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陈景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陈景润

相关日志

[搜集] 关于“陆家羲”先生的信息
热度 7 zlyang 2020-5-26 15:34
关于“ 陆家羲 ”先生的信息 陆家羲,男,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网页类: (1)陆家羲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6%E5%AE%B6%E7%BE%B2 (2)纪念数学大师吴文俊,2019-04-30,追思会发言:中科院数学院杨乐院士 http://www.amss.cas.cn/wwj/sp/201705/t20170522_4795321.html 当然,在这期间,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有一些评奖的过程,我记得很清楚,大家可能知道,在1987年评国家自然科学奖,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奖,陆家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这个评奖的会上,吴先生当时提出来,在不久以前有加拿大的数学专家到北京来访问,当时这个专家提到了陆家羲的工作,吴先生说得很形象,他说一开始并不知道陆家羲,他听了半天,因为当时卢嘉锡是我们的科学院的院长,所以他就问,是不是你说的卢嘉锡?对方说不是,是陆家羲,而且指明是数学的工作。为了这个, 吴先生就坚持说,陆家羲的工作,应该评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当时虽然我和有些人有些不同意见,我们觉得陆家羲的精神是非常好的,而且他能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之下,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绩,我们觉得也是很难能可贵的,但是在我印象中间,要评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话,那就相当于华老、陈景润、包括吴先生这样的成果。从这也可以看出来,吴先生他很单纯,有一种童真的这种精神,他有这样的看法,就很明确地反映出来,他既不是为他自己,也不是为一个小团体的利益,而是他就有这样的看法,心怀坦荡,我觉得这是非常可贵的。 (3)苗东升,李世煇,中国科学报,2018-08-13 第7版 观点,“数学大国”迈向“数学强国”始于重视数学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30741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8/338066.shtm 1984年11月,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吴文俊写道:“虽然最近社会上对陆的巨大贡献已终于认识并给予确认,但损失已无法弥补。值得深思的是:这件事要通过外国学者提出才引起了重视,否则,陆可能还是依然贫病交迫,埋没以终。怎样避免陆这类事件的再一(次)出现,是应该深长考虑的。”1988年3月,陆家羲先生“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陆家羲先生的成绩,说明非主流科学家,一样可以取得一流学术成果。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骄人成绩的不胜枚举。 然而,陆家羲先生的遭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学界对非主流科学工作者的认识和态度。 (4)苗东升,李世煇,中国科学报,2018-08-27 第7版 观点,由“数学大国”向“数学强国”迈进始于重视数学(下)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30833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8/338518.shtm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陆家羲现象令人深思,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5)能说说你知道的取得举世瞩目数学成果的业余者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164845 (6)2020-04-26,这个中学物理老师震撼了世界数学界,却留下一道难倒中国的题...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FB4RFOR905327SMN.html (7)2019-10-04,陆家羲:一个被“嫌弃”了23年的数学天才, 累死才知道他的价值 https://kuaibao.qq.com/s/20191004A05O1V00?refer=spider 论文类: 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陆家羲,数学学报,1984-08-2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XB198404002.htm Steiner系若干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陆家羲学术工作背景概述 ,罗见今,数学进展,1986-05-0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JZ198602002.htm 纪念英年早逝的数学家陆家羲 ,张肇炽,高等数学研究,2005-12-3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USJ200506000.htm 陆家羲对组合设计的贡献 ,罗见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01-1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MSB201001019.htm 陆家羲老师的照片 (来自互联网,感谢有关人士) : (1) (2) (3) (4) (5) 相关链接: 2020-05-25,破除论文“SCI至上”:怎样识别人才(天才、项目、论文)【要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4866.html 2020-02-29,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034.html 2020-4-13,破除论文“SCI至上”:心理戒毒比生理戒毒更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814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12442 次阅读|21 个评论
原生物物理所科研工作者发布的感想--纪念523项目50周年
twsliu 2017-12-8 13:53
转: 原生物物理所科研工作者发布的感想: 读以上转发的这篇,很親切。联想到五十年前的科学界知识分子的状况,有感如下: 我的大儿就是在物理所的"鸡窝"度过人生的第一个四十天,为了不影响我工作,就送到农民家。 在未满一百天肺炎抢救后,就和我同住在这中关村 88 楼。有幸与陈景润同楼。因同楼,我住二楼,他的数学所女同事常在盥洗间宣称他的不为人理解的怪异窘事,如文中所列,都不假。文中描述的那杂乱拥塞,窒息难闻的 88 楼,在我眼中确是唯一可爱的棲身处,比滴水成冰的"鸡窝",比对一个初生婴儿,没有爹娘照看,给喂安眠药的农家安全。自从胰岛素研究组从物理所併入生物物理所后,我仍住在 88 楼物理所的宿舍,与四室支部助理带着孩子共住一屋。可见文中描述句句是真。说科学院是"重灾区" ,不仅是思想意识上,连基本上生活也包括在内。就在这个环境下,从院舘借来一本本厚厚的 Acta Cryst. 合订本,寻找解相角的新方法 ⋯ 也是在深夜搬着字典,借文献的方法,手画着推导的一组组符号,用直接法推导出的这套起始的相角,从而解出了青蒿素粗結構的。由于夜里開燈干工作,攪擾同寝室的四室支部助理睡眠,楞是把我从屋里赶出,才有我抱着孩子找徐秀璋书记的一㘯戏。至今想起,若没有 1975 年 1 月开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軍,吹来了科学春天的气息,内心对学科的执迷追求得到支部的鼓励,在奌滴进展的欣喜推动下,就不会有一个方法又一个新方法的攀登 ⋯ 。 我深深体会罗泽渊的不易,挺着大肚子,闻着冲鼻的有机試 剂,连走路都采摘路边的黄花蒿,人累得只有七十多斤,硬是过柱子洗脱下真正纯针晶的青蒿素。只有心心萦绕在工作上的人才会这样干。不仅白天,夜里说梦话,也会说出"最小二乘"这样乖僻方法的术语。 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不能阻档。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上的倫理道德观念。不爱科研,只爱名利,就不可能不顾一切去钻研,去学习。不可能尊重前人的劳动所获得知识,因为从未在科学上耕耘,也没有嘗过发掘的艰辛,攀登的快乐。钻营名利,无论是抓五一六火线立功,或走上层路线,并不是红专。这篇文章针对陈景润是白专还是红专已有很明确鉴别。 在此借报导著名数学家邱成桐一文:丘成桐认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有理由在学术上作出更大的成绩。但邱举出" ⋯ 把我十几年前的文章,基本上改头换面,又据为己有,这种学风无疑误导很多学生,因为看到不用花太多时间就可以做院士。我批评他,这个人还说我荒唐可笑。真是不道德。” 这多么好的概括地说出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事。把生物物理所干的,由我执笔的文章改头换面据为己有,四十年后今天,公然由科学通报出面邀稿,庆祝巨作。是不是无独有偶的又一例證? 有感于我能力太低,识人不清。只会低头拉车,拚命干活。幸,今有众人,仗义相助,在此一并感謝。真想,翻翻国际上科研道德的論述。我想,若无诚信,这种协作也仅此一次。若无伦理观念,造假,窃据他人成果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水准。 绝望中跳楼自杀,真实的陈景润 2017-12-06 吴苾雯 高会民读史 请关注高会民个人微信: dushi8115 来源 l 公众号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接见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这样一个数学怪人,与正常的社会都格格不入,与那个反常的时代就更加倍抵触。 毛泽东画了一个圈 1973年的春天姗姗来迟,2月底了,水面上仍结着薄薄的冰。 陈景润裹着棉大衣去医院看病,在路上遇见数学所原业务处处长罗声雄。罗50年代末从北大数学系毕业,背着铺盖卷就直接到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因爱仗义直言,没少得罪人,也没少挨过整,文革中被下放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 也许是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陈景润将自己的秘密悄悄告诉了罗声雄: “ 我做出了 ‘ 1+2 ’ ,我想拿出来发表,又怕挨批判。 ” 罗声雄说: “ 只要你的证明是对的,就不要怕。 ” 可是陈景润仍不敢将论文拿出来。这些年来,挨打、跳楼、被专政,就是因为专心业务研究。他不能不心有余悸。 没过多久,中科院一位军代表来数学所视察工作。军代表姓王,是经历过南征北战的将军。罗声雄跟他谈起了陈景润,说陈景润将 “ 哥德巴赫的一个著名的猜想 ” 推进到了 “ 1+2 ” 。 将军不知道哥德巴赫是谁,也不知道他的那个猜想有什么意义,又有多重要。 罗声雄告诉他,哥德巴赫是德国的一位数学家,他在1742年提出了 “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 的猜想,这个猜想如果被证明了,将会极大地推动数论研究的发展。2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数学家都在梦想证明它,它被列入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之一。陈景润将它推进到 “ 1+2 ” 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个成果如果公布出去,将会在国际数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将军听了很激动,问: “ 他的论文写出来了,为什么不拿出来发表? ” “ 他不敢拿出来,怕受批判。 ” 罗声雄说。 “ 他住哪里?你带我去看看他。 ” 将军说着快步出了门。 罗声雄将将军领到88号楼,他拍了拍小屋的门,过了好久,才听到陈景润细若游丝的声音: “ 是谁呀? ” “ 是我,罗声雄。 ” 门 “ 吱呀 ” 一声开了,见罗声雄后面跟着一位军人,陈景润惊愕地睁大了眼睛。 将军爽朗地笑了,他拍了拍陈景润的肩膀说: “ 小伙子,听说你做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你别怕,大胆地拿出来。 ” 陈景润不置可否地连连说: “ 谢谢,谢谢 ……” 。 将军走了,他关上门沉思,虽说这位老同志是院里的军代表,支持他将论文拿出来发表,但是如果以后军代表走了,有人秋后算帐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又不寒而栗。陈景润仍不敢将论文拿出来。 几天后,主持中科院党组工作的武衡来到数学所,他神情严肃地对所党委书记赵蔚山说: “ 听说你们这里有个青年做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研究,却不敢将论文拿出来发表,这很严重,为什么不敢拿出来?这么重要的研究成果应该直接向周总理汇报。 ” 原来,军代表回去后将陈景润的情况报告给了院党组。 不久,中科院召开全院党员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周恩来总理 “ 要加强理论研究 ” 的指示。武衡在会上说: “ 数学所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员,做出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成果,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 虽然武衡在会上没点名,但不久,科学院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武衡说的那位做出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研究人员是陈景润。 武衡的讲话在中科院引起哗然大波。有人说,怎么宣传起陈景润这样的白专典型来了,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么?也有的人酸溜溜地说: “ 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们象他一样不关心政治,我们也能做出来。 ” 陈景润将他的论文拿出来了。可是围绕着论文能否发表又引起了一场争议。有人很激动地说: “ 陈景润的论文研究的是古人洋人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发表,要发表,必须全所讨论通过。 ” 他们上纲上线,说: “ 陈景润的论文绝对不能发表出来,这是关系到走什么路线,树什么旗帜的大是大非问题。 ” 也有人挺身而出: “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难题,陈景润的研究结果意义重大,论文应尽快发表。 ” 他们气愤地说: “ 你们不是每天都在喊要解放全人类吗,连陈景润都不敢解放,你们还解放谁? ” 讲解演算的陈景润 1973年4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杂志,顶着压力,公开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接着,中国科学院《科学工作简报》第七期发表了题为《数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成就》一文,概括地介绍了陈景润的这项研究成果。这份简报被中央一位领导看到了,他要求中科院将陈景润的论文写一详细摘要。4月20日,中科院将陈景润的 “ 1+2 ” 论文放大印制在八开纸上,一同报送毛主席、周总理。 陈景润证明了 “ 1+2 ” 的消息震撼了中国数学界,也震撼了国际数学界。在此之前,数论专家们普遍认为,要想沿用已有的方法(包括筛法)来证明 “ 1+2 ” 是不可能的。而陈景润居然对筛法 “ 敲骨吸髓 ” ,加以改进,创造出了加权筛法,使筛法的效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外国数学家写信给他: “ 你移动了群山! ” 有数论专家惊叹: “ 陈氏定理是筛法的光辉顶点! ” 消息传到英国,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特听了为之一震。哈伯斯特与李希特合作撰写的《筛法》一书正在付印。他马上托人从香港找到了陈景润论文的复印件,给《筛法》一书又增加了新的一章 —— 《陈氏定理》。他在这一章的首页写道: “ 我们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陈景润下面的惊人定理,我们是在前十章已经付印时才注意到这一结果的;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 ” 科学院召开党员干部大会那天,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刚好也在场,听武衡讲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员取得一项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她的心为之一动。几天后,她与摄影记者钟巨治一起到中科院,准备采访陈景润。 听说是来采访陈景润,有人说: “ 他可是个怪人,除了搞数学,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关心,而且是有名的 ‘ 白专典型 ’ ,虽然他在科研上成就很突出,将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 ‘ 1+2 ’ 的水平,但是他这个人政治上不可靠,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武主任在报告中也只是不提名地提到了他。 ” “ 既然是 ‘ 白专典型 ’ ,陈景润有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 ” 顾迈南问。 “ 好象没有什么反动言行,只是不太关心政治。 ” 并举出一事例说明。那是中美建交后,有一次他所在的五学科研究室召开讨论会,因为规定人人都得发言,陈景润没啥好讲的,就批判美帝国主义,说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不死云云。一位同事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凑在他耳边说: “ 中国跟美国建交了,毛主席还接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 ” 陈景润电击般地呆住了,嘴里喃喃着: “ 真有这样的事 …… 。 ” 顾迈南与钟巨治又来到数学所。他们找到业务处处长罗声雄。罗声雄详细介绍了 “ 1+2 ” 这项成果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向他们证实,陈景润不关心政治,不参加任何活动,但是并没有反动言行。最后,他还向两位记者介绍了陈景润的身体情况,说他病得很重,并说中关村医院的医生曾几次告诉数学所,不要让陈景润死在屋里没人知道。 两位记者采访后讨论起了陈景润是不是 “ 白专 ” 的问题,他们认为,陈景润是 “ 专 ” 的典型,毫无疑义,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就是证明;至于是不是 “ 白 ” 的典型,值得商榷,因为陈景润做出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国家争了光。他们决定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内参,据实向党和国家汇报。 当天晚上,他们分别赶写出两篇内参,一篇是《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取得一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一篇是《关于陈景润的一些情况》,在这篇 “ 情况 ” 里,他们反映了陈景润的处境和身体情况,说他病情危险,急需抢救。文中并引用了一段被采访者的话: “××× 说,如何对待陈景润这样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待陈景润这类理论工作,请中央表个态。 ” 这两篇内参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看了后画了一个圈,并批示:要抢救。请文元同志办。 凌晨2点,几辆小轿车悄悄停在中科院88号楼前,从车上急匆匆走下一群人,走在前面的,一位是武衡,另一位是数学所负责人赵蔚山。他们径直走上三楼,叩响了小屋的门。 陈景润仍在灯下工作,听见叩门声,心里一阵紧张,自从论文发表后,他就一直提心吊胆着。他将数学书和稿纸飞快地藏起来,然后才开门。见门口站着许多人,陈景润神情紧张地连连说: “ 我 …… 我没干什么,我在听英语广播,听新闻 ……” 武衡走上来,微笑着说: “ 你别怕,我们是来带你去检查身体的。 ” “ 带我去检查身体? ” 陈景润吃惊地张大了嘴。他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受歧视、受排挤、受打击,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他警惕地打量着这些半夜来客,心里充满了不安和疑虑。 陈景润被大家拥着上了车。小轿车在寂静无人的街上急驶,不一会就拐进了清华大学校园。 陈景润被带进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房间里坐着几位陌生人,陈景润正不知所措,有人向坐在沙发的一位男人报告说: “ 迟群主任,陈景润同志来了。 ” 沙发上的男人站起来,一边握住陈景润的手,一边上上下下打量着他: “ 陈景润同志,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看望你的,听说你病得很重? ” “ 谢谢,谢谢,我还好,还好 ……” 陈景润虽然很少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因为每天晚上都听中央电台的对外广播,他知道这个当时在教育科技界一手遮天的迟群。 迟群神情严肃地向陈景润传达了毛主席和江青的指示。陈景润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做梦也没想到毛主席竟会亲自关心、过问他这个小人物的身体健康。他激动万分,嘴唇哆嗦着一遍又一遍地说: “ 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 ……” 这天晚上,迟群请来的医学专家连夜对陈景润进行会诊,会诊结果表明,陈景润身染严重的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会诊后,天已大亮,武衡亲自将陈景润送回88号楼。这时,88号楼的住户正在互相传播着一个消息: “ 昨天晚上陈景润偷听敌台被带走了! ” 原来,昨天晚上那几辆神秘的小轿车停在楼前时,被88号楼传达室的值班员发现了,她想,陈景润那个倒霉蛋半夜被带走了还会有什么好事。 见陈景润坐着小车回来了,后面还跟着院里的领导。人们交头接耳目瞪口呆。 陈景润没心思理会闲言碎语,他的心沉甸甸的,当初的激动已经过去,现在的他已是满心忧愁。 他没有回他的小屋,径直去了李书记家。李尚杰正准备上班,见陈景润愁眉苦脸地进来了,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陈景润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都告诉了他,说: “ 他们要我去住院,我不想去,谁知道以后还会不回来运动呢 ……” 李尚杰劝他说: “ 你病得不轻,你应该去住院,象这样经常发烧,长期拖下去是不行的,不管怎样,先将病治好了再说。 ” 毛主席的指示,在科学院象炸开了锅,激起强烈反响。人们奔走相告,一些仍被各种各样帽子压着的知识分子更是暗暗激动欣喜,连陈景润这样的 “ 白专典型 ” 都解放了,天真的要亮了。 可是,也有人极为不满: “ 陈景润是白专典型,这样的人不应该提倡,中央领导指示要给这样的白专典型治病,是因为有些人没有如实向中央反映情况。 ” 他们组织部分党员给中央写信,指责反映问题的人美化陈景润,谎报军情,欺骗中央,欺骗毛主席,说陈景润的成果如何如何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这天下午,李尚杰接到通知,马上送陈景润去309医院住院。李尚杰匆匆到88号楼通知陈景润赶紧收拾东西,6点钟有车送他去医院。 晚上6点钟,车准时开到楼下,可是小屋里却不见陈景润。在楼道里找,没见他,在楼下找,也没见他。这时,又接到中央办公厅询问陈景润是否去了医院的电话,李尚杰急了,发动数学所在家的人都出去寻找。 人们大街小巷呼唤着陈景润的名字,陈景润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关注着。 附近都找遍了,没见陈景润。所里的老葛,骑自行车来到大钟寺铁路立交桥下,黄昏中,见陈景润穿着那件半长不短的褪了色的蓝棉大衣,头戴着棉帽,帽沿耷拉着,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在桥下踱来踱去。 “ 小陈,大家到处在找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快回去吧。 ” 老葛大声喊着。 听见老葛的声音,陈景润拔腿就往与数学所相反的方向走。老葛急了,骑车过来拉住了他的手。 “ 我不回去 ……” 陈景润挣扎着。 无奈老葛身强力壮,他拼命挣扎也没能挣脱掉。老葛在路边的公用电话亭给所里打了个电话。回头发现,陈景润蹲在地上抽噎着,泪水流了一脸。 他嘴里喃喃着: “ 63年困难的时候,我将自己省下的粮票捐给大家,运动一来,说我腐蚀拉拢工人阶级。66年、67年,我哪一派都不参加,连话都不敢说,结果还是被抓进了专政队。 …… 住院要花好多钱,将来运动来了,会怎么样呢? ” 老葛这才弄明白,陈景润躲着不愿去住院,是怕来了运动挨整。 车来了,老葛好说歹说才将陈景润劝上了车。 天已渐渐昏暗起来,小车出城区,沿着一条绿荫如盖的公路向位于黑山扈的解放军309医院驶去。陈景润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年后,他的命运将与这个医院的一个女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一路上,陈景润蜷缩在棉大衣里哭丧着脸。命运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没有给他带来激动和喜悦,反而是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他不知道命运这会儿将他推上峰巅,什么时候又会将他抛进谷底。多年来,虽然他极力躲在他的数学世界里,但是他却目睹了政治运动的每一次潮起潮落,目睹了他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命运的大起大落。熊庆来先生当年被称为一代宗师,名噪一时,后来却跳楼惨死;华罗庚先生当年多么春风得意,后来却遭受残酷的迫害。就说他自己吧:60年代初,在数论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被院里树为 “ 安、钻、迷 ” 典型,谁知道,文化革命中, “ 安、钻、迷 ” 成了他罪不可恕的罪状。他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世界里游刃有余,却不能理解这个性格乖戾、常常黑白颠倒的社会。害怕命运的大起大落,他别无所求,只求一份能畅游数学世界的安宁。 到了医院,进了病房,陈景润润仍不肯住下来,他站在病房中间嘴里嘟囔着: “ 我不住院,要住院,去中关村医院,我不住这里。 ” 送他去的人急了,住院和住哪家医院可是中央有关领导定的,哪能轻易改。他们苦苦相劝,无可奈何中,陈景润终于答应住下来。 护士拿来一套干净的病号服让他将身上的旧棉大衣换下来,他紧紧捂着棉大衣不肯换: “ 我就穿这个,这很好的。 ” 护士为难地说: “ 这哪成呢,你那衣服太脏,得脱下来。 ” 陈景润仍紧紧捂着棉大衣不肯脱。 与陈景润认识了大半年,李尚杰倒是对他有了些了解,便试探地问: “ 是大衣里有什么东西吗? ” 陈景润抬头看了他一眼,低下头半天不吭声,最后才嗫嚅着说: “ 没,没别的,有点钱。 ” 频繁的政治运动,使陈景润一直缺少安全感,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做着被扫地出门的准备。所以,虽然当时他每月只有50多元工资,他却将大部分都存起来,以防不测。 第二天,李尚杰给他送来了一个保险柜。他将用一层又一层报纸包着的积蓄放进保险柜才放下心来。他想,如果万一被开除了公职,有这些存款,我还能将研究坚持下去。 根据他的病情,医院准备给陈景润配特殊护理。陈景润听说特护是按小时计算工资,坚决不要。他说: “ 我的事我自己能做,我不要特护,不然以后批斗的时候,罪名就会都扣到我头上。 ” 陈景润在医院住了没几天就吵着要出院,一是在医院医生护士不让他看书,他实在憋不住;二是住在医院里他总是忐忑不安,他对前来探望他的李尚杰说: “ 我不能再住下去了,再住要当小病大养的修正主义了,运动来了又要挨批斗的。 ” 住了几个月,病情稍稍稳定下来,陈景润又吵着要出院,他对医护人员说: “ 如果你们再不让我出院,我就自己跑出医院,雷锋不就是自己跑出医院的吗,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 陈景润终于又回到了他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他又开始了 “ 1+1 ” 的研究。 华国锋发了一顿脾气 毛泽东主席的一个圈,使陈景润成了科学院的热点人物。 可是,陈景润几乎是怀着怯懦的心情接受人们各种各样的目光。从医院回来后,他仍很少走出那间缺少阳光的小屋,仍沉浸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苦苦求索中。 这时,小屋外面正风卷云涌。已进行了八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扫荡了 “ 走资派 ” 、 “ 牛鬼蛇神 ” ,也扫荡了文化,扫荡了科学,扫荡了经济。文化园地一片荒芜,科学殿堂断壁残垣,经济命脉气息奄奄。中国到底向何处去?这是亿万人压在心底的疑惑和呼喊。 1974年底,中共中央决定1975年1月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乎意料的是,陈景润,这个一直戴着 “ 白专 ” 帽子的科技工作者也被列上了人大代表的名单,更出乎意料的是,提名陈景润当全国人大代表的竟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酝酿代表名单时,重病缠身的周恩来正在南方广州,他专门打电话给有关部门,提议陈景润当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恩来极富远见卓识, “ 文革 ” 动乱已8年之久,整个科技界都瘫痪了,肯定陈景润不懈的科学攻关精神,等于在滚滚寒流中呼唤万木争荣的春天,树起陈景润便是树起一面耀眼的旗帜:科学落后的中国,需要千千万万的陈景润。 周恩来也许没有想到,他的提议竟遭到了激烈的抵制。 有关方面通知科学院,尽快填写上报推荐陈景润当全国人大代表的材料。 通知传达到数学所后,数学所掀起轩然大波。所党委召开党委会集体讨论陈景润当人大代表的事,意见竟然一边倒:陈景润是白专典型,白专典型怎么能当全国人大代表!我们这里比陈景润优秀的人多的是,为什么要让他当人大代表?还有人痛心疾首地说: “ 就是把刀子搁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承认陈景润是又红又专的人。 ” 结果,数学所党委会上,大家一致不同意让陈景润当全国人大代表。 会后,他们写了一个专题报告,如实地反映了党委的 “ 一致意见 ” ,认为陈景润不适合当全国人大代表。 这一切,陈景润浑然不知。他还是那样没日没夜地钻研着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离 “ 1+1 ” 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是这一步,却是隔着千山万水的一步。要跨越这一步,他不但要拼尽心智,也许还要拼出生命。 小屋外,陈景润能不能当全国人大代表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平息。 一天上午,院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是从中南海打来的,通知院党委书记和数学所党委书记立即去中南海面见华国锋。 到了中南海,他们被直接领进华国锋的办公室。华国锋阴沉着脸坐在沙发上,见他们进来,满脸怒气地指着他们说: “ 你们连总理的指示都不办,你们还听谁的? …… 陈景润当人大代表的事,你们同意得办,不同意也得办。 ” 就在这时,陈景润病情再次加重,又被送进309医院。 一天,陈景润正躺在病床上输液,所里来人通知他,他被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告诉他,这是周总理亲自提议的。这个消息对于陈景润来说太突然太意外了,多年来,他除了参加 “ 批判会 ” 、 “ 斗争会 ” ,几乎没有参加过别的会议,当人民代表,与中央领导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更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事。 大病初愈的陈景润就要去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了。一大早他就开始准备开会要带的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破旧的大提包,将数学书放在最底层,盖上换洗衣物,然后将病房里的报纸收拾在一起,放进脸盆,在报纸上放上一本《毛泽东选集》。然后就静静地坐在床边等着所里送他去前门饭店开会的车子。 来送陈景润去开会的是李尚杰,见陈景润将那个破旧的大提包塞得鼓鼓囊囊的,他笑了,说: “ 在那里开会,用不着带脸盆。 ” “ 要的,要的。 ” 陈景润固执地要将那个上面放着《毛泽东选集》的脸盆带上。 “ 白专典型 ” 他当怕了,去开会的陈景润多了个心眼,他将数学书藏在下面,将报纸和《毛泽东选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他将自己包装成关心政治的形象。 车到前门饭店,负责大会接待的工作人员见他双手端着脸盆,笑了,说: “ 饭店里有洗浴设备,不需用脸盆。 ” “ 要的,要的 ……” 他仍固执地双手端着脸盆进了房间。 其实,陈景润要的是脸盆里的报纸和《毛泽东选集》,要的是别人眼里的 “ 突出政治 ” ,但他真正要的却是藏在大提包底层的那摞数学书。 陈景润没有被安排在中科院所属的中直机关代表团,也不在他的老家福建代表团,而是被安排在与他毫无瓜葛的天津代表团。而且他还意外地发现,周总理也在这个代表团,并且跟他编在一个小组。 原来,这一切都是周总理亲自安排的。提议陈景润当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抵制,使周恩来更清楚地看到了陈景润的处境,也更清楚地看到了跟陈景润一样命运的知识分子的处境。他指示会议筹备组将陈景润编入天津代表团跟他在一起,这无疑是对陈景润最有力的保护。 这次大会,是一个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大会。周总理在会上作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工作报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声匿迹的邓小平,又重返政治舞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 科学研究 ” 、 “ 发展技术 ” 这些久违的词语又走进了大会工作报告。 这一切,带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人们想,也许这场旷日持久的革命快收场了。 会议几乎每个晚上都安排有活动,不是看电影就是看革命样板戏。陈景润一次也没去,等别人都走了,他便拿出藏在提包底层的书,看书,演算。一听到外面汽车响了,他就赶快藏起书。到了深夜,等同房间的代表睡着了,他悄悄起床,蹑手蹑脚进到卫生间,将门反锁上,盖上盖子的马桶便成了他的临时办公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里面呆到凌晨。 一天下午,是代表团分组讨论。大家刚坐好,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陈景润的视线。陈景润抬了抬眼镜仔细一看,是周总理!身穿银灰色中山装的周总理走过来,笑容满面地坐在大家中间。总理亲切地与大家交谈着,幽默的语言、爽朗的笑声感染了他身边所有的人。陈景润有许多话想对总理说,却不敢挤上前去,他坐在一边幸福地看着,听着,笑着。 突然,陈景润看见总理站起来,微笑着朝他走过来。血,直往他脑门上涌,他不知所措地站起来。 总理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口吻象一位和气的兄长: “ 陈景润同志,你还要学好外文,将来我们国家总是要同英、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的。 ” 陈景润一个劲地点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周总理的这番叮嘱无疑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周总理的话象雨露一样滋润了陈景润干涸的心,从人大会上回来后,他逢人就说: “ 总理让我学外文,党让我搞科研。 ” 说着,说着,便淌下泪来。 陈景润没有想到,他这个一心只想沉浸在数学世界的人会卷进政治旋涡,会成为一些人手中的政治筹码。 一天,迟群突然造访陈景润的小屋,一番 “ 亲切慰问 ” 后,让陈景润站出来揭发华罗庚盗窃他的成果。原来,华罗庚在中文修订版《堆垒素数论》中引入了陈景润对 “ 他利问题 ” 的研究成果,但是华先生已在该书 “ 前言 ” 中说明,并向陈景润等有关研究人员致谢。这本是一件清清楚楚、众所皆知的事情,可是别有用心的人,却想利用它做炮弹打击他们的眼中钉华罗庚。 陈景润没有上当,他用回避的方式进行了拒绝。 江青的批示却险恶地将陈景润推上了风口浪尖: “ 谁反对陈景润谁就是汉奸 ” 。 陈景润的处境变得非常微妙。 陈景润住的88号楼是一幢五层的筒子楼,里面不但住着单身汉,也住着已经生儿育女的住户,每层楼道都塞满了蜂窝煤炉、锅碗瓢盏,不但拥挤嘈杂,而且空气污浊。一位中央领导指示,要中科院给陈景润解决一间房子,让他搬出那间6平方米的锅炉房。 数学所腾出了一间16平方米的房子,却提出要按4个床铺收房租,一个床铺8角钱,每个月得交3 . 2元。 陈景润没有搬。 让人郁闷却又不知所措的日子又过了一年。 1975年春天,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邓小平,提出 “ 安定团结 ” 和 “ 整顿工作 ” 的治国方针。7月初,胡耀邦受命到中科院主持整顿工作,给被称为 “ 重灾区 ” 的科学院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天下午,胡耀邦来到88号楼。他穿过挤满各种杂物的幽黑的过道,走进陈景润的蜗居。小屋逼仄闷热,一股混杂着油烟、尿臊的难闻气味从敞开的门外扑进来,小孩的哭叫声、大人的呵斥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也从门外扑进来。小屋被各种噪声笼罩着,污浊的空气令人窒息。 胡耀邦皱紧了眉头。回到院办公楼,他问有关领导为什么还让陈景润住在那样的环境里,为什么不给他换间房子。 对方支支吾吾地说: “ 本来已经给他换了间16平方米的房子,可是他不愿搬。 ” “ 为什么? ” 胡耀邦问。 “ 他不愿多交房租。 ” “ 要交多少? ” “ 按4个床铺收,一个月得交3 . 2元。 ” 胡耀邦听了,恼怒地说: “ 你们怎么这么斤斤计较,这么小气?不要他的钱不就完了。 ” 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说,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经历了近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中科院,仍被左的思潮笼罩着。有掀波推浪的人,有别有用心的人,有不学无术专作嘶鸣的人,也有真诚地干着蠢事的人。胡耀邦曾在科学院讲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古代的巴比伦人想去探求天上的秘密,他们决心建造一座通天塔。这件事被上帝知道了,他大为恼怒,便挑起各种各样的矛盾,令这些梦想上天的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造通天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修通天塔的事就成了泡影。他讲这个故事的意思不言而喻 —— 那个愚弄巴比伦人的上帝仍然存在。 不久,胡耀邦在向邓小平汇报科学院的工作时,说至今还有人认为陈景润是白专典型。邓小平听了愤怒地说: “ 什么白专典型,总比把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强。 ” 他还感叹地说: “ 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不得了,对他应爱护、赞扬。 ” 自从胡耀邦去小屋看过陈景润后,所里又张罗着要给陈景润搬家。 一天,踏着秋风扫下的枯叶,李尚杰带着几个人去帮陈景润搬家。事先得到消息的陈景润苦着脸坐在床上,见李尚杰他们来了,他说: “ 我不搬,我就住在这里,要搬,我就跑走! ” 李尚杰劝他说: “ 领导上给你搬家是关心你,是为了改善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你先搬过去,有什么不习惯的以后再说。 ” 可是陈景润仍不愿搬。 李尚杰见劝说不行,准备回去请示领导,临走时嘱咐他说: “ 无论怎样,你不能跑走,那算怎么回事。 ” 李尚杰回到所里请示领导,领导意见一定要搬。 李尚杰叮嘱前去搬家的人说: “ 搬的过程要细心,不要把他的文稿、书籍弄乱了弄丢了,一片纸也别给丢了。 ” 他们走进小屋,还没等陈景润反应过来,就七手八脚地将床抬出来了。陈景润追出门外带着哭音喊着: “ 我不搬家 ……” 见他们抬起床就要走,他扑上去,用胳膊紧紧抱住床头,哭喊着: “ 我不搬家,我不搬家 …… 。 ” 泪水顺着他瘦削苍白的脸颊流下来。 李尚杰见陈景润抱住床头死不松手,知道这家是搬不成了,叹了一口气对大家说: “ 算了,今天就不给他搬了吧。 ” 在场的人中,有人指着陈景润的鼻子数落他说: “ 领导这么关心你,给你大房子,你不去住,真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 劝说也好,数落也好,陈景润就是抱住床头不让搬。连李尚杰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固执。 当天晚上,陈景润来到了李尚杰家。没等他开口,李尚杰就不满地说: “ 让你搬家,你为什么不搬?你这不是让大家为难吗。 ” 陈景润满脸忧愁地说: “ 谢谢李书记,谢谢李书记,我不是不相信胡耀邦同志,可是今天在台上,谁知明天又会是怎么样呢!今天给我分大房间,明天可能又有人来收走,不要说我,老专家吴文俊、熊庆来、张宗燧不都被从大房子里赶出来了吗!他们赶出大房子,总算还有小房子可住,可我今天搬进了大房间,明天再给赶出来,就连这6平方米的小屋也没有了,我可怎么工作呀。 …… 李书记,你去帮我跟领导说说,就说,陈景润说等大家住房都宽裕了他再搬。 ” 陈景润在此时此景说的这句话,几年后一再出现在宣传他的文章里,文章云:中科院给陈景润分了大房子,可是他坚持不肯去住,他说,等大家住房都宽裕了,我再搬。 这天晚上,陈景润向李尚杰推心置腹谈了心里话后,又接着说: “ 不要说上边的领导,就是你自己也不知道过一段时间,还在不在五学科当书记。 ” 此话不幸真被陈景润言中。 76年元旦后的一个凌晨,陈景润又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外语广播。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正在播送《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听着听着,陈景润惊愕地张大了嘴巴。社论说: “…… 最近,教育战线那种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突出表现,这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是很激烈的 ……” “ 四人帮 ” 发动了 “ 反击右倾翻案风 ” ,邓小平又一次被革职下台,在中科院工作的胡耀邦也受到冲击。左的思潮又卷土重来,当初给陈景润戴上白专帽子的人又开始趾高气扬。科学院的墙上又刷满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字报。陈景润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的谨慎,如果当初搬了家,没准儿这次会被扫地出门。 陈景润不知道反击右倾翻案风为何物,也没兴趣去弄懂它。但是他坚守着一个原则:没见过的事不乱讲,没根据的事不乱猜,任何场合都少讲话,实在要讲,就讲实事求是的话。 多年的政治运动使他变得极为谨慎、极为敏感。这天,大姐瑞珍带着儿子来看他,姐弟俩多年没见,陈景润非常高兴,请他们在小饭馆里吃了一顿饭。送走他们后,陈景润马上主动到支部书记李尚杰家向他汇报: “ 今天我大姐和外甥来看我了,外甥到北京读书,他们是顺路来看我的,我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 虽然陈景润不关心政治,甚至躲避着政治,但是他心里却有一杆衡量是非的秤。一天,有人来找陈景润: “ 科学院要召开大会,揭发、批判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会上安排你发言。 ” “ 我? ” 陈景润吃惊地问。 来人点点头说: “ 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讲,讲你是怎样受了党内走资派的毒害,逐渐走上白专道路的。 ” 陈景润心里暗暗叫苦,如果说钻研业务是走白专道路,那是我自找的,跟党内走资派有什么关系,怎么能把帐算到他们头上。再说,我压根儿就没见过就没听过的事怎么能讲。 中科院召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那天,陈景润没有去。 他曾极力逃避政治,想做一个纯粹的数学家;他曾顽强地坚守自己的心灵,不让其遭到世风的熏染。可是最终他却身不由己 ——“ 正直的人成为政治的人 ” 。 徐迟(右)和陈景润 徐迟写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 《人民文学》决定组织一篇写科学家的报告文学。 写谁呢?有人说起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说70年代初,有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中有人提出要见中国大数学家陈景润,说他将一个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 “ 哥德巴赫猜想 ” 的研究推进到了 “ 1+2 ” 。 负责接待的人听了,心里暗想: “ 1+2 ” 不就等于3吗,这是什么数学难题?而且也没听说中国有叫陈景润的大数学家。 他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怕闹笑话,却不敢说出来,便通过有关方面寻找陈景润。后来总算在中科院找到了,可是谁也不知道陈景润取得了这个了不起的成果,反而听到了许多说他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说他常常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看书演算,一日三餐吃的是窝窝头蘸酱油。说他是个与正常人思维不一样的怪人,除了搞研究,什么都不关心,40多岁了还孑然一身。 那位错将哥德巴赫的 “ 1+2 ” 误认为小学课本上的 “ 1+2 ” 的人这才明白自己真的弄错了,这才知道各国数学家已被这道难题困扰了200多年,陈景润取得的这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觉得,陈景润虽然是个怪人,但是,他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里,冒着风险,埋头潜心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果,非常了不起,应该写他。 请谁来写他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 徐迟是位诗人,早年参加革命,写下了许多激情澎拜的诗歌。在延安,毛泽东曾亲笔给他题写 “ 诗言志 ” 。但是徐迟最有影响的作品,却是描写一位敦煌艺术家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巧的是,这篇颇有影响的报告文学当年也是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徐迟还写了许多写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和特写,他的文笔细腻而又富有激情。文化大革命中,徐迟似乎消失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他的文章了。 11月初,当时主持《人民文学》工作的周明挂长途电话到武汉寻找徐迟。费尽周折,他终于从电话里听到了久违了的他熟悉的声音。 徐迟听说邀请他去北京写报告文学,很高兴,这位热情的歌者,觉得终于又有机会提笔写文章了。但是听说是写数学家陈景润,他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会,说了一句 “ 试试看 ” 。 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赶到北京。他先拜访了几位科技界的老朋友。听说他是来写陈景润的,大家好心地劝他换个题目,认为陈景润是个是非之人,也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人物,劝他别惹这个麻烦。 徐迟去看望姐夫伍修权将军,向他谈起写陈景润的事。伍修权说他看过一份报告陈景润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内部资料,他说 “‘ 陈氏定理 ’ 很了不起,应该写。 ” 这时,周明正与中国科学院联系采访事宜,听说《人民文学》要写陈景润,一人跟他说: “ 我们科学院好样的、有贡献的科学家多的是,为什么你们偏偏选中他呢!换一个人好不好? ” 周明说: “ 我们就想写他。 ” 周明碰了钉子后,设法直接找到了当时任中科院院长的方毅,汇报了《人民文学》杂志想采写陈景润的想法。方毅表示支持,说: “ 我们要是多点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就好了。 ” 徐迟答应写陈景润。 一个北风凛列的冬日,周明陪同徐迟来到了位于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接待他们的是数学所五学科党支部书记李尚杰。 李尚杰向他们简单介绍了陈景润的情况后就出去了。不一会,他带进来一个陌生的中年人,个头儿不高,身着一套蓝布棉制服,戴着一副老式近视眼睛,他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神情,让人感觉到,他似乎不是生活在人群之间,而是游离在这个世界之外。 李尚杰连忙介绍说: “ 这就是陈景润,小陈。 ” 陈景润忙走过来跟他们握了握手。 周明说: “ 我们这次特地约请徐迟同志来采访你如何攻克 ‘ 哥德巴赫猜想 ’ 难关,攀登科学高峰事迹的报告文学。 ” 陈景润转身又握住徐迟的手说: “ 我中学时代读过你的诗,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一辈科学家吧。 ” 徐迟笑着说: “ 你的 ‘ 哥德巴赫猜想 ’ 工作做得很漂亮,应该写你,你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 “ 我没做什么贡献,应该的,是应该的 ……” 陈景润拘谨不安地说。 徐迟笑了,告诉他说: “ 我来看看你,不是写你,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 ‘ 四个现代化 ’ 的,你放心好了。 ” 陈景润也笑了,说: “ 那好,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 于是他们随意交谈起来。徐迟问他 “ 哥德巴赫猜想 ” 研究进展如何。陈景润回答说到了最后阶段,但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他说他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后,很受鼓舞。说着,便顺口背诵出来: “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 吟毕,他激昂地说: “ 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 他们听他讲话,几乎都是严密的报上字儿话。 徐迟动情地悄声对周明说: “ 周明,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 于是,当天晚上,徐迟住进中关村科学院招待所,周明返回城里,直奔东总布胡同《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的家,讲述了他们与陈景润接触的所见所闻所感。张光年听了说: “ 好哇,就写出陈景润!不要动摇。 …… 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文学画廊?!你转告徐迟同志,我相信这个人物,他会写出一篇精彩的报告文学,明年1月号《人民文学》上发表。就这么定了。 ” 徐迟投入了紧张的采访。他先后采访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其中有陈景润的老师,有陈景润的同学和同事。有说他好的,也有对他有看法的,还有对他嗤之以鼻的。徐迟什么意见都听什么意见都记。 一天,徐迟在食堂吃饭,一位女同志知道他是作家,是来写陈景润的,就直言劝告说: “ 别写陈景润。科学院、数学所,优秀的科学家多的是,干嘛非要写陈景润!你会惹麻烦的。写写我们所的杨乐、张广厚也好呀。 ” 徐迟意想不到地发现,陈景润身陷在一个充满了激烈尖锐矛盾的环境里。那些不喜欢他排挤他的人,那些总在他身上找毛病想将他永远踩在脚下的人,并不是因为个人恩怨。因为,这个走路都怕踩死蚂蚁的善良的人,谁也没有得罪,他谁也不敢得罪。他只不过是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一些人打鬼借助钟馗的牺牲品。当然也有一些腹中空空专作嘶鸣的人恶意的嫉妒。 听说华罗庚先生离开数学所时就曾伤心地说过: “ 以后我再不进数学所的大门。 ” 因为他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逃脱过挨整的命运。 于是,徐迟理解了陈景润神经质般的敏感,理解了他说的为什么几乎都是严密的报纸上的字儿话。 为了了解数论这门艰深的科学,徐迟看了许多书,还苦苦地 “ 啃 ” 了好几遍陈景润的学术论文,虽然生涩难懂,终于也略知了一二。 数学不懂,但数学家是可以读懂的。为了读懂这位数学家,徐迟去了陈景润经常出没的图书馆,去了他的办公室,跟他一起去食堂排队买饭,去看了 “ 文革 ” 中陈景润被毒打而滚下的楼梯,看了他绝望中跳楼自杀的那个黑洞洞的窗口。他还约请最了解陈景润的李尚杰晚上去他住的招待所谈 “ 小陈的故事 ” 。 每天天黑下来,徐迟就为李尚杰泡好一杯茶,等候着他。老李来了后,俩人隔着一张茶几边喝边聊,李尚杰讲陈景润钻研科学的痴迷,讲他为人处事的轶闻趣事,也聊围绕着他发生的是是非非。 他们就这样聊了几个晚上。一天,徐迟提出要去陈景润的小屋看看,周明听说了,也要一起去。李尚杰却为难了,他说陈景润从来不让人进他那间小屋,他每次进了门就赶紧反锁起来,一般是敲不开门的。 见徐迟和周明坚持要去,李尚杰说: “ 我倒是进去过,你们要进去得另想办法,搞点 ‘ 阴谋诡计 ’……” 他们三人一行来到88号楼。李尚杰先到小屋门口,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音。他又敲了敲,才听到陈景润在里面问: “ 谁呀? ” “ 是我,李尚杰。 ” “ 李书记,你等等,我马上给你开门。 ” 过了好几分钟,小屋的门才开了一条缝,见只有李书记一个人,陈景润开了门。李尚杰进去了。 徐迟和周明在门外站了十几分钟后,也敲响了小屋的门。还没等陈景润反应过来,李尚杰就走过去将门打开了。见是徐迟和周明,陈景润冲过去本能地想关上门,可是徐迟和周明已经迅速挤进来了。 陈景润只好不好意思地说: “ 请坐,请坐。 ” 这哪里能坐呀。他们环顾四周,小小斗室里,一张单人床,一张两屉桌和一把椅子。墙角放一麻袋,麻袋里装的全是他算题的废纸和换洗的脏衣服。小桌上除了中间常用的一小块地方空着,其余都堆满了书籍和杂志。他其实不常用桌子,看书、演算仍习惯将床上的褥子撩起,坐个小板凳趴在床上。 几天后,徐迟带着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稿,与周明一起来到李尚杰的家。李尚杰感冒发烧正躺在床上,徐迟说: “ 你就别起来了,我将稿子念给你听,请你提修改意见。 ” 于是,徐迟充满激情地朗读起了这篇报告文学,读到动情处,他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水。 李尚杰没有提出别的修改意见,只是要求里面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于是文中出现李尚杰的地方全都改成了 “ 李书记 ” 。 “ 李书记 ” 在这篇报告文学中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人民文学》1978年1月号,发表了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2月1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了这篇报告文学。《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以及各省市报纸、电台争相转载转播《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象一颗耀眼的新星突然出现在中国的上空。从10年动乱中走过来的中国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人们难以相信,这样一个瘦弱的书生,他如何逃过了那一场又一场风刀霜剑?他如何能忍受漫漫长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登载有《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杂志、报纸一时洛阳纸贵,人们纷纷传阅读着这位传奇人物的事迹,有的人甚至工工整整地将全文抄写下来,珍藏起来。陈景润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 哥德巴赫猜想 ” ,这个陌生而又拗口的数学问题成为妇孺皆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中国大地刮起了 “ 陈景润旋风 ” ,陈景润成为科学与献身的代名词,成为改革开放之初,鼓舞人们迈步新长征的精神动力。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为最时髦的职业, “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又重新挂在人们的嘴边。青年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追求科学的道路。 有人说,在那个年代里,陈景润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他广泛久远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他影响了一代人和一个时代。 2月1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哥德巴赫猜想》的这天,陈景润在天津。他是应天津市科协的邀请前来做报告的,陪他一同去的有李尚杰。 作完报告,他们准备中午回北京,走到一家邮局前,见里面人头攒动,许多人在争相购买当天的报纸。他们想挤过去看个究竟,这才知道大家争相一睹为快的是《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赶快从人群里退出来,一边走一边连声说: “ 这样不好,这样不好 ……” 这股愈刮愈烈的 “ 陈景润旋风 ” 不仅席卷中国大地,而且飘洋过海,在西半球引起关注。 英国路透社发表评论文章:有一名中国数学家,在中国已被提高到民族英雄的地位。报纸上对陈景润的报道,将使西方电影明星和政治家感到妒忌。 …… 关于他身世的报道,不仅可以使人了解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情味是什么,而且展示了中国的科学在文化革命时代以后的大转变。 …… 信件象雪片般飞来,每天都有几百封、近千封上面写着 “ 陈景润同志亲收 ” 的信件送到陈景润手里 但是也有人投书《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发出疑问:陈景润算不算又红又专的典型?宣传陈景润会不会使青年钻研业务不问政治,走偏方向?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为了四化要又红又专 —— 从陈景润谈起》的评论员文章。指出,陈景润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坚持攻关,这就是红。《中国青年》杂志开展了 “ 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 ” 的讨论。 1978 年,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陈德泉 ( 从左至右 ) 1979年3月,酝酿已久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春意盎然的日子,陈景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名代表昂首挺胸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陈景润和他的老师华罗庚先生一起坐上了会议主席台。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观点。陈景润眼含热泪地聆听着讲话,邓小平说: “ 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就是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们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 ” 一直戴在陈景润头上的 “ 白专 ” 帽子终于摘下来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写下一首诗: “ 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何用? ” 他被大会请上台作典型发言,又作为著名科学家代表受到党中央领导接见。陈景润心情激动地急步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邓小平同志的右手,前倾着身子弯着腰连声说: “ 谢谢邓副主席,谢谢、谢谢 ……” 徐迟在他的《哥德巴赫猜想》中,曾这样评论命运大起大落的陈景润: “ 陈景润曾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善意的误解、无知的嘲讽,恶意的诽谤、热情的支持,都可以使这个人扭曲、变形、砸烂或扩张放大。理解人不容易;理解这个数学家更难。他特殊敏感、过于早熟、极为神经质、思想高度集中。外来和自我的肉体与精神的折磨和迫害使得他试图逃出世界之外。他成功地逃避在纯数学之中,但还是藏匿不了。 ” 1978年秋,一封来自四川农村,没有收信人地址,仅写着 “ 陈井运同志收 ” 的信,竟沿着曲折的邮路准确无误地送到了陈景润手中。陈景润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可见一斑。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刮起了一股 “ 陈景润旋风 ” 。这股旋风将陈景润从6平方米的小屋拉出来,他不得不无奈地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成了长队。他去山东、去安徽、去河南、去湖北、去贵州 …… 一个年轻人拎着一包足有十几斤重的数学手稿,从遥远的大西北来找陈景润,说他已经证明了 “ 1+1 ” 。陈景润不得不花几天时间看他的手稿,发现那只不过是年轻人的一腔热情。 开会多,接见的人也多。人民代表,人们有许多事要找你,连没有房子,两地分居也希望你反映反映。接见记者,能躲就躲。还要接见外宾。 陈景润的出现,使人们犹如在沙漠中看见了一片绿洲,在干旱龟裂的土地上发现了一泓清泉,他们在陈景润身上找到了失落了太久的理想。人们犹如在黑暗里发现了一只燃烧的火把,陈景润激发了他们潜伏多年的对科学的热烈渴盼和追求。于是,经过10年动乱的他们,赋予陈景润太多的社会意义。但是,这对于一位一直醉心于数学研究的数学家来说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多年后,陈景润的同学回忆起一件往事。当时,陈景润已名扬中外,母校厦门大学邀请他回校参加校庆。学校给他买了软卧车票,陈景润说: “ 这不好,这太浪费了。 ” 他将软卧退了,坐硬卧颠簸了两天一夜才到福州。下车后,他对前来接他的老同学说: “ 你借我一块手表吧。 ” 老同学大惑不解,因为陈景润的手上分明已带着一块欧米茄手表。 陈景润解释说,这块表是我出国时买的,带这么好的表影响不好。说着,他将手表取下来装进口袋。 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陈景润当年的老师,那位第一个向他和同学们介绍 “ 哥德巴赫猜想 ” 的沈元先生从香山的住处特地到市内的友谊宾馆看望他当年的学生。沈先生是从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忆起了在三明的那段往事,依稀记得这个多病口呐的学生。当时已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的沈元关心地对他说: “ 你身体不太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 陈景润说: “ 谢谢你,沈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常常感动得流泪。五届人大刚开过,就迎来了全国科学大会,多么鼓舞人心呀。我要加把劲,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继续攀登科学高峰。 ” 当时在场的记者听沈元对他的学生说: “ 你呀,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 ” 陈景润曾极力逃避政治,想做一个纯粹的数学家。陈景润曾顽强地坚守自己的心灵,不让其遭到世风的熏染。可是如今,他却身不由己。 陈景润是全国人大代表。他理解:人民代表就必须为人民说话,如实向政府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呼声。陈景润口袋里常常揣着人大代表证,有时还去中关村一带走访,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工工整整记在本子上。80年代初,中关村一带道路拥挤逼仄,生活配套设施落后,这里的人们走路难、乘车难、看病难、换煤气难、买菜买肉难、洗澡理发难。 陈景润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郑重地向大会递交了一份他联络众多代表签名的提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中关村的 “ 六难 ” 。 不得不参加的社会活动,不得不去的讲学,不得不作的报告,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陈景润只得将他的研究工作放在深夜,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得少些再少些,以补回失去的时间。   虽然他不得不扮演别人要他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但他心里着急呀, “ 1+1 ” 的研究仍没有进展,到达终点的最后一步,路途扑朔迷离。他尝试着从外围突破,外围的最大障碍是 “ 函数的零点分布问题 ” ,这是块硬 “ 骨头 ” ,必须看很多的资料,必须做很多的演算。可是,他的研究却因各种活动和会议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这是陈景润最感痛苦的事。 这一切,陈景润都是挤出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做的。 虽然陈景润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能坐下来专心工作的时间还是太少了。陈景润最怕见记者,面对记者的话筒和大同小异的采访,常常感到无可奈何。 1978年底,陈景润因病再次住进解放军309医院。陈景润心想,这下该可以安静下来了。没想到,到了医院也不得安宁。有真正关心他,来探视他的;也有追到医院来采访或求教数学的;甚至还有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来看看这个 “ 科学怪人 ” 的。 陈景润本想利用治病的机会,将经常中断的研究进行下去,却不能如愿以偿,思维常常被病房里的不速之客打断。他终于忍无可忍,告诉病房的医生护士: “ 以后不能随便让别人来看我,要看我,必须有卫生部长的批条。你们就说这是卫生部的规定。 ” 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结尾,他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 ” 几年后,徐迟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 对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好的作用。因为当时影响很大,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对陈景润这样的人,成名是一种痛苦,甚至成为了对他的工作的干扰。他如果不是那么大名气,可以有更多的安静的空间,有充分的时间来更好地进行他的研究。他后来有了许多社会活动,他要当人大代表,他还是一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而这些活动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成名对他来说真是一种痛苦,一般人可能不能理解。我想,要是没有成名,他的研究可能要比他后来的进展深入得多。 ” ( 完 )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景润生活中二三事
热度 1 yag195544 2017-5-8 06:46
陈景润生活中二三事 岳爱国 陈景润在出名前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以下是从陈景润的同事、领导及家属那里听来的几个小故事。 暖瓶里煮挂面 据陈景润的同事讲,当年陈景润在中关村88号楼6平米的小屋居住期间,一应的生活设施简单到不能再简。陈景润除了每天趴在床边不停地算呀算,其他事情则能够从简就从简。 该吃饭了,不大会做饭也懒得做饭的陈景润就直接将挂面放到暖瓶里,待泡一定时间后再倒到一个饭盆儿里,简单放点盐等作料就稀里呼噜地吃下去了。至于熟与不熟、好吃与否,似乎都不是他所关心的事,他所关心的只有他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后来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也正因为陈景润从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待后来组织安排他做体检时,发现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 不要乱收拾屋子 据陈景润的妻子由昆介绍,自己自从与陈景润结合后,二人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逐渐相互了解、适应到熟悉的过程。而在逐步适应的的过程中难免有互相不适应之处。 一次,作为家庭女主人的由昆趁着陈景润不在,将房间里里外外认真打扫了一遍,包括陈景润的书房。待陈景润回家后,辛苦了半天儿的由昆不仅未得到丈夫陈景润的表扬,反而遭到了批评,告诉她,今后不要乱收拾房子,搞得由昆一头雾水。 经过沟通由昆才明白,丈夫在学术研究中是有着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的,即,他每想到一个研究的点都会随手记下来,或记在一张纸条上,或记在一个本子上;而这些所记的痕迹又都乱扔在书房的各个角落,有的在书桌上、有的在沙发扶手上,不一而足。一旦有了结果,陈景润就会将这些看似胡乱摆放的痕迹收集起来,整理成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当由昆收拾房间时,看似将书房中的纸张、本子等都摆放整齐了,却恰恰将丈夫的研究思路给打乱了。 知道了丈夫的研究习惯,从这以后,由昆虽然还要打扫陈景润的书房,但也只是清扫灰尘,至于房间中的物品基本是不动的。 为家里买了几个西瓜 陈景润虽说关心数学比关心其它更多一些,也一直不大懂生活,但在结婚之后还是有很大变化的,最大的变化是,知道想着家了。 据当时数学研究所的党委书记讲,一次,在小区里遇到了陈景润,陈景润居然抱着几个西瓜在往家里走。之所以说是几个西瓜,是因为所抱着的都是小西瓜。陈景润也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书记,便笑着说:书记,您拿走两个西瓜吧,我买多了。 书记当然是不会要他的西瓜的,客气几句便走开了。 书记在为陈景润的举止而高兴。他边走边想,虽然陈景润所抱着的几个西瓜很小,估计是花较少的钱买到的,但他只要有顾家的这份心就好。由此也说明,陈景润已不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了。 2017 年5月8日
个人分类: 历史|7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浣溪沙·哥德巴赫猜想
热度 17 kongmoon 2015-12-29 18:11
偶数拆分细细察, 总得素数两相加。 百年求证尽沉沙。 围点打援施妙计, 一加二最近珠花。 缅怀陈氏泪嘀嗒。 陈景润(1933.5.22-1996.3.19) 1978 年 1 月的《人民文学》第 1 期刊载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1+1 ”的动人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无数的有志青年投身到科学研究上来。 记得当时我还小,在父亲语焉不详的描述中我总是感觉点纳闷, 1+1 不是等于 2 吗?这陈景润之前1+1是不是等于其他呀?上了初中,看了报告文学,才知道此 1+1 非彼 1+1 。原来德国一中学教师叫哥德巴赫,他在 1742 年 6 月 7 日给数学泰斗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偶数可以表示成 1 个素数和另 1 个素数之和”,简称“ 1+1 ”。二百多年过去了,无数天才的数学家都想给出完美的证明,但仍没有人能成功。由于证明太难,人们提出了很多证明的思路,其中最有突破感的是殆素数 a+b 法。所谓殆素数就是若干个素数的积,例如 21 就是一个有 2 个素因子的殆素数,因为 21=3*7; 。 1771=7*11*13 , 9053=13*17*43 ,所以 1771 和 9053 都是含有 3 个素因子的殆素数……如此类推。 人们试图利用殆素数先证明一些较弱的命题:设 N 是偶数, A 和 B 都是殆素数,其中 a 是 A 的素因子数, b 是 B 的素因子数。用“ a+b ”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 N 都可表为 A+B ,其中 A 和 B 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 a 和 b 。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 1+1 。利用这种类似于围点打援的战术,近百年来,人们一步一步向着 1+1 发起冲锋! 1920 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 9 + 9 ”。 1924 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 7 + 7 ”。 1932 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 6 + 6 ”。 1937 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 5 + 7 ” , “ 4 + 9 ” , “ 3 + 15 ”和“ 2 + 366 ”。 1938 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 5 + 5 ”。 1940 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 4 + 4 ”。 1956 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稍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48 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 1+ c ”,其中 c 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 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 1+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1 +4 ”。 1965 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 1 + 3 ”。 1966 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此后,再也没有新的突破。 有人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报道里总是说陈景润离这颗璀璨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其实这也许是另一个百年。当年徐迟的报告文学也许有很多因政治需要特意拨高陈景润地位的描写,所以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但同行评议只查到了法国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的话:“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尽管如此,他将筛法用到了极致,在数学史上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 关于他的故事在徐迟的报告文学里已经很详细了,我收集了一些报告文学以外的素材: 1973 年 3 月,江青看到了一份《国内动态清样》,里面有关于陈景润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进展和生活状况。陈景润当时患了肺结核,还经常腹胀、腹痛。据江青秘书杨银禄回忆 : 江青看完这条消息以后,用一块小毛巾在抹眼泪,用着哭腔对杨银禄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她很快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姚文元又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江青说:“姚文元‘书呆子’,他的批示文不对题。你给迟群打个电话,告诉他赶快到我这里来,这是他负责的领域。” 3 月 25 日凌晨 3 点,迟群带着协和医院张孝骞一行人登门看望陈景润,把他接到清华大学,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并由张孝骞等大夫给他作了体检,让他住进了解放军 309 医院。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 16 卷第 2 期上发表。 1984 年 4 月的一天,陈景润从家中骑车到魏公村的新华书店买书,被一辆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当即昏迷,治疗中被诊断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几个月后,在乘公共汽车到友谊宾馆开会的时候,陈景润又被人从车上挤下,摔昏在地……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二年中,他是在医院度过的。2009年5月22日是陈景润生日,这天,Google的搜索框图标变成了这样:
个人分类: 数学|3713 次阅读|45 个评论
张益唐,陈景润对伽罗华,谈创新艰难
热度 29 dulizhi95 2015-2-9 12:30
张益唐,陈景润对伽罗华,谈创新艰难 陈景润张益唐可以说都算是幸运儿,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说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少年的艰辛努力,就攻一点,最后攻克了,他们的成果也很快得到了认可。 比这两位无疑要卓越得多的伽罗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伽罗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数学分支,为人类数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然他就是得不到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当道的比他平庸得多的专家们的认可。 为何如此,各位?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张益唐陈景润所搞的并非真正的全新的创新! 陈景润运用筛法证明了 1+2 。而在这之前,筛法已经广泛地被理解被认可被应用,他只是突破了一个关键点,因而他的证明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张益唐亦是如此。张证明无穷多对的孪生素数,也是在别人的基础上突破了一点,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相关的思路的绝大部分已经被别人完成了,被学界理解认可了。请看: “ 2012 年 7 月 3 日 ,在一个阳 光明媚的下午,张益唐在科罗拉多州好友齐雅格家后院抽烟, 20 多分钟里他犹如神明启示般地想出了主要思路,找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特别突破口。 ” 戈德斯通的研究小组证明了,即使在很大 的数中,仍然存在紧邻的素数。要直接把戈 德斯通的方法应用于孪生素数问题却有很本 质的困难。这个困难被张益唐巧妙地克服了。 也就是说张益唐是在戈德斯通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完成的成果,也就是说,其开创性有限。 伽罗华就不同了,他创造了全新的方法:群论。从而那帮当道的就是理解不了和不愿意接受。 各位,本文的对比,对各位年轻的在科研上有较大抱负希望搞出真正成果的科研人,无疑大有参考价值。 那就是,不要创造全新的方法,或试图搞出全新的成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突破一点! 当今全国上下号召创新、鼓动创新,甚至向谁谁学习创新!创新是鼓动得了学习得了的吗? 张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那个客户服务器系统设想,号称“超越了冯诺依曼模型”、“解决了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创新吗? 遍布当今中华大地科研领域的虚蒙造假是创新吗?当然是创新,是最容易的创新,是成本最低的创新,是收益/付出比值最大的创新! 创新是非凡的天分加可遇不可求的机遇的结晶,那可是号召不来的,学习不来的!
5748 次阅读|35 个评论
从陈景润到张益唐
热度 32 Majorite 2015-1-30 00:29
从陈景润到张益唐 1978 年 2 月 1 日,《人民日报》转载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第二天报纸到了,姐夫正在读,抬起头问我是否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陈伟林已经收到四川矿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说还没有呢,心里有些紧张,因为我报考的是南京大学,邮件从南京总比从四川到这里需要的时间短。于是,看了一会《哥德巴赫猜想》之后就骑车去邮局,邮局的张政说有嵇少函的一封信,南京大学来的。我就知道他把丞误认为函了。其实,我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到达三天了,这个糊涂的张政托人找不到嵇少函 。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励文革后一代人好好学习、攻克科技难关,迅速缩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如今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读了《纽约客》专访华人数学家张益唐的文章,依然热血沸腾,我把文章保存下来发给孩子们读,希望他们也有像我当年读《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心情,尽管他们现在的情况可比我当年的境遇好得多了。 ---------------------------- 《纽约客》专访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这个牛人取得了什么成就? http://bbs.tiexue.net/post_8521425_1.html 2月2日,美国《纽约客》将刊发特约撰稿人亚历克·威尔金森(AlecWilkinson)对华人数学家张益唐的专访。这个只于2001年低调地发表过一篇论文的男人,在2010投入研究“素数间隔”时,已经55岁了。他不需要通讯录,因为那些数字都在他脑子里;他不在意职称,觉得交际是浪费时间,但他讲座精彩且毫不炫耀聪明;他论证了“存在无数对相邻素数(质数),它们的差相差不过7000万”,令学界惊讶。2013年,当他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素数间的有界距离》时,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讲师。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 Peter Bohler 图 ] 2013年5月,张益唐在纯粹数学领域知名刊物《数学年刊》上发表《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证明了存在无数多个素数对(p,q),其中每一对素数之差,即p和q的距离,不超过七千万。从此,来自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一位默默无闻的大学讲师(现为教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纯粹数学(基础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学本身,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学问。相较应用数学而言,纯粹数学严格、抽象,更接近艺术和哲学。自 18世纪以来,纯粹数学成为数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而2010年,张益唐选择了这一特定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数论。 “我的成果没什么实际用处。”张益唐如此评价自己的研究。 张益唐研究的问题通常被称为“素数间隔”( bound gaps),其中涉及到“素数”这个概念——也被称为质数,指那些只能被1和其自身整除的数,比如2、3、5、7、11、19等。在这些素数中,指差为2的素数对(p和p+2同为素数)又称为孪生素数,比如(3,5)、(5,7)、(11,13)、(17,19)等。随着数字变大,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孪生素数越来越少。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再也找不到新的孪生素数呢?这就是几百年前的“孪生素数猜想”:对所有自然数 k(k=1),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p, p + 2k)。这个猜想和负有盛名的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道成为著名的希尔伯特第八问题中的一部分。 但很显然,猜想需要有人去证明。加州圣荷西大学教授戈德斯通( Daniel Goldston)、匈牙利科学院阿尔弗雷德·莱利数学研究所(Alfréd Rényi)成员平兹(János Pintz)等学者从2005年开始共同研究这一课题。DanielGoldston曾表示自己不会在有生之年得到答案,“这是之前以为可能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 “从来没有数学家应该让自己忘记,数学比其他任何艺术或科学更应该是年轻人的游戏。”著名数学家哈代( G. H. Hardy)曾写道,“我从不知道有哪个数学上的重大突破是由一个超过五十岁的人提出来的。” 而张益唐呢,这个只于 2001年低调地发表过一篇论文的男人,在2010投入研究“素数间隔”时,已经55岁了。 经历:我的生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纽约客》撰稿人亚历克问过张益唐:“你觉得你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吗?”他回答说:“可能吧,有点儿。” 1955年,张益唐出生于上海,母亲是政府机关的文员,父亲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就对数学充满了求知欲。后来,父母因工作原因搬到了北京,他仍留在上海和祖母生活在一起。“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关闭,他便没日没夜地阅读各类数学书籍,那些都是他用不到一元钱从书店租的。他着迷于《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因为里面解答了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相关难题,有疑惑的时候,他就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压根没人可以帮我”。 13岁时,张益唐搬到了北京,只不过15岁之前一直和母亲待在乡下,父亲在另一个农场。那个时候,如果张益唐被人看见在农场看书,就会被呵斥停下。“因为人们觉得数学对阶级斗争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 几年后,他回到了城里,以制锁为生。同时,他为了能考进北京大学而自学,“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的所有知识,偶尔还学学 历史 ,有点仓促。” 不过,他还是在 23岁的时候如愿被北大录取。作为北大数学系“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是北大1978级公认的数学尖子。“第一年,我们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很让我激动。”张益唐在大四的时候没有选择原专业代数几何,而是将数论作为之后的主攻方向。他说:“我是真的不喜欢代数几何,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流行着一种说法是,个人必须遵从集体。我的教授认为代数几何比数论更加重要所以强迫我学习,他还是校长,所以他有权利逼我。” 1984年的夏天,代数专家莫宗坚(T. T. Moh)受邀来到北大。张益唐被教授们推荐给莫宗坚,在毕业期间做一些研究工作。莫宗坚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雅克比猜想,正是张益唐非常渴望去做的。1985年,张益唐跟着莫宗坚来到了美国名校普渡大学读博士。然而,这六七年里他的研究结果乏善可陈。 雅克比猜想提出于 1939年,是代数几何学中至2013年还未解的难题,其中包含的知识量已经超过了一个毕业生所具备的,只有一些精通代数几何的专家才可能拥有。因为这个猜想的棘手程度,一位数学家曾把它形容为“一个灾难性的问题”。张益唐要做的就是尝试证明雅克比猜想中隐含的东西,而不是直接证明猜想本身。到1991年,张益唐取得了代数几何博士学位,再也无法掩盖和导师的分歧。他告诉莫宗坚自己要重新回归到数论上。莫宗坚后来也坦言:“我对此不是很开心,不过还是支持学生有权利改变专业方向的权利,所以我笑着与他说了再见,22年过去了,我们没有过任何联系。” 毕业后的张益唐,既没有发表论文,也没得到导师的推荐信,甚至连一份基本的学术类工作都不好找。莫宗坚之后回忆起张益唐的毕业时光,写道:“当我看着他的眼睛时 ,我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灵魂。”大部分中国同学在毕业后都转投电脑科技或是经济金融。张益唐原来在北大的同学PerryTang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英特尔公司找了份工作。1999年,他告诉张益唐:“我觉得你不找个工作实在是有些不公平。”而张益唐呢?一毕业,就居无定所。 他有时与朋友住在肯塔基州,有时住在纽约——那里也有朋友和临时工。在肯塔基州,他加入了一个探讨中国民主的兴趣小组,口号是“自由、民主、法治和多元化。”小组成员之一是一位在实验室工作的化学家,经营一家快餐店 Subway。“汤姆(张益唐自称汤姆,朋友们也如此叫他)是个天才。”另一个小组成员说,“他被邀请去帮忙。”张益唐答应了。当店里忙的时候,他就去帮忙收银。“即使我知道如何作一份三明治,我也不想做。”张益唐说,不工作时,他也会去肯塔基大学的图书馆看和代数几何、数论有关的学术杂志。 ] “那些年,我其实没能继续我的数学梦想。”这是他自己的总结。 “你一定很不开心。” 他耸了耸肩:“我的生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1999年,张益唐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学校,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做助教、讲师。新罕布什尔大学是成立于1866年的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2010年,当他决定研究“素数间隔”时,他根本还没有找到研究的切入口。“我想,切入的门在哪里?”张益唐说,“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认为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有一道门,一个切入点,但他们没有找到它。我试过几次,无果。然后,我开始有点担心是不是没有这道门的。” “你沮丧吗?” “我累了。”他说,“但很多时候我只是感觉平和。我喜欢散步和思考,这是我放松的方式。我的妻子看到我这样会问一句‘你在做什么?’我回答她‘我在工作,我在思考。’她不能理解。”但是,张益唐的问题是如此复杂,“我没有办法向她解释。” ] 性格:他不像一个正常人 张益唐沉默寡言,对人也比较拘谨。亚历克第一次遇到他的那天,两人谈了大约半个小时的童年后,张益唐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还要问多少问题?” 对于别人的提问,张益唐的回答往往是这三种:“也许吧”、“不”和“也许并非如此”。或因缺乏自信,张益唐经常说“我们”而不是“我”,比如“我们不认为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有时,他也会在开口前“呃呃”半天,不知如何表达。 在研究结果被发表后,张益唐被邀请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据高等研究所成员、 2014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彼得·萨奈克(PeterSarnak)回忆,有一天,他遇到了张益唐。彼得主动说“你好”,张益唐回了句“你好”,然后表示这是自己十天来和别人说的第一个词。在彼得看来,即使数学家都相对内向,这也是说不过去的。从此,他每周都邀请张益唐和他吃一次午饭。 芝加哥大学数学教授 Matthew Emerton也在普林斯顿遇到了张益唐。“他不像一个正常人。”马修说,“他不合群。他获奖了,周围的人都在谈论他。但他似乎特别低调。所谓获奖,似乎对他没有一点影响。”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杨鼎( Deane Yang)出席了张益唐201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三次讲学。“你以为这样一个人会炫耀他有多么聪明。” 杨鼎说,“他给出了精彩的讲座,但他不在炫耀。”在论文结果发表后,张益唐的第一场有关结论的讲座办在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丘成桐(Shing-TungYau)听了张益唐的报告,邀请他今后再做演讲。另一位哈佛教授Barry Mazur则表示,“为张益唐的坚韧、勇敢和独立而感动”。 ] 在新罕布什尔大学,张益唐的办公室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大楼三层。办公室里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两把椅子,一个白板和一些书架。透过一扇窗,能看到一棵橡树。书架上的书,有标题如“介绍希尔伯特空间( Hilbert Space)”和“费玛最后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此外,有关 拿破仑 的历史书也令他着迷。至于莎士比亚戏剧选,他读的是中文版,因为它比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好读多了。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数学系主任埃里克·格林贝格( Eric Grinberg)是张益唐从2003年到2010年在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同事。“汤姆非常温和、谦逊,从不要求什么。”格林贝格形容,“我们知道他在研究重要的问题。他用纸和笔,但其实唯一的副本在他的电脑里。大约每隔一个月我就去问他‘你介意我有备份吗?’他当然不介意,因为这些都记在他脑子里了。” 可以说,张益唐的记忆力出奇得好。他的一个名叫齐雅格( Jacob Chi)的朋友说:“有时我带他去一个派对。他不说话,就打量着每一个人。我说:‘你必须跟人交谈。’他回:‘我更乐意听你们谈话。’结果是,六个月后,他能说出谁坐在哪里、谁开始的一段对话,并复述对话内容。” “我认为社交是在浪费时间。”张益唐说,“不过,也许是我有点害羞。” 几年前,张益唐把他的车卖了,因为不怎么用它。他租了一套距离学校大约四英里的公寓,和学生们一样做校巴穿梭于公寓和办公室之间。他说坐在公共汽车上,他也能思考。一周七天,他总是于早上八九点出现在办公室,直到傍晚六七点才离开。有时,他早上在思考一道昨晚睡前思考的数学问题中醒来。他办公室外有一个长廊,他喜欢来回走着。不然,他就要跑到外面去散步。 张益唐和妻子已经结婚 12年了。太太的名字是Yaling,但她自称海伦。海伦曾是纽约长岛一家中国餐馆的服务生。有一天,他们的一位共同好友拉着张益唐去了那家餐馆并指了指海伦问,“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之后几个月,张益唐每个周末都去纽约。接下来的夏天,海伦也来到新罕布什尔大学。海伦不喜欢新罕布什尔州的冬天,于是搬到了加州并找到一份在美容院的工作。她和张益唐在加州圣荷西(SanJose)有一套房子,张益唐的寒暑假就在那里度过。 ] 发现:短短五到十分钟内,那道门打开了 投身“素数间隔”之后的两年,张益唐一直没有找到那道门。“我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他说。然而, 2012年7月3日下午,“短短五到十分钟内,那道门打开了。” 张益唐当时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普韦布洛拜访朋友齐雅格。几个月前,因为儿子即将要上高中,齐雅格就提醒张益唐辅导他家儿子微积分。为此,张益唐足足在齐雅格家里待了一个月。每天早上,他都要花上一个小时在齐雅格儿子朱利尔斯身上。朱利尔斯说:“他教我的时候并没有按照特定的课程来,全部都是根据记忆。有一次,他提到他的通讯录中一个数字都没有,因为他都记住了它们!” 张益唐教书之余都会小憩一番,他常常喜欢沿着住所的后院漫步,正如齐雅格说的那样:“我们住在山里,不时地会有小鹿跑出来,他便抽着烟瞅着鹿,而没有鹿的时候,他就那样静静地走着、思考着。” 7月3日这天,他茫然地走了大约半个小时。 那晚,张益唐陪着齐雅格出席一场在普韦布洛举办的纪念美国独立日的音乐会预演。齐雅格后来回忆道:“音乐会结束后,他情不自禁地哼唱着《星条旗永不落》,整个晚上他说的都是对这首歌的夸奖,丝毫没有提白天的突破性进展。” 之后,张益唐完成了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 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然后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系统地一一检验论证过程的每一步,他形容这种过程是“无比无趣的”。2013年4月17日,他没有告诉任何人,默默地就将这篇论文提交给了学界最具声望的期刊《数学年刊》(Annalsof Mathematics)。有数学家曾说过,这本期刊中收录的都是一些未经公开发表的但是解决了数学难题的文章,一些作者为了解决难题直至癫狂,他们常常声称别人的解题方法是错误的,或是称自己已经用一些物理学原理解出了著名的难题。 ] 2013年,《数学年刊》共收到了915份论文,发表了其中的37份。投稿和发表的等待过程长达一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也是这本期刊的编辑尼古拉斯·卡茨(Nicholas Katz)说:“每当收到一份投稿,为了得到它的价值,我们都会先很快地阅读一遍。然后就是一次漫长的深度阅读时间,往往会有个把月。如果遇到我无法评估价值的文章,我的职责就是找到能够评估它的人。我把张益唐的论文发过去后,很快收到了回信称‘如果文章中论证的是准确的那么实在是太好了,不过你一定要足够仔细,因为这个家伙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但是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回信中说的文章就是张益唐之前在arxiv.org网站上发表的,这个网站专门为了放还未在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所建。张益唐这篇发表在2007年的文章中提到了另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Landau-Siegel零点猜想。 卡茨把《素数间的有界距离》发给了许多专家判定,其中一个是解析数论大师亨里克·伊万尼克( Henryk Iwaniec)。“我用几分钟瞟了一眼,第一印象是文章中居然有那么多主张是错误的。当时我手头正好有另外的事情要做,就把它给搁置下来了,那个时候的他还默默无闻。后来我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巧的是朋友也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在一起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文章,本来我们是打算做别的事儿的。” 伊万尼克的朋友约翰· 弗里德兰 德是多伦多大学的教授,他俩带着巨大的兴趣阅读了张益唐的这篇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你不需要从头读到脚,因为你第一眼就能发现核心所在,这种写论文的方式自打2005年后就再也没人采用过了。文章中针对的问题其实是很难解答出来的,但是越来越往后读,你会发现论证准确的机会越来越大。也许两天后,我们还在寻找结果,但是更长时间之后,我们就能够环环相扣地检验了。这种过程虽然不好受,但是我们一直在证明文章的正确性。” 几个星期后,两人写信给卡茨,信中写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张益唐这篇论文的研究,文章得出的主要结果是首创的,作者在素数的分布上成功证明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定理。我们很高兴能够推荐这篇论文发表在《数学年刊》上。” 当张益唐听说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他打了一通电话给远在圣何塞的妻子。“我让她留心媒体报道,我说‘你会在那上面看到我的名字’,不过她却回复我‘你是不是喝醉了’。” 结论: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 “ 你必须想象这来源于虚无。”格林贝格说,“这就像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际的,结果发现它有终结。”想象有一把可以运用到一组绿色和红色数字的尺子。张益唐选择了一把长达七千万(个数字)的尺子,因为如此大的数字更容易证明他的猜想。 从张益唐的研究结果来看,推演是成立的,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其差小于 7000万。尽管7000万是个很大的数字,这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一位数学家说,推演出这个根据的是鸽巢原理。 发现有差距之后,张益唐对找到最小的数字来定义差距并不感兴趣。他认为这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一种体力劳动。但是在张益唐公布一周之后,全球的数学家开始争相寻找最小的数字。其中之一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华裔教授陶哲轩 ( Terence Tao)。陶哲轩有一个合作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数学家们努力去寻找最小的数字,而不是奋力争抢第一。 这个课题叫做 Polymath8,开始于2013年3月,持续了一年时间。随着课题的推进,工作逐渐依赖于一名年轻的 英国 数学家詹姆斯·梅纳德(James Maynard),这名数学家将定值的最小值推算到246。“再往下就会有很多问题,”陶哲轩说,“需要越来越多的电脑程序,当然也有理论问题。用现有的方式,我们不能得出更好的结果了,因为有所谓的平等问题,没有人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家需要天赋吗?” “专注。”张益唐说,“而且,你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他继续说,“可能在你面前的事情很复杂,解决它很漫长,但是你应该善于利用直觉中最主要的部分。” ] 被问及如何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点,张益唐说:“不少科学家发表了很多论文,有一篇论文是关于定值,有两篇论文是关于等差数列中的素数分布。我将两者比较起来看,加上我自己多年在图书馆阅读所产生的创新性思考。” 彼得·萨奈克( Peter Sarnak)则说:“他所做的看起来遥不可及,或许40年前这个问题看起来无法可解,但是2005年,数学家戈德斯通、平兹和伊尔迪里姆将它摆上桌面。每个人都在想,现在我们非常接近结果了,但是直到2011年没有一个人取得进展。数学家朋比利、弗里德兰德和伊万尼克也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重要研究,但是不能把他们的成果与此前的研究联系起来,他们的研究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但是张益唐出现了。 “张益唐的成就很轰动,”伊万尼克说,“他的成果是杰作,谈起数论,机械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某种程度上,张益唐完全了解这些,尽管他独自一人工作。这才是他惊喜的原因。他惊叹于自己推动了论文中参数的发展。” 张益唐利用的是一种筛选法,通过复杂的形式找到了素数。发明这种筛选法的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因此也被成为埃拉托色尼筛选法。张益唐说,用这个简单的筛选法找到 1000以下的素数,写下所有的数字,然后删除2的倍数,因为这些数是偶数,不可能是素数。然后删除3的倍数,5的倍数,以此类推,一直到31的倍数。张益唐所用的筛选法不同于其他人。此前的筛选方法将间距遥远的数字排除了,用这种方法,加州圣荷西大学的戈德斯通(Goldston)、匈牙利数学家平兹(Pintz)及数学家伊尔迪里姆(Y ı ld ı r ı m)已经证明了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但是他们没有确定这个定值是多少,张益唐的成果部分在于这种筛选方法的可选择性少。 未来:还有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重要的事做 张益唐是否还在研究新的东西?“可能还要解决两到三个问题。”他说,“孪生素数猜想很成功,但是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 “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重要吗?” “是的。” 据其他数学家透露,张益唐正在研究 Landau-Siegel零点猜想。“如果他成功,将更让人激动。”彼得·萨奈克表示,“我们不知道他的研究进程如何,但是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个天才。这一点毫无疑问。他也证明了多年来可以致力于研究同一样东西。基于这一点,再一次让世人瞩目不是没有可能的。大家都很期待。” “很多人尝试过那个问题。”伊万尼克说,“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做事情不紧不慢。如果 Landau-Siegel零点猜想需要再花上十年时间,他也会乐意。除非你解决一个已经被解决了的问题,或者从一开始解决方法就很明晰,否则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卡壳。但是张益唐不在乎卡壳时间的长短。” 像张益唐这样喜欢挑战难题的数学家是不多见的。追求终身教职,需要一个学者频繁地发表论文,这通常意味着将研究缩窄到某个特定领域,对此,张益唐没有兴趣。他似乎不想和其他数学家竞争,也不因数年来只是一名普通老师而不满,要知道和他同辈的数学家都是教授了。 了解他的人中,没有人认为他适合做终身教授。“我认为他的做法很聪明。”对此,杨鼎表示,“如果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微积分老师,学校就会非常倚重你。你很廉价,也很可靠,学校没有理由解雇你。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几年之后,你会驾轻就熟,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其他问题,只要你在生活水准上没什么大要求。当然有人尝试担任非终身教职,但是通常这些人都资质平平,个性古怪,生活糟糕,而且不喜欢解决问题,但张益唐不是。” 被问及哈代关于“数学家和年龄”的定论,“那话可能不适用于我。”张益唐说,“我仍然有直觉,我仍然很自信,我仍然有其他的愿景。” The Pursuit of Beauty YitangZhang solves a pure-math mystery By Alec Wilkinson http://www.newyorker.com/?p=2967413mbid=social_tablet_t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37344 次阅读|51 个评论
这样的人也能当科学家?
热度 29 dulizhi95 2014-8-25 11:22
这样的人也能当科学家? 首先,科学家要“为人师表”,要道貌岸然,讲粗话的人能当科学家吗? 中国文化最讲究“德”,尤其是官德和师德。呜呼,当今中华大地上有多么大比例的具有高德的师和高德的官哦,至少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 上篇博文被多位理解力有限却又喜欢显示自己高德的匿名者指责,无非就是骂了一句低劣的乱作为的基金评审专家一个 PIG 而已。科学网高明的掌权编辑也受其影响,很快将我的博文删除。我要问这些理解力有限表现欲却很强的人一个小问题,你们如此懂道理,这个小道理应该能懂: 是恶劣的行为还是恶劣的语言更恶劣?并且这个“恶劣”的语言还是有缘由的,是针对基金专家没水平乱作为甚至权钱交易的恶劣行为的? 换句话说,堂堂广州的万庆良书记,科院的王正敏院士,他们当然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语言得体。我们假使他们并没有贪腐或造假蒙骗行为,而仅仅只是骂了几句粗话,那么哪一种行为更恶劣更需要惩处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像某家这样一个骂粗话的人也能当科学家吗? 另一方面,由于需要艰辛思考,科学家的固定形象往往是文弱加瘦弱。 当年怀尔斯历经多年搞出了费尔马大,国内一数学家(顺便说一句,中国这些当道的专家科学家们,尽管在国内一个个往往是居高临下,伟大的不得了,且大量消耗着人民的血汗钱。但除了炒人的剩饭外,极少有人能搞出真正显著的原创成果,而仅是善于对别人的成果表示惊叹),对怀尔斯的成就表示崇敬,惊为天人。那位数学家回忆说,他曾在国外见过刚刚搞出费尔马的怀尔斯,那时的怀尔是“衣带渐宽人憔悴”,非常地瘦弱! 我们的陈景润当年,包括最近的李小文院士,也都是这样的形象。 与此恰恰相反,下面这个大肚皮的肥家伙能当科学家吗? 这个人自小就自信自负,从不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整个学生生涯从来就是轻松玩闹,睥睨万物。 现在亦是,每天最多花两个小时搞他的算法,然后就是玩,看课外书,看电视,包括上网聊天。且食欲很好,食量很大,又不喜欢体育锻炼。这样的人不发肥才怪呢? 那么,这个肥胖子能搞出显著的科研成果吗?
