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转载]普林斯顿教授谈:如何选择中国学生(折射中国教育弊端
yulele 2013-1-31 21:49
普林斯顿教授谈:如何选择中国学生(折射中国教育弊端 转载 ▼ 爱思英语编者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曾来上海讲学。他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 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说。 什么样的学生被淘汰? 每年一月底,康毅滨就要从系里抱回一大包资料仔细看——里面是所有申请普林斯顿生物分子系的中国学生的材料。每年,该系每年大约招收25名本科学生攻读博士,系里给康毅滨的“中国额度”3-4个,而他收到的申请约有七八十份。4%左右的“成功率”。每个“申请包”主要有这些材料:本科各科成绩单, 托福 和GRE的考分,个人陈述, 以及推荐信。康毅滨把它们分成“定量”和“非定量”两类。分数他看得很仔细,但那些“非定量”的东西却能告诉他更多。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 “个人陈述”有什么用? 康毅滨:就是说说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分子生物学家,为什么想来普林斯顿。 星期日: 你看过几百份“个人陈述”,从里面看到了些什么? 康毅滨:中国学生的GRE能考得很好,但我能看出来,他们写的“陈述”经常千篇一律,缺乏特点。 星期日: 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康毅滨: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普林斯顿,或者过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还有一些“个人陈述”都是空洞的套话、废话,比如自己如何热爱科学,普林斯顿如雷贯耳,很想得到这个机会……言辞华丽,但是我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人。 星期日: 真实鲜活的“陈述”是怎样的? 康毅滨:有个学生是这么写的:他以前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后来才慢慢发现真正感兴趣的是生物。他申请转了系,尽管绝大多数人反对,因为没有基础,读得有些吃力, 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每一学期都会比上一学期进步一些。他的“陈述”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因为它展示了一个人在寻找和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惑和欣喜。去年我们还录取了一名学生,她在“陈述”中坦率地指出了母校的问题:她很遗憾本科四年没有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你可以看到她的渴望。第一轮筛选,从80份申请材料中挑出10-15名左右的“候选人”。2月初,康毅滨开始电话面试。虽然并不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但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会告诉他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星期日: 你会问些什么问题? 康毅滨:主要是看看英文口语能力、科研经历、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一些背景状况。 星期日: 接到电话的学生,会很紧张吧? 康毅滨:电话面试大约一个小时,45分钟说英语,15分钟用中文。就算英语不是特别好,学生还是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但大部分中国学生会把它看作一个“考试”,而不是一个“对话”,所以有些会很紧张。 星期日: 你听出了什么? 康毅滨:有些学生听得出来他(她)事先在纸上写好回答,照着念,或者是背出 来。还有是“排练过度”,说得非常溜,像演讲一样,但并没有针对我的提问。 星期日: 他们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康毅滨:那些答非所问的学生,我想可能没有自己做过真正独立的研究,或者对自己没对信心。我希望学生是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个过度包装的、失去了真实性的“加工成品”。 星期日:或者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告诉他们,说实话是最好的回答。 康毅滨:我们要挑选的,是真的热爱科学、而且诚实的人。去年,我几乎是在申请 F P B `!截止前的最后一刻才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材料,条件很好,我就给他打电话。他老老实实 , 告诉我,虽然他很早就进实验室,工作也很努力,但不知道为什么,实验总不是很顺利。但他可以很清楚地描述他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作出的种种尝试。表面上看,他的科研并不成功,但我能感受他的认真、诚实、努力,这已经具备了一个科学家、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电话面试并不是最终的决定。之后,康毅滨要在候选人中反复地掂量、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分数高低往往不是决定因素,而是从细微处看到的非智力因素。 星期日: 分数重不重要? 康毅滨:分数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绝对因素。申请普林斯顿的学生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尖子,经过高度选择过的人,智力都没有问题。我会仔细看每一门的成绩,但并不是分数高就能入选,相反,我认为第一名和第七八名的实力并不相差太远。录取与否,智力以外的因素很重要。我们系录取过一个河南的学生,家在农村,初中就独自在县城住校读书,吃过不少苦。在电话和电邮里,我感觉到她为人谦和,没有一些被宠惯的尖子生的趾高气昂。还有个学生,他会和老师“套瓷”,但不是恭维,套近乎,而是自己的确做过研究,对老师有真正的了解,提问很专业,很深入。这样的学生,不油嘴滑舌,让人感觉到懂得认真负责,尊重机遇。但有的学生过于自信,甚至有些傲慢,觉得自己不是去普林斯顿,就能去哈佛,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进入普林斯顿后,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扰?来上海之前,康毅滨在福建老家待了十多天。每天陪父亲、侄子去爬山。读五年级的侄子告诉他,在他们学校,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要在班上找一个“对手”。每次考试下来,赢得多的同学受表扬,输得多的要被批评。在这样的氛围中,班上 学习 好的同学也不大愿意花时间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让康毅滨震惊的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到处可见这样的“激励”方式。 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但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 星期日: 中国学生到了普林斯顿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康毅滨: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 !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星期日:为什么会这样? 康毅滨:普林斯顿相信 学习 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但国内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常常是另一种心态:最好一进学校,就有人指定给他(她)一个课题,而且是一个保证可以做出来成果的课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定会有答案,做出来了就能拿高分。然后呢,就想靠这个课题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基础扎实, 学习 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功利心比较强。 星期日:其实这是成年人的典型心态。 康毅滨:我们系有过一个中国学生,来普林斯顿不久,我发现他并不真正喜欢研究。后来他告诉我,其实早就发现自己并不热爱科研,但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第一名,所有的人都指望他考上美国一流大学。他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考普林斯顿的。其实这个学生小时候对生物很有兴趣,只是后来成人世界把他的实验成功与否过早地和名利、和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在这一行业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并不以出人头地为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还有其它很多更简捷的路可走),而是享受探索的过程,包括其中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 星期日: 你刚才说的中国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麻烦,是什么造成的? 康毅滨:你看,我小侄子从小就被这么“教育”,从这样的思维里出来的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会很狭隘,认为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是胜利,把别人压下去就是成功。实验室是一个团队工作,有人发表论文,本来是大家一起高兴的时候,但一些中国学生往往有些闷闷不乐,似乎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有时科研项目八字还没一瞥,就想“分家”,好算作自己一个人的成果……有些中国学生特别想快速成名。这样的心态,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美国,成绩是一个人的隐私,不会公布出来,分数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他们提倡团队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星期日:两种意义上的竞争,就会产生矛盾。 康毅滨:这样的竞争意识过强,就会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造成和他人关系的紧张。比如,老生周末带新生开车购物,晚到了几分钟会被人埋怨,而新生却可以理所当然地在超市慢条斯理地货比三家,让老生在外面等几个钟头。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去年邀请他去家里过节的那些美国人今年不再邀请他了呢……有时候我会想,他们恐怕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从小到大,玩完的玩具,吃完饭的碗筷,换下来的脏衣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帮他们处理好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会觉得理所当然。而多数美国学生的确比较有“公共意识”。实验室的垃圾通常他们处理得比较多。生物系有许多做后勤工作的员工,包括老鼠房负责日常喂养的工人,运送实验用品的搬运工和收发员,打扫实验室的清洁工等。 每年到了圣诞节,我实验室的美国学生会牵头一起凑份子,每人出个五块十块,买个小礼物送给那些工人,以表示对他们平时工作的感激。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反映出一个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将来他在事业上能走多远。
个人分类: 资料分享|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看一眼哈佛,中国你就知道缺什么?
