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交网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澳推“社交电视”或将引发媒体革命
LEOLAND 2012-3-12 17:45
澳 推“社交电视”或将引发媒体革命 21cn.com 边看电视边上网,这已经成为时下很多人下班回家后的休闲方式,很多人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时,还会通过电脑或手机,在推特或者 FACEBOOK 等社交网站上把这些节目推荐给好友。而澳大利亚最近研制出的“社交电视”,则 让看电视和网络社交互动的体验融为一体 成为可能。换句话说,你观看电视的体验将因为有了这项技术而变得更加社会化,因为推特等 社交网站已经与各个电视频道的各个节目整合为一体 。 节目让您“参与”更多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透露,该公司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在其周一晚间的问答节目当中播放观众的微博,根据该公司 22 日公布的数据,自 2009 年以来至少已有来自 7.5 万个账户的用户发送了 100 多万条微博。这一系统已经可以在每个节目的滚动字幕当中显示有关社交媒体的信息。但将少数微博信息植入电视还仅仅是第一步。 而全新的“社交电视”则更进一步,它不是观看由播出方选择的微博信息,而是通过增加一个评论引擎,具备了浏览每部电视节目的微博、好友状态等功能。 这种由澳大利亚宽带创新中心研发的“社交电视”新技术可以实时将观众就电视节目所发送的微博置于观众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画面上,同时还能根据观众先前的收视习惯及其在 Facebook 等社交网站上好友所关注的节目来向他进行节目推送。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媒体服务部经理克里斯·温特指出,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单纯观看节目的体验,它使人们可以“参与”得更多。“最大的激发人们聊天的点在于人们所观看的电视内容。过去,我们仅仅是坐在自己的客厅里跟身边的人聊,而在将来,让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就电视节目等内容展开聊天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实时微博”让看电视变得更加社会化、大众化 澳大利亚国家 ICT “社交电视”项目负责人塞巴斯蒂安·亚东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个家庭甚至整个村落里的男女老少都聚守在一台电视机旁,这便是大家能聚在一起的最佳方式。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澳大利亚已经很少见到了,因为很多人要么自己上网看电视要么在自己的房间里各看各的电视,看电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气氛,失去了其社会性的一面。 与此同时,许多澳大利亚人开始用上了智能手机、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等工具,他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通过推特发微博或者登上 Facebook 发表看法。尼尔森澳大利亚在线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在 2011 年,该公司曾对 5886 人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 有 60% 的人在上网的时候会同时看电视 。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另一项独立的调查中发现,在 2011 年通过推特对美剧进行评论的人数增长了 362% 。 雅虎澳大利亚公司近日对 7741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 41% 的受访者有边上 FACEBOOK 边看电视的习惯,与此同时有 27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据社交网站上朋友的推荐来选择电视节目。而雅虎澳大利亚网站上已经有一个叫做 FANGO 的社交应用程序,可以方便注册用户在登陆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同时在推特和朋友 FACEBOOK 上互相交流。 但是,这些都仅仅是满足人们综合需求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形态,亚东说:“他新创的技术则能够减少因人们使用不同界面登陆社交媒体而引发的不兼容、不匹配等问题。 这是一个将电视内容和微博、 Facebook 内容完全融合的技术,你可以看到你的朋友正在收看的东西,你也能够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在屏幕上实时看到对这个节目的微博讨论,你可以看看别人正在看的并且还可以加入他们的讨论中去……”。“其特点就是实时性,只要你需要,讨论的内容随时可以显示在你自家的屏幕上。 “社交电视”何时进你家? 澳大利亚国家 ICT “社交电视”项目组曾在 2012 年悉尼科技展上演示了这一技术。 项目组负责人亚东说,他正打算签署一项协议,在一所大学校园的学生中进行该技术的试点应用。第一阶段尝试即将于今年 6 月展开,主要以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为设备,以网络浏览器为基本交互渠道。第二阶段实验则将引入该项目组开发的特殊机顶盒。此后,项目组将寻求三星或索尼等电视机制造商作为潜在的合作伙伴,将此技术内置于电视机当中。 亚东解释说:“我们有一个内置的推荐系统,通过它可以推送电视节目到每一个终端用户那里……推送的依据可能是比方你对于某个节目在微博上发表了很多看法。当然项目组也可以单独将‘社交电视’这一块拿出来成立公司来加以运营。” 与现有问答类电视中推特方式不同的是, 这种新技术是绑定在机顶盒、计算机或者电视机内的 ,也就是说,这些设备本身就可以实现社交媒体的交互功能,也就是说 电视上播出的推特内容并没有被电视播出方修改过 。