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妇女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妇女

相关日志

闲说我国已婚妇女的称名
热度 3 fdc1947 2017-9-24 08:14
闲说我国已婚妇女的称名 前些天,写过一篇《杂说姓氏——兼说中国人取外国姓》,好几位朋友看了博文以后,建议我再说一说香港的几位知名女士把夫家的姓放在自己名字前面的问题。本文就说说已婚妇女的姓氏。 我们曾经说过,姓最早是一个部族的称呼,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家族的称呼。它 本身就是男子主导下的结果,其背后的科学基础是Y染色体的遗传性。也就是说,在这个部族中,所有的男性都有相同的Y染色体。 由于古人发现了近亲婚配的子女许多不能健康成长,便定下了同姓不婚的规矩。一个部族的男子必须到外姓部族去“取”女子来婚配。 现在不知道一开始是怎样的取法,但是,用一个取字,恐怕最早并不是“文明结婚”。取,从耳从又。“又”就是手,用手拿着耳朵,这是很暴力的。古代打仗的时候,把失败者的耳朵取下,作为论功行赏的根据,这是有记载的。当然这不是取妇女,但取妇女最早恐怕也是强抢吧。“抢婚”的遗风,一直流传了很多年。 《周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据说就是说抢婚的,不过说的是真抢婚还是形式上的抢婚就说不清楚了。对于取来的战利品,当然是从属于胜利者的。 每一个部族,既有男的,也有女的。为了延续后代,如果只是相互用暴力“取”女人,恐怕对大家都不好。所以当文明程度增加之后,便以联姻作为友好的手段。为了与取物体相区分,对于这样的“取”,以后便特意造了一个“娶”字。 娶来的女子,变成了这个姓氏的家族中的一员。该女子一生之中的大多数岁月,都将在这个家里度过。换句话说,她在这里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家。女子到了家,这个过程便称“嫁”。 这个过程对于妇女,也称“歸”。歸,从婦从止。止,就是趾,到的意思,“歸”字的本义是嫁人,如今由草体字简化为“归”。过去祝贺人家嫁女,常常引用《诗经·桃夭》中的诗句“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之子于归 ”翻成白话就是“这个女子嫁人”。现在所说的“回归”、“归还”等都是用的引申义。 归到男子的家里,成为家族的成员,当然使用该家族的姓氏。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但是,还是要标明这位妇人是从哪一个家族嫁过来的。这是古代对妇女称呼的通例。 例如,齐姜是表示从齐国嫁过来姓姜的女人(姜姓的国不止一个,齐国是其中之一),褒姒是表示从褒国嫁过来的姒姓女人等等。 史书上称呼国君或卿大夫的配偶,常常在姓前加上国君的国名或卿大夫的氏名。例如,芮姜是芮国国君芮伯万之母,息妫是息国国君的夫人(陈庄公之女,陈为妫姓),江芈是江国国君的夫人(楚文王之女、成王之妹,楚国芈姓)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是在姓前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例如,郑武公妻称武姜,昭姬是齐昭公之妻,郑武公的武、鲁昭公的昭分别是他们的谥号(死后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表现等给他们的称号)。 还是要强调一句,上面所说这些称呼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已经事先知道了她们配偶的姓氏,也就是这些妇女应当归属的姓氏。 西汉·刘向有一部著作《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是怎样称呼女子的。我们看一看书的部分目录便可,就拿“仁智”这一部分为例: 密康公母(密国康公之母)、楚武邓曼(楚武王夫人)、 许穆夫人 (许穆公夫人)、曹僖氏妻(曹大夫僖负羁之妻)、孙叔敖母(楚国令尹孙叔敖之母)、晋伯宗妻(晋大夫伯宗之妻)、卫灵夫人(卫灵公夫人)、齐灵仲子(齐灵公夫人)、鲁臧孙母(鲁大夫臧孙辰即臧文仲之母)、晋羊叔姬(晋大夫羊舌职之妻)、晋范氏母(晋大夫范献子之妻,文中叙述其对儿子的正确评价)、鲁公乘姒(鲁国人公乘子皮之姊)、鲁漆室女(鲁国漆室邑的一位无名女子)、魏曲沃负(魏国曲沃大夫如耳之母)、赵将括母(赵括之母)。 以后的“正史”,从《后汉书》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清史稿》,大多有那个朝代的“列女传”。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对女子的称呼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从《后汉书》中简单抄一小段: “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很清楚,这是介绍东汉著名女学者班昭续写其兄班固未写完的《汉书》等事迹,班昭的丈夫曹世叔很早就死了,但是,书上介绍她的身份仍然是“曹世叔妻”,历史上人们也多称之为“曹大家(家,一般在此读 gū )”。我们查书、写参考文献,也要查、写《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所以,史书上不管是多么有才华或者有贡献的女子,只要是嫁了人。其身份就只能是某某之妻。 对于未婚的女子,都以某人之女某某称。已婚的女子,则称某人之妻某某,或者某人之母某某。 对于女子的姓氏,两千多年来一直是真正的“ 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 。 至于她们的名字,虽然周礼上说女子生下来要取一个名,到了成年要嫁人的时候再取一个字(“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 称字 。”《仪礼·士昏礼》),但实际上真的这样做的人恐怕很少。 大多数人只是小时候有一个乳名,嫁人后就没有人称她们的名字了 。 例如,《红楼梦》中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娘家姓秦,乳名可卿。可是,整个宁荣两府上下都没有人称呼她的名字。第五回说到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最后大喊“可卿救我”,秦可卿纳闷道:“我的小名儿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得知,在梦里叫出来?” 不单是秦可卿,整部《红楼梦》里,对已婚妇女知道名字的极少。李纨因出身儒士家庭,所以取字宫裁,但是无论是当面或者背后,都没有人用名或字称呼她。而王熙凤是因为“从小当男孩子养”,所以“取了个学名”,长辈或平辈们才以凤丫头、凤辣子、凤姑娘、凤姐等称呼她。 又如,传统昆曲《奇双会》(京剧《贩马记》)中,女主角李桂枝要丈夫赵宠写状为自己的父亲申冤,丈夫问她叫什么名字,她扭扭捏捏了好久才说出叫“桂枝”。男演员学她一声“桂枝哟”总是引起哄堂大笑。这很生动地表演出过去女子乳名不可随便告人的事实。 这样,就像明清小说中那样, 大多数已婚妇女都只有王李氏、张赵氏之类称呼 。王家娶了李家的姑娘,便称王李氏,张家娶了赵家的姑娘便称张赵氏。 事情到了民国期间,毕竟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人增加了,上学的也多了,上学和参加社会工作都必须有名字,这样,当时的已婚妇女便在自己的原来的姓名上加上了夫姓。1929年(民国18年), 国民政府颁布了《民法》,在亲属编规定“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 …… 当事人另有订定者,不在此限”。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何香凝、宋庆龄等在文件上的签字分别是廖何香凝、孙宋庆龄等。现在香港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人的取名也是遵循了这个传统。 有人说,这只是传统的上层人物才那样。这不尽符合事实。妇取夫姓是当时的法律规定,一般老百姓也是如此。我小时候(50年代了)见到我母亲的印章,就是她自己的姓名加上我父亲的姓氏,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过去都这样。 之所以有人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还是延续了两千多年来的习俗,并没有自己的“大名”,从而在户口登记时只是写上了王李氏、张赵氏之类的称呼。而另一方面,由于从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女权运动以及许多妇女走上经济独立的道路,使得当时使用自己姓氏的新的女性越来越多。像很多演员、有很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知名度,她们用自己的姓名(同样不说自己的婚姻状况,如今的演员也是如此),他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在社会上影响却很大。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个法律便是《婚姻法》,其中规定了“ 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 (1950年《婚姻法》第十一条)(实际上,在共产党的“解放区”和“革命队伍”内部,早就实行了这个办法。)。 这就从法律上变更了实行了几千年的妻随夫姓的老规矩。从妇女解放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的大事。 仍然使用中华民国法律制度的台湾,也在1998年对影响妇女姓氏的法律条款做了正式的修改,把已婚妇女取自己姓氏的做法用法律形式做了肯定:“ 夫妻各保有其本姓 。但得书面约定以其本姓冠以配偶之姓,並向户政机关登记。冠姓之一方得随时回覆其本姓。但於同一婚姻关系存续中以一次为限。 ”这样,台湾的已婚妇女,也是以保有其原来姓氏为主。两岸的大多数人们,在姓氏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一致。 已婚妇女可以仍旧用自己的姓氏,是男女平权的一个象征。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首先采取解放妇女的政策,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与千年的旧传统划清界限,是一个深得人心的措施。从此, 在中国,婚姻的男女双方仍然保持自己的婚前的姓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据说,大陆也有极个别的人,羡慕港台比较传统的上层人士的做法。也把丈夫的姓氏放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当然,法律允许就可以。但是,对此我脑子里怎么也抹不去一个四字成语:东施效颦。颦毕竟不是美。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1076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小学的女老师更多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7-5-17 22:20
赵建民 2017-5-1618:20 中小学,女老师更多 博主回复(2017-5-1618:21) : 中小学的女老师比例不见得比我们学院更大。我们学院可能5:1以上。 凡是女老师多的地方,就想招些男老师。中小学也一样。 ------------------------------------------------------------------------------------------------------------- 男幼教,男护士(师)更稀少,实际上,不仅教育、医疗卫生系统,高薪的金融行业,女同志的比例都不低。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519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六普”长表数据,看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
jiangming800403 2017-3-12 19:48
按“六普”长表数据计算的妇女生育水平 方法:计算普查年度发生生育行为的妇女平均(已经)生育的子女数,当然也是抽样调查。表中各列数据分别是全国及各省级单位均值和市、镇、乡村的值。 全国 1.46 1.26 1.45 1.56 北京 1.16 1.15 1.20 1.20 天津 1.27 1.19 1.34 1.41 河北 1.47 1.25 1.47 1.52 山西 1.45 1.28 1.47 1.50 内蒙古 1.33 1.22 1.33 1.41 辽宁 1.25 1.11 1.27 1.38 吉林 1.27 1.11 1.26 1.36 黑龙江 1.22 1.09 1.19 1.32 上海 1.23 1.20 1.29 1.35 江苏 1.37 1.22 1.42 1.46 浙江 1.39 1.33 1.40 1.44 安徽 1.39 1.21 1.38 1.44 福建 1.38 1.30 1.39 1.43 江西 1.65 1.38 1.59 1.73 山东 1.35 1.21 1.38 1.42 河南 1.55 1.34 1.56 1.61 湖北 1.36 1.23 1.37 1.43 湖南 1.50 1.26 1.48 1.57 广东 1.52 1.36 1.61 1.72 广西 1.61 1.32 1.56 1.70 海南 1.61 1.36 1.61 1.72 重庆 1.45 1.19 1.42 1.63 四川 1.50 1.21 1.38 1.62 贵州 1.60 1.34 1.51 1.68 云南 1.54 1.31 1.44 1.60 西藏 1.99 1.20 1.55 2.13 陕西 1.38 1.22 1.37 1.44 甘肃 1.51 1.23 1.45 1.58 青海 1.64 1.33 1.63 1.74 宁夏 1.59 1.28 1.57 1.74 新疆 1.64 1.36 1.48 1.75 以生育活动最为活跃的20-35年龄阶段的妇女数和每年实际出生的孩子数衡量,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还在1.5的水平上上,当然者有所高估我国的生育水平,因为在【20,35】的区间外还是有一些高龄和少女妈妈的 以近10年中国年均的结婚人数与新生儿数量衡量,目前一对夫妇大体是生育1.5个孩子,与政策生育率大体吻合。 即使一直维持在现有的生育水平,3-4代人以后,中国总人口还是有7-9亿。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会认为随着政策放松,实际生育率会随政策生育率同步回升呢?因为现在的实际生育率基本和政策生育率一致。 因为95+女孩比他们的母辈相比年均至少少500万,近几年我国育龄妇女总数就会开始走到峰值,此后要以每年500万人的规模下降,因此总和生育率计算时候的分母会减少,因此即使分子不变甚至减少,分数值也会增加,这势必会造成放开单独人口生育水平反弹的假象,这实际上不利于易先生的主张。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72116.html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脱的妇女们——墨脱考察追记之六
热度 14 周浙昆 2017-3-8 16:15
墨脱的妇女们——墨脱考察追记之六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毛主席语录,叫做“ 妇女能顶半边天 ”,据说这句话最近在美国也飘红了。这句话用着墨脱妇女的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她们顶起的岂止半边天呀。在我们民工队伍里有妇女的身影,我在《墨脱考察追记》的系列博文中记述了墨脱的种种艰辛,如果墨脱的妇女们能读到这些文字,她们一定会嘲笑我矫揉造作。我眼中的艰辛,对于她们来说就是司空见的惯浑闲事。在三月八号这天,我愿意回忆一下她们。 图1 大峡湾深处的珞巴族妇女 1) 风格的媳妇 风格媳妇是一位相貌姣好的门巴族妇女,我虽然已经记不起她的名字,但却在《墨脱考察追记》中,几次提到到她,而且还展示过她们夫妇的照片(见《墨脱的酒》和《墨脱的路和桥》。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不过二十七、八岁,却已经是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的丈夫风格是希让村的民兵队长,希让村可以算是共和国最偏远的一个小村庄了。风格这个民兵队长有职有权,还配发有一支冲锋枪。解放军巡查实际控制线,要靠风格带路。我们在希让一带的德阳沟和更巴拉山考察,也离不开靠风格, 风格里里外外十分的繁忙,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他媳妇张罗。考察前我们住进了她的家里,每天我们睡觉的时候她还在忙碌,我们起床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仿佛她一直在忙碌着。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回到家里便席地而坐,而同样劳作了一天的女人们却忙着生火烧水,给男人们准备喝的酒。酒准备好了时候,又伺候着男人们一个个地喝酒。喝醉的男人们常常席地而睡,她却要忙着照顾孩子和收拾家里。在墨脱我最佩服的人当属风格,在我的眼里他无所不能,在茫茫林海中辨别方向,爬到四、五十米高树上帮助我们采集标本,过溜索如履平地一般,他对植物的辨识能力可以达到属级水平,和我的差别仅在于我知道植物的拉丁名,他知道植物的门巴名,而且他认识的植物甚至比我的还多。就是这个无所不能的家伙,如果没有了老婆,我不知道他的日子该怎么过。风格的媳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门巴族妇女,许多门巴族家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主妇,她们用辛劳支撑着自己的家庭。 2) 生产的门巴族女干部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先交代一下我们在背崩村的住处。背崩乡设在背崩村,乡上东西南北各有四排房子,作为乡干部们的办公地点兼住所,我们考察入驻背崩村的时候,乡上借了我们一间房子做住所。这些房子都是用木本搭成,隔壁讲话能够听得清清楚楚。住在我们隔壁的是一对小夫妇,两口都是乡上的干部,妻子已经身怀六甲,挺着一个好大的肚子。那个时候乡上的干部们一切都要靠自上山打柴火养猪种菜什么都干。我经常看隔壁这对小夫妻上山打柴火。身怀六甲的妻子背的柴火一点也不比丈夫少。有一日晚上,我们躺下不久,就听到隔壁不断有哼哼唧唧的声音,还听到有人走出走进,吵吵闹闹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消停。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隔壁邻居的小媳妇,抱着一个婴儿在晒太阳。这时我才明白,昨天晚上一位新的生命在我们隔壁诞生了。这时我又暗自纳闷:只有汉族妇女才做月子吗? 图2. 墨脱最远的乡—甘登乡 图3. 赶路的珞巴族妇女 3) 峡湾深处的女人们 雅鲁藏布江在墨脱拐了一弯向西奔向印度洋,大峡湾深处有墨脱的帮辛、加热萨和甘登等几个乡。从墨脱县到最远的甘登乡要走四、五天的路程,在这里我遇到一群善良、乐观和爱美的门巴族和珞巴族妇女们。 3 月份的墨脱几乎天天都在下雨,这个时节桃花正开,当地称为“桃花雨”,据说这雨一直要下到桃花谢。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墨脱大峡湾最深处考察的。一天我们在大雨磅礴中赶路,远远地就看见一位妇女冒雨站在自己家门口。等我们走近的时候,这为妇女连连叫唤,由于言语不通,不知道她在讲什么,但从她的比划中明白她是请我们到她家里去。进她的家中后,她为我们生起了火,烤我们已经完全湿透了的衣服,又拿出糌粑请我们吃。尽管看着她又扫地又生火的手就直接揉起了糌粑,我有几分的忐忑,但是我还是愉快地吃完了她送给我的所以糌粑。后来同行的向导告诉我们,这位珞巴族妇女知道我们是“考察队”的,看我们在雨中赶路辛苦了,请我们到她家里休息避雨。我们通过翻译和这妇女进行了交谈,她知道我们返回的日期后,特意嘱咐我们的向导,让我们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再到她家休息。在回来的时候,我们又去了她的家,这一次看得出来,她特意打扫了屋子,还换了干净的衣服。对于她的善良和好客,我们无以回报,在走的时候留下一点钱想表示一下我们心意,但是她十分解决地拒绝了。我在《墨脱的路和桥》中提到,墨脱的路难走,许多地方路上乱石凌立,我穿着鞋都感觉十分困难。考察中在加热萨乡附近遇到三位也在赶路的妇女,我看到其中两位年轻的妇女居然是打着赤脚。一问才知她们是怕自己的鞋在泥泞的路上搞脏了,而把鞋脱了下来,说是要等到家以后再穿上。在驻地当地乡亲看到我们带着照相机,纷纷让我们给她们照相。由于带去的胶卷有限,我一般不敢轻易答应她们的要求,另外我们也不知道她们是否能看到这些照片。一天我答应了几位珞巴族妇女照相的请求,同意给她们照一张合影。我答应后,她们让我等一下,当这几位妇女再出现的时候,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照片中妇女们都笑得那么的开心和灿烂。 图4. 甘登乡的孩子们 图5. 母女俩 4) 长眠于墨脱的女兵 以下这个故事是从报纸上看来的。由于压制标本要用报纸,我们带去了大量的旧报纸。没事的时候,我爱翻看这些旧报纸。一篇刊登在西藏日报的文章,我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这篇文章说:有二位女兵随着男兵们来到墨脱,她们决心把歌声带到墨脱的每一个军营和哨所,她们几乎要做到了,却染上了疟疾,医治无效,牺牲在了墨脱,军营边上留下了两座女兵坟。 后记:风格媳妇的照片之前分别出现在《墨脱的酒》和《墨脱的路和桥》中。墨脱考察完毕回到昆明后,我们洗了一套帮助墨脱乡亲们照的照片,托人带到了墨脱,希望乡亲们能看到这些照片。未经许可使用别人的肖像是不妥的,照片中的乡亲们请原谅我。拜托神奇的网络,如果有人知道照片中任何人的信息,请联系我。最后向在科学网中全体妇女致敬。
个人分类: 墨脱考察追记|19295 次阅读|31 个评论
妇女在二战军乐团里掀起“波涛”
热度 1 Boqitang 2016-4-1 21:10
妇女在二战军乐团里掀起“波涛” ⑴ ——应征做志愿紧急服役的妇女 作者: 朱迪思·史密斯(Judith Smith) 译者:汤伯杞 美国海军陆战队女子后备军乐团的团员。二战期间吹了两年,1943——1945,有时,她们穿着高跟鞋行进在游行队伍的最后面。 问:哪个乐手有胆量一边穿着高跟鞋行进,一边还吹着苏萨大号(Sousaphone)? 答:美国海军陆战队女子后备乐队队员, 于二战期间曾演奏过两年时间,1943至1945年。(她们并非总是穿着高跟鞋行进,而只是有时在演出的最后几分钟里才这样做。)多数人都知道:二战期间,妇女被征召在工厂里做工, 诸如,具有标志性的“铆工露丝(Rosie the Riveter)” ⑵ ,但大概很少会有人想到:女子也会以作乐的方式跨步向前来支援战争。 吉尔·沙利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亨伯格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 ( Herberger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the Arts )音乐学院的器乐副教授,于2000年12月中西部铜管乐团与管弦乐团学术会议期间,出席了由“女子铜管乐团指挥家国际(WBDI)”赞助的午宴,直到这时她才知道:二战期间竟然还有成员全部为女子的军乐团。 随着谈话的深入,她发现坐在她身旁的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军士长夏绿蒂·普卢默·欧文(Charlotte Plummer Owen),竟指挥过海军陆战队女子后备乐团——即穿高跟鞋行进的那个乐团,旋又获悉:二战期间,美国各军种中既包括“全女子军乐团”。 这出乎沙利文的意料,她说:“在我经历的任一一个阶段的教育中,凡涉及音乐史的课程里,我还从未听说过有全女子乐团。我受到的教育只是:历史上的各个乐团,多数情况下都是男人。探寻到专门雇佣女子的所在,对我着实是一个震撼。” 同桌就餐的还有WBDI的创始人葛莱娣丝·莱特(Gladys Wright),她无意间将了沙利文一军。 她讲了这样的话:‘我希望有人乐于就二战的女子军乐团做一番研究,’沙利文说,“我想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我就借这个话题写了一本书。” 她的书,于2011年9月出版,书名叫作《姊妹乐团:二战期间的美国女子军乐团》,该书是稻草人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管乐团丛书》中的一部。 现在常给想要成为校园乐队指导教师的大学生们授课的沙利文说:对此她多少都感到好奇,因为,无论是在伊利诺斯州于她自己的授课过程中做示范,还是在密西根和爱荷华大学作学生时,她本人一直都还没有遇到过一个女性音乐家。 “1990年代读博时,我终于遇到一位女教授教我单簧管,而这对我意义重大;直到今天,毛丽妲·墨菲·米德博士(Dr. Maurita Murphy Mead)都还是一位重要的良师益友。”,沙利文说:二战军乐团中女子队员们的贡献,为今天的女性音乐家们树立了榜样。她们当然也是我的榜样。她们在许多方面都是先驱者,无论是战前、战争期间、还是战后。 在接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即现在的亨伯格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妇女与性别研究系(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和音乐学院的第一笔赴华盛顿特区考察的赞助之后,她便着手调查研究,遍历国会图书馆、弗吉尼亚阿灵顿美军服役妇女(Women in Military Service for America)档案馆;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美军女子博物馆以及在弗吉尼亚州李堡的各档案馆;还有海军陆战队兵营(Marine Barracks)——那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乐团(总统亲随)排练和存储档案的地方。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妇女军团管乐团的一次演出。 她在档案中发现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就是乐队队员花名册,其中有些还附有战后的联系方式。沙利文说:“我能够着手收集口述史了,许多年下来,我对乐团女们进行了79次采访。我发现:一旦找到一位女子,她就会联络到她的乐团姐妹,这样,就不难找到其他人。” 沙利文说:她一着手收集口述史,就开始意识到:其中的故事,并不像战争时期女子自愿演奏一件乐器那么简单。 我意识到:她们都是在给我讲述她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教我感到好奇的是:在军乐团里仅仅演奏了30个月,在一位耄耋老人看来,怎么就堪比‘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沙利文发现:战争期间,常备女子军乐团至少在6支以上——一支娱乐性的音乐会管乐团和几支鼓号特种兵团,或许还有更多是她没有了解到的。其中有些女子还以全女子交谊舞乐团的形式在各自的基地和巡回演出中肩负演奏与舞蹈的双重任务。 担任乐团指挥的大多数人,战前都曾是音乐教师,除一人以外,所有人都取得了音乐专业的学位。 二战期间的一次室外音乐会 沙利文说:各乐团常常招募女子入伍,增进女子服兵役的声望,为战争债券征集机构做募捐演出。这些音乐家们还慰问伤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美国第一批音乐治疗专家的作用,在帮助美国政府赢得战争方面做出了贡献。 尽管在二战以前女子们就已经在管乐队里演奏了,然而,在1870至1930年“管乐队的黄金时代”,城市的、家族的、企业的、摇摆爵士乐的以及移民的管乐队,如果队员全都是女性,依然会有某种“阴影”笼罩着她们。 沙利文解释说:那时,有些社会成员认为女人,尤其是上层社会的女人,不应该演奏气鸣乐器。钢琴、竖琴、曼陀林是可以接受的,而铜管乐器则是断不可接受的。 但是,1920—30年代的校园铜管乐队运动,使得女子演奏任何一种乐器都是可以接受的了,从而“为组成二战期间的军乐团,培养了足够多的具有必备前提技术条件的青年女子。” 每一支部队至少有一个乐队。第一支女子辅助军团(WAAC)乐队——即第一支女子军乐团建制于二战期间——1942年7月组建于爱荷华州的得梅因堡。正是因为有这种对征兵的热烈响应,才建制起6支管乐团为遍布全国的各种妇女辅助军团(WAAC)基地服务。 海军“波涛”(WAVES)乐团——即志愿应急服役妇女队(Women Accepted for Volunteer Emergency Service),与其他军乐团有着“很大的不同”,沙利文说, 因为依照海军传统,“波涛(WAVES)”是在多地点训练的,又没有专为女子设定的乐手军阶。与其他军种不同,海军乐手的排练和演出都是在业余时间,即如“凭着一种军事上的或娱乐上的能力从事额外的服役,以鼓舞‘波涛’战友们和她们自己的士气。” 海岸警卫队“士霸”(SPAR ⑷ )乐团也许拥有最吸引眼球的营房——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比特摩尔酒店, 海岸警卫队于1943年接管了该酒店,用作“士霸”女兵的训练中心。而且,据沙利文说:“士霸”是授予其队员乐手军阶的唯一一支清一色女性军乐团,军阶徽章就戴在她们制服的袖子上。 海军陆战队组建女子乐团最晚,但这支乐团,却有着一个“与其他乐团大不相同的起点和支持力度”,沙利文说,“它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乐团——华盛顿特区‘总统亲随’的团员们创立并加以指导的。” 该乐团还有一份殊荣,即沙利文所说:女子的体验也是一个亮点。1944年11月14日,该团应邀代替“总统亲随”在全美每周一度的无线电广播中演奏。 美国 海军陆战队 女子后备军乐团团员. 多亏陆战队乐团的首席打击乐演奏员查尔斯·欧文(Charles Owen)有先见之明,这场音乐会才被录制了下来,结果成了该乐团录制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录音。 而且这场广播演出意义重大,因为这个女子乐队是在驻扎于华盛顿特区的海军陆战队军营里演奏,那里曾是男子的海军陆战队军乐团排练和演出的地方。 沙利文写道:泽妲·李特尔(Zetta Little),一位吹双喇叭口悠风号( double-belled euphonium) ⑷ 的乐团团员说:“我们去了华盛顿特区,并且顶替了‘总统亲随乐队’,堂堂正正地坐在他们曾经演奏的地方。我们是唯一一支坐在了他们的座位上的女子乐团。我以为:这真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 乐团团员增加了待遇,沙利文说。“根据美国军人的待遇,她们买了房子,还得到资助上大学,成了各种退伍军人组织中的成员。她们正是通过演奏一件乐器而得到这一切的。” 那么,军乐团怎么会使女子们彼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呢? 沙利文写道:“因为这些女子在全国各地巡演,同吃同住在一起两年半的时间;每天一起排练,差不多每天都一起演出音乐会;一起庆祝生日、悼念失去的亲人,难怪会熔铸出一个基于友谊的终身社交群体。” 沙利文说:凡她采访过的乐团女都往往会说:她们为战争期间充当乐手而感到愧疚。“我想:一个处于交战中的国家产生出这样一种工作机会,是喜忧参半的。这是她们热衷去做的理想职业,但同时,她们所爱的男人们(兄弟、丈夫、父亲、堂表兄弟、邻居、朋友),会因她们这种军人的工作而死去。” 她们热爱演出,为战争到处做募捐巡演,然而她们知道:她们的工作从来都不是对生命的威胁。但她们却为战争筹集了大量的金钱。 译者注: ⑴“波涛”原文:“WAVES”,为“Women Accepted for Volunteer Emergency Service(意为:应征做志愿紧急服役的妇女 或译:志愿应急服役妇女队)”的缩写。 ⑵“铆工露丝”(Rosie the Riveter):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女工的统称。 ⑶SPAR,拉丁文‘Semper Paratus’的缩写,意即“时刻准备着”,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队训。另:spar在英文里,有“进行小规模战斗”的含义。 ⑷double-belled euphonium(次中音),在中国称为“大号”,在它的左边有第二个的喇叭口,两个喇叭口是一大一小的,大喇叭口控制低音,小的喇叭口控制高音,这样就有两个发音系统,所以被称作声音的碰撞以及“回音”,故又称为“回音号(Echo horn)”。但最后一支double-belled Euphonium制造于20世纪60年代,现在能看到这种乐器都算是非常幸运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响,许多美国人或者士兵都驻扎在英格兰或者欧洲(euphonium的驻扎地)。他们有机会接触英国式的euphonium,并且羡慕那漂亮的外形与完美的音色!随着战争的结束,许多乐器被带回到美国!战后,英国贝森(BESSON)公司看到了在美国的一些城镇管乐队中发展euphonium的契机,在20世纪60,70年代他们飞快的发展euphonium!紧跟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像BESSON公司一样设计研制euphonium,象瑞士的Willson。他们设计生产了一系列的euphonium,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他们的Willson 2900。这个型号奠定了现今euphonium制造的标准,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个型号的乐器只做过一些很小的改变与设计!Willson 2900就是现今eupnonium的原形! 原文出处: http://researchmatters.asu.edu/stories/women-made-waves-world-war-ii-military-bands-2282
个人分类: 音乐故实|13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妇女及姑娘等称谓看现代与传统
热度 4 fdc1947 2016-3-18 11:09
从妇女及姑娘等称谓看现代与传统 三八妇女节已经过去十天了。在妇女节的那几天,注意到如今许多人把它称为三八女人节,她们不愿意用妇女一词。前几年有个委员在全国政协提了一个提案,要求把妇女节改称女人节或女性节,也有几个委员响应,他们的理由是妇女这个词不好听,“ 显得气息陈旧,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将大部分女性排斥在外”。 其实, 妇女是汉语中非常古老的词之一 。古汉语最早大多数是一字一词,有时候两个字经常在一起用,就成了一个词。妇女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词。早在 《礼记·曲礼下》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居丧时不谈乐事,祭祀时不谈凶事。在办公之处不谈妇女之事。 )”而《 史记 · 项羽 本纪》记载,范增对项羽说,刘邦进入咸阳之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不抢财物,不乱搞女人,是想做大事情啊)”。 关于女和妇,如果粗粗地说,那么女就是妇,《说文解字》:“女,妇人也。”如果分得细些,那么妇字可以特指已婚者。两个字放在一起,称妇女,它就是女性的总称,从古到今,这是很少的几个词义没有变化的老词。 但是,现在的很多女士却不愿意把自己归到“妇女”一类人中间,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是对他们的侮辱。他们宁愿被称为女人。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词义往往是在变化之中。有些词虽然词义没有变,但是在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心目中的“言下之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妇女就是这样一个“官方”的词义未变、而在一部分人心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的词汇。 在几十年前,使用“女人”这个词往往带有粗俗和轻蔑含义,而且常常只是指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这个女人”、“这几个女人”等等说法都是对被指者很不尊重的。而妇女则是一个集合名词,而且由于是正式的法律用词,使用它似乎还有点新潮,让一个有点文化的干部对一群女士讲话,他开口一定是“你们妇女同志如何如何”,不大可能说“你们女人如何如何”。 如今,女人这个词渐渐地吃香起来了,“我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味”、“小女人”等等词汇或短语都常常被人用到,而且没有任何轻蔑的含义,反而好像很有些人情味。它强调的只是人的生物学特征。这是近三十多年以来改革开放引起的人性解放的结果。这对于极左年代禁锢人性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当然,凡事不能够太过,在社会活动中,如果过分夸大人类两性的生物学特征,走向了极端,就容易引起“肉欲”横流,造成社会风气的低下。 由于如今人们很重视自己的生物特性,换句话说,很注意自己是否年轻漂亮,所以 人们之间的称呼也较为注意不能够把自己称老了 ,因为老有时也象征着美貌的消逝。女士特别是这样,如果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被一位小学生称为“奶奶”,她可能会想,哎呀,我现在这样老了!她宁可小学生称呼她为阿姨、青年女性称她为大姐。也正是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网络上有这样多的对女士们的称呼:美眉、美女、白富美、女神等等。 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上,人们对别人的称呼总是以“辈份”为最重要因素的。尽可能地高称对方的辈份,以为这样才是对于对方的尊重。 这样,你才可能理解为什么称呼中有这么多“爷”。爺(爷)、孃(娘)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就是对父母亲的称呼,《木兰辞》:“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现在。但是,历史上人们竟然用 “爷”来称呼别人,如称别人为老爷、少爷,遇到强盗打劫时口称“爷爷饶命”。叫习惯了,做官的自然就成了“老爷”。 我们再看“姑”字。 姑本来是女子对丈夫之母的称呼,也就是今天上午的“婆婆、婆母”。后来也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 ,这是非常尊敬的长辈。但是,我们看到,后来把丈夫的姐妹也称为姑,只是加一个大或小字。唐人诗句“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小姑是对于丈夫的妹妹这个小女孩子的尊称。 姑孃(娘)本来是姑母的别称 。明《初刻拍案惊奇·刘元普双生贵子》中刘夫人嘱侄子王文用给丈夫刘元普物色偏房,王文用看到裴小姐, 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 ”这里的姑娘是指其姑母刘夫人,孃(娘)字在这里仍然是母的意思。 由于姑母是父亲的姐妹,与婚否无关。所以,后来把姑娘的称呼也给了未婚的女子,如《红楼梦》里的林姑娘、宝姑娘等诸多小姐。 这样称呼实际上也是对于未婚女子的尊称。 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现在,如今的女子对此称呼似乎仍然能够接受。(关于孃和娘两个字,孃本来是母,娘则是少女。据说唐代的时候还分得很清楚,后来则混在一起,不再分辨了,这里不去细说。) 即使是同一个辈份,传统文化也讲究长幼的差别,而这种长幼的差别往往跟辈份差不多。 兄是与父连在一起的,称父兄;弟则与子连在一起,称子弟 。现在则很少这种讲究了,甚至要往年轻的方向称。我们小时候,称呼同学的家长总是伯伯、伯母,而如今则大多称叔叔、阿姨(这大概是从俄罗斯到延安的传统,当初毛岸英因为称朱德为叔叔而被毛泽东狠狠地批评)。过去称父亲的同事,凡是与父亲年龄相差不很大的,都称伯伯,只有比父亲小得多如小十几岁的才可以称叔叔。知识分子称比自己小得多的人,也只称呼“兄”,绝不称“弟”,只有对自己的真正的学生才称弟。 对女人的传统称呼也是如此,只称“姐”,不称呼“妹”。 这样我们才可能理解那时候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都称为“小姐”,而即使是女下人(女佣)也都被人称为“娘姨”(阿姨)、“大姐”。这些称呼最早都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年龄差别极大,如对幼童才可以称“弟弟”(小弟弟)、“妹妹”(小妹妹)。 现代的人们特别是女子要求称呼得年轻而漂亮,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不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严格讲究辈份和长幼。中国传统文化则要求尽可能称高对方的辈份,认为称长辈就是尊称。怎样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平衡,这既是一门学问,又有赖于人们的语言实践。至于这种语言将来会如何发展,那总的趋势肯定是越来越西化,但是具体的词汇会如何发展,有的时候真是无法预测的。