5986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徐迟和陈景润【转载】
热度 1 罗非 2014-7-21 10:49
1978 年,一篇报告文学让一位数学家一夜之间成了在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曾经的 “ 臭老九 ” 、 “ 白专典型 ” 成为全民偶像。孩子们在被问到 “ 长大后做什么时 ” ,都响亮地回答: “ 要当科学家! ”    同年,全国科学大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成了改革开放的先声。   回顾这段历史, “ 猜想 ” 一般的谜仍未破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怪人?在当时的背景下,徐迟的春秋笔法隐藏了什么?陈景润的真实人生如何?    “ 这是个认识知识分子价值的过程。 ” 陈景润老友罗声雄研究员的一句话,让人找到了回望 1978 年的视角。   谁选中了陈景润?   徐迟为什么要写陈景润?这还得从《人民文学》编辑部的 “ 神仙会 ” 说起。    “ 文革 ” 刚结束,复刊不久的《人民文学》,恰逢主编张光年生病住院,选题就靠几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 神仙会 ” 来定。    1977 年 9 月 18 日,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紧接着, 10 月的这次 “ 神仙会 ” 自然跟 “ 科学 ” 挂上了钩。编辑们觉得,如能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正当时候。   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寻常。十年浩劫,知识分子早成了 “ 臭老九 ” ,以他们为主角的文学作品也几乎绝迹。不过,中央既然要重新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文学领域自然应该有所突破。   然而,写谁好呢 ?   也不知是谁,想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有个外国代表团访华,一名美国专家点名要见大数学家陈教授。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 “ 牛棚 ” 里发现了这个人,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果,竟然谁也不知道。   这人就是陈景润,编辑们纷纷补充了自己听到的轶事:他是 “ 白专 ” 典型,有一回挨斗,他气得跳楼,不过这位数学家自杀还不忘算角度,结果连伤都没受;他是一个 “ 科学怪人 ” ,不刷牙不洗脸;有人说他财迷,棉袄都舍不得买,就用两件棉毛衫,里边装上棉花,一绷成了件棉袄。   这样的人能不能写?当时, “ 白专 ” 可是顶 “ 大帽子 ” ,在 “ 文革 ” 中,不问政治的 “ 白专 ” 分子几乎和吃白饭、寄生虫等名词联系在了一起。   经过激烈的争论,编辑们达成一致,就写陈景润吧!中央已经提出了 “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 的目标,要实现 “ 四个现代化 ” ,自然需要知识。不管怎样,他是有贡献的。   那么,找谁来写呢?有人提到了徐迟。   徐迟虽是一位诗人,但他做过新闻记者,写过不少通讯特写。 1962 年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人物特写《祁连山下》,以敦煌艺术家常书鸿为原型。解放后,写知识分子的文章本就不多,反响好的更是屈指可数,这篇文章算是其一。   当时的青年编辑周明,负责寻找这位久违了的诗人。   徐迟原来在《诗刊》做副主编,后来响应中央的号召 “ 作家到火热的生活中去 ” ,连编制也转到了湖北省文联。   周明的电话打到武汉,徐迟说他在老家浙江南浔选好了房子,准备办理退休手续告老还乡了。他说他被剥夺了创作权,十年没有动笔了,噤若寒蝉。   不过,当周明提起这个任务时,老先生又兴奋起来,他说,要是能有机会写点什么就太好了,冬蛰太久了,也该醒醒了。   周明放心了, 63 岁的老先生,依然是个热情的歌者。只是提到陈景润,诗人热情稍减,他有点迟疑地说 “ 试试看 ” 。   果然,徐迟到京后和亲友们吃饭,一屋子人,一听说他要写陈景润,一致反对。 “ 怪人 ” 呀, “ 白专 ” 呀, “ 吝啬 ” 呀,他们都劝他换个题目,陈景润是个有争议的人,何必惹麻烦呢?   敢不敢写?最后是徐迟的姐夫一锤定音: “ 写!陈氏定理了不起! ” 这位姐夫正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看将军说得那么干脆,徐迟打消了顾虑。   偶然的机缘   从《人民文学》的青年编辑到伍修权将军,似乎谁都知道陈景润,可是在 1977 年 10 月之前,他并没上过报纸,陈景润怎么成了话题人物呢?   其实,让陈景润出名的,只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时任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的罗声雄讲述了这件奇事。    1973 年,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长。 2 月里的中关村,周围是一片片萧索的农田,让它出名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北大、清华这两大 “ 文革 ” 策源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往往有风向标的意味。   一天,陈景润在去医院的路上偶遇罗声雄,也许是自觉身体不行时日无多,他突兀而神秘地说:    “ 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 ”    “ 论证过程有问题吗? ” 罗说。    “ 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 ”    “ 只要是真货,就不怕。 ”   这里所说的猜想,是指对 “ 哥德巴赫猜想 (1+2)” 的简化论证。陈景润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经 6 年攻关,写出了这篇长达 100 多页的论文。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他有生以来最重要的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一。然而,他更明白,自己顶着 “ 白专 ” 的帽子, “ 猜想 ” 又远离实际,论文肯定难以发表。这些年挨整、跳楼、专政经历得多了,虽经罗声雄劝说,陈景润还是把论文压在了箱底下。   罗声雄,湖北人,三十出头,好打抱不平。有一次,陈景润像 “ 叫花子 ” 一样被 “ 革命群众 ” 群殴,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只有罗为他出了头,由此成了陈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这次,为了给陈景润打气,罗声雄和数学所的另一位业务干部乔立风,决定跨过数学所党委,把事情直接捅到院里。   一份题为 “ 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 ” 的工作简报,径直送到了中科院领导处。副书记武衡看完这份简报后,顿感眼前一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改进引发了西方的技术革命,而我们却停滞不前。 1971 年至 1972 年间,周恩来借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数学家林家翘的机会,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要求中科院在理论研究上要有所突破。陈景润这个成就,真是恰逢其时。   武衡立即赶到数学所。他当着党委书记的面,尖锐地指出: “ 单是陈景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的事,就应该向总理反映。 ” 这位书记的答复也很有时代特色,他说: “ 陈景润的论文能不能发表,要经全体群众讨论通过! ”   在随后的全院大会上,武衡专门表彰了陈景润,不过他没提名字,仅说: “ 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   坐在底下的新华社记者顾迈南,专门负责科技报道,听到此处,她心中一动,立即询问身旁的一位局长,得知这个人叫陈景润, “ 是个怪人 !”   第二天,顾迈南就到了数学所,接待她的那位 “ 革委会 ” 负责人说, “ 这个人 ( 指陈景润 ) 生命力很强,中关村医院来了几次病危通知单,说他快死啦,可他至今还活着。 ”   随后,顾迈南迅速写了两篇 “ 新华社内参 ” ,专门报道了陈景润。现在回看这两份 “ 内参 ” ,只有两处略有夸张。一是在论文尚未发表前断言 “ 陈的论文发表后,会轰动世界 ” ,一说 “ 陈命在垂危,亟待抢救 ” 。不过,这为后来的 “ 陈景润事件 ” ,投入了催化剂。   离陈景润和罗声雄谈话还不到半个月,陈景润的机会就来了。   江青在 “ 内参 ” 上批示: “ 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 ”   毛泽东大笔一挥: “ 请文元同志办。 ”   姚文元又作批示: “ 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 ”   罗声雄奉命作科普文章,向领导介绍 “ 哥德巴赫猜想 ” ,至于哲学上有什么意义,他说不出来,只好请 “ 哲学家 ” 去体会了。   陈景润事件事情进展神速,接下来就有了中关村 88 号楼的一幕。 “ 在知识界,人们管这件事叫 ‘ 陈景润事件 ’ , ” 罗声雄说。    3 月底一天的下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彻中关村 88 号楼 3 层寂静的走廊,住在小茶房里的陈景润也被惊醒了。一名身着戎装的彪悍男子在门外高呼: “ 陈景润同志,我是迟群,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了! ”   迟群身后,还有时任卫生部部长的谢振华,协和医院院长张孝骞及其他医学权威,武衡也陪同在列。   陈景润完全懵了,主席怎么会知道我这么个助理研究员、 “ 白专 ” 典型?莫不是造反派抓人来了?他迟迟不肯开门,喧哗声中,同楼的几十个居民都聚到了门口,有的只穿着裤衩背心,冻得上牙打下牙,整个 88 号楼,犹如刚发生了地震。   陈景润出来了。迟群何许人也?毛泽东的联络员,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科教组副组长,竟然恳请他马上去检查身体。陈景润死活不肯,迟群不得不亲自动手,强拉着瘦弱的陈景润,把他塞进了红旗轿车。   五六辆轿车,浩浩荡荡地开进迟群的 “ 阵地 ” 清华大学,几名专家立即会诊,陈景润患有慢性腹部结膜炎,并非要命的急症。不过,依照毛主席的指示,陈景润还是住院了。   第二天,对政治莫名其妙的陈景润,不顾 “ 最高指示 ” ,逃出了病房。结果又是天下大乱,全院上下寻找陈景润。   伟大领袖亲自关怀 “ 白专 ” 分子,与 “ 文革 ” 中的气氛格格不入,种种错位,让科学院开了锅。人们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展开了辩论。相当多的研究员大受鼓舞, “ 看来,只要有真本事,领导还是重视的 ” 。又有许多人被弄得糊里糊涂:不是提倡又红又专吗?为什么又肯定了 “ 白专 ” 分子?    “ 数学大师庞开来曾给机遇下了个定义:机遇是对社会无知程度的一种度量。白卷先生张铁生和书呆子陈景润能够同时出名,这都符合庞开来的原意。 ” 罗声雄进一步解释了他对此事的反思, “ 在那时荒芜一片的科学土壤里,突然开出一朵奇葩,各级领导自然如获至宝,他们以此为题,各做各的文章,这就给了陈景润一个机遇。 ”   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 16 卷第 2 期上发表了。   这篇论文的分量有多重?中科院院士林群用 2008 年奥运会打了个比方: “ 陈景润是数学界的百米飞人博尔特,挑战着智力极限。他保持的这个纪录至今 34 年,仍无人能破。 ”   徐迟三访陈景润   如果说迟群夜访陈景润只是政治,那么最终让这个书呆子感动国人的,却是科学的魅力、人性的光辉。这些,被徐迟的慧眼发现了。   据陈景润秘书李小凝转述,徐迟写出洋洋万言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跟陈景润只见了三面。这让记者也吃了一惊。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 1977 年的一个秋日,周明陪着去的。   陈景润进来那一幕,周明记忆犹新: “ 他非常瘦小,脸上虽然红扑扑的,但却是一种病态的红 ( 大概是因为结核病 ) 。我们都穿单衣,他身上却是一件半蓝不灰的中山装,露出来的衬衫领子一个翘在外面,一个窝在里面,头上的棉帽歪戴着,两个护耳,一前一后地耷拉着,确实是个怪人,挺邋遢的。 ”   陈景润的手拢在袖子里,有点心不在焉地说, “ 哦,你们来了,我很高兴,很高兴 ” ,一直说很高兴。一听说自己是报告文学的主角,又说,不要写我,写写老前辈,写写老科学家,写写领导人。他当时说了一串领导人的名字,每一位前面都加上了 “ 敬爱的 ” ,完全是报纸上的字儿话。徐迟笑了,说我不是写你,我来写数学界。陈景润松了口气,天真地说那我一定提供材料。   于是,他们随意聊起来。   徐迟问, “ 哥德巴赫猜想 ” 进展如何了?   陈景润回答:到了最后关头。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很受鼓舞。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再问他最近考虑什么问题?他说,收到一个国际会议的邀请,正在写回信。   原来,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邀请他去芬兰参加数学家大会,并作 45 分钟的学术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各国学者三千多人,但确定做学术报告者仅十来名,其中亚洲两名,一个是日本学者 , 一个便是陈景润。   陈景润请示领导,没想到中科院副院长方毅让他自己答复,这可让他大费脑筋了。   最后,回信大致讲了三点:一、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   简直出乎意料!看来陈景润没有传说中那么 “ 痴 ” ,那么 “ 傻 ” 。   虽然陈景润讲话的时候,夹着报纸上的套话,但他那种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神情,让徐迟有一种感觉:陈景润没有生活在我们中间,他活在数学王国里,虽然被迫接受了访问,但他的心仍在低飞着,盘旋着,闪出晨光熹微的理性之美。   徐迟忍不住悄声对周明说: “ 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   怎么走进陈景润的心里呢?往后的一个星期,徐迟在外围展开了采访,他还特地找到数学所的年轻研究员杨乐、张广厚,和他们一起归纳出了三个陈景润感兴趣的问题:猜想是怎么回事?猜想的题目怎么写,答案怎么写? (1+2) 的突破在哪里?   第二次见面,徐迟有备而来地抛出三个问题,陈景润话多起来,也不管徐迟懂不懂,直接把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数学公式写给徐迟看,徐迟抄下来,或者说是照猫画虎地描画了下来,正如读者所见,公式搁在了文章的开篇。   这次见面,徐迟掉泪了,他得出个结论:陈景润是那种为了数学可以抛弃一切的人,外界对他的传言太可恶了,那些当初迫害他的人,今天仍在制造流言蜚语。   采访进入尾声,唯一的遗憾是,陈景润几乎不让任何人进他的小屋,徐迟也不例外。时任数学所书记的李尚杰说: “ 要不,咱们搞点阴谋诡计试试。 ”   经策划,周明和徐迟、李尚杰三人一同上了 88 号楼 , 老李是领导,自然被放进屋。周明和徐迟,又过了十分钟后才去敲门,只说找李书记有急事。   果然,陈景润还未反应过来,李尚杰就抢先开了门,周明和徐迟就这样不容分说地挤进了屋。环顾这间由茶水间改成的宿舍,六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单人床,床上的褥子只用蚊帐包着。墙角放了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一个装的是他的换洗衣服,另一个全是计算题手稿和废纸。办公桌上除了中间常用的一小片地方,其余桌面落满了灰尘。   原来,这就是陈景润的世外桃源、数学作坊、自由王国。    “ 猜想 ” 问世   诗人的激情迸发了,他说他像林妹妹爱上二哥哥那样爱上了陈景润!据徐迟的儿子徐延回忆,他写得很快,一个星期采访,一个星期写作,一个星期修改,一个星期发稿。   前面的几个段落只用两个晚上就写就了,不过写到 “ 文革 ” 就卡住了。   当时,中央关于彻底否定 “ 文化大革命 ” 的决议尚未做出, “ 两个凡是 ” 依然禁锢人心。评判 “ 文革 ” ,谁也没有这个胆。    “ 文革 ” 中,徐迟被关在一个楼上,没有事情,就只剩下读书,能搞到的书都反复读了,读得最多的是《马恩全集》。   在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徐迟想到了《马恩全集》第一卷里的一篇重要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对 “ 文革 ” 的态度、理解、写法,都在这篇文章里找到了依据。   《哥德巴赫猜想》问世后, “ 文革 ” 这一段立即引起读者热烈反响。许多人争相购买和竞相传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也都找来一遍又一遍地读。   当然,作家也有妥协。有关陈景润跳楼自杀等苦难,闪闪烁烁地写了;陈景润事件,没有写入文中。   讲到那篇著名的论文时,文中是这样说的: 1973 年春节前夕,党委书记和政治处主任,提着水果去慰问陈景润,他非常感动,立即拿出论文,说道: “ 把这篇论文献给党。 ”   数学所的人都知道这是 “ 天方夜谭 ” ,当时大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都没人理,一个助理研究员哪里有这种待遇? “ 李书记 ” 在这篇报告文学中成了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至于怎么写 “ 猜想 ” ,怎么写科学,徐迟说了这样的话: “ 我不懂科学,但我懂得人,懂得科学家的为人,也就可以写一点科学了。 ”   《哥德巴赫猜想》被《人民文学》刊发在 1978 年 1 月号头条。 2 月 17 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破例用三大版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   中国大地刮起了 “ 陈景润旋风 ” ,他成了科学的代名词。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了最时髦的职业, “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挂在人们的嘴边。许多青年,包括后来成为搜狐创始人的张朝阳,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走上了追求科学的道路。   但也有人投书《中国青年报》发出疑问:陈景润算不算又红又专的典型?宣传陈景润会不会使青年钻研业务不问政治,走偏方向?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为了四化要又红又专 —— 从陈景润谈起》的评论员文章。指出,陈景润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坚持攻关,这就是红。   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周明说, 陈景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当作主角和英雄描写的知识分子,从此,他们走进了文学画廊。   因为深感我国科学水平之低,低得让人痛心,在写完《哥德巴赫猜想》之后,徐迟继续遨游于科学世界。《地质之光》、《愿生命之树常青》、《在湍流的漩涡中》,他以诗人的心灵,与不为外人所知的科学世界相通了。   这些,都成了对第一次科学大会的献礼。 春来江水绿如蓝    1978 年 3 月,乍暖还寒,酝酿了 8 个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开幕。陈景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 5500 多名代表一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而且和他的老师华罗庚先生一起坐上了会议主席台。 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的重要观点。 陈景润听到邓小平说: “ 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就是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 他们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 ”   一直戴在陈景润头上的 “ 白专 ” 帽子终于摘下来了。   说起这个讲话还有一段故事。   科学大会文件起草工作,由中科院副院长方毅牵头筹办。草拟的文件中,最重要的是邓小平和华国锋的稿子。   这两个讲话稿写完后,同时送上去。邓小平的讲稿很快得到反馈,邓小平只在段落和个别字句上作了些调整。当时中央有位领导看了讲话稿后说: “ 我看这个稿子水平不高,毛主席讲了那么多关于科学工作和知识分子的话,为什么不引用?譬如,毛主席说的知识分子要改造世界观,就应该谈一下嘛! ” 起草小组向邓小平请示,要不要根据这位领导的意见再作些修改?邓小平的回答十分干脆: “ 一个字也不要改! ”   科学大会开幕的前一天,宣传口一位负责人又提了条意见,关于知识分子 “ 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 ,建议修改成 “ 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 ” 。方毅再次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说,不接受,维持原样。   现在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大家都觉得这是常识,却不知把知识分子看作自己人,这在当时堪称翻天覆地。   邓小平讲话后,整个科学院都回荡起《祝酒歌》歌声。   徐迟也参加了科学大会,他和黄宗英、秦牧等 6 名作家组成了特邀记者小组,专门采访科学家。黄宗英还记得,徐迟倾心地讲陈景润、猜想、数学、皇冠,讲得听众包括他自己都醉了。一个大停顿,徐迟展开双臂说: “ 我想说,陈景润,我爱你。 ”   闭幕式前,徐迟还欣然接受了一个任务,代卧病在床的郭沫若,起草科学大会的闭幕式发言稿。徐迟一夜写就,只是写得比较分散、浪漫,在会议上宣读不太适宜,最后未被采用。   不过,不管是谁起草,正如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式上说的,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 。从此,多年被称为 “ 臭老九 ” 的中国知识分子,逐渐找回了尊严和价值。   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起   在科学大会作报告间隙,邓小平会见了陈景润,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会面。   陈景润佝偻着背急步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邓小平的右手。周围镁光灯闪烁,他显得更加拘谨了,出人意料地,他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念叨着: “ 谢谢邓副主席,谢谢、谢谢 ……” 。    “ 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 ,邓小平在科学大会上作的报告中,着重讲了这一条。其实,连陈景润都不知道,早在 3 年前,邓小平就已经给他当了一回 “ 后勤部长 ” 。    1975 年 9 月 26 日,重新工作的邓小平主持会议,中央政治局听取了胡耀邦提交的《整顿科学院的汇报提纲》。   当时,胡耀邦负责主持中科院工作,期间他亲赴数学所过问陈景润的工作和生活。得知陈景润依然住在小茶房的时候,胡耀邦异常激动,像愤怒的狮子一般咆哮: “ 你们于心何忍? ” 。   在 9 月 26 日的会上,胡耀邦提到,至今仍有人认为陈景润是 “ 白专典型 ” ,对其工作生活问题不予解决。邓小平也火了,他说: “ 什么白专典型,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 ” 接着,他给了陈景润极高的评价: “ 像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起! ”   几个月后,在 “ 反击右倾翻案风 ” 的斗争中,这位伟人又遭打倒,陈景润依然住在小茶房,不过,邓小平已经记住了陈景润。   科学大会之后,陈景润迎来了喜讯不断的春天,而这都离不开 “ 后勤部长 ” 所抓的一件件实事。    1981 年邓小平亲自批示: “ 可否为其配一秘书,以分其劳。 ”    1983 年,按照邓小平的指示,陈景润的夫人由昆从武汉调到了北京,陈景润升为一级研究员。他的月薪从 89.5 元加到了 149.5 元,另外还有 50 元津贴,相当于行政十级工资,也就是现在的正局级。更可喜的是,他搬出了那间小茶房,第二年在新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   这时候的陈景润精神焕发,虽然已近半百,看上去却像个小伙子。他留着整齐的小平头,身穿绿军装,过去的熟人都说,陈景润完全换了个人。   不过,由于邓小平的三个指示没提房子,陈景润仍然为了房子苦恼着。    1984 年,有了孩子的陈景润向老朋友罗声雄诉苦 “ 我搬出去跟猪做伴了 ” 。原来科学院在北大附中旁边有一套两居室,分了给他,但两居室附近有一个屠宰场,屠宰的时候猪儿们呼天号地,弄得这书呆子心烦意乱、东躲西藏。 罗声雄 “ 撺掇 ” 陈景润给邓小平办公室打个电话。果然,当邓小平知道陈的住房情况时, 非常生气,他当即指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就地解决。高登榜亲临数学所,表示 “ 不分房子我不走 ” ,当天,科学院就分给陈景润一套四室一厅院士房。   不能承受之重   一封来自四川农村,没有收信人地址,仅写着 “ 陈井运同志收 ” 的信,竟沿着曲折的邮路准确无误地送到了陈景润手中。当年的 “ 陈景润热 ” 可见一斑。   那股 “ 陈景润旋风 ” ,将他从数学世界中拉出来,让他不得不去扮演各种角色。   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成了长队。他去山东、去安徽、去河南、去湖北、去贵州 …… 他不得不在人们的盛情请求下,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能不能听懂他那南方口音极重的普通话,只要能请到他就满足了。   报纸、刊物也纷纷请陈景润写文章,青年报约请陈景润 “ 与青年人谈理想 ” ;体育刊物约请陈景润谈 “ 做一个科学家要身体好 ” ;省报约请陈景润 “ 与青年同志们谈学习 ”……   小学请陈景润去做校外辅导员;中学请他去给中学生谈 “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 这一切,陈景润似乎责无旁贷。因为据说北京有一位中学生看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后,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在数字、公式、符号中,眼睛近视了,背也驼了。   还有全国各地寄给陈景润的信件等着他拆看,一个又一个从外地赶来的青年要面见他,要跟他学数学,跟他探讨 “ 哥德巴赫猜想 ” 问题。   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下,陈景润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意义。但是,这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陈景润不得不说符合公众形象的话,不得不按他理解的 “ 又红又专 ” 要求自己。那些年,他经常是一身草绿色军衣,草绿色解放鞋,斜挎草绿色书包的打扮。   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徐迟去看陈景润。房间里依然堆着五六个麻袋,不过都是群众来信。一个麻袋单独放在一边,全是女孩子的求爱信。    “ 我可怎么办? ” 陈景润冲着徐迟一摊手。   陈景润的老师,那位第一个向他介绍 “ 哥德巴赫猜想 ” 的沈元先生,特地来看望他当年的学生。陈景润说: “ 谢谢你,沈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常常感动得流泪。我要加把劲,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继续攀登科学高峰。 ”   当时在场的记者听沈元对他的学生说: “ 你呀,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 ”   数年后,徐迟在接受采访时说: “ 对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许多不好的作用。因为当时影响很大,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对陈景润这样的人,成名是一种痛苦,甚至成为了对他的工作的干扰。他如果不是那么大名气,可以有更多的安静的空间,有充分的时间来更好地进行他的研究。 ”   无用之用   上世纪 80 年代,武汉东湖路,徐迟的书房里添置了一台电脑,型号比人们熟知的奔腾 286 更古老,屏幕是用 9 寸电视机改装的。键盘上,贴着他亲笔写的字条 “ 请先洗手,再接触键盘 ” 。古稀之年,徐迟仍在笔耕不辍,他是作家中率先使用电脑写作的人。   徐迟晚年所读所写均是高能物理、相对论等问题的书。有一次他对秘书徐鲁说: “ 别的可能都是假的,都可以不写,唯有高科技的东西才是真的,才是非写不可的。 ” 可惜他这个看法有点曲高和寡。   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出版时,发行了上百万册。然而到了 90 年代《来自高能粒子的信息》出版时,却只有寥寥 5 千册的印数了。   徐迟为此百般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拥抱信息和科技,本是火烧眉毛的事,为什么心血之作却成了空谷足音?   陈景润也无可回避地面临了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要问, “ 哥德巴赫猜想 ” 到底有什么用?甚至连一些数学家都说,陈景润不过是时势造英雄。    “ 说数学有用还是没用,那是外行话。 ” 林群院士感慨道, “ 今天,人们非要探讨猜想的用途,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牛顿发现力学三大定律的时候,谁能预见宇宙飞船应用了这个理论呢? ”    “ 无用之用 ” 导致他的事业后继无人。陈景润的专业远离市场,除 1978 年有百人报名他的研究生外,往后数年,报考的人寥寥无几。从 1978 年到 1990 年的 12 年间,陈景润共招收 6 名研究生,本来为数不多,但没有一个留在他身边,大多出国了。   科研经费的短缺,也令他的 5 人小组难以为继。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陈景润时,他谈到了他的忧虑: “ 每人每年数百元经费,连出差都难,国内有些学术会议都无力参加,更不敢请人来。 ” 记者发出感叹: “ 没想到一个大数学家还须精心计算这么一笔细小的经济账。 ”   在记者看来,如此细小,但在陈景润,这是一个科研组一年的经费。   放弃 “ 猜想 ”   陈景润以 “ 哥德巴赫猜想 (1+2)” 著名,普通公众,大概以为陈景润一直在向 (1+1) 的证明发起冲锋。其实,陈景润清楚地知道,以现在的数学工具并不能破解 (1+1) , 1974 年以后,他便决定放弃这颗 “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    “ 我不能骑着自行车上月球 ” ,陈景润如是说。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家,在自己的专业上,他没有因为公众的期望改变自己,尽管这可能有损他的光辉形象。    20 世纪 90 年代,中关村变成了中国硅谷,陈景润却一天天衰竭。    1984 年查出的帕金森综合征,让他几乎失去了一切,除了数学。当罗声雄告诉他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解决了费马大定理时,他请护工帮他翻起眼皮,睁开双眼,表示他的惊讶。然后,他含混不清地说,请把资料拿来,我要看。   自科学大会以后,陈景润和徐迟便没有见过面,甚至没有任何交往,但两人对科学却是一样的执着。   徐迟晚年涉足于高能物理王国,直到生命止息的前几天 ——1996 年 12 月 4 日他的《谈夸克》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   为此,《人民日报》在同一版面上还发表一篇署名陶钧的文章《赞文学家的科学感情》,文章指明,此徐迟即彼徐迟,打消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怎么作家徐迟会写起如此高深的科普文章 ?    1996 年 3 月 19 日 13 时 10 分,陈景润与世长辞。同年 12 月 12 日,徐迟在武汉的病房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回味徐迟 50 年代写的一首诗: “ 我所攀登的山峰/在雨雪云雾笼罩下/它吸引你走进它/像磁场引导指南针/除非你是一个勘探队员/你不会知道这山脉的价值。 ”   这是科学家的赞歌,也是徐迟和陈景润相遇的机缘。   惊回眸,那一春    “ 神七 ” 问天, “ 嫦娥 ” 奔月,当今中国一日千里。正如邓小平在科技大会上预言的, “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   让我们再次回到 1978 年那个春天,那个决定了陈景润、徐迟和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春天。   这一年,杨乐在苏黎世国际数学大会上,报告了他和张广厚的研究成果。   这一年,孙家栋在科学大会上作了关于我国空间事业发展的发言。 30 年后,他成了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所说的 “ 嫦娥奔月 ” 。   这一年,黄昆在离开研究工作 26 年后,由邓小平点名到半导体研究所任所长,由此成为 “ 文革 ” 后走上领导岗位的第一批科学家。   这一年,陈佳洱回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此前,他已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待了 10 年,修路、喂猪、种地,卖光了所有与加速器相关的书。   这一年,袁隆平由怀化农校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晋升为研究员,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一年,巴金重新拾笔,耗时 7 年完成了《随想录》。 这一年,张艺谋,陕西咸阳国棉八厂 28 岁的工人,在北京电影学院西安考区,被几个摄影老师破格录取 ……    ( 感谢陈景润的生前好友罗声雄研究员、林群院士、陈景润的秘书李小凝老师、《人民文学》前副主编周明先生、徐迟之子徐延先生、徐迟的秘书徐鲁先生对本文写作做出的指导和贡献。 ) 来源:北京日报
个人分类: 科普|24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与王元先生探讨几个问题
fengkean 2014-2-8 10:20
再与王元先生探讨几个问题 1) 关于我的七次向中国科学(数学)的投稿。 ( a ) 2006 年,我用算术方法推出非素奇数的矩阵公式,使正整数的分类更清楚一些,由此公式可以推出已知的素数定理,给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新方法和确定所有素数和孪生素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我托好友聂玉昕教授把文章(中文)和一封信交给数学所王元先生,诚恳希望得到讨论和指教。王元先生回信表示我们的观点早已见报,很不值得讨论。 (b)2008年初,我又一次向中国科学(数学)投稿,王元通过他学生张寿武审稿回信为“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的文章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c)以后,我有三次向同一刊投稿,都是初筛退稿。明确没有审稿,但又写上“来稿反映了所在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不应往此刊物上投稿,建议改投其他专业期刊” (d)第六次投稿,等了一个多月,回信是“把文章应该投到专业杂志上”仍是初筛退稿。 (e)第七次是王元先生自己写的退稿,而没有写任何退稿理由。 王元的这七次审稿(见注1),表明了王元先生没有写出理由,就退稿,压制创新思想,使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文章应该在中国发表,而不能在中国发表。 2) 关于我向国外几十个数学杂志投稿的情况。 从2006年9月,我已经向国外几十个数学杂志投稿,它们都没有指出我的文章有错误,而是表示:不适合在本杂志上发表等。。,有些著名杂志鼓励我应把文章投到中国科学上,应由王元审稿。 下面摘要几个杂志的看法: ( a ) JNT (国际最重要的数论杂志):编辑部决定你的文章不适合发表在 JNT 上,我们鼓励你把文章投稿到一个更合适的杂志上。这是最后的决定。 ( b ) JMSJ (日本数学学会杂志):非常感谢你把文章传给我们。希望你能成功地找到另一个地方发表你的文章。 (c ) CJM (加拿大数学杂志)我们收到太多的好文章,出版已经排到两年以后,目前,我们不能发表你的文章 (d) IJNT (国际数论杂志):这是一篇黎曼假设的文章,非常感谢你的投稿,如你所知,这是所有数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鼓励你把文章送到具有世界领导地位的数学杂志上。 ( e ) A-UJM (亚 - 欧数学杂志):编辑部提议你应把文章送到中科院数学所主办的杂志上,王元是国际著名的数论专家。他是多个杂志的荣誉数论编委,请他评论你的文章。 如果我的文章有错误,或者国外数学家读不懂我的文章,他们是不会写出上面的评语的。说明,文章无错误。但它们为何要王元先生审稿?王元先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在国内他有著作: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在国外他有英文哥德巴赫猜想一书。王元先生是国际哥德巴赫权威,国际最著名的数论杂志也认为王元审稿最合适。这表明了国际数学家对王元先生的尊重和信任。 3) 王元先生的网页。 应该明白,国际数论学家要求王元审稿,是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不是羞辱王元先生 。王元承认真理是应该的,没有任何羞辱的意思。我向中国科学(数学),一再投稿,也是知道,王元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国际权威,所以每次都请王元先生审稿的。希望王元先生,提出意见,写出评审。 在网上“王元的荣辱观”的文章中提到一件事情:天才的年轻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获得菲尔兹奖的文章中引用了陈景润的文章。 说明陶的在素数的研究上更进一步。 4) 一个科学普及报告。 大概在 2007 年,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科学院有一个科普报告。 地点:力学所阶梯教室, 报告人:数学所长杨乐。 报告题目:漫谈数学中的猜想,主持人:郭永怀的夫人。 (附加:郭永怀和钱学森是国内和国外的同事,都是两弹一星的功臣, 1968 年,郭先生意外不幸去世,生前是力学所所长) 人们坐满了报告会场,我也参加了。我特别注意了有关素数的问题。从王元的书籍中,我知道陈景润使用筛法研究得出“ 1+2 ”, 他必然要用筛法筛出素数来的。由报告知道:陶哲轩用到了陈景润的文章,得到了“一组排列的素数之间的间隔是有规律的”。这是陶哲轩获奖文章的主要内容(我是这样理解科普报告的)。 我明白了:陶哲轩的文章是引用了陈的文章,但是,陶哲轩的文章是研究素数的排列规律,不是继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陶的文章与哥德巴赫猜想毫无关系。 5) 应该分清的几个问题: (a) 我从来不认为陈景润的“ 1+2 ”的文章错误,我认为“ 2+3 ”和“ 1+2 ”等做法是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走错了路,这种做法是钻进了死胡同。 (b) 陶哲轩是引用了陈的文章中关于素数的知识。陶的文章不是进一步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陶的文章与哥德巴赫问题无关。 (c) 不能认为陶哲轩引用了陈的文章,就说明陈景润用筛法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途径。这完全是两回事 (d) 我认为只有把正整数的分类更清楚一些,得到非素奇数的数学表示,才是解决哥德巴赫的正确路线。 (e) 陈的文章被陶哲轩所引用,和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的路线是两回事。不能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起。去说明陈景润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路线正确。 (f) 国际最重要的数论杂志和国际顶级数学家(注 2 )都认为王元先生应该审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他们绝对没有羞辱王元的意思。只要能放下“荣誉”,就不会感到受“羞辱”。 6) 哥德巴赫猜想已经被提出 270 多年了,与之密切有关的黎曼假设 是当前数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本世纪的七大未解数学难题之一。国际数论杂志认为我的文章与黎曼假设有关。解决了哥德巴赫问题,必然对解决黎曼假设很有关系。我认为,我的做法是创新的,完全与陈景润的做法不同。 我上面的观点,与王元先生讨论。恳请王元先生谈谈看法。 我用非素奇数矩阵公式,研究哥德巴赫的文章是否正确?也请王元先生本着对科学创新负责的态度,公开谈谈看法, 且说明理由。谢谢。 注 1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kean 中的中英对照的三问一文。 注 2 :大约在 2008 年底,我把文章投到澳大利亚数学杂志,审稿回信:去看一看 UCLA 的陶哲轩的网页。我看了以后知道,陶哲轩在网页中写到,有人写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应该由作者自己国家的数学家审稿。(说明:陶哲轩生于澳大利亚) 顺便, 2009 年,张寿武被从 美国数学杂志JNT 的编委中除名。 一个要求:评论此博文,请用真实姓名。
1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整数的分类和陈景润的失败原因
热度 3 fengkean 2014-1-22 21:30
正整数的分类和陈景润的失败原因 正整数的分类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分类的偏差可能影响数学的发展。正整数分类有两种方法: 我们在中学时,都学过正整数是分布在数轴上,且是从零以后的正方向上。零是在数轴上特别且重要的数。正整数分为奇数和偶数,分别表示为 2N+1 , 2N 。正整数中还有一类特别的数,即素数,素数是只能被 1 和自己整除的数,如 1 , 2,3,5,7,11,13 ,和 17 等等。素数中只有 2 是偶数。其他都是奇数。因为偶数都能被 2 整除。除 2 以外,素数是奇数中的一部分。 正整数的第二种分类法:高深的数论专门著作(如华罗庚教授的“数论导引”)中,是把正整数分为 3 类的: 第一类是数字 1 ;第二类是素数;第三类是复合数,如: 4,6,8,9,10,12,14,15,16,18,20,21,22 ,。。。。 复合数中既有偶数,也有奇数。这种 3 类分法中是突出了素数,而把其他的数都归为复合数。这种分法,没有强调奇和偶数的区别,没有强调除 2 以外,素数是奇数的一部分。 我认为:这种正整数的 3 类分法相对于中学教科书的分类法不是一个进步。 第一:数字 1, 不应该单独分为一类。在数轴上,只有零能单独构成一类。任何正整数不应单独构成一类。第二:素数和复合数都是无法用公式表示的。用数学公式把素数和复合数分开是不可能的,所提出复合数即包括了奇数,也包括了偶数,混合了奇数和偶数。这相对于有数学表式的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是一个退步。第三:中学生都应知道:除 2 以外,素数是奇数的一部分,而奇数是有数学公式的。下面的一步,就是如何把素数从奇数中分离出来,使数的分类前进一步。这是进一步研究数的分类的正确途径。 陈景润的研究钻进了华罗庚的著作,正是按照正整数的 3 类分法去理解素数的,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的。由于不可能用数学公式把素数表示出来,只能延用已有的筛法去筛出素数,在死胡同里死钻牛角尖的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以得不到任何成果。他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走错了路,是失败的。 我的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是按照中学数学对素数的理解,即素数是奇数的一部份, 把全部素数从奇数中分离出来,发现了剩下的奇数(非素奇数)可以用一套有规律的矩阵表示的,可以得到全部素数在数轴上的分布,使数的分类更清楚一些。由此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问题的。(完) 作者:冯克安。 (中科院物理所教授) 附加说明: 1 )有关问题的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kean . 2) 我认为数值字 1 既是奇数也是素数。不应在正整数中单独 分为一类 3 )陈景润和王元的文章中,也都照抄了正整数的 3 类分法。
2647 次阅读|3 个评论
王天旭,也许就是未“成功”的陈景润
热度 8 baocunkuan 2013-12-7 22:42
某年某月某日,平日一向门可罗雀的王天旭博士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在国内和南京市知名新闻媒体的簇拥下,南航校长将一张鲜红的岗位聘任书递交到王博士手上,并正式宣布,即日起聘任王天旭博士为该样材料学科首席科学家和特聘教授。据悉,王天旭博士曾于 2005 至 2008 年期间在南航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一直寄居在南航博士后公寓。年已不惑的他,在一无正式工作、二无经费来源,仅靠父母微薄收入资助和妻儿理解的支持下,王博士刻苦钻研,终于在材料学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和”和“ Science ”上。接下来,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南航及各类各级荣誉、称号接踵而来。 这是我写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已经或将要发生在王天旭们身上的故事,当然也许会一直是“不可及”的梦。 翻看当年陈景润的故事,他常常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一间只有 6 平方米的小屋,一日三餐吃的是窝窝头蘸酱油。这么一个“除了搞研究、什么都不关心、40多岁了还孑然一身”、甚至与正常人思维不一样的“怪人”,一只笔和数麻袋草稿纸,多年坚持不懈的刻苦钻研。直到有一天,他将 “ 哥德巴赫的一个著名的猜想 ” 推进到了 “1+2” ,才从一个众人眼里的“怪人”一下子成了“民族英雄 + 科学家”。 当然,王天旭博士没有那么幸运,至少说暂时还没有取得类似于“ 1+2 ”的学术成就,也有人甚至检索出王天旭博士发表过所有的论文后断言他就是个“一般人”。限于专业,我不好去评判他的专业水平到底如何。就凭王博士的这种“经济大潮、利益至上”社会背景下、仍坚持着自己学术梦想——这一执着,与当年陈景润轰轰烈烈的文革时期仍走“白专道路”何其像也? 当今“成王败寇、赢者全得”的游戏规则下,对于矢志不渝仍坚持自己学术理想的人,无论他眼前的学术成就(按世俗的评价体系)有多么卑微,我们——无论是高校、社会、媒体能否更宽容一些、再包容一些? 至少,我对王天旭博士,无论是眼里还是从心里,满满的都是崇敬!
2304 次阅读|19 个评论
陈景润、陆启铿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2年11月4日
xupeiyang 2013-11-4 08:38
新华视点 1992年11月4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在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著名数学物理学家陆启铿因在多复变函数论方面的杰出工作,而双双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图为陈景润在从事数论研究工作的资料照片。)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姓苦 陈景润哭了 伤心的数学题
热度 4 ljxm 2013-9-12 08:16
听 来的黑幽默 把 陈景润逼疯了,高级数学题:什么叫通货膨胀? “求证: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1角 ×1角 =0.1元×0.1元 =0.01元 =1分 证明完毕。” 陈景润哭了 很多老百姓都哭了…
1672 次阅读|7 个评论
谈谈张益唐和陈景润的比较,谁更卓越?
