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永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强烈要求科学网对永远封博客给出公告和理由
热度 33 gaoshannankai 2015-4-23 21:07
刚看到嵇少丞老师的博客被永久的封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是,没有看到科学网公开公告,也没有看到给个理由。 如果是的话,我觉得还是发个公告,给个理由。 触犯了哪一条,如果确凿,我们绝对拥护。 我觉得科学网要光明正大,不要搞小动作,小把戏。 希望其他老师也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 不要过多考虑个人利害关系。 中国就是国民素质低,有的人当了教授, 也是狗屁不懂,他不懂,科学网这么乱搞,侵犯的是我们大家的权利。 让我想起来了,鲁迅先生讲到的,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 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秩序是大家的责任更是权利。 嵇少丞老师,如果你觉得你的权益受到损失, 我建议你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如果你确实违反了科学网规定,那就自认倒霉, 也不要换个马甲搞其他故事了。 我看了好像,嵇少丞老师违反了3次以上发布“xx”言论。 但是,能否给嵇少丞老师一个机会澄清一下, 我们想听听他的辩解。 我看了他的博客,貌似没有触红线 所以,其他的主观性太大,不好判定,最好把他的罪证亮出来 科学网能够听我一句建议 如果是他与其它博主对骂,多次劝说不改,最好公开给个警告。 让大家都看到,如何? 如果再犯,再封。 其实嵇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听我们大家劝告,用句老话,就是脱离群众。 咱们科学网不要步他的后尘,倾听一下群众呼声,再做决定。 不听我的话,可是要碰壁的。 通过下面老师回复,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件事对我们大家所有成员的侮辱。 第一,你处理一批人,就要给个公告,亮一下相关证据,这是对我们大家起码的 尊重。其实咱们国家很多所谓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很多基本的做人都不懂,很难 相信他们的管理能力?科学网的博主都是大学老师,教授,你们封几个人,不给个 说法,那我们当什么了,你们管理一圈猪么? 另外,还有一些老师也是糊涂,我下面说的很清楚了,嵇老师骂人也不是一天了, 为什么早不封晚不封,是不是这次骂到科学网头上了或者某个领导头上了。 对吧,大家想想,国内国际有什么事能逃出我的法眼。 我想说的是,法律规范不是某个人的私产,想什么时候执行就什么时候执行, 想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想执行谁就算谁倒霉。科学网就是这么管理的么? 你们执行起来有没有规矩,有没有规范?
3626 次阅读|43 个评论
生命里的真朋友
sleepingsui 2013-10-10 17:25
某日,还在上高中的小妹妹问,“姐,你从小到大,那么多的朋友,现在还保持联系吗?”听到这问题的时候,我停住了。长大以后,你会知道,这样的问题根本无法用“有”或是“没有”回答,小时候大家会在毕业留言本上写下,“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那是一段美好的故事,但是随着时光流逝,就只能存活在美好的回忆里了。问题让我的思绪一点点从心底拾取出那些宝贵的回忆,想起记忆中的小伙伴们和现在陪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们时,总会嘴角不自觉上扬。后来,我这样告诉她: 在我们人生路上,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很多。你们可以是多年同窗,可以是邻居,可以是朋友介绍认识,可以是一起共事,可以是一面之缘,又或者你们仅仅是路中的偶遇。但是因为缘分的东西,有些人看似很远,却可以走得很近;有些人朝夕相处,心却离得很远。我一直喜欢跟不同性格的人做朋友,因为你会知道,人可以那么有趣。但唯有那些与自己有过共同故事的人,才能真正留驻在心底,哪怕已经渐渐失去联系。这一些人,不管何时谈起,我都会认为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就算是一厢情愿。如果一定要把心里的友情区再次细分,我想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 、小伙伴们。这是指那些从小一起长大,一直牵挂着对方,哪怕距离再遥远,一两年也总会相聚。这样的朋友不多,就那么三两个。我们在一起,会相互交流近况,但是没有过多深入地剖析现状,而是聊聊身边彼此都认识的朋友,或是陈年往事,抑或家人的情况。