jysjkx 2013-1-1 20:22
http://www.zhixing123.cn/ziyuan/9654.html 20年前,一篇文章《牛津,揭开你的面纱》,记载了那时的感悟。但凡世界前几名的著名学府,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和品质,虽然略有差异,但本质上大多是相同的。前几天看到有关哈佛大学的一篇文章,很有震撼!很值得一读!特整理转载。相信读过都会有所触动的!东西方的教育有着质的不同,体制、机制、理念、文化等等太多的不同,虽然也在不停地调整、改革,仍不尽人意……。我们不能完全效仿,但总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也寄望于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政策实施者能有所顿悟、改进,中国教育才有希望!中国才能真正国富民强! 在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日前,一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 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哈佛的学生餐厅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谢娟说,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跟我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谢娟说,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我们采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时,他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谢娟说,我也有同感,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但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谢娟非常感慨地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谢娟说,我有两点感触,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 旅美教师吕老师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1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凝聚教育正能量--2012年中国教育盘点
毛宁波 2012-12-29 13:17
2012 年,最美女教师、最美中学生、最美司机,无数最美的人物,用他们的行动乃至生命,诠释着人性的光辉,温暖着这个社会,传递可贵的“正能量”……2012 年,教育投入创新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异地高考破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教育公平与保障大步迈进……2012年,虐童事件、学生体 质下滑……一个个热点事件,让我们在争议中前行,不断总结反思。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发布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 教育部颁布“高教三十条” 3月19日,教育部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 “教育‘十二五’规划”发布 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 “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教育部通知组织收看电视新闻纪录片《张丽莉》 对话“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感动中国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 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颁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该荣誉。他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中国作家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报道追踪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拟入“教材”事件调查 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以“化学歌”闯进公众视野的周其凤陆续经历了“抨击美国教育”、“对领导媚笑”、“亿万富翁论”、“跪哭母亲”等等风波…… 北大校长周其凤写新歌给母亲 由宋祖英演唱 北大校长祝母亲90大寿 长跪膝前泪满面(组图)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朱清时说,如果南科大成功,则说明,真正改革一定要有大改变。南科大招生方式“回归”高考。“南科大妥协了?这是误解!” …… 朱清时:南科大挂牌成立 教育改革思路不变 改革将走得更远: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谈"转正"后 承诺“四个不” 北京师范大学新校长 董奇 清华大学新校长 48岁陈吉宁 22岁正教授级研究员 刘路 保安出书《站着上北大》 北大保安 甘相伟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俞立中 挺身为学生做主 深圳大学校长 章必功 钱理群“告别教育” 最美中学生 龚钰犇 哈佛研究生院新院长 孟晓犁 回应开会打牌 浙江大学校长 杨 卫 清华学霸 孪生姐妹 马冬晗 马冬昕 中国最牛学历哥 周宝宽 教育均衡 异地高考 奥数禁令 考研泄题 学历造假 虐童事件 开学第一课 留学安全 温家宝:推进教育均衡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袁贵仁: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答记者问:如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八大措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取消长跑 状元游街 吊瓶班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袁贵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朱永新: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德树人是根本 20部门要求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近日,教育部、公安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等20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作出部署…… 新版校车安全强制性国标5月1日起施行    校车安全专栏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公布 相关政策解读 50所高校党委集中换届 教育部试点公选校长 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完成50所高校党委、行政换届工作。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 教育部就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等答记者问   公选大学校长专栏 教育部将继续开展公开选拔大学校长试点工作   选拔严格竞聘 国务院出台意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发出“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通知…… 多部委联发6文件 破教师队伍瓶颈 努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学生营养办通知要求各地严格管理阳光操作   为解决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日前,全国学生营养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有关工作提出了八项要求…… 学生营养办回应湖南凤凰"营养餐事件"相关热点    学生营养专栏 十五部门印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套文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全部开餐 我国全面实现"两基":书写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中国初步实现“两基”战略目标,再到全面完成“两基”战略任 务,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教育强国、 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两基专栏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 聚焦2012两会:教育热点盘点 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南方科技大学转正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患了什么病?   由高校职称评审引发的社会关注不断,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病得不轻”……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之一:论文之殇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三: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四:祛痼弊 创机制 荐人才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五:深化职称改革 “逃离科研”:另一维度的思考 一篇博文引发公众热议理想、科研环境、青年人才、钱学森之问、隐性逃离…… 博士逃离科研教中学 称没兴趣了厌恶科研 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科研人才生存忧思 博士教中学就“没出息”?教育终极目的是啥 研究:高校市场化改革副作用大 教师愁于生计 谁来破解学生体质下降之困? 一些城市对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仅三成学生体重正常……   学生体质专栏 教育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令人堪忧 体育强国学生体质堪忧 拿什么拯救学生身体 透视体育课之殇:不敢上、不让上、不会上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系列报道:何处是拐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考研英语应用文书信写作句型汇总(1)