热度 9 dulizhi95 2013-7-26 08:47
谈谈张益唐和陈景润的比较,谁更卓越? 首先,张益唐解决的是孪生素数问题,与陈景润并没有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张并没有完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他只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均为数论领域的顶级难题,难分伯仲。 对张益唐的成果容易产生误读,误读为:所有两相邻素数之差值均不超过 7 千万,这当然是根本性错误。张益唐不可能改变素数定理,素数定理认为,随着自然数的增大,素数的分布将越来越稀疏。越来越稀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随着数的增大,相邻两素数之差值在最坏的情况下,将趋向无穷大。注意我说的是在最坏的情况下,那么在最好的情况下呢?在最好的情况下,张益唐证明:即使在自然数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相邻素数,其差值小于 7 千万,并且这样的素数对有无穷多个。当然,他的表述并不是说小于 7 千万,而是说等于某个小于 7 千万的常数,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只是后一种表述与孪生素数猜想挂上了钩。 那么,张益唐和陈景润到底谁贡献更大更卓越呢? 大家知道,陈景润当年因为报告文学家徐迟虚吹了一把“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而被国人普遍误认为是真的“攻克了哥德巴赫”,哥德巴赫是 1+1 ,他解决的只是 1+2 ,这个差距是根本性的。 而我们的中科院自建国以来,几乎可以这样说,唯一可以向世人夸耀一把的就是陈景润,这对于有广泛人力物力财力基础,每年投入和消耗了大量财力的中科院,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那一帮一个个还堂而皇之地以“科学家”、“专家”招摇过市,为什么不反省、不检查、甚至不追究? 就陈景润成果所代表的人类智慧而言,应该认为体现的是顶级的人类智慧,那绝不是谁都干得出的,更不是不以高智商为基础不经千辛万苦就能干得出的。但, 1 ,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并不是影响力重大的世界难题; 2 ,陈的成果离解决哥德巴赫还有质的距离。 因而,中科院的确没好意思将陈景润拿到世界上去标榜一番! 同陈景润一样,张益唐也没有最后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他的结果也只是向最后解决逼近了一步。但张益唐的这一步与陈的那一步是有大区别的。张的这一步是开创性的,而陈的那一步则仅仅只是前进了一步而已。 因而,张益唐优于陈景润,而若考虑到陈景润是倾举国之力支持吹捧,而张益唐则是独自一人默默苦干的话,那前者就更伟大得多了。 最后,附上张益唐的简要事迹,以作学习。 “ 2012 年 7 月 3 日 ,在一个阳 光明媚的下午,张益唐在科罗拉多州好友齐雅格家后院抽烟, 20 多分钟里他犹如神明启示般地想出了主要思路,找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特别突破口。 ” “ 2013 年 4 月 17 日 ,一篇数论论文被投递到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刊物《数学年刊》。不到一个月,论文所涉及的顶级专家罕有地暴露自己审稿人的身份,信心十足地向外界宣布: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文章漂亮极了。这位评审人就是当今最顶级的解析数论专家亨利 · 伊万尼克。 顶级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科学界泰斗级期刊《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 2013 年 5 月 13 日,《自然》催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哈佛演讲。这篇文章的作者、一个学术界的‘隐形侠’,第一次站在世界最高学府的讲台上,并告诉世人,我走进了世纪数学猜想的大门!哈佛的讲台下面座无虚席,连过道上读站满了人。演讲内容被即时传到网上,网上不少人在刷新网页等待最新消息。 2013 年 5 月 14 日 ,《自然》在‘突破性新闻’栏目里,宣布一个数学界的重大猜想被撬开了大门。 5 月 18 日 ,《数学年刊》创刊 130 年来最快接受论文的记录诞生了。 世界震动了! 5 月 20 日,《纽约时报》大篇幅报道了这个华人学者的工作。文章引用了刚刚卸任的《数学年刊》主编彼得 · 萨纳克的讲话:‘这一工作很深邃,结论非常深刻。’ 5 月 22 日老牌英国报纸《卫报》刊登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鲜为人知的教授在折腾了数世纪数学精英的大问题上迈进了一大步。印度主流报纸吧作出这一非凡贡献的人,与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相联系。 这位作出重大数学突破的就是张益唐,由于对数学界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破冰性工作,使他从默默无闻的大学讲师跻身于世界重量级数学家的行列。 接着,作者浅显生动地介绍了孪生素数猜想的内容。孪生素数指的是:差为 2 的素数对,例如,( 3 , 5 ),( 5 , 7 ),( 11 , 13 )等。几百年前就有个“孪生素数猜想”:有无穷多个素数 p ,使得 p 与 p+2 同为素数,也就是说,孪生素数对有无穷多个。这一猜想至今未得到证明。人们发现,数越大,孪生的素数越少,已发现的最大孪生素数达 20 多万位,再往后,要找到一对新的孪生素数至少得花两年时间。 那么,张益唐做了怎样的突破?他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题为《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证明了素数间的差不超过七千万(?)。 张益唐论文发表后才一个月,另一个华裔数学才子陶哲轩发起的讨论班上,这个数字就缩小了上千倍,变成了 6 万多! 张益唐 1978 年进北大数学系,才华初露。 1982 年,成为硕士生,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成彪,为数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 年,到著名的普渡大学攻博,研究雅克比猜想,苦干七年,结果乏善可陈,眼界极高的张益唐不屑把博士论文结果整理出来发表;更糟糕的是由于意气不相投,他与导师的关系糟得一塌糊涂,导师甚至不愿意为他写求职推荐信,张益唐连博士后的位置也没找到。 1992~1999 年,张益唐坚持研究数学难题,但没有固定工作岗位,只能做临时工,干各种杂活,如在餐馆打工等等。 1999 年,在北大 1980 级校友唐朴祈、葛力明鼎力帮助下,张益唐加盟新罕布什尔大学。此校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只是一个教学 - 研究型大学,不大有名气。但张益唐总算有了栖身之所,有了基本的工作条件,在系里“明星教授”葛力明的关照下,得以在 14 年中,潜心研究大问题。直至今年春天才“修成正果”,其时,他已届 58 岁,双鬓已生华发。
18495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为陈景润先生80诞辰而作
yangcbxue 2013-6-1 17:14
为陈景润先生80诞辰而作 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大学为陈景润先生80周年诞辰而进行的纪念活动,我甚至还看到了保福寺桥附近的数学院一楼贴出来的横幅,知道很多人都没有忘记他,至少非常相关的机构还记得为他做一个纪念活动,深为感动,就也想写一些文字纪念一下陈先生。   其实,关于陈景润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之类,都不用多说了,因为那个年代的宣传力度,这些都已经为贩夫走卒所知了,而不仅仅限于学术界,或者基础数学界。所以,这里我也不想就陈先生的学术贡献说什么,就找些其他话题说说吧,也许八卦,也许延伸得长了些,都请大家原谅。 一,中国科学届其实一直只需要专心致志只做学问的人,而陈景润先生恰恰是最典型的一个。   今天的中国科学届,四处是璀璨的烟花,从而也弄得四周烟熏火燎的,但是,因为有可以看得见的璀璨的那一瞬,使得即便最后剩下的只是 烟熏火燎,我们也依然愿意趋之如骛。   据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新建立的时候,有人拿陈景润先生说事:基金就是为了给陈景润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报销个路费啥的而建立的。就像说文联/作协这样的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是为了给史铁生这样的纯粹作家一个领工资的地方一样。   但是,陈景润先生的研究并不需要什么基金,而且中国科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里,多是基金委成立之前的事情。我偶尔见过陈景润先生去世后夫人由昆和儿子陈由伟每月还从单位支取几百元的事情,好像半年集中领取一次,看着那薄薄的老人头补贴,内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而就在只有糊口的工资情况下,陈景润先生做出了很漂亮的工作,这个你可以归因为执着,归因于热爱,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而在我看来,在一个政治化的年代,你总还是要做些什么的吧?在更多人选择随波逐流的时候,他选择了在沉默中奋发。   即便是荒唐的时代,也依然能够产出不荒唐的人,这也正是一个国家能够得以延续存在的理由。而另外一方面,之后的科技政策却一直不鼓励这样的人,即便知道这才是脊梁和赖以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如何看待陈景润先生的缺点?   陈景润先生木讷,至少是不善言谈的。   有人也说后期的陈景润先生甚至是相当爱财的。也许如果到了今天,哪里给个千人、万人计划啥的,陈先生也许会趋之如骛去赶去。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致命的缺点,木讷不会伤害到别人,大不了就是给自己增加一堵与人交流的墙壁而已,而这样的交流,如果没有,也并非不可以。   而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确实是穷怕了的,而唯一的改善经济 状况的途径只能是到国外做个短期的学术访问,领点美元、卢布、日元什么的回来,即便得个什么国家级的最高奖励,奖金最后到自己手里,怕也就几百大元的样子,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一个国家让陈景润先生这样的不善经营的学者穷困、见钱眼开,是国家的耻辱,而不是陈景润先生的耻辱。    陈景润先生在得了帕金森氏病之后,一次上班被一辆飞快的自行车撞到,他毫不犹豫地放过了那个小伙子,这样的品格还是很值得敬佩的。 三,陈景润与江青   我说过,山东人即便为恶,也是很笨的为恶,江青就是一个典型——很容易就被人认为她是个“坏人”,尤其是她和邓小平之间的恩怨情仇更使得这一结论几乎铁板钉钉。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江青是个头脑简单的坏人。   但是,江青也做过不少好事,比如,极力推动国家重视陈景润,江青也是有一功的。尽管有人说她所以支持陈景润是为了打倒其他人,那是政治,我们不谈它,或者我们谈它,可以谈到“江青想通过陈景润打倒谁最后得逞了吗?”这样的诘问。   好像是陈伯达还是谁问陈景润的研究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类的混话,而被江青耻笑了,说陈伯达懂什么科学。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那个时代陈景润的被发现以及被重视,也许在虚空的意气风发的中国气氛下,一样需要理性的能和世界相提并论的东西吧。正如江青演电影也希望得到国际认知一样。而由于毛主席的懒得出国,或者即便出国也懒得带上正牌夫人,最后终于使得江青这样的戏子出身的政治人物无从发挥自己最擅长的能力,从而只能在国内吆五喝六、指东骂西。   而陈景润先生的成就居然打动了希望国际化而没有机会国际化的江青,她把一个数论上的成就当成自己的成就的愿望急切到必须亲自参与才可以舒展胸怀的地步,事实上,庄则栋在国际上的成就不也对江青有很大的影响嘛?   我想今天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夫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力量,而领导的所作也不要去抑制它,而要引导它。 四,如果陈景润先生在今天    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学高薪请他去做当“双聘院士”呢?   因为今年才80诞辰,才不再拥有选举院士的投票权,这些年如果活着,也不知道有多少很有追求的数学家会趋之若鹜呢?   当然,也许并不尽然,我就听说过有院士知道要买新房子需要几十万而捉襟见肘的事情,要知道,就在今天呀(你们真以为院士就都是富人了吗?)。所以,只要你个人抵抗得了外界的诱惑,其实还将困于清贫,哪怕是院士,是著名的科学家。而陈景润先生,真在今天,怕也会为了几十万的房款而发愁呢。    国家给了陈景润先生那么大的荣耀,但是依然无法解决这等学者最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我也相信陈先生活得依然艰难。另外一个方面,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贡献和能力要比陈先生这样的差上几万倍,可是,其所得却高出几万倍。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95352.html
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陈景润先生80诞辰而作
热度 70 陈安博士 2013-5-31 18:10
  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大学为陈景润先生80周年诞辰而进行的纪念活动,我甚至还看到了保福寺桥附近的数学院一楼贴出来的横幅,知道很多人都没有忘记他,至少非常相关的机构还记得为他做一个纪念活动,深为感动,就也想写一些文字纪念一下陈先生。   其实,关于陈景润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之类,都不用多说了,因为那个年代的宣传力度,这些都已经为贩夫走卒所知了,而不仅仅限于学术界,或者基础数学界。所以,这里我也不想就陈先生的学术贡献说什么,就找些其他话题说说吧,也许八卦,也许延伸得长了些,都请大家原谅。 一,中国科学届其实一直只需要专心致志只做学问的人,而陈景润先生恰恰是最典型的一个。   今天的中国科学届,四处是璀璨的烟花,从而也弄得四周烟熏火燎的,但是,因为有可以看得见的璀璨的那一瞬,使得即便最后剩下的只是 烟熏火燎,我们也依然愿意趋之如骛。   据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新建立的时候,有人拿陈景润先生说事:基金就是为了给陈景润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报销个路费啥的而建立的。就像说文联/作协这样的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是为了给史铁生这样的纯粹作家一个领工资的地方一样。   但是,陈景润先生的研究并不需要什么基金,而且中国科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里,多是基金委成立之前的事情。我偶尔见过陈景润先生去世后夫人由昆和儿子陈由伟每月还从单位支取几百元的事情,好像半年集中领取一次,看着那薄薄的老人头补贴,内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而就在只有糊口的工资情况下,陈景润先生做出了很漂亮的工作,这个你可以归因为执着,归因于热爱,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而在我看来,在一个政治化的年代,你总还是要做些什么的吧?在更多人选择随波逐流的时候,他选择了在沉默中奋发。   即便是荒唐的时代,也依然能够产出不荒唐的人,这也正是一个国家能够得以延续存在的理由。而另外一方面,之后的科技政策却一直不鼓励这样的人,即便知道这才是脊梁和赖以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如何看待陈景润先生的缺点?   陈景润先生木讷,至少是不善言谈的。   有人也说后期的陈景润先生甚至是相当爱财的。也许如果到了今天,哪里给个千人、万人计划啥的,陈先生也许会趋之如骛去赶去。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致命的缺点,木讷不会伤害到别人,大不了就是给自己增加一堵与人交流的墙壁而已,而这样的交流,如果没有,也并非不可以。   而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确实是穷怕了的,而唯一的改善经济 状况的途径只能是到国外做个短期的学术访问,领点美元、卢布、日元什么的回来,即便得个什么国家级的最高奖励,奖金最后到自己手里,怕也就几百大元的样子,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一个国家让陈景润先生这样的不善经营的学者穷困、见钱眼开,是国家的耻辱,而不是陈景润先生的耻辱。    陈景润先生在得了帕金森氏病之后,一次上班被一辆飞快的自行车撞到,他毫不犹豫地放过了那个小伙子,这样的品格还是很值得敬佩的。 三,陈景润与江青   我说过,山东人即便为恶,也是很笨的为恶,江青就是一个典型——很容易就被人认为她是个“坏人”,尤其是她和邓小平之间的恩怨情仇更使得这一结论几乎铁板钉钉。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江青是个头脑简单的坏人。   但是,江青也做过不少好事,比如,极力推动国家重视陈景润,江青也是有一功的。尽管有人说她所以支持陈景润是为了打倒其他人,那是政治,我们不谈它,或者我们谈它,可以谈到“江青想通过陈景润打倒谁最后得逞了吗?”这样的诘问。   好像是陈伯达还是谁问陈景润的研究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类的混话,而被江青耻笑了,说陈伯达懂什么科学。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那个时代陈景润的被发现以及被重视,也许在虚空的意气风发的中国气氛下,一样需要理性的能和世界相提并论的东西吧。正如江青演电影也希望得到国际认知一样。而由于毛主席的懒得出国,或者即便出国也懒得带上正牌夫人,最后终于使得江青这样的戏子出身的政治人物无从发挥自己最擅长的能力,从而只能在国内吆五喝六、指东骂西。   而陈景润先生的成就居然打动了希望国际化而没有机会国际化的江青,她把一个数论上的成就当成自己的成就的愿望急切到必须亲自参与才可以舒展胸怀的地步,事实上,庄则栋在国际上的成就不也对江青有很大的影响嘛?   我想今天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夫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力量,而领导的所作也不要去抑制它,而要引导它。 四,如果陈景润先生在今天    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学高薪请他去做当“双聘院士”呢?   因为今年才80诞辰,才不再拥有选举院士的投票权,这些年如果活着,也不知道有多少很有追求的数学家会趋之若鹜呢?   当然,也许并不尽然,我就听说过有院士知道要买新房子需要几十万而捉襟见肘的事情,要知道,就在今天呀(你们真以为院士就都是富人了吗?)。所以,只要你个人抵抗得了外界的诱惑,其实还将困于清贫,哪怕是院士,是著名的科学家。而陈景润先生,真在今天,怕也会为了几十万的房款而发愁呢。    国家给了陈景润先生那么大的荣耀,但是依然无法解决这等学者最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我也相信陈先生活得依然艰难。另外一个方面,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贡献和能力要比陈先生这样的差上几万倍,可是,其所得却高出几万倍。
个人分类: 人论|12508 次阅读|121 个评论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生80周年
热度 2 wywtj 2013-5-24 16:05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生80周年 2013年5月22日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诞生八十周年纪念日 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联合举办的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生8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中科院的思源楼报告厅召开 这是相关报道 http://www.amss.ac.cn/xwdt/ttxw/201305/t20130524_3845750.html 我非常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报告会,见到了几乎所有我想见到的院士们: 杨乐院士:05年胡锦涛曾经到他家登门拜访,我聆听过他08年在同济大学的讲座 王元院士:与陈景润一样,是解析数论专家,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证明了“3+4”和“2+3” 林群院士:计算数学专业为数不多的几位院士之一 郭雷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中国的SIAM)现任理事长 陆启铿院士:复变函数的大牛,那天是自驾电动轮椅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中科院和厦大的领导们,陈景润先生的夫人由昆女士等 许多嘉宾都发了言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杨乐院士、王元院士和林群院士的发言。 1.杨乐的演讲 杨乐院士是一位在演讲方面很有才华的大家 他不用看稿,侃侃而谈,条理清楚,诙谐幽默 他讲到,陈景润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四中担任老师 当时很多老北京人,他们讲的话与普通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陈景润是福建人,普通话本来就讲不好 这就导致了沟通上的问题,被学生们赶下讲台,然后又被退回到了厦大 陈景润回到厦门之后,据说曾在厦大门口摆过地摊 后来被时任厦大校长的王亚南先生安排到数学系图书馆做资料员, 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开始系统地研究数论 再后来,被华罗庚先生发现并调到中科院数学所做研究员 陈景润在中科院期间,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屡次遭受挫折 他被抓为“白专”的典型,一度被发配到大连某化学所,不让他研究数学 他在中科院的第一个住处是一个洗手间,后来搬到位于锅炉房上面的6平方米小屋 陈景润在学术方面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要选择所在领域的重大问题、核心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第二,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2.王元的演讲 王元先生专门为这个报告准备了PPT 他主要内容是高度评价了华罗庚先生领导到的、 以陈景润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陈景润的“1+2”定理说: “任何大偶数课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0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最近证明了如下结论 “任何偶数可以表示成最多六个质数之和” 陶哲轩的结果可以简称“1+1+1+1+1+1” 因为本质上说,陈景润的结果是用3个素数表达偶数,而陶哲轩是用6个素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景润还是领先的 3.林群的演讲 林群院士和陈景润一样,也是福建人,也是厦门大学毕业的 所以他是作为陈景润先生的生前好友登台讲话的 他说,在其他国家都因为科研经费紧张而无法召开国际会议的情况下 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随便举办国际会议 以至于,每到夏天,北京就成了世界数学的中心 但是回想陈景润当年,在成名之前,只参加过一次国内的学术会议,更不要奢望国际会议 他照样可以做出举世公认的成就 另外,中科院的田野研究员做了题为《同余数问题》的学术报告 介绍他近年来在同余数问题的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提问环节,他对答如流,极其自信 还有,张益唐先生最近的在孪生素数猜想方面的成果 也多次在这个报告会上提及
2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数学家张益唐破译“孪生素数猜想”或超陈景润
热度 1 ChinaAbel 2013-5-18 17:11
原标题 3635 张益唐近照,由新罕布什尔大学提供   张益唐是个对数字“极其敏感”的人,他能把大学同班同学的出生日期背得“滚瓜烂熟”,并在每个人过生日时发去一封祝福邮件。   同为恢复 高考 后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批学生,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沈捷就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他发现,七八年前张益唐突然“消失”了。因为,从那时起,他再没收到过张的生日祝福,“给他发邮件也没再回过”。   5月16日,张益唐的邮件突然来了,只有一个单词:“谢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沈捷回忆说,此前一天,他和夫人就张益唐在孪生素数方面取得的突破向他发去邮件道贺。 中国数学家张益唐破猜想 或超陈景润 15,946 0    5月14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报道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这一研究随即被认为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   在此之前,“年近6旬”的张益唐在数学界可以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多年前曾与张益唐接触过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也以为“他早从数学圈消失”了,蔡说已经“近30年没他的消息了”,没曾想“他突然向孪生素数猜想走近了一大步”    孪生素数猜想,有了重大突破   素数是指正因数只有1和本身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孪生素数”则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例如3和5,17和19等。而随着素数的增大,下一个素数离上一个素数应该越来越远,故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猜想,存在无穷多对素数,他们只相差2,例如3和5,5和7,2003663613×2195000-1和2003663613×2195000+1等等。   这就是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它与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让无数数论学者为之着迷。   数学家需要做的,是一个证明!   然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弱形式”是否成立,用《数学文化》主编、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院长汤涛的话说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正数,使得有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这个给定正数,在孪生素数猜想中,这个正数就是2。   张益唐找到的正数是“7000万”。   尽管从2到7000万是一段很大的距离,《自然》的报道还是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数论教授Dan Goldston所言,“从7000万到2的距离(指猜想中尚未完成的工作)相比于从无穷到7000万的距离(指张益唐的工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此前,Goldston及其两位同事提出,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16的素数对,给这项猜想写下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该推论尚不知如何证明。   5月13日,张益唐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他的这项研究进展。《自然》的报道称,如果这个结果成立,就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换言之,张益唐将给孪生素数猜想证明开一个真正的“头”。   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张所做的工作,相当于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开启”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接下来科学家们陆续证明了“7+7”、“6+6”……直到46年后的陈景润证明攻下离“1+1”一步之遥却或是最难的“1+2”。   今天,沈捷正在武汉参加国际数学模型与计算研讨会,他告诉记者,他从会上获悉的评价是“这可以说是华人数学家有史以来证明最好的结果。”    任教美国无名大学,还是个“临时工”   张益唐在北大的研究生导师、著名数学家潘承彪听闻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他随即给蔡天新发信并附上审稿人、美国科学院院士IWANICE的评价:证明无误、非常漂亮,相信不久会有很多人把“7000万”这个数字“变小”……   根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助理教授王若度的说法,世界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将准备接受张益唐作出证明的这篇文章,审稿人还评价“其证明是对的,并且是一流的数学工作”。   学界沉浸在一场重大发现的狂欢中。   与此同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除了这篇自然报道,不管是通过哪种搜索引擎,都很难找到有关“张益唐”个人的信息   “张益唐,华人数学家。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攻读本科,1982年读硕,后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5月15日,也就是自然杂志报道发出的第二天,不知在哪位网友的编撰下,这位被称作“一夜成名”的科学家有了这样的百科介绍。   当天,北京大学官网证实了这一信息,并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78级校友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然而,针对张个人经历的介绍也是只言片语。   很明显,张益唐从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在普渡攻读博士学位后,这位数学研究者去干了什么,则鲜为人知,甚至“连他现在是哪国国籍我都不知道”,沈捷说。   即使是在衡量基础研究的论文阵地上,张益唐也显得异常“低调”在国际数学领域重要的检索系统Zentralblatt MATH数据库中,他名下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是1985年发表在国内的《数学学报》上,另一篇是张2001年在美国时发表在《Duke Math》上。   这也被一些学者分析是“张益唐到目前仍然没有拿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的原因。今天,新罕布什尔大学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了张益唐的教职为“讲师”(lecturer),并已经在该校数学系“待了将近十年”。   美国的“讲师”说白了就是临时教学职位,“收入比起同资历教授(包括助理教授)差很多,教学任务也远远比教授们重。”王若度说,“从科研上来说,则是完全得不到任何支持。例如我所在的学校,讲师往往由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是普通终身教职系统内教员的两三倍。”这意味着,张益唐的科研时间“很难得到保证”。    要么沉寂,要么让学术界惊艳   “他就是执着于攻大难题,不肯干小的。”张益唐的另一名同班同学、著名作家王小东说,“我认为他是唯一一个数学天分比我高的同学。曾十分坎坷,现在终于有了成就!”   这一点与沈捷的印象一致,他和大学时住在其隔壁宿舍的张益唐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据他回忆,当时,不管是上课还是考试,年龄比他大4岁的张益唐总是“领先一截”,“他很爱自学,我们难题解不出来,都找他”。   沈捷说,他虽然很有才华,但更靠自己的汗水,如果说一个天才做出这样一个成果,或许是碰巧,但他不一样,“他可是一直在做这个!”而且,“他读书很多,对历史很有见解”。   至于经历上的“坎坷”,则是去美国以后的事了   沈捷回忆,在普渡大学攻读博士时,张益唐师从一位代数几何方面的华人学者,“他其实最感兴趣的还是‘纯数字’,就像数论,但他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我猜想多半是因为出国前不太懂国外(在专业上)的安排。”沈捷说。   然而,在作博士论文时,“不服输”的张益唐还是选择了被称作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克比猜想”。   最终,他做出一个“结果”来,但“并未发表”。沈捷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张益唐最终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位,但博士论文“因为自己不满意而没有发表”。   那年是1992年,是沈捷眼中张益唐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找工作四处碰壁,就因为没做出短期的好成果来”。   沈捷记得,张益唐毕业以后,把全部家当放到房车里,便开着车去多个大学一边求职,一边“讲这个结果(指雅克比猜想的成果)”。其中一段时间,张益唐还来到沈捷当时任教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他住我这边的那段时间,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追求‘完美’的性子,有一位教授评价他做出的是雅克比猜想证明中最好的一个,但因为其中一个细节未完全搞清楚,就被他看作是‘一般的成果’,死活不愿意发表。”   当时,包括王小东、沈捷在内的同班同学还知道的一件事是,曾任他们数学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丁石孙“非常看重张益唐”,并“力邀他回北大”,但张最终还是没回来。   沈捷后来了解,“有人说他是要面子,我觉得他是不甘心,自己觉得没做成一些成绩就回国,太不甘心。”   他并非陈景润式“性格孤僻”的数学家,沈捷告诉记者:“他尽管有一点自负,毕竟很聪明,但是他待人很亲和。在我看来,他除了太痴迷于数字,其他和我们都一样。”   事实上,在今年5月1日,新罕布什尔大学就在其官网登出了张益唐要发表孪生素数这一成果的消息,上面写着:经过多天数学界的持续关注,张益唐更愿意回到他此前“不为人所注意”的状态。   “我其实是个害羞的人。”张益唐说。   本报北京5月17日电 转自: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518/n376336352.shtml 附录: 数学家张益唐破译“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 YitangZhang.pdf 链接: 华人科学家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 《自然》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12216 次阅读|3 个评论
数学家陈景润逝世 1996年3月19日
xupeiyang 2013-3-19 07:57
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 2”,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他的创造者在今天的中国家喻户晓:陈景润。1996年的今天,数学家陈景润逝世,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学生的科学猜想空间
热度 2 jiangying99991 2012-12-17 15:52
  这个博客是给儿子蒋明润小朋友建立的科学猜想空间。他今年九岁,小学4年级学生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对科学兴趣浓厚,他现在最喜欢的书是别莱利曼的作品。他的嘴里常常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想。这些想法常常让我这个老爹目瞪口呆,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有些还是有那么些道理。   几天前,看到篇博文,文中指出:“我们目前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出陈景润但是难以造就哥德巴赫。哥德巴赫的大脑里有一片可以自由探索的蓝天。而我们学生脑子里没有这个空间,早已经被标准答案、巧妙算法、等等等等给占满。”我突然想到,孩子目前还没失去那个探索的空间,为什么不想法把它记录下来呢?我在新浪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34332977 ,但是我觉得也许把孩子的科学问题发到科学网更好吧。真心的希望能等到真正科学家的意见。   我相信孩子每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都有可能成为砸向牛顿的苹果。让我们一起期待其中的某一个比乔布斯的更伟大。
个人分类: 开篇词|117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是好奇,不是追求和献身
热度 3 pliu1056 2012-11-21 21:06
有感于程老师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0333do=blogid=634268 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是没有培养起年轻人对未知事物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因为国内对很多事情是不允许有好奇和探究的。在这种云一般的基础上,“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需要有科研“雷锋”和“陈景润”为榜样的。
23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背诵无错,错在中国人分不清哪个该背,哪个不该背。
热度 6 zhanghuatian 2012-11-8 12:59
以前看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老师评论中国古代的算术,他说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算术严格来讲不能算是数学”。那个时候我还不明白陈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到了后来渐渐明白了。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算术和数学的差别有点像技术和科学的区别。即使你知道一个问题怎么解决,但没有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思维方法,不能举一反三,那就构不成逻辑,更不能叫数学。 我们背乘法表,背一些数学法则,都不能叫搞数学。可以说中国学生在大学接触高数之前,学的不能叫数学课,只能叫算术课。中国初中、高中数学老师普遍以分数论成败、定优劣,高初中老师素质又良莠不齐,很少有人能把数学的逻辑性讲出来,他们只会告诉你“题怎么做”。数学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数学就变成了“背题学”。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多数高中毕业学了10多年数学的孩子可能连数学的门都没有进,因为他们除了机械性的背题之外并没有学到数学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而这个才是学习数学的意义。 对比其他国家同阶段的公立学校,中国大学之前的数学课可以说是最难的,可中国出了几个数学家呢?到了大学再学数学就会发现,一切又重零开始了,不知道学子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所谓的高数才是真正的数学,学数学的孩子们终于进门了,这绝对是一种讽刺。 有博主反对背诵虽然难免观点偏颇,但中国的一些现象确实很不正常,值得我们忧虑。只能说好东西都被唱歪了,这根子里还是教育制度决定的,和背诵没有任何关系。
534 次阅读|7 个评论
给“数学研究”杂志(厦大数学系主办)的一封公开信。2012年1月
热度 1 fengkean 2012-9-11 22:46
我发表的博文,我负责任。读者的评论,绝不会删除任何一个字。 我绝不会做不光明,见不得人的动作(我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有人做见不得人的事情) 下面是我给国内多个英文数学杂志投稿,其中的一封公开信(有很多位数理学部院士知道此信)。 欢迎读者提出好的办法,使得在猜想问题上能 科学民主,文章能尽快在中国发表,谢谢。 数学研究杂志 (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tudy, 厦门大学)编辑部, 中科院 计算数学研究所 ,主编 林院士: 及 该杂志的所有编委和所有学术顾问: 您们好。 大家都会知道,对于一篇投稿文章,判断文章是否正确,特别要指出文章的错误,是审稿人的责任。 2006 年,我用算术方法把素数从奇数中分出来,由此解决了 Goldbach 猜想。 6 月 26 日,收到王元的回信(见附件)后, 9 月初,我把文章通过大数学家 丘成桐编委,投稿到 MRL 杂志上,且特别要求,文章如果有错误,请指出。 MRL 的回信没有指出任何错误。 2007 年,把文章投稿到 JNT 杂志上,且请主编审稿, 2008 年 1 月,收到主编的回信(见附件)。 2008 年 6 月开始,把文章投稿到 加拿大,日本,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等国的重要数学杂志上,都没有指出任何错误。审稿结果多为:不适合在本刊发表,文章应投稿到更合适的杂志上。文章应成功的发表在另外的杂志上。 有的国际数学杂志回信,要我与国际知名 Goldbach 猜想专家王元讨论,但他们那里知道,王元的很不可能讨论的死硬态度。国外数学家可能很难理解,在大陆上,关于此猜想,王元竟能一手遮天。 我确知,国外著名数学家们的一致看法是:这篇文章应在作者国内的数学杂志上,审稿,发表。 一直到 2006 年,整个研究 Goldbach 猜想,没有找到正确途径。所谓迂回式的研究方法(筛法是其中之一),就是在死胡同里死钻牛角尖,把人引入歧途的不可能成功的研究方法。死钻牛角尖的 3+2 , 1+2 等工作(作者是陈景润,王元等),都与正确解决 Goldbach 猜想毫无关系。 我确信,我的文章的思路是创新的,文章是正确的。 中国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已与国际接轨,这不但包括参与国际竞争,也应包括对于重要文章(或研究成果)的判断,审稿,应与国外的一致看法相一致。至今,学霸仍在装瞎作哑,就是阻拦文章发表,是很不要脸皮的愚顽态度。 贵刊是英文数学期刊,可以与国外数学刊物接轨。您们来信说,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我不感到意外。我愿意提供国外多个重要数学杂志对我文章的审稿结果。只是借贵英文期刊作为一个平台,发表我的文章,表明中国人对 Goldbach 猜想研究的新结果,总应该可以吧。 顽固效忠的维护一个研究 Goldbach 猜想的死胡同重要,还是尽快发表解决 Goldbach 猜想的文章,(我认为可以)给中国科学争光重要。请主编,各位编委,各位数学顾问认真考虑。 感谢编辑部的任何帮助。 应该(和希望)能够尽快回信。 有七个附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冯克安教授。 此信是公开信,也会传给王元先生本人。
24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回答蒋迅先生。 关于陈景润的“1 +2” 的工作。 2011一封公开信
热度 1 fengkean 2012-8-22 05:19
大家周知, 关于陈景润的“1+2”的工作。曾在中国各大媒体,有过大量的报道。 有人看过报道后,可以提出,陈景润如此努力,如此工作,为何还没拿“诺贝尔”之类的国际大奖。 我认为,这与报道有关。陈景润的工作,不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他所用的方法,也不能解决此猜想。 我知道,陈景润工作很努力。文革期间,他在中关村 88楼 3层,一个很小的房间,日夜工作,他的埋头苦干 ,我是知道的,也很佩服。我也曾在 88楼 2层(当时是物理所的年轻人)住过。 陈景润是典型的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 对老师的指路,从不怀疑,所以一辈子走死胡同。 中国对哥德巴赫猜想情有独忠,走的弯路,是应该好好总结的。 陈景润的工作方式和教训,会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留下一笔。但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研究无贡献。 下面贴上一份 我在 2011年2月,给王元的公开信 (可以转载) 尊敬的中科院数学所 王元院士: Feb 2011 1) 您是 中国科学(数学)杂志的数论编委,是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写的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投到该杂志上。编辑部不把文章转给您们审阅,就回信。是错误的。 2) 早在1992年2月17日,您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宣布“目前,中国数论学界已经没有一个人企图证明Goldbach猜想。要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寻找新的,更先进的手段。对此类命题的论文原则上不予受理,我们绝无压制人才之意。国外有200多家数学杂志,可以把文章寄去”。 我就是按您的说法,把文章寄到国外10多个著名数学杂志上,它们没能指出错误,且鼓励我把文章投到中国数学杂志上(JNT的评语),希望文章能成功的发表在另一个杂志上(JMSJ的评语)。这表明了中国数论学界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威望,也表明了国际数论学家对您的尊重和信任。您应该懂得吧 ? 3) 陈景润是沿袭旧的研究路线,在死胡同里死钻牛角尖,不可能成功。必须寻求正确的新路线,这些,您不会不知道吧。多年前,您阅读过我的文章,我的看法仍然是:只有把全部素数从奇数中剥离出来,知道全部素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才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的正确途径。现在,您该同意这个看法了吧。 4) 如果绝无压制人才之意。您们就应该对文章给予评审,给出恰当的评审结论。如果文章正确,应该发表在中国科学(数学)杂志上。因为中国没有数论专业期刊,也因为该杂志是由数学所主办且您是数论编委的中国最高数学杂志。 5) 亚-欧数学杂志主编K.P.Shum 教授来信告诉我,您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专家,,是数论学界荣誉教授和编委,有关文章应该与您讨论,解决问题。我同意Shum教授的意见。这里用通讯方式与您讨论。真诚希望您能承认真理,固执不是科学态度,请给予积极回应。 致礼! 中科院物理所 冯克安教授
2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痴傻的陈景润,郁闷的屠老太,纠结的袁隆平,发狂的刘岩
热度 22 laserdai 2012-8-17 06:43
话说东方某国最近几年做小买卖赚了一点小钱,个体户爆发了就膨胀得不得了,研究论文数量凑上去了,就幻想世界老大,还想什么诺贝尔奖,结果一个80多岁的神仙看透了世界以及宇宙,何况这个国家? 于是就安慰说,别慌,别慌,再过十年就差不多了。 这十年十年的挨下去,不知道要挨多少个才能等到? 有道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如果土壤不行,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反正我也不说破。实际上肯定不行,就让人家存点念想吧。如果念想都没有了,那就绝望了。绝望的人,不知道要做出什么很绝的事情了,我有点担心。 回头说,什么样的人才会做出诺奖级别的成果,题目其实已经点明了。 陈景润在数学上有成就,这点大大都知道,不用再说细节了。但是,陈景润的为人处事,就谈不上圆滑,根本不是老于世故。连追女孩子,都没有半手,最后有一此有病住院,受到女护士的悉心照料,很是感激,组织上看到了,促成了一桩美事,花好月圆。在普通人的眼里,这就是痴傻,所以,现在傻博士就是流行看法,也衍生出灭绝师太,东方不败的版本 。然而这位痴傻,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不问凡间尘世,就能专心致志与数论,修得一番成果。直至终老,也没有弄懂圆滑世故为何物。当然,数学再好,也得不了诺贝尔奖,个中原因不解释了。还有,背后有大牛发掘和支持,所以学术之外也没有大忧。 屠呦呦早年专注于布置的任务,认真查阅典籍,终于发现,青蒿一握以水 渍 之 绞取汁尽服之, 这么简单的古代汉语,初中生都明白,为什么安排了屠呦呦来才能正确解读?反正,最后事情成了,疟疾被轻 易掐死了,论功行赏,屠老太拿个院士称号总可以吧?三番两次不行,郁闷中退休,之后一直坚持郁闷,性情 脾气大变。好像给了拉斯克奖也没有治好这病。土壤不行,背后也没有大牛支持。反正外国受益了,人家可是只讲利益,不看交情的。 袁隆平亲自去稻田第一线艰苦工作,最后,大功修炼成了,报院士吧,根本不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理由很容易找,反正就是不行,你纠结去吧 。还好,背后有了大牛支持,还算弄上了工程院院士。这土壤,只是种水稻很行! 还有一位刘岩,小年轻的时候很有创造性,真的弄出点真东西出来了,分析 化学 中的 声致发光 。那个时候,连物理机理都还没有搞清楚(现在也没有真正解决! ),这小子就给先用上了,这如果不算开创,那什么才是开创? 但是,背后没有大牛,小牛也没有,其实连小牛犊都没有!那就充军发配吧! 从此只能喝汤,别人红烧肉,炖排骨,你就闻闻香吧,最后发狂!写狂人日记(博克),还找不到地方放。(博克总是被关) 其实,这个领域如果从当年开始一直做起来,现在肯定不光不是跟着洋人的屁股走,而且还能成就一篇辉煌!你看那个国家的很多牛项目,高温超导,铁级超导,拓扑绝缘体,光梳,光钟,巨磁阻,强激光,冷原子,中微子等等等等,不都是跟着洋人屁股走的吗?看来这个 分析 化学 中的声致发光,还需要等到国外大佬做大以后,这个国家才会上大项目:只有洋人重视的,咱们才重视!没准将来,外国真的给了一个什么奖,才发现原来是那位发配边疆的疯子! 或者,到时候给了外国人,科学网上又遗憾:咱们擦肩而过了。 想起来,前一段转载的一篇很有意义的博文,值得多读机变: 再转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投胎某国遭遇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10498 次阅读|77 个评论
1955-2017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中的63位数学院士
热度 1 初数爱好者李明 2012-7-23 14:29
1955年: 陈建功(1893-1971),江泽涵(1902-1994),苏步青(1902-2003),华罗庚(1910-1985),许宝騄(1910-1970),李国平(1910-1996),柯召(1910-2002),段学复(1914-2005),王湘浩(1915-1993). 1957年: 吴文俊(1919-2017). 1980年: 胡世华(1912-1998),程民德(1917-1998),关肇直(1919-1982),冯康(1920-1993),谷超豪(1926-2012), 陆启铿(1927- 2015), 王元(1930- ),夏道行(1930- ), 陈景润(1933-1996), 姜伯驹(1937- ),杨乐(1939- ). 1991年: 廖山涛(1920-1997), 周毓麟(1923- ),万哲先(1927- ),胡和生(女1928- ),王梓坤(1929- ), 丁夏畦(1929-2015) ,石钟慈(1933- ), 潘承洞(1934-1997), 张恭庆(1936- ). 1993年: 严志达(1917-1999), 林群(1935- ). 1995年: 李大潜(1937- ), 刘应明(1940-2016), 马志明(1948- ). 1997年: 陈希孺(1934-2005), 丁伟岳(1945-2014). 1999年: 严加安(1941- ),文兰(1946- ). 2001年: 郭柏灵(1936- ),李邦河(1942- ),田刚(1958- ). 2003年: 洪家兴(1942- ),陈木法(1946- ). 2005年: 彭实戈(1947- ),王诗宬(1953- ). 2007年: 龙以明(1948- ),张伟平(1964- ). 2009年: 李安民(1946- ),席南华(1963- ). 2011年: 袁亚湘(1960- ),鄂维南(1963- ),陈永川(1964- ). 2013年: 陈恕行(1941- ),励建书(1959- ),周向宇(1965- ). 2015年: 莫毅明(1956- ),江松(1963- ),张平文(1966- ). 2017年: 汤涛(1963- ),方复全(1964- ),陈志明(1965- ),王小云(女1966- ). 注: 标记红色者已经逝世!
