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物理人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物理人生

相关日志

物理人生(122)--那也是一道风景
热度 14 Ising 2012-6-22 09:40
物理人生(122)--那也是一道风景
那也是一道风景 20120622 ( 一 ) 傍晚时分,机场倾盆大雨,大多数航班都被标注红线。我不知道何时能够离开地面,冲上黑夜,只好将就找了一个餐厅坐下来,在那些倒胃口的菜谱中要了一份最倒胃口却最昂贵的份饭塞住胃。饥饿的感觉在过去很多年中都是在机场或者追赶匆匆旅程时出现,实在是因为那些地方让我舍不得掏出干瘪的钱包。 令人高兴的是航班终于在凌晨 4 点离开了机口,东航的知了向着东方曙光飞行。由于无法入睡,思维只能 frustrated 在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不过,那种味觉和这种 frustrated 状态与坐在冰凉的会场听精彩报告的听觉是不能同生而语的。 ( 二 ) 那位德国教授被我邀请做一个 session 的 chair 。他银丝挂鬓,金丝镜片后面是典型日耳曼人的眼睛,应该算是充满智慧并折射些许狡诈。在他做 chair 的会场听报告是一种较好的享受,原因并非总是报告人能够将研究的故事浪漫得很清楚、很时髦、很潮,而是因为这位德国长者将一位 chair 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但很好地控制了报告人激情洋溢的时间,给听众保留了宝贵的提问与讨论之暇,更重要的是他每每在报告结束之时能够恰到好处地一句话切入报告内容的核心,将主要结果和关键科学问题凝聚出来,并且非常绅士地引导听众与报告人的交流。当然,你丝毫不会感觉到他喧宾夺主,很多年轻学生或者像我这种英语很差的听众会对其充满感激,因为正是他让我等懂了一点报告人到底在说什么。 我对这位德国长者的研究工作有所了解,明白他并非如伟大天才和儒雅大家那般智慧满溢。他作为 chair 的表现只能说明他在 session 开始之前或者期间做足了功课,对那个 session 每位报告人的内容有所了解与揣摩,从而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表现得轻松自如、诙谐自信。这是学者的一种功力,也某种程度上说明我请他做 chair 还算是稍具慧眼。 ( 三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堂而皇之的目标是很让人崇敬的,而世界各地的学者聚集到一个地方来畅快淋漓、不吐不快本身就是一件代价很高的事情。且不说每位参会者为奔波赴会而付出的生理与精力代价,即便从金钱角度看也一目了然。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花费一般在每人 1.5 万到 3.0 万元人民币之间,一个 200 人的学术会议花费当在 400 万元上下。要让这些代价与花费值得,除了会场之外的切磋、规划、唇枪舌剑乃至推杯问盏,报告现场的聆听、记录、体会、揣摩与联想显得更为重要、更加弥足珍贵。如果报告人没有足够高度,如果听众没有足够关注,那些新的东西就可能稍纵即逝,不经意间从听众的视场和听场间消失。事实上,这种状况是大多数会议的常态,因为现在的会议更多地成为一种成就的展示而不是学术的凝练梳理。因此,一位 chair 能够在一个高度、一个层面上添两句点睛之语不亚于甘甜滋润。 我们的先贤创立和完善了学术会议这种交流的形式与规范,设置了 session chair 这种职位,真是具有大智慧。一位称职的 chair ,应该是所主持 session 主题领域之高手与方家,应该能够一定程度上统揽这个领域的进展,并对其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洞察,而绝不是一只时间计时器。一位有品的 chair ,应该做到对这个 session 报告人和报告内容有所了解并索引人事,而不是一位念念题目、带头鼓掌的良人。一位聪慧的 chair ,应该能够在规范之内合适地塑造 session 的动态过程并让 session 具有一定的“温度”,不至于让报告人成为一泓孤子,而是能够激发听众非线性很强的谐波与响应。当然,一位贤雅的 chair 也是一只计时器、一台复印机,合适地将时间和进程规范得井井有条与湍而不乱。 这,可能就需要 chair 们认真地领受这份短暂的 offer ,并为了出色实现其功能而做好私底下的功课。 ( 四 ) 也许, chair 是一种地位、一份荣耀。我们也看到各种荣誉与职位的申请者强调其作为学术会议 session chair 的数据。我想,会议的组织者在安排每个 session 的 chair 时并不能仅仅将参会群体中的优异者名单拿来随机填空或按步就班,而应该有所针对地选择 chair 之人选。那些学术上的创新者、长者和权威人士堪当 chair ,但不能只是时间到了才猛然醒悟,匆匆到场;也不能满足于让一个报告匆匆结束了事,使报告人和听众都成为低能激发的准粒子而鲜有强烈的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才是一个好的学术会议的核心价值。 诚然,学术会议的功能正在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学术会议变得有些许功利与有些流于形式。但一群高尚的 chairs 也许能够让会场内外变得更有素质,并引领某个系列会议成为时代研究成果的权威发布之地。这是一种事业,也许会议组织者有先天决定之力,但那些 chairs 们的表现却是一道风景,让 400 万元的“门票”有了实在的观赏、学习、发挥价值。 机窗外边依然是深邃的黑色,但不久就该东方泛白、晨曦旭日。我还是关上屏幕,余梦闭目,去问问我的下一步是什么。也许就是下一个 session chair 的 offer 。 那位德国学者 ( 来自网络 )
个人分类: 评论|24314 次阅读|21 个评论
物理人生(121)--随机过程
热度 34 Ising 2011-11-2 09:03
物理人生(121)--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 20111101 我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名叫风,已经顺利毕业出去工作。还有一位博士生,名叫华,也已毕业出去风光,但并未长久离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段随机过程是这篇文字的主题。随机过程的期望值不高,但均方值不小。 ( 一 ) 当初风来见我的时候,我并不很想收下他,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本科毕业的学校不是很好,虽然那不是他的问题,是因为高考时发生了一些变故。那时我不知道其中缘由,因此不是很乐意招其入门。他又来找我两次,我收下了他,只是因为我不擅长拒绝。 风那时很腼腆,不善言辞,现在已经越过“巧舌如簧”的门槛,虽然并非我的功劳。因此,我一直不是很看好他。可能是因为在大学训练不够,风开始阶段在实验技能方面表现不尽人意,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效果不佳。我也不介意,反正我见识到的多是失败和平凡,成功的事例不多。 后来,大概一年多时间,风好像一下子出息了,在锰氧化物多铁材料 ( 相关 介绍 可 点击此处 ) 合成方面表现得很有天赋。别人难以做出来的材料他能够想方设法合成出来,慢慢就在我们实验室博得了“风哥”的名号,我也跟着调侃,不觉得拗口和别扭。很快,他做出了第一个不错的工作,可以保证顺利毕业。随后,我让他自由发挥,放开手脚去做点什么。这时,风已经很被欣赏了,而我也偶尔有一次知错必改。 ( 二 ) 既然被欣赏,我鼓励风继续读博士,并开始 ( 巧舌如簧 ) 2 地去鼓动他。他答应参加博士考试,但声明他英文不好,要过南大博士英语考试这道坎完全不可预期。当然,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没问题,不用复习也能够轻松过关。他看起来也花了时间在这两门课上,期间并未耽搁展示他在材料合成方面的肌肉与力道。 考试结果出来,他英文好得莫名其妙,而固体物理似乎发生了空间反转破缺。我不知道是他调控了这个随机过程还是随机过程淹没了他。 没办法,在我失望之余,他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现在很春风浴面的样子。 ( 三 ) 在华的提示下,风毕业之前尝试合成了一种多铁性材料,合成过程蕴含了很多玄机,我没有足够洞察力能够写下来。测量获得的铁电数据可能算是目前锰氧化物多铁体系中很好的。风和华合作测量分析了主要数据,结果很不错。但由于缺乏磁结构表征手段 ( 如中子散射 ) ,我们对其中物理根源一直有些犹豫不决、或是语焉不详。 尝试跟美国和欧洲相关小组沟通,有欧洲小组愿意与我们合作进行磁结构表征。可是,那时用于实验的粉末材料所剩无几。我让风能够再做一批,由于合成工作不容易,加之风在外已经很意气风发,事情很自然就拖了下来。 华有些不耐烦好的数据放在那里,他可能相信已有结果本身分量足够。于是,风卯足精神,一泻千里,以他一贯铿锵有力的语气,写成了一篇初稿。定稿之后,文章挂到了 arxiv 文库上,我们继续准备磁结构测量样品。不久,华和风终究忍耐不住,将文章投到一个据说是 很好的 刊物 。期间,我们也在日本的专业会议上谨慎地报告了结果,有关行家似乎不是很相信,或者认为有如此性能的可能性不大。无论如何,这种局面令我有些消沉,使我有些不自信。 不久,审稿人意见回来,基本没有大问题。唯一需要关注的是一位审稿人要求我们再仔细斟酌一下铁电极化的实验,确认热释电电流数据没有问题。感觉到审稿人不信我们的数据。可能是出于礼貌,审稿人提出了一个甄别的方案,实施起来并不难。我们初看之下觉得这个建议似乎顺理成章,也算权威,却并无特别留意其中物理上的是非纠缠。我们决定按照审稿人意见补充测量。 一切准备就绪后,测量用的 PPMS 恰到好处地坏了。送回去美国检修,美国人说没坏,又重新送回南京。这个过程差不多进行了半年多,我国海关工作也很努力。风已经毕业去工作,华和我也只好耐心等待,转而关注其它工作。 ( 四 ) 仪器返回后正是盛夏,天气潮湿,测量背底很高,不能保证数据可靠性,风(春)华只好等待秋实。可是,此时投稿刊物已经删除了我们文章的信息,意味着我们修改超过了期限,刊物不再考虑我们的文章,扔进垃圾桶。加之各种工作轮番来往,文章修改拖延下来,我也基本没有了脾气,准备放弃。两周前,华觉得结果继续放在那里可惜,建议我转投其他刊物发表出来,也算没有辱没我们的付出。 就在华日夜兼程编撰新稿,准备投寄别刊时,他意外看到 arxiv 上刚刚挂出一篇新作,并标注已投稿到同一刊物。此文报道英国与法国几个研究组合作,按照我们思路制备出这一材料的单晶,大小比 1mm 见方要小很多。他们测量结果与我们预印本报道几乎一致,并追加了系统的磁结构表征。此文有风度,将我们的预印本作为其研究工作依据加以引用,也算承认我们是这一材料铁电性的发现者。 我开始着急。匆匆将风拖回来,与另一学生一起日夜赶工,按审稿人的方案顺过来反过去测量,发觉审稿人预言的现象不是深藏不露就是了无音信。吃睡不香之余,仔细揣摩,方才明白审稿人的预言并不物理。当时如果仔细斟酌推敲,应该可以说服审稿人而无需补充实验。 ( 五 ) 华开始动手修订文章,准备送往他刊。问题是,他好像心有不甘,半夜“冒失”地跟那位刊物联系编辑写了封信,提及英国人法国人合作的那个工作肯定了我们的结果,审稿人误导了我们。华要求将我们的工作重新加以审视,并转至 其 姐妹刊物 考 虑。那位编辑也算给力,将垃圾桶里的纸屑翻出来,马上转给了其姐妹刊物。 这个姐妹刊物编辑更给力,通知我们再投稿。在审阅了我们的投稿和抗诉后,直接就接受了文章。从时间上推算,编辑深夜收到我们的投稿,即时阅稿,然后通知我们接受发表,前后时长 40 分钟。 整个过程则持续了 4 天,包括周末 2 天。 这是我们发表研究工作经历中具有戏剧性的一次,也是给我们深刻教训的一次,让我们再行品尝生活的滋味。教训是多方位的,令人有些眼花缭乱和力不从心,印证了随机过程不可抗拒的威力。 只是,风研究生涯的随机过程告一段落,而华的苦乐还要随机继续进行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絮语|24405 次阅读|69 个评论
物理人生(120)--秦岭物语
热度 18 Ising 2011-10-7 09:03
物理人生(120)--秦岭物语
