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京地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辟谣:“吃草莓致癌”不靠谱
gdn 2015-5-13 23:20
吃还是不吃?站在红艳艳的 草莓 面前,因为担心“乙草胺超标”,因为忧虑草莓“ 致癌 ”,许多人被吓到了! 今天上午, 北京 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市科协以及昌平区联合为草莓正名:“吃草莓致癌”不靠谱! 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草莓 事件 ”出现后,北京昌平甚至外省主产区都出现了草莓滞销的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大众的行为非常容易被媒体引导或影响,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各种传言,一定要客观看待问题,用理性和知识去判断事实真相,不要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盲目跟风,成为谣言的助推者。 现场 红红的草莓干在枝上 “你看看,都是红红的,熟透了,得有一半干在了枝上,没人来买也没人来摘!”站在依旧郁郁葱葱的草莓温室里,郑学军这个种了12年草莓的老把式说,他从没遭遇过这样的“滑铁卢”。 “用乙草胺,那还是10多年前种大田玉米的时候,谁想到10多年后乙草胺能这么折腾我们!”郑学军弯下腰从草莓秧上摘下一串干瘪的草莓,心疼地说:“以前每天能卖出八九百斤,‘乙草胺’出来的第二天,只卖出去120斤。” 郑学军所在的天润园草莓专业合作社,有560个草莓棚,他自己就有78个。“我们还在坚持着,别的草莓种植户,10户里面得有四五户拔苗了!” 郑学军说,像他们这种温室,一栋损失大概在七八千元,大多数农户的损失得在一成左右。“已经听说有草莓种植户退苗的了,那就是不准备种了,谁也不敢肯定乙草胺的余波会不会持续到明年的草莓季。” 昨天上午,20多名游客走进位于平谷山东庄镇鱼子山村的有机草莓采摘园,这让“棚主”张宝山有些喜出望外,“有一阵儿没来这么多人了”,张宝山说,我们的草莓浇的是牛奶,可怎么跟人解释,人家都将信将疑,现在采摘价只有往年的一半,还是没人来,“看着草莓烂在地里真是心疼”。 数字 采摘客少20多万人次 虽然“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之后被权威检测结果和业内专家否定,但草莓销量还是遭遇了“滑铁卢”。4月27日媒体报道以后连续几天,北京各大市场纷纷停止购买草莓,导致草莓主产区昌平草莓滞销,价格大幅下降,种植户和经营户损失严重。 乙草胺事件对草莓产业的影响有多大?据统计,昌平草莓温室大棚每栋日销量由8.26公斤下降至1.5公斤,单价每公斤由39元下降至16元,每栋日采摘人次由2.43人次下降至0.06人次。自事件发生至今,全区6000栋草莓日光温室已造成损失人民币2683.26万元,观光采摘游客骤降了21.33万人次。 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多地表示未检出乙草胺,但消费者仍坚持“哪怕没有致癌农残,也不会买了”。 检测 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 事件发生后,本市组织了草莓专项监测,抽样覆盖全市16区县。抽样地点涉及农企、合作社、生产基地和种植户;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水果专卖店、社区菜市场、流动摊点等。175个样本覆盖北京、山东、河北、辽宁、浙江等主产地,检测显示,乙草胺均未检出。 结论是如何做出的?北京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检测人员冯楠演示了乙草胺的检测过程。首先将市场买来的草莓样本去蒂,将可食部分切碎,用匀浆机将样本打碎、混匀,形成非常均匀的浆状物质;然后检测人员称取了20克,先加入有机试剂乙腈进行匀浆,再加入氯化钠进行分层,随后提取20毫升上层液体浓缩,再利用净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最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 “乙草胺的检出限是10微克每千克”,冯楠说。记者看到,仪器显示:乙草胺未检出。 专家 草莓种植用不到乙草胺 随意性抽测不代表事实真相 “其实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对除草剂非常敏感,过多使用乙草胺会对草莓苗造成伤害,甚至杀死幼苗。昌平草莓在8月底开始定植,10月中旬覆盖地膜,次年元旦前后结果。草莓的生长周期远远超出了乙草胺的残留期,因此消费者不可能购买到残留量超标的草莓。” 专家们对种植草莓需要用到乙草胺感到非常奇怪,我国之所以没有制定草莓的乙草胺农残标准,就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种植草莓是用不到乙草胺的。而且如果在种植草莓过程中使用太大剂量,也会直接影响收成。 另外,农业生产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是必须的。农药使用后必然会产生农药残留,但农残会随着时间的消逝不断减少,雨水冲刷、阳光照射和生物降解都会帮助农残分解,消费者只需关注残留的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即可。 北京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潘立刚表示,检测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一次随意抽测都是农产品质量的客观真实反映。抽检从开始采样到最后的检测结果出炉,每个步骤都要做到科学严谨、符合流程和法律的相关规定,最终的结果才有效。想保证抽检结果科学有效,整个检测过程必须做到5点: 1、检测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 2、检测设备和检测的方法及标准要符合相关要求。 3、检测机构具有相关资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相关检测机构必须要有CMA资质才能进行检测。 4、检测结果应进行验证,检测样品应留存供日后再验证。 5、检测结果的信息交流与公开要慎重,避免误导消费者和公众。 那些被 谣言伤害的 水果们 “化学”香蕉:2006年10月18日,一则“香蕉被加工化学剂催熟”的报道把香蕉生理催熟环节演绎为化学加工过程;2007年3月13日,媒体推出广州香蕉感染“蕉癌”报道,把香蕉“巴拿马”病害比喻成蕉癌;2007年4月谣言直指海南香蕉中含类似SARS的病毒,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恐慌。海南香蕉日出岛数量从8900多吨下降到3000吨。 “蛆虫”橘子:2008年,网传“广元旺苍县暴发大规模柑橘大实蝇虫害”,虽然四川省农业厅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这种柑橘大实蝇疫情仅限旺苍县,疫区柑橘并未外运已就地销毁。但“橘子有虫”造成全国各地柑橘大范围滞销,仅在湖北省大约7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或达15亿元。 “打针”西瓜:网传黑心商贩给未成熟的西瓜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以增加甜度和色泽,一时人人谈瓜色变,西瓜滞销。其实早在2006年就有新闻报道说消费者怀疑西瓜打针,不过当时真相并未得到核实,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该消息仍不时得到发酵。 致癌葡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葡萄因致癌谣言大量滞销,3000亩的葡萄种植园50%产量滞销,损失近2000万元。而宜春市袁州区农业局在当地抽检葡萄,包括重金属指标铅、镉在内的13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下午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态势
热度 2 Talky 2014-11-9 22:01
2014 年 11 月 9 日下午 18 点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态势 在“ 天气网 ”上可以下载不少空气质量信息。下面的图是今天下午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 AQI )态势。图中,每个城市都有 2014 年 11 月 8 日 19:00 到 11 月 9 日 18:00 的 AQI 曲线。各图中,颜色表示污染程度;但各张图的纵坐标并不相同,左上角数字是纵坐标最大值。图中可见,北京南和东南方向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特别是保定、唐山、和天津, AQI 峰值分别达到了 214 、 207 和 203,相当于PM2.5浓度164,157和153微克/立方米 。 基本上没有达到重度污染,体现了污染控制成果。(北京市10月24-25日重霾污染期间,多站PM2.5浓度曾超过400微克/立方米!) 图中曲线的变化还可见,北京市 AQI 从早上开始逐步下降,到下午 2 点最低: 48 。保定、唐山和天津的 AQI 分别自中午起快速下降,转折分别发生在 11 、 12 、和 13 点。可见风向是西北,风速不是很高。 APEC 会议重要日期是明后天, 10 和 11 日。期望老天爷继续帮忙。如果风向转南和东南,北京 AQI 也可能升到 200 附近!
个人分类: 灰霾|3449 次阅读|8 个评论
问个事,北京地区有陶瓷厂么?
热度 3 mountainwind1 2013-6-29 00:22
是建筑陶瓷还是日用瓷,规模如何? 有个资料需要它,拜托了?