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些灌水的评论或者带有色情、暴力意味的言论也会混杂其中,但在亚东看来,这跟眼下人们通过自己的电脑、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看到的内容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互联网应用的规则”。 网民各执一词 对于上述新技术,澳大利亚网民的反应不一。反对它的人认为,看电视是个人的行为,本希望脱离俗事静下来独自消遣,却还要在网上听人叨叨,的确很烦人。还有的人提出,看电视剧的时候,全神关注于剧情,那还有时间去码字聊天?支持它的人认为,通过整合当代技术形成的这个新的媒体形式给了人们看电视和上网的不同体验,它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还有人觉得,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一些商业电视网或者交互式商业电视节目。但不管怎样,众人都提到一点,就是不希望总是在线上,希望电视加社交网站功能仅仅是一个可选项,否则,任何强制的东西都会变得跟穿插在电视节目间的广告没啥两样。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让科学网更social一点
热度 5 sivaxin 2011-12-20 12:57
最近看到大家热议科学网即将推出姐妹婚恋网站的新闻,惊讶之余,确实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也没特别反感,毕竟出发点是良好的。只是感觉师兄师妹网这个名字,有点雷人,透着点东北二人转的乡土气,是否应该起个更有点意境的网名,暂且想到一个,是否可以叫“灵犀网”,同是科研工作者的男女产生感情可能更重视的是精神层面的默契和心有灵犀吧。一点抛砖引玉,希望能够通过众多博友的群策群力想出一个别致又贴切的网名吧。 上篇博文提了博文草稿保存的意见后,不少博友都评论提了些好意见,不禁让我考虑科学网能否增加些更social的功能呢: 功能一:评论回复再追加回复功能。目前我如果评论某篇博文,博主给我回复后,如果我想再就博主的回复进行追问的话,就要再重新进行评论,把我的原评论和博主的回复粘贴进来,再在后面追加我想回复的内容,如果要往复好几次对话的就有点麻烦了,是否可以在博主的回复后再追加一个回应功能呢,可以形成一连串的对话,而且除了博主和评论者之间的对话,是否别的博主也可以加入对某个评论的评论中呢。现在的现象是有时在评论中会引起一个大家关心话题,引发新一阵的热议,但对刚进来的读者,有时不知道这场议论产生的来龙去脉,如果有这个评论再追加的功能,就知道是从那条评论引发新的议论了。当然在统计博文评论数时应该也把对评论的再评论也计算在博文的总评论数之中。 功能二:进一步丰富好友动态功能。现在的动态中可以看到我关注的博主发表了哪些新博文,与谁成了朋友,评论了哪些博文,分享了哪些博文等等。但我必须要进到某个好友的主页再查看他的动态,是否可以把所有好友的动态进行汇总,了解所有好友的动态情况,当然这样的话可能也会有很多我不太关心的信息,所以还须再进行一定的分类汇总,比如可以分为发表博文,评论博文,分享博文,上传照片,更改个人资料,交友状态等等类别。 功能三:高级搜索功能。目前科学网的搜索功能真是有点差强人意,只有一个好友查找功能,而且只能通过注册名查找,没有其他的搜索方式。是否可以科学网博客主页添加一个博主搜索和排序功能,比如说可以通过博主的实名进行查找(既然科学网的博主都是实名注册的,应该可以实现),通过博主所属的单位进行查找,通过博主所在地域进行查找等等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52 次阅读|8 个评论
规模超过Google+的19家社交网站
热度 1 halcon 2011-7-29 00:58
1.Facebook,上周访问量1.8962亿人。 2.Twitter,微博客,访问量4253万人,只计算网站访问量,移动设备和Twitter客户端访问量并未计算在内。 3.MySpace,虽然被收购,但人气还在。 4.Tagged,专注于本地约会的社交网站。 5.MyYearbook,青少年社交网站,已经被拉美社交网站QuePaso以1亿美元收购。 6.LinkedIn,职业社交搜索网站。 7.MyLife,人物搜索网站,需要用户创建个人资料才能得到结果。 8.Club Penguin,针对孩子的迪士尼社交网络。 9.CafeMom,妈妈级社交网站。 10.Tumblr,最流行的轻博客平台。 11.Classmates.com,寻找老同学的校友类网站。 12.Fantage,针对孩子的卡通社交网站。 13.DeviantArt,艺术家分享和展示其作品的在线社区。 14.Badoo,交友约会社交网站。 15.WeeWorld,针对青少年和女士的游戏社交网络。 16.BlackPlanet,专注于非洲裔美国人的社交网络,属于Radio One旗下。 17.Orkut,同样是谷歌旗下社交网站,美国访问量237万人(在巴西拥有巨大用户群)。 18.Fubar,一个不会出现口吐物的在线虚拟酒吧。 19.Gaia Online,以动漫为主题的社交网络。 20.Google+                                                     
28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世界各国领导人社交网站影响力排行榜出炉
xupeiyang 2011-7-10 09:06
世界各国领导人社交网站影响力排行榜出炉 http://tech.sina.com.cn/i/2011-07-10/06185757225.shtml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转载]富人的社交网站
热度 3 gl6866 2011-6-2 00:15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网站,大家不妨去看看。这就是号称“中国富人的社交网站”,P1.cn。据说它是“是一家面向中国城市富裕阶层、仅接受邀请入会的社交网站,已经吸引了120万名会员。该网站的成功似乎源自一个反映着‘阶级社会’的理念。”我不是富人,但出于好奇就去看了一下,而且还注册了他们的社区,不过该社区是有门槛的。该网站究竟设置了什么门槛?看看它首页上“会员申请信息”所申明的:“P1.CN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私人网络社区,目前只接受邀请入会的方式。因此,对于收到邀请函的少数人群,我们将给予高度关注。 只需在P1上找到5位您的好友,即可获得加入社区的机会。” 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是第一步。这个倒不难,关键是下一步。“看看P1上是否有您认识的人”,说明是:“如果您的邮件联系人中已存在5位P1的会员,您的申请即会被通过。”