dongzg101 2012-12-25 08:54
2011考研英语应用文书信写作句型汇总(1) 2010-10-14 11:02 中国教育在线【 大 中 小 】【 我要纠错 】   随着2011 考研报名 工作的正式启动,1月份的考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要参加2011 考研 的考生神经又要绷紧一些了。今天, 考研辅导 团队与大家分享一下有关 考研英语 写作中书信写作的方法常用技巧等,掌握了这些,相信此类题型的提分会有很大帮助。   书信题型写作是应用文写作中常见的功能性写作形式,书信写作的准备一是宏观,就是要掌握它的格式,基本框架,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微观,具体到语言如何使用。    一、书信写作考察的结构   ①日期,写信人应将写信日期(年,月,日)放在书信正文的右上角,如Jan. 30th, 2010.   提醒:考研书信写作没有要求考生必须写时间,如果没有把握自己的时间书写格式是正确的,建议考生不要写,以免出错反而扣分。   ②称呼,称呼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谓,称呼可以根据收信人的性别,职务,婚姻状况,姓名等个人信息来写,如:Mr. Williams, Mrs. Bush, Professor Li, Dr. Smith, Dear Mum and Dad   如果写信人不清楚收信人的具体姓名,职务等情况,可以写:Dear Sir or Madam, To whom it may concern.   ③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在称呼下方隔一或两行处开始。考生写正文时,要分层次进行。书信正文通常由引言,展开段和结尾三个层次组成。   ?引言,引言表明写信人的写信目的和写信背景,一般仅限于一段,一两句话即可。   提醒:此处考生容易犯一个错误:照抄题目的表达,甚至原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阅卷过程至少会扣到2分,希望广大考生要注意。   ?展开段,展开段内容应详实,具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每一段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提醒:提醒广大考生,题干中的要点必须全部包含,考生若是在漏掉一个要点(一般小作文有3个要点)会至少扣掉3分。   ?结尾,结尾部分通常比引言部分短,使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希望或祝愿。   ④结束语,结束语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谦称,写在正文下面二至三行处。公务等较正式的信件多采用Yours 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faithfully, Yours truly等;私人信件,多采用Yours, With love, Yours affectionately等。   ⑤签名,签名应写在结束语的下面。   二、主体段语言的操作   书信按照指令边想边写。主体第一段一句话,开门见山,提出写信的目的,表明信的性质:是投诉信还是申请信还是请求信?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常用句式包括:   I am writing to complain about…   I am writing to thank…for…/express my gratitude for…   I am writing to ask for…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正文第二段,100个字左右,8、9句话。   此段写作的中心任务是把题目中的提纲进行扩展。如果有3条提纲,可以每一条提纲扩充3句。怎么样扩充,主要是发挥点小小的想象力,有两种思路,一是将上义拆分成为若干下义,二是把一件事情说得更为形象具体。比如第一条指令,题目里面说是books,可以细化为各种各样的书,这就是下义拆分法。还可以具体描写一下这些书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第二个指令里面的methods of payment,和第三个指令里面的time and way of delivery都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扩展。   结尾,一般为礼貌性的套话,一般都是焦急等待着您的回信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足以,或者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end a repla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也行。   以下为书信写作中常用的经典句型参考,希望大家在写作中活学活用。   常用起首语   1) I am much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2) I wish to apply for the teaching position you are offering.   3) Your kind letter of November 22th arrived this morning.   4)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dated July 4, I want to say…   5)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Dec.22, 2000.   6) Many thanks for your letter of Sept.5,1997.   7) A thousand thanks for your kind letter of June 5,1997.   8) Your letter which arrived this morning gave me great comfort.   9)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tter of August 2 and the gift you sent me on Christmas Eve.   10) First of all,I must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assistance and high attention to me .   11) With great delight I learn from your letter of this Sunday that…   12) I am too excited and delighted at your good news.   13) I am very obliged to you for your warm congratulations.… 【1】 【2】 ◇ 编辑推荐 · 2013考研复习指导:政治 英语 数学 专业课 · 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013考研时间 · 考研网络面授班热招中 · 2013各高校招生简章 · 考研院校录取数据对比 复试信息 相关热词: 考研英语 书信 应用文写作
个人分类: 人际关系|1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五常对中国教育如此这般说
热度 9 卫军英 2012-12-16 20:53
张五常在刚刚举行的“第一届凤凰财经峰会”上演讲中说到了中国教育。据说他已经多年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了,然而语出惊人,“狂生”形象依旧。张五常关于中国教育和学术的看法我都很认同,唯一不敢苟同的是,他说道中国学校里的“政治教育”课时候,认为应该由“文化教育”来取代。不认同的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他的建议的可行性问题。他说起爱国教育什么的,其实并不知道政治课的核心内容并不是爱国教育而是爱党教育,所以政治课本质上首先是为了政权稳定而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稳定。其实早在7年半之前在教育部的行政学院里,在接受我党的各位部长亲自培训时候,课间休息时作为小组长之一,我就直接跟周济部长讲过政治课太多会冲击专业教育的。但是这些明显属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思想,不是那个部长就有能耐改变的,即便他有这个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阻碍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所以从本质上我很认同张五常的话。 张五常表示: 中国学术界我到今天看不到所谓的一家之言,为什么没有一家之言,有钱的到外国念书,很多回来,那也是念的不好的回来,读的好了就留在外国不回来了。中国这种大学制不发表文章就升不了级的制度,一定要全盘重新做,回想到以前,你说说看那时候蔡元培的北京大学,那时候的教授是不需要谈教授的头衔,发表文章的。 张五常在发言中谈了他对教育制度的看法。张五常表示,几个星期前我发表一篇文章,发表有关文化教育这件事,网上支持率是100%,其中我提到国内的小学,中学,有所谓的政治课,有所谓的思想教育,应该转为文化教育,爱国这回事是不能够勉强的,但是假如你教他们中国的文化,他们会有归属感,他爱不爱没问题。假如一个小孩,以他自己是中国人而对中国的文化感到骄傲,这是多好的事,你教他中国的文化,他出来他可以抓到钱的,你现在给他们的政治教育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你教他们苏东坡的诗有什么不妥,学学王羲之有什么不妥,一个人有文化,应对起来可以谈几句中国的文化,这个是很大的本钱,两个人来找工作,一个人对中国的文化能够说几句,另外一个一点都不懂,那你选哪一个?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大致上来讲,中国的中小学办的不是那么差,但是大学很差乱七八糟,这个问题,这些人到外国去念书,起码要六万块钱美金一年,为什么不把国内大学搞好呢?自己大学搞的好的话,学生都不用出去了,很多学校都可以自己收学费的,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到国外念大学呢?在中国念大学一个学生收两万块钱不是那么多钱的,有的念的好的或者是家境比较清贫那就免学费吧。 三十年前我说过,我说十年以后一定有出一位经济学家比我好的,我到今天我都看不到,中国教的学术我到今天看不到所谓的一家之言,为什么没有一家之言,这点怎么解释,有钱的到外国念书,很多回来,那也是念的不好的回来,读的好了就留在外国不回来了,在外国做教授了干吗回来。还有一点,现在这个教育制度,外国人批评我们,说中国的学生没有创建,没有想象力,都是考可以,创造不行,我不同意,我不是中国人吗?你问问美国的经济学家,我张五常有没有创造力,我有一个外甥是我教出来的,是从事生物研究的,研究细胞的,现在是大名家,为什么我们家的人有创意,为什么你们没有创意,我家里的人是我教的,怎么会没有创意呢?外国人先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创意,被批评没有创意这就是教育问题了,一定要改,你怎么想象李白的后人没有创意简直不可想象,苏东坡的后人没有创意,世界上的人创意怎么可能比中国人的创意更好呢?中国的任何唐诗宋词,他们的想象力,西方的诗人是没有这种水平的,中国人不是天生没有创意,是制度把他教坏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教育制度,要大手改革,要不从国外抄回来,那些考试制度,那个高考制度,你逼学生背书干吗,为什么逼老师要发表文章呢,这些都是抄回来的,越改越坏,要尊重一下中国的青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中国这种大学制不发表文章就升不了级的制度,一定要全盘重新做,回想到以前,你说说看那时候蔡元培的北京大学,那时候的教授是不需要谈教授的头衔,发表文章的。
