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速冻食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内三大速冻品牌陷“病菌门” 石家庄市速冻食品未检出金葡菌
qiuxuechuandao 2011-11-25 10:26
国内三大速冻品牌陷“病菌门”引发关注 石家庄市速冻食品未检出金葡菌 2011-11-25 08:27 湾仔码头一款上汤小云吞 ( 荠菜猪肉 ) 日前被南京市工商局检出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短短 1 个月内,国内三大速冻品牌先后沦陷“病菌门”。 记者走访省会多家超市发现,问题食品已做了下架处理。据了解,近期石家庄市工商局在对省会速冻食品市场的抽查中,没有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殃及池鱼 速冻水饺销量整体下滑 日前,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被检出不合格的产品名单中,湾仔码头有一款上汤小云吞 ( 荠菜猪肉 ) 在列,存在的问题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品牌所属的通用磨坊中国公司表示,收到南京市工商局的通知后,已按照相关要求对问题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并在申请复检。 短短 1 个月内,国内三大速冻品牌先后被工商部门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堪称“集体沦陷病菌门”。记者走访省会多家超市发现,其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令广大消费者对速冻水饺望而却步,其他品牌的速冻水饺也受到牵连,进而造成速冻水饺市场销售量的整体下滑。 冷冻食品行业面临信任危机,而食品监管部门也饱受质疑。面对质疑,卫生部在其官网上挂出“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正式声明,称之前所规定的不得检出金葡菌等致病菌,及使用定性检测方法检测,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也不够科学合理。 24 日卫生部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新国标所采用的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将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和管理方式。 省会超市 相关问题食品纷纷下架 “虽未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但已对湾仔码头问题食品做了下架处理。”采访时,石家庄市多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省会所销售的湾仔码头速冻食品中,产品规格和生产日期大都与被曝问题产品不同。” 11 月 21 日,向石家庄市各大超市供应湾仔码头速冻食品的供货商于经理向记者解释,之前在卫生部征求意见的“新国标”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不得检出变为可有限检出,一定数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很容易杀灭,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危害,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不应被过分夸大。 石家庄市工商局食品处副处长耿勤考告诉记者,他们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速冻食品进行抽检。近期在对省会速冻食品市场的抽查中,没有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但他们会持续关注相关信息和事态,发现一批问题产品处理一批。 据介绍,速冻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研究所徐保红提醒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热敏感,加热 80 ℃, 30 分钟可被杀灭,且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肠毒素,不用过度恐慌,但在选购速冻食品时,要注意挑选生产日期最近的,食用前一定要煮熟蒸透。(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原付川)
个人分类: 新闻|2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生鲜速冻食品
热度 5 wolfpnc 2011-11-19 14:12
速冻食品就像方便面一样给公众餐桌带来方便,节约了不少人的时间,也可让居家生活更轻松点。然而在近期,一种名为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的细菌染指国内多家知名速冻食品品牌,包括思念、三全、湾仔码头、吴大娘等国内速冻食品巨头均被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菌落总数超标,此后又陆续查出一些二线品牌速冻食品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换句话说,我国的速冻食品几乎全军覆没了,这个行业也就像 2008 年时的奶粉行业一样,已经彻底失去了消费者信任。有报道指,此前我国速冻行业之前的检测标准极为严格,根本不准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现在标准降低至每克生制品中允许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 1000―10000 个,据说这是名企巨头自己商量设定的检测标准了,一时间舆论哗然:名企巨头自己商量设定的标准都不能达到,那什么的标准才是能够满足他们生产的呢? 面对公众疑问鲜有业内专家出来进行解释和澄清,使得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的风波愈演愈烈,造成人们对速冻食品恐惧。什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到底存在那里,有什么危害?生理特性又如何?公众却一无所知。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有 “ 嗜肉菌 " 的别称。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球菌的一种。它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革兰氏阳性菌就是可以被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沙黄(红色)复染后呈现紫红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这些差别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阴性菌所没有的细胞壁结构。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人和动物是主要的病菌携带者,大约 50% 以上健康个体的鼻腔、咽喉、头发和表皮中都带有这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和动物受伤的创口最为富集,人的脸上长个小疖子也会有,是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 病原菌 。创口感染严重可引起局部化脓,也可引起 肺炎 、 伪膜性肠炎 、 心包炎 等,甚至 败血症 、 脓毒症 等全身感染性疾病。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见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也相当多,但并没有发现那一个人 感染 了上述疾病。只有两种情况下我们才会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一是体质下降,由于人体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能够抵挡病菌的侵袭。只有当我们的体质和免疫系统严重下降时,这些金黄色葡萄球菌才会导致我们感染疾病,比如肺炎、 败血症 、 脓毒症 等。