秦岭物语 20111006 ( 一 ) 二十多年前,我从汉水尽头的武汉挪到古城西安读书,一开始就强烈感受到西北大地与江南山水的不同。初始之时,一直未能明白个中缘由。后来听说距西安不足百里的秦岭山脉是导致这种不同的重要元素。有记载说“秦岭山地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滞作用。夏季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潮南侵,使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侵袭。因此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因而称为华夏之龙脉,将我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气候环境迥异。 在西安三年,虽未曾踏遍关中八百里山川,却也算是足下铁鞋破黄沙,拜谒过不少名胜山川,但一直未能踏入秦岭山脉。三年很快飞逝而去,终南山下未缠绵,已是年华载青花。离开西安二十年,始终未得机会弥补这一遗憾。 在我脑海里,秦岭之地,既然是战国时代秦国之最高峰,既然是划分华夏四季菁华的龙脉之分水岭,一定是延绵千里、高耸云端。今年夏天,终得一机缘进入到终南山中,朝见龙脉一回,也算窥得其中皮毛之一二。感触笔端,心曲漫疏,初尝梦里,采桑子吟: 采桑子 · 青山如故 少时北枕长安帐,衣锦黄沙。 衣锦黄沙,步履关中,南去有梨花? 如今烟雨平川外,一骋高骅。 一骋高骅,跋涉云端,流影染青崖。 ( 二 ) 之所以能得此机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终南山隧道。终南山隧道乃目前我国最长的公路隧道,全长 18 公里 ,一条直线踞地宫,尽泻而出快意融,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据说这一隧道将西安与柞水之间的行车时间由 3 小时缩短为 40 分钟。有了这条隧道,昔日在峡谷之间蹒跚而行的羊肠公路终于被赋予历史的特征,成为文人骚客、精英巨子落落寡欢、悻悻而文的最好对象。 开凿终南山隧道之前,翻越秦岭充满挑战与艰辛。自古以来有许多牵肠挂肚的人事。终南山隧道周围的青山人文、桑田苍松的变与不变从来就不是游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开凿这一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隧道之时采取的激光准直技术,使得峻岭两侧相对而凿的坐标错位不大于 2mm 。 有了这隧道,就能“何妨相思两地分,长安柞水一夜回”,遂再而采桑子吟: 采桑子 · 隧穿天路 终南山下千百转,古道千年。 古道千年,千缕曲弯,都付往时谈。 长安柞水相思少,日月之间。 日月之间,天上一忽,地上指弹还。 ( 三 ) 我们入住的盘古酒店坐落在秦岭深处的一条峡谷谷底,旁边就是西安通往汉中的羊肠公路。那两天,因为刚刚雨过,谷底的溪流被咆哮的山洪代替。坐在车里,看山峰青崖在身边旋转滑过,眩晕的感觉难以避免。盘古酒店在山中很深处,不远的山峰在云间穿梭不息,有孤戚仙宫之境。 此处孤独驿站之地,取名盘古,自是有一番来由。大约从秦岭东去,汉水相生,淮河两岸延续香火,肥沃着中土南北的炎黄儿女。北领黄河,南出长江,岁月凄凄,群山不变。立足于酒店窗前,峡谷壁上,酒残茶羹,都是诗情意境,故三番采桑子吟: 采桑子 · 盘古宫外 云深遗落兰亭秀,一抹妖娆。 一抹妖娆,应诉菁华,路漫裹松涛。 金盅尽处天涯始,两挽林蒿。 两挽林蒿,盘古不眠,长夜奉心高。 ( 四 ) 未及拜谒秦岭之时,以为秦岭一定是青峰雄踞、云海不竭。待到身在山中,才看到茫茫山川并非如此,站在巅峰虽天高云淡,但险不致、秀不孤、峰无奇、渊不深。秦岭并不高,最西端的迭山也不过 4800 米 海拔。然而,这 3000 里不高的群山横亘东西,造就了黄河长江流域各自的地理风貌,构筑了黄河长江文明的地理架构。 这种态势意味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道理,未曾高耸厥天,只要万山齐喑,就可以框检乾坤、快意江河。而泰山骄若擎天一柱,华山险如刀锋剑影,黄山瑰丽甲天下,都不过是秀外天下而已。即便有昆仑一角穿天外、珠峰潇洒万年雪,都是在塞外高原,离中土很远,对中土俗家文明影响不大,白有倚天屠龙、天山七剑于书中发骚。 山川是如此,社会人事也是如此,这大概是我们不赞叹秦岭不行、不吟诵秦岭无知的理由,遂四作采桑子吟: 采桑子 · 万山齐喑 莫言长岭分天下,五岳不看。 五岳不看,淮汉皈依,千里护江川。 直出秦汉荫唐宋,武致文斓。 武致文斓,历史昭昭,写在庶民间。 (以上四幅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个人分类: 絮语|21133 次阅读|42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9)--那些遗失的对称
热度 16 Ising 2011-10-5 21:40
物理人生(119)--那些遗失的对称
那些遗失的对称 20111005 傍晚,今年的诺奖化学奖公布,获奖者是以色列著名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 (Daniel Shechtman) 。毫无疑问,由于准晶 (quasi-crystal) 的发现,舍特曼先生应该获此殊荣。但这项成果如其说应该归属化学奖序列,不如说更应该归属物理奖序列。从这个意义上,我在此说三道四自然会引来化学学者的不肖。所以,我还是避开这个敏感话题,转而去追溯一些有关准晶本身的胡思乱想。 1980 年代初准晶被发现之前,晶体学和固体物理教科书明目张胆地写明满足空间对称群的晶体对称性只能是 1 、 2 、 3 、 4 、 6次 ,不可能有 5 、 8 、 10次 等晶体对称性。这一规范是现代晶体学和固体物理的基石之一,在准晶被发现之前,至少在物理学框架内从未被撼动。我们暂且将准晶所遵循的 5 、 8 、 10 等对称性称之为遗失的对称。 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满足 5 次对称性的 Ho-Mg-Zn 准晶体,其晶莹“剔透”的形态和等5边形当时 让人既爱不释手又诚惶诚恐。(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o-Mg-ZnQuasicrystal.jpg ) 自舍特曼先生首次揭示准晶以来,日本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也在这一当时的崭新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郭可信先生以下有一批科学家成长起来,成为准晶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郭可信先生的团队在国际上较早地报道了五次对称电子衍射图,并发现了二维八次对称准晶和十二次对称准晶,首次生长出毫米级的十次稳定准晶单晶)。随后,基于这些遗失对称的科学发现也算层出不穷,包括一系列基于准周期概念的新兴物理学分支诞生出来。由此,物理学界很早就期待准晶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但一直以来事与愿违,以至于物理学界自嘲说可能是准晶发现并未像巨磁电阻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光纤与 CCD 及石墨烯 (graphene) 那样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巨大的高科技工业应用吧。事实上,关于准晶,就像关于分形一样,在火热研究的年代也未能勾画出一幅让政府、工业界和纳税人信服的应用图景。所以,到了今日,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大概为此物质之新形态被冷落而耿耿于怀,出来打抱不平,向物理学界同行表示讥讽与抗议。 其实,准晶背后这些被遗失的对称性并非无人顾及。英国大数学家 Roger Penrose 爵士 1974 年就从数学几何角度阐明了两类或者多类拼盘可以构造出这些遗失对称性。下图就是利用两类等边四边形构筑的准晶对称性图案,虽然这并不是他 1988 年获得 Wolf 奖金的主要贡献。当然,像数学上诸如Fibonacci数列(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bonacci_number )也应该可以跟准晶概念扯上关系。关于后者,因为数学的复杂与优美,我不敢在此班门弄斧,自然会有如曹广福这样的专门之家来阐述其中的精彩与奥妙。 Oil painting by Urs Schmid (1995) of a Penrose tiling using fat and thin rhombi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ger_Penrose) 由此,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下图中左边是准晶相高分辨电镜图像,右边是对应的两类等边四边形双拼起来构成的 5 次对称图案。类似的图案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找到,典型的搜索引擎是: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q=quasicrystal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biw=1600bih=746prmd=imvns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FFaMTq3-Ma6ciAfy39DmBwved=0CEIQsAQ ,在那里,您只要有耐心,可以基本上了解准晶研究及爱好者是如何让遗失的对称性为观众慰藉眼睛和视觉的。 构造这种5次对称准晶体的两类等边四边形本身当然满足传统晶体对称性,如2次对称或4次对称。这两类四边形彼此之间满足某种公度关系,例如四边形内角应该是pai/5的整数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因为内角是pai/5的整数倍,构成的拼盘对称性一定是5次对称。 类似的几何推理可以应用到各类满足经典晶体对称性的两类或者多类图形单元之拼盘。 准晶本身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能够大致明白其构成的几何渊源。然而,令人着迷的是,能够形成准晶的实际晶体中为何会那么“凑巧”地形成这样两类四边形对称的结构单元?它们又如何能够在晶体形成环境中恰到好处地有序交替排列形成准晶体?相关的固体物理学与热力学/动力学研究构成各自的领域,已经能够为我们揭开谜团。我本不才,不敢在此一一论及。 的确,准晶的发现是重要的,概念是崭新的,值得称道的,也成就了Penrose爵士的丰富想象与智慧。但那些准晶体化合物或者合金本身除了一些独特的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外并无非常特别之处。然而,世事往往无常,科学也是如此。准晶的概念激发了一些非常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新领域。就我笨拙之人所了解到的有:准周期超晶格、分形结构、非线性光学和声学中的准位相匹配、现代超材料中的一些新奇结构、现代图形学,等等。倒是在化学领域,我没有听到多少准晶概念诱发的成果,虽然化学也许可以按照某些对称的叠加来构造具有遗失对称的分子或者超分子,据说具有很好的化学特性,如催化特性。但这些是行外之言,非我所能妄想,只是在现有知识框架内,从电子结构角度我们还不明白遗失的对称能够诱导出什么新的几何。 关于准晶概念和Penrose拼盘对固体物理的深远影响,我在此简单归类,肯定是不严格和粗糙的,请不以为意: (1) 准晶,说得粗鲁一些,就是将两类晶体结构单元进行复合,也就是一类在原子尺度规则排列的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ters),注意这复合材料中不可以有任何空隙^_^。复合材料学家一直以来为此而自豪。 (2) 准晶结构应该没有长程平移序,或者说是两类长程平移序参量在空间相对错开(例如相对转动一个角度)后再叠加起来。因此,一切需要满足平移对称的物理过程之特征长度不再存在。我们说晶格滑移(滑移决定力学行为)和晶格振动格波(格波传递热量)就需要这种长程序,因此,准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就会与传统晶体不同。 (3) 量子力学在准晶体系中的表象应该是非常精彩而出人意外的,因为像电子波函数之类的物理在准晶结构中会展现不同的性质,虽然这类不同有多么深刻的新物理值得商榷。这类问题可能由刘全慧教授(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77 )这样量子力学已烂熟于心的专门之家来阐述更为合适。 (4) 将两类或者多类特征尺度互不公度的物理元素进行组合,这是固体物理发展的精髓思想之一。上面提到的准周期超晶格、分形结构、波矢的准位相匹配、现代超材料等等都是此一精髓思想的实现,蔚为壮观! (5) 特征尺度的组合是物质结构的一大工程,因此永远是值得探索的。不过,对称结构单元的组合几何可能更具有拓扑方面的意义,感觉上应该是如此。拓扑物理在实空间和倒易空间(坐标空间与动量空间)有没有可以绘画的天地? 自然科学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现象离开为人类创造显性价值往往很远,但这些概念、理论却是人类认识的基石。今天的准晶是一个例子。 无论如何,准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众望所归,但获得化学奖是众之所奇,印证了生活的精彩、科学的纷呈。
