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旱震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注美国西部干旱和中国云南干旱
热度 2 杨学祥 2014-5-25 14:51
关注美国西部干旱和中国云南干旱 2012年美国发生罕见的干旱和高温,2014年森林大火袭击美国,一半领土处于干旱。 截至目前,中国云南全省16个州市不同程度受旱,有106条河道断流,76座水库干涸;因旱造成138万人、6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70.32万亩农作物受旱。目前,中央已下达5000万元特大抗旱资金,省政府安排3000万元抗旱资金支持各地抗旱救灾。 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0308.html 相关报道: 科学图鉴周刊:地图显示干旱席卷半个美国 译者: 来自星星的我 原作者:BETSY MASON 发表时间:2014-05-20 浏览量:1092 评论数:2 挑错数:0 干旱已经不只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问题了。目前美国几乎半个相连的版图正遭受干燥或者干旱天气的侵袭。在上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被标上了最深的红色,代表“异常干旱”,主要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而整个西部和西南地区都笼罩在干旱的阴影下。 美国干旱监控局能根据350个以上的数据源提供有关季候,土壤,水源方面的数据,而上图就是根据该机构五月六日发布的报告绘制的。看起来就像我们在美国航天局地球气象站的朋友施展的一个魔法,通过设立更好的颜色梯度和更隐蔽的州际界限,使这个地图具有吸引力和易读性。 尽管上图(给出的干旱信息)已经很可怕了,但它还无法完全传递真实信息,因为连年的干旱所带来的灾难是累积性的,特别是西南部的德州北部地区。你能从后面的动态图中比较近十年五月份的干旱情况。 造访美国旱灾监控局是很有价值的。我们能了解他们收集到的一切现在和历史上数据,不只是土壤含水量,还有积雪和火险等级。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96061/408983 森林大火袭击美国 一半领土处于干旱 正文财经网微评论(0人评论) 本文来源于中国网 2014-05-20 16:55:14 中国网5月20日讯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8日报道,由加利福尼亚州大火而引发的不正常的降水已经影响到了全美国。 这场十分严重的森林火灾始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地区。政府已经宣布紧急疏散当地群众。有数十万人因为这场大火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发现,目前在南极洲的西部有部分冰川正在开始融化,这一情况很有可能会带来洪水。与此同时,美国现在还在经受着另一场灾难,冰川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降低目前还没有对美国的沿海城市造成太大的洪水危机,现在高温和异常的干旱正在影响着美国的大部分地区。 气候专家根据美国国家中心所提供的干旱情况中分析了受灾地区降水以及降水分布的情况。他们根据干旱的程度绘制了一幅干旱情况分析表,在表中红色的部分就是干旱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出现的干旱情况十分的极端,其降水量只有正常情况的15%左右。 据悉,截止目前,科学家仍没有办法调查出美国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干旱的状况真相。这种比较奇怪的气候情况自2010年起就开始存在了。 根据目前研究的情况,不排除这种情况是由于气温上升而引起的。降雨量在减少,同时冬季的降雪量也只有往常的一半而已。这种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小麦的种质量只有原先的54%,而玉米更少,仅为原先的30%(实习编译:王思洋)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5-20/114196780.html 美国西部陷长期干旱 限制用水恐成常态举措 2014年05月22日17:35 | 我来说两句(1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联合报》5月22日报道,美国西部陷于久旱之苦,恐面临长期限水的“新常态”,所有人都受波及,就连因农作物价格上涨而受益的业者也感受缺水的压力。   位于加州圣塔波拉的农产品公司Limoneira,是美国最大柠檬及酪梨生产商。该公司总裁兼执行长爱德华兹表示,2014年营收攀抵1亿美元新高,主要受益于南美洲天气异常推升商品价格。但他指出,久旱不雨也将使公司付出代价。爱德华兹说:“我们必须更频繁地抽水、投资洒水系统,每一次扩大灌溉都是成本。”   分析师表示,不论如何,农夫、企业及消费者都将尝到旱灾苦果,势必得一同咬牙撑过持续未显趋缓迹象的旱情。   许多州过去三到四年也曾遭逢旱灾,但分析师表示目前旱情严重程度令人担忧。美国干旱监测中心资料显示,加利福尼亚州全州陷入严重干旱,为21世纪来首见;俄克拉荷马州旱情使当地农民预期,2014年春天的小麦收成将下滑至正常水平的两成;堪萨斯、亚利桑那、内华达、新墨西哥及科罗拉多等州也出现干旱灾情。   消费者也受影响,美国西部干旱正推升蛋、肉、新鲜蔬果及其他粮食的价格。   Euler Hermes产业部门信贷分析师习克指出,旱灾具经济涓流效应,可能渐渐摧毁部分城镇及社区。他说:“没有水就没有农作物,迫使大批人民被迫搬离灾区。这意味着学校学童及城镇税收减少,需要更加依赖政府援助。”(实习编辑:杜东宇 审核:谭利娅) http://roll.sohu.com/20140522/n399913426.shtml 云南干旱106条河道断流 138万人饮水困难 陈鸿燕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致云南省干旱蔓延。截至目前,云南全省16个州市不同程度受旱,有106条河道断流,76座水库干涸;因旱造成138万人、6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70.32万亩农作物受旱。 2014年05月24日14: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云南干旱106条河道断流 138万人饮水困难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致云南省干旱蔓延。   截至目前,云南全省16个州市不同程度受旱,有106条河道断流,76座水库干涸;因旱造成138万人、6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70.32万亩农作物受旱。目前,中央已下达5000万元特大抗旱资金,省政府安排3000万元抗旱资金支持各地抗旱救灾。   据介绍,今年以来云南省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全省旱情呈现出气象干旱严重、灾情偏轻、部分地区旱灾较重的特点。截至昨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13.3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67.8毫米,与近5年同期相比,仅略多于2012年。4月中下旬和5月中旬,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天气持续晴热高温,其中4月21日全省85个站(占全省总站数的68%)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灾情偏轻主要反映在供水困难地区减少,全省乡镇以上供水困难的只有南涧县城和42个乡镇,与前两年比较数量大幅减少;截至5月20日,全省库塘蓄水43.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蓄6.9亿立方米,全省小水窖蓄满率达70.6%,为保障供水创造了条件。目前大理、昆明、曲靖、临沧、玉溪、楚雄、普洱、文山、保山9个州市旱情较为严重,部分山区、半山区群众饮水困难。   云南省旱情的发展引起了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央和省政府及时安排下达抗旱资金,防汛抗旱部门密切监控旱情发展,督促落实抗旱措施,突出解决山区、半山区的供水问题,以学校,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为重点,逐一制订细化供水措施,无偿为困难群众拉水送水。全省已投入抗旱191万人次,抗旱资金28767万元,采取措施累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43.01万人次、72.58万头次。   云南省旱情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70.32万亩,138万人、69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记者陈鸿燕) http://env.people.com.cn/n/2014/0524/c1010-25060078.html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已有 3011 次阅读 2012-2-22 13: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推荐到群组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01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专家警告洛杉矶恐将爆发大地震:2014年和2018年的概率很大
热度 1 杨学祥 2014-4-1 19:34
专家警告洛杉矶恐将爆发大地震 居民们提高警惕(组图) 2014-04-01 17:29:42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专家警告洛杉矶恐将爆发大地震 居民们提高警惕(组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独立报》3月31日报道,近日,持续不断的地震和余震已经让明智的洛杉矶市民囤足了必备的生活用品、水和医药用品,等待一场大地震的来临。据报道,地震带在经过了数年的平静周期后,突然开始变得活跃起来,这似乎是在提醒洛杉矶人民小心脚下的危险。   据了解,继3月28日晚9时洛杉矶东部城市拉哈布拉发生5.1级地震后,洛杉矶在上周末经历了数百次余震,造成当地约70人无家可归,部分水管破裂等。而这次地震距3月17日洛杉矶西北部地区爆发的4.4级地震还不到两周时间。   尽管地震并未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这却足以让从未遭受过重大地震的洛杉矶民众提高警惕。   地质学家表示,由于洛杉矶近年来鲜有5.0级以上的地震,当地滋生了自满情绪。然而,洛杉矶在未来可能将进入一个5.0级地震的规律周期。   同时,专家们也警告称,位于洛杉矶东部郊区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可能会爆发一次重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预测,若当地爆发八级大地震,将造成1800人死亡。如果地震发生在位于好莱坞附近的朋地山断层,将会造成1万8千人死亡,几十万住户无家可归。   科学家表示,朋地山断层大约每2500年会爆发一次重大地震,而他们并不能确定上一次大地震爆发的时间。(梦真) netease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专家警告洛杉矶恐将爆发大地震 居民们提高警惕(组图)(二) 2014-04-01 17:29:42 来源: 国际在线 (北京)  有 0 人参与 分享到 洛杉矶附近断层存在潜在的危险,其中朋地山断层危险最大 (原标题:专家警告洛杉矶恐将爆发大地震 居民们提高警惕(组图)) http://news.163.com/14/0401/18/9OP0THCA00014JB5.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 1845 次阅读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推荐到群组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2014年和2018年最强潮汐导致日本或美国强震爆发的概率很大 已有 217 次阅读 2014-3-27 05: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2014年 潮汐组合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4年周期 推荐到群组 2014年和2018年最强潮汐导致日本或美国强震爆发的概率很大 我们在2008年6月1日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52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3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七个州正面临干旱威胁:大震不发 干旱不止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27 10:13
美国七个州正面临干旱威胁: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杨学祥 美国干旱是构造干旱,2013年美国继续大旱,大震未发,干旱不止,干旱趋势与2012年相同,大震将在2014年前后发生。 相关报道: 美国七个州正面临干旱威胁 2013-03-2618:58:00来源:商务部 中国日报-看世界 美国农业部气象学家和干旱监测小组成员BradRippey近日称,美国目前正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目前最为担心的是冬小麦的种植,这七个州是冬小麦的重要产区,干旱的延续预计会使冬小麦大幅减产。   美国农业部气象学家和干旱监测小组成员BradRippey近日称,美国目前正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根据最新统计,美国本土48个州中超过一半都严重缺水,至少是中度干旱。   这次美国的干旱始于2012年,目前最严重的地区在美国东部,如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的玉米种植带上。自2012年秋季,干旱继续向西部蔓延至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和俄克拉何马州。   上周这七个州中有超过80%的面积严重干旱,造成玉米和牧草减产、供水短缺。目前最为担心的是冬小麦的种植,这七个州是冬小麦的重要产区,干旱的延续预计会使冬小麦大幅减产。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gjcj/2013-03-26/content_8601769.html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已有405次阅读2013-2-2205:33|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干旱暖冬地震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杨学祥 回想2012年,想必玉米种植带的严重干旱以及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暴风雨还让各位记忆犹新,而美国气候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最热是有多热呢?以往不同年份之间的气温差一般为3.2华氏度,而去年则打破了1998年的最高纪录,气温比往年高出55.3华氏度(相当于12.94摄氏度)。 纽约时报采访的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科学家JakeCrouch表示,“这次高温不同寻常,且持续很久。干旱毁坏了大量的玉米和大豆,并推动农产品价格出现螺旋式上升。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可以和50年代的那场干旱相比,虽然比30年代的那场尘暴干旱年差了一点点。”然而随着作物的生长期结束,干旱的范围开始缩减,但是干旱的严重程度并没有降低。JakeCouch表示目前61%的国土仍在承受着干旱的困扰,“我预测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http://news.fund123.cn/html/content/26/2013/01/254991_1.html 2013年的美国持续干旱值得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397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旱必有大震说:不能下定论不是简单否定
杨学祥 2013-2-21 06:31
