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转载]“钱学森之问” ——或有解了!
lulingkxw 2015-11-15 20:3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百度百科/钱学森之问) 答案在这里——可以看到冰山一角了 奇怪的职称评价——如何激励科技创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1739-935298.html 职称评价只是一个方面, 在其他许多方面,都可发现鼓励创新的社会机制很少、很少, 抑制创新的阻力仍然是普遍地存在,人们并习以为常, 这跟某种不利于创新的传统文化、整体社会机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等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可以告慰钱老的在天之灵了, 就有机会集思广益,采用改变的措施,为科技创新开辟空间,开出一条绿色通道。
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中国教育之殇
martinluomin 2015-9-13 00:55
古语有云:“将门虎子”、“强将手下无弱兵”、“老子英雄儿好汉”。是说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多有出自一门者,或父子,或兄弟姐妹,或夫妻,或同门者比比皆是。父子者有苏式父子(苏洵(父)苏轼(哥)苏辙(弟) ),都是文章大家,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开建安一代文风;兄弟者近代有周氏兄弟(周作人,周树人(鲁迅)),开白话文和近代小说之先河;姐妹者最为著名的当属宋氏三姐妹,或嫁于商贾,或嫁于先驱,或嫁于元首,皆能引领风潮,左右历史,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现代科学界有不少,比如夫妻院士徐光宪(量子化学,稀土化学)、高小霞夫妇(高分子化学);兄弟院士梁思成和梁思礼,田绍武和田中群(电化学) ;父子院士严济慈和严陆光;父女院士李四光和李林;这里面不少是学化学的,最为有名的还要数量子化学之父的唐敖庆,一门八弟子,五位院士,两位大学校长,可谓英才俱出一门。 但是当代确有很多例外,诸如“将门出逆子,老子英雄儿混蛋”的例子也有不少。“将门虎子”是子承父业,耳濡目染,有着良好的家教和传承;“将门逆子”是声色犬马,胸无大志,缺失了传统的家教和内在精神传承。可见,好的精神要通过家教来传承,现代教育不应该完全取代家教,也没有必要如此。为什么要让现代教育承受如此不可能承受之重呢,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家庭教育,就留一份薪火相传。儒家重视家教和厅训,应该发扬光大。无论是道德传家,耕读传家或是诗书传家,总强过富贵传家百倍,提高品德、自食其力、勤于学习才可以安的住清贫,守得住富贵,否则纵使有和绅之财,也无非落个守财奴和看门狗的下场!
个人分类: 高校改革|2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第二集
lhj701 2015-8-14 17:03
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第二集 BBC Chinese School自从播出以来,褒贬不一,当然各人会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场有趣的中外教育对比试验,虽说未必全面,剧集也强调戏剧性,但作为一个教育者,认真看一下,认真思考,还是能够获取一些积极看法,不论对教育本身,还是教学过程,相信都会有好的助益。 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许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更大进步。 BBC《Chinese School》第二集播放地址: http://www.putclub.com/html/ability/interpreCulture/20150812/105100.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4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总是得“差评”?
热度 8 damin123 2015-8-11 18:57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总是得“差评”? 刘加民 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不是被教育“成全”了,就是被教育“祸害”了,完全不被教育影响的人,几乎不存在。正因如此,多少年来,议论教育都是最广谱的话题,似乎人人是专家,个个是内行。但是,如果有人对中国教育给出全面的、根本性的“差评”,仿佛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万劫不复、不可救药了,我觉得就要多一个心眼儿,下一番调查研究的工夫,不能人云亦云,被人带到沟里还浑然不觉。 首先,中西方对“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任务的设定,是有区别的。西方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保护个性,遵从天性,喜欢求异而不追求趋同,在幼儿园、小学阶段,不是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他们流行的教育观念是:把孩子当作一粒粒种子,教育就是给与他们自然生长发育的气候和土壤,给每一个生命的先天素养充分的发挥发展,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而反观我们自己,自从告别了那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我们几乎就把“基础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了。从出生就开始学英语,学数学,认汉字,一切为了将来一定会遇到的那个中、高考做好准备……有人调侃说,中国的孩子从生下来的第一天,就开始了“高考倒计时”。 总之,中国的教育比较功利化,也许是悠久的农耕文化所造就,一切教育都跟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起舞。凡是考试不涉及的,基本上就不会有人认真学习。即便是被列入了选修课目录,也不会有人真的重视,尤其是毕业班的那些师生。如此说来,重视考试的教育就输给保护个性的教育了? 且慢,重视考试一定意味着伤害学生个性,就一定是与素质教育对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考试不过是通行的教育手段之一,不考试的教育不存在,素质教育如此,保护个性的教育也是如此。有没有不考试的教育?我觉得没有。 考试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之一,至今没有过时。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和尺度,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西方国家也是要考试的,甚至有些考试方式,比如标准化命题,还是作为先进经验引进的。那些来自世界各国,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到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大学读书的机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祖国”名牌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是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试”进入国内的大学,又以近乎满分的 GRE 、 TOFFLE 成绩“考试”进入了美国的大学的,通过考试拿下学位,通过考试谋得工作岗位,每一个人生关节点,都离不开考试。有没有“考试”之外的选拔手段?有,比如名师推荐、社区服务、科学发明、竞赛获奖等等。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考试。因为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考试题目的创设,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有无数的类型和方法,有标准化的,也有自主发挥的,还有鼓励创新的,试卷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选拔学”智慧。你可以说考试的内容不科学,有待改进,不能从根本上否定考试本身。考试没有错。 据媒体报道,在哈佛、耶鲁、剑桥这样的顶级大学,图书馆是 24 小时不打烊的,凌晨三四点钟,也依然灯火通明。这种寒窗苦读的感人情景与很多中国人对西方大学的想象,大相径庭。如此发奋读书,也无非为了能有个好的考试成绩,能有个更优势的发展平台。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一般公立大学、社区大学的自由散漫当成了西方大学的全部,忽略了他们的等级和类型,也忽略了“宽进严出”的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批评中国教育不行的人们,还喜欢这样的故事:某孩子在国内成绩很差,到了西方忽然变成了优等生,因为他们更加重视个性,教学方法更先进科学。我觉得未必。应该是西方的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而对那些招生困难的野鸡和半野鸡大学而言,这样的“励志故事”,与其说是西方教学方法有点石成金的神力,不如说是他们的招生宣传手段高明。 最近几年的形势,又有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崛起事实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秩序,但是中国所承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来自方方面面的负面评价,中国啥都不行的言论很有市场,教育只是“之一”,甚至“中国教育失败论”都出来了。自费留学的越来越多,因为有钱了。低龄留学也升温很快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好。可是,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好,为啥那么多中国学生轻松愉快考上美国的名牌大学?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压抑个性、排斥创新,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留学生把美国的考试卷子也做得甘之如饴、哗哗作响?岂非咄咄怪事! 说一千道一万,把中国的基础教育“批倒批臭”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很简单,后果就是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到西方留学,接受西方教育,享受西方文化,根植西方价值观,当然也拉动西方经济,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财神爷不是?教育产业也可以像军火、能源、操纵汇率等一样给美国人民创造福祉不是?中国教育失败论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方,是美国。那些没有钱也考不赢的孩子呢?他们只好在国内跟老师作对,向老师叫板,让本来就苦哈哈的中小学教师更加雪上加霜、动辄得咎,会有更多的家长杀进校园跟老师理论,更多的学生把老师揍扁打趴。 可是西方觉得这还不够,还要继续加大力度,独辟蹊径,直接到中国本土来掠夺优秀生源。几年前我曾经发表文章《西方对中国的人才掐尖儿已经从高一开始》,引起不小的轰动。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校园里边,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国际班”,竟然是政府层面准许发达国家在中国的校园里开辟“小特区”,把中国最优秀的孩子提前“圈”进来,用西方的教材和理念培养三年,高中毕业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进入美国的大学。把中国最好的孩子,这些连北大清华都看不上眼的孩子提前送给欧美发达国家,其中奥妙早就超出了“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一般性比较这么简单了。在大批民族品牌快速消亡的全球化时代,在非常可乐、健力宝、汇源、美加净、牡丹电视机被外资猎食并快速消亡的时代,教育问题早已经不是教育本身,它不可避免与经济问题相钩连,甚至与地缘政治也大有关系。 2015 / 08 / 11 12
2979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科技没有带头大哥是教育方式决定,钱问之关键所在
热度 14 laserdai 2015-8-10 23:12
上篇 给师扑生跨求导:当求生存的中国教育遭遇求生活的英国学生 ,感到言犹未尽,接着继续再来这篇。 中国古代教育的形式是私塾形式,背些蒙学教材,教些四书五经等等,长大后参加层层考试/提拔,从秀才到状元/翰林,几乎没有科学包括算学(国家有专门机构负责天文学和相关算学),而真正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学,需要跟随师傅带徒弟那样手把手教和传授,难免出现留一手的情况,因此导致传下来的科学与工程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少。文艺复兴后欧洲突然发现科学与技术如此威猛,于是爆发起来,把古老庞大的中华帝国轻易揍趴下了。 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形势上来自西方,但是其精髓,完全来自中国古代历史,没有任何不同。过去高中举人/状元,突然荣华富贵,现在高考也弄出各种级别的状元来。 中国教育的精髓,其实就是跟随古人/古训/古籍,不能越快雷池半步,就是说,跟过去比较,你不能左也不能右,这跟科技发展的精髓格格不入,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再创新,就是说跟过去比,你要有创新,起码要有明显不同。 因此,中国方式的教育就是,严格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不能讲话不能开小差不能做小动作更不能向老师提出新问题怪问题,下课多做作业,把书本知识深深写进脑子中以后熟练使用,如此的胡萝卜加大棒,日积月累,学生的考试/测试分数提高上来了,但创新积极性被被打掉了,学生们毕业了进入社会后就忙于继承和传承过去,希望能原封不动带给未来就行了,而没有能力成为带头大哥去创新,其实连创新的想法的都没有,因为门的方向/方位都没有摸到。所以,所见中国科技界满城尽是跟风甲,遇到马头碰马尾了就能弄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个别人的创造性晚年再次萌动,这要么像骨质增生,要么像肿瘤没准还是恶性,蜕化为无端狂妄的民科(以前博文点名说过很多),当然这还包括气功演化出的那些特异功能。 再次想起钱学森之问。钱问的精髓是,中国科技的大发展和创新的确需要带头大哥,这么多年,怎么没有出现几个带头大哥? 如此教育体制和理念下,科技带头大哥出现,认真耐心等吧!