个人分类: 汉语言|8952 次阅读|8 个评论
047杜绝HIV的前提:保障妇女人权
ggjjhh 2016-1-31 05:33
杜绝HIV的前提:保障妇女人权 高金华 编译 九十年代以来全世界感染 HIV(导致艾兹病的病毒)的妇女急剧增加。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妇女的不平等地位为 HIV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只有把艾兹病在妇女中蔓延与保障妇女人权联系起来,才能彻底扭转这种可怕的趋势。 严重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缺乏经济自主权是 HIV感染在妇女中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妇女支配自己性意愿的主要障碍,”摩洛哥艾兹病防治协会主席哈克马·马密茨说,“妇女依赖男人而生存,增加了她们感染 IHV的危险。” 哈达菲是一位年轻的摩洛哥妇女,在听说 HIV的危险后,要求丈夫使用避孕套。哈达菲的丈夫用暴利和遗弃威胁她。后来她感染 HIV并怀孕。 迈里恩17年前嫁给一个岁数很大的男人。30岁时她得了艾兹病,又成了寡妇。他们结婚时,迈里恩是一个处女,但她的丈夫已经感染IHV 。同许多被 IHV感染的非洲男人一样,他从未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告诉迈里恩。另一方面,同许多在传统家庭长大的非洲女人一样,迈里恩也从未梦想要求丈夫过安全的性生活,因为这样做是离经叛道的。 在全世界象哈达菲和迈里恩这样的妇女成千上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6年全世界感染 HIV的成年人大约有2300万。其中大约有 1000万是妇女,被感染者的男女比为1.3∶1。妇女被感染的比例正在急剧增加,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比率只有2∶1。世界卫生组织官员预料,到2000年这一比率将达到1∶1。 在那些妇女地位低于男子的国家,这种统计数字就更加惊人。联合国艾兹病防治机构统计,全世界被 HIV感染的妇女十分之九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巴西,1984年被 HIV感染的男女比是99∶1;而1994年妇女已占 HIV感染总人数的25%。在北非撒哈拉地区,被感染者的男女比为5∶6;全世界被感染的妇女45%是非洲人。这些妇女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性传播而被感染的。 社会根源 据联合国艾兹病防治机构调查,大多数非洲妇女是通过唯一的性伙伴──她们的丈夫被感染的。通过对男人宣传节欲和安全的性生活来抑制 HIV的蔓延相当困难。在北非撒哈拉地区,那些坚持要用避孕套的妇女会被看作异常或可怖之人。 因为怕被怪罪对丈夫有不忠行为,一些非洲妇女避免坚持使用避孕套,同时生育的社会压力也阻止了这方面的要求。在亚洲一些国家里,婚内强奸不算犯罪,妇女无权拒绝丈夫的性要求。 世界各国批准《联合国消除歧视妇女公约》已经17年了。这项公约表述了对处于贫困境地的妇女的关切,她们缺乏食物、健康、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公约要求签约国为妇女提供平等的健康服务,从一年一度的体检到家庭卫生。 但歧视妇女的现象仍很盛行。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因为没有丈夫的应允,很多妇女不能参加工作。在摩洛哥只有6%的女孩才能上学。不少专家指出,这些地方禁止妇女谈论有关性的问题;而性虐待和强奸却为社会所宽容,即使它们是不合法的。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谈论着 HIV和ADIS(艾兹病);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着恐惧、偏见和误解,”瑞士联邦艾兹病防治协调人安妮·珀蒂吉拉德说,“这一切都与人权有关。当存在恐惧的时候,说明有人正在做违背人权的事情;而当人权不受尊重的时候,疾病的传播就更加容易。” 美国哈佛大学讲授健康与人权的乔纳森·曼教授也指出:“把权力和健康联系起来的思想使我们在观念层次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实践的层次上,仍有一条漫长的道路。” 根本措施 虽然改善妇女地位能够减少 HIV的易感性,但专家们承认,必须从法律上使男人和妇女都卷入预防工作,否则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马来西亚红新月会帕安·梅伦·西拉吉医生在文章中写到,印度的童婚曾经很普遍。后来由于有了新的法律,85%的婚姻是在女方达到法定年龄时缔结的。这有助于抵御 HIV的传播,因为性成熟前的女子更容易感染HIV 病毒。 来自卢旺达的资料也支持这一结论。非洲姑娘第一次性交和第一次怀孕的年龄越小, HIV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卢旺达17岁以前怀孕的妇女有25%感染了 HIV。 尽管困难重重,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改变这些统计数字。摩洛哥艾兹病防治协会派出性卫生工作人员在卡萨布兰卡说服人们经常使用避孕套。泰国红十字会提出了帮助妇女提高社会地位的计划。巴基斯坦红新月会要求在学校进行性教育。 “要消除导致艾兹病的各种因素,需要长期奋斗。我们必须找到疾病问题的真正根源,”乔纳森·曼教授说,“而《人权宣言》和其他条约正是我们能在其中工作的基本框架。”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恩·弗里德曼助教授(低于副教授高于讲师)在《卫生与人权》一书中写到:改变个人行为一直是HIV/AIDS预防政策的一个主题。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授予妇女权利的各种法律。 “作为人权的一项内容,”她接着说,“必须使妇女有权选择能够保护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译自:瑞士《红十字与红新月》杂志1996年第2期第20-21页。 原载:《世界妇女博览》1997年第11期第50-51页。(编辑:杂志未标) 投稿标题:艾兹病与妇女人权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热度 10 蒋高明 2015-7-15 08:41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蒋高明 看到几个老人和妇女在锄草,就趁他们休息时攀谈起来。 这个由老人和妇女组成的锄草小组已在地里干了快一个星期的农活,这个活是弘毅农场安排的,如果是他们自己家的地,他们才不愿意费这样的功夫, 10 元的除草剂解决一天都干不完的锄草活。 当然,他们也知道除草剂不好,因为打除草剂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浑身不舒服,但由于很快完成这个活,抗一抗就过去了。他们不断地抗,各种疾病都抗出来了。 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快 80 岁了,是村里的勤快人,我喊他叫五老爷。五老爷话不多,相信勤劳才能够致富,他常年在农场干杂活,有什么活就干什么,人也聪明,不仅会除草,还会扬场,干泥瓦活。他的儿女都已结婚,最远的嫁到北京,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在一起,除了伺候自己家的五六亩地,还抽空来农场打工。五老爷家的大儿子在枣庄煤矿上打工,因事故被机器吞掉了一只手,面对如此明显的工伤事故,打官司竟然没有赢。对方律师是谁给的钱多向着谁,白的能够说成黑的。这是老人的一块心病,不能提这个话茬。 妇女中有一位我叫她三婶子的,善言谈,也 60 多岁了,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她的儿女也已结婚,在外面打工,打工收入每人月收入在三千月左右。 我问三婶子现在好,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好,三婶子快言快语地说:“还是现在好啊”,她指的是生产队的时候很穷。三婶子来除草,也不走路了,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的。 但当聊到水不能喝了的时候,三婶子开始怀念当年的水好。“那个时候河里的水多清啊,我们都到那里洗衣物,现在不行了”,她叹一口气。现在的河水成了臭水沟了。 “不能生病啊,到了医院里,人乌央乌央的。”沂蒙山人说“乌央”一般都是指成群的动物的,三婶子形容临沂医院里的病人。 他们不知道,今天的所谓好日子就是用那些乌央乌央的病人,加上发臭的河水等等为代价换来的。农民容易满足,他们感觉科学技术解放了他们的劳动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在城市里,还不如水贵。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能够让他们省力气的科技发明,会把他们送到医院里去。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癌症啊,听都没有听说过”。和三婶子一起的叫不上名的老年妇女结过话茬。 面对低廉的粮食价格,他们更不愿意向地里投入劳动了,能省事就省事。农民种地,没有定价权,今年西瓜2毛钱一斤都没有人要了。 上述 3 个妇女和一个老人的锄草小组,平均年龄 65 岁,这个 65 岁组合,在全国或许不是个案。 这么多年来,农民都是忙完自己的活,才来我们的试验田干灵活,而干灵活的大都是 60 岁上下的老人和妇女,最小的 50 岁,最大的 79 岁。我们在低产田上实现的吨粮田,就是靠这样的老人,在他们忙完自己的农活后,来实现的。如果有机农田里投入的是青壮年的劳动,再更好地利用农时,精耕细作,玉米小麦实现 3000 斤 / 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为我们劳动的老人和妇女有的恐怕等不到我们实验成功的那一天。几年前,一位为我们打零工的蒋建议老人已经去世了,去世时也就 70 多岁。 城里的老人和妇女,每天都在打太极拳或跳广场舞,甚至年轻人有力气都不知道望那里使,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却要为他们生产粮食,社会的分工竟然是如此滑稽。 万能的市场,将青壮年劳动力剥离出农场,再将妇女和老人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打压到水和沙子的价格,如果粮价稍微升高,再进口粮食、油料和饲料,乃至非常进口过期冻肉,继续逼迫农民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农田,于是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源源不断地进入农田。有些人仍嫌不够,还要搞什么规模化家庭大农场,让中国的老年和妇女农业大军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的农业大军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5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女性地位之回归家庭
热度 5 zhangt10 2015-2-21 18:35
这几天因为春晚小品的事儿,朋友圈几乎翻天,大多是关于知乎那篇春晚歧视女性文章引起的讨论。那帮国内的女友们,不是在移民中,就是在计划把孩子打包送出国读书,尤其是有女孩儿的家庭。 国内女性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得想条退路。。 独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毕竟还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父母对自己独生女儿的殷殷期盼。在婚姻内利益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家庭可不是妇女最安全的回归之处呢。一姐妹损得很,说看起来不仅仅是人口性别不平衡,就业率和养老金的口子都有点儿补不上呢。可是国家养的6000万公务员都吃干饭的吗?“凭什么我的女儿作牺牲?!“ 说起人口男女比例失调这件事儿,在座的都是科学家,给两个数据自己琢磨去吧 1。据新闻报道,2011年中国15岁以上未婚男女比例为135:100 2。最近一段时期中国男女出生比例公开数据在117:100到120:100之间,有些地方可能更加严峻 所以,春晚和妇联的种种舆论实在是不能当作无意识的了。即使是在妇联的剩女”计划下,中国30岁以上大学学历的女性依然有1/3左右未婚。整体社会环境没有改善,政府没有理由期待妇女去听从安排,回归家庭。 周围的女友 ,听说在婚姻结束时一无所得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只有自强自尊自立,才能有能力面对春晚那样的低俗给以白眼。 另外没想到一些嫁入高门一直以为过得很好的朋友,新年里也在那儿私下嘀咕。。 这封网和保守化的倾向,到底是上面的圣意,还是所谓的高级黑?2015年的中国,还会有什么大戏上演?有什么动荡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个羊年春晚透露的种种信号,小民们也在忐忑地看着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3 次阅读|6 个评论
充分发挥妇女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热度 1 wido 2015-2-13 08:25
建设低碳社会,是全民的共同使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妇女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作为社会的“半边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低碳社会建设进程中,妇女以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直接参与者,也是直接受惠者。充分保障妇女权益,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对建设低碳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妇女是低碳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先行者 低碳社会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标本和蓝图的社会,追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男性相比,妇女更接近自然,与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天然的联系,使得她们在具有母爱精神,并最早开始思考有关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等一系列的思考与行动。 (一)理论先行者 在全世界大多数文化中,女性扮演者社会的施爱者这一角色,因为她们更富有同情心,更具有保护和合作的性格”。在人类社会的觉醒过程中,妇女对保护环境、探索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社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美国杰出的女生物学家蕾切尔 • 卡逊在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尖锐的指出,“当人类向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心痛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 1972 年,英国女经济学家巴巴拉 • 沃德在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作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她用妇女的热忱和经济学家的渊博知识提醒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以挪威女首相布伦特为首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动先行者 男性的社会角色是经济支持提供者,这一角色定位鼓励其更具理性、专横和竞争,更容易对环境和社会采取对象化而非保护性的态度。与之相反,女性的社会角色则强调关爱伦理,对自然持保护性的态度,且倾向于做出友好的环境行为。为了自身、为了家人、为了人类社会,妇女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妇女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阻止林木滥砍乱伐,发起了“CHIPK运动”。以万卡丽 • 马黛为首的肯尼亚妇女发起了“森林绿化带运动”,对防止社会贫困和生态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美国妇女基金创建了“妇女环境与发展组织”,哥伦比亚妇女玛格丽特 • 波特罗创立了“绿色大学”,日本成立了“妇女环境保护合作社”,我国台湾地区设立了“家庭主妇联盟”,以及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10年起开展的“低碳家庭 • 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对低碳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充分发挥妇女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低碳社会建设决策的程度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特别强调,“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就将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倡导妇女参与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重要论述,从履行党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政治使命对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应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妇女在低碳发展事业中的全面介入和必要领导,进一步增加妇女在低碳领域的决策管理人员比例,确保妇女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到低碳发展的规划、涉及、决策和管理中来,逐步扩大妇女的低碳工作领域,让她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广泛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自觉为低碳社会建设奋斗,充分发挥她们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妇女在生产领域的作用 妇女是生产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80%以上的农业劳动、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都是由妇女来承担的,妇女参与生产过程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社会建设中生产领域的效率,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才能实现生产的可持续进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充分发挥妇女在生产领域的作用,引领妇女发展生态经济,引导妇女兴办“两型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妇女在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文化等行业中创业就业,在发展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中建功立业,以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环保效益为取向,丰富巾帼建功内涵。助推女企业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鼓励女企业家和女创业能手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环境影响小、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生态产业,提高“妇”字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三)切实发挥妇女在生产消费领域的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妇女是社会生活消费领域的主体,世界上70%的消费是通过妇女来进行的,作为家庭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妇女能够更好的发挥低碳生活方式传承的作用,妇女的生活消费方式,对低碳社会建设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号召广大妇女在“做一个健康的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的同时,做一个绿色低碳环保的女人,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引领低碳生活的时尚,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可兼顾保护环境的要求,城市妇女以低碳意识去选择消费品和消费方式,则能够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进而能达到促进资源能源节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要引领妇女充分发挥低碳生活管理者的作用,充分实施其对家庭成员和后代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低碳生活方式,重点在家庭与家庭中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倡节俭理性的绿色生活,改变家庭生活中与低碳理念不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使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逐渐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行动,不断促进和传承家庭勤俭、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为低碳社会建设作用积极贡献。 (四)进一步引领妇女优化生态人居环境 引导妇女践行“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坚持低碳出行,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选择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节电习惯,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 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举报污染行为,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 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加绿色公益活动,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引领妇女优化生态人居环境,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实践者、志愿者和监督者。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发挥农村妇女建设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村妇女美化家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引导城镇妇女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拓展妇女参与生态环境绿化美化的平台,积极参与到低碳城市试点、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中,努力建设适宜、清洁、安全、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引领妇女发挥低碳文化培育作用 加大低碳社会建设宣传,发挥妇女网站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主题日为契机,开展低碳社会建设专题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家庭和妇女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开办低碳发展教育大讲堂,利用家长学校、妇女讲堂等平台,把低碳社会建设的文化和理念纳入到妇女教育培训体系中,引导广大妇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举行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组织家庭成员和妇女代表,用知识竞赛、才艺展示、家庭小制作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宣传生态文明知识,促进社会形成自觉践行低碳发展价值观的良好风尚。注重发挥妇联干部和妇女工作者理性思考的创造性,加强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深化“低碳家庭、时尚生活”活动,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家庭社区示范工作,号召广大家庭积极参与生态家庭创建活动,创评一批绿色家庭、环保家庭、生态家庭和示范社区,引导家庭成员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感。
个人分类: 与社会有关|42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毁淫祠背后的原因
热度 2 fdc1947 2014-5-30 07:08
毁淫祠背后的原因 快到端午节了,想起来过去的习俗——不限于端午习俗。中国老百姓有很多民间信仰或习俗。因此,在“旧社会”,各地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庙,祭祀五花八门的神。在正统的儒家看来,这里面有许多是不应当祭祀的,被称为淫祠。 例如,我的家乡苏州,在范成大的老家石湖边上,有一座美丽的“上方山”, 明代起 山上就曾经 有五通祠,奉祀五显神。 据说,在那里烧香,就可以借到“阴债”(信不信由你),使现世发财,到下世及子孙偿还,不过这是一种“高利贷”,而且会使子孙遭殃,所以,正经人不干此事。——这与端午习俗无关。 小时候就听大人说过,借了苏州上方山的阴债,永生永世也还不清。因此知道那不是个好地方,同学们去郊游,也不去那里。只是高中的时候,好像是 1962 年,学校里组织去上方山农场劳动,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休息的时候,同学们一起去山上的庙里。不过那时候虽然还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但已经是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了。庙门都是关起来的,除了一起去的同学之外,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人也没有,也没有看见那里有什么可以借债的即烧香的痕迹。 后来,看一些过去人写的有关苏州的书,才知道了康熙时期曾经有一位汤斌。汤斌做江宁巡抚的时候,毁掉了苏州的这些淫祠,禁止人们去烧香。“ 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 ( 《清史稿·汤斌传》)但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民间的信仰不是靠一两次行政命令就能够消除的。在这以后,官方多次向这些淫祠开刀,慢慢的却总是改头换面又出来了,直到现在,去上方山烧香的还有不少人。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看到过去所有的书上都赞扬汤斌的这种善政,而且知道,现在的苏州 胥门百花洲公园还恢复了 “ 民不能忘 ” 石牌坊,以纪念汤斌毁淫祠和他的其他政绩。从小就不信鬼神的我对于毁这些淫祠的汤斌也很有好感。 近日看王士祯《池北偶谈》,其中说到了汤斌毁淫祠的事情,有点新的体会。 书中“ 179 毁淫祠 ”:“ 康熙丙寅,擢江宁巡抚都御史汤斌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汤濒行,疏毁吴下淫祠五通、五显、刘猛将、五方宝圣等庙,恭请上谕,勒石上方山。得俞旨通行直省。 初,汤以阁学迁巡抚,过予邸舍,予为言吴中妇女,好入寺院烧香,首当禁止,汤以为然,在吴遂力行之,风俗一变 。…… ” 这段话不难懂,但是,鉴于有的朋友对文言文“不感冒”,所以,我还是把上面的红字做一点说明。 当初(康熙 二十三年),汤斌由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出任江苏巡抚时,曾经到王士祯家。王士祯说苏州的妇女,喜欢到寺庙里去烧香,这件事首先应当禁止。汤斌很是赞同,于是到苏州后就努力推行,于是风俗一变。 现在的人都赞扬汤斌“破除迷信”,苏州的报纸上有篇文章说:“可汤老爷一到任,硬是不信这个邪。他拿了一条麻绳,一头系在自己脖子上,一头拴住了上方山上的五通神塑像,将这个祸害一方的泥菩萨抛入湖中,并一把火把庙宇烧了个精光。与巫神相抗,在意识形态与今天迥异的古时,若非牛人,实难做到,汤斌的强硬可见一斑。” 可是,从上面王士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汤老爷的原意却不仅仅是破除迷信, 虽然“不言怪力乱神”是儒家的传统,历史上正统的儒者都力排佛、道,更不要说那些怪异的淫祠了,但是,比这些更重要更初始的原因却是 “ 妇女游观 ( 《清史稿·汤斌传》语)”,因而必须“ 首当禁止 ”。 这个原因倒是我过去没有注意的 ,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了。 也就是说, 破除迷信是今人对此的美言,严男女之大防才是汤老爷的初衷。 王士祯和汤斌都是朝廷大员,也都在不止一个地方做官,可是他们二位却都对苏州的妇女“好入寺院烧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而且耿耿于怀,要“首当禁止”,这说明苏州妇女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全国应当是领“坏风气”之先的 。既然妇女们“好入寺院烧香”,那一定会出门从事其他活动。 我们从今天社会文明的角度看来,当时苏州的妇女的举止一定较其他地方较为开放。 在妇女解放这个问题上,从孔夫子开始的正统大儒们历来很少有开明一点的见解。 记得两年以前,我写过一系列博文名曰《 闲说苏州 》,只写到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的标题是“ 苏州女人 ”,但只写了一半,没有完成。近日翻开电脑查看,最后修改的日期是 2012 年 5 月 18 日。文章中间有这样的话: “ 前面的《闲说苏州》第一、二篇都说到一件事:在明清两代,苏州府每年税赋竟然占全国的几乎十分之一,李鸿章曾向朝廷上书说:苏(州)松(江)太(仓)的税赋率,上溯之,比宋代多五倍,比元代多三倍;横着比,比毗邻的常州多三倍,比同省的镇江等府多五倍,比外省多十倍二十倍不等。 这就留下一个问题,交这么多税赋,为什么这里还是比其他地区富庶? 难道这里的地下埋着聚宝盆、种着摇钱树不成!当然不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苏州女人所起的作用。 当年苏州府富甲天下,单靠种粮食是不行的。古人虽然说“富国之本,在于农桑”,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地区植桑绩麻,男耕女织,主要还是自给自足,但是, 江南的蚕桑丝绸却远远超出了自给自足的范围,曾经形成过巨大的产业,或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明末大学者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这样说: “ 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紵,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工末业,以上供税赋,下给俯仰。”“所有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 种桑、养蚕这几乎是女人的专利,而这也恰恰正是整个蚕桑丝绸产业的基础。所以,在超额税赋的重负之下,几百年间,苏州仍然保持繁华,苏州女子功不可没。 歌曰:“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此之谓也。 ” 话虽这样说,但是该文只写了一半,最后还是没有写完,一扔就是整整两年了。看来过些天还是要重打精神,把文章写完。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130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你长发及腰
热度 12 Majorite 2014-2-2 09:00
当你长发及腰,切防危险来扰 友情提示科学网上女博主、女读者, 当你长发及腰,切防危险来扰。 1 月30日上午9时15分,本市(加拿大蒙特利尔)东西方向地铁蓝线一个名叫法布雷(Fabre)的车站,一位48岁长发妇女正搭扶手电梯下行,突然围巾被扶手电梯夹住,她蹲下身子企图扯出围巾, 却不幸地连头发也被夹住, 躺着 被拖到 电梯末端, 最后活活被勒死。当时 两名好心乘客立即上前施救,这位妇人最初仍有呼吸,但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没心跳。 这就是肇事的扶手电梯,看上去完全正常。 其实, 所有与实验室机械、仪器、设备打交道的女生都要注意这个问题,长头发,很美、很飘逸,但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不能只顾美丽动人,不顾人身安全。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641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苏州随笔(6)游五峰园记
热度 4 fdc1947 2013-11-3 19:03
