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民晚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节痛好发于深秋 新民晚报 2011 11 7 康健园
chengbiaob 2011-11-7 20:03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关节外科 教授 程飚 特需门诊 周一上午 骨性关节炎虽然从关节软骨起病,但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 , 得上容易、祛除难。因此 , 此病应以预防为主。那么秋季关节炎病人怎样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作呢 ? 一场秋雨一阵凉,秋风渐起蟹脚痒,又到了一年中的大闸蟹季节,可是也到了关节病好发的季节,主要原因是入秋以后,由于寒潮不断的侵袭 , 气温下降幅度较大。骤然间的寒冷使膝关节一下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再加上老年人的膝关节老化 , 局部的抗寒能力差。如果居住环境又潮湿 , 膝关节骨关节炎便会在一夜之间发作,还有许多病人因为贪吃大闸蟹和啤酒造成痛风性关节病的急性发作。 60 岁的李先生,从年轻时就爱吃大闸蟹,每年一到吃蟹季节都会猛吃一阵,过把大闸蟹瘾。今年,自然也没有落后,连续三天吃蟹。吃得带劲的时候还会叫上啤酒爽一把。近日的某个半夜里,李先生突然觉得膝关节疼痛难耐,不仅疼痛而且红肿,经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大闸蟹加啤酒引发痛风性关节炎。 食大闸蟹时很多人喜欢喝点酒,特别是男士们多爱喝啤酒,这就正犯了“吃蟹别喝啤酒”的大忌,因为两种食品都是寒性,且含有高嘌呤,吃多了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引发痛风。 除了吃大闸蟹,门诊中还频频出现吃海鲜引发痛风关节痛的患者。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关节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有些老年人出现走路困难,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难忍,膝关节内翻,甚至出现“ O ”形腿,这都是骨性关节炎在作怪。该病的发作 , 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首先,关节痛的病人住房尽量朝阳、通风,多到室外晒太阳。有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务必要注意天气冷暖变化,尽早预防降温。天气转冷时比别人多穿一件衣服。特别注意关节部位保暖,如果感觉身体某部位关节不舒服了千万不要硬撑着,赶快洗个热水澡上床睡觉,爱晨炼的老人要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开始。其次,注意饮食调节,戒除烟酒,适当摄入高嘌呤,高钙食物,特别是海鲜和大闸蟹等,减少骨关节疼痛的发作。第三,体重超重者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减轻体重。第四,出现骨关节疼痛时,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患者需要注意 , 发病时不要进行热敷 , 因为热敷反而会加重关节疼痛。最后,要特别注意的是骨关节炎发病时虽说要注意休息,但过度休息也会使关节周围的血液凝滞,不利于康复。因此 , 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后要适当锻炼,这样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游泳、散步、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都是不错的锻炼关节的项目。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动不仅不能达到锻炼关节的目的,有时因为关节负荷过重反而会损伤关节,或使关节炎症状加重,应特别避免。另外,长时间坐着的人,应选择在工作间歇站起来活动一下,伸展肢体与躯干,伸伸懒腰。平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如果关节已有不适或病变,市民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目前医学还没有能力使骨性关节炎的病程逆转,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会不断地发展、恶化。因此绝大部分患者均需要进行治疗。治疗包括:必要的药物治疗,肌肉的训练和物理治疗;微创的关节镜下的清理手术和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2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十年中国老人全世界最多 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热度 1 dongzg101 2011-10-28 18:39
未来十年中国老人全世界最多 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2011年10月28日17:13 来源: 新民晚报·新民网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10月31日全球人口将超过70亿。人口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未来10年我国人口面临两大挑战——   老龄化加剧 中国老人全世界最多   性别比失衡3000万男性或打光棍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联合国发布报告称:10月31日,全球人口将超过70亿,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高增长使得世界人口变动出现两极的分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未来10年的人口形势如何?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认为,中国已经成功地扭转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与人口有关的挑战更加严峻。这是因为未来10至50年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继续向老龄化转变。   中国人口慢慢变“老”   彭希哲说,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现在每年人口的增长是0.57%,这样的增长率跟欧美发达国家差不多。在不同的人口政策和生育水平的假设情境下,中国人口总量未来变化的差异巨大,峰值人口为13.5亿到16亿以上,表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   彭希哲介绍,现在中国生育水平始终保持在每个家庭出生1.5个小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现在印度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8个小孩,美国每个妇女生育2.1个小孩,挪威每个妇女生育1.9个小孩。中国的低生育率水平已经和英国、法国、德国相一致。这种结果持续下去,势必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折,即从一个年轻的社会转变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去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在70%的人口在15岁到59岁之间,这个比重在世界上是最高的,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处于劳动力年龄。但与此同时,中国儿童占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目前,0—14岁人口仅占16%。整个中国,在未来5年左右劳动力总量会增加,而到未来10年劳动力数量会明显下降,这是一个趋势;而且,整个社会年轻人的比重将明显下降,人口整体老龄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彭希哲分析,在2020年印度总人口会超过中国,但中国始终会是21世纪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建议生育率维持在1.8   除了人口老龄化,彭希哲认为,中国未来10年人口状况还有一个重大挑战在于出生性别的失衡。现在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万,这个比重在未来10年中会持续上升,其结果会有将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彭希哲指出,中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退休年龄延长等手段,来应对未来劳动力年龄人口短缺所产生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还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风险。   彭希哲认为,中国有必要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可能的迅速下降。作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中国人口问题必须通过整合均衡的途径统筹解决。 // (责任编辑:UN021)