大旱必有大震说:不能下定论不是简单否定 杨学祥 中新社昆明 2 月 20 日电 ( 记者 史广林 ) 2 月 19 日 、 20 日,云南省连续发生两次 4 级以上地震。有民众开始将近年的干旱与地震联系,称“大旱必有大震”。云南省地震局研究员、防灾研究所所长张建国 20 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旱、洪涝气象与地震没有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下定论。” 不能下定论不是简单否定:直到现在还在研究 2 月 19 日 10 时 46 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交界发生 4.9 级地震。 2 月 20 日 13 时 01 分,云南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发生 4.8 级地震。截至 2 月 19 日 19 时 30 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2 · 19 ”地震共造成 8 人受伤,其中重伤 2 人,轻微伤 6 人;房屋倒塌 26 户 72 间、严重受损 255 户 365 间、一般受损 406 户 584 间;直接经济损失 470.5 万元。 地震发生后,有民众将连年干旱与之联系起来,言称“大旱必有大震。”对此,张建国驳斥道,连年大旱跟地震有没有关系,直到现在还在研究。将今论古,对比云南 100 年气象和地震数据分析发现,旱涝和地震之间没有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简单下结论,说旱就一定意味着有地震,或者旱不意味有地震 。” 准确地地理解张建国研究员的结论很重要,他既没有否定“旱就一定意味着有地震”,也没有肯定“旱不意味有地震”,“直到现在还在研究”是关键。 科学研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地震规律的发现必须由大量地震资料做依据。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 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 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表 2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8 , 2013 )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Ms 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9 1978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 1974 昭通大关 7.1 , 1976 龙陵 7.3 , 1976 龙陵 7.4 1987 1996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 1988 耿马 7.2 , 1995 孟连 7.3 , 1996 丽江 7.0 2005- 2007 2014- 2016 2009 2022 2013 第 5 活跃期 (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9 ) 7 级地震空区 2013-2014 年? 注:观测确定 2008-2009 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2013 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3-2014 年有利于云南地震发生的天文条件依然存在, 2009 年以来云南连续三年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大震的风险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全球地壳运动进入活跃期:拉马德雷灾害链 连发两次 4 级以上地震,有民众担心“地壳运动进入活跃期”。对此,张建国解释说,最近两天,西南地区 4 级地震有频繁的现象。云南处在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两个地球上最活跃的板块的夹击范围内,是青藏高原释放变形的通道之一,因此地震频繁,一年平均发生 4 级地震 20 次左右。有时候零星发生,有时候密集,有时候区域广,有时候相对集中发生在某处。云南区域地震活跃期标志是有 7 级地震发生,发生 7 级以下地震为平静期。“民众不必恐慌,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 如果等到云南 7 级以上地震发生了再认定云南区域地震活跃期,这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防震减灾意义,成为事后诸葛亮。云南地震活跃的形势早就引起专家的关注。 2008 年 12 月 27 日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南发生的上述地震,与汶川大地震“没有任何联系”。不过,他表示,如果这种 4 级以上的地震连续频发的话,就要分析这些连续频发的地震是否具有带状连续性,不排除该地区未来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因为早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孙士鋐透露说,他“更关注的地区就是云南地区,甚至是云南和四川交界的地区”。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云南地区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程度并没有减轻,这种危险性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孙士鋐同时也表示,目前还无法根据 4 级地震这样的中等地震,对该地区应力状态做出判定,所以,目前还要看未来一年时间内,云南地区的地震发生情况如何变化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 ( PDO ) “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 表 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 2 2000-2030 冷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低温期? 地震历史数据表明,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印尼苏门答腊岛在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连续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已经打破百年来的历史记录;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 3 次连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其中 2 次 9 级以上地震; 1923 和 1952 年勘察加半岛 2 次。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值得关注。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后,日本特大地震也有连续发生的可能。 印尼和日本 9 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 18.6 年和 54 年周期值得关注,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 18.6 年周期相对应。 2004-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和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牢记意大利地震学家的地震辟谣教训 当地时间 2012 年 10 月 22 日,意大利地区法院将 6 名专家和一个前政府官员判了 6 年监禁,罪名是“过失杀人”。法院认为,他们在 2009 年 4 月 6 日发生的一场 6.3 级大地震前做了错误预测,并建议人们“只管放心地在家喝红酒”。这场地震中,有 309 人死亡。 法官认为,既然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地震无法预报,为什么他们能预报 “不地震”,这就是“自相矛盾”,缺少科学基础,缺少严谨,麻痹了当地民众,造成人员伤亡。在法治国家,这样的行为理应受到惩处。 律师维格纳( Wania della Vigna )说:“这是个历史性的判决,尤其对地震罹难者而言,更是如此。”维格纳为 11 名原告代理诉讼,包括死于房屋崩塌的 1 名以色列学生家人。这名女律师说:“这也代表司法制度向前迈进了 1 步,我希望这能导致改变,包括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国。 地震辟谣缺乏科学根据:地震辟谣往往以没有检测到异常为根据,可是所有地震是否都有明显的前兆?没有前兆就不能发生地震吗?如果地震不能准确预测,肯定的“不能发生地震”的安全保障或地震辟谣就不科学。尽管因地震辟谣而被起诉的几率很小,但权利和责任应该相辅相成,否则滥用权力和公民的信任将造成更多的灾难 。 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不足以发布准确的临震预测,风险增大还是减少是科研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史广林。南史上 4 级地震频繁 专家否定大旱必有大震说。 2013-02-20 22:46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qq.com/a/20130220/001418.htm 2.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4. 3. 杨学祥。云南连续三年干旱的构造活动背景值得关注。 2013-2-13 15:0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1572.html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5. 徐超。专家提醒云南应注意 7 级以上地震风险。 2008 年 12 月 27 日 14:39 财经网。 http://www.caijing.com.cn/2008-12-27/110042996.html 6. 杨学祥。全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 统计特征获得证实。 2012-11-27 06:41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 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6, 21 (3): 1023~1027 9. 杨学祥。如果地震不可预测:地震辟谣缺乏科学根据, 2012-10-24 06:41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557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2):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杨学祥 2012-12-15 06:40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 2 ):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杨学祥 据英国《每日邮报》 12 月 13 日消息,近日,数千只洪堡乌贼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 公里长的一段海岸上。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当地时间 12 月 14 日凌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6.4 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了 6.1 级余震。 乌贼的死亡是否与地震前的构造活动相关?热液、毒气导致乌贼死亡?希望当地对乌贼死因做科学鉴定。 我在 2012 年 2 月 20 日 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乌贼预警加州地震是最新的一次异常现象,相关检验和加州地震前兆监测必须从速进行。请关注两份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1952-1964 年发生 4 次 9 级以上地震, 1950-1965 年发生 7 次 8.5 级以上地震,2004-2012年已发生8.5级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2次9级以上地震。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2010.cqvip.com/QK/94674X/200813/27490571.html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新闻: 美加州海岸数千只乌贼死后发生地震:生物地震预警? 杨学祥 据英国《每日邮报》 12 月 13 日 消息,近日,数千只洪堡乌贼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 公里长的一段海岸上。 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当地时间 12 月 14 日 凌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6.4 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了 6.1 级余震。 乌贼的死亡是否与地震前的构造活动相关?热液、毒气导致乌贼死亡?希望当地对乌贼死因做科学鉴定。 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2779.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 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 48 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 9 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 2011 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 70 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08 年汶川 8.3 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10 年 4 月 5 日 墨西哥 7.5 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2 个或 3 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 53 ~ 54 a ,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 1960 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 6 级以上地震频发, 2012 年 -2014 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 Girardeau) 2012 年 2 月 2 日 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 2 月。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 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 年中新社华盛顿 8 月 5 日 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持续到今年 10 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 2012 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 38 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 5 日已经持续 34 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 8 月底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 2010 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 1 成。干旱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 1 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 4 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 6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 48 个州的 32% 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 48 个州的 11% 土地。从 4 、 5 月份的山火蔓延 300 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 60 亿到 80 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个州的干旱到今年 10 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 2012 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 年 2 月 18 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 60 华氏度(约 15.5 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 ? 克纳普( Mary Knapp )说,在堪萨斯州,全州 1 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35.2 华氏度(约 1.8 摄氏度),比 1981 年至 2010 年平均水平高 7.9 华氏度,比 1895 至 2011 年平均气温高 6.2 华氏度。 1 月 12 日从而成为 1895 年以来 1 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 60 至 90 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 1 月 31 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盖区域从 25.27 %升至 27.36 %。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 2010 年 11 月 1 日到 2011 年 10 月 31 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旱的时期,而该州的 6 到 8 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 41.23 %升至 57.33 %,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状态从该州 80.88 %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 88.91 %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 64.59% 升至 81.16 %。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 23.37 %上升至 24.74 %。(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2 月 6 日 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 1 月份的降雪量是有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 (Mike Halpert) 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 177 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 124 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到:“在过去 12 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 37 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 The Blaze 》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 200 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 年 2 月 2 日 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7 次强震), 2012 年同样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5 次强震)。 1964 年 3 月 27 日 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 9.2 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补充)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旱震理论: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 1990 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干旱影响美国地下水:关注旱震理论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23 02:55
