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有毒物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求救环境,生物,生态学人:这个污水厂生活污泥的思路怎么梳理?
热度 5 mountainwind1 2013-2-25 11:1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物态:灰黑色稀果冻般烂泥状,臭,一缺氧就发黑,干燥后很硬很硬,尤其是聚丙烯酰胺多又用铝离子絮凝的那些污泥超级硬。但干燥过程容易开裂,可也裂不到沙子那样细的样子。 化学状态:含水通常99%,压榨后约80%;掺加10%石灰后压榨可以降低到70%,目前掺石灰碱化的和不掺10%石灰碱化的大约各一半,目前正在大力鼓励掺石灰灭菌,因此掺石灰的比例越来越多了。掺石灰的污泥干后比较松软,差不多土块硬度,不掺石灰的干后很硬,接近砖头的样子。对于彻底干燥的污泥来说,30%附近组成是细菌尸体,有机物啥的,65%左右是粘土矿物,5%左右是水,里边有很多有毒物质,经常重金属超标。 因为臭,二恶英,贵得要死等环保限制和经济问题,焚烧或者做陶粒比较不收居民和企业欢迎;因为重金属含量不稳定,做农肥不受农民欢迎,做缓释肥或许还可以但是不好卖;因为淋滤水多且复杂,量也大,运输沿路的居民和污泥填埋厂也讨厌这个,种花种苗木的倒比较喜欢污泥,经常有人会去污水处理厂拿污泥,掺了秸秆后盖上塑料布,发酵它几个月后做花土,可是用量又很小。要说直接做林土吧应当可以,因为重金属含量不算很高,林土也不存在积累效应,林木本来就有富集重金属和营养物质的功能,例如桉树,那玩意儿该很适合污泥吧?另外污泥我正在试验作为荒漠防风阻蒸捕水材料,小试成功了,草长得不错,模拟飞播的小规模试验也成功了,说明有望把干透了的污泥粉当作荒漠治理材料,这俩正在准备进入大试状态,我想用这个来治理城市周边的矿坑,路坡,海边荒漠之类的,配合一些石生植物,荒漠植物,仙人掌香根草之类耐操的植物等等,因为是近程运输,费用低,不知道这思路有推广价值吗? 有个搞环保朋友问我能不能做建材,这可把我头痛死了,我试了下用比较巧妙的工艺目前可以让污泥直接干燥成很硬的砖块状,而且没有裂纹的,灰色的和我们的建筑砖头看起来差不多,铁定是比轻质石粉砖结实啦,防水性可以通过浸渍高分子材料来达到,例如浸渍石蜡,浸渍聚乙烯醇热聚合,浸渍硫酸铝啥的,可这样的污泥砖能不能用啊?用到哪里别人能接受呢?简易工厂内墙砖行不行?花盆,预制室外用的廉价挡板之类行不行? 还有,这些玩意儿除了荒漠治理材料我比较有信心外(不过得大试后明年再准备申报了,不然没前期积累),还有没有能申报什么鸟课题的没有?嗯比如那个污泥不开裂地干燥成砖的工艺,以及这种砖后续的重金属释放啊,淋滤啊,降解矿化啊,生态影响之类进行研究可能不?能不能找个合作的哥们一起来啊,我当老二就行反正我职称学历低又是散修,当惯老二了。嘿嘿不是骂人的那个老二哦
358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燃放鞭炮释放了多少有毒物质?
gxswmwys 2013-2-18 12:05
燃放鞭炮等于在破坏环境,开门炮比春节燃放的厉害! 每年因为鞭炮要死多少人,要炸伤多少人!还会给环境 释放多少有毒物质?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物相克,真有可能
热度 4 xuyingxiao 2012-9-8 19:59
有人说食物相克,有人说食物相克不科学。 食物中的营养素有可能互相作用进而影响吸收,这一点大家还是都承认的。只是如今大家不缺营养,倒不值得对此太担心。 有毒物质呢?有些食物相克的例子貌似很科学,食物中的成分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但看了一些文章,发现还是有很多因素造成不会相克的。比如在体内的环境下不容易发生这种化学反应,比如即使发生完全的化学反应,也得吃上百公斤食物才能生成达到中毒的量。 但是,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况。看到“可乐喷泉”,遂想到食物相克的问题,整理了一些不同观点。 第一轮:个例辩论 吃螃蟹的季节要到了,螃蟹不能和西红柿同吃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有专家说可以,有专家说不可以。 反方:螃蟹是甲壳类生物,它含有五价的砷,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变成砒霜。 正方:“如果螃蟹里的砷不是超标几百倍,就不可能中毒”。“我们花了几年时间来辟谣” 反方:水产品的砷污染很厉害的。 正方: 1.要吃几公斤被严重砷污染螃蟹,一次性摄入5斤以上西红柿才有中毒的可能性。 2.“即使是砷超标几百倍,五价砷转化成三价砷也只是一种臆想(人体不是一个合适的化学反应器)。” 3. 砷又是一种“不稳定”元素,砷经过高温的蒸煮或爆炒后,不会变成液体,而是直接升华。 反方: 1. 西红柿,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而螃蟹等水产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吃会引起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从而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 不能和螃蟹一起吃的,不是西红柿,而是柿子。两者都是凉性的,一起吃伤胃。 折中说法:“一些胃肠敏感的人吃螃蟹和柿子(包括梨、甘蔗、香蕉等很多水果),哪怕单吃其中一种,都可能引起胃肠不适。但很多消化功能好的人吃了证明没事。它不算普遍规律,但可以看成对胃肠功能不佳者的提示。” 