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远山呼唤(日志十七)
taodeng 2020-10-6 21:52
远山呼唤(日志十七) 对神仙而言,“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对凡人而言,“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喂饱你的马儿带上你的冬不拉”。是啊,牛儿、马儿都能轻松地过河,这不,我们就看见牦牛们自由自在地在察卡曲两岸过来过去,但我们的越野车今天却被这条河拦住了。昨天已有队员淌水过去,可哲学家说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这一方案也被否决。开个玩笑,其实过河后的路程还很远,是走路的方案被否决了。为什么要过河去呢?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野外考察中常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帮助。中医和藏医都把化石,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化石作为“龙骨”入药。早期西方人在中国收集作为科学研究的化石材料就来自中药店,比如荷兰古人类学家孔尼华( G. H. Ralph von Koenigswald )在 1952 年甚至命名了一个新种叫中国猿人药铺种( Sinanthropus officinalis )。 我们在理塘时联系了出自藏医世家的益西大师,他给我们推荐了格木乡卫生院的简安达洼大夫。上午我们一抵达格木乡,首先就到卫生院拜访了达洼大夫。他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康巴汉子,没想到跟我同岁,我本以为他比我年轻多了。达洼是祖传的藏医,但他在卫生学校受到过的严格的医学培训,在多年的实践中将西医和藏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果然,达洼听说过第一次青藏科考期间古脊椎所前辈们在此的工作,知道化石的产地。他还收集了几件标本,化石与围岩的颜色一样,都呈红色,看起来应该产自始新世地层。几件标本包括长骨和门齿,确定属于奇蹄动物,与第一次科考采集的标本吻合。 达洼热情地要带我们去化石地点,但他说道路中断,越野车不能到达。他邀请了另外一位村民,两人各骑一辆摩托车在前面带路。确实,到察卡曲要过河的地方发现用圆木搭的桥面大多已坍塌,越野车肯定过不了。河水湍急且不知深浅,所以车也不能涉水。倪喜军研究员和李强研究员就勇挑重担,搭乘摩托车前往。虽然更年轻的队员坐摩托车可能更灵便,但两位研究员觉得他们在专业上更有经验,就不惧困难,毅然前往了。我也想去,可真还没坐过摩托车,何况还是山路,只能放弃了。 我和其他队员就在近处的同一套始新世地层中工作,同时放飞无人机,跟踪摩托车前进的方向,随时掌握现场的情况。中午过后两辆摩托车和四人顺利返回,带给我们的好消息是确定了前辈们来考察时晒桌曲畔、齐根山下的剖面位置,并且找到了化石,还发现达洼收藏的化石可能来自另一个层位。 太好了,这为今后几天的工作确定了具体的地点,大家一阵欢呼。不过,凡人和神仙都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是没能解决,就是车如何过河?再远的路我们也不怕徒步,只是时间耗不起。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采集成吨的砂样,雇摩托车也运不回来。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河对岸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二话没说,直接就往河里开,最后居然顺利过来了。虽然看得我们有点汗颜,也许这是最后的办法。 今天时间已晚,我们就先把近处的剖面仔细搜索一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最关注地层中的化石,但对身边的现生动物们也不会视而不见。不仅有吵吵闹闹的红嘴山鸦和寒鸦,天空中还有好几种猛禽在盘旋,特别是神勇威武的胡兀鹫。草地上有憨态可掬的旱獭,还发现了豪猪脱落的棘刺。最多的是高原兔( Lepus oiostolus ),就在附近串来串去,跑得飞快,似乎一点也不怕累。这里的野兔比平原地带的大不少,应该是贝格曼法则的作用。 在每天路过的一处国道旁看见有温泉蛇( Thermophis baileyi )活动区的告示牌,而格木也有温泉,说不定也有温泉蛇?温泉蛇是中国独有的珍稀蛇类,栖息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岩石洞穴或石堆中,据说冬、夏季都可以见到,但我可不希望见到它。 (高原兔由李强研究员拍摄)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6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十六)