个人分类: 校园内外|5291 次阅读|15 个评论
由美国多起校园凶手与药家鑫的共同点反思中国教育
热度 4 ljry8044 2012-12-16 01:19
今年12月14日,24岁的Ryan Lanza闯进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开枪杀死28人,其中20名儿童。Ryan Lanza是个优秀的学生,还枪杀了家中的母亲。 1966 年 , 25 岁的查尔斯 · 惠特曼( Charles Whitman )开枪杀死、杀伤 46 人,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与母亲。惠特曼也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从美国海军退役的神枪手。该事件发生后,精神病学家的调研发现,惠特曼与绝大多数杀人犯都有两个共同点: 来自于暴力家庭、童年时从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玩耍 。 而药家鑫正好也有这两个共同点——他父亲限制他自由玩耍 ( Free play ) ,并通过暴力促使他成材。 Ryan Lanza据说也有类似遭遇,他母亲对他管得非常严格。 因此,未能正常玩耍,被过于严格地管理为三者的共性。 而 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到 2 、 3 岁时,曾就读于教导型幼儿园的孩子中,超过 1/3 的人都犯过重罪,而曾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只有不到 1/10 的人犯过重罪。 因此,好玩为孩子天性,被扼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顺应孩子天性太重要了,如此,首先确保孩子做一个正常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 故而,易中天老师曾在药家鑫案后反思: 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育人做个正常人,不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关心其酸甜苦辣、不关心喜怒哀乐,不关心兴趣、追求、烦恼、纠结等等一切正常心态。只关心如何让孩子成材、成器、成龙,还通过各种励志、培优、成功学拔苗助长,尽可能剥夺孩子各种休息、娱乐时间,就是不让其正常成长。 正是这种扭曲人性的教育,最终让药家鑫变成凶手,并导致他的父母失去儿子,张妙的父母失去女儿,张妙的儿子失去母亲,让两个家庭都家破人亡的! 因此,应该判处“望子成龙”,判处励志、培优、成功学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非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易老师还指出,我们的教育,一到道德领域,便忍不住要唱高调。而且,教育越是高等,则调门越是高昂。我们总是要提出一些实际上做不到的道德高标,比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类,然后再树几个所谓“典型”来自欺欺人。满嘴官腔,自然忘了常识;时时高调,自然丢了底线。既无常识,又无底线,哪里还保得住 天良(恻隐之心)?结果呢,说是奔着“德艺双馨”去,其实朝着“家破人亡”来,刀刀都插到了别人的肋上。 这就不是该校一家的事了。实际上,它是中国高校乃至中国教育的通病,因此非改不可。怎么改?先学会说人话。说人话,就讲人性;讲人性,就有天良。事实上,只要告别官腔,自然回归常识;能够不唱高调,自然回归底线。有常识,有底线,有天良,足矣。】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372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眼中中国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热度 3 entangle 2012-12-6 23:00
我眼中中国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 太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人性格的培养。 学校和社会都是以多小能背多少唐诗宋词,能认多少字,能考高分等诸如此类的来评价学生的,这对于小孩子而言无疑是一个灾难,因为小孩子少有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他对自己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对他的评价,于是,他们便以此评价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等到其中的某些人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有问题的时候,这已经晚了,很多想法死路已经很难从脑袋里移除了。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个人的性格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刻苦、独立思考、公正等诸如此类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造成这种原因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考作为目前中国较为公平的一种进入大学的方式,是很多农村小孩唯一的走出农村、改变自己未来的方式,于是,应试教育在所难免。这或许就是出身贫苦的孩子必须付出的代价,可是这代价未免有点过高。不过目前仍然想不出可以在现时代中国取代高考的大学入学制度,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正在逐渐侵蚀这种仅存不多的公平。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实行的又是另外一套,这对于保护小孩子的童真是有好处的,但是,人总是要走上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节,要么是学校教育落后,要就就是社会有问题。 比如说独立思考对于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中国的公司和企业需要的并不是独立思考的人,而是有手工具,甚至很多大学里需要的教师也不是独立思考的人,而是唯上的工具。学生都不是傻子,相反,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现实,尤其是最近几年入学的这一批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他们很清楚。但是,他们自己作为人究竟人究竟需要什么,思考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三、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学校教育学生要诚实,要敢于承认错误,但是看看咱们的教课书,尤其是近代历史,诚实了吗?都骂日本人篡改历史,不敢直面历史,咱们学校接受到的历史教育是没有篡改的历史?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们真的可以靠着地雷战、麻雀战之类的就可以把日本兵打败? 为了短期的利益,将整个民族长期利益弃之不顾。现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种顺民、奴隶、看客,在将来整个民族受到外族欺负的时候,依然会是顺民、奴隶、看客。 四、 高考缺乏公平性 高考作为目前比较公平的一个制度,仍然不公平,北京、上海占用了全国太多的教育资源,这些地方的孩子不仅能够享受到全国最好的教育,他们在起点上就已经比全国很多地方的小孩好了很多,现在的高考录取竟然还要向这些地方倾斜,不得不说这样的录取制度真是扯淡。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竟然还不能以一个公平的制度来录取,当权者到底是想选一些什么样的人来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网上杂谈|92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取消奥赛保送和加分是中国教育的倒退
热度 10 Education 2012-12-3 21:40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获20分加分,省赛区获奖者不再享加分。 一 奥赛保送加分是最公开公平的 奥赛毕竟拼的是真本事,比那些三好生,特长生,学生干部保送加分公正得多,后者主要靠拼爹,拼钱. 二 奥赛是对应试教育的抗争 应试教育主要是指应付高考,反复训练几门课. 奥赛内容和高考本质上是不同的,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和高考不在一个档次,更要求比赛智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我们真的对奥赛没有兴趣吗? 我上中小学的时候,没有奥数,更没有奥数的保送. 我学趣味数学-跟现在的奥数基本是一回事,取消高考的年代,许多知青还在痴迷数学和高数. 科学网里年级较大的博主,应该都有类似得经历. 那时候学数学没有功利,很简单,就是兴趣. 学物理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手工制作航模舰模一类. 今天,数理课仍然是大中小学最受欢迎的学科,比语文政治英语更受欢迎. 四大多数人的声音未必就是合理的 取消奥赛保送是中国大多数人的胜利. 大多数人注定要在奥赛里面败北,于是对奥赛的反对成为许多人的呼声, 大多数人注定要在奥运里面败北,难道我们就应该取消各项体育运动吗? 错了,大多数人败北不表示他们没有通过奥赛/体育体高了他们的智力/体力. 义和团时期,大多数的官民剿杀传教士,结果把中国拉向落后愚昧。 五 现代国家普遍提倡奥赛 美国,俄国,日本不都在搞奥赛奥数吗?大学不也抢竞赛获奖者吗? 为什么没有禁令? 估计是因为: 1 .外国成才的途径很多,不需要千军万马挤奥赛奥数高考一条路. 2. 许多优秀的大学中学是私立的,反对奥数的人也找不到教育部这种东东投诉. 3. 宽进严出,考试成绩不好一样可以上好大学. 匈牙利不到一千万的人口,工业基础落后,但是本土出了十几个诺贝尔奖, 不能不说和他们的奥赛传统有关. 六奥赛可以行政禁止,但精神永不灭 政府可以封锁奥赛,奥数,和焚书坑儒有点相像. 但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奥数或者其它的智力竞赛活动,比如下棋. 人们一定会在私下学习奥数或者趣味数学物理. 人性固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sport spirit体现在奥赛中, 奥数奥赛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花朵. 人进化于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对智力和思维能力不懈的追求. 朝代会更替,主义会消散, 人类和孩子对奥数或者其它科目如物理,科学,工程技术的兴趣甚至热爱, 对自由竞争的向往,永远不灭. 这是算命计算机预测的.