第二轮:一般性辩论 正方: 科学实验证明,广为流传的各种食物相克是不科学的: 著名医学专家黄树则撰写的《“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一文是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认为我们吃的普通食物是不会相克的。 1935年,我国营养学界的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实验香蕉与芋艿、花生与黄瓜、大葱与蜂蜜、牛肉与板栗等14组食物,发现“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及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 《北京青年报》(2006年4月7日开始)曾组织各界专家分析批判食物相克的说法,也认为那些说法靠不住。 中国营养学会2009年与兰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进行了多种相克食物的实验,“受试者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均未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也认为不必过多顾忌食物相克。 反方: 即使大部分食物相克经科学实验验证是错的,但不能保证没验证过的没问题。 况且如今的食物和以前的食物早已大不相同,普通食物也可能会相克。请看一则今天的报道,“上海一位市民在8月27日食用曼妥思薄荷糖时饮用了可乐,致其喷射状呕吐,后经医院抢救后才脱离危”。“长春几位中学生在模仿网上的“可乐喷泉”视频时,同时吃下了薄荷糖和可乐,同样出现了喷射状呕吐。经检查,这两种食物造成其胃粘膜出血”。 所以尽管很多广为流传的食物相克的说法经科学分析都不靠谱,但至少曼妥思薄荷糖和可乐是相克的。那位记者咨询了一位研究人员,说是曼妥思薄荷糖的“阿拉伯胶”和可乐中的碳酸盐相遇会以惊人的速度释放二氧化碳。 根据陈筝 留言进一步查找资料 补记本轮: 正方: 虽然会剧烈冒泡,但其原理不是阿拉伯明胶的问题。详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jbJELjLgZg 和 http://www.guokr.com/article/60508/ 表面粗糙的物质应该也可以让可乐喷,比如方糖。 反方: 无论如何,两者相克伤胃。 正方: “可 乐进入胃部的过程中大量的气体会溢出(于是你打嗝了),剩下的那些二氧化碳即使再遇到曼妥思也难以产生‘可乐喷泉’。有报社记者做过实验 (http://www.dnkb.com.cn/archive/info/20120822/075536238.shtml,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7/25/7916715_0.shtml),果壳网编辑灯泡 哥也有实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MCsPNTt2Eo /?resourceId=0_06_02_99) 反方: 有很多报道,年轻人效仿可乐喷泉实验进了医院。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health/20120909/c_113011793.htm http://news.163.com/08/0515/02/4BUVV73300011229.html 第三轮:方法性辩论 正方:很多食物相克的理论都是不科学的。而且有很多案例,A和B一起吃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反方:不管理论科学不科学,实践证明有人A和B一起吃有不良反应,这就证明了食物还是会相克的。 正方:单个案例说明不了问题,得看统计结果。 反方:没有不良反应的统计再多,只要有一例反例就值得重视。 正方:很多反例中,A和B同吃与不良反应之间虽然有时间先后关系,但并无因果关系,是其他因素造成了不良反应。 反方:人的体质各有不同,......。 ......
个人分类: 生活|660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海洋毒素分类
xuxiangtian 2012-7-22 19:17
海洋 毒素   鱼类产品, 自然 地由于海洋毒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独特的食品毒素。我们应对此引起重视,目前在鱼类产品中发现的某些毒素是 地球 上毒害最严重的物质。部分有毒物质是特别低等的。有些是耐高温的,不是普通的烹饪可以杀死的,而且是不易被探测到的,只能通过一些 分析 手段才能发现。 些毒素通常不会影响到鱼的外观、 气味 及口味。应特别注意的一类海产品是软体贝类,包括 牡蛎 、贻贝和 蛤蜊 。有些特殊的毒素与它们有关,而且这些有贝 类毒素 所引起的PSP、 DSP 、NSP、ASP现象在人类的疾病中也有发现。   贝类毒素   PSP( 麻痹 )   DSP   NSP   ASP   以上毒素的一-共同点是:它们不是由贝类自身产生,而是其它海洋微生物在贝 类中 存积存形成。   PSP是由海洋藻类形成,主要存在于软体贝类中。即使食入少量的PSP毒素,也会引起 神经系统 的疾病,包括:颤抖、 兴奋 及唇、舌的 灼痛 和 麻木 感,严重时会导致 呼吸系统 麻木以致死亡。PSP毒素存在于世界范围之内,包括美国东西两岸。特别是在阿拉斯加有着携带 量PSP毒素的动物。有趣的是,现已在 鲐鱼 内脏 中, 龙虾 及许 蟹类中也发现了PSP毒素。   DSP是由另外一 海洋藻类产生,大量存在于软体贝类中一种毒素。