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平静的说说中国的科研
pkustm 2010-3-21 17:12
平静的说说中国的科研 作者:冀文宏 文章发于:校内网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了,早想写一些东西了。但好几次都是提起笔又放下了,有时候是因为不想写,有时候是因为不忍写,有时候是因为不能写。 但是我终于还是鼓起了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因为我分明感觉到岁月的激流不停的冲刷着我的记忆,往事被一片一片的剥离,越来越残缺了。 写下来总还是能更长久一些,当然不奢望永恒。 2006 年1月,我正式地向中科院某所递交了退学申请。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煎熬后,我平静的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和老板的争吵,以及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都突然消失了,我很轻松,而且有久违了的平静。尽管2006年整整一年我还是有很大的压力,但我很快乐,在经历了阵痛后,我成功地实现了人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在中科院呆了三年多,必须承认,我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提高,逐渐变得理性,客观。 退学又让我变得独立,沉稳,坚强。 现在的生活让我平静,乐观,自信。 痛定才会思痛的,我常常想中科院到底给了我什么?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 科学院彻底的改变了我的许多价值观,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他比其他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更是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论上说,只要经过系统训练,谁都有希望掌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比较规范的思考方式,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的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 (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 这是由于我们毕竟是穷国,没有太多钱,所以只能严格审批,有选择的支持,这没有错。但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1,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2,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在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化,所以一个课题,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平时在这些圈子的人脉方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这样就导致帮派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3,课题立项全是高精尖。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们申请课题时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其实个个都是虚张声势,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的不怎么招摇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4,去探索未知世界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而探索其实严格来分析是不能规划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的规划的。而我们由于审批时需要拿出科研项目的具体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学家们事先把学术活动规划好。这就好像探险家们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们画出地图。这是很荒唐的。 5,科学家也会傍大款,傍大腕。一些小老板(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于是他们就努力跟大腕们拉关系,申请经费时写上这些大佬的名字,名曰共同申请,比较容易拿到经费。实际上这些大佬们手下课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根本管不过来。经费拨下来后,就由着下面的人折腾了。 6,一些比较有钱的科学家们拼命铺摊子。一些科学家在申请到经费时,不是埋头做课题,而是拼命买仪器,扩张实验室。我过去师从的老板实验室规模十分可观,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实验啥都能做。这是为啥呢?其实仔细分析很简单。实验室成规模后,就比较容易申请到课题了,一年立好几个项,有做遗传的项目,有做发育的项目,有做免疫的项目,这个项目申请不下来还有那个,风险分散了,经费就有保障了。 (二)重立项,请验收,导致很多课题不了了之。 立项时轰轰烈烈,验收时马马虎虎。因为验收时还是专家评审,而这些专家其实都是圈内人,你评我我评你,互相都得给面子。不管做得怎样,只要能发几个文章就行。 (三)再说说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其实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现在很多人以为研究生是硕士,博士就是博士。这是一个小题外话,我只是想说,以下我说的研究生包括硕和博。 我们现在的培养制度是,以论文为硬指标(目前有少数地方有改革)。论文已经成了指挥棒,老板需要论文给评审专家交差,学生需要论文毕业。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论文,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混个院士啥的。学生则是能毕业就行,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为具体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刚好够毕业就行。谁都明白做个大文章谈何容易,有很多课题理论上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本身有风险,一般学生不敢冒险,万一五六年后课题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毕业就困难了。所以导致我们的文章数量多(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质量普遍不高,或者简直可以说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宝贵年华。 我们的科研害了谁? 害了老板们,我们的好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他们在国外做的很好,发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为什么一回来就都被阉割了? 害了研究生们,我们的宝贵年华,我们的纯真梦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尽。逐渐变得呆头呆脑,谨小慎微,没有眼界,没有胆量,没有开拓精神,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了为科学奋斗终身的激情,只是盼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产论文。 我们的科研帮了谁? 帮了美国,帮了英国,帮了日本,帮了德国。 我们的科研活动每年消耗大量的仪器和试剂以及其他实验耗材。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就拿生物学来说,大部分仪器都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大部分试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价格高的惊人,我们买的数量也很惊人。而这些东西都在热热闹闹的所谓科研活动中消耗殆尽。投入是看得见得,产出却没影了。就那生物学领域来说,全国每年能发三五篇顶级杂志的文章就高兴的庆贺半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同时我们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我们的很大部分博士毕业之后,都到了美国做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的科研殚精竭虑,耗费青春,等到人老珠黄,再回国混个教授当当,又淹没在中国科研的滚滚洪流中。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2403 次阅读|5 个评论
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skyclub2008 2010-1-13 12:12
