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吴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真有“千里眼”吗?---人眼新问〔16〕人眼有千里眼吗?
dsm9393 2020-7-12 11:35
真有 “ 千里眼 ” 吗? Is there really a clairvoyant? -------- 人眼新问〔 16 〕人眼有 千里眼 吗?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 千里眼。首先 讨论 千里眼的源头,人有千里眼吗?什么是 天眼 ?然后讨论雷达有没有千里眼?对于 《全球科技通史》一书认为 “ 没有千里眼 ” ,笔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并给出有关证据 。 关键词:全球科技通史 ,雷达 ,天眼, 吴軍 , 信息探测 。 人有千里眼吗? 在百度词条中,千里眼解释为:是中国神话及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仙之一。常与顺风耳一同出现。千里眼是指眼睛能看清千里之外的东西。形容目光敏锐,看得极远。《魏书 · 杨播传》云: “ 虽在暗室,终不进,咸言 ‘ 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 ’ 。 ” 中国古代的小说里很早就有千里眼的形象,其来源却无法考证 。 到 元朝 ( 1206-1368 年)时,一些小说开始以古代的两位人物作为他们的来源,他们就是师旷和离娄。 师旷 是古代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双目失明;离娄则是传说中的人物,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动物身上细毛的毛尖。后来他们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成为该教的护卫神, 笔者年轻时看过《西游记》、《封神演义》 , 这两部书中有千里眼、顺风耳。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还曾出现两位民间大神,确切的说应该大婶。通过自身的神通力,来了一场大对决 。据说是 日本明治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 1909 年 , 日本朝日新闻突然刊登一则重磅消息,声称一位名叫御船千鹤子的熊本县女子,拥有 “千里眼”的神通力 。 在《金刚经》中,明确指出佛 眼有 五种功能,第一是肉眼,第二是天眼,第三是慧眼,第四是法眼,第五是佛眼。众所周知,人的眼睛看上去差别不大,但是其视觉距离相差甚远,色感也有很大差别。人们的体检有一个视力表,对近视判定有一个准则,其解释是把人的眼睛看成是照相机,人眼的聚焦是在一个点上,偏离这个点,会产生近视和远视, 笔者 对这一说法提出过质疑 。现代人的眼睛,通常看成是肉眼。 央视 “挑战不可能”节目,曾经播放过两组特例:一是内蒙古一对老年夫妇,可以看见千米之外的景物。后来一对年轻兄弟,能看见无人机上的字,在近八百米距离。这种超常人的视觉,该如何解释?笔者认为,用照相机的说法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怀瑾先生在解读人的肉眼时,首先强调眼睛与心的关联,进而强调人眼睛彼此差别,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这个现象 。索达吉堪布在 “能断金刚经”一书中,认为肉眼能照见 100 由旬到三干大千世界以内的粗细众色。书中指出,历史上有些大成就者获得了肉眼的功德。《大圆满前行》中记载,国王赤松德赞为将正法发扬光大,决定建造寺庙,在寻找净地上师时,去问国师万登珍桑波,国师依靠肉眼通了知印度东方,有大堪布菩提萨埵,于是国王迎请他作为净地上师。这里虽然没有说明距离是否是千里,其视距可想而知。 《大智度论》 33 卷, “ 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 ”。“天眼远近皆可见,前、后、内、外、上、下均无障碍,故曰“通达””。又穢土天眼所见,不岀三千大千;彼土菩萨天眼,看见十方恒沙世界,众生生死。佛经所言,人的天目打开后,就有千里眼功能。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果报得到,另一种是从禅定得到。第一种是先天生下得到,也就是果报得到。 如今科技界新近的研究表明,松果体与 天眼 有关,这其中与黑视素、褪色素、脑脊液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尚无定论,生物钟以及昼夜节律的关系,他们都不见光,却与光有关,人体内有没有电磁波通道?这方面研究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要解释千里 眼 是否存在,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笔者前面的博客已经做过一些简单的讨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17926.html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16940.html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036506566969945wfr=spiderfor=pc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千里眼 /81823?fr=aladdin ) ( https://new.qq.com/omn/20200710/20200710A0J4FV00.html ) 雷达的夲质? ·近来 笔者 阅读 《全球科技通史》一书 ,作者吴军, 2019 年 4 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书中第 8 章,原子时代,其中第 3 节“雷达的本质”,作者指出,古代人物幻想有千里眼,实际上千里眼也是没有的。作者这一看法对不对呢? 笔者 对此进行讨论,不赞同他的说法。 · 雷达的本质与雷达的定义,是不是一回事儿 ? 很少有人用这样的词汇,来说明雷达 。 · 2014-9-29 ,笔者在科学网发表 博客 : “ 专业词汇 “ 雷达 ”释意和相关问题讨论 ”。文中对中英文词书,进行了一些查询,给出相关解释,说明专业词汇“雷达”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831685.html )   详情不再重复 。主要是讨论雷达的 定义 。 · 雷达 的本质这种说法很少见到 。 亚里斯多德说本质是事物的形式即定义 。 亚里斯多德说: “我所说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和第一本体。”“只有那些东西,它们的公式就是定义的,才是本质。” 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本质回答“是什么”,那就是给出这个事物的定义。 通常人们认为,一 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二 . 认为本质是说 事物 中常在不变的 形体 , 三 . 认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根本性质。如果认为雷达的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根本性质,从雷达本身的定义、发展看, 100 多年来,雷达仍然是 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 电磁波 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即用 无线电 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这其中有一个变化,就是雷达没有辐射源,自身不辐射电磁波,而是利用空间已有的电磁波,来实现目标的定位 ,称为无源 雷达 。 · 笔者考虑, 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学科评论,但前提是: “ 你真的了解 吗 ! ” 否则只会贻笑于人,哪怕你真是个牛人。 · 书的作者认为雷达的本质是信息探测,雷达的产生也是因为信息,笔者不赞同这种说法,雷达的产生是有它的研制背景,是军事的推动,是第 2 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是秘密研制而成,主要是空防需要,后来演变成为地对空,空对地,海、陆、空、天 都 有雷达系统。如果简单的概括雷达是信息探测,那么雷达与其他电子设备的区别何在? 雷达有沒有千里眼? 书的作者不认为雷达有千里眼,认为 “千里眼是没有的!”。 天波超视距雷达 ( -over-the-horizonradar ) 是远距离预警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为了适应电离层不同高度是把电磁波折射到预定的探测空域,通常 工作在( 5~30 ) MHz 的宽阔域范围。 探测距离远达( 800~3500 ) km 的目标 ,平均发射 功率常达几百千瓦 ,早期使用脉冲体制,现今多用 连续波 体制以获得更大的平均功率。采用连续波体制时 , 收、发天线要隔离 , 一般要离开近百 km 。天波超视距雷达是名副其实的 千里眼! 早期称超视距雷达为超地平线雷达,它借助电磁波在传播中的折射和绕射现象来探测超过地平线的目标。超视距雷达通常分为三类:即天波超视距雷达、地波超视距雷达和微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是利用空间电离层对短波的反射构成的;地波超视距雷达是利用短波中更低的频段沿地面有较好的绕射作用,使电波沿曲线传播构成的。微波超视距雷达是利用大气对微波传播构成的超折射现象而构成的。 天波雷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庞大的发射及接收天线阵,发射天线长达近千米,接收天线更是长达几千米。为了保证安全,一般部署在内地。 超视距雷达主要用于早期预警和战术警戒,是对地地导弹(特别是低弹道的洲际导弹和潜地导弹)、部分轨道武器(包括低轨道卫星)和战略轰炸机的早期预警手段。它能在导弹发射后 1 分钟发现目标, 3 分钟提供预警信息,与微波雷达相比 , 超视距雷达对飞行目标的预警时间约可增加 10 倍;对舰艇目标的预警时间可增加 30 ~ 50 倍。它还能探测 4000 公里以内的核爆炸,通过测量电离层的扰动情况估计核爆炸的当量和高度。 据外媒报道,从最新卫星图片判断中国疑似在内蒙古建立了第二部天波超视距雷达,该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能超过 3000 千米,可以监视第一岛链外的空中目标。中国在建的天波超视距雷达性能强大,第二部天波超视距雷达一旦建成,解放军的探测能力将会获得极大提升。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2081981571075wfr=spiderfor=pc ) ( https://www.meipian.cn/uxrvxr5 ) 2020-01-22 , 参考军事网报道, 俄罗斯外交部长(时为代理外交部长 ——本网注)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防空反导系统正在监控俄罗斯周围方圆 数千公里 的空天区域。他指出,在美国基地遭到导弹袭击几小时后,俄新型防空雷达可能在伊朗边境发现了 6 架 F-35 隐身战机。俄远程无线电通信科研所总经理基里尔·马卡罗夫表示,无线电定位领域难有轰动性新闻,但“集装箱”远程雷达算是一个。而且,这种系统是在新世纪研发的。 俄军 “集装箱”超地平线远程雷达。(俄国防部官网) (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200122/2400767_7.shtml ) 总之,实现千里探测距离,已经是现实,无可非议 。吴军认为,没有千里眼,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他对雷达不太了解,却写起雷达的历史,还有名家推荐,尚难理解。
个人分类: 雷达|4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