个人分类: 科普|23639 次阅读|41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8)--风华秋髯
热度 8 Ising 2011-9-26 09:23
物理人生(118)--风华秋髯
风华秋髯 20110926 有很长时间没有注目科学网了,偶尔登录那个高地只是如产生一个 d 函数那般,心情没有丝毫宽度,也不大有蹂躏视觉神经的感觉。热烈的话题在热烈的人中龙凤那里跳跃转动着,会一直到永远,没有耗散、不会宁静。每天的世界就像那只混沌双蝴蝶的奇异吸引子,让人找不到其中重叠共振的轨迹。就算温婉如中秋诗会的乱语呢喃,湘雅君子设置了简并的初始门槛,也没有能够让我在其中隧穿哪怕一个来回。这就是慵懒无光的时间序列,平缓、光滑。我很奇怪为何自己看起来没有丝毫激情,不再能够在创作中掺杂创新,也不能出口浑浊、出手伤天,即便是屠呦呦先生的拉斯克金秋色彩也未能展宽我的神经激元,激发起来的依然是一个视觉的 d 函数。再往前,即便如饶毅在院士和候选院士们面前祭出 superconducting 之舞,即便如几位先生在一世英名面前按捺躁动,状作 soliton 或全弹性散射,内心激越而外表优雅,我依然如很多人一般都是全同粒子凝聚的背景,没有任何相悖或者不相容的轨道。 究其缘故,大概是因为这几年越来越走向底域和关注最底域,也就是那些没了动力而基态的东西。只要我将她的周围孤立起来,她总是那样笑容可掬,让你伸手可及,有滑动的感觉;除非你要激发,否则连滑动摩擦系数都不存在。生活之外,高歌猛进的动力学不再让我与之一起闻鸡起舞。斗室之内,充满看不见的层流听不见的湍踹,只因为被让一切要有皈依、一切要寻因果。 二十多年前被痴迷的那些相变 (phase transformations) 都是粗线条,根本就没有纳米尺度下那些间接可见的物质如此那般纤细、轻忽、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十年前做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时才开始有涨落的成分,一边是迷雾欲散还霾,一边是咫尺之距积分如微,所以只能用难以控制的期望值去量度,美其名曰是标度 (scaling) 。 再到现在,开始瞻仰最底域的音容笑貌。激越的万物人事便开始退出心灵,淡出视线,朗之万动力学不再是改造世界秩序的函数。唯一感觉实在的是那些底域的呼吸与梦呓,唯一为之倾倒的是那些底域的优雅与风采。这,大概就是自以为是之智者衰老的特征,就像麦氏分布那长长的尾巴,拖曳在如画风景不再、壮怀激烈不酣的今天。 但我自以为是的优点是将自己定位在势利和虚荣的位置,乖乖地在那里待着,稳如磐石。即便偶尔试图去攀登与邻居相隔的势垒,却不会长期占据左右邻居的位置。奋力将自己的势利压低,以便能够更加自得其乐,也使得邻居因此而高高在上。这会不会是今天中国的一个被科技精英人物的作派? 无论什么物理人事,例如那些带着狂躁的永远没有交点的双蝴蝶,再怎么飞舞也还是那幅双蝴蝶。例如那些带着高贵纯洁下作隐晦的永远只能标度的 1/ f 谱,再怎么随机也还是那幅 1/ f 谱。她们都不如最喜欢的双势阱图景。在简并的两个 Valleys 之间跳来跳去,虽然不会撼动生活中声名狼藉的大势,却能够实现一次读写,为问学之上的演化贡献一次读写、存储两个字节,觉得自己总算有了潜在的价值。 至于,很多人都拥有的带有 500Gb 硬盘的电脑,它们在报废之前那些最底域的 bytes 是否曾经被读写过一次丝毫都不重要。我国科学界需要的是拥有 500Gb 亦或是更多!因此,我羡慕那些能够只管拥有而不计较底域 bytes 是否被读写的人们。羡慕他们激扬指点的风度和积淀;羡慕他们层出不穷的创新和居高临下统揽天下的意识;更羡慕他们那种截住 (chop) 一点不及其余的冲击力。从此开去,层层剥茧丝丝抽筋从而黑白分明文章巅峰,是那恣意潇洒、心灵清逸的舒畅涂鸦自己的心灵。 只是,你会看到,一切站在高处只对行者痛恨和不肖都是心有缺失的行为,精英的质心应该包含对自我身心运行的反省与折磨,在出发推动世事之前检讨自身,这样才能有站在道德低处的定律。 这个定律曰:我们共同的遗憾是我没有能够做得更好。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絮语|12825 次阅读|11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7)--枝晶之形,生活之态
热度 14 Ising 2011-8-22 08:13
物理人生(117)--枝晶之形,生活之态
枝晶之形,生活之态 20110820 很多年前,我在西北工业大学追随于周尧和先生左右攻读材料科学博士学位,拾先人牙慧,对物质中枝晶 (dendrite) 结构及其形成原理有些痴迷。这种痴迷大约源于枝晶美丽的外观形态,源于前辈于心、于文、于书而收集的各类物质相变过程产生的视觉形态。我本愚钝,在当学生的岁月里懵懵懂懂,不知格物之绚烂,只知生活之艰辛,不能读懂枝晶成长背后物理之所寓指。而今慢慢有了一些轻浮感悟,便开始调寄“去年今日捧玲珑,未晓晶莹瘦雨中。今夜一轮玄月吊,痴心滑过莫不同。” 用严谨或学术一些的语言来说,枝晶的爱好者当与我一般,功利于两方面。其一,视觉之内物质世界的最常见形态之一是枝晶。枝晶遍布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生命、工程实践乃至经济与社会之各类现象中,如果量子能够被暂时忘却的话。其二,枝晶的特征尺度是连结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重要纽带;例如,工程材料主要的力学和物理性能都与枝晶特征尺度直接关联。因此,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功利目标之一便是理解枝晶特征尺度的根源并由此控制枝晶尺度。 拙文意不在展示自然界丰富的枝晶形态 ( 有兴趣的看君可以点击 这里 、 那里 、 还 有 那里 、 再 有 那里 去慢慢琢磨 ) ,而在于将枝晶的生长形成 (pattern formation) 作为一抹景色来衬托心中对物理尺度的感受,即“枝晶之型,生活之态”。 我们从最简单的单一枝晶雏形开始:下图所示乃一根大致各向同性的枝晶生长过程 (Y. Saito et al , PRL 58, 1541 (1987)) ,其中 L 为枝晶特征尺度 ( 尖端曲率半径或者二次侧枝间距 ) 、 V 为枝晶生长速率,即枝晶尖端从左向右生长快慢的量度。这种形态,即便没有五彩斑斓,也总会令理论物理学家心动。未能被感动者,要么冷酷无情、要么心中无婉约之灵性,可能是要不得的。 ^_^ 为了描述心中的感受,我们做一点简单的物理分析。从自由能角度来描述枝晶形成过程,以特征尺度为变量,枝晶生长的自由能 F 可以写成式 (1) : ***************(1) 这里 A 和 B 为与物质物性相关的常数; L D 为枝晶生长的扩散长度, D 为孕育枝晶之母相中主物质量的扩散系数; L T 称之为枝晶生长毛细长度,即界面张力 ( 界面能 ) 决定的长度量。绝大多数情况下, L D L T ,差距可以达到 5~10 个数量级, L T 小到几个纳米,而 L D 在 m m 到 m 之间。 如果一定要将这两个长度量与微观个体行为对应起来,那么 L D 代表众多原子、分子或者元胞个体的整体协同行为尺度,而 L T 则表达这些个体各自特性的尺度。前者也量度整体协同对外部激励的响应能力,类比于集体意志;后者量度个体单元保持个性的能力,类似于个体权利。集体意志是演化的驱动力和践行者,而个体权利则是一种相对静谧不变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虽然能力差别很大,但相互关联与竞争却是与枝晶有关一切行为的核心与根本。 因此,单纯如抛物线这般的枝晶轮廓,也能将能量世界中的整体与个体牵挂在一起,让它们相互掐着、竞争着。这免不了让我们联想到在社会中立足,每个个体也经历着生命力与生活之间相互掐着、痛苦快乐着的时光! 在枝晶生长时,控制扩散长度 L D ( 即 D V ) 的物理过程可见、主动、有力、具有主导性。而决定毛细长度 L T 的物理要素则被动、保守、难以改变,例如,要大幅度改变一个生长体系的界面能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所以 L T 相对难以被改变,或者说被充分保护着。只有 L D 接近 L T ,即集体意志企图剥夺个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或妄图梳理禁锢每一个个体的最后尊严与自由,才会遇到强烈的被动抵抗。否则,毛细长度 L T 总是躲藏在无垠深处,无声无息。 从另一个角度看,扩散长度可以大手笔操作、纵横激烈、粗线条调控。而毛细长度的改变则多是细雨无声、精到温馨,温和如丝雨,像抚摸你我的甘苦和心愿那般。所以,扩散长度对应群体生命的意义,而毛细长度则丈量个体生活的长河。 物理世界的王道是能量竞争,强者生存!如果一项能量与另一项能量相比微不足道,则能量很小的那一项尽可以被忽视。这是处理多重能量竞争问题的通常做法。式 (1) 告诉我们,为使能量降低,枝晶生长趋向于 LL D , L D 成为枝晶特征尺度的上限,玩弄 L D 就能规范枝晶尺度的大小,调控物质的性质。集体意志相信,能量总是从最低处激发,越高能量生命越灿烂。 所以,数十年来,研究枝晶的精英们使尽浑身解数,让智慧填充激情与躁动,发展各种方法来控制生长速率 V 和调控扩散系数 D ,使得扩散长度可以在很宽范围内变化。精英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与概念。非常著名的有 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 模型,发表在 PRL 上,成为 PRL 刊物十篇他引最多的论文之一。从能量竞争意义上,枝晶生长一直被认为是扩散长度 L D 任意主宰世界的范本,所以枝晶生长被称之为 diffusion-limited growth 。 然而,物理世界也有践踏集体意志的时候,对于枝晶生长就是如此。无数的实验都观测到,枝晶尺度 L 并不肯简单听从 L D 的差遣,即 L ~ L D 的关系 ( L × V = 常数 ) 始终不成立。实验所支持的是 L 2 × V = 常数的规律,即 L~ V ,意味着 V 必须做出更大的改变才能够促使 L 的变化,扩散长度无法为所欲为!现在我们理解到,枝晶特征尺度 L 总是在 L D 和 L T 之间游弋,无法超越 区域之外,其背后的物理原来也非常简单:物质的取态总是能量极小! ***************(2) 这是能量竞争系统从“能量求和”向“尺度求积”的转化,是浅薄的人类常常忽略与藐视的环节。式 (2) 因此成为从生命的张弛走向生活的蹒跚之一个缩影,是阐明“枝晶之型,生活之态”的良好标记。 因为个体的性质在枝晶生长层面上是难以撼动的,所以 L T 可以看成是一个常数,因此式 (2) 就成为: 与实验观察相一致!因此,毛细长度虽然细微,能够参与竞争的能量虽然卑微,但对枝晶生长的作用却依然通过独特的视角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不让扩散长度独美! 枝晶生长如此简单的物理,也能够预示文明社会中的一种常态:集体的意志也许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但集体意志在得意忘形地践行时,不要忘却了百姓心中那些世俗而卑微的愿望。精英们站在高处恣意无限的时候,不要疏忽芸芸众生心中那些世俗而微小的尺度才是构建那些高处的单元 (unit) 。 否则,群体的高楼注定会凋零崩塌在平凡的大地中,并且。。。。。。!