第一位美国科学院华裔院士-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无疑,王晓东已经成为 中国 生物学 研究 实力的象征。转贴者读 硕士 时曾经有幸现场聆听晓东 博士 的讲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晓东博士的博士经历非常非常的一般,他的成功完全来自于他博士后所取得的成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作者一开始就从晓东博士的博士后经历开始讲起的原因吧!今天看到一篇帖子,觉得对所有的研究生的弄清楚怎样做研究是非常有用的。 启示: 由于王晓东的研究逻辑清晰,方法简单明了,在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通过预 测文献的内容以及当年王晓东即将开展的工作,我得到了象看推理小说一样的乐趣。而 预测之外的许多工作都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正是这些乐趣与受益支撑我花很多时 间和努力看完文献并写下此文。 这种受益是全面的:不同assay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纯化得到的蛋白的不同;体外重建的 清晰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发现有几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所发表杂志 的要求,而国内实验室肯定会牺牲竞争需要的时间往高分杂志投,或者将文章拆成几篇 ;文章文字的简洁;通过突变分辨是自剪切还是其它蛋白的剪切;体外实验应该取得体 内实验的支持;为了确证最好用不同的细胞株不同的调亡刺激重复实验;对于王晓东为 何在高度竞争的领域能一直处于领先,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猜测;对于调亡的研究,我有 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正文 本文是我在博士阶段写的基础综述。这篇综述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我看了王晓东实 验室所有的文章,甚至将他讲课的故事和他E-mail给我的essay都揉了进来,思路是理 清楚了,语言却还是晦涩的,有些甚至是卖弄的和夸张的。本来想着有时间再整理润色 一下,然而交差之后一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却仍然躺在电脑的某个角落。 我相信对王晓东感兴趣的人很多,却少有人真正去研究他的文献,理解他的工作思 路。尽管文字晦涩,相信感兴趣的人还是能从这篇综述中获得某些信息。物该尽其用, 把它贴出来,权当献给Biology板的圣诞礼物吧。 故事外的故事 四年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碰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晓东。王穿着灰色调的衣裤,背着一 个很土的绿包,身体不是很挺拔,脸宽大且棱角分明,要不是走路的时候有一些坚定, 很容易被别人当作进城的打工汉。他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科研需要三板斧,要是能掌 握两板也不错渐渐地教室的气氛有点反常,好像大家都在屏息一样:他在讲他和学 生刘雪松进行纯化蛋白比赛的故事及至他用漂亮的数据图将结果展现给我们的时候 ,我们才象听了一次武侠传奇一样如梦方醒。 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讲故事般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加深这种印 象,两年之后我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再次听了他的课。而当时我刚好有纯化一个未知因 子的打算,于是我浏览了他的实验室主页。在我粗粗翻阅了他发表的文献之后,我惊奇 地发现他的重要发现基本上都是用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进行的 。我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博士三年级被要求写综述的时候, 我决定研究他的 论文 ,把这一模式彻底搞清楚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 -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关键词:调亡、程序性死亡、线粒体、caspase、王晓东 摘要: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是生物学界阐明得最为明确的信号通路之一,是发展最为迅速 的领域之一。在此领域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人 科学家 王晓东。他利用经典的生化技术无 可辩驳地发现并梳理了这一通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王晓东的论文,试图追踪王晓东的 科研思路,并以此为主,再现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从博士后研究开始-技术训练与选题的由来 1991-1995年,王晓东在 美国 德克萨斯 大学 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训练,师从诺贝尔 奖获得者Joseph L. Goldstein 和 Michael S. Brown教授,从事胆固醇调节基因的表 达调控的研究。1993年,王和他的同事利用gel shift assay跟踪纯化,从Hela细胞核 中分离出了与低密度脂蛋白promotor的调控序列相结合的蛋白SREBPs1,2。这是王最早 操练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的方法,王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随后在凋亡领域做出了 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实验。 SREBPs是膜定位蛋白,它的膜结合域被蛋白酶切除后,才能进入核内,调控低密度脂蛋 白的表达。基于SREBPs被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切为两个片断的现象,王晓东建立 了体外assay,跟踪活性,通过不同性质的一系列纯化柱,部分(partially)纯化到了 这个蛋白。对蛋白的两个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后来统一命名的Caspase 3 (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spicific protease)同源3。而之后的实验表明Caspase 3本身 在细胞凋亡中也能够剪切SREBPs,凋亡通路通过这种方式干扰膜蛋白的代谢,从而导致 细胞膜泡状化(blebbing)4。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王晓东的目光从胆固醇调节基因转向 了凋亡。 传奇的前奏-细胞调亡的研究背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控制的程序化死亡。凋亡的细胞形态上发生很大的改变:胞体变 小,胞浆浓缩,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等。最后凋亡的细胞被巨 噬细胞吞噬而消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生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细胞。在当时,人们用遗 传学的方法鉴定了三个控制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基因:ced-9 ,ced-3和ced-4。 基因ced-9编码的蛋白抑制细胞凋亡,已知它在人中对应的蛋白是bcl-2;而ced-3和ced -4编码的蛋白则促进细胞凋亡。其中ced-3基因编码一种富含丝氨酸的蛋白酶。1993年 ,复旦毕业的华人学生袁钧英用蛋白序列分段检索的办法巧妙地找到了ced-3蛋白在人 中的同源蛋白:它们隶属于ICE(interleukin-1-converting enzyme)蛋白酶家族5。 其中caspase 3 的序列和功能与ced-3最为接近。Caspase 3特异地在天冬氨酸残基的位 置剪切底物蛋白(比如前面说的SREBPs),而自己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在天冬氨酸的位 置被剪切为两个片断。人们推断有一个caspase级联(cascade)放大的过程控制凋亡的 发生。当时生物学界蓄势待发,很多生物学家都酝酿着回答这个问题:细胞是通过什么 途径执行凋亡程序的6。 核心故事-凋亡体(apoptosome)的发现 1995年王晓东完成博士后训练,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显然已经决定将寻找凋亡通路 中的蛋白定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 顺着以前的研究而上,他首先想鉴定直接剪切caspase 3的蛋白酶究竟是什么。当仓鼠 肝细胞组织匀浆液与caspase 3温育后,caspase 3被其中的蛋白酶剪切成两个片断。追 踪这个活性,他实验室纯化得到了这个蛋白,测序结果显示它也是一个ICE蛋白酶的成 员,与人的caspase 2高度同源7。仍然是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这一套,王已经 掌握程咬金的三板斧了。 王晓东意识到caspase 3的剪切是凋亡的一个简单的检测指标,通过它建立体外assay, 跟踪活性,可能可以找出细胞凋亡的通路。首先他想找到在体外能刺激启动凋亡的小分 子。他把手头有的激酶、去磷酸酶抑制剂、核苷酸等,加入到未启动凋亡的Hela细胞质 裂解液中。非常幸运地,他筛选到ATP或dATP能够激活细胞裂解液的凋亡反应:1、 caspase 3 被剪切激活,2、下游分子PARP和SREBP能被激活的caspase 3剪切,3,当用 激活的细胞质裂解液与仓鼠肝细胞的细胞核温育,细胞核的DNA被分解成核小体片断大 小的DNA,这是细胞凋亡的经典指标。 借助于caspase 3被剪切和细胞核DNA分解这两个assay,王对细胞质裂解液进行分级纯 化,跟踪引起凋亡的活性组分。当他们过第一个纯化柱后,发现结合在柱子上的蛋白和 通过柱子的蛋白只有重新混和在一起后,才能对dATP有凋亡反应。这表明两个组分可能 分别代表一个凋亡反应蛋白。通过固定一个组分跟踪另一个组分的方法,王和他的第一 个学生刘雪松展开了竞赛:看谁先纯化到其中的一个蛋白。但是******被新兵打败了。 刘雪松发现用50%(90%?)硫酸铵沉淀组分后,活性成分仍然处在上清中,而此时的 上清其它蛋白已经很少了,很快地,刘雪松把组分纯化到了一条带。 传奇有时候是由巧合加运气造就的。这条带在PAGE胶上竟然是紫色的。王对它的光谱进 行分析,发现它的光谱与细胞色素C一样,而蛋白测序的结果也确证了这个结论。王对 于花这么大功夫纯化到在公司可以轻易买到的蛋白感到万分沮丧,而细胞色素C是线粒 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组分,它本不应该分布在细胞质裂解液中,另外对于线粒体在凋亡中 有什么作用,王是没有一点头绪。 慢着!前面提到的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就是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的。当用细胞色素C的 抗体特异地除掉细胞色素c后,细胞质裂解液也不对dATP反应。进一步地,王证明是因 为破碎细胞的时候过于粗暴,线粒体在制备细胞质裂解液中被破坏了,如果加入蔗糖保 护线粒体,裂解液将不再对dATP起凋亡反应(错误造就了发现!)。