289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图像与抗震设防烈度探讨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3-5-24 12:51
北京地区,历经三朝建都,许多人认为北京地区属于 “ 安全岛”,似乎北京地区未发生过大震。事实恰恰相反(见表 1 与图 1 ),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还是比较活跃的,在不足 1.7 万 km 2 范围内 , Ms 6 .0 级地震就有 7 次之多 , 其单位地震密度不亚于华北其它区域【 1 】。 最大的一次地震为 1679 年 2 月 9 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平谷、三河 8.0 级地震。这次地震 , 清朝康熙实卷有详细的记述 , “震之所及东至辽宁沈阳、西至甘肃、南至安徽桐城,凡数千里 , 而三河、平谷最惨。远近荡然一空 , 了无障隔,山崩地陷、烈地漏水、土砾成丘、尸骸枕藉、官民死伤不计其数 , 有全家覆没者。” 据统计此次地震仅死亡就达 2 万余人。这次地震对北京城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其中德胜、安定、西直三门城楼倒塌 , 皇城墙、皇宫内各宫殿均有破坏或倒塌。京城共计倒房 12793 间, 坏 18028 间,死 485 人。 北京的另一次较大地震是 1057 年 3 月 30 日 ( 宋嘉佑二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南 6.75 级地震 , 死亡人数达到 2.5 万。由此可见,北京地区并非为地震安全区 , 只是近百年来未再发生强烈地震罢了。 其次,北京受其邻区强震的波及也较重,大家记忆犹新的 1976 年唐山 7.8 级地震,对北京造成的影响烈度也达到 VI-VII 度。 表 1 北京地区及周边 Ms 5.0 级的历史地震目录 年份 月 日 纬度 经度 震级 Ms 地点 294 9 -- 40.5 116 6.0 北京延庆东 1057 3 30 39.7 116.3 6.75 北京南 1076 12 -- 39.9 116.4 5.0 北京 1484 2 7 40.5 116.1 6.75 北京居庸关一带 1536 11 1 39.8 116.8 6.0 北京通县附近 1586 5 26 39.9 116.3 5.0 北京 1632 9 4 39.7 117 5.0 北京通县东南 1665 4 16 39.9 116.6 6.5 北京通县西 1679 9 2 40 117 8.0 河北三河平谷 1730 9 30 40 116.2 6.5 北京西北郊 1746 7 29 40.2 116.2 5.0 北京昌平 1765 7 4 40.1 116 5.0 北京昌平西南 1967 7 28 40.65 115.767 5.4 河北怀来 - 延庆间 图 1 有史以来,北京地区及周边 Ms 5.0 级的地震活动图像 根据我们的分析,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区属于一个地震区,我们命名为京津唐地震区。 1679 年三河、平谷 Ms8.0 级和 1976 年唐山 Ms7.8 级地震间隔时间较远且震级相差不大,可认为这两次地震是发生在同一个孕震区、不同孕育周期的两次独立主震事件。在该地震区孕育一个近 8.0 级的地震约需 300 年左右的时间。 1679 年以前,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地震参与了平谷、三河 Ms8.0 级地震的孕育过程; 1730 年及以后至 1976 年 7 月 28 日前,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地震,参与了唐山 7.8 级地震的孕育过程。 目前京津唐地震区新一轮的孕育周期已经启动,但处于孕育阶段的初期。在孕育初期,地震活动性呈随机分布 , 近两年发生在唐山、廊坊、山东东营等地区的 4.0-5.0 级地震表明了这一点。 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类比,在新一轮的孕育周期内,未来 50 年北京地区仍有可能发生 Ms6.5 级左右的地震。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 我看对北京地区第一组采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合适,对第二组所属的昌平、门头沟、怀柔、密云亦应上调一度到 8 度,因为在新一轮孕育周期内,发生在北京地区及附近的 6.5 级左右地震没有固定地点。只要在孕震区内,发生在任何位置(断裂带附近)都有可能。 参考 【 1 】 任振起,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国际地震动态, No.9 , 1996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49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卢绾为什么叛变
huangyanxin356 2013-2-10 13:09
[转载]卢绾为什么叛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5239367.html 楚汉相争期间,项羽把战国时赵国的主要地域封给张耳,迁赵王歇于代,都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汉承秦制。西汉时期,一级地方政区郡、国并行。今北京地区曾五度建为燕国。汉朝建立后,分封建立了藩王赵国。代时而为郡,时而为诸侯国。燕国、赵国、代国(郡),与匈奴毗邻。这些藩王为谋自己的生存,采用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外交手段,与匈奴勾结以牵制中央,概不意外。卢绾(公元前256年—前194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 陈豨( ?~前195),宛朐人,汉高祖七年,韩王信反叛,逃入匈奴,高祖带兵到平城而回,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统率赵国、代国的军队。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高祖恐怕会有变故。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违法的事,其中不少牵连到陈豨。陈豨非常害怕,暗中派宾客到王黄、曼丘臣处通消息。 高祖十年(前197年)七月,太上皇去世,高祖派人召陈豨进京,陈豨以病重为由推托。九月,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期间,曾与韩信密谋反叛之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冬被斩,关于陈豨与韩信的事,详见百度百科词条《韩信》)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陈豨在代地反。刘邦亲率大军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自南面进讨陈豨。燕王卢绾亦率兵自东北攻打陈豨。陈豨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而卢绾也派其臣张胜出使匈奴,并散言陈豨已经战败,欲令匈奴勿发兵助之。 臧荼(曾被项羽立为燕王,后投降刘邦,拥刘邦为帝,又韩信被杀后造反,被刘邦杀)的儿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对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得到重用,是因为您通晓匈奴的事情。而燕所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他诸侯屡屡造反,天下征战不休。现在您为了燕,想要迅速消灭陈豨。但陈豨被消灭了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马上就会成为别人的俎上鱼肉。您为何不让燕暂且放过陈豨,并且和匈奴联合呢?如果局势和缓,燕就能够长存;即使朝廷逼迫侵削,燕也算有了安全的保障。”张胜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他暗中劝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注:张胜之意,大概是留下陈豨,并且在陈豨、匈奴以及卢绾之间造成“连兵不决”的情势,使汉朝不敢对燕采取行动。) 卢绾怀疑张胜勾结匈奴谋反,于是上书刘邦,请求族灭张胜。张胜从匈奴返回,详细向卢绾解释了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理由。卢绾醒悟,于是对刘邦假称是别人谋反,为张胜的家属开脱,使得张胜能够安心做他和匈奴之间的线人。 卢绾又派范齐出使陈豨,劝他逃亡,与燕“连兵勿决”。但此事却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刘邦派使臣召卢绾,卢绾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召卢绾,并借机调查他的下人。卢绾愈加恐惧,闭门谢客。他对他宠信的臣下说:“现在不是刘姓而做王的,只有我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朝廷族灭了淮阴侯韩信,夏天又诛杀了彭越,都出自吕后的计谋。现在皇帝有病,政事皆决于吕后。吕后这个妇人,专门想要找借口诛杀异姓诸王和大功臣。”于是称病不往。他的手下都逃跑躲藏起来。但这段话终究被泄露到辟阳侯耳中。辟阳侯回来后,详细向刘邦做了禀报。刘邦更加生气。 刘邦又从匈奴降人那里,听到了张胜在匈奴为燕使者的消息,于是判定:“卢绾果然造反了。” 汉十一年(前196年)卢绾同陈豨叛乱,刘邦在攻击卢绾时,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为白马之盟。以樊哙、周勃攻打卢绾,攻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卢绾携及家人奔走匈奴。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三月,刘邦以樊哙为将军,率军击燕。后又改以周勃代之。 卢绾听说刘邦生病,带着他的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千骑,在长城下等候,希望在刘邦病愈之后,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四月刘邦驾崩,卢绾遂带领众人逃亡到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一年后死于匈奴,卒年六十三。 卢绾背叛的原因大概如下: 一、卢绾本受刘邦重视,但是错误的估计了“非刘不王”的形势,以为自己功高震主,所以采取纵横之术谋求自保,对内可以与陈希交兵为理由拥兵自重,对外可引匈奴为外援避免汉朝的军事打击。 二、卢绾本为刘邦亲信,为沛县集团的重要成员。他与两韩信、彭越、英布这类为利益趋之若鹜之人不同,在看到非刘姓王的下场时,卢绾以为自己难以幸免,这与刘邦命他驻守燕国对外抗据戎狄委对内牵制诸侯国的委任初衷相互违背。 三、卢绾过于了解刘邦,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刘邦所谓铲除异姓诸侯王的举动,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其实所有的军事打击行动都是在确信诸侯王谋反的事实后进行的,未牵涉谋反的诸侯王相安无事。 四、卢绾了解刘邦也了解吕后,因为知道刘邦百年后将是吕后独大,而吕后素来存有诛灭开国元勋之心念。故认为自己难以自保与后世,便自行其是了。 卢绾反叛的内外因都有。个人感觉刘邦对功臣的杀伐比之明洪武皇帝朱元璋那是望尘莫及。至少没有明显谋反事实者尚且相安无事。卢绾大可不必如此这般惊弓之鸟状。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智者张良 张良看透了刘邦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初就以修道为名离开了朝廷,不知所终。比起韩信的兔死狗烹、萧何的委曲求全,张良堪称智者。 简单说:张良向刘邦表示他的愿望已经满足,也就离开了朝廷。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楚汉传奇--大风吹 大风吹(楚汉传奇41 刘邦进咸阳).mp3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编讲堂11月23日活动纪要
Chenfiona 2012-11-29 14:44
小编讲堂11月23日活动纪要
【编者按】:IJAC小编参加小编讲堂11月沙龙活动。报告人讲解的“编辑部要建立学术联系人制度”为IJAC小编打开了思路,我们感觉这是科学编辑长期跟踪学术动态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我们去尝试! 小编讲堂11月23日活动纪要 文/郭雨齐 2012年11月23日下午“小编讲堂”沙龙活动在政策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微生物所、自动化所、国科图、政策所、物理所、网络中心、计算所、科学出版社,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加拿大CSCCananda出版社等单位32名学术期刊编辑参加了本次活动。 “小编讲堂”沙龙活动主要面向北京地区青年学术期刊编辑,每月一次,免费参与。本期活动包括参观中科院院史馆和学术交流两部分,参观活动帮助小编们梳理了中科院成立、十年动乱、科学的春天、改革探索、创新跨越等重要历史。加深了小编们对中科院发展历史和办院方针的认识。交流报告中,《生态学报》段靖博士向大家分享了《生态学报》办刊实践,特别介绍了在选题、国际合作办刊及期刊群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小编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感想和建议。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活动人数倍增,还特别吸引到《动物营养学报》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汪儆老先生参与,他对“小编讲堂”活动给予很高评价,希望小编们继续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交流,并祝小编讲堂越办越好。与会的小编们充满热情、纷纷表示对小编讲堂活动的认可与喜爱。
个人分类: 编辑之家|2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
热度 3 zhaodl 2012-10-8 10:45
[转载]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