所幸的是DSP目前仅在加拿大东岸、亚洲、智利、新西兰及欧洲地区有发现,在美国尚未证实存在DSP毒素。DSP不是一种可致命的毒素,通常只会引起轻微的胃肠疾病,而症状也会很快消灭。   NSP是一种与 赤潮 有关的毒素,受这种毒素影响的贝类被称 Brevetoxin,也是源自于一种海洋藻类。而且它会导致食物病菌,存在NSP。这种毒素的典型区域为墨西哥湾。美国南大西洋海岸以及新西兰,这类毒素虽不象其它贝类毒类那么严重,但同样也会产生肠胃不舒服及 神经 系统 疾病的症状如神经麻木、冷热 知觉 的 颠倒 、即冷热不分。   ASP这种毒素目前只在北美洲东北、西北、海岸有所发现。同样的ASP也是源自一种海洋藻类。已在软体贝类的内脏中有所发现,像蟹类等。这类毒素同时具有胃肠系统及神经系统 病毒 的症状,包括短时间失忆,即 健忘 症。严重时也会引发死亡。   尽管加热可能会减少毒素的含量,但最佳的 控制 毒素的 方法 是:在允许的海域内捕捞贝类,通常美国政府会 监测 允许捕捞海域的 海藻 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监测禁捕区。   鳍类毒素    河豚 毒素西加毒素 鲭鱼   有些特定的与鳍有关的毒素包括T.G.S   Tetrodotoxin大量存在于河豚中,在日本的享饪中它被称为fugu,这种毒类是由河豚自身产生的,清理时必须要除掉。如果不慎食入了没有 妥善 处理的河豚,大约在于20分钟之内就会出现初级的神经系统症状麻痹症,呼吸系统衰竭、痉挛、 心脏跳动 不规律、而且经常引致死亡。河豚毒素是地球上现发现的毒害最大的原素之一,FDA只在有特殊需求时,才允许河豚进入国内。   西加毒素主要是影响热带、亚热带的礁石鱼类,典型的礁鱼类包括鳍鱼、梭鱼、真鲷、 鲑鱼 、鲐鱼王。这些鱼类都是因为吃那些以食含毒素的藻类为生的小鱼而存积在体内大量毒素。引起许多症状的毒素大多存活期较短、而因西加毒素这种毒素引发的麻木、颤抖、温度感知颠倒的症状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有报告说持续几年。   鲭 鱼毒 素: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鳍类毒素报告 中都 包括鲭毒类,这是由于鲭类鱼中含有大量的 组胺 ,而且胺是由于 细菌 的 生长 形成的。含鲭毒素的主要三大类鱼是: 金枪鱼 、马哈鱼、 青鱼 ,尽管在其它鱼中也有发现鲭鱼毒素。   因细菌生长而形成的组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正确处理鱼类,即从捕捞到上桌前的过程都 保持 冷存,鲭毒素是可以避免的。如果鱼类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温度条件下处理好,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染毒,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毒类的产生,而染毒的食品又被误食,就会出现颤抖、候舌灼痛,上半身皮疹及 低血压 等症状,通常这些症状的出现的很快,消失的也很快。    二、农业毒素   除在海洋生物中发现的自然毒素外,在农业商品中发现了许多自然毒素。总的来说,这些毒素都是 真菌 类的。真菌毒素是因真菌形成,在 自然界 中广泛存在,因此大多 的农产品中都有可能含有真菌。   并不是所有的真菌都有毒,可只要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如水活度情况、温度条件及氧气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它就会产生。在各方 面条 件合适的情况下,真菌毒素会直接进入食品中。如谷物和 小麦 的生长,真菌毒素也可以间接进入 食物链 可能导致动物误食了受污染的食物,真菌毒类又会通过以动物为源的食品如奶、 奶酪 继续延续下去。    黄典霉毒素   黄典霉毒素是从所周知的最危险的毒素之一,尽管它是唯一的一种。 黄曲霉毒素 是曲 霉菌 及曲霉 寄生 菌族类产生的一类 结构 相关 的毒类形成。在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这类真菌会在各种食品或动物的食物如果仁、各类 棉花 籽中生长,并产生毒素。   真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不会导致那些明显的如海洋毒素所引发的种种症状,但它同海洋毒素一样有危害性。如黄曲霉毒素B-1这种素性最大的毒素,往往会在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它会导致许多生物的癌病变。包括灵长目动物、鸟类、鱼类及啮齿类生物,这些生物中,最首先受到毒害的是 肝脏 急速 细胞 坏死 , 肝硬化 、 肝癌 都与误食黄曲霉毒素有关。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体内含有黄曲霉菌的 抗体 ,人类也大有可能受到了类似的 感染 。   普通的食物处理方法不会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控制这类由真菌污染而形成的真菌毒素的最佳方法是防止食品受污染或食入已污染的食品。有一些快迅、有效的方法可以鉴别农产品原料是否受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生产厂家在进原料时应注意使用这些方法,以保证生产食品的原料安全、 无毒 。 http://www.39kf.com/medicine/pro/experimental/chromatogram/example/2009-04-04-577626.shtml