最后,如果用凋亡 分子刺激细胞,王发现细胞色素c的确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些实验无可辩驳地 证明了线粒体参与了凋亡的反应6。 王晓东纯化的那个组分在过另外一个纯化柱后又分成了两个必需组分,顺理成章地,这 两个组分最后被纯化并命名为Apaf-1和caspase 98,9。谜底揭开了:Apaf-1正是线虫 ced-4在人中的同源蛋白,而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无可置疑。 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阐述这三个蛋白的相互关系上。 Apaf-1通过N端的CARD结构域与caspase 9相互结合,通过C端的WD结构域与细胞色素c相 互结合,通过Walkers结构域与ATP/dATP相互作用。因为与Apaf-1共沉淀的多为ADP而 非ATP形式,加之不能水解的ATP类似物AMP-PNP或者ATP--s不能导致caspase 3剪切, 王当时推测ATP的水解是必需的。但是同期与其他科学家合作的发现让王重新审视了这 一设想:通过比较Apaf-1和在果蝇中的同源蛋DARK的序列发现,原先被认为负责ATP/ dATP降解的两个氨基酸在DARK中并不保守,这提示ATP/dATP的降解在凋亡反应中也许并 不是必须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验证后者才是正确的:与纯度更高的Apaf-1/caspase 9 /cytochrome c复合体结合的主要形式是dATP而不是dADP;复合体在凋亡前后结合的 dATP并没有被降解为dADP;ATP的另外一个非降解类似物ADPCP同ATP一样可以启动凋亡。 通过重组表达蛋白的体外重建系统,以及后来与其它实验室合作对复合体结构的研究结 果,王的实验室清晰地描绘了这些蛋白在凋亡中相互作用的情景:细胞收到凋亡信号刺 激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它与Apaf-1作用增进了与ATP/dATP的结合 ,与ATP/dATP的结合使Apaf-1蛋白CARD结构域相互作用多聚化,形成的含有7轴对称的 蛋白和核苷酸的复合体被命名为凋亡体。凋亡体中的Apaf-1结构发生改变,招募 caspase 9并导致caspase 9被剪切成两段,从而被激活。激活了的caspase 9进一步地 剪切caspase 38-12。 王的以上发现在生物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多科学家参与到细胞凋亡的领域中来,竞 争开始变得非常激烈,而凋亡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 乘胜追击-凋亡体上游与下游执行蛋白的发现 顺流而下,capspase 3的激活导致了细胞核DNA被剪切成核小体DNA大小的片断,那么中 间的执行者是什么蛋白呢?如果将激活的caspase 3加入Hela细胞裂解液并与仓鼠肝细 胞核温育,细胞核内的DNA被剪切成片断。这说明裂解液中存在执行蛋白。通过以上的 体外assay,跟踪裂解液纯化的过程,鉴定出两个异源二聚体蛋白:DFF45和DFF4013。 DFF40是其中的活性蛋白,DFF45是DFF40的伴娘分子(chaperone),如果没有DFF45共 表达帮助折叠,单独表达的DFF40没有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同时DFF45抑制DFF40的活 性,DFF复合体本身没有活性,激活的caspase 3把DFF45剪切成片断后,DFF40才从复合 体中释放出来行使功能13-16。 在纯化DFF的时候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激活的DFF与细胞核温育可以剪切染色质 DNA,但是基本上不剪切裸露的DNA。这促使王考虑到可能在核内存在着另外的因子介导 或者帮助DFF40切割染色质DNA。DFF40本身有剪切裸露DNA的微量活性,但是当加入细胞 核裂解液后这种活性得到了提高。据此建立assay,对细胞核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 定出这个蛋白是HMG-217。相似地,HMG-1和histone可能通过招募的方式也能提高DFF40 切割裸露DNA的活性15。 DFF敲除的老鼠细胞仍然在调亡刺激后有残余的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表明除了DFF以 外有其它因子负责剪切染色质DNA。当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发现AIF能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能 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的片断化。王想系统筛选出另外的从线粒体释放并直接导致细胞 核染色质DNA片断化的因子。它将线粒体和细胞核温育,当加入刺激线粒体释放 cytochrome c(认为此时其它因子也一起从线粒体释放)的因子后,细胞核染色质DNA 发生片断化。据此建立assay,将处理后的线粒体上清蛋白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了 endonuclease G蛋白。endonuclease G是线粒体特异的核酸酶,它单独就能够剪切细胞 核染色质DNA和降解裸露的DNA。Edonuclease G 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线粒体能存在一种 途径不依赖于caspase而导致调亡事件的发生18。 逆流而上,王想知道什么因子影响了线粒体cytochrome c的释放。早在发现cytochrome c在凋亡的作用后,本能的反应也应该是另外一个分布在线粒体外膜的凋亡蛋白bcl2与 cytochrome c有没有什么关系。王找到两个细胞株:bcl2低表达的HL-60 neo和bcl2高 表达的Bcl-2。用调亡刺激物刺激后,前者启动了调亡,cytochrome c释放,而后者则 启动调亡,也没有cytochrome c的释放。这个结果表明bcl2可能通过抑制cytochrome c 从线粒体的释放来抑制调亡的19。 进一步地,王建立了以下assay鉴定刺激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加活性形式的caspase 8到细胞质裂解液,与线粒体温育,cytochrome c释放。据此,对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 ,鉴定出蛋白tbid。Caspase 8剪切tbid,tbid的C端片断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引 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Bcl2可以与tBid结合并拮抗它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的功能20。 对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往往能有新的发现。王在实验中发现,在体内,2小时UV照射后 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才能观察到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k的寡聚化(Bak寡聚化后被 认为在线粒体膜上形成了孔道供蛋白通过,Bak的寡聚化是调亡的另一个指标)。在体 外,30分钟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在37度温育30分钟后即可以看到等量 Bak寡聚化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体内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相比于体外至少被延迟了一 个小时。这进一步肯定了体内存在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将UV照射1小时后分离的 线粒体与未照射的细胞质裂解液混和,发现后者具有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活力。跟踪 这个活力对裂解液进行半纯化,用已知的Bcl-2家族蛋白的抗体发现活性成分包括Mcl-1 和Bcl-XL。进一步的实验发现,UV照射导致Mcl-1蛋白合成的停顿以及Bcl-XL从细胞质 中转位到线粒体。前者是后者的上游事件21。 Smac的发现是另外又一个小现象大发现的例子。在研究apoptosome过程中,王发现如果 在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溶液中加入去垢剂,caspase 3的被剪切活性会增加,而制备了裂 解液后再加入等量去垢剂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很显然的一个推断是去垢剂增加了膜蛋白 的溶解,即某种膜蛋白能提高这种活性。果然,细胞膜沉淀后用去垢剂重新溶解的样品 具有提高这种活性的能力。依此建立assay,对细胞膜样品分级纯化,得到了Smac蛋白 。通过生化实验以及与华人施一功实验室解晶体结构的合作研究,王得到了一系列重要 发现。在调亡过程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通过与IAP(caspase的一类抑制蛋白 )相互作用,释放出与IAP结合的caspase,从而解除了IAP对caspase的抑制。在研究中 ,王偶然发现GST融合表达的Smac完全没有活性,这提示Smac的N端是极其重要的。Smac N端的四个氨基酸与它在果蝇中的同源蛋白非常保守。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合成的这 四个氨基酸就有拮抗IAP的功能。Smac发现之后,其它实验室发现了另外一个拮抗IAP的 蛋白Omi/protein22-24。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的科学家的发现完善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由于该领域激烈竞争 ,王对Smac以及之前的endonuclease G研究的结果都是和其它科学家的结果同时发表在 一个期刊上。而更多的蛋白纯化鉴定出来之后发现别人已经对它有研究了。不过王的结 果都是用体外重建的方式清晰阐明的,这些结果进一步梳理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图二 )。 超越-新的视角,新的起点 以上的重要发现让王晓东获得了荣誉,也使他有能力重新审视这一切,决定新一轮的研 究方向。 早在2000年,王晓东就曾雄心勃勃地想通过体人工脂质体体外重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 中释放的过程。这表明他的雄心早已超越他的成就。尽管这一计划没有实现,但他因此 而发现了磷脂Cardiolipin能帮助活化的tBid定位到线粒体25。 