我填好我常用的信箱和所需的密码后,该网站便自动对我通讯录进行搜索。然后告诉我,“邮箱和密码有误”,实际上,其潜台词是在那里没有找到符合他们条件的人。我又换了个经常有和国外友人联系的信箱,还是那样不成。所以我就知道了。 据说P1.CN的女性会员数量远多于男性。会员可以相互结识,也可以获得高端夜店和奢侈品牌商店提供的特惠。而潜在用户的月收入至少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奢侈品市场研究人员称,这是上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门槛。不过在普通会员之上,还有银牌、金牌和铂金会员。这家公司的CEO表示,铂金用户“基本上都是超级富豪”。P1.CN的CEO说,中国的情况与此国外相反。“金牌会员往往比铂金会员年龄更大,因为后者经常属于‘富二代’。” 中国富裕的孩子们不愿意与自己阶层之外的人交往,而且迫切地想找到其他处在类似财富水平的人。“层次越高在P1.CN上就越活跃。顶级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因为对这些人来说,要想找到同类真的很难。” 看来我们果真out了!科学家们,可怜吧?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交网络增强自尊
热度 1 paraland 2011-5-9 09:57
有不少人偏激地认为网络是玩物丧志的的东西,但一些美国科学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经过实验证明,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其实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通过社交网站的互动,能够重塑和增强我们的自尊心。 试验中,研究人员将63名学生分成三组,将他们安置在媒体实验室内。第一组成员被要求看着关闭的电脑显示屏呆坐三分钟;第二组则是花三分钟的时间观看镜子中自己的影像;第三个小组可以在三分钟内登录Facebook浏览自己的主页或更改个性签名。在随后有关自尊方面的问卷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第三组学生的自尊心大幅上涨,他们大多给予自己更大的肯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前两组的自尊水平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康奈尔大学的Jeffrey T. Hancock解释道,镜子还原的是真实的自我,而这个形象往往与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不相符。这种自我评价估值的偏差,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自尊心受挫。而社交服务网站为用户提供了秀出自我理想形象的捷径。每个人都可以用有成百上千名好友,体现出自己庞大的社交圈;同时还可以不断更新个性签名和状态来进行自我展示;更可以嗮出经过特殊处理的照片,即使这些照片跟现实中的自己完全不相符。 有人担心沉溺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引起过度的自我膨胀,以至于把人变成自恋狂。合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my L. Gonzales认为,普通人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上社交网络没什么不好,社交网站反而会给自卑者或抑郁者带来一些潜在的心理效应。社交网络营造着一个积极的互动环境,缺乏自信和自尊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互相交谈和帮助,让自己的心理强大起来。 原载《新发现》2011年五月号第29页。 论文下载: cyber.2009.0411.pdf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网络系列:社交网站和Dunbar数
热度 4 halcon 2011-4-8 01:04
人类最初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建立和维持自己的社会网络,互通邮件使得我们可以不必面对面也可以拓展新的社会空间。因此,网络没有这么发达之前,笔友就是很流行的交友方式之一。而 Facebook, Myspace, Linkin 等社交网站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每个人的世界——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松延伸到世界的另一端,与素不相识的某个人建立联系。于是“见网友”成立有一个男女都很热衷的一项活动。说到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Love online: emotions on the internet 》。 言归正传,我们到底能够维持的社会网络规模有多大呢?统计物理学家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发现 Facebook 网站中用户的朋友个数具有胖尾分布的特性,其平均值大约 200 左右。有少数用户有数千名朋友。然而,他们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一无所知。例如,昨天太阳报就报到了有名英国小伙子专用利用 Facebook 来 hunting girl, 屡试不爽。彼此互不相识,之后也不再联系。因此,单纯的数字并不能告诉我们人们所能维持的网络规模有大大,又是如何进行维护的。而这些才是真金白银,有价值的信息。人类学家 Dunbar 从脑容量与社会群体规模关联关系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从观察其它灵长类动物的群体规模可以预测人的大脑可以支配的朋友个数大约 130-150 ,不知道谁后来 150 就被定义为了 Dunbar 数。现有的数据发现,古罗马帝国军队的规模就大约为 130 人。公元前 6000 年中东村庄的人数规模也是 150 人左右,英国古代的农村规模也是 150 左右。 进一步地,在 150 个朋友中根据亲密程度存在一个层次。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大约有 5 个人,第二层次为 15 ,第三层次为 50 ,第四层次为 150 。而这些数据在一些手机通讯网络中也得到了相应的验证。这对于基层的组织构架非常重要,最佳的基本小组规模设为 5最 佳,而公司规模一旦超过 150 就有必要进行拆分,设置分支机构。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 5 个亲密朋友的规模非常固定。例如,如果某个人找到了一个女朋友,那么他将从 5 个亲密朋友中剔除一个以给自己的女朋友腾出位置。 回到社交网站,用户朋友的亲密程度是有也有相应的层次关系,维持的社会网络规模是否也符合 Dunbar 数呢?甚至用户的地理分布与 Dunbar 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课题。 我们正在和Dunbar合作研究手机通讯数据中的用户行为模式,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课题。