一直想统计这个数据,今天看到了,转过来。当然,这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不一定被大家认可,参考而已。 通过将各地区自身的期刊数与核心期刊数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各地区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分布情况,首先,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超过 30%的地区有(从高到低):陕西、甘肃、北京、湖北、上海、天津、吉林、江苏、四川,共9个省市;其次,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20%-30%的地区有(从高到低):重庆、湖南、黑龙江、辽宁、广东、浙江、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安徽、河南、宁夏,共13个省市;最后,其地区核心期刊占地区学术期刊份额20%以内的地区有(从高到低):山西、江西、河北、贵州、山东、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共9个省市;其中,西藏地区为0,没有核心期刊数。通过上述数据说明,核心期刊比重超过30%和低于20%的地区都为9个省市,而处于20%-30%的地区有13个省市,分布的规律非常明显,全国的核心期刊利率基本处于较低的状态,除了个别地区期刊质量较好,比如陕西、甘肃其期刊数量虽然低于北京地区,但是其核心期刊的比重均超过北京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这说明了我国期刊质量分布与其期刊总数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基本保持一致。 来源:评价网 中国科学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2011-05-10 09:57 首先,我国学术期刊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与 2009年第一版期刊评价报告相比,青海、西藏的学术期刊从无到有,同时,发展速度较快( 详见表 4- 2)。但同时学术期刊质量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北京市以拥有高达24.95%(1597)种学术期刊,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期刊集中地,与位居第二名的上海市所占的6.69%(428)种学术期刊相比,两者间的学术期刊总数差距达1169种,这说明就算是学术期刊较为集中的地区之间,其学术期刊之间的差距鸿沟都较为明显。如表4-2所示,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达20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广东、辽宁、陕西、黑龙江、山东,共10个省市,期刊总数为4117,达学术期刊总数的64.32%,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学术期刊数;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100-200种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南、河南、河北、天津、浙江、吉林、山西、安徽、福建、广西、江西、甘肃、重庆,共13个省市,期刊总数为1918,达期刊总数的29.97%;全国拥有学术期刊总数100以内的省、市、自治区(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内蒙古、贵州、新疆、青海、宁夏、海南、西藏,共8个省市,期刊总数为:365种,只占期刊总数的5.7%。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学术期刊的地区分布差异依然较大,不仅表现在北京市和其他学术期刊较为集中的地区之间的差异上,更加的凸显在全国学术期刊分布上,排名第一的北京地区1597种与最后一名的西藏相比,相距了123倍之多,这反映出我国学术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其次,从核心期刊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来看,北京以拥有高达30.74%(592种)的核心期刊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心期刊集中地,位居第二的是上海,但其入选核心区的期刊仅约等于北京的1/4,只有146种,约占核心期刊总数的7.59%;江苏、湖北、四川这3个省市的核心期刊数超过了100种,占据核心期刊总份额为16.26%;此外核心期刊的比重在1%—5%之间的省市、自治区有:陕西、四川、广东、辽宁、天津、黑龙江、湖南、吉林、浙江、河南、甘肃、河北、山东、重庆、安徽、广西、山西、福建、江西、云南共20个省份,其期刊总份额为:47.73%;最后,核心期刊比重在1%以内的省市有: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海南、青海、西藏7个省份,占据核心期刊份额的1.98%。因此,从数量上看,各地区核心期刊拥有量差别很大,排名第一的北京所拥有的核心期刊是排名最后海南的148倍,而西藏更是榜上无名,反映出我国学术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2771 次阅读|3 个评论
发展北京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议
kejidaobao 2012-9-21 15:27
文/璐 羽,孙晓圣,李 红 北京的都市农业起步于1994年,根据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到2010年北京城区面积已经达到1040km2。北京地区的3/4面积成为城市区,农业价值功能随之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的城市建设为发展都市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基本保证。 1 现状 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是2011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497.4亿元,同比增长9.1%。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例为5.7:41.7:52.6,实现了产业配套的合理性。在三大功能区中,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保护区主营业务收入占郊区农村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2.9%、47.7%和19.4%。实现了收入的全面增长。而关系到民生的郊区农民人均劳动所得为13101元,同比增长9.7%。其中,从第一、二产业所得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得比重提高到61.5%。在三大功能区中,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农民人均劳动所得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9.5%;大大超过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差距为6253元,与上年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北京农业产业集群化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某些地区农业产业群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相当一批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经营观念仍显落后;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研发相对滞后。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仍有大幅度提高的发展余地,一些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内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部分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仍没能形成完整、系统的产业链条,缺乏科学、全方位的管理和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生产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强。北京农业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名气不大,更没有享誉国际市场的条件。 2 对发展北京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意见和建议 1) 深化北京农业在全市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近年来北京农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居很小的比重,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都市农业在北京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产业和产品不可能替代的。近期,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和“到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加强经济、文化建设,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等措施外,使北京成为宜居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前提。要实现宜居就要保证居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繁荣的消费环境,供应北京市场的商品除了从国内外输入外,相当部分高端的农副产品要从北京远近郊区输入,保障首都市场高端农产品供应,因此,北京的都市农业应该在农业技术装备、组织方式、产业体系、供给保障、农产品优势等方面,加速发展。 2) 积极推进北京农业产业化、集群化水平 要使北京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数量、水平、竞争力上有更大的加强。在经营体制、机制上进行变革,使产业化的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均要实现资本化、股权化、园区化、规模化。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按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北京郊区各区县的经济基础、经营条件、自然条件、设施水平、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水平等均不相同,对不同的产业发展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产业种类的确定,集群模式的确定对各区县是很重要的。从产业集群的几个要素看出,各不同的集群会采取不同的模式,以最合适的、有最佳效果为最好来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和集群模式。 4) 用产业集群的生产方式提高北京市场农产品的自给率 北京市场虽然农产品可谓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可在这些家产品中,北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26%,猪肉自给率只有40%,蔬菜自给率只有30%,农产品自给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首都的消费需求。因此,提高北京市场农产品的自给率,增大北京当地农业产品的供应,也是北京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菜篮子工程,畜禽产业的生产、加工的系列化、标准化,现代种业、林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种业上,用产业集群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北京农产品的自給率。 5)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产品种类的开发和品牌的推广建设 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等机构的合作,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开发生产出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重视农业生产品牌的推广。法国的葡萄酒业,荷兰的花卉业之所以享誉全球、长久不衰,均是因为在精致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向世界推介品牌的结果。北京农业产品的推介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大兴的西瓜、平谷的大桃、顺义的花卉等均频繁举办推广节,尤其是北京今年举办的国际草莓博览会,更为北京农产品推广增色不小。因此,举办农产品会展推介,让会展农业蓬勃发展,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积极举办国内国际各种农产品展会,使会展农业成为“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为宗旨的都市农业新亮点。 6) 政府要为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提供服务支撑 各部门各机构应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服务体系支撑。如在农产品质量、动植物防疫、农业资金、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化、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农业技能培训等,推进都市农业系统的服务体系建设。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采用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 尽最大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民生是政府施政的主要内容,从国家到地方的每一级政府都把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2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没想到!一场大雨竟然把北京搞到如此悲悲切切?!
热度 2 duke01361 2012-7-24 17:23
初闻北京地区下了一场比较“痛快”的雨,觉得这场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我们这个地区的旱情。确实,环视华北,很少河流是不干涸的,很少湖淀是不缺水的,有很少庄稼地是不干旱的... 但是,确实也真的出乎意料,确实也真的没想到,这场好雨竟然成灾! 把我们固若金汤的首都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给“淹”了个悲悲切切! 综合现有情报分析,大部分人认为是雨下的很急,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除雨水导致! 为此以下建议可供借鉴: 一、城市污水和城市排水分开来建,免得污水堵塞. 二、在这方面学学新加坡城市建设,建明渠,通河湖 索性的是一切终将过去,亡羊补牢,时尤未晚! 在此,诚挚地对被这场“豪”雨夺去宝贵生命的37位“遇难者”的家属致以真诚的慰问! 斯人已逝,节哀顺便! 但是,等大家伙都准备好了,华北地区还是需要下雨才好! 否则,就只能南水北调了!