12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慢活族”成白领新时尚 对抗快节奏
dongzg101 2011-10-12 23:31
“慢活族”成白领新时尚 对抗快节奏 2011年10月12日 16:58 来源: 新民晚报 “我不要房,也不要车,只要你和我喝一杯。”近来,“慢活”风开始在白领间风行起来。他们反对快生活,提倡慢工作,慢运动,慢阅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下,以宁静对抗浮躁。 放慢速度,关注心灵成长,动手劳动,注意环保。在欧美国家,宣称自己是“慢活族”的人已达1/3以上,而“慢活”的最佳状态是该快则快,能慢则慢。放慢用餐速度、周末晒晒太阳、到图书馆看看书……你是否会偷闲找空慢慢做自己的事情? 绣花绣出了颈椎病 金桂 (职员) 我是个追求快节奏的人,以吃饭为例,一家人用餐,我第一个搁筷子;一个办公室的人用餐,我还是第一个吃完;外出学习,不认识的十几个人坐在一起吃饭,我仍然是速度冠军。吃饭慢则五六分钟,快则二三分钟就解决问题。我也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习惯成自然,改了好多次,都改不过来。 那天在商场十字绣摊位前,一位淑女飞针走线的姿态触动了我。营业员小姐介绍说,十字绣起源于欧洲,贵族妇女们就用它来打发时光。现在,韩国的女孩全赶这个时尚,风行全世界。 于是,我开始绣起十字绣。这“慢生活”还真上瘾,中午休息,我快快地吃完饭,拿出十字绣飞针走线,该上班了都舍不得放手。回到家顾不得休息,就拿起来绣品“相面”。双休日,一坐4个小时,绣得眼发花,手发麻。一个大件作品成功之后,我信心倍增,又开始绣钱包,准备作为礼品送给朋友们。 有一天,突然脖子疼得像针扎,上医院拍片子,说是颈椎有问题,花了1000多元的药费。大夫说:“你们经常泡电脑的人,本来就缺乏锻炼,再过度低着头绣花,不但对颈椎不好,还费眼睛,快收手吧。” 我的“慢生活”就这样毫无结果地流产了。痛定思痛地反思,不是十字绣不好,而是我没有理解慢生活的精髓。所谓慢生活,不是单纯地选择慢方式,而是要放慢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让从容与淡定成为习惯,让悠闲成为生活的主调。慢生活,慢在心态的平衡上——工作紧张了,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矛盾冲突了,别一条道跑到黑。所谓的休闲方式,喝茶也罢、绣花也罢、跳舞也罢,那都是为调整心态,强身健体服务的,不能成为新的累赘。 走了弯路以后,似乎开始了解“慢活”的真谛,腾出时间,适可而止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老公聊聊天,给家人做做饭……也许,这就是走向“慢生活”的开始。 1 2 3 4 相关新闻: 20110523时尚装苑:明星畅谈快节奏爱情 米蒂喜欢快节奏的歌曲崇拜中国时尚明星 鲁必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慢活族 慢活 慢生活
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民晚报》“粗、淡、杂、少、烂、素”可防癌
热度 25 何裕民 2011-6-1 10:19
《新民晚报》 “ 粗、淡、杂、少、烂、素 ” 可防癌 (2011-05-30 15:00:57) 中医学对饮食向来极为重视,《黄帝内经》中曾有“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的说法,意思是,饮食不节和饮食失常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因此,建议癌症患者的膳食宜“粗、淡、杂、少、烂、素”。 “粗”指的是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淡”指少食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的摄入量(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 5 克);“杂”是指食谱宜杂、广,只要没有明确的致癌性或不利于某种癌症的防范与康复,均可食用;“少”指对食物摄入的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应有所节制,消化功能差的癌症患者可每餐少食,适当加餐;“烂”是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均应煮烂、煮熟,特别是老年癌症患者和放化疗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患者,尤其要煮烂,以利消化;“素”多指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各种维生素等,对癌症的防范和康复益处多多。 需要强调的是,癌症患者的膳食结构应根据疾病有所区分,例如,结(直)肠癌、胰腺癌等的发生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关联,应该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有一部分乳腺癌、卵巢癌往往是雌激素依赖性的,有可能升高雌激素水平的食物要少吃,诸如蜂乳(皇浆)、蛤蟆油等不食为宜;肝、胆、胰、胃癌患者消化功能差,尽量少食不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甲鱼、蟹之类应慎之又慎。 因此,科学、合理地调节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癌症康复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2011-05-30 14:52:51  来源 : 新民晚报 ( 上海 ) 作者: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801 次阅读|25 个评论
法制日报:这个剂那个剂为什么要用它
热度 1 蒋高明 2011-5-27 23:19
今天的法制日报刊登记者韩乐悟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这是记者在笔者在上周三(5月1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沙龙学术报告基础上撰写的稿件。特转录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白色污染农膜降解问题,不是塑料膜经140年不能降解,而是农民在低温燃烧(850度)塑料膜产生的二噁英致癌物质约经过7代人不能降解,约需140年。 这个剂那个剂为什么用它 韩乐悟 来源: 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年05月27日19:10 http://roll.sohu.com/20110527/n308758889.shtml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这是一百年前西方农学家发现的中国农业最令人称奇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裹挟着一路狂奔。   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专家提醒,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白色恐怖”    对“白色污染”,人们往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但记者获悉,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我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农膜,弄得全国山河一片"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说。   长期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的蒋高明,日前对记者讲起他在一些农村看到的几乎被清一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农田、山坡的景象时,用“白色恐怖”来形容。   