465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维基革命
xupeiyang 2011-1-19 07:31
北非国家 突尼斯 政局突变,总统 本·阿里 2011年1月14日离境前往 沙特 。对于其中的原因,媒体报道得比较多的是总统家族腐败、失业率高以及食品价格上涨 等,这些因素促使人们走上街头。不过,在这些因素的背后,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一段时间红变全球的 维基 揭秘网站曝光了美国外交官有关这个国家政府腐败的 电文,而示威民众正是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来发布信息,相互串联。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因此认为这是世界首场维基革命。 参考资料 1 突尼斯流亡总统携1.5吨黄金出逃 http://news.qq.com/a/20110118/000099.htm 2 埃及毛里塔尼亚发生自焚事件 似效仿突尼斯小贩 http://news.qq.com/a/20110118/000430.htm 3 维基解密称内贾德曾遭革命卫队总司令掌掴 http://www.022net.com/2011/1-5/456963152271293.html 4 世界首场“维基革命”:突尼斯24小时两易总统 http://www.022net.com/2011/1-17/4257682722394.html nslog.set("ext-reference",1); 扩展阅读: 1 1.朱利安·阿桑奇 http://baike.baidu.com/view/4034352.htm?fromenter=%B0%A2%C9%A3%C6%E6redirected=alading 2 2.突尼斯政变 http://www.17qmb.com/2011/01/17/446.html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改版试用的一些感受
Kupeprntlkn 2011-1-18 17:14
科学网改版试用的一些感受
上周时,登录发文章时,突然提示系统在更新,结果第二天打开一看,这个改变还真是大,都快认不出来,改版后增加了一些功能,但有些东西感觉也有些不太实用,用着不习惯,下面是一些我这两天试用的感受: 1.升级从大的方向可以一眼看出是模仿当前一些社交网站,像校内、QQ空间、新浪 博客 、百度空间等这类SNS社交类网站,好处是极大的增加人不同博主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促进了信息的流通;缺点感觉现在变得复杂了,功能太多,不想以前那么简洁的页面。 2.升级后今天发文章突然一下找不发发表文章这在那了,同样发表完文章,要修改的话也找不到了,以前是在个人中心里,相当于自己的后台控制面版,找了半天,却发现在文章下面是修改文章,发表文章也是点到自己博文里才能看到。现在个人中心加了些别的东西,增加了实时别人更新信息,自己的状态等这些,但却去掉了一些自己人为设置的东西,还用着不太习惯。 3.关于Bug,现在只是发现新发表的文章,在以前的空间中并不会显示出来,还有一个新页面和旧页面的访问量好像不对应,可能系统更新问题吧。下面截个图把这几个问题提出来: 以它还有什么BUG还在测试中。 1)访问量问题: 新页面 旧页面 2)文章发表问题 新页面 旧页面 3)最近访客问题: 新页面 旧页面
1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升暗降:也谈科学网系统升级
热度 11 boxcar 2011-1-18 08:01
前天,《科学网》的系统已经完成了升级。过去的一天多时间里面新的博文中有很多是关于这个新系统的讨论,总的来看提意见的多余唱赞歌的。我的评价是四个字——“明升暗降”。 明升,是指科学网的界面确实是“升级”了,功能增加了很多,多得让我感到眼花缭乱,有点儿目不暇接、手无所措。这些功能有的是博主和读者们喜欢的,以前曾经建议增加的,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当然据说这些有很多是其他的社交网站惯用的。有些功能和操作是博主和读者们不大喜欢的,因为和原来的系统使用习惯差别太大,让人觉得很不方便,所以包括我在内的这些“老人家”(混迹科学网半年以上的老博主、老读者和老站友)感到很不习惯。 如此升级的效果,估计可以让玩《人人网》之类社交网站的年轻人们上手更快,似乎对扩大《科学网》的读者和客户群有利。但实际上,却让《科学网》独特之处被弱化,让一些不习惯社交网站套路(我也不习惯)的人产生一些反感,同时也让玩社交网站的年轻人进来兜一圈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大路货的社交网站,没有再来看帖开博的兴趣。这样一来,势必在一段时间内造成《科学网》的活跃程度下降,包括博文和论坛帖子的发表数量及其点击量大幅度下降,即我所说的“暗降”。另一方面,由于《科学网》的社交化,也可能带来博友们忧心的由于“科学”内容被冲淡所产生的“层次下降”的后果。 我不是《科学网》建立之初就上线的最资深博主,所以未曾见证上一版的科学网的建立和改版历程,从我开始关注《科学网》并开博(2008年底)至这次改版前,《科学网》的版面是让我很满意的,很简洁便利,也看到了很多有用的功能(例如输入公式)慢慢增加的过程。《科学网》编辑部对博主和读者们的很多建议都能虚心接受,并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予以考虑,所以我在过去的2年里看到的是越来越好用的《科学网》。因此,尽管这一次的系统升级和大幅度改版给我等带来的不习惯和不方便有很多,相信编辑部会考虑大家的意见,逐渐完善的。不过因为“众口难调”,“挑刺儿”的声音总会存在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个人分类: 科学网|3597 次阅读|20 个评论
《纽约时报》:社交网站能让人走上街头么?