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超了健康人体所能承受的程度,国际公认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菌量浓度在 100000 个 /g 以上,才会引起感染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中毒可使人产生剧烈的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上腹部绞痛、腹泻。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处不在,在速冻食品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过程都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量的增加,因而在各个环节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在肉类加工过程中,动物生前的浓疮、车间内的空气都会增加肉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制作过程中,如果采用手工制作,操作人员手上的伤口、呼吸气体都会使成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增加。在储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冷藏温度高于 -10 ℃时,同样都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增加。消费者购买速冻食品之后没有迅速放到冰箱,也会导致速冻食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温度上升而加速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量的增加。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营养细胞壁非常薄,速冻食品在 80 ℃的开水中煮 5 到 10 分钟就可以完全杀灭,根本不用担心。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完全可以用加热方式处理,就能安全食用。由此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不是那么地可怕。正确处理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问题做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在储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保持 -15 ℃冷链温度,消费者在食用前充分加热。 最受人诟病的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集意见稿中,将原来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改为“ 1000 - 10000 ”的范围值。一些媒体就说是新标准在食品巨头主导下降低了要求。从科学角度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处不在,生鲜食品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吗?显然,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正了此前不科学的提法,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规定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菌数值,同时规定了采样的数量和允许检出可接受菌数的样品件数,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标准,并非食品巨头所能主导。 当前,各大媒体渲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是没有太多科学道理,倒反有制造新闻效应、哗众取宠之嫌。因此,食品行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一定要站出来,用科学的方法向公众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真相,消除公众对冷冻食品的恐慌。
8335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速冻食品需注意几点
shawnshen 2011-2-20 10:17
速冻食品需注意几点 现在 速冻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水饺、汤圆、涮火锅的各种肉丸、还有春卷等,目前已经成了省会各大超市的热销商品之一。速冻食品宜与鲜菜、菌类等搭配食用。 速冻食品有方便、省时等优点,但是速冻食品的营养到底如何?挑选又有何诀窍?家庭储藏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提醒“速冻肉丸”不宜多吃 除了速冻蔬菜、速冻水产、速冻畜禽外,备受人们欢迎的还有速冻调理食品,如肉丸、鱼丸、蟹棒等。“速冻肉丸”类食品,不但是人们涮火锅的必备,而且已成为多种菜品的主材、配料等。尽管这些速冻食品味道鲜美,但有专家提醒人们不宜过多食用。 含盐量高易影响血压 生活中,人们爱吃的鱼丸、虾丸等味道都非常鲜美,这与其中加入了味精和高鲜调味料等有关。同时,不少速冻食品的含盐量也比较高。 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姜志安指出,高盐摄入不但会导致血压增高的概率,而且对心脏病、肾脏患者也极为不利。 注意搭配少做主材 “速冻肉丸”味道鲜美,备受不少家庭主妇的青睐,尤其春节期间更是家庭必备。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雷敏建议,在菜品搭配上不妨下点儿工夫,“速冻肉丸”尽量别做主材,而与其他鲜菜、菌类等搭配而做配菜,更能达到营养的均衡。 人们比较喜欢的蟹棒,多是由淀粉加入多种调味剂制作而成的,、其中营养素比较少,雷敏建议人们少吃为好。 储藏需当心脂肪氧化 速冻食品有一定的保质期,尽管有的保质期在五六个月,但出于营养方面的考虑,冰箱里速冻食品最好在一个月内吃掉。为此,春节前冷冻食品储备,还是依照家庭成员而合理安排,不宜太多。 冰箱内七八成满即可 春节期间,一般家庭都囤了不少食品,往往人们都会尽着不容易保存的吃,而把冷冻食品往后放。 对此,雷敏认为,冷冻只是减缓食品营养流失和变质的方式,但不意味着没有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无论是速冻食品还是家庭冷冻的肉食,最好别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以免影响食品的营养和口感。 同时,冰箱里的食品也不要存放过多,以七八成满为宜,以免出现食物外部温度低而内部温度高的情况,从而导致食物变质而引发胃肠疾病。 注意二次密封防氧化 速冻食品一旦离开了低温环境,就开始了由外向内的解冻过程,营养也会逐渐流失。为了减少营养的流失,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主管营养师翟槿建议人们,在选购速冻食品时,采取就近原则,而且选购后尽快回家冷冻。 此外,肉类食物在冰箱中冷冻的时间越长,脂肪氧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还有不少人常常是将已拆封的速冻食品直接放回冰箱,对此,翟槿建议在包装外再加个塑料袋再次密封,以免食品干燥或油脂氧化。 因为油脂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食后易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不适。为此,一旦发现肉的脂肪已变成了黄色,那很可能已经发生氧化,最好不要食用。 解冻 0℃~10℃解冻为好 除了选购和储存外,冷冻食品的解冻方法如果不合理也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北国超市相关负责人指出,融解速冻食品时,以温度不高、缓慢融化为宜,否则将造成汁液流失,最好在0℃~10℃完全融解。 此外,雷敏建议,速冻食品一经解冻,应立即进行烹调,存放时间一长可引起食物变质和营养素的损失 选购速冻食品有技巧 要把大厂生产或名牌的产品作为首选,且每次采购都要在最后才取速冻食品。 尽量买独立包装的速冻食品,并看清楚袋子上打印的出厂日期,日期越近越好。 仔细观察食品是否有变软的现象,如有变软,则表示贮存温度过高;当食品表面或包装袋内附有许多霜时,表示食品已经反复冻结过,应避免购买。 要注意包装内的食品是否呈自然色泽;若附有斑点或变色,即表示已变质。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1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速冻,冻坏食物了吗?