个人分类: Life a Bit|4032 次阅读|1 个评论
龙多死靠,非旱即涝-热烈庆祝华北地区普降大雨
热度 1 duke01361 2012-7-22 09:23
我们华北地区有句农谚“龙多死靠,非旱即涝”,是说每到农历龙年,不是大雨连绵,就是天干地旱。 今日,通过加拿大的《万维读者》网站了解到,北京地区普降大雨,据说还是61年罕见的大雨! 这实在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感觉非常欣慰! 近年来,我们华北地区普遍严重缺水,据说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地沉,密集的人口,只是靠着地下水怎么行? 多年来的过渡抽调,地下水可谓将被掏空! 这样子非常让人揪心! 听到北京普降大雨之后,我上网检索了一下这个地区未来的天气,发现在下周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这华北“铁三角”地区将连着三天的雷阵雨!(好像没有这么好运气,只有24黑夜和25白天有中雨)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我似乎看到土地被拖起,似乎听到了庄稼咔咔拔节的声音,原野郁郁葱葱,真的憧憬啊! 63年、77年的龙年,华北地区均是水患,我不希望大雨下到这个程度 但是, 我却憧憬老天爷能把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水位恢复到我80年代读大学时的样子,我也盼望着“九河下梢”的天津卫也能恢复到从前的景象... 至今,我依然忘不了曾经激水白洋淀、横渡大清河...那个时候可谓“恰同学少年"... 说实话,每当我看到著名的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都因河床干涸多年,给农民种了庄稼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忧心! 趁着龙年,多多下雨!看看老天爷的本事大,还是“南水北调”更有效?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5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召开北京地区2012年度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议
whyhoo 2012-3-9 19:28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2012年度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议于3月6日至7日在京召开。中央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李志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中科院院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批示。要求全院各级纪监审组织和广大纪监审干部按照批示要求,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促进纪检、监察、审计和巡视有机结合,推动院、分院、研究所有效联动,坚决保持党的纯洁性,坚决维护科技国家队的声誉和形象,为我院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保驾护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央纪委驻院纪检组副组长、院监察审计局局长李定作了《突出重点 注重创新扎实推进我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报告。报告对中科院2011年度纪检监察审计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监察审计局副局长孙中和作了《关于推进我院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的初步思考》的报告,介绍了相关背景以及中央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对院属单位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安排。 北京分院纪检组长、京区党委副书记、京区纪委副书记肖建春传达了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11年京区纪监审工作,提出和部署了2012年的重点工作。他指出,要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京区和分院系统各单位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审计预警和服务效能;重点加大对科研课题经费使用、工程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为推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院企业党组副书记蒋协助报告了企业党组2011年度纪监审主要工作,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要点。 会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出版社分别结各自实际,进行了反腐倡廉工作经验交流。与会代表还围绕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扎扎实实抓好院反腐倡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对如何加强2012年反腐倡廉工作、推动我院京区惩防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 会上,李志刚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贺国强同志工作报告的精神,简要介绍了院党组和我院近期开展的重要工作,并对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志刚指出,随着“创新2020”的启动实施,新形势新任务对纪监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纪监审干部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更加求真务实,更加勇于创新,把反腐倡廉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要做在前面,问题要解决在源头和萌芽状态中,真正保护好科学家、保护好干部职工,维护好科学院这片风清气正的净土。李志刚强调,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和部署好2012年度纪监审工作的各项任务,以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和反腐倡廉重点领域监督为抓手,加强过程监管和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研究所风险防控的能力,提高综合管理的水平,为“创新2020”进入重点跨越新阶段、产出越来越多的重大成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院监审局、北京分院有关领导以及京区纪委委员,京区各单位党委、纪委负责人和纪监审干部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原文见 http://www.cas.cn/xw/yxdt/201203/t20120309_3452821.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1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2-2-21 18:09
北京地区,历经三朝建都,许多人认为北京地区属于“安全岛”,似乎北京地区未发生过大震。事实恰恰相反(见表 1 ),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还是比较活跃的,在不足 1.7 万 km 2 范围内 , 6 级以上地震就有 7 次之多 , 其单位地震密度不亚于华北其它区域。 最大的一次地震为 1679 年 2 月 9 日 (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平谷、三河 8.0 级地震。这次地震 , 清朝康熙实卷有详细的记述 , “震之所及东至辽宁沈阳、西至甘肃、南至安徽桐城,凡数千里 , 而三河、平谷最惨。远近荡然一空 , 了无障隔,山崩地陷、烈地漏水、土砾成丘、尸骸枕藉、官民死伤不计其数 , 有全家覆没者。” 据统计此次地震仅死亡就达 2 万余人。这次地震对北京城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其中德胜、安定、西直三门城楼倒塌 , 皇城墙、皇宫内各宫殿均有破坏或倒塌。京城共计倒房 12793 间, 坏 18028 间 , 死 485 人。 北京的另一次较大地震是 1057 年 3 月 30 日 ( 宋嘉佑二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南 6.75 级地震 , 死亡人数达到 2.5 万。由此可见 , 北京地区并非为地震安全区 , 只是近百年来未再发生强烈地震罢了。 其次 , 北京受其邻区强震的波及也较重,大家记忆犹新的 1976 年唐山 7.8 级地震,对北京造成的影响烈度也达到 VI-VII 度。(以上引自文献 ) 根据我们的分析,北京、天津、唐山与渤海部分地区属于一个地震区,我们命名为京津唐地震区。 1679 年三河、平谷 M s 8.0 级和 1976 年唐山 M s 7.8 级地震间隔时间较远且震级相差不大,可认为这两次地震是在同一个孕震区内的两次独立主震事件。在该地震区孕育一个近 8.0 级的地震约需 300 年左右的时间。 唐山大地震后,该地震区积累的能量得以释放。不难判断,北京地区近 5 年时间发生 6.0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发生 3.0-5.5 级地震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目前北京地区的小震、微震活动较为频繁。 表 1 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目录 年份 月 日 纬度 经度 震级 Ms 地点 294 9 -- 40.5 116 6 北京延庆东 1057 3 30 39.7 116.3 6.75 北京南 1076 12 -- 39.9 116.4 5 北京 1484 2 7 40.5 116.1 6.75 北京居庸关一带 1536 11 1 39.8 116.8 6 北京通县附近 1586 5 26 39.9 116.3 5 北京 1615 12 8 40.1 116.8 4.75 北京密云南 1632 9 4 39.7 117 5 北京通县东南 1664 4 1 39.9 116.7 4.75 北京通县 1665 4 16 39.9 116.6 6.5 北京通县西 1679 9 2 40 117 8 河北三河平谷 1730 9 30 40 116.2 6.5 北京西北郊 1746 7 29 40.2 116.2 5 北京昌平 1765 7 4 40.1 116 5 北京昌平西南 1967 7 28 40.65 115.767 5.4 河北怀来 - 延庆间 1996 4 20 40.1 116.6 3.2 北京市孙河附近 1996 12 16 40.1 116.6 4 北京顺义高丽营 1997 10 29 40.1 116.1 3.6 北京海淀区北安河 1998 5 31 39.9 117.3 3.1 北京市丰台 1998 6 1 39.9 116.3 3.4 北京市丰台附近 参考 任振起,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国际地震动态, No.9 , 1996 。 中国历史地震目录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2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自然之友简介
zhuangwei 2011-11-16 15:20
http://www.fon.org.cn/index.php 自然之友是一家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支持全国各地的会员和志愿者关注本地的环境挑战。 自然之友最近五年的工作重点是回应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城市环境问题,通过推动垃圾前端减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改善、低碳家庭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等,探讨和寻找中国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自然之友办公室设在北京,并在北京地区组建了3个主题小组,分别是观鸟组、植物组和登山组。此外,自然之友在全国各地建立了9个会员小组,分别是武汉小组、襄阳小组(绿色汉江)、广州小组、上海小组、河南小组、南京小组、深圳小组、浙江小组、福建小组(厦门绿十字)。 〖愿景〗 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分享安全的资源和美好的环境 〖使命〗 建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自觉的行动 〖核心价值观〗 与大自然为友,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 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健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历史回顾: “玲珑园会议”和自然之友成立:1993年6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等开明知识分子在北京的玲珑园公园举办了第一次民间自发的环境讨论会——玲珑园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自然之友的正式成立。梁从诫任会长。 滇西北天然林和滇金丝猴保护:1995年,自然之友开始关注云南德钦县因原始森林被砍伐而危及滇金丝猴生存的问题。除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事实外,还直接向中央有关领导写信呼吁,并实际参与了滇金丝猴和滇西北天然林的救助活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梁从诫会长与其会面并赠送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同年,自然之友成员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合作,再次揭露了德钦县仍在非法砍伐天然林的情况,引起中央领导关注,使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藏羚羊保护:1995年,自然之友开始了解和关注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问题。除积极支持杨欣建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外,还关心治多县西部工委(野牦牛队)的反盗猎活动。