个人分类: 科普|1783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5)--中国地与高速度
热度 6 Ising 2011-7-29 13:35
中国地与高速度 这些天偶尔会上来这里浏览,看到科学网博客的主色调都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发酵文章,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都暂时褪去,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七色混杂的白色所表达的伤痛与感性。每每看到这些悲伤、衷情、激烈和愤青的文字,我都感到有些害怕,就像我自己正坐在那动车里面向温州驶去,由之不敢言声。科网很多的网友博主可能与我一样,都潜在水下,看那些学者与知识分子从各个角度咀嚼着这事故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如果将这些天看到的放在脑海里慢慢地熔化,然后再慢慢地凝固,形成一些有序的线条和组织,我们会看到,事实的真相好像是那样地无力和混浊:毕竟,原因之一就是那个车站的信号管理系统出了故障,加上值班人员的疏忽,酿成了如今的重大后果。 随后,我又看到李学宽老师的文字“ 更为惨烈的列车相撞 ---- 杨庄事故 ”。杨庄事故的一些内部报道我也看过几篇,之所以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父乃这次事故的幸存者之一。当年他被从死人堆里面拉出来,生命垂危,被送到开封的当地医院抢救。救治完后并无人关注或者赔偿,政府也未就此事与家父有一个交代,家父就自己拖着未愈的身躯匆匆返回湖北。此事一晃几十年过去,直到最近,家父年高了,才开始唠叨此事,唏嘘感叹。而过去的这几十年,家父大概和新旧中国那些承受命运伤痛的很多人一样,将这些埋在心底,倔强地往前看,往生命能够流淌的方向看。 我在暑假打发时光的内容之一就是每天坐在办公室看两集电视剧,最近在看的是李幼斌主演的《中国地》。这部作品用敦厚的视觉与醇厚的语言演绎东北一个地势险要的乡村 —— 清风岭 —— 抵抗日本人侵略的悲壮故事。当然,李幼斌重新阐释了《亮剑》的风格,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男人和女人在抗击日本和在艰难渡过每天每夜这两条线上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您能够看到,很多中国人的个性和特质都在那里起着好的和坏的作用,将抗日的事业和日常的百姓生活搅得天翻地覆,让人扼腕而叹。 联想到这些,才有了本文的标题 — 中国地与高速度。 中国和这里的人民数百年来一直是通过剧烈的动荡和大起大落的时光来洗涤和冲刷民族灵魂的。这种洗涤很多时候是那样悲壮与让人扼腕,却陶冶了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使得民族精神在走向现代进程的崎岖道路上扭曲与延伸,变得更加坚韧和执着,当然也获得了本质上的提升与进步。面对日本侵占的艰难时代,中国的乡村将那种儒礼风尚的印记慢慢地打磨,用众多生命的代价获得教训、警醒、灵魂进化与生命提升。如果那个时代也要清算与事后诸葛的话,如果那个时代也很民主与自由的话,中国的历史沧桑是否如此是难以估量和撰写的。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到了今天相对富强与现代的时代,民族行为与灵魂的洗涤依然如此,区别不过是在层次上而已。《中国地》里那个痴情考古的王先生在每一个悲剧发生的时刻都会大声疾呼要改造国民性,要提升国民觉醒与文明的素质,但所有行为与灵魂的洗涤依然是通过悲壮的故事来实现的,不断地印证王先生的理想与呼吁。虽然王先生的呐喊呼吁多被淹没在噪声的背景之中,但噪声毕竟也有其内在规律与谱学特征。温州高速度动车事故的故事依然如此,不仅仅在科网上的那些义正词严和道德高处的责问、温情、愤青、呐喊像王先生的大声疾呼一般,我们读来充满了内在的激越与精神的谱线,感受到这些谱线在慢慢地阐释这一事件对民族行为与灵魂的洗涤与提升。 所以,我们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看到这一巨大生命代价所支撑的那种驱动变化与进步的动力,注释出一种理性、敦实的声音,而不是一种失落、悲观、虚拟和偏执的语调。 虽然是很多无奈,但是我们脚下这块大地毕竟在剧烈地抖动,只要是万家灯火,就不可避免总是要承载这悲欢离合。科网上的专家和精英,更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点。最近几天,我们所读到和领悟到的,似乎也是如此。若如斯,才是沧桑正道真如铁! 是以乱发如此议论,为心里的这味炽热降温!
个人分类: 絮语|8595 次阅读|6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4)--做平凡的事
热度 16 Ising 2011-7-12 07:12
大屿山机场 20110710 最近频繁旅行,不是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就是参加评审会或被评审会,显得匆忙而充实。那些奔波其实是烟云过眼,那些休闲也是过眼烟云,时光效率基本低下、创新之性基本缺乏。有时虽然也会灵光乍现,为自己的焦虑而目光呆滞、心思萎靡。像我这样的人,心中的未来始终只有终结而没有光明,年复一年,尽是如此。 例如,今年过半,收获的成绩不及去年,更远逊于前年。在 Web of Science 中检索出年文章数目和年被引用数目,两个指标对年度的函数关系 (The two numbers as a function of annual unit, respectively) 显示我和我学生的表现离开最大峰值位置已经越来越远,人生似乎就只有在 2007 年那一个达到峰值。气馁之余,给自己找一个客观理论来做出解释是非常必要的,以便被学校科研 ( 的 ) 行政部门检查的时候能够兜售这个理论,忽悠一下。 坐在机场一角,一边欣赏那些将要被大屿山周边海面润湿的机翼,一边也在面对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周末版。我找到了那个理论,它浅显易懂,没有深刻的思想,使得我都不好意思借出来在这里“微博”原作者的“浅薄”。这其实是正在诞生阶段的一个社会学理论,相信我绝对没有原创的勇气。 当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和一批精英为了解决那些长期不能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时,苦心孤诣,能够提出和实施一堆漂亮而有精美理论支持的政策。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政策的实施结果都是令人失望和感叹的,很多政策基本上是折腾,或者是一次又一次地折腾。例如,这些理论假定百姓对政策的反应直接而线性,非线性响应系数较低;或者说,钱 ( 投资或者派发 ) 能够解决基本问题,有了钱就基本可以了。殊不知,在一个文明国度、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自豪 5000 年的文明国度里,这些理论比较糟糕。 推广到我们这些以科学研究为生的人们身上,线性响应绝对只是响应函数的一个微扰而已。我国从党中央到大学的系主任,共计 100 个级别,其科研政策都在倡导创新、都在创造方便于学者创新的环境,包括一系列考核性指标,外加批判文章数量和 SCI 评估,也包括重奖超一流 CNS 。我国的 CNS 相对值和创新并没有随着经费和人员的投入而线性增长,而呈现了奇怪的、涨落很大的、只有统计上具有可靠性的非线性增长规律。当然,这种增长没有文章数量和纳米刊物数目增长得那么快。为什么呢? 先举那个正在诞生的社会学理论中一个例子。问你一个必须马上回答出来的问题:您所在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是多少。我知道在南京是 9 元,外加 2 元燃油附加费,即 11 元。统计而言,中高层收入者知道这一数据的也许不多,中低层收入者知道这一数据的一定不少,因为中低层收入者每天需要思考抉择的问题比中高层收入者多很多,包括思考在南京应该怎样打车才能够使得 9 元的起步价最划算。因此,抢答南京出租车起步价是一个反映行为人行为综合能力的个体指标。这样的指标性示例很多,它们反映了:中高层收入者适合于思考高层次、高附加值和国家社会之大问题,中低层收入者不得不思考低层次、最低价、最划算、最平凡实在的小问题。这种学问叫行为学研究 (behavior research) ,忽然间,怎么让我警觉这种学问是阶级成分论的科学基础呢?! 中低收入者每天需要考虑和抉择那些日复一日没有创新的问题,例如:超市里买哪个牌子的牛奶最好?今天买了鸡蛋,还要买猪肉吗?本月买鸡是买那种鸡毛稀疏的仔鸡还是买披上了贵族盛装的老母鸡?今年冬天很冷,要不要再买件羽绒衣来代替二十年前的那一件?。。。。。。这些抉择由衷地占据了我们的很多时间,使我们获得了长期以来统计而言看起来很有快感和满足欲的利益,虽然没有创新。中高收入者则懒于且不必考虑抉择这些问题,因此便可以考虑本来“不存在”的创新性思维,并给出很美很对称的理想化答案。这是社会文明的两个隐性特征,维持着社会发展的循序渐进,并可以在热力学上进行非零的上坡扩散 (up diffusion) ,社会由此获得进步。 我们推广这个理论到我们这些中低层研究人员的行为学研究。 科学研究群体中,那些经费和收入不愁的人们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比那些经费和收入捉襟见肘 ( 其实未必如此,只是相对概念 ) 的人们每天要思考的问题在数目上少得多,有数量级的差别。前者思考大的科学问题,组织大的团队和一大批个体去攻克大问题,因此是伟大而让人景仰的。后者完全可以(当然,高尚者未必如此)从 both 付出最小化和获利最大化原则的出发去思考: (1) 我就这么多数据,能够捣鼓出几篇 SCI ?这些 SCI 可以赚多少钱?如果只捣鼓一篇大文章有多大胜算?即便成功,所得收入比前面那几篇小 SCI 比起来多还是少? (2) 我就拥有这么些设备,做大文章所需的制备在哪里做?表征去哪里做?这个纳米如何看?那个光子如何测? (3) 我就这个知名度,即便写出 ( 自认为的 ) 好文章,这个刊物编辑会不会歧视?那个同行同道会不会排斥? (4) 我的项目申请书再这么写就应该是这样,写得大了非实事求是,对不住良心。这已经是我最大努力的结果了,项目为何还是不给我? (5) 。。。。。。。 您看到,后者要考虑的与创新无关的问题与挑战是那样地多,因此其创新性平均起来就是那样的低一些。每天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创新性就低。创新性毫无疑问与每天要考虑的问题数目成幂指数反比,不信您就去测量!因此,千人、首席、长江和各省市的黄河浦江湘江们思考的问题数目就是序列号的单调增函数。 人生来平等,性本善。虽然社会为科学家规定了等级,但科学的自我激励特征促使每个人首先追求人生平等的目标。很多小创新等同一个大创新,很多小项目积成一个大项目,很多小荣誉等效一个大奖励,很多灌水文章的冲击等效一篇大制作的点击量。这是亘古不变的,别拿自然规律说事,更别举个别事例来反证。 因此,行为研究给我们构建了科学界合理而实事求是的图像,轮不到大家们站在高处自家田地里批判,也轮不到小家们围在自留地里嘀咕。科学研究就是这样做的,需要高屋建瓴者发力而牵引,也需要下里巴人们慢慢而迁移,没有对错,没有高下,无需景仰而为主,无需自贬而下臣。 平凡者做平凡的事业、也即人生平等的事业,这绝对是人们的共性和追求,也是中国学界需要追求的景象。
个人分类: 絮语|11805 次阅读|17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3)--晶体之殇
热度 11 Ising 2011-5-10 10:45