taodeng 2020-10-5 22:48
远山呼唤(日志十六) 穿过两边各立有一座巨大画像石的门户,我们仿佛是进入了托尔金( John R. R. Tolkien )中土世界的阿苟纳斯(The Argonath)。确实,我们前往的格木盆地在群山环抱之中,沿途一条条溪水有的向北流、有的向南流,我们不断穿过一座座分水岭。远远望去,高山湖泊在阳光下静静地闪耀着翡翠般的色彩。河谷里是开阔的绿色草地,黑色的牦牛、褐色的马匹自由自在地觅食嬉戏。山坡上是苍翠的针叶林,上空有猛禽在翱翔。村庄就散落在山水间,而最大的居民点是格木乡的乡政府所在地。由于山上有一座寺庙,过去的文献中也把这里称为格木寺盆地。 我们正在行进中,前导车突然一个急刹,所有车反应敏捷,全都刹住了。对讲机里传过来急促的声音: “ 兄弟们,谁车上的意大利炮呢? ” 原来一队高原山鹑( Perdix hodgsoniae )正在横跨公路。我们停下来一方面让它们安全通过,另一方面赶紧操起长焦镜头拍摄这难得一见的美丽鸟儿。高原山鹑具有醒目的白色眉纹和特有的栗色颈圈,眼下脸侧有黑色点斑。它们的上体黑色横纹密布,外侧尾羽棕褐色,显得暗淡和斑杂,在秋天的衰草和花岗岩块的背景下是很好的保护色。它们在高原上可能也怕累,能走就不飞,所以幸运地被我们拍到了。 逐渐接近目的地,路旁出现了红色的地层,是胶结较为松散的碎屑沉积,我们立刻就判断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始新世地层。队员们开始工作,很快倪喜军研究员发现了第一件化石,大家的兴奋溢于言表,工作起来更带劲了。 但我们还不能操之过急,要履行正常的程序。昨天我们已在理塘向县政府通报了考察队的工作计划,县里及时告知格木乡我们今天将要前来。我们到乡政府,值班的干部热情地与我们进行了接洽,就可以顺利开展工作了。 格木乡位于察卡曲旁,不仅流水奔腾,还有温泉注入。一靠近温泉就有很强的硫磺味,在附近也有厚层的泉华堆积。流出的热水汇聚成池,成了牦牛洗澡的地方,它们的待遇真不错。高原上地势较为平坦地方,这些河流都形成九曲十八弯的曲流,教科书上的河流地貌一应俱全。 在察卡曲两旁的山地就是红色的始新世地层出露剖面,我们分散开来在各个露头上仔细搜寻,主要集中在西岸。剖面与前辈的地层描述完全能对上,但他们的剖面是在晒桌曲旁,其顶部的齐根山向藏族老乡打听,他们也不知道,可能是在藏语翻译成汉字的过程中有误差吧。从地图上查看,晒桌曲在东面邻近的沟谷中。也有队员看见察卡曲东岸的剖面非常好,就赤脚淌水过河,将两岸的剖面进行对比观察。我们还在剖面上看见有古地磁取样的钻孔,说明格木盆地的研究受到不少同行的重视。 秋天已经过半,寒冬很快就要来了,尤其是在高原上。但我们观察剖面的山头溪边一点都不单调,百草还在争奇斗艳。这个时节开得最灿烂的就是龙胆( Gentiana scabra )繁若星辰的蓝色花朵。还有鳞叶龙胆( G. squarrosa )的白花以及马蹄黄( Spenceria ramalana )和金露梅( Potentilla fruticosa )的黄花。而酸模( Rumex acetosa ) 将叶子染成赤红,真是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啊! (工作照片由史静耸博士拍摄)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5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十五)
热度 1 taodeng 2020-10-4 19:54
远山呼唤(日志十五) 理塘与甘孜州的巴塘和中甸的藏语名称建塘共同组成康巴藏区有名的三塘, “ 理 ” 在藏语中是铜的意思,理塘的含义就是 “ 铜镜一样平坦的坝子 ” 。元朝时设奔不儿亦失刚招讨使,这名字让人想起《西游记》里的 “ 奔波儿灞、灞波儿奔 ” ;明朝又置扎兀东思麻千户所,反正都不如它的藏语名字 “ 理塘 ” 简明好记。 理塘号称 “ 天空之城 ” ,有人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其实并不准确。理塘的海拔 4014 米,而四川的石渠县海拔 4295 米,西藏的岗巴县海拔更高达到 4960 米。海拔超过 4000 米的县城还有不少,但确实都可以说是高与天齐了,似乎伸手就能摘下白云来。