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语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语文

相关日志

高考英语、语文改革后的歌德巴赫猜想
热度 23 mdzhao 2013-10-24 15:38
对于家有考生要参加高考的人来说,最近多省传出的高考改革的信息一定是非常关注的,而最先放出清晰方案的是北京,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框架方案,从2014年起,北京市中高考将陆续启动一系列改革,从试卷分值设置、招生方式、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渐进式改革。到2016年,高考英语总分将由150分降低到100分,一年考两次,成绩三年有效;语文分值将从150分提至180分。据相关报道,网络调查显示:超七成网民支持英语降低分值。 这个消息同样没被科学网关注,即便博客中有 王志刚 、 王橙 、 徐明昆 等博友写了几篇相关的博文,却没有太多反响,很快被淹没了。但我还是很不识趣,想在这个关注院士之争的热点下讨论一下高考改革的事情,毕竟高考指挥棒对教育的影响太大了,许多人也早就指出,不改变考试和录取制度,许多改革最终只会流于形式。那么这次动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会如改革者设想的那样,激发国人学习母语的热情,给那些不善于学习外语,却在数理方面的偏才、奇才、怪才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给地处偏僻乡村,英语成绩差的乡村学生带来了更多希望的曙光吗? 作为一个家长,刚经历过女儿的中考和高考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改革考试分数设计和考试形式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倒是可以作一个基本靠谱的猜想。 1.英语的情况。由于可以多次考,取最好的那次成绩,而且三年有效,对于有条件的学生来说,便等于可以提前把高考的一门成绩拿到手,大概初中毕业那年就会去参加英语考试,无疑小学和初中阶段会强化英语培训。如果这个学生很幸运,英语考了满分,OK,高中三年他大概基本便把英语扔掉了,主要精力都去攻克其他课程的难关了。如果很悲摧,他没有考到满分(不排除有些学生会把自己的理想成绩设定为90分、95分)或设定的理想成绩,他则都要继续强化、考试,直到考到那个分数为止,因为高考中的每一分之差,可能便是几百个名次的差距啊!其实以前我自己一直认为学生如果只有几分之差,根本不代表智力与能量的高下,但这个想法在女儿和她的老师的不断洗脑下得以改变。记得女儿中考还是高考中有一个30分的体育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这是一定必须拿满分的,因为这等于是白送的分数,比其他科目中的分好拿多了,体育的每个项目允许考两次,女儿很幸运,好像是一次就过了,拿了满分,她一个好朋友游泳少拿一分,便死活又练了以后去考第二次。我当时便认为那么辛苦去拿那一分还不如不要了,被女儿痛批,举出好几个一分之差的惨痛教训。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原来的老脑子的确跟不上趟,女儿的高中和大学都是踩着分数线进去的,还真不能差那几分呢!高考的英语听力,浙江是先考而且有两次机会的,女儿在英语上不那么幸运,第一次考得很差,据说是她们那个教室的音响有问题,便没有选择地只能去考第二次。象她那样考得太差去考第二次还没什么,我一个同事的女儿考了29分,却非常懊恼一定要去重考,我当时也说,自己女儿考到这个分数肯定不考第二次了,可她一定再考了第二次,好在第二次拿了满分,否则便也是白考啊。当然,我女儿第二次都没考到满分。从这个例子便可预见,英语考试形式改变后的基本形态,英语培训机构应该有了更多的商机,英语的重视和拼搏则会提前。 前面猜想属于城市中的情况,那么再看看农村,特别是没条件参加强化培训的那些孩子,可能的情况是,因为英语分值降低,对它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降低,到大学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将有更大的差距,学生间英语的鸿沟可能要到大学去填了。这让我想到自己大学时候的英语,那时英语好像只算10分,不少同学是不会英语的,大学英语学的许国璋英语,从ABCD学起,而我们却从小学三年级就学英语了,所以上英语课就都去看别的书了。当然有些上进心强或本来便想出国的同学会去选高级英语的课程,不过我这样不求上进而且从内心有点排斥英语的人,便当英语课是放假了,欢乐得很。整个大学,自己感觉英语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毕业的时候大概与高中的程度基本一样。我猜英语考试改革后,到了大学便可能出现我们大学时那样的情况,当然可能没那么严重。 2. 语文的情况。语文总分增加,对语文好的同学可能算个福音,但难说这便能提高他们学校母语的热情,而是更重视语文的考试训练,练那些生僻字、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归纳、不同词语的辨析等等。从现在高考的情况看,真正热爱文学或写作的学生,未必能取得语文高分,那些在写作上多奇思妙想,在文字表达上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往往只能落个低分,而作为语文考试训练的那些东西其实是毫无乐趣可言的,生生把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拆解得支离破碎、僵化死板,反倒可能扼杀学生本来尚存的一点对语文的喜爱之情。在高考中,语文是一门最容易出现意外情况的学科,带着很强的撞大运的色彩,一些被认为语文不好的学生,运气好了可能语文竟拿了高分,而一些被认为语文很好的学生,如运气不佳,便可能在语文这门考试中败走麦城。正如 徐明昆 博主所说,语文的选拔作用其实是不明显的。 看了我这些分析和猜想,大概有人会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承认,对于高考和教育改革,我的确感到非常痛心和无力,便如前几天写的那篇博文“ 教育真是病得不轻 ”所说,包括许多博友的评论,大家都能看到问题,都知道有病,但却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已经开出来的药方也明显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可能没治好原来的病,却弄出了新的毛病。这次高考改革的方案,只怕还是这样。
个人分类: 教与学|6557 次阅读|46 个评论
增加语文的权重,有利于母语?
热度 4 oldsnake 2013-10-22 15:38
  昨天写了篇博文“ 调整语文和英语的权重,能减负吗? ”,针对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征求意见方案,有感而发。这次换一个角度,回锅再炒一遍。   有不少人从增加对母语的重视,防止英语排挤母语的角度,看待中英文在高考中的比重调整。有网友就举例说曾经有国学达人,因为英语成绩不够,无法考上古籍整理专业的研究生。还有网友认为诸如中医之类的专业,也不应该强求英语水平。还有更多人看到孩子们的母语阅读、表达、理解能力不足,需要加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英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这里暂且先不做英汉之争,现在的问题是:增加考试中语文的权重,就有利于母语了吗?   首先肯定出发点是好的。其次,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母语的权重必然大于外语,考试中母语的权重大于外语,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觉得问题的根源不是母语外语争宠的问题,不是一个总和固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造成母语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   试想,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增加语文的权重,必然导致增加对语文分数的重视,而并不必然导致对母语的重视。对语文分数的重视,将转化为对语文应试技巧的重视,阅读理解,要按照命题者唯一的答案来归纳中心思想;作文,要紧扣命题者自身的原意进行八股式的阐述;还有无穷无尽的背诵,以及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生字和听写的强度都要增加......   母语学习和其他任何学习都一样,应该是兴趣驱动的。我以为提高母语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以足够多的自主时间,自由地阅读,自主地思考,哪怕阅读内容从应试角度看是“闲书”。另外,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已经超出了母语本身的范畴,功夫在书外,更远在考试题目之外。   而从应试教育角度加强语文教学,很有可能因为强度过高、枯燥无味,毁掉孩子对母语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   立此文字为志,过几年大家看效果。希望我的预言落空,“加强母语”没对孩子们造成实际伤害。
个人分类: 教育的思考|3355 次阅读|13 个评论
高考语文得过一百分
chemicalbond 2013-10-22 06:53
新闻里面说,新的高考政策为了鼓励大家把青春年华 现身 于火热国语学习,毅然决定贬低洋文的重要性,把高考英文 分数 从150降低到100,语文分数从150提高到180. 感谢上帝,我在N多年前就考完了大学,否则,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场恶梦。在那个语文总分120分的年代,我考个67分;用现在180分进制来变换一下,就是100分。 100分万岁。。。。。。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2016年高考:英语100分 语文180分
热度 1 flingbaby 2013-10-21 18:47
释放出了以后更加注重国学,减少英语的比重了吗。这种导向性的信号对以后学生是利是弊呢?
20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学网的博友如何看待北京2016年高考:英语100分 语文180分?