王晓东回溯过去最开始对cytochrome c的研究,难道当初筛选到dATP就是运气吗?筛选 几个区区的分子竟然就筛到了,那么体内应该有和dATP类似功能的能启动细胞质裂解液 调亡程序的小分子吧?这种小分子还有可能用于开发药物。通过检测caspase 3的活性 ,王筛选了2万中细胞成分,结果发现小分子PETCM能够象dATP激活caspase 3。跟踪活 性分级纯化,活性成分分成三组Q-ft(包含cytochrome c),Q30(包含Apaf-1和 caspase 9),Q100。这三个组分重新组合后加入PETCM并不能激活caspase 3,而需要微 量的dATP。这表示在总裂解液中内源的微量dATP支持PETCM激活caspase 3的活性。对 Q100进行纯化后发现活性组分是三个相互间高度同源相互结合的PHAP蛋白。但是纯化后 发现单独的PHAP与Q-ft和Q100就能激活caspase 3,并不需要PETCM。但是如果再加入 Q100,PHAP就失去这种能力,需要PETCM加入才能激活caspase 3。这表明Q100中有PHAP 的抑制蛋白。对这种抑制活性进行跟踪纯化,发现它是Pro T蛋白。进一步的体内体外 实验表明:PHAP促进caspase 9的激活,ProT抑制调亡体的形成,而PETCM则解除ProT的 抑制效应。这些发现也帮助解释了以前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什么当初dATP需要加超过生 理浓度很多时才能激活调亡反应26。 细胞调亡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也为应用做好了准备。例如Smac的N端氨基酸促进调亡的 作用有可能用于开发治疗癌症。王与其他人合作,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7。 此外王晓东还将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用于研究RNAi的机理,从 果蝇中纯化到了R2D2,它与Dicer 2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与siRNA结合并加强指向的mRNA的 降解28。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各国科学院(或者学会)的网址
skyclub2008 2010-1-13 12:02
各国科学院(或者学会)的网址大全以及各国中国籍院士 中国 科学院 http://www.cas.cn/ 美国 科学院 http://www.nationalacademies.org/ 中国籍美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夏鼐、谈家桢、冯德培、周光召、贾兰坡、陈竺、白春礼、袁隆平、张启发、李爱珍 英国皇家学院 http://www.rca.ac.uk/ 中国籍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杨子恒,详见 http://chem8.org/bbs/thread-35281-1-1.html 德国马普学会 http://www.cbs.mpg.de/index.html 法兰西科学院 http://www.lamap.fr/ 中国籍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汪猷、王振义、陈竺、李大潜 瑞典皇家科学院 http://www.kva.se/ 俄罗斯科学院 http://www.ras.ru/ 加拿大皇家学会 http://www.rsc.ca/ 澳大利亚科学院 http://www.science.org.au/aashome.htm 国际原子量子科学院 http://www.iaqms.org/IAQMS.welcome.html 、 中国籍国际原子量子科学院院士:唐敖庆 http://bbs.chem8.org/thread-884-1-1.html 杨伟涛 http://fds.duke.edu/db/aas/Chemistry/faculty/weitao.yang 帅志刚 http://bnlms.iccas.ac.cn/news.php?id=126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新建所通过验收之后-(转)
sunapple 2010-1-11 18:56
  编者的话:      这是一篇饱含理性思考、情感深沉,视角横跨古今、纵览中外的长文。      新中国诞生整整一个甲子之后,在她的科技版图上,增添了五个新鲜的名字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它们是中国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研发组织三位一体的科技体系中五个充满激情、梦想与活力的生命体。它们是中国科技战略国家队谋求创新价值链完美延伸的点睛之笔。    作为筹建事务的负责人,作者见证了五个新建所及2006年已通过验收的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建的全过程,亲历了筹建过程中各种观点与思想的激荡;本文中的所思所想,来源于作者对科技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体认,也来源于一线科技管理工作者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情感。本报现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写在新建所通过验收之后 施尔畏   2006年春天,乘着全国科技大会的东风,中国科学院与有关地方政府商定,分别启动了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转眼3年过去了。2009年7月,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了这五个所的设立;2009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一起,完成了对这五个所筹建的预验收;2009年12月,完成了正式验收。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与地方各级领导出席了验收会,共同检阅了这五个所在筹建阶段取得的成果,共同见证了这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   在中国科学院机关,同志们常把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所简称为新建所。作为院机关具体负责新建所筹建事务的干部,我亲身经历了这五个新建所以及2006年已通过验收的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建的全过程。这些年来,我亲身感受了地方领导与同志们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对科技的那份渴求,对新建所的那份情感、那种期望与那样竭其所有、尽心尽力的支持。我亲眼目睹了筹建工作组的同志们克服了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了三年时间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出绚丽多彩又各具特色的画卷。今天,这些新建所似颗颗珍珠,镶嵌在祖国东部沿海的各个城市,它们聚集了两千多名青年科技人员,其中许多人是在祖国发展与事业的感召下从海外回到了这里。   它们拥有优异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能力。它们是中国科学院队列中最年轻、齐整并充满激情活力的成员,是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是被地方政府珍爱与企业信赖的新型科技创新组织。 一   上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了一次惊人的飞跃。在这数十年间,人类社会形成了如此广泛、多样与大规模的科技活动,产生出如此之多的新的知识与技术,并能够迅速地把它们转化为商品与服务,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形态由此发生了彻底变革。科技从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公众的关注与社会的支持;经济发展又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科技的支撑与引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研发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活动的基础设施与条件,科技成果实用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能力,已成为一类与土地、劳动力、能源、信息等同等重要的资源,决定其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这就是科技资源。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严冬之后,更多的人意识到,除了要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外,还应拥有更多的科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拥有更多更优质的科技资源,谁就拥有了未来。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独立的产业体系与现代科技体系。科技资源的宏观配置与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区划是相匹配的。60年代,为应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冷战政治格局,我国科技资源的宏观配置也随产业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出了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东部沿海的那些农业省区,充分运用土地、低成本劳动力及行政资源,在承接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迅速建立了本土产业技术基础,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近年来,在激烈的国际产业技术与市场竞争中,这些省区在经济发展中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建立新的资源基础,形成新的增长引擎。地方政府领导与同志们清醒地认识到,科技资源将是保障未来这些地区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资源宏观配置与经济发展大格局不相匹配的矛盾已变得十分突出。