其实理塘自己的宣传语写的是 “ 世界高城 ” ,高,实在是高,但被有些人错误理解或有意夸张了。 在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古脊椎所前辈们组成的古脊椎动物考察队于 1982 ~ 1985 年在横断山地区反复进行调查发掘。他们在理塘的格木寺盆地发现了始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雷兽、跑犀、两栖犀、石炭兽等,其中的理塘先炭兽( Anthracokeryx litangensis )正是用本地名字命名的新种。而在格木寺南侧的热鲁盆地则发现了始新世的桉树、香蕨木、黄连木等常绿阔叶植物。结合动植物化石,说明 4000 万年前的理塘地区是低海拔的热带或亚热带环境。 第一次青藏科考时在格木寺采集了奇蹄目和偶蹄目的化石,我们此次希望在原有发现的基础上,增加食虫目、兔形目和啮齿目等小型哺乳动物的化石,为重建始新世本地区的气候环境背景,并进一步推导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提供全新的证据、刻画精确的细节。 格木寺盆地到理塘县城有一百多公里,每天往返的话太费时间,我们经过初步调查,决定把驻地搬到甲洼乡。旅店虽然简陋,但随意往窗外一瞥就是美丽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旅店还带有餐厅,主人一口亲切的四川话,队员们与他交流个别词汇有障碍时我还可以充当“翻译”,就住这里了。 回到了四川,不敢说空气都是甜的,至少饭馆里的川味是正宗的。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非常理解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的心情。在云南时进川菜馆,总要问店主是哪里来的,说不定是宜宾的老乡呢?我们也常去清真餐厅,老板很多来自西北,那是我们多年来长期调查研究的地区,也很亲切。他们最多的是来自临夏或宁夏,分别是回族自治州和自治区,但对我这个四川人而言,实在听不出是临夏还是宁夏。必须问是哪个县,比如广河就是临夏,同心就是宁夏。 有些字的拼音我觉得很难区分,据说是因为四川人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原因。前几天我想为我们的考察队引用岑参的诗 “ 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 ,就费了好一会儿周折才敲出诗人的名字。在我的拼音里,不是 “ 回字有四样写法 ” ,而是 “ 岑 ” 可能有四样拼法, cen 、 ceng 、 chen 、 cheng ,而 “ 参 ” 也可能有四种拼写, sen 、 seng 、 shen 、 sheng ,还要排列组合成两个字。当然正确的拼写只有一种,唉,我太难了。队里的北方队员们都笑话我,但记住一会儿,再过一会儿又分不清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理塘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面孔,他们旅游观光,甚至寻求发展。所以,这里的藏族同胞汉语说得越来越好,四川老乡的普通话也说得越来越标准。 “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 ,还真的会有偶遇 。 2017 年《西藏人文地理》约我写一篇文章,题目叫 “ 我们走进西藏,它们走出西藏 ” ,并聘请艺术家邱衍庆先生拍摄图片、绘制插图。我与编辑杜冬曾通过网络讨论和校对,但未曾谋面。后来杜冬还发过几张在甘孜州发现的化石图片让我鉴定,没想到今天在理塘遇见他,就是照片上右边这位小伙子。作为水利专业毕业的南京人,他现在已被理塘县引进,担任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将理塘的旅游事业搞得有声有色,今天正在为国庆长假蜂拥而来的游客忙得不亦乐乎。而杜冬之所以会出现了这里,也缘于 13 年前他与一位藏族少女在太空之城的偶遇。他写给曲西的15万字的信,后来题名为《康巴情书》出版了。理塘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啊。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9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十四)
taodeng 2020-10-3 22:37