个人分类: 科普|5205 次阅读|47 个评论
该不该去支教?
热度 39 jianhuxie 2015-7-13 11:36
我该拿什么去支教? 我的先生曾是一位高校教师,而我虽没有做过教师,但是心中一直有过当老师的念头和理想,暑假已至,我和先生商量,带上孩子去支教 2 个月,一方面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帮山区的孩子,另一方面也让我的两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有个与大自然和农村接触和体验。 原计划 8 月去贵州或西藏支教,和支教联盟多次沟通和确认,他们希望我的支教能坚持 12 个月或 24 个月。这让我有点犹豫,毕竟时间有些过长。 得知至少要 1 年的支教时间,这和我们的预期迥然 不同 ,我们因此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也正在上幼儿园,如果脱离现状长达 2 年支教,那么我们的事业必将受到阻碍甚至停滞,孩子目前的环镜也会全然变化,毕竟没有人会在此等你,城市 2 年的变化也会让你感觉到日新月异,当我们再次回归城市的时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们小时候都在农村出生长大,现在农村也有许多的亲戚,对农村特有感情,我们也亲眼目睹农村留守儿童的孤单与困苦,特别是前段时间毕节小孩集体自杀的时间让我们心里更是震撼,我们打从心底想去给予那些孩子一点帮助,带去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温暖,可是就算我们过去了,短短的数日就能产生很大的变化,给到很多的帮助与关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育需要从制度上去改革,光靠社会的爱心人士去支教,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据我了解的支教大致目前分为 3 种。 第一种,是纯粹的吃喝享受型的。 支教的时间一般在 4~7 天不等。有官方组织也有民间组织。官方组织主要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代表。麻烦当地的村民不说,还是公款吃喝,并没有达到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作用。更不要说是帮助当地人有所发展了。民间组织与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会。短短的一个周时间其实是没有什么成效的。 这种显然不是我们想去的,与其去做,不如不做。 第二种,一边享受一边教书型的。 这种组织一般多见于民间。各种的爱心社和爱心机构。大量的招募志愿者。在某种意义上,很大一部分人很少有事情可做。每天的课时量就是 1~2 节,其他时间都在闲着。经常举行会餐,生活较为奢侈。甚至有些志愿者直接沦为做饭的,因为别的志愿者不会做饭,那么做饭的义务就别无旁骛的落到了他们的肩膀上。 第三种,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体验生活型的。 这种需要 1 年, 2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能做到这种类型的人是少之又少。 支教人的出发点主要归为 3 种,要么 出于功利 ,比如有的去支教 1 年,在考公务员时候可以加分什么的。要么 出于好奇 ,在大城市长大,厌倦了城市喧嚣,想体验下农村生活。要么 出于爱心 ,丢下现有的环境,去农村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可是不管是哪种?这些支教有效吗?微信上经常看到支教过后孩子们更迷茫,因为支教的老师流行性大,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同,孩子们不知道该听谁的。这样支教不但没有起正作用,后遗症一堆。 这样的支教靠谱吗?我看答案未必,即使靠谱,现在农村面对的教育更大的问题,农村空心化,很多村的村小都没有了,孩子们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有学可上,只有镇上才设有学校。以前一窝蜂上的希望小学基本都被荒废。 农村的教育问题让人堪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和思想引导,未来的社会不堪设想。 关于农村文化问题,王波博主的 正在裂解的文化基因 分析的非常全面和客观。 中国教育的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最终导致了整个教育体系的严重失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整体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 因素,是教育体系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又岂是我们前往支教就能解决的问题? 教育产业化真的可能是一大败笔,诸多问题日渐显出。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6349 次阅读|112 个评论
大学老师抱怨中学老师,合适吗?
热度 9 woshixiaowangzi 2015-6-11 19:43
张林老师写了一篇《中国教育的失败恰恰在于中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8012do=blogid=897154。选为精选。 文中把中国教育的失败归结于中学,读后不免让人不寒而栗:中学老师没有教好的地方,大学老师就教不了? 大学老师就不能针对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行补救教育吗?还是说,大学老师自己不愿去做、不愿花时间去做? 中学教师的学历、专业知识水平是不如大学老师的,正是因为这样,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大学是高等教育,学生需要进入大学学习。文章中提到的人格教育真的就是在中学定型了,不能在以后发生变化了,以后的教育都没有影响了?显然不是。为什么大学不能开设一两门针对高中和大学不同的教育特点的课程引导学生呢?让学生有好的过度。如果学校不开课,为什么自己不开课呢?大学不是让很多老师开设选修课等课程吗?为什么要选择大声抱怨呢? 类似的,大学老师常常抱怨经过高考,学生都没有了提问题、问问题、创造性的想法了。如果学生没有,大学老师就不能自己加以改变吗?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吗?还是说只会去抱怨,抱怨中学的老师呢? 中学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变,但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力棒,传到了大学老师手上,大学老师应该有更多更大的责任把学生教育的更好。大学老师去抱怨学历、能力比大学老师低的中学老师,合适吗?
