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传播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伯礼谈秋冬防控:病毒已变异,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弱!
杨学祥 2020-10-28 10:07
病毒已变异,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弱!张伯礼谈秋冬防控 2020-10-28 08:11 武汉晚报 “经过‘十一’小长假考验,武汉并未出现疫情反复,说明疫情防控卓有成效”。10月26日,“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疫情后第二次回到武汉,肯定武汉疫情防控成果。 “尽管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张伯礼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秋冬防疫不可松懈,需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 得知武汉将于11月11日至11月14日举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张伯礼院士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0 1 对疫情防控信心满满 目前应关注两个问题 “这是我疫情后第二次回到武汉,故地重游感到非常亲切。”张伯礼院士说。 张伯礼院士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围绕秋冬季可能出现的小规模反弹做充分准备,二是做好康复患者的跟踪管理。 此次来汉,张伯礼院士特别到几个共同战斗过的医院调研,看到后续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对康复患者的治疗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案比较清晰,张伯礼院士坦言对疫情防控信心满满。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0 2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 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张伯礼院士表示,美国单日新增超过7万例,法国单日新增超过3万例,英国单日新增超过1万例,个别国家单日新增量接近中国确诊患者总和,疫情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国内疫情防控有力,未再发生大规模疫情,以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暴发为主。”张伯礼院士表示,秋冬已至,疫情防控不可懈怠,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经验,也要充分认识疫情的复杂性。 一方面,我们应对疫情掌握了很多经验,比如北京新发地疫情防控中,快速追踪明确传染源,实施精准防控,确诊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连快速筛查,精准布防做的更好;青岛一千多万人的普查五天就完成了,反映了检测能力的提升。从病人的救治情况来看,重症减少、死亡率降低,意味着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充分了。 另一方面,国内疫情虽以多点散发为主,但需警惕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叠加风险。此外,病毒已发生变异,传染性增强但毒性减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会给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张伯礼院士提醒,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新冠疫苗有望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检验检疫人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 0 3 部分患者在康复中容易走极端 必须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 张伯礼院士坦言,经此一疫,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中医,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中医。中医药在武汉战疫中的表现,为祖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一些康复患者心理压力大,对他们的心理关怀很重要。”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调研时,张伯礼院士叮嘱医护人员,患者很多担忧都是不必要的,如果不解释到位,他们就会一直背着心理包袱。 此外,一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很容易走极端。比如,有的病人坚持每天走一万步,上气不接下气还要坚持走完。张伯礼说,这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坚持锻炼,但活动不要剧烈,以不感到疲劳为准,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 张伯礼院士介绍,部分新冠康复患者容易感冒、怕冷,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修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配点盐水放在冰箱里冷藏,用冰盐水漱口洗鼻子,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慢性咽炎、鼻炎患者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有助于保护嗓子、保护咽喉。 来源:武汉晚报 https://news.bjd.com.cn/2020/10/28/12132t100.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由于春夏紫外线增强,秋冬紫外线减弱,由春到夏,北半球疫情减轻;由秋到冬, 南半球疫情加重。疫情在 南北半球季节性特征明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1705.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如果疫情在南半球6-8月冬季爆发,其三、其四、其五防空目标失败,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8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99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截至当地时间4月7日14时,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3717例,挤进全球疫情排名前13名。 3-5月为南半球秋季,6-8月为冬季,南半球疫情爆发期临近,上升趋势将加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369.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 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我们在9月30日指出, 8月25-9月23日连续30天没有太阳黑子。南半球冬季结束,巴西峰值阶段也将结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46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514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卫警告北半球将进入抗疫艰难时刻:证实疫情季节性
杨学祥 2020-10-24 08:46