1998年夏,自然之友和《绿色周末》共同邀请了扎巴多杰来北京,向自然之友会员、大学生和传媒介绍他们反盗猎的情况,引起强烈反响。1998年秋,梁从诫为藏羚绒贸易问题致信英国首相布莱尔并得到对方积极回应。扎巴多杰意外去世后,“自然之友”加强了对野牦牛队的实际支持。1999年2月,梁从诫就藏羚羊保护给国家林业局的报告促成了4月份的 “可可西里一号行动”。1999年5月,自然之友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负责人一起前往青海看望和支持野牦牛队;1999年6月,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盗猎分子武装围攻保护区科考队事件也是自然之友首先向公安部报警求援的。可以认为,当时国内外无论是政府、传媒还是公众对藏羚羊和野牦牛队的关注和了解,都与自然之友有关。 首钢搬迁:1997年,梁从诫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建议首钢停止2160工程并部分逐步迁出北京》的提案;2001年9月16日,梁从诫会长将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写给北京市政府的信——《关于解决北京市空气污染和地下水位下降问题的建议》,转给了北京市市长刘淇,这封信建议把首钢有污染的项目全部搬迁出去。2004年初,梁从诫作为北京市奥申委生态环境顾问,又在有关会议上强调首钢搬迁一事。2005年,首钢搬迁正式启动,2010年基本完成。 培养环境教育骨干力量:1997年—1999年,自然之友应德国“拯救我们的未来”(Save Our Future,简称S.O.F.)的邀请,组织教师团队赴德国考察,了解德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情况,并学习了德国的环境教育理念。这一批赴德国考察的教师在回国以后成为第一批环境教育骨干力量,至今仍活跃在环境教育领域,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环境教育志愿者。 关注西南水电开发:2004年1月,自然之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和推广中心等五家机构共同举办了“水电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三大建议:针对西南地区的“跑马圈水”运动,尽快组织有关部门与专家就“如何综合规划,加强协调”开展一次大的跨部门跨地区的调查研究;加快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建立水利水电开发项目的社会评价制度、尽快落实对项目之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各种方式促进重大项目论证中的公众参与;立即停止怒江梯级开发计划。此后,自然之友围绕这三项建议,联合多家环保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圆明园环评听证:2005年初,“圆明园湖底大面积铺设防渗膜”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4月1日,自然之友和多家民间组织发表声明,呼吁圆明园管理处尽快委托具备资质的环评部门针对此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吁请环保部门针对环评报告书召开听证会,也希望能参加相关环评、听证会工作。同时,自然之友和博客中国联合举办了“圆明园生态与遗址保护研讨会”。4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将于4月13日上午举行听证会。时任自然之友总干事薛野代表自然之友出席听证会并做了发言,薛野出示了自然之友观鸟组自2003年以来对圆明园生态进行的跟踪观察报告和照片,有力说明了湖底铺膜对生态有着破坏性影响。7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必须进行全面整改。 26度空调节能行动:2004年,自然之友和北京地球村等六家组织发起并组织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通过志愿者自行车环城宣传、空调26度健康讲座等方式,倡导26度空调节能的理念。2005年,“26度空调节能行动”得到了全国51家民间环保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也得到了公众的积极响应,全社会由此掀起了一股空调节能热潮。2006年,全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入进来。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 年度环境绿皮书:自然之友从2006年开始,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每年出版一本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6本。环境绿皮书重视用民间的视角纪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的环境状况和发展态势,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强调实证性、真实性。这一项目还将持续下去。 我们的工作 城市固废 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议题中紧急且重要的挑战之一。自然之友城市固废议题坚信:建设环境友好的、健康安全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综合的城市垃圾管理规划。垃圾既是城市面对的危机,也可以是城市蜕变的契机。在这个垃圾危机的十字路口上,自然之友正以实际行动探寻垃圾问题的“中国式出路”。 我们致力于推动以减量为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通过试点创建与调查研究,探索垃圾干湿分类、循环利用等前端减量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后端处理的成功模式,推动有利于垃圾问题解决的城市垃圾管理政策和支持性机构的发展,为实现未来10年内,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零废弃的宏伟愿景奠定基础。 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调查垃圾危机的真实问题和症结 研究垃圾管理流程的优化解决方案; 推动垃圾减量,呼吁政府大力有效实施垃圾干湿分类并完善相应运输处理系统; 促进垃圾政策及循环经济政策层面公众参与的平台形成; 试点“零废弃”社区及家户垃圾减量新模式; 鼓励、支持各地NGO及公众全面了解垃圾问题,并参与实际改善行动。 我们的主张:干湿分开 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应该单独分开存放、收集、运输,并用生化方式(如堆肥)处理。以北京市为例,在居民家庭的生活垃圾中,大约有70%是厨余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垃圾中约有60%为厨余垃圾。如果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收集处理,由于易腐烂物质的污染,会使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变得难以回收处理;这样的混合垃圾进行填埋,将占用大量土地,并且产生毒性很高的渗滤液;如果拿去焚烧,将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就需要所有的公民一起行动,做到“干湿分类”,并且在政府配套措施的支持下,实现分类垃圾分类处理,使得厨余垃圾能够滋养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有利于其他垃圾的回收。 低碳家庭 自然之友低碳议题致力于传播低碳理念,并通过家庭、社区层面的节能减排实践,总结出可推广的“低碳家庭”样本,形成“低碳家庭”的能效标准,探索通往低碳宜居城市的路径和公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2009年和2010年,我们在北京的多个社区开展了居民家庭用电情况调查,了解居民的能源使用习惯和各种家电的能耗情况,并以社区学习工作坊及总结会的形式将居家节能的知识及作法进行传播。 2011年,我们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活动,招募了21户节能改造试点家庭,邀请有关专家与家户合作,量身打造节能改造方案。同时,我们还举办节能改造学习工作坊、节能建筑参观访谈等活动,并对试点家庭节能改造后的能耗进行实地测量。我们将从中总结出可以推广的经验,并进行大范围的普及推广。 同时,我们联合各地会员小组开展了居民家庭用电情况及阶梯电价政策调研,并发布了《居民家庭用电情况及阶梯电价政策调研报告》。 低碳家庭项目非常重视公众参与,我们的各项活动都邀请志愿者广泛参与。此外,我们在地球日、环境日、夏至也都与企业、社区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公众活动,比如环保讲座、环保纪录片分享、夏至关灯等,通过这些活动向公众传达低碳、节能的理念。 自然之友期望通过低碳家庭项目播下更多绿色家庭的种子,进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区与城市。 可持续交通: 可持续交通议题致力于倡导城市多模式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立,推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道路环境的改善,推动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良性发展,倡导市民绿色出行、重塑自行车文化。 我们认为,城市可持续交通体系的发展,应该提倡交通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尊重快速、慢速、机动和非机动等各种交通方式平等、共存的权利,重视多种交通方式的自由结合和转换的便捷。 我们持续进行对市民出行方式、城市慢行交通道路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并通过组织各种公众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自行车、行人的出行环境、道路路权,改善慢行交通的道路环境。 我们关注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和研究活动,积聚专业力量,搭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努力促进公共自行车的良性发展。 我们与社区合作,通过社区居民、志愿者同画社区“绿地图”的环境教育项目,将日常出行与社区文化、环境认知相结合,带动公众参与社区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通过电影、沙龙、讲座、展览、骑行等多种活动形式,宣传骑自行车、步行既环保又健康、时尚的观念,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践行绿色出行的队伍中。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自然之友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我们相信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石。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今天,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正向联结;培养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并最终促进实际的环境行为改善。我们的目标是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结,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我们的主要工作: 培育环境教育力量:欢迎更多的伙伴加入到环境教育的队伍中来,我们为喜爱自然并乐于分享的朋友们提供各类培训活动; 环境教育志愿者培训:为乡村及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提供环境教育活动,包括授课、出游、自然体验,甚至是帮学校修建可爱的本地小花园; 自然体验师培训:在城市中为感兴趣的公众提供自然导赏、自然解说、讲座、亲子活动等; LNT(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培训:山野驴友的户外环境课,以“尊重”和“最少冲击”为原则的户外活动培训; 研发环境教育课程及出版物:引进并研发适用于本土的环境教育读本和课程,让环境教育更专业、更丰富、更深厚; 自然教育中心:与保护区合作的环境教育和自然学习基地,包括自然学习游览与生态营地、 绿色工作假期、与北京市园林局合作规划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议题致力于通过个案的实践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中信息公开的力度、扩展公众参与的空间;运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司法救济的手段支持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 我们的主要工作 环境个案介入:公众参与议题重视环境个案的实践解决,依法通过公众参与决策、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和公开呼吁来回应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 建设法律支持环保工作的平台:公众参与议题重视不同专业人士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大作用,尤其关注法律专家、环境律师在帮助NGO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支持作用,并通过建设平台、构建网络的方式促进法律专家支持NGO的环保行动 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司法救济的立法和政策进步:通过案例总结、实践调研和学术研究,以及个案的推动作用,促成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司法救济的立法和政策进步。 案例: 2011年初,环保部发布1号公告,称“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申请已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此次调整一旦上报国务院并获批准,将直接威胁长江上游多种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并对公众的环境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此,自然之友先后向环保部、农业部申请信息公开。在信息公开申请遭拒绝后,自然之友又对农业部提起了行政复议,并请有权机关附带审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的合法性。在农业部做出“维持不予公开决定”的答复之后,自然之友向国务院法制办申请了最终裁决。目前,该案例尚在进行之中。 会员发展 自然之友作为一个会员制的机构,在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会员的支持。 自然之友的会员工作就是要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自觉的行动,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健全。 我们根据各地会员的实际需求,支持和组织会员开展环境科学和环境理论学习、研究,收集环境信息,开展社会调查等,以提高会员自身能力。 自然之友的9个京外会员小组和3个北京地区主题小组每年都在当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和社区试点、社区堆肥试验、绿色出行倡导、信息公开推动等。 自然之友通过蒲公英小额资助、会员小组学习网络、自然讲堂等形式支持会员发展。 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支持自然之友: 成为自然之友志愿者 自然之友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和协助,您可以填写志愿者(会员)报名表成为自然之友的注册志愿者(会员),我们会在有需要的时候和您联系;您也可以随时关注自然之友网站、微博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 订阅《自然之友通讯》 《自然之友通讯》是主要面向自然之友会员和志愿者的内部刊物,1996年创刊,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环保读物。《自然之友通讯》为双月刊,免费邮寄给自然之友会员、相关环保组织。如果您不是会员,但希望能每期收到《自然之友通讯》,欢迎您与工作人员联系订阅。您所提供的订阅费用将用于支持自然之友的运作。