晶体之殇 ---- 纪念蒋民华先生 20110508 天幕有些低沉,夏天开始有了猩热的味道。我们一行十人匆忙奔越千里,从迟暮的金陵赶往细雨蒙蒙的泉城,只是为了与蒋民华先生作最后告别。昨天夜晚穿城而过,泉城的体态孤独而有些沙哑,似乎还能依稀听到趵突泉的水磬,熟悉而静谧。 今天下午,数千人将济南粟山的那个广场涂上整齐而凌乱的黑白两色,能够听到的只有低低的抽泣和相互安慰的话语。先生安静地躺在菊花丛中,依然那般鹤发童颜的模样,安静地接受我们鞠躬致意和送别的目光。他那些一起奋斗多年的挚友,包括我认识的闵乃本先生、陈创天先生、吴以成先生、许祖彦先生,在大厅内都忍不住老泪横流。但是,生和死毕竟是不同的,躺在那里的蒋先生没有了往日丰厚有力的身躯,也没有了那独有的童颜笑意。汪师母说好几个月来他都沉默寡言,也许是向这个让他感到幸福和快乐,也觉得坎坷与疲惫的世界之一种回应。而更大可能的是,他心里明白,即便山水之间的千言万语,都难以言状他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牵挂和无奈,还不如就此沉默。到了今天,也只能是“生前身后万千事,尽在此时寂寂还”了! 蒋 先生和他同时代的杰出同行们是我国材料科学研究与发展事业承前启后的中坚一代。我们这些后辈对蒋先生的认识多从我们研究生涯起步之时开始,时光短暂,因此并无资格去评定先生坎坷而飞扬激越的一生。这里,我不过是以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扼要陈述自己的想法和念想,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应该不算过分。 大家都认可,自 1980 年代以来,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二十年一弹指,今天的材料科学无论哪个方面与那时相比都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如果要数一数具有中国品牌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材料,应该说依然是屈指可数。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算是其中一朵奇葩。那个时代,这类材料主要是 LiNbO 3 和 LiTaO 3 的天下, KDP/KTP 还不能生长到器件级付诸使用。到 1990 年代前后,以陈创天先生、蒋民华先生、闵乃本先生、沈德忠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晶体学者,设计合成了偏硼酸钡 (BBO) 、偏硼酸锂 (LBO) 和 KBBF, 生长了大尺寸 LiNbO 3 、 KDP/KTP 和 KBBF, 发明了一系列人工微结构非线性光学晶体,使得中国的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有了周知的国际声誉,无论是从基础研究角度还是应用开发角度看,都是如此。这其中,蒋先生领导的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在一大批优异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与应用研究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好评。做到这一点,绝非偶然和机遇,而是数十年来外人难以窥透的人力、物力、时间、智慧、勤奋、刻苦和同心协力堆砌起来的结果。感佩蒋先生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和付出的无限努力,大概无人会加以微辞。 在人生后半生,蒋先生与他同辈的闵乃本先生、陈创天先生 ( 后来又有沈学础先生、许祖彦先生、吴以成先生等等 ) 在事业上密切合作,其竭尽心力之历程可算是中国材料科学界的一段佳话。从 1980 年代的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开始,他们几位构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工晶体研究的基本格局,先后筹划与担负了攀登计划、 863 计划、 973 计划等一系列项目,近三十年一贯之,亲密合作,从设计蓝图、精心布局,到励精图新、共谋发展,为中国人工晶体材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这三驾马车,数十年来没有内耗、没有牵制、更没有相轻,有的是惺惺相惜、相互帮衬、相互支持,共同迈过诸多坎坷、克服许多困难、成就了他们各自夯实而富有意义的事业人生,也成就了他们数十年兄弟般的深厚情谊。这些事业与人生包括了我国人工晶体材料的可观成就和对国际晶体物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贡献,包括了他们各自研究团队和集体公认的学术实力与学术声誉,包括了那种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工作上脚踏实地的岁月,包括了对后进的鼓励鞭策、对后辈的培养与提携,也包括了这些研究集体众多同辈与后辈们个人上那种手足般的友情与学术上那种无私且实实在在的合作与支持。 就我个人而言,过去二十年来,我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工科学生在南京大学这个文理兼备之地慢慢融化,而蒋先生站在高处,对我倾注了他作为长者和老师的鞭策和督促。除了对我这个晚辈的勉励与赞扬之外,他也多次批评我学术之路有些扬短而避长,丢弃了工科的特质,辜负了闵先生当初的期待。现在看来,这些箴言慧语深刻而弥久,而我当时却没有听进去,导致今天在学业上的沉闷和缺乏创新。即便如此,只要有可能和机会,蒋先生在我弯曲而漫长的爬行之路上都给予扶持和勉励。我学术上几个重要时刻都有蒋先生留下的印迹。近些年,我偶尔有机会与蒋先生毗邻而坐,依然能够聆听他对材料科学学科、人才、发展的见解,也包括对我个人缺失的诊断与指点。我知道,亲近一个人要知道其缺点,疏远一个人要了解其优点 ( 闵 先生语 ) ,蒋先生对我所为,大概如此,让我一直都充满感激。令人唏嘘的是,这些教益如今已成绝响。。。。。 当然,过去几十年,蒋先生对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所做的一切、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化所做的一切,我作为后辈了解不多,没有资格给予评价。但是,几乎所有他的故交与后进都承认,先生倾其一生之力,用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其素描,并不为过。 只是,人生茫茫,不能复始,功过自有后来释。善者择其上而善,后者择其风而翔。傍晚时分,我们驱车离开济南粟山,砂烁掠去,趵突泉声依旧在。当我们绕过泰山脚下、平抑悲伤之时,仰望山巅,薄云碎眼、浓雾流瀛。我们明白,泰岳叠嶂,趵突荥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个人分类: 絮语|11100 次阅读|18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2)--诘难“发现”
热度 16 Ising 2011-4-30 21:22
物理人生 (112)— 诘难“发现” (110430) 最近一段时间身躯很闲、眼睛和双手很忙、心情很烦、神经很紧张也很绝望,根源之一是平面二维的案头上堆起来一摞山一样高的项目申请书。我们必须就这些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向规定地点提交规定的读后感和汇报。正所谓:一年一度为双规,闭月篇篇总相随。让我有些感慨的是,在很多基金项目申请书中,申请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实验观测喜欢冠以“发现”之名,让我颇有肃然起敬之感。既然是肃然起敬,就有感而发,所以,这里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为何有那么多“发现”,汇报的内容是“发现”在贬值。 在自然科学的范畴内,“发现”本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单词。至少从我们这一代人上溯回去,这个单词背后蕴含了不起的成就,意涵对科学亦或其某个分支有重要价值的新认识,意味着对知识、社会和人的不能忽略的影响。也许是意识过时了,或者是一种说不清的文人相轻、嫉妒,或者是谨慎和保守,使我固守我的观点:“发现”是一项系统的创新性工作,而不仅仅是那许多细枝末节甚至是无足轻重的“新”东西。因此,我对这些声称的“发现”是否具有本征的属性很是惶恐,难以给出理性的判断。 当然,在当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人类众多职业之一种时,“发现”也许变得很平常普通了。事实上,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发现的:“ Discovery is the act of detecting something new, or something "old" that had been unknown. With reference to science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discovery is the observation of new phenomena, new actions, or new events and providing new reasoning to explain the knowledge gathered through such observations with previously acquired knowledge from abstract thought and everyday experiences. ” 严格按照这个定义,很多基金申请书和项目申报书中声称的“发现”并无不妥,的确也符合这个定义。 只是,让我感到迷惑的是下面的经历与感受: 1, 我们经常往美国 APS 和 AIP 的刊物投稿。如果不小心在一篇文章中混进去诸如“ novel ”、“ for the first time ”、“ … is discovered ”等词句时,刊物编辑会毫不客气地回函告知我们:“ from our opinion, authors are not encouraged to use those flaunt words ”。每每此时,我都会感到些许羞愧和脸红,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众人皆知的错事一般。 2, 我们也经常在各种学术会议和项目汇报上介绍自己的工作。每每说到自己的某项工作还没有看到前人有相关报道时,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或者非常 aggressive 的同行们就会警告我们要谨慎,不要没有根据或者没有经过仔细查实就贸然给自己的工作贴金。有了几次这种经历,我都变得非常小心,忌讳与任何“发现”打交道,即便我们查实过, to our best knowledge ,这些结果的确符合维基百科对于“发现”的定义。 3, 阅读浩瀚如海的严谨而实在的学术文献,您会“发现”很少有作者对那些在各自领域“ well known ”和“ well established ”的“ milestone ”式的成果冠以“发现”来进行叙述,即便“ milestone ”对于我已经是高不可攀的评价了。事实上,那似乎还算不上是“发现”。在高水准的英文刊物里,“ discovery ”或者“ …discovered ”都是如皇帝名讳一般忌用的词汇,使得它受尽歧视,倍感委屈! 4, 很多随着时间而不断堆积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发现”一个科学的新现象从概率水平上与六合彩中奖事件属于同一普适类,极其罕见,从而弥足珍贵。这大概是经典科学 ( 例如物理学 ) 数百年来依然可以在大学讲堂上春秋轮回的原因。如果学生告诉您常规地“发现”了什么的时候,您的第一个反应最好是鼓动他或者和他一起去查实一番。从统计角度看,结果往往是非常负面的! 我们因此面临两难选择:一者,“发现”的定义无可厚非,当科学“发现”成为天天向上的礼物时,无非说明这是“发现”与美元等价的世道。二者,如果维持“发现”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我们最好就不要轻易地要求基金委和科技部允许我们随便印刷“发现”的 paper notes ,从而避免其贬值和泛滥。 科学史上众多重大的“发现”基本上都非常低调,“发现”的主人甚至都不敢承认自己的成果是“发现”,有时甚至有意进行通俗化的包装。例如,物理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是如此,自旋电子学中的巨磁电阻也是如此。一项科学上的“发现”,是需要锤炼和广布的,似乎具有如下几个娱乐学的特征: 研究结果在学科或者领域意义上非同寻常; 造成学科或者领域上的重大影响,带动新的学科或者领域的突破,被广泛承认和追捧; 通常非被自己而是被后人或他人基本一致地认为是接近“发现”的发现; 一些非常稀少而 exceptional 的异象 , 如天才降临导致的从头算起。 。。。。 因此,在评价自己的成果时,最好避免在键盘上敲 faxian 这个词汇。英文里面 revealed, predicted, shown, suggested, proposed, argued, identified, recognized 等都可以让我们的英文读起来很舒服、很惬意。而中文里面,观察众多的评审会和成果鉴定会出具的报告,就可以明白可以用“揭示”、“观测”、“预测”、“记录”等词汇来代替那些完全是吉布斯自由能上升的激动 ¾ ¾ “发现”! 其实,很简单, discovery 是一个经典,“ discovered ”是一种梦想。当发现自己“发现”时,检查一下主语是不是您! 与“发现”同样忌讳的就是“首次”了,容不得我再啰嗦! 如果得罪了,我愿意说“对不起”。