lzxun123 2013-10-21 17:35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下调至100分】北京市教委今天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①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②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③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④数学150分不变。(央视记者张伟泽) 据央视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高考将增加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英语可以一年两次考试,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分值上调,英语化学分值下降】北京市教委今天透露,2016年中考改革要点:①语文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②英语将由120分下降至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50分;③化学从80分下降至60分;④数学物理分值不变。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0/21/30516394_0.shtml
个人分类: 博览|2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待,美丽的魅力语文
热度 31 freefloating 2013-10-2 20:05
好友的外甥女前两天 QQ 我:“阿姨,最近写了个关于学校语文学习的随笔,等我打出来发给你看看吧,指点一下。” 回复非常期待,并说可以放在科学网让大家讨论一下。 我去年夏天的时候和她深聊过一次,很聪明很有思想和理想的小美女,也简单地辅导了一下她的物理,虽然好友认为她的物理有问题,担心成为她高考的障碍,接触中我确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但的确 很担心她的老师们会用高考为借口来掩盖自己的无能,用低劣的应试化教学,固化她的思维,扼杀她的兴趣 ,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物理,若是你不爱它,是很难单靠特定的方法就学好的,而爱需要爱的引导。 我只能给她鼓励:像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搞定老师要求的,再追求自己喜欢的,本也能没有问题。 其实哪一门课程又不是这样呢?你爱的课程,怎么可能学不好,学好了,又怎么可能考不好呢?我不太了解现在的高考,我只知道我们那个时候,对于我,所有的课程都是可以喜欢的,而且因为喜欢,所以会看小说,看书评,看百科全书,看中学生数理化……参加青萌文学社,参加数奥,物奥,参加生物小组……没有熬夜的痛苦,没感觉题海的煎熬,就可以得到足以夸耀的高考成绩。难道若干年后,现在的高考环境真的就更加恶劣了吗? 今天她发过来。 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 。 保护孩子的热情和兴趣,至少是我们每个成年人能做的而且确定有意义的事情。 期待,美丽的魅力语文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考场)作文,不是写文章。” 曾经我不明白,作文和文章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一个老师要看一个不要而已。年月流去我走过高一高二走进高三,终于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终于慢慢地觉得,这话真对,却又让我感到淡淡的心酸和讽刺。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龙凤为图汉字为记的中华文化,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凝成简单的“语文”两个字,为什么被一层层过滤压缩失掉了最有灵气最美丽的部分?为什么她变成了考试的工具,而不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母语了呢? 身边的人每天都捧着厚厚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不停地翻着记着抄着写着,只恨不得把那一个个生僻字都变成亲密的朋友让他们在高考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我不能说这种现象是好还是不好,是有用还是没有用,因为我也是这浩浩荡荡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没有选择,必须越过高考的龙门才可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只不过,在这堆起来山一样高的红色字典面前,我曾经最爱的语文,我为之疯狂着迷的语文,似乎离我越来越远。 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写过:“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长长的一篇文章里,这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地方。先生对美丽的中文充满的是深深的爱和珍重,而如今的我们呢?有几个人会去欣赏中文的美,有几个人会沉得下心细细地看那些笔划完美和谐、读来如怨如慕如咆哮如叹息的方块字呢!我们只关注高考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只关注老师印发的一份份复习材料,语文已经变成了许多学生的负担,变成了噩梦。我们对中文的爱还剩多少,我们真正修炼的文学素养又有多少呢? 我是个很喜欢看书的人,学校时间紧但我也坚持每个月读透一本书,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张爱玲的小说,三毛的散文,甚至连枯燥的费正清先生的中国史研究都沉着心看完一遍又一遍。从读书当中收获的东西是我引以为豪最为珍重的。一直以为很多人和我志同道合,但从高二开始我渐渐发现,和我一样喜欢看书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说起各种阅读题的答题模式,每个人都能流利的背出来,可是当我想和朋友分享我喜欢的书,他们却只会说:“啊,没听说过啊。”我们的语文学习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有目的性,我承认这对我们高考有很大的帮助,我也一直都照着老师领的路一步步前进。只是偶尔会想,等到我们高考结束之后,当这些规律套路都失去作用的时候,我们还留得下什么?我们是不是也要变成那些离开了电脑之后就不会写字的人,也要变成那些熟悉各种修真修仙小说却不知道季羡林贾平凹是谁的人,也要逐渐与严肃文学背道而驰变成肤浅庸俗的人?我不愿,真心的不愿。但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做不到足够潇洒地抛开那些辅导书复习材料去找我喜欢的林语堂孔尚任,我不能在作文中抒发我十八岁真正的感情,我的阅读课一点点被数学英语蚕食,我的课余时间也填满了政治历史理论常识。可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只能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与我越来越陌生,看着那些美丽的方块字在被我冷落的角落偷偷哭泣,我什么都做不了。 对于应试教育,我很理解,也不排斥。我承认这是最好的公平竞争的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但我排斥的是为了应试,丢掉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有时真的很想问问我们的老师,当我们开始排斥自己的母语衍生出的学科时,即使我们赢得了高考,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考到满分,又真的是对我们最好的结果吗?如果真的不希望中华文化一点点失却了本来的美,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蜕变出一个更加美丽的魅力的语文。 我们都是这环境中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 刚才她告诉我,由于分科,终于可以不学物理了。于是我释然了很多…… 我告诉她:我觉得语文基本功很重要的,什么学习方式都可以锻炼基本功,不要排斥,但是要用心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是希望,假使现在的高考已然让背答案背字典变成了必修功,也可以让她心情兴奋愉快些,我会告诉她,我高中的时候也会把一些我喜欢的文学评论记在本子上,学习一下人家的评论语言和套路,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有的写了,文学评价也是一种基本功,也是可以 美丽的魅力的“梦里寻他千百度”。 只是我担心,那些必背的考题答案是不是值得学习和背诵的文学评价。 推荐她看,也恳请大家也看看: 2013-08-24 《开讲啦 》 20130824 王澍 叛逆的征途 ,这是一个 建筑学界诺贝尔奖获得者 关于 文化、环保、创新、搬砖、良知、德行、叛逆、品位 …… 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已经看了第三遍了。 “我想不清楚,我就不敢做” “保持最初理想的纯度” “对自己的内心非常真诚” “自觉的选择站在边缘” “叛逆是一种本事,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 ……………… 女孩儿说:好期待能理解我的老师啊。 我觉得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得更好。
个人分类: 来学往教|8197 次阅读|142 个评论
计算机语文一例
if229 2013-9-20 17:02
《计算机语文一例》 电脑出现故障,几个硬盘分区,C: D: E: F: G: ,例如:其中一个E: 显示是“Access denied”拒绝访问,其他分区都可以使用。为什么??? 思考了一下提示框的说明文字:“拒绝访问”——说明是权限不对,一般是没有权限访问。所以无法打开这个盘符,或者 无法访问这个盘下列的文件夹,受到权限!“您当前无权访问该文件夹”。 解决方法:也不难,就是取得文件权限,获取与其他盘符同样的权限,一般是“everyone”。
个人分类: 计算机|2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孩子们受折腾的字谜
热度 4 shxzhang 2013-8-12 18:32