这样的聊天,我们每次总会因为感慨时光飞逝而暂时沉默,也会因为相互交流身边熟知的八卦而捧腹大笑,每次交流,毫无心机,我们都可以卸下所有内心的防备,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们都知道,我们对对方,总会毫无保留。 2 、初高中老友。这些朋友因为同窗,走得总会比其他朋友更近。在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我们学生时代在课室呆的时间总会比在其他地方长,所以学习上的乐与苦,少女情怀激发出来的喜怒哀乐,会更多与同窗好友诉说。我们会一起利用上厕所的时间,课间操的时间,或是放学的路上,争分夺秒地狂聊,生怕一错过就忘记了。这样的朋友本来有很多,但是高考后,大家开始各奔东西,带着曾经的故事去寻找自己的梦。一路上,大家都慢慢有了自己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身边也有了各自的新朋友,每次提起,都会记住当初的美好,但最终继续深交的,也就那么几个志趣相投,经历相似的人了。这些人未必有相同的观念,但是我们在一起取长补短,大家聊感情、生活和人生,随时可以分享生活小心得,小感悟,这种真,不同于与小伙伴一样的百无禁忌,却足以畅所欲言。 3 、大学同学。我很感恩在我的大学时光里,能遇到那一群良师益友。因为校园里的各式活动,认识很多朋友。大学的我们,不像高中一样分秒必争地培养感情,大家总会在不同场合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合得来便走到一起,而且越走越近。我想,可能这时候我们的性格都基本定下来了,也知道,哪一些朋友会更交心,也便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群人,比起前面两类朋友,人数就要多一些,每次聚会,大家总会嘻嘻哈哈互相打趣,一下子空间里便洋溢着青春气息;谈正经事也有,我们会一起探讨工作的情况,未来的打算,再有就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事儿了,和这些好友聊天,就觉得特别靠谱。 4 、舍友。高中开始住宿,便很幸运遇到一群疯狂的“恶灵舞”,三年同居,大家亲如姐妹。如今各奔东西,每年的聚会总是难以齐人,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努力找时间见面。大学、研究生还有米国同居的姐妹们,大家不同的个性,却都有好相处的脾性,所以就算偶尔有一点小小摩擦,也会因为坦诚相待而变得可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葩人物也就不列举了,至少大家还是平和地相处过。我们见过对方最不经修饰和最精心打扮的模样,我们一起打发闲暇时光,我们一起深夜卧谈,一起熬夜复习功课,一起在宿舍看电影,一起做饭,一起八卦,一起聊私密话题,这群人,说是朋友更是姐妹。 5 、特别时光里的人。特别时光,是那段珍藏在心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岁月,是甜、是苦、是酸、是涩,它要么在你的人生里会被提及无数次,要么被你默默记在心中,不道出,却常被忆起。 2012 年的美国经历中,遇到过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很多都是匆匆而过,或许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但那么些人,我们却已经都在彼此心里留下脚印。偶尔的问候,对下一次见面的期待,总会融化成浓浓的情感跨越太平洋,流进彼此心里,在他们的世界里,我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自己也会把真心交给他们。 6 、社会上的朋友。对于初初踏上社会的自己,算是涉世未深,但是很幸运,身边的人们都是那么可爱,虽然说,真诚待人不一定会被人以诚相待,但是要相信,心怀美好,遇到的人,总不会太差。 以后的路,越走越远,时间的长河里,陪着你,走到最后,能有几个?越长大,朋友越显珍贵。渐渐的,不会轻易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只会说,希望我们能做一辈子的朋友,可是,谁知?回头望望,也只有真朋友,会一直都在!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3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永远到底有多远?”)
wangdw 2009-12-18 14:30
杂谈(永远到底有多远?) 在九十年代吧,广播里不时地传来一歌曲,唱着永远到底有多远!怪了!永远是时间名词啊,可这里怎么当成距离名词用了,问什么有多远了。本以为他们会改正过来,可是,等了好久,还是永远到底有多远。这句好象还是歌名吧。真是怪事。 无独有偶,好象过了不久,又传来歌曲,在问:我还要等你多少光年?光年是天文中距离的单位,这儿又当成时间单位了!怪不怪?! 现在是 21 世纪了,有时,在电视里出来选择题: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距离单位?看样子, CCTV 现在也发现这个问题了。 娱乐界是不是不应该出这种笑话吧!这样误导我们广大青少年,影响不好吧?!作者、所有参与制作者、播放者都看不出问题,笑话了!