379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万亿蛋糕,互联网教育能切分多少
zqb625024295 2015-6-4 11:27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今年有望达到近万亿市场规模。而当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碰上具有 刚性需求的教育,在线教育与培训正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需求强劲 显现市场潜力 2012 年 4 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教授建立了一家名为“ Coursera ”的网络教育平台,吸 引了来自 190 个国家的 68 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且每周有逾 3 万名学生注册。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不胜枚举。 作为汇集各类网校的第三方平台网站,网校网自 2012 年 7 月初正式上线以来, 3 个月的课程交易额已经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在网校网首席执行官张迪欧看来,对于一个刚刚上线的互联网教育网站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积极信号”。 老牌英语学习网站沪江网副总裁徐华介绍,截至目前,该网站用户数已达 2 亿,具有社交功能的沪江部落拥有注册用户数 2000 万,沪江网校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百万规模。 从 2002 年开始推出远程教育业务至今,公职类考试培训领军企业中公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 培训(即中公网校)的学员已极为庞大。“很多教育机构将互联网作为市场推动和强化销售的工具和平台,实际上,中公在开始做远程教育时就认识到:要使更多不方便参加面授的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课程,在线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且随着网络对人们学习习惯的渗透和改变,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刘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公教育已将在线教 育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还将对在线教育(即中公网校)作更有针对性的投入。 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西方远程教育的消费额已经占据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总消费额较高的比 例,而中国的远程教育占比还极小,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面对未来的发展,线下面授和线上远程的培训项目,用两条腿走路将是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刘斌说。 在线教育的强劲需求也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据互联网创业投资交流平台 17startup 网站最新统计数据,到 2012 年 8 月,从公开渠道看,全球在线教育行业近 50 起投资并购案,融资规模为 2.68 亿美元。从企业探索来看,互联网教育网站的类型已超过百种,涉及语言学习、 P2P ( C2C )分享及教育、在线教育(网校)、儿童教育、出国留学服务、移动教育、教育信息化方案等。 大多数从业者均表示,尽管从目前教育培训整体市场来看,在线教育所占比例不高,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存不易 成功之路漫漫 “在线教育在国内提了很多年,但真的把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加起来规模也很有限。” 17startup 创始人文飞翔认为,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创业难度比较大。“相对而言,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也不多。”据 17startup 统计,目前在该平台登记注册的互联网教育类网站有 100 家左右,只占所有网站数量 2%~3% 的比例。 C2C 分享型的教育网站是目前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教育者通过网络手段直接与学习者达成教学意向,完成教学过程。但是在文飞翔看来,中国想要把 C2C 做成功“太难了”。由于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稍有不慎,这种教育方式就有可能“流于表面化”。 “很多人对线上互联网教育存在质疑,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都有待培养,愿意为虚拟的学习资源埋单的用户还属少数。”徐华如是说。 文飞翔也指出,在线教育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投入大而用户不愿意埋单,就会削弱开 发者的积极性”。 刘斌透露,中公网校每年在硬件方面至少要投入几百万元确保学员的各项服务。“教育不是 通过互联网短平快地赚钱,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要扎实地投入才能在行业立足”。 在张迪欧看来,教育机构转型做互联网教育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张迪欧将其归结为“教育机 构的互联网基因问题”。“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挑战,这涉及网站产品设计、技术、推广传播、客户服务乃至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 “综合来看,在线教育具备长线机会,但短线问题也比较多。”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总结 到,除了面临与所有内容型市场的相同问题,即内容版权的保护与用户付费的机会,企业做在线教育还面临着其他特殊问题:潜在的政策风险更多;上游内容更难整合,尤其是部分学校的内容一般不能商业化,而商业化机构利益诉求多,在利益与教育的平衡上很难把握;做教育平台,对内容引进和运营的压力很大;产品体验对用户习惯的说服是个非常漫长的培养过程,另外,涉及付费转化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培养。 找准定位 做好体验是关键 创业者的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找人、找资金、找用户。而在文飞翔看来,投资方对于创业者 的选择标准是具有“闪光点”,要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龙头。 “互联网行业讲究赢者通吃,第一名基本可以获取 70% 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和第三名获取 20% ,剩下其他所有的人只能分到 10% 。”文飞翔说。 真格基金投资人顾旻曼则将互联网教育投资形容为一种“沙里淘金”的感觉。“你不能指望 公司在初创的时候就都是金子。”顾旻曼表示,投资时关键还是看人,看团队的水准和能力,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和足够的经验都是投资方考量的内容。 盛大资本投资人陈昱川提出了“口碑”至上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内容、用户体验还是运 营上,口碑对于互联网教育能否取得成功重要性十足,而无论是聚合内容还是产生内容,“没有好内容就无法形成好口碑”。在运营方面,陈昱川认为,为提高用户黏性,互联网教育要有良好的互动,不能让用户成为单个个体。 创新工厂投资经理曹飞强调互联网教育应贴合用户需求。“互联网教育要与其他应用抢时间 抢用户,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打造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曹飞说。 从用户角度来看,教育网站想脱颖而出还要拥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张迪欧认为,互联网教育 的实质仍然是一种“人对人的服务”。“在线教育学员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比如视频课程的质量、答疑速度、响应时间等。这是我们与众多用户接触后体会最深的地方。”张迪欧说。 刘斌也指出,互联网教育“要在体验感受上下工夫”,给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 能享受到与面授不一样的服务。不过,在刘斌看来,一切可以由硬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根本问题,“无论是设备的更新还是制作技术的优化,都不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问题,互联网教育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教学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说还是师资问题、人才问题。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资源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阿牛: 启邦人才网 ,国内唯一一个专注中国民办教育人才服务的师范类人才垂直招聘平台。为民办教育企业提供从校长、教师、市场到客服一站式人才服务。首创人才视频云招聘。人才视频简历。简历返利模式。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人才面对面的沟通。
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千留学生被开除!中国人不诚信?!
热度 28 sucreal 2015-6-1 20:49
今天看到科学网上一则新闻《八千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八成因学术作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5/319778.shtm),心中泛起一阵寒意,原来留美学生竟然如此不堪,我国教育现状堪忧啊!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找到了这个“厚仁教育”发布的《2015中国留美学生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原文,发现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是报道中没有说的。 首先,8000人准么? 在该公司网站上明确写了:8000人是估算出来的,不是统计结果。白皮书是根据这个公司掌握的2013-2015年共1657个开除样本制作的,并根据某种不宜公开的科学方法估算出来的。以下是网站原文: 关于估测 8,000 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数据的解释 厚仁估测,在201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明确遇到开除问题的中国留美学生有8,000 人。这个数字是基于专业领域的估测,且涉及厚仁商业机密,故厚仁不提供这个数据的来源和估算方法。 厚仁声明:在厚仁官方白皮书中,没有“8,000”学生这个数字。 其次,8000人多么? 在《白皮书》摘要开头写明:“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达45.98万人。”在网易新闻的报道中,指出:“作为数据发布方的首席发展官,陈航在接受《留学》杂志专访时说,被开除的中国留美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3%左右。” 第三,8000人都是因为学术不端开除的么? 《白皮书》通过分析案例,指出57.56%是因为“学术表现差”,22.98%是因为“学术不诚实”。但在媒体报道中,把这两个数据加起来,变成了“八成因学术作假”。学术表现差的原因有很多,在该公司网站上,对“学术表现差”原因的分析为:“学术表现差主要体现为GPA低。导致GPA低的原因很多,如中国学生未能适应美国教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而贪恋游戏、学习能力不足等各种因素。由于学生年龄和心智的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没有父母在身旁的留学生们的学术表现堪忧。这时,若有专业的引导,帮助学生重回学术正轨,学生定会有一个更积极的转变。”这与学术造假没有关系。 第四,8000人被开除恐怖么? 相比媒体而言,发布的公司显得比较镇定。在该公司网站上写明了“对于白皮书应该如何解读”。摘录一些句子如下: 遇到开除不必慌张。开除这个词,在美国学校系统里,包括比如dismission,probation,suspension, expulsion. 程度各不相同。把开除这个真实的现象告诉大家,是让家长知道这是一个美国学校学术制度严谨的事实。但是同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提供了完善的第二次机会的转学,重新注册的系统。在中国,开除比较少见,这个二次机会的系统并不存在。 总结, 所谓8000人被开除,是一个留学服务公司的估算结果,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很小一部分,其中只有23%是由于学术不端导致的,而且这个“开除”,和国内高校的“开除”不是完全一样的含义。经国内媒体曲解报道,变成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大搞学术不端。另外,如果有老师掌握国内大学被开除学生的数据、美国大学开除学生的总体数据、美国大学开除本土学生的数据、美国大学开除其他留学大国如印度学生的数据(后两项由陆绮老师补充),恳请提供,以便博友更为全面的了解中国教育的诚信状况,不胜感激。 这是白皮书和发布公司的网站,有兴趣的博友可参考: http://www.wholeren.com/2015whitepaper/
14082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点评楼继伟先生的《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热度 1 yjjsu27 2015-5-6 12:29