个人分类: 评论|11078 次阅读|17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1)--金陵梅雪
热度 13 Ising 2011-2-14 18:48
物理人生(111)--金陵梅雪
物理人生 (111)— 金陵梅雪 20110214 金陵人喜爱梅花,以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山为傲。每年开春时节,很多人以一游梅花山为必践之行,为一年的光景而励志、鼓劲。 好多年前,市政建设者在北京西路人行道两旁栽种了两排梅花树,自鼓楼延续到草场门,延绵数里。这些梅树矮小而枝疏,形态萎缩而躯干匍匐,并不引人注目。一年之中大多数时候这些梅树被高大的樟树、杏树、梧桐和桦树所遮盖,甚至见不到多少阳光。她们花开时短,青绿季节着叶茂盛的时间也不多,不过平常尔尔。每年寒冬未至,北京西路上所有的树木都凋谢而尽,除了那长青的樟树。 我喜欢樟树,因为她们干净整洁、外形优雅,树下似乎并无深秋里哗哗下来的枯叶。因为长青,所以树根与周围的沃土患难与共,不让乱草滋生于周围,也不去抢夺大地的很多营养。不同的是,一年四季,樟树无花色吐鲜、芬芳夺目之时。这对我等入世凡俗之人,未必没有些缺憾。 倒是这些矮小的梅树很不同。虽然寒冷也让她们枝头枯涩、根裂节干,但冬季的苍天如果施舍少许和颜悦色都会使她们不甘萧瑟,径直要争红斗艳。每年新春过后,只要有那么一两天风和日丽,只要有那么两三天春天的气色萦绕金陵城,您就会在某一天早晨下意思地将全身畏缩在衣服里面、只将眼睛露在外面时,就有清香婉婉而来、款款兮兮。当您得瑟着寄步在北京西路上,突然就望见了两排低矮的红色、粉色、黄色的五瓣色彩、千姿百态,在萧瑟的晦涩中一泻而远去! (右图来自网络) 那就是天地最早的梅花,就在我孤独行走的身边,在我不能自抑时正静静地往我身后离去。 我们知道,这岁末春初乍暖还寒的阳光不会长久。过几天,果然是寒潮汹涌,从北方绕过泰山直下江南,首先就将金陵的暖色拍到地下和屋里。梅花们不懂这一点,只知道趁着时光初升而恣意开放。待到这几天飞雪临空、寒意绕膝之时,她们才知道开放得太早了。您驻足于枝旁,看到点点梅影在渐渐卷曲而驱风寒,就有油然而生的不忍与怜惜。 这些并不漂亮美丽的点点们也知道尽可能花开在那些茁壮而居于低处的树枝上,且尽量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御寒。只有极少数独占纤细枝头而款款摇曳者。我感怀于这些摇曳者的勇敢与孤独,每次来回均驻足而观,却看到她们不过数日就根断花谢。那些挤在一起的花瓣们却尚能支撑到今天,让飞雪下的人们得以继续瞻仰而自勉、养目以自期。 所以,我们明白,即便是傲雪寒梅,也还是要在冰冻天地有那些热的涨落与光的会心之后才能吐蕊而出。没有大地的这种激励,她们也还是得雌伏于土壤、偏安于根基。在大地用短暂的温情与湿润激励之后,那些引来长久瞩目与赞美者,都是攀枝于茁壮处、聚集于低许位。寄于高处而摇曳者,似乎与大地相隔犹远立足不实、似乎因独自与风霜斗志而忍受凛冽,更因遥驻高处、曲高和寡,也让匆匆而过的众里难以凭临驻足而必须仰首高企。 须知,凡俗之人是不大愿意仰首的、那些智者贤士大多数更是以仰首是瞻为耻了,除非是那千年梅影、欧阳手植。 这是寒冷中的自习课。望窗外飞雪漫漫,雪花流线呈现缓缓下落而激越飞升。不远处的梅花怕是要再经历“香自苦寒来”的一夜了。 渔家傲 · 梅雪 应是皑白明月处,天涯相对翩翩舞。 飞絮低吟飞上户。高高住,问君春暖花开乎? 枯萎枝头谁人慕,一夜涌动柔情露。 众里低眉萧瑟路。痴心著,晨曦一目寒香赋。
个人分类: 絮语|7691 次阅读|20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0)--笨拙的创新
热度 17 Ising 2011-1-30 19:17
笨拙的创新 110129 两件事触发我想这个问题,当然,它原本不是问题,至少在创新国度里不是。 上午,研究组最后一位尚未返家的同学准备离开,回去父母身边过春节,而此前大多数同学早就离开了。我们一起又去了一次实验楼,再一次检查我们实验室的水电与门窗是否关好。同学离开后,我一个人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淌漾许久,仔细勘察每一件仪器装备和照明空调,确保节间那里是安全的,只让一间屋子里的浪潮服务器与楼下 HP 刀片服务器一道继续卖力奔跑。我为那些被关掉的设备感到惋惜,因为平时同学们都不得不排队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使用它们,而今它们必须收起自己的执着与耐心,忘却与我们一起风华的科研生命。 其实,每个寒暑假都是这样,有很长时间这些设备闲置着,惟一的功能就是继续保留在全校固定资产总数那里的一点份额。如果改革这样的寒暑假,而是给那些只能研读三年的研究生们设定一种年假制度,那么除开春节前后几天,其它时间这些装备就不会这么无聊孤独。这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我在这里看不到。想一想,人歇机不歇并非变态,从来都是先进国家的某种写照。 一周前,我被告知一位朋友读了我们的一篇文章,读后感叹文章包含了很多低温与高磁场下的数据,而获取这些数据一定花费了几万元,了不得!这位朋友因为起步当初,有羡慕之意。而看君可能会认为我们经费真是充足,能够负担如此开销来获取大量数据。或者说这种靠获取大规模数据的科研活动并非怎么高明,不是创新的智慧高明之路。 无论如何,我对这位朋友心存感激,感激他认同我们的做法。我也为学生和自己感到自豪与些许安慰。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领域,那些具有创新性且能经受时光检验的实验成果,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大量数据培育出来的。仔细回味,其实我们一篇文章里的数据比起那些好文章来还真的是有些羞愧汗颜,更不要说我们年轻时撰写文章,常有“三点一曲线、两图一故事、猜测不是错、取舍心中知”的事发生。 由此,我得以拟出本文主题: 创新其实具有 笨拙 的特质,是大量数据重复与失败实验后的一些教训,而绝不是那种神话故事般的空灵创造 。 我们的学术交流媒介 ( 包括期刊、会议报告、学术讨论等 ) 所呈现出来的科研创新脉络往往具有高耸的逻辑平台、美妙的规律形态,让我们惊叹创新拥有者睿智与深邃、杰出与强大。而我们自己在撰写、报告我们的结果时,也是百般捣腾,凝练其中的科学问题与思路,及至如此清晰、美妙而合乎学科逻辑地呈现出我们“要”的结果,偶尔也会获得听众读者的惊叹与赞美。 其实,我们自己知道,有些读者也知道,创新的实际足迹绝大部分是稍显散乱的脚印在原地的堆砌。虽然那个“原地”面积依据人和科研条件的“高低优劣 (if any!) ”可能有大有小,但散乱与堆砌一定是不二的特点与形态,只是我们都不说罢了。 无论是从下里巴人做起,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我们的视野都是有限的、且局限于我们视觉上的纵深与衬度。因此,实验上的创新,至少我们所在的这个领域中的实验创新,难以从已有陈规与知识中通过简单推理与演绎预测出来。当然,“难以”不代表“没有”,一定存在总数看起来不少、但几率看起来很低的 cases 。在那里,拥有者一语中的、幸运地逮住了“兔子”。大多数人总是在大量艰苦卓绝的摸索与失败之后才能得到一些堆砌起来的规律与新意。 大凡寥寥几个数据、或者姗姗几点异常就得出新颖的宣言与发现,要么是很值得商榷、要么是很天才降临。大凡从一个最末端的实验结果就勇敢地推测最起始的起源、或者进行多步中间假设而完美地达到理论与实验 consistency 的宣言与发现,要么等同于说南京的北京西路塞车起源于北京的南京西路也塞车、要么还是很天才降临。另外,北京有南京西路么?! Appl. Phys. Lett. 每年 3000-4000 篇文章中我们国人已经占到 900 篇,如果我们将创新再笨拙化、夯实化,压缩我们的论文数到 300 篇甚至更少,那是我们的成长与进步,也彰显我们还有更多创新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中国论文数连续几年位居首席,如果我们将创新再笨拙化,压缩我们的论文数到位于第五位或者前后,那是我们的理智,也彰显我们还有很大的创新余地。 当然,实际的创新,不会有能与那些 IF 、 H-index 和 CNS 比肩的智慧,而显得要愚笨很多。这些笨拙堆砌在一起,总是能够得到夯实的、前人没有获得的学问,为后人景仰。这似乎在说:在到处都讲创新的世界里,只有笨拙的特质是最忠实于创新的;越是创新的东西,越需要通过笨拙的夯实劳动才能获得。
个人分类: 絮语|9955 次阅读|40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9)--放弃之美
热度 27 Ising 2011-1-23 17:48
物理人生(109)--放弃之美
放弃之美 110123 很久没动笔将这里妆点一下了,只是因为一些莫名的懒散。脑海里有很多delta 函数模样的冲动,想在这里涂鸦一下。但是,冷静而不是理智告诉我,在这个万人攒动的平面世界里,有动感、有静谧、有 nave 、也有岁月。而我似乎不该再有那些随意涂鸦的坐标,使得那些冲动再怎么傅里叶变换也没有对称结构。于是,弛豫了很久的激动只好淹没在背景的碌碌无为当中。 冬天暂时将南京覆盖上皑皑的雪白,虽然我毫不知情。在天空看东京郊外的树林,也是碎雨露白一般。我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在早稻田大学开完了那个小型学术研讨会。会上十几位多铁物理研究领域的高手云集 1933 年建成的那栋二层小楼的底层小会议室,印证了一位古人所言“研讨会越小越好”的箴言。这栋小楼承载了八十年的日本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之缩影,还有三十年前我的硕士导师留日学习的几幕春秋,让我感受到三十年一瞬间也可以是一种阐释。 会上那些高手们将他们令人炫目的数据、结果与新颖思路展示得丰富多彩,让我们惊叹他们研究工作的深度、广度与超前度。会议期间,与他们交流时,我问到那些漂亮结果为何没有见诸于他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时,他们淡淡一笑,轻松回答:结果那么多,如果都要整理发表,虽水准不差,但不能更多地说明问题,为何不以舍弃而乐之?!言下之意是:优秀的科学家应更关注于那些未现的激动人心而不该纠缠于已有的“发现与创新”。这种境界似乎孕育了一种放弃之美,从而留给我在这里唾沫文字的主题。 然后,在回来的飞机上晕晕欲睡之时,回过神来的是我自己辛苦耕耘二十年,竟然也积累下所谓 SCI 拙文四百余篇。那些早年的春草文章毫无疑问浸泡在小而全的背影之中,将那些年辛苦而得来的所有可用数据荡涤殆尽。二十年后再去检视那些摇曳的工作,感觉它们未老而先衰。心里无奈的是,绝大部分文章并无精彩可言,引人注目者也属凤毛麟角。它们因此成为我不懂得放弃而无法腾挪更多精力关注更有价值问题的科研生涯之注解。反过来,自己稍微满意的还是最近十年的工作。那些短小文字携带的仅仅是万千劳动和叠重数据的点点浓墨重彩,而绝大部分结果成为了眼前这幅画卷的绢白温柔和星星疏影。这是放弃之美的绢白。 推而广之,申请科研项目也是如此。即便是基金委和科技部之类的资助机构对申请加以限项,我们能够承担的项目数也相当可观。醉心于满负荷承载全部项目者,以数理材料类为例,所能获得的项目数可达六至八项之多。如此重负,蹒跚而行,当难以在百万竞争之中取上好成果。既不能,或者负心而对付,或者勉力而求全,将无法揭开那些让人心动的面纱。当然,有些方家或许有客观缘由可诉,例如,抱怨资助当局为何不能增加项目强度到足够用度。但如果心有所欲,不懂放弃,凡人依旧会膨胀心胸,不能自已。增加您足够用度又如何?且那足够用度又是几何?这是放弃之美的底色。 更高屋建瓴者,常自豪于一生追求真知,遣人生之声色犬马于心外,求自然亘古难题于心内。那些智者自然不在这篇世俗流言所论之行列。即便如此,孜孜以求于一个梦想是我辈可叹可怜之基础,但审时度势,虽然历尽才华之枯竭、奉献身心之所能,如果还是不能获得进展,当及时检讨,尽早放弃而择新机。其实,科学之路,从来就是如此。用科学正史和八卦佳话都能够佐证,适时放弃是优异者的一种非凡素质,是孕育成功之胚的那些未尽人意的涨落。没有这些放弃的涨落,就不能让脱胎而出的新相得以“被”阐释。这是放弃之美的主色。 诚然,我不想替代社会学家去劝退那些人生戏台上敢于革新和创造的珍主们。那里是科学物体中的电子们最难以跃迁的地方,所以还是放弃为好,虽然不放弃也许也很美。不过,我自己明白,走得更远是放弃的凄美故事之续集! 是为记之!