yalongwelcome 2010-12-11 19:49
今年10月份,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起了一场辩论,议题为:是否微博,比如Twitter ,在世界各国的街头运动(比如在摩尔多瓦和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多位专栏人士卷入其中, 对此各方观点不一。(里面有一位黄种人,他的观点很有趣,是关于中国的,这里不详细说明,大家自己看文章吧。 该辩论链接如下: http://www.nytimes.com/roomfordebate/2010/09/29/can-twitter-lead-people-to-the-streets/reaching-and-persuading-the-masses 随即10月份的《纽约客》杂志撰文声称,由于街头运动需要成员间强连接(strong social tie) 以及组织内部的明确分工和阶层制,故而社交网站在社会运动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不知道人人重新开放社交网站中的小组功能,是不是经过了这方面的研究? 不管怎样,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讲,这是件好事,小组讨论,对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是能起到正相关作用的。 《纽约客》杂志文章链接: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10/10/04/101004fa_fact_gladwell?currentPage=all 《小变革:为何微博无法引发革命》
个人分类: 新媒体与社会|3461 次阅读|1 个评论
Facebook是如何运作并盈利的
gl6866 2010-7-25 15:46
众所周知Facebook是美国的一家著名社交网站。在众多社交网站居翘楚地位,当年在该网站还没成气候时,某大公司曾出资20多亿美元收购它,但其创办者拒绝了。那么,既然没有出售,就势必要生存下来,而生存是要有生存之道的。Facebook的生存之道又是什么?难道仅仅是通过社交就能维系其运营吗?这种免费午餐式的运营方式无疑长远不了。不过,Facebook目前正试图通过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与福特、百事等大型广告客户合作。在这种广告形式中,用户可以看到哪些好友对广告中的品牌或产品感兴趣。 一年多之前,基于收集的用户偏好和好友信息,Facebook推出了社交环境广告。这种广告出现在用户主页的右侧,显示广告主的图片和标题,以及用户的哪些好友通过点击按钮表达了对该品牌或广告的喜爱。 Facebook CFO(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表示:营销者知道,销售产品的最好方式是让你的朋友去销售。而这正是Facebook上的用户整天都在做的事情。我们首次实现了有效的大规模口碑营销。 Facebook表示,公司委托尼尔森(Nielsen)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广告中包含用户认识的人的信息,可以将广告的记忆率增加68%,将品牌理念的知名度增加一倍。 在网络广告领域,Facebook落后于谷歌和雅虎。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Facebook去年设立了四个国际销售办事处,今年又在德国汉堡设立了一家。自2009年初以来,Facebook的广告销售人员已经增加了一倍多。 今年3月,Facebook任命原谷歌广告部门的高管大卫费舍尔(David Fischer)担任广告部门副总裁。 用户多 收入少 这种新型广告是Facebook利用个人数据获利的最新尝试,目前该网站的用户数已经接近5亿。Facebook曾经因为用户隐私问题而受到隐私权倡导者和监管部门的指责,但桑德伯格表示,公司尚未收到用户对这种新型广告的质疑。 Facebook表示,这种广告只显示那些表达了喜爱某个品牌的用户的姓名,而且只显示给其好友。然而,一些用户并未认识到,点击按钮表达自己喜爱某品牌,可能会导致广告主使用他们的名字向他们的好友做广告。 Facebook提供了相关设置,使用户可以禁止网站将自己的名字包含在广告中。但Facebook拒绝透露有多少人采取了这样的设置。 在早期的社交广告中,Facebook曾经直接将这类信息包含在最新的feed中,同时包含了好友的头像和姓名,但之后停止了这种做法。 Facebook表示,公司与一些主要营销者的合作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在世界杯开幕前一天,耐克与Facebook达成协议,购买了20个国家的用户主页的广告。 这种主页广告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Facebook高管表示,对于广告主通过Facebook的自助工具购买的广告来说,每次点击的费用低于1美元。 目前,有数亿人经常访问社交网站,但这些网站的收入并不算多。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数据显示,5月份Facebook的美国独立用户访问量超过1.303亿,而且该网站在第一季度向美国用户投放的横幅广告首次超越雅虎,跃居第一位。然而研究公司eMarketer表示,Facebook今年的广告收入预计只有4.5亿美元,远远低于雅虎的30亿美元。comScore表示,社交网站上每次展示广告的价格是其他网站上的大约1/6。 与福特的合作 近年来,营销者一直怀疑消费者是否注意社交网站上的广告信息,并且担心自己的广告会出现在庸俗的用户内容旁边。很多企业更愿意通过Facebook的免费工具建立粉丝群,然后与之互动。 福特公司的社交媒体主管斯科特蒙蒂(Scott Monty)表示:从根本上讲,这一切都归结为人们为什么上社交网站。他们不是去看我们的广告,而是去相互交流。 像其他的主要营销者一样,福特一直不愿在Facebook上进行高额的广告宣传。相反,福特使用该网站的免费功能,比如建立粉丝页,从而形式一个粉丝群,这些粉丝可以在网站上分享关于福特汽车的照片和故事。 蒙蒂表示,福特正与Facebook商谈购买社交广告的事宜,用于推广即将发布的2011款福特Explorer,该产品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Facebook上发布。他同时表示:Facebook提供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方案。 