个人分类: 论文报告|2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黑皇后假说
jiaoshuyun 2012-4-24 13:53
(文 / Robert T. Gonzalez)原绿球藻属( Prochlorococcus sp.)的细菌,是这世界上最柔弱的生物之一。如果让这些微生物自力更生,恐怕它们连保住小命都困难。这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它们可是世上数量最多的光合生物。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这些细菌显然一副 “成功人士” 的样子。它们慢慢地失去了分解过氧化氢(H 2 O 2 )等有毒物质的能力,让别的生物替自己做这些 “粗活儿” 。这样的种间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但我们有时候搞不清楚这些关系最早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演化理论,帮助解释这种依赖性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把这个理论称为 “黑色皇后假说”(The Black Queen Hypothesis),而这个理论本身就跟它的名字一样,非常巧妙。 演化理论: 黑色皇后 vs. 红色皇后 对很多人来说,演化意味着生物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但自然界里有很多生物其实并不按照这个套路出牌,它们越演化生物复杂性便越低。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退行性演化”。 退行性演化的现象常常能在寄生生物中观察到。比如,在你身体里面扭来扭去的绦虫。它靠皮肤吸收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根本不需要消化道。毕竟,保留一个非必需的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成本是很高的。对绦虫来说,把消化道统统扔掉,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各种寄生细菌中,你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演化过程,假如周围有寄主能处理一些 “生活琐事”,这些细菌便会把这些代谢功能和它们体内的相关基因统统丢弃。导致这种退行性演化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学家所说的 “遗传漂变”。所谓遗传漂变,就是由于一个物种中的部分生物与其它同类相隔绝,且个体数量很少,造成这个种群中的随机遗传突变的频率升高。 寄生生活的两个特征,正是与世隔绝和个体数量少。但是,生物学家明确地将原绿球藻属的生物划为自养细菌,这意味着它们跟寄生一点边儿都不沾。那么,这些细菌的生存,究竟是如何变得这样依赖其它微生物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生物学家杰夫·莫里斯(Jeff Morris)提出的 “黑色皇后假说” 中。他和同事在最新一期的《微生物》中,详细解释了这个新奇进化理论背后的逻辑。 “黑色皇后假说”中的黑色皇后,指的是扑克游戏中的一张牌,也就是红心大战中的黑桃 Q。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尽量少得分。然而,黑桃 Q 这一张牌的分数,与其他所有牌的总分相同, 因此,在红心大战中取胜的关键是不要得到这张牌。 回到生物演化上来。黑色皇后假说将某些基因,或者更笼统地说, 将某些生理功能,类比为 黑桃皇后这张牌。维持这些生理功能会消耗很多能量, 因而生物并不倾向于保留它们,这导 致废弃这类功能的生物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同时, 这类功能也得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作 用——公共利益, 它能迫使群体中至少有一小搓个体,将此功能保留下来。毕竟,缺了黑桃 皇后这张牌,红心大战也玩不起来。 我们再来看原绿球藻属的这个故事。维持整个种群生存的那些个体,提供的 “公共利益” 就是分解有毒的过氧化氢(H 2 O 2 )。生物学家把这个叫做 “漏” 遗传功能——保留了这个生物学功能的个体,能让周围的任何生物都从中获益。 黑色皇后假说所导致的结果,听起来跟上文提到的寄生关系非常相似,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那是因为它们本来差别就不大。不过二者还是有两点重要的不同之处: 黑色皇后假说中,退行性演化并不是由遗传漂变(也就是偶然事件)导致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失去一个基因的利(这个利是由周围的其它“漏”生物带来的)大于弊,这个基因的丢失会继续在整个种群中扩散。 黑色皇后假说丝毫没有表明,保留了 “漏” 遗传功能的生物自身适合度下降。但在寄生生物与寄主的关系中,寄主的适合度显然是下降了。 这两点是微妙却十分重要的差异。大多数人对寄生的概念并不陌生,寄生关系中,寄生者受益而寄主受害。很多人也熟悉共生的概念,在共生关系里,不同的两种生物均能从中获益。寄生和共生都是种间关系的一种形式。(人们对其他的种间关系并不熟悉,比如共栖,即两种共居的生物中,一方受益,另一方也受益或不受伤害。想全方位了解种间关系,请点击 这里 。) 