网友的聚会原来定在五峰园,后因那里的茶室太小而改它地。这倒引起了我对五峰园的兴趣,从地图看,住处离五峰园又不远,于是午睡起来,便去了那里。 坐公交车到“桃花坞”下车,就是“阊门西街”,那里正在拆迁,看上去无法通行。见到路口有一个“警务亭”,便去问询,一位警察很客气地告诉我,往南一走,有一小巷往西再往南就到了。我往南仔细一看,原来虽然当街在拆迁,边上仍可走人。于是,照着那位警察所指示的,向南再向西便到了五峰园路。往南到五峰园,门口也正在拆迁,建筑垃圾几乎堆到了园门口。我知道我属于老年免票,于是就径直走了进去。 五峰园大概是苏州名园之中最小的之一,只有二亩半大,一个方形的园子。园子的东南是太湖石假山,其中有五块高大而仍显得瘦、透的太湖石耸立着,据说这是明代文徵明之侄文伯仁先生的爱物,文伯仁为此自号五峰老人。假山之北有一小池塘,金鱼数枚游弋其中。院子的北边为园的正厅,号“五峰山房”。正厅之西,有一旱舫,名“柱石舫”。旱舫之南、五峰之西,有一土包,传说是唐代柳毅之墓,当然这是无稽之谈,墓上一亭,曰柳毅亭,亭旁一古树参天。 我先到假山前,仰望这五个太湖石山峰,由于靠得很近,确实有山峰刺天之感。然后,我走向五峰山房。山房即为茶室,已经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室内似乎只有五张桌子,大概是与五座石峰相对应。其中两张桌子并在了一起,好像在聚会,边上的十来位客人是清一色的老太太,看上去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在另外的两张桌子上笑语的也都是老年女士,只有靠门的那张桌子上还夹杂着两位男士。除了厅堂之上悬挂的“五峰山房”匾额之外,并无其他字画摆设。人已满座,我在里面只能破坏别人聚谈的兴趣,便匆匆地退了出来。 旁边的旱舟分成三个部分,前面的“甲板”边上坐着两位老头,正在高谈阔论。“前舱”空无一物,只有一块匾额高挂,上书“柱石舫”,草写的作者名看不清楚。屏风后的“后舱”有一张条桌,两边各有一对茶几靠背,似乎都是红木制作。在很多地方,这样的红木家具都是只供参观不可触摸的,这里却可以随便坐下。我一个人靠在这红木椅子上,欣赏着周围的一切。“船舱”中悬挂的四方宫灯很是精巧。“后舱”的窗后天井中有五六根石笋,石笋边上种着芭蕉,十分雅致。舱后有小走廊与五峰山房相同,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士在走廊里来回散步,看起来她并不属于茶室中的那几个茶客集体。我想到,近百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妇女的地位。在旧时代,妇女被裹着小脚,禁锢在家庭之中,直至今日,北方仍然时可见到这被称为金莲的畸形物。年轻时,读那本经典的“考察报告”,说妇女们闯进祠堂,“一屁股坐下来喝酒”,那是造反的举动。直到数十年前,茶馆基本上仍旧还是男人的专利,现在,像男人一样为社会工作了数十年的妇女终于可以占领茶馆,这也是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妻子的收入比丈夫要多 …… 前舱“甲板”上那两位用带着不知哪里口音的普通话高声地争论是四川好还是重庆好的的男高音打断了我的遐想。 我站起来,又绕到五峰假山之前,预备再看一下,“谨此告别”了。这五块太湖石,如果放在渺茫浩瀚的太湖边上,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过是不起眼的石头,放在由摩天大楼围绕的硕大的现代化广场中,也只像一个小盆景,可是在这二亩方园之内,却显得嵯峨高大,有刺破青天之势。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合适的视角和场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放到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完全毫不足道。即使是人类万年的文明史甚至地球上千万年的生物史,对于宇宙的演变来说,也就好像我们看角落里一粒小面包屑,受潮了、发霉了,然后又慢慢干巴,如此而已。但是,我们还是要看重我们每一天的日子,力求使每一天都愉愉快快,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当然,遇到实在不称心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那角落里的发霉的面包屑。用一个雅致一点的词汇来说,这叫做圆通。 在假山前池塘边,一只白猫卧在墙边道上,懒洋洋地晒太阳。由于道很窄,我不得不走近白猫,它却懒得动一下,我从它身上跨过去,它眯缝着眼睛,仍然不动。一会儿,一位茶客老太太过来喂它什么东西,它也跑到了堂前的空地上,另一位年轻的女茶客(大概也是所有茶客中唯一的年轻人)拿着手机给它照相。茶室角落上,刚才独自散步的女茶客一个人在摆扑克,看样子是自己在玩接龙。那边旱船里,两位男高音中略微年轻一点的已经离开了园子。 我走出了园子。“五峰园弄”东侧园北的房子墙上都打上了红色的叉,好像不久都要被拆了。以后,这里的老房子,大概将只剩下五峰园了。走到北面快到“第四中学”的地方,往西一条弄堂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官宰弄。印象中好像听说过似的,不知是不是某一位老同学曾经住在这里,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五十年前我可能来过,不过已经不能确定了。 五峰园弄北口的桃花坞大街仍然只有三米来宽,喜欢猎奇的年轻朋友不妨来看看这一小段残存的仅仅三米来宽的著名大街。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3514 次阅读|6 个评论
妇女个人可以选择不工作,但是社会要保障妇女有平等的工作机会
热度 1 王铮 2013-3-7 12:53
妇女个人可以选择不工作,但是社会要保障妇女有平等的工作机会,这是人权!其实,这个对男人也一样。妇女可以吃软饭,男人也可以吃。爱吃你就吃吧,不要强迫别人吃。 随便问一句: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德国、日本出法西斯的文化基础?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3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夏华:生命是一场行为艺术
热度 1 Wuyishan 2012-8-10 15:48
(博主按:一位农村妇女说:“换钱不长久,换人一辈子”。就为这句话,也值得读下面这篇文章。) 夏华:生命是一场行为艺术 (夏华: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 中外管理,2012年第6期 生命就是一场行为艺术,行为将决定你是不是具有影响力的人。 一个人的生命经历,尤其是最初的生命经历,即使记忆是模糊的,但是如果深究它,肯定是对一个人未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做企业这么多年,我的一些管理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受了父亲和母亲的影响。 梦想不再遥远 父亲一直是个理想的践行者。他曾在镇医院作管理工作,在我六七岁时,他带着我指着块儿毛荒地对我说:“这儿会有一个最好的医院。”一年后,这句话变成现实,这给了我巨大的梦想动力——原来人可以做梦,而且可以做成。当年,父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资源整合的高手,比如政府的资源,当地采石场的资源等。他把各种资源集合在一起,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大楼。即使那只是一个镇医院,他都能把一些特别好的医生,从大连市里调过来,把医院经营得特别好。 后来,父亲想做一个真正的民营企业,便辞去了医院的职务,建立了当地第一家果汁厂。他永远是站在更高的全局角度上看问题——怎么让农民水果有一个好的销路,不至于烂掉;怎么能让当地人有新的就业机会。他从来都不是去思考这件事本身,而是基于这个事情的可能做到的最好状态去思考。这就是大局观啊。 这对于今天的企业非常重要,不要站在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而是要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去思考。如果视角太窄,就注定不会走多远。而站在高处去看,你会发现有无限的潜能。我也在用他的模式去思考企业——今天的依文,已不再只是一个时装企业了,而是一个集合时尚与文化的产业。 这颗梦想的种子,是父亲很早就在我心中埋下的,让我特别想走出去。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造梦的高手,他会描绘很多梦想的蓝图,而且可以把梦想变成现实,这让我觉得,梦想不再遥远。 命运要靠自己改变 父亲一直倡导知识改变命运,他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亲也用行动告诉我,一个人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即使是父亲你也不可以依靠。 那年我刚留校任教,因为还没干满一个月,没有发工资,身无分文。就打算向父亲要200块钱。而父亲却告诉我:“我说过你大学毕业后,我就不再负担你什么了。我说过的话,就要做到。”结果他一分钱都没有给我。 说过的话就要去践行,即使是父母也不会因为情感而施舍你。那一次,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人永远要靠自己。从那之后,我遇事基本上不跟别人商量,全部自己做决定,包括我对事业的重新选择和婚姻,都是我做了决定后去告知他们。现在的很多事情,我会和团队商量,但没有习惯跟家属、家长商量,我在精神上是极其独立的。 是父亲培养了我要靠自己去决定,要靠自己去拯救自己的思维模式。我感谢他在我最困难时没有帮助我,他给了我生命的动力。事实上,就怕无原则的父母,他永远帮你,永远认为那是为你去担当,而你恐怕也很难找到自己的潜能,甚至不会有直面挑战的勇气。 什么是最好的谈判 父亲思考问题的角度,永远是从大家的共同利益开始。他很早就说过:“你知道什么叫最好的谈判吗?最好的谈判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最大的赢家。”这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不管之于员工,之于社会,今天是个新商业的时代,在今天这个新商业时代,我们跟各个方向都发生了关系,此时如果你懂得这个基本的道理,你就会是赢家,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支撑你! 这点我特别像父亲,我不喜欢和朋友之间、团队之间或者合作伙伴去猜,“猜”这件事太浪费时间。我会直接告诉别人,我是怎样想的,我的底牌是什么。这样使我成为了圈子里的核心,我与他们相处不会有“河界”,这样大家都放松,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必隐藏。 有人问我,你们的员工怎么都那么自信?就是我会通过一些方式让他们感到,依文的每一次成功都与他们有关。依文是一个巢,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永远让人感觉温暖的地方。 如今,父亲已经80多岁了,他很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饮食都非常讲究,他还经常写写小诗,且拥有着无限的浪漫主义情怀。父亲还会提醒我们一些健康理念和养生之道。他的思维依然非常清晰。对国内外的政治敏感度,甚至是时尚的领悟都不毫不逊色于我们。 每次我回家乡看父亲时,只要时间一到,他绝不会挽留我。他从来不会羁绊,不会让自己成为包袱。这就是父亲的理性和胸怀。父亲的口头禅就是“挺好的”,这不仅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对人的鼓励。这种正向的心态,让身边的人毫无压力。无论面对什么情境,他总会找到“挺好的”理由。 父亲的这种生活态度极大的影响了我,永远把一件事看得很浪漫。即使我在创业时,也感觉那是生命中最大的浪漫。做企业其实就像投入地玩一场游戏,还要想办法让每一个人都投入地玩。而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成功,而是生命的精彩。 母亲的“交换论” 如果说,父亲给我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启发,那么母亲给我的则是品格上的影响。 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不高,在我14岁时就去世了。记忆犹新的是,在我八岁那年, 哥哥姐姐已经工作,贫穷的生活总算有些改善。但恢复高考的消息以传来,母亲就让他们停了手头上所有的活儿,回到家里复习参加高考。结果四个孩子都考出去了,一个大学,三个专科。 一下子,家里压力更大了。八岁的我特别不能理解,向母亲抱怨:“妈,你生这么多孩子,不就是为让他们长大了然后赚钱,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吗?”母亲当时说了一句话:“换钱不长久,换人一辈子。” 母亲让我知道了生命的交换,一个企业最大的成功就是要换得人心—— 生命是一个总量的交换,不是去计较一次的得失,这是 中国女性最大的智慧,这种有着巨大包容力的本能,比任何技巧更重要。 这 是世界上特别柔美的力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不仅仅是影响团队的,会影响任何人,会影响整个世界。 行为将决定你的领导力 母亲做任何一件事情,永远都把别人放在第一位,她从不看重物质的东西,总是特别的舍得。为了让邻里之间高兴,她可以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而当我家里有任何事情的时候,也总会有邻里相助。当我母亲去世时,有五百多人去为她送行。 母亲一辈子都是平民百姓,但她的人格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尽管我家已搬走很久,但每年我去给母亲上坟时,遇到任何一个乡亲,一提到我母亲的名字,他们都会伸大拇指。他们会赞叹母亲的人品,以及对子女的教育得法,培养的孩子都那么出息。 是的,品性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会让最漂亮的语言都失去光辉。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到了一定时候你会发现,生命就是一场行为艺术,行为将决定你是不是具有影响力的人,这与你的职务、是否有渊博的知识和文化无关。 (夏华: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焦晶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3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妇女哺乳率继续上升 (英文)
xuxiaxx 2012-8-5 13:35
美国 CDC在2012 年《 Breast-feeding Rates in US Continue to Rise 》的报告中表明美国妇女哺乳率上升的数据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768631 。 同时还有一份全美国各州的情况 http://www.cdc.gov/breastfeeding/pdf/2012BreastfeedingReportCard.pdf
2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娘(大姑姑),一位十分普通的农村妇女
Elephantd 2012-7-30 09:55
说明: 在科学网上谈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事情,似乎不妥。但是,科学家的追求,更多是为了弘扬人类文明。受过高等教育,当了教授、博导、甚至院士的人,能够像大娘这样在逆境中做好人,寿终正寝,也应该自慰和高兴了。 云南罗平县阿耶人称父亲的妹妹叫娘娘。我有三个娘娘,一个是父亲的同胞妹妹,一个与父亲同母异父,另外一个与父亲乃至整个吴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娘娘。 1. 惨淡童年 我的爷爷比其弟弟 ( 我们称二爷爷 ) 大 11 岁,很小就担当起家庭的一切。可惜爷爷 1936 年病逝,家道中落,二爷爷虽然已经成人成家,却既墨守陈规,又不会料理家事。 1937 年,许氏爷爷为了顺利入赘吴家,还意思意思二爷爷,在宗族势力严酷的当时,很是正常。许氏爷爷无奈服兵役期间,奶奶拖儿带女很不容易,二爷爷夫妇却移居哨卡,也没有好日子过,还是父亲看在亲人面上,把他们接回来。可见,二爷爷既无儿女,又无生活技能。 后来,二爷爷领养腊庄村庞家的三姑娘,取名吴存英。这就是我那没有血缘的娘娘,在我们家三姊妹里最小,但在二爷爷家属长,所以,后辈都称她大娘。大娘在支锅山长大,直到 13 岁 (1954 年 ) 才搬迁到阿耶村。父亲憨厚,每上支锅山,都要带点什么给她,兄妹情深。 2. 贫困潦倒 二爷爷家搬迁到阿耶村,有个故事。 1942 年,许氏爷爷带着全家走出深山到阿耶居住,可以使用的东西,基本都留下了。世态动荡,很多人都搬走了,支锅山的土地很不值钱,二爷爷借势大量买进。新中国成立,政府要把支锅山划归山区的泥卡寨,按照土地拥有数量,二爷爷相当于地主。大娘保存的大量地契文书里,多数有许氏爷爷作为中人,见证了这一历史。在许氏爷爷的帮助下,二爷爷一家逃难式地到达阿耶,成为贫农。与刚刚从师宗县大石桥迁来的刘长毛家分购一房,得到不足 20 平米的住屋,一直住到 2002 年。在这漫长的 48 年里,大娘招婿白腊山那面山头上的付金堂,生一男三女,全家人口最多时达 7 人,挤在这不足 20 平米的破旧房屋里。我们成婚后,回阿耶,去看望他们,二爷爷二奶奶住楼上,依靠木梯子上下。二奶奶眼力差,动作敏捷,让人担心。对此,我夫人常念叨。 在许氏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家是一天一个样地兴旺发达。二爷爷家却一直如此的贫寒,还忘不了支锅山的土地,一直耕种到 1985 年前后。奶奶经常要我们去二爷爷家走走,自己很少去,而许氏爷爷就根本不去。二爷爷总是坐在火塘边最暗的地方,二奶奶眼力不好,特别爱我们,总是讲个不停,大娘或做饭,或端来甜白酒,表兄妹们也围坐过来。很是热闹。在我的印象里,二奶奶家的甜白酒最可口,饭菜却有点不太卫生;而我们的出现,使他们有过节的感觉。 杀猪呀,请客呀,只要我们家有热闹的事,奶奶或者爷爷,都要差遣我们兄妹中的一两个去请二爷爷全家。出发最早的是金堂姑父,到了我家,忙个不停,有如说请客,不如说招呼帮手。金堂姑父本分,无论在生产队,还是在我家,都被派上脏活苦活,但他不吭声,干完就到一边吸烟筒。因此,人们一方面欺负他,一方面却也尊重他,在饭桌上,总给他夹大块肥肉。大娘则基本上到厨房里打下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大娘的作用,就是下地干活。她很少说话,默默无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身缠哮喘病,天气稍微冷些,就大声咳嗽,喘个不停。 1973 年的一天傍晚,县城灰暗的大街上,冷冷清清。我路过邮电局,有母女俩畏缩在关闭的商店门前,很是好奇,多看了一眼,是大娘和她的二女儿。我走上前去招呼,大娘笑笑,没有多说话。呆了一阵子,我径直回学校上晚自习了。关灯时分,才想起来,大娘她们今晚住哪里?就这么想想,没有多做什么。印象中的大娘,就是那样的可有可无,地地道道的弱者。 3. 老有所为 后来,我到昆明上大学了,再后来,二爷爷、二奶奶、金堂姑父相继去世。从哥哥弟弟那里,得知大娘很不容易,再次招夫,但很短暂。每当回老家,都要带些东西回去孝敬父亲,也就顺便给大娘买一点。但感情,越来越疏远了。大娘挣扎着娶儿媳,嫁女儿。 再后来,大娘的孙女长大了,到我家,说是保姆,也没有多少要做的事,大娘的意思是让孙女“到大城市见见世面”。在此期间,大娘一家要到小溜子建房,哥哥弟弟帮着张罗,我也暂借给他们一些款项。 2002 年,大娘一家有了新房,搬迁到了小溜子,就在我们回家的路边。 渐渐地,我发觉大娘成了家里的主人。三女儿逃婚后,前三女婿被人弄死,留下女儿没人照料,大娘收留了外孙女。儿子儿媳,孙男女,很听她的,虽然贫穷,却有着喜融融的浓厚家庭气氛。我很羡慕大娘,那才是家! 4. 贤良慈善 我回老家的次数多起来了。每一次,都要在大娘家停留一会儿,有时,车不熄火,仅仅是停顿,打个招呼。大娘有了新房,粮食充溢,但依旧贫寒。无论专程去看望她,还是仅在门口停留一会儿,她都要给我们一点什么,例如,一把新鲜的青菜,一两个饵块。记得有一次,没有什么给我们的,顺手抓了一只鸡,要我们拿走。 父亲常到街面上找老人打牌,不时到大娘家坐坐。淡漠了的兄妹情谊,渐渐恢复起来。很多次,我们与父亲告别,是在大娘家,我们驱车回昆明,父亲蹒跚回海子头。 2010 年 10 月,我把无法医治的父亲送回老家,大娘第一时间赶到我家,问长问短,看着父亲弥留。 2011 年 1 月,给父亲上新坟, 2011 年 4 月,清明,给父亲扫墓,弟兄没有到齐。大娘发话了。“上新坟,要穿戴孝衣孝裤,整整齐齐的。齐壮壮的弟兄,东一个西一个。你爹白养你们了!”我很内疚,我很无奈。多年默默无闻的柔弱大娘,在不懂礼节的侄儿女面前,却大声说话了。 一个贫穷撂倒的农村妇女,对礼节是那样的在意。 2011 年 7 月,侄孙儿周岁,我送他们回去,有机会再次看见大娘。她整整齐齐地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前来庆贺。一样地,话不多,好似父亲在世。好多往事,没有来得及请教父亲,一提起来,大娘却格外地能说会讲。 同样地,要回昆明了,路过她家门口,我习惯地下车告别,她要我带些米,我不要,但拿出相机给她照了一张照片。谁曾想,那不仅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张标准大头照片,而且是一张遗照。 2011 年 8 月,我回家度暑假。有事无事就到大娘家坐坐。更详细地了解到大娘的很多。在贫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大娘有保留什物的习惯,就是为了纪念过去的岁月。她有一个小小的木盒子,里面装着很多旧时文书,最早的已经上百年。其中,有我爷爷民国十七年的护照。她一直把我老祖的神主牌位敬放在供桌上,因为孙子要当家了,才移至楼上。最后,见我和弟弟很庄重把它领回家,大娘笑了。 儿子胆小谨慎,儿媳憨厚,大娘把家交给了孙媳。为了不让后人难堪,她在准备自己的后事,按照礼数需要准备的东西,都一一购买,包装好。 5. 寿终正寝 2012 年 3 月 21 日 ,我一整天上课,把电话设置为会议模式。下课一看, 8 个未接电话,均是老家人来的。得知大娘病危,已经从县医院转回家了。恰好夫人与我在一起,就从校区径直回老家。一路上,我控制着速度,怕快了不安全,最怕的,就是老家来电。午夜十二点,赶到大娘家。见大家有说有讲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见我来了,大娘在床上挣扎着,要起身。 23 日,天不亮,说大娘氧气不够。我急忙开车到县城,买来两袋氧气。中午,大娘说头上痒痒的,想洗洗,洗了,青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傍晚,看大娘的脸色更加铁青,我很清楚,时间不会太长了,就偷偷地拿出手机,拍了几张。九点钟了,大娘说身上汗多难受,要我离开她的卧室,自己洗洗。在其外孙女的照护下,大娘真的下床洗了一下。看来,又可以过一夜了,我们与大娘道别,回家去。一路上,清风拂面,星星闪烁。一到家,我就和衣躺倒床上,夫人催我洗脚,电话却响了,说大娘没了,时间是 22 : 20 分。还有一个氧气袋,鼓鼓的,氧气没有用完。 31 日,当我再次从昆明赶回去的时候,好多帮忙人,是听见大娘新亡而从外地请假回来的,就是要送送大娘。 是呀,自己没有能力多给家庭财富,但却有能力少给后人麻烦,这就是我的大娘。 白腊山的山坳里,我们家的祖茔,又出现了一座新冢。 看着大娘的新家,我深深感到,什么叫做好人终得好报! ( 2012 年 4 月 6 日 夜, 于 听涛雅苑 )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5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宫颈癌疫苗对那些女性有效
热度 1 xuxiaxx 2012-7-23 12:52
据专家介绍,宫颈癌是女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第二位。每年,我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有13.15万例,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 那些女性更易患宫颈癌:从来没有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妇女、开始性生活和生育过早的妇女、生育超过5个孩子的妇女、性伴侣数多或者性伴侣有多个性伴的妇女、吸烟妇女、感染HIV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较高。 更多的研究都认为宫颈癌是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 HPV疫苗也就是预防患宫颈癌的唯一种疫苗,但是它有其局限性的,作为预防性疫苗,现有HPV疫苗保护重点是未感染人群,而对已感染的人群效果不好。美国癌症协会建议,HPV疫苗常规免疫年龄为11岁~12岁,最低年龄为9岁;13岁~18岁的女性如未被免疫或未完成免疫也可接种。19岁~26岁是否需要接种要综合其感染HPV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受益进行衡量,26岁以上女性不建议接种。 预防患宫颈癌,早查早治是有效手段,对于35岁~59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进行定期检查,以期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 更详细请链接: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10320cat=09C
24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贫血妇女补铁有意义
xuxiaxx 2012-7-18 19:06
来自瑞士遗传学院社区初级卫生保健部发表在2012年7月9日《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published online 的题为“Iron Supplements May Cut Fatigue in Some Premenopausal Women”的结果提示,通过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补铁能使贫血妇女的疲劳感减轻一半。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767446
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妊娠妇女不每天补充铁患贫血的可能性更大(英文)
xuxiaxx 2012-7-12 08:44
《Intermittent Iron as Effective as Daily Iron for Pregnant Women》 来源: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767222
2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聊聊一个村里办的“农村妇女大专班”
STS 2012-6-9 23:57
2009 年 6 月份,河北省妇联联合河北农业大学在赛村开办了“农村妇女大专班”开班仪式,石家庄市妇联也同时举行了“乡村女校”授牌仪式。希望通过妇女在家门口学习特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生活和当地的综合生态环境。经过几年的学习,这个大专班于近期顺利结业了。 的确,把农村妇女动员起来,学习致富技术,对于提高农村的发展潜力,以及提高妇女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这个大专班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为此,还是来个“微服私访”再说。 杜小芬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也是大专班在村里的联络人。对于大专班每周上课一次,每次讲授一上午的教学模式,是她最先向河北农业大学提议的。每周请什么专业的教授来讲课,村民原来的基础有多少,大约讲什么内容,河北农业大学在确定这些教学任务之前,也是先征求她的意见。整个大专班教授期间,她也是唯一一名将所有课程都听了一遍的学员。提起教学安排,她说教学要考虑村里全体妇女的需要,所以面临众口难调的困难。学员大多只选择与自己从事的生产劳动相关的内容听一听,但对于不相关的内容却没有兴趣。种蔬菜的只来听与蔬菜有关的内容,养猪的哪怕是对于养兔的课程也不参加。这也导致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参与度不高。至于提高综合素质,村民的意识里面并没有这个概念。 蔡花芹是村党支部书记冯志华的爱人,在村里她开办了一家农资店,平时主要忙于店内的经营。也许是由于自己作为书记爱人的特殊身份,她也成为大专班的学员。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她也出现在课堂上,以后就没有再来。直到发结业证书的时候,她才第二次出现。当问起为什么不继续去上课时,她说店里忙,抽不出身;而当问起第一次课教授讲了些什么内容时,她也坦诚地说不记得了,第一回上课到场的原因是因为“不去不好”,并不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其实,对于蔡花芹来说,她正在经营着一家农资店,承担着为附近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职能,完全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农技知识,这样不但能服务村民,而且能扩大农资店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 刘菊花在三年前与丈夫一起开办了一家良种猪养殖场,平时丈夫负责屠宰和销售,猪场的日常管理则由她来负责。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以及向村里其他养殖场学习,对于猪的生活习性和常见病防治,她都成了一把好手。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病例的防治,却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虽然她也曾经努力到县里和市里的书店去买书,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资料。后来参加大专班的学习之后,有一讲是专门讲养猪的内容,他听的特别认真。教授所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猪场的日常管理,后半部门虽然讲了一场特殊病例的防治,但内容毕竟有限。当天的讲座结束之后,刘菊花又把教授请到养殖场现场授课,一直到教授必须赶回去的时候,她才意犹未尽地送走教授。可以说这一天的学习是刘菊花整个大专班学习期间收获最大的一次,虽然后来又安排有其他种植、养殖方面的教学,但由于不是养猪的内容,所以她也没有参与的兴趣。 吴彩莲家住大队部的旁边,高中毕业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刚读一年级,二儿子还不到两岁,丈夫是一个铲车司机,她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对于村里举办大专班的事情,她是一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知道的。原来,大专班开办之后,开始几讲还有些人去,三四讲之后几乎就没有人去了。所以村里只能通过大喇叭动员,如果没事的村民参加一次课的学习,可以得到误工补助十元钱。她当天正巧没事,所以也就去了。来到现场一打听才知道,大专班的学员,原来都是村里定向通知的,并没有单独组织报名,所以虽然开办很长时间了,但是连她这个大队部的邻居也不知道这回事。当天教授讲的是有关养鸡的知识,对于她这个高中生来说,能够感受到教授的讲课还是非常有条理的,但由于原来没有养鸡的经验,对于一些专业名词,她还是听不懂。到了中午孩子放学的时候,她与其他妇女一样,都要急着去接孩子,可是负责授课的教授仍然滔滔不绝。谈到这次学习的感受,她说教授讲的确实不错,对于有经验的人确实有用,但自己不搞养殖,所以也就没再接着去。 对于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似乎能总结出大专班的运作机制:首先是由河北省和石家庄市妇联牵头,联系孟山都绿色新农村基金和河北农业大学,由孟山都绿色新农村基金出资金,河北农业大学出师资,共同开办大专班。在赛村,最早则是由村妇联定向联系村里的各种“女能人”和有一定背景的妇女,由他们组成了最初的班级成员。上课形式则是每周上课一次,每次半天,教学内容是围绕各种种植、养殖和家政内容,以每次一个专题的形式授课。开展过程中由于学员出勤率不高,不得不以发误工费的形式,重新召集人来上课。 基于以上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大专班的开展情况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 农村妇女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员出勤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重实际”。从他们的出勤情况分析,他们似乎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生活活动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对于现实生活不相关的内容,哪怕是间接相关,也不愿主动学习。刘菊花的例子就能说明正在从事养猪的她,并不愿意掌握养兔的技能。而对于从事种植生产的妇女来说,他们没想到通过学习改变现在的生产模式,更不认为通过学习所掌握的新技术,能够改变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的确,大专班开设之初就提出了“立足基层,因需施教”的理念,但当面对数量较多、需求各异的学员时,寻求学员“需要”共同点的平衡又成为新的现实难题。 学员出勤率不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听不懂”。由于原来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有限,他们的教育程度以初中毕业居多,甚至近四分之一的妇女没有小学毕业,能够有机会接受高中教育的不足十分之一。让这些本来文化程度就不高,而且多年没有摸过书本的妇女静下心来上课,其困难是相当大的。除了学习习惯的不适应之外,大量的新专业名词的接受是更大的难题。有些学习动机较强的学员,最后也因为新概念太多,听不懂而放弃学习。 另外,出勤率不高还与家庭琐事较多有关。由于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处理各种琐碎的家务,甚至有的还要为家里的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农村妇女真正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能够抽出时间上课已属不易,更别说在家里抽时间预习和复习了。 2. 教学内容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由于大专班的师资来自位于保定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们要早晨早起来到村里,上午上课,下午又要赶回保定,所以学员与教授们接触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又因为上课地点在村里,缺少必要的实验和实习设备,所以教授们上课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水平,甚至用嘴来上实习课。这就必然造成学员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学效率不高。 从刘菊花的例子不难发现,农民渴望学到的并不是理论知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看的懂、学的会、用的上”的实用技术, 但由于受到没有实验材料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传授实用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选择村民的养殖场等进行现场教学,效果当然是好的,但这种教学效果仍然受到与此专业不相关的村民积极性不高的限制。 3. 进行新技术教学困难较大 对于“转变农业增产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先进的理念来说,都是要以新的品种或种养殖模式为基础的,以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为实现途径。如果要实现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首先要有掌握这一新技术的人,要掌握这一新技术就要学习。学习的条件对于一个新的地区来说,是不具备的,这就造成了新技术推广的困难。 另外,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民大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而新技术的引进就要面对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及投资失败的风险。对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他们并不具备抵御这种风险的能力。这也造成了新技术引进和推广的另一层困难。 在大专班的开设方案里面,最初认为“农村妇女渴望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全面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增强其致富创业本领”,也要求学员“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参加培训,妥善处理好学习同生产劳动、同家庭事务的矛盾,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女性”。当这些新的理念需要具体落实的时候,却又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个人分类: 科技与社会|4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妇女改名创“最长姓名”纪录 含161单词(图)
xupeiyang 2012-5-7 08:53
[转载]英妇女改名创“最长姓名”纪录 含161单词(图)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07/c_123085390.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38节的礼物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3-9 23:35
昨天是38国际妇女节,网上有人称之为丽人节。 开始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天的特殊之处,因为女同事们都没有假可休,这算啥节日啊。到了下午,偶然注意到大办公室的桌面上放着洗衣液,一大一小共2桶。纳闷着这是谁啊,这么不象话,快把办公室变成洗衣房了。想着过一会儿有重要人来访问,我便问大家,这是谁把洗衣液放桌上啊,要是让来访者看到可不太好。 这时有人解释那是38节发的礼物。 再看看女同事的桌上,都放着同样的2桶洗衣液:看着她们不好意思地把洗衣液“藏起来”,还有位刚上班不久的小MM脸都红了,我急忙向大家道歉,并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假如我是老板,绝对不会发这种礼物,那么沉重的东西要带回家路上都麻烦,而且看着它就很容易想着回家还得干体力活,太不像礼物了。 也许人大代表们可以立法,规定女士们过节的时候至少休假半天,那才是更好的礼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18 次阅读|6 个评论
情谜三八节
热度 1 jxz1963 2012-3-9 13:45