个人分类: 教育|584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多谈‘良心’,少吹‘理想’---少高调
热度 25 lin602 2012-11-28 15:07
近期网上不少帖子大谈‘理想’----为了中国的科研事业,为了中国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等。 笔者从事三十年教育科研的体会,觉得中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目前不是缺‘理想’,而是要大力提倡‘良心’。 好好上课,对得起家长与学生们,他们来受教育是对高校与教师们的信任。 好好做科研,对得起纳税人的钱,因为我们在用着纳税人的钱生活与工作。 遵守好的道德情操,给学生们一个身体力行的‘品行教育’,不要让学生及社会上普通的公众说教授象‘叫兽’,让教授这个职业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不要弄虚作假,给学术界与学生们树立起一个好的学术风气,踏踏实实地做科研,让自己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并给社会的进步与就业提供帮助。 不要竭力奔官而去,让学术受到社会的尊重,让自己的学生与年轻人看到做学术的美好与希望,并以此为榜样致力于科研与教育事业。 不要在学生们面前高谈‘理想’,而是要与学生们做朋友,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们目前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慢慢地默默地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思想上的困惑。 真心帮助年轻人特别是年轻教师,不要与他们大争资源,在为他们的科研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他们早日走出成长期,早日做出成绩。 不要为了一些经费,让企业新建项目‘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不要做学术包工头,将课题组里人做出的科研成果完全占为己有。 有多少人能够拍着自己胸脯说:我在大学与研究所做科研,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理想’?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更应该提倡的是‘良心’与非‘理想’。
5059 次阅读|60 个评论
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乱象
nktornado 2012-11-26 17:40
有孩子以后,了解了一下小学初中教育,深有体会。 中国本科以前的教育乱象有哪些,这里列举一点: 1、小学生压力大。奥数,主课补习等现象非常普遍。 2、近视学生占比例很高,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3、心理素质较差,很难管理好自己,甚至大学生也有家人陪读现象。 说个简单的,孩子准备上小学。打听到的信息是,以后小升初只能上本学区的。本学区只有1个是市重点,还有2个是区重点,剩下的是三流学校。而我们准备上的 这个附小每年大概有4,5个能考上市重点,4,50个能上到区重点,剩下的都是去三流初中。关键在于初中考高中是全市统考。本区这个市重点的初中,其高中部也是市重点。而全市5个重点有3个在另一个学区。导致了很多人去那个区买学籍房,即使是30平米的房子。房价3万相对于我们区的1.5万。 我是说如果,9年义务教育所涵盖的所有小学初中,相比之下谁也不比谁的师资力量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小升初还会有如此压力吗??任何政策都是好的,比如为 了小学减压,孩子每天3点半放学。问题是在这样畸形的教育资源分配的现实中,其他的孩子都在上各种主课补习班。你怎么办。政策规定早放学,早放学以后干嘛 去了,都上补习班了。甚至小学教师因为大多数学生提前学习过相关内容。上课看到大多数孩子都会了,就不再解释了。于是这个政策幸福了小学老师,苦了孩子和 孩子家长。原来课堂的内容通通去补习班上课。任课老师再去开小班。呵呵,你觉得如何?这能怪家长吗? 如果教育资源很平均,每个小学的升学率都相差不大,你有必要不上你家周边的小学,费劲的往别的学校钻吗?如果初中招生学生不按照学生成绩而是按照学区来 招。初中学校生源的学习成绩相差不大。也就是你孩子即使不上补习班,最终上的初中和好学生上的初中没有区别。那你还逼你孩子在小学阶段去天天补习吗?没有 了这个压力,你才可能让孩子学点感兴趣的东西,体育类,音乐类,画画,书法,学什么不行?可是这个小升初压制着你,你不补习连上课的进度都跟不上。你能如 何??? 既然是9年义务教育,为什么教育资源要集中??为什么要搞市重点的初中,区重点的初中?在12岁的孩子里分三六九等这合理吗???小学除了认字和学点算术还能学点什么。就靠这点知识把孩子分优等和差等。从此打上优良中差的标签,合适吗??? 教育资源集中,这就相当于美国的私立和公立的区别。私立压力大,学习好。公立钱少,学习一般。有钱人才能享受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所以就不应该允许什么校办校?校办校就是让公立的学校拿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去办私校去肥他们的腰包!!!!!!!!!!!所以就 不应该允许9年义务教育搞私校@!!!因为这就会演变成美国私校和公校的严重不平等。人生来平等。把小学生从12岁分出三六九等来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本身 就是严重的不平等。这就是为什么小初中减压不见效果的原因。 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了本科前教育乱象。 1、因为初中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你要上好初中,那就要努力。在周围同学都补习,而不补习就跟不上进度的情况下,只能上补习班,因而教育部给小学生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补习主课了。而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支持补习,因为你要上好学校啊。所以如果初中的学校不分好坏。意思就是所有小学生成绩大排名。前10名分别去10个学校,每个初中涵盖的名次都有。那你还会逼你的孩子非得前几吗??甚至为了小学那点知识去强迫孩子刻苦努力,放弃其他一切兴趣值得吗? 2、课业繁重直接造成小学生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课外兴趣,甚至课外活动,体育爱好全部被剥夺。如果初中的教育资源是平均的,去哪个初中都无所谓。那么孩子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家长自然会允许并支持。因为学习压力不大,有这个时间。 3、在学习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陪孩子体育运动,学习很多感兴趣的事情。甚至让孩子参与家务财务管理等等。这些事情孩子参与的越多,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现状的心理素质差就是因为孩子只生活中只要学习好万事都好的评价体制中。对家庭社会参与度低,是孩子心理成长慢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没时间啊。 上面3个问题都归结在初中教育资源不平均的根结上。平均,才会减压,才会有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11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兴趣:“伟哥”助兴,难以致兴
热度 47 xqhuang 2012-11-20 15:21
兴趣:“伟哥”助兴,难以致兴 云彩: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奔塔利亚海湾上空 程代展先生“ 昨夜无眠 ”点燃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仍在科学网熊熊燃烧。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文章的主人公Z同学做出了回应,虽然Z同学写得很婉转,还是证实了我在博文【程代展先生,您错了!】中的猜测:Z同学被过度培养和过度消费使用。 在程先生的“昨夜无眠”中,Z同学为“逃离科研”找的理由是:“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回应一文的核心就是解释:1.为什么对科研没兴趣?2.研究为什么这么累?Z同学逃离科研绝非偶然和个别现象,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教育问题,一位抱着科学梦想的有志青年,一位导师倾注毕生心血重点培养的优秀学子,结局为什么是“我已经厌恶科研了”? 对Z同学的回应,程先生做出最新反应【 再反思——兼评我学生的博客 】,从中不难感受到程先生对国家、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苦心。也许真的存在代沟?对程先生“再反思”中的某些观点,我有不同的观点。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聪明的好学生,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这是大家都在问的“傻”问题(一人装傻,全国“范”傻!),培养不出大师,显然是培养不当造成的。作为导师,程先生对Z同学真的费尽心力,除了正常学习、科研和学术交流,要求Z用英语讲《随机过程》,几近苛刻地要求他把每道习题都要讲清楚,这种残酷的训练与高考冲刺何异?这种培养方式,是培养合格的科学工作者还是科学大师? 对于中国教育,最应该反思的是:中国家庭在教育上投入最多,孩子学习最苦,为什么中国人的科研兴趣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殆尽?兴趣如性趣,毫无疑问,内在好奇心驱使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兴趣,中国大学生宁可花99%的时间看A片,也不愿意花1%的时间看Discovery,为什么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会失去兴趣?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老师说『读好书,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父母说『不读书,以后只能当乞丐』, 媒体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程先生说『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从这些说教式的口号不难看出,中国教育有很强的功利性取向,没有人认认真真地思考过: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热爱和兴趣?即使像程先生这样的国内知名学者,面对“叛逃”的学生,也只能以“优秀科学家”的头衔做诱饵,“诱骗”学生继续留在科研这艘贼船上。 当学生内在的科研兴趣不在,或根本就没有产生过兴趣,通过外在“伟哥”的刺激,也只能维持短暂的兴趣,是难以致兴的。要解决中国人科研兴趣缺乏症,必须改变“教育塑人”的思想,喊“中华民族需要你们,祖国人民在看着你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这类无趣的口号,根本无助于兴趣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小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和最朴素的好奇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兴趣问题。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2031 次阅读|105 个评论
网络公开课导航(更新中......)