============= 点评《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 楼继伟先生对于中国解决增长(质/量)问题,说了四点。但是我认为,楼先生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国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希望渺茫。 那就是:教育问题。 楼先生的四点是: 第一个最大的潜力在于释放农业人口。 第二是户籍改革。 第三,合理的城镇化。 第四,社会保险体系必须改革。 以上这四点问题,即便解决了,但是如果教育问题没有解决,那一样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陷阱问题。但是反过来,如果中国解决了教育问题,即便这四点问题遗留未解决,也不影响中国解决陷阱问题。 其实,教育问题解决 ,这四个问题便自然的迎刃而解了。举例如下: 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第一、二个问题),考上了一所大学(不分文理),成绩优秀、积极向上、能力突出,通过自己的拼搏,或者创业,或者就业(解决第四个问题),终归是可以实现安居乐业(第二、三问题)(参照现在的薪酬水平,比如金融领域,或者高水平蓝领等等)。 这样的话,这个大学,就真的成为这个农村孩子的人生转折点,也解决了这个孩子的那4个问题。 但是反之,如果没有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而只是徒有其名舍本逐末的解决了那4个问题,就像那些暴发户一样,有钱,任性,挥霍,败家。虽然表面上解决了农业,户籍,城镇化和社保问题。但是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吗? 很可惜,身为国家高级官员的楼先生, 面对中国的大学生的演讲的大片文字中,教育问题,寥寥几笔,若有若无。很有无关紧要的意味。 所以,我不看好中国能解决收入陷阱的问题 =======================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2015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演讲) 楼继伟 钱颖一院长今天给我指派了一个任务。这个周末是清华校庆,明天校里有活动(清华建校104周年)。我今天到经管学院讲课,也算是对校庆的贡献吧。今天我讲一讲大家都很关注的原来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可能吗?如果可能,什么样的路径才能够实现?否则的话会是什么样的?讲这么一个更宏观一点的题目。我想给我们同学一点启发,因为我觉得这里的问题很多都可以变成我们大家研究的课题。 我讲的题目是“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我想讲四个方面。先简单地回顾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的特征。第二,当前经济阶段的特征。第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第四,走出“陷阱”、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实现途径。如果讲的面特别广,就没法概括,因此我着重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的关系方面来讲。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阶段概括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早期,工资的增长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是成本真实化的早期,当时我挣七八十元的时候,广东打工的挣二三百元。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把工资压得特别低,使得利润比较高,因为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高投资,高利润,高上交。早期成本真实化过程持续到九十年代的中早期,压抑的工资已经基本上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平稳,而工资增长快,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进一步工资成本真实化的第二阶段。原来养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都不反映在工资中,而是反映在企业的其他成本里,到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这些方面的改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货币化的改革,工资成本进一步真实化。随着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多元所有制的兴起,这段时间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释放,再加上人口红利释放的非常充分。改革早期,基本是搞乡镇企业,到90年代中后期很多乡镇企业都垮掉了,因为真正的市场化开始后,遂形成了真正的竞争,那些夹缝中的乡镇企业不再有竞争力。劳动力开始真正的流动,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红利大规模进入制造业。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07年,其间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在前面两个阶段,经济增长基本达到9%—10%,而且可以说是基本健康的;当然,也有很多扭曲,比如说养老、医疗、住房改革都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被巨大的人口红利缩小了这些扭曲带来的效应,使得经济增长比较快。除了中间有一些波折或是外部冲击导致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总的来说没有大的问题。 2007年是一个拐点。从这一年开始,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007年在讨论《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实施。这个《劳动合同法》是很有弊端的,当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它的弊端主要在于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职工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解雇职工,很多投资人离开中国也是这个原因。推行企业集体谈判是对的,但是提出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是可怕的,欧洲就是这个问题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僵化。美国底特律行业工会力量很强大,工资福利特别高,如果以美国南部日本投资的汽车企业作为标杆的话,每辆汽车的成本要高2000美元,最终导致底特律汽车业破产。 另外一个大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劳动力增速开始减慢。而且农民工已经是第二代了,不同于第一代,择业标准也不同了。这时候需要尽快调整政策。也就是恰恰这个时候,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大规模的投资驱动掩盖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2009年和2010年,虽然工资增长很快,但经济增长更快。但不可持续的刺激政策消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又慢于工资的增长。 归纳一下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就是如下三个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中早期, 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07年,2008年刺激以后一直到现在。 二、当前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三期叠加”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经济换挡期是必然的。第一是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2011年是8.1%,2014年是10.1%,这个比例超过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是劳动阶段的人口,即16—59岁阶段的人口,开始净减少,从2012年开始减少了300万,以后还会减少。第三,特别是2007年开始,工资陡然上升,工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2014年,我们的人均GDP是7500美元左右,比马来西亚低,比泰国略高。但是,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显示,上海的工资是吉隆坡的1.16倍,曼谷的1.8倍。我们的工资已经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劳动合同法又削弱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其他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适龄劳动人口的下降,需要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才能推动增长,否则工资增长长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就会带来通货膨胀或“滞胀”。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当然经济学上讲的政策包括改革,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低于5%。 由于近年来工资增长非常快,沿海一些地区制造业已经开始机器人 化,它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机器人是在中国,当然是比较初级的,智能机器人比较少。这使得劳动生产率在变化,在提高。如果没有这些变化,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长可能还会低。 三期叠加中的第二期是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在经济学上,经济结构调整是指为结构调整而实行的结构改革。这部分内容将放在后面来讲。先来看看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期刺激政策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是高杠杆率。关于杠杆率,有很多的说法。最近彭博社说是280%,也有的说是230%,这些说法可能都有其分析依据。最简单的是看M2和GDP之比,这个比例现在是193%。我认为,拿这个比例和美国比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不是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而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比较国际可比的是欧洲,因为欧洲也是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但是欧洲的M2/GDP是160%,我们是193%。这个比率自2008年以来,提高了大概四五十个点。在杠杆率中,有40%是政府债务,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大规模地上升。据审计署审计,到2013年上半年直接由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是10.9万亿,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数字又有增加。间接承担偿还责任的部分,一般情况下代偿率可能是20%,但经济下行时,有可能大幅度上升,这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数:设备投资占总投资之比。2007年是23%,2013年降到20.4%,降了2.6个百分点。设备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直接相关的。那么,前期刺激期大量的是造城和房地产。所以在消化期,要去杠杆,而且要稳妥地去杠杆。去快了,不行,像美国2008年、2009年、2010年快速去杠杆,导致2009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是负的,失业率11%,加上一些不愿意登记失业的,实际失业率高达16%。我们没有那样的承受力,所以要考虑缓慢地、稳妥地消化过剩产能和去杠杆,还要恢复劳动生产率。仅从这两期叠加看,GDP增长速度是不乐观的。 三、结构调整期和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我们在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也就是经济学上的结构改革,中期增长有可能达到6.5%—7%。这是一个需要努力奋斗去实现的比较乐观的前景。但是,我们也有另一种前景,即今后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我甚至觉得是五五开。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停滞陷阱,但是容易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1050美元到12470美元都是中等收入,5500—12470美元,是中等偏上,我们现在就是中等偏上。拉美一些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也是在这一阶段停滞的。 为什么我们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刚才提到,我们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下降来得太快。五六年前我们还在谈论刘易斯拐点,很快就发现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老龄化,即65岁以上人口占比快速上升。据社科院的研究表明,从老龄化比率从7%上升到14%,世界平均时间是40年,我国是23年;14%上升到21%,世界平均时间是50年,我们是11年。劳动力人口以每年二三百万人的速度下降,要降20年。 为什么特别容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是怎么滑入的呢?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如果政策是比较合理的,而且重视教育,特别是有效的教育,就可以带来人力资本的提升,这时候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收入也在提高。由于开始时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所以工资的增长并不是很快。这个时期资本收益很高,资本积累非常快。伴随这个过程的是,资本质量得到提升,经济向价值链更高端跃升,工资在上涨,然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当然这个过程是转型过程,也是各方面矛盾交织的过程。成功地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脱离停滞陷阱,否则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比较不利的是,这一过程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说过去没有学苏联鼓励生育,然后又不得不实施计划生育,那么这个过程会是逐步的。所以现实情况使我们更要有紧迫感。 不滑入陷阱需要什么条件呢?要有好的政策,包括人力资本提升的政策;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产权保护;要素流动和交易,特别是土地;开放的经济环境。拉美为什么出问题,第一是不开放,第二是劳动力市场逐步僵化,还有民粹主义。东南亚的问题和拉美不太一样,他们还有另外的问题,如法治化比较差。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条铁律,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工资的增长一定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我们说的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一阶段不是一个正常情况,那是一个人为压抑工资成本后的真实化的过程。还有一个一般规律:政府收入占比,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宏观税负,要逐步提高,提供再分配。在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这些环节往往是综合的,容易表现为民粹主义,社会浮躁,法治缺失,腐败盛行,最后出现陷阱。 对中国来说,还没有这么悲观。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些条件,比如开放,我们一直是开放的。我们是开放的受益者,是加入WTO的受益者。我们自己和国际的分析都认为,WTO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而且我们是全方位的逐步开放。我们的财政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总体来说是比较谨慎的,劳动力的流动性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下降,但并不是很严重,比如我们并没有像欧洲和拉美那样搞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一个企业内部应该推行企业职工和雇主的集体谈判,但是绝不能搞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推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时,第一项措施就是终止区域集体谈判和行业集体谈判。拉美行业集体谈判带来的问题也很大。巴西各行业都推行,工资过快上涨,然后是通货膨胀,结果是普通贷款利率、债券利率高达20%,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影响。我在中投公司时,去巴西访问,正赶上巴西银行业工资集体谈判,银行业工会一带动,不管是有效益的银行还是没效益的银行都涨工资。这种情况下,谁敢去投资。 但是,我为什么又觉得不乐观呢?