莫里斯解释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不同形式的种间关系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他说,黑色皇后假说的意义不在于描述一种形式的种间关系,其意义在于解释这些关系是如何演化的: 像 “红色皇后假说”(红色皇后假说,阐述了捕食者与猎物、寄主与寄生生物之间,双方如 何进行 “军备竞赛”)一样, 黑色皇后假说可以导致 3 种主要种间关系类型中的任何一个, 即寄生、 共栖和互利共生。 种间关系最终会演变为其中的哪一种,完全取决于生物生长和相 互影响的具体情况。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红色皇后假说的重点, 是解释一种 “主动” 的 演化,你可以将这个过程想象为,不同物种竞相获得能让自己胜过竞争者或捕食者的能力。 相较而言,黑色皇后假说讲述的是一个被动得多的过程。“不同的物种争相 ‘堕落’,它们都尽可能多地摆脱那些代价高昂的生理功能。”莫里斯说。 “黑色皇后假说里尽是些反其 ‘道’ 而为之的事——摒弃复杂性。人们通常觉得,生物是在进化的,而身体越来越简单显然是与此相反的退化。” 文章来源: Researchers describe a new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Black Queen Hypothesis 原文信息: 原文刊于 io9.com 科技频道 2012 年 3 月 28 日 作者 Robert T. Gonzalez 文章题图: 图片来自网络 内文大图: Octobralia/DeviantART,via io9.com
3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安全食品购买攻略
热度 2 tarimriver 2012-4-16 21:07
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监管不力,不法商人都将聪明才智放到如何弄虚作假,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上,所以,中国奶业问题层出不穷,诸如三聚氰胺、什么皮革酸奶、肉类则含瘦肉精,现在我们的身体简直成了太平洋,什么垃圾都往里倾倒,什么毒品都往里装。有人说,没有办法就闭上眼睛吃吧,还能增强抵抗力。吃有毒食品就能增强这方面的免疫力?那为什么城市里那么多医院,每个医院里患者都人满为患,所以,要想健康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尽量减少进口的有毒物质量。 1. 水果蔬菜购买需要坚持当地当季当时的原则。水果蔬菜谁也离不开,其安全最重要,当地就是本地生产,避免了长途运输。很多产品为了长途运输的需要,都有经过一定的处理,使用某种药物,而且在不成熟时就采摘,其质量与营养都无法保障。当季,就是尽量吃时令水果蔬菜,这不仅是价格便宜,重要的是安全。例如,冬季的萝卜、白菜几乎不用农药,夏秋季节的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多是自然生产出来的,菜农使用的农药少,也不用激素之类的生长剂; 2. 购买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买的时候拿着闻一闻,如果能闻到水果的原味一般都是正常生长的,可以购买; 3. 块根类蔬菜,比叶菜要相对安全,块根类蔬菜吃的时候可以削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蔬菜残留。 4. 蔬菜尽量购买诸如有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标志的产品,虽然里面也有部分不合格,但与普通蔬菜的安全性要高。如果你不喜欢转基因食品,则注意产品上面的标示,一般转基因作物加工的产品都有标注。 5. 肉类,我觉得羊肉的瘦肉精最小,猪肉、牛肉都有专门的养殖场,羊放羊的较多,比起猪肉、牛肉都安全些。 6. 现在生态养殖场开始增多起来,有机会到这样的地方看看买一些会更放心。 7. 茶叶也有农药残留,但不同的季节农药使用量不同。例如春季农药的使用量就小,所以你购买茶叶时尽量购买春茶,另外,从泡出来的茶叶的面积可以辨别春茶与夏茶的不同,同一种茶,春茶的叶子要小。当然,叶芽经受农药洗礼的概率更低。 8. 有网友问绞股蓝茶怎么样,绞谷蓝是一种在大江南北都生产的杂草类植物,现在刚被开发出来,这种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强,不用喷施农药,另外,还有一定的要用功效,可以尝试取代茶叶,还有银杏茶,使用银杏的叶子加工而成,银杏也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也几乎不用施农药,而且具有降低血压等功效。 9. 尽量购买正规产品、名牌产品,这类产品受到的关注多,发生问题容易及时发现,另外多关注新闻消息,发现某种产品有害,赶快更换。 10 不要一直吃某一品牌的产品,一是不利于营养的平衡,而是万一发生问题受到的毒害大。 11 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安全食品特供商最好了,多花点钱不要紧,关键是放心、健康。
2455 次阅读|3 个评论
西药中发现有毒物质
热度 3 zhanghuatian 2012-4-15 12:10
如果发现某个西药中的成分是有毒物质,那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想到: 该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什么时候中药也能有这样的待遇?