个人分类: 絮语|8738 次阅读|74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7)--诺奖走向年轻
Ising 2010-10-5 23:41
(101005) 今天傍晚, 2010 年度的诺奖物理奖出炉, Laureates 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 海姆 (Andre Geim) 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 ,他们目前任职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得奖的工作是他们 2004 年有关石墨烯 (graphene) 的研究发现。据此,凝聚态物理在 2009 年高琨等以光纤和信息技术摘走桂冠之后,再一次雄霸江湖,倚天屠龙。 当包括 Web of Sciences 在内的各种机构和个人纷纷预测诺奖(hereafter诺奖特指物理学奖)之时,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工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奖。因此,网上议论风起云涌,一片惊呼之声。这一意外至少出于如下几个原因: 1, 这一工作承袭了石墨晶体从零维巴基球,到一维纳米碳管,再到二维石墨烯的发展脉络。当零维获奖 (1996 年 ) 之后,大家都在等待日本科学家 Ijima 等以一维成果获奖。但诺奖却跳过一维直奔二维,让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捧得先机,使人大跌眼镜。 2, 从物理价值本身看,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原创性,开辟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二维体系。加上石墨晶体本身的奇异性质,石墨烯的发现的确开启了物理研究的一个新高度。不过,这一工作依然承袭了石墨晶体作为量子力学效应从演示、验证和走向应用的发展脉络,因此从原创性角度评估应该不属于基本意义上的首次与重大发现。但诺奖剑走偏锋,出其不意,也使人莫衷一是。 3, 石墨烯作为新鲜成果,从被发现到获奖区区六年,既没有物理原理根本意义上飞跃性的重大突破,也无堪比磁性多层膜磁电阻 (2007 年获奖 ) 那般的应用成就。诺奖一改成果愈久弥香的嗜好,口味突变,烹调了新的一抹风声鹤唳,引得无数风流竞折腰。 4,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两位先生少年得志,春风盎然。多少年来,诺奖桂冠总是青睐垂垂老者,鲜有属意春风少年的作派。而这一次,海姆不过五十出头,而诺沃肖洛夫更是 70 后辈,似乎展现了诺奖要锐意革新,要再次印证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真理。 从更深的层次看,今年的物理诺奖体现了评委们放眼物理学的现状,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力求针对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鲜明特点所作出的改革、创新和努力: 1, 在量子力学走向成熟、天体物理道途漫漫、基本粒子物理深不可测的今天,物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新加坡人在摩天大厦屋顶上修游泳池,虽属标新立异,也算大好河山尽在脚下,却不能使人于心戚戚、于念铮铮。因此,最近这些年,诺奖似乎在左冲右突,寻找新的模式、追求新的范畴。 2, 物理学走向深入,但不能不承认物理学优雅而臃肿的体态已不复当年,与其他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漫天风花漫天月之局面相比,物理学差强人意之处历历在目。追逐物理学的年轻人正在减少,引领物理学的天地鲜见辉煌。而且,物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昂贵、规范、有序和雾里看花。刺激物理学的新生已经成为应对社会潮流、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挑战。如何获得社会对物理学的再度关注成为一时之急。诺奖自是责无旁贷。 3, 在量子力学风起云涌的时候,那里是一片金矿之地。而今天的物理学,突出重围变得困难,艰辛努力未必回报。诺奖也许需要创造一种气氛、一幅场景、一帧图像,让人相信这里有无数创新的机遇,只要努力,就可以少量得志、后来居上。也就是要营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新生的风尚。这一企图可能相比获奖成果本身更加重要、务实、有效而著千年之功。 4, 如果看得更远一些、更实在一些,物理诺奖需要以强大的应用背景来支撑。这是已经被屡屡印证的现实。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如此,更别提去年 高琨 先生得奖也是如此。 有了这两列 1-2-3 -4 ,我们相信,诺奖正在将希望向年轻倾斜、向勇于创新倾斜、向新奇和新雏倾斜、也在向中国这个在现代物理学上正后来居上的国度倾斜。 是以此文来赞赏兼挪揄这个让国人惺惺作态的诺奖出炉。 注:此文中的新生、年轻等词汇不再狭义,而是指一种新的风尚!
个人分类: 评论|10764 次阅读|24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6)--往日情怀
Ising 2010-9-5 22:45
题注: 往日情怀 是同名电影的一首主题曲 试听 : http://cad-cam-cae.net/Hero/thewaywewereviolin.mp3 在这个世上,总会有一些视觉,简陋清平,下自难继,就如我眼前那些静静无声的书桌与案台,让我感到温暖与安宁。它们以没有生命的元素,陪伴我逾越那些火热亦或是不堪的岁月。很多个子夜黑色,这些视觉允许我匍匐在它们刚毅的身躯里,以逃避月光的问询与心灵的诉说。我感怀它们的不离不弃,因此在搬离科技馆入住唐楼之时,仍然固执地将它们带在身边。它们淑静无求,只有这支旋律在它们身边一遍遍流过。 在这个世上,也总会有一些听觉,如泣如诉,宛如布鲁斯的流水,在心底里潺潺;宛如乡间的田埂,弯弯地延伸,与青草为邻,与浣溪相惜。在这支旋律于耳边流淌之时,心中的委屈与无助被渐渐洗却,泛起晶莹涌透、无华宁静。我愿意追随这旋律到天涯去抚平大地丘陵、到海角去荡涤清花月潮。 在这个世上,还总会有一些感受,辗转萦绕,挥去复来,宛如耳边这支旋律,用平凡而波澜不惊的符号涂抹我心灵的故事,让我的神经和情感一阵阵痉挛,禁不住数度模糊荧屏、揉洗衣襟。那些簌簌而下的提弦振动就像一双温柔纤手按摩我的低沉和没落,让情绪的皱褶稍许平复和舒展,在一簇痛楚丝丝之后。 这支旋律我很早就聆听过,但是第一次听到提琴 + 钢琴版本是在王鸿飞的科网博客首页 ( 现在网上还真不易找到 ) 。今天看到鸿飞的博文 现在可以说了 ,似乎有种随随袭来的情绪,就如前几天唐楼外的夏夜秋雨,在夜幕中看不清点点滴滴,但循入黑暗马上就能感受到雨带凉风,如泪渲染,惺惺作态。虽然很早就听闻鸿飞兄将要离开化学所,但他借用 Leslie Groves 将军的话语来衬托他离去的路途也还别致动人。再次播放这支旋律,不一样的感受挟持着一样的情怀,就如在沥沥秋雨中漫步,雨水像泪飞一样漱落无序,低头看地面溅起的雨花成雾。 我明白,任由思绪与感受随这支旋律去飘逸不是轻松的享受。当过往由快乐与伤怀交织成网,这番如泣如诉总是让伤怀慢慢珠结、聚合、走向渗流,就像低低的天幕无声地向我压抑,丝毫没有电闪雷鸣伴作缨鼓。那些还算快乐的网络节点因为伤怀逾渗而不得不孤居寡越、郁郁独欢。这旋律来时没有脚步声碎,却如一股芊芊压力犹远而近,收紧心房。这旋律走的时候没有表情相映,却如一行飞雁离去犹归,摄人心智,折人情商。 我亦相信,每每面对内心彷徨与感动、面对外来误解与非难时,随这支旋律去逃逸是一杯良药佳方。身在金陵鼓楼之侧,蒙受南京大学之荫。那些浅薄之辈是非之人,却如河流欢快,因为承载肮脏而色彩斑斓。那些无知之言无耻之行,却如浊浪翻滚,由于承载丑陋而恣意倥侗。我让沉思如毛尖清芳,随旋律在杯中静如帷幔,自许淡香冉书窗。 这支旋律,寄托了往日情怀无尽之无奈和无助。拂风萦耳,将往日印象瓣瓣剥落,撒在 4 分 47 秒的路上,像是为我追忆 47 年来从幼小走向成熟、从软弱走向孤傲、从粗陋走向厚实的脚步,注定我也能够诠释这心灵的乐章。 往日情怀 (The way we were) 维基百科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ay_We_Were
个人分类: 絮语|773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5)--失措之花
Ising 2010-9-4 13:26
我们这些老实巴交之辈从小被物理着,很认同物理研究的正统哲学,向无二致。物理学总是通过分离现实世界原本就纠结在一起的许多元素 (ingredients) ,然后单挑其中一种亦或两种元素来进行总结、归纳、演绎和预测,以图谋每一种元素对应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一过程延绵数百年,造就了人类对因果定律之一一对应原理深信不疑,并体现为一代代物理人为之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牛顿力学是如此,电磁学也是如此,更不要说那大千世界一团乱麻的热学和热力学也是如此了。量子力学我不是很懂,因此不敢妄论,但基本上亦属如此。 ^_^ 就我还皮毛一点的凝聚态物理而言,无论系统关联的元素多么复杂,我们被物理的信念是:一定存在一个基态,对应一个或者数个序参量,构成一幅唯我独尊的嘴脸展示于世人。我们的研究骄傲和自豪于孜孜以求那些深藏不露的基态。幸得偶有所成,一定能够与 NSP 的编辑与审稿人们推杯问盏始相知,恨不相逢基态时 。随之而来的物理都是缘于基态的低能激发与相变:千般变幻寓一宗,涨落无声临界重,构成了凝聚态物理的网络骨架。很久以前,我曾经以 冬天 为题涂鸦了这副图画,惹来涟漪一片,宛如桃花流水、碧潭波诗。 人类追求物理研究的这种定式无可厚非,有其现实动机。一尊唯一的基态,或者更广泛地说,一串对外界调控一一响应的花果,是我们让物理效应为技术服务的基本要求。我们渴望为我们服务的对象忠心耿耿、始终如一,它们应该祛除它们自己在热力学意义上的生命蠕动,应该视我们的号令如上帝的恩典,不能有丝毫差错。它们必须听令行事、唯令是图。由此,人类通过物理的广泛研究获得了自己满意的技术成就,催生了今天科技的繁荣和人类脚下那般万家灯火与趾高气扬。 这种物理研究的哲学同样在人类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知音。人生从一开始就被强调在选择面前要后此薄彼,不能朝三暮四。数千年来人类慢慢为自己制定了一些符合物理学规则的行为规范,始称文化:对待善恶要美丑扬弃、对待情感要始终如一、对待事业要专心致志、对待社会要黑白分明。如此等等,构成了社会结构稳定的形态,盎实了人类进步与竞争的不二轨迹,成就了哲学家竟然能够成为人类先知,虽然其中的子丑寅卯妙不可言,非春夏秋冬能阐释清楚,无乾坤风流能表演完全。不过,这些无穷小的故事在我们的视野里总是满足幂指数时间标度,很快就烟消云散,毫无印记可存。偶尔有个别的异数被有心的历史学者记录在案,供后人猎奇狩异,为了不同的动机一遍遍地加以演义、戏说和八卦,隐隐着破茧而出的图谋与愿望。 然而,物理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与一般人有异,就在于他们之中有些人不满足于基态的神话,而要突出重围。其中,失措之形,聊胜于此。 所谓 失措 (frustration, frustrating, frustrated) 是针对基态之形而言的。