时代,除了革命样板戏之外,她看不到其他的文艺形式。她在仅能公开的几出戏中,发掘出其中的美,她喜欢上了京剧《红灯记》和舶来的芭蕾舞演绎的《白毛女》,并且要男扮女装演杨白劳。进城后,进剧团、唱大鼓,在市场经济中又闯出辉煌业绩。 牛鲜花不自觉地喜欢《红与黑》,后来又努力地经营以前批判的倒买倒卖、投机倒把的公司,这又从根本上否定了她文革中身体力行的主旨,这可以看做是她的觉醒,是对文革的否定。 当年饰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刘长瑜,文革后又演《红楼二尤》中的二尤、《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桃花村》的春兰,还授徒耿巧云等演这类戏;饰演现代京剧《杜鹃山》中女主角柯湘的杨春霞,现在又在演昆曲《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演白骨精;这可都是文革中批判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牛鬼蛇神戏啊!她们当年红极一时,岂是牛鲜花所能比?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和牛鲜花一样,走过了崇拜、懵懂、盲目和觉醒这一历程的,像张志新者只是凤毛麟角。我在文革中,蹲牛棚,戴高帽、游大街、挨批斗、拔草、打扫厕所,过了三年的非人生活。直到 1969 年九大后被解放仍然对领袖感激涕零,一直生活在崇拜、懵懂、盲目之中。 1967 年 1 月 19 日 还正在挨斗中的我,戴着高帽子就填了一首《沁园春》词: 沁园春 文化革命 文化革命,澎湃汹涌,席卷全国。 笑牛鬼蛇神,惊恐万状; 党内老修,失魂落魄。 群情激昂,意气风发, 誓捣修正主义窝。 毛主席,指前进方向,万代无讹。 一斗二批三改,使中国革命快得多。 颂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破私立公,心中无我。 人类解放,共产主义, 我们毛主席掌舵。 万万岁,毛泽东思想,真理之歌。 虽不怎么合乎词律,却是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情。 1993 年 12 月 26 日 ,领袖百年诞辰,又填《沁园春》词纪念。 沁园春 纪念毛主席百年诞辰 一二二六,韶山日出,神州得救。 念千古人寰,豺狼当道; 劳苦百姓,怨恨无数。 马恩丰功,列斯伟绩, 推翻帝俄苏先祜。 贼赫秃,纂红色政权,党亡国右。 生死存亡搏斗,毛泽东思想擎天柱。 喜翻天覆地,睡狮苏醒; 山河日暖,民主沉浮。 文革已昨,改革开放, 中华走上富裕路。 新特色,我社会主义,屹立千秋。 领袖大概早就预感到有今日之变,所以生前提出要七八年搞一次文化大革命。而今让领袖失望了。但是历史确实是前进了,我们就不该再坚持两个凡是,要用领袖早前一直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指导我们前进。我不敢说我已完全觉醒了,但是我在努力理解。 闫妮饰演牛鲜花 l 刘长瑜饰演李铁梅 春霞饰演柯湘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7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