417 次阅读|4 个评论
评“《PLoS遗传学》:中药发现有毒物质”一文
热度 9 张三火 2012-4-15 10:05
《PLoS遗传学》: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博友黄荣彬老师推荐一篇新闻—— 《PLOS遗传学》: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来源标示是:环球时报。文章称: 据4月1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报告,宣称在中国传统药材中发现“有毒物质”,其中包括有毒植物、过敏素和濒危动物的器官。“美国之音”13日引述报告内容称,虽然中国传统医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但消费者应该警惕其对身体带来的危害。这一研究近日发表在《 PLoS 遗传学》上。 据澳大利亚《太阳先驱报》13日报道,澳大利亚海关近期从旅客身上截获一批中草药制成的冲剂、药丸和药片。通过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一共找到68种不同的植物成分。《新西兰先驱报》引述默多克大学教授迈克•本斯的话说,中国人在制作药物时对这些植物进行了非常复杂的混合。其中一些中药含有麻黄和细辛,而细辛是带有剧毒的植物,过量使用会引发很强的副作用,“但这些中药的包装和说明书上没有注明药物的毒性有多大”。 本斯表示,人们此前很少深究中药里到底包含什么成分,现在利用最新的基因排序技术来分离药物成分,就很容易清楚了。 不过,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马安阳表示,中医药是非常了不起的学科,但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局限性,包括西医在内。中医也是一样,也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扼杀其他传统医学,对患者不公平”。 三火评论:1、 "细辛是带有剧毒的植物,过量使用会引发很强的副作用",文中所说的“剧毒”到底是什么成分?不能这么不负责任的一说。 2、做为中医,谁都知道中药细辛是有毒性的,使用的药量都会有严格的控制,只有过量使用才有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什么药过量使用都有可能出问题的。 3、中医有句名言叫“有病,病受之;无病,体受之”,人吃药,是针对体内的病邪和毒气,也就是要祛邪逐邪、以毒攻毒。无病的人,是不能乱用药的,否则必会损伤身体的。 4、麻黄在应用时,用作汤剂的时候宜久煎,并多与甘草配伍,会大大降低其所谓的毒性。用作丸、散的时候,都是用蜜炙过的,这样也会降低那些不良反应。这些道理老外根本不会明白的。 5、《黄帝内经》称所有治病的药物为“毒药”,主张在无病之时,要用食养;在有病之时,轻者先用食治或按摩导引的方法解决,重者运用针或灸的方法,更重者需要外以针灸之类、内服(毒)药的针药并用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制服病邪,然后还要通过食养正气的方法,最终实现扶正祛,使邪去正安,身体康复,疾病痊愈。 6、中医药有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不是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或者是什么人想当然的那样!博大精深一词,也不是随便拿来就安到中医头上了,呵呵。不了解的人,还是要学而知之哦!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3765 次阅读|38 个评论
什么是盲人摸象?评述“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热度 27 gaojianguo 2012-4-14 21:39
什么是盲人摸象?评述“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刚才看到科学网首页赫然发布《 PLoS 遗传学 :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的报道,觉得有标题党和误导大众的双重嫌疑,中药发现有毒物质难道是什么新鲜事吗?中药本来就含有不少有毒物质,但这些所谓的有毒物质都是以治病为目的的。 看到这个报道,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西药难道就没有有毒物质了?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我们的科学记者和网站做出这样的解读实属不应该。 为了让大家明白真相,我们还是先看看这篇发表在 PLoS Genetics 的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作者首先认为随着传统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市场的扩大,人们对其涉及的成分来源和安全性普遍关注起来了。成分来源由于包括一些濒危或者受威胁的植物和动物,受到濒危物种保护者和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关注,而一些含有毒素的植物可能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It is in the interests of both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public safety that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to screen medicinals like TCMs. )。如他们在中药制品中发现了 麻黄属( Ephedra ) 和 细辛属( Asarum )植物的证据,一些濒危动物、甚至极度濒危动物的科属也被鉴定出来。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原来,他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技术(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以较低廉的价钱并高效的测出目标 DNA 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后通过与数据库中已知物种的序列比对,根据相似程度确定物种的科属、甚至种。其实,这也是本文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即通过这些技术来审查中药的来源( Here we show that second-generati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 of DNA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means to genetically audit organic ingredients within complex TCMs .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很难找到第二个创新点了。但,这个第二代高通量测序也不是报道中描述的那样是 “ 最新的基因排序技术 ” ,它在多年前就已经大量应用了。 其实,作者鉴定出中药成分包含一些濒危物种,特别是濒危动物的组织器官是很能引起西方社会强烈反响的。这或许是这篇文章比较有卖点的一个地方。要知道,西方社会对一些动物的保护是很在意的,如你在他们面前炫耀你的包包是来自某种稀有动物的毛皮,多半会遭受鄙视和不解的目光。但,你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炫耀,多半会赞美和羡慕你,羡慕你的财力可以消费如此的奢侈品,这就是目前我们与他们在科学素养上的一个显著差异。说白了,由于我们教育不力,导致了错误和危险的价值观。 言归正传。环球时报发布这么一个夸大的 “ 新闻 ” ,科学网没有必要跟风,这有损科网追求的科学精神和高品位!我怀疑,环球时报是个什么样的时报?这篇报道的记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记者了?这篇报道的作者得出这样不实和不适的结论,如果用 “ 盲人摸象 ” 四字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的。 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 “ 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 ” 他大叫起来。 “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 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 “ 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 “ 盲人摸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盲人摸象 ” 的寓意是不能 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实情况 。 PLoS Genetics 全文链接: http://www.plosgenetics.org/article/info:doi/10.1371/journal.pgen.1002657 标题 “Deep Sequencing of Plant and Animal DNA Contained with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Reveals Legality Issues and Health Safety Concerns” 大意是 “ 通过对中药里植物和动物 DNA 的深度测序揭示其来源的合法性与健康安全问题 ” 。 相关阅读: 中医和中药是 SCI 的源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099 次阅读|62 个评论
烟?科技奖?