百事公司的数字互动与社交媒体主管史维辛格(Shiv Singh)表示:社交广告很有趣,你感觉在别人的推荐下,自己与某个品牌产生了联系。而且广告的表现也更好。 但营销专家表示,仅仅通过社交广告,Facebook很难建立强大的业务。很多营销者认为,使用Facebook的自助工具更加有效,因为它提供了详细的目标人群的选择。同时认为,广告主与传统门户网站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Facebook要想在人脉驱动的广告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建立这种联系。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1136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社交网站正在改变中国
gl6866 2010-7-8 16:16
按:中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16分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上午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有关详细情况我们来连线正在发布会现场的中央台记者刘玉蕾。 主持人:这一份蓝皮书如何描述中国新媒体未来的发展? 记者:这次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是国内首本关于新媒体发展的年度报告。新媒体可以说是大众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在当前新媒体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下,大家都非常关注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走向。 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李慎明说,其实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事物,目前来讲我们对新媒体的未知是远远大于已知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是当前和未来非常值得或者说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媒体又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仅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而且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响。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对于重大事件的成功报道,已经使得中国网络媒体的新角色获得了认同。像从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就为十七大铺上了红地毯;到了2008年抗震救灾报道,他们又成为第一时间的新闻媒体;包括奥运会的报道,还有2009年两会报道等等,都全面凸显了它的社会化媒介这样一个功能。所以有人说中国网络媒体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激变,从原来的草根,逐渐走向了现在的主流,包括有人说公众通过网络来参政议政问政,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当前我国的这样一种政治生态。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新媒体的发展变化和它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社交上,网络上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比如社交的网络就成为了互联网威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可能很多年轻朋友特别喜欢热衷于社交网站,因为它非常吸引人、很新颖,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通过社交网站,商业公司是可以很轻易的收集到用户的手机号、MSN帐号等普通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网民发布的博客、帖子、同学的群体等等,推测出用户的消费倾向、个人婚姻情况,工作情况等十分隐私的信息。这也是这次新媒体报告当中关注的一个方面。 同时还有几个方面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未来电子产品是不是能够以电子书为产业来进行一个产业链的关联,还有未来手机电视业务是不是会持续的升温,我们国家的3G的技术是不是能够进一步的推广,3G的资费是不是能够更低,我们的服务是不是能够更好。这些也是大家关心和值得期待的,在今天上午的发布会上我们也会继续为大家发来更新的消息。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1868 次阅读|1 个评论
ZZ_饭否网突然关闭:下一顿吃什么
科学网编辑部 2009-11-6 14:37