每日卫星照:2012年干旱影响美国地下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1日13:48 新浪科技 微博   第一幅地图显示了地面以下2厘米(0.8英寸)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含水量;第二幅地图显示了“植物根区”(土壤最上层的一米)中的相对含量,第三张地图显示了土壤含水层中的相对含水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21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组卫星测绘地图,显示了2012年夏季干旱对美国大陆地区地下水的影响。   2012年夏季,美国大陆许多地区出现严重而持久的干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数据表明,干旱对美国的地下水资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上面的地图是综合美国宇航局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 卫星和地面设备的观测数据绘制的,显示了截至2012年9月17日的美国大陆近地表和地下的相对存水量。这些地图表示的是美国大陆2012年9月地下各层的相对含水量,具体而言是相对于1948年至2009年期间9月中旬的平均水平。   第一幅地图显示了地面以下2厘米(0.8英寸)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含水量;第二幅地图显示了“植物根区”(土壤最上层的一米)中的相对含量,第三张地图显示了土壤含水层中的相对含水量。蓝色区域代表含量上升的地区。深红色区域代表水含量下降且极度干燥的地区,这样干燥的情况约每50年才会出现一次。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美国大陆2012年9月地下水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情水平,尤其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地平原(High Plains)地区和落基山脉地区,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边界地区。   中南部和西南部各州土壤表层及植物根区的水含量最近有所回升,主要是由于2012年艾萨克飓风带来的降雨和其他降雨。但即使在这些地区,2011年和2012年的严重旱灾也影响了含水层的地下水含量。而美国东南部地区、落基山脉、中西部地区、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地下水则远远低于正常水平。(思北) http://tech.sina.com.cn/d/2012-09-21/13487643355.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2012-2-21 05:15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68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19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2012-2-20 06:5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气象地震两部门深化合作:旱震理论应该得到重视
热度 4 杨学祥 2012-8-28 13:03
气象地震两部门深化合作:旱震理论应该得到重视 杨学祥 西安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振乾指出,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前兆,震源及附近物质会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这些前兆提前预测地震发生将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加强气象与地震的合作,推进双方共同的科学研究和合作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旱震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相关新闻: 西安:气象地震两部门深化合作 2012年08月28日11:02 中国气象局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党组中心组系列学习暨气象大讲堂活动如期举行,特邀西安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振乾为气象干部职工做主题讲座。   谢振乾围绕地震与防震减灾的主题从地震及其危害、地震的分类、防震减灾主要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和地震与气象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谢振乾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因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巨大,除与中国的地质构造有一定关系以外,国人抗震意识薄弱、抗震知识匮乏、抗震救灾措施和设施不到位等也是造成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   “防震减灾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谢振乾讲到,防震减灾的主要原则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因为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然性,只有建立完善的防御、救援机制和措施,才能在地震来临时,第一时间开展救助工作,有效降低损失程度。   谢振乾指出,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前兆,震源及附近物质会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这些前兆提前预测地震发生将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加强气象与地震的合作,推进双方共同的科学研究和合作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除邀请双方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以外,西安市气象与地震部门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一是搭建了双方数据共享平台和专用共享数据库;二是建立了共同开放实验室,开展项目合作共研;三是建立共同预警发布制度,实现两部门应急预案有效对接;四是发挥共同的人才、资源优势,推进灾害群测群防;五是共同建设志愿者、防灾减灾信息员、协理员队伍,双方队伍互为共享、互为培训。   作者:秦佩 周文韬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http://roll.sohu.com/20120828/n351709886.shtml 凤凰资讯 评论 正文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 2009年02月09日 13:45光明网-光明观察 正在焦急等待久旱甘霖的中国北方农民们或许很难想象,这场席卷中国北方的旱灾,竟和“拉尼娜”这个鲜为人知的名词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前中国北方缺水的直接原因在于,冬季影响我国降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弱并异常偏东,无法为中国带来足够的暖湿气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而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拉尼娜现象。由于气体总是由高压带流向低压带,因此在往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往往在冬季给相对处于低压区的中国大陆带来海洋中湿润的气体并形成降水。在去年形成的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下,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趋冷,由于大气与海水之间的复杂的影响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因此出现强度减弱并往东移,令受惠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中国北方陷入了大面积的干旱。 旱灾升级后,有人曾称,这是去年四川的强地震引发的气候异常。对此,张培群表示,汶川的强震与当前的旱灾“直接联系非常小”。“地震是一个巨大能量的释放过程,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但也正是因为时间短,能量很快得到释放,其后续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在接下来的十来天对当地的地气(陆地和大气)有一定影响,”张培群解释说,“而这次旱灾,是从去年10月由于缺雨形成的,距离5月的震灾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所以可以说,地震对于旱灾的直接影响是几乎没有的。” 不过,张培群坦言,地震其实也是地幔里的巨量能量释放,这种剧烈的能量爆发,是否会以某种方式对于陆地和大气的能量交换进行非直接的影响,目前人类对其的认识还不足以得出相关结论 。 我在2009年1月10日和2月4日相继指出,2009年上半年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做好防灾准备,警惕2000年严重旱灾重演 地震是地震构造研究的课题,干旱是气象变化研究的课题,地震与干旱的关系是跨学科难题。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去评判,这方面的理论往往自消自灭,不为科学主流所关注。 事实上,跨学科难题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本课题不仅有利于干旱预测,也有利于地震预测,正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难题。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 。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 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 ,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张培群坦言,地震其实也是地幔里的巨量能量释放,这种剧烈的能量爆发,是否会以某种方式对于陆地和大气的能量交换进行非直接的影响,目前人类对其的认识还不足以得出相关结论 。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是一个新起点,应该受到主流科学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2/0209_23_1001776.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推荐到群组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1月份的降雪量是有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Mike Halpert)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177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124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到:“在过去12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37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The Blaze》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200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旱震理论: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08 次阅读|9 个评论
美国南加州连续发生70余次地震:北美洲会发生特大地震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27 15:48
美国南加州连续发生70余次地震 2012年08月27日09:05 人民网 微博   人民网洛杉矶8月26日电 (记者 陈一鸣) 据《洛杉矶时报》网络版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布劳利市及其周边地区26日连续发生70多次地震,其中数次震级超过里氏4级。   美国地质勘探局表示,震级为里氏3.8级的第一次地震发生在美国西部时间10时02分(北京时间27日1时02分),最强一次地震震级达到里氏5.4级,发生在西部时间13时57分(北京时间27日4时57分)。   布劳利市位于加州圣迭戈市以东约160公里,圣迭戈、亚利桑那州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地区都感到地震发生。布劳利市消防部门表示,该市中心地带至少3幢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受损,目前尚没有伤亡情况报告。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南加州地震中心主任托马斯·乔尔丹分析说,震中位于圣安德烈斯断层南缘,这种“非常活跃的群震”现象在当地并非不同寻常,最近几年也曾发生。今后几天,当地还可能出现类似现象。随着新的数据不断增多,科学家将对当地的群震进行研究,以了解地震发生的顺序及其对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影响。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的一项研究,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7.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46%,发生超过6.7级地震的可能性达到99%以上。 (编辑:SN026) http://news.sina.com.cn/w/2012-08-27/090525043267.shtml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2012-8-27 15:1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北美洲 旱震理论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杨学祥 我在2012年2月20日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6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2012年8月26日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27日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643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8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27 15:13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杨学祥 我在2012年2月20日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6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2012年8月26日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27日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组图)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0 人参与) 2012年08月27日14:47 来源: 中国地震信息网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08-27 12:37 在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北纬12.3,西经88.6) 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50.0公里。 保存到相册 保存到相册 http://news.sohu.com/20120827/n351632369.shtml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 2012年08月27日 13:00: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北京时间27日12时37分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50.60公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8/27/c_112860519.htm 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 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2012-8-27 11: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活跃期 推荐到群组 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 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杨学祥 我在2012年2月20日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新华网洛杉矶8月26日电(记者 薛颖)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监测数据,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布劳利地区26日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其中3次地震震级超过5级。 http://news.sohu.com/20120827/n351583254.shtml 2014年前后是危险时期。