个人分类: 教育感言|5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溯陈景润的成名史
热度 33 scicul 2012-7-19 15:30
《科学文化评论》第 7 卷第1 期 回溯陈景润的成名史 王 珊 摘要 本文通过回溯陈景润的成名史,简要分析了在各个时期陈景润的知名度的一些情况,重点分析《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何以给陈景润带来了家喻户晓的名声,间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陈景润的自身性格以及《猜想》塑造的“科学英雄”形象对陈景润的成名的作用。此外通过对后续效应的分析得出“陈景润精神”的符号化是 90 年代以后陈景润的知名度仍得以延续的原因。由整个回溯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是应运而生的,而陈景润的成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并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他呼应了时代的转变,人性的复苏,也达到甚至可能超越了政治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期望。 关键词 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科学传播 符号化 1978 年 1 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刊登了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 —— 《哥德巴赫猜想》 。 正是这篇文章,使一个科学怪人变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科学英雄。关于陈景润的话题至今还不时被人提起,其知名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毫不为过。陈景润的知名度,是中国科学家宣传的一个神话,几乎不可能重演。本文试图揭示这个 “ 神话 ” 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具体而论,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对于陈景润的成名有怎样的作用?《哥德巴赫猜想》中塑造的陈景润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否因为太过片面而歪曲了普通大众对陈景润本人的理解?此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这些是本文试图追寻的问题。 1978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于知识分子来说, “ 科学的春天 ” 是从那个时候才真正开始的。陈景润的成名与此几乎与此同步,这可能会让有的人认为:陈景润之所以 “ 轰动 ” 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政治的需要。因此本文也将试图解释陈景润的成名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政治的联系。 一 一个不合时宜的数学天才 1953 年夏天,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做数学教员。他不善于言辞也不善于讲课,显得无所适从,却又想做个负责任的人,又急又累,终于病倒。他所在中学的领导无法承认他是厦大培养的高材生,而厦大校长王亚南则认为是工作分配不当。在王亚南校长的帮助下,他终于回到厦大数学系做了资料管理员,回到了他的性格缺点不足以掩盖他的才华的环境当中。从王校长后来的安排可以看出,他很清楚陈景润的天才应该用到研究中 。按平常人的理解,真正的天才应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发挥他的本领,而陈景润没有做到,所以他被人误解、漠视都情有可原。他孤僻的性格使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数学天才。 回到厦大后,陈景润的努力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他利问题》,即推进华罗庚关于 “ 他利问题 ” 的成果的论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改进著名数学家的成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需要有非凡的智慧。陈景润的的老师李文清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华罗庚。这篇论文由王元看过后介绍给华罗庚,华罗庚亲自看完,感到很高兴。然后他推荐陈景润参加 1956 年的全国数学会议宣读论文。得到华罗庚的赏识,是陈景润人生发生转折的关键。 陈景润到北京后,华罗庚会见了他。华罗庚的确是个伯乐,他看出讷言的陈景润有着优秀的研究才能,便有了将陈景润调到数学所的想法 。陈景润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数学论文大会,他的名字第一次被登上《人民日报》 。此次经历,让他获得了真正进入研究领域的通行证,也成了他在随后的年代中坎坷遭遇的第一条罪状。 陈景润于 1957 年 9 月被调到数学所当实习研究员。在这里,他勤奋努力,心无旁骛,成了有名的 “ 安钻迷 ” 。这个最初是赞扬的称号很快就随着政治运动的变化而成为他作为 “ 小白旗 ” 的罪状。他做的研究和写的论文越多,就越是要受到批判。结果他被调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一些他后来不愿提起的事情。 1962 年,他终于又被调回数学所,尽管他的 “ 白专 ” 帽子还在,他却顽固不化地走他的道路,只是他行事更加谨慎小心,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不到快要发表时极少有人知道。 1963 年发表《圆内整点问题》之后,他很快就开始了 “ 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 的工作。 当陈景润在数学所的小房间里埋头苦算时,外面的世界早已箭拔弩张,风云变幻。只要那些政治运动没有完全摧毁他的研究生活,他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在这个偶尔会被政治运动波及的时期,陈景润完成了 “ 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 (通称 “1+2” )的初步证明。他的论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但要得到数学界的承认,他必须完善这个证明。 然而 “ 文化大革命 ” 开始了。他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却也是带过帽子的人物 —— 白专典型。除了一些传说的怪癖,总的说来他与世无争。他躲进那本来就不是人住之所的小锅炉房里,不影响别人,别人也不会注意到他。相比当时那些正遭受迫害的人而言,或者相比陈景润曾被迫逗留过的 “ 牛棚 ” ,陈景润在他六平米的锅炉房里,能比较安全地营造他的数学小世界 。在这里,他提出了 “ 陈式定理 ” 。在完善 “1+2” 的漫长过程中,陈景润小心翼翼地生活,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仿佛被人们遗忘了。 直到 1973 年 4 月 “ 陈景润事件 ” 的发生 。其时,陈景润的 “1+2” 刚刚在复刊的《中国科学》上发表 ,王元等人审阅该论文后,所有的犹豫到最后还是变成支持的行动,表现了这些科学家面对如此卓越的成果时无愧历史的良心。 他们一致的专业认同通过当时中科院还没有彻底崩坏的科研工作报告等形式,传达给其他方向和其他专业的科学家,以至中央领导。 陈景润的成果在当时的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时的一些常识便有了双重标准。陈景润之前还是 “ 白专 ” 典型,现在他的身份随时会发生转变,可能成为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典型。而他身份的转变就不再是数学圈内的事了。他的情况打动了某些人。首先是写内参的新华社记者。顾迈南写了两篇内参,一篇报道其科学成就,一篇报道其身体状况。前者说其科学成就是 “ 一项被认为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新成就 ” , “ 是 20 世纪数学的最大成就之一 ” ,这个调子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是相当高的。后者则报道陈景润的身体状况急需治疗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这两篇内参感动了江青。江青写给毛主席是否要先救活陈景润的请示,本来毛主席的批示是请姚文元办,但江青等不及,便让迟群负责。既有毛主席的批示,又有江青的命令,迟群自然不敢怠慢。很快迟群便有了行动,于是有了 “ 陈景润事件 ” 。这是陈景润在数学圈外知名的契机。 “ 陈景润事件 ” 使陈景润的名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但他们并不全都明白他的成果和这件事的关系。基于人们对他一贯的认识,人们用各种猜测表达着恐慌或者不怀好意,直到 1977 年底徐迟去采访陈景润的时候还听到不少负面消息 。然而, “ 陈景润事件 ” 只不过是科学从严冬苏醒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其影响范围仍然只在一个圈子内,而且好坏两个方面都时有争论 。最初的两篇内参将陈景润由数学圈内带到数学圈外,使陈景润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地位微妙,也带给了他不可多得的机遇。他被抢救,被重视,或者被误解,这些都成了他当时知名度的催化剂。 陈景润刚一出名,就有了政治上的利用价值。江青等人想要陈景润 “ 揭发 ” 华罗庚窃取他成果的罪行,当时中关村也一度流传华罗庚窃取陈景润成果的谣言。这件事终究不了了之。无论有什么人做过什么事,陈景润都没有站出来,想在政治上利用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这个时候陈景润有成为一面旗帜的可能,而他退缩了。在这个时期,他比往常更加敏感,更谨小慎微。检查身体,住进医院是他当时唯一的妥协。 “ 陈景润事件 ” 使陈景润不再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科学家,而是一个需要在扑朔迷离的政治环境中看清道路的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周恩来总理请他当第四届人大代表。中央高层的承认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使他在担惊受怕多年的阴影之下有了些许安全感。这种带保护意图的措施使他在艰难的政治局势中很容易站在对的一方,他不再需要躲躲藏藏。他高兴地做了人大代表,这是他对政治的唯一回应。但敏感小心的性格使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毫不放松。他以 “ 人大代表 ” 的身份要求自己,注意着装,牺牲自己的时间听取别人的意见等等。这样,他有了一些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机会,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知名人物,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的可能。 二 徐迟的《猜想》与一个科学英雄的诞生 如果 1978 年也有一句流行语,那么人们见面的时候会问: “ 《猜想》你看了没? ” 这是在 1978 年 1 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刊登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转载和其他报纸相继转载该文以后发生的特殊现象。《人民文学》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主要订阅读物之一,再考虑一下《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重要报纸当时的发行量,以及这些报纸在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估计陈景润的名字能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可以说是《猜想》让陈景润一夜全国知名。陈景润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或在部分人中谣传的 “ 怪人 ” ,而是被人称赞的攻克了科学难题、站在科学高峰的斗士,是在 “ 文化大革命 ” 中艰苦奋斗、勇敢抗争的英雄。这一切,要归功于《猜想》,也得益于 “ 科学的春天 ” 正在到来。 首先要说,《猜想》是应时而生的。即使那个时候出现的不是《猜想》,也一定会有其他报道科学家的文章。 1976 年 10 月,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之后,中央领导人于 1977 年提出了实现 “ 四个现代化 ” 的奋斗目标,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因此中国亟需调整知识分子政策,重视科技和教育。 1977 年 5 月底,华国锋提出要开科学大会, “ 对人民有贡献的专家和群众,要给与表扬,戴红花 ” , “ 他们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 。在中共中央发出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时,宣传方面已经先行了 。《人民文学》也应时要写宣传科学家的报告文学。在经历了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的宣传政策之后,一定会用原来的方法找到新的对象树立典型、重点宣传。而广大人民也急切地想知道新的风向,盼望新的风向。科学大会也好,《猜想》也好,都是当时的人心所向。 看当时的报纸杂志,所有政治上的说辞都有些后来 “ 拨乱反正 ” 的意味,在此或许可以把为知识分子正名的过程看作一次全社会的 “ 集体反对 ” 。经历了长时间的昏暗与混乱,稍有理智的人就能看出这场运动的荒唐,物质生活的匮乏和政治生活的紧张还有文化生活的乏味,足以让所有犯错的人都清醒过来。这些从后来出现的大批反映文艺新风、歌颂新的科技政策、唾骂 “ 四人帮 ” 统治下的一切不合理的制度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也可以从伤痕文学的诸多作品以及很多回忆录或自传中看到。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猜想》是科学的春天最早盛开的花朵,是那个时期报告文学的奇葩。陈景润的世界性成果唤醒了人们被扭曲压抑的民族自豪感,它闪着照亮人们心窗的明珠般的光芒。 《猜想》本身并不是为了成为一面大旗而写,但它是为了配合新的旗帜而助威呐喊的产品。从这一点上说,《猜想》成为新的旗帜也有一些偶然。要说明《猜想》的偶然,就要回到其主人公这样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身上。陈景润的特别以及《猜想》对他的塑造是《猜想》成功的第二大因素。 看《哥德巴赫猜想》中对陈景润的一段描述: “ 陈景润曾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善意的误解、无知的嘲讽,恶意的诽谤、热情的支持,都可以使得这个人扭曲、变形、砸烂或扩张放大。理解人不容易;理解这个数学家更难。他特殊敏感、过于早熟、极为神经质、思想高度集中。 ……” 单从这段文字中,并不能理解陈景润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能够借助的只有其他的辅助描写,如他的衣着、他的住房、他的病痛等等,然后是他的成果。略带写意式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科学英雄,一个迎合当时社会期待的人物。诗意的描写则给予了一种正面的情感,使陈景润显得性格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容易得到共鸣。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猜想》只着重塑造了陈景润的一面,弱化了他性格的负面, 也即他 “ 科学怪人 ” 的形象,缩短了他与普通人的距离。在徐迟的理解中 ,陈景润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科学家 ,是非观念明确,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 “ 傻 ” ,那样 “ 痴 ” ,绝不是他听来的单纯的 “ 科学怪人 ” ,他的一些怪癖多半属于性格所致 。与陈景润的接触,使他消除了对陈景润的误解。又因为他不像中科院数学所其他人所见的尽是陈景润不被人理解的方面,所以徐迟笔下的陈景润很好懂,其形象才易被人民大众接受。 陈景润性格的特殊对《猜想》的成功也起了微妙作用。看看徐迟在同一时期所写的几篇关于科学家的报告文学,简单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知道,陈景润并不是徐迟所写的第一个科学家,也不是最有名的。其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也都十分感人。以徐迟的文笔文风来说,《猜想》也并不是唯一出色的一篇。但为什么《猜想》会成为最成功的那一篇呢?这就要探讨一下它的特殊性。 《猜想》最特殊的就是用隐晦的诗意的语言去批判那个年代的错误,这是史无前例的大胆的言语,赢得了普遍的心声和拥护。徐迟写这一段文字是因为对陈景润的遭遇感到无比愤怒 。而陈景润的遭遇却并不是特殊的。如徐迟所写的蔡希陶等科学家,其贡献和付出也都显而易见,他们的遭遇也让人不得不叹息时代的错误,却不会感到无比愤怒。因为他们与周围的世界沟通没有问题,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做正直的人、正直的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工作受到些许阻碍,也遭受了迫害,但其经历并不独特。陈景润则不同,因为他极度敏感的个性使得他的遭遇显得比较过分,成为非人的待遇,让人同情和愤怒,更让人敬仰他的坚持,仿佛他的行为比别人高一个层次,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科学研究的自由。其实他只是大批同样正直的科学家中的一个。《猜想》的出现,却使他成为最容易被记住的那一个。 《猜想》中的一些细节描述也会给读者带来新鲜感。打饭的路上思索数学问题撞到树干,学习外语的细节,他的紧张得异于常人的时间表,被关到图书馆的事, 六平米的没有电灯没有桌子的小屋,春节有人送苹果 时他的感动,这些最细小的地方所展现的,丝毫无损于科学英雄的形象,反而增添了一份亲切感,一种趣味 。《猜想》所描述的陈景润生活十分简单,简单到只有这些最琐屑的地方才能显出他的真性情。而只有在 1978 年, “ 科学的春天 ” 呼之欲出时,人们才能稍稍理解陈景润的真性情。这稍稍理解并不足以抹杀陈景润性格中明显异于凡人的缺点,而人们却依然包容了他。 “ 人无完人 ” 的强烈认同感也激发了人们向他学习的热情。自《猜想》以后,伤痕文学兴起,《猜想》的成功从一个微小的侧面显示了人性的苏醒和回归。 陈景润是一个 “ 科学英雄 ” ,这在某个特定时期之前是不会出现的。在 1977 年之前,长时间内政治和阶级斗争密不可分。那时候的 “ 英雄 ” 随着各时期的斗争重点不同而不同。如雷锋和王杰是生产劳动和 “ 大跃进 ” 等为主导时期的学习榜样,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斗志。金训华是上山下乡时期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积极分子,他的牺牲唤起更多天真学子的热情。 “ 白卷英雄 ” 张铁生则出现在文革后期,反智识局面接近失控,所有有识之士都不能再忍受那种荒诞,而 “ 四人帮 ” 却欲将这种反潮流变成理所当然。除了雷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下重新包装隆重上演以外,这些人物随着政治与阶级斗争的划清界限而迅速消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陈景润则不同,他在政治与科学教育开始紧密相连的时候被树立起来,其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一方面,政治上需要以他为代表告知所有知识分子,只要有真才实学,一定会获得应得的奖赏与尊重,只要肯钻研,一定会有国家和人民支持。另一方面,知识分子落实政策也以陈景润和其他一批相当重要人物工作的恢复及待遇的提升而全面开始。科学大会的召开是这种紧密相联的铁证,是名副其实的 “ 科学的春天 ” 。知识分子受到尊重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整个国家,改变了人们对国家对政治对科学文化对历史的认识,迎来了新的时代。即使后来政治更倾向于与经济合作,也没有改变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变连结了国家与人民,连结了未来。因为这种关系到每个人的转变,使每个人都能记住《猜想》,记住陈景润。 不过,陈景润并不是中央有意要树立起来的英雄。在即将召开科学大会的时候,中央的宣传主要还是集中在政策和科学大会本身上,对科学人物的宣传是配合科学大会的。《猜想》在这个时候出现,使陈景润成为了科学英雄。这种先出自民间的情况与先前的那些 “ 英雄 ” 相比是极为特殊的,因此相比过去那些 “ 政治符号化 ” 的英雄,不需要中央发向 “ 陈景润同志学习一类 ” 的通知,人们就会自发地呼吁向陈景润同志学习,也就有了在中小学校提倡学习陈景润的现象。也因为陈景润不是中央特意树立的英雄,人们才能对他的事迹他的生活等有各自的看法,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他,学习他,记住他。紧接而来的各种宣传并没有任何将陈景润政治化的迹象,而仅仅是先前陈景润形象的一再重复。 《猜想》是一篇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也是一篇简单的报告文学。它一万六千多字的篇幅简单刻画了陈景润的大半生,囊括了他所有的辛酸与骄傲。在人们认识陈景润的过程中,它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永远的坐标。《猜想》的成功是那个时代各方面原因的综合,但主要是一种文化心态的苏醒。其中对时代的描述如同其本身一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三 锦上添花和后续效应 自《猜想》以后,陈景润一夜成名,但讲到家喻户晓,却是后来的锦上添花和诸多后续效应,如全国科学大会做大会报告、领导人接见、破格提升、陈景润的婚姻等等公众话题,报刊、连环画和电影、电视等宣传等等。这一切将陈景润由一个应 “ 科学的春天 ” 而生的科学英雄,变成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都闻名遐迩的人物。人们对陈景润的认识随着时代发展的重点变化而变化,这些都与媒体对公众的引导有关。然而无论怎样引导,陈景润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的,也终究不会脱离他 “ 科学英雄 ” 的形象。 首先要说的是 1978 年至 1996 年间的报纸杂志。 1978 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转载《猜想》以后,《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以及各省市报纸、 电台,纷纷转载转播《猜想》,这是对陈景润宣传的第一轮。然后报纸杂志上不时可以看见陈景润的情况,诸如出国讲学,领导接见,全国各地作报告,出席青少年竞赛,人大代表等等,也有一些他受邀写给某些杂志的文稿。人们对陈景润的关注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任何一个科学家可能关注的最高程度。 “ 科学的春天 ” 刚刚到来,陈景润的病情也已得到控制,他在很多公众场合都有出席,这是他当时喜悦心情的表现。他终究还是不善言辞的陈景润,说不出哗众取宠的漂亮话,然而他所有的语言已经不会像以前一样遭到误解,反而成为人们更喜爱他的理由。 其次要说的就是《猜想》以后各地出版社相继推出的近百万册陈景润的连环画 。这些连环画各有侧重,内容相似,所刻画的陈景润的形象也与《猜想》一致。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 年 6 月推出的《陈景润》应该是最早出现的版本且发行量最大的版本,这本连环画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连续九页都有一个时钟,配合文字,人们的脑海中想不记住一个勤奋惜时的陈景润都不行。像这样用图画和文字并用来刻画人物,可以留下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也不需要从优美的文字中体会什么深意,可以得到更多的读者。 随后又不时有由陈景润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读物,用来鼓励青少年走向科学。在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提倡学习陈景润,使他影响了几乎一代人。 这些通俗读物浅显易懂,行文生动有趣,不只适合老人和青少年,也适合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这使了解陈景润的人群范围进一步扩大,又通过口耳相传这种形式互相加深印象。 在《猜想》热尚未消退时出现的宣传还包括众多画报摄影。这些宣传中的陈景润可以说是为了宣传而宣传,他的形象仍然是《猜想》所描写的在昏暗的蜗居中刻苦钻研的感觉。如《中国摄影》 1978 年第 2 期有谈到拍摄者如何拍摄,拍摄者选择陈景润在夜间工作的时机,以台灯和一些工具书为前景,以书架为背景,加上陈景润的棉衣,纯然一副紧张工作的情景 。他瘦削的面容让人联想到的只有不畏艰苦、坚强不屈,他手边的书籍让人联想到的只有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二者合起来让人联想到的就是《猜想》中的 “ 科学英雄 ” 。这一方面反映了拍摄者的拍摄意图,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当时读者的普遍期望,二者均要求陈景润是人们熟识的已知的陈景润。 《猜想》和后续的锦上添花相得益彰,形成了他一成不变的形象,一个拥有诸多缺点、却屹立在攀登科学的高峰上,向更高处求索的科学英雄。这个形象在当时的环境中深得人心,也固化了人们对陈景润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同化了陈景润和科学英雄二者的一致。使一个时期内,文艺作品中刻画的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有陈景润的影子。 陈景润逝世以后,激起了人们对他的精神新一轮的感怀与呼吁。人民日报 1996 年第一季度通讯类一等奖的《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及《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续)》,应该是其逝世后最及时最优秀的作品。陈景润逝世以后,有了不少怀念他的作品出现,如他的传记就有好几个版本 。而电视剧《陈景润》的播出则弥补了更多陈景润青年时代的空白,对于青年学子更有激励作用。从这些详尽的自传和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一个稍稍不同于《猜想》中的陈景润。这个陈景润更真实,更像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成败得失都可以通过他的成长过程得到理解。那些帽子、称号和争议,除了与对时代的普遍理解有关以外,都显得不重要。他精明与否成了永久的迷,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结论。陈景润自始至终就是一个为数学而生的人,同徐迟刚见到他时的感觉一样,是一个活在数学的世界的人 。因为一个特殊的时代,使他成为了英雄。因为成了英雄,他不得不回归现实做一些人们可以接受的事情 。无论妥协也好,精明选择也好,陈景润在 1978 年以后配合宣传做的一些符合他公众形象的事情,都只是顺应了他对自身的定位,也顺应了 “ 马太效应 ” 的发展。 这些作品的出现,无论其真实度如何,都不会改变大众对陈景润的大致认识。这个认识既是由《猜想》得来的最初的认识,也是经过长久的宣传得来的普遍认识。这种普遍认识既在这些作品中有所体现,也在众多文章中可以窥见。截至 2008 年 12 月,可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搜到 10774 篇文章有提到陈景润的名字,而这些文章中只有 137 篇文章标题中有 “ 陈景润 ” ,也即与他直接相关 。其他 10637 篇文章中提及 “ 陈景润 ” 都只不过是联想或者象征,即 “ 陈景润 ” 在这些文章中都只是一种符号。 当 “ 陈景润 ” 成为一种符号以后,陈景润精神用 “ 陈景润 ” 三个字就足以概括。 “ 陈景润 ” 三个字就代表着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攀科学高峰,为科学献身。在《猜想》中,还有很重要的部分提及陈景润的 “1+2” ,意在强调他的杰出成果和陈景润精神。而当 “ 陈景润 ” 成为一种符号时,他的成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忽略他的成果,而仅重视他的精神,使得所有的领域都能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也就能更简单地强调和巩固陈景润的知名度。徐迟写《猜想》的时候,还要补补数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写好《猜想》,写好陈景润。而看了《猜想》,领略了陈景润精神,将 “ 陈景润 ” 变成符号以后,则不再需要有任何数论知识,就能理解陈景润。只要人们愿意,就可以让陈景润影响更多的人。这种结果是徐迟写《猜想》时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 结 语 在《猜想》之前,时代的整体思想背景还不成熟,所以他的文章发表之后,并没有获得非常大的反响。从陈景润发表 “1+2” 的论文到他因《猜想》而全国知名历时 4 年多,他知名的范围一步步扩大得益于当时的政治气氛。 “ 陈景润事件 ” 和他成为人大代表以及《猜想》都是他的机遇,而他由始至终都是一个被动者。在 “ 文化大革命 ” 之前,他所做的一切都仿佛是错误的,给人他不通政治的印象,而到了他的论文发表以后,他仿佛又时刻选择了正确的一方,被某些人认为他其实非常精明。他接受了他本不应该在乎的名气,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后来能自由进行研究所必须具备的东西。至少在他的位置,他看得清楚是 “1+2” 所带来的名气拯救了他在黑暗年代的后几年。 在《猜想》发表之时,整体的思想背景成熟了。社会的 “ 集体反对 ” 需要《猜想》一类的文章,人民大众需要陈景润这样的英雄,社会需要对科学的春天的宣传,旧的错误需要批判,因此《猜想》应运而生,应运而红,陈景润一夜成名,其知名度与其科学论文的发表所得不可同日而语。他是否变精明只是一种猜测,而他性格的弱点则几乎从没变过。但《猜想》之时,已没有人再苛责他,而对他的一切都抱有深切的同情。一些在他的论文刚发表时无法解释的事情在《猜想》之时却可以得到解释,因为 “ 文化大革命 ” 刚刚结束,人性渐渐地回复,人们想要摈弃之前的一切错误,不再用先前处处求全求好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只要从《猜想》所写的事实中能感受到陈景润的努力和隐忍,人们被感动了就会从心底里热爱他赞扬他接受他。《猜想》只是一个开始,它既引领了一个时期的报告文学,也影响了一个时期的文艺。时代在改变,《猜想》顺应了这个改变。 《猜想》以后的马太效应则将陈景润的形象符号化、固定化,使陈景润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这个时期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和宣传主题的确立极为重要。对陈景润的宣传就是除了先前的报纸杂志以外,有了连环画、书籍、画报摄影、电视剧等,这些宣传手段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丰富有效。而对陈景润的宣传主题则渐渐简化成陈景润精神,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众无法理解的,而陈景润精神则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将陈景润这个人简化为陈景润精神之后,其形象就基本固定了,陈景润就不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批相似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种为科学献身的象征。 然而,必须说《猜想》对于陈景润的成名至关重要。《猜想》中的陈景润是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攀科学高峰,为科学献身的一个人,这个 “ 科学英雄 ” 的形象直接导出了后来的 “ 陈景润精神 ” 。《猜想》中的陈景润是一个不完整的陈景润,但并不是凭空捏造了一个科学英雄,而是适当地顺应实际需要塑造了一个感人的科学家形象。如果普通大众需要了解完全真实的陈景润,《猜想》就不是成功的。但普通大众的需要是可以由舆论引导的,《猜想》则出色地引导了普通大众的需要。可以说,《猜想》的出现虽是应时而生,但它本身也推进了当时的运势。因此陈景润因《猜想》成名既是政治的需要,更是那个时代的需要。 作者简介:王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陈景润 1973. 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 《中国科学》 . (4): 111 - 128. 陈景润 1988. 学习和研究生活回忆 . 见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编 . 《中国科学家回忆录》 (1). 北京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逢胜男 1998. 《陈景润》 . 北京 : 台海出版社 . 黄书泉 1978. 让思想冲破牢笼 . 《人民文学》 . (4). 罗生雄 2001. 《一个真实的陈景润》 . 武汉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沈世豪 1997. 《陈景润》 . 厦门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孙书兹 1978. 又红又专的人 . 《人民文学》 . (4): 10. 王丽丽等 1998. 《陈景润传》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 王元 1999. 《华罗庚》 . 南昌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吴苾雯 1999. 《离歌德巴赫猜想最近的人 —— 数学家陈景润》 . 沈阳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徐迟 1978. 哥德巴赫猜想 . 《人民文学》 . (1) : 53 - 68 . 徐迟 1981. 《文艺与现代化》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杨银禄 2008. 我见到的江青三次流眼泪 . 《记忆》 . (11). 袁振东 2008.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当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 《科学文化评论》 . (2). 周明 2001. 难忘徐迟 . 《编辑学刊》 . (6). 周明 2008. 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 . 《人民文学》 . (1). 周淑舫 1998. 《陈景润的故事》 . 长春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陈景润 1988 ,页 34 。另见吴苾雯 1999 ,页 35 - 40 和沈世豪 1997 ,页 33 - 35 。陈的自述与后两者所写的细节有所出入。 1956 年 8 月 24 日的《人民日报》上有简短文字: “ 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的一篇关于 ‘ 他利问题 ’ 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 ” 这是陈景润最早见报的消息。 见 1966 年 5 月 15 日出版的《科学通报》 17 (9) ,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因为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且没有给出证明,他的成果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承认。 见吴苾雯 1999 ;沈世豪 1997 ;罗生雄 2001 。这些传记中都有一些描述。后文关于陈景润的情况没有特殊标注的均可以参考这三本传记。 “ 陈景润事件 ” 的说法始于罗生雄的叙述,详细见于罗生雄 2001 。 “ 陈景润事件 ” 可以概括为陈景润突然由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便成人们谈论的富有争议的人物的缘起,其核心就是毛泽东主席和江青授意迟群等给陈景润治病的事以及这件事过后的一些是是非非。见罗生雄 2001 ,页 1 - 16 。 或许是因为内参中的言辞有所夸大,或许是因为江青被感动后心情急切,事实上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到病危的程度。实际上,经医生确认,陈景润并不需要抢救。见罗生雄 2001 ,页 4 。 周明 2008 ;徐迟《写了〈猜想〉之后》,见徐迟 1981 。 罗生雄 2001 ,页 12 - 13 。该书中对 “ 陈景润事件 ” 发生以后的时间段叙述的比其他传记详细,较具有参考价值。 “‘ 《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你看了吗? ’‘ 看了,看了,看了三遍!实在耐人寻味! ’‘ 好多年没读到这样的文章了! ’‘ 是啊,文风真正从 ‘ 四人帮 ’ 的魔掌下解放了! ’ 最近,在街头,在阅览室、图书馆,经常听到一些文艺爱好者之间这样的对话。 ” 这是《猜想》发表以后刊载在《人民文学》上的读者反馈,由这些反馈完全可以还原当时街头巷尾的情景。见黄书泉 1978 。 《人民日报》当时的发行量为一百多万,《光明日报》的发行量也有几十万。《人民日报》一直有着两报一刊的优势,《光明日报》也是一知识分子为主要群体的重要报纸。这些可以在一些回忆文章中感受到。 关于科学大会的召开可以参见 袁振 东 2008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于 1977 年 9 月 23 日出炉,而此时,徐迟已经开始了对陈景润的采访。因此,媒体的宣传是要早于中央的正式文件的。 此处 “ 集体反对 ” 是指知识分子是劳动者这种常识的确立在社会秩序中所经历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借用 弗 · 兹纳涅茨基 的《知识人的社会角色》一书中,以文化知识系统为背景对常识性知识的论述: “ 某一社会的常识知识成为问题的唯一方式是作为此种知识的基础的文化秩序遭到了集体反对。 …… 要动摇对社会秩序之显而易见的有效性及作为常识知识基础的不正自明的真理的信仰,就必须在社会内部发起反对力量。 ”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 . 1978(1) ,页 53 - 68 。 见徐迟 1978 ,此书收录了徐迟当时所有的科技人物类报告文学作品。 陈景润的连环画有:王立志绘连环画《陈景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 年 6 月;林玉宇绘连环画《陈景润四探数学山》和《青年数学家陈景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8 月;林玉树、周文斌所绘《皇冠上的明珠 —— 陈景润的故事》,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等多个版本。 见《中国摄影》, 1978(2) ,页 2 、 67 。当时《人民画报》也有刊登陈景润的画像。 本文主要参考沈世豪 1997 ;吴苾雯 1999 ;罗生雄 2003 ,另外有王丽丽 1998 ;逢胜男 1998 ;周淑舫 1998 。 徐迟:《写了〈猜想〉之后》,见徐迟 1981 。 罗生雄 2001 。此处所指的事情包括出席报告会等陈景润不太擅长的场合的事。 “ 马太效应 ” 是指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此处指陈景润越来越有名的现象。 该数据为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分别输入全文检索和题名检索,检索词均为 “ 陈景润 ” ,跨库检索包括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数据库和年鉴数据库,检索日期为 2008 年 12 月 13 日,其中有少数一稿多投的情况,均不作详细区分。
14394 次阅读|37 个评论
拟定二级教授标准,兼论职称评定标准里面不应该有什么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7-3 19:40
孤魂的文章俺们推荐得比较早,以至于忘了,还想再推荐一下,系统告诉俺已经推荐过了。 他讲的问题很普遍,在这类职位或者职称的评定原则确定方面,不能做成一个“点函数”,政策基本是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制订的,至少要做成一个阶梯连续函数,最好做成一个连续且可微的函数。 其实,类似二级教授的评定标准还是应该虚一点,如果太具体的话,究竟希望是指向谁往往在明眼人那里昭然若揭,会很可笑。 要相信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不都是笨蛋,还是能够认得出来究竟谁有学术能力和影响的。如果学术委员会成员确实 个个 全是笨蛋,根本分辨不出来谁有学术能力,那就先把学术委员会成员全换掉,然后再来评定这个所谓的职称。 1,至少在一个研究方向上或技术、工程方面有系统性贡献(如华罗庚的多复变函数论),或在某个研究点上有突破性贡献(如陈景润的“1+2”)。 【是“或”的关系,不见得要全面,占一个就可以。】 2,最好有组织和领导团队的能力。 【这个是最好,而不是必须,陈景润这等没有情商的人就喜欢一个人默默地研究,连学生都懒得带,难道他就不够格了?】 3,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地位。 【证据可以自己找,但是总应该有吧。除非你研究中文,这个不需要国际学术地位,中国的就是国际的。即便今天研究中国历史,也有很多海外学者在做,完全应该有交流,即便是黄仁宇这样的华人学者呢。】 4,会讲课。 ———————————————————————————————————— 职称评定标准里面不应该有什么? ———————————————————————————————————— 1,不应该有项目要求 项目是花钱的事情,当然,对于单位来说是拉来了钱,是正面输入,可是,我们极端了看这个问题,是否钱多就应该是一级教授呢?谁听到这样的标准都会觉得可笑。否则,按照福布斯的排行榜给教授职称最好。 本来,职称就是给学术贡献,其他都是瞎掰瞎扯。我们给一个没做过任何项目但是做出突出学术贡献的科学家一个好的职位,不会有人真的有意见。 2,不应该有获奖要求。 记得有次和同事谈天,说现在看获奖名单,得从第5名往后看比较准确,前面基本是领导和高人,都是对项目内容没有贡献的人。 况且了, 中国的奖项除了机构出于某种由上而来的评价而需要,各人在聊天的时候都会齿于说自己又得了什么奖了。 3,不应该 有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战略性布局能力的要求。 学科发展规范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对一个人做此项要求是可笑的,如果一个人就能做发展规划,那一定是往自己家里规划,学科全才在今天几乎不存在了。 一个二级教授就是一个能提出战略布局的科学家,中国的战略科学家得好几万啊,都战略了,谁战术啊,谁战斗啊?!
个人分类: 人论|7931 次阅读|20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5):独具慧眼识怪才——二记华罗庚
热度 42 sqdai 2012-5-22 11:00
科学家风采(15):独具慧眼识怪才——二记华罗庚
上个月的一篇博文里,谈到华罗庚先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伯乐们(见链接),本文想说说,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又是如何倾心扶持他的学生后辈的,作为一个突出例子,着重描述他与陈景润之间的交往。 五十年前,我进入中科院后,就听说,科学院有三大 “ 怪人 ” ,位居 “ 榜首 ” 的就是陈景润,有关他的种种传闻不胫而走,其中有两则比较 “ 靠谱 ” 的已写进我的博文里(见链接)。我当时就想,这位仁兄是怎样走进科学院的?此后,逐渐知道,主要由于华罗庚先生慧眼识怪才,为中科院数学所引进英才并精心培育扶持了他。 陈景润( 1933 年 5 月 22 日 ~ 1996 年 3 月 19 日 ),福建福州人。 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66 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 1+2 ”),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1978 年由于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杰出工作,与王元、潘承洞一起,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由于口才不佳,不善于教书而遭辞退。他的第一位恩师、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设法把他调回厦大管理图书资料,就在此时,他迷上了数论,迷上了哥德巴赫猜想,手不释卷地啃读华罗庚的专著《堆垒素数论》。那时两岸对峙,地处前线的厦门常有空袭警报,陈景润把这本厚书撕开来,进防空洞时也如痴似醉地、一页一页地阅读。不久,他发现这本书有可改进之处:第五章的结果可用来改进第四章的某些结果,并写成论文。 1956 年,他他在厦大的老师李文清经由关肇直把此论文转给华罗庚,华当即把此文转给手下数论组的年轻人审读,讨论后,陈景润的结果获得肯定。华罗庚非常高兴,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有想法、肯钻研的有为青年,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你们呆在我身边,倒让一个跟我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原来,华罗庚最喜欢有人跟他“抬杠”或对他的著作提出意见,指出错误。 这样,华罗庚记住了陈景润,邀请他参加当年的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陈景润到会场报到后,负责会务的王元立马把陈带去会见华罗庚。腼腆、木纳的陈景润见到华罗庚时不知所措,只是反复说着:“谢谢华老师!”“谢谢华老师!”久经沧海的华罗庚立即看出,这是一个内向孤僻却能一心一意做数学研究的年轻人,笑着鼓励他几句后,短暂的会见就结束了。 1956 年 8 月召开的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群英荟萃,当时顶尖的 15 位数学家做了 16 个综合性报告(华自己做了两个),陈景润在分组报告会上做了关于“塔内问题”的报告,讲述了他交给华罗庚的论文中的结果。华罗庚欣然采纳了陈的建议,在《堆垒素数论》再版时,将第四第五章颠倒了过来,补上了陈的新结果,并为此感谢了陈景润。 接着,华罗庚马上张罗着把陈景润调入中科院数学所。他也听到了有关陈景润有怪僻的传闻,但他毫不介意,说道:“ 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头苦干专做嘶鸣的科学工作者,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现的‘怪僻’、‘偏激’、‘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者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见 )。这些话何等精辟! 华罗庚想到:自己当年是一个小县城里的残疾青年,幸亏那批伯乐——唐培经、熊庆来、杨武之、郑桐荪、叶企孙等人的全力提携,才有今天。而今自己不也应该这样做吗?于是,他力排众议,在翌年把陈景润调入了数学所。后来,华罗庚说过:“当初调陈景润进数学所,也就是看重他肯于动脑筋。”陈景润也的确不负所望,几年之中,就在华林问题、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等方面屡有斩获,进数学所不到十年,轰动一时的“ 1+2 ”的结果就问世了。 华罗庚对陈景润有知遇之恩,陈景润视华罗庚更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数学界传为美谈。华罗庚除了给予陈景润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之外,还教会了他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陈景润曾经深情地回忆道:“我从一个学校图书资料室的狭小天地走出来,突然置身于全国名家高手云集的专门研究机构,眼界大开,如鱼得水。在数学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华罗庚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下,我在这里充分领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论研究成果,使我耳目一新。当时数学所多次举行数论讨论,经过一番苦战,我先后写出了华林问题、圆内整点问题等多篇论文。这些成果也凝结着华老的心血,他为我操了不少心,并亲自为我修改论文。我每前进一步都是同华老的帮助和指导分不开的。正是华老的教导和熏陶,激励我逐步地走到解析数论前沿的。他是培养我成长的恩师。” 从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陈景润两次出国访问、讲学。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每次出访之前他都要到华老家道别、请教。华罗庚曾当面对陈景润和陪同他前来的李尚杰说:“景润的工作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数学领域最好的成果。”陈景润则谦虚地说:“谢谢华老师,您过奖了,都是华老的栽培,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坐在一边的华师母忍不住插话说:“景润是够用功的,刚才你没回来,等你的几分钟,他还拿出书来看呢。 ” 华罗庚赞许地看着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华罗庚很少公开评议他的学生。他有那么多学生,说这个好,说那个差,都容易引起误会,最多在个别谈话时偶而说上几句。他曾单独对王元说过:“我的学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 1+2 ’。”当王元提起他的学生其它一些纯数学的结果时,他重复了一遍:“最使我感动的是‘ 1+2 ’。” 华罗庚对自己的得意弟子关爱有加。 1984 年,当他得知陈景润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时,华罗庚十分激动与难过,他说:“总不能让陈景润得这种无法工作下去的病呀!”他恨苍天之不公,自己却无能为力。 1985 年华罗庚出访日本前,曾亲自到中日友好医院去探视正在住院的陈景润,并对他说:“王国湘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检查我也可能患有帕金森氏症,等我回国后,咱们都在这儿住院。”谁知,这一面竟成了陈景润与老师华罗庚的诀别! 1985 年 6 月,华罗庚在访日期间猝然辞世的消息传来,抱病的陈景 润万分悲痛,泣不成声,他嘴里不停地念叨:“华老走了,支持我、爱护我的恩师走了。”在举行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之日,陈景润已是久病缠身,既不能自主行走又不能站立。数学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陈景润不要去了,但陈景润说:“华老如同我的父母,恩重如山,我一定要去见老师最后一面。”在他的坚持下,家人帮他穿衣、穿袜、穿鞋,再由别人把他背下楼。到了八宝山,大家建议他先坐在车里,等仪式结束以后再扶他到华罗庚的遗像骨灰盒前鞠躬致敬,但陈景润坚持要与大家一样站在礼堂里。因参加仪式的人太多,又怕他摔倒,只好由三个人在左、右、后三个方向搀扶支撑着他。就是这样,陈景润一直坚持到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结束。追悼会开了 40 分钟,他就硬撑着站了 40 分钟,一直在哭,在流泪 …… 。 这是何等感人的师生深情! 参考资料: 1. 王元,华罗庚(修订版),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 顾迈南,华罗庚传,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3. 百度百科,陈景润,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5.htm . 写于 2012 年 5 月 22 日 【链接】相关博文 1. 不拘一格 扶掖人才 —— 说说华罗庚身边的伯乐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2294.html 2. 科学家风采( 14 ):特立独行求真知 —— 记华罗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3724.html 3. 科苑轶闻 -6 : “ 呆头呆脑 ” 的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81156.html 华罗庚与陈景润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4575 次阅读|78 个评论
如果说陈景润先生也还不是大师,那么谁才能算是大师呢?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2-3-26 13:22
  陈景润先生的事迹和科学贡献在中国一度做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当然,这主要还是报告文学的作用,徐迟先生贡献至伟。   陈景润先生的成就在当时来看是不可思议的,毕竟,在那个环境之下还能读书钻研,实属难得。而在今天,我们有了更好的条件,但钻研的劲头却还不如当年的陈景润先生。   陈景润先生做哥德巴赫猜想到了1+2的地步,依然是目前为止这个猜想的最好结果。不过,陈先生之前也做数论中其他问题的研究,有几十篇论文发表,所以,其实1+2是他成果中较好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一个。   我很敬佩他!   但是,陈景润先生难说是大师。   我们对于大师的要求,除了他本人有无可替代的科研成果之外,还应该熏陶一大批人,“师”字,必与“徒”相结合理解才可以。   而如陈景润先生的老师华罗庚先生一般,弟子里只货真价实的院士就一堆,且其本人的成就也非常高,那就可以称为大师。我们如果对大师更加严格要求一下,还可以看到华先生其实在数学的多个分支上都有很漂亮的工作,而不仅仅限于一个方向,能够将学问融会贯通自然也是大师的一个表现。而从目前中国的科学家来看,做到这一点的还是少。   做出一个猜想,而在做猜想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新的思想提出来,而只是用原有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暂时还是不要叫大师的比较好。   陈景润先生倒是超越了这一要求,他在1+2的论文有陈氏定理,而且按照已有的说法,是他在证明过程中将古老的“筛法”用到了极致,这很有些大师的初步样子,但是距离大师依然还有距离。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大师有多个层次,我们对大师要求有时候苛刻,有时候似乎又很宽松有华罗庚级大师,有余秋雨级大师,也有韩寒级大师。啊?骗子也可以是大师?当然!能骗全国人民13年,容易嘛!   如此,也许可以解释大师在我国不断冒出的现象。   你想成大师吗?先定义好大师的判据吧!
个人分类: 人论|4766 次阅读|23 个评论
趣味数学和力学(JHX3)-"趣味数学和力学"选修课的开设
热度 5 jhxie2000jhxie 2012-2-5 21:17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写博士论文的期间,为消遣和放松我读了一点趣味数学的读物,如华罗庚的"数论引导"和陈景润的"初等数论"中的一些定理的证明和例题,还有其它的一些小册子(如克莱因的"几何的三大问题"),感到如果完全放松下来读严格数学理论,人们的理解力会大大增强,很自然地通过那迷宫般的证明过程,有时你象是在聍听一段美妙乐曲或驻足于一幅大师的画作前,而久久不愿离去,回味无穷.原来有如此美妙之物,不禁拍案叫绝,分享的人在哪里呢?牵着我们4-5岁的孩子,我边走边与他聊:蚂蚁家在哪里?鸟为什么会飞?偶尔也会转到数学上来--有没有最大的数,有没有最大的素数?没想这么大的小不点竟然也能懂得根号2是无理数的证明!在那个暑假里,每天的下午用一个多小时与孩子做数学游戏,如找宝藏,破迷宫啊等.大人和孩子玩得都很开心,那笑声好象要把房子撑破似的!每天最怕的时间是下午孩子纠缠着你要做游戏,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找糖果果!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学校里我的主要任务是一遍又一遍地讲理论力学(A,B,C,M),学校又要求同一门课必须统一考试,能讲授的内容限制的很死,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容易产生疲倦情绪.为了活跃一点气氛,我在课堂里做了几个与力学原理有关小魔术和一些小实验,还买了一点小玩具,带到课堂上摆弄摆弄,效果果然不错.后来干脆把"趣味力学"报了选修课,讲了两遍以后,又把课名字改成了"趣味数学和力学",这样就把自己对趣味数学的兴趣也包揽在内了."趣味数学和力学"选修课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春季)开一次,现在已开设5次,每次有大概50-60名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生选了本课.而且每次都有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趣味的数学和力学问题,不断地丰富了本课的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数学和力学中一些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及科学意义,同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欣赏到那令人陶醉的美感,这确实是一件值得一试的事. 趣味数学和力学教学大纲.pdf 趣味数学和力学考题(2011).pdf
4204 次阅读|7 个评论
陈景润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
pukin 2012-1-12 08:10
毛泽东曾经半夜下指示要给他看病,周恩来亲自安排他的工作,邓小平给他解决住房问题,贾庆林、习近平同志又安排他的修养。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陈景润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大众教育还是要精英教育?