个人分类: 自然之友|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地区大学、中学物理教师请进--《走进北京的大学物理院(系)
hanlingeorge 2011-9-23 15:47
北京物理学会会议通知 北京市物理学会主办的《走进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交流会将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星期六) 在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召开。 本次会议是北京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组织的《走进北京的大学物理院(系)》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本次交流会的目的旨在:( 1 ) 为北京市物理学会会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物理发展与现状并与石大师生进行交流的机会;( 2 )了解物理学在石油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3 )介绍最新的 2011 年度物理诺贝尔奖获奖内容(报告人及其内容等诺贝尔物理奖公布后确定)。 会议有关事务通知如下: 1. 会议时间: 2011 年 10 月 15 日 2. 会议地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翠宫大厦 3. 联系人:相文峰,周广刚 电话: 13693069534 , 15901292177 4. 为了便于统计人数,请出席会议的老师填写回执,发到周广刚老师信箱: bjpeuzgg@163.com 姓名 工作单位 能否参加 会议接送 / 自驾 / 公交 / 北京物理学会 附会议日程: 9:00-9:30 报到; 地点:石油大学翠宫; 9:30-10:00 中国石油大学校领导致辞并介绍学校情况; 10:00-10:30 物理系主任卢贵武教授报告物理学科在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的发展情况; 10:30-10:45 会议休息,并在学校图书馆南侧合影; 10:45-12:00 关于本年度物理诺贝尔奖获奖报告。 12:00 午餐。 地点: 地点: 翠宫一层餐厅 13:30-15:00 参观石油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重油实验室和油气探测实验室,了解物理学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会议专车接站安排: 首师大正门( 7:00 ) 理工大学正门( 7:15 ) 北航东门( 7:30 )北大物理楼( 7:45 ) 四个地点集结 公交车行驶路线: 北二环德胜门西乘坐: 345 路快 ( 德胜门西 → 朝凤庵村 ) 、 888( 德胜门 → 昌平东关 ) 到中国政法大学站下车,前行约 50 米到中国石油大学 地铁行驶路线: 西二旗乘坐昌平线到达终点南邵站,而后做昌平 1 路公交车在阳光商厦下车往回走 100 米对面即是中国石油大学 自驾车行驶路线: 1 .从北京市里出发沿 G6 京藏高速行驶至昌平区; 2a ) 从 G6 京藏高速第 31 口昌平西关出来,经过昌平西关环岛向东至府学路,一直行驶至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北门 ( 府学路路南 ) ; 2b) 或者 从 G6 京藏高速第 30 口昌平南环出来向北至昌平体育馆右转弯到昌平南环路,一直向东行至亢山路,前行至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东门 ( 亢山路路西 ) 。 ( 详细路线见下页地图 )
3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员工非因工死亡单位的赔偿标准
shenbinti 2011-8-22 11:55
员工非因工死亡单位的赔偿标准 ----2011 年北京地区标准 :员工非因工死亡,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用人单位是否应当补偿或赔偿?是否存在相关法律依据?补偿或赔偿的标准是多少? 关于此问题沈斌倜律师的解答: 关于非因工死亡人员的相关待遇的总结(北京) · 非因工死亡人员的待遇,包括以下两项: 一、丧葬补助费 不分职务级别,北京地区职工丧葬费的开支标准一律为 5000 元。 二、供养直系亲属的 抚恤金 根据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分别给相当于死者本人工资 6 个月、 9 个月、 12 个月的救济费。 “ 死者本人工资 ” 指按死亡时全市最低工资为标准。 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 年 1 2 月 24 日发布的《 关于调整北京市 2011 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京人社劳发( 2010 ) 300 号): 北京市最低工资不得低于 1160 元每月 。因此, 2011 年北京地区非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的 抚恤金的计算以 1160 为标准 。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待遇的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二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第四十五条工人职员的直系亲属,其主要生活来源,系依靠工人职员供给,并合于下列各款规定之一者,均得列为该工人职员的供养直系亲属,享受劳动保险待遇:一、祖父、父、夫年满六十岁或完全丧失劳动力者;二、祖母、母、妻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三、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十六岁;四、孙子女年未满十六岁,其父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力,母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 3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目前我市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标准,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企业普遍反映按死者本人标准工资待遇偏低、且不易操作。经研究现就有关救济的标准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分别给相当于死者本人工资 6 个月、 9 个月、 12 个月的救济费。“死者本人工资”指按死亡时全市最低工资为标准。二、所需资金仍在原渠道列支。三、本通知自 2001 年 1 月起执行。 4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我市职工丧葬补助费开支标准的通知》 市属各单位,各区(县)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参统单位:经市政府批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丧事简办和基本满足丧事办理费用开支的原则,对我市市属各单位死亡职工丧葬费开支标准做如下调整:一、我市实行丧葬补助费包干使用办法。不分职务级别,将职工丧葬费的开支标准一律调整为 5000 元,发给死亡职工家属统筹用于有关装殓(如: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火化、骨灰盒、存放埋葬等)和遗体告别(如:租赁礼堂、花圈、遗像放大)等项费用开支。我市今后不再执行遗体告别费用报销和直系亲属来京办理丧事路费补助等相关规定。二、在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内按月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含退职、退养),人员的丧葬补助费,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三、企业在职职工丧葬补助费按规定据实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丧葬补助费发放渠道不变。五、本通知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修订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治丧费开支标准的通知》 和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同时废止。六、 2009 年已向死亡职工家属发放丧葬补助费的单位,应按照新标准补发差额。七、本通知中,市财政局负责解释预算经费问题;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负责解释适用单位范围问题。八、区县所属单位依照执行。北京市财政局 其它 《社会保险法》 2011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北京市人保局日前出台了《关于落实社会保险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在原有的参保人退休后死亡给付 “ 丧葬补助费 ” 的基础上,增加了 “ 抚恤金 ” 一项。抚恤金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从而可以避免遗属遭遇企业扯皮拖欠的情况。 在此之前,本市养老保险规定,只有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参保职工,在死亡之后才可以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费;如果是在职职工死亡是由原单位来支付丧葬补助费。《社会保险法》则规定,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退休人员发生死亡的,都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来支付,减轻了用人单位的负担。据透露,具体的标准人力社保部正在制定之中,近期会下发各地。执行时间从 7 月 1 日起开始。 《通知》还增加了对未退休的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或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给付丧葬补助费、抚恤金或病残津贴的事项。上述费用津贴均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这意味着遗属(未成年子女、配偶等)可及时领到抚恤金,但具体标准尚待人力社保部最终确定。 在此之前,本市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仅限于参保者养老金和退休后死亡的丧葬补助费以及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支付项目的费用。在职期间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的救济抚恤金由企业支出,遇到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这笔雪中送炭的钱往往会被推诿拖欠。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答疑|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升空气质量标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kejidaobao 2011-2-28 15:49