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4736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405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6364cid=2061190goto=new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08-27 12:37:22 7.2 12.3 -88.6 50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8-27 09:42:22 3.6 35.2 99.1 5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地图 2012-08-26 23:05:36 6.3 2.2 126.8 70 马鲁古海 地图 2012-08-26 13:18:22 4.8 35.2 89.9 16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 地图 2012-08-26 07:13:35 3.3 39.6 117.4 7 天津市宝坻区 地图 2012-08-25 16:52:48 3.2 28.4 104.9 14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珙县交界 地图 2012-08-22 19:04:17 3.1 27.6 100.1 6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地图 2012-08-21 05:07:31 3.0 38.5 74.0 107 中、塔交界 地图 2012-08-20 13:55:14 3.1 35.8 82.5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交界 地图 2012-08-20 06:41:50 6.1 -4.8 144.6 80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地图 2012-08-20 02:44:01 3.1 28.3 104.9 10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交界 地图 2012-08-19 17:24:48 4.6 26.6 92.8 5 印度 地图 2012-08-19 14:36:23 3.4 36.0 82.5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8 17:41:53 6.3 -1.4 120.1 20 印尼苏拉威西岛 地图 2012-08-18 04:20:00 4.8 23.4 121.6 5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8-16 23:03:26 3.0 35.9 82.4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6 12:45:58 3.0 30.4 94.8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16 06:49:56 3.1 35.8 82.5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5 07:12:58 3.1 35.9 82.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5 06:51:30 3.4 35.9 82.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5 04:33:02 3.6 35.9 82.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4 18:55:42 4.5 24.1 121.5 9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08-14 14:26:02 3.1 35.9 82.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4 10:59:37 7.2 49.6 145.4 600 鄂霍次克海 地图 2012-08-14 10:06:47 4.6 24.0 122.5 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8-14 03:18:27 3.8 35.8 82.5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4 00:32:22 3.2 42.1 81.8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地图 2012-08-13 12:48:55 3.1 40.5 78.2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 地图 2012-08-13 07:18:33 3.0 35.8 82.5 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22:24:59 3.1 35.9 82.5 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21:38:13 3.8 35.9 82.5 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20:08:44 3.8 35.9 82.5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19:47:28 3.1 35.9 82.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19:04:35 3.0 35.9 82.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18:53:57 3.0 35.9 82.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2 18:49:50 4.8 35.7 82.5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交界 地图 2012-08-12 18:47:12 6.2 35.9 82.5 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08-11 20:34:35 6.2 38.4 46.8 20 伊朗 地图 2012-08-11 20:23:18 6.3 38.4 46.8 20 伊朗 地图 2012-08-11 17:56:39 3.6 40.0 78.1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喀什地区巴楚县交界 地图 2012-08-11 17:34:21 5.2 40.0 78.2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地图 2012-08-11 02:37:45 6.2 52.7 -167.5 20 福克斯群岛 地图 2012-08-11 00:13:43 3.0 43.5 81.9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 地图 2012-08-09 21:12:05 3.6 28.7 86.8 7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地图 2012-08-09 13:49:53 3.6 30.4 94.8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8 17:48:56 3.3 37.1 120.0 6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 地图 2012-08-08 17:02:06 3.8 36.1 81.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交界 地图 2012-08-07 17:43:23 4.3 39.4 77.4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地图 2012-08-07 08:17:53 3.7 30.4 94.9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6 22:15:47 4.0 35.8 77.8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和田地区皮山县交界 地图 2012-08-05 22:10:25 4.2 30.4 94.8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5 09:50:37 3.7 42.5 85.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地图 2012-08-04 03:11:01 3.6 40.9 103.5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地图 2012-08-03 13:05:35 3.1 37.0 122.9 9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8-02 17:56:46 6.1 -4.7 153.2 60 新爱尔兰地区 地图 2012-08-02 17:38:30 6.1 -8.4 -74.3 150 秘鲁 地图 2012-08-01 19:54:36 3.7 32.2 104.6 18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地图 2012-08-01 18:14:22 3.1 39.7 75.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阿图什市、喀什地区疏附县交界 地图 2012-08-01 17:52:19 4.9 39.7 75.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阿图什市交界 地图 2012-08-01 15:44:57 3.6 39.6 88.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07-31 14:40:41 3.3 38.0 121.1 4 山东省长岛附近海域 http://www.ceic.ac.cn/ 2012年8月潮汐组合:8-9月弱潮汐时期头一个月 2012-7-8 08:51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8月潮汐组合:8-9月弱潮汐时期头一个月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8月是8-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头一个月。 潮汐组合A:2012年8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1度,8月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8月1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49493度,10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C:8月17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51度,两者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8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和月亮近地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1.37927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8月31日为日月大潮,9月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小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潮汐强度比较均匀,变化不大,没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强叠加。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9985.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6032.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635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伊朗地震造成至少153人死亡 美国地震连续发生:关注8月潮汐组合
热度 2 杨学祥 2012-8-12 05:01
美国福克斯群岛发生6.2级地震 2012-08-11 03:09:13 来源: 地震局网站   据中国 地震 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8月11日2时37分在福克斯群岛(北纬52.7,西经167.5)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本文来源:地震局网站 ) 责任编辑:NN079 http://news.163.com/12/0811/03/88JJDSAR00014JB6.html 伊朗:地震已造成至少153人死亡 1300余人受伤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2日 04: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一条地震的消息,据伊朗半官方通讯社法尔斯通讯社消息,当地时间11号下午,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里氏6.2级和6.0级,震源深度10公里。据路透社报道说,目前,地震已造成至少153人死亡,1300多人受伤。根据伊朗24小时新闻台的消息,目前伊朗红新月会已派出66人组成的救援队前往受灾地区。据伊朗德黑兰大学地震监测中心测定,第一次强震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4点53分,震中位于距离东阿塞拜疆省首府大不里士约60公里的阿哈尔市。第二次强震发生在下午5点04分,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 编辑:张贝龙 http://news.cntv.cn/world/20120812/100930.shtml 新疆阿图什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2012年08月11日 17:55 来源: 中国地震局 字号: T | T 3 人参与 1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8月11日17时34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北纬40.0,东经78.2)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9公里。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8/11/16732924_0.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08-11 20:34:35 6.2 38.4 46.8 20 伊朗 地图 2012-08-11 20:23:18 6.3 38.4 46.8 20 伊朗 地图 2012-08-11 17:56:39 3.6 40.0 78.1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喀什地区巴楚县交界 地图 2012-08-11 17:34:21 5.2 40.0 78.2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地图 2012-08-11 02:37:45 6.2 52.7 -167.5 20 福克斯群岛 地图 2012-08-11 00:13:43 3.0 43.5 81.9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 地图 2012-08-09 21:12:05 3.6 28.7 86.8 7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地图 2012-08-09 13:49:53 3.6 30.4 94.8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8 17:48:56 3.3 37.1 120.0 6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 地图 2012-08-08 17:02:06 3.8 36.1 81.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交界 地图 2012-08-07 17:43:23 4.3 39.4 77.4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地图 2012-08-07 08:17:53 3.7 30.4 94.9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6 22:15:47 4.0 35.8 77.8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和田地区皮山县交界 地图 2012-08-05 22:10:25 4.2 30.4 94.8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地图 2012-08-05 09:50:37 3.7 42.5 85.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地图 2012-08-04 03:11:01 3.6 40.9 103.5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地图 2012-08-03 13:05:35 3.1 37.0 122.9 9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8-02 17:56:46 6.1 -4.7 153.2 60 新爱尔兰地区 地图 2012-08-02 17:38:30 6.1 -8.4 -74.3 150 秘鲁 地图 2012-08-01 19:54:36 3.7 32.2 104.6 18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地图 2012-08-01 18:14:22 3.1 39.7 75.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阿图什市、喀什地区疏附县交界 地图 2012-08-01 17:52:19 4.9 39.7 75.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阿图什市交界 地图 2012-08-01 15:44:57 3.6 39.6 88.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07-31 14:40:41 3.3 38.0 121.1 4 山东省长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2-07-31 03:55:29 3.0 28.4 104.9 4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珙县交界 地图 2012-07-30 00:05:31 4.2 23.1 101.2 10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http://www.ceic.ac.cn/ 2012年8月潮汐组合:8-9月弱潮汐时期头一个月 2012-7-8 08:51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8月潮汐组合:8-9月弱潮汐时期头一个月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8月是8-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头一个月。 