热度 1 bbyingjin 2012-1-4 16:37
我说还是精英教育,为什么是精英,因为科学是精英创造的,因为世界上99%的科学贡献是1%的科学家做的。我们再说我们一直要说做一流的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个个都是精英,而中国的一流的大学都是大众式的精英,学生都不是一个档次,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哈佛的精英是独立的领导学术的精英,可能教育出许多失败的例子,但是没有一个教育模式是适合所有人的,总是要淘汰一些人,选拔出一些人,而哈佛大学选拔出精英,在社会上是起支柱作用的。就像美国的助教一样,我花钱请了50个助教,最后升为教授的只有3个,我的目标不是保证这50个人有饭吃,而是保证这3个教授一定是精英。 这个社会也是由精英主导的,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早就完了,第五次剿共就把中国共产党灭啦。如果没有毛泽东,能有文化大革命吗?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吗?文化大革命是人民要求的吗? 我们再看学术,中国的数学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华罗庚,一个是吴文俊。如果没有华罗庚,有王元,陈景润吗?中国国内的数学家哪一个不是华罗庚的徒子徒孙。没有华罗庚有中国的数学吗?我们再看看王元培养的张寿武,他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培养的中国徒弟遍布在哈弗大学,高级研究院,普林斯顿。中国数论的领军人物田野也是他的学生。也许王元他的培养方式只有一个人成功,许多人失败啦,但是这个人的作用,远远大于培养100个平庸的人起的作用。 我们看看大众教育会造成怎样的结果?首先搞清楚中国的大众教育是什么?那就是统一化,在高中只看总分,在大学只看总分,在研究生阶段只看论文。怎样能得到高分,或发表好的论文呢?那就是听话,为什么?在高中老师让我们写作业,我们就要写作业,不写作业的人学习成绩就会差。也有人不写作业但成绩好,但是他们的秘诀就是认真听课。那些不认真听课的人成绩一定不好。但是我们好好想想,如果你是精英,你觉得你的那些作业都不值得做,我有更重要的发现。老师讲的课不一定对,我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你想要你的想法的话,你就会变成差学生。如果你听话的话,你现在是优秀的学生,但你失去了创造力。 我们再看研究生的论文,你也要听导师的话。如果你不按这老师的去做,你做的肯定没有老师做得好,你再优秀没有经验,前几次一定失败,于是你写不出论文来。如果你按老师的去做,你可以写出论文来。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当你自己研究失败了99此后,第100次成功啦。他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你按老师的说法写了100篇文章。如果你做了前者,你很快就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问题能力。如果你是后者,你一旦离开导师,你什么都不会。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不给失败人一个机会,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太想成功,不想失败。其实失败也是一种教育
337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需要三个能力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10-15 12:38
  俺在武夷山老师博文后面留言,说人应该有三个能力,其实,想来应该是科学家的三个能力,人的能力应该还有所不同些:   1,发现客观规律与“主观规律”的能力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句话说明发现“上帝”创造出来的复杂客观规律是何其之难,你所发现的往往也就是无限接近客观规律而已。   而科学家的天职就是要发现客观规律,尤其是自然科学家。   同时,为什么一直在争论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究竟算不算得“科学”这个问题,其实因为在这些领域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主观的缘故,与上帝的关系不大。也所以,反而是在这些领域中一些特异现象更值得研究,也许因为其主观性更强的缘故吧。所以,有时候,发现一时存在的主观规律也很有意思。   2,文字或口头表达能力   这第二个能力其实是看上去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它是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即便你第一个发现了规律,但是囿于表达能力的局限,很可能让人无法理解你发现的价值和意义。   大家都知道陈景润是衲于言的,和人交往,甚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陈景润先生做的是数学,可以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成果。而他一生总计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包括那篇著名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到1+2的论文。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在某些程度上弥补口头表达能力,不一定人人需要象伊索或者“国王的讲演”中的男主角那样,从一个磕巴变成讲演十分流利的人,但是,人总要寻找至少一种表达方式,将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   科学家发现了规律,接下来就是描述规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规律,表达能力不可或缺。   3,使内心强大的能力   人年龄越大越会往唯心主义的泥潭里走,这一点大概是一个趋势,几乎是无法遏止的。   比如,公正在哪里?真相在哪里?它不在法庭里,因为法律只讲证据;它同样不在记者的报道里,里面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真相,最后,它只能在每个人的心里。   于是,我们就得使自己的内心强大。但是,什么叫内心强大?这个这个,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我一下子说不好。
个人分类: 人论|463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科院院士林群:我和陈景润当年的那些事
热度 11 林群 2011-8-19 20:34
一期院士访谈回顾: 中科院院士严陆光:成功离不开父亲教导 视频 林群:我并没有什么成就感 视频 腾讯科技讯 7月11日上午10:00到11:00,中科院院士林群先生作客腾讯,林老先生多年来从事数学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算法。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 科学 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这些荣誉让无数人惊羡不已,然而,林老却认为:我没有那么好运气。 图为中科院院士林群先生(右)嘉宾主持郭桐兴先生(左) 【郭桐兴】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光临院士访谈栏目,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 科学 院院士林群先生,林老师,欢迎您! 【林群】 您好! 【郭桐兴】林群,1935年生于福建,1956年毕业于厦门 大学数学系,随即来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计算数学,特别是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算法,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今天我们请林群先生谈的内容是漫谈自己成长的道路和人生的感悟。首先请林老师谈谈您的人生成长的经历好吗? 【林群】我恐怕应该把自己放在我这一代人之中来讲。我们这一代,我是解放后进入高中,然后读完大学,然后再到中科院来,在解放初期,大家都知道,是我们中国重建时期,教育科学都在重建之中,尤其是当时我们是全面学习苏联,教育质量方面,教育水平方面,应该是可以的。我很有幸在中国重建教育科学中成长出来。特别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全面引进苏联的教科书,苏联的教科书确实是高质量,这一段学习应该为我们后面的一生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郭桐兴】林老师,请问,您小学和中学在什么学校? 【林群】 我小学、中学、大学都在福建上的。小学的时候不太稳定,因为当年八年抗战,到中学的时候比较稳定,尤其是解放初,重建时期,我们的教育质量有很大提高。我有幸在福州 一中念书,福州一中在全国也是有名的,它有非常好的师资,福州一中培养了很多人才。 【郭桐兴】也是一个重点中学。 【林群】 省级最好的重点。因为它的升学率最高,而且现在都喜欢讲院士,我们在中学有十几个院士,同班的同学,同年选上的。所以,在一中应该相当好了。 【郭桐兴】您指的是当年跟您同学现在一起选上院士的。 【林群】我们班就有两个,其他班还有很多,现在大概有20个。 【郭桐兴】很厉害! 【林群】福建一种有非常好的传统和师资,生源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他考试比较严格,在这个情况下,中学还是能够从老师那边得到一些启发,学习方法对以后念大学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 【郭桐兴】林老师请您谈一谈,在您学生时代,您感受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林群】 我念中学的时候,念初中、小学的时候,因为当时抗战,小学生也不懂得,到念高中以后,因为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我们的老师有个特点,讲课的时候,大概是半堂课把课讲完,半堂课讲故事,讲感受,讲科学家的故事,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是说,不是塞你很多东西,半堂课就把中心内容讲完,剩下半堂课启发我们。中学的教育,我还是很有幸的,在福建上最好的学校。 【郭桐兴】您能谈谈,您是怎么喜欢上数学的吗? 【林群】 中学老师,数学老师都非常好,因为讲了很多故事,使我们的数学兴趣加浓了,他讲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使我们无形中对数学家很敬仰,这个对我们后面的选择都有密切的关系。 郭桐兴: 【郭桐兴】这是在初中还是高中? 【林群】 主要是高中。刚刚解放我就进入高中,很有幸受到中学老师学风、校风的熏陶,打下了对数学训练的比较好的基础。 【郭桐兴】您现在还记得您当年的数学老师吗? 【林群】 我当然记得,他已经去世了,他不是做数学的,由于他中学突出的成绩,把他调到福建师大当教师。那个时候他最主要的特点是,半堂课讲课,半堂讲故事。我想今后我们比较理想的应该是这样的,不爱满堂灌,把学生搞得晕晕乎乎的,让学生很轻松的得到很多知识,很多启发。培养很多兴趣,不只是数学是这样,化学教师,物理教师都有这个特点。原来我们以为化学是非常烦琐的,各种化学方程式,化学老师把化学讲得生龙活虎,物理也是这样,我们班很多同学去学化学因为受他的影响。我学数学,当然对化学也非常有兴趣,一个好的学校,好的师资,至关重要。什么叫好的师资,恐怕不是满堂灌,而是能够把长的课程说成很短,而不是把短的说成很长的。现在包括大学的教师,如何把十行讲成一行,而不是把两行变成十行。要把书讲薄,而不是把书越讲越厚。这恐怕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 【郭桐兴】作为老师来讲,是要培养学生对这个课程的兴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学校,在老师来讲。 林老师,请您谈一谈您在学生时代感受最深的事情是什么?除了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精彩,用半堂的时间讲正常的课程,用半堂时间讲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启发和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还有什么事情让您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呢? 【林群】 实事求是,我觉得这个印象够深的了。 【郭桐兴】您认为家长对您的成功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林群】 家长恐怕不起很多作用.前两天,几个中学生来看我,我就问他们,家庭情况以及影响。有一个人,他考北大,考了694分,他说他家是工人,没有人管他。在我收的研究生里头,非常好的一个学生,我问他,你怎么学得这么好?他回答的很简单,我父母是农民,不识字,我没有地方问,我靠自己。关键恐怕还是自觉。好几个学生,有的家里是教书的,环境还可以,他们自己说,他们都是靠自己,听老师的。有一个学生保送到北大,那个学生非常优秀,我问他,你讲讲你的经验,你为什么学得这么好。他讲的话出乎我的意外,他觉得,就是要听老师的,老师叫你念什么你就要念什么,不要好高骛远。我的体会跟他很相同.我不觉得现在要独立,因为中学、大学还是学习阶段,不能过多强调独立性。像四中有非常好的老师,他们会引导你,就是听老师的话。我看这是很成功的例子,我很赞成四中这个同学讲的。中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自以为是,自己觉得自己有什么本领,超越前人的经验,还是应该接受学校的传统的影响。 【郭桐兴】学生时代,尤其是中学时代,应该以学习为主。主要是听老师的话,把正常的课程学好,这是中学生最基本的任务。 【林群】 我也是这种倾向的。 【郭桐兴】下面请林老师谈一谈,您的人生感悟。 【林群】 我先从自己谈起,我们这一代,至少前一段还算幸运.刚才说了,刚解放,中国进入全面恢复时期,教育科学重建自己的体系,特别是学习苏联,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也不后悔,学习苏联是非常值得的,苏联有雄厚的科学传统,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苏联、俄罗斯是非常深刻的民族,当时学习苏联,是非常重大的措施,尤其是刚刚解放以后。进了大学,更受了苏联的影响,包括苏联文化的影响。我们听的音乐,看的电影全是苏联的,这个影响很大的。我毕业那年是1956年,党中央提出,全国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这个号召下,我有幸从厦门大学分到中科院来,这是一个转折点。到中科院来确实就是不一样。 【林群】因为当时中科院里,有世界最好的一些数学家,华罗庚最著名,吴文俊现在应该是中国数学领域第一号人物。还有我的老师从法国回来以后,他在中国领导中国的数学的发展。所以我有幸作为他的学生对我影响是很深的。 【林群】 还有一个,当时在一起还有冯康先生,这四位在当时也是最好的数学家,这四位堪称国际一流的人才.能够在他们的熏陶下,还是受到了很多影响的。当然,同时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场政治的大运动,从57年开始,访右运动,大跃进,接着文化大革命,政治风暴席卷全国。业务工作完全停顿下来,而且受到很大的破坏。当然这个文化大革命十年,很幸运。十年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把四人帮赶走了,在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虽然说有十年跟大家一样的经历,但是终于还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而且实际上是我们中国最好的时机,经济上最为发展,科学上最受重视,应该说文化方面,也是提倡和谐的时代,这应该是中国最好的时机。虽然我现在年岁大了,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很幸运的。 当然,这里头,每个人的性格会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不是我一个人经历的,例如陈景润。 【郭桐兴】您能不能结合着实际的例子给咱们观众谈一谈,环境和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当年陈景润的工作环境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 【林群】陈先生当时处在整个政治气氛,左的思想非常严重的时候,当时努力做业务受到了批判,陈景润就在这个时期做出他最好的工作。所以说环境并没有影响他的成果,而他个人性格的这种魅力,性格的坚强性顶住了一些环境的困难,他宁愿一个人装病躲起来,他有一些伪装,用伪装取得了他个人能够做数学的空间和时间。比如说把他关在专政队里头,白天得劳动,晚上他就把被子捂起来,拿一个手电筒在被子里头算他的事情。有一次专政队的人员发现陈景润没有了,马上动员大家到处去找,怎么找找不到,最后有一个队员看到床上有一个被子,打开一看,看见陈景润在里面。他经常这么做,但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经常去劳动,有一次我跟他在一块儿劳动。 【郭桐兴】当年,您是不是也在专政队里? 【林群】 我没有在专政队里。但必须去劳动,去劳动的时候,我就在最靠墙,他在我旁边,他跟我说,我们调换一下床位,因为晚上我可以用手电筒工作,我在这边睡觉,他用被子盖起来。一样的环境,他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白天劳动,晚上就睡觉,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我的学生有几个是完全一样的环境,但是大部分学生是这样,白天教书,晚上休息,这很正常,无可非议,可是我有一个学生白天工作,晚上学习。这个学生比其他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他现在是教授、博导也是基金的获得者。另外几个,我不是说这几个副教授不好,这几个副教授能力可能非常强,但是他按照正常的生活不能付出加倍的代价。好象是陈景润我们都是一起,他也从厦门大学来,为什么成绩有如此区别呢?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做出最好的成果。这是因为他付出过代价。我们觉得白天劳动,晚上休息。他白天劳动,晚上不能影响别人,还怕别人知道,用被子罩起来,手电筒在里面算。四人帮赶走了,我们中国科学进入春天了,那时候他作为厦大的官农请回厦大,我正好和他一个火车回厦大,在火车上,白天他工作不用说,晚上怕影响别人,他再度用手电筒围起来在里边工作。 【林群】到了厦大,我跟他住在一套楼里,我在这间,他在那间,他那间,你随时醒来,他随时在工作。你不能说全怪环境,现在很多人说,我为什么我的工作质量不高,因为现在国家要求我,部门、学校要求学生写文章,我要应付这个文章多,所以我只能保证数量,不能保证质量。 【林群】现在我生活在这个地方,我要搞很多关系,所以我不能全力以赴去工作,我必须搞好关系,去喝酒、聊天。这个都是道理,但是还比不过陈景润的,陈景润那个环境工作,人家说现在环境这么好了,你受到那些压力,这个压力,每个人都能顶得住。实际上也有不少人能顶得住。所以我们大家不要原谅自己,我自己经常原谅自己。文化大革命,我经常跟学生说,我跟你们不一样。大跃进、四青、文化大革命里头,张景中是北大毕业的,他当时被错定为右派,到新疆劳改,他的环境跟你怎么能比呢?他在劳改的环境里,仍然不断的积累数学,不断的写文章,虽然文章不能发表,他积累的这些研究工作的经历,使得四人帮下台以后,他就准备好了全部潜力发挥出来,现在他能选上计算机系的院士,教育应该是中国普及协会的主席。公认的是我们最好的教育家,他比我强得多。为什么呢?环境不如我们。我们怎么说没有去劳改,我们也有去劳动,但是不一样。我们还在北京 ,他到新疆去。他受过多少困难,他能够坚持下来。所以,也不能说完全原谅自己。 【林群】我觉得性格比智力要重要,智力要差不多,陈景润的智力当然也不差,但是智力跟性格比,最后以性格取胜。智力好的人有的是,但是性格上的欠缺,可能就是没有办法了。 【郭桐兴】您跟陈景润是校友。您能跟我们讲讲有关陈景润的故事好吗? 【林群】 刚才讲几个例子就是这样的。当时因为他身体有很多病,他当然并不把病当回事,而是把病当成搞工作的一个遮盖布,他正好趁着这个病可以自己做科研。他就是病号狂,你不能在病房开灯工作,他就在走廊里找到灯光最亮的地方,厕所里灯光最亮,拿一壶开水,拿几张纸,就在这里算下去。虽然我不知道他算多长时间,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他都坐在那边,到天亮,他才回去。他一般坐一个礼拜,七天七夜不睡,七天七夜做出来,身体垮了,身体好了,又开始做问题,基本上是这样的状态。因此他的身体受到很多的摧残。他在63岁就去世了,他整个的能量都消耗掉了。去世的时候,像一条线一样,非常小,全部精力都付出了。而且他去世前十年基本上就要住院不能工作了。 【郭桐兴】他经常连轴转? 【林群】 他控制不住自己。 【郭桐兴】典型的工作狂的状态。 【林群】 我们现在很多人一个人一间房子,每个人都配备着计算机,各种图书,但是因为可能这有一个问题,因为给你更多的活动机会,于是你不肯坐下来.陈景润除了自己算,没有别的出路,没有别人交流,也没有外国人进来,就只有在图书馆看书,为科学献身。 【郭桐兴】通过您谈的陈景润和张景中的事迹,现在我们的环境肯定比陈景润当年的环境要好很多,但是能做出陈景润那样的成绩的人反而倒少了。看起来环境和人的关系,人的主观是非常重要的,是起决定性因素的。 下面您能不能谈一谈,努力和运气之间的关系? 【林群】主观是重要,但是很多人主观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走错了路,运气不好还是一事无成。现在很多人宣传歌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于是很多城市的,农村的,工厂的都要做歌德巴赫问题,多少人做了多少年,都是错的。用陈景润的话说,上天是可以的,但是你想骑自行车上天是不可能的,你必须用火箭上天.陈景润有幸到了中科院来,在华罗庚这个群体里,无形的影响下,华罗庚其他学生都在这里面走了很长一段路,摸索了一段方法,陈景润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在这个火箭上再加一些更高的方法。正确的路子,正确的途径,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你凭空想,有不少人从农村来,也很穷,把被子带着,坐火车也是坐了多长时间,然后就写一个大字报要求挑战歌德巴赫问题,就睡在墙角下。这跟你个人的运气有关系。我相信陈景润不在中科院的话,工作还是很有限,他不会去做歌德巴赫问题,因为他没有这个基础。 到中科院才有可能。比如说现在我们华人里头,一个陈始珍一个吴文俊相继100万多将。吴文俊是在交叉理论的成就。两个都是从数学上做出巨大的贡献,然后都转到跟计算机有关的数学上。在交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我们整个数学甚至整个未来的文化。像这样重大的工作就得了奖。因为他的方向是对的。当然他可以继续做出纯粹数学贡献,但是我相信,数学机械化改变我们的脑力劳动,改变我们数学上的体力劳动为脑力劳动,这为整个未来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新的文化前景,人类新的指向。这个影响恐怕比纯数学的影响还要大。 吴先生是在前面工作,他是在法国做的。回国也继续做,但是关于数学机械他是在国内做的。国内有国内的优势,因为在国内受到中国发展史的影响,中国数学史跟西方不太一样,强调构造性方法,吴先生受构造性方法,传统的影响。他能够取得数学机械化的成果。原来是初等学校,后来是高等学校。 【郭桐兴】相比而言,以前的数学相当于手工作业。 【林群】 很大一部分是手工作业。不是像胡先生这样的革命性思想,应该是系统的,机械的程序化方法而产生新的结果,而不是靠动脑筋,想出偏的东西,这个东西能做的问题,但是这个东西不是一个系统的生产结果的方法。吴先生对他的评价是革命性的思想,使得这个领域革命化了,根本的改革、变化,根本的革命。这就是说,他的方向对,这个方向对,他得诺贝尔奖不是偶然的。不仅仅你要努力,你还要学好正确的道路。这个也是好运气的。因为你走哪一条道路,我记得吴先生文革前开始注重生物数学,但是他后来还是跟中国的传统结合在一起。 【郭桐兴】生物数学是什么意思? 【林群】 生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不能光由实验处理,比如说很多细胞、DNA的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怎么处理好,这应该由数学来处理这些数据。当然那里很多结构,应该有什么样的几何结构,这个据说跟数学关系很大。 【郭桐兴】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物当中出现的计算问题。 【林群】吴先生有一个特点,他不跟着外国人做。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年轻人跟着外国人做,这当然也是一个路子,因为外国先进的地方,我们当然应该学。但是恐怕不能完全跟外国做。杨振宁先生回顾他的一生,他第一项工作是得了诺贝尔奖的工作,这个工作只能在美国做,因为是物理实验,出现很多现象,最后由实验证实。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做这个实验。他认为,他得诺贝尔奖这项工作只能在美国做。他后来做了数学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可能更有影响。以他命名的一个方程,这个方程在数学引起很大的发展。而且他是物理的问题,这是属于思维问题,哲学问题。他这个工作在中国也能做。因为他主要靠这些思想,靠他的思考,而不需要靠实验。我想吴先生这个工作可能要学习外国。也不是说跟外国人做最有前途,我相信,我们华人的世界历,吴文俊是最领先的,因为他们两个人首先是数学能够得奖。当然以后还会有很多人研究这个问题。 吴文俊非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郭桐兴】一个人如果想在事业上成功的话,大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一个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运气,还有要加上自己主观上的刻苦努力。 【林群】 性格和刻苦努力。 【郭桐兴】这几种因素加在一起等于是成功。 下面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您最喜欢的人生格言是什么? 【林群】 一个时期的工作,会影响你形成某一种观念或者是信念。我说实在话,我自己在研究方面并没有什么成就感。有一点,我非常注意一点,不管你做什么,学习也好,研究也好,一定要刨根问底,通俗的话叫做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决心,比如说一定要刨根问底,水落石出,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你没有刨根问底,你没有做到水落石出,你就不能停止,你必须继续追求,直到一些事物浮出水面,使你一目了然的时候,你才能够甘心。这个大概是我喜欢的格言。当然仅供参考,因为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吴文俊我认为是最成功的人。陈景润也是非常成功的人。张景中也是非常成功的人,我当然并没有这样的成就,但是我自己做科研,做教育的经验总结出来,要寻根刨底,水落石出。 【郭桐兴】执着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意念。林老师很谦虚,从您简历当中看到的您获得的这些奖,89年您就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成就荣誉奖章。还有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从您获奖的情况跟您谈的情况,我认为您是非常谦虚的,这种精神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您在数学领域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成绩。 我看您简历上介绍是研究计算数学,特别是微分方程的高性能,高效率算法,这个大概是什么意思? 【林群】同样一个问题,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算法可能要算一万年才能算好。有的算法几分钟就能算出来,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不是说哪个问题拿来,随便找个方法凑上去。一万年告诉你结果,那有什么用处呢。在众多的途径,你要比较各种各样的途径,然后挑出一个最好的途径。我们只是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的,而且是快速的方法。使得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取得结果。这个也是一个无止境的工作。 【郭桐兴】您能举个例子或者是打个比方说一说吗? 【林群】 比如圆周率,当然可以把圆周不断细分,你算了一万遍,你可以得到四位有效数字,可是如果你找了好的算法,你可以一百个变形也能拿到世界算法。我们也是这样,一百遍加一百遍组合就可以产生一万遍产生的进度。就是快速的,高效的培养结果。这个可以各种各样的算法找到一个更好的算法。 【郭桐兴】这个意思是不是跟原来宣传过的优选法,跟那个有点类似? 【林群】优选法是做得非常大的贡献。我们老百姓千家万户不知道,做事情不是盲目做,你必须选出一个更好的方法。一个妇女早上起床,是先叠好被子,梳好头,然后烧好水,然后再刷牙,你必须在烧水的同时开始刷牙,把时间分配很合理,这样使得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内容。 【郭桐兴】尽可能用少的时间做更多的工作,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林群】 同样的时间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了,这是科学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郭桐兴】您能不能对青年人谈谈对他们的希望和建议。在求学的路上和工作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林群】要战胜环境,刚才说了,你家里不是搞教育的,不是搞科技的,你就可以搞得更好,因为你没有地方问。这是不少学生的成功经验,因为家长不懂,没有地方问,靠自己。现在大家都非常担忧,家长们影响到学校教育部门,都是希望孩子成龙。让他受各种训练,让他没有业余教育,没有思考方法,只为了争取进大学。刚才说了,当然你说,现在没办法,不进大学怎么办?那陈景润怎么办呢?张景仲怎么办呢?一样有办法。刚才我举几个好学生,他们怎么办呢?他们跟老师学,也不要参加什么班。老师怎么教你,你在老师的范围内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他也可以保送北大,他可以考到694分,这些人并没有进各种班。所以不要拿这个借口,家长很可怜,什么时候中国的家长能够清醒过来,能够放开孩子,不要管孩子,让学校去管孩子,不要参加各种训练班。让他们更自然的按照兴趣发展。这样对他们一生的前途无量。不要顾及环境的问题,陈景润怎么做,四中学生,五中学生,他们并没有上过班,家长也没有管他,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早起,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晚睡。他该睡的睡,该玩的玩,该做的做,结果他比谁都成功,保送北大,考取北大,能考高分。 【郭桐兴】今天我们很荣幸听到了林老师非常精彩的讲述,把您的人生的一些感悟,一些感受跟大家谈了,让我们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同时,我们也感谢大家收看我们的院士访谈栏目。我们在下一周同一时间再见!谢谢大家观看! 【林群】 谢谢!
154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江青居然救活陈景润?真的吗?
热度 8 zlyang 2011-6-4 16:00
江青居然救活陈景润?真的吗?
江青居然救活陈景润?真的吗? 江青与毛主席 http://zhaoqingwei.blshe.com/post/6424/179078 人民网文史《文史参考》 江青曾帮助陈景润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8819/206832/13823736.html 江青用哭腔对我难过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 江青曾为陈景润流泪 向主席建议救活陈景润 http://www.022net.com/2010/12-13/511348233332527.html 简要内容:1973年2月,陈景润感到身体不适,在去医院的路上遇到了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罗声雄。陈说:“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罗问:“论证过程有问题吗?”陈说:“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
196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鲜为人知的陈景润住院的故事
热度 1 bmzy 2011-5-26 14:20
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起床以后,洗漱,吃了早点,照例到办公室看文件。她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我国对数学上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有重大贡献、震惊世界的数学家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文章大体是这样写的: 陈景润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勇敢地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钻研,进行了无数次的运算。他把全部心智贡献给了这道很多外国数学家都未攻破的世界性难题。他的论文发表后,在国际上反映非常强烈,被外国著名数学家称之为 “ 陈氏定理 ” ,一个外国科学家给陈景润写信说:“你移动了群山!” 就是这样一位被外国科学家交 口称赞的伟大数学家,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太糟糕了。他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这个小小房间还缺一个角,原来楼下锅炉房长方形的大烟囱从他的3楼 房间中通过,切去了房间的六分之一。窗子用报纸糊得严严实实。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小屋空荡荡的,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 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一起翻起来,当桌子用。由于房间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很污浊,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嗽不 止。还经常腹胀、腹痛,有时难以忍受,他的两眼深深凹陷,面色憔悴,精神萎靡不振。 记者觉得屋内光线太暗,拉电灯绳想打开电灯,但拉了几下灯也没亮。陈景润告诉记者,有人用老虎钳子把我这个房间的电灯线铰断了。我看书就点煤油灯。他笑着说,不要电灯,电灯麻烦,用煤油灯一样工作…… 江青看完这条迟到的消息以后,立刻打铃叫我进她的办公室。 我进入她的办公室,看到她拿着一块小毛巾正在抹眼泪,因为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所以不敢问她这是怎么了。站在她的旁边,等待她先说话。那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谁也不说话,安静得很。 过了一会儿,她拿起那份《国内动态清样》,手哆哆嗦嗦,眼含泪水,慢腾腾地对我说:“小杨呀,你看到这份清样了吧?” “看到了,我还看得很仔细呢。”我回答。 “你有什么感受吗?”江青试探性地问。 “陈景润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数学专家,他的运算成果,不但对我国的数学领域是一个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工作、生活条件太差了。”我说。 我不知道江青问的是什么意思,是想叫我说陈景润的好话?还是想叫我说他的坏话?一时难猜透,所以我只是很简单地说了我的真实看法,然后,想听听她怎么说,不过看她的样子,是在同情陈景润,要不,她为何流眼泪呢? 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她还在不停地擦眼泪,也许我的话使她更加激动了。 她放下那份《清样》,用哭腔对我难过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她说了这些话就叫我离开了。 过了几天,江青又打铃叫我。我到她办公室后,她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 我接过一看是关于陈景润情况的那份《清样》,发现上边有江青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姚文元又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 江青说:“你看完了吗?”我说:“领导的批示我看完了。”江青说:“姚文元 ‘ 书呆子 ’ ,他的批示文不对题。你给迟群打个电话,告诉他赶快到我这里来,关于陈景润的工作、生活条件我跟他讲一讲,这是他负责的领域,我命令他快快来。” 我问她:“叫他到10号楼还是到17号楼?”她说:“快,快叫他到10号楼来。” 迟群当时任国务院科教组副组长,相当于科教部的副部长。 我从江青的办公室出来,立即 给迟群打电话,因为我以前没有跟迟群直接联系过,所以不知道他的电话,我就通过39局总机找他。当时,39局总机是全国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最好的总机。不 到半分钟的时间,就接通了迟群的电话。迟群原来和我都是中央警卫团的,很熟悉,通话以后,他很客气地问我结婚了没有?身体好不好?拉起家常来了。我说: “迟科长(原来他是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宣传科的科长,我对他还是称原职务),你别问这些了,江青同志叫你快到她这里来一下,她有紧急的事情跟你说,我们现在 在钓鱼台10号楼,我已经通知钓鱼台东门的哨兵了,快来,请不要耽误时间。” 他解释说:“我手头上还有一件事,等我办完了马上就到。” 我催他说:“什么事是轻重缓急你是清楚的,先到这里来,你的事回去再办好吗?” 他问:“老杨,什么事那么急?” 我说:“你来了就知道了,在电话里一时说不清楚,不要浪费时间了,快来吧。” 我从江青办公室出来,查电话,在电话里说来说去,已经20分钟过去了。江青等得着急了,打铃叫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生气地问我:“迟群现在怎么还没有来,看来他对我的命令也不在乎了!” 我解释说:“不是,我以前没有给他打过电话,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是叫总机查到的,所以耽误了一点时间,他马上就到,请你稍微等一会儿。” 我在楼厅等着迟群,半个小时后,他风风火火地来了。 我到江青办公室报告:“迟群同志来了,你看在哪儿谈?” “我出去就在门厅谈,事情紧急,就不要讲究什么谈话形式了,谈完了叫他赶快去办。他这个人办事能力是有的,也雷厉风行。” 说着,江青拿起那份《清样》就很快到了门厅。江青看到迟群,没有握手就叫他:“快坐下,我有急事跟你说。” 她说:“今天我看到一份材 料,使我心中很不安。”说着就把那份《清样》递给了迟群,叫他仔细看看。她接着说:“陈景润是我国,也可以说是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许多外国著名学者都为 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和伟大成果所打动。我们本来应该对他好好进行褒奖的,但是,你看看他的工作、生活条件多么差呀!不用说叫他搞科研,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 具备,可怜得很啊! 主席历来尊重知识分子,他说,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开了知识分子是不会成功的。即使是成功了,也不会巩固,有人对主席关于 ‘ 老九不能走 ’ 一句话有误解,理解为 ‘ 老九 ’ ,就是把知识分子排在了第九位了,这不是误解是什么?主席说的这句话是借用《智取威虎山》戏中的一句台词, ‘ 老九 ’ 指的是杨子荣,杨子荣是英雄,是这出戏中的主角。主席是把知识分子比喻作英雄、主角。你看科学院怎样对待陈景润的,我累了,难过极了 ,不想跟你再多说了,你自己看看材料吧。” 她激动得再次用毛巾擦了擦含泪的双眼,说道:“我委托你马上去了解一下是不是像材料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是那样,马上改善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你把了解的情况和处理的情况尽快告我!” 迟群表态:“我按主席批示和江青同志的指示,立即去了解和解决,如果材料讲的属实的话,我也是有责任的。听了你的指示,我的心也不安。” 江青着急地挥手说:“你不要再说了,快去快去!” 第三天,迟群来电话说:“经了解,《清样》讲的情况属实,我们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善他的身体不好和工作、生活条件不好的情况,请江青同志放心。” 最近,我看到一篇报告文学(《“猜想”报春 —— 中国知识分子的1978》,载《北京日报》2008年12月5日),文中说:“3月底一天的下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彻了中关村88号楼3层寂静的走廊,住在小房的陈景润也被惊醒了。一名身着戎装的彪悍男子在门外高呼: ‘ 陈景润同志,我是迟群,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了! ’ ……陈景润出来了……(迟群)恳请他马上去检查身体。陈景润死活不肯,迟群不得不亲自动手,强拉瘦弱的陈景润,把他塞进了红旗轿车。五六辆轿车浩浩荡荡地开进迟群的 ‘ 阵地 ’ 清华大学,几名专家立即会诊,陈景润患有慢性腹部结膜炎,并非要命的急症。不过,依照主席的指示,陈景润还是住院了。” 陈景润住院后,由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和卫生部一位副部长进行了全面检查、得到了认真治疗和疗养。他一共住了一年半的医院。   由于毛泽东的批示,周恩来的周到细致的安排,也有江青的过问,科学院、医院的具体工作,陈景润的身体、办公、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摘自作者长篇回忆录未定稿《杨银禄谈江青》。作者曾于1967年10月至1973年6月任江青机要秘书。
1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公平!很正常?
热度 6 zlhua 2011-5-13 13:39
今天是物工最后一场MIS课程设计报告会,总体感觉比上次要进步很多,除了开头和结尾的报告有点小遗憾,其他都非常不错。。。 认真思考发现,这些小遗憾其实都不是学生的问题,因为不管谁遇到可能都会出状况,何况他们都还是第一次经历。。。。开头第一个组和上周某一个组情况差不多,属于临阵换将。。。。而最后有一个组,则是著名的陈景润现象的现实版。。。。。。。 报告会结束宣布完成绩,有两个组的同学围站过来,想询问他们与第一名的差距究竟在哪。。。我指了指站在我面前的主讲人。。。差距就在这里。。。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但是有时候明明你准备了,但是机遇就是落不到头上,怎么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除了沟通还是沟通!!!是沟通出了问题。有些学生做了很多工作,但临上场就是倒不出来东西,而有些学生虽然倒得出来,但不得不承认,强中自有强中手,没有实践经历、或缺乏实践经验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又一次提醒自己,以后在做项目,特别是要求学生组建团队进行课程设计,一定要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人力资源的配置。。。让不同优势的人在这个团队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整体最优。。。 看到我面前站着的同样优秀的两个小组,我的思维开始漂移。。。。想起昨天发生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事情。。。 一个综合素质很不错的学生在参加实习单位的员工工会活动时,明明得分是最高,但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怎么突然就成了第二名了呢?通过打听,后来才了解并被告知可能是因为照顾老员工。。。他很郁闷,这不是奖金的问题,而是公平的问题。带着郁闷心情,他拨通了他指导老师的电话,这位老师接电话时恰好我也在场。。。。这个老师不愧为专家,不仅在专业上有一套,在做政治思想工作方面也与众不同。。。她很平静,面带微笑,没有任何责怪用人单位的意思,而是对他的学生说,在现实社会中,不公平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很正常。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承认你是冠军,在我们老师心目中你就是冠军。。。还说以后等他回来一定会陪他去HI歌。。。我听到这里,有些小感动。。。。。。这是一个拥有多么美好心灵的老师啊,永远把学生当成孩子、当成朋友的好老师!!! 我很庆幸,结识了这么一位好同事。。。好榜样。。。也让我更深刻意识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对公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刚出去工作的年青人普遍都觉得为什么自己在做工作,但好处都是别人在拿。。。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你只是关注了事情本身,而没有关注别人的认知。。。就好像有一次,我和同事打篮球。。。一位老同事走过来,笑着说,呵呵,小张,你还会打篮球啊!以前还不知道。。。是啊,很多时候,其实别人并不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所以就算你做了很多事情,如果缺乏沟通,或者沟通不好,都很容易让人遗忘你。。。。 呵呵,但是,也不必郁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被发现只是迟早问题。。。如果你选择沉默,那就你必须要具备好耐性,等待是选择沉默后的必然结果。。。。不然,那就从现在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吧。。。 其实,说实在的,我是一个喜欢追求公平的人,对于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和人,我有自己的度,超过这个度,我的选择是离开,我也曾自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呆,你为什么不能呆,不能忍?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不是别人,我就是我....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411 次阅读|15 个评论
陈景润的故事——揭开封尘30年的往事
热度 13 ZhangSuochun 2011-3-21 11:37
陈景润的故事 -- 揭开封尘 30 年的往事 张锁春 今日是 2011 年 3 月 19 日 ,是 陈景润 同志去逝 15 周年纪念日。 1996 年 3 月 19 日 陈景润 同志去逝,当时享年 63 岁,应算作是英年早逝,非常可惜!本人虽然与 陈景润 之间并不熟悉,没有在一起共过事;但却有过一次偶然接触的机会,在一起相处过短暂的美好时光。揭开早已封存 30 年之久的往事,也许是对故友人最好的回忆,作为个人对 陈景润 同志去逝 15 周年的缅怀! (一) 从一张集体合影照说起 1981 年 7 月 24 日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宾馆 第二排坐:左 1 潘鼎坤、左 9 陈景润 、左 10 秦天真、左 11 秦元勋、左 14 杜家瑶 第三排站:左 10 王政贤; 第四排站:左 6 任光耀、左 9 林德明、左 10 李作新、左 14 邱希春、左 15 纪桂阳; 第五排站:左 1 游叔中、左 10 张锁春、左 11 战同胜、左 13 余国联、左 16 陈吉斌; 最后:左 8 李鲁平、左 9 马则一、左 11 曹金洲、左 12 马玉林、左 15 蒋伯诚、右 1 常谦顺 1981 年 7 月 24 日 至 8 月 13 日 ,秦元勋教授应《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主编钱伟长教授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之邀请,在贵阳市花溪宾馆举办全国性的《计算物理学》讲座。实际上是《应用数学与力学》系列讲座第九期和贵州省自然科学技术讲座第一期联合举办的。 由于秦先生是贵州贵阳市人,这次贵州省政府举办自然科学讲座开讲,邀请秦先生为第一开讲人。为了造声势,扩大影响,秦先生还出面邀请中科院数学所的同事 陈景润 去助威。 陈景润 在“文革”后期巳名声大震,作者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一出版,家喻户晓。 1980 年那一批提升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全国闻名。这一张珍贵的合影照是讲座开幕式后在花溪宾馆门前的集体留影。 这次全国性的《计算物理学》讲座到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有 112 人。由秦先生主讲,作为秦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有幸我与常谦顺两人陪同秦先生一道前往,担任辅导员的角色。用的基本教材就是秦先生 1978 年 7 月编写的《计算物理学概述》。秦先生主讲,他只是提纲契领地讲几次,之后就是由我与常谦顺俩人每日间隔地仔细地讲。会后以讲座的内容为基础,进行修改和扩充,并邀请其它同志加入撰写,完成《计算物理学》一书的书稿,由四川科技出版社 1984 年 10 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计算物理领域内的第一本专著的由来。 这次是由贵州省政府举办自然科学讲座,贵州省政府极为重视,最高规格的接待,住在离花溪宾馆不远,当年为毛主席建造的别墅行宫“碧云窝”里。这是一个三层建筑,安排陈景润和随行的一位研究生姓丁住在二层,秦先生和随行的一位研究生住三层。我和常谦顺是每人住一个星期后轮换。整个一层除了外边是大会客厅外,内边就是卧室,大的卧室外边有一个小卧室,陪同人员就住在小卧室内,便于负责照顾首长的起居和安全。因吃的是“小灶”,就四个人在一起吃饭,这样使我也有机会认识和接触这位大名鼎鼎的 陈景润 。 ( 二 ) 陈景润的秘闻趣事 这次秦元勋邀请陈景润来贵阳助威,也闹出不少笑话:由于他搞的哥德巴赫猜想,没有几个人能懂,因此只能请他去给中学生、大学生去讲数学科普知识。一般的人们都怀着好奇的心理,也不是去听他讲什么,而是要看他长得是什么样子,其实与普通人并没有两样,往往是人山人海,产生轰动效应。 早就听说有关陈景润的很多“怪闻”,这次能亲自“领教”一下。真的名不虚传,他的确有些“怪”,比方说:吃的东西就与众不同。在省政府的招待宴会上,山珍海味他都不吃,尤其是极奇珍贵的“蛙蛙鱼”,每人一小碗。这些他都不吃,而他只 吃面条加橘子水 。一般人认为无法吃,而他就只吃这玩艺儿,你说怪不怪? 由于陈景润大名鼎鼎,贵州省政府对他照顾特别好,也不知道怎样照顾才是好了。有一次不知让他吃了些什么东西后不舒服,弄得他上吐下泻,严重到了“脱水”程度。这下子慌忙坏了省政府官员,甚怕捅出漏子,连忙给他打针、吃药、还挂了点滴输液,足足忙了一阵子,真是虚惊一场。 我们住在“碧云窝”,专供毛主席去视察贵州时住的别墅,可惜主席一天也没有去住过,这次却让我们去享受了。这里设有特供的“小灶”。有时吃饭人到齐了也只有我们四个人:秦、陈、加两个学生。饭后散步,有机会与陈先生闲聊,试探男女事,询问诸如这次回北京路过武汉下去看不看女朋友否?诸如此类问题,当时我们都知道他巳找到了武汉军区的一位护士,尚未结婚。他说直接坐飞机回北京,不能去武汉,要不去了难以脱身。他很随便、也很随和,善于健谈,有人情味,与一般人并无两样。 ( 三 ) 讲座的“附产物” 在讲座讲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纷纷提出,尤其是在李作新、马玉林等人的鼓动下:要求在结束讲座后能建立“ 计算物理学科联络组 ”,以便今后加强联系,进行学术成果和情报的交流,推动计算物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在 8 月 5 日下午四点 在“碧云窝”,由秦先生出面亲自召集部分代表,主持召开座谈会,当时出席者共有十人,具体商讨了今后有关联络事宜。这十人就成了正式的发起人 ( 秦元勋、杜家瑶、潘鼎坤、王政贤、任光耀、邱希春、李作新、马玉林、常谦顺、张锁春 ) ,“学科联络组”就是“计算物理学会筹备组”的前身。计算物理学科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开来。 张锁春摄于“碧云窝” 从左至左:常谦顺、秦元勋、张锁春 ( “黄棵树瀑布” ) (从左至右)前排:余国联、纪桂阳、马玉林、马则一 后排:曹金洲、游叔一、张锁春、李作新 ( 写于 2011.3.19 ,北京家中 )
个人分类: 追忆怀念|1682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解析数论的机会
热度 5 arithwsun 2011-3-4 09:08
解析数论,一直以来有两大问题,素数方程与L-函数。 素数,即我们中小学学到的质数,从乘法角度讲,相当于构成整数的“原子”。Goldbach猜想,即是一种素数方程问题,即方程的解集在素数集合里考虑。 Fields奖得主Bombieri在大筛法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从而给陈景润等一批中国数学家带来机会,先是我的师爷潘承洞解决了1+5型问题,王元解决2+3型的同时构造出了后续攻击路线的解决框架,包括1+4和1+3,最后由陈景润解决了1+2型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无法改进,是中国数学家目前为止最拿得响的工作,因为目前谁也做不出最难的1+1型。 王元先生跟我说过,大义是,数论就有这个特点,不容易做出好工作,但是一经做出,就会名动天下。 此处的1+2型,指的是1个素数+不多于2个素数,并不是某些庸俗的理解,要去研究什么1+2等不等于3。类似的有罗必达法则的0/0型,并不是说我们突破了小学数学,可以将0放到分母上了,而是有代义,专有特指。 素数方程方面,1998年Fields奖得主Gowers获奖之后,紧接着在整数方程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然后由Terence Tao(陶哲轩)和Ben Green推广到素数方程方面,这个推广,很不平凡,陶哲轩获得了2006年Fields奖,获奖介绍中,这个工作是排第一位的,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如果陶哲轩没有这个工作,可能Fields奖还要等几年才能拿到。 Gowers-Tao-Green的思想,将素数方程做了系统的突破,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线性方程组问题,唯独不能攻击Goldbach猜想。 我们不知道这个机会,是不是跟当年Bombieri的情况类似,他做出了基本工具的突破,能解出1+3,但是就是做不出1+2,最终是由陈景润想出了一个妙法攻克的。 即使不谈这种“偷机取巧”的机会,Gowers-Tao-Green的思想也非常值得踏踏实实地学习,真是很有可能值得后辈数学家们学习和应用三四十年。 为什么这样讲呢,素数方程方面,一直以来有两大方法:筛法和圆法。前者自古希腊时期就被发现,陈景润的工作,就是动用此法。圆法,则是英国剑桥的Hardy-Littlewood-Ramanujan发明,至今也应用了90多年了。 Gowers-Tao-Green,其价值地位相当于第三种方法出世,正是因为增加了新的理解,才有可能得到新的突破性结果。 我们稍做解释,Gowers-Tao-Green增加的是哪种新思想,这种新思想,除了素数方程的数论问题之外,亦很可能对其他数学领域也产生深刻影响。 经典解析数论在素数方程方面的研究思路是: A-Step 1. Summation Formulas (各种求和公式) A-Step 2. Equations Detect (方程探测) 经典数论分为代数数论和解析数论,一些懂解析数论的代数数论专家会笑说,你们解析数论就是成天“求和”,一个和式,可能有3、4个\Sigma号,说到点子上了。 求和并不容易,但是相对于更难的问题来说,又相对容易,所以“求和”就相当于一个台阶,万里长征的第一个台阶,有简单的,懂微积分就行,也有深刻的,需要复分析和傅立叶分析,甚至自守表示理论才能预见和证明的。 Gowers-Tao-Green在A-Step 1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台阶,即考虑整数、素数的随机分布性质。 我们一直认为,素数分布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但是这种随机性如何定义,如何应用,却是Gowers-Tao-Green才开始有严肃的数学解释,说起来,也就这十年间的事。 整数集合、素数集合的一致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其实早就是解析数论研究的一个主题,Hermann Weyl自言其年青时候的成名之作,即是关于一致分布的Weyl's Criterion。 这个主题,一致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虽然历史也有90多年了,跟圆法出现的年头差不多,可是一直以来并未像“求和公式”那样,应用于方程问题,多看作是一个有独立价值的问题。 确实很美! 中国解析数论专家,以前对这个主题有所忽视,我上学的时候,老师们都不太谈及,我还记得当年初次查到这个文献的情况,是在我们读模型式的讨论班上,为解决一个注记才查到的。 国内对这个主题最熟悉的,恐怕是王元先生,因为他将这个主题中蕴含的思想,应用到计算数学和统计数学方面,思想是数论的,结果不是。 现在,Gowers-Tao-Green的洞察,将这个主题思想联系到数论本身的方程问题,从而相当于在中间多制造了一个台阶,台阶多了,自然就把终极目标的难度降低了,思想贯穿了,自然容易获得结果上的突破。 解析数论的第一个台阶,求和公式,不容易让外人看出“美”来,我同级的一位研究生,选方向时,鼓动我跟他一块报解析数论方向,临到终了,他自己反而退缩不报了,原因是他去图书馆查了解析数论的文章,看到那么一大堆求和号,深感不对口味,弃之。 我只管方向,认为林子大了,什么样的“美”都可能存于其中,后来又幸遇诸位明师,将一个个求和号,能解说出内在的含义,含义明了,外形只是表象而已。 现在就更好了,在数论方程问题的研究之路上,第1层是求和公式,现在又新加一个中转站,第2层换作一致分布/随机分布公式,就比较容易让外人看出“美”来,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台球在台球桌上运动的遍历性,就是一致分布的习题。 Gowers-Tao-Green对一致分布的思想,有深入本质的推进,因为一致分布可以看作是0-阶的随机,要深入解决方程问题,0-阶自然不够,因此就要去研究和定义1-阶、2-阶、k-阶的随机。 这是一个好东西啊,能让人馋得流口水,可以预见,其应用将不止于数论,因为,随机性的研究,可以应用的领域太广了,密码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素数是随机的,从这个意义上,可想而知素数方程会有多难。所以,前面说到的这三种素数方程的研究方法,其共同点都是,先将素数方程,转化为整数方程。 这是经典思路: B-Step 1.先将素数方程,转化为整数方程。 B-Step 2. 然后求解整数方程,即,解集在正整数集上找,这个问题是较为简单的,属于高中奥数的入门级题目。 这个经典思路的法宝是,化难为易,求解未知必须靠较容易的已知,这是数学研究的基本之路。 Gowers-Tao-Green将这个过程中又做了一大改进,其中一个高招是,把素数方程转化到整数方程时,将整数方程的解集,不是转化到全部正整数集,而是转化到具有正密度的正整数子集。 我们仍然列一下: B'-Step 1.先将素数方程,转化为正密度整数集上的整数方程。 B'-Step 2. 然后求解正密度整数集上的整数方程,难度相当大,Gowers的开创性就在此处。 不知大家看出来没有,B'-Step相对于B-Step的高妙之处,B-Step 2的难度太低了,只相当于高中奥数入门题,结果就导致所有的难度都集中在B-Step 1上面,现在B'-Step 2的难度升上去了,但是仍然是能做出来的,有Gowers的结果在那顶着,自然,B'-Step 1的难度就降低了。 B'-Step 1所动用的经典解析数论结果,其实并不强,比起我博士论文阶段学到的那些来说,可谓弱了很多,就是因为思想突破,胜过了技术改进。 当然我们可以想到,思想突破+技术改进,就是机会,现在阶段尚只是思想突破,大数学家们勇往无前,忙得很,新领域往往如此,就给年青人们留下很多机会,技术改进级别的结果,或许谈不上伟大,但要说对得起博士学徒时期的辛苦,以此谋职业数学家之门,却是绰绰有余了。 说完了素数方程,现在再谈L-function,这个名词,就不那么妇孺皆知了。 很多学过微积分、复分析的大学生,甚至包括很多科学家们都会奇怪,数论研究的都是整数集合上的问题,也就是离散集合上的问题,怎么会用到分析学呢,还成了专门一个学科方向,解析数论。 其诀窍就在于L-function,它将离散对象,“粘”在一起,本质上也是求和,但是这种求和,不像黑沙子和白沙子混在一起后就再也不容易复原,数学上有更聪明的操作,可以把它粘在一起后,还能再复原回来。 学过傅立叶分析的人,就会知道,这个想法其实也就是傅立叶级数的妙处之一,当今的手机,一个无线频道有那么多人能够共用,就是这个道理,能合也能分。 L-function,确实可以跟傅立叶级数,进行一一对应,互相转换(L-function的系数就是傅立叶级数的系数),转换公式叫做Mellin Transform。不过,因为这种傅立叶级数的系数,都来源于数论对象,所以这种傅立叶级数,性质比较好,不仅仅满足平移不变性,还满足更多的群变换下的不变性,所以数论中就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说,叫做模型式或自守形式。 L-function中的最大数论问题,自然是Riemann Hypothesis(黎曼猜想)了,猜想L-function的那些未知的零点,都是排在一条直线上,乖乖的。 这个猜想,是数学界最顶级的猜想之一,列为数学千禧年七大问题之首。 数论对象,浩如星宇,但是我们猜想,这些对象生成的L-function,都满足Riemann猜想,可见这个猜想的魄力。 遗憾的是,至今证不出最简单的情形,也就是说,证不出来数论对象集合={a_1=1, a_2=1, a_3=1, .., a_n=1,...}时的情形,这个最简单的情形,就是当年黎曼的猜想原始形式,让后世数学家们极为叹服他的发现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定Riemann猜想应该是能推出Goldbach猜想的,但是目前谁也做不出来,或者还需要加上更深入的零点信息的猜想,但目前也是没人能推出来。 L-function还牵扯到另外一大类的重要猜想,或者曰,Langlands Program,就是要用“高维化”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数论对象跟分析对象、几何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还有很多只是猜想,即,有公式无证明。 前面说过,做方程问题,第一个台阶是求和问题,而求和问题,动用到高深之处,就是需要L-function的相关性质,所以可以说,L-function的性质,是整数方程研究的第0步。 这个第0步中,就已经蕴含了数学界的最大猜想和最大纲领。 我们有一种信念,数论对象的所有性质,已经蕴含在它的L-function之中。 自守L-函数的Riemann猜想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不是特别清楚,情况并不明朗,有一点可以非常清楚的是,它要动用相当高深的数学工具。经典数论,可以分为代数数论和解析数论,但是到了现代数论,一般就不能再这么分了,相比前两者,有两个更高深的方向,代数几何与自守表示,都是分析和代数兼具的。 这两个学问,论及深度和难度,可以粗浅地类比一下,大学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总共算作500页纸的工作量吧,每页纸要读1个小时,那么代数几何与自守表示,其中一个方向,光读懂基本知识,以大学本科数学为基点,就还需要再读4000页纸的工作量,每页纸的难度,据我个人体会,是大学课本的4~6倍。 这两个学问,因为如此,难也有难的好处,打个比方吧,跑道长了,才能起跑大飞机,大飞机只有在长跑道上才能飞得起来,如果你想成为数学上的“大飞机”,或者起码想试一下自己是不是数学上的“大飞机”,这两个学问就是非常适合的“长跑道”。 我曾经跟本系系主任一块出差,歇息的时候闲聊,他说自己很遗憾没有读下来一本“抽象派”名著,我当时尚是年轻,觉得无法理解,做论文做不到一流,但是读书,书是“死”的,就放到那里让你读,总有一天能读完吧。 现在,年纪大了方知系主任的感叹,数学上的集中注意力,是难得之物,集中不下来,书虽“死”也读不下来。 如果年青人有拼劲,就可以趁着年轻火力壮,把这些高深的学问攻下来,试一试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Langlands Program方面一直有新的进展出现,但是涉及到Riemann猜想,却少有推进。一些数学家认为,Riemann猜想在最近都不会有特别大的突破,原因是,要解决一个“大”的猜想,基本之路是,把它分解为数个“中等”难度的猜想,但是目前来看,这条基本之路上的人类足迹太少了。 凡事都得试试,没有足迹,可以自己往上踩啊,何况是这么重要,已经被数学界公认出顶级价值的猜想。再者说,若是有人能够一刀下去,把Riemann猜想分成数段,这一刀,已经足可以笑傲江湖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仅仅是Riemann猜想的零点信息,L-function的高维化之路,即,Langlands Program,亦会有作用于素数方程问题,比如Goldbach猜想。 高维化,会带来更多的求和公式啊,会带来更多的对随机性的理解啊,此处不能多说了,大家会意即可。 这些解析数论方面的机会,不可谓不大,是每个有雄心壮志的年青数学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 中国年青学者,在这条道路上应该是非常有潜力的,一者是,我们的前辈,华罗庚、陈景润、潘承洞、王元,已经给我们开创了直指高峰的胆魄,在我们的灵魂中打下了基因。 另外一点是,中国的数学传统,还是比较偏于分析的,中国的年青人在分析方面,相对还是有很好的训练,而在代数方面则普遍欠缺(是一个问题,本文不述)。 Gowers的Fields奖工作,是泛函方面的,陶哲轩则出身于调和分析,跟前辈Hardy一样,他们都不止是数论大师,更可以说是分析学大师,他们将分析功底,应用在解析数论方面,正是英雄找到用武之地,找到试金之石。 我曾经问过张寿武教授一个猜想,请他判断对不对,即,“大学本科时没有学到足够的代数课程,就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机会,无法从事算术代数几何”,他的回答是“对”。 他本人的例子,也验证了这个猜想,他虽然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但是他本人有一个极好的机遇,从大一开始,就给他的老师汇报抽象代数,他来讲,老师来听,一对一,小灶中的小灶。这个份量,估计就是现在的中国数学系大学生,也很少有人达到的。 解析数论,如果结合自守表示方向,也会用到相当多的代数知识,不过具体到关键之处,还是分析的居多,不用拼太多的抽象代数功底。 这也是最近一些中国解析数论专家,在自守表示方面获得进展的诀窍所在,主要是我博士时候的老师,刘建亚和叶扬波领导的团队。不是解析数论专家们一下子在抽象代数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进步,而是掌握了新领域的基本语言之后,关键桥段,还是在原来的解析数论功底。 所以,解析数论相比来说,门槛对于中国数学系大学生来说,要低一些,重要性和机遇算在一起,性价比在我看来非常高,值得推荐给正在选取研究方向的年青人们。 写到这里,大家恐怕看出来了,本文算是一个科普级的广告,之所以做广告,实在是进入解析数论领域的年青人,最近这十几年里,相比于其他数学方向来说,人数是太少了。国内各数学系,基本上都有分析学和微分方程的老师,可是即使是国内各名校的数学系,也很多是没有数论方向的老师,算到解析数论方向则更少,人才缺口很大,这与数论在整个数学领域的地位,中国数论尤其是解析数论在整个数学界的地位,很不相称。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不知道是胆子小了,还是眼界高了,我感觉这两种情况可能都存在,稍微修正一下,兼听则明,选好自己的研究起点,可能后面的路会有很大的不同。 附注:文章写到最后,才想起以前的本科生反映,本系的一位资深教授(现已退休),教他们的时候,告诉他们“解析数论已死”,当时听了觉得很好笑,亦有无奈之感。 我们说一个学科“死掉”,都是意味着这个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完了,剩下的难题也找不到新工具来处理。解析数论远远不是这种情况,270岁的Goldbach猜想,150多岁的Riemann猜想都尚未解决,最近几十年来又不断地增添了非常深刻的新猜想和新工具。 很有可能的是,这位资深教授已经不再阅读最新的数学文献了,因为那年的Fields奖就是给陶哲轩的,工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解析数论文章。 本科生们,恐怕都没有机会直接阅读最新数学文献,这篇博文,算作是一个二手的科普级读书报告,告诉大家一个真理,数论是数学中的一个极大分枝,跟几何学一样,都是很早就产生了。这种大分枝,最多只有可能某个小树杈会枯枝败叶,却始终会是数学中的主流方向。 至于解析数论,就是主要以分析学的方法(现代会越来越多地动用矩阵等代数工具), 尤其是Fourier-Analytic方法(傅立叶分析和复分析), 研究数论问题,说到这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也会知道,这种级别的学科,永远都没有“死”的可能性,这不,Gowers-Green-Tao的巨浪就正在打过来。 延伸阅读: 研究生选导师-自我情况介绍 研究生学习须知(数学类) I 大学数学学习与中学的不同之处 新浪版 GoogleDoc最新文字版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数学|19121 次阅读|8 个评论
大师的天敌
热度 6 lin602 2011-2-26 19:01
学术大师,是科技、教育界及社会的呼唤。 任何东西都有天敌,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学术大师的天敌是什么?我觉得,除了基本条件外,‘功利’是最主要的天敌。 现在中国一些大牛专家手中不缺钱,帐本上有几千万甚至亿元人民币科研费是不见怪的(说明一下,这种人占全体科研人员比例不算多,但绝对数也在数百甚至数千人以上)。如果这些专家们能够功利少,为了科学而科研,为了兴趣而科研,中国的科学大师是能够出现的,但目前状态令人不满。 想着更多的科研费,想着更多的奖,想着如何当院士,这就是功利。 陈景润、王选、袁隆平等人,可能当初并没有想着什么利益,一不小心,成了大师了。
15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王选、陈景润、袁隆平甚至连“土鳖”都不是!