还在二月末的时候,女儿就对我说,三八节时要给她妈妈好好过一个节日。前两天有朋友从 QQ 上发来了几个贴子,读后很觉着好笑,再后来又有许多让人笑的短信,也是仅仅笑笑而已,但真正如何过三八节,我的心里一直没有谱儿。 一、瞧这节过的 3 月 8 日早上起来后,我对她说:“节日快乐!”她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打量着我,泯了泯还没来得及涂唇膏的嘴唇,多少天了,我终于见着了她浅浅的舌尖:“你先走吧,我今天早上前两节没有课,迟去一会儿。” 阴阴的天空下着细细的雨丝,让人脸上感到了一丝丝的凉意,仿佛脸颊上涂了一层薄薄的面膜。 节日是快乐的,单位给每位在职的女员工发放了著名的品牌化妆品,又放了半天假,别提一些女职工有多兴奋了。下午快四点时,我给夫人电话,想安排一下在外边吃晚饭,但她始终没有接手机。 下午五时,朋友小敏在 QQ 上问:“下班回不回家?”我不假思索地回了句:“回,你在单位门口等我,我们一起回。” 车子开到了小敏单位门口,小敏已经在路边等我了,上车后小敏问我:“今晚咋过?”我说:“咱们两家一起吃个三八晚饭?”小敏说:“行啊,我家那两个减肥不吃晚饭。”一会儿夫人的电话来了,我说晚上我们一起在外边吃节日饭,她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必要,就在家里吃,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就回来吃吧!” 听着那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口气,我给小敏说:“他们母子不吃晚饭,那你到我家我们一起吃米饭吧!”小敏说:“我还要回家给她送花呢!” 我心里一阵的发酸:“明知她不让我送花乱花钱,你还在我面前故意酸我呀!” 晚饭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两个人两小碟素菜,一碗三两米饭我们俩分一下(她一两,我二两),随后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就把碗给洗了。收拾了厨房后我发现家里的卫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灰尘都无影无踪,床单都换成了像新的一样的干净床单,所有的洗过的东西全放在了晾衣架上,一盆君子兰也开花了。 我突然明白了:她早上前两节课主要是在打扫家里的卫生。 你瞧这个节日过的,我家的女主人在家打扫了两节课的卫生,这不是明摆着让我心里过意不去吗? 二、《情谜》三八节 我随即邀请夫人:“我们没事儿了去看电影吧!”她说:“好呀,不知道演什么电影?”我说:“到了电影院再说吧,有什么看什么!”电影院就在我们小区对面,几分钟的路程。 还好,三八妇女节女士费用减半,我们要了两张八点二十五的夜场。是香港影星舒淇和余文乐主演的《情谜》,今天在西安刚刚上演。 坐在电影院后,我才想起,我们都多长时间没有看电影了,真的快要让这个飞速的时代给淘汰了。 《情谜》讲述的是舒淇饰演的孪生姐妹惠香和惠宝先后和余文乐饰演的舞台剧男主角方亦楠(阿楠)发生的关系,姐妹二人彼此猜忌,为了演慧娘一角,反目成仇,平静的生活从此暗潮汹涌,妹妹的种种怪异行径,更加让一切变得越来越诡异。而这台舞台剧是传统剧《李慧娘》的片段,剧中李慧娘、昭容和裴郎的爱情悲剧与电影《情谜》里的惠香、惠宝和阿楠的感情曲折几乎如出一辙。 在秦腔传统戏《鬼怨》里,李慧娘、昭容和裴郎的悲情故事厉厉在目,从传统意义上讲,戏剧中展现的曲折爱情故事不可能在今天复制。但从《情谜》整部电影 105 分钟我都没有搞明白,为什么长相漂亮的惠香、惠宝两姐妹都喜欢上了阿楠,而且到了“见死不救”、“不择手段”,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地步,爱情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吗?中国十几亿人口中就再也找不出另外一个“阿楠”吗? 过去有一句让男人伤心的话:“痴情女子负心汉。”看了《情谜》后我才发现,女人有时候是很傻很傻的,姐姐喜欢的男人,妹妹为何也要喜欢?姐姐衷情的男人,妹妹也要争取一下呢? 记得在一期《非诚勿扰》节目中,男嘉宾选中了 2 号“妹妹”,而 3 号“姐姐”则一再举手说她是“妹妹”,要男嘉宾在众人面前“纠正”,最后逼得男嘉宾没有办法了,只好说他喜欢的是“ 2 号”。 是不是所有双胞胎之间的情愫(包括欣赏男人的眼光)都差不多呢? 三、我的体会 记得 2008 年的三八节时我曾写了一篇博文“男人何时也过‘节’”,当时心里潮水般起起伏伏了好几天。这么多年了,除了去年父亲节时女儿给我发了一个短信以外,至今我都搞不清楚父亲节是在那一天过。 过了一个三八节,无论是从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还是西安街头张灯节彩的喜庆劲儿,都在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尊重、爱护妇女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氛围。 由此,我想到了前几天一位西安科技大学的女硕士给我发来的短信:我虽是一介女生,但我的专业水平、技术水平和工作热情绝对不会比任何男生差,请相信我的能力吧!只所以有这种短信,都出自于一种社会对女性偏执的反应。 在几乎所有的招聘启示中,所有条件都是要求性别:“男”,而女生的就业是否也和三八节一样,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呢!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9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来了:艳丽的琴叶珊瑚花献给你吧!
热度 31 zhangyuxiu 2012-3-8 18:43
回来了:艳丽的琴叶珊瑚花献给你吧!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单位组织女职工去演丰海上红树林游玩,一些受欢迎的男士也跟着借光了。我们坐快艇在海上转了一个钟头,看到海水浸泡下的红树林长得十分茂密,很多胖胖的白鹭惬意地栖息在远处。从海上归来又顺便参观了演丰的生态文明村,然后坐在海边凉亭下享用海水里放养的咸水鸭。这种鸭主要吃海里的小鱼、小虾,肉质非常鲜美;享用渔民刚从海里捞出来的野生虾、刚从海里打出来的红友鱼、血螺、、、、、野菜,清甜美味的椰子饭,还有咸水鸭生的蛋,蛋清很有嚼头,蛋黄非常香。饭后,大家纷纷购买咸水鸭蛋,然后打道回府。关于红树林的照片先不上,因为我答应大家再拍些艳丽的花献给科学网的女博主。最艳丽的花当属红色的花,刚好碰到美丽的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但红色的花很难拍,加上天阴,光线一般,还有风不停地吹来吹去,所以拍的差强人意。但我真诚地用这些美丽的琴叶珊瑚祝愿科学网的女博主艳丽如花,美得长久,美得有韵味;祝科学网的女博主家庭事业都像下面这些红花一样,红红火火;祝科学网的女博主在致力于心爱的事业的同时,也关爱关爱自己,让自己不要很快变成昨日黄花;也不要像樱花,虽然美丽,但转瞬即逝。我还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椰子饭,让大家品尝, 希望大家也喜欢。 1、值此节日之际,我在绿野之中,向大家献红花 2、再给大家一盘香喷喷的椰子饭,希望大家喜欢啊 3、给你一朵红花,让你一心爱爱自己,至少是今天 4、给你三朵红花,祝你:家庭、事业、爱情红红火火 5、给你两朵红花,祝你:事业家庭两不误 6、再给你两朵红花,祝你:笑容如花,不要累得整天绷着个脸了 7、再给你两朵红花,提醒你:努力事业的同时别忘记健康 8、给你一大束红花,提醒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放园 9、再给你一大束红花,提醒你:事务纷繁的时候,别忘记看看风景 10、继续给你一大束红花,告诉你:生活的春天,事业的春天都会到来
7672 次阅读|78 个评论
祝我科学网上的女博主朋友三八快乐,其他女博主也跟着快乐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3-8 12:58
按照科学网给的排名次序: 1,吕佳龄 2,张志杰 3,张欣 4,迟菲 5,张三火 6,王海辉 7,王春艳 8,刘艳红 9,张玉秀 10,韩冬丽 11,罗帆 12,王芳 13,刘玉仙 14,张利华 15,虞左俊 16,梁进 17,王亚娟 18,顾飞 19,李晓敏 20,黄宁燕 21,杨丹 22,杨月琴 23,齐雯 24,王宇飞 25,郝炘 ....... 我的女朋友真多啊,当然,男朋友更多
个人分类: 时论|3336 次阅读|23 个评论
四位著名的女数学力学家
热度 11 武际可 2012-2-21 18:31
四位著名的女数学力学家
眼睛不好,看不清楚的可以看这个pdf文件: 几位著名的女数学力学家.pdf
个人分类: 科技史|11854 次阅读|15 个评论
【陈氏微博】妇女同学们,请和老爷儿们一起站队
热度 10 陈安博士 2011-12-3 08:35
  又看到妇女科学家同学们单独去玩了,弄了一个十大杰出女科学家啥的名头。   唉,妇女科学家同学们,你们得和老爷儿们一起玩才好玩啊,怎么又单独出去玩去了?      平时有个三八节啥的就可以了,咋在科学上也讲三八呀。   妇女科学家同学们,你们要像射击运动员张山一样,和老爷儿们同场竞赛,并且打败他们才好。   你们说呢?  
个人分类: 人论|318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妇女的地位、家庭和谐与经济地位完全没有关系
yue 2011-11-7 17:26
妇女的地位和经济地位即家庭和谐完全没有关系 1、妇女的威信就是威信,不是经济地位。而且会成反比。妇女的威信是人格魅力,即道德魅力。以及肉体的魅力。成年人就是成年人,成年人就是交配动物,性要求也是第一需要。这不是把妇女当作发泄的工具,而是妇女客观上普遍把自己当作花瓶,说明妇女自身把自己性吸引力放在第一需要。 这里不是在贬低妇女,而是在贬低庸俗“唯物主义”。 2、社会的总收入和妇女是否工作无关。妇女越不就业,社会总收入或许会提高。 3、妇女就业和人的幸福完全无关,甚至是反比。 4、妇女就业和妇女本身的幸福成反比。妇女就业在许多领域是不人道的。 5、妇女不就业不等于妇女不劳动。家庭劳动也是很辛苦的,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当然大部分父母在教育上是不合格的。 6、妇女就业和家庭和谐往往成反比。就业带来的收入不是增加妇女的地位,而是增加家庭冲突的理由。 7、提高妇女的地位或许是提高离婚时男人对妇女的补偿。 8、妇女的生存方式不可一概而论,有个体差异。因此妇女到底怎么才幸福,是实践中具体摸索的事情。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3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若流动人口监测是这个用途,则群众就更不愿配合提供个人信息了!
热度 1 wya 2011-11-1 09:10
特别提醒: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是这个搞法? 如果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这样用法,估计群众就更不愿意配合提供个人信息了! 所以,工作需谨慎,更要全盘考虑,莫因小失大。 http://news.163.com/11/1101/05/7HOHDTVJ00011229.html 镇计生办跨省抓超生妇女强制结扎 带路抓人深圳计生人员道歉 此次事件中,深圳计生工作人员曾为蓬华镇计生办工作人员带路、在暴力抓人事件发生后并未阻止。昨天,当事人龙新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罗干权在街道、社区相关干部陪同下,赴阿水家解释此事,强调自己带路时并不知道蓬华镇计生办准备暴力抓人,暴力抓人发生时自己已经离开没来得及阻止。 罗干权昨天向阿水解释说, 关于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是有一套制度的 , 蓬华镇计生办来深圳,是镇副书记郭天蔚带队前来,且带着盖有“蓬华镇人民政府”章的介绍信,根据规定,必须提供相关材料,并且事先不能通风报信。不过,罗干权也承认,自己的工作有几处疏失,他就此向阿水夫妇道歉。阿水夫妇最终接受了他的道歉。 http://www.chinapop.gov.cn/gclsldrktl/ldrkgzbs/201103/t20110302_345529.html 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暨全国“一盘棋”机制建设会议召开 五是全员流动人口统计监测初见成效,人口流动迁移政策研究不断深化。全国29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集中的流动人口数据库。国家、省两级 数据库共归集流动人口个案信息1.2亿左右 ,...... http://www.gov.cn/gzdt/2010-03/25/content_1564886.htm 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新机制建设会召开 2009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了 “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工作部署。即2009年实现省内“一盘棋”,2010年实现区域“一盘棋”,2011年实现全国“一盘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强基固本、攻艰克难,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 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 ”的“一盘棋”新机制。... 会议提出了2010年主要任务。一是以四大区域为重点,扎实推进区域“一盘棋”。依托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四大协作区域, 加强省际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责任共担”的区域协作机制 。二是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化协作。着力构建“便民、高效、低成本”网络互动平台, 全面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监测工作。年内,全国要基本实现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省级集中,形成国家、省两级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初步实现系统内地区间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 ,部门间流动人口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同时在全国106个城市开展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的监测调查,为宏观决策和服务管理提供支撑。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妇女的解放不应是妇女的剥夺
yue 2011-8-14 20:38
妇女的解放不应是妇女的剥夺 孩子问,为什么女的能生孩子,男的不能。 如何回答呢?可以回答到各种水平。 我想,男的也生孩子,至少是参与。 但是,毕竟人的基因不是人。 男人是不生孩子的。 孩子的问题使我想到到底什么是女人? 妇女的解放,不能把女人变得不是女人。 现代化以来的妇女解放,许多方面不是解放,而是剥夺。 剥夺就是解放的直接的反义词,现代化以来的解放实际是新的压迫。 古代社会妇女也是生产的,不是仅指人口的生产,还包括财富的生产。 于是,古代社会的妇女地位并不低。我们看红楼梦,妇女的地位是不低的。 妇女的地位和经济是没有关系的,至少和货币收入是没有关系的,只和妇女的素质,妇女的德性有关系。 所以导致妇女的经济地位越高,社会地位其实越低。妇女的离婚率高,或许不是地位高的标志,而是降低的标志。 在高校工作,高校里面的人到附属幼儿园接送小孩,都不敢问接送小孩的家长是小孩的父母否,因为看起来年轻,以为是父母,实际却是是爷爷奶奶。看起来像爷爷奶奶,实际却是父母。 这种尴尬暗示着高校里面人的困境。本来素质越高应该越幸福,但是却生活沉重,其中一个标志就是生育的迟缓。 而生育迟缓,主要是女性生育的迟缓。这就是人的发展和解放程度最高的地方的妇女。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八婦女節,ISO表彰五女傑
LEOLAND 2011-3-17 18:35
ISO 評出五位女傑,還是搞了一下地區平衡 —— 看來這也是一種世界性的 “ 毛病 ” 。按理,傑出與地域是無關的。除了歐洲的法國、北美的加拿大和南美的委內瑞拉,非洲空白,亞洲的給了伊朗和以色列,都不 “ 大 ” 。這一來,中國女性就要加把勁了,或者說,中國有待加油! Remarkable women face the challenges of standardization 2011-03-08 On the occasion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 ISO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some of the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nd work of women standardizers. Below are the stories of 5 remarkable women with very different roles and experiences in a domain t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male dominated. A sincere thanks to all the women of ISO! Breaking taboos - Sophie Clivio (France) ISO Technical Group Manager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of being a woman in standardization? Historically, standardization has been a traditionally male-dominated environment. Many product standards were, and still are developed by technical experts and engineers involved in fields which are predominantly represented by men. And here I would like to pay tribute to the person (a man!) who had the courage to recruit me (a long time ago now), breaking taboos by inviting a woman in a man’s world. It was my first experience as a Technical Programme Manager (TPM), and I was going to work with the committees on photography,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and other technical areas, and take over a position previously held by a man. To be honest, I found it difficult at first to establish my credibility in standardization, and I had to resort to a few artefacts. But I tackled this challenge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ies. Having a solid background is essential. A TPM needs to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rocedures (our role is to be experts in procedures and processes) . By working hard to promote and facilitate the work of my committees, I established my credibility and gained their interest. It is a win-win situation. How does participation in standardization empower you as a woman? I am not sure that I feel empowered! Yet the chance of having participated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through standardization has broadened my mind and awoken the urge to embark on new adventures. I am often told that I talk too much of my experience with ISO 26000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SR), and it is true! Ye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tandard undeniably had an impact on me. I learnt a lot from a professional standpoint of course, but also (and more importantly), from a personal one. It was an extraordinary life experience. Gender balance (or at least a 40-60% ratio) was ensured in every respect (stakeholder representations, regional representation), and this was an unprecedented situation in ISO, especially given the monumental number of participants, some 660 experts and observers. And this is an interesting fact: did you know that difficult disputes and issues that came up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 where addressed within special “task forces”. And that some of them, and highly respected ones, were successfully "led" by women? I would not be so bold as to say that this standard owes its success to women (this would sound as staunch feminism), but without women, the standard would not be what it is today! How can we attract more women to standardization? Perhaps this could be don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ISO’s work and of standards development. Many people in the public are not necessarily aware of everything we do, and that many officer positions are open to women, including at the ISO Central Secretariat in Geneva. My advice to women: come and join us! This work is rewarding,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know and, above all, fascinating. One woman, 6 ISO roles – Mojdeh Tabari (Iran) Secretary of 3 ISO TC and Convenor of 3 ISO WGs. Working at the ISO member for Iran, ISIRI . At first, getting involved in standardization was not simple. There were a lot of unforeseen obstacles, which required an immense amount of work and effort. But it was worth it, for the empowerment and experience gained from managing standardization at an international level, but also for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areas of importance to women. I am referr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SO technical committee on cosmetics. These product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a concern of women, though many are also used by men and children. Cosmetics are applied directly on the skin can have many adverse reactions if they do not meet the highest standards. The ISO standards developed by this committee are used by industry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se products. I can proudly say as a woman that I proposed and contributed to setting up this technical committee, successfully managing its Secretariat, leading standardization projects and promoting the reactivation of two other ISO committees which were on stand-b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 have learnt a lot from these experiences, and feel quite comfortable in standardization and management at an international level. I believe that the successful involvement of women in the management of ISO secretariats and projects builds-up women’s self-confidence. I hope that my experience will encourage other women who also wish to make a powerful contribution to increas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tandardization. I am proud that in Iran, several women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rough the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f Iran (ISIRI). My message to women: Work hard, do not be afraid of obstacles and problems. Be confident and trust in your capabilities. Get involved! Reaching the top – Ziva Patir (Israel) VP Standardization at Better Place. Former ISO VP and former Director-General of the ISO member for Israel, SII.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and advantages of being a woman in standardization? When I started my career in standardization, the number of women was not only limited, but almost non-existent in high level positions. Yet the right ingredients were there for women to excel since hierarchies were increasingly flatter and the system was more about building consensus than about giving orders. Of course, generalizations usually over simplify the situation, but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globally recognized in women. These include a knack for collaboration, understanding cultural gaps and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together with patience, precision, dedication and long-term commitment. All of these make women great standardizers! For instance, in many occasions all it takes to move forward on a difficult issue is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Often most men are just too embarrassed to ask. It is an opportunity for women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business as usual”. On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hat women standardizers make to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A landmark example being the massive impact of so many young wome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SO 26000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e of ISO’s most influential projects to date. How does participation in standardization empower you as a woman? It empowers you as a leader in your community. Your womanlike behavior isan advantage! How can we attract more women to standardization? There are many women already involved, but it is time to let them manage standardization, that is, let them into the high level roles.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you hardly see women in standardization work, while in others the work may be only done by women!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women considering getting involved in standardization? Jump into the water! Enjoy and explore the variety of cultures celebrating humanity. Fighting for consumers – Norma McCormick (Canada) Chair, ISO Committee on consumer policy (ISO/COPOLCO). I became involved in standardization because standards are very important in my field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t was a logical path for me to broaden my interests to consumer health and safety, and this led me to ISO. I have been Chair, Convenor and member of sever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s. I am now the Chair of the ISO Committee on consumer policy (ISO/COPOLCO). And I am very proud of the long history of women's contributions to issues of consumer concern and of their achievements in standardization. ISO/COPOLCO, which provides ISO with advice from a consumer viewpoint on current and potential standardization and conformity assessment work, has a strong record of female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In its almost 35-year history, there have been 9 chairs, 5 of which were women! Even in 1978, at our initial plenary,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40 delegates present from 17 countries, were women. And today, many women are 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work. As a member of 3 Canadian and 3 ISO technical committees, I am pleased to observe that increasingly women are coming forward to contribute their expertise. ISO 26000, a turning point – Perla Puterman (Venezuela) Expert at ISO Working Grou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36 years in standardization. Today, women’s involvement in standard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relevant. For example, in several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nd perhap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work of national standards bodies in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evelopment is conducted predominantly by women. Som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cases are that of Argentina, Bolivia, Colombia, Chile, Costa Rica, Cuba, Mexico, Paraguay and Venezuela. In ISO, women have also had prominent roles. Ziva Patir, for instance, was President of the ISO Technical Management Board, as well as the initiator and promoter of what became ISO 26000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SO 26000, ISO promoted as far possible the requirement of an even number of men and women in the working group, as well as in all subgroups and any other groups (e.g. the Chair Advisory Group and the Integrated Drafting Team).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experts and observers increased from 33% in September 2005 to 42% in May 2009 which is a remarkable target. Even though we were still not the majority, our voice was strongly taken into account, particularly in issues related to human rights and labor practices, for example, in the: Definition of gender equality: “equitable treatment for women and men” Section on “Gender equa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uman Rights issue: Discrimination and vulnerable groups Labour practices issue: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and human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in the workplace Consumer issues: 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and empowerment of women We hope that ISO 26000 has set a benchmark to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all areas of standardization!