毛宁波 2012-11-19 12:58
http://www.edu.cn/html/opencourse/index.shtml 网址导航 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新浪公开课 搜狐公开课 网易公开课 土豆网视频课程 优酷网视频课程 腾讯视频课程 中国网络电视台 超新学术视频   下载专区 电驴下载 网易公开课下载 其他 辽宁省大学 视频公开课 中国 大学视频公开课 _中国大学生在线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视频专区( http://video.jingpinke.com/ )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有公平吗?
热度 1 tarimriver 2012-11-2 22:04
2012年中国教育投入终于占到了GDP的4%。然而,2万多亿的教育投入不是救济性投入,而是按马太效应实施的。 根据一位校长说,省内一个部属高校一年的下拨经费127亿元,这位校长所在的学校在省内也是重点了,一年经费7亿,一个普通的高校的经费才1点几个亿。这段话是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我们的权威领导(省领导、省一高校校长)说的:“一部属高校校长问我经费多少,我说7个亿,他惊讶地说7个亿够发工资吗?他说他一年127亿。原来我们的经费还不如人家零头的零头,可是,有的学校经费更少,才1亿多” 有的高校钱多的花不了,成天发愁怎么花钱,而有的高校却连维持最基本的职工工资都艰难,公平何在? 有专家调研发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极低的情况下,有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了。然而这样的民办高校却由于生源不足,经费不足,面临倒闭境地。
26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体制可能扼杀创新
Romann 2012-10-28 09:52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包罗万象的结构,这是一个非常系统、集中且经过精心设计的体系,其关注的重点是准确性。这种教育体制源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经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专门培养遵纪听令的工人。 因为对考试的重视,中国学生的自由时间都用来背诵、记忆或做训练题,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自由思考。如果他们的思维跳不出考试提供的模式,他们就不会形成模式之外的想法。因此,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扼杀创造力。 如果是在现有体制下或在基础知识方面,中国学生都可以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努力得多,某种意义上讲也非常自律;但中国还要花很久时间才能赶上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因为它对人、对学生都有很多结构性的限制。 转自 http://cn.wsj.com/gb/20121026/bch092940.asp?source=UpFeature
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清华学生留美一年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fameszhang 2012-10-24 21:35
――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电63   注:作者系清华电机系96级学生,目前在UCBerkeley读Ph.D.   光阴似箭,眨眼间留美已一年之久(呵呵,这般开头最是不费劲)。于昨日收到本月初刚刚出版的我班班刊,一本薄薄的仍泛着油墨清香的蓝色小册子。翻阅之 下宛如重历往日岁月,心中充实喜悦。想想因受prelim之苦,好久也没有正儿八经跟父老乡亲们打个招呼了,却还枉负着许多牵挂祝福,实在惭愧,于是择此 黄道吉日(俺们学校的开学第一天说:),为自己砌上一杯冰豆浆,于心爱的机器前正襟危坐,待将那分别之后种种一一道来。   说些什么呢?想起在去年此时写的那篇"初到美国"结尾的一句话,"到美国来1月后能出一本书,一年之后只能写出一篇文章,三年后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因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句话其实当时也只是单纯引用,现在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来美后一月可以用丰富的新鲜的素材写出一篇文章来,博大家一乐,而渐渐 地呆得越久对于这个体制文化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环境切身的感触越多,越觉得很多东西至少我是远远不能说得出来说得明白的。这时候要写点什么就变得很难,因为 明白自己是肤浅的。也许等到很长时间以后看得足够多经历足够多了,才能够真正写些有意义的东西。   呵呵,绕了个大弯子表示一下谦虚。总之现在我还是要写的,一是向父老乡亲们问声好;二是尽我所能总结一下来美一年的感想,希望对今后出来的同志们能够有所借鉴。   由于时间关系(开学了无数的事情压下来好忙啊……),只能把感触略深的东西草草写就,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体会,像生活方面很多都没有时间涉及。望大家多多包涵,今后有时间了再加补充。   (一) prelim   Prelim,即Preliminary也,Berkeley一道令新生们闻风丧胆的关卡--博士生资格考试。标准其实因系而定,尤以EE和物理系为 最恐怖。EE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方向如CAD好一些),被传为佳话的是去年communication的7过1之史诗。每个人基本上有两 次机会。一般来讲绝大多数人考了两次都是能过的,但是这其中的痛苦绝不亚于GRE(对于不拿GRE当回事的美国人来说Prelim就更是史无前例的头疼事 了)。归其根源应该是因为美国对博士的期望值和要求都非常高,远远高于硕士。有一个Ph.D的学位就能够说明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地位。我认识一位前辈 在浙大念的博士,出国10年后已获生物界Chief Scientist称号,但他的名片上简简单单几行字中最醒目的就是名字后Ph.D的字样。可见美国的博士学位之来之不易和受重视。   Berkeley EE的Prelim形式是口试。一个密封的教室中坐着三位大教授,每人给考生出一个大问题,各二十分钟,共计一个小时。考生在台上当场思考,在白板上画图分析,用英语讲解和回答问题。   这里面其实一是考基本功,二是考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后面这点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向来都是笔试考惯了。相反美国学生则擅长此项,他们 从小教育就强调presentation的训练,练的就是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本事。美国是一个讲究沟通讲究自我推销的地方,不论将来是作faculty, 还是在工业界发展,都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才能让别人认识你肯定你从而重用你。据说Berkeley和stanford这两所学校尤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Stanford的prelim是怎么考的,10个老师每人12分钟的一个问题,或者12个老师每人10分钟的问题,比我们难上不 是一个等级,而且他们的博士淘汰率很高,所以其实我们不应该叫苦才对。)   EE的Prelim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它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侧重点。考察的决不是简单的课堂或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运算分析的能力,而是看一个学生具 不具备作Engineer的素质,也就是intuition或sense。那些拿到一个问题直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参数和运算解题的人必废无疑,因 为教授要看的是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将未知的问题分解简化成熟悉的形式,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给出解答。你有可能将问题解答得很完整,但是你不合格。   我知道的最悲惨经历是:一位师兄在很短时间内完满地解出了问题,教授对他很满意,然后给出了一道附加题。这位师兄略作思考,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 了答案。当时教授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公式。师兄愉快地说这是他充分准备的结果。最后结果是prelim结果出来胸有成竹的师兄被这位教 授fail掉了,教授的答复是师兄在采用technician的思维方式而不是Engineer。也就是说只有技术工人才会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而 Engineer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方法。   ……除了为这位灰头土脸的师兄遗憾以外,我听到这个故事时的感触是,根据我的印象整个清华大学似乎都在培养 technician。我的切身体验是这一年中我用了很长时间去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和那些让我惊讶的genius差别在哪里。