小学生暑假作业难偏错评析之一:让孩子们受折腾的字谜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小 序 七月中旬某天,在校园散步,听见几个十来岁的小学生议论暑假作业,都在说:好多题目太难,自己做不出,爸爸妈妈也做不出,连爷爷奶奶都做不出。 这几个十来岁的小学生有一半鉴认识,他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都是有相当高的文化程度的大学员工。 这几年,每年都要讲中小学《课程与教材分析》课程,小学生的议论是送上门来的调研机会,自然不会放过。鉴走到孩子们中间,问他们做什么作业,做了多少,难不难,叫他们把作业本拿给鉴看。他们拿出一堆作业本,有语文,有数学,有英语,都是有正式书号的出版物(当然有可能是伪出版物)。 第二天,鉴找机会与这些小学生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闲聊,绕到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上,有时特别绕到暑假作业上。 聊到孩子们的暑假作业,文化程度较高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多诉苦说:孩子的作业一大堆,又难又偏又怪,不少题目我们要先花大气力钻研,才能帮助孩子们。 文化程度稍低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们反而比较平静,或者说比较无奈,多说:孩子的作业一大堆,孩子做不出,我们也做不出,只好花钱请老师辅导。鉴问:怎么辅导?他们说:到老师家里去,或者参加校外暑假辅导班,听老师讲答案。鉴问:收费吗?他们回答:都收费,便宜的每小时二十块钱,贵的八九十块甚至一百块。 闲聊之后,鉴决定抽样阅读一两本小学生暑假作业。在一叠小学生(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本中,鉴闭着眼睛抽出一本,睁开眼睛一看,是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快乐暑假·精彩每一天”《语文·四年级》。鉴决定就通读这本作业。 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十年前,有一位领导批评过中小学教材的“繁难偏旧错”,十年后的今天,小学作业中竟然还存在大量的“繁难偏旧错”、尤其是大量的“难偏错”。这样抽取样本,具有高度的随机性,是考察小学作业的“难偏错”问题的好案例。 让孩子们受折腾的字谜 一、字谜抄录 “快乐暑假·精彩每一天”《语文·四年级》有一个“字词世界”板块,其中有一项是“字谜”。有些字谜,有猜谜提示;有的字谜,没有提示。抄录如下: 第 5 页字谜: 字谜。猜字谜可以根据字谜谜面的字形组合来推断谜底,如“关中”打一字,谜面是“关中”,关的中间就是一个工字,可见谜底是“工”。请根据同一原理推断下面的字谜。 斧头 ——打一汉字() 田间 ——打一汉字() 早上 ——打一汉字() 歪头 ——打一汉字() 第 7 页字谜: 字谜。猜字谜可以根据字谜谜面的字形组合来推断谜底,如“关中”打一字,谜面是“关中”,关的中间就是一个工字,可见谜底是“工”。请根据同一原理推断下面的字谜。 园里 ——打一汉字() 狗窝 ——打一汉字() 童心 ——打一汉字() 一日 ——打一汉字() 第 9 页字谜: 字谜。猜字谜可以根据字谜谜面的字形组合来推断谜底,如“关中”打一字,谜面是“关中”,关的中间就是一个工字,可见谜底是“工”。请根据同一原理推断下面的字谜。 毛竹 ——打一汉字() 元首 ——打一汉字() 充足 ——打一汉字() 空前 ——打一汉字() 第 13 页字谜: 字谜。猜字谜可以根据字谜谜面的意思来推断谜底,如“潜”打一字,谜面“潜”的意思是钻入水里面去,可见谜底是“汆”。请根据同一原理推断下面的字谜。 住手 ——打一汉字() 木偶 ——打一汉字() 告别 ——打一汉字() 外孙 ——打一汉字() 枯泉 ——打一汉字() 第 17 页“猜字谜”: 水落石出 ——打一汉字() 有目共睹 ——打一汉字() 表里如一 ——打一汉字() 上行下效 ——打一汉字() 第 25 页字谜: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谜,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不管去掉上或下或中间的结构,它都能保持成为一个汉字,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去掉上面是字,去掉下面是字,去掉中间中字,去掉上下是字。 第 27 页字谜: 同学们,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谜,这个字不管怎么砍,都带有一个“木”字,它本身却和树无关,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 第 29 页“猜字谜”: 语言不生动 ——打一汉字() 一寸少一点 ——打一汉字() 千里一线穿 ——打一汉字() 秀才割水稻 ——打一汉字() 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汉字() 第 31 页“猜字谜”: 甜一半,辣一半 ——打一汉字() 记一半,忘一半 ——打一汉字() 要一半,扔一半 ——打一汉字() 取一半,送一半 ——打一汉字() 你一半,我一半 ——打一汉字() 第 33 页“猜字谜”: 除虫才能丰收 ——打一汉字() 兄无儿妹无女 ——打一汉字() 两点一直,一直两点 ——打一汉字()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打一汉字() 先写上半截,后写下半截 ——打一汉字() 第 35 页“猜字谜”: 断一半接一半,接起来还是断 ——打一汉字() 瓜熟了,蒂落了;手一伸,逮着了。 ——打一汉字() 四面墙,不透风;一小孩,坐当中。 ——打一汉字() 一个门户没有墙,一员大将下面藏,看看分明关云长,细认又是楚霸王。 ——打一汉字() 第 39 页“猜字谜”: 两个幼儿去爬山,没有力气上山巅,归家又怕人家笑,躺在山中不回还。 ——打一汉字() 添马不是骡马,添火做饭烧茶,添草生在沼泽,添方可住人家。 ——打一汉字()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打一汉字() 远看像个字,近看不是字,字上添两点,你猜是啥字。 ——打一汉字() 第 41 页“猜字谜”: 一木口中栽,非困也非呆,你若猜作杏,仍未猜出来。 ——打一汉字() 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要想猜出来,必须动脑筋。 ——打一汉字() 老大老二和老三,兄弟三个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剩下小弟在下边。 ——打一汉字() 二、字谜与小学语文课程 让小学生猜字谜,选择得当,可以是一件好事;选择不得当,则也可以是一件坏事。而选择关涉谜面、解谜理路、解谜所需汉字知识、解谜所需文化背景知识、谜底等多个面度。 谜面简洁、明晰、有趣,解谜理路符合小学生汉字习得规律并且不超出小学生阶段性汉字认知水平,解谜所需汉字知识与背景知识不超出小学生阶段性知识积累,谜底不超出小学生阶段性识字范围,让他们猜字谜,可以达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的目标,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谜面复杂、艰深、无趣,解谜理路不符合小学生汉字习得规律并且超出小学生阶段性汉字认知水平,解谜所需汉字知识与背景知识超出小学生阶段性知识积累,谜底超出小学生阶段性识字范围,让他们猜字谜,则不利于实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前,第 6 页)的目标,应该说,是一件坏事。 三、字谜评析 (一)谜面 从谜面看,所选字谜基本上都简洁、明晰,应该说,没有超过小学四年级学生理解力上限。不过,许多趣味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二)解谜理路 从解谜理路、即解谜理念与技术路径看,除第 5 页、第 7 页、第 9 页所列之外,所选字谜多数不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汉字习得规律,超出小学四年级学生阶段性汉字认知水平。 解谜理路,对于成年人、特别是成年谜语玩家,通常用谜格来提示。标示谜格,是最经济、最准确的解谜理路提示。为小学生提示解谜理路,标示谜格不够,也不可行,因为,对他们而言,谜格知识太复杂,太艰深。直接说明是明智之举,但是,必须把解谜理路说明白,说准确。 第 5 页、第 7 页、第 9 页所给猜谜说明,鉴接触(并且暗中测试)的小学生中,多数人读不懂,因此,多数人猜不出谜底。鉴试图另做解释: 猜字谜,先学猜拆字字谜和组字字谜。拆字字谜,是从一个字中拆出谜面提示的部分,得到另一个字。“关中”就是一个拆字字谜。谜面“关中”,实际上是说“关”字中部,可以直接读成“关字中部”。“关”字中部是“工”字,谜底就是“工”字。 鉴另做解释后,小学生们基本上都把“斧头”读成“斧字头部”,把“田间”读成“田字中间部分”,把“歪头”读成“歪字头部”,把“元首”读成“元字首部”,因此,得出第 5 页、第 7 页、第 9 页多数字谜谜底。但是,多数人仍然猜不出“狗窝”、“一日”、“毛竹”谜底。 “狗窝”读成“狗字窝部”得不到谜底,要读成“狗字心窝部分”才能得到谜底。“毛竹”要读成同音“毛足”,再读成“毛字足部”,才能得到谜底;但是,“竹”与“足”湖南方言中同音,在普通话中却读音不同,而鉴接触(并且暗中测试的)小学生都不会湖南方言。 “一日”,根据猜谜说明所说“同一原理”根据推断不出谜底,因为不是拆字字谜,根据拆字字谜解谜理路也解不出谜底;根据另外原理推断,才能得到谜底。 实际上,第 5 页、第 7 页、第 9 页的猜谜说明本身存在两个问题:一,原理说明与案例说明不匹配,即“可以根据字谜谜面的字形组合来推断谜底”和“关中”案例说明不匹配;二,猜谜说明与所给字谜不完全匹配。 第 13 页猜谜说明,鉴接触(并且暗中测试)的小学生中,多数人读不懂,因此,多数人猜不出谜底。鉴另做解释,仍然有多数人猜不出。这页五个字谜,没有一个可以根据说明所给“同一原理”推断出谜底。要推断出这五个字谜的谜底,只有根据另外原理,而且不止一个原理。 “住手”解谜理路为:第一步,释谜面语意,得到“止手”或“手止”;第二步,先将谜面语意转换为过渡谜面,得到“止手”或“手止”;第三步,再将过渡谜面转换为表意偏旁部首,“止”仍然是“止”,“手”变成提手旁;第四步,组合所得表意偏旁部首,得到谜底“扯”字。“告别”解谜理路和“住手”相同:第一步,释意,得到“分手”或“手分”;……;最后一步,组合,得到谜底“扮”字。“外孙”解谜理路和“住手”、“告别”相似,但有不同之处:第一步,释意,得“女儿的儿子”或“女(之)子”;……;最后一步,组合,得到谜底“好”字。“木偶”,木成偶,两木偶立,谜底是“林”字。“枯泉”,无水泉,泉字去水,谜底为“白”字。 第 13 页五个字谜,属于至少三个类型,不可能根据“同一原理”推断出谜底。让人“同一原理”去推断三种不同类型的字谜,别说是小学生,成年人都做不到。实际上,这里又存在问题:猜谜说明与所给字谜不匹配。 第 27 页字谜的猜谜说明与所给字谜不匹配。说明“不管怎么砍”包括砍上面、砍下面、砍左边、砍右边和砍中间,而字谜谜面却不包括砍上面和砍下面。实际上,这是一个简单字谜,多余的说明,不但把问题复杂化,而且导致不匹配。 猜谜说明中原理与案例的不匹配,猜谜说明与所给字谜的不匹配,实际上都是错位,可能由认识错误导致,可能由表达错误导致。无论是认识错误还是表达错误,都是错误。 第 17 页、第 29 页、第 31 页、第 33 页、第 35 页、第 39 页、第 41 页各页所列字谜,基本上都是字谜杂汇,没有给猜谜说明,因为是杂汇,也不可能给出“同一原理”。