毋庸讳言,少数中心城市富集大量的科技资源,造成了严重挤压与利用的低效率;在那些最需要科技资源的省区,科技资源却十分匮乏,其经济发展还处在主要依赖国外技术、基本缺乏本土科技创新支撑的状况;我国科技资源既有限,质量也不高,亟待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培育与发展。我国科技资源的宏观配置已到了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作出调整的时期。面向未来,我国的科技活动必将告别与经济活动相脱离的模式,汇聚成引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社会的科技资源将在市场环境中,不可阻挡地涌向经济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准的地区,涌向极度需要又十分稀缺的地区,涌向能够创造出最大社会价值的地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历史已充分证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只会把我国的经济、科技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带进一个死胡同。与其他资源一样,科技资源的培育与配置,同样需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需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基础,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科技资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地方政府处在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第一线,它们更清楚本地区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资源,如何把科技资源与其他优势资源结合起来,转化为新的社会生产力。企业是科技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即便它们拥有了强大的自有研发力量,也不可能离开社会科技资源的支撑而存在与发展。同样地,企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资源,如何运用科技资源去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让地方政府在科技资源的培育与配置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让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更便捷地获得优质的科技资源,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新建所筹建之初,院内外有不少人对此事存有疑虑。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是在这些东部沿海城市,而不是在其他城市集中地建设这些研究所。随着筹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对此问题有了愈来愈明晰的认识。这些沿海城市之所以真诚急切地希望与中科院共建研究所,之所以舍得在这些新建所的建设中投入大量的实物资源,并倾注极大的关爱与心血,是因为它们是我国科技资源配置告别计划体制并根据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作出调整的产物,是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共同迈出的坚实步伐。 二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起步于1984年,那时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放开搞活为核心的政策措施,把科技人员从高墙深院中解放出来,把积压在研究所、大学的科技成果解放出来,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措施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此期间,人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看到了当时我国科技与产业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认识到仅靠过去那些科技积累难以使产业技术在短期内取得跨越,盼望着拥有发达国家那样先进且强大的科技体系。   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使得以政策层面改革为重点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难以继续,科技体系结构的变革自然成为新的改革重点。但是,对于未来中国的科技体系,人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清晰图像。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借鉴甚至照搬美国的模式,要建设更多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使大学在社会科技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把现有研究机构大部转制成企业,就可把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迅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企业相当的水准。有人觉得,中国的科技基础原本薄弱又来之不易,科技体系结构的变革绝不可采取休克疗法。也有人提出,投入不足是科技体制改革步履艰难的核心症结,部门更清楚什么是国家需求,更清楚把经费投到何处何人最为有效,因此财政的科技投入应主要采取项目经费的形式,由部门分配与管理。这可真是一个思想活跃、认识多元、充满争论但步伐蹒跚的时期啊!   进入新世纪头一个十年,我国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紧紧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借助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力量,使得经济发展又跃上了新的台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社会资本也开始进入研发领域,长期困扰中国科技发展的投入不足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在此期间,虽然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均衡,较少关注科技体制改革问题,但科技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相反进入了更加理性的阶段。指责少了,研讨多了;口号少了,行动多了。人们更细致地观察发达国家的科技体系,更多地从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去剖析自身的缺陷,思考资源配置、评价考核等若干重大改革问题;更自觉地关注科技活动的社会价值体现,关注科技投入的效率与效益。透过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消除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争执与斗争,人们认识到,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发达国家始终把中国视为一个对手,而不是伙伴,更不是盟友。在其政界、业界及学界领袖们的内心深处,都认为中国的发展将对他们的全球地位与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同时迫于对占据中国巨大市场的渴求,又不得不采取有限度合作的姿态。发达国家不会把最新最先进的产业技术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中国来,也不会无私地帮助中国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引进是我们实现落后向先进转变的捷径,但它不能使我们到达世界产业发展的前列,而且带来了陷入对国外产业技术无限依赖泥潭的风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粗放型经济走向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只能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建设自己的强大且充满活力的科技体系!   在这20多年中,始终存在着关于研究机构的社会职能与作用的争论。在一些人的心里,总觉得中国的研究所带有苏联体制的气味,总想到它们缺乏存在的理由,它们的基础性研究部分应当转移到大学去,它们的产业技术前瞻或战略研发部分应当转移到企业去。且不论源于彼得大帝时代的俄罗斯科技体制在苏联成为世界一霸过程中的地位,在苏联解体后仍使俄罗斯保持一个世界强国中的作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实现其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形成了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研发组织三位一体的科技体系。三位一体的科技体制,符合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符合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美国通过高强度科技投入与高收入高福利社会环境,吸引全球人才为其服务,建立了目前世界最强大最具效率的三位一体科技体系。在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下,德日两国重建了三位一体科技体制,再次站到了科技与经济强国的位置。