远山呼唤(日志十四) 中甸下雨了,真巧,我们今天离开,不惧风雨,而前几天我们野外考察期间老天爷都非常给力。跟我们一样早早出门的还有牛群,不过它们秉性不改,占道、逆行,不提示突然变线,我们只能耐着性子被它们压着走。 今天将从云南迪庆藏区的中甸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前往四川甘孜藏区的理塘。我们此次的青藏高原科考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考察队本身就由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队员组成。在考察的第一站,一直陪同我们在野外工作的丽江市文物科的子宏科科长,他是来自永胜县的彝族。给我们极大帮助的丽江市文旅局木世臻局长和古城区文管所木建先所长,从他们的姓就知道来自纳西族的木氏。木局长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专业,跟我们有更多专业上的交流。还有丽江市博物院的牛增裕院长,虽然他不是大研古镇常见的木姓、和姓,但他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纳西族人。在第二站迪庆期间,除了得到文管所藏族的潘高原所长和尼西乡的藏族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还在考察维西县时邀请了美光村的现任和前任村长、两位傈僳族的李家大哥给我们担任向导。 红军在中甸会议上着重强调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我们今天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科考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续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优良传统。今天的一路上就体会了浓郁的藏族风情,连公路上的装饰都别具一格。从中甸直接到乡城 219 县道路况不好,我们就沿 215 国道多走近百公里,但实际所花时间更少。 215 国道沿金沙江东岸上行,我们再次体会到山高谷深的壮美,同时对悬崖上的落石心有余悸。看着那些被钢丝网拦住的大大小小的石块,任何一块砸到车上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随着我们的北行,云开雾散,天渐渐晴了,雨天有更多落石的险情得到缓解。 从尼西开始的一段 214 和 215 国道合并在金沙江东岸,然后 214 国道跨过金沙江沿西岸延伸,这个时候可以看见两条国道上的车辆在狭窄的金沙江两岸并驾齐驱的场景。由于路况的局部变化,导航在川滇交界的贺龙桥将我们引导到西岸的 214 国道,又从奔子栏镇依靠仅容一车通过的惊险吊桥回到东岸的 215 国道。 继续沿金沙江上行至定曲的汇入口后, 215 国道就溯定曲而行,到古学乡我们再转向东行,沿金沙江二级支流硕曲河两岸的 003 乡道前进。这条路比金沙江岸的国道更加险峻,沿途不断有塌方后留下的破损路段,路旁的水泥隔离墩也被落石砸得布满了缺口,这条路因此被称为东旺崖路。我们不敢久留,仅在硕曲河上的去学水电站库区忍不住下车来观赏了一下碧绿的水面,就尽快驶离了。 这一地区川滇两省的辖区犬牙交错,我们离开中甸县的奔子栏镇后很快经登记检查后进入甘孜州得荣县境内,但在古学乡转为东行后又是中甸的东旺乡。直到在青麦乡看见一片片漂亮的白色藏房,才完全进入了四川的乡城县境内。离开乡城,开始沿 549 国道翻山,不断向高处攀登,最终在无名山垭口到达今日行程上的最高点海拔 4708 米。一条穿越无名山的隧道正在施工,很快将能便捷地通过这里了。 从无名山下来就进入了稻城县,自然地貌和人文风貌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道路编号也更新为 227 国道。从开阔草甸逐渐演化成高山针叶林,而村庄里的藏房变成了花岗岩砌筑的灰色楼房,冰凉的雪山融水把河里的花岗岩巨石都搬运磨圆了。更加壮观的是,我们遇见了不可想象的旅游大军,从稻城的桑堆镇到理塘县的路上成千上万辆车迎面驶来,在不少地段造成了拥堵,因为目不暇接的美景让许多人停下车来观赏。好在我们是反向而行,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海拔 4000 米的理塘县城。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4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