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苦 苦学习了四年的电机专业在我脑子里总好像只是几个课程名称的累加(还好这样我还可以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告诉别人像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其实我全都学过),而那 些金发碧眼或是高鼻深目们总是说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一般。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心里面的想法是让我再翻翻课本,看看那些我熟悉 的公式们,我就能告诉你我学过些什么(wuwu…包括我那为之骄傲的电机学)。这其实就是典型的technician型思维方式,只不过 technician也分高级的和初级的,虽然基本上都是在把公式生吞活剥,但是高级的能够在考试前成功地消化一部分,明白了公式在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这样基本上就保证了这门课的GPA,之后内存随着时间清空直到下一次写操作到来。   在我们现在用过的EE的教科书中,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合用来准备prelim的是一本公式最少的,甚至可以说从头到尾其中没有一个写出来让人套着用的公 式。所有的结果都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推出来的,适用于某些场景,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在其他场景时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推出其他的结果。并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 在以饱含热情的态度向学生们介绍这个学科的有趣之处,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出直觉上的解释,有时直觉与事实产生了差异就更成为一个好的题材。这样的结 果是学习的高效和引发了对学科的兴趣。美国人的信条是:If no fun,why do it? 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否则他就会去换另外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   似乎已经从prelim扯得太远了。话说回来,以上说的是美国教育中注重的是intuition和sense,翻译过来就是直觉和感觉,前者指思维方 式,后者指在实践中具有对该学科的实际的概念。这两点在我上上周五考的这次prelim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这次考试中事先知道   有两个analog问题,一个digital,而在前者方面我的背景较弱,于是下了好大功夫准备。看书,做题。最后考场上发现准备的东西一点没用上。 一个问题问我在设计中如果需要隔离直流和交流该怎么办,如果要把电流转化成电压来测量怎么办,我愁眉苦脸地开始想那些曾经见到过的复杂的漂亮的电路,结果 老师说no no no,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答案,最后分别用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解决了问题。另一个问题引导我将一个真空管器件类比成MOS管,导出一些参数然后问我:"和 MOS管的参数相比它们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稍微做过一些设计的人都简直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如果只关心怎么样运用那些充满Gm, Ro等等符号的公式进行复杂运算的话,这个问题绝对是答不出来的。这次考试并不代表所有的prelim都这么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大教授们非常重视学 生对该学科是不是有一个实际的概念,而不是只知道算题。   再举几个例子,有个母亲和我是老乡的新加坡师兄在他的prelim中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他马上往黑板上写积分公式,教授说no, give me an intuitional explanation,他左解释右解释最后还是在这个上头被fail掉了。当他第二次考的时候,教授微笑地看着他,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了 吧?呵呵,这是这位师兄见人就讲的故事。   另外不要认为只是工科系重视直觉和感觉,实际对于理科这更是基础,物理系的prelim训练方法是,给出一个物理现象,要求学生马上用直觉给出一种解释。然后再想办法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如果你的直觉对了(也就是猜对了),哪怕证明不了也有一半的分。这导致在   跟一位物理系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得不经常痛苦地跟他辩论他的一些可爱的异想天开的并且又及其自信的直觉。比方说春天突然有天从早阴冷下雨到晚,他 会兴奋地告诉我他认为热空气来了,因为所谓热空气通常导致降雨(实际上两天之后他不得不同意我的看法是冷空气来了,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又比方说他坚持认 为柏油马路上的规律的微小的起伏是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波造成的,这点我无法找出事实反驳,但是我认为那不是,因为这些起伏的周期性长度只有一米左右,我不认 为能扭曲地面的地震波的频率有这么高,而宁愿相信这是因为压路机的轮子不圆(en..akai的解释是路面热胀冷缩,这个答案似乎比较专业)。   嗯……又东拉西扯了半天,总之就是我感觉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视直觉(这在prelim中有充分体现),由此他们学生的头脑非常充实和具有对学科 的热情。这一点我认为清华走在相差很远的另外一条道上。有时候真的觉得清华之所以能够一直都这么牛,主要还是良性循环起作用,靠着生源质量出人才。   谢谢那些在我考prelim期间给了我许多关心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们,很遗憾虽然题目并不难,但是我最后还是被fail掉了。教授们给了我一个比及格线 稍微低一点的分数,然后告诉我"Will benefitfrom TA experience; Has a potential to do well; Should practise interaction and try to explain her thoughts to others." 总之就是说虽然你什么都知道,但是很遗憾你说不出来,我们不能让一个没嘴的葫芦去念博士, blah blah blah…… 感谢我的导师和组里众多师兄师姐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毕竟这一年来的专业课学习是被肯定的,但是就象大多数中国学生那样,我还是忽视了对自己表达能 力的训练。这里面包括快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规范形式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沟通,和英语口语能力。这是我在美国第一个失败的教训,但对于我是一次很好的锻 炼机会并且指出了我关键的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同学们有所借鉴。我会于明年夏天再次take prelim,相信到时候我就能以十足的把握走上考场了。   (二)竞争心理   我认为这是美中教育制度差别很大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强调竞争,而美国强调兴趣的引导。   在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造成了极其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的学子们是在为了竞争而竞争,每一个阶段前方的目标都是代表着某种机会的一些金光闪 闪的名额。我们总是在这样永无休止的追逐中忘掉了自己,总是在达到目标的时候却感到莫名的空虚。Sigh,想起这十几年的读书时光,最生动最快乐的是小学 高班的时候,那些数学竞赛的应用题给了一个小女孩无穷的乐趣。自那以后的她就像是一匹受训的野马,在越来越高级的运动场的跑道上她把追赶和超越当作了最大 的乐趣,却再也想不起原野上自由奔跑是什么滋味了。呵呵,   回想清华四年来学业上是什么在激励我和鼓舞我奋勇前进,绝对是每年年底的那次大排名和奖学金评定的说……   到了美国,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Berkeley的研究生院感觉身边的人一个个脑子都转得飞飞快,这许多聪明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科研环境下共同学习却一 点竞争气氛都感觉不到。首先是研究生课程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大家的GPA都可以保证是A(何况GPA已经不再重要),然后在科研方面各人有各人的领域, 互相学习各自求发展,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竞争的压力。   当然真正的比较在于中美的本科教育,本科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比研究生大得多,因为他们也有就业和升学的竞争。但是美国教育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压力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环境学习,并且同时把很大一部分侧重点放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上。   去年我上过两门美国本科生的课(初级模电和初级数电),这两门课都非常热门人数非常多,也就意味着竞争比研究生课程激烈得多。