这些字谜中,有一些是以简化汉字为谜底的新字谜,制谜没有明确的理路,解谜也因此没有明确的理路。这些字谜,鉴接触(且并暗中测试的)小学生,多数人只能独立猜出解谜理路简单的拆字字谜和组字字谜。 猜不出谜底的字谜,大多数的解谜理路过于复杂,不符合小学生汉字习得规律并且超出小学生阶段性汉字认知水平。 (三)解谜所需汉字知识 解谜汉字字谜,必须具备一定的汉字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字音知识,熟识所涉汉字读音;字义知识,熟悉所涉汉字意义,包括基本意义与各种转义;字形知识,熟知所涉汉字结构、构件、构件意义与结构意义。所涉汉字,包括谜面汉字、过渡谜面汉字、释义汉字、谜底汉字。汉字知识,起码是认识所涉汉字;但是,仅仅认识所涉汉字,不等具备必须汉字知识。 上述字谜、尤其是猜不出谜底的字谜中,有不少解谜所需汉字知识超出小学四年级学生阶段性知识积累。如: 第 17 页“有目共睹”,谜面中“睹”字不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之“字表一”所列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一至二级;第二阶段,三至四年级;第三阶段,五至六年级) 2500 字中(同前,第 46 至第 70 页)。 第 35 页“四面墙,不透风;一小孩,坐当中。”,如果与“四面墙,不透风;一女孩,坐当中。”相同,谜底是“囡”字,虽然简单,却不是常用汉字,超出大多数小学四年级学生识字范围。如果谜底是其它汉字,则或超出大多数小学生识字范围,或超出大多数小学生字形知识积累。 第 39 页“远看像个字,近看不是字,字上添两点,你猜是啥字。”和第 41 页“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要想猜出来,必须动脑筋。”,解谜所需字形知识超出大多数小学四年级学生知识积累,准确地说是,解谜所需字形知识为俗知识、偏知识或伪知识,与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学字形雅知识、正知识或真知识不符。顺便说一句,汉字俗知识、偏知识或伪知识多,能让民间拆字先生在字中自由地翻筋斗,也能伤害雅知识、正知识或真知识,让中小学生在字中栽跟斗。 解谜理路过于复杂的字谜,其各步骤所需汉字知识,经常超出小学四年级学生阶段性知识积累。 (四)解谜所需背景知识 解谜汉字字谜,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至少包括四大方面: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知识;社会知识,包括经济、教育、政治、法律等方面知识;自然知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地质等方面知识;日常生活知识。 上述字谜、尤其是猜不出谜底的字谜中,有不少解谜所需背景知识超出小学四年级学生阶段性知识积累。如: 第 35 页“一个门户没有墙,一员大将下面藏,看看分明关云长,细认又是楚霸王。”所需人文知识超出大多数小学四年级学生积累。关云长,名羽,字云长,是汉末名将,蜀国大将。项羽,名籍,字羽,是西楚霸王,楚汉相争中,败于刘邦。如果不知道两人名与字及生平事迹,就不可能推断出谜底,而关云长与项羽两人名与字及生平事迹,对于大多数年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在知识盲区。 第 39 页“添马不是骡马,添火做饭烧茶,添草生在沼泽,添方可住人家。”前三句所需自然知识与日常生活知识超出大多数小学四年级学生、特别是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积累。 第 13 页“外孙”及谜底本来相当简单,因为“外婆”、“外公”、“外孙”是常见外亲称谓。但是,在当代中国,很多外公与外婆不愿意称外孙为“外孙”,而更愿意也更习惯于称外孙为“孙”,不愿意外孙称自己为“外公”与“外婆”,而更愿意也更习惯于外孙称自己为“爷爷”与“奶奶”或同义方言称谓,因此,外孙们多顺外公与外婆心愿,改用内亲称谓。这一趋势使得很多八零后、尤其是城市八零后不知道“外公”、“外婆”与“外孙”一类称谓的含义与所指。一位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学生说过一件事:她们教小班孩子们背诵“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孩子们都学以致用,但是,令外公与外婆十分不快,好几个孩子的外公与外婆进行“纠正”。孩子们回来说:老师,妈妈的爸爸叫爷爷,妈妈的妈妈叫奶奶,不这么叫就没牛奶喝,没玩具玩。 (五)谜底 上述字谜谜底,从简单程度与常用程度上看,大多数没有走出小学生识字范围。 根据使用频率估测,只有几个谜底超出。第 17 页“上行下效”的谜底汉字虽然简单,但不是现代生活常用汉字,其意义与所指不见于多数人日常交流与日常生活。第 35 页“四面墙,不透风;一小孩,坐当中。”可能谜底“囡”字超出。 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看,超出数量要大得多。如第 17 页“上行下效”、第 27 页字谜、第 33 页“除虫才能丰收”等谜底和“囡”字,都不在《附录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之“字表一”所列第三阶段 2500 字中(同前,第 46 至第 70 页)。 综合地看,虽然多数字谜谜面没有超过理解力上限,谜底没有超出认字范围,但是,很多字谜解谜理路过于复杂,解谜所需汉字知识与背景知识超出阶段性积累,使得上述字谜多数成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猜不出谜底的难题。 一旦多数字谜是猜不出谜底的难题,猜谜便变得无趣,变成一种负担,变成一种折腾,不但会让孩子们的暑假不快乐,还会抑制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伤害孩子们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如果想通过猜字谜来“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字谜,对课程标准,对字谜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对字谜与日常交流所涉汉字的关联,对于语文教学基本理念与基本路径,都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5911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文,无处可去!
热度 2 jlxt33 2013-8-5 20:54
今天的会议全程用英文,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者说的顺畅明白不足为奇。母语为中文的中国学者的英文水平也令人赞叹。 仔细想想,我自己从开始接触英文学英文开始算,少说有三十年了,花了多少时间真是无法计算,但感觉付出和收获不相符。至今为止,好像英语听说读写不过关,似乎没法开展学术交流了。 好在咱从小接触的中文多,也喜欢读书作文,至少到现在说话行文还算过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童子功的话,真不知会是怎样。 由此想到前几天几位朋友聚餐谈到孩子们暑假的学习。两位小学生都在学奥数,我很惊讶,不是说不让搞奥数了吗?答曰:名称不同了,实质不变的。小升初入学要考数学,若想进入心仪的学校,基本就是得考奥数啦,所以孩子必须学。 更惊讶的是,小升初的时候,某些名校是要入学考试的,其中语文20%,数学和英语各40%,所以孩子们从两三岁开始学英文,小学开始学奥数,几年级后开始学八股文般的作文。从小几乎没什么时间阅读。 ​本人觉得人在阅读的时候就是最有气质的时候,从小习惯于阅读是气质和智慧的积累。现在本来就电子产品泛滥,读书很少了。若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的话,基本就没有阅读存在的缝隙了。语文存在于哪里呢?
个人分类: 瞅瞅生活|3032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彻底根治”中“彻底”二字是否多余到一个量子力学疑难问题
热度 6 qhliu 2013-6-20 22:27
一,“彻底根治”算不算语病? 今天(6月20日),《潇湘晨报》上有篇文章讨论 “彻底根治”算不算语病 的问题 。 参与讨论者众,俨然一个 热点。 今年 2013 年高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卷第一大题3小题如下: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 .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 .要彻底根治 “ 中国式过马路 ” 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 【答案】B 【解析】本题是选择有语病的一项,“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暗换主语,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病句考查归根结底还是考查一个考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找主干,理枝叶,识例句”是最基本的方法。 ———————— 问题是:选择 D 出现了“ 彻底根治 ”! 湖南省语言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蒋冀骋教授 , 2013 年湖南高考语文评卷核心组副组长、博士生导师 郑贤章教授,同时为标准答案背书。他们 引经据典,从理论高度,约定俗成等方面说明: “彻底根治”从语法上来说并没有问题,从语用上来说,“彻底”二字则起到了一个强调的作用。 学问的精髓不在于正向时是否能说得通,而在于反向时为什么说不通? 不知道二位教授是否反过来考虑过 ,如果“彻底根治”代之以“根治”,是否有任何差异 ? 如果没有差异,是否至少说明这里多了两个字 ? 浅见是:“ 彻底根治 ”无非表达“ 根治 ”之含义。“ 彻底根治 ”和“用嘴吃饭”如出一辙, 市井地摊时有可见 。 如果坚持说 答案 D 没有瑕疵,但不能登 高考试卷之 大雅之堂 ! 二,我的疑问 每位大学教师每天都会碰到 这种“无伤大雅”的问题,要不要较真? 一位同事曾说:不要关心这些问题!算出来的人的长度不要超过火车就行了! 当然,更多的老师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应该严肃对待这些问题。 一些大学问家如Landau,Weinberg,杨振宁,赵凯华、吴崇试等等就是如此。 对这些问题较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和出发点。 给出一个新鲜例子如下。 三,有谁知道一维无限深势阱中央带有delta势的量子力学解? 初等量子力学 中有一道习题如下( Griffiths,Benjamin-Cummings, 2005 ) 和书本配套的习题解答( Griffiths,Pearson,200 5 )如下: 这个解答经过许多高人(例如钱伯初、曾谨言先生)检查,千锤百炼,流传甚广。 网络版 见 http://physicspages.com/2012/08/21/infinite-square-well-with-delta-function-barrier/ 中文版见钱伯初、曾谨言《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p.50. 问题是,这个答案完整无误吗? 这个 解答的精神是把原来在定态薛定谔方程的delta函数势能转化为波函数的边界条件, 且接受这种解法。但是上面的文献中都丢掉了一个解:能量为零的态。这个态非平凡!它和其它定态正交。没有这个态, Hilbert 空间不完备。 —————— 延展阅读 1, mirror : 和刘老师“彻底根治”的博文 . 2,搜狐论坛: 词语“彻底根治”有语病吗? 3,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654 次阅读|27 个评论