潮汐组合A:2012年8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1度,8月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8月1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49493度,10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C:8月17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51度,两者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8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和月亮近地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1.37927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8月31日为日月大潮,9月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小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潮汐强度比较均匀,变化不大,没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强叠加。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9985.html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2011-2012年冬季美国发生暖冬和持续的干旱,接踵而来的地震频发发生,它们有关联吗?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228 2012-2014年是美国强震危险时期,2013-2014年是全球9级以上地震爆发时期。 汶川地震的教训不能忘记:我们在2006年接连发表了两篇四川地震预警的文章。一篇为《关注9月22日的异常现象与重庆高温》,另一篇为《强震形势严峻:关注海平面上升后的地壳均衡运动》 。 文中指出,2006年年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已经对强震的严峻形势做出了预警,我们已经在《关注9月22日的异常现象与重庆高温》一文中作了论述。重庆高温不仅与气象有关,而且与构造活动有关,根据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和耿庆国的旱震理论,地下热能的异常释放同样会导致干旱、高温和地震。9月16日的石棉地震和9月22日的兴文地震就是证据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9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热度 3 杨学祥 2012-8-9 05:4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 2012年08月09日02:3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8月8日电(记者刘丹)当地时间8月8日清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美国地质勘测局消息称,地震发生在8日清晨6时5分16秒,震源深35公里,震中距离最近城市国王湾76公里,距离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980公里。   目前为止,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也没有发布海啸警报。   阿拉斯加地处地震活跃带,最近一次地震是在7月16日,震级6.2级。阿拉斯加西南海域的阿留申群岛7月23日也发生过5级地震。   作者:刘丹 http://news.sohu.com/20120809/n350195470.shtml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8-8 18: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点评: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时期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地震发展趋势并非不可预测。 大地震有关联吗?当然。随机性难否定地震群发规律: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的结果。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2-1964年期间,7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0-1965年期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9年是8.5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1级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共6次)。 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可重复的特大地震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 无伤亡损失报告 2012年08月08日 1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加州洛杉矶地区当地时间7日深夜发生里氏4.4级地震,目前尚无传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初步报告称,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7日晚上11点23分,震中位于奥兰治县北部的约巴林达以东3公里处。奥兰治县位于洛杉矶东南方约60公里处。 整个洛杉矶地区均有震感。不到一分钟后,又发生了里氏2.7级的余震。 奥兰治县警方与消防部门称,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08/16649770_0.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 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 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 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 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 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 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 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 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 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 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 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 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 ,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 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1月份的降雪量是有 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 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 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 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Mike Halpert)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177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124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 到:“在过去12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37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The Blaze》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200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 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 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 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到2012年4月11日已变为6次)。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030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53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干旱增大北美强震风险
热度 2 杨学祥 2012-7-29 10:43
美国干旱增大北美强震风险 杨学祥 中新网7月28日电 综合消息,据气候专家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中西部和平原地区过去数周内灾情加剧。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指出,该国近2/3的土地受灾,为自1999年起有记录以来最广范围,中西部9个州遭受严重干旱,范围比上周扩大近2倍。美国及波多黎各超过53%地区中等干旱,但南部得州、俄克拉何马州、阿肯色州的干旱程度加剧。 http://news.sina.com.cn/w/2012-07-28/142124862521.shtml 早在2012年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月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2012年7月24日美国干旱和炎热影响范围持续扩大,气象干旱的背后潜藏的构造干旱背景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美国近2/3土地遭遇旱灾 系50年来最严重旱情 2012年07月28日14:21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当地时间2012年7月24日,美国印第安纳州奥克兰市,玉米地干旱严重。据悉,美国干旱和炎热影响范围持续扩大,截至目前,美国农业部已将31州1369县确定为受灾区。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牧场产量受损严重。   中新网7月28日电 综合消息,据气候专家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中西部和平原地区过去数周内灾情加剧。   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指出,该国近2/3的土地受灾,为自1999年起有记录以来最广范围,中西部9个州遭受严重干旱,范围比上周扩大近2倍。美国及波多黎各超过53%地区中等干旱,但南部得州、俄克拉何马州、阿肯色州的干旱程度加剧。   此前美国农业部曾表示,截至7月15日,生长优良的美国玉米作物比例从一周前的40%降至大约31%,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大豆优良比例约为34%,也低于一周前水平;38%的玉米作物和30%的大豆作物“生长低劣”,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分别为9%和8%。   由于美国农业作物产量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机构对明年的粮价忧心忡忡。 http://news.sina.com.cn/w/2012-07-28/142124862521.shtml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2012-2-22 13:57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现象1: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现象2: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 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 水平高7.9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现象3: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 美国13个州都有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消息说,这次地震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3时58分发生,震中位于密苏里州斯科特 (Sikeston)东-东南部9英里处,震源深度3.1英里(约合4.9公里)。   美国13个州对该次地震有震感,远至距离震中800英里(约合1 287公里)的北加利福尼亚州。有震感的 州份包括伊利诺斯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  距离震中5英里(8公 里)远的一名居民表示,地震发生时家中物品纷纷从架子上、墙壁上掉落。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22/114423973404.shtml 2006年美国干旱 2011年8月23日美国干旱 美国地图 相关新闻: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2012-2-21 05:15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68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19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2012-2-20 06:5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9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热度 5 杨学祥 2012-2-20 06:5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杨学祥 zjwumei在我的博客中评论道:今年北美地区气候异常温暖,会不会是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的前兆呢?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根据耿庆国的旱震理论,一个地区的强震与当地的长期干旱和异常高温强度成正比,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前就有一个高温干旱过程。 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发生后,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欧洲严寒,美国高温,除了气象条件差异外,美国的构造背景差异也特别值得关注。 请美国的同行注意到这一点,这很重要。 zjwumei 2012-2-19 14:07 今年北美地区气候异常温暖,会不会是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的前兆呢? 博主回复(2012-2-19 14:22):非常值得重视的观点,北美有发生大地震的构造条件,异常增温的原因值得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094 相关新闻:   入冬以来,中国平均气温为-5.5℃,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而美国却迎来40年来最暖的冬天,华盛顿的气温更高达21℃。 http://yangsheng.xilele.com/y/zonghe/569002.htm 美洲地震蓄势频发 2012-1-22 15:34 美洲地震蓄势频发 杨学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2012-1-7 06:43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杨学祥 数据统计表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8年,共 4次;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2年的已有2次,2014年和2018年可能再发生一次到二次。 对于中国而言,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都发生了8.5级以上大震,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其发生几率较高。1975-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结束之际,中国东部辽宁海城和河北唐山都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2030年前后中国东部的强震也值得关注。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中国测定为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紧接着发生了苏门答腊8.5级和智利8.1级两次强震。回顾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强震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性:准60年的强震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6584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58:38 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最近对一场假想9级地震进行的电脑模拟显示,地面晃动持续了2到5分钟,其强度之大足以导致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质量较差的建筑土崩瓦解,同时对公路和桥梁造成严重破坏。类似这样的大地震同样能够在几分钟内让可怕的地震波传导到沿岸地区。虽然波特兰、西雅图等大城市能够免受洪水侵袭,但地势较低的海滨居住区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太平洋西北部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8.8级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在这场大地震中,地面持续晃动了两分半,共有50万座房屋被毁或者严重受损。卡斯卡底古陆断层长680英里(约合1094公里),距离海岸仅有50英里(约合80公里),是全世界几个地震多发区之一。这些地区的地壳板块相互挤压并下潜。