据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有人研究了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七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   在蒋高明看来,农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产后产生依赖。在脱离了传统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秸秆等养地,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在加速耕地“死亡”。无异于“杀鸡取卵。”    “红线”濒危    记者被告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   据蒋高明介绍,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从其提供的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变化图上看出,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   “但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没用完,都变成了污染。”蒋高明说。   蒋高明认为,保持目前粮食产量,就农药化肥而言,施用量减半足矣。   还有一个数字让蒋高明耿耿于怀:我国工厂化养殖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动物粪便,约为工业固体废料的3.5倍。但因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等原因,这些本可成为很好肥料的动物粪便并未用到应该用的地方。结果“一方面造成农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两者都因趋利。受害的是耕地与消费者。”蒋高明说。   其实,即使没有化肥农药等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矿企业废水污灌等对耕地的间接污染已经使之不堪重负。据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此有识之士呼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守住其数量,还要守住其健康、洁净之“红线”。 往何处去?    在蒋高明看来,农业依赖大量化学物质投入堪称所谓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危害甚多,不可持续。它不仅需要开采大量矿山、石油等,使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大量化学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但危害绝不仅于此,耕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食品、粮食安全。”   蒋高明说,“绕一个圈子,耕地中的有毒物质最终要回到人体安营扎寨。”前不久报道的“镉米”就是例子。   当“锄禾日当午”式的传统耕作方式被取代,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规武器”时,蒋高明认为“工业化农业已经大大动摇了我们的农业之本。”   当引起西瓜“爆炸”的膨大剂被公众知晓后,人们困惑的是“为什么要用它”,因为很显然,此举是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   但类似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比比皆是,正像蒋高明所列举: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   人们困惑:我们的食品之源初级农产品,已经在生产中经受了如此化学化、工业化的“洗礼”,怎敢再在食品加工、运输或保存中不加节制地添加各种化学制剂甚至是非食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   作者:韩乐悟为法制日报记者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新民晚报》少吃一口,多活一日
热度 24 何裕民 2011-5-10 13:45
《新民晚报》少吃一口,多活一日 癌症有“贫癌”“富癌”之分,前者与营养缺乏有一定关系;后者是富营养化、营养过剩的结果,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常见的、特别是发病率持续攀升的癌症(乳腺癌、结 / 直肠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多直接或间接缘于营养过剩,富营养化;“贫癌”如食道癌、宫颈癌等,则相对少见。 英国学者 Doll 和 Peto 在《癌症的原因》中明确提出:“在因癌症而死亡的美国人中,约有 35% 与膳食(不合理)有关。” 近 25 年来,几乎所有研究都认为脂肪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结肠癌等关系密切。防癌“控制膳食脂肪摄入在总热量的 30% 以下”是首选。 蔬菜和水果被证明是多种癌症的保护因素,包括消化道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呼吸系统癌(咽癌、喉癌、肺癌),以及与内分泌有关的癌(乳腺癌、胰腺癌)。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越高,则发生癌症的危险度越小,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 除改善膳食结构外,癌症患者还须适度控制食物的摄入总量(新鲜水果、蔬菜除外)。放化疗会杀伤白细胞,食欲随之减退,这时逼迫患者勉强多吃以补身体,既加重因放化疗而受损的消化功能的负担,造成“雪上加霜”;又不利于机体吸收,徒增胀满不适。 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人寄希望吃甲鱼来补白细胞,事实是,没有相应的实验研究,也没有严谨的研究结论。相反,很多人因消化功能差,硬着头皮吃甲鱼,却引发了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 肿瘤康复期营养过剩还会为肿瘤复发创造时机。有研究证实,乳腺癌康复后,肥胖者更易于复发,可不慎乎! 因此,我们强调:应“少吃一口”,这样才可“多活一日”!希望癌症患者能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方式,远离多饮多食和一味蛮补。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1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新民晚报》爸爸患癌女儿的劝告最有效
何裕民 2011-5-3 09:58
《新民晚报》爸爸患癌女儿的劝告最有效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注意到同样患了癌症,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应对方法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主流文化对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期盼有关。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应兼顾男女的性别差异,治疗上作些微调。 女性癌症患者,特别是初诊者,往往会滔滔不绝地诉说很多症状和体征,有过分渲染之嫌,为的是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特别关注。 和有明显疑虑倾向的女性患者交流,务必谨慎,多用正面的肯定的口吻,少用模棱两可的疑似性语言;千万别根据医学逻辑,脱口而出 “ 你的骨痛,很可能是骨转移 ” ,就这么一句话,即刻压垮病人的信心,加重病情,后果严重。 必要时,女性癌症患者需适当补充调整情绪、疏肝解郁的药物,或服用抗抑郁药。 男性生了癌,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并习惯于轻描淡写,潜意识里摆脱不了大男子的 “ 无所谓 ” 气概。医生和家属必须耐着性子寻根究底,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真实状况。 男性生了病,妻子一般比男人更着急,常会管这管那。妻子唠叨的出发点是好意,但必须学会有效沟通与管理,少作无谓的唠叨。其实,约束男性治疗与生活方式的最好角色是女儿。女儿通常都是爸爸的掌上明珠,女儿一番话,爸爸大多服服帖帖地听取,无论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坚持服药,落实在行动上的有效率和持久性都很高。毕竟,癌症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过程。 作者:何裕民
1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科技导报》写稿