语言的变革——在中国绿色生态语文总部的演讲
hcrm 2013-6-17 22:20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来此与各位交流,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与体会,特别是在视频冲击文字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幻想与活力的时代,如同绿色一样。 我一直在想,假如没有语言,人类会怎样?最起码不会有我在此同各位交谈——还有能够与手机上网的朋友们同时交流。 我们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点,我不认为是直立行走,这个稍加训练的猫啊狗的都能做到,而且比我们更能引人注目——因为狗咬人是事故,人咬狗则成了新闻。呵呵,有点不雅,却很形象。 人是有思维的动物,这种特性来自于我们的语言,语言就是思维存在的方式——怎么理解?说白了,语言传达出来的是人的思维,即有什么样的思维,便会有什么样的语言。 人类的语言丰富多彩,除了成千上万的语种(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事实上,有很多语言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我们无法将其恢复过来),还有形式多样的语言,譬如婴儿的啼哭(有人也许会说,啼哭是语言吗?但是,我们知道,只要孩子一哭,我们就知道他或她在表达什么) ,脸部的表情,肢体的动作……等等,都在传递着我们由内而外的信息,从有声到无声,从有色到透明,甚至冷暖均有感受。说到底,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 人类的文明自有“语言”始,终结却未必。人类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史前、传统和现代——这是我个人的分类,不代表语言学家的观点。 我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人类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我所说的史前,同历史学家所讲的概念有所不同,这儿是指人类有口头和文字语言之前,即主要靠肢体及表情来表达的时期,介于现代猿人与现代人之间。这一阶段是人类思维形成的初期,形象一点,可以叫婴儿期。由于生物进化过程中,语言的基因也会遗传,所以我们通过对婴儿的观察,可以窥测到史前人类语言的一些特性: 1、婴儿从在妈妈子宫中孕育到出生,都是有听觉的,对声波有天生的接收能力。那么,他或她在听什么?当然,会听到各种杂音。然而,最能引起他注意的还是妈妈的声音,为什么?因为他遗传了人类的思维基因(亦即语言基因)——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是可以遗传的,所以孩子出生后,天生有语言的能力。 2、婴儿在眼睛尚不能看见或可以看见时,主要靠感觉来与世界交流,譬如他或她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妈妈的乳头来吮吸,可以通过妈妈或其他人的抚摸来探知安全与否……等等,这一些都是受其思维所支配的,亦即语言。我之前也说了,这种语言是肢体式的和表情式的,需要我们仔细去解读。 3、婴儿有天生的模仿及学习能力,能很快地掌握简单的字、词发音,譬如开口叫爸爸、妈妈。 我们人类所度过的史前语言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10万年前晚期智人(现代人)到今天,这一时期至少占据了8万年。据悉,印度文迪亚山脉最古的岩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为什么拿岩画来作考量?很简单,岩画是人类语言“形象化”的初始,即人类将语言不再单纯地寄之于发声、肢体及表情了,而是有了具体可见的“形象”。 从语言“形象化”后,人类的语言进入到了传统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叫成长期,我们的思维模式正是那一时期基本确定的,大致有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分。口语的表达十分清晰、流利了,各种语种逐步形成,文字被创造出来,人类真正进入到了“语言的世界”里。我们经常所说的“上下五千年”,大体就是止于此。 在语言的传统阶段,东西方思维逐渐分割了世界。这儿的所谓东方,主要是指四大文明古国;而西方则指欧洲,特别是史上的文艺复兴。尽管所处的思维体系不一样,譬如东方由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这儿所指的主要是先人对于哲学的思考),西方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主要是指西方从文艺转向哲学的思考 ),东西方却创造和发展出了共同的语言形式:绘画、音乐、舞蹈、文学、书法……等等(这些共同的形式在东西方的社会发展史中都可以找到,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 ,而且有相互交融的痕迹。 这些都说明什么?说明人类的语言体系其实是同一的,即出自同一种思维根式(这种思维根式,可以说也束缚了人类的思维。当我们逐步走向太空时,会发现人类的思维的局限性非常大,离宇宙中的真谛很遥远)。所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只是事物的两个面,有对立,也有统一。所以,东西方语言是可以互通的,即各类语言彼此能够翻译(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转译不同的语言?) 。我们同其他生物之间,目前还达不到这一程度,决然存在“隔阂”与“障碍”。 那么,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语言期了,这个的标志是计算机的出现,包括后来的衍生物网络。人机对话(注意,是人机对话,而非人与动物的对话) ,这是人类语言的自我突破,它使我们的语言实现了与异物交流。然而,前提仍然是以人类的语言为基石。可以说,这是体制内的革新。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这一语言变革时期,人类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步伐在加速(英语也好,中文也罢,最终都在向人类语言同一化的方向发展。或者换一种说法,即英语或中文,都在彼此吸纳与借鉴,抑或融合) ,这意味着人类将来必须寻求思维的突变,否则会加快人类灭亡的速度(这好比当人类全球化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我们这个世界其实越来越小了,世界的多样性正在消失,被“全球化”在同化,失去了继续探索和发展的动力) 。人类由语言思维始,未必由其终,却不可不预防。所以,语言的变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过去如此,今天如此,将来也一样——对于网络语言等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不要小看这股力量,它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今晚,我们由语音,提出视频,再最终确定文字,这不同的“讲述”方式,其实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的语言已然在转型了。只是现在正处于大转型的初始阶段,我们还无法预料将来人类语言到底会如何实现大变革。 最后我申明,这是人类语言未实现突变前的想法,不代表突变后的情形。 谢谢大家! 2013年6月17日夜 (这是才子第一次以“文字”的方式进行的讲座)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语文
热度 35 YC2011 2013-5-22 21:55
学语文 曾泳春 zuojun 开始写中文博客了!真的很惊艳,情真意切加小清新,一如她自己的模样。但是,我一瞥之下,也发现了一些语法错误,在中文里,称为病句。 zuojun, you wrote a sick sentence .“四周静得听不到一辆车,一只鸟”,这是病句。 In English, we can hear a car and a bird. I can hear you. While in Chinese, we should hear a sound. I should hear your voice . 所以,应该是“四周静得听不到一辆车、一只鸟的声音”。万籁俱寂,四周安静得似乎听得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这才是语文。 中学里学语文,修改病句是经常做的练习,也是我的拿手好戏。那年最难的习题,也不过是短短的几行笔记。(刘若英,《给十五岁的自己》)。那些习题也在岁月里逐渐淡去,但我依然记住了一些,比如“当......的时候”。“当”一定要与“的时候”配合: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也悄悄地滑落;当我想你的时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当我想你的时候,请听我诉说。(千百惠,《当我想你的时候》)。当句子比较短的时候,我们不会忘了“的时候”,但是当句子比较长时,“的时候”就经常会被忘记。如:当华灯初上,人们正匆忙地从四面八方赶回家(的时候),这个路口发生了一件小事。这个长句的“的时候”就很容易被遗忘。所以,动力火车有一首叫“当”的歌,显然是个病句。 谈到语文功底,妈妈是教语文的。有一次我回家乡,与很久很久没见过面的漳州一中的纺大校友聚会。漳州一中在纺大的校友,其实很少, 83 级 1 个, 85 级 2 个, 86 级 2 个, 87 级 2 个,后面好像就没有了,因为从 88 年开始,纺织业就以崩塌之势陷入谷底,我们是多么可怜啊,还费劲巴拉地在校园里学着专业,而专业已经崩塌了。这些校友毕业后统统进了漳州毛纺厂,经过几年的挣扎,他们见证了毛纺厂的倒掉,又统统被扔到社会上去寻找出路。多年以后,大家的生活都很安好,有的开了小厂,有的开了小店,有的进了政府机关,还有的进了当地的学校。令我意想不到而且十分感动的是,这么多年来,他们每隔几个月就会聚在一起,谈谈过去和现在,这么多年没有散过。而我因为一直不在家乡,所以从不知道他们的聚会,直到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第一次加入到这个我本该在的小团体。