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则从农业社会起步,在美国的卵翼下建起了三位一体科技体系,为其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三位一体科技体系中,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机构体现政府意志,专业从事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发工作;大学兼有教育与研究职能,以健康自由宽容的科学氛围鼓励个体求索与创新,同时承担政府项目;企业研发组织则按投资人的要求,着力把知识技术变为具体商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产业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三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知识、人员、资本等要素在三者间的流转,是体系实现协同效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前提。起源于日本的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安排,成为世界各国推崇效仿的模式。   因此,我们的问题并不在于科技体系结构本身,而在于研究机构的运行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而中国还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奔跑。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当然具有与中国的研究机构不一样的社会职能,采取不一样的运行发展模式。反之,如果中国的研究机构过早地效仿发达国家研究机构的运行发展模式,它必然会失去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价值。中国的研究所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运行发展模式?有人说,我们应当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旗下的精品研究所为榜样;有人说,我们应当照搬美国大学那样的超级豪华研发模式;有人说,我们应当是政府包揽一切的事业单位,是类似政府部门那样的高度行政化组织;有人说,我们应当保持科学的纯洁性,不能向企业研发组织靠拢,不能与市场走得太近。如果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阶段,我们应继承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光荣传统,做国家、社会、人民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不但做眼前的急迫的事情,而且做长远的基础的事情。研究所应始终保持研发活动的多样性,保持创新能力的持续性,保持研发链条的完整性,保持竞争中的公共性,始终关注科技产出的社会价值体现。   在新建所的筹建中,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不同认识、不同观点自然地汇聚在一起,不断发生碰撞,最后走到了共识的彼岸,因此新建所的筹建本身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筹建之初,我与地方同志们曾就共建企业法人的转移转化中心、还是事业法人的研究所问题进行过许多讨论。许多地方领导与同志们曾坦率地表达过对新建所穿新鞋走老路的担心,甚至对筹建工作组同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一位新建所的领导谈到,他刚到地方开展筹建工作时,竟然发现自己与地方及企业同志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说的话彼此都听不太懂,还需要人做些翻译。正是有了院地共建机制,地方同志更加了解了科技创新的特点与规律,更加全面地认识研究所的职能与作用;我们的同志则在思想观念上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更加自觉地从需求出发部署科研活动,从价值链出发与企业建立联盟,实现科技活动的价值最大化。一位地方主要领导告诉我,对于他工作的经济大省来说,多一个亿元企业、少一个亿元企业无碍大局,目前最需要的是面向产业技术发展的研究所,最需要它们向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另一位地方主要领导告诉我,他不关心新建所能否直接产出经济效益,只要在它的周围集聚了许多企业,形成了新的产业园,那么它就对新兴产业成长起了关键作用。还有一位地方分管领导告诉我,他最关心的是新建所从企业获得了多少研发经费,只要企业敢于把真金白银交给它,就足以证明它的地位与作用。在新建所通过验收后的今天,我充满自信地认为,只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办所理念,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开放联合的运行发展模式,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要求、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科技发展的道路来! 三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经济文明,社会生产力曾经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17至19世纪欧洲发生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爆炸性增长。中国在此过程中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能说古代中国没有科技。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曾经诞生出永载史册的科技发明。但直至19世纪中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知道工业时代的科技为何物;直至20世纪初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技活动。   如同几乎所有产业技术一样,中国的科技也是从引进消化中起步,从跟踪模仿中追赶,逐渐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轨道,但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至少晚了一百年。   目前,我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发达国家毫不掩饰把科技作为巩固发展其全球地位的首要工具,科技投入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它们在世界科学技术上、产业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上的领导地位,使得其国民拥有高价值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且不说德、日这两个长期位居世界技术创新顶峰的国家,无论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还是英国布朗政府的低碳经济,都透射出当代需求牵引科技、科技保障发展的浓重信息。有人把发达国家的科技分为美国模式与欧洲模式,觉得美国模式过于功利,而欧洲模式才是科学的本源。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之后,欧盟主要国家怎会容忍自己凋落为一个二流国家?德国就以孤胆独行的勇气,用10余年的时间创立了最先进的太阳能利用科技体系,站在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科技活动的主题与对象不是人的大脑中天生具有或自然产生的,只能产生于广泛的社会生产实践之中,产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当代科技发展的本质动力必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对于这个基本问题,我国科技界仍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总觉得科技是先知哲人们的活动,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环境,他们就能够预言世界的发展,给出发展的路径,创造出方法与技能。有些人在承认社会需求对科技发展作用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羞答,不时还要做些包装或修饰。我们还没有从这个思想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这使得我们还不善于在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善于在无限广阔的社会需求中找到科技发展的方向。   经过长期发展,发达国家拥有了迅速建立贯穿社会的创新价值链的能力。它们的企业一般都拥有很强的技术吸收、放大与应用的能力,能够与研究机构或大学合作,实现知识技术的产品化。大企业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其研发队伍、装备条件与配套能力甚至优于专业研究机构,能自主实现知识技术的产品化。研究机构、大学与企业的分工更清晰,要素流转更通畅。在我国,大企业也建有研发组织,在若干特殊领域能自主实现知识技术的产品化,但在技术开放度高的领域,目前还主要运用资本的力量,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中小企业更希望有拿来即用的技术与产品雏形,一些企业还处在山寨阶段。另一方面,研究所一般缺乏技术集成、放大乃至产品原型开发的工程化研发能力,这方面工作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与配套条件。结果是,研究所创造的东西常常找不到买家,因为企业觉得它还不好用;企业要的东西又找不到卖家,因为研究所一时还拿不出来,甚至根本拿不出来。总体上看,目前我们的科技活动之间、科技活动与社会生产活动之间常串不成创新价值链条,串成后也比较容易断裂。   目前,我国的科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什么?我们是带着浓重的农业经济时代中国仕、农、工、商社会等级观和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经院式科研传统的影响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以至于在行动上总有那份犹豫与摇摆,常常重视研究、轻视应用,重视成果、轻视转化。我们是带着浓重中国千年应试教育和崇尚权威、不为人先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走上了自主创新道路,受发展阶段认识的局限,我们还很缺乏创新的自信与勇气,以至于在许多科技活动主题与对象选择中,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竟是美国人做了没有,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了,即便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也会迅速湮没消失。