潜没区造就了山脉,海洋深沟以及火山弧,同时也引发规模最大的地震。 俄勒冈州大学活动构造学与海床测绘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古尔德芬格表示,未来50年内,俄勒冈州南部和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高达80%,断裂的结果就是引发一场大地震。相比之下,包括华盛顿州和温哥华岛在内的北部地区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较低,同一时期内的断裂可能性为27%。 在2009年地震学大会公布的研究发现显示,西雅图建于1994年之前的高层建筑在大地震发生时将面临很高的倒塌风险。从1994年起,政府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建筑法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的灾难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相关预防工作已在进行当中,以确保学校、医院以及其它建筑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经受住考验。俄勒冈州地质与矿业部地质风险研究小组负责人王玉梅(Yumei Wang,音译)表示:“我们已经主动采取措施,强化地区内建筑的抗震能力,但我们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发生大地震时,俄勒冈州将有1300所学校以及公共安全建筑面临很高的倒塌风险。最近,俄勒冈州政府向20多所学校以及应急设施提供1500万美元资金,以帮助它们进行改造。根据俄勒冈州法律规定,所有质量较差的公共安全建筑需要在2022年之前完成改造,公立学校则要在2032年之前完成改造。 此外,俄勒冈州政府也同样采取措施帮助沿岸居住区——居民数量达到10万人——并计划修建能够经受住大海啸考验的可垂直撤离建筑。西雅图政府计划改造其34家消防站。此外,他们正在制订计划,改造600座被认定为风险系数最高的建筑。西雅图紧急事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巴尔布·格拉夫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准备。”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学家林健(Jian Lin,音译)表示,智利地震发生在沿岸地区。1960年发生的9.5级地震——历史上记录的规模最大的地震——让这一地区的受压程度提高。类似的构造力将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发生同样灾难。这一地区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正潜入北美板块下方,在达到某一个点后,数百年内被禁锢的压力将导致板块发生滑动。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地震的发生似乎已不可避免。 对于大地震,这一地区早已经习以为常。2001年,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华盛顿首府奥林匹亚附近发生6.8级地震,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袭击智利的地震并不是这么“仁慈”,这场灾难的发生无疑是在提醒人们大地震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地震,一支科学家小组计划于5月前往智利,就大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举行会议。为纪念1960年智利地震50周年,一些科学家计划对智利进行实地考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938 次阅读|6 个评论
耿庆国旱震理论的定量分析
chrujun 2010-5-30 17:20
耿庆国是我国著名的地震预测学者,根据历史数据发现了旱震理论,曾经对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作出了预报。 他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科学顾问。耿庆国著有《中国旱震关系研究》和《地震气象学天文气象学进展》等书。 汶川地震前,四川省发生了罕见的大干旱,耿庆国根据他的理论和磁测资料作出了四川可能发生大地震的预报,但未引起有关当局重视。 耿庆国的旱震理论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 我觉得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干旱会导致地表损失水分,在大范围持续发生干旱的情况下,地表损失的水分是惊人的。地壳受到的压力减小,会有一定抬升。 干旱过后往往是暴雨,暴雨导致地表含水量上升,又给地壳增加压力。整个过程相当于对地壳一推一拉,在地震多发区容易诱发地震。 我们知道水库会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是地壳受到了增加的压力。还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会引发惊人的大地震。这些都表明,地壳受到不均匀的压力或拉力会诱发地震。 我在这里做一个计算,看干旱导致的水分损失究竟有多大? 并和三峡水库的库容做一个比较。假设重度干旱的面积为100万平方公里,每平方米地表损失1立方米水。 损失的水量如下: 1,000, 000 X 1, 000 X 1,000 X 1= 1,000,000,000,000 = 10,000 = 1万亿立方米 三峡水库的最大库容为393亿立方米, 两者相除得25.44。由此可以看出 大面积的重度干旱损失的水量相当与25个三峡水库的最大库容,损失的水量相当惊人。 重度干旱后再下暴雨,又相当于增加了25个三峡水库最大库容水量所产生的压力。这个压力变化极有可能诱发地震。 耿庆国的旱震理论有一定科学依据,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117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西南干旱白热化 世界大旱后现地震一览
杨学祥 2010-4-14 15:36
西南干旱白热化 世界大旱后现地震一览 www.henanci.com 2010-3-19 15:20:37 目前我国西南部百年难遇的罕见大旱几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去年9月份以来一直未下雨,西南几省都干了快半年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地的大部分如今因为没水源面临大面积的停减产,损失不可估计。 当地村民只能靠泥浆来做饮用水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目前我国西南部百年难遇的罕见大旱几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去年9月份以来一直未下雨,西南几省都干了快半年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地的大部分如今因为没水源面临大面积的停减产,损失不可估计。   西南持续不见好的大旱已经不单是天灾也是人祸,农业和农村的不稳定其影响绝对不可低估,当年曾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何尝不是,水利关系民生,水利关系国运,如今大西南地区的保民生保春耕工作正在陆续展开,是到了我们深刻反省,积极反思的时候了。如今已经有大旱与大震的传言了,据说是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旱震关系在地震界引起一定反响,赞成者反对者各执一词。作为一介小民,姑且不管学术界的争论,笔者发现有很多次大地震之前确实有严重的干旱发生。特搜集整理如下(不完全统计):   1.1972年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大旱面积达113.4104km2,其中,辽宁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及陕西河北之交的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为特旱区。结果于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即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的两年零一个月,在辽宁锦州岫岩特旱区内发生了海城7.3级强震;于1976年7月 28日3时42分,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区内发生了唐山 7.8级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7时17分,天津宁河6.2级。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滦县7.1级强震。   2.1972年,我国西南(四川省西北部和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和中部)出现一个面积达129.6104km2的大旱区。结果于1973年2月6日在四川西北部特旱区内的炉霍甘孜一带发生了7.9 级地震及1973年2月8日炉霍6.0级地震;1973年8月11日在四川西北部的南坪、松潘一带发生了6.5级地震;接着1973年8月 1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牙特旱区内的思茅、普洱一带发生了6.3级地震;1974年5月11日在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特旱区内的雷波、昭通一带,发生了7.1级地震。   3.1974年,我国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和青海西北部及其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面积为56.7104km2的旱区,结果于1975年1月15日在四川康定、石棉之间的九龙附近,发生了6.2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一带发生了7.2级地震,几天后该地区再次发生7.2级地震。   4.1975年,我国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出现了一个面积达92.3104km2的大旱区,结果于1976年5月29日在洱源耿马特旱区内的云南龙陵、潞西一带发生了7.5级和7.6级两次强震1976年11月7日,在中甸剑川特旱区内的云南丽江、宁蒗一带发生了6.7级地震。   5.1986年,云南遭遇严重干旱,结果与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   6.2006年夏天至2007年春,四川、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结果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7. 20世纪非洲大旱18年,其间无大震,大旱一结束,1990年即在苏丹发生两次7级以上大震。   8. 2008年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的拉蒙岸,为牲畜取水的村民手持空桶走过干涸的水坝。印尼东爪哇省的拉蒙岸地区已遭受持续三个月的干旱,使当地居民严重缺乏洁净水。2009年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   9. 2004年5月10日,秘鲁遭受十年来最严重旱灾,首都利马开始实施限制供水措施,秘鲁北部和中部因缺少降雨而导致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在中部地区,胡宁和万卡维利卡两省的灾情也很严重,已有2.49万公顷庄稼受灾。据估计,今年秘鲁大米、玉米、土豆、棉花和甘蔗等农作物产量将大幅度下降。2007年8月15日,秘鲁中部海岸发生了8.0级地震,500多人死亡,1366人受伤,5万多所房子被毁。   10.2007年6月意大利北部和中部遭遇了罕见的干旱。有关专家指出,上述地区的降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50%。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675公里)水位已降到历史上的同期最低点,4月下旬的平均水位为海拔以下6.53米。结果于2009年4月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地区发生6.3级大地震,294人死亡。   11.2008年2月,南美洲国家智利,遭遇了8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国超过1/4的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至少12万人受到旱灾影响。水库见底,水井干涸,土地干裂,许多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成了问题。智利政府不得不派出运水车队,定期往旱情严重的地区运送饮用水。旱灾使智利中南部地区的农作物颗粒无收,许多农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牲畜被渴死。结果于2010年2月27日发生于智利的8.8级大地震。   12.2009年2月,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式宣布,正遭受严重干旱的加州进入紧急状态,他要求加州居民减少百分之二十的用水量。施瓦辛格称,这次干旱的严重程度堪比一次强烈地震或一场严重山林大火。2010年1月9日,美国加州发生6.5级地震。   13. 2007年底土耳其大旱。07年土农业因干旱造成的损失达50亿里拉(约合38.5亿美元),粮食种植损失最大,其中小麦减产14%,大麦减产23.5%。2010年3月8日土耳其东部发生6级地震。 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作者:李靖宇 编辑:任静静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河南文化产业网( http://www.henanci.com ) 原文出处: 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03191520370.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829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云南楚雄地震了:“旱涝有诱发地震可能”
杨学祥 2010-2-26 06:47
楚雄地震牵动昆明市民神经,省地震局一工作人员称:旱涝有诱发地震可能 2010-02-26 05:40:00 来源: 云南信息报(昆明)  元谋地震与我省目前正遭受的60年一遇的干旱有无关系?我省乃至昆明近期有无地震可能?市民称近期在昆明上空发现地震云,如何解释?昨天下午,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她说:我省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与往常相比有所增强,但目前要预测地震时间及区域,仍存在一些困难。 昆明市民:10天前曾见地震云 楚雄地震,令昆明市民赵小姐想起了10天前难忘的经历。她告诉记者,自己在2月15日(大年初二),曾在昆明丹霞路一带意外地看到过地震云。那天下午6点,当时西南方向的天空有两条刺眼的白光,成粗条状。赵小姐描述,在天空的东方同样也出现了两条白光。那几天很热,天空中一朵云都没有,这四条光柱看上去非常显眼。 遗憾的是,赵小姐当时没有用相机拍摄下天空上奇异的景象。凭什么来判断那就是地震云呢?赵小姐回答说,以前上学时,曾了解过一些地震云的知识,也看过网络上的地震云图片,所以能断定那是地震云。 本报记者随后联系了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该处工作人员表示,即使专业人员,仅凭借天空的景象和云彩的形状来对地震进行预测,也仍存在诸多困难,并且地震发生的因素并不单一,因此地震云一说并不准确。 省地震局:谣言比地震损失更难预测 云南会发生更强烈的地震吗?有这样担心的还不单单是赵小姐,昨日有市民致电本报,也表示了他们的担忧,楚雄发生的地震,是否与云南今年异常的大旱有关?我省会不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记者向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的工作人员寻求解答。该处工作人员表示,旱涝有诱发地震的可能。例如,先出现大旱而后是洪水大涝,或先是大涝而后大旱;或旱涝交替出现,之后会出现诱发地震的可能。但此次楚雄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处发生的5.1级地震,是否与干旱有直接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市民担心近期我省是否会发生强震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强震,通常认为的是6级以上的地震。我省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与往常相比有所增强。但她特别强调,往常并不代表是近期,可能是数年之内,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至于要对发生地震的区域作出判断,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一些不可准确预知的自然灾难面前,人们需要提高应有的警惕和防范,更应该保持冷静,并相信政府会尽量及时地把信息告诉给大家,因为地震谣言的危害,要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更难预测。为此,她列举了本月21日凌晨山西等地出现地震谣言,造成部分民众恐慌,逃出家门、露宿街头等地震的例子。 (本文来源:云南信息报 ) http://news.163.com/10/0226/05/60E5G71F000120GR.html 云南5.1级地震已造成15人受伤 逾23万人受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25日19:15   中新社昆明2月25日电(蒋晨杨颖融蔡首兵)记者25日下午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获悉,当日中午发生在该州元谋县与禄丰县交界处的5.1级地震,目前已造成15人受伤,逾23万人受灾。   2月25日12时56分50秒,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处发生里氏5.1级地震。据了解,截至当日18时30分统计数据,地震已造成楚雄州元谋、禄丰、武定、牟定4个县17个乡镇191个村委会55294户237764人不同程度受灾,受伤15人,需紧急转移35600人,民房倒塌1446间,受损58056间,水库受损13座,道路受损5公里。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位于云南昆明西北方向92公里,禄丰县与元谋县交界处,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四级地震应急预案,同时,第一支救援队已于13时30分出发赶往灾区。   目前,云南省地震局第一批工作队已到达禄丰开展救灾工作。此次地震的伤亡情况及当地受灾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责任编辑:田瑛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225/n27043476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5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旱之后一定有大震吗?