eloa 2009-6-18 19:40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6-17 22:42 速冻食品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古人自给自足,现种现吃,对食物运输的要求不高,食物保存的水平也不高。到了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都市里的人不可能自己种菜养猪,而农场乡村的农民也需要把产品卖到城市里去。从食物生产收获到分销到都市里的消费者手中,总需要一个过程,少则几天,多则几周甚至几个月。在这个过程中,食物如何保存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所有人都希望吃到新鲜食物。一般而言,刚刚收割的植物或者新宰杀的动物有着很好的风味。但是在后续的保存中,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还会继续进行,但是缺少了水和养分的供给,这些生化反应的结果往往不是我们所喜欢的。对肉类来说,肉类特有的香味物质一般并不稳定,容易挥发或者氧化。更重要的是,这些食物很容易成为致病细菌生长的乐园,现代食品加工中控制细菌差不多是最关键的方面。而且,植物中的细菌生长还可能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而后者可能转化为致癌物质。通常人们把没有经过加工和储存处理的食物也都叫做新鲜食物。但是收割或者宰杀之后比较久的新鲜食物,在营养和安全方面都会变差。 如果把食物保存在低温下,那么上述的反应都会减慢,细菌的生长也会减慢。这就是低温保存的意义。但是一般的低温(比如冰箱的保鲜温度4C)下并不能让这些反应和细菌的生长停止。在冷冻的温度下(比如冰箱的冷冻温度零下18度到零下20度),这些反应就基本上停止了,细菌也不会生长。从理论上说,食物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长期保存。 不过,一般的冷冻过程中,温度下降得比较缓慢,食物中先出现一部分水的晶核,温度继续降低,晶核逐渐增大。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这样的冰晶可能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导致食物的口感变差。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冷冻食品的原因。 速冻食品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冷冻过程。它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由于降温速度很快,水在零度的时候并没有结冰,从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过冷的状态。等到温度远远低于零度的时候,大量的水同时结冰,这样形成的冰没有冰晶,而是一种类似于玻璃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对于细胞的破坏比较小,从而可以保持食物被冻前的状态。在科幻电影或者小说里,经常用速冻技术把得了某种不治之症的人冻起来,等到科学发展到可以治疗的时候才解冻。在理论上,这是可能的。在目前的医学或者生物研究中,经常把生物样品进行速冻,保存很长时间之后还可以进行新鲜时候的实验。速冻食品也是如此,相当于把食物固定在了冻之前的状态。所以说,如果不是保存时间很短的真正的新鲜食品,那么速冻食品更能保存食物的营养并保证它的安全性。 不过,速冻和冷冻保存只是停止了食物中的生化反应和细菌生长,并没有杀死其中的细菌。如果把食物反复化冻,那么就会在其中积累越来越多的细菌,另外化冻之后再冻回去,就不再是速冻了,对于食物质感就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买来的速冻食品最好是吃多少化多少,化了就不要再冻回去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冷冻食品要用冷水来化冻,但是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方面,低温冷冻的食品是冻透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从外到内地完全化冻。如果用很热的水,那么外层的食物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温度太高的话,会过度加热了食物的外层;一般高温的话,需要较长时间的化冻,而这种温度却又是细菌生长的温床。因此,比较好的化冻方式是提前一天拿出来,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中,到用的时候就化得差不多了。在保鲜的温度下,既可以慢慢化冻,又可以大大减缓细菌的生长。要更快一些的话,用凉水化冻也还是可以接受的选择。最快的化冻方式是微波炉,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方式跟传统的加热方式不一样,微波炉的化冻功能是快速化冻的有效手段。 总的来说,真正新鲜食物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食物不得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转才能到消费者手里,那么速冻食品是更好的方式相比于放了好多天的未加工未冷冻食物,速冻食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新鲜食物的营养,而且更加安全。 (本文已发表于《百科知识》) 图片来源: Ciara in the Fridge by *GEL** 风言锋语之上一堂负责的流感课:云无心对话张鸣
个人分类: 健康|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