我们受目前科技经费配置制度的约束,陷在周而复始甚至没有穷尽的跑项目、争经费漩涡中而不能自拔,在一些场合,立上项目、获得经费竟成了科技活动的终极目标。我们还不得不向现行的评价、考核与奖励制度妥协,不得不按照这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的指挥棒的要求,尽量去做研发门槛低的事情、产出快风险小的事情;避免去做长周期的事情、坐冷板凳的事情。   新建所的筹建如同一个舞台,现实的各种思潮都登台亮相,尽显了这个时期科技思想与文化的多元,也让那些缺陷在社会实践中见到了阳光。例如,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研究是从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中的需求出发确定的新的科技领域,对此,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怀疑抵触,还有人给我们带上了重复建设的帽子。有个新建所直接冠上了先进技术的名字,并举起了打造新工业经济中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旗帜。有些人在赞赏它的高速发展与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的同时,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它不应是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所的想法。有些人建议把先进技术改为高等技术,尽管先进技术与高等技术在英文中都是同样的词,但在中文中两者的涵义却有明显的差异。还有人感到了困惑,觉得这样的研究所应当转制成为企业,为什么我们花力气去筹建它呢?是否有否定过去的动机?即便在中国科学院机关,大家对新建所的认识也是逐渐发展的。一些人总觉得与那些纯粹的、高尚的科学研究项目相比,新建所筹建不过是一般的院地合作项目,以至于我们在希望得到稍微多一点的关照与支持的时候,还会遇上许多周折与困难。在新建所通过正式验收的今天,我要衷心感谢筹建工作组的同志们,感谢新建所的全体员工们,他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特质,拼搏创业的工作作风,使许多人感动,令许多人鼓舞,让更多的人从怀疑变为放心,从斜视变为正视,从旁观变为参与,从担忧变为祈愿。那凝聚着他们理想与心血的新建所,不正是他们向中国科学院、向地方政府与老百姓、向中国科技界同行献上的看得见、摸得着、摆得住的改革成果吗! 四   由谁去筹建,是这些新建所筹建是否能够达到路甬祥院长提出的地方单位政府满意、合作企业满意、老百姓满意、科技界同行认同标准的关键。   这些年来,我们总是在讨论科技大师、科技帅才及科技将才的问题。帅,本是个军事用语,它指那些能够组织指挥重大战役并敢于取得胜利的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军事统帅都是从战场的腥风血雨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大师是中国语言中特有的对站在当时学问或技能顶峰的人的尊称。所有的大师也是在长期艰难的实践中逐渐磨炼出来的。甚至还有人的理论思想价值是在其去世之后才得到实践的证明,得到后人的尊崇,他在这时才有了大师的尊号。科技发展历史表明,站在某个重要科技领域发展前沿的人,即科技大师,或者重大科技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即科技帅才,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捧出来的,而是在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中经历磨炼、接受筛选,逐渐成长起来的。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新中国的召唤下,一批留学美欧的青年学子克服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他们虽然年轻,还缺乏经验,但国家给予他们极大的信任,向他们提供了尽可能好的条件,委以他们重要的科技领导责任。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国家人民一致的价值取向和优秀的人品素质,当他们融入新中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大潮之后,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大展才华,创造业绩。他们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科技发展规划,许多人又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领衔创建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门的研究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出了一支支新中国自己的年轻的科技队伍,建立了新中国自己的科技体系。他们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英名永驻的科技帅才。   在新建所筹建起步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与5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大学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研究所或大学输送十万计的研究生,许多人曾去发达国家学习工作,回国后又承担了重要的科技项目与任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工作的力度。海外回国人员了解发达国家的科技现状,把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思想、技术方法与工作方式带到了国内,其中的一些人已是大学或研究所的科技骨干。引进与培养是科技人才政策的两个方面。强调了引进,就忽视培养,或者强调了培养,就排斥引进,这两种倾向与做法都是片面的与有害的。在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的人才方针,因为中国科技与产业技术发展的人才基础不可能建立在发达国家。总有一天,发达国家会像现在限制先进产业技术向我国转移、限制尖端装备甚至基础材料向我国出口那样,限制中国人进入它们的核心研发领域和重要研究组织,限制掌握甚至只是部分了解其核心研发内涵的中国人回到国内。其实他们现在已经这么做了。   我在负责新建所筹建工作组负责人初步遴选的工作中,一些同志向我推荐了已在发达国家取得一定层次科技岗位的人,我也与其中的一些人作过交流。我发现,在我接触的人中,有的虽然长期在国外研究机构工作,但大致还处在打工者的层次;有的年龄已经不小,希望长期保持两栖身份,采取遥控指挥方式,也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有的长期在发达国家大学任教,认为新建所应当按照发达国家大学的科研模式进行建设,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世界一流。总的看来,我们彼此在为什么要筹建研究所、建什么样的研究所上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在新建所运行发展模式上的考虑也不一致。还有同志向我建议,可以高年薪为条件,从国外公开招聘筹建负责人。经过反复比较与思考,我最后向院党组提出了把筹建的帅印交给院内现任的所处级干部的建议,并得到了院党组的批准。对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基于中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的紧密合作,中科院党组批准学校一位优秀的教授进入研究院的筹建工作组。我没有采纳以高年薪为条件公开招聘筹建负责人的建议。我始终认为,在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3000美元的国家里,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聘用一名筹建负责人是不合适的,这样做只会分裂我们的队伍,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导致新建所偏离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方向,走上脱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脱离中国百姓的死亡之路。   记得三年前,我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把同志们约来,告诉他们院党组已决定让他们承担某个新建所的筹建重任,要求他们立即到某个城市去开展筹建工作。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对新建所的筹建并没有清晰的图景,对筹建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没有完整的预期。他们都在重要的岗位上,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都有完美的家庭生活,但得悉院党组的决定后,没有一个人对决定提出过哪怕半点的异议或保留,像战士上战场那样义无反顾地奔赴各个城市。在筹建的三年里,我与他们有过倾心交谈的机会,他们向我倾诉过心里的压力、工作的艰难与家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无力对家人子女有所照顾的愧疚。说到动情之处,这些七尺男儿无不热泪横流,更不要说那几位女同志了。在这三年里,哪个新建所不是搬过几次家。我看到过同志们挤在临时租用的狭小房屋里开展工作,每到用餐时间,数十人围坐在一张乒乓球桌子旁,享用着那简单的饭菜。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着上学的孩子,天各一方,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业,也无法照顾孩子的生活,很多同志数月不能回家,有的甚至数过家门而不入。我看到过一位筹建负责人的孩子,每日放学回来,常以所内同志代为购买的便当或美式快餐充作晚餐。我看到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健康被大量消费。从北京去南方城市的女同志,无法适应那里阴湿寒冷的冬天,以至腰腿患上病疾,有时登上面包车都要付出努力。身体原本健康且充满活力的同志因劳累曾晕倒在路边或办公室里。我看到他(她)掰着捏着每一分筹建经费,在精打细算上真可谓做到了极致。