文/王庚辰 近10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采取了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和临时措施,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北京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与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宜居城市”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又为环境质量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的挑战,加强空气质量管理和不断提升空气质量标准,成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 1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 目前中国执行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三级标准并分区执行,造成了对同一类保护对象执行的标准不一致,表现出对污染物在人体内长期堆积而引起的慢性危害重视程度不是很高,而 WHO和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标准,是把被保护对象放在首位的。 指标的差异。纵观各国制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10(可吸入颗粒物)、SO2、NO2、CO、Pb等仍是绝大多数国家共同控制的污染物,一些发达国家增加了PM2.5(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项目,并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TsP、苯、氟化物的污染问题。WHO和一些发达国家已把PM2.5作为核心监测指标进行长期监测。中国尚无对PM2.5的检测和限值标准。 限值的差异。中国一级标准中的各项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基本上与WHO指导标准的相应值持平,二级标准浓度限值都较WHO准则宽松,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CO浓度限值较为严格, NO2和SO2处于中间水平,PM10和Pb较为宽松。 管理的差异。中国尚未规定污染物达标的统计要求,更没有具体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要求。达标的统计要求是指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统计方式获得的污染物平均浓度水平不能超标的次数,即时间标准。由于中国没有设置该种限制方式,虽然很多污染物相应取值时间下的浓度均值不超标,但如果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类似的达标统计要求,超标现象可能会较为严重。 2 北京市和中国一些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全国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城市(包括北京市),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近些年来其年均值一直没有达标。2009年北京市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21%。可见,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污染物是空气中的臭氧(O3)。近5年来,北京市空气中 O3值的超标天数仍在50天以上。对于SO2和NO2而言,虽然其年均值均已达标,但仍有超标的现象发生,而且它们都与空气中细微颗粒物浓度和酸雨的生成有密切相关,NO2还与空气中O3的生成密切相关,因此,中国一直将控制SO2和NO2的排放放在重要位置。2009年,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的达标率仅为67.3%(246天),平均有119天的空气质量为三级或三级以上。200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达标天数达到了285天,但仍有80天的空气质量为三级或三级以上,其中有5天人们生活在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中。 2009年北京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121?滋g/m3,超标21%,是纽约的2倍、东京的2.5倍。通过对全国20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分析显示,冬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月均值基本上是全部超标。可见,全国主要大城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3 调整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迫切性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空气污染和治理方面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有关大气中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研究评价也有了很多新的结果和证据。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细粒子(即PM2.5)部分。因此,不少国家针对PM2.5制定了标准限值。目前中国还没有将PM2.5的监测列入环保部门的日常监测项目范围,也没有制订环境空气中PM2.5颗粒物浓度的标准。实际上,已有的一些观测结果显示,中国很多城市空气中的PM2.5污染水平普遍偏高,如北京、广州、武汉、兰州、重庆等城市空气中PM2.5的年平均值在46~160?滋g/m3范围内,约是美国标准的3~10倍。WHO自1987年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指导标准以来,已根据大气中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评价的新证据,对标准进行了两次重大修改,为此,美国环保署自1971年以来曾6次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并于1997年重新编制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06年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08年和2010年又分别对SO2和O2的浓度限值进行了修订。 4 调整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标准的建议 1) 启动空气质量地方标准的制订。建议北京市率先启动PM2.5环境空气质量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同时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粗颗粒物、细颗粒物实施分类管理,制订各自的标准。 2) 开展空气质量浓度的业务监测。尽快开展环境空气中PM2.5 质量浓度的业务监测,积累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资料,为治理PM2.5污染提供科学数据。 3) 调整空气质量标准的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随着WHO的O3限值升级以及中国臭氧污染的严重状况,建议逐步调整O3空气质量标准的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考虑增加O3的8小时均值标准。 4) 试行预警标准。试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标准,防止大气环境恶化或根据大气污染发展趋势采取必要的措施。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等等离子体物理课程时间
热度 3 等离子体科学 2011-2-19 15:07
有北京地区的朋友询问。在这里说一下: 《高等等离子体物理(I. 线性理论)》从下周三(2月23日)开始,每周三,3、4节 (10点到11点50) 在图书馆前(东面)文史楼205 ;周五,3、4节,在文史楼107。 请转告曾问起的朋友。 谢谢!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847 次阅读|9 个评论
重温1945-1981年间我国北京地区的美国史课程情况
黄安年 2009-6-28 11:36
重温 1945-1981 年间我国北京地区的美国史课程情况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8 日发布 现在发布的是笔者 1982 年 1 月 10 日所写的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27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9 日重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发布。本文同时附上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首任理事长 , 资深美国史专家黄绍湘《回顾我国美国史研究会(以下简称我会)初创时期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一文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 ) ,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进行这次调查的背景。 今天我国的美国史教学和当时相比 , 无论是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学图书工具、美中交流、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术渠道等等,均已发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 黄安年文 发表: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 /1982 年 1 月 10 日;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发布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写于 26 年前 , 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 了解过去有助于开展好现在的美国历史教学课程。 ****************************************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 黄安年文 发表: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 /1982 年 1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27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9 日重发 到目前为止,据初步调查了解,北京地区是我国开设美国历史课程较早地区之一。 早在抗日战争前, 1935-1937 年,齐思和先生便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北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等单位开设美国历史课程,系统介绍美国历史及美国史学家的主要著作(根据邓广铭先生等的回忆)。 抗战胜利后, 1945-1948 年,刘崇鋐先生(现在台湾)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讲有关美国历史的课程(根据北大周一良、田余庆先生回忆,但王永兴先生回忆说,他在清华开设的是世界通史,而不是美国历史),此外,解放前,在北京地区教会主办的大学西语系或史学系中,也有外国传教士以教员身份开设过有关美国历史的课程,这些课程谈不上讲课人对美国历史的系统深入研究。据辅仁大学文学院史学系和西语系课程表(存北师大档案室) 1946 年度开设了美国史,史学系,选修,规定学分 4 ,每周 3 学时。西语系,必修,每周 2 学时,各一学年。 解放初期,刚从美国回国不久的丁则民先生,在北师大前身北平师范学院开设了美国史课程,注意用新的观点,系统介绍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据北师大档案室保存的丁先生拟定的 1951 年 2 月 22 日《美国史教学计划》手稿,该课程每周讲授 3 学时,共 17 周,自欧洲列强殖民美洲的开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以系统讲授为主,辅以阅读参考书和课外作业。听课学生共 30 多人。 1957 年秋,黄绍湘先生在外交学院开设了为期半年的美国史讲座。 在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比较普遍地介绍美国历史课程有关情况的课程,还是在七十年代以后。如北京大学于 1973 年下半年, 1975 年下半年分别为 70 届、 73 届学员开设了美国通史讲座,每次一学期,每周 2-4 学时,由黄绍湘、齐文颖、杨立文、谭圣安、罗荣渠等主讲,选修。 73 届还和教师合作集体编写了 20 万字的《美国史话》(未发表)。 又如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自 1973 年以来,每学年都在英语系开设了为期一学期的《美国概况》,由何春超先生讲授,每周 4 学时,使用自编《美国概况》铅印教材。 1979 年起,该课程同时在北京二外分院开设。 再如自 1975 年到 1980 年间,北师大历史学系先后为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英美概况、美国简史课程,由杨育才、黄安年先后主讲,共三次,每次一个学期。该课程使用自编《美国简史》铅印教材,共 28 万字。据同学反映修改后的《美国简史》比较适合英语专业的教学需要,叙述了从殖民地时期前到目前为止的美国历史,分上下两册。此外,黄绍湘先生等还在系内外分别讲授有关美国问题的专题。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美国史教学还只偏重于概况讲授或专题介绍性质。 对美国史教学系统深入讲授和研究开始在 80 年代以来。如 1981 年上半年,北大历史学系开设了《美国史讲座》,听课者主要是北大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 1977 、 1978 、 1979 级学生、文科各系研究生和校外美国史同行,每周 3 学时,共一学期。主要请京津地区美国史同行作专题讲授,每人讲授自己研究心得,有相当深度,深受听讲人的欢迎。参加讲授的有杨生茂、张友伦、黄绍湘、黄颂康、朱贵生、邓蜀生、郝贵远、罗凤礼、黄安年、齐文颖、唐德刚等 11 人。 1981 年下半年,齐文颖在北大历史学系讲授美国史,每周 2 学时,共一个学期,以系统讲授为主,主要讲授有关美国近代的历史。 1981 年下半年,何春超在北京二外开设了美国研究课程,每周 2 学时,共一学期。为配合学生写毕业论文的需要,编选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一课堂讲授为主。 同年,黄安年、黄德禄(北京师大历史学系兼任教授),在北师大历史学系和北师大一分校历史学系开设了美国史专题,围绕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对外政策三组,进行专题介绍。在北师大分校, 1978 、 1979 级学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占 2/3 。讲授结束时,每个学生写了一篇自选题目的美国史作业。这门课程受到了本系和分校学生的欢迎。(详见附表)此外,还有外籍教师在北大、师大、北外等院校讲授有关美国问题的专题。 