热度 3 zhangyuzhou1989 2012-4-11 19:35
近段时间,就卷烟科技参与评选科技奖的事情,在科学网上是热火朝天。 作为一个不抽烟的学生,也支持他们不参与评选。 可是我有诸多疑问,实在解决不了!如果哪位大侠看到了,还愿意帮助解释,实在感激不尽! Q1:卷烟科技,是否属于科技的范畴?如果不属于,它该划分到哪个范围? Q2:这个卷烟科技,是否减轻了现在香烟里所含的有毒物质?如果减轻了,这个算进步么?应该鼓励么? Q3:卷烟科技不会凭空产生,我想知道它背后的项目资金是谁提供的?卷烟厂,还是国家烟草局?如果这项技术真的属于国家提倡的,这些研究员所做的工作和搞生物化学的有什么分别?他们只是在这个体制下,按照章程办事的。所以是否应该就此事直接倡议立法,严禁公共场合的抽烟,顺便加一些不应该研究香烟之类的章程。 Q4:自古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呐喊,有谁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我周围的研究生几乎无人知道这一件事情,或者说他们也不关注这件事情。换句话说,关键的位置有人么?想到河南山东的考生,地域的歧视性为什么这么多年都得不到解决。我觉得原因很明显吧。换做都城在洛阳或开封的年代,河南的“进士比例”会比现在高很多吧! Q5:我想知道烟草专业的院士、教授、研究员、学生们对此事的看法。他们也有自己发表言论的自由,他们也不能被代表!
个人分类: 一点看法|212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人也是有年轮的
jiangyongshuai 2011-12-10 07:16
尽管现代科技提供了先进的法医学手段,但是人们却仍然无法准确判定一名死者在死亡时的具体年龄。DNA似乎并没有办法给出死者的年龄信息。 但是今年的情况似乎开始有了转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对唾液开展研究,他们发现对唾液遗传成分的分析或许将能够帮助法医获得死者去世时的年龄信息。 研究人员搜集唾液样本,并对其中DNA上所发生的外因变化进行观察。所谓的外因变化就是指由于外界因素对DNA造成的影响痕迹,如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压力状况,晒日光的时间,接触致癌物质甚至有毒物质的程度等等。这些“暴露”经历并不会导致DNA本身发生变化,但是它们都会在染色体表面留下痕迹,影响基因的开启和关闭。在染色体的某些特定位置上,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痕迹会呈现几乎像是年轮般的叠加或削减,这一特征将有望帮助专家以误差不超过5年的精度判断死者的年龄。 但是也别指望这种唾液检查能很快应用于罪案现场调查。科学家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破案选择的检验手段。
个人分类: 统计遗传学|1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呼吸 是 锻炼的 根本
dongzg101 2011-9-25 05:39
昨天吃完午饭,同事们一起进入办公楼,一个同事忽的张开大嘴深深吸了一口气,我顿时就想多了:“他大概是觉得工作环境很紧张吧,所以长叹了一口气,来排遣内心的忧虑。”后来求证后我得到的答复是:“你想多了,我只是在做深呼吸而已,吸氧,换气!” 哼,深呼吸谁不会啊,曾经有一度每天早上起床后,我都要在伸手还见五指的清晨的暗黑中(那时我起得早,而且是在东北,早上很黑的!)做几次腹式呼吸,结果一段日子后,好朋友说我变得瘦了,身材好了(其实是更好了,哈哈)。 深呼吸真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又对身体好的运动。可以套用句广告词就是:“简约而不简单”。所以,还是呼吁大家没事时做一下深呼吸。 下面是我查到的关于深呼吸的tips: 1、保护肺是身体保健的首要任务,人体每时每刻都通过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界中的病菌、微生物、粉尘、金属微粒及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通过呼吸进入肺脏,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这些物质积聚在肺组织上,既损害了肺脏,又会通过血液影响到体内其他脏器的健康。 所谓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 2、具体方法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每日进行2—3次,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 3、深呼吸的好处很多人都知道,但容易被忽视的是,不生病的时候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健动作,可促使肺部清洁、增强免疫力、保护呼吸道不受损伤。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清除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而这些物质是引起肺部疾病的原因之一。具体方法是:每天起床后、午休或临睡前,在空气清新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慢抬起双臂,然后主动咳嗽,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再双臂下垂。 如此反复8—10遍,尽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4、呼吸健身的诀窍在于数呼吸。微闭双眼,保持心情愉悦,全身轻松自然,轻轻地数呼吸。深呼吸时要注意吸气需吸到不能再吸后稍停,呼气则要呼尽,呼吸的速度不可过快,一呼一吸为1次。依法重复练习,有时间的话练30次呼吸或更多,没有时间就练10次呼吸也不错。对于功课紧张的学生来说,如果上课时疲劳,可以练5-8次深呼吸,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听课。上述方法适合任何年龄的任何脑力劳动者。锻炼时间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其他时间当然也可以,但饭后一小时内不宜做此健身。 5、还要了解的是,深呼吸对于中老年人特别重要,每天做十次就可以把肺里几乎所有的废气排出去,吸入最多的氧气,从而提高中老年人整个身体的代谢质量,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活力,最终达到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并协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评论(3) 转发(4) 转发(4) Tag: 生活 原创 深呼吸