热度 6 wangxh 2011-1-20 18:03
看了王松文老师的博文《 王选、陈景润、袁隆平等“土鳖”科学家 》,觉得用词不是很“精准”。因为“土鳖”是与“海龟”同时或稍晚诞生的,“海龟”即“海归”的谐音,开始是国内有些“部门、单位、领导”的英明决策——“好经”——引进具有科学建树的科学家或具有科学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应该暗含着“一定要能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现在已经成为被许多不学无术的帮主或主持念歪了的“不三不四”的东西,引进者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可悲的是悲剧还在上演,而且越演越烈!而“土鳖”则是与“海归”相应的国内培养的年青学者,主要是指博士或博士后【一般来说,国内本科毕业生是不好意思称为“土鳖”的】。 因此,俺就查了一下这三位土生土长的著名科学家的简历,一直做出重大成绩、成为院士,也没有博士或博士后的经历,所以可以说他们仨连“土鳖”都不是呀! 所以,土生土长的学者、博士、教授们,不必灰心,虽然我们似乎有些“苍蝇趴在玻璃上——眼前一片光明,但却无路可走”,但这些老前辈就是我们的榜样。无论如何,他们曾经处于不如现在的环境年代,如果他们一味的抱怨、不作为——像许许多多的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会有后来的成功与贡献吗? 附他们的简历(主要来自百度): 王选 ( 1937 年 2 月 5 日- 2006 年 2 月 13 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人士,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九三学社副主席,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1954 年至 1958 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 年至 1959 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    1959 年至 1978 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 年至 1995 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景润 ( 1933 年 5 月 22 日~ 1996 年 3 月 19 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33 年 5 月 22 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 年 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 年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 年 称自己已经证明( 1+2 ),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 1966 年 6 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 年 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 年 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 80 推进到 16 ,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 年 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 年 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袁隆平 履历表:    1930 年 9 月 1 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31 ~ 1936 年,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    1936 年 8 月~ 1938 年 7 月,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书。    1938 年 8 月~ 1939 年 1 月,在湖南省弘毅小学读书。    1939 年 8 月~ 1942 年 7 月,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1942 年 8 月~ 1943 年 1 月,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    1943 年 2 月~ 1944 年 1 月,在重庆赣江中学读书。    1944 年 2 月~ 1946 年 5 月,在重庆博学中学读书。    1946 年 8 月~ 1948 年 1 月,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    1948 年 2 月~ 1949 年 4 月,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 ( 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9 年 8 月~ 1950 年 10 月,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 1950 年 11 月~ 1953 年 7 月,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续读 3 年至毕业。    1951 年 7 月,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    1953 年 8 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1960 年 7 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而受到启发,面对当时严重饥荒,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78 年 10 月,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95 年 5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分类: 科研|480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江青曾建议救活陈景润 为之感动落泪
ssglwu 2010-12-11 08:38
吴国林 中国当代更需要陈景润这样的学者。中国也需要在数学这一高技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否则数学的落后将阻碍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12/11/3456909_0.shtml 本文摘自:《文史参考》2010年第21期,作者:丁东,原题:《江青曾帮助陈景润》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数学家陈景润出名的过程,他们都说是因为徐迟1977年底发表的《歌德巴赫猜想》。的确,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公众人物。但他们几位却不知道,此前四年,陈景润就引起了中共高层不寻常的关注。 1973 年2月,陈景润感到身体不适,在去医院的路上遇到了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罗声雄。陈说: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罗问:论证过程有问题吗?陈说: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罗声雄为人仗义,就和本所的乔立风共同起草了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的简报,越过数学所,直接送给了中科院领导。地质学家武衡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他看到简报,赶到数学所,当着该所党委书记的面说:单是陈景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的事,就应该向总理反映。那位书记说:陈景润的论文能不能发表,要经全体群众讨论通过。武衡随后在全院大会上不点名地表扬了陈景润,说: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当时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在场,从一位局长口中知道这项成果的创造者是陈景润。第二天,顾迈南来到中关村,通过中科院数学所采访陈景润。时已暮春,陈景润还穿着厚厚的棉裤棉袄。旁边的人说,陈景润患结核病,长年发低烧,所以穿得厚。顾迈南采访调查后写了两篇内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和《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刊登在专供高层阅读的《国内动态清样》上。 江青的秘书杨银禄回忆: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起床后,洗漱,吃了早点,照例到办公室看文件。她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有重大贡献的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一起翻起来,当桌子用。由于房间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很污浊,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嗽不止。还经常腹胀、腹痛。江青看完这条消息以后,立刻打铃叫我。我进入她的办公室,看到她拿着一块小毛巾正在抹眼泪。她用哭腔对我难过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过了几天,江青又打铃叫我。我到她办公室后,她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我接过一看是关于陈景润情况的那份《清样》,发现上边有江青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姚文元又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江青说:你看完了吗?我说:领导的批示我看完了。江青说:姚文元书呆子,他的批示文不对题。你给迟群打个电话,告诉他赶快到我这里来,这是他负责的领域。 3 月25日 凌晨3点,迟群和武衡、顾迈南、协和医院张孝骞一行人,登门看望陈景润,把他接到清华大学,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并由张孝骞等大夫给他作了体检,让他住进了解放军309医院。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16卷第2期上发表。 从此,陈景润处境大变。周恩来提名他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由时任副总理的华国锋落实。胡耀邦在中科院主持工作期间,也想为陈景润调整住房。陈景润成了风云人物,免不了在当时的政治运动中有所表态,所以粉碎四人帮以后,一度引起争议。上级需要科学界的突出代表时,优先选择了同样创造了一流成果的杨乐、张广厚等人。好在陈景润被冷落的时间不长,随着徐迟文章的发表,他一下子成了中国最耀眼的科学之星。而此时的江青已经是千夫所指,徐迟的文章自然不便提及她对陈景润的所作所为了。江青登上高位后作恶甚多,但她对陈景润的帮助还是应当实话实说的。
个人分类: 杂记|2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整顿中的胡耀邦和陈景润
gongshiliang 2010-12-4 19:35
中科院整顿中的胡耀邦和陈景润 【摘引自《党史博览》2010年第11期;作者:苗伟东】 胡耀邦进入中科院后,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谈到陈景润,并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陈景润这个所谓走白专修正主义道路的典型。他的话让科研工作者明白,只有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合格者。 1975年7月,胡耀邦受邓小平和华国锋的委托,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负责中科院的整顿工作。这时的中科院,由于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成为重灾区。如1965年中科院已拥有106个研究所,基本上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但到1973年,中科院的直属研究所仅剩13个。其中,原技术科学部的变动更为惊人,原有的24个研究所,经过合并、撤销、下放,到1975年仅剩下6个,减少了75%。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长期统治的单位,中科院的科研人员被视为是需要批判和改造的群体。文革中很多科学家受到迫害,科研人员被下放的,以及被劳动改造的,占科研队伍的绝大部分。由于四人帮宣扬文教科技界黑线专政论,搞科学研究就是走白专道路,使得中科院许多单位的科研工作思想被搞乱了,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权利被剥夺。 胡耀邦来到中科院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科学院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不是生产院、教育院,更不是土豆院、白菜院。为了尽快在中科院树立起科研光荣的氛围和环境,胡耀邦到处讲话宣传这一思想。 挣扎于文革旋涡中的陈景润 在调查和宣传这一思想的过程中,中科院数学所的一名中年知识分子引起了胡耀邦的注意。他就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在当时的中科院,陈景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1966年5月,第17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数学家陈景润的《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论文初步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这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该证明结果后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陈景润通过自己刻苦钻研取得的这一成就,非但没有为他赢得应有的鲜花和掌声,反而成为他走白专道路的一大罪证。造反派认为陈景润整天不务正业,研究一个连小孩子都懂得的1+2=3的问题,是典型的寄生虫,是走白专道路的修正主义分子。 就这样,整天遨游在数学王国、对政治不甚关心的陈景润,也不可幸免地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的旋涡之中。 1966年8月20日,陈景润的恩师华罗庚被揪斗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参加在计算所南楼门口进行的批判大会,批判组要求包括陈景润在内的华罗庚的学生作一个联合发言,揭发华罗庚的罪行。由于陈景润不肯受中科院造反派摆布,拒绝揭发恩师的罪行,险遭造反派毒打和揪斗。逃过一劫的陈景润,做事更加小心谨慎,他把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化成更大的动力,向1+2方向努力。但是,造反派不肯轻易放过这位走白专道路的修正主义分子。 1968年4月的一天,陈景润再次遭到中科院造反派的揪斗。揪斗结束后,在造反派将陈景润押往专政队的小房间的途中,陈景润突然感到绝望了:仅有的一点积蓄被没收了,书稿被毁掉了,自己唯一的奢望安安静静搞研究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陈景润再也不想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了,一瞬间,他冲进房间,跳上桌子,推开窗子,一纵身从三楼跳了下去。万幸的是,他被楼下大树的树梢挡了一下,又是臀部先着地,只是受了外伤。后来,陈景润回忆起那段往事,连声说: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当时我躺在地上,思维都停止了,什么也看不清,我挣扎着四处寻摸跌落的眼镜,只感到浑身疼痛,头晕恶心。即使这样,造反派还是没有放过他,几个人挤过围观的群众,连拖带拽地将陈景润从地上拉起来,把他重新拖到楼上专政队的房间里。由于跳楼受到的伤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陈景润从那以后便时常感到头晕、恶心,身体变得更加虚弱,就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披着棉衣。若干年之后,陈景润在北京医院的一次头部检查中,发现了病因,大夫说和那次跳楼不能没有联系。 对科研事业着急的人,才有党性,才有爱国心 为了落实中科院主要业务是搞科学研究的思想,胡耀邦决心在中科院树立陈景润这一颇有争议人物为典型。1975年9月20日下午,中科院召开落实毛主席九六批示的干部大会。大会集中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关于中科院张峰去信批示的指示精神。胡耀邦在这天的讲话中,第一次当众提到了数学所的陈景润。他说:现在对陈景润的争论应该澄清了吧。对陈景润不是还有争论吗?陈景润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有。他那么刻苦地钻研数学,有了那么大的成绩,不值得学?胡耀邦介绍说:英国人写了一本关于解析数论的书,第十一章就叫做陈氏定理。当然陈景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刻苦钻研,而且有成就。在这一点上,我跟他比,觉得惭愧,惭愧得很哟!假如我们讥笑他,我们站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是决不能含糊的。陈景润政治上不好?能不能这样讲?我觉得不能这样讲。如果百家争鸣,我作为一家,不同意这个意见。 这是胡耀邦进入中科院后,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谈到陈景润,并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陈景润这个所谓走白专修正主义道路的典型。他的话让科研工作者明白,只有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合格者。 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听取了胡耀邦、李昌等汇报中科院工作和讨论《科学院汇报提纲》。胡耀邦在汇报时,向邓小平介绍了陈景润的基本情况,并讲到至今仍有人认为陈景润是白专典型,对其工作、生活问题一直不予解决。邓小平一听就火了,说:什么白专典型,只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好处,比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比闹派性、拉后腿的人好得多!首先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子问题,把他们提到领导岗位,家庭有困难,解决他们的困难,孩子没有进托儿所的,帮助进托儿所,夫妇两地可以帮助解决。接着,邓小平又讲:少数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样。陈景润就是秘密搞的。像这样一些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人,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在世界上公认有水平,他会数学,就是白专,有一点有什么!应该爱护、赞扬,是个代表吧? 这次会议后没几天,即10月5日,胡耀邦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座谈了解情况时,更加大张旗鼓地提出:所有搞业务的共产党员,业务非搞上去不可。今后25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赌了咒、发了誓的。科研搞不上去,不仅是犯错误,而是犯罪。搞业务的台风要刮起来。刮八级台风不行,得刮十二级台风。对科研事业着急的人,才有党性,才有爱国心。 为改善陈景润的生活条件,胡耀邦动了气,发了火 1975年10月5日,胡耀邦特地向数学所领导询问了陈景润的生活境况和健康状况。胡耀邦还带人亲自视察了陈景润6平方米小房间的所在地中关村88号楼单身宿舍。说是单身宿舍,实际是中科院数学所、物理所、电子所、声学所等几个所共用的一座五层的筒子楼。每层楼道两旁摆满了炉子,整栋楼显得拥挤而狭小。胡耀邦看了这种状况,急得在楼道里走来走去,连声说:这样的居住条件怎么能行?要想办法解决一下。胡耀邦向中科院的负责同志提出要好好改善科技知识分子的居住条件,尤其要好好改善一下陈景润的居住条件,好让这位数学天才为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但是,在那个派系纷争不断、什么事情都讲究论资排辈的年代,尽管陈景润在数论方面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人们可以给予他廉价的褒扬和赞美,但是一涉及具体问题,就不免落入了俗套和世俗之中。按照当时所里的规定,陈景润是个单身汉,职称低,又不担任行政职务,要改善居住条件的话,也只能住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而且,即使帮助陈景润住集体宿舍这样的事情,也遇到了很多麻烦。就这样,事情一直拖着没有解决。 后来,当胡耀邦再次来到数学所,再次询问起帮助陈景润改善住房条件的事情。当听说问题还没有解决时,胡耀邦有点火了:为什么不能帮助陈景润解决一间好一点的房子? 所里的领导回答说:可以,只是按照所里的规定陈景润只能搬进四人一间的单身宿舍。 那就暂时搬进去吧。 可是这个要缴四人的住宿费,不知道陈景润是否同意。所里的领导了解陈景润比较节俭,担心陈景润舍不得缴住宿费,或嫌住宿费过高而不肯搬进去。 胡耀邦又问:每月住宿费多少钱? 两块钱。 听到这,胡耀邦真的生气了。他在数学所的会议室里激动地走来走去,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大声说:你不收陈景润的房租不就得了。每个月两块钱,一年24块钱,10年也仅仅是240块钱,帮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陈景润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我看这钱花得值! 当时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真正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也不懂得保护陈景润健康的意义,甚至他们对胡耀邦一次次褒扬和关心陈景润的行为也感到不理解。在他们眼中,陈景润还是那个整日研究诸如1+2=3无聊题目的寄生虫,是坚持走白专道路的修正主义分子。 在胡耀邦的关心下,数学所最后费了很大力气,终于为陈景润调整出一间16平方米朝阳的房间,距离陈景润原来6平方米的小屋也很近。当把这个情况通知给陈景润的时候,陈景润的第一个反应是:谢谢领导,我现在的住房已经很好了,现在大家住房都很紧张。我只有一个人,这就够好啦!这样,陈景润仍旧居住在那个仅有6平方米大小的宿舍里。苦惯了的陈景润并不觉得这种简陋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只要能让他安静地搞自己心爱的数论研究,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当然,陈景润也知道胡耀邦帮他解决住房问题的消息。对此,陈景润始终心存感激之情。 陈景润拒绝在揭发批判邓小平、胡耀邦等人的材料上签名 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工作被四人帮诬陷为搞资产阶级阴谋复辟,是搞资产阶级右倾翻案,整顿工作被迫中断下来。同样,胡耀邦在中科院的整顿工作也被迫中断。邓小平和胡耀邦在文革中再次被打倒。胡耀邦、李昌等人在中科院遭到围攻和批判。 为了达到将邓小平、胡耀邦彻底批倒、批臭的目的,中科院的造反派想利用陈景润来揭发和批判胡耀邦,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1976年元旦过后的一天早晨,陈景润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准备收听外语广播,电台正播送两报一刊的元旦社论:最近,教育战线那种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突出表现,这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是很激烈的 对于右倾翻案风和奇谈怪论,陈景润不知为何物,也不想关心这些事。正当他准备调换频道,收听外语广播时,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陈景润心里不免紧张起来,平时几乎是没人来串门的,这是谁在敲门呢?陈景润小心地把门打开,看到门外站着一位陌生人。来人循循善诱式地对陈景润说:陈景润,最近看大字报了吗? 没有。 陌生人坐下来:现在外面正在搞反击右倾翻案风,你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积极揭发嘛。胡耀邦、邓小平他们一直对你很关心。他们说过,你是白专,对白专要关心和爱护,应该赞扬。你应该写一写这些在报纸上发表,让大家知道这些事实。 长年累月的政治斗争,使本来真诚、单纯的陈景润也变得对政治敏感、谨慎了。听了来人的话,陈景润拿起手中的书,把脸背过去:我没见过他们,也没听过他们这样说过,再说我也不会写这些东西。 来人原以为陈景润是一个薄弱的突破口,却没想到碰了软钉子。他并不甘心,进一步走到陈景润面前,把事先写好的一份揭发批判邓小平、胡耀邦、李昌等人的材料拿了出来,放在陈景润的面前:不会写没关系,你在这份材料上签个字就可以啦。 陈景润看了看,断然拒绝:那不好吧,我不能在这上面签字。来人尴尬地笑笑说:陈景润同志,你不要不相信我,我们写的这些可都是有根据的。说着,来人从包里拿出两本批判邓小平、胡耀邦等人的书让陈景润看。书中确有邓小平、胡耀邦这样一些讲话。陈景润看了看,仍然坚持说:反正我没听见过他们讲这些话。之后,任凭来人如何诱导,陈景润始终一言不发。无奈之下,陌生人只好悻悻地退了出去。 不过,造反派并没有放过陈景润。不久,陈景润突然接到一个通知:科学院要开大会,揭发、批判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会上安排你发言。 我?陈景润吃惊地问。 就是你。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讲一讲你怎么受了走资派的毒害,逐渐走上了白专道路,对大家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我不会讲。报纸上、杂志上有的是材料,这又不是证明数学定理,再说没见过的事情我怎么讲? 中科院批判右倾翻案风的大会如期举行,陈景润没有到会。 几个月后,即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四人帮气焰更加嚣张,掀起了对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新一轮的批判大潮。中科院的好心人又开始点拨陈景润:你应该给江青写封信,写了信,你的处境就会好多了。陈景润回答说:我不认识她,给她写信做什么?好心人摇摇头说:别人写信,江青可能不看,你大名鼎鼎的陈景润写的信,她一定会看的。陈景润坚持说:我没什么要求跟她讲。 后来,陈景润对其恩师方德植说:当时,有人非要我写大字报揭发邓小平、胡耀邦,多次的逼迫,使我曾三次企图自杀,以死抗之,他们最后也没办法。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3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苑轶闻-6-“呆头呆脑”的科学家
热度 3 sqdai 2010-11-7 05:37
冯 卡门说过:天才大都有些怪癖。天才究竟不多,我这里给发挥一下:有不少专心做学问的人,生活上是低能儿,老是做出一些怪事来。现就平时所见所闻,说说科学家所做的呆头呆脑的怪事儿。 希尔伯特睡错觉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治学严谨,平时喜欢过程式化生活。比方说,早上系上领带,一直到晚上睡觉前才解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小程式: 解领带上床睡觉 有一天他家准备大宴宾客,他夫人提醒他领带脏了,于是他就上楼去换领带。但是,过了半个小时还不见他下楼,而客人快来了,他夫人忐忑不安地上楼察看,却发现他在床上呼呼大睡。原来,希尔伯特按固定程式办事:解领带,意味着上床睡觉,把请客吃饭的事情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玻尔喝空气 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 玻尔也是一位经常心不在焉的大教授。有一次参加冯 卡门家的家宴。冯 卡门在他的面前放了一只彩色酒杯,在给别人倒上红酒之后却忘了给玻尔斟酒。 玻尔兴致勃勃地给别人讲述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频频拿起那只空酒杯喝空气。就这么连着喝了三回,冯 卡门沉不住气了,问他:尼尔斯,你在喝什么呀? 玻尔愣了一下,看看酒杯,吃惊地说:啊哟!我也纳闷,怎么一点酒味儿都品不出来呢? 陈景润撞树 陈景润沉湎于哥徳巴赫猜想,经常处于失魂落魄的状态。有一天早晨,他按平时习惯,拿着一双筷子,到中科院数学所食堂,买了个馒头,再加两分钱酱菜,把酱菜夹进馒头,用筷子一戳,边啃边上路了。他到底聪明,走路永远贴边走,以免撞上车子(主要是自行车)。当时中关村有围墙,社会车辆不许开进中关村,内部道路上汽车不多。真得感谢那时的当家人张劲夫同志,要不,陈景润的处境要危险得多了。 他边走边吃边想问题,一不小心,撞上行道树了。一时间,他头上起了个大疙瘩,两眼直冒金星,眼前一片漆黑,嘴里还嘟囔着,指责对方:怎么搞的?你走路不长眼睛的啊?挨骂的树当然不会辩解。 陈景润打小报告 关于陈景润,在当年的中关村还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苏交恶。我国各大媒体发表了大批反修文章,最著名的当推九评,义正词严地对赫鲁晓夫为首的苏修大加挞伐,学习、讨论九评就成了当时的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 陈景润对哥徳巴赫猜想以外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不听广播,也不读报纸,政治学习能躲则躲,能逃就逃。 1963 年,有一次组织重要学习,突然下的通知,陈景润猝不及防,没能逃脱,只得参加。坐在一隅,一听第一个发言,吃惊不小:居然有人敢公开地把赫鲁晓夫骂得狗血喷头!于是,马上冲到研究室党支部办公室,向正在听汇报的书记打小报告说:不得了啦!我们那里有人在公开反对苏联老大哥!在场的人听后哈哈大笑,书记说:陈景润啊陈景润,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反修那么长时间了,你还两眼一抹黑么?说实在的,陈景润真的不知道,因为他的信息渠道有阀门,只对哥徳巴赫猜想开放。 穿杂色袜子 我的老朋友的故事多多,他还健在,不敢冒犯,故隐其名。以专心治学闻名,生活上从来迷迷糊糊,幸而家有贤妻,才不至于老出洋相。一天早上,他起床穿衣、穿袜子,太太闻到一股臭脚丫子气味,发现他的袜子该换洗了,递给他一双干净的灰色袜子,他正在想着数学公式呢,漫不经心地套上袜子,急匆匆地吃完早饭,上班去了。 中午时分,他本来在单位吃饭,那天发现一份草稿落在家里了,满头大汗地赶回家中,碰巧太太在家,见到他,劈头就问,你是不是穿错袜子了?他低头一瞧,可不,所穿的袜子一黑一灰!原来,他只换上太太给他的一只灰袜子,另一只忘了换了。幸好穿着长裤,别人没发觉。他就急急忙忙地换上袜子,拿上草稿本,火急火燎地走了。 晚上回家,太太又是劈头就问:你是不是还是穿错袜子了?一经考察,可不是吗?脚上的袜子还是一黑一灰!他咕哝着:我记得换了呀!不错,是换了,不过,中午他用太太给他的灰袜子换掉了脚上的灰袜子! 附记: 我的 teenager 朋友读了此文后,千万别发生误解,不要进入两个误区: 一是科学家做什么事都呆头呆脑。非也,他们做科研时机灵着呢! 二是所有科学家在生活中都呆头呆脑。非也,大多数科学家在生活中也不是傻乎乎的。我的一位很有成就的朋友就说过,他的人生信条是: Enjoy work , and enjoy life. 现在他退休了,人生信条改成了 Enjoy life , and enjoy work 。他就很会享受生活,平时一点也不糊涂。 写于 2009 年 4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7633.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328 次阅读|5 个评论
绿叶追忆——怀念我的英语老师孙娴媃
sqdai 2010-10-10 06:33
这次到北京开会,离我的英语老师孙娴媃先生的住处不远,可惜斯人已逝,已无法一睹她的笑颜,促膝谈心了!捡出去年的发在乐乎博客上的短文,以纪念孙娴媃老师。 绿叶追忆 怀念我的英语老师孙娴媃 一位我敬重的老师驾鹤西去了! 一枚了不起的绿叶飘然而逝了! 我说的是我的英语老师孙娴媃,她四十天前以九十高龄在北京辞世。 说她是绿叶,因为在她的漫漫人生长途上,一直在做配角,做扶持红花的绿叶。 说她是了不起的绿叶,因为在她的扶持下,神州大地上绽开了数不尽的大红鲜花!我国新一代科学家,有难以计数的人承受过她的恩泽!新的学子,也将继续接受她的睿智的帮助,即使她已告别人间。 这片绿叶扶持了多少知名红花? 最知名的红花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的脱颖而出,源自他的不懈奋斗。但是,要是没有孙娴媃老师的慧眼识丹青,没有她的尽力扶持,这朵红花至少会推迟绽放若干年! 她的正业是科技编辑;她的专长是科技写作,著名译审;她的职务是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编辑部的资深编辑。她 1919 年 7 月生于福建, 1941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旋即成为协和医学院研究生。 1949 年进入中科院,当过英文秘书、翻译、教员,而后进入《中国科学》编辑部,直至 68 岁时退休。 在编辑部负责数学专业英文编辑时,孙娴媃先生认识了年青的陈景润。当时他还默默无闻,正处于彷徨苦闷之中:已经在哥徳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成果,却发表无门!论文在国内未引起充分注意,而投寄到前苏联的刊物却遭拒。他到《中国科学》编辑部去找伯乐,向孙娴媃倾诉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而她以资深编辑的职业敏感,迅速发现了这匹千里马,把他的稿件送给合适的专家评审并获通过,并字斟句酌地修改了他的手稿,使得陈景润的论文终于一炮打响!接着,经孙先生的手,在《中国科学》接连发表了陈的续作。 有一次,我去编辑部找孙先生,正好陈景润来了,身上还是那件退色的中山装,衬衫的下摆还是露在外头。只见他向孙先生鞠了一躬,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孙老师!那时的陈景润已小有名气了。我知道他一向木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用这种他所特有的朴素方式对她的提携扶持表示了感激之情! 受惠的何止陈景润一位!多少位无名作者的论文流经她的案头,经过她用生花妙笔加以悉心润饰,顿时蓬荜生辉,面目一新,出现在当时我国最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从而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绿叶的奉献得到了智者的首肯和赞赏。长期担任《中国科学》副主编的数学家吴文俊院士说过:孙娴媃同志为《中国科学》外文稿的修改润色起了很大作用,作为该刊编委我要向她致谢! 我初识孙娴媃先生于 1962 年的金秋季节。那时,我刚成为大跃进后科学院恢复招收的第一拨成批的研究生。她是我在研究生阶段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同班的有李家春、陈允明、杨乐等。那时科学院研究生院还没有正式的教室,我们在中关村 17 楼的一个临时教室里,迎来了身材高挑、温文尔雅、慈眉善目的孙先生,她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说话柔声细气,讲一口悦耳的标准英语。采用的教材是许国璋英语第三册。课讲得好极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国人的 Chinglish 的剖析和常见错误的分析,所学到的知识一直用到现在。那时就听说,她不是科班学英语出身,也无留洋经历,英语知识达到这样的水准,令人匪夷所思,让人肃然起敬!可以想见,为此她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逮住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我和我的哥们就在课前课后缠住她问长问短,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答疑解惑。 几个月之后,由于她的职务调动,我们的英语老师换成了李佩先生。我与孙先生只是偶尔通通音问。但是,我记住了她,她也记住了我。 不久之后,文革开始,科技、教育界万马齐喑。初期的喧嚷以后,我们这群不甘虚掷光阴的学子开始钻研学问(按当时的评价是当逍遥派),学习外语,做科技翻译。趁着联系出版译著《宇宙电动力学》的契机,我开始频繁出入那时位于旧王府的科学出版社。有一次,谈完工作后,我信步来到了王府的后花园,在那里邂逅久违了的孙先生,她一声惊呼:啊,我正想起你,要来找你哩! 原来,她已在《中国科学》编辑部工作了几年。文革期间,《中国科学》成了硕果仅存的科技刊物之一,她手头的审稿改稿的任务很重,急需帮手,但苦于物色不到她信得过的人。寒暄一番后,她露出她的招牌式的和蔼笑容说,你能帮我每个月改几篇稿吗?我欣然答应,一来师命难违,二来闲着也是闲着,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也很开心么?再则,又能得到孙先生的耳提面命,这样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继而一想,自己从来没改过英文稿,我这半吊子英文水平能行吗?于是,嗫嚅道:我干得了吗?她胸有成竹地说:我教过你,你是学得最好的一个,我信得过你;我先让你改两篇,再给你两份我改过的稿子,你琢磨着改,一定行! 回家后,我先观摩孙先生改过的论文稿,只见页面上布满了她写上去的蝇头小字。我看着看着,不断小声称赞:妙,妙!改得好!就此,我边学边干,走上了改稿之路,一改十来年,改了上百篇稿子(其作者后来大多成为国内数学界力学界的大腕级人物)。我与孙先生通过预约,隔三岔五地到老王府后花园去拜望她,接受她的指点和分派任务。每次从她那里归来,我总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可惜,好景不长。 1984 年,我奉调南下上海。行前,到她那里依依惜别,相约继续帮她改稿。此后,我到北京出差,只要抽得出时间,总要到《中国科学》编辑部去看望她,直到 1987 年她彻底退休。 她退休之后,我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我知道,她开始了另一种绿叶生涯专为年青学子写科技英语方面的书。她利用几十年英语教学和编辑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笔耕不辍。早在 1979 年,在延聘期,她就推出了《谈谈写作英文科技论文》(科学出版社),此后又陆续出版了四本书: 《谈谈写作英文科技论文(续)-常见病句和句型》(科学出版社, 1988 );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0 ); 《科技英语写作句型》(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2 ); 《科技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科学出版社, 1997 )。 每当孙先生赐赠她的著作时,我总是激动不已。要知道,这些书大多形成于她年逾古稀之时,而且她一向视力极其衰弱!我知道,她家境优裕,晚年生活幸福。但她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她总是说,现在的年青人不懂写英语科技论文的门道,影响了国际交流,我要把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告诉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正是为年青一代当绿叶的崇高理念,支撑着她写出了上述超过百万字的著述。 我在网上搜索,发现网上留言的后生小子对孙娴媃先生怀着崇敬感念之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那本《科技英语写作句型》,年青人将其比喻为科技英语写作的指路明灯。由此可见,孙先生的绿叶作用,将生生不息! 孙娴媃 先生,非凡的绿叶,万世流芳的绿叶!人们记住了红花,也永远不会忘记绿叶! 孙 先生,一路走好! 写于 2009 年 9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14952.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8572 次阅读|14 个评论
陈景润之后的大数学家-陆家羲(中学老师)
热度 4 大毛忽洞 2009-11-18 21:06
陈景润之后的大数学家-陆家羲(中学老师) 积久的疲劳和长期潜伏的疾病,已远远超出他生理能够承受的极限,当晚凌晨 1 时许,心脏病突发,猝然与世长辞。临终前未留下一句遗言,他才 48 岁。 这就是中国的大数学家陆家羲,于 1983 年 10 月 31 日 去世。 陆家羲的研究工作于 1987 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 1 等奖。 关于不相交 STEINER 三元系大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1 等奖) 完成人:陆家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 我看过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合订本,里面确实有陆家羲,是 1 等奖。 下面转载的是关于陆家的故事,来自百度百科。 陆家羲 ( 1935-1983 )    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 年 6 月 10 日 诞生于上海市. 1961 年毕业于 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 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 斯坦纳系列 ,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 年10 月31 日 在包头病故.1984 年被追认为特级教师。证明了 斯坦纳系列 和 寇克满系列 ( 今译作 柯克曼系列 ,是 斯坦纳系列 中的一种 ) 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陆家羲 1935 年6 月10 日 诞生于上海市. 1983 年10 月31 日 在包头病故.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组合数学.    1983 年 12 月 21 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 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 斯坦纳系列 . 在这篇近千字的报道中,首次向世人宣告,一位地处边陲的中学教师潜心钻研组合数学二十余年,耗尽毕生心血,终于证明了 斯坦纳系列 和 寇克满系列 问题,完成了两项在组合计算领域内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流工作 而陆家羲已于同年 10 月 31 日凌晨 不幸逝世,终 48 岁.   研究者指出,上述报道中所指的是陆家羲证明了 斯坦纳系列 和 寇克满系列 ( 今译作 柯克曼系列 ,是 斯坦纳系列 中的一种 ) 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少年时代 1935 年 6 月 10 日 ,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父亲陆宝祥是上海滩上 跑街的 ,自产自销一些酱油精、味精等,一天不跑,全家就没米下锅.母亲李月仙操持家务,先后养育过四个孩子,前三个均因患病无力医治而相继夭折,只有老四家羲命大,长大成人.   家羲自幼聪慧过人,十分要强, 6 岁入上海南浔路正德小学读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业一直保持优秀. 1948 年,正当他在麦伦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突然患了重病,无钱医治不久便辞世.这对于他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羲勉强读到初中毕业,被迫辍学. 1950 年 9 月经人介绍,年仅 15 岁的他来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过早地承担起生活重压,体验到人世的艰辛.    1951 年 11 月,家羲毅然告别家人,离开曾给他带来欢乐和苦难的上海,只身来到北国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   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五年多日子里,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先后在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两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 1956 年,松花江泛滥成灾,直接威胁到哈尔滨市的安全,他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第一线,获市二等防洪模范的光荣称号.   家羲自学能力强,毅力过人.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总能系统地安排学习日程.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点滴出发,踏踏实实地顽强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对于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小册子更是爱不释手.哈尔滨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是为了学习俄语,他每晚坚持走很远的路去上夜校.据当年同他一道上夜校的袁懋远回忆,半年之后,家羲便可以用俄语同老师简单会话了.在语言学习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赋,在条件很差的环境下,他不仅基本上掌握了俄语和英语,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日语. 家羲 13 岁丧父, 16 岁只身外出谋生, 29 岁丧母.由于过早失去家庭温暖,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他,渐趋孤僻,愿意独自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然而他又是一个很会自娱和兴趣广泛的人.闲暇之际,他爱唱京剧;从青少年时代起,他便爱好象棋和围棋;他还喜欢欣赏文学名著,关心科技的最新成就.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了中、外文学名著和介绍最新科技的读物.有些书上有他的圈圈点点和简单批语、问号等.还有一些外文原版书. 青年时代 1957 年夏的一天,家羲购得一本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一连好多天,他都深深沉浸在书中十多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中.当时风华正茂的陆家羲可能做梦也未曾料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改变了他日后的生活道路.   《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他的是其中的 寇克满女生问题 .早在 1850 年,英格兰教会的一个区教长寇克满 (T . P . Kirkman) 在《女士与先生之日记》年刊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 15 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 5 组,每组 3 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这个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乍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寇克满本人也于提出问题的第二年在同一刊物上给出了一种解答.但是,数学家的本能是往往将一个简单的游戏问题进行一般化、抽象化.比如,我们可以用 N 代替 15 ,把 N 个单元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3 个单元,一种分法构成一个系列,叫寇克满系列.假定有几个系列,现在问:将 N 分成若干个系列,使得每一单元与其它任一单元恰有一次在同一组里. N 所满足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系列的分法又如何构成?这在今天来看,是一种组合设计的存在性充要条件问题,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为纪念这位在数学研究上的自学成才者,人们把这个著名的数学难题称为 寇克满女生问题 .    22 岁的陆家羲,一连好多天如醉如痴,他心中萌生出一个顽强的念头,一定要攻克这个问题.然而,一个只具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要攻克此等难题,在旁人眼里,无异于痴人说梦.陆家羲自己也深深懂得:科学事业不能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上学深造.   事情并不一帆风顺.领导并没有理解眼前这位胸怀大志的上海青年,没有批准他上学深造的申请.陆家羲却很倔强和执拗,拿定主意后就再不犹豫.他毅然放弃了每月 64 元的工资,于 1957 年秋考入吉林师范大学 ( 现东北师大 ) 物理系,仅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   大学四年,虽然物质生活大大不如工作之时,但精神世界却是完全自由的,这些正是家羲梦寐以求的环境.四年中,他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两个领域里奋进,阅读了大量数学专著,记了数目可观的笔记,专业课成绩一直优秀.从读大学起,直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由于他的专业是学物理教物理,一直把数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从没有因此而耽搁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来他也曾对亲友谈起过,自己真正喜爱的是物理学,愿意把它作为终生的专业,以期为人类做出更加直接的贡献;但搞物理需要的物质条件太多,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下也就只能搞数学了. 冲击世界著名数学难题,绝非易事.对于一个倔强的大学生,也并不仅仅意味着是一支笔和几张演算纸,需要的是全身心的奉献精神.每当夜深人静,别人进入梦乡后,他便悄然起身,离开宿舍,来到楼梯口那盏彻夜不熄的电灯下踱来踱去,和他的 寇克满女生 对话.这种 对话 持续了整整四个春秋.紧张的大学生活结束时,他不仅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毕业文凭,而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 寇克满女生问题 . 奋斗及沉默 1961 年秋,陆家羲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同年 12 月 30 日,他将凝聚着自己五年心血的处女作 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 一文当作精神上的第一个孩子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以期请教、肯定与发表.同时寄去的还有另一篇论文 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 ,从此他开始了人生的艰难旅途.    1962 年初夏,包头钢铁学院下马,家羲被调到包头市教育局.到 文革 开始的前四年中,他先后在教育局教研室,包八中、包五中、包二十四中任教,期间还在教育局行政干校集训过一段时间.频繁的调动,虽使他无暇顾及到自身的婚姻大事,却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进行着数学研究.    1963 年 2 月,他接到数学研究所的复信,信中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文献资料,希望他自己去核实论文,并说:如果结果是新的,可以直接投稿给《数学学报》等刊物.于是他利用春节期间将论文改写,于 3 月 12 日 投寄给《数学通报》.而《数学通报》就其性质来说是不刊登长文的,尤其像陆的专业性很强的长文.难熬的一年过去了,得到的答复是: 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   走了一段弯路,当然很可惜,但陆家羲对自己的论文却充满了信心.他又重新改写了论文,取名 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的构造方法 ,于 1965 年 3 月 14 日 投寄给《数学学报》.这次论文的修改历时一年多,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为了给论文增添新内容,他几乎跑遍了包头市所有图书馆,并利用暑假到北京图书馆核对资料,有时住在火车站.另一方面,频繁的工作调动,也使他难于安心研究.还有,因他单枪匹马默默地干,很少与人交往,在周围人们还不理解的情况下,受到的非议、白眼和冷嘲热讽,给他精神上很大的压力.曾几何时,在大学期间,因研究 寇克满女生问题 给他背上了 不问政治 的包袱.而此时,又到了 文革 前夜,在极左思潮日益弥漫祖国大地的时候,给他戴一顶走 白专道路 的帽子,送至干校集训,进行劳动改造,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这篇论文于 1966 年 2 月被退回.历史是公正的,不会把珍珠永远埋在土里.在陆家羲逝世四年之后的 1987 年,我国的组合数学专家们评审后认定:该文宣告了 寇克满问题 的首次解决.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成就在数学界公认为是属于查德哈里 (R . Chaudhuri) 和威尔逊 (R . M . Wilson) 的,因为他们于 1971 年最先公布了这一结果.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在这里我们引述一段内蒙古大学 陈杰 教授给内蒙古自治区科委的报告: 根据 1984 年 9 月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的要求,我接受会议的委托,继续邀请专家们对陆家羲同志关于 Kirkman 问题的遗作进行审查.我们邀请了苏州大学吴利生、 朱烈两 教授与河北师范大学 康庆德 教授 ( 他们都是组合设计方面的专家 ) 担任此项工作.近一年来,他们进行了反复的审核和研讨,认为陆家羲同志 1965 年的遗作 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的构造方法 ( 有确切证据可证明此文确系陆在 1965 年所作 ) 中,确已先于查德哈里和威尔逊至少 6 年解决了有名的 Kirkman 问题.就是说关于 Kirkman 问题,陆家羲同志的工作也是在世界上领先的. 这个结论在 22 年后才做出,使我国组合数学方面的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成就少了一次领先世界的机会.   接着,他又再接再厉,继续奋战,在短短的半年里又完成了四篇论文 ,作为前一论文的发展. 1966 年夏, 文革 开始,面对灾难,陆家羲有些绝望了.在 文革 结束后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看了《数学学报》的复信,这一工作 ( 指寇克满问题 ) 我便断了投稿的念头 不久是文化大革命,都告搁浅. 这些事好像在记忆的深处,沉下去,沉下去. 从 1966 年初,到 1977 年秋,整整 11 年他再没有投寄过一篇论文. 良缘晚结 文革 开始后,陆家羲并不放弃对组合数学的研究.有一次,在批斗所谓 走资派 的会上,他躲在不引人注目的会场的一角,在小本上演算起来.开始他还警惕地注意左右,可很快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批斗会快结束时,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行为,这在当时是一个 站在什么阶级立场 的原则问题.好在他的家庭出身救了他,激进的造反派只是要拔掉他这面 白旗 ,使这个贫苦市民的儿子回到 革命队伍 中来.晚上他躺在床上,思来想去,几乎一夜未能合眼.第二天,校园中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大字报,走 白专道路 的典型代表陆家羲挑头成立了一个 海燕战斗队 ,自任总指挥,并用激烈的语言向 地、富、反、坏、右及一切反动派 宣战.此后,其他造反派组织对他就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麻烦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再也看不到陆家羲,也未发现 海燕战斗队 有什么 革命行动 .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所谓 海燕战斗队 ,就是他一个光杆司令.这也是他被逼出来的对策,藉此可以躲在单身宿舍里静静地钻研组合设计.由于他的家庭出身是 市贫 ,加上平常绝不得罪任何人,才使这件事未引起大风波.   光阴荏苒,转瞬间他已三十好几.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他,平时不修边幅,棉衣也懒得拆洗,真可谓忘寒暑废寝食, 衣带渐宽终不悔 .可他毕竟是人,有时也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然而他平时少言寡语,与人联系甚少,在包头又没亲人,虽然也有过热心的同事给他介绍过几位,但终归不称心,被他婉言拒绝了.    爱是理解的别名 ( 泰戈尔语 ) ,陆家羲终于遇上了知音. 1972 年春节,经好友刘子愈牵线,他结识了回包头探亲的狼山医院大夫张淑琴.一向不善言辞的他,话也多起来了,谈工作,谈科学,谈对未来的打算.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来信往,两人情投意合,于同年暑假结为伉俪. 37 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不久,张也调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翌年 3 月,他被调到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 ( 这两单位离得较近 ) .从此开始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上比较安定的一个时期.   多年的单身生活以及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使他在家务上成了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以致弄出好多笑话.但他高兴的是有机会能把自己在科研上的心得与曲折,把多年来压在心头的苦闷倾诉给妻子听.张淑琴是一位贤慧的妇女,理解他、体谅他,虽不懂什么 寇克满女生问题 ,也看不懂数学论文,但她相信丈夫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她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家务,为丈夫创造一个安静环境.一有适当机会,她就宣传丈夫的科研工作,争取学校、同事和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张淑琴是离婚后和陆家羲结合的.结婚时带着一个两岁的女儿张惠中.家羲喜欢小孩,乐意和她玩耍、逗乐,孩子很快就和他亲热了,常常要他抱抱、背背.直到陆去世,孩子也不知道他是继父. 1976 年 2 月 7 日 ,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陆登.小女儿的降生不但给他们的家庭新添了欢乐,而且使陆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他不再那么沉默寡言,偶尔也和同事们聊天谈心,开开玩笑.随着女儿的成长,他尽管很忙,也要挤出时间来逗逗女儿,给她们讲故事,教她们唱歌、绘画、玩魔方.妻子说: 家羲和女儿在一起就像变了一个人. 老陆生性不爱求人;为教登登一支儿歌,还求教于音乐教师,索要歌片自己先学.他的经济并不富裕,但一定要给女儿买个玩具钢琴.武汉数学会议结束时发给他的一小袋橘子,一路上没吃一个,全部给孩子们带了回来.现在,陆登已高中毕业,继续求学.惠中于 1989 年电大毕业在包九中电教室工作,张淑琴仍在包头医学院工作,已晋升为副教授. 攻克 斯坦纳系列 中的大集定理 粉碎 四人帮 ,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陆家羲感到前途光明,于是重操旧业. 1977 年 9 月 4 日 ,他又将 k=5 , =1 , v=141 的平衡不完全区组 一文的修改稿寄往《数学学报》.翌年 3 月,他经同志们的帮助,从北京图书馆的外借部借到了一本 1976 年版的 Hall 著的《组合论》,从中了解到 寇克满女生问题 尚未知其一般解.这对于潜心钻研该问题 20 余年并自信自己完全解决了的陆家羲真是一个好消息.但他是内蒙古首批重点中学包头九中的主力物理教师,每周的课时都超量. 1978 年他跨初三和高一,每周 7 个教案、 14 节课,还有 3 个晚自习.哪有时间搞科研呢!他平时埋头实干,工作从不挑拣,也从未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他只有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搞科研.每晚将近 10 点钟,他就开始 正式的业余工作 ,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上午又照常上讲台. 1978 年 5 月 6 日 至 7 月 2 日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写了四篇有关 寇克满问题 的论文.    1979 年 4 月间,他借到了 1974 和 1975 年在美国出版的世界组合数学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组合论杂志》.从中意外地发现: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国外已于 1971 和 1972 年解决了.这个事实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当时他给来包头市视察工作的方毅同志的信中写道: 这些时间比我要迟 7 至 10 年,而我的稿子至今还无着落.原文未见到,还不能说明方法上优劣异同,但无论如何,国外在发表时间上是领先了! 这也说明我过去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一段历史有 18 年,我的第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孩子,她有 18 岁了.可是她的命运真不好, 18 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对现代科学来说,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难道这里不寓有什么教训吗?我热爱科学,无论什么舆论环境下,什么工作条件下,也未曾动摇过,现在担心的是,要是有新作品又将怎样呢!   攀登世界数学高峰的荣誉被埋没了,陆家羲痛心疾首,但没有倒下去,反而鼓起更大的勇气冲击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 斯坦纳系列大集 ,这就是他讲的新作品.   早在 1853 年,瑞士数学家斯坦纳 (Steiner) 在研究四次曲线的二重切线时遇到了一种 (v , 3 , 1) 区组设计,这就是所谓斯坦纳三元系.区组设计研究对数字通讯理论、快速变换、有限几何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作用.而斯坦纳三元系在区组设计理论中具有基本的重要意义.个数达到 v2 ,且满足某一充要条件的诸斯坦纳三元系组成的集叫大集.所谓 大集问题 就是大集的存在问题;所谓 大集定理 就是要证明它存在的充要条件. 130 多年来,许多数学家被这一问题所吸引,并为之绞尽脑汁,付出巨大的劳动,但是所得结果还是零零碎碎的. 1981 年 5 月号的《组合论杂志》上载文称: 这个问题离完全解决还很遥远.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塞外钢城,陆家羲开始了一生中最紧张的阶段.他白天教课,晚上搞科研.翻开他 1979 年 12 月的日记, 31 天中竟有 21 天记着: 夜工作 、 夜补课 、 夜写论文 、 夜思考 Bays 猜想 和 夜打英文稿 等.每逢春节,他总是让妻子带着孩子去岳母家过年,而自己却在大街小巷彻夜的鞭炮声中遨游在数学王国里.   妻子虽然支持丈夫的科研,但也担心他的健康.便劝他每天晚饭后去散步,熬夜最晚不要超过 12 点.但是他研究的是数学难题,一但思路展开便不好随便收场.因此常常不得不违反妻子的规定,只顾拼命地工作.从 1979 年 2 月 24 日 到 7 月 20 日 ,陆家羲先后向《数学学报》投寄了三篇论文,其中一篇 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发表在 1984 年第 4 期《数学学报》上.这是他在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最后一篇论文.发表时他已去世 9 个多月了.    1979 年 10 月,陆家羲的科研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寄给《组合论杂志》的信中,预告了自己已经基本解决了 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 .该杂志的复信称: 如果属实,将是一个重要的结果. 又说: 这个问题世界上许多专家都在研究,但离完全解决还十分遥远. 他们没有料到,这个问题却被一个中国的中学物理教师基本上解决了.    1981 年 9 月 18 日起 ,《组合论杂志》陆续收到陆家羲题为 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 的系列文章.西方的组合论专家们惊讶了,加拿大著名数学家、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说: 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 (D . W . Strangway) 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 亲爱的先生:门德尔逊教授说:包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并且说,有必要应同意把他调到大学岗位.他要我告诉你们:这样的调动对发展中国的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希望所表达的意愿能获许可.你的真诚的 D . W . Strangway . 1983 年 9 月 30 日 . 我国的组合数学专家们组成的 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委员会 在 1984 年 9 月 15 日 所做的评价是:    陆家羲同志独创地引进了 AD 、 AD* 、 AD** 、 LD 和 LD* 等辅助设计及有关大集 LAD1 、 LAD2 和 LAD3 ,创造性地利用了前人的结果,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递归构造,严谨地证明了互不相交的 v 阶斯坦纳三元系的大集,除了六个值外,对所有 v1 或 3(mod 6) , v > 7 都存在,从而宣告了这一问题的整体解决 ( 关于例外值,他已有腹稿,但在写作过程中便不幸逝世了,仅留下一份提纲和部分结果 ) .众所周知, 1960 年,博斯 (Bose) 等证明了当 t > 1 时,关于 4t + 2 阶正交拉丁方的 Euler 猜想不成立; 1961 年 Hanani 给出并证明了 k=3 和 4 的 (b , v , r , k , ) 设计存在的充要条件,这是区组设计理论中的两大举世闻名的成就,陆家羲关于大集的成果可以与上述两大成就相媲美,并将同它们一起载入组合数学的史册. 纵观古今数学定理的证明,视对象之不同,既有蔚为大观的宏篇巨制,也不乏短小精悍的精炼之作,而以高屋建瓴的气概,依据独创的 55 个定理和引理,用 100 个印刷页、 10 万字的篇幅来证明一个定理,实属罕见,堪称一项大型工程.陆家羲的证明是构造性的,这正符合我国古算传统的祖训遗风,这是东方数学的特点和光荣. 最后的岁月   1983 年 10 月,陆家羲作为唯一被特邀的中学教师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大会充分肯定了他的成就,表彰了他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他心情异常激动地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工作,并告诉大家对其中六个例外值已找到解决途径,正在抓紧时间整理.   他成功了,但未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心中又孕育着新计划.他要向新的高度挺进.曾记得,在他收到从美国寄来的《组合论杂志》上他的前三篇论文清样时,他是多么的高兴.之后不久他要赠给笔者一份论文以作纪念.笔者对他说: 你这数学论文,我看不懂,还有很多人想要你的论文,你还是赠给他们吧.不过你能否给我大概地说一下这数学问题的来源、现状和价值? 他笑了笑,又想了想才说: 你的问题也太难,我也一下说不清,不过我研究的数学问题,可以说既古老又年轻.这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将要有高潮出现. 笔者说: 老陆,你研究的数学难题既然已经基本解决了,你应该好好休息休息,要注意身体啊. 他回答说: 我已快 50 岁了,留下的时间不多了,我还得抓紧时间干.   武汉会议后,为了返校上课,陆家羲在北京转车时只等了短短的几个小时,便乘硬席于 10 月 30 日下午 6 时 许回到包头.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对妻子说: 这次可见大世面啦. 晚饭后和家人聊了一阵便说: 太累了,太累了,明天再讲,早些休息吧. 积久的疲劳和长期潜伏的疾病,已远远超出他生理能够承受的极限.当晚凌晨 1 时许,心脏病突发,猝然与世长辞.临终前未留下一句遗言.他才 48 岁.   陆家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生前一直默默地工作着.对事业执著的求索,使他如痴如迷.曾几何时,人们把他在单身宿舍里,躺在床上一数天花板的格子就是几个小时的举动视为 精神病 ;把他送孩子上幼儿园后,回来时竟在大白天碰在学校的联合器械上,额头上缝了好几针的事视为笑柄.他的正式职业是中学物理教师,物理基础知识扎实、系统,数学知识又熟练自如,解物理难题更是他的所爱所长.越是高年级学生,越是能力强的学生就越爱听他的课.教研组有什么拿不准的理论问题,多请教于他.记得有一次讲 整流和滤波 ,备课时示波器干扰大,显示不出正常波形.几个物理教师调整了很长时间,还是调不好,也找不出毛病.请老陆帮忙,他调整一会还是不行.就说: 我今晚回去查查资料. 次日上午他说:输出端并联一个高值电阻大概就稳定了.一试,果然成功了.   陆家羲业余搞科研,他所在的物理教研组的人是慢慢才听说的,慢慢地,他得到了老师们的佩服和支持. 1980 年,包头市成立物理协会,要包九中出一名理事,大家都赞成推荐他.他参加内蒙数学会年会的论文稿,全组同志一起帮他装订.他的论文的英文稿,两位外语教师帮他修改文字、打印.可惜,当他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事业刚刚步入黄金时代时,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陆家羲逝世后,包头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并发给二千元特别科学奖.家羲逝世一周年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包头召开了 向优秀知识分子陆家羲同志学习表彰大会 .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向他学习,为 四化 献身.并追授他为 特级教师 ,颁发五千元特别奖.   陆家羲的成就和不幸去世震动了社会.我国数学界吴文俊、程民德、段学复、徐利治、陈杰、张奠宙,组合数学界钟集、朱烈、魏万迪、康庆德、吴利生、陈子歧、顾同新、罗见今 诸 先生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吴文俊 先生在了解到陆家羲的真实情况之后, 1984 年 11 月 3 日 在信中写道:他 对陆的生平遭遇、学术成就与品质为人都深有感触.虽然最近社会上对陆的巨大贡献已终于认识并给予确认,但损失已无法弥补.值得深思的是:这件事要通过外国学者提出才引起了重视 ( 他们是真正的国际友人 ) ,否则陆可能还是依然贫病交迫,埋没以终.怎样避免陆这类事件的再一次出现,是应该深长考虑 .    1989 年 3 月,张淑琴代表陆家羲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 ,接受了我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家羲没见到鲜花,但人们记得他.