饭否网突然关闭:下一顿吃什么 同花顺 2009年09月11日 新财经 文/本刊特约记者 覃怡敏   曾被誉为中国微博客标杆的饭否网突然关闭,让人始料不及。作为网站创始人王兴,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恐怕自己现在也没想明白   相对于大洋彼岸红得发紫的twitter,中国网民更倾心于符合自身语言习惯的中文微博客。一些网络创业者发现了这种需求,于是饭否、嘀咕、叽歪等中国式微博客在网络上相继诞生,并一度搞得风风火火。其中,饭否无疑处于领导地位。2009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数从年初的30万左右激增到100万。同时,饭否迎来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光临,国内众知名媒体纷纷开辟饭否官方账号。在媒体报道中,饭否一度被树立为中国微博客的标杆。   然而,从2009年7月7日晚11时开始,饭否全站便无法更新消息;7月8日零点之后,首页无法登录;7月8日16时48分,饭否各域名被DNS劫持,各服务器IP均无法ping通。饭否不声不响地陷入关闭。   饭否一月祭   截至2009年8月8日,饭否关闭已经整整一个月了。   著名媒体人笑蜀,曾对饭否频现敏感话题讨论的状况感到担忧,可未承想,饭否饭否,一语成谶。现在,用百度、谷歌搜索,会发现有很多的人在等待饭否归来。截至2009年8月7日,百度贴吧里有关饭否的主题帖多达700多个。在没有了饭否的日子里,无数饭迷们在企盼它的归来,曾经的用户们对它的突然关闭心绪复杂。   美通社媒介经理杨丽娜辗转到了开心网,她说:饭否用着方便,是所有微博客中用户体验比较舒适的一个。现在突然关闭,一些好友没法互动了,非常可惜。   著名音乐评论主持人小飞在他的博客上,写了一篇博文《献给饭否》:我想你了。想你曾经给我的美好,想你的包容,想你的简单,想你的随意,想你让我遇见的那个人   更有饭迷表达相当直接,饭否,我恨你没有爱,何生恨?每天起来第一件做的事不是睁开眼,而是摸手机上饭否。博客大巴里,我是一个演员儿记录下了《我十分十分十分十分十分想念饭否》:每天打开电脑网络链接后第一件事,是点开收藏夹,点饭否。等很久,出来的永远是DNS页面,每次看到这里就会很难过   众多热心饭迷聚集在豆瓣饭否官方小组大声疾呼:王兴,你妈妈喊你回家开饭!然而,饭否即便是重新开饭,还会是之前的那个饭否吗?   7月7日晚,饭否创始人王兴发布消息:被饭否和谐还是饭否被和谐,这是一个并不舒服但却必须作出的选择。之后,饭否关闭,至于何时再开,王兴表示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表,只表示我们会尽快。再然后,饭否官方许诺,7月10日晚会恢复服务。然而,时至今日饭否仍在关闭中,众饭迷仍在期待,王兴却在众人的期待下销声匿迹。   饭否之殇   微博客是新一代web2.0风潮中的一个新的工具,更多强调用户的参与。用户产生内容,从被动到主动,亲自经历社区的成长,亲自添砖加瓦,在这个参与过程中,用户对社区产生了浓厚感情。此时,社区被管理,突然有一天内容都不见了,那么,往往这个用户就不会是一般的愤怒,也会很失落。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著名策划人胡泳这样分析。   胡泳也是饭否早期的用户之一,它是一种表达工具。每个人根据自己需求的不同在用它。看饭否的时候发现,上面是百花齐放的。对胡泳个人来讲,他把饭否当做了一个读书和观察的工具,我可能属于饭否的一个很严肃的用户,但饭否上有许多很八卦的用户。这是Web2.0好的地方,丰富多彩。   全民皆记者,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你眼中的饭否取决于你关注的人。胡泳表示,新的Web2.0工具普遍具备这样的特点,这是共性。以前我们可能在广播模式下,志同道合者不容易聚群,因为存在很多的障碍和成本问题。但现在一切都被打破,志同道合者容易结成群,成为一个社区。我们怀念饭否是因为上面有很多心爱的朋友,包括一些知己。这会产生一种现象:大家在一个屋子里讲话,以为自己的声音很大。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的回声。因为我们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得到这些人的反馈,似乎觉得自己发言的声音能够传得很远,其实这是一种幻觉。现在,中国的微博客基本上都是克隆,刚刚走上了发展道路。饭否在关闭之前,它的口碑已经出来了,其市场刚刚开始成型,就受到了一个集体性的大挫折。这不得不引起中国互联网人士的反思。   所以,当王兴发布最后的消息时,他的清醒显然已经来得太晚。在众饭迷们还没做好充足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饭否事实上已步牛博后尘。   饭否关闭时间虽短,却成为一个微妙话题。在国内,对微博客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   在全球一体化高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飞速进化的时代,没有人敢断言微博客今后的命运会如何。几年之后,或许是更高的技术,或许是更新的创意,都可能将其取而代之,包括世界微博客的领头羊twitter。据媒体报道,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默多克曾表示,很难找到理由投资twitter,因为twitter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即使是twitter的流行一度让互联网创业者们兴奋异常。   价值中国网首席执行官林永青表示:单一的x客,肯定做不长久。今天是一个价值网络时代,如果不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单一的模式是不可行的。而且,在美国可行,在中国却未必可行。美国的商业环境,是高度合作的,比如twitter,digg之类和传统媒体的网站充分合作。中国的网络信用环境太差,没有合作的现实和可能。所以,单一x客的网站,很难拥有一个长期发展的产业环境。中国做互联网的,只会抄美国的模式,也不问问怎么抄,如何中国化。马云也是这个观点。马云干脆说:自己不懂互联网。90%的网站是跟着起哄的,一年、半年就关门。   管理咨询人士曹先生对此的看法更直接,他表示:饭否的关闭,完全是由网站经营者的错误经营思路导致。   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互联网的经营环境更宽松一些。他说,如果抛开一些敏感问题不谈,中国微博客的前景一片大好。   胡泳称:如果是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解决好了。但现在,显然不是市场的问题。   王兴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恐怕连他自己也陷入了迷茫。   微博客,路在何方   只有创新,也唯有创新,中国微博客的未来前景才有可能越来越好。胡泳举例说,比如怎么把微博客的搜索做得更好,因为汉语的魅力是无穷的,140字的限制之内,能表达的东西很多,远胜过英语;比如怎样做好手机与微博客的绑定,因为中国有大量的手机用户,手机用户远远多于电脑用户。   