个人分类: 标准文存|2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农村农业真正的生产者是谁?
lijianpingsa 2010-7-19 21:41
通过对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富平县,武功县,凤翔县)1400户农户调研发现,所谓农村留守人口386199作为农业发展的掣肘之说实为表面现象。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三县农业生产从业者多数为妇女和老人现象不假,青壮年劳动力已弃耕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但事实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者并非这些妇女和老人,而是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只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例如武功县,小麦从种植到收获出售,几乎都是机械化完成,作为耕地的拥有者,只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劳务费用和机械劳作费用的管家。在陕西省人均占有1亩四分地和现有土地政策背景下,农业高科技与耕地拥有者发生实质性的脱节,农业高科技的实施与推广,由政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完成,而自身亲自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高科技越来越少。耕地托管公司的兴起,及耕地转租等形式是耕地集中的必然趋势,劳动力的解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42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普研究表明:嫁老夫和少夫的女士寿命都要短
chemicalbond 2010-5-14 10:53
根据最近的新闻,德国马普研究所结果表明,老夫少妻或者少夫老妻对妇女的健康都有危害,其结果是寿命短于和同龄男士结婚的人。 【福比士的文章: http://www.forbes.com/2010/05/13/celebrity-marriages-demi-ashton-sex-and-the-city-forbes-woman-time-cougars.html?boxes=Homepagechannels 】 女士们需要去查原始文献,看看误差多大,寿命差别多少,相关性如何,等等。人生不容易,找个如意郎君更难,找个同龄的如意郎君则是难上加难。这也许是剩女成为社会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下面这篇提及一些统计数据,7-9岁就是很大的差别了,对老太太来说,找个小男生死亡的机会增加了20%。对男人来说,找个老太太也会增加死亡的几率,但是找个小太太却把死亡的机会减小了11%。这是有点不太公平。当然,那些都是统计数据,和人种及生活习性都有很大关系,没有必要往自己身上去联想。 http://www.womenshealthissues.net/ms/news/639118/main.html 报道上说原始文章发表于今年5月12日(昨天!)的杂志Demography上,可是,那个网页似乎没有更新,无法看到原文,甚至摘要。哪位找到了,请给个链接,谢谢。 【Demography网页: http://muse.jhu.edu/journals/demography/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3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妇女、农民代表与民主的进步
王铮 2010-3-8 07:06
2010/3/8 中国两会开会期间,来了国际三八妇女节。作为妇女解放的标志,人大代表少不了妇女。这些妇女多数当然要代表妇女,因为推举她们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妇女界。 有人说代表只要代表自己说话,这样民主就来了。自己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多个方面的。那个号称第一女富豪政协委员张,前年发言说反对给农民工涨工资,今年提案不要歧视富二代。这个委员代表了自己,这个自己是资本家自己,而不是妇女自己。现在的中国,妇女就业困难,工资偏低下都没有就业机会,男性富二代玩弄年轻女性,玩起车来草菅人命(提到富二代这个词,你的第一反映是女性吗?)为什么张女委员不为就业难的这个妇女自己说话呢?因为她实际上不是妇女自己选出来的,她不受她代表的妇女监督,也不用为她背离自己代表的妇女的利益负任何责任。由于没有选举监督,自己错位了。 现在,国家政权要增加农民代表的席位,如果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代表农民的代表、委员也不受他们代表的农民监督,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听取自己代表的农民意见,他们也只能代表他个人了,如妇女委员张。结果增加农民代表,除了增加人大阵容,增加国家的承担的费用,民主并没有改进。 在现阶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愿被选举的情况下,把中国的民主建设真正推进一步,可以做的是实行代表责任选区制,让代表自己知道代表哪个选区,公民知道谁代表了自己,然后定期在自己代表的选区听取公民意见,人大会议后回自己代表的选区汇报。有了这个责任选区,民主才能真正有意义,才真正有进步。这个责任选区制,至少符合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传统,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 有人说这里的用词应该是选民不是公民,你说呢?慢慢来吧。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3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留守妇女,2000万留守老人(转帖)
tarimriver 2009-11-21 16:03
20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留守妇女,2000万留守老人 (转自中国网论坛) 在 中国 中西部地区,有许多这样的留守老人,特别是老边穷地区,几乎十室九空。据了解,目前中国65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近2000万,多数老人全年获得的子女供养少于500元,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劳动自养,每次与子女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 据人民网11月19日报导,山西偏关县牛头堡的吕大娘60多岁,在黄河边上 生活 了大半辈子。老人有三个儿子,早些年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慢慢地,老大、老二都去内蒙古打工了,老三也到城里读书去了。原本喧闹的院子剩下了相依为命的老两口。 可是一年前,老伴在黄河上打鱼时落水去世了。如今,孤独的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独守空房,艰难度日。在中西部地区,有许多这样的留守老人,特别是老边穷地区,几乎十室九空。 65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近2000万 据了解,目前中国65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近2000万。中国农业 大学 人文与 发展 学院叶敬忠教授组织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课题组,自2006年 11月开始,历时两年多,深入农村劳动力输出最为集中的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五省,对400名留守老人及相关群体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 多数老人全年获得的子女供养少于500元 调查显示,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养,但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往往只够或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自养是无奈的。不少老人过了耄耋之年还在田间烈日下,耕作着自己或儿女的土地。有的老人则靠小生意、打零工、捡废品勉强生活。调查中,有一位81岁的老人,1儿3女都在外务工,但是儿女所给还不够她微薄的支出。为了自足,老人种了一分菜地,还每天出去捡废品。然而,村里和她一样捡废品的老人有30多个,僧多粥少,每人都所得寥寥。 如果留守老人身体基本健康,或许日子也并不十分难过。然而,前三十年人找病,后三十年病找人。农村医疗条件较差,留守老人往往难以逃脱病痛之苦。调查显示,49.1%的留守老人表示身体不好或很不好。他们最担心的也是生病。 在四川省青神县,一位名叫曾翠华的老人告诉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贺聪志,日子太恼火了。她和老伴分居十多年了,不是因为两人感情不好,而是要分别看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房子,两家房子离得还很远。 很多留守老人不仅承受繁重的劳动负担,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在获得子女 经济 支持的留守老人中,76%的老人全年获得的支持少于500元。另外还有18%的留守老人没有获得外出子女的任何经济供养,甚至反而还要因为照看孙辈而增加经济负担。 多数子女与父母的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 调查发现,外出子女912个月才回家一次的留守老人占59.4%,而1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的达21.3%,而这些子女中,有一大半的人回家停留的时间少于半个月。 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电话联系呈现单向性,54.7%的老人与外出子女的通话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46.9%的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话一次,而通话内容会涉及心理交流的只占 9.0%。还有10.0%的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代际情感沟通和互动彻底中断。 迄今为止,留守老人问题还没有引起 社会 的广泛关注,更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爱措施。叶敬忠说。 调查还指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口的研究显示,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留守妇女和近2000万留守老人。 据新京报报道, 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把这4700万留守妇女称之为寡妇,是因为她们的性生活类似于寡妇。前不久有报道说,90%的贪官老婆活受寡,称这些贪官的老婆是有钱的富寡妇。当然,贪官家的寡妇与乡村里的寡妇是不同性质的,乡村寡妇是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丈夫长期在外打工,而自己又要在家看管孩子,耕种那一亩三分田;而贪官家的寡妇,是贪官在外寻欢,夜不归宿。一个是饱暖思淫欲,一个是贫穷想温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 是谁让这4700万妇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妇呢? 当然是城乡二元割裂的体制。所以,叫她们体制性寡妇比较恰当。与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怕荒废了孩子未来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让她们烦躁而焦虑。她们就是这样艰难地选择着这种痛苦的生活,忍受着与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尤其对于生理处于性欲旺盛期的年轻妇女来说,性压抑已经成了她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所以,我们无法忽视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 她们在外打工的丈夫同样有性压抑问题。那个问题引出的是二奶和妓女以及城市强奸案的上升...... 实际上是两个4700万:一个在城市,一个远在故乡的乡村,典型的牛郎织女。 白天,他们忙着挣钱,夜晚,他们虽然很孤独、无聊,但他们也不敢出去消费,因为他们要挣钱养活着一个家庭。也许有人会说,这些男人何必做苦心僧,找个小姐性服务也不过一二百元钱。但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小数字,一个月能挣几个一二百元?再说一二百元钱,孩子可以买几件新衣服,买些猪肉吃,可改善他们的生活。农民工牺牲了作为人所应该享受的自在与快乐,以近乎洪荒的生存与劳动状态,创建了都市文明,最后却不能分享这种文明? 在一个女性扎堆,男人稀缺的地方,恶棍也会变成女人的偶像。今年4月23日《生活新报》报道了现代西门庆与十余少妇有染,被村民乱棒打死的事件。这位叫杜凤华的农民之所以能够对这些妇女为所欲为,是因为男人外出打工之后,该村慢慢成了寡妇村。留守妇女微势的力量抵不住一个恶棍的冲击,一些留守妇女将杜凤华这名始终以蹂躏她们的肉体为目的的恶棍,最后却看成了精神和身体上的依靠。我们不能完全归罪于这些留守女人的堕落,我们的社会应该反思反思,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男人伴相随? 什么苦都能受,惟有相思受不了。这是一位农民工对记者说的一句话。孤身民工在都市里默默地劳作,默默地忍受着性压抑带来的煎熬,同时他们在家乡的配偶也忍受着相同的煎熬,并且由此引发了另一种社会问题离婚。有资料显示,在众多的离婚案件中,发生在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离婚原因几乎都与外出有关。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思想沟通以及性交流,造成感情疏远,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持。  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应该是家庭和谐,夫或妻希望和爱人相亲相爱,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性爱。关注留守妇女,其实就是在关注农民工。只有未雨绸缪地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化解,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平稳。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骄傲
suqing1961 2009-8-25 16:25
我骄傲(旧作) 赠友人 (一) 我骄傲 我是一个 自信的姑娘 每天 我拎着 装满知识和理想的书包 走进食堂 走进教室 和男同学一样 头也抬得高高 胸脯也挺得高高 脸上也挂着有棱有角的 自信的微笑 我自信地走着 如同行星自信地运行 沿着自己的轨道 (二) 我骄傲 我是一个 聪敏的姑娘 说什么 女人生来就是 温顺的羊羔 最大的本事就是围着男人 调笑撒娇 说什么 女人天性就是 智力与才能的小脚 头发长 见识就少 不 我生命的词典里 女人和男人一样 同是创造世界的主角 (三) 我骄傲 我是一个 快乐的姑娘 我也有男同学也有的 委屈、忧愁、烦恼 ------ 但我从不把让人怜悯的信号 挂上我快乐的眉梢 我也有男同学也经历过的 受挫、失意、补考 ------ 但我总是哼着轻松的曲调 让歌声陪伴着我新的起跑 我藐视所有的 藐视我们女人的一切 哪怕招来冷嘲热讽的冰雹 (四) 我骄傲 我是一个 自重的姑娘 说什么 女人秉性如同 红花绿草 女人的作用就是充当男人的 摆设调料 说什么 女人天性就是 无根的小草 哪里有风 就往哪里飘 不 我生活的航船 从不轻易停泊抛锚 我的命运也不托付给年轻时的美貌   (五) 我骄傲 我是一个 成熟的姑娘 我的思想 已烙上成熟的记号 如同我发育成熟的身躯 曲线美妙 每一个白天 我的纯真都溶进了默默的思考 每一个夜晚 我的梦境都开辟了崭新的航道 我的信念 也随教室前的小树长高 我不是无知的狂妄者 我是翱翔知识海洋的青鸟 我是荡涤世俗污秽的风暴   (六) 我是一个姑娘 我骄傲 创作于 1985年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3957 次阅读|5 个评论
新时期妇女期刊研究
zxj368 2009-3-12 08:33
(本文是作者2001年毕业时的论文,后因没有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故没修改,也无新资料补充,请读者见谅!) 1 .导言 妇女期刊,在百刊工程中并未像少年儿童期刊那样,单独作为一类列入社科期刊九大类别(学术理论、工作指导、事实政治、文学艺术、文化生活、教育教学、文摘期刊、少年儿童和军队期刊 )中,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因为近年来妇女期刊在我国期刊界引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妇女期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张泽青在《中国妇女期刊的现状及社会功能》 中指出:妇女类期刊,在我国特指那些由妇联系统主办的,以广大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期刊。将期刊的主办单位限定为妇联,而且读者主要对象为女性。中宣部出版局高江波在《中国妇女期刊评述》 中,虽然没有给出妇女期刊的定义,但明确指出截止到 1994 年底,全国共有妇女期刊 42 家。其中,全国妇联及直属机关主办的有 11 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主办的有 31 家。可见,将妇女期刊的主办单位限定在妇联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有人将社会上其他单位主办的、以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以引导女性消费为主的期刊也叫做妇女期刊,像《服饰》、《瑞丽系列》等,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而且也不符合妇女期刊的历史沿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妇女期刊《女学报》于 1898 年 5 月由女学会在上海创办,其宗旨是提倡女学,争取女权,宣传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并提出了妇女参政的要求。可见,中国妇女期刊一开始就是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不断开拓妇女运动的新阶段,真实记录了新女性的时代风姿和前进足迹 。近百年来,妇女期刊一直坚持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促进妇女进步、发展和解放的办刊方针,鉴于此,本文将我国的妇女期刊暂定为由妇联系统主办的、指导妇女工作、研究妇女问题、关心妇女生活、以广大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期刊。 据统计,目前 (2001 年 1 月在出版的 ) 我国公开发行的妇女期刊有 41 种(见附表),这个数目在全国 8000 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但妇女期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发行量大,已成为我国期刊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表现为近几年妇女期刊的期总发行量已达 1200 万册 ,约占全国期刊总发行量 24 亿余册 的 1/20 。其中部分期刊已形成品牌,在我国期刊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期刊界已名声显赫。在 1998 年期发量百万册以上期刊排行榜中,湖北省妇联主办的《知音》以 298 万册排在第 5 位,广东省妇联主办的《家庭》以 264.1 万册排在第 6 位 ;前者在 1998 年世界期刊业发行前 50 名中排在综合类第 11 名 ;在 1999 年期发量百万册以上期刊排行榜中,《家庭》以 301 万册排在第 5 位,《知音》以 235 万册排在第 7 位 。在 1999 年世界期刊业发行前 50 名排行榜中,《家庭》排在综合类期刊第 10 位 。 妇女期刊的蓬勃兴起,是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我国广大妇女对社会生活参与意识的觉醒以及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妇女期刊的快速发展,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文化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在这 10 多年中,妇女期刊沿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逐步摸到一条适应读者、引导读者的道路,并且以此开拓了比较广阔的市场。这些变化,已成为近年来期刊改革的显著标志。尽管在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摇摆和失误,发展进程也并不很平衡,但从总体上看,妇女期刊正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期刊发展中的积极活跃力量,即使还有不足,但是在下面两点上是要给以大力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积极主动地探讨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特别是适应妇女的特点需要,探讨如何把这种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有理有情,入情入理,情理结合,群众满意;一点是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善于把握机遇,接受挑战,大多数刊物没有在市场经济中困惑、迷失方向,甚至被淹没,而是做到了适应市场经济甚至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游刃有余,它们既坚持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站稳脚跟,拓展自己 。 本文从妇女期刊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妇女期刊的主要社会功能,分析了这类期刊崛起的一系列原因,同时分析了妇女期刊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的令人堪忧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妇女期刊的进一步昌盛和发展提供借鉴,对其它类型的期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新时期妇女期刊的特点 期刊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期刊的内容和题材,而期刊的内容和题材是根据办刊宗旨决定的。妇女期刊中,有 4 家为研究妇女理论、指导妇女工作的学术性较强的刊物,其余的则是综合性、大众性刊物,即主要刊载社会、家庭、婚恋等内容的刊物。尽管办刊宗旨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为妇女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妇女期刊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基本读者群定位为女性,内容多为妇女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社会工作、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描写妇女在社会变革时期的表现和作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 571 页)。可见,对妇女生活的直接介入,实际上是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是贴近生活、贴近改革的。 2.1 基本读者群定位为女性。 妇女期刊首先是为妇女而办的。毫无疑问,它的读者主要是妇女(当然不排除男性),然而,这里又不能笼统地说妇女就是妇女期刊的读者群。因为在占全国 12 亿人口一半的妇女中,由于她们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不同,其阅读能力和需求也就不同,不可能所有的妇女都喜欢读同一种期刊,也没有哪一种期刊适合所有的妇女阅读。各家妇女期刊都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内容各有侧重:有的注重通过期刊所报道的内容,引导读者思考一些问题;有的侧重内容轻松一点,活泼一点;有的侧重点放到婚恋问题;有的则面向家庭。《女友》聚焦在少女少男,内容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热情奔放;《知音》不限于家庭生活和青年女性,而是关注各阶层人的冷暖,以爱心感染人、打动人;《家庭》已成为家庭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有一刊在手,百事莫愁的味道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妇女期刊刊登的文章,涉及的内容都是妇女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哪家期刊放弃对女性的关注。 2.2 积极围绕恋爱、婚姻与家庭做文章。 恋爱、婚姻、家庭是妇女期刊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整个妇女期刊界来看,主流是积极宣传爱情、婚姻的新观念,赞扬人间真挚的情感,提倡婚姻的严肃性与纯洁性,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较其它刊物更为严肃。《家庭》根据中国现实婚姻家庭的新变化,适时刊出了《走出生命的沼泽》、《她以人格力量拯救丈夫和第三者》以及《人格无价,她拒收 68 万丈夫转让金》等文章,着力挖掘在逆境中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人格力量,升华出一种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闪光精神。针对现实婚姻家庭中出现的包二奶、第三者插足和非婚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不良现象,邀请国内一些有影响的社会学家和家庭伦理学家,就家庭、婚姻与社会的多元话题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并结合婚姻家庭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出了一批既有理性思考,又有典型意义的重点文章重点报道,给读者以真知灼见,给家庭和社会提供良方。 2.3 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妇女期刊大多属于综合性、大众性期刊,涵盖面广,包罗万象;同时妇联系统主办的期刊还是妇联的喉舌,因此妇女期刊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举凡女性读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都给予报道,这些内容对于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妇女观、婚恋观,正确对待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都有很大益处。 广西省妇联主办的《女性天地》创刊于 1988 年,多年来一直保持每期都推出近 30 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两三篇文章。有人物特写、社会新闻、问题讨论、历史掌故、卫生知识、生活百科,大到国计民生,小至柴米油盐。除相对固定的栏目外,每期都有新的栏目出现,可谓栏目繁多,内容丰富。 湖北省妇联主办的《知音》杂志创刊于 1985 年,每期固定栏目有 14 个,加上非固定栏目常有 20 个左右。主要栏目包括:爱的呼唤,名人传记,爱心行动,知音报告,特别主题创意,心情故事,人情大世界,蓝盾新闻, 栏目涉及广泛,内容丰富,注意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们心灵深处的细微奥秘,开拓较为深刻的富于人情美、人性美的领域,大大地充实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广东省妇联主办的《家庭》创刊于 1983 年,常出现的有 16 个栏目,主要有名人谈家,命运悲欢,警世档案,特稿,瞧这一家子,爱情故事,第三只眼看家,福寿仙家庭文化沙龙,家庭教育,家庭美文,月月观点, 围绕家庭生活的有关内容,从各个方面熏陶读者对家庭的理解与热爱,提高读者关于家庭的理性思考。 3 .妇女期刊的社会功能 千百年来,广大妇女被压在社会最低层,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地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妇女翻身当家做主人,广大妇女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女期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展示妇女的新风貌,让妇女认识自身价值,增强广大妇女的自信心,激励她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的进步,广大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参政议政,参加社会活动,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我国已成为现实。然而,由于封建思想的残存,歧视妇女、损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还非常严重。因此,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便成为妇女期刊责无旁贷的义务。我国目前公开发行的妇女期刊,大部分属于综合性、大众性期刊。它们不但应以高亢的旋律歌颂巾帼英雄们的光辉业绩,以锋利的笔法鞭挞歧视、残害妇女儿童的丑恶现象,还应以春风化雨的绵绵细语去启迪、开导广大妇女,向她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她们走向文明的现代生活。 3.1 为妇联的中心工作服务。 作为妇联系统主办的期刊,为妇联的中心工作服务是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妇女期刊应该具备宣传、灌输、引导的功能。如《中国妇女》、《中国妇运》等期刊,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团结教育广大妇女为宗旨,展示中国妇女的精神面貌,反映妇女在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和体验。定位于妇女界的重大事件,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 《中国妇女》杂志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高格调,展开大视角,荟萃真善美的办刊方针,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为全面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作了不懈努力。这类期刊关注妇女的思想动态,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妇女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下,解除妇女的情感困惑、心理危机,提高社会竞争力。《中国妇女》副总编辑韩湘景就曾根据当时的社会变化指出,下岗女工是很重要的读者群,只有了解这群妇女,刊物才能办得有生气。《中国妇女》的女性热点问题讨论,探讨女性下岗后的困惑,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田淑兰在《中国妇运》创刊 50 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讲话,是对妇女期刊的最佳评介。她充分肯定了《中国妇运》 50 年来在妇女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中国妇运》担负的重要使命,即《中国妇运》是党的舆论宣传阵地,是妇女工作指导阵地,是妇联干部培训阵地,是妇女工作交流阵地,是妇女问题探索阵地 。 3.2 协调家庭、人际关系,从而稳定社会的功能。 恋爱、婚姻、家庭是妇女期刊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妇女期刊积极宣传爱情、婚姻的新观念,赞扬人间真挚的情感,提倡婚姻的严肃性与纯洁性,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教育妇女提高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反对传统的夫荣妻贵等视女性为附庸的封建陈腐思想。在我国,很少有哪一类期刊能够像妇女类期刊一样深入到家庭,起到订阅一本,全家受益的作用,这是妇女期刊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全的细胞,才会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妇女期刊深入各个家庭,对家庭的稳定、和谐、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有益的影响,通过稳定家庭从而稳定社会,是妇女期刊的又一重要功能。目前,不少妇女期刊在围绕这一话题作文章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文章的选题,到栏目的编排、形式的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事实证明,通过妇女期刊所传播的关于正确处理、对待婚姻、家庭中各方面的内容,使许多家庭收益非浅。正是通过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使得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更加趋于正常化,使千百万家庭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这样,社会就会更加安定,对改革开放就更为有利。 《家庭》的办刊宗旨开宗明义:在恋爱、婚姻、家庭领域里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故事启示人;探索当今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引导人;介绍现代身边科学新成果帮助人;从而促进当代人建设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家庭》杂志在明确的办刊指导思想下,紧紧抓住了家庭二字做文章,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读后都会受到教育、启迪和鼓舞,在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更加热爱今天的美好生活。 《知音》除了表现夫妻之情外,还表现在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婆媳之间的亲情。大量的催人泪下的报道,使人们受到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如《苦难兄弟,索求生命八千里》( 1996.2 期)中的哥哥,当上大学的弟弟身患不治之症后,倾其所有到全国各地遍访名医,寻求社会相助;当弟弟住进医院后,又守护在身旁,表现了无私的兄弟情谊。这些报道对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婆媳不睦等现象无疑有一种教育指导意义 。由于妇女期刊针对性强,读者读了之后有的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有的驱散了笼罩在自己家庭上空的乌云,有的帮助自己的家人戒了赌,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家庭。 3.3 具有揭露、抨击社会中残害妇女儿童的罪恶、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功能。 代表妇女的利益,反映妇女的愿望和呼声,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女期刊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多数妇女期刊以各种方式反映妇女的心愿,增强妇女的法律意识,鞭笞歧视和残害妇女儿童的丑恶现象,积极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中国妇女》发表的《十二年沉冤得昭雪》、《衙内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文章;《妇女生活》对打击全国特大绑架拐卖儿童团伙的报道、对沿海三资企业虐待女工现象的透视;《妇女之友》对高玉华上访案、傅启超之死的连续追踪报道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切实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的事例引起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许多妇女期刊,都是站在弱者的位置,用正义的声音向社会纳喊,鼓励妇女坚强地站起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地位。就像《女报》第 100 期一个栏目的诞生中提到的:作为传媒的《女报》,除了提供休闲娱乐,提供动人故事和日新月异的信息,还能为读者作些什么呢?其实,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一直是《女报》的使命,我们要做的只是强化它,将它以栏目的形式固定下来。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对某个事件的关注很容易触及某些不法之徒,某些权贵,某些利益集团,有人来信或来电威胁,甚至扬言出 10 万元买我们的人头,我们的记者外出采访时被人打伤我们要让读者知道:你不是孤独的,还有一种声音,在为你真诚的呐喊;还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你愤然前行的人生。