个人分类: 生活|2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梦里常相见,相伴到永远
famingkuang 2009-11-4 07:21
最近梦里老只梦见发妻,有些不爽! 以前的梦真可谓五花八门,除了捡钱(这样的梦太少了)最美的要数那春梦了。 可是近一两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连梦都被发妻绑架了在梦里没了青春少女,几乎所有的梦都被她霸占了! 梦是潜意识里,人最真实需要的再现生活可能欺骗你,但梦不会! 当你的梦里老有某人的时候,你已经无法离开她了,她就是与你终身相伴的人也许她没有情人温柔可爱,但她却比情人可靠和安全 。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45 次阅读|36 个评论
核讹诈永远不会有胜利者
chni 2009-6-27 16:46
核讹诈永远不会有胜利者 以核讹诈讹诈核讹诈实在要不得 大概是女性天生的忧虑心重吧,近来的朝核问题频报事端,一时间核讹诈的声音甚甚甚嚣尘上,实在让人好生心烦。核讹诈指凭藉核武器的优势威胁恫吓别国,或者相互恫吓。核讹诈并不必然导致核战,但有核国家间的相互核讹诈却不可能因为一方或双方被逼上梁山而引发现实的核战。不管是核讹诈还是更为恐怖的核战,都是全人类都不愿意看到灾难。 然而,越是怕鬼越有鬼。中新网 6 月 25 日 电:朝鲜 24 日威胁美国,如果挑起另一次韩战,将一次而永远地把侵略者从地球上扫除。美国国防部随即以 愚蠢 形容朝鲜的威胁,并反问:用什么?五角大厦发言人莫瑞尔 (GeoffMorrell)2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回答说: 我真不知道要如何响应。那是愚蠢。 接着他反问: 用什么? 须知,朝鲜正在起极端,而美国方面看似轻松,其实也在走极端。双方都在搞以核讹诈讹诈核讹诈的把戏,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核讹诈来讹诈对方的核讹诈,从而达自己的战略意图。骨子里都害怕核战,却又处在事情被逼到这般田地的进退两难之境,谁都收不了手。如果听任这种状态僵持下去,那么,我们越害怕核战,就有可能越会出现核战。所以,从这种情形看,我觉得,以核讹诈讹诈核讹诈的讹诈术可以收手了。 核讹诈没有胜利者。朝核问题从根子上讲就是美国核讹诈的产物,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期韩战爆发时,美国曾经考虑动用原子弹对付朝鲜,从而埋下了核讹诈的祸根。金日成战后便建立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着手开发核武发展计划。金正日继任朝鲜最高领袖后,美国人总在指责无懒国家,时而不时扬言要修理人家,动不动就出兵对别国大打出手,国际社会或随其秀手旁观, 2002 年美国大兵赶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2003 年动手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金正日总在担忧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他所能够选择的也就只有快马加鞭研发核武一途了,以便自己不去步伊拉克、阿富汗或南斯拉夫之后尘。在美国的核讹诈之下,他被讹诈成了事实上的有核国家,那么,你在继续讹诈或制裁他的时候,他必然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会搞核讹诈来讹诈你。如果国际社会继续加压,如果有人率先充当马前卒,那么,离核按钮按落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所以我说,核讹诈没有胜利者,也永远不会有胜利者。 放弃和促成放弃核讹诈立场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事实已经证明核讹诈没有胜利者,不公没有胜利者,而且可能由此导致现实的核战争,从而彻底颠覆人类和平。当前的问题必须解决,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放弃和促成放弃核讹诈立场,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由于形势逼人,如箭在弦上,缓解这等局面的唯一选择是让已经被朝核问题架了起来的联合国安理会、美国和朝鲜得以下台,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下台梯子,而不是一个高唱制裁的国际合唱团。 由此看来,尽管朝鲜已经弃六方会谈如穿破了靴子,但靴子能不能再穿上目前尚属两可,就看事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了。不管靴子能不能穿上,但下台的梯子其实各方都是需要的。在这个事件上,中国大有可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3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