那次是我第一次参加他们的聚会,他们给我发短信:咏春,知道你要来参加聚会,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大家都忙开了,有的去刮脸,有的去理发,有的去买新衣服,有的去买礼物。我看到短信,想起了中学语文,多么熟悉的句型啊!我笑着把短信给妈妈看,谁知妈妈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病句,应该是“有的,有的,还有的”,妈妈痛心地说:你们语文没学好。 而在科学网上,我却看到了有着很好的语文功底的一段话:昨天,科学网传来阵阵女人的笑声,是陈安在唱歌?是卫军英在诵诗?是李学宽在献花?是邢志忠在侃笑话?还是蒋科学在给美女们讲皮草的故事?(黄秀清,《 公鸡斗母鸡,谁笑到最后 》)。看,这才叫语文功底。 No sick sentence . 好了,今天的语文就学到这里。我们可以不需要华丽的文笔,如“你说,我爱你。你巧笑嫣然地站在夏日里”;或者“ 我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与你走过的美丽与温柔,身边掠过光影流年,那是等待的痕迹。”但我们一定要让“当”有“的时候”,“有的,有的”,那么就要“还有的”。这些是基础。你可以写得不对,但我读着就别扭,而语文,情何以堪。 忽然想,下次审稿时,我写上这样的审稿意见: There are many sick sentences in this manuscript .估计编辑的眼镜会跌在地上,从此也不必叨扰审稿了。 姜育恒,《 多年以后 》。 为什么 经过多年以后 所有的过与错 无法解脱 为什么 经过多年以后 得失的过程 如此冷漠
8781 次阅读|100 个评论
语文方面的求助
热度 2 KUOLONG 2013-4-7 01:17
金冬雁 先生的 人类和动物医学的紧密配合是追踪禽流感的关键 精选 一文的标题 在我看来 不恰当, 应该修改成 : 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的紧密配合是追踪禽流感的关键或者人类健康和动物医学的紧密配合是追踪禽流感的关键 。 “ 人类和动物医学 的 ”已经是一个整体 , 修饰后面的紧密配合, 不恰当, 两者之间才有配合科研, 而单一整体可以说是内部协调 。 “ 人类和动物医学 的 ”如果不看成一个整体 , 那么 “ 人类和动物医学的紧密配合”就非常难以理解 , 甚至有点费解了 。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
2303 次阅读|3 个评论
字典猜想:用“数学”研究“语文”
热度 3 yangleader 2013-3-30 21:19
字典猜想:用“数学”研究“语文” ―――计算机写千字的新进展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猜想,称为“ 字典猜想 ”,即,以任何一本字典(比如,《新华字典》)中的全部字为“字库”,可以撰写出一篇 有内容的 文章(甚至是五言绝句诗或五言韵文),使得该字库中的每个字都会而且只会被使用一次(满足此条件的文章,史称“ 千字文 ”)。接着,我们以最新“百家姓”中的前一百个字为“字库”,通过数学概率分析,论证了这种千字文存在的可能性, 并借助计算机完成了一些实例 。比如,给出了如下 “百家姓”五言绝句诗 :“刘常杜史段,赵宋范李唐;魏傅顾吴侯,吕何韦秦王;洪武许万金,施钱谢龙康;孟孙贺邹曹,曾任尹彭江;夏雷潘谭田,沈董崔周汪;邵邱萧薛蔡,蒋罗陈于梁;熊廖毛徐卢,马冯邓牛黄;朱石戴苏林,白叶袁胡杨;严郑龚韩姜,陆丁余孔方;贾郭赖阎高,姚郝钟程张。” (一)前言 最近偶然发现:中文实在太奇妙了!用“处处留意皆文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简单罗列一下,至今的各种“怪文”层出不穷,比如: ( A )“ 单音文 ” :只用一个“音”(包括其不同的“调”)可以写出文章。例如, :嘟,… , 嘟,嘟…!堵,毒堵,都堵,堵都,渎都,黩都。独堵,独都堵,都督堵,妒堵督,睹都堵,读堵都。都督笃堵,毒渎独都;都堵肚堵,肚妒都督;独犊杜堵,赌椟杜堵;堵堵都督,督督堵度。杜堵赌杜牍,都督黩堵都;笃犊督堵都,堵都堵堵堵!嘟,嘟,…。 我们已经对《新华字典》中汉字的 400 余个音进行了测试,至少在已经进行的 150 个测试音中,无一失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对汉字而言,按每个音,都能够写出一篇“单音文” 。 ( B ) “同音文” :两篇文章称为同音文,如果它们的发音完全相同,但是,内容和含义又完全不同! 例如:“穴媳擂蜂好膀恙,忪于革命,衷于挡,爱增芬茗,怖望苯,痢肠奸腚,痘痔疡。痢肠奸腚,痘痔疡!”(为了不引起误解,此处略去了家喻户晓的同音伴文,以表明此处仅是严肃的学术研究,并无它意)。 ( C ) “单字文” :由单独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写成的文章。 例如,网上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读法: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读法: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横批:长长长长(读法: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 D ) 单字单音文 :由单独一个同音字的不同音调写成的文章。 例如,网上有这样的一幅对联。上联:好( h à o )好( h ǎ o )好( h à o )好( h ǎ o )好( h à o )好( h à o )好( h ǎ o );下联:好( h ǎ o )好( h à o )好( h ǎ o )好( h à o )好( h ǎ o )好( h ǎ o )好( h à o );横批:好( h à o )好( h ǎ o )好( h ǎ o )好( h à o )。 ( E ) 回序文 。以若干璇玑图为代表的各类可顺序阅读和逆序阅读的文章。 不过,本文将研究另外一种怪文,史称“ 千字文 ” ,在这样的文章中,任何字都不会重复出现! 第一篇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 502 —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 1000 个字,编纂成文。此文的开篇部分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 虽然,无法还原周兴嗣创作“千字文”的过程,但是,可以肯定,若无绝顶的语文水平,他不可能写出如此奇文!另外,我们也不知道,周兴嗣当初选择这 1000 个字时,是否有意进行了某种取舍。 本文将从数学上,以概率方式证明:对任何一个自然字库,即, 没有人工有意干扰的字库 (比如,《新华字典》中的所有汉字组成的字库等),都可以撰写出至少一篇满足“ 字不重叠 ”且“ 有内容” 两个条件的“千字文”。然后,本文以最新“百家姓”中,前一百个姓氏汉字为“字库”实例,来验收概率推理的正确性和可信性。 (二)重写绝诗版“百家姓”童谣 提起“百家姓”,大家立即就会想起那篇家喻户晓的童谣:“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楮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但是,这类文章不是本文要研究的“千字文”,虽然在此文中每个字也只出现一次(并未重复)。实际上,我们研究的“千字文”必须满足 两个条件 :其一,每个字都不重复出现;其二,文章是“活的”,即,每句话都是“有内容”的。 上述童谣只满足第一个条件,而它的每句话都完全没有内容,是“死的”。仅满足第一个条件的所谓“千字文”特别适合于计算机“创作”,因为计算机几乎在瞬间就能够把任何“字库”排列成绝句 韵文 ,比如,文献 就给出了多首韵律比传统“百家姓”童谣的韵律更顺的韵文。 在文献 中,我们虽然给出了两篇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百家姓千字文”故事(分别以最新百家姓的前 100 和 200 个姓氏字为“字库”),但是,这样的两篇故事都不是韵文,更不是“诗型”文, 都无法用数学方法进行存在性的概率分析 。因此,本文重新对“百家姓”进行改写,即,将它们改写成为“活的”且是“诗型”的韵文。 实例胜于雄辩!为了说明问题方便,本节的千字文“字库”为最新《百家姓》中的前 100 个汉字 ,即,“王、李、张、刘、陈、杨、黄、孙、周、吴、徐、赵、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为避免吓人的数学公式,此处,以例子的方式,仅介绍几个最终的计算结果,略去详细的数学推理过程: 例 1 )( 和谐社会 ), 四言版“ 连续韵 ”的“ 活百家姓 ”:“侯谢秦王,邱董洪汪,傅宋韦蒋,周顾吴姜,武郑戴方,罗陈于梁,牛高吕黄,马冯石常,钟魏郭唐,李萧杜康,崔龙徐江,白叶胡杨,熊毛孔张,施何林段,夏蔡陆田,任刘龚韩,许金余万,郝赖邵钱,贾史赵谭,雷邓贺袁,邹丁程严,沈姚薛范,朱苏卢潘,彭曹廖阎,孟尹曾孙。” 此例 1 )的逐句白话解释是:各地诸侯感谢秦王;邱先生管理洪涝事务;辅导宋先生,违背蒋先生;十分周全地照顾吴地的生姜;继承严谨,尊重规矩;把鱼网放在房梁上;牛很高大,其背脊是黄色的;马跑得很快,石头很坚硬,长久;城郭很宏大,钟楼很威严;李子树虽然很萧条,但是,杜仲树却很健康;猛龙在江中慢慢游动;胡杨林的叶子是白色的;熊毛的毛孔张开着;施种的是哪个路段的林木?夏天的野草长在陆地的田地中;委任刘先生来供养韩先生;承诺黄金万两;郝先生要赖掉邵先生的钱;赵先生在谈论贾家的历史;打击邓先生,祝贺袁先生;邹先生很壮实,而且规规矩矩;沈女士很好,是薛先生的榜样;红色的苏子林,黑色的淘米水;官府热热闹闹,但是,里巷却冷冷清清;尹府官员的第四代曾孙。 由此可见,例 1 )中的“百家姓”确实是“活的”,虽然,中途被迫两次“ 转韵 ”(由 ang 转为 an ,再转为 un ),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人类是能够读懂其意的。 例 2 )( 刘 先生乱点鸳鸯谱 ) ,四言版“ 间隙韵 ”的“ 活百家姓 ”:“ 刘杜史段,赵宋李唐;魏尹顾侯,吕韦秦王;洪武许金,施钱谢康;邹曹万钟,曾贺何方;郑戴吴傅,姚郝雷姜;朱石苏林,白叶胡杨;廖熊毛卢,马冯牛黄;孟夏潘谭,袁余彭汪;沈董薛田,崔龙徐江;贾郭阎高,丁孔周张;蔡萧邵邱,罗陈于梁;邓孙严程,龚韩赖蒋;陆任范常。 ” 此例 2 )的逐句白话解释是:刘先生杜撰历史片段,包括,赵家的宋朝,李家的唐朝;魏国官员如何照顾诸侯,吕不韦如何违逆秦王;洪武大帝如何许下重金,施舍钱财,感谢健康;邹地官府曾经如何敲响一万个钟,祝贺何方神圣;郝姓美女如何慎重地拥戴吴师傅,研磨生姜;红石头紫苏林中怎样长出白叶子的胡杨林;病愈后狗熊的毛是多么黑,马有多快,牛有多黄;初夏的淘米水太多,流水长长,形成很大的一个水溏;沈先生如何管理薛先生的田地,巨龙如何在江河中慢慢游荡;贾家的围城内门有多高,钉子的孔眼是如何向四周扩张;野草在邵地的山丘中枯萎,鱼网陈放在房梁上;邓家的子孙严格按规程行事,供养韩先生,依赖蒋先生;连续六届长久担任先进模范。 细细品味例 1 )和例 2 )之后,不难发现,在“活内容”的情况下,“间隙韵”更适合于人类的阅读习惯(也许是因为它们与熟知的“绝句诗”相近的原因吧),而且,还 不需要中途“转韵” ,即一个韵( ang )就贯穿全文。提醒:我们曾在 中指出,在“死内容”的情况下,结论刚好相反,即,死内容的“连续韵”比“间隔韵”更易让人接受。 