个人分类: 科学魂:独望天涯路|21268 次阅读|9 个评论
陈景润与刘后一,一个也不能少!
热度 1 lxh2009 2009-9-2 17:47
爱因斯坦曾经对卓别林说: 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卓别林的回答更妙: 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 。 陈景润,穷毕生之精力,证明了至今也没有几个人弄得懂的( 1+2 ),因此成为了摘取自然科学皇冠上璀璨明珠的国内外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后一撰写的大量科普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发行量超过 1000 万册(读者有多少就无法统计了)的《算得快》,小学生也能读懂并从中受益社会知名度如此之高,但在中国科学院内,却仍属于一不小心就会被疏忽的小人物。 同在中国科学院的屋檐下,同样对咱们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个人,在人们眼中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如果说陈景润是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端、傲视群雄的顶尖高手,那么刘后一这样的人则是为夯实金字塔基础、培养千百万热爱自然科学的青少年而不懈努力的、不应该被忘却的 奉献者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咱们的科学评价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似乎什么东西懂的人越少,其学问价值就越高。可能正因为如此, 解决了几亿人吃饭问题 的袁隆平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能会有人说,多打出几斤杂交水稻算什么,还不都是农民干的事?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牛吗?袁隆平先生的境遇似乎说明他所从事的研究还不够 高、精、尖 ,从理论上讲,也许很多人都有可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 可 问题在于有谁几十年如一日去做了,又有谁已经做到了呢? 刘后一,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审,曾经担任《化石》杂志主编、《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编辑。按照时下中国科学院的说法,属非主系列的支撑系统人员,能否享受创新正高的待遇要打个问号。而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更是有点不务正业了,要顺利通过每年的岗位、职称考评,刘后一先生可能会比较悬! 到底该如何评价科学家的成果与贡献?其实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陈景润与刘后一,都应该属于贡献卓著者,从推进国家的科研和教育事业角度看,一个也不能少! (近日清理书架,无意中找到多年前购买的刘后一先生的《算得快》,有感而发)
个人分类: 杂感及其他系列|9701 次阅读|7 个评论
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作者徐迟) 【转载】
热度 3 maywuyi 2009-3-10 09:58
早年一篇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改变了很多人的思想和人生轨迹,我也多少受到过感动和影响。今天,终于找到电子版了,特记录如下:       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 一   命P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x-p=p1或x-p=p2 p3   其中p1, p2 , p3都是素数。(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命Cx=(p-1)/(p-2)(1-1/(p-1)2 ) p|x p2 p2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px,p+h=p1或h+p=p2 p3,   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10〕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   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这道题。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这篇论文,极不好懂。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它所证明的那条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当他记事的时候,酷烈的战争爆发。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父亲到三元县的三明市一个邮政分局当局长。小小邮局,设在山区一座古寺庙里。这地方曾经是一个革命根据地。但那时候,茂郁山林已成为悲惨世界。所有男子汉都被国民党匪军疯狂屠杀,无一幸存者。连老年的男人也一个都不剩了。剩下的只有妇女。   她们的生活特别凄凉。花纱布价钱又太贵了;穿不起衣服,大姑娘都还裸着上体。福州被敌人占领后,逃难进山来的人多起来。这里飞机不来轰炸,山区渐渐有点儿兴旺。却又迁来了一个集中营。深夜里,常有鞭声惨痛地回荡;不时还有杀害烈士的枪声。第二天,那些戴着镣铐出来劳动的人,神色就更阴森了。   陈景润的幼小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时常被惊慌和迷惘所征服。在家里并没有得到乐趣,在小学里他总是受人欺侮。他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不,是人,他还是觉得自己也是一个人。只是他瘦削、弱小。光是这付窝囊样子就不能讨人喜欢。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这更使对方狠狠揍他,而他则更坚韧而有耐力了。他过分敏感,过早地感觉到了旧社会那些人吃人的现象。他被造成了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性格。他独独爱上了数学。不是因为被压,他只是因为爱好数学,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当他升入初中的时候,江苏学院从远方的沦陷区搬迁到这个山区来了。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这些老师很有学问。有个语文老师水平最高。大家都崇拜他。但陈景润不喜欢语文。他喜欢两个外地的数理老师。外地老师倒也喜欢他。这些老师经常吹什么科学救国一类的话。他不相信科学能救国。但是救国却不可以没有科学,尤其不可以没有数学。而且数学是什么事儿也少不了它的。人们对他歧视,拳打脚踢,只能使他更加更加爱上数学。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十三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了。是死于肺结核的;从此,儿想亲娘在梦中,而父亲又结了婚,后娘对他就更不如亲娘了。   抗战胜利了,他们回到福州。陈景润进了三一中学。毕业后又到英华书院去念高中。那里有个数学老师,曾经是国立清华大学的航空系主任。 三   老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他在数学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不爱数学的同学都能被他吸引住,爱数学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数学分两大部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纯数学处理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在处理数的关系这部分里,论讨整数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枝,名叫数论。十七世纪法国大数学家费马是西方数论的创始人。但是中国古代老早已对数论作出了特殊贡献。《周髀》是最古老的古典数学著作。较早的还有一部《孙子算经》。其中有一条余数定理是中国首创。后来被传到了西方,名为孙子定理,是数论中的一条著名定理。直到明代以前,中国在数论方面是对人类有过较大的贡献的。五世纪的祖冲之算出来的圆周率,比德国人的奥托的,早出一千年多。约瑟夫(指斯大林)领导的科学家把月球的一个山谷命名为祖冲之。十三世纪下半纪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高潮了。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他的联立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意大利大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出了五百多年。   元代大数学家朱世杰,著有《四元玉鉴》。他的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比法国大数学家毕朱,也早出了四百多年。明清以后,中国落后了。然而中国人对于数学好像是特具禀赋的。中国应当出大数学家。中国是数学的好温床。   有一次,老师给这些高中生讲了数论之中一道著名的难题。他说,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建设彼得堡,聘请了一大批欧洲的大科学家。其中,有瑞士大数学家欧拉(他的著作共有八百余种);还有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名叫哥德巴赫,也是数学家。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 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作出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 不能证明它。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教室里成了开了锅的水。那些像初放的花朵一样的青年学生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   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同学们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老师说,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也都知道素数和合数。 我们小学三年级就教这些了。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难题是最难的呢。这道题很难很难。要有谁能够做了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呵! 青年人又吵起来了。这有什么不得了。我们来做。我们做得出来。他们夸下了海口。   老师也笑了。他说,真的,昨天晚上我还作了一个梦呢。 我梦见你们中间的有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高中生们轰的一声大笑了。   但是陈景润没有笑。他也被老师的话震动了,但是他不能笑。如果他笑了,还会有同学用白眼瞪他的。自从升入高中以后,他越发孤独了。同学们嫌他古怪,嫌他脏,嫌他多病的样子,都不理睬他。他们用蔑视的和讥讽的眼神瞅着他。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长空里,一只孤雁。   第二天,又上课了。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他们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可以多方面地证明它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哈!哈!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   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   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 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   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些没有交卷的同学都笑话那几个交了卷的。他们自己也笑了起来,都笑得跺脚,笑破肚子了。唯独陈景润没有笑。他紧结着眉头。他被排除在这一切欢乐之外。 第二年,老师又回清华去了。他现在是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全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沈元。他早该忘记这两堂数学课了。他怎能知道他被多么深刻地铭刻在学生陈景润的记忆中。 老师因为同学多,容易忘记,学生却常常记着自己青年时代的老师。 四 福州解放!那年他高中三年级。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年上半年,他没有上学,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历报考, 他考进了厦门大学。那年,大学里只有数学物理系。读大学二年级时,才有了一个数学组,但只四个学生。到三年级时,有数学系了,系里还是这四个人。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国家又急需培养人才,四个人提前毕了业;而且,立即分配了工作,得到的优待,羡慕煞人。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在第X中学当数学老师。这该是多么的幸福了呵! 然而,不然!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的日子是好过的。同组同系就只四个大学生,倒有四个教授和一个助教指导学习。   他是多么饥渴而且贪馋地吸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呵!学习的成效非常之高。他在抽象的领域里驰骋得多么自由自在!大家有共同的dx和dy等等之类的数学语言。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三年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也不受骂挨打了。他很少和人来往,过的是黄金岁月;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面。真想不到,那么快,他就毕业了。一想到他将要当老师,在讲台上站立,被几十对锐利而机灵,有时难免要恶作剧的眼睛盯视,他禁不住吓得打颤!   他的猜想立刻就得到了证明。他是完全不适合于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最不善于说话,说多几句就嗓子发痛了。他多么羡慕那些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下了课回到房间里,他叫自己笨蛋。辱骂自己比别人的还厉害得多。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发烧到摄氏三十八度。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这一年内,他住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当然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了他的专业。中国科学院不久前出版了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陈景润就买到了。他一头扎进去了。非常深刻的著作,非常之艰难!可是他钻研了它。住进医院,他还偷偷地避开了医生和护士的耳目,研究它。他那时也认为,这样下去,学校没有理由欢迎他。   他想他也许会失业?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他节衣缩食,一只牙刷也不买。他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他积蓄了几乎他的全部收入。他横下心来,失业就回家,还继续搞他的数学研究。积蓄这几个钱是他搞数学的保证。这保证他失了业也还能研究数学的几个钱,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数学。   至于积蓄一旦用光了,以后呢?他不知道,那时又该怎么办?   这也是难题;也是尚未得到解答的猜想。而这个猜想后来也证明是猜对了的。他的病好不了,中学里后来无法续聘他了。   厦门大学校长来到了北京,在教育部开会。那中学的一位领导遇见了他,谈起来,很不满意,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见: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   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翻译者,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不同意他所听到的意见。他认为这是分配学生的工作时,分配不得当。他同意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   听说他可以回厦门大学数学系了,说也奇怪,陈景润的病也就好转了。而王亚南却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意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了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儿的《数论导引》。陈景润都把它们吃透了。他的这种经历却也并不是没有先例的。   当初,我国老一辈的大数学家、大教育家熊庆来,我国现代数学的引进者,在北京的清华大学执教。三十年代之初,有一个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失了学,失了学就完全自学的青年人,寄出了一篇代数方程解法的文章,给了熊庆来。熊庆来一看,就看出了这篇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采。他立刻把它的作者,姓华名罗庚的,请进了清华园来。他安排华罗庚在清华数学系当文书,可以一面自学,一面大量地听课。尔后,派遣华罗庚出国,留学英国剑桥。学成回国,已担任在昆明的云南大学校长的熊庆来又介绍他当联大教授。华罗庚后来再次出国,在美国普林斯顿和依利诺的大学教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华罗庚马上回国来了,他主持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   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采,也提出了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正是: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   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   一九五七年夏天,数学大师熊庆来也从国外重返祖国首都。   这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熊庆来、华罗庚、张宗燧、闵嗣鹤、吴文俊等等许多明星灿灿;还有新起的一代俊彦,陆启铿、万哲先、王元、越民义、吴方等等,如朝霞烂熳;还有后起之秀,陆汝钤、杨乐、张广厚等等已入北京大学求学。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涵数论、泛涵分析、几何拓扑学等等的学科之中,已是人才济济,又加上了一个陈景润。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阵容齐整。条件具备了,华罗庚作出了部署。侧重于应用数学,但也要向那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挺进! 五   要懂得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一回事?只需把早先在小学三年级里就学到过的数学再来温习一下。那些1,2,3,4,5,个十百千万的数字,叫做正整数。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剩下的那些数,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如2,3,5,7,11,13等等,只能被1和它本数,而不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数以外,还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这种数如4,6,8,9,10,12等等就叫做合数。一个整数,如能被一个素数所整除,这个素数就叫做这个整数的素因子。如6,就有2和3两个素因子。如30,就有2,3和5三个素因子。好了,这暂时也就够用了。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时,提出了: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二个素数之和。例如,6=3+3。又如,24=11+13等等。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都进行了这样的验算,一直验算到了三亿三千万之数,都表明这是对的。但是更大的数目,更大更大的数目呢?猜想起来也该是对的。猜想应当证明。要证明它却很难很难。整个十八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   整个十九世纪也没有能证明它。   到了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问题才开始有了点儿进展。   很早以前,人们就想证明,每一个大偶数是二个素因子不太多的数之和。他们想这样子来设置包围圈,想由此来逐步、逐步证明哥德巴赫这个命题一个素数加一个素数(1+1)是正确的。   一九二○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法(这是研究数论的一种方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是二个素因子都不超九个的数之和。布朗证明了:九个素因子之积加九个素因子之积,(9+9),是正确的。这是用了筛法取得的成果。但这样的包围圈还很大,要逐步缩小之。果然,包围圈逐步地缩小了。   一九二四年,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一九三二年,数学家爱斯斯尔曼证明了(6+6);一九三八年,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5);一九四○年,他又证明了(4+4)。一九五六年,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一九五八年,我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接近于(1+1)了。但是,以上所有证明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其中的二个数没有一个是可以肯定为素数的。   早在一九四八年,匈牙利数学家兰恩易另外设置了一个包围圈。开辟了另一战场,想来证明: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都不超过六个的数之和。他果然证明了(1+6)。  但是,以后又是十年没有进展。   一九六二年,我国数学家、山东大学讲师潘承洞证明了(1+5),前进了一步;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证明了(1+4)。一九六五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多夫和数学家庞皮艾黎都证明了(1+3)。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   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熳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有时已人事不知了,却还记挂着数字和符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顾;他未予理睬。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餐霜饮雪,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 七   台风的中心是安静的。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多少天多少月?专政队的生活反倒平静无事了。而旋卷在台风里面的人却焦灼着、奔忙着、谋划着、叫嚷着、战斗着,不吃不睡,狂热地保护自己的派性,疯狂地攻击对方的派性。他们忙着打派仗,竟没有时间来顾及他们的那些专政对象了。这时有一个老红军,主动出来担当了看守他们的任务。实际是一个热情的支持者,他保护了科学家们,还允许他们偷偷地看书。   待到工人宣传队进驻科学院各所以后,陈景润被释放了,可以回到他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住了。不但可以读书,也可以运算了。但是总有一些人不肯放过了他。每天,他们来敲敲门,来查查户口,弄得他心惊肉跳,不得安身。有一次,带来了克丝钳子;存心不让他看书,把他房间里的电灯铰了下来,拿走了。还不够,把开关拉线也剪断了。   于是黑暗降临他的心房。   但是他还得在黑暗中活下去呵,他买了一只煤油灯。又深怕煤油灯光外露,就在窗子上糊了报纸。他挣扎着生活,简直不成样子。对搞工作的,扣他们工资;搞打砸抢的,反而有补贴。过了这样久心惊肉跳的生活,动辄得咎,他的神经极度衰弱了。工作不能做,书又不敢读。工宣队来问:为什么要搞1+1=2以及1+2=3呢?他哭笑不得,张皇失措了。   他语无伦次,不知道怎样对师傅们解说才能解释清楚。工人同志觉得这个人奇怪。但是他还是给他们解释清楚了。这(1+1)(1+2)只是一个通俗化的说法,并不是日常所说的1+1和1+2。好像我们说一个人是纸老虎,并不就是老虎了。   弄清楚了之后,工人师傅也生气地说:那些人为什么要胡说?   他们也热情支持他,并保护他了。   九一三事件之后,大野心家已经演完了他的角色,下场遗臭万年去了。陈景润听到这个传达之后,吃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时,情况渐渐地好转。可是他却越加成了惊弓之鸟。   激烈的阶级斗争使他无所适从。唯一的心灵安慰从来就是数学。他只好到数论的大高原上去隐居起来。现在也允许他这样做,继续向数学求爱了。图书馆的研究员出身的管理员也是他的热情支持者。事实证明,热情的支持者,人数众多。他们对他好,保护他。他被藏在一个小书库的深深的角落里看书。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这样几年,也没有中断过;这是有功劳的。他阅读,他演算,他思考。情绪逐步地振作起来。但是健康状况却越加严重了。他从不说;他也不顾。他又投身于工作。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攀登,攀登,攀登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敬爱的周总理,一直关心着科学院的工作,腾出手来排除帮派的干扰。半个月之前,有一位周大姐被任命为数学研究所的政治部主任。由解析数论、化数数论等学科组成的五学科室恢复了上下班的制度。还任命了支部书记,是个工农出身的基层老干部,当过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的政治干事。   到职以后,书记就到处找陈景润。周大姐已经把她所了解的情况告诉了他。但他找不到陈景润。他不在办公室里,办公室里还没有他的办公桌。他已经被人忘记掉了。可是他们会了面,会面在图书馆小书库的一个安静的角上。   刚过国庆,十月的阳光普照。书记还只穿一件衬衣,衰弱的陈景润已经穿上棉袄。   李书记,谢谢你,陈景润说,他见人就谢。很高兴,   他说了一连串的很高兴。他一见面就感到李书记可亲。很高兴,李书记,我很高兴,李书记,很高兴。   李书记问他,下班以后,下午五点半好不好?我到你屋去看看你。   陈景润想了一想就答应了,好,那好,那我下午就在楼门口等你,要不你会找不到的。   不,你不要等我,李书记说。怎么会找不到呢?找得到的。完全用不到等的。   但是陈景润固执地说,我要等你,我在宿舍大楼门口等你。不然你找不到。你找不到我就不好了。   果然下午他是在宿舍大楼门口等着的。他把李书记等到了,带着他上了三楼,请进了一个小房间。小小房间,只有六平方米大小。这房间还缺了一只角。原来下面二楼是个锅炉房。长方形的大烟囱从他的三楼房间中通过,切去了房间的六分之一。房间是刀把形的。显然它的主人刚刚打扫过清理过这间房了。但还是不太整洁。窗子三槅,糊了报纸,糊得很严实。尽管秋天的阳光非常明丽,屋内光线暗淡得很。纱窗之上,是羊尾巴似的卷起来的窗纱。窗上缠着绳子,关不严。虫子可以飞出飞进。李书记没有想到他住处这样不好。他坐到床上,说:你床上还挺干净!   新买了床单。刚买来的床单,陈景润说。你要来看看我。我特地去买了床单,指着光亮雪白的兰格子花纹的床单。   谢谢你,李书记,我很高兴,很久很久了,没有人来看望看望过我了。他说,声音颤抖起来。这里面带着泪音。霎时间李书记感到他被这声音震撼起来。满腔怒火燃烧。这个党的工作者从来没有这 样激动过。不象话;太不象话了!这房间里还没有桌子。六平方米的小屋,竟然空如旷野。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 只有四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两只暖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怎么还有一只煤油灯?他发现了,原来房间里没有电灯。怎么?他问,没有电灯?   不要灯,他回答,要灯不好。要灯麻烦。这栋大楼里,用电炉的人家很多。电线负荷太重,常常要检查线路,一家家的都要查到。但是 他们从来不查我。我没有灯,也没有电线。要灯不好,要灯添麻烦了,说着他凄然一笑。   可是你要做工作。没有灯,你怎么做工作?说是你工作得很好。   哪里哪里。我就在煤油灯下工作;那,一样工作。   桌子呢?你怎么没有桌子?   陈景润随手把新床单连同褥子一起翻了起来,露出了床板,指着说,这不是?这样也就可以工作了。   李书记皱起了眉头,咬牙切齿了。他心中想着:唔,竟有这样的事!在中关村,在科学院呢。糟蹋人呵,糟蹋科学!   被糟蹋成了这个状态。一边这样想,一边又指着羊尾巴似的窗纱问道,你不用蚊帐?不怕蚊虫咬?   晚上不开灯,蚊子不会进来。夏天我尽量不在房间里耽着。现在蚊 子少了。   给你灯,李书记加重了语气说,接上线,再给你桌子,书架,好不好?   不好不好,不要不要,那不好,我不要,不不   李书记回到机关。他找到了比他自己早到了才一个星期的办公室老张主任。主任听他说话后,认为这一切不可能,瞎说!怎么会没有灯呢? 李书记给他描绘了小房间的寂寞风光。那些身上长刺头上长角的人把科学院搅得这样!立刻找来了电工。电工马上去装灯。灯装上了,开关线也 接上了,一拉,灯亮了。陈景润已经俯伏在一张桌子之上,写起来了。   光明回到陈景润的心房。 八      由(22)式及上式,当x很大时,有   M1(8+24)Cx(logx)-1   (A(n)/log(x/(p1p2)))(x/(p1p2n))   x1/10p1x1/3p2(x/p1)1/2   nx/(p1p2)   由引理1,本引理得证。   引理8、设x是大偶数,则有   3.9404xCx/(logx)2      证.当x很大时,由引理5到引理7,我们有   {8(1+5)xCx/logx}{1/(p1p2log(x/(p1p2)))},(23)   x1/10p1x1/3p2(x/p1)1/2   又有:1/(p1p2log(x/(p1p2)))(1+)x1/3(x/p1)1/2dt/(p1t(logt)log(x/p1t))   x1/10p1x1/3p2(x/p1)1/2 x1/10p1x1/3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 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些数学的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学会这种语言就懂得它了。 这里面贯穿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它是在探索太阳系、银河系、河外系和宇宙的秘密,原子、电子、粒子、层子的奥妙中产生的。但是能 升登到这样高深的数学领域去的人,一般地说,并不很多。   且让我们这样稍稍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 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它踯躅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有鸾凤和鸣,姣 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闵嗣鹤老师却能够品味它,欣赏它,观察它的崇高瑰丽。   他当时说过,陈景润的工作,最近好极了。他已经把哥德巴赫猜想的那篇论文写出来了。我已经看到了,写得极好。   你的论文写出了,一位军代表问陈景润,为什么不拿出来?陈景润回答他:正做正做,没有做完。军代表说,希望你早日完成。   室里的领导老田对李书记说,可以动员动员他,让他拿出来。但也不急。他不拿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的。   李书记问了问他,陈景润说,有人还在骂我,说我不交论文是因为现在没有稿费了。说是恢复了稿费我就会交了。   李书记追了他一句,谁这样说你?他回答,你不要问了。谢谢你,你可别去问呵!问了我更麻烦了。没有稿费,谢天谢地。我不要稿费。我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它。那个稿子我还在做。我确实没有做完。 九 我确实还没有做完。我的论文是做完了,又是没有做完的。自从我到数学研究所以来,在严师、名家和组织的培养、教育、熏陶下,我是一个劲儿钻研。怎么还能干别的事?不这样怎么对得起党?在世界数学的数论方面三十多道难题中,我攻了了六七道难题,推进了它们的解决。这是 我的必不可少的锻炼和必不可少的准备。然后我才能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为此,我已经耗尽了我的心血。   一九六五年,我初步达到了(1+2)。但是我的解答太复杂了,写了两百多页的稿子。数学论文的要求是(一)正确性,(二)简洁性。譬如从北京城里走到颐和园那样,可有许多条路,要选择一条最准确无错误,又最短最好的道路。我那个长篇论文是没有错误,但走了远路,绕了点儿道,长达两百多页,也还没有发表。国外没有承认它,也没有否认它,因为它没有发表。从那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七年。   这个事是比较困难的,也是难于被人理解的。从学习外语来说,我 是在中学里就学了英语,在大学里学的俄语;在所里又自学了德语和法语。我勉强可以阅读而且写写了。又自学了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到了勉强可以阅读外国资料和文献的程度。因而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就时,可以从原文阅读,用不到等人翻译出来了再读。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我必须检阅外国资料的尽可能的全部总和,消化前人智慧的尽可能不缺的全部的果实。而后我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角答(1+2)这样的命题。   我的成果又必须表现在这样一篇论文中,虽然是专业性质的论文,文字是比较简单的;尽管是相对地严密的,又必须是绝对地精确的。若干地方就是属于哲学领域的了。所以我考虑了又考虑,计算了又计算,核对了又核对,改了又改,改个没完。我不记得我究竟改了多少遍?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最严格的,必须是最严格的。   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 十   一九七三年二月,春节来临。   早一天,数学研究所的周大姐说,佳节前后,要特别关心一下病号。她说:那些老八路的作风,那些过去部队形成的作风,我们千万不能丢掉了。尤其象陈景润那样的同志,要关心他,他很顽强。他病得起不来了,但又没有起不来的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挣扎起来,他坚持工作。他为什么?他为谁?为他自己吗?为他自己,早就不干了。不是,他是为人民,为党工作。我们要去慰问他。也要慰问单位里所有的病人。    其实,外表看来魁梧,说话声音洪亮的周大姐自己也是一个力疾从公,患有心脏病,应当受到慰问的人。   大年初一早晨,周大姐和几个书记,包括李书记,一行数人,把头天买好了的苹果、梨子装进一些塑料网线袋子。若干袋子大家分头提了,然后举步出发,慰问病人。他们先到陈景润那里。他住得最近。   陈景润正从楼梯上走下来。大家招呼他。他很惊讶,来了这许多的领导同志。周大姐说,过春节我们看你来了,你的病好点了吧。李书记也说,新年好,给你贺新年。陈景润说,噢,今天是新年了呵?我很高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新年好,你们好。李书记说,到你屋里去坐坐吧。不,不行,陈景润说,你没有先给我打招呼,不能进去。周大姐沉吟了一下,说好吧,我们就不去了。李书记,你给他送水果上楼吧。我们还上别家去,你回头再赶上我们好了。李书记说,好。周大姐和陈景润握手,并祝他早日恢复健康,然后转过身走了。李书记把水果袋递给陈景润说:春节了。这是组织上送给你的。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多给党做点工作。不要水果,不要水果,陈景润推却了。我很好,我没有病,没有什么这点点病,呃呃,谢谢你,我很高兴。说着说着他收下了水果。李书记说,上你屋聊聊?他又张手拦住,不,不要进屋了,你没有给我打招呼。   李书记说,那好,我不上去了。你有什么事,随时告诉我。我也得去追上他们,到别家去看望看望。于是握手作别,他返身走。刚走两步,后面又叫,李书记,李书记!陈景润又追过来,把水果袋子给了李书记,并说,给你家的小孩吃吧。我吃不了这么多。我是不吃水果的。李书记说,这是组织上给你的,不过表示表示,一点点的心意罢了。要你好好保养身体,可以更好地工作。你收下吧,吃不下,你慢慢的吃吧。   他默默收下了。他噙着泪送李书记到大楼门口。李书记扬手走了,赶上了周大姐他们的行列。陈景润望着李书记的背景,凝望着周大姐一行人的背影模糊地消失在中关村路林荫道旁的切面铺子后面了。突然间,他激动万分。他回上楼,见人就讲,并且没有人他也讲。从来所领导没有把我当作病号对待,这是头一次;从来没有人带了东西来看望我的病,这是头一次。他举起了塑料袋,端详它,说,这是水果,我吃到了水果,这是头一次。   他飞快地进了小屋。一下子把自己反锁在里面了。   他没有再出来。直到春节过去了。头一天上班,陈景润把一叠手稿交给了李书记,说:   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党。   李书记看看他,又轻声问他,是那个(1+2)?   是的,闵老师已看过,不会有错误的。陈景润说。   数学研究所立即组织了一次小型的学术报告会。十几位专家,听了陈景润的报告,一致给以高度评价。然后,数学研究所业务处将他的论文上报院部。 十一   显见,我们有   Px(1,2)Px(x,x1/10)-(1/2)Px(x, p,x1/10)-/2-x0.91   x1/10px1/3   由(28)式、引理8和引理9,即得到定理1   Px(1,2)0.67xCx/(logx)2   的证明。   完全类似的方法可得到定理2的证明。   以上就是陈景润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三)结果。作为结果的定理就是那个陈氏定理。   四月中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召开全院党员干部大会。武衡同志在会上作报告。他说到数学研究所一位中级的研究员作出了世界水平的重大成果。当时没说人名,扣到了,还不知说谁?李书记在座中,捅了一下旁边的人。干什么?那人说。他问,你听到没有?怎么啦?那人又说。这活儿是陈景润做出来的呵!噢?还这么重要?那人说。这是世界名题。真不简单!   第二天,新华社记者来访。他见到了陈景润,谈了话,进他房间看了看。回去就写出一篇报道,立即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其中,说到了陈景润的经历;他刻苦钻研的精神;重大的科研成果以及他现在还住在一间烟熏火烤的小房间里。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看到了这篇报道,立即作出了指示。   当天深夜,武衡同志走进了陈景润的小房间。   他立即被送进医院,由首都医院内科主任和卫生部一位副部长给他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他患有多种疾病。他们要他立即住院疗养,他不肯。于是,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   他一共住院一年半。   在住院期间,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和英明领袖华主席(当时是副总理)安排了陈景润的全国人民代表席位。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陈景润见到了周总理,并和总理在一个小组里开会。人代会期间,当他得知总理的病时,当场哭了起来,几夜睡不着觉。大会后,仍回医院治疗。   当他出院的时候,医院的诊断书上写着: 经住院治疗后,一般情况较好。精神改善;体温正常。体重增加十斤;饮食睡眠好转。腹痛腹胀消失;二肺未见活动性病灶。心电图正常;脑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沉及血象正常。   关于他的工作和健康,华主席也非常关怀,并亲自作过几次批示。   早在他的论文发表时,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他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真是愚公一般的精神呵! 或问:这个陈氏定理有什么用处呢?它在哪些范围内有用呢?   大凡科学成就有这样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地计算出价值来的,叫做有价之宝;另一种成就是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建设、国防科研、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等等等之中有这种那种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例如,这个陈氏定理就是。   现在,离开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这是最难的一步。且看明珠归于谁之手吧! 十二   陈景润曾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善意的误解、无知的嘲讽,恶意的诽谤、热情的支持,都可以使这个人扭曲、变形、砸烂或扩张放大。理解人不容易;理解这个数学家更难。他特殊敏感、过于早熟,极为神经质、思想高度集中。外来和自我的肉体与精神的折磨和迫害使得他试图逃出于世界之外。他相当成功地逃避在纯数学之中,但还是藏匿不了。纯数学毕竟是非常现实的材料的反映。这些些材料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恩格斯)陈景润通过数学的道路,认识了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他在诚实的数学探索中,逐步地接受了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没有一定的世界观转变,没有科学院这样的集体和党的关怀,他不可能对哥德巴赫猜想作出这辉煌贡献。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可抗拒地促使他突变。被冷酷地逐出世界的人,被热烈的生命召唤了回来。帮派体系打击迫害,更显出党的恩惠温暖。冲击对于他好象是坏事;也是好事,他得到了锻炼而成长了。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不可能写出如此成熟的论文。病人恢复了健康。畸零人成了正常人。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多余的人,为国增了光。他进步显著,他坚定抗击了四人帮对他的威胁与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地威胁他诬陷邓副主席,他不屈!许以高官厚禄,利诱他向人妖效忠,他不动!真正不简单!数学家的逻辑象钢铁一样坚硬!今后,可以信得过,他不会放松了自己世界观的继续改造。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 一九七七年九月于中关村 转载于: http://tieba.baidu.com/f?kz=251920655 读后感:三十一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泪眼模糊,感动依然。第一段当时看不懂现在仍不懂,最后一段当时理解简单现在理解不简单。我们长大了,世界飞速在改变,但那颗赤子之心长留人间。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616 次阅读|2 个评论
早年的陈景润,“官科”中的“民科”的典型!
可真 2008-9-6 09:16
有网友问:民科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在政府和党直接掌控之外的科学界。这样的科学界有吗?比如说? 答曰:如果一定要比如说的话,那末比如说,现在通常被视为民科的那批人,以及人虽在官科却淡泊名利,完全不顾现行官科规则而只凭学术良知或个人对科学的爱好从事研究的人们他们看起来暂时默默无闻,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果,但始终潜心于学术,这样的人在我周围就有,既有老学者,也有青年学者,虽然其为数甚少,但我相信,正是他们,才是中国学术界的希望所在!只是现行官科规则下,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因此发展受到很大阻力。其实,当年的陈景润就是这样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官科中的民科的最好典型!只是当今学术界,如果科研人员象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陈景润那样研究自己喜欢研究的课题,则他们恐怕连讲师都评不上,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生计及其子女的发展,所以一般人也只能屈就于现行官科规则以行事,做他们并不喜欢做的异化工作。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6023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