kejidaobao 2011-4-22 09:18
我曾给《文汇报》、《新民晚报》投过稿,但都石沉大海。后来,我发现写博客不用审稿,即时发布,自由自在,便以写博客的方式整理思想、记录东西。 2009年8月,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篇“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没想到被《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看中,他让我修改后在《科技导报》“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认为这篇博文虽然点击数高,但信笔写来,没有严密逻辑论证,还有些观点可能引起争议。不过该博文的内容值得重视: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国内记者不可能背着摄像机去美国报道留学生的生活,而给读者介绍些国外情况可以使准备出国的人有个概念,国内的老师也可以更了解留学生。于是我推倒重来写了“在美国做博士后”,注意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想,而是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些介绍,强调知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2009年9月,我写了篇博文“职业发展,乐趣无穷”,苏青先生读到,又让我修改后在“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认为这篇博文的主旋律是好的,但比较松散,读起来有点轻飘飘,于是重新写出了“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我介绍自己作为一位海外留学生,在谋求教职的路上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在以为自己一枪命中的时候反而失败了!但是我毫不泄气,不但修炼自己的内在,而且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并勇敢走上国际学术讲坛,在这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机会接踵而至……虽然读者和我处于不同的环境,但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做好准备,如何用心做事,是相 通的。 我回国后,父亲有个熟人的儿子正在念大学,找我咨询些出国的事儿。由于面谈不同于写正儿八经的约稿文章,我眉飞色舞地即兴发挥,说出了很多观点。对话后,我把观点整理成博文“申请出国的‘迷思’”,又被苏青先生看中,经精心修改后发表。随着回国后教学、科研和参加学术活动的进行,我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我有感而发写了篇博文“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被《科技导报》编辑张杰青看中,我精心修改后发在“读者之声”栏目。看着博文变成了“铅字”,梦想成为了现实,我心中很是喜悦。感谢《科技导报》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观点、心得、经历的平台。 在写稿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关注起这份中国科协主办的会刊,并阅读了《科技导报》的各个栏目,尤其是“主编心语”、“走向职场”和“读者之声”栏目。2010年5月,在苏青先生的推荐下,我成为“走向职场”栏目的主持人。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常看些职业发展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并且积极组稿、认真改稿。这些经历,都使我能有机会和《科技导报》一起成长。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马臻 (本文转载自《科学时报》2011年4月1日B2版)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民晚报》中西医协同抗癌不分伯仲
何裕民 2011-4-21 10:07
《新民晚报》中西医协同抗癌不分伯仲 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协同关系,尤其重要。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中西医协同抗癌的理念已记录在《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中,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 1 )大西医小中医:或称作西主中辅。许多实体瘤及部分非实体瘤的早中期,且并非高龄老年人或体质羸弱者,都应当以西医学的方式,手术及放化疗为主,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为辅。这类肿瘤包括早中期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肠癌、宫颈癌等。在整个过程中,中医药的配合是有益无害的。 ( 2 )中西医协同:许多肿瘤的治疗,很难说中西医学谁主谁次。唯有中西医学紧密协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些肿瘤,可先行手术切除或放疗,但后续治疗中,对化疗并不敏感。此时,便可先以西医方法攻其癌瘤,随后以中医药零毒抑瘤等法善其后,防范其转移或复发,例如肾癌、软组织肉瘤等。这类疗法,还适用于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的鼻咽癌、脑瘤等。 ( 3 )大中医小化疗:这是一位资深化疗专家与我们合作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时所归纳的。它对于诸如部分卵巢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较为有效。 临床实践中,我们归纳出这类患者的治疗可分成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以化疗为主,辨证汤方及零毒抑瘤配合;等几次化疗后,癌症相对稳定时,转为中医药为主,零毒抑瘤为重点,逐步延长化疗间隔期,减少化疗次数,或在一般情况下不用化疗,仅作为备用手段。 ( 4 )中医为主:老年肿瘤患者;西医学无特殊疗效的癌肿;明确拒绝创伤性西医治疗者;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等,上述情况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大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延长了有质量的生存期,符合患者“继续活下去”的最大利益。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新民晚报
1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民晚报》“三十岁现象”催人回归自然
热度 27 何裕民 2011-4-15 09:41
《新民晚报》 “ 三十岁现象 ” 催人回归自然 在深圳 30 岁上下优秀的女性中突兀地冒出一个乳腺癌高发群体,被称为深圳“ 30 岁现象”。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向国内其他大中城市蔓延。 近期看到一则报道:复旦大学一位 32 岁的女教师突患乳腺癌,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发出“买房买车,却买不到健康”的感叹! 人们不禁要问:何以在现代社会,优秀的青年女性总是“前仆后继”地付出巨大的身心代价?我们可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做一番解读 这些年轻女性往往都是全国各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个性要强、能力也强,不服输,一味晚婚晚育,一心扑在工作上,经过若干年的拼搏,多少获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付出了惨重的健康代价。生存压力、竞争挫折……这种极度亢奋的心身状态,及其伴随的机体内环境、微环境紊乱,自然是癌细胞发生的“催化剂”和癌症发展的“温床”。久而久之( 5 ~ 8 年之后),作为雌激素的靶器官乳腺容易癌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种现象怎么改变?要树立防癌理念,防癌要从学会生活开始! 每个人一踏入社会以后,就要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张弛结合,适当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千万不要“ 40 岁以前以命搏钱”,“ 40 岁以后以钱买命”! 为此,我们呼吁: 30 岁上下的年轻人,回归到与自然亲近的、节奏快慢适度的生活! 作者: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945 次阅读|29 个评论