由于例子“字库”的字数为 100 ,因此,四言版天生就有残缺,即,最后一句被切掉了一半。因此,下面再给出一个五言版“间隙韵”例子。 例 3 ) ,五言版“ 间隙韵 ”的“ 活百家姓 ”:“刘常杜史段,赵宋范李唐;魏傅顾吴侯,吕何韦秦王;洪武许万金,施钱谢龙康;孟孙贺邹曹,曾任尹彭江;夏雷潘谭田,沈董崔周汪;邵邱萧薛蔡,蒋罗陈于梁;熊廖毛徐卢,马冯邓牛黄;朱石戴苏林,白叶袁胡杨;严郑龚韩姜,陆丁余孔方;贾郭赖阎高,姚郝钟程张。” 此例的韵律始终未变,即一个韵( ang )贯穿全文,而且,它也是“活的”,其 逐句白话解释是:刘先生经常杜撰历史片段,比如,宋朝的赵家如何垂范唐朝的李家;魏国的太傅怎么照顾吴国的诸侯,吕不韦如何韦逆秦王;洪武大帝如何许诺万两黄金,施舍钱财感谢龙体健康;长孙去邹家官府庆贺,祝贺曾经担任管理汹涌彭湃的江河的官员;夏天打雷,淘米水都淤积成浩瀚的水田了,沈先生负责管理周边很长的大水溏;邵家的丘陵地上“赖蒿”的草苗都萧条了,蒋家的鱼网存放在房梁上;刚刚病俞的熊的毛发正在慢慢变黑,马很快,邓家的牛很黄;红色的石头像项链一样戴在“紫苏”林上,白色的叶子像长衣袖一样罩在胡杨林上;郑重严肃地奉献韩国出产的生姜,六个家丁都获得了富余的金钱(孔方兄);贾家的城郭仰仗其高大的内城门,郝美女广泛收集各种规程和主张。 比较上面的三个例子后,我们认为,在“字库”容量为 100 字的情况下,采用五言绝句诗来写“百家姓”既是可行的,其结果也是比较满意的。 (三)五言绝诗版“千字文”的数学分析 如果上节的三个例子纯粹是用蛮力编排出来的,那么,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本节来认真分析其数学原理,并用概率结果来说明“千字文”存在的 必然性 。 由姓氏字组成的“字库”可能是 最不适合于撰写“千字文”的“字库” ,因为,其中“字”之间的关联度最小,各“字”最独立,彼此最松散,从而,最难形成紧密的大众化语句!当然,姓氏“字库”也有好处,即,库中每个字均为“名词”,有利于组成“人话”。 仔细分析,本文“百家姓字库”中的这 100 个汉字后, 可以发现 : 1 )共有 56 个动词,即,从“库”中抽出任何一个字为动词的概率大于 0.5 ; 2 )共有 46 个形容词,即,从“库”中抽出任何一个字为形容词的概率约为 0.5 ; 3 )共有 24 个字同时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概率也不小,大约为 0.25 。 在继续分析之前,我们先把“ 人话 ”的含义特别解释如下:“人话”即指人类能够读懂的话,那怕是需要认真研读才能读懂的话,也都算“人话”。虽然并非汉字随意排列都能成“人话”(否则,“千字文”的撰写就没有任何难度了!),但是, “人话”的密集程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甚至包括语言学家,的意料! 比如,许多人都不会相信“谭谭谭”这三个字排成一句“人话”!实际上,这三个字不但是“人话”,而且,还是具有多重含义的人话,因为,作为名词,“谭”可作为一个姓氏;作为动词,“谭”同“谈”;作为形容词,“谭”意指“伟大”,所以,“谭谭谭”至少可以解释为: 1 )谭先生在谈论谭先生; 2 )伟大的谭先生正在谈话; … 等。其实像这种“名动名”、“形名动”、“动形名”等的“人话”还有很多,甚至随意从本文的“字库”中选三个字排成一行后,它 形成“人话”的概率远远超过 0.5 !虽然一般人很难判断某句话是否是“人话”,但是, 普通人却可以很轻松地判断某些字的排列是否形成“大众话” (对计算机来说,它不用,也没那个智力,区分“人话”和“大众话”)。 为便于分析,下面我们锁定用“百家姓字库”来撰写五言绝句型的韵文,其实,此处的分析思路完全适用于任何给定“字库”的“千字文”存在性分析。首先回答几个问题: 1 )为什么选用“诗”来做载体? 文章好不好,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作者是否“ 写得好 ”;其二,读者是否“ 读得好 ”!如果给某篇文章冠上“诗”的头衔,那么,读者便会无意识地努力去读懂它,那怕这首“诗”完全是颠三倒四,逻辑混乱!比如,谁会嘲笑“举杯邀明月”的荒唐呢?谁又会说“白天不懂夜的黑”是在胡言乱语呢?如果某人非要拿一首诗来论证“社会主义就是好”,那么,他不挨骂才怪呢!因此,作为理工人员,既然俺没本事把文章写好,那么,俺就用暗示的办法,努力让读者把文章 读好 !当然,近两千年前, 周兴嗣用四言诗来写“千字文” 的做法,也使俺理直气壮地 用“绝句诗”来撰写基于“百家姓”的“千字文”。 2 )为什么选五言绝句诗? 原因有两个:其一, 100 能被 10 整除,所以,不会出现像例 2 )中那样的“残句”;其二,这 100 个姓氏中,有 13 个字同为“ ang ”韵,所以,足以保证 5 言 20 句的“诗”不转韵,其实只需要 10 个同韵字就够了。当然,如果韵字不够,中途转韵也是可以接受的。 3 )为什么一定能够成功? 如果五个字排成一行,那么,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根据它们的词性顺序就能够以很大的概率判定这一行字为“人话”,比如,形名形动名、形名形动名、名形动形名、 … 等。而这些词性顺序出现的概率不小于 0. 5 ×0.5×0.5=0.125>10%(这里,概率0.5的依据是:这100个汉字中有56个动词和46个形容词)。(注:对于密码破译者来说,10%已经是相当大的概率了,通常密码破译概率能够达到万分之一的数量级,就基本能够保证破译成功了!)所以,从密码破译角度,我们已经可以肯定:即使是锁定每段五言绝句诗中的最后一个字,也能够以很大的概率排列出由10个字(分两句)组成的“人话”。当然,从计算机排列出来的众多“人话”中,挑选出满意的“大众话”,就完成了五言绝句诗中“一段”(两句)的构造!然后,从“字库”中去掉这“一段”中的10个字,得到由90个字组成的新“字库”,再仿照上述过程,构造出另“一段”,以此类推,直到所有100个字都被用完为止。实际上,上节中的例1、例2和例3正是在这种数学理论的指导下,才有信心撰写出来的! 增加“千字文”存在性的另一个原因是中文的模糊性,即,歧义性。从精确描述角度来看,中文的这种歧义性是一大缺点,法文在精确性方面就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从写“千字文”角度来看,这又刚好是中文的优点!因为,每个汉字的含义太多,千丝万缕,很可能就有一根“线”把松散的汉字们串成一句“人话”,甚至是“大众话”。 上面的思路不但适合于“百家姓”中前100个汉字的“库”,而且,也适合于其它库。至此,我们清理一下“字典猜想”的依据: 考虑一个事先选定的“字库”D,比如,D可能是《新华字典》中的全体汉字组成的“库”。 第1步,定“言”:如果D中汉字个数能够被10(相应地14、12、8或6)整除,那么,基于该“库”的“绝诗型千字文”就可以选择为五言(相应地七言、六言、四言或三言)。当然,根据人类的阅读习惯,也许五言和七言更好。如果实在字数不整齐,那么,宁愿保全大局,不惜遗留一个残句(可以适当补缺); 第2步,定“韵”:如果D中某个韵的字数超过总数的1/10(相应地1/14、1/12、1/8或1/6),那么,就把该韵定为“千字文”全文的“韵”,同时,把这些“韵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字库”Y,并把Y中的字锁定在每段“诗”的最后一个字的位置上。如果同韵字不够,那么,可以转韵。但是,由于汉字一共只有23个韵,而且,这些韵字的分配极不均匀(明显集中于“ang”、“an”“eng”、“u”、“a”、“i”、“ao”、“en”、“ou”、“ai”等十个韵上),因此,根据数学中的“鸽子洞原理”,基于D的“千字文”能够“一韵到底”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避免描述过程太零乱,下面假定“一韵到底”已可行 ; 第3步,词性分类:从D中去掉第2步选定的那些“韵字”(这些“韵字”已被锁定在“绝句诗”中每段的最后位置上了),得到一个新“字库”E。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数词”…等把E中的汉字进行分类。注意:1)如果某个字同时具有多个“词性”,那么,优先将它放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类中;2)如果某个字还可同时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三类中有多个选择,那么,尽量使得“名词”和“形容词”类中汉字个数大约相同,而“动词”类中的汉字个数为前者的一半;3)与第1步和第2步不同的是,第3步的词性分类在整个拼接“千字文”的过程中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第4步,计算机造“人话”:把第2步中的韵字锁定在“诗”的段尾处,根据第3步中的词性分类,按常见的“人话”词性顺序(比如, 形名形动名、形名形动名、名形动形名、 … 等 )让计算机自动排列出若干“人话”候选句子,然后,真人再从这些候选句中挑选出满意的“诗句”,至少应该是“大众话”吧。注意:真人在挑选“诗句”时,还要特别留心,要通过微调,尽可能多, 尽可能早 地用掉E中的那些非主流词性字(比如,副词、介词等),虽然这些字不会出现在计算机造出的“句子”中,以避免最终留下一些“边角废料”。 第5步,裁减“字库”:把第4步中,真人挑选出的“诗句”中的哪些字,分别从E和Y中去掉,形成规模更小的新“字库”F和Z。然后,对这两个新“库”重复第4步的“造诗”过程。如此反复,直到最初的“字库”D中的所有字都被用掉为止。 (四)结语 各位,看完上节的“5步算法”后,您也许会嘲笑俺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吧!甚至赌俺:有本事,先把《新华字典》写成一首五言绝句诗再来吹!坦率地说,我还真动过这个念头,如果哪位朋友能够给我提供一套 可编辑的 《新华字典》源代码电子字库,那么,我有信心在一周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让计算机撰写,并让人工挑选出《新华字典》的五言绝诗版“千字文”。现在网上的《在线新华字典》一次只能查一个字,如果以它为工具来写“千字文”,那么,本可以在瞬间完成的上述算法的前三步就会把我累得半死,俺才不会那样“愚公”呢,毕竟俺的主业是破密码,而不是写“千字文”! 惊悉郑州大学郭保华教授耗时三年多,把四千个汉字写成了四文绝诗版的“千字文”,《中华字经》 !佩服,佩服!不知郭教授当初选择这四千个汉字时,是否进行过人工干预,如果不曾干预(即,随意选择而得),那么,郭教授的壮举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本文“字典猜想”的正确性。如果郭教授当初的四千“字库”是精挑细选的,那么,郭教授的研究就与本文不是一回事了。虽然我不知道郭教授是如何完成《中华字经》的,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他主要不是用计算机完成的,因为, 《中华字经》 在“顶层设计”方面明显不足 ,比如,一方面进行了“转韵”(首韵本是ang),另一方面,却又浪费了不少本来可用的“ang韵字”(从第二、三、四部分中能够找出许多“ang韵字”,也可从第一部分的“ 非尾 ”位置找出“ang韵字”等)。如果郭教授拥有这四千字的电子版完整“字库”(至少包括韵、词性等),那么,也许能够重写《中华字经》,使它“一韵到底”,或写成“五言、七言绝句诗”(这时,“一韵到底”就更有保障了)。 本文第二节只写了最新“百家姓”中的前100个字,如果读者有兴趣,借助本文的五步算法,可以试着用前200或前300个字,甚至更多的字,来写出5言绝诗版的,有内容的《百家姓》。