曾经,正在,永远! 3.4 热情讴歌现代妇女的精神风貌,体现我国妇女地位的深刻变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中,有许多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科学家、政治家、作家、教授、学者,还有更多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女性干部、工人、农民、教师、战士、护士、保育员等等,其典型多出现在妇女期刊上。妇女期刊广泛弘扬了女性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展现了女性的智慧、才干和风采,让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妇女成为广大人民的揩模。 《中国妇女》将采写各条战线的佼佼者 , 作为向社会宣传妇女的立足点 , 每年介绍给社会的先进妇女人物不下数十名。《女性天地》在职业女性中选择自己的报道对象,先后报道过邓颖超、蔡畅、向警予、康克清等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和领导人;陈慕华、万绍芬、王蓉贞等女性高级领导人和各级女领导干部;我国第一个赴南极考察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饮誉中外的海王牌铅酸蓄电池的发明者王莲香,我国第一个大型轮胎的研制者廖永莲以及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女科学家、女教授、女学者、女作家、女医师、优秀女工 她们像灿烂的群星闪烁在《女性天地》。近年来,《女性天地》还连续报道了一批女外交官及外交官的夫人,反映我国妇女不但在国内事务中参政议政,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同样发挥巨大的作用,更深层次地体现我国妇女地位的深刻变化 。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当代女性的群像和风采,是妇女期刊对妇女形象宣传的重要特色。在妇女期刊的人物长廊中,有女公仆、女英雄、女军人、女教师、女科技工作者、女美术家、女企业家、女职工、新农妇等等。透过这些人物形象,读者从中看到的是一个觉悟的、奋进的群体,是一个踏步前进的新时代。妇女期刊对这些妇女形象的宣传,闪烁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光彩,为广大妇女树立了人生目标,同时也有力地影响了社会对当代妇女的评价尺度和审美标准。 3.5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而这五爱中最主要的还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热爱祖国、赞颂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妇女期刊大力宣传为祖国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老一辈女革命家,她们在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 1991 年第 10 期《知音》刊登一篇《热血忠贞情似海》记述了老革命家曾志战斗的一生,在 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先后献出了三个丈夫和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是在两个月的时候被卖了 100 块大洋,充作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的。当儿子被抱走时,她一个人躲在屋里。她哭了,哭得昏天黑地!这母亲的哭声,让人们从深刻的层次,理解了革命妇女的痛苦、牺牲和奉献的意义,使革命女性形象十分光彩夺目。通过对像曾志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险恶异常的环境中坚持对敌斗争,以民族大业为重,放弃儿女情长的事迹的报道,让读者看到我国优秀的妇女代表的坚韧信念和高尚品格,从而激发人们、特别是当代妇女的爱国热情。同时,大力宣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英雄人物,大力宣传普通人中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动人事迹,让读者感到我们的祖国可爱、民族可爱、人民可爱,从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尽心尽力。 妇女期刊热情讴歌美好的人际关系,以创造团结和谐、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为己任;妇女期刊紧紧抓住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征,提倡新的道德风尚,揭露和鞭笞腐朽没落的道德风俗。这些内容的报道都是用真实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例,使广大的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培养了自己的美好情操。《知音》在 1996 年第 7 期上刊登了报道《好人像大侠》,写得是主人公胡朝民曾留学日本并学到一手种植葡萄的绝活,回国后被一个地方聘用。后来不幸得了败血症,在妻子和病友的关怀下,他奇迹般活了下来。再以后他与妻子走南闯北,在贫困中还收养了 3 个被遗弃的孤儿。胡朝民夫妇的动人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们,纷纷捐款捐物。这类稿件,讴歌了人间的至爱真情,向人们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渗透。 3.6 储存妇女学信息,具有资料库功能。 期刊作为出版物的一个重要类型,以短、平、快为主要特征,以其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动态方式和定名、定时、定量的静态标志,持续跟踪反映人类文明进程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女性不应作为被忽视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数千年文明史中,中国古代虽然史籍浩瀚、汗牛充栋,但它们大多都是帝王将相的记功薄,至多有几个后妃名媛、烈女节妇添列其间;对于不登大雅之堂的普通妇女生活,史学家们从来不屑一顾,所以这方面的记载少得可怜。 这是历史的悲哀,更是妇女的悲哀。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这是一个分工,在县志和一些史书上记载,男丁多少多少,甚至牲口像牛多少多少头,都有记录。但是女人从事纺织业的,就没有记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妇女期刊作为女性解放的见证存在于社会,而且推动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妇女期刊内容丰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当代女性的群像和风采,作为时代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大量的纪实作品,记载了妇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妇女问题的资料宝库。 4 女性期刊崛起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妇女期刊,崛起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社会的宏观环境为妇女期刊的创办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所谓宏观环境是指那些能对期刊目标读者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能对期刊的市场形成机遇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势。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八大系列 。人的需求、兴趣是人的重要属性之一,是一定环境中的需求、兴趣,无不打上当时宏观环境的烙印,受到宏观环境的培育与制约。期刊是给人看的,妇女期刊主要是为女人看的,那个年代,各级妇联组织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妇女更为自觉地汇入时代洪流,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昨天的女人只能当护士,今天可以当医生;昨天的女人只能当秘书,今天可以当总理;昨天的女人只能当航 空 小姐,今天可以当飞行员。女人可以当法官,当律师,当教授,当记者,当工程师。女人的解放不仅仅表现在女人的职位越来越高,更在于女人有了选择的权利。今天,我是公司的经理,明天,我可以回家当家庭主妇。今天我是家庭妇女,明天我可以竞选国会议员。女人的命运在女人自己手里。由此产生了对信息交流和表达愿望的迫切需求,从而为妇女期刊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从期刊社来说,为形成品牌期刊,从作者、编者、读者、社会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将期刊推向社会。 4.1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一稳定精干的作者队伍。 凝聚一支相对稳定、精干的作者队伍 , 是体现期刊特色的重要一环。编辑要广交朋友,让作者了解自己,了解和熟悉期刊的风格、特色;编辑要在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作者信息数据库,处理好名家与新秀的关系,有重点地与新老作者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要经常举行讨论会、笔会启发思路,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为了使刊物办出档次和特色,《家庭》地跨新闻、文学、学术三界,团结了一大批作家、专家和学者,这在当时的期刊界来讲是很罕见的。早在 1987 年,《家庭》就提出了一个文学新概念:家庭文学!全国许多著名作家都为《家庭》寄来佳作,王蒙、丛维熙、秦牧、碧野、徐迟、张贤亮、柯岩、韶华、李国文、俞天白、陈国凯、王安忆、张抗抗、王小鹰等一百多位!通俗刊物最难的是似俗而不俗,这些年来,《家庭》邀请许多著名学者、甚至大学者像费孝通、雷洁琼等,为《家庭》撰写将学术概念阐述成自然语言的文章。苦死了学人,但甜了读者。能得到学术化了的通俗性,这就使刊物达到似俗而不俗、似有还无的境地。《家庭》的档次和特色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家庭》的品牌也创出来了。 面向社会的征文活动是期刊赢得优秀作者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家庭》 1999 年的 50 年家庭故事征文、 2000 年的常回家看看和气质与品位征文等,使《家庭》在更大范围内赢得了作者。另外,惊人的稿酬也为大刊赢得作者出力流汗,《家庭》从 1997 年下半年开始,紧紧抓住三贴近这个目标,从政治性、真实性、可读性、新闻性上下手,以万元稿酬征好稿的气魄,推出了头条征文大赛,狠抓高山响鼓式的重头文章,使刊物质量又胜一筹。 《知音》也在本刊举办第二届知音新闻纪实作品大奖赛公告中,以惊人的稿酬向社会征稿此次大赛每期设立提名奖 1 ~ 3 名,凡获得提名奖的作品,除每千字按 1000 元标准付给稿酬外,另发给奖金 10000 元;年底在全年 24 期获得提名奖的作品中产生一、二、三等奖。设立一等奖一名,奖金 30000 元;二等奖三名,各发奖金 20000 元;三等奖八名,各发奖金 10000 元。也就是说,同一篇作品有可能获双重奖,最高奖金可达 40000 元。 4.2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二精干的编辑队伍。 期刊业内的竞争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技术手段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世界期刊界流行一句名言:杂志是编辑身影的延伸,是指一本杂志的风格乃至整体质量,取决于编辑特别是主编的综合素质 。新闻出版暑期刊管理司司长蔡健光在《期刊质量:关键在编辑人才质量》一文中指出:期刊质量的制约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经济条件和期刊人员的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办刊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这两个方面如果不过硬,不求进取,满足现状,缺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要完成了采编任务不出现大的差错也就行了。这是一种混饭吃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编辑素质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转变编辑思想、更新采编手法,改进办刊方式,应经常开展编辑业务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编法问题,这就是成功期刊的经验。 《女友》创刊之初,总编辑就向主管部门要到用人权利,面向社会广招贤才,对编辑、记者采用招聘制。他们从 400 余名年龄在 25 ~ 40 岁之间、大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人员中,选择出 8 名编辑人员,签定了聘用合同 。《知音》期刊面向全国高薪招聘有志之才,在 1998 年第 期上刊登招聘编辑、记者。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新闻报刊界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的编辑、记者,或至少有 10 万字作品发表在国内知名报刊上的其他人士。知识面宽,有一定政策水平,具有很强的独立采访、编辑能力和文字写作功底,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以及适应激烈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现代期刊制作流程、期刊语言特色、期刊文字编辑技术有初步的了解。知音一个屡创奇迹的中国期刊骄子,愿您的加盟助她创造下一个奇迹。 从中可以看出《知音》对编辑素质的要求。同时《知音》还有自己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竞争上岗,扬长避短使用人才;打破常规,破格提拔优秀人才;重在培养,营造自己的全方位人才。 4.3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三追求期刊特色。 鲜明的个性特色和作为精品的深厚的思想艺术功底,是刊物发展的活力。纵观妇女期刊中的几个品牌期刊,无不具有十分鲜明的期刊特色。《中国妇女》以弘扬主旋律,坚持高格调,展开大视窗,荟萃真善美为期刊特色;《女友》则文风清新,办刊思路活泼多变,编读互动性强;《家庭》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情理交融,畅达温馨;《知音》深入生活,深入家庭,深入心灵,善于发现人物思想的真、善、美,突出人情美、人性美的特色; 《家庭》注意突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情理相融、潇洒温馨这一特点,用真实感人的故事来感染吸引读者。在雅与俗的问题上,追求温馨实用、雅俗共赏的特色。由于注重刊物思想内容的厚实,注重强调刊物的文化品位,在真实的生活里找到雅与俗的结合点,使刊物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思想性与可读性、新闻性与文学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学术性与通俗性融为一体。 1996 年 3 月 27 日 ,《新闻出版报》刊登了对国内主要报刊的随机抽样读者调查,文中说,接受调查者认为:《家庭》作风朴实亲切,内容覆盖面广,贴近生活,其中有关婚姻心理方面的内容对缓和夫妻间的矛盾很有裨益,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非常有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报道名人轶事,很有生活气息,吸引人也很打动人,对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也很赞赏等等,朴实亲切的风格,让内容更丰富,更有指导、启发的作用。 这段文字,正是对《家庭》期刊特色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4.4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四精品栏目。 栏目是期刊版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致的栏目名称本身就是期刊版面的艺术符号,其言语意蕴指涉期刊的文化主题,揭示作者的投稿范围,但更重要的是吸引读者、唤起读者的探究反射、阅读认同,刺激读者的购买欲。一定的栏目只能依附于一定的期刊,特定的栏目规定了其中的题材与主题 。 期刊营造品牌的关键在于策划出自己的精品栏目。若把期刊主体比作人体的话,期刊栏目就宛如人体的各个组成器官,而精品栏目则好比人体的眼睛、大脑和心脏。期刊精品栏目的个数不宜过多,应以栏目总数的 20% ~ 30% 为宜。精品栏目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明亮的双眸、强健的大脑和搏动有力的心脏 。精品栏目的主要功能有:对期刊管理者而言,具有导控作用;对期刊编辑者而言,具有导编作用;对读者而言,具有导读和导向作用;对作者而言,具有导投和凝聚作用 读者调查是期刊最容易做的工作之一。读者调查是对读者阶层、读者数量及其阅读的目的、倾向、习惯、期望、实际需要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的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其中心目的就是摸清读者情况,精确读者定位,进而调整报刊运作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报刊的可读性,提高报刊质量 。在编辑的整个过程中,编辑与读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交互式的信息反馈系统,在读者调查的反馈信息中,读者是以被动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编辑的。强调编辑的读者反馈意识,不仅是指读者调查式的信息反馈意识,也包括随时随地地采集读者自发式反馈信息的意识,而着眼点则是放在处理和利用着两类反馈信息方面。对采集到的读者反馈信息,编辑将在分析、比较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找到编辑过程中的偏差,以修正具体的编辑或出版方案,力求达到编辑系统运作的最优化。 《家庭》特别注意读者调查和市场调查,经常召开专家评刊会和读者座谈会,或在读者中进行抽样调查。《家庭》还建立了一个读者调查网络,经常进行读者阅读心理的调查。此外,还在读者中聘请了一批评刊员,及时把评刊表填好寄给《家庭》编辑部,以便弄清读者的所思所想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家庭》编辑部了解到读者喜欢看一些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文章,便微调原来的路子,及时推出月月观点、家庭百喻经等栏目,通过轻松幽默的杂文随笔来表现带有新思想、新视角的理论问题,受到读者欢迎。 《知音》自 1997 年开始,每期都有请您当主编的调查表,我们将从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读者来信中评出一等奖( 1 名):奖现金 1000 元;二等奖( 4 名):各奖现金 500 元;三等奖( 10 名):各奖现金 200 元;四等奖( 100 名):各奖 18K 包金项链(含链坠)一条。凡参加者均可加入知音读者俱乐部。 4.6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六红红火火的社会公益活动。 这些年来,妇女期刊的社会公益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妇女期刊不仅酿造了健康、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和人民,同时尽其所能关注社会,关爱百姓,积极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力求与读者休戚相关,息息相通,这既是使命与职责使然,亦是为国为民分忧,对于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信誉度,增强对读者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大有裨益。 比如,《家庭》先后举办过全国美好家庭、全国优秀教育世家、全国体育明星优秀家长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评选活动,还资助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资助优秀贫困女大学生。为了使社会公益活动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家庭》拿出 30 万元设立救助苦难家庭基金,及时向陷入困境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1999 年以来,先后前往粤北韶关、英德两市向 100 户下岗特困家庭和女工捐助 10 万元和一些生活用品,又向遭受洪灾地区捐赠 25 万元课本款,以解学生的燃眉之急。最近,又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广东省妇联联合举办举千万《家庭》读者之力,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活动,为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干旱地区贫困母亲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尽一份我们的爱心。 《家庭》的一系列义举和爱心行动倡导和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呼唤了社会的爱心,也进一步树立了刊社良好的社会形象。《知音》曾举办过湖北省十大女杰、平凡岗位上的 100 名优秀女性等活动。《知音》还积极为开发大西北做公益广告,造舆论声势。杂志社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期刊协会、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小组办公室联合全国期刊共同推出开发大西北,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的大型公益活动,号召广大读者关心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一个美好的西部家园启动募捐义款的绿色希望工程,为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舆论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妇女期刊都把救助失学儿童当作己任,责无旁贷地举办或倡导了一系列活动,除《家庭》之外,《恋爱婚姻家庭》连年举办的心连心、手拉手活动,《现代妇女》连年举办的爱心 EMS 爱心助学特快专递,尤其是《女性天地》的爱心护春蕾活动,直接将救助对象指向失学女童,更是体现了全国妇联的春蕾行动 计划。这些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失学儿童等社会上需要救助的弱者解决了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期刊在社会上的声誉也进一步攀升。 4.7 期刊营造品牌的手段之七建立良好的口碑传播网络。 影响读者对期刊认同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利用各种传媒进行宣传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此,不少期刊往往比较重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即通过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目录、征订启事等向读者传递信息、扩大影响、树立期刊(社)的形象,以达到促进读者对该期刊认同的目的。殊不知,除上述传媒之外,还有一种不用花钱而又相当有效的传播媒介──口碑。口碑是比喻众人口头上的赞颂,它是一种民间舆论。一种期刊如果口碑载道,则表明该期刊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 。 口碑无形,然而却掷地有声,其特点是可信赖度高;它是自发的,不受控于任何人;传播具有辐射性。口碑能够形成或者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对他们的购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从几家发行量较大的妇女期刊来看,没有一家不重视期刊口碑的传播作用。 除了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得到较好的口碑外,向典型读者大量赠阅期刊也是其方法之一。据《 IMI 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 调查结果,经常阅读的期刊的主要来源一项表明:妇女期刊在各大城市的赠阅比例相当高,比如《女友》 1997 年在重庆的赠阅比例为 17.9% , 1998 年为 5.9% , 1999 年为 3.4% (详见表)。赠阅是期刊扩大发行量的最佳途径之一,它们利用典型读者的口碑作用,增强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妇女期刊近几年来在各大城市的赠阅情况 期 刊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武汉 西安 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武汉 西安 知音 0 0 0 0 1.5 0 0 1.5 3.2 0 / 0 1.5 2.0 2.5 2.7 女友 0 0 0 17.9 0 0 0 5.9 0 1.3 / 0 8.3 3.4 0 4.3 家庭 3.6 0 0 0 5.3 0 5.3 1.3 1.3 2.6 / 5.6 1.9 1.6 1.3 1.3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思想性和文化的内涵渐趋肤浅;只有提高文化品位才能走出沼泽。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妇女期刊的理论性文章一般可占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妇女理论期刊由过去的两家发展成为四家,反映出妇女理论界对妇女问题研究的重视和研究的进展。妇女期刊密切关注女性读者的动向,注意研究妇女问题、家庭问题及与女性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汇集了新时期妇女理论研究成果,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妇女理论研究的水平,对于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学理论,深化妇女理论研究,培养新一代的妇女理论工作者等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妇女期刊中与前一时期形成对照的是,那些无关时代发展与妇女现实问题宏旨的消闲性内容,诸如风花雪月、小桥流水、吃穿玩用、梳妆打扮一类的文章,则比比皆是。这种以消遣取代审美的追求,无可避免地导致刊物文化层次和审美品位的下降。至于格调的低俗化现象,在妇女期刊中也时有出现。 有些刊物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读者,追风媚俗,哗众取宠,大肆炒作各种耸人听闻的故事,鼓动作者胡编乱造,虚构情节、细节,把纪实作品、精神产品庸俗化,全然不顾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抛诸脑后。为数不少的期刊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益,思想肤浅,内容空虚,表现手法近于流俗,甚而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不具备什么文化特征。虽然也一时取悦了读者,但长此以往就失去了许多信誉。误导了读者,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随着读者文化及阅读品位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类期刊的生命力将会日趋萎缩。 中国民族期刊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要求我们做杂志必须回到其本身的文化建设与传播上。 坚持刊物的文化品格,可以使这部分期刊走出目前日趋严重的类同化。文化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人的精神素质对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并且将愈加被有识之士所重视,在一个注重精神素质不断完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它的文化商品,才会拥有广阔的市场,用一句市场推销的专用术语来讲,提高刊物的文化品格也是市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妇女期刊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那份使命感。应该在促进全社会的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策划好每一个专题,组织好每一篇文章。期刊永远要做的,是满足读者想得到而暂时还没有得到的东西。读者订刊物是要有所得。他们的基本要求是要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观念上的更新,情操上的升华,知识上的满足,审美情趣上的提高,以至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给指点迷津,工作上和事业上给提供新鲜和有用的经验。 提高刊物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的统一,真正把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大量的新鲜信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妇女生活》作为妇女期刊和文化生活期刊,始终注意大力宣扬当代女性的群体形象,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向上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播健康、有益的科技和文化信息,大力营造温馨、高雅的家庭和社会文化氛围,既要做到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又要做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这是妇女期刊的必备素质,也是立身之本。 5.2 读者定位模糊,期刊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雷同;市场细分化,找准读者定位才能有出路。 由于妇女期刊的性质决定,妇女期刊所面临的主要是女性读者,如果不能将市场细化,突出每一种期刊的个性特点,很容易造成雷同。这种雷同首先表现在刊名,如今的妇女期刊大约可用三种类型概括:一类是带女字的,如《妇女》、《女士》等;一类是带家字的,如《家庭》、《现代家庭》等;第三类是指导人生为名的,如《幸福》、《知音》等(见附表)。刊名的定位,实际上是办刊者思想的定位,当然也就决定了栏目的设置走向,刊名的相似,造成栏目构思上不可避免的雷同或相似。描写人物的有当今女杰、女性风采、巾帼风流等;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社会写真、社会透视、热点报道等;反映家庭生活的有我的家庭、名人家庭、瞧这一家子等;反映婚恋生活的有初恋时分、我的初恋、恋爱季节等;写名人的有名人明星、名人专访、明星频道等;写人生的有人生旅途、人生五味、人生经历等;设立的信箱栏目有女友信箱、谈心亭、排云亭等;生活保健知识方面的有家庭医生、妇幼健康、心理健康等。从栏目设置看,似乎哪家刊物用都是合乎情理的。刊名的相似,栏目的雷同,必然导致期刊内容的雷同。这种单一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妇女期刊的个性发展,使女性期刊的个性化步履维艰。 避免重复、撞车的办法是读者定位准确化、细分市场小众化。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如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等,将读者划分为类似的消费群体,得出他们对期刊需求的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市场,集中人力、财力编辑出版适销对路的期刊 。期刊要有基本读者,也就是说编辑出版的期刊是给谁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谁?是为哪些层次的读者服务的,这是办好期刊的关键。正确地确定期刊定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改革和创新,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对办好期刊提出的客观要求和必须遵循的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反观我国这类期刊,其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读者观念的模糊了。《女友》曾经一纸风行,但它壮大的时代恰恰是中国期刊的跑马圈地时代,那时的市场还未细分,它的观念快了一步,于是就填补了空白。但随着竞争深入,其定位就略显模糊,内容上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贴近性就大受影响,很是可惜的是,在已经确立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相当的美誉度后,没有很好完成对读者忠诚度的切换,一个在中国观念转换最早的女性期刊目前就这样面临困顿 。 因此,我国的许多妇女期刊面临着改变办刊方向、改刊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改刊,概而言之,是期刊操作与运行机制转轨。改刊策划的基本目的是,根据社会文化和市场需求,在期刊自身现实基础上更新期刊编辑出版观念与传播方式,调整内容与形式,以适应期刊竞争市场。其要点是对期刊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重新规划与设计。 改刊是在原刊的基础上革去死板、呆滞的形式和陈腐、枯燥的内容,代之以清爽、悦目的形式和新鲜、生动的内容,从而给刊物注入青春的活力,使刊物焕发蓬勃的生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精密的策划。成功的期刊,没有不改革的;不改革的期刊,很难获得持久的成功。长寿的成功期刊,畅销不衰,正是通过改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许多期刊已经开始在逐步调整自己的定位。北京市妇联办的《女性月刊》充分利用该刊的原有优势,从 2001 年开始,在新世纪有新举动, 2001 年上半年将改名为《职业女性》杂志社将陆续向市场推出女性月刊系列读物,而《职业女性》是女性月刊系列中的主打杂志,在保留原刊精彩内容的基础上,扩大为都市职业女性服务的版块,以更专业、更实用的办刊风格回报广大读者的厚爱。《职业女性》愿成为职业女性永远的精神伴侣。 武汉市妇联主办的《幸福》在 2001 年第 1 期关于去年和今年中表示:在吸收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我刊进行了许多新的调整,新策划,力求给读者一种新感觉,新魅力。我刊将仍然坚持以讲婚前婚后的读者喜欢的精彩故事为主的定位。 读者定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调整期刊的读者定位,在变化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寻求期刊的稳定的读者群,才能使期刊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在进入新的世纪之时,中国期刊正不可避免地进入出版资源和市场地位的大重组的历史进程之中。专业化将是有志于在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期刊的最重要保障。 5.3 部分妇女期刊的广告定位有偏差;广告也应注意舆论导向和基本读者定位。 期刊既是精神产品,又是信息传媒,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的性质所决定的。就期刊本身而言,刊载广告,既是国家许可的,也是降低期刊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必须的 , 也是保持期刊低价位,减轻读者经济负担,争取广大读者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广告定位不恰当,广告做得不对读者的口味,或者做得过多过滥,那就会适得其反,就会因降低了刊物质量而得罪读者,从而丢掉市场。 从目前情况看,妇女期刊的广告基本定位是好的,大部分期刊都设有关于征婚内容的广告,这一点到是与妇女期刊的特点相符;其次就是如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广告、怎样写好钢笔字、上学、就业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无可非议。广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关美容的广告是不宜提倡的,像女阴紧缩丰胸修改脸型让你重塑自我隆胸减肥除皱整改脸型,这是与提倡妇女的自立、自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违背的;二是广告文章化也妨碍读者的阅读和分辨,有的期刊翻开内文你简直分辨不出哪一篇是文稿哪一篇是广告,编辑和美工高手用做广告的手法发文稿,用发文稿的手笔做广告,天衣无缝,水乳交融,让读者看后大有上当之感,心中顿生厌恶之情,如某杂志曾以做女人挺好的散文形式做广告,咋看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到最后才发现是 3 源美乳霜的广告,且该文没有任何广告标志;三是有的广告作为补白放在文后,让读者看过动人的文章后,猛然接触到与之毫不相干的广告,心情也会十分别扭。 选择广告应当着意考虑几点:一是刊登的广告风格要和期刊内容相近,导向性要和期刊一致;二是刊载的广告内容即传播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信息应该是读者个人生活所关心的,适应最基本读者群的要求;三是刊载的广告商品和服务项目应是基本读者能承受和消费的价格;四是刊载广告占用的版面要适度,一般以内页的十分之一左右为宜,不应减少读者原阅读版面;五是应以通过刊登广告增加读者的有效阅读版面为宜 。 