新民晚报》癌症只是慢性病
何裕民 2011-4-14 12:01
新民晚报》癌症只是慢性病 近 30 年来,国内外的各类卫生机构和个人不断呼吁要揭示癌症的真面目,以利于形成对癌症的正确认知。让人欣喜的是,如今关于癌症的奥秘逐步被揭示,“癌症只是慢性病”的认知逐渐成为共识。 上世纪 80 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 3 个“ 1/3 ”的观点,即 1/3 的癌症可以预防, 1/3 的癌症可以治愈, 1/3 的癌症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给癌症患者和癌症防治工作者以极大的精神支持。中国著名作家柯岩于 1982 年的《癌症≠死亡》一书,在中国癌症患者中曾激起了强烈反响,书中的实情足以鼓励很多人。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起,“诱导癌细胞分化与凋亡”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衷追捧的新领域。让癌细胞像“问题孩子”一样,在一定方法的“调教”下“改邪归正”。多么理想的抗癌新思路、新对策! 2006 年 6 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宣布,美国 2005 年癌症死亡总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年,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把“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美国的一份样本调查显示,乳腺癌手术过没有转移的, 15 年生存率达到 87% ;有过转移的, 15 年生存率也要达到 82% 。 国内资深肿瘤内科权威孙燕院士曾明确指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种常见的可控制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 因而,“癌症只是慢性病”观点的提出,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我们还是能够不时看到“一人患癌,全家恐慌”的现象。大众对于癌症的科学认知,还有待大力推广普及。 作者: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大,一点也不大
热度 7 sheep021 2011-3-21 18:36
闹了三五年,南方科大,才一个班, 一点也不大。 谁让他美其名曰“南”呢? 南者,难也。 南方科大迈出了中国高教改革的步伐 改革之难,可知也。 难,方科大 不难,也就不会有“南方科大” 南方科大,一点也不大 说明我们高教改革的决心也不大。 ---- 姜泓冰:南方科大,蹒跚儿多久才能快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1日14:31 新民晚报   姜泓冰   也许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2011年3月20日。在深圳,一所只有45名学生的新大学低调举行了开学典礼。虽说低调,却很少有哪所大学的开学典礼像它这样,被媒体们热烈地关注和报道着。从孕育到出生,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它注定都要活在闪光灯下,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被观察、被分析。   这是南方科大与生俱来的宿命。   校长朱清时院士的开学讲话,就有极强的历史使命感,比如称南方科大的启航,是“承载着全国人民,特别是深圳人民厚望……南方科大迈出的步伐将是中国高教改革的步伐。”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 次阅读|7 个评论
人模狗样为健康,天天行我看行
热度 3 sheep021 2011-3-6 21:07
2011-03-05 15:53:32 来源: 新民晚报 (上海)  “人模狗样”当然是贬义词语,谁愿意与它搭界呢? 想不到的是,如今我与老伴每日都要花两个小时“人模狗样”地爬地板,并已坚持了三个多星期。欲知个中缘由,容我细说: 春节里亲友相聚,老人们聊的多半是养生保健。比如饭后别一屁股坐下看电视,应在屋里踱踱步,谨防啤酒肚;又如每晚起夜时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再如晨练打完太极拳,不妨背靠香樟树撞它28分钟,能活血通脉、舒缓筋络…… 交流中最有意思的招数是表兄出的,他说他每天都抽空在家中像狗那般满地爬行,这对心脏有益。因为人直立时,人体血液的70%低于心脏,不利于血液回流,而爬行让身体成水平状态,使血液回流心脏,让心脏劳逸结合。他边说边示范,动作娴熟。临了还提醒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敷衍了事。 次日,回想表兄爬地板的模样,特别要干净的老伴突发奇想:何不在膝盖下垫两块抹布,手上也抓着抹布,边爬边顺便搞清洁呢!曾见邻家钟点工就是这样跪着擦地板的,咱也如法炮制,把运动与劳动结合起来,岂非两全其美! 然想法虽好,但事与愿违。大年初五,我膝盖裹抹布、手中拿抹布,趴在地板上边爬边擦,结果顾此失彼爬得对劲了,忘了擦地板;擦得到位了,爬姿却走了样。我对老伴说:瞎忙活了,做不到一举两得啊! 随即去电请表兄释疑。表兄说运动与劳动是有区别的,劳动是重复地做一个或几个动作,而运动则是全面性的锻炼,两者不能代替,更不宜混搭。我说是呀,怪不得我爬着爬着,想起还要擦地板,心里就不得劲了。 听了表兄的点拨,我和老伴茅塞顿开,遂一门心思认真爬地板了。至于擦地板的活计也没懈怠,相反更要擦干净些,因为人趴在地板上,鼻息离地板那么近,不搞干净怎么行? 经过一段时日的身体力行,渐渐尝到了爬地板的甜头它除了对心脏有好处外,还因为爬行时把身体重量分散到了四肢,减轻了颈椎、腰椎的负担,有利于防治各种脊椎病;还有爬行时腹部器官和内脏是由腹肌收缩从下面托着的,这就减少了内脏压力,增强了内脏功能,对胃、肾下垂患者非常有益;再有就是每爬行一步,肛周肌肉群就会收缩一次,长此以往还能防治痔疮呢! 正是:放下身段满地爬,“人模狗样”为健康! 作者:翁治方 评: 这个主意俺自己倒是想到过,就是没实施 远新写新书时,不妨把这个案例也加进去——天天行,任意行,随便行,我看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向西方学习不是以西方为中心
热度 1 sheep021 2011-2-26 18:36
向西方学习不是以西方为中心 2011-02-26 15:20:12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编者按】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和平崛起,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中国学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是一位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如何研究中国》一书,是他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调研、观察、思考中国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演讲录。方家之言,或激发思考、或引起关注,或诱发争鸣,皆为编者所期。本版将连续摘登此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以飨读者。 书摘·《如何研究中国》(1) 以中国为方法,或者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立场,这个提法最初是我在十几年前读日本历史学家沟口雄三的著作时见到的,当时我以为这个提法还很新颖,也非常切合我这些年来做社会调查研究的体会。但前不久,我重读了毛泽东的著作,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就已经解决了。我读了他1940年到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前期的著作,吃惊地发现他早就提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口号 。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他讲,我们研究中国就要以中国为中心,要坐在中国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我们有些同志的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做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色。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中国自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被迫必须向西方学习,也应该向西方学习。