杨学祥 2009-2-2 09:32
据河南省气象局卫星遥感监测,全省受旱面积已经达到了 63.1% ,全省遭受了自 1951 年以来的特大旱情。河南发布最高级别干旱预警。截至 1 月 19 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 7 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 1.04 亿亩,其中重旱 2428 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 196 万人、大牲畜 67 万头。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宣布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 。 四川 2006 年特大干旱后,四川汶川 2008 年发生了 8 级地震,耿庆国的旱震理论受到了关注,引起了争论:大旱之后一定有大震吗?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地震预测的困难就在于至今未找到地震前唯一对应的可靠前兆。大旱和强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 地震不是科学研究的禁区,而是烽火连天的战场。按照地震法,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支持地震研究,而地震预测要上报地震部门,不能私自发表。 我建议:对于地震理论上的争论,请在科学网的专栏展开;对于地震预报,要上报地震部门,可在科学网备案(不公开)以示公平。 2008 年汶川地震像石头一样压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应该变压力为动力,以减少下一次强震损失的实际行动,履行科学工作者的天职,告慰 7 万汶川地震罹难者的亡灵。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面对灾害的抉择:亚太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 发表于 2009-2-1 11:28: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2411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1723 次阅读|7 个评论
汶川地震前兆:地形变和特大干旱
杨学祥 2008-11-14 17:12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前是否有前兆?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科学研究是有据可查的,最近,我们又在多篇科技文献中查到了汶川地震的前兆:地形变和特大干旱。 杨国华,男,生于 1957 年,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地壳形变与地震预测研究。他和他的同事张风霜、刘峡、韩月萍、沈午春、王利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学者江在森在《中国地震》杂志 2007 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昆仑山 8 . 1 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的文章 ,主要内容如下: 2001 年 11 月 14 日 昆仑山西 (90 . 9 。 E 36 . 2 。 N) 发生了 8 . 1 级大地震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2002) ,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最大地震事件。该地震沿东昆仑断裂形成了长达 426km 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地表同震左旋水平位移达 6 . 4m ,最大垂直位移为 4m 。地表水平位移沿地震破裂带走向出现 6 个峰值,且每个峰值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衰减序列,表明该震具有多点破裂的特征 ( 陈杰等, 2003) 。由 GPS 剖面监测资料发现,震后发震断裂带南盘明显向东移动,且未来地震活动有向东迁移的可能 ( 乔学军等, 2002 ) 。 图 1 川滇地区 2001-2004 年偏离 1999-2001 年形变(面应变)的增量(据杨国华,等,2007) 地震专家郭增建、郭安宁和周可兴在 2007 年 12 月出版的专著《地球物理灾害链》指出, 2006 年 7-9 月川东和重庆出现特大干旱以及旱区边缘发生中强震群,从地球物理灾害链的角度来说,是副热带高压和构造挤压叠加的结果。关于四川和重庆受构造挤压的情况还可由以下两点来证明; 第一、 2003 年 12 月 23 日 重庆川东北一矿井发生井喷,喷高达 30 米 左右,说明川渝地区地壳受构造挤压很大。 第二、据杨国华等人的研究, 2001 年 11 月 14 日 昆仑山西 (90 . 9 。 E 36 . 2 。 N) 发生了 8 . 1 级大地震后,四川地区是受近东西向挤压的,其变形情况属压缩变形,如图 1 所示。图中的虚线为压缩变形等值线,实线为膨胀变形等值线。由虚线可知在四川西部受到了压缩 。 从图 1 中可以看到, 8 级地震就发生在压缩变形等值线密集的汶川地区。川滇地区 2001-2004 年偏离 1999-2001 年形变(面应变)的增量图是汶川地震前兆的重要科技资料。云南膨胀变形等值线密集地区值得关注。 我在 2008 年 3 月 2 日 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2004 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 2006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08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3-2014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5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 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 。 3 个月后,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验证了这一预测。事实上, 2006 年四川遭遇百年未遇大旱时,我们已经在多个网站发出了灾害警报。 我们在 2006 年接连发表了两篇四川地震预警的文章。一篇为《关注 9 月 22 日的异常现象与重庆高温》,另一篇为《强震形势严峻:关注海平面上升后的地壳均衡运动》 。 文中指出, 2006 年年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已经对强震的严峻形势做出了预警,我们已经在《关注 9 月 22 日的异常现象与重庆高温》一文中作了论述。重庆高温不仅与气象有关,而且与构造活动有关,根据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和耿庆国的旱震理论,地下热能的异常释放同样会导致干旱、高温和地震。 9 月 16 日 的石棉地震和 9 月 22 日 的兴文地震就是证据 。 据中国地震信息网报道,西部地区强震形势研讨会召开后,重庆地震局迅速进行了传达贯彻。当前,全国的强震形势严峻,重庆地区的地震形势复杂而紧迫,加之我们处于特殊的时段,三峡水库蓄水 156 米 以后,水库将增加巨大的水体荷载,进一步增大了库区地震活动的潜在危险性。为此,重庆市地震局牢固树立震情观念,立足于防早震、大震、本区震,内紧外松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 2006 年 9 月 16 日 的石棉地震和 9 月 22 日 的兴文地震是地球固体潮对 9 月 22 日 日与大潮和 9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的回应,而重庆自 9 月 18 日 到 23 日的持续高温是对地下热能异常释放的回应。同期构造运动的异常也可以作为旁证 。 自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之后,重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印尼泥火山喷发事故看似人祸,实际上主要是自然因素。印尼地震海啸和毒泥浆狂喷都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海底压力增大的结果。在海平面上升剧烈地区,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井喷事故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诗都阿佐县发生的天然气井喷发泥浆事故仅仅是一个警示信号 ! 参考文献 1. 杨国华 , 江在森 , 张风霜 , 刘峡 , 韩月萍 , 沈午春 , 王利 . 昆仑山 8 . 1 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 . 中国地震, 2007 , 23 ( 1 ): 56-64. 2. 乔学军,王琪,杜瑞林,等。昆仑山口西 Ms 8 . 1 级地震的地壳形变特征。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 22 ( 4 ): 6-11 3.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 111-114,146-158 。 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5. 杨学祥 . 关注 9 月 22 日 的异常现象与重庆高温 . 2006-9-24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554.htm 6. 杨学祥 . 强震形势严峻:关注海平面上升后的地壳均衡运动。 2006-10-4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629.htm 7. 重庆市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采取措施做好地震安全工作 http://www.csi.ac.cn/ymd/xgzhxx/dhy2006100401.htm 8.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与印尼毒泥浆狂喷 . 2006 年 9 月 15 日 ( 气象港 *20060915*wz179* 杨学祥 * 原创 ) http://qxg.com.cn/n/?cid=1nid=7888fc=nd 9. 杨学祥 .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前的警告:灾害的中长期预测值得关注 . 发表于 2008-10-11 16:45:1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279
个人分类: 备忘录|616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
杨学祥 2008-9-1 07:29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08-30 20:46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 北纬 42.7, 东经 83.9) 发生 5.3 级地震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03-21 06:33 在新疆于田县 ( 北纬 35.6, 东经 81.6) 发生 7.3 级地震 。 图 1 2008 年新疆两次地震位置对比(红圈蓝底) 从图 1 中可以看到,在 2008 年 8 月 30 日 之前,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都是在青藏高原边缘和内部发生的,开始于 2008 年 1 月 9 日 西藏改则县 6.9 级地震和 2008 年 3 月 21 日 的 新疆于田县 7.3 级地震 。 2008 年 8 月 30 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 北纬 42.7, 东经 83.9) 发生 5.3 级地震,地处天山山脉。这表明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值得相关部门关注。 中新社乌鲁木齐2006年 九月十九日 电 记者今日从新疆气象台获悉,自二 00 六年八月底以来,新疆北部地区遭遇三十多年罕见旱灾,降水量不足 十毫米 ,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据最新消息,位于新疆北部的塔城地区五百多万亩草场面临荒芜,不少牧区出现了人畜饮水危机 。 新华网乌鲁木齐2007年 4 月 26 日 电 今春以来,由于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新疆天山南北旱情加剧,约 500 万亩农作物受灾。目前,新疆正在采取紧急措施缓解旱情。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介绍,去冬今春以来,新疆气候异常,气温明显偏高,冬季降雪普遍偏少。 特别是春播期间,新疆大部分地区出现 40 多天的无雨、高温天气,加重了南疆和北疆北部地区的旱情。自治区水利厅的调查也显示,今年新疆主要河道的来水量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少,水库蓄水补充不足,也造成一些地区旱情加重,农牧业用水矛盾突出,预计全区春季缺水 25 亿立方米,抗旱形势严峻 。 中新社乌鲁木齐2006年 八月二十五日 电 记者今日从新疆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自七月以来,新疆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情,截至目前,干旱已造成新疆农牧区五十万人和一百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四百七十五万亩,其中重旱一百六十五万亩,受旱草场四千两百万亩 。 新华网乌鲁木齐2006年 9 月 25 日 专电 今年 4 月以来,新疆塔城、阿勒泰、伊犁、博乐等地旱情严重,其中塔城地区遭遇 32 年最为严重的旱情。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慧介绍,今年 6 月以来,南北疆均出现大面积持续干旱少雨天气,气温偏高。 6 至 8 月,北疆气温均高于正常年份,降水则比往年减少三成以上。干旱导致阿勒泰地区春秋牧场生产力大幅下降,产草量比往年减少三成左右。据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扎坎海依沙介绍,全地区的 550 万头牲畜今年过冬将面临巨大困难,干旱最为严重的塔城地区 500 多万亩草场几近荒芜,不少牧区出现人畜饮水危机。