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宁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寻根溯源 1—宁陕齿突蟾模式产地探究
热度 1 李丕鹏 2012-2-24 22:50
寻根溯源 1—宁陕齿突蟾模式产地探究
寻根溯源 1 —宁陕齿突蟾模式产地探究 文、摄影:李丕鹏 2005 年 4 月 12 日 上午,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赶到西安,来不及欣赏故乡飞速发展的城市风貌,顾不上回家拜见父母乡亲。因为,我要陪同吴贯夫先生去秦岭采集标本。久闻吴老有着数十年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有我国两栖动物野外采集 No. one 之美誉。这次我能亲眼目睹其野外工作风采,不仅是我虚心学习求教和获得言传身教的绝佳机会,也是我开始寻根求源——两栖动物模式产地探究的第一站。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不由自主地期盼着能早一刻见到吴老。 …… 吴老穿着随身携带的高腰雨靴,第一个走到河边,踏入水中,弯腰下去轻轻翻起河边水流中的石块,然后用双手在水中摸索起来,很快就摸到一个山溪鲵的幼体。真可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吴老抓到一个标本,极大的振奋了我们的斗志,大家雀跃而起,投入采集中。这里就是宁陕齿突蟾的模式产地,根据我 80 年代以来在这里的野外工作经验,这里还分布有大鲵、太白山溪鲵、秦巴北鲵、中国林蛙、华西大蟾蜍、隆肛蛙和秦岭雨蛙,这些可都是我国特有两栖动物。当然这里也有闻名世界的大熊猫(秦岭亚种)、金丝猴和羚牛等重点保护动物,地方政府 2001 年建立了宁陕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今天很凑巧正好是保护区建立四周年,看来我们和这里的动物保护很有缘份阿。我将这些告诉大家,大家都觉得这里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好地点,难怪西安高校的生物学和林学实习基地和我国的一个生态定位站就设立在这里。这就是宁陕齿突蟾的模式产地——宁陕县的平河梁,属于火地塘镇和旬阳坝镇的交界处,位于距离西安南 140 多公里的秦岭南坡。平河梁是秦岭南坡最高的山峰之一,最高海拔 2500 多米,在我国生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典型的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构成了丰茂的植被,这里主要是桦树云杉林,林下杂草丛生,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层丰厚,山坡两侧大小数十条溪流及其周围齐腰的草丛为两栖动物提供了美好的栖息环境。但随着旅游的开发,这片净土也将受到来自人类的破坏。 这次吴老是带领成都和昆明的三个博士研究生专门来采集太白山溪鲵、宁陕齿突蟾和中国林蛙进行科学研究。吴老拿着采集到的小小的山溪鲵,告诉我们西藏山溪鲵和太白山溪鲵等不同种类的区别。“等采集到成体,观察其指末端是否有角质鞘,就可以断定这里的是不是太白山溪鲵。”吴老这句话在我心中久久荡漾,前辈的严谨治学态度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很早曾将这里的山溪鲵鉴定为西藏山溪鲵,后来吴老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的宋明涛等合作经过深入研究,将产于太白山下的山溪鲵定名为太白山溪鲵;我检查从这里收集的标本,特征与他们报道的是相同的。 我们向吴老请教了山溪鲵和齿突蟾这类高山喜冷性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特点后,就各自分散开沿河而上,开始了采集工作。它们属于高山喜冷性动物,山溪鲵终生生活在水中,而齿突蟾只是在繁殖期才进入水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山溪鲵的成体,并且第一次采集到了一种很特别的蝌蚪和山溪鲵的卵带。 暂短歇息间期,吴老开始一个一个的检查我们采集到的标本。吴老仔细的端详着大的成年山溪鲵,说:“是的,这里的是太白山溪鲵。十多年前。宋明涛就认为这种山溪鲵是一个新种……”。吴老又给我们讲起了我国两栖动物研究的点滴历史,这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啊,这种山溪鲵,可以说是几经磨难终成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动物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在分类上有争议的物种正逐步得到分子水平的检验和澄清。太白山溪鲵之所以能在 2001 被重新确定为一个生物学新物种,正是得益于旅居加拿大的我国青年学者傅金钟等人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当然,也有学者并不接受吴老他们的观点,这一新生事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确定其新种的有效性,这也正是这几位博士千里迢迢从大西南来到秦岭的缘故。 我对新采集到的蝌蚪和山溪鲵卵带最感兴趣,因为陕西师大的研究生曾问我关于这种山溪鲵产卵的有关问题,他们在研究中一直未采集到卵带。山溪鲵的卵带与秦巴北鲵的非常不同,为一对成螺旋状弯曲的长袋,里面包裹着 20 枚左右的小卵。这是我在河水比较深的大石下偶然翻到的一对卵带。乳白透明的角质膜显得晶莹剔透,表面规则的细纹更使其显得很精致。小小的灰白色卵子整齐的排列着,悬浮于其中。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小东西放入矿泉水瓶中,打算带回去观察其发育,期盼着能孵化出小小的山溪鲵来。 “吴老师,你看看,这可能就是宁陕齿突蟾的蝌蚪。