所以在这里我强调,我对这一判断是加以限定的,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我在提高以中国为中心来反对向西方学习。我是反对以西方为中心。 中国全面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带来了一个严重弊端:西方的概念、理论,甚至西方的历史进入中国以后,就要求在中国占据认识论上的制高点,甚至是价值论的制高点,要按照西方的理论、概念来改造中国,把中国的整个历史和经验当成一个有待改造的材料,使中国自身的经验丧失了申诉的权利。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避免西方概念或者西方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经验采取霸权者的态度。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如何结合呢?毛泽东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把调查研究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论原则提出来。这里我讲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它意味着以中国为立场,意味着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包括近代以来的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经验,必须要重新加以梳理,不能再用西方的理论加以套裁,这是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主要含义,它隐含着反对以西方为中心来考察中国自身的事物。 当然,前面讲了我并不否认要向西方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宽容、有这样的谦虚向西方学习。我们曾经向印度学习佛教,这花了至少三四百年的时间。我们向西方学习,如果从利玛窦开始,至今也不过四百来年的时间,如果从鸦片战争开始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时间,就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也只有百来年的时间。这个学习运动到现在还没有完。但我重点想讲的是,在这个学习运动中,只能把西方的理论、概念当作考察中国事物的一种参考,而不能看作是一种普遍化的东西。如果把西方的概念,看成是一种普遍化的东西并用来套裁中国的经验,那么我们就要犯错误。 作者:曹锦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说中医“调理”
热度 2 sheep021 2011-2-26 18:31
说说中医“调理” 2011-02-26  来源: 新民晚报 现今倘是身体虚弱,生了慢性病,又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社会上已形成一种共识:请中医调理调理去!中药既管治病,又可补虚,相对来说毒副作用较轻,病人自然乐于接受。身体健康是头等大事,今天各大医院中医专家门诊特别忙碌,挂号常常爆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什么是中医调理?颇值得讨论。我的理解有这样几层含义要说的:它不动刀子,不开膛剖肚,一般也不下猛药、毒药,平平稳稳的,避免了生病人原本已是脆弱了的心、身方面的负担和创伤;生慢性病往往是正虚邪滞,中医调理原则是补不足、损有余,临床老中医擅用独特的轻灵手腕,搜剔病邪、磨削累赘,扶养元气,再造精血,将疾病制约在一个可控范围中;“王道之法无近功”,由于调理用药常以不损伤正气为前提,药性和缓,所以去病也渐,收效也缓,病家、医生都须耐着性子,业师苍山先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容潜移默化,积渐邀功”,说在点子上的。 历来西医治病注重在“病”,显微镜下细看的是细菌、病毒等非己物质,中医称之为邪气;明清以后中医临床则深究在“体”,强调治体,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来驱除病邪出于人体的国门之外。但也不尽然的,古人也有主张“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的所谓“攻邪派”,然非主流;晚近数十年,西方医学也重视了“体”,把认病理念转移到人体自身缺陷的研究上来,免疫领域和干细胞移植方面日新月异的进展,体现了病、体认识上的战略换位,但主要也是前瞻性的。 中医调理是病、体参合的一种特色治疗,病、体之间,中医的位置始终居中,把持着天平两端的平衡和意向。 如有人发现了肿瘤已不能手术,西医常开导病人:请中医调理调理去!中医拜领任务,事实上常已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了,病人心、身俱惫,敌强我弱显而易见 ,医者首务在鼓舞病人斗志,不让精神崩溃,否则药物很难发挥作用。用药宗旨则每取扶正去邪,扶正主持甘药,叶桂誉为“劳损主治法则”,甘药治体范围广、方法多,灵活多变,历古名医积累了丰富而细腻的治疗经验,值得后人记取。去邪抗瘤则中医常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消积等手段,藉以消削、磨散、清涤病邪,限制、缓慢肿瘤的繁殖和发展。中医调理事实上是走一条“与瘤共存”的道路,病家的心态必须宽朗高远,摆脱生瘤即是绝症的阴影。妥帖的药物调理,与瘤相安无事、长期共存的例子,在临床是可见的。 各种慢性病的中医治疗,其实不外在病、体之间的斡旋,这是调理两字的着眼点。当然调理也会照顾到疾病之外的一些症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如失眠、疼痛、便秘等等,因为生了慢性病,忧心忡忡,素有的症状会加重,症状加重削弱正气,正气下降,病邪就鸱张,这无异赍粮资寇了,为治病调理帮了倒忙。因此中医又十分重视结合具体症状施治,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会增强体质,增强体质即加重了筹码来制约疾病,其间复杂、细致、曲折的因果关系的调整,也在中医调理的范畴之内。 作者:潘华信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 评: 请中医调理,最好是在大病未成之时,即所谓的“治未病”。如果非要等到“肿瘤已不能手术,才请中医调理调理去!”即使能够痊愈,也得脱层皮。有时候,连扁鹊也会束手无策。 在一个肿瘤医院的过道里看到他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西医切除,中医善后。想想可笑,你一阵狂轰乱炸之后,让中医去擦屁股? 想的真好。为啥不一开始就交给中医治理呢。既然能善后,就能善始。 善始善终嘛。估计是利益吧,手术来钱快。 不过病人还是要自己想清楚了。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吧,外科手术室轰炸,很快即可拿下。但几年之后,国家不但没有走上民主繁荣,反而越发混乱。 真想请中医调理,不要等到轰炸之后!!
个人分类: 潘华信-灵台剔藓|14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药配方成了唐僧肉,“十二五”拟出紧箍咒
热度 2 sheep021 2011-2-20 19:39
中药配方成了唐僧肉,人人想吃。“十二五”拟出紧箍咒,前途未卜。 “十二五”出台传统中药保护法规 上海将率先“吃螃蟹” 法律空缺触痛中药秘方“命门” 日期:2011-01-27 作者:金恒 来源:新民晚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show(chkw) { if(chkw400) { chkw=400; } else { chkw=chkw; } return chkw; } 云南白药配方泄密引发关注 周馨     ◆本报记者金恒 【新闻背景】“泄密门”牵出中药秘方的“命门” 岁末年初,一场云南白药“泄密门”的风波,让中药界神经紧绷。由于涉嫌夸大功效,云南白药牙膏被送上了被告席,但因涉及国家保密配方,原告难以举证。 随后,一则揭秘消息炸开了锅,在美国市场,云南白药的胶囊、喷雾、牙膏等产品均以“云南白药酊”为名,列出了具体的成分,包括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鹳草、酒精。 保密配方就此“曝光”?保密制度竟然内外有别?信任危机突如其来,尽管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并非配方的全部,何况没有药引和制作工艺,外人无法仿制,但是舆论的疑问铺天盖地,药品企业不得不怀疑有竞争对手故意为之,意在给牙膏高端市场的本土品牌“添乱”。 这类诉讼,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随着市场的开放,利用行政手段给中药配方充当“保护伞”的方法,越来越无力,也无法令人信服。现行的市场规则,屡屡挑衅中药的“命根子”——组方(或称秘方、配方)。 与中药发祥地、天然药物大国不相称的是,我国在中药专门法、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一片空白。