塔城地区气象局副局长杨新林说,山区牧草大面积枯死,牲畜无法采食,打草量锐减,如果不及时补充冬饲,牲畜越冬将会出现大问题。据了解,自今年 3 月以来,塔城地区平均气温就明显偏高、降水偏少, 5 至 8 月,又出现 3 次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但降水量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杨新林说:这是塔城有历史记录的 32 年中,气温偏高而降水偏少幅度最强的一年。伊犁河谷今夏以来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伊犁气象台台长高明华说,自 7 月 14 日 以来,整个河谷地区的日降水量就没有超过 5 毫米 ,但高于 30 度的天气却超过 70 天,是历史上温度偏高降水偏少的年份。高温导致蒸发量加剧,伊犁河谷天山北坡干旱严重,其中霍城至果子沟往年一些水草丰美的山谷水干草枯,部分山前旱田绝收,灌区农作物也不同程度受旱。干旱少雨及持续高温天气使新疆部分地州的河道来水少于往年,造成艾比湖等河流补给湖的水域面积缩减近 60% 。 去冬今春( 2006-2007 年)以来,新疆喀什地区气候异常,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持续偏少,春季气温较历年偏高 2.1 ~ 3 .1 ℃ ,降水比历年明显偏少 74% ~ 100% 之间。入夏以来气温继续偏高 1 ℃ 左右,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据卫星遥感资料显示, 7 月初,五大河发源地积雪面积 7861 平方公里,比历年同期平均减少 56.23% ,比去年同期减少 68.64% 。除叶尔羌河山区仍有部分积雪外,克孜河、盖孜河、库山河、提孜那甫河上游山区积雪已基本融化。虽然地面气温持续偏高,但入夏以来,喀什测站零度层最大高度仅为 5497 米 , 600Hpa 最高温度 8.7 ℃ ,较历年和去年均偏低 。 根据旱震理论,如果说 2008 年 3 月 21 日 新疆 7.3 级地震是近年新疆干旱震一个合理结果(四川 2006 年罕见干旱与 2008 年强震也有类似的关联),那么,新疆干旱预示的地震能量是否完全释放就值得研究和关注。 据新华每日电讯 2008 年 7 月 22 日 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综合今年 5 月以来气温、降水和干旱受灾情况后称, 2008 年新疆发生的旱情仅次于 1974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干旱严重年。新疆气象局专家预测:未来 3 个月,高温干旱将继续炙烤新疆大地,大部分地区春夏连旱已成定局 。 据2008年7月26日 亚心网报道, 气象部门预报, 7 月下旬新疆出现大范围降水的可能性极小,预计 8 月至 10 月全疆平均气温较常年仍偏高,如果后期没有降水补充,旱情将不断加剧牞而从近年来我区发生的旱情判断,今后几年新疆发生连旱的可能性明显加大 。 亚心网 2008 年 8 月 25 日 报道 新疆干旱的天气,不仅不利于新疆北疆地区植被生长,也使新疆特色产业蜂蜜生产受影响。草都干死了,到哪里收蜂蜜呀! 24 日,吉木乃县养蜂场赵源告诉记者, 07 年他家养了 600 箱蜜蜂,蜂蜜产量达到 30 吨,而 08 年只养了 200 箱,估计蜂蜜产量只有 10 吨。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等主要蜂蜜产区的花蜜均减产,山花蜜减产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 08 年的大旱天气,很多草场、牧区的花缺水干死,导致蜜源稀少 。 新疆的干旱趋势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发生 5.3 级地震。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manage/fastReport.jsp?id=VV11c13bc99ca00 2. 新疆于田县发生 7.3 级地震。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manage/fastReport.jsp?id=668 3. 杨学祥 到目前为止 2008 年中国 5 级以上地震 73 次:聚焦中国西部强震频发 . 发表于 2008-8-31 20:55:3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39 4. 程勇。新疆北部遭遇 30 多年罕见旱灾损失数亿元。 2006 年 09 月 20 日 01:57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20/015710058573s.shtml 5. 王大霖。新疆天山南北旱情加剧 500 万亩农作物因旱受灾。 2007 年 04 月 26 日 16:02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070426/n249717078.shtml 6. 许静。新疆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已造成五十万人饮水困难。 2006 年 08 月 26 日 03 时 21 分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6-08-26/000N/69675407.html 7. 毛咏。新疆塔城等地区遭遇 32 年来最严重旱情。 2006 年 09 月 26 日 08:4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26/084711105706.shtml 8. 李冬梅,刘皑国。新疆喀什地区遭遇近年来最严重旱情。 2007 年 8 月 17 日 ( 气象港 *20070817*kx8163*sxb* 中国气象局网站 20070817 ) 来源: - 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 2007-08-17 。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14567 9. 毛咏。新疆遭遇干旱严重年。( 2008-07-22 16:16:3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 版。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7/22/content_8745989.htm 10. 马敏。新疆干旱将持续 人为因素加大旱情。新华网兵团频道。日期: 2008-07-26 来源: 亚心网。 http://www.xj.xinhuanet.com/bt/2008-07/26/content_13939807.htm 11. 甘露。新疆蜜蜂无花采 蜂蜜减产 20 吨。 2008 年 08 月 25 日 天山网。稿源: 亚心网。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8-08/25/content_2896168.htm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5552 次阅读|9 个评论
高度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严重干旱和旱震理论(网友推荐)
杨学祥 2008-8-16 08:37
最近,网友推荐我们关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严重干旱。美国相关网站做了全面的报道。 http://meteora.ucsd.edu/cap/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出入自在 回复 我说的图就是这个网页上中下位置那张图: http://meteora.ucsd.edu/cap/ 红色部分显示美国两年来干旱最严重地区,下面还配有英文说明,说加州大部分地区两年的降水量低于正常量的 60% 。加州州长 6 月 4 日 说加州今春是有记录以来最干的。在此网页上还有 full drought report 的连接,看里面的数据南加州尤为严重。 NOAA/ERSL PSD and CIRES-CDC 图1 The percent of normal precipitation for the last two years (June 2006-May 2008) shows much of California at less than 60% of normal ( 2006 年 6 月 -2008 年 5 月加州大部分地区两年的降水量低于正常量的 60%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os 回复 高度关注 17-23 日美国西海岸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出入自在 回复 对不起,图显示不出来。 耿庆国的旱震关系和气象五要素的论文都是用的很早以前的数据,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新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他的结论。看了孙仕宏的那一段,似乎他们把精力花在解释这些统计关系,应该说耿庆国的结论在中国还没什么例外吧? 在网上很难找到有关信息。 博主回复:请发到 yangxuexiang@126.com, 我可以转发。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出入自在 回复 我觉得耿庆国的旱震关系和气象五要素预测地震非常好,如果能普及这种知识,一般人也可以根据气候情况作一些预防。这样即使官方不能发预报,居民自己有预防也会减少一些损失。而且他的这两种方法是非常好的排除法,就是在 3.5 年内没有出现干旱的地方基本不用担心地震;没有出现气象五要素的时候不用担心地震。只是我看耿先生的两篇文章都是过去的数据,不知道近年也没有进一步的研究。直接从网上找反正没有找到。 现在美国加州干旱了两年,今年 6 月份加州州长宣布全加州干旱。 7 月 13 号我看到加州地震信息网上说出现了一周缺 3 级以上小震的罕见情况,后来(大约是 7 月 29 日 ,日食前两天)就发生了 5.4 级地震。但是加州干旱面积很大,如果对应地震的话,应该是更大的地震而不是区区 5 级地震。不知道杨教授有什么看法? a href= http://meteora.ucsd.edu/cap/images/prpon_2yr.jpg target=_blankhttp://meteora.ucsd.edu/cap/images/prpon_2yr.jpg/a 原图网址: http://meteora.ucsd.edu/cap/ 博主回复:耿庆国的旱震关系和气象五要素预测地震在我以前博克中有介绍。以后也会继续介绍。大家都用这一理论预测过四川地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036 新华网消息:法新社 14 日援引科学家的预测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 99% 。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以研究大地震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加州在 2038 年前不发生 6.7 级地震的几率只有 1% 。同一期间,加州发生 7.5 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几率预计为 46% ,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科学家根据新模型做出的。新模型综合了地震学、地震地质情况和地球表面精确测量数据等各种信息,以预报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加州地震几率工作组负责人内德菲尔德说: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 30 年内,加州的某个地方将发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地震。 地质学家认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段 。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17 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 俄罗斯科学家预言 2018 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 2004 年的印尼海啸 。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准四年变化规律,也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发生特大强震的特征 。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 2010 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 2018 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 。 Jenny 认为,本次汶川(处于成都地区)大地震又一次证明了耿庆国旱震理论! 理论描述: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证据:(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严重干旱和地震风险是检验旱震理论的又一次机会。我们期待这一结果:事实胜于雄辩。 参考文献 1. 美科学家 : 加州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为 99% 。 2008 年 04 月 16 日 14:26:3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4/16/content_7988114.htm 2. 俄新社 : 俄科学家预言未来 10 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 2008 年 05 月 02 日 21:06:05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5/02/content_8093102.htm 3.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7.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2008-5-10 10:39:2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8. 作者 : jenny 。耿庆国旱震理论。发表于 2008-06-02 22:05 http://china-heidelberg.de/bbs/blog.php?b=42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198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