1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益和科学相悖永远是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源头
zhang8999 2011-9-11 14:21
看到方世民博士对云南米线的质疑本人自然联想到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一方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物,或有毒物质随食物摄入或直接摄入而中毒,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和毒蘑菇之类的,另一方面则是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食物或食物中寄生一些病原微生物,人们摄入食物而感染或中毒。病原微生物之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我国最近几年食源性暴发病例也不少,有一些并非能找到真正的病原。O157在我国苏北也暴发过,在河南也发生过,奶牛等家畜携带率也是很显著的,猪携带戊肝病毒也很常见,弓形虫引起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也是常见的病例。经猫传播给人的弓形虫病在我国不断有报道,据文献报道我国婴幼儿因弓形虫导致发育畸形、胎儿畸形、流产等大约有300多例。裂头蚴常寄生于蝌蚪和青蛙,我国因食用青蛙或生吃蝌蚪(民间有清热祛火的缪误)的病例报道更多,这方面我国学者至少有3篇调查论文发表于美国的著名期刊EID。上世纪90年代河南郑州曾因冬至吃水饺近百人感染旋毛虫,造成猪肉价格大跌。华支睾吸虫因南方吃鱼生、东北吃生鱼酱使这两个地区人肝吸虫病居高不下。南方一些地区吃生牛肉糜而感染牛囊虫,喝蛇血清热感染舌形虫造成一儿童终身痛苦。 福寿螺事件是典型的食源性疾病,我国有些名菜,如醉蟹、醉虾等难保不会导致肺吸虫和肝吸虫的暴发。 讳疾忌医是不科学的,也不能说传统的东西就不必改进。如果原料检疫能保证的话,生吃倒也无妨,只是目前的科研水平和检疫成本,许多饭店不会老实使用。
3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卧室里放什么植物好?
热度 2 pingcn 2011-8-25 23:29
上个周末,一个姐姐问我“卧室里放什么植物比较好?”,我当时没有专门看过资料,所以没有说太多。 查了一些资料,总结如下—— 1.植物种类的选择 : 适宜: 小型、叶色淡的观叶植物 能营造宁静、轻松、温柔的气氛,有助眠作用。 例如文竹、吊兰、君子兰、天门冬、铁线蕨等等。 景天科的植物 适宜摆在室内,能起到净化空气、制氧的作用。 它们,会在白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晚上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包括落地生根、垂盆草、翡翠景天、蝎子草、玉米石、长寿草等。 叶子大而且喜水的植物 ,比如绿萝,也可以养在卧室,增加卧室湿度。 禁忌: 花卉,尤其是太香的花,比如夜来香、郁金香等,不宜摆在卧室。 香气太浓的花,会影响人睡眠的舒适度,有的人甚至会对某些花香过敏。 艳丽的、形状坚硬的植物,如苏铁、花叶芋等,容易刺激神经、使人亢奋、休息不好。 具体来讲: 兰花、百合花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失眠; 含羞草含有有毒物质,人体过多接触会导致毛发脱落; 夜来香会使血压异常或有心脏病的人感到头晕、郁闷,甚至加重病情。 夹竹桃会分泌白色液体,接触时间长会引起人嗜睡、智力下降等 2.植物数量。 卧室里面摆放植物,不要太多,1-3盆足够了。 一般来讲,植物夜间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放太多植物可能和人争夺氧气,有碍健康。 3.卧室养花注意事项: 经常开门窗通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 日常管理如浇水施肥等,应搬到室外,以保持室内清洁。 PS: 据说,米兰、春兰、茉莉、夜来香、白兰花、瑞香等,能释放一些香味,使人的神经放松,有助于睡眠。 个人认为,每个人体质有差异,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看自己对那种香味是否“过敏”。 PPS:其他问题,未尽之处,敬请google之。
51 次阅读|7 个评论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yaoronggui 2009-6-21 21:12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目录 苯(C 6 H 6 ) 苯基异氰酸酯 苯乙烯(C 8 H 8 ) 吡啶(C 5 H 5 N) 硝基苯(C 6 H 5 NO 2 ) 盐酸(HCl) 重铬酸钠(Na 2 Cr 2 O 7 H 2 O) 异丙醇(C 3 H 8 O) 异丁烷(C 4 H 10 ) 重铬酸钾(K 2 Cr 2 O 7 ) 硝酸(HNO 3 ) 亚铁氰化钾K 4 Fe(CN) 6 3H 2 O 亚硝酸钠(NaNO 2 ) 三氯乙烯(C 2 HCl 3 ) 四氢呋喃(C 4 H 8 O) 煤油 氢氧化钙Ca(OH) 2 甲醛(HCHO) 酒精(C 2 H 6 O) 磷酸(H 3 PO 4 ) 硫氰化钾(CNSK) 二氧化锰(MnO 2 ) 过氧化氢(双氧水H 2 O 2 ) 二甲苯(C 8 H 10 ) 二氯甲烷(CH 2 Cl 2 ) 丙酮(C 3 H 6 O) 二氯乙烷(C 2 H 4 Cl 2 ) 甲苯(C 7 H 8 ) 硫酸(H 2 SO 4 ) Link: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个人分类: 科研研究|541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