不过,很特别啊,与我们在西藏采集到的其他齿突蟾蝌蚪很不同啊,有金黄色的“丫”字型斑纹和斑点。”我急切地向吴老师请教。 吴老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小蝌蚪的口部和尾巴。 “这个是齿蟾和齿突蟾类的蝌蚪,当到底是不是齿突蟾的,需要看尾上鳍的起始部位。” 吴老看过后,将蝌蚪交给我。 “你仔细看看,我眼睛老化了,如果是齿突蟾的蝌蚪,其尾上鳍起自尾肌第一肌节之后。而齿蟾的比较前。”吴老继续说道。 “是的,是齿突蟾的蝌蚪。”我用吴老的放大镜有仔细看了一遍蝌蚪的口和尾巴,这种蝌蚪的口部特点也和其他齿突蟾一样。 “我这个放大镜阿,跟了我 40 多年,我随身携带,就是用来看蝌蚪的,特别方便。”吴老知道我对蝌蚪很感兴趣,这是在告诉我以后要随身携带一个专用的放大镜,一边及时判断蝌蚪的类别。记得我们实习的时候,老师就专门给我们每个学生发一个很小的高倍放大镜,让我们随时注意观察一些微小生物的特征。这些都是进行野外工作必备的工作。 半小时后,吴老告诉我们,河左边的小溪周围可能是齿突蟾成体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我们就又开始了向小溪进军。从昆明来的博士研究生最为积极,他们第一个深入到小溪的源头。很快,高兴的带回来另一种与山溪鲵不同的小鲵。 这种小鲵,很特别,体背后部和尾上有一条金黄色的纵带,眼睛鼓鼓的突出来。 “这是秦巴北鲵,它的特点是眼睛鼓起突出,另外和山溪鲵不同,后肢有五趾,而不是四趾。”吴老师看着小鲵说道,我们一看它的后肢果然是五个小趾。 这是我们的意外收获,因为这次计划没有采集这种动物的任务。但是,尽管我们对小溪周围进行了认真探查,我们想要采集的宁陕齿突蟾成体却一无所获。 “齿突蟾只有在繁殖期进入水中,平时就上到山坡林子下面,很难发现。但这个时间应该是它们的繁殖期阿,应该能见到阿。”吴老百思不得其解的自言自语道。 “宁陕齿突蟾是分布最东的齿突蟾,其他齿突蟾主要分布四川和西藏等西南山地。可能这里比较寒冷,繁殖期比较晚吧。”吴老告诉我们。 我建议大家帮我再收集一点蝌蚪,一便我研究其蝌蚪种群动态,了解其繁殖期。大家就又开始采集了一些蝌蚪,我将一部分用福尔马林固定,剩余部分打算活着带回实验室试验,观察其发育变态特点。 通过对平河梁南坡的考察之后,我们不仅采集到所需要的动物,而且还在水中石块下发现了尚未出蛰的华西蟾蜍和中国林蛙。华西蟾蜍这个小动物比较小,因为冬眠体色黑乎乎,我们初看以为是盼望已久的齿突蟾,但让我们空欢喜了一场。不过,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为华西蟾蜍和中华大蟾蜍的同域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 我们继续向平河梁北坡进发,因为在那里我曾见到很多山溪鲵的幼体。翻越过平河梁,梁上新开发的旅游度假村就在国道旁,可以看出,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旅游景区。 我们深深感到,不尽快了解这里分布的两栖动物的种群大小、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随着旅游的开发,真不知道过几年在这里还有没有齿突蟾的踪迹了。这也是我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急需解决的一个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来到北坡,溪流的水依然是那么清澈见底,植被倒是比以前更茂密了,这也是近年来退耕还林和禁止砍伐的成效。但我们沿溪而上,没有搜寻到一个山溪鲵及其他两栖动物。这可与我 90 年代末所见大为不同啊,到底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心底一个大大的问号。 回到县城住处,吃过饭后我们又去穿越县城的河里给标本照相。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中国林蛙及其蝌蚪。蝌蚪已经长出小小的后肢芽,这说明这里的中国林蛙产卵大约在 3 月份,比秦岭北坡因为气温较高而更早些。 …… 从宁陕返回西安后,我们还在陕西师大梁刚教授陪同下,去了户县老浴河殷家坡和周至县后畛子。殷家坡是中国林蛙的模式产地,十九世纪法国传教士 Armand PererDavid 在此兴建基督教堂进行传教,同时收集我国生物资源。中国林蛙就是他在此采集带回法国定名的一个两栖动物物种。 David 在我国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包括大熊猫、麋鹿,珙桐等,这是题外话,但也提示国人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我国科学研究事业。厚畛子是太白山溪鲵、秦巴北鲵和秦岭雨蛙的模式产地,我国两栖动物学奠基人刘承钊教授在 60 年代,曾带领吴老和赵尔宓院士等在这里进行野外考察,并发现了秦巴北鲵和秦岭雨蛙等我国特有珍稀物种。 秦岭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山系,横跨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生物区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有许多特有和珍稀物种,不仅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更是大、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天然课堂。 最后,仅以此文献给从事两栖动物采集和研究工作五十年的吴贯夫教授。 ———————— 参考文献:宁陕齿突蟾蝌蚪的生物学特性, 动物学报 2007年 第02期
个人分类: 科普|6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宁陕旬阳坝实习平和梁集体合影
李智选 2009-6-26 09:11
各位:其他照片请您在我的相册观看: http://pp.fengniao.com/myalbum_28642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