最简单的一种阐述方式是:由于一些简单的空间或时间对称性要求,或者由于交互作用数目很多,物理系统中的某个元素对应的不止一个基态。很多时候这种能量最低的基态数目很多,多得让人眩目而不知所措,从而在零温下仍然具有熵,始称失措。事实上,物理人开始变得不再刻意去单挑其中一种亦或两种元素来进行总结、归纳、演绎和预测,尽管这种刻意的努力和成果还是美的。我们已经骄傲到直接面对物理系统的全部,骤然之下,发现失措之形在现实世界里比比皆是,反而是刻意去营造那些只有一种基态的努力看起来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而刻意为之的嫌疑。 既然如此,这些失措之形有美丽之处么?! 有的,而且也很眩目! ² 首先,多个基态存在的失措系统,一般情况下基态之间具有较小的堡垒,施恩于斯很容易突破障碍,由一个基态隧穿到另一个基态,引导大量令人乍舌的效应和后果。这一图景在很多 博文 中都有所论及。 ² 其次,失措系统存在多个基态注定了热力学的 各态历经 原理会感觉到非常难堪。任何对系统的哪怕是最低能的激发都导致各态历经原理失效,使得每一历史步伐都走向不同的状态。这一特征使得通过对系统进行处理来获得我们心仪状态之路变得难以琢磨。 上述失措物理的两重性质就像物理大观园中的罂粟之花,美艳若滴,其毒无比。 而让我更诚惶诚恐的是,物理世界有如此失措之形,展现失措之美,我们的社会结构难道就不是如此么?!仅就人与人的个体而言,用相互作用的语言去定性,不是也存在多重作用么?!至少包括有父母儿女、亲戚朋友、同事领导、老师学生、同行异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是这些多重的作用相互牵制,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脚下轨迹远不只有一个基态,而可能存在多种选择。事实上,即便各种文化对这个社会结构加以严酷的规范,我们的视野里不一样是丰富多彩亦或是光怪陆离么? 这也大概就是适者生存这个世道所依赖的物理基础吧,想起来却是一幅很震慑的图景。 ********************************** 发表评论人: minhe ip:165.91.229.* 听过 frustration ,但不以凝聚态物理或材料物理为专业,不懂细节。 从对称性自发破缺的观点来看,一个系统可能的基态当然可以是无穷多简并的 ( 连续对称性 ) ,但物理上实现的基态只是其中随机的一个,由此对称性大大降低 -- 自发破缺。直至高温情形,相变之后高对称性恢复。不知道 frustration 多个基态是怎么回事。 至于说 T=0K 时熵不为零也没事,热三律只说那时候熵是一个常数 . 发表评论人: DlRAC 人生的基态 ? 我们从小被教育去不断勇攀高峰,革命理想也好,权利金钱也罢。物理人说:不断提高的激发态,意味着不断减小的寿命,危险! 终于有一天,相变发生了,死神来了,瞬间回到人生的基态,谁也逃脱不了基态的万有引力,都希望会轮回。物理人又开口了:基态是最稳定的,好好地呆着吧。
个人分类: 絮语|7029 次阅读|8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4)--盛夏的宁静
Ising 2010-8-20 21:37
北半球的盛夏点燃了中国,让西部泥泞水深、东边沦陷火热。火热的十座城市,如同我们实验实正在嗡嗡不停的马佛炉,不分昼夜地炼狱着圈居在那里的身躯与心灵。不知不觉,南京已经被高调地驱除出这一名单,就像南京大学正悄无声息地退出中国的十所世界一流大学 ( 筹 ) 一样。八月的热浪让植物的视觉形态变得萎靡,路边的树干一动也不动,青绿的树叶在整齐划一而且高频率 (~3Hz) 地上下扑腾,以为自己扇风消暑。这是生命不向炎热屈服的低级信息。柏油路上除了一串串移动的甲壳虫外,鲜有生气,温室中的绚丽多姿此时也耷拉着,宣示盛夏是思想与心灵枯竭的时节。早早起来,往外看去,清晨窗外碧蓝天,绿意相逢对眼馋。到了傍晚,背负丹青辞夜幕,萦流汗墨落脚前。这是南京的个体感受到的盛夏图景。 夜晚降临,虽然白天的灼热光芒消退,但更能实证恐怖的热寂。黑夜里空旷的荒芜地与参天的大树下毫无二致,一样闷热难耐,而且白天那种从烁热之路到荫荫树下的清凉泯灭无二。湖面没有一丝涟漪,当然也感受不到清碧蒸发带来的希望,只好羡煞了冬天那娆冰融化诱导的寒凛。有道是:盛夏夜平常,痴心有短长;风和隔窗外,与地煮茶香。大地滚烫蒸茶丝缕,天星悻悻饮渴甘蓝。 离开办公室,将身躯整个地扑入寂静的热海。刚刚在心中构建的规范与对称瞬间就被融化,物理因此完全乱了阵脚。在大街上行走的路人都成为周围温度场的奇点( sinks) ,整个世界似乎只有在人体表面才有温度梯度,剧烈运动的大气分子将能量传递到人性感觉的烦躁和眩晕中。可气的是,身体中的躁动似乎一点都不能激励水的蒸发,让人对物理中的热力学恨之入骨。不过,一旦踏入居住的院子,立刻就能听到水泥盒子里的人类负隅顽抗之传说。制冷技术以很低的效率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抗衡,硬生生将空间划分为冷热两个世界,证实思维的安宁与有序从来就是排斥热寂之美的,注定盛夏之日袒护宁静的可贵。 从暑假一开始,学校就将学生送回到他们父母家人身边,让我们这些学期中忙碌不堪的动物有了宁静盛夏之可能。在整个七月份马不蹄停地开会、基金、报告、总结、兼之游山玩水与诗词歌赋之后,无风无雨的八月让我们总算清闲了些下来。我们的惬意便肆无忌惮地消受这盛夏的宁静。 躲在唐楼一隅,少了许多往日人来人往的喧闹和身旁的作响铃声,也少了很多来自学生和同事的诸般事务。安静而相对懒散地坐在办公室里,拿起一本电磁学或者固体物理教程翻一翻、看一看,重温那些成为经典的物理学成就之严密、和谐,享受一段物理学史中激动人心的时代节拍。没有任何目的,就这样翻一页过去,再翻一页过去,即便是眼睛在书页之外又有何怪哉?心里已经复印了书中浸透的无形,那些经典与量子物理的故事,宛若是一幅幅连环画。重绘百年格物图,豪杰独自数江湖;掀开夜落三章幕,幕幕都浓满屋书。 躲在唐楼一隅,也可以将鼠标游弋到百度的音乐排行榜单, cache 各个时代的韵致。无论是腾格尔高亢《天堂》、歌剧魅影呢喃《 All I ask of you 》、童安格暗香《把根留住》,还是那百听不厌的心灵良药《 The way we were 》如诉如泣。很多时候,悠扬声在不大的空间回响的时候眼睛里正开始蒙蒙细雨。今天再听这些如诉如泣,也是因为QM过去一年付出韶华终得回眸一顾:清风默默许辛劳,仲夏殷殷尽饮骁。 四度 穷谋窗外事,听得报晓夜箫韶。屡败屡战,第四次始得收获。 也会躲在唐楼一隅内看看电影,譬如《唐山大地震》。那些不能穷尽的 deadlines 暂时不会来干扰随故事和时空起伏跌宕的心情。明天不会上课,没有会议,只有与历史一起悲剧、一起沉溺崩溃的心情。无须让羞愧在芸芸众生面前暴露懦弱和善感,尽管独自开闸泄泪、关闸梗感。不需要匆匆收拾应付审稿人的狭隘,不需要呆滞 Origin 作图时的一支坐标一个 axis-mark 。这样很好,盛夏时节,可以反复地播放历史,安静地看着时间在指尖、在眼睛与屏幕之间的颤动中流逝。。。。 右腿架在左腿上, 坐久了, 使得曾经受伤的左腿有些发麻。站起来之前,放弃宁静盛夏之前,还是鞭策自己:人间旧事对长空,几幕不同几幕重。未雨凭栏心记起,曾经历史又相逢。
个人分类: 絮语|674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物理人生(103)--科学之轻
Ising 2010-8-4 09:53
科学的灵魂从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一直未获安宁,她在人类近代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最后都洒落在所谓科学家的身上,部分地掩盖了科学自身的心灵。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悲剧,科学被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利用和咀嚼着。到了今天,这一状况变得更加兴盛,成为以科学品牌命名之下利益的外衣,非常温暖而鲜有让人有负重之感。 这段文字据说是一位深入研究过科学史的简陋文人写的,让人读后有些莫名其妙和悲切。不过,仔细品味,我们会觉得其间滋味如同麦克斯韦分布中高速率区域的那条 tail ,原本看起来不起眼,甚至荒谬,但是效果并不很差,占据了文学的麦克斯韦分布归一化中很重要的一块。 这位简陋文人之所以如此违背众意、如此疯狂地妄语科学,是因为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在承受各种社会形态压迫与摧残之中成长。这些社会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给予科学的善恶美丑形式和节奏可以不同,却都是在恩恩怨怨中为科学披上越来越华丽的外衣,而放飞其中利益的风筝。 科学从一开始就被宗教和贫穷所压迫,从而表现为断裂的形态,星星点点,对世人而言如过眼烟云。在科学不过还在嗷嗷待哺之日,还没有成为得以谋生的职业之时,其一个显著特征是科学不得不成为生活无忧者和痴心妄想者的乐园。与此相应的是科学没有太多功利的色彩,她还不能为社会提供切实的效益与可见的美感。因此,尽管科学被不断地压迫和异化,但是她却在很少受实质性的摧残,虽然与所有人类积累知识之过程一样,科学之名下也有很多自尊、自负和嫉妒之心作祟。 不过,正因为科学的纯洁与玲珑剔透,世人因此而倍感新奇和喜爱。人作为特种动物,意识里很喜欢那种新鲜与真实的东西,至少一开始是如此,因此宗教站在倍加赞美的殿堂上岂能容忍信众们交头接耳而少许漠视高高在上的布道呢。这是宗教摧残科学的一抹难以述说的心理。 其实,那时的科学是如此脆弱,无法承受风吹雨打,也许未能长成大树便已经成为宗教光华门庭的一些支撑。譬如,不是有很多承载科学知识的大师们因为悟不透科学的冷暖而最终向哲学投怀送抱或者皈依宗教之门么!这是那个时代科学的归属之一,本不足为怪。这种异化的承受因此而给了科学以空间和时间,从而获得成长和蒙荫。 再后来,科学的耕耘慢慢催生了利益的果实,从而具备了那种让人开始骚动的芳香,人类于是开始如痴如醉地在科学中搭建技术。有意思的是,一旦有了技术,科学旋即被技术所绑架,变成了技术的招牌开始到处招摇与游说。现在我们的后辈、儿童、亦或是我们自己都深深相信献身科学是一件于社会百姓之幸福安康所功德无量的事业,或者是我们自己都深切明了:芸芸众生相信我们日出日落的脚步是可以产生价值的! 事实可能根本就是其背影。我侥幸在梦中多次提醒自己,我在科学的牢狱之中变得陶醉,并未过多地去推理牢狱之外是菜市口或者是前门外。可叹的是,技术绑架科学又如此成功,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之时让科学变得名义伟大而实质渺小,似乎没有技术的救赎就没有科学的灵魂一般。从此,技术披上科学之衣,为了将科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奴役,使得科学看起来有点像地球热带盛长的榕树、或者自然中那些多孔的美丽结构。科学在技术的带动下正在慢慢地失却了坚实的身躯,让科学创造的犀角慢慢蜕化。 再看科学在一个充满所谓文化的国度和社会里的窘境。赤裸裸地说,在这里科学会经常被肢解、利用、异化与显摆,科学的精神被压抑得不能透气。文化是自然科学精神最粗暴的干涉者。我们的文化则将科学的表面打磨得光亮鲜活,而不管其内在的压抑与承受的掣肘。文化更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将科学的真空精神加以氧化与改性,成为今天异化了的众多与人交关之学问。更可叹的还是科学被文化所劫持,成为不同场合文化利益的代言与装饰,从而行利益的合纵连横、言科学的子丑寅卯。这也就是科学精神在当前社会中的演出! 殊不知,科学因为诚实、一根筋、被因果律规范,因此需要艰难跋涉才能适应中国这个 5000 年文化积淀的社会。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絮语|7666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