且不论饭否的结局会如何,但它给业界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胡泳表示,中国对互联网的监管比较严,这是将来要在微博客领域进行创业的人要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高难度的走钢丝的行为,必须做好在政府监管政策下、在正常经营和满足新一代网络用户的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如果用户过多地讨论一些监管层认为不合适的内容,轻则被删除或被屏蔽,重则被关闭,这是很现实的考验。微博客的创业者和经营者要更多地知道,其网站一旦开通成型,其资产不完全是自己的,而是和用户共同拥有的,这对微博客的运营商来说,要求的确很高。面对政府的要求很高,用户的需求也很高,如何把这两者平衡好,是未来中国微博客类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懂得政府的互联网管理政策的边界在哪里,在边界中找到一个适合的生存方式。   管理咨询人士曹先生认为:企业经营,要在法度之内进行,跨界了就要出问题,如果是风投已经投了钱,那企业的经营者更应该对投资者负责。有媒体报道,在饭否关闭之前,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IT独立评论人陆建国就曾预测,微博客在国内没有太大前途,一是体制的问题,二是文化环境的问题。   不管业界如何评论,对于那些翘首企盼饭否归来的饭迷们来说,王兴的痛苦或许更为深刻。许多问题,他在创业之初,本应纳入考虑范畴。   在全球大趋势下,微博客是一种有着广阔成长前景的网络交流工具。但目前,微博客在中国怎么发展,无论从技术还是政策上来讲,都不属于利好时期。在胡泳眼里,中国微博客的发展前途比较微妙。用户有很多此类需求,但是其发展会遇到很大阻碍。我们只是想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说微博客在言语的边界上越了界,就把所有的微博客一棒子打死。如果这样做,第一,会使我们落后于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从而与整体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第二,我国3亿多网民的需求五花八门。现在,对微博客的需求已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势头,我们也希望中国有能满足网民需求的微博客。因此,我们也希望政府在管理微博客的时候抱一个更宽容的姿态,甚至是要进行一些更长远的考量。   实际上,微博客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但能否成为持续的潮流,众人拭目以待。   有需求,还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微博客能否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种新业态,恐怕只能等待市场来检验。相信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微博客简介   作为一种迷你型博客,微博客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自己的微博客发布消息。   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微,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   目前,国内微博客包括饭否、做啥、叽歪、嘀咕、贫嘴、Fexion网、同学、滔滔、我烧、叨叨、聚友9911、蟹爪、相闻、爱唠叨、微可、easytalk等。   饭否网创始人王兴   王兴,校内网创始人,饭否网总裁,海内网创办者。   1997年,王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2001年毕业后以全额奖学金留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2003年圣诞节,王兴带着明确的创业计划回到国内,和同伴一起,前前后后做过几个网站,终于在2005年秋发布了校内网。2007年7月,王兴从校内网离职,创建饭否网。2007年11月16日王兴创办的社交网站海内网上线。这是王兴继校内网和饭否网之后创办的第三个社交网站。   其中,校内网已于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万美元收购。饭否网与海内网于2009年7月相继关闭。
个人分类: 业务探讨|7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交网站4月份排名 myspace领先
yalongwelcome 2009-6-23 11:36
 据网上情报公司Hitwise根据社交网站的访问次数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以及网络流量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交网站MySpace在今年4月份美国十大社交网站中以32.03%的流量份额居于领先地位;社交网站FaceBook以27.0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互联网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以9.18%的流量份额排在第三位;社交网站Tagged以1.88%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位;雅虎问答搜索网站Yahoo!Answers以1.43%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位;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以1.21%的市场份额居于第六位;美国社区交友网站myYearbook以1.06%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七;雅虎群网站Yahoo! Groups以0.99%的市场份额居第八位;排在第九和十位的分别是市场份额为0.58%的Windows Live Home网站和市场份额为0.5%的Yahoo! Profiles网站。 19 9:35:07 艾瑞网 
个人分类: 新媒体与经济|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