世卫警告北半球将进入抗疫艰难时刻:证实疫情季节性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五表示,北半球国家目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许多国家确诊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医院诊治能力也接近饱和。谭德塞敦促各国立即采取行动,防止不必要的死亡,避免基础医疗系统崩溃和学校再次关闭。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0-10-24/doc-iiznezxr775597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r=0rfunc=79tj=nonetr=12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由于春夏紫外线增强,秋冬紫外线减弱,由春到夏,北半球疫情减轻;由秋到冬, 南半球疫情加重。疫情在 南北半球季节性特征明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1705.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如果疫情在南半球6-8月冬季爆发,其三、其四、其五防空目标失败,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8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99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截至当地时间4月7日14时,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3717例,挤进全球疫情排名前13名。 3-5月为南半球秋季,6-8月为冬季,南半球疫情爆发期临近,上升趋势将加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369.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 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我们在9月30日指出, 8月25-9月23日连续30天没有太阳黑子。南半球冬季结束,巴西峰值阶段也将结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46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514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世卫警告北半球将进入抗疫艰难时刻 2020年10月24日 04:37 新浪财经综合   【 #世卫警告北半球将进入抗疫艰难时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五表示,北半球国家目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许多国家确诊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医院诊治能力也接近饱和。谭德塞敦促各国立即采取行动,防止不必要的死亡,避免基础医疗系统崩溃和学校再次关闭。(视频 欧阳雪妍)   来源:中国日报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0-10-24/doc-iiznezxr775597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r=0rfunc=79tj=nonetr=12 季节性特征:北半球疫情减弱 南半球疫情增强 已有 616 次阅读 2020-5-5 06:49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新冠疫情, 季节性爆发, 太阳黑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114.html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1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9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0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1632.html 巴西疫情目前趋于稳定和减少:存在疫情季节性 已有 246 次阅读 2020-10-21 08:05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新冠疫情, 季节性 巴西疫情目前趋于稳定和减少:存在疫情季节性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我们在9月30日指出, 8月25-9月23日连续30天没有太阳黑子。南半球冬季结束,巴西峰值阶段也将结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46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5147.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忽视阻断通道的代价
杨学祥 2020-10-10 04:36
欧洲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忽视阻断通道的代价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欧洲多地新增病例创新高,政府加大力度防控大城市疫情,加剧了紧张局势。在热点疫区西班牙,政府周五宣布马德里进入紧急状态,以在长周末假期到来前遏制出境旅行。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 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相关报道 欧洲新冠疫情愈演愈烈 默克尔称德国正处于转折点 2020年10月10日 02:27 新浪财经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称,伴随欧洲新冠疫情再度抬头,德国正处于转折点,这预示经济和民生代价都可能随着冬季来临而上升。   欧洲多地新增病例创新高,政府加大力度防控大城市疫情,加剧了紧张局势。在热点疫区西班牙,政府周五宣布马德里进入紧急状态,以在长周末假期到来前遏制出境旅行。   另外,奥地利和德国领导人承诺将避免关闭边界,荷兰政客正讨论室内戴口罩的要求,捷克总理提出实施封锁的可能性。德国感染率达到六个月来最高水平。   “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将展示我们能否控制住德国疫情,”默克尔在与德国11座大城市市长会谈后的一段视频中称。“接下来数日和数周将决定德国进入冬季将面临何种局面。”   在英国,财政大臣Rishi Sunak宣布将进一步支持严重疫区的就业,伦敦市长Sadiq Khan称在首都实施更严格的限制几乎不可避免。在截至10月1日当周,英国感染人数几乎上升了一倍,估计每天有17200例新病例。   意大利病例数量连续第四天激增,单日新感染人数接近5400例,为3月下旬以来最高。几乎五分之一新病例出现在伦巴第地区,意大利金融中心和欧洲最初爆发疫情时的震中米兰就在该地区。   荷兰新增病例数升至近6000例的新高,首相Mark Rutte称如果单日新增病例继续保持这么高的水平,额外的限制措施将是“不可避免的”。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0-10-10/doc-iivhvpwz1153773.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1r=0rfunc=79tj=nonetr=12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已有 507 次阅读 2020-9-21 20:21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新冠疫情, 太阳黑子, 季节性爆发, 自然杀毒, 传播链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3月5日13时06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5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9月份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敲响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540.html 太阳黑子下一个周期将相当平静:有利于新冠疫情周期性频发 已有 434 次阅读 2020-9-25 11:15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新冠疫情, 周期规律 太阳黑子下一个周期将相当平静:有利于新冠疫情周期性频发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NASA证实太阳黑子进入新的活动周期 下一个周期将相当平静 2020-09-21 10:08:43 来源:cnBeta 据外媒报道,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证实,太阳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太阳活动周期,该活动从2019年12月的最低值开始回升。据预计,下一个周期将相当平静并将继续我们母星活动减少的长期趋势。 太阳的周期就像时钟一样,有活动增加和减少的时期。从一个所谓的太阳极小期到一个太阳极大期再到下一个太阳极小期,每一个太阳周期持续11年时间。 NASA和NOAA在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和确认,在去年12月观测到最后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之后,一个新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开始。虽然这看起来像是晚到的消息,但这些事情只有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才能真正对外宣布。 太阳活动的涨落是通过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来计算的。这些太阳表面的暗斑出现在相对较低温度和较高磁性的区域,而它们会产生更多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世界太阳黑子指数与长期太阳观测数据中心总监Frédéric Clette表示:“我们详细记录了几个小太阳黑子,它们标志着新周期的开始和上升。这些是未来巨大太阳焰火的小型预告。