一方面,国家只能用保密手段保护着部分中药名优品种、配方,惹得市场一片“觊觎”,千方百计想得到秘方,同时,大量的民间秘方、配方却流入他国,他国还能从大量中药文献、古籍中得到许多现成的“汉方”,进而申请专利,身价连翻数倍,返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有些“老字号”手握数百个配方却无法付诸生产,如创汇第一的北京同仁堂拥有1000多个组方,现在只开发了300多种,其他都藏着掖着,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怕推出市场被迅速仿制。 保护不力,谈何创新?如何让中药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遏制医疗费用的膨胀,造福后代子孙?在此背景下,业界、学者和决策者近日齐聚上海,探讨中医“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医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宋晓亭透露,我国首部地方中药保护法规《上海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办法》已完成第三稿,“十二五”期间将公布施行。 “洋中药”正在入侵? 谈到中药,长期以来,国人感觉良好。甲说:“咱老祖宗发明了中药,《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方》、《伤寒杂病论》,哪部不是名满天下?”乙说:“中华名医甲天下,李时珍、孙思邈、华佗、扁鹊……传人、方子留下无数。”殊不知,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并非中国人的专利,更何况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引入了中药。 近年来,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发展天然药物的势头很猛,研究植物排毒已有数十年,产品得到了国际认可,在中药中鲜有入药的天然植物银杏,也被德国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包括日韩在内的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体系,以及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纯上,远远走在我国前面。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绿色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及中药的效用得到认识,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处于迅速膨胀的阶段,市场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吴崇其透露,国际中成药市场目前年总额为165亿美元,作为中药发源地、天然药物大国,中国只占区区3.5亿美元,其中,日本占到80%、韩国8%、印度、新加坡占7%,中国仅为3%左右,且多以原材料、初级药材获得,例如甘草,中国产多少,韩国买多少。 与此同时,非国产的“洋中药”近两年正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品种少、价格贵,尚未形成气候,可是来势汹汹,为了市场、技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在中药领域打响,云南白药的“泄密门”风波,迟早会到来。 合法“窃取”漏洞在哪? 知情人士透露,不法分子将一个中药方子以30万或50万元的价格泄密给国外的对手,有的人则只要一顿饭,加上连哄带骗,方子就落到了他人手里。就算是那些名优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也无法得到有力保护。 长期研究知识产权领域的宋晓亭教授指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鼓励科学进步时,也形成了新的利益不平衡。”六神丸在日本摇身一变成了救心丸,牛黄救心丸装进新壶成了牛黄清心液。据了解,出自《中华本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数百个古方,已成为一道道免费的“大餐”。 最早意识到传统医药知识被“合法窃取”的是印度人。印度是除中国外全球另一天然药物发源地,从古到今,姜黄被印度人用作烹饪调味和用于愈合伤口、皮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直接将该知识申请专利——“姜黄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而且印度学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药品被外国药企拿去,几乎未加改进就申请了专利,“如同无报酬地拿走民间文学艺术去营利一样,无报酬地拿走地方传统医药去营利,对这种知识来源地创作群体是不公平的。” 宋晓亭指出,“由西方国家倡导和推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为这种不恰当的占有和利用予以了合法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已意识到这一点,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讨论传统知识的利用和获益分享,传统知识与创新等问题,保护传统知识的国家主权、知情同意和获益分享。 进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通过了传统医药的决议,认为传统医药知识是该知识发源地社区和国家的财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各国应制定关于传统医药的国家政策和法律。宋晓亭指出:“只有先推进国内立法,才能推动区域性、国际间的协议产生。” 自救的动力在哪里? 我国的中药市场的现状,可谓鱼龙混杂、真假莫辨,从食品、养生、保健到医疗,到处都有秘方、偏方,“正宗”的却知之甚少,让老百姓一头雾水。 如今,全国各地的“老字号”遍地开花。例如“雷允上”上海就有3家、苏州1家,无法形成合力。据了解,80年代各方入股曾成立“中国雷允上”,最后的结果却是散了伙。 此外,许多知名中药品牌的名称成了“通用名”,不受现行法律保护,全国各地到处可见六神丸、乌鸡白凤丸,有些企业采取了老字号加名称的办法来解决,如同仁安神丸、同仁乌鸡白凤丸,但这仅仅是行政部门特批的特例。宋晓亭曾遍访国内“老字号”,如雷允上、童涵春、胡庆余堂、蔡同德、陈李济、潘高寿、人和堂、同仁堂、广州星群,对于学术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根本不感兴趣,只有两家与他们保持着良好关系。 在西药领域,中国药企多依赖原料药和低价仿制药生存,在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领域,情况也好不到哪里。企业普遍规模小、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仿制药、改制药泛滥市场,缺乏产权知识保护意识,缺乏完全的中医理论、标准和规范。 怎么让浮躁的心态沉静下来,思索中药未来出路,学界、决策者比业界似乎更加急迫。在他们看来,知识产权是一只有力“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继而“整肃”中药产业,使之健康可持续发展,造福于群众。 中药保护法规为何难问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起草中医法,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吴崇其就是参与者之一,但由于体制、理论、时代所限,迟迟无法推出。 2003年,我国出台了中医药管理的行政管理法规《中医药条例》,但是,《条例》的局限性已日渐显现,有待改进和完善,如原有的中药保护仅仅局限于品种上,而对于工艺制法,以及道地药材、中医传统知识产权都无保护对象。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的杨红菊指出,保护中医传统知识,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因为中医传统知识创造主体不明确,内容复杂,保护难度较大,民族性地域性强,对已经文献化的中药传统知识应给予怎么样的保护?保护的客体、权利主体、权利的内容是什么? 在此背景下,国家鼓励上海先行先试,第一个“吃螃蟹”,由上海市卫生局牵头组织起草的全国首部地方《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管理办法》,将在“十二五”期间公布施行。 据介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名老中医的经验、技术不受现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名优产品的“通用名”,也不受现行法律的保护。因此,《办法》将重点体现传统医药知识的精神权和财产权。