5.4 期刊地区分布不平衡,读者定位不平衡;应当优化地区分布格局,给予农村妇女多一点关爱。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水平决定本地区的期刊发展,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表现在期刊出版上就会出现有的地方期刊数量多、质量高,有的地方期刊数量少、质量低。就我国目前妇女期刊的地区分布看,北京地区 10 种,湖北 3 种,新疆 3 种,广东、山东、吉林和内蒙各 2 种,其余 17 种分布于 17 个省市,还有宁夏、青海、西藏、贵州等少数省、自治区没办妇女期刊,即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期刊的数量、质量和发行量,都超过了经济文化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而且这个差距还在拉大,因为新近创刊的期刊依旧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期刊地区分布的过度集中,不仅人为地给编辑、印刷、发行带来压力,而且不利于期刊出版两个效益的实现。如果完全按照经济文化的原生态来决定期刊的出版,期刊的地区分布势必出现马太效应现象。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期刊出版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于用先进的理论和科技知识来武装读者,提高人的素质和生产技能,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整优化期刊的地区布局,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期刊地理布局上的不合理现象,而是对智力支边,科技扶贫,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更重大的社会发展方面的意义 。 中国农村妇女地位非常低下,加之中国农村妇女这个群体特别庞大,所以她们才是中国女性问题的真正所在。 而我国妇女期刊的读者定位 90% 以上是城市妇女,而广大农村妇女没有可读的期刊,要知道,广大农村妇女是非常需要和她们生活相关的期刊用来指导她们的生活的。妇女期刊无论如何不该忽视这一问题。据《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提供的资料:从 1990 年到 1994 年,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 324711 人,在这个人数中,农村妇女自杀人数每年高达 170000 人以上,中国出现的妇女自杀死亡率高于男子的现象,在世界各国中是决无仅有的 。农村妇女自杀的直接原因很多,但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人与社会疏离,产生严重的孤独感、空虚感及悲剧感造成的;一是在当前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农村妇女对这种社会无所适从,既不知如何改变它,也不知如何适应它,在一种极度的浮躁、孤独、困惑的恐慌中走向自杀。农村妇女没有良好的文化教养,缺乏足够的生存能力,习惯于服从而未获得自主个性、独立人格,这都是农村妇女不可逾越的障碍,更可怕的是,物质和精神都很贫乏的生存环境。物质环境的改变要靠广大的农民艰苦创业,而精神生活环境的改变就需要文化生活发达地区的支援,期刊界也责无旁贷。 关心农村妇女的期刊应当关心农村妇女的婚恋问题、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以及进城打工权益保护问题等,以此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村妇女,使她们开阔眼界,告诉那些自认为无路可走的人,还有其他的比自杀更好的办法。关注农村妇女的期刊应走低价位大发行的道路。价格是否恰当,是刊物能否实现读者定位的重要因素。刊物的价格必须根据特定读者群中的大多数读者的消费水平即经济承受能力作为前提,同时结合实现办刊宗旨的需要,在科学确定刊物的开本、版面、纸张和印刷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农村生活的低水平决定了农村妇女一般不会花 10 多元、 20 元买一本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的期刊。本世纪初,这种状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与其它种类的期刊比较,开本不宜大,版面不宜多,纸张不宜太好,印刷的档次不宜太高。其恰当的度应该是既满足读者的阅读愿望,又不让读者感到太累;既让读者感到经济实惠,又保证期刊有相应的盈利 。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农村妇女这部分读者,力求以低价位获得让读者满意的质量。 6 结束语 期刊是舆论的一块很重要的阵地,是新闻出版大军中的重要方面军。我们应该以江总书记所指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准绳,做好舆论导向作用。妇女期刊是研究、刊登以女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认识女性,确定女性的地位,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女性的生存发展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认识问题,而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问题 。因此说,妇女期刊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哪个国家,妇女类、儿童类、休闲娱乐类期刊都是畅销期刊,也就是说,读者的文化消费大都集中在这几类期刊上,妇女期刊已被称作期刊界的摇钱树。据说,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就是妇女与家庭类期刊;原苏联最大的妇女期刊《女工》月刊,已出版 70 多年,现在的发行量是 1600 多万份,也是苏联发行量最大的期刊;澳大利亚的《妇女周刊》发行量超过 100 万份,居全国首位;联邦德国妇女周刊与月刊,总销售量超过 2000 万份;德国著名的出版机构鲍尔集团出版约 120 种期刊中有妇女期刊 26 种,总发行量为每周 2600 万册,市场占有率高达 46 %。我国目前一些发行量大、经济效益好的期刊中,就有不少这类期刊,如《家庭》、《女友》、《知音》等。据 IMI 消费行为与社会形态年鉴调查数据,读者经常阅读的杂志内容排名,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的综合排名顺序为:社会新闻,影视娱乐报道,健康医疗,笑话,家庭生活等内容,而这些恰是妇女期刊热中报道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从几大城市男女阅读杂志的人数比例看, 1998 年男性看杂志的比例为 52.8%, 女性看杂志的比例为 58.3% ,女性比男性高 5.5 个百分点; 1999 年男性看杂志的比例为 49.0%, 女性看杂志的比例为 56.9% ,女性比男性高 7.9 个百分点。可见,女性期刊具有十分稳定的读者群,只要期刊能找准定位,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妇女期刊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参 考 文 献 1 李频 . 从第二届百刊工程和首届国家期刊奖(社科类)看中国社科期刊现状 . 中国出版, 2000 ,(增刊): 47 ~ 51 2 罗琳主编 . 中国期刊面面观 .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09 : 241 ~ 245 , 289 ~ 294 3 高江波 . 中国妇女期刊评述(上) . 期刊研究, 1996 ,( 1 ): 25 ~ 26 4 张伯海 . 中国期刊产业:进步与差距 . 中国期刊协会通讯, 1998,(4):25 ~ 26 5 新闻出版署报刊司供稿 . 98 期发量百万册以上期刊排行榜 . 中国期刊协会通讯, 1998 ,( 1 ): 12 6 宋应离主编 . 中国期刊发展史 .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0-11:333,336,312,9 7 新闻出版署报刊司供稿 .1999 年期发量百万册以上期刊排行榜 . 中国期刊协会通讯, 1999 ,( 1 ): 32 8 莲子 . 十九春秋,我和《家庭》这样走过 . 出版广角, 2000 ,( 11 ): 16 ~ 20 9 张伯海。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呼唤自己时代的团刊。编辑之友, 1995,(6):30 ~ 31 10 张芬之 . 《家庭》的魅力 . 新闻出版报, 2000-08-08 11 孙琛主编 . 现代期刊编辑论丛(第 6 辑) . 黄敏忠。关于妇女期刊编辑定位思考 .1998 : 265 ~ 271 12 魏晓红 . 异彩纷呈的女性期刊 . 编辑学刊, 1998 ,( 3 ): 36 ~ 37 13 池雨花 . 《中国妇运》喜庆五十华诞 . 中国妇女报, 2001-02-19 14 胡文启,胡勋璧,吴乐平著 . 期刊出版三人谈 . 湖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12 : 151 ~ 152 , 140 , 44 ~ 49 15 高江波 . 中国妇女期刊述评(下) . 期刊研究, 1992 ,( 2 ): 20 ~ 22 16 女报编辑部 .100 期《女报》看过来一个栏目的诞生 . 女报, 1999 ,( 4 ):卷首 17 高世瑜著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 .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6-07 : 2 18 陈晓玲谋划 , 霍红主编 . 中国精英女性大论坛 21 世纪我们做女人 . 湖南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08 : 141 , 257 , 1 19 蒋文杰 . 宏观环境对期刊选题的影响及对策 . 编辑之友, 1998 ,( 5 ): 15 ~ 17 20 《知音》编辑部 . 本刊举办第二届知音新闻纪实作品大奖赛公告 . 知音, 2000 ,( 2 ): 64 21 高江波 . 从 2000 年期刊状况看发展 . 出版广角, 2001 ,( 2 ): 17 ~ 20 22 石潇纯 . 《知音》的成功对女性期刊的启示意义 . 云梦学刊, 2000 ,( 1 ): 98 ~ 99 23 《知音》编辑部 . 知音杂志社面向全国招聘编辑、记者启示。 1998 ,(): 64 24 李频著 . 期刊策划导论 . 河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01 : 58 25 周三胜 . 期刊精品栏目简论 . 出版发行研究, 2001 ,( 1 ): 55 ~ 57 26 耿成义 . 编辑主体的读者意识 . 编辑之友, 1998 ,( 3 ): 32 ~ 33 27 《知音》编辑部 . 请您当主编 . 知音, 2000 ,( 2 ): 64 28 李晓樱 . 于平实中凸显时代主旋律《知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艺术 . 出版广角, 2001 ,( 1 ): 38 ~ 41 29 余皓明 . 期刊口碑市场认同 . 编辑之友, 1996 ,( 6 ): 23 ~ 25 30 1995 IMI 消费行为与社会形态年鉴(北京卷,上海卷和广州卷)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03:99 ~ 106,94 ~ 101,90 ~ 96 31 1997-1998 IMI 消费行为与社会形态年鉴 .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12:373 ~ 381 32 1998-1999 IMI 消费行为与社会形态年鉴 .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12:519 ~ 539 33 2000 IMI 消费行为与社会形态年鉴(上)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02:622 ~ 644 34 王维钧 . 文化生活类期刊的转型 . 编辑之友, 1998 ,( 6 ): 18 ~ 21 35 周鸿飞 . 试谈期刊产业化 . 编辑之友, 1998 ,( 5 ): 18 ~ 19 36 李频 . 空白点与生长点:创刊策划的出发点 . 编辑之友, 1998 ,( 4 ): 19 ~ 21 37 张泽青 .2000 年期刊新现象 . 出版广角, 2001 ,( 1 ): 17 ~ 18 38 张泽青,于建生 . 发展生存: 21 世纪期刊展望 . 出版广角, 2001 ,( 2 ): 20 ~ 22 39 刘宁,李频 . 以人文实践实现人文贡献两位青年期刊人的思索与对话 . 出版广角, 2001 ,( 1 ): 14 ~ 16 40 刘绪乾 . 期刊繁荣之道兼议《妇女生活》的办刊实践 . 出版发行研究, 2001 ,( 3 ): 51 ~ 53 41 韩军 . 中西期刊的定位与风格 . 编辑之友, 1999 ,( 5 ): 28 ~ 30 42 《女性月刊》编辑部 . 《女性月刊》新世纪有新举措, 2001 年上半年将更名为《职业女性》 .2001 ,( 1 ):卷首 43 《幸福》编辑部 . 关于去年和今年 . 幸福, 2001 ,( 1 ):卷首 44 李频 . 期刊广告定位 . 出版发行研究, 1998 ,( 2 ): 46 ~ 47 45 谢丽华主编。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04 46 宋愚 . 关于大众普及型期刊的定位思考 . 编辑之友, 1998 ,( 5 ): 20 ~ 21 47 蔡健光主编 . 中国期刊大全 . 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6-12 48 河北省妇女问题研究会著 . 女性自我 YU 超越妇女素质论 . 河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06 49 彭波主编 . 传奇如歌《中国青年》的故事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10 50 肖黎 , 马宝珠 , 吕延涛主编 . 影响中国历史的 100 个女人 . 广东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11 51 袁亮著 . 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出版 .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11 52 吴亚平编 . 女职工劳动权益维护 . 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0-11 53 孟祥琴 . 关于妇女刊物个性化的思考 . 出版发行研究, 2000 ,( 9 ): 66 ~ 68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5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淑女活动家与给妇代会十大代表的一封信(图)
王铮 2008-10-30 07:56
中国妇联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召开,我想到了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 克拉拉 蔡特金。 1910年8月,蔡特金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建议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纺织女工要求男女平等的示威游行,将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团结各国妇女共同战斗。这项建议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赞同,克拉拉蔡特金的名字由此而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同妇女解放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被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著名的女性主义活动家,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克拉拉 蔡特金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从此,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更名三八国际妇女节,她成为了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象征。在此我给 妇代会十大写了一封信 妇代会十大代表 尊敬的同志们: 妇代会十大召开了,作为一个男性我向你们祝贺。 中国妇女,在长达 5 千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中,地位低下。 1949 年的人民革命一举改变了这种状况。妇女地位提到了,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毛泽东主席说:时代不同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最近 30 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现在全国人民正在高举旗帜,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前进。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改革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过去 30 年中,随着资本的私有化,劳资关系发生的变化,资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正在各个领域排斥劳动力相对弱的妇女。妇女的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同工不能同酬,带有歧视性的称呼打工妹成为了她们的主要就业取向,似乎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了性工作者。甚至在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各级机关,妇女的就业也受到歧视:许多女学生考上了公务员,最后被淘汰。加入 WTO 后,境外资本大量进入,就业中歧视妇女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可惜是个女的,如果是男的我们就接受了, 我们只接受男生,这是一个规定。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已经公开化、时髦化,正在制度化。 诚然,妇女体力较男性差,妇女生儿育女会影响工作。但是妇女生儿育女不正是社会的需要吗?这种社会需要的成本,需要社会共同付出。个别资本,招收妇女会影响利润最大化。每个个体资本达到的自己的最优,却破坏了社会的最优,社会实际上达不到最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经过长期斗争,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例如美国对歧视妇女就业的企业给予重罚,对公共服务机构雇佣妇女的比例作了法律规定。我国目前还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还带有许多资本主义的痕迹。由于我国的妇女解放几乎是在 1949 年一步完成的,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前 30 年,妇女得到充分解放,当时资本是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没有必要制定特殊的保护妇女就业权的法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经过 30 年的改革,特别是加入 WTO 后,境外资本家的资本来了,他们是没有社会主义原则的。开始是所谓外企排斥妇女就业,已经有大量报道提到了外资特别是台资、韩资和日资企业对妇女的排斥,后来国内私人资本也为追求利润,仿效外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竞争,国有资本也不得不选择排斥女性。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全社会一起,制止资本的错误行为。怎样达到全社会一起行动呢,就是学习美国、欧盟通过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惩罚反对妇女就业的资本和官员。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妇联组织呼吁、倡导、提议通过妇女就业的法律。 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就业权的保障,不是来自资本家的良心发现,而是来自共产主义者领导的斗争。 1889 年在 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著名共产主义者克拉拉 蔡特金,发表了题为《为了妇女解放》的专题演说,提出了妇女经济独立、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就业的观点。中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组织,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蔡特金这样的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应该是大家的旗帜,面对中国加入 WTO 的资本运行形势,为了克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某些不足,我们还是要高举蔡特金的旗帜,为保证妇女经济独立、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就业而奋斗,当然是在和谐的原则下奋斗的。 敬礼 王铮 博士 2008-10-30 19世纪末的中国妇女 1964年,中国妇女的的三个杰出人物在一起:蔡畅、邓颖超、宋庆龄 1979年的中国妇女,她们脸上充满自信 2000年代被艺术化了的《城管抓歌女》,它向这个世界叙述着什么 怕无赖捣乱,略了 2000年代,据说是扬州大学女生为就业拍摄的自我介绍照片,她的脸上充满了无奈 所有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328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三个中国容易点火的问题及其他
王铮 2008-10-26 17:42
老外随性,本来一天会,改半天了,为了完成主要议题,居然安排早上 7 : 00 开会,我慌慌张张起了床,赶到会场,会议开始了。可是自己还想睡。 这是一个加拿大驻华机构组织的中国与动荡的世界经济的讨论会。来了许多著名的学者,比我著名的,也来了许多归来的学者。人才济济,因为胡子长了,安排坐在第一排。我的学生坐第三排。 坐第一排就得发言,半天会,没有我的专题发言,就在讨论中发言,我本来想讲气候保护政策问题,可是没有机会,只能顺着前面的发言讲。我发言的大致内容如下: 刚才两位学者讲了中国社会收入不公平问题,其中谈到 2007 年 Gini 系数已经接近 0.5 ,这意味着社会处于危机前期了。我认为中国当前最容易引出火星的社会问题有三个: 第一是资源开发区开发者与当地公众的关系。中国社会长期认定,资源是公有的,至少归当地社区。现在开发主来了,在当地社区的人认为资源被白白拿走了,他们富了起来,污染留下来,第一个敌意产生了。接着当地社区的有些有创新精神的人试图也开发资源。资源开发者因为曾经想政府付过费用,所以必然用自己的保安维护资源,接着当地警方介入,在正面理由保护招商引资和权钱交易的情况下,形成公众与资产阶级和政府的对立,这就产生第二层敌意。这种快速私有化过程中缺乏对公众利益的分配,是社会矛盾的节点。在矿区,最容易爆发。瓮安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是研究生的待遇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研究生已经在绝对贫困化,他们的收入距离个城市公布的贫困限幅度越来越大。当年说杨乐、张广厚作研究生艰苦奋斗,每月工资 48.5 元,可是当时全国都基本上稳定为二级工,工资 42.8 元。当然大家想读研究生,研究生也没有想造反的。当年造反派没有几个研究生的。 1989 年春节刚过,吴邦国同志到研究生中访贫问苦,我曾经对吴邦国同志说,大学生、研究生太穷,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就会闹事。不久就出现学生示威了。现在研究生成为了穷则思变的人,这很危险。有人说应该从导师课题费中给研究生开工资,可是课题费有限,开的工资比例不能再高。中国一个课题与美国同样一个课题相比,经费要为 1 : 4~1 : 6 ,可是仪器设备是一样的价钱,办公材料也趋同,软件价格比尔盖茨在中国还卖得更高,除非你盗版。国家科研项目投入,能够用于解决研究生生活问题的不多了。看来研究生津贴主要靠国家单独的财政部拨款是不能含糊的。研究生现在是干草。哈尔滨这次事件,还好不是真大学生,如果是,可能就出事了。 第三是女性就业问题 会场的主持人,一个归来的学者,制止了我的讲话,他认为我跑题了,他可能认为女性就业不属于社会收入不公平。争执了一下,我快速表达我的观点:这种就业歧视也意味着收入歧视。对女性的歧视是容易成为导火线的,它后面接着的研究生的不满就是火药。女性在就业中一旦发生什么事就可能成为一场社会震荡的正义的正当借口。 我想他制止我有他的道理,因为女性就业与收入不公平不容易联系,而且会议更关心下一个主题:金融危机。很遗憾,他不了解中国了。于是我讲了金融危机可能影响中国就业问题。会下一个漂亮女性与我讨论这个问题,可是到底意难平,中国的学术深深地被外国关心的问题约束着 政府,你需要听听不需要归的学者发现的本土问题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454 次阅读|36 个评论
欢迎参加“妇女与科学、技术和工程论坛”
jiangnianyun17 2008-10-15 17:37
由中国科协、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联合主办的 妇女与科学、技术和工程论坛 ,将于 2008年10月16日(周四)下午2:00 在 北京文津国际酒店4层多功能厅 举行。 论坛将邀请中美两国 6位专家学者做报告: Leah Jamieson : 美国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工程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IEEE 2007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报告题目 Who Will Become an Engineer? (谁将成为工程师) 毛剑琴: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理学院教授,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报告题目中国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的一些思考 Keyana Tennant : IEEE 妇女与工程委员会总监、 IEEE 妇女与工程委员会杂志副主编,报告题目 IEEE and Women in Engineering ( IEEE 和妇女与工程 ); 韩 伟: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纳米中心高工,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报告题目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苏东林: IEEE北京分会执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报告题目射频与电磁兼容研究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暂定) 宋罗兰: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报告题目微软亚洲研究院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暂定)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注: 文津国际酒店地址: 北京 海淀区 清华科技园,电话:62525566,乘307、319、331、355、375、438、627、743、656和731等公共汽车,在清华园 下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欢迎参加“妇女与科学、技术和工程论坛”
jiangnianyun 2008-10-15 17:34
由中国科协、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联合主办的 妇女与科学、技术和工程论坛 ,将于 2008年10月16日(周四)下午2:00 在 北京文津国际酒店4层多功能厅 举行。 论坛将邀请中美两国 6位专家学者做报告: Leah Jamieson : 美国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工程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IEEE 2007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报告题目 Who Will Become an Engineer? (谁将成为工程师) 毛剑琴: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理学院教授,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报告题目中国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的一些思考 Keyana Tennant : IEEE 妇女与工程委员会总监、 IEEE 妇女与工程委员会杂志副主编,报告题目 IEEE and Women in Engineering ( IEEE 和妇女与工程 ); 韩 伟: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纳米中心高工,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报告题目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苏东林: IEEE北京分会执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报告题目射频与电磁兼容研究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暂定) 宋罗兰: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报告题目微软亚洲研究院现状及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暂定)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注: 文津国际酒店地址: 北京 海淀区 清华科技园,电话:62525566,乘307、319、331、355、375、438、627、743、656和731等公共汽车,在清华园 下车。
个人分类: 传播:格物时报|3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博士婚姻难的真正原因及其隐藏的社会问题 中
王铮 2008-10-8 17:58
谁是小龙女? 在流行的女博士的评价中有人使用了金庸小说事物丑化女博士。所谓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这是一种文字游戏。许多男人把小龙女作为自己的梦中情人,为什么?你看小龙女有很多优点,男人希望的优点。漂亮、永远年青、聪明、文静、经济上独立而且还可以抚养自己的情郎杨过,事业上可以帮助自己,对情郎在外面找个媳妇儿、小妹妹之类没有任何怨言。他们没有看到正是小龙女没有自己的追求并且不通事理,引来了情花谷的劫难。正面的东西,现在的专科生能达到吗?漂亮的不一定是专科生,永远年青是永远不可能的。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一个女孩子考不上本科,或是智商不高,或者没心事读书,不安心读书,在当前这个商业社会中是不可能文静的。所以专科生的聪明、文静是靠不住的。当前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专科生除非有万贯家财,不然,经济上独立而且还可以抚养自己的情郎也是痴心妄想,以专科的知识帮助情郎做个小生意行,作大了不行,要不 MBA 卖给谁?小龙女决不可能是专科生。实际上小龙女学艺多年,多多少少有些不明世理,独立闯荡江湖不行,与人合作双剑合璧行,这些特点与前面加起来,小龙女符合硕士研究生特点。那么女博士是什么?是圣姑任盈盈。女博士聪明、有独立工作能力、有自己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必要时有组织能力,知识丰富武功高,由于长期在学问世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气质优雅,有点好为人师冒充婆婆,对于她成功的嫉妒有人称她为魔教,她被妖魔化,这些不正是女博士特点吗?专科生受教育不多,没有导师支持,自己的事业主要考自己闯荡,社会适应力强,闯荡初年人幼稚容易被帅哥欺骗而变得嫉恶如仇,这正是李莫愁特点。至于灭绝师太,有那么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意志,受教育不多,关心接班人成长,坚守组织秘密,实在不像受过普通学位教育的。 为什么女博士实际上嫁得好 女博士实际上是任盈盈。生物学家陆女博士 说:我认识很多女博士,不是找个了博士老公,就是找了个大款、老总。所以我印象中好像女博士都嫁的很好,远远好于女性婚姻平均值。难道我的样本是 biased ?她的样本应该是无偏的,因为女博士或者不嫁,但是决不会轻易嫁。任盈盈这种女性应该是成功男士的选择。一个成功男士如果要选择自己的感情归属,当然他需要一个智商高、有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感情专一、知识丰富 武功高的配偶。所以任盈盈嫁得好,女博士也嫁得好。女博士嫁了成功男士后,一般会发挥自己的武功高的作用,帮助男士,把事业发扬光大,这样女博士进一步把丈夫塑造为专家、老总和社会成功人士,女博士与成功男性是互动的。小说中,令狐冲成功了,他在任盈盈帮助下成为了真正的武林盟主,虽然他笑傲江湖。一个男人当他笑傲江湖时,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女博士水平的才能理解他,支持他、辅助他。所以统计观察,女博士一般都嫁得好。当然男士感情是否专一那是从这个观察得不到的结果。不过恕我直说,通常容貌一般的女博士,大约就会与博士老公厮守一生,像我太太,没有发迹的希望。漂亮的女博士,学术上疲劳了,有可能换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大款 、中层官僚,这是社会的资本作用,由不得人的,男博士得不到她们的爱应该感到心安理得;不过这样的女博士也与本科生、专科生依附大款、官僚不同,这时的女博士是有独立地位的除非他们成为官员情妇陷入经济犯罪,被绑架了。诚然,成功男性在当前这个社会可能会找专科生做个情人,当专科生不在是小龙女出道时的年龄,进而进入师姐的岁数,她就会被当作李莫愁处理掉。一般来说成功人士或者智商高、或者有经验,或者兼而有之,在面对成功路上没完没了的挑战时,他们很可能倾向于选择具有任盈盈特征的女博士作伴侣的,貌相、年龄会退位。除非他们鬼迷心窍。这就解释了陆生物学家的发现。 为什么优秀女硕士应该争取成为女博士 写到这里大约可以发现,一个女硕士成为女博士可以在事业上更为成功,也可能在社会竞争维持更好婚姻。更重要的是,当前社会,发展快速,当我们的经济制度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退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社会在资本主义化女博士婚姻难与中国的社会危机,社会重组激烈。一个女性只有使得自己更为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女研究生在完成硕士学位后,她已经像小龙女具有了与人合作获得成功的能力,如果她准备像小龙女和自己的过儿过过小日子,并且忍受过儿成功后碰到郭襄这样的小妹妹的事时,大可不必攻读博士学位,回终南山生儿育女若干年后有个后代出来帮助别人完成自己当年抗击元军的志向吧。如果她感到自己如程英资质不高,不适应学术研究或者没有整合能力,大可走另一条发展路线。但是如你是优秀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你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独立地位和气质。独立地位使得任盈盈不为东方不败左右,使得她在陷入困境时有一帮江湖人士救援。独立地位也使得女博士有自己的事业不怕未来的工作风险和家庭风险。回到女人的位置看,女性的美丽往往是一时间的,天生的,但是气质却是永远的,读书读出来的。随着岁月的推演,美丽会消退,但是一个女博士的气质会成长。一个女孩,硕士毕业了,最危险的是否定过去的一切,与过去的导师和师兄弟一刀两断,对忿恨的心情对待过去,这是梅超风的路线。张纪中的梅超风很美丽,以至于金庸看了要让黄药师对她有点动心,可是性格决定命运,梅超风是一个悲剧人物。许多女孩喜欢赵敏,赵敏实际上是男人的理想,出身高贵,聪明伶俐,为了情人可以放弃事业、背叛民族、背叛父兄,这就是一个女宋青书。这样的女人对自己是危险的:一旦张无忌感情变异,她就什么都没有了。当然要成为任盈盈,需要天分,更需要像任盈盈一样有爱心,如果你是一个有天分有爱心的女硕士还有一定的野心,而且你不想成为梅超风,你就应该按任盈盈方向发展,成为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博士。不然就锻炼自己心如止水,做一个小龙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8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女博士婚姻难的真正原因及其隐藏的社会问题 上
王铮 2008-10-8 07:50