当然,有特殊兴趣的网友,也可以干脆把传统“百家姓” 的全部400余个单字姓氏重新撰写成一首“一韵到底”的五言绝句诗呢!朋友,如果您真是这样的奇人,到时可记得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大作哦! 本网站(或页面)的文字允许在CC-BY-SA 3.0协议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修改和再使用 。 (五)参考文献 杨义先,技术文学初探(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620434.html 杨义先,网友新玩物:蝴蝶璇玑图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671730.html 百度百科,千字文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43.htm 杨义先,“百家姓”童谣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668765.html 杨义先,把“百家姓”写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661161.html 2011 年中国最新姓氏排名,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595209/ 百度百科,中华字经,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0982.htm 百度文库,百家姓全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65a5f00a52ea551810a687c5.html   
个人分类: 机器文学 |7422 次阅读|3 个评论
“真实的阅读,非标准的感悟”——推荐几篇文章
热度 2 zyzhai 2013-2-23 14:20
(一)张蛰“语文笔记”系列 (来源:文汇报) 我的野语文 (2010-01-27) “雷雨”:也许是尊严催生了悲剧 (2012-07-11) 杨绛先生与《老王》 (2012-08-07) 孔雀东南飞:离去即是归途 (2012-10-12) 《祝福》:绝望到悲悯 (2012-10-30) 愤怒得无逻辑——读《季氏将伐颛臾》 (2012-12-12) 向失意者致敬 (2013-02-04) (二)《文汇报》笔会专版: 真实的阅读,非标准的感悟 (2012-07-11) 吴非: 伤脑筋的“参考答案” 吴晓东: 为何我难舍《背影》 雍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叶开: 《变形记》:别急着“揭露”什么 张蛰: “雷雨”:也许是尊严催生了悲剧 (三)时寒冰“读书心得”系列(来源:搜狐博客) 读书心得1: 思考·后半本 读书心得2: 如何最快地汲取营养 读书心得3: 去功利化 读书心得4: 拓宽思维与积累 读书心得5: 听书 读书心得6: 悲悯心洞悉真相
7005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习语文
热度 2 montec007 2013-2-2 21:43
院士教育院长要学点语文,这是很中肯的建议。比如说我,语文也超烂。是不是江西人的语文都不好?不应该呀,真要把欧阳修气得从土里冒出来执掌白鹿洞书院? 无厘头。 言归正传。话说我读中学时,语文老师说,不要用华丽的词藻。但是转过身去又给我们讲“的地得”。但是,把所有“的地得”前面的东西去掉,肯定没有华丽的词藻,也就没有“的地得”的烦恼嘛。一直不太理解这个问题。 但是,没有华丽的词藻,文章不就变成了理工无趣男了么? 后来,在写英文文章时,才慢慢有所体会。哦,原来如此。 绝知此事要躬着身子行,古人不我欺也。 到底"如此"呢?你说呢?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2211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语文》:歧视冰心
热度 18 freefloating 2013-1-22 22:45
昨晚陪儿子准备他第二天的语文考试,也就是写写字,翻翻书,我总听说现在的中学语文的课本里删了鲁迅的文章,虽然我并没有去读新的语文书,但失望愤怒之情已然几溢于言辞。 因为我在中学语文中最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和古文了,每每要学到那些部分时,心里就欢喜激扬起来,最最不喜欢的就是郭沫若的《屈原》之类,那是一读就让我浑身难受的文字…… 可怜当初高二换了一个我最不待见的女语文老师,那篇文章竟然没被一带而过,反倒很仔细地让同学们当堂朗诵宣讲,我不知道被激灵灵打了多少个冷战…… 而至于冰心,我唯一的印象是《小桔灯》,因为很想看那暗夜里朦胧的光,觉得一定很漂亮,尝试过很多次,却总无法固定蜡烛在桔子皮中,让我觉得自己的手一定是太不灵巧的…… 还因为儿子的缘故读过《寄小读者》,也不喜欢,坚持着以读人的心态大致读完…… 我感觉冰心不是个好母亲,她定是个幽幽怨怨,整日里调出一些眼泪,一些微笑,一些崇高……等着别人来爱怜的女人,讨要着世上所有人的宠,甚至包括她自己的孩子和世上的孩子们……, 所以才惹得她的孙子在她死后还要涂污墓碑“教子无方枉为人表”…… “一片冰心在玉壶”,少了生命的热度…… 我猜我肯定更喜欢莫言的母亲…… 昨天竟然在人教版的七年级《语文》的最后看到了梁实秋对冰心的《繁星》《春水》的评价,也因此发现现在的《语文》教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鲁迅的《风筝》也在其上的…… 能发现与梁实秋先生所见略同,让我着实洋洋得意起来…… 我读冰心诗,最大的失望便是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诗人。 《繁星》《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园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样也许是最容易做的,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便成一集。这是一种最易偷懒的诗体,一种最不该流为风尚的诗体。 《繁星》《春水》又有一个缺点,便是句法太近于散文的。 总结一句: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 ; 《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一一梁实秋 跟儿子说起这些,儿子说我:你歧视冰心…… 我实在不应该有歧视冰心的理由,因为冰心是一名因反复歌颂:母爱、童真、自然而著名的女作家,宣扬“爱的哲学”,而我也是整日里把“爱是第一推动力”、“敬畏自然”、“儿童和神灵最接近”挂在嘴边,理应是一个统一战线才对…… 但我坚持对她的评价,如果被人认定为歧视,我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不希望这样的文风被褒奖,被效仿,误导了孩子们…… 我想她对爱、自然、童真的崇尚也许不过如女人们对华丽妆容的崇尚一样,只是换了一种矫情的方式而已…… 就连张爱玲也说: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 张爱玲 当然我也不喜欢张爱玲,虽然她的语言有一种美丽,对人生有一定的参悟,但是总感到弥漫着对生活的无奈、失望、奢华与沉迷,少了智慧的火花和人性的升华。 好在这世上有那么多美丽可以品味,只要没有人往我们脑子里强塞占位,存在就有存在的意义,由它们去吧…… %--------- 《盘丝生活》 昨天上午姑家妹妹到我家,帮我检查并上报了考试成绩,下午我们去办公室溜达一圈,开始整理我的报销票据,晚上我去上了一节爵士课,跟儿子聊了一会语文,累了,左肩有点疼,打算早睡,其实已然 12 点了,老公更晚回来,总之没睡够,于是今天上午和老妈去看侄子(咳嗽住院),下午睡了一大觉,老公去给我买了针灸用的银针 70 根,才 13 块钱,太便宜了,无怪乎大医院都一次性的呢?晚上我去上了节平衡课,儿子去老高家玩儿,老公忘带钥匙,吃完和乐回家在楼下车里玩手机等了两个小时……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4926 次阅读|55 个评论
也来说说“语文”:我们不缺语文特别好的人
热度 14 mdzhao 2013-1-22 22:41
科学网上的一篇“ 救救 语文 教育 , 救 救 中华 文化 ”的博文,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浪花,看着科网上准一哥准一姐在那里掐,俺悄悄地把热闹看了个不亦乐乎。刚才又读了帅哥贾伟的 也说“救救语文” ,不由得感叹理科生也一样能文采飞扬。不想却无意中读到一篇神文:“ 铁道部:在售票点彻夜排队买票现象基本消失 ”(见 http://news.sina.com.cn/c/2013-01-22/145726095219.shtml ),马上联想到“语文”问题,忍不住便想告诉大家:语文特别好的大有人在! 该报道如是说:“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卫瑞明在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全国铁路售票业务正常,新一代客票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旅客过去最头疼的在车站窗口和售票点彻夜排长队买票现象基本没有了,旅客购票环境和舒适度有了改观。” 看到这个报道,无疑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现在的购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旅客再也不用在车站窗口和售票点彻夜排长队买票了。但有过买票经历的人太清楚了,由于今年春运车票窗口预售期比网络和电话的预售期相差两天时间,那些热门车票在售票窗口哪怕排第一名都买不到,还有人需要彻夜排队买票吗?网上和媒体不乏对这种不公平设计的批评之声,因为在窗口排队的都是那些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农民工。而到了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那里,却成了一个自我表扬的点,已经不是“坏事变好事”了,而是“这就是一个好事”。 看来,火车票网络和电话的预售期20天,窗口预售期18天这样的设计本来便是为了让窗口买票的人彻底绝望,也便没了排队的人,窗口也清净了,官员也能理直气壮地表功了。 其实环顾四周这样的事情却是比比皆是。比如学校评职称,因为僧多粥少往往有不少教师感觉不公,对评审结果不服而申述或投诉,而学校采取的对策是,对各种投诉,如确实发现被投诉者不合晋升要求,便果断拉下,但绝不让投诉者晋升,让名额浪费。几年下来,此类投诉大大减少甚至已基本绝迹。于是,相关部门总结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通过规范程序、制度创新,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职称评审,达到了零投诉。瞧,不仅语文好,管理制度和办法更好。
个人分类: 杂谈|3827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