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问题,也就是劳动力和土地为代表的要素流动性、产权保护、对外开放等等,在其他国家可能有二十年的演化过程,但是由于我们未富先老,只有五到十年的调整期。 在三期叠加中,换档期是客观的,即使其他条件不变,只是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速就必须换挡。消化期的高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产能过剩,也是客观的。如果我们不做出很有作为的一些调整,落入停滞陷阱的可能性是很大。 四、保持中高速增长,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 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长,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什么样的途径呢?特别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途径就是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定了大量十分具体的改革任务,最具决定性的任务都要在2020年完成。落实两次全会确定的任务,我们就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从经济学上说,所谓改革,就是校正扭曲,使潜在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第一个最大的潜力在于释放农业人口。2014年,我们的城镇化率是54.8%,比我们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而且其中按户籍人口算城镇化率为35.9%,其他是所谓的常住非户籍人口。我们必须要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才有增长的基础。那怎么释放人口呢?一个是改革农业,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1.2万亿斤,但各级财政大量补贴,是一种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补贴。补贴干预了资源配置。比如说,东北应该是漫山遍野大豆高粱,但是补贴后的玉米成本是6毛钱,国家再按八九毛钱收购,相当于再补贴,所以农民都改种玉米。但玉米市场价格人为抬高,玉米加工企业大量亏损,又在争取国家补贴,于是补贴变成指导资源配置。我们应该减少对价格的干预性补贴,可以对勉强耕作的农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恢复的活动给予补贴,而对农业生产应回到承包制时的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怎么用由农民自己决策。现在的做法就是国家用所谓的经济杠杆直接配置资源,而不是市场配置资源,国家作为补充。怎么办呢?就是把价格放开,让农民根据比较效益自主决策。资源配置的结果,很可能是因粮食收益不高,出现耕地集中化经营,达到平均收益,分散的农户发展各类种养业,相对收益较高,农业合作组织获得发展,帮助农民连接市场。目前,经过大量补贴后,我国粮食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反映了我国的农业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价格放开之后,资源配置的结果,必然是粮食生产减少。其实不必过分担忧,适度进口就行了。例如,阿根廷关心的是中国人得买它的大豆,韩国人拍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一上来就说阿根廷40%的耕地种的是大豆,主要卖给中国人。种大豆的收入比过去畜牧业收入高,阿根廷能回去吗?他们会卡着不给我们吗?如果我们不进口,这些国家马上会来交涉。我们保住了基本口粮,一些非关键品种如籼稻都可以适度进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特别是民选政府国家,如果卡住农产品 出口,政府就要丢选票,就站不住。那么,如果发生严重紧张的国际局势呢?很好办,保留一年的库存周转,搞好种业,然后还草一耕,几个月就长出小麦,还湿一耕,几个月就长出水稻了。 放开价格,让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任务,农用土地的流转试点现在也已经开始了。还有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国有土地在同样用途管制的情况下,同等入市,也在选一些地区做试点。这些全部推开后,几百亩上千亩的大户就有可能越来越多。当然在WTO“黄箱”约束之内,我们仍可以适当地对粮食提供补贴,但是不要全过程补贴,应该实行后补助。所谓后补助就是设定一些标准,比如按农药、化肥残留标准。因为施用农药、化肥越少,产量越低,适度补贴后还可以卖高价,让农户自己选择。 通过对上述方面的改革,我们可以释放出农业劳动力、合理利用农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增长。 第二是户籍改革。这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大改革,而且公共服务资源应该随着人口的流动,特别是其中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卫生和医疗等。财政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行终身学籍制度,正在探索义务教育资源随着学籍流动。户籍制度改革现在已经开始了,但是不理想,2014年7月份户籍制度改革文件下发,到现在为止有14个省市出台了落实的方案,而人们最愿意落户的那些省份一个也没有。 第三,合理的城镇化。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周围的小城镇,才有就业机会,比如设计、物流、生活服务,以及围绕制造业的一些生产服务业就业。西部地区很可能围绕省会以及一两个重要城市,形成城市带。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部门,于是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障碍。现在各地都对劳动力流动有限制。在1954年《宪法》中,我国劳动力人口是有自由迁徙权的。1958年的时候逆转了,因为全面进入计划经济,随后实行最严格的人口流动管制,直到1982年《宪法》重新修订,但当时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其后屡次修改《宪法》,劳动力充分流动这个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在宪法正文中都没有改入。目前相当多的地区规定必须有产权房才能够落户。这也是造成住房价租比畸高的重大扭曲。租房为什么不能落户口,在德国80%的人租房,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大城市病”。 劳动力向最能发挥其效能的领域和地域流动,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然,可以有适度限制,主要是考虑公平性。有的国家的一些省州规定,要在当地交税达到一定时间,子女才能享受上省州立大学的优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有可能向价值链比较高的方向发展。实现这一条就需要解除管制,放开市场进入。现在国务院正在推简政放权。克强总理一直在讲,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已产生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在创造就业方面。在进一步解除管制的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财政现在成立了一些基金,把过去直接面对企业的资金改造成“种子基金”,就是引导社会上的一些基金对企业创新投资,比政府自己做要强,而且还减少了腐败的机会。 当然,讲到城镇化有必要讲房地产税。我见过很多文章说地方主要靠土地财政,是看到土地基金年收支规模达到四、五万亿。实际上地方在土地上的净收入并不多。全国平均,土地拆迁补偿、安置及土地整理后的净收入约占毛收入的20%。问题主要在于地方不断依靠新增土地获得收入,造成了用地扭曲。今后农村建设用地在符合用途管制的情况下,同等条件入市,地方财政土地净收入还可能少一点,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总是靠土地增量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七八年,建设用地增加了70%多,常住人口增加了50%,人口密度是降低的。我们的城市不仅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不要说OECD国家,而且交通还比人家拥挤。这就是用地扭曲的表现。今后应该有一个好的激励,而房地产税是一个好的激励。激励地方政府盘活存量,城市集约式发展。 第四,社会保险体系必须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必须改成国家直接管,才能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三中全会明确了要国家统筹,但是,必须要改目前的保险制度,因为这个制度负激励效应太大。不改成一个正激励的制度,也就是三中全会要求的多缴多得的制度,单纯提高统筹级次,就是灾难。社会保险要精算平衡,收缴、给付、投资收益以及替代率、给付年龄等等都是精算调整的因素。不然的话,我们也是过不去的,马上进入的快速老龄化更过不去。医疗保险问题也很多,但不再赘述。 上述这些改革都是三中全会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180项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正在推进,比如,在沈阳设立了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管辖东三省,在深圳设了一个巡回法庭,管辖海南、广东、广西,全国至少还得设若干个个跨区域的巡回法庭,这是促进市场统一、公正的重大改革。巡回法庭属于中央事权,将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中央财政的支出占比要提高,也是三中全会确定的。 总之,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定下来的决定性任务,如果到2020年我们按时完成了,我认为是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而且这几年非常非常关键。由于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因素,人家有二十年时间的变动,我们可能就只有十年要做那么多的事,才能够使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上去,走出停滞的陷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推进改革外,还要处理好两大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去杠杆化,不能再积累,但是又不能经济失速。在企业方面,现在股本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应该大力发展股本性融资,比如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本加大了,债务率就下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失速和规范有时候是冲突的。改革是需要规范的,比如对地方存量债务的处理,要清理也要给出路。要置换债务缓释风险,转换方式,例如转成规范的PPP方式,从而在规范中增长。 另一个难题是社会稳定与改革力度之间,改革的进度和改革力度之间也要平衡。例如,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过分超前的法,可能超前50年。但修改它要取得共识是很难的。2011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可以继承。保险是大数定律,互济原则。买了保险最后的结果是相当于同等年龄段的人,互相之间互济。说直白点,就是短寿补长寿。保险法却规定为储蓄了,而不是保险。那么长寿者怎么补呢?只好提高单位的缴费率,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对的。医疗保险应该是一辈子缴费,而在我国退休后是不缴费的,绝大多数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国家是退休后还要缴费。美国比较特殊,是65岁开始缴医疗保险,缴到终老。在65岁之前是税收政策支持的商业保险。这些难题都是老龄化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稳定与改革力度之间,改革的进度和改革力度之间这两个权衡,难度比20年前大多了。我认为,我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就有可能是5%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如果采取措施真正推行很好的改革,6.5%—7%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实实在在,人民在当前和长远都受益的包容性的中高速增长。上述列举的改革措施,其实都是三中、四中全会规定的任务,有些已在推开,有的正在试点,有的处于积极准备阶段。我们要坚定地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文件规定的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尽我们所能往前推,再难也要做到。现在正在开始研究“十三五”规划了,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不仅是指标,更大的是怎么落实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任务。所谓途径,就一句话,按照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真这么做就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个中高速的增长,而且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楼继伟】
1020 次阅读|9 个评论
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pkdlxx 2015-4-27 14:28
面对着现今社会很多众说纷杂的学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的必须性,大家对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数学思维值得重视的是条理性,严谨性,规范性等特点。 很多人也许记得一个故事:中学生在进行数学竞赛,问几点几分时针与分针重合;美国学生直接动手拨来找答案,中国学生则用笔算。有人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笔者看来不然,经过笔算的结果会更为精确与严谨,同时对于一些无法触及的微观问题,更需这种数学思维去解决,这才有了科学发展的基础--数学思维。 如果说结果问题的方法是“术”的话,其背后隐藏或者蕴含的数学思维则是“道”,掌握此“道”,可以灵活多变,遇事解疑,融会贯通。而此“道”的延伸,可以使得生活中更多得问题迎刃而解。
个人分类: 学习感悟|2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扬眉吐气的时代来临
热度 1 shehuiguanli 2015-3-18 23:11
中国科学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是不争事实。 今天科学网更是发表中国对“海龟”的“普惠性”政策,更说明我国政府也自认为中国难以培育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一定来自“国外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耻辱”,再一次敲响对中国教育的警钟。 随着“解决问题思维规律”的发现,这个时代即将结束。 “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的发现, 是世界科学划时代的发现。将极大的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按照 “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即把几百年来世界教育界没有解决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思维教学方法,非常系统、科学的解决了。 教学效率提高4—6倍,这将使中国教育大大领先世界各国。 随着“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的发现,中国科学和中国教育扬眉吐气的时代已经来临。
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周鼎,被调戏了!