写于 1982 年 1 月 10 日 附表: 1946 以来北京地区美国史开设情况 1982.1.10 课程名称 讲授人 开课对象 讲授学时 开设时间 开课单位 课程性质 听课人数 美国历史 刘崇鈜 历史系学生 周 2 学时 45-48 待定 北大清华 美国史 西语系学生 周 2 学时 46 学年一学期 辅仁大学 必修 4 学分 美国史 史学系学生 周 3 学时 46 学年一学期 辅仁大学 选修 4 学分 美国史 丁则民 历史三年级 周 3 学时 50 学年二学期 北平师院 选修 5 学分 30 人 美国史讲座 黄绍湘 学生 57 年下半年 外交学院 美国概况 何春超 英专学生 1973 年以来 北京二外 必修 每次 100 人 美国史讲座 齐文颖等 5 人 历史系学生 周 2-4 1973 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10 人 美国史讲座 齐文颖等 5 人 历史系学生 周 2-4 1975 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30 人 英美概况 杨育才 外语系学生 周 2 学时 74 学年一学期 北师大 选修 50 人 美国简史 黄安年 外语 77 , 78 级 周 2 学时 78 学年二学期 北师大 必修 95 人 美国简史 黄安年 外语系 79 级 周 3 学时 79 学年二学期北师大 必修 70 人 美国概况 何春超 英专学生 1979 年以来 北京二外分院 必修 美国史讲座 杨生茂等 11 人 文 77-79 级 周 3 学时 81 年半年 外校 选修 120 人 美国史 齐文颖 历史系学生 周 2 学时 81 年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50 人 美国研究 何春超 英专学生 周 2 学时 81 年下半年 北京二外 选修 48 人 美国史专题 黄德禄黄安年 历史 77-78 周 3 学时 81 学年一 北京师大 必修 55 人 美国史专题 黄德禄黄安年 历史 78 , 79 级 周 3 学时 81 学年一 北师大分校 必修 132 人 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 作者:黄绍湘 来源:《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   回顾我国美国史研究会(以下简称我会)初创时期为编写《指南》 1 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抚今忆昔,感慨万千。 1979 年美方邀请我方参加编写《指南》中国部分,在双方同意根据中美建交公报达成的协议,我方承诺编写中国部分后,美方不断制造麻烦:首先将编写资料的内容由研究与教学扩大到无所不包的程度;继而违背双方达成的协议,邀请台湾方面编写 1970 年以前中国部分,企图在编写《指南》工作中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打开缺口。在我方坚持原则和台湾同行顾全大局,拒绝参与的情况下,美方终于越俎代庖,草率从事,致使我方准备的材料未能编入。这种不愉快的插曲已成往事,丝毫无损于我国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及中美两国学者交流日益扩大的趋势,而《指南》不包括中国自己编写符合历史实际的资料,却是一大缺陷。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悠久而文明未曾中断的泱泱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大作用的今天,这个缺陷就显得更加突出。   经手办理这件事主要负责人刘绪贻和我还健在,见证人丁则民已仙逝,杨生茂、张友伦同志知之不详,我会顾问,当时任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宦乡同志,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同志,均已作古。我不仅参加经办这件事,还有幸在我 1985 - 1986 年赴美访问、讲学期间,在莱特大学图书馆浏览了这套沉甸甸的汇编,我复制了其中与我方有关的几篇文章,并摘录苏、英、法等国的报道,和美国著名黑人历史学家富兰克林的序言提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参加《指南》编纂的 48 个国家没有任何一国是按美方对我方提出的苛刻条件写的,全都是按照本国研究美国史的实际情况撰写的。美方对我方提出的难题居心何在,路人皆知。幸而台湾同行从大局出发,并未参加编写,难能可贵。美方的企图并未得逞。   我出于历史责任感,早就打算写一篇详尽的报道向我会全体同志汇报,但未能如愿以偿,因为:一、我在美国史研究领域战线拉得太长,而个人水平不高,忙于补拙工作;二、这件事虽是中美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件小小的涟漪,但涉及的资料(通信、《指南》简讯、备忘录以及我方善后工作方方面面)虽称不上纷繁浩瀚,却也相当庞杂,非花大力气进行分析、研究,几次写出开篇未能继续;三、近年来健康状况欠佳,几乎每年都因重病住院,体力大不如前。现在考虑自己记忆力严重衰退,来日苦短。而我会会员日渐扩大与年轻化,年轻的会员对此可能毫不知情,与其蹉跎岁月,不如不计工拙,先写一简略汇报,以后如尚有余力,当作些补充,也希望当时参与此事的其他同志补正。这份汇报拟分为:(一)我方承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的经过和我方的善后处理;(二)《指南》概况简介。由于时间关系,现将前者汇报于后:    1979 年 7 月,美国历史协会和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共同赞助编辑《指南》一书,定于 1983 年或 1984 年出版,作为对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献礼。 10 月,《指南》主编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易斯汉克分别致函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与我会负责同志黄绍湘、刘绪贻,邀请我方参加编写《指南》中的中国部分,其内容为概述 1945 - 1980 年我国美国史教研情况,当前的主要研究机构,学者发表的著译、文章,以及这一时期主要档案资料、刊物、出版物等,来信并云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应邀参加。我会理事会全体同志一致同意参加,但事先必须由美方对台湾问题明确表态,遵照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我方编写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部分。我会理事会的意见得到社会科学院及世界史研究所领导的同意与支持。 1980 年 3 月 13 日由我会理事长黄绍湘和秘书长刘绪贻复函汉克。同年 4 月 10 日汉克在复信中表示个人同意。 7 月 11 日,《指南》最高决策机构顾问委员会主席麦克汤普森又来函称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我方提出的原则。可是,到了 10 月美方突然提出苛刻的要求,我方不仅要概述中国美国史教研情况,还必须涵盖对美国移民史、文学史、艺术史、音乐史、体育史、社会史、政治思想史诸多内容。我会当时正处于初创阶段,教研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我会理事会将美方变卦的新情况提交 10 月 18 日我会在烟台召开的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讨论,大会建议请美方考虑,同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按原计划进行,否则我们难于承担编写任务。黄绍湘根据我会第一届全体大会的建议,于 12 月 26 日致函汉克。同时,世界史研究所科研处与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就编写工作地积极展开了全面部署,并在武汉地区聘请了兼职人员,开始试点的调研工作。次年 1 月 13 日汉克代表美方,一方面复信对大会的建议表示不理解,另一方面却在暗中活动,企图利用编写《指南》的机会,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方面打开一个缺口。根据当时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进修的北京大学历史系罗荣渠教授转来汉克致《指南》顾问委员会主席汤普森的第一次备忘录( 1981 年 1 月 7 日),内称:为减轻我方繁重任务的负担,建议我方只承担 1971 - 1980 年的中国部分,至于 1945-1971 年部分,美国准备物色熟悉中国情况的美国史学家承担。汉克的第二次备忘录( 1981 年 2 月 13 日)又声称:将委托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籍华人王翼写一篇关于中国美国史教学和研究的资料。这些信息使我们提高警惕。 3 月下旬,汉克来信提出拟于 5 月初来北京和台北访问。经过世界历史研究所领导同志与我会刘绪贻、杨生茂、丁则民同志(用通信方式)磋商后,由黄绍湘执笔于 4 月 4 日致函汉克通知他我们已推定刘绪贻同志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的主编以及我们近来调研工作的情况,同时重申双方早已达成的协议,按中美建交原则处理。《指南》中国部分应该是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体。我们欢迎台湾学者或其他方面的学者提供各种资料,但均应交我方主编审定、汇总。结果汉克并未来北京。却于 10 月 11 日突然以最后通牒式的强硬措辞致函黄绍湘,自称代表顾问委员会的意见,除指责外,借口减轻我方负担,提供一个所谓的理想的安排,新的协议,和盘托出罗荣渠教授早已传递的信息,即美方拟委托台湾美国史研究机构写 1945 - 1970 年部分,我方只承担 1971 - 1980 年时期我方对美国史的教研情况。汉克来函措辞粗暴无理,还以蔑视的口吻,说我方过问编写台湾方面的资料,从业务上(学术上)说来是没有好处的,说台湾的教授们更富有知识。他下结论:只要你们(指我方)坚持要控制《指南》中的台湾材料,在美国史学界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而非业务性的决定。   汉克来信的安排,实际上是企图在《指南》编写中树立一中一台的先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为此,由黄绍湘出面,邀请刘绪贻、杨生茂同志来京研究对策。 5 月 26 日上午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了讨论会,参加者有刘绪贻、杨生茂、黄绍湘、程西筠、薛少明、冯鸿志,大家一致认为,汉克的新安排显然是配合里根政府对华政策大气候的举措,我方应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智来回应,重申《指南》中的中国部分应符合中美建交公报一个中国原则,美方应遵守承诺,我方之所以承担这项工作,完全出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和学者的了解和友谊的善意,我方将尽力而为,克服困难,如没有外来干扰,可以在指定缴稿日期( 1982 年 6 月 1 日)完成。我方相信美国史学界对我们会加以谅解。黄绍湘根据讨论的精神,写了复信,措辞谨慎平稳,无懈可击。以后双方还进行一些书信来往。我方并且将我方准备编写中国部分的具体规划草案送交美方提意见,美方坚持其既定方针,一意孤行。双方立场、观点距离甚远,最后只得分道扬镳。   但我方并未停顿,为维护我国尊严和信誉,我方在美国史教研、出版的同志出于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指南》中国部分编写工作进行到底。我会指定刘绪贻、杨生茂、丁则民同志牵头担任总编、审稿工作。下设编写组,除西北地区外,北京、天津、东北、华北、上海、华东、中南、西南地区从事美国史教研、出版的同志均有专人负责调查、整理或编写工作。所有资料要求详尽、具体、翔实、可靠,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学术活动,一方面检阅自己力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美国史教研和出版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借此机会将国内教研和出版工作的成就向国外介绍,扩大学术交流。我们的编写方针是:尽量适应美方对《指南》中国部分的要求,但总体上要体现以我为主,如实地介绍我国美国史研究由无到有,逐渐发展的事实。按时间顺序,将我国美国史研究全过程分成五大阶段:(一) 1945 年以前,(这一阶段可以简略些);(二) 1945 - 1949 年 10 月;(三) 1949 年 10 月- 1966 年 6 月;(四) 1966 年 6 月- 1976 年 10 月;(五) 1976 年 10 月- 1980 年。前两阶段均需包括解放区和国统区两部分,并侧重介绍有代表性的著作,对那些对美国阿谀、歌功颂德的著作,译述要加以分析,慎重选择。对第四阶段即十年浩劫期间反美文章要突出时代背景,加以慎重选择、分析。对第三、第五阶段教研和出版可做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台湾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是我们极端重视却又感到艰难的焦点,初步决定通过官方和私人渠道进行,有专人负责。各地区档案馆有关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汇总与编写。   《指南》中国部分预定 1981 年 12 月完成(因美方规定缴稿的截止日期为 1982 年 6 月 1 日,实际上是一纸空文,参与国家未能按指定时间交稿,《指南》也未能按预期出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总编刘绪贻邀请霍光汉等我会会员组成临时工作组,分别赴华东、东北、华中、华北地区作调研、统筹工作。各地区编写人员加强联系,着手编写本地区美国史教研情况,武汉大学编写组首先推出湖北省关于教研与出版物的情况报告, 1945 - 1951 年(草稿)。北京编写组汇总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关于台湾美国史教研的情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黄柯可执笔,公开发表《台湾的美国史研究》(载《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2 年第 4 期)。我会会员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指南》中国部分已初具规模,但被美方拒于门外。然而这丝毫不能阻止美国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写成于 2002 年春 美国历史协会与马萨诸塞大学共同赞助由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易斯汉克主编的《 1945-1980 年美国以外世界各国研究美国史指南》( Guide to the Study of United States History Outside the U.S.,1945-1980, 简称《指南》)已于 1985 年由克劳斯国际出版社( Krau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出版。共五大卷。美国参考书年鉴( American Reference Books Annual 简称 ARBA ) 1986 年第 17 期有简介。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