根据《办法》,上海将制作“名老中医经验知识保护名录”,树立知识拥有者、传承人的品牌;制作“老字号企业善本保护名录”,合理体现市场价值;制作“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名录”,赋予产品名称权,阻止不当利用和专利不当申请;并将成立上海市传统医药管理委员会,从学术上加以鉴定和管理。 相关链接保护传统医药要靠法律而不是行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做到了传统医学单独立法管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泰国2002年颁布的专门针对泰医药的《泰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与促进法》,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部专门关于中国传统医药的法律。 宋晓亭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80多部与医疗医药相关的法律中,与中国传统医药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约10余部,但是每部里面都只有一小部分相关内容,内容分散。由于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制度措施,扶持、保护、促进中国传统医药发展的力度不够。现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只对中国传统医药创新保护作了规定,对中国传统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基本没有体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病了,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
热度 4 sheep021 2011-2-13 18:51
一本战胜疾病的女人大书 2011-02-13 14:46:43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生病了,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这难道还用问吗?唯一的选择就是赶快去找医生。但是,交给谁?西医、中医抑或是针灸师和推拿师,有讲究的。 我的身体我作主,潘肖珏堪称有大智慧,面对乳腺癌、股骨头坏死、冠心病三大顽症,她不屈不挠地英勇抗争,以灵活达观的正确态度去遴选并甄别对路的医生,互动治疗,配以自己的情志,结果三大顽症被一一攻克。 春节前夕,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病人”潘肖珏精神抖擞侃侃而谈。她身材挺拔,行走如常,与健康人无异。我是第二次与潘老师见面了。前一次是在出版她书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她因乳腺癌手术切除后,“ 坚决不放疗、化疗,走免疫疗法的路,走中医治疗的路 ”,其新颖大胆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极大兴趣。那就是: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都是跟着程式走的,还有很多人的脑筋都是不用的,好像生活中已有设定的格式亦步亦趋就行了。殊不知,这种糊涂,那是要命的。 久病成良医,这也是一句套话。没有思想、不去研究,生再大的病也是白白的生病。潘肖珏对于人们的贡献,不仅仅是自己生了病,告诉别人要注意什么,这种度人之心凡者亦有之。这位以公关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教授,生病之后,转而研究最迫切的生存问题,从自己的病入手,请教医生、查阅资料,很快从一个病人的身份转向知晓一些疾病的治疗方向、甚至了解国内外最尖端的动态的行家。最后,她以自身的探索研究结果警醒人们: 生病了,治疗要改变观念。环境、情绪,当然还包括更重要的“药食同源”中的食物,都是治病防病的要诀。潘肖珏写作的一大特点,读来一点不晦涩、不枯燥,文字疾进时而如临深渊,时而天马行空,这主要得益于她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公关艺术。当罹患癌症时,她为发现“月见草油”而兴奋莫名,她甚至下载还复印送给认识的医生,因为他们是拯救病人的医生。知道了抗癌的“硒”,但是用硒不能过量,潘老师查出了它的正确比例。她还发现了对人体危害更甚的自由基,即“过氧化物”,从而寻找出抗过氧化物质除了硒之外,加上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还有含硒丰富的豆类、芝麻、虾、大蒜、蘑菇、小米、板栗和动物内脏等。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同样,我们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立判断。五年前,潘肖珏发现了“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DFS(无瘤生存率)在化疗组与非化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从而走上了中医和免疫疗法之路。作为病人,无效治疗和过度治疗,应该有知情权。 荀子《劝学》中有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癌症患者的症结在哪里?旁征博引的潘肖珏找到了国外科学家的断言:百病皆从体液趋酸化开始。而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专家认为:癌症病人有三个共同特征,即体质呈酸性、严重缺乏微量元素和严重缺乏维生素C。一场场大病,最后浴火重生,潘肖珏写就一部大书。 《诗经》(郑风)亦云:“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即见君子,云胡不瘳(病愈)?”但愿读者从这一本颇有实用价值和操作性很强的参考书中获得教益。 作者:朱全弟 本博评论: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何不能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佛说,我不能超度任何人,每个人都靠自己超度自己。医生也不能给任何人以健康。健康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我的身体我做主,只有首先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才能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 潘肖珏以其特有的大智慧,战胜乳腺癌、股骨头坏死、冠心病三大顽症,可谓一个觉悟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董鼎山:关于一稿两投及其他
gongshiliang 2010-9-20 21:09
关于一稿两投及其他 (美)董鼎山 转载自《新民晚报》 2010 年 9 月 20 日 B5 版 不久前,《新民晩报》副刊编辑请我谈谈对于一稿两投的意见,大概是因国内报刊写稿者中这种现象盛行。她也要我写篇关于美国报纸杂志的一稿两投情况。 一般而言,美国没有这种风气。在这里,什么都有法律管制,一般作家根本不会想到有一稿两投的必要,特别是成名者。销路极广的杂志与著名大报很少接受外来投稿,供稿者不是本报(或本刊)内部作家(有固定薪水)就是外面的特约作家。特约作家稿酬丰厚,如需旅行去搜集材料,可将费用报销。一位已有声名的自由职业杂志作家可以靠写稿为生。 与上面所述不同者是文学界所谓 小杂志 。这些文学杂志如《弗吉尼亚评论》《哈德逊评论》等等都有大学基金做后盾,目的是发掘、培养新的文学作家,接受外稿,稿费极低。但是在这里发表的新作家都很受出版界与重要文学杂志如《纽约客》等的注意。货色好,必有出路。很多后来成名的诗人与小说家都是这样出头的。如此的写作没有一稿两投的必要,被一个刊物拒绝后,再向另一刊物投送,那是另一件事,不是 一稿两投 。 出版界最感头痛者是抄袭。抄袭家在商业社会中很难立足,臭名扬出后,没有一个报刊会接受你的稿件,因此一般写作非虚构的书稿者如历史、传记一类,必须非常小心,凡有引据他人著作的,即使是短短一段,也必须注明来源,正如写博士论文一样。年前有一著名历史作家因为赶稿疏忽,忘了附注解,被读者发现后,在报上成为大新闻,幸亏她在历史学界声名极响,没有受到读书界唾弃。不久前,国内曾有人要我评论所谓 汪晖事件 ,我因不明真相,不敢作评论。我只记得他在任《读书》主编时期,某次被请为一个文学奖金评审委员会中一员。结果他自己的作品当选。这类事情在美国绝不会发生。 另一与本文相关的话题是转载。转载与一稿两投完全不同。但是转载必须取得原作者同意,不然被侵犯著作版权者可向法庭起诉。我自己的作品多年来常被国内报刊转载,到了朋友告知后才知道。那类刊物不但不给稿费,而且也无通知作者的礼貌。我希望这种情况在国内慢慢消失。 这里是我给一稿两投者的忠告:你亟想发表,是为名,还是为利?如是为名,你所得的是臭名;如是为利,为区区一笔稿费,失去名誉,值得吗?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2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