热度 41 xqhuang 2014-12-27 14:13
周鼎,被调戏了! 在马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四川大学周鼎老师的一颗“马后炮”,让寂静的科学网终于有丝节日的气氛。 2014年流行这样一句话:“有财(钱)就是任性”,周鼎的自白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有才就是任性”。听说周鼎老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还听说他曾经上过《百家讲坛》,这些应该是周老师可以任性的部分资本吧? 周老师29条的自白书,他最想自白的是最后一条:“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 今夜死去了,他早就该死了。”。小人一回,周老师,您真的相信吗? 我们都曾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似乎也被很多铁的事实证明过。可是,当你的一门好课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你相信它能改变那些为你点赞的学生的命运吗?当今中国,谁还相信一门课比一篇论文更重要?一篇网络拼凑的垃圾文章,不是轻易地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不难看出,周鼎任性过:老子不尿什么职称。让周老师不再任性的原因是四川大学新推出的“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优秀公共基础课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绿色通道试点范围。周老师亦不能免俗地要试一试,事后发现,自己被绿色通道狠狠地调戏了一把。 试想:一个矮穷丑屌丝,本来心甘情愿打一辈子光棍。某天有人告诉他一条喜讯:赵员外的美貌千金要“比才招亲”,以你的才华一定能问鼎夺爱。经过一番精心化妆和准备,屌丝走上了擂台,结果可想而知,与美女进洞房的还是那个高富帅,才有屁用!于是,自白了。 大学,需要“才”还是“财”?本没啥好争论的。教育产业化后,“财”成为大学的核心,能否敛财成为衡量是否有才的重要标准。能发SCI/SNC是有才吗?是也不是,大学热衷引进SCI/SNC“才子”的根本是它们背后的“财”,通过SCI/SNC可以换取大量经费。 周鼎老师被调戏后,还可以高调地任性一下,他最应该感谢的是CCTV。对绝大部分青椒来说,别人能玩的、你不一定能玩,有多少“有才的”到科学网任性后死去了?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10307 次阅读|92 个评论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视频和图书介绍网络链接
viviantjy73 2014-11-30 02:09
视频和图书介绍:《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仔细品味。 下午从微信里知道了《盗火者》这个名字,书籍还没有看,但用了三百多分钟认真看了一遍十集的记录片,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如果钱学森钱老在他健在时能看到这个纪录片,也许他就不会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了。 我很庆幸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目前所上的中学都遇到了勇于改革和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者,孩子是幸福和幸运的。也许随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体制制定者的觉醒,中国再回到大师、杰出人才倍出的年代指日可待。 视频链接如下: 1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1 集: 重回人的语文 2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2 集: 呵护童年 3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3 集: 天梯 - 寒门学子的出路 4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4 集: 守望乡村 5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5 集: 大学 大学 6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6 集: 在路上 - 高校改革 7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7 集: 课堂风暴 8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8 集: 寻找马小平 - 人文教育 9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9 集:在家上学 10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10 集:公民教育 图书点评链接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201788501idx=3sn=c4e210d8c3b27eaefca67bd545a490f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amp;key=6486219245d7bc9e52232982e106d63b18e43977549e149de9d81275976c6ca52e0b6ab214222d0f058958513b29866f;ascene=2amp;uin=MTIzMTgyNDQ4Mg%3D%3Ddevicetype=android-17version=26000038pass_ticket=SpZlzOJ%2FAA3VOuRupUSXyt4bbaEwZcGoZxVAkaDI6KFWjN6TwT3KYzkk0LunZVtV 2014年度好书回放 | 《盗火者》:践行更好的教育,想象更好的人 入围理由: 邓康延及其团队的几位编导,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访问了近20名教育学者。在纪录片《盗火者》拍摄之后,用文字的形式沉淀充实了这一话题。本书关注教材改革、在家上学、农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并且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实践和困惑。 http://v.sznews.com/2013-09/05/cms29256article.shtml?bsh_bid=283194256 视频: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教师节播出 来源: 责任编辑:傅大伟 发布时间:2013-09-05 本片的制作方深圳越众影视公司对此片的缘由有以下这样的描述:   9月是一个孩子和老师们经常会记得的一段岁月,1号开学,10号教师节,他们的童年和师长友谊便是在这样一个秋天刚来的时光里,书包还塞着满当当新书的年月里,渐行渐远,留下无法忘却的回忆。   去年的9月,《盗火者》还在上海,还在安徽,还在河北,还在北京,还在路上……   那时先生刚举办完首映礼,制片人邓康延还在指着墙壁上的《先生》海报,给华侨城的学生讲述民国先生当年的往事,他情绪激昂,说民国先生远去,我们的先生在哪里,这是一个我们最需要先生的年代,却遗失了先生的教育。12、13岁的孩子们,有些已经戴了眼镜,他们好奇的目光里,有的是对那个时代的陌生,民国,好像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   在苍茫大地,有些山,有些水,需要跋涉才能遇到,我们记录了先生,寻找回当初那段美好。但注目当下,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下的教育已经在损害着这个民族的肝和肺,缺乏新鲜而自由的空气,我们的孩子,遭遇贫瘠和亚健康的土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所以,有了这部记录当下教育现状的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总导演刘晓梅是一个温婉而独立的女子,她喜欢直面问题,并擅长在繁芜的故事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直抵观众的内心。往往,故事讲完,片子也结束了。公司与她的合作,始于去年七月。当时,《先生》未竟,《盗火者》已然萌芽,层出不穷的教育乱象让我们深感忧虑。古人说,三岁看大,对一个在剧烈转型期的社会来说,也可以从最近几年的迹象,寻找到过去三十年甚至更久,我们的教育深受应试之苦,国民素养未有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制度亟待改进。   在寻访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热诚的教育家的帮助,杨东平,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他关注农村教育师资的缺失和撤点并校带来大量农村孩子失学的残酷现实,并呼吁国家增加教育投入。杨东平撰写了两篇关于农村教育和中学课堂的调研报告,成为《盗火者》最初的蓝本。   郭初阳,杭州独立教师,致力于语文课堂的生态改良。他和他的教师朋友们发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出了大问题,在小孩子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他们坚信,教育终究会回归人性和真实,据此,他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那么他和一头猪有什么区别?。郭初阳和他带领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抄起锋利的手术刀,为我们剖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种种怪现状。他们长于善于思辨,交谈中经常迸发一些奇思妙想,这让纪录片跳脱了死板的说教,更具张力、亲和力。   摄制组走进校园,直击这个时代的教育生态--成都华德福学校、立人乡村图书馆、南京行知小学、深圳央校、北京十一学校、北大、清华、复旦、人民大学……为期九个月的拍摄,我们探访了二十多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记录下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   朱学勤、钱理群、陈丹青、熊丙奇、周孝正、陈伟、王小妮、张鸣、周国平、陈伟……十多位教育专家和民间学者的观点碰撞,奠定了这部纪录片的话语深度。   在家上学、民间学堂,公民教育、乡村教育、网络教育,各种教育方式交织融汇,基层教师、律师、大学教授,民间机构……他们为教育发声,阐释为师之道、育人之困,以及他们经历牵绊煎熬却始终不弃的教育理想。   在寻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许多校长猥亵案的发生,深感教育现状的疮痍,正在持续的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
个人分类: 教育|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无效的
热度 7 rbhuang5907 2014-9-15 08:45
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使一个外延较大的属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小的种概念。概念的限制只适用于普遍概念,不能也不必应用于单独概念。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无效的 中国的教育有一个体制,包含了很多部门,机构,政党的,政府的,社会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包括关于教育的各种制度。 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效吗? 钱学森说无效,钱学森否定了中国的教育体制。“钱学森之问”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昨天的教学工作会议,我们的教务处副处长又一次否定了中国的教育体制,说中国培养的学生还不如印度的学生。这个否定,共识的范围较小。 自从钱学森否定了中国教育体制之后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个教育体制就是无效的了。无效的教育体制所作出的所有行为也是无效的。 肯定了全部,也就肯定了局部。否定了全部,也就否定了局部,这是公理,无需证明。 这个无效的教育体制作出的行为包括对自身的行为。 起码,道义上如此。
2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院士专家热议“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
ajygz 2014-8-23 11:01