只有通过跟踪几个月的总趋势,我们才能确定两个周期之间的临界点。” 展望未来,该研究小组表示,第25次太阳活动周期将在2025年7月左右达到下一个最大周期并在2030年左右回到最小周期。它也可能会是一个相当安静的周期,相较于前一个周期的规模甚至可能会更安静。 始于2008年12月的第24个太阳周期,是约一个世纪以来最弱的太阳周期。虽然太阳肯定有它的活跃时刻,但总的太阳黑子的数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即使在2014年4月的太阳活动高峰期。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推测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小期”,一个由未知的长期周期引导的异常减少的活动期。 从好的方面来说,太阳活动的减少意味着对宇航员、卫星和其他航天器来说,未来的太空天气将更友好。不过太空天气预测中心(SWPC)的联席主席Doug Biesecker表示:“仅仅因为这是一个低于平均水平的太阳活动周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极端太空天气的风险。太阳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SWPC一年365天24小时配备人手,因为太阳总是能够给我们一些预测。” http://info.ahcar.com/guoji/20200921/11876.html 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15日报道,科学家称太阳正在迎来一次罕见的“休眠期”,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太阳的磁极每22年变换一次,太阳黑子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太阳活动开始下一个周期的几年前,太阳最外层会频繁出现喷射气流。目前太阳所处的活动周期开始于2009年,按照这一规律,太阳活动的下一个周期将于2020年开始。然而天文学家现在并未观测到应有的喷射气流,这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时,太阳活动将很少或太阳活动的出现将有所延迟。 希尔的同事马特•佩恩说:“1998年以来,太阳黑子磁场强度一直在减弱。若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弱下去,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1-06/17/content_12718281.htm 据最近观察计算(2020年2月29日报道):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太阳黑子如此长时间的失踪正常吗?这是否意味着太阳进入了“冬眠期”?对地球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https://www.sohu.com/a/376706861_120331093 2019年以来,地球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变化,新冠肺炎、美国流感、埃博拉病毒、磁场 偏移、地震、火山、山火、洪水、蝗灾等等灾难不断,与太阳黑子极小值密切相关。 科学家预测了最近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周期: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将在2020年4月±6个月,即我们目前可能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期。 https://www.sohu.com/a/376706861_120331093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 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近期国内新闻纷纷报道了《科学家称太阳2030年将“休眠” 地球迎“小冰河期”》,新闻里提到英国天体物理学博士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预测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 http://tech.sina.com.cn/d/s/2015-07-17/doc-ifxfaswm0846964.s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存在50、200和1800年周期,2030年不会出现小冰期,可能出现次小冰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减少60%,2030年左右将出现太阳黑子谷值,新冠病毒将再次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21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表1 太阳活动、坏天时代、瘟疫、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3555.html 新冠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日地研究卓越中心的通讯专家Jan Janssens在整合了有关太阳的研究之后说:“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他在邮件中同时告诉《科学在线》(天文在线):“这个40多天的无黑子期是20多年里持续最长的一次。” 一个新的太阳黑子区域的特写—在一连串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之后,也就是两个十一年的太阳黑子周期间的太阳活动最低时期之后,首次被观测到。太阳气象预报中心预测,SC25的活动周期预计在2024年达到巅峰,接着在2031年出现最小值。 https://www.sohu.com/a/367023064_114835 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19年11月14日至2019年12月23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没有观测到活动区,没有发生过C级及以上耀斑。预计2019年11月14日至2019年12月23日, 太阳黑子相对数平滑月均值为5.0。预计2019年11月11日至2020年1月19日, 太阳耀斑活动水平为以0-1级为主。 http://rwcc.bao.ac.cn:8002/solarweather/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860.html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中国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杨学祥 2020-9-21 20:21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张文宏回应新冠病毒永生:没阻断传播链 只能一代代传播 2020-09-21 18:17澎湃新闻评论   9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云课堂上,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张文宏教授,与复旦管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共同探讨“共生与共存”。   很多人问,新冠病毒会不会在人类社会永生?   张文宏答,这涉及到几个问题:自然界有没有这种病毒?它在人身上有没有永生化?如果都没有,就要阻断它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   现状是,即便现在好像已经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社交隔离,但是也没有阻断新冠的传播链。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把医生派过去,集中所有的经济、财力、物力去做。因此,只能允许新冠不断地一代代传播。   如今,社交隔离做得厉害一点,传播得就低点,社交隔离做得不够,病毒就开始来一个小的爆发。接下来该怎么办?张文宏提到了疫苗手段。   “疫苗如果你打得够了,可以eradicate(根除)。”但他同时提到,人类不一定都喜欢疫苗。如果不打,就不能建成免疫屏障。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存在,即自然界中的传播源仍在寻找中。   他强调,社交隔离仍有必要,不做不行。 http://sh.sina.com.cn/news/k/2020-09-21/detail-iivhuipp563061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6r=0rfunc=79tj=nonetr=12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3月5日13时06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5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9月份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敲响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1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