刘进平先生点燃了讨论女博士婚姻难的火,并希望我就女博士婚姻难问题发个言。作为一个博导,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 女博士婚姻难的发生过程 设想有两个人口集团,一个是女博士,一个是男博士,他们的人数分布为 NW, NM ,另外还存在男女硕士、男女学士和普通集团,中国总人口男多于女,所以至少普通男集团人数多于普通女集团。 在男博士要结婚,他可以在女博士、女硕士、女学士和普通女集团中寻找。男博士找配偶时,需要考虑女性年龄、貌相、经济收入和其他社会约束。首先是年龄,由于教育完成有一个过程与非女博士集团人员一定在年龄上比女博士集团人员年青,女博士先输了一局。再看貌相,我们将会证明这样的引理,从平均水平上看,女博士没有女硕士漂亮。这样女博士有输了一局。现在是经济收入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也将证明引理女博士收入偏低。现在其他社会约束,如早期感情、社会荣誉、家庭地位,这里不妨设女博士优于非博士集团,在连输三局的情况下,除非男博士对对此有强烈的社会偏好,不然男博士一般不找女博士作配偶。结果男博士选择女硕士,男硕士选择女学士,男学士选择普通女。这就导致本来男性偏多的普通男集团男性过剩,而由于学识、经济收入的差距,女博士几乎不会找普通男,这样出现了女博士婚姻难。进一步讲, NMNW ,结果女博士找不到配偶,普通男特别是普通农村男普遍找不到配偶,社会问题发生。 三个引理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引用了三个引理,女博士貌相平均没有女硕士漂亮,女博士收入偏低,女博士数趋向大于男博士数。现在我们来证明它们。 首先说引理 1 和 3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快,随着物价的快速上升,特别是房价高涨,绝大多数人家旧有的家庭积累很快消费干净。国家配给研究生的收入硕士 230 元,博士 260 元,远远低于社会救济线,所以一般家庭供养研究生是困难的,因而,研究生毕业习惯于选择就业。在就业市场,我国经过 30 年改革,资本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资本的根本目标是获得利润,资本购买的是劳动力。对于硕士劳动力,由于女性婚后会怀孕生子,资本的利润因而会局部受损,因此资本将选择男性优先就业。对于女性来说,由于人的爱美本性,更由于资本主义的生活糜烂,资本家倾向选择漂亮有一定学识女硕士作为员工,结果女性硕士比男性硕士更难找到工作,导致了更多女性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也导致了女博士貌相平均水平降低。引理 1 , 3 ,证毕。 现在来看引理 2 。在最近的 10 年中,中国工资制度发生了极大变化,随着国外资本的进入,西方企业工资高,国有企业在社会没有对资本有效约束的情况下倾向与多发工资,因此许多企业工资提高,所以白领阶级收入一般高于科研教学知识分子。与企业白领相比,科研教学知识分子自由支配时间大于企业白领。但是另外一个女性集团同时具有工资高、自由时间多的优势。这个集团就是女公务员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教师工资要高于同等水平的公务员,实际上考虑各种补贴,公务员工资高于教师和研究人员,在考虑到腐败的条件下,公务员有灰色收入,女科研教学知识分子的收入就更低。因此女博士收入普遍偏低。这当然是科研教学知识分子普遍偏低的结果。近年来,国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知识分子队伍混入许许多多冒牌货,科研教学知识分子人数太多,解决困难。政府针对这个困难想对科研教学知识分子分等定级。谁料想,广大科研教学知识分子急功近利,群起攻之,尤其是冒牌知识分子嚣张尘上,政府为了平息不满,虚晃一刀,原来提出的福利构想取消(除院士外),让你们知识分子与狗要狗。本来,随着年龄推移,二级教授退休,三级可以晋升二级,最后知识分子经济收入局部提高,现在又冻结了。这个先按下不提。女博士收入低是科研教学知识分子收入低的普遍表现。 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没有受到社会节制 三个引理成立的基础基本上都是资本的利润选择和社会的腐败,而社会的腐败实际上是资本为了获得更大利润的对社会的一种腐蚀;资本通过行贿可获得超额利润,导致社会腐败。企业担心的,妇女生育问题,是资本完全抛弃社会责任的结果,本来妇女为社会继续的生育付出,也是一种劳动,受益者是社会,企业作为社会一个团体,完全有责任承担,可是对利润的无节制追求,资本把责任推给了社会,只想从社会从获益。实际上,资本的最终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和摩擦,降低了社会中效益,也通过交易成本的加大,损害的资本利益。 对于资本的这种猖獗和愚笨,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克服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解决妇女的就业问题。法律考虑女性生儿育女是一种为社会的付出,负责任地规定了对妇女就业权利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同时国家拿出一部分税收解决妇女特别是带有孩子的妇女经济问题。这样女博士的权利得到保护,她们的经济地位高,收入不偏低,美丽的女硕士也可能选择女博士,女博士群体貌相水平提高。由于女博士普遍气质高于女硕士,对于喜欢高雅的男硕士来说,当然会放弃女硕士的唯一优势年龄低而追求女博士。这就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女博士不存在婚姻难问题的原因。 待续内容 谁是小龙女? 为什么女博士实际上嫁得好 为什么优秀女硕士应该争取成为女博士 女博士婚姻难与中国的社会危机 政府该怎么办? 女博士该怎么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1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真正的女人江冬秀
王铮 2008-10-5 17:46
【按】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发表后,有个网友说王铮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自己感到还不配。因为我是借题发挥,想呼吁人民代表就妇女就业问题提出议案。我这里转载一个自称毛泽东思想哺育的女权主义者的文章,原来的题目叫《真正的女人 江冬秀》,题目我改了,用了文章里的一句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与前一篇呼应,也有点哗众取宠,取的宠就是希望大家看看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讨论女性就业问题 。我们总不能让社会演化到象江冬秀需要用生命抗争才能维护自己生存权时才关注女性吧。 今天我的学生夫妻就妇女就业问题专门拜访了我,本来应该让他们好好讲讲自己的意见,好为人师的毛病,我自己把着讲了。惭愧。 真正的女人江冬秀 时下的文化,都为胡适先生惋惜,那么个糟糠的妻,江冬秀,小脚,胖子,不仅没有留过洋,连鸡蛋大的字也不识一斗,这么就让胡大师守一辈子?于是有许多江冬秀悍妇的故事。诸如中科院博士写的: 胡适也打算与妻子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吓得胡适立刻偃旗息鼓,落荒而逃。 故事写得栩栩如生,博士可能当时在场。可是这个博士想过没有?如果胡适情变了,江冬秀怎么办?两个孩子怎么办?在当时那个社会,这个女人永远被遗弃了,她没有社会能力,只有带着两个孩子守着几亩地等土地改革划一个地主婆?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陈独秀的儿子少年时代的命运就是这两个孩子的榜样。一个男人,你既然与女人做了爱生了孩子,你就要负责。江冬秀应该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你胡适不是文化名人吗?社会给了你很高的待遇,你就的作社会的榜样。江冬秀以死相威胁显得不够费厄泼赖,不过不这样江冬秀还有怎么办法?上法庭?在一个没有女权的社会,江冬秀会输得一干二净,回来也只有等待死亡,与其让人逼死,不如一刀下去,自己了断。壮哉,江冬秀! 有一些人喜欢将鲁迅与胡适比,把江冬秀与朱安比,贬低前者。其实鲁迅与朱安是没有孩子,朱安没有孩子,也就没有母爱鼓舞这她去拼命。鲁迅也相对负责,没有与朱安生孩子。在旧道德方面,许广平始终守着妾的地位,只承认自己与鲁迅同居,不是鲁迅夫人。韦莲司、曹诚英做得到吗?凡此种种,江冬秀不拿生命抗争行吗?江冬秀向男人世界宣布:做爱了,你就得负责! 最近看了李小文院士的博客,他评价说:江冬秀可能极富中国传统女性的智慧,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毕竟是院士,看法就是高人一等。李院士介绍说: 据胡适日记,有一天胡夫人正打麻将,偶然到客厅。发现落地窗帘后躲了一个人,吓了一大跳。但已经照面,胡夫人临危不乱。客客气气请他快走,还颠着小脚去开门送客。 这与《悲惨世界》里神父莫里哀是同等的高尚。蒋介石赞扬胡适是新思想的先锋,旧道德的模范,胡适的人品应该是受到夫人感染和教诲的。何以见得,李院士还介绍了个故事, 1938 年在美国当大使胡适接到了江冬秀写的白字连篇信: 你现在好比他们教你进虎口,就要说假话。你在大会上说老实话,你就是坏人了。我劝你早日下台罢,免受他们这一班没有信用的人加你的罪,何苦呢 ? 江冬秀在政治上教诲这胡适。胡适一生追求民主、自由,不贪图荣华富贵,与夫人谆谆教诲 早日下台罢 不无关系吧。一个男人有这样的女人提醒着,是这个男人的幸福。时下的男人,发了财的,找个情人,完全不要社会责任,只知道敛财,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肿瘤;当了官的,找一个色艺双馨的情人一起策划着受贿、投机,现在党中央把情人受贿也列入了干部的犯罪范围,这是正确。。 胡适有江冬秀这样的妻子,是幸福的,是前世修的福分。时下这些心里痒痒的文人、科学家们,江冬秀是下不得堂的。 原帖: http://hexun.com/xuefenglianhua/default.html 对了,一个北京大学老人告诉我:李大钊先生也是守着旧式妻子的道德模范,而且李夫人吸食鸦片,李大钊先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7306 次阅读|8 个评论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王铮 2008-10-4 23:38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是正在 BTV-1 热播的电视剧,今天,我把手中的书稿写完了,感到累,看到这部电视剧居然有两个我知道的演员,赵薇和潘虹,也就看将了起来。 在电视剧里,赵薇演的女主角叫雨薇,是一个社会杂志的主编,知识分子出生的白领。潘虹是他的妈妈。 看了两集电视剧,我决定不看了,因为电视剧所宣扬的是女性的依附。在电视剧中,赵薇演的雨薇爱上了自己的上司,一个叫霍然的,霍然是有妇之夫,妻子是董事长的妹妹,叫之涵,妻告诉我演员叫秦海璐。这集电视剧正好是个戏剧高潮。雨薇与霍然的萌芽私情暴露了,雨薇要求霍然说我爱你,霍然没有说,雨薇再要求一次,霍然还是没有说。我们的女主角,当年女权主义者的小燕子化生雨薇就去自杀了。当然剧作家没有让她死,不然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了。霍然的妻子殷之涵,费尽心机让霍然爱自己,她承诺辞去工作在家照顾丈夫,承诺为你生个孩子而不是让我们生个孩子。整个电视剧为霍然的行为辩护着。雨薇的未婚夫, 大学同学余恒毅 ,穿了一件绿衣服,在知道雨薇变心而且追求有妇之夫未遂进而自杀未遂后,心甘情愿地照顾雨薇,用传统中国话说叫王八蛋,他继续爱着、护理着雨薇,雨薇与别人拥抱但是不与他拥抱。这个甘当王八蛋的显然是个下层,因为霍然、雨薇都有自己的汽车,他去医院照顾雨薇只能打出租车。青绿色的大众出租车,故事应该发生在上海,上海人是很迷信青绿色的大众出租车的。妻告诉我,后来雨薇有了霍然的孩子,霍然不知道,陪着之涵到美国去了。我说怎么不知道呢?难道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自己与情人做了爱就不会再问一句? 整个电视剧给我一种把心剁碎的感觉。故事里的雨薇,剧作家歌颂的对象,怎么就没有一点独立精神,她把生命依附到了一个有妇之夫而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身上,却让爱自己的人当王八蛋。剧作家想宣传她是独立的女性,可是独立的女性就是不顾尊严不顾社会责任和家庭业务去要求有妇之夫说我爱你的吗?作品把霍然的妻子描绘为一个有心计的女人,她千方百计要留住丈夫,她要作的是为你生个孩子,难道生的孩子不也是自己的吗?在失败时她要偷情报复,可是剧作家没有让她偷成。剧作家喜欢让男主角偷,舍不得他的妻子偷,一种常见的男子汉心理。整个作品告诉我们,女人应该或者说只可能为男人活着,当然不是为上医院要打的普通人 余恒毅活着,余恒毅是用来为美女共患难的,美女 为发了财的总经理级别的霍然活着,为他生孩子,与有钱人同欢乐。女人这样活着是幸福的。 这个故事部分是生活的现实,部分可能是剧作家的理想。仅仅部分是生活现实我就已经心碎,怎么我们的社会发展,女性越来越陷入依附的地位,越来越乐于依附男性?回忆起来, 10 年前的女性,女性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独立的的人格。 17 年前流行的电视剧《渴望》,女主角是作为能够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出现的,它一下打动了当时的国民。 17 年过去了,中国开奥运会了,为什么会出现女性地位的丧失?答案很明确,因为我们社会中资本的力量在发挥作用,资本总是想榨取更多的利润,女性体力不如男性,女性存在孕育哺乳期影响了资本的利润榨取,资本因此不愿意雇佣女性。面对这种资本胡作非为导致的就业压力,女性部分丧失了生存能力,电视剧揭发她们只能有两个选择:或者依附男性,低档次的做个二奶、三奶,高档次的如雨薇作个有妇之夫的情人或者如之涵做个弃妇,为他生个孩子,然后退回到母系社会,当个单身母亲;另一条路是努力学习获得更高学位。可惜在扩招以后学位优势不存在了,女博士出现了婚姻难,低学历男青年出现难婚姻。我与一个人口学家讨论过,这是社会动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今天,任由资本只知道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发展,女性的地位只会越来越低,资本只会顾及自己的个体的可见期间的利益,如马克思说的他会为利润而疯狂,因而这个问题将带来的社会冲击比山西垮坝、三鹿奶粉带来更严重。恩格斯早就论述过,资本主义制度是毁坏婚姻、压迫女性的罪恶之源。 面对女性权力的丧失,只有国家才能有力量阻止,国家之所以要存在一个原因就是需要它协调个利益群体关系,维护社会总体的长期利益,限制资本疯狂,不让资本专政。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种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制定了各种各样保护女性的法律,在这些法律中,保护女性就业是首要的。许多国家规定企业和公共部门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女性,这是一个女性的根本保障。目前在我国,仍然没有这样的法律,而我国坚持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利益放在优先地位的国家,既然如此,岂容忍资本猖狂到了通过剥夺女性就业权来剥夺女性人权和社会地位的地步呢?我们的各级人大政协,有许多女代表、女委员,应该提出保障女性就业的议案,不要去搞通常小学生学繁体字的提案了,该代表女同胞利益提出保障女性就业法案了,不然你们真是无知少女了。那些天天忙着要人权反政府的,你们看到女性的人权被资本剥夺了吗?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曾经通过法律保障女性就业促进了社会安定,曾经通过保障女性权力爱过我们这些需要安定团结的黎民百姓。谢谢你曾经爱过我,祖国啊,妈妈。妈妈,希望你再爱我一次,不在为了 GDP ,而是为了社会公平这正义,通过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并且认真执行。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660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勇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位女企业家的自述
suqing1961 2007-8-30 13:29
旧作: 发表于 1995 年 4 月 3 日《 中国科学报》 边振伦,女, 60 岁,北京振涛国际钛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首 都女 教授联谊会会员、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代表团代表。 我 1935 年 3 月出生于河北唐山一个穷苦的铁路工人家庭,是在日冠铁蹄蹂躏下的华北大地上长大的。小时候,由于家庭贫穷,我身体非常虚弱,直到 3 岁才能走路。长大后我常常想,一个民族要自立,首先得国家强大;一个人要自立,首先得身体强壮。上中学后,我就开始坚持每天 3 个小时锻炼,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以此来强壮自己的身体,磨练自己的意志。初中毕业时,我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并荣获唐山市女子 100 米 赛跑冠军。健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为我 50 多岁以后下海搞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4 年 5 月,为研制出一条大型金属玻璃幕墙离子镀膜生产线,我带领研究人员和一线骨干苦战 3 个月,完成了常规下需要 10 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按时为客户提供了生产线,并顺利投产,创造产值数百万元,受到了客户的好评并获 3 万元的奖励。这期间,我经常晚上只睡几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和外商谈判时也一样,为了思考对策,把对手的商业轨道纳入自己设计的经营思路中来,我常常 24 小时不睡觉,困了,就喝一两杯咖啡提提神。强壮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已成为我在商场上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 我认为,妇女要成材,在事业上要有所成就,同样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需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从小我就敬佩和仰慕那些为了大众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还在中学时,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立下了志愿,要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 1955 年,我考进北京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除了学好功课外,我还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力争多为大家做一些事情。后来,我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并被选为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学毕业后,我留校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历任校团委宣传部长、系团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总是不停地追求进步,追求创新,追求超越。改革开放以后,广阔的市场经济又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地好机会。 1988 年,我离开高等院校走进了商海,加入了我先生创办的北京长城钛金(集团)公司,并出任北京振涛国际钛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所谓钛金,就是金属钛在特定的电真空物理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超硬、耐磨、耐腐蚀、色泽酷似黄金的高级薄膜新物质。我先生发明、开发、推广的等离子加速器法离子镀膜装置,将钛金装饰于建筑、家具等物品,不仅雍容华贵,而且金碧辉煌。目前,这项技术还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并已成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为了打开公司的局面,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世界,我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那一套成功的方法,运用到了公司的管理当中,在员工中强调为国争光,强调团结合作和荣誉感,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上任的第二年,公司的年产值就摆脱了总是在五六百万元间徘徊的局面,一举突破了 1000 万元大关。 1994 年,我们公司的年产值达到了 4000 万元,外销产品达到 200 万美元,并开发了新的产品,出现了一个非常喜人的局面。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 家鲁迅 先生说过,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出来了。我非常喜欢这句名言。从群体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共同点;从个体来看,我们每个人又有不少不同点。我认为每一个人不同于他人之处,也许正好就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不少人认为,在商战中要想取得胜利,就得心狠手辣。而我恰恰认为,诚实、信任、友谊才是成功的奥秘所在。 1991 年隆冬的一个傍晚,我的一位台湾客户匆匆来京向我求助,原来他正陷于一桩生意大案中,而此时一个关键的搭桥人找不到了,希望我帮助他第二天早上找到。这位搭桥人是从俄罗斯路经北京的,在京无户口、无单位、无住房,只知道姓名和曾经学习过的学校。当时,处于一种为他人解难的心理,我没有半点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下来了。但我很快发现,按这两个线索在北京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为了解人所难,我根据这两条线索,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在第二天凌晨找到了搭桥人,并安排他们见了面。这位台商从搭桥人那里得知我找人的艰难过程后,激动地对我说: 边 女士!你是一位真正的朋友。在我们的谈判中,可以说你的为人征服了我。除这笔生意成交外,我还要追加给你一笔 250 万美元的生意。此时此刻,我劳累了一夜的身心,得到了无比的宽慰。这里不仅有商业上成功的喜悦,更有情感上的满足。 做女人难,做一名女企业家就更难。女企业家不仅要忍受诸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观念的压力,更要接受商海中惊涛骇浪的挑战。但女企业家,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女人思维细腻,感觉敏锐,逻辑判断能力强,在公关和经营等方面远远优于男性。女人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温柔体贴,以及浓厚的人情味,常常在生意场上起着意想不到的取胜作用。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商客户在一家五星级的饭店请我们的客,当时外商带了一瓶 XO 酒入席,这种酒一般商店只卖 800 元左右一瓶,而饭店则卖 3000 元一瓶,服务小姐按规定要收外商自带 XO 酒 1500 元的开瓶费。我觉得这太宰人了,于是对服务小姐说:这酒我们不喝了,给我们来几听可乐吧!由于可乐和 XO 酒颜色很接近,趁服务小姐不注意时,我把客人酒杯里的可乐全换成了 XO 酒。一餐饭下来,我为外商节省了近 4000 元钱。事后,这位外商敬佩地对我说: 边 女士!你很机智,很灵活,很体贴,也很富有人情味。你是一位好女人,也是一位好商人。我愿意长期和你打交道,与贵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系。 目前,我们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远销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4 年,集团公司有幸被评为全国科技之光优秀企业称号。 或许是当过运动员的缘故,尽管我已年近花甲,但一点也不喜欢太极拳这一老人运动,而是天生爱赛跑,尤其是 100 米 赛跑 .。 在短短的十几秒里,参赛者 相互之间立马就能决出胜负输赢,那是多么刺激和激动人心啊!站在起跑线上,随着一声号令,你会在一瞬间产生出强大的爆发力。商场如同竞技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怠懈和疏忽,都会导致落后和失败。我们钛金公司只有不断地加油,不断地研制出新的产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费元春:中国妇女五百杰代表
suqing1961 2007-8-27 13:34
旧作:发表于 《中国兵工》 1995 年第 9 期 1994 年 3 月 3 日 ,钓鱼台国宾馆。费元春教授作为中国妇女 500 杰代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出席了大型书籍《中国妇女 500 杰》首发式,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将这一新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费教授也成为记者们追逐的对象。 潜心于微波与雷达技术研究 50 岁出头的费元春教授,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自 1960 年大学毕业至今,她一直潜心于微波和雷达技术研究,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硕果累累: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完成 30 余项研究课题,共获国家发明奖三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8 项、发明专利 2 项 。她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装备部队,更多地被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和生产单位,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0 年代,我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研制工作正值关键时刻,此时,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费元春,正受文革的冲击,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别人忙着抓革命,她则冒着走白专道路的风险促生产。在这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她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种雷达的天馈系统及接收机的研制工作,满足了国防预警的需要。 70 年代,她攻下了舰载全相参、捷变频雷达研制中的微波频标难题。她承担了设计、研制 S 波段微波晶体管压控振荡器和高稳定本振源的任务。当时,该波段的晶体管国内正处于起步研制阶段,发达国家也把它列为向我国禁运的行列,无论是仪器设备、测试手段,还是工艺手段,都不具备条件,研制工作可谓困难重重。费元春率领课题组全体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几经艰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并使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我国雷达抗干扰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在科研工作中费教授带头不拿加班费,不要研制酬金,并用近几年时间里用节余下的 50 多万元人民币购置了一批新仪器和新设备,改善了研制条件,建立和发展了微波电路实验室。 90 年代,她继续追踪微波与雷达技术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 5 个大型研究课题,科研总经费达到 100 多万元人民币,并在 X 波段高稳定本振源、 X 波段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及其 CAD 等研究项目中,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新成果。为表彰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就,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授予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三八劳动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谈及她科研工作的动力时, 费 教授的表达十分朴素:我们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工作,就是要打破外国的封锁,缩短我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争一口气,为建立起祖国强大的国防而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 作为女性,在事业、母亲、妻子多副担子重压下,费元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加倍的艰辛。在她主持的每个重大科研课题后面,几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和辛酸的插曲。 第一个孩子出生,正是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此时,费元春虽然也受到冲击,但为使她负责的相控阵雷达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加工不拖整个研究工作的后腿,她给两个月的孩子断奶,孩子不到 6 个月就送到四川老家托人照管,自己整天埋在实验室里计算、设计,泡在车间里和工人师傅一道加工。 1969 年,当相控阵 16 单元线阵调试工作进入紧张阶段,正值她怀上第二个孩子,为了保证科研进度,她每天挺着大肚子爬上 5 层楼顶,进行天线的调整测试,临产的前一天她还坚持工作在楼顶的平台上。雷达天线辐射出的大功率电磁波,直接伤害了母体中的孩子,孩子刚满 10 个月就不幸夭折。作为母亲,费元春第一次经历了人生的悲痛。 多少年来,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费元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怎样保持天平的平衡。丈夫是一名军人,和她一样也是一名国防战线上的教学、科研人员,紧张的科研工作使他们无法精心照料两个儿子。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在幼儿园,阿姨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费元春的孩子总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稍长大后,儿子一旦做错了事受到母亲的责怪,就会委屈地数落母亲对他们小时候照料不周的一个个事例。此时,费元春的心像被针扎了一般,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费元春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单调,住宅实验室总是重复着一条简单的直线。 30 多年来,为了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她在这条直线上往来奔波,把生命的法码重重地投在了醉心的事业那一端实验室。星期天和节假日对她已成为陌生的名词。 1992 年,她从住了十几年的房子里搬进新居时,前来帮忙的研究生从衣柜里翻出了一摞童装。原来,这还是儿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由于工作繁忙,费元春夫妇竟然十几年没有整理过这个衣柜,十几年前存放的衣服现在仍然保持当年的摆放位置。研究生见后,感叹不已,敬佩不已。 研究生的严师慈母 电子工程系是北京理工大学最热门的系,每年报考的研究生非常多,可并非每位导师的门下都会有许多学生来报考。每一个研究生心里都有着自己选择导师的标准,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不仅希望导师学术造诣精深,更希望导师有着高尚的品德,在各个方面得到导师的培养和熏陶。 做 费 教授的研究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研究生这句肺腑之言,表明了 费元春 教授就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导师。确实,每年报考她的研究生数量在系里几乎总是名列前茅。 费 教授也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向她的研究生们表明:你们的选择是对的! 费 教授对她的研究生要求是严格的。她要求研究生认真记录每一个枯燥的实验数据,爱惜和维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每次实验做完后都必须清扫现场,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细致的科学作风。审查毕业论文,每一个错误的数据都难以躲过她那双锐利的眼睛,字迹潦草她也会一个个订正。在她的严格要求下,研究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也正是在这样严格的指导下,她的研究生们很快就都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还有 4 位研究生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奖。 作为女性, 费 教授对研究生又时常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她把十几年来欠儿子们的那份情和爱,全部又灌注到了她的研究生身上。研究生病了,她问寒问暖,解囊相助;毕业分配时,她为那些朋友在外地的研究生出谋划策,四处奔波,为避免研究生新的两地分居操心费力。 费 教授的胸怀是博大的,她甘愿做研究生的人梯,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她总是把研究生的名字放在第一位置上,充分肯定研究生的劳动成果,为他们的成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一位外系的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遇到困难,希望 费 教授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她毫不迟疑,像对待自己的研究生一样,精心辅导,耐心指点,使得这位研究生很快攻克了难题,圆满地完成了学业。目前,在读 费 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有 10 名,全校的最高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的系里获得者,已经连续好几年被 费 教授的研究生承包了,研究生们为有这样好的导师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半个世纪, 费元春 教授深深地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如今,这位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微波与雷达技术专家,又瞄准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课题新型微波、毫米波器件 HEMT 、 HBT 在雷达中的应用研究、高稳定、高精度频率源研究、低噪声接收模块系列化研究,开始了新的科研攀登。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称为“先生”的女教授
suqing1961 2007-8-22 13:32
旧作: 发表于 1993年 4 月20日《光明日报》第6版 先生,一般表示有学问的人或特指男士。但在北京理工大学,上至校长下至研究生,却对身为女性的陈福梅教授不约而同地称为陈先生。这其中除了间接表达出陈教授不让须眉的个性外,更多地则是透出了人们对这位女学者的深深敬意。 作为我国爆炸与安全技术专业的主要创始人,陈先生的一生与她所从事的专业一样轰轰烈烈、光彩耀目。整日与雷管、炸药打交道,这样的工作本该由胆子大的先生们来干。陈福梅却凭着她的学识和胆识,闯进了这个充满危险的领域,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了《火工品设计》、《火工品工艺学》、《雷管性能》等学术著作,以及多种译著。 五十年代初,这位浙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自荐来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筹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火工品专业及其实验室。在她的带领下,教师们艰苦创业,专业规模不断发展,成为我国该领域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该专业实验室继而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丰硕的成果、坚忍不拔的品格,不仅奠定了陈福梅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赢得了同行们赠予她的先生这一敬称。 自古以来,先生的职责无外乎传道、授业、解惑。年逾古稀的陈先生,在四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专门人才。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她先后招收培养了 8 名博士生、 10 名硕士生。著名的青年学者冯长根教授,大学期间得到过陈先生的精心指导,他曾激动地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陈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那是在我考上研究生刚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陈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小冯,你可千万不能骄傲啊!尽管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你是优秀的,但不见得是全校最优秀的;即使成为全校最优秀的,你也应该和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比;哪怕有一天你成了我们这一领域最优秀的学者,那也只能代表你这个领域、这个时代。我们永远也没有理由骄傲啊! 陈 先生是学校仅有的两位女博士生导师之一。她认为,学生超过先生是理所当然的,研究生如果不能在某个方向上突破导师的成果,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研究生。在她的鼓励下,博士生们都选择了难度大、国内尚属起步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还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对学生,陈先生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研究生大都结婚成家,生活比较清苦,陈先生除了教育学生要胸怀大志,不要计较眼前利益外,还尽量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研究生的家属孩子来京,她就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拉家常,问寒问暖。一次,有位博士生患病卧床,陈先生天天让人把营养品送到他的床头。平时严厉的陈教授,此时已由先生变成慈爱的母亲。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