2010 年6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这次会议。此前,《纲要》草案曾两度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引发全社会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讨论, 此为当时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热点话题,亦是至今热度不减的话题。教育的本源问题是什么?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什么?中国教育当走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日前举行研讨会,邀请两院院士、专家与学者阐发有关“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主持了这次会议。 18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深化并发展了文艺复兴孕育的自由、理性探索精神。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筹建的柏林大学于1810年诞生。200年来,柏林大学因其开启一个新时代——以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人文综合素养,被西方尊为高等教育模式而广泛照搬。然而,一些学者不无忧虑大学人文精神日渐缺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比尔·雷丁斯在其《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坚称: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后历史”现代大学已走入“黄昏时代”。或许,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恰恰为此提供了佐证。 全球金融海啸 哈佛等世界名校当反省 “2010年仍是金融危机中充满凶险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在向实体经济扩散”,有学者这样认为。 “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人提出哈佛大学等名校应反省——对这次危机负有责任的华尔街金融高管们大多毕业于哈佛等名校,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专业教育,只专注如何取得更大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在发言中引用哈佛大学下属哈佛学院原院长哈瑞·刘易斯的观点印证上述指责。 刘易斯在其专著《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中,批评“哈佛的领导人听任学校办学方向偏离教育宗旨,只一味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刘易斯强调“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他痛指哈佛领导人在种种诱惑面前,忽视这个核心问题,一味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 东北大学教授罗玲玲从另一个方面指出“失去灵魂”的灾难。 半个世纪前,人们曾痛楚地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并着手清算法西斯涂炭生灵的罪恶。此中,德国的悔痛尤为深切:这个曾以哲学理性精神和新人文主义引领柏林大学等一批大学成为世界现代大学典范的国度,恰因理性与人文精神迷失而导致其高校培养的一批专业人员沦落为纳粹帮凶。 我国教育的工具理性偏颇 ●“鸟巢”世界难题背后扭曲的价值观 “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曾被人们誉为攻克世界难题的一项卓越创新。然而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加以理性审视——我们有没有必要将此建筑构建得那般复杂,以至于花费那样多资金、耗用那样多钢材、耗费那样多精力?其实,用很少的投入亦无需占有那样多矿产资源,完全可建设得很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直言。 如何从价值理性层面思考和判断技术工程价值,在自然资源匮乏的今天,尤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马国馨说,价值体系在人才终端显现的问题,在医学、文艺、设计乃至各行各业均有反映。然而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在教育的人文思考中解决工具理性偏颇问题。 ●最糟糕的标准化是优秀人才标准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原本多样化,而我国强调标准化。”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陈难先强调,最糟糕的标准化是优秀人才标准化,因为,标准化出不了优秀人才。 陈难先说,人才培养应有一个结构分布,而我国教育对此尚无合理框架,社会上更是将人才分为三六九等。如果不让哪个孩子上大学,简直就被认为是对他及其家庭的侮辱,由此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如今,我国评价体系将创新标准化,亦将人才与优秀人才标准化——看其发表了什么文章、哪个杂志引用了这些文章,在SCI(科学引文索引)上共计多少……最终,我们的评审委员会成了数“数”机器。 陈难先说他曾访问德国教育委员会,那里一半以上工作人员并非大学毕业,而是职业学校毕业——你能说德国不是发达国家吗? ●有违人才成长规律的“悖论” “当今,教育的全过程几乎全部是将人知识化而非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各个年龄段教育提前化问题凸显——小学生做中学习题,中学生研究大学课题,而大学生反过来学习怎样做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道出当今我国教育的一大“悖论”。 柯杨提出,如今,我国将学前教育首次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特别注意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她说,一定要将道德信仰与价值观教育贯穿整个教育链条,并注重从娃娃抓起,特别是从娃娃的教师抓起。 中国科协常委、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在会上列举另一现象,可谓当今我国教育又一“悖论”:有些地方甚至将素质教育应试化。 王海波说,尽管孩子们对科学研究非常感兴趣,然而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应试教育。他举例说,一些地方的考前训练乃至针对中小学生的所谓素质教育,是要求其参加很多培训班,而学生们对种种问题求解的“正确”答案只能是预设的“标准”答案。这里既无独立思考亦无集体探讨,其结果是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压抑。王海波曾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外科技辅导员,学生们向他诉说“素质”提升带来的应试痛苦;家长则希望孩子参加的培训或辅导有助于高考加分,否则他们不希望孩子“分心”。 王海波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理念发生扭曲,应试教育盛行,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导向“助纣为虐”。为此,他建议:淡化“重点学校”、“重点班”概念;理性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将人文精神作为德育教育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文化失根与科学理性缺失现象 “美国《科学》杂志曾于2008年7月刊发《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该报告显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来自我国清华、北大两校的本科生数量名列全球前两位。有调查称,他们中绝大多数表示要留在美国工作。”胡显章说,“这表明来自我国顶尖高校出国深造的留学生,当他们在美国就业并成为业务尖子后,其多数人的文化选择和服务选择,首先是美国而非祖国。” 胡显章提出,我国高校偏重工具理性倾向的重要表征为:重物化目标而轻精神因素。这是由于人文教育被职业教育屏蔽所致——偏重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养成、忽视心灵教化与人格培养。他说,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基础上,这种偏颇强化了科学与人文分离,使得我们的学生群体既存在中华优秀文化失根现象,又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从而严重地影响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人才的全面发展,严重地影响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胡显章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针对19世纪前半叶德国民族“热衷于实际”摒弃哲学理论而发出警示:“一个民族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他说,古典社会学理论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指出,西方的启蒙运动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工具理性关注过程的可操作性和高效率,追求效果最大化而漠视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胡显章强调,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工具理性常常发挥主导作用。它一方面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空前的财富,另一方面因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缺失而不断引发巨大危机,包括当前的金融危机与生态危机。 胡显章说,大力弘扬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这是被称为“国家理性圣殿”的大学的历史使命。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源问题 教育本源问题究竟是什么?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言,教育本源问题有三:其一,教育理念;其二,教育体制;其三,培养人才模式。他认为,迄今具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美国的通识教育,另一个是苏联的专业化教育。他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仍为专业化教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尚武曾在美国执教,并在那里被评为模范教师,他对两国大学理念差别十分感慨。 钱尚武认为,大学教育理念、体制与模式,可归纳为“三自一包”:自然、自在、自由、包容。他说,大学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自由探索与发展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理应包罗万象,并非仅仅传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钱尚武提出,大自然物象万千,人类秉赋多种多样,教育者的责任是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受教育者不同特质进而激励其在自然环境中探索,而非揠苗助长,此为自然。他说,当年他读书时,他的导师叶企孙、彭桓武等都是大师,导师博学、造诣深,故教得轻松,而学生们学得亦轻松,此为自在。关于自由,他说,国外大学比较自由,学生学习探索空间较大。譬如允许学生自由地选修许多课程,允许插班生转班等。当年清华大学借鉴这种制度,培养出不少大师与杰出人才。讲到包容问题,钱尚武认为,大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自由探索空间,这本身即是一种包容。 “我国教育当如何定位?”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设问并自答:“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之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定位为这种文化的主要基地。” 王越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于上世纪20年代初访问中国,他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列举事实说: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人类5000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亦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热追不舍的一个话题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们将矛头直接指向教育,实际上这有失公允;而学校将培养大师的责任揽于一身,这亦难负其重。”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说。他认为,“钱学森之问”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社会为大师成长铺就了什么样的道路? 徐善衍说,目前我们的社会导向存在问题。如果将社会喻为作用于教育的能量场,那么,这个能量场引力的核心就是升学;学生就业选择亦非依其专业所长,而是考虑薪酬收入是否满意。由此,思考大师成长途径,不仅需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视角审视,还应从全民终身教育层面考虑。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 “我国高等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又经历多次社会变革和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先进理念与科学制度远未牢固建立。”柯杨强调,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应有顶层系统设计,而非依靠各种各样孤立的“工程”。 柯杨说,今天,我国教育理应回归根本使命,那就是通过充分挖掘受教育者多样性潜能,有教无类使之成为文明、成熟、可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与合格公民。 柯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遵循其成长规律。这些受教育者往往具有种种特质,譬如强烈的好奇心、追求真理的执著、开放的思维、探究的不凡能力等,而此中既有天然品质,亦有后天熏陶、知识传承和先人启迪,我们的教育需反思是否保护了这种天然品质,是否熏陶了科学精神,是否在科研管理上过多设立了功利性目标,是否为其潜心探究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决不能以灌输更多知识取代创新人才人格培养。 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院长张大庆提出,有学者认为:人们当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审视我国教育问题,即中国人对人类的技术贡献曾领先世界1000年,近1000年来贡献较小,而再过1000年或许还会作出更多贡献。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留学之后不回国现象?”张大庆认为,这对我国不会有丝毫影响。他说,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工作10年、20年,这段时间正好是其磨炼的过程;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任其在最佳环境中成熟起来再引进国内或许更明智。 张大庆说,我们现在常急功近利,有人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便马上引进。其实,获博士学位并非就成为人才。由他主持的一项关于中美医学交流研究显示,医学人才必须在国外做过3个博士后项目,方才在其专业领域站住脚。因而完全没必要忧虑所谓人才不归问题。 