但是他们的本科生要幸福 得多。首先美国课程评分是分段给分,各个分数段分别给A,B,C及中间段如A ,A-等,这样就比国内差一分就差好些名次的情况要让人轻松得多,大家各自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层次,只要学得明白就没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成绩出现大的误 差。另外分数基本上均摊到学期内的作业,project和大考小考中,期末考一般仅占30%,project比重大于等于期末考,而做好project的 关键就在于平时努力和小组成员有效的合作,这样学生们就用不着在期末时惶惶然,也没有机会指望考试前突击就能拿个好成绩。总之我感觉他们的课程制度比国内 合理。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上机条件 project是没法做的。   除了制度方面,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美国老师对学生很尊重。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考试,哪怕是TA负责的期末作业评分,都不允许分数公开。或者是分数发到各 人邮箱里,或者是按学号公布,反正9位数的学号只能记住自己的(呵呵,俺们prelim的结果就是按学号公布的,虽然这种结果其实大家都是会知道的,谁过 谁没过,但是老师们仍然要在公布时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使没过的学生不会感到尴尬)。课堂上发卷子的时候老师都会把卷面严严实实地扣着发给每个人,尤其是考 得不好的同学。说实话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美国抨击中国不重视人权是有道理的,中国的还击总是指出美国在诸如种族歧视等等一些方面作得也 不好,但是普遍意义上美国人更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从小到大我曾经已经习惯了看老师们用刺激落后学生自尊心的办法督促其上进,也许这样有 效,但我怀疑仅仅是很小的比例有效,对于其他那些被刺激而没有能够上进的,甚至那些小比例的上进了的,他们的心理都会留下被刺激的阴影。   事实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清华的炼狱,麻省理工的天堂"讲的是一位81届清华前辈的同样感受。DEE第4篇文章。   美国孩子像是在大自然里成长的生物,而中国孩子都在加上了重剂量的化学肥料的田野里生长,他们能够拔得高窜得快,但是未必真的健康。   中国教育这种单纯强调竞争的观念首先是吃掉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获得的乐趣,抑制了他们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比方说随便搞一个调查去问毕业了的中国本 科生,学术上你到底对什么有兴趣,估计98%的情况下会是一双迷茫的眼睛在瞪着你。而这种结果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经在第一学期做project 作得快要发疯的时候对旁边的美国小本科生大发牢骚,结果是他瞪着迷茫的眼睛看着我说,You don't like it? Why take it? 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想告诉他这是学位要求,想了想还是没说,因为说了也没意思。   并且这种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学不到什么扎实的东西。比如说清华的学生一般来讲上完了四年本科后就已经充分掌握了让大脑在考试前后一个月时间里达到最大知识容量的能力,除此之外的时间就可以快乐地空空如也。   最后我认为这种竞争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弊端是,学生十几年在这种狭窄的目标巨大的压力的培养模式下成长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得不到全面的健康的发 展。这种狭隘的竞争心理的普遍表现就是无法正视挫折,总觉得自己要走的路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争取什么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成功之前和失败之后的心理压 力都过大,导致做事情和看待人生的角度总是偏激和片面。像自杀频频的清华,时常爆出学生血案的北大,91年的卢刚和2001年的尹湛(Purdue生物系 研究生,8月2日于学生宿舍楼内杀死一对韩国姐妹),都是被中国教育的重重关卡挑选到最高层的人才……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说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个案,而 代表一种在具体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狭隘心理。 Read more: 一位清华学生留美一年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 社会纵横 - 贝壳村
个人分类: 教育|1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莫言获诺贝尔奖并非中国教育的成功
热度 1 jianglin6408 2012-10-18 10:14
通常,一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情况,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国家的 教育环境 、科研环境,因为要取得学术创新,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科研环境。且总体看来,这些奖项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诺奖的其他奖项则不然,获奖与教育、学术关系不密切,更多与社会环境和个人奋斗有关。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媒体将其与中国文学得到世界认同、文艺复兴等联系在一起,还有的在找其与我国教育的关系。 强烈“诺奖情结”的一大表现,就是想用一次 获奖 ,来证明什么。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证明的只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诺奖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其他的却很难证明。通常,一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情况,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国家的教育环境、科研环境,因为要取得学术创新,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科研环境——没有经历严格的学术训练,在缺乏创新的学术环境中,想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世界级的原创成果,是十分困难的。且总体看来,这些奖项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诺奖的其他奖项则不然,获奖与教育、学术关系不密切,更多与社会环境有关,并加上个人的奋斗。 莫言的教育经历,也正说明这一点。虽然在其获得 诺奖 后,北京师范大学马上发布消息,称“我校校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可是,查阅其简历,出生于1955年的莫言,在上了小学五年级之后就辍学、务农了,21岁入伍,26岁开始发表作品,之后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1年,36岁的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从莫言的教育经历,可以看到,他只接受了五年的基础教育,以小学毕业生的身份,开始 创作 、发表作品,而了解我国大学教育的人,大约也会明白,其之后接受的大学教育、硕士教育,更多是“镀金性质”。对于在北师大读硕士的经历,莫言就曾笑言:“我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是滥竽充数”。这也许是莫言自谦,但我国不少大学举办的研究生班,后来被舆论质疑为贩卖文凭,国家也对此加以治理,却是事实。 我想说的是,要通过莫言获得文学奖,来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是证明不了的。莫言的教育经历更说明,作家获得诺奖,与其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那些指望通过办作家班来培养作家的想法,是不符合作家成长的规律的,这与办画家班来培养画家一样,都是灌输教育思维。培养作家和画家,主要在于给他们自由创作的土壤。另外,莫言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却让其走上创作之路,反过来倒值得对当前的教育深思:按照我国当前的 教育方式 ,一名学生完整地接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后,他们还有多大的创造力、想象力呢? 如果真要找莫言和教育的关系,不要想着怎样贴金,“消费”莫言,而应该从其成长经历中,思考怎样创造有利于优秀作家成长的环境,以及反思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的缺失。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 中国本土 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可能性是十分渺茫的。而即便文学奖之类的奖项与教育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获奖也只能是偶然事件。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