张大庆强调,中华民族应以更长远的战略视角,审视并思考中国未来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科学理性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探索实践 ●从描述历史到感受历史 “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由它培植的人文精神,乃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文明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人文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前提,唯有使受教育者更富有人性,读、写、算等诸多知识技能才具有可贵的价值。”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朱广簪曾考察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的教育与教学状况,在本次“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研讨会上,她介绍了有关历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古代希腊人称人文教育为‘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极好人性环境。”朱广簪认为,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或许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些国家的中小学并无主科、副科之分,而是重在构建有效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其基础教育的科学与社会人文课程设置上——课时多、科目多且内容难、要求高。譬如,英国历史、地理课程设置4年,而我国中学生只学两年且每周分别各上2~3节课。由于课时少、内容有限,故学生很难具备足够的历史、地理知识。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欧美一些国家鼓励学生以多学科的宽阔视野独立思考,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美国中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除历史、地理外,还有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综合性人文研究等。美国有一所中学在世界历史试卷上给出这样一道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3个方面分析。用假设的方式改变某一历史条件,让学生回答历史将如何改写,以此促使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发散思维进而得出结论,这种历史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历史,关注现实并展望未来。 朱广簪谈及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以课题研究为全过程跨学科教与学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譬如,历史课的前5分钟,由学生演讲“历史上的本周——自然科学成就”,学生们讲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科学家的故事。而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以课题形式探究科学家解决科学与技术难题的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精神。 再如,“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课中的“中国邮政史与文化”课题,充分利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丰富的资源,由历史、美术、语文、英语、地理等5个学科联动。教师将课题细划为几个部分,其中要求中国古代邮驿组学生观察博物馆主要朝代的邮路图,探究驿站、邮运方式、邮驿路线与地理环境之间呈何关系等;同时指导学生排演历史剧再现中国邮政历史,制作竹木简封泥探究古代官函保密措施,鉴赏邮驿诗词,绘画展现古代邮政情景,考察近代海外邮递业务扩展等。 朱广簪说,从教室到博物馆,从描述历史到感受历史,这种探索实现了从单一的研究性学习发展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科延伸与综合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链” “在全球金融海啸最为严重的2009年,我有幸考察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的职业教育,发现这3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就业人群,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云南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夏昌祥说。 “全球金融海啸,意大利国债增加、通货膨胀、就业率停滞,拥有十几万在校生的罗马大学亦出现了‘高智商的失业者’。该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紧急政策应对空前的困扰,其中对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的投资,非但没有缩减而且不断增加。” 夏昌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数量占总量的64%,在校生占总量近50%。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上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技能等陈旧观念的影响以及轻视高职高专学生的不公正礼遇,有可能给这个群体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倘若他们带“病”上岗,又会成为一种社会隐患。关于这一点,尚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夏昌祥说,截至目前,昆明冶专已连续6年实现就业率超过92%,为云南省培养并输送了4万多名高技能人才,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3000多人,由此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夏昌祥说,昆明冶专注重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链”,从8个方面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一个基础:优化环境;贯穿一条主线:产学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强化师资;围绕一个中心:规范教学;注重一个根本:内涵教育;落实一个导向:促进就业;实现一个目标:特色办学;实践一个宗旨:服务社会。该校还坚持将“育人为本”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实施“校长心系学生计划”,譬如“开学寄语”、“培训感言”、“表彰祝词”、“直接解惑”,以及在毕业典礼上“临别赠言”。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仅仅传承知识、培养专门人才,这是工业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特征。即使是在工业经济时代,许多有识之士即已开始呼吁摆脱知识传承式教育和以专门训练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模式。爱因斯坦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年轻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强调: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胡显章说。 历史上,清华大学曾为国家培养众多杰出人才,近些年培养杰出人才势头减缓。针对这个问题,学校着力做好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建设,并通盘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文化整合,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多年来,学校反复强调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就业引导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并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进行价值观与择业观教育与引导,力争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像大师那样思考” “迄今人类思想史上有4个时代,在历经神的时代、先知的时代和英雄的时代之后,如今已进入共同探索的时代。”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认为,这样一个时代需要大师,而在全社会倡导“像大师那样思考”更重要。 张开逊说,大师有3个最明显的特征:第一,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执著追寻本源问题答案,而他们的创造性源于深刻的思索;第二,对人类活动作“云中观”,探索并发现不同领域乃至相距甚远事物间的高度关联;第三,真诚地关爱人类,研究人类社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开逊说,教育的责任是培育人们具有大师那样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若以大师的标准塑造人,大师就会在充满生机的人类活动中自然涌现。 1999 年6月27日 至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20世纪第二次世界科学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科学——新的承诺”。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张开逊出席了这次会议。他回忆说:这次大会并非通报、交流科学技术最新进展,而是呼吁全世界科学家和决策者思考在21世纪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张开逊说:“这次大会有关人类处境与未来的许多话题令人震撼。学者们忧虑,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这种繁荣究竟能维持多久?如果没有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技术,在不太长的时间之后,人类就有可能面临新贫困;许多学科各自形成孤立的价值观,偏离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譬如,研究汽车的专家不遗余力追求速度与舒适,然而很少思考人类到底需要多高的速度、什么程度的舒适,更少去思考为了这种速度与舒适,人类需付出多大代价。这可能是人类自身的另一种灾难。” 张开逊说,当今社会十分缺乏有关人类未来的科学理性与人文设计,只有蕴含人文情怀与哲学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关爱人类、理解未来的人。 张开逊认为,当今,我国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已走向两个极端:大学过细的专业学科分类淡化了人文,而小学漠视了科学,高中则强行拆分文理,使学生知识残缺。 “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思考或质疑小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张开逊指出,语文训练表达与交流能力,数学训练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它们固然重要,然而仅仅是工具;人类知识的本体,应是关于物质与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与人生观。他说,小学决不能让科学缺位,应由科学、语文、数学三者共同支撑人生的知识大厦,科学应成为小学的主课,小学升初中一定要考科学。 张开逊提出,高中是人们获取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文理分科强行制造学生知识残缺——选择文科的学生将失去重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终身缺乏对真实物质世界的理解;选择理科的学生会失去文、史、哲的熏陶,缺乏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其未来人生将因缺乏人文滋养而变得苍白。 媒体的责任观价值观表达观 科学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洪海在“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研讨会上,就媒体的责任观、价值观和表达观发表见解。 在阐述媒体的责任观时,刘洪海表示,通过媒体传播,将学界关于“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变成全社会的思考,这是媒体特别是科学媒体的光荣责任。 关于媒体的价值观,刘洪海强调,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童真世界原本充满幻想,孩子们应自由、自在、自然成长,然而我们的教育使他们从学龄前起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自然。由此,媒体特别需要传播理性与人文价值观,譬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一个享受生活的自由人。 谈到媒体的表达观,刘洪海说,媒体的有些表达为何受众不赞成?虽然话题没错,然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是没有新闻的“新闻”;道理不错,然而动辄套话,人们不爱听。现在媒体整体都需审视表达观及其文风问题。 《科学时报》 (2010-6-29 A3 专题) 原文链接: http://ppa.xjtu.edu.cn/newshow.asp?id=5801
个人分类: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1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