一个新建所的筹建负责人,为了使有限的建设经费能做出更多的事情,带着所里的同志铺设网络线路,整治园区环境;为了使施工单位尽快完成园区建设,带领近百名员工入住还未完工的无窗、无电、无水的大楼。这里,我无法一一说出这三年来他们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新建所通过正式验收的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是科技帅才,我会郑重地报上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领衔打赢了新建所筹建这场重大战役,带出了一支支年轻齐整的队伍,在一张张白纸上建立了作为一个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与条件。他们的智慧与辛劳、心血与汗水,已化为新建所大楼下的一块块基石,化为园区中一株株树木,永远见证着这些研究所的进步与发展。   研究所的所训是什么?它是这个研究所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是研究所的脊梁,是研究所发展的灵魂。城市环境研究所筹建负责人赵景柱同志告诉我,一些研究所选用了半古半今的所训,青年同志读后常常不得要领;一些研究所选用了现今流行词句组成的所训,但大家常常雷同,缺乏个体特征。于是,赵景柱同志为城市环境研究所选用了忠诚、尽职这两个涵义深刻且又通俗易懂的词作为所训,并将这四个字篆刻在研究所大门口矗立的超长大石上。由此我想到,我们在选用研究所的所级领导时,除了政治标准外,还应有其他的要求。我以为,第一是理念。理念决定未来,所级领导的理念高低,决定了这个研究所发展可达到的层次。第二是人品。所级领导应善学、容人、爱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团结带领全体员工,不断谋求发展。第三是激情。有了激情,才会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去做难度高的事情,去做超出自己现有能力甚至极限的事情。第四是忠诚。个人应对组织忠诚,对同事忠诚,对合作者忠诚,对事业忠诚;研究所应对团体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第五是尽职。每一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去做好员工们希望做的事情。   在新建所正式验收会议上,院人事教育局负责人宣读了院党组对新建所首届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宣读了院党组对在新建所筹建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的决定。在这些新建所首届领导班子中,有3位近期从发达国家回国工作的青年同志出任了副所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院广纳天下贤才的胸怀,对新一代科技人员的充分信任与热切期望。路甬祥院长与地方政府领导向受表彰的筹建负责人颁发了证书。尽管这是一份份十分普通的证书,但它们表达了院党组、地方政府对他们为新建所筹建所作贡献的肯定。我觉得,这一份份证书里,也饱含着我本人以及所有关心帮助新建所筹建的同志们对他那份真诚的感谢之情!   2009年12月17日,路甬祥院长率队来到了深圳,与地方政府领导和各部委办负责人一起,出席了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验收会议。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先生及许多教授应邀也出席了会议。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这次最后一个接受验收的新建所。会议在研究院的报告厅中举行,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已是座无虚席,连四周的走道也站了许多人,会场气氛显得那样庄重热烈。会上,播放了同志们自己策划编制的音像片。在接近尾部时,屏幕上展现了一幅幅反映筹建历程的老照片,扬声器中传来了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在路上》的曲音。伴随着那委婉深情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似曾熟悉的照片,我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暖流,几乎难以克制自己。《在路上》,如此煽情的曲子,不正恰当地描绘了新建所三年来走过的路程。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我,在每个新建所验收会议圆满结束的时候,都从心底里呼喊出一句话:祝愿我们的新建所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春燕研究员应邀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作报告
anley 2009-12-6 08:23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春燕研究员在赴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于2009年10月27日应邀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作“可拓学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可拓数据挖掘”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热烈欢迎,并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的部分师生对可拓数据挖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一研究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动量守恒的讨论
liuxiaod 2009-11-23 22:10
一位教授在我的博文评论中指出: ...动量不守恒而能量守恒的例子多了去了。 随便举个简单例子:一木块从静止开始在一个光滑的斜坡(没摩擦力)上往下滑,整个过程是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始终保持总能量不变,但木块的动量是从零开始单调增大,并不是保持守恒的。 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或许对我们都有帮助。
个人分类: 教育|1309 次阅读|22 个评论
数学的堕落:从柏拉图学园到生物统计
stoneseed 2009-11-20 23:42
在雅典城的西北,曾有一座以一位叫阿卡德米( Akademia )的英雄而命名的地方。在公元前 380 多年,这里本是一个类似于今天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公共运动场所,体育场附近有一处别墅庄园。冥冥之中,阿卡德米不平凡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庄园的主人是苏格拉底的爱徒柏拉图。在先师死后,柏拉图开始了周游世界。几年后回到雅典,柏拉图决定在这里开设学园,造一处科学沙龙。学园门口有一块著名的招牌: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能进学园的人,多少也是有些身份。这些人跟今天出入夜总会的煤老板们还不太一样,这就好比暴发户养大狗,贵族养大马;暴发户比车比女人,而古希腊的贵族攀比的没准就是平面几何和形式逻辑。一道道精巧别致的数学命题,在这些公子爷的手中就仿佛是一个个做工精细的碧玉扳指,这是他们珍爱的玩偶;哪天谁要是能提出个巧妙的小定理轰动一方,说不好当年的名妓花魁就能横下心随他从良。 数学被称作自然科学的王冠,这是一门为了理论而理论的学科,它高贵华丽甚至奢侈,但在当时却不能为古希腊的社会或者军事直接创造财富利益。后来,沉迷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古希腊被北方张飞李逵般的蛮族攻破,公元 500 多年的时候,柏拉图学园被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取缔查封。 时光荏苒,生态学在 20 世纪正式诞生了。如果说动植物学是以收集、解剖为基础的博物学学科,那么生态学则是为了挖明白错综复杂的花草虫鸟间的微妙联系,用大多数普通科学家的理解,无非就是数学去建构方程,解读、预测其中的小关联。 重视数字,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收集数字的活除了辛苦,看似谁都能干。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生态学家们开始在统计学上动脑筋。 20 世纪初叶,一个叫渔民 (R.A.Fisher) 的数学家、统计学家和生物学家茁壮成长起来。渔民 (R.A.Fisher) 的中文名叫飞雪,在数学和生物学这两块坚冰的夹缝中,飞雪钓到了大鱼,他发表了很多强势的论文、诡异的理论以及精巧的公式算法。每当后来的研究者查阅文献,经常会看到这个渔民的名字,飞雪的成就诱导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好好学习数学,也有不少数学背景的人投身于生物事业,但至今无人比大侠飞雪钓到更大的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1953 年一个研究结构物理的和一个养噬菌体的青年混混于剑桥的老鹰酒吧中宣布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可以说是这哥儿俩推开了现代生物学的大门。除去立体几何,现代生物学的兴起与 Fisher 的数学,甚至生态学都找不到什么关系。 那么为什么如此多人痴迷于用数学去论证生态学?这是因为数学能得出清晰、漂亮的结论。这就像是用 PhotoShop 来修改图片,处理后图看上去完美了。然而无形之中,诸多真实、甚至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数学公式静悄悄地篡改甚至抹杀了,这个缺憾很少有研究者愿意提及。 在论文职称体制下,如今中国的生态学无人重视数据的收集,大家都在盯着数据的分析。也许将来会有种软件,类似于 MathShop ,专门供设计论文数据使用。 说实话,用数理统计攒凑发表论文的事咱也干过。我在陕南的竹林子里采集兽类栖息地数据的时候,给我作向导的老乡告诉我很多真理,比如大熊猫春天吃的竹子比冬天吃的要粗,而且只吃粗的,多粗都不嫌粗。这其实就是我一篇关于大熊猫取食地论文的一块结论,回家后整好原始数据,我只需选几种分析手段,并选一种最能够突出结论的统计方法,就万事大吉了。这篇论文评价还行,但能真看明白或者说看的下去的专家却不多。这到不是结论有多高深,而是算法太繁琐,而且数理支持无处不在。其实如果我把通篇的数据分析都删除,这事儿大家就全能看明白了。但那样论文也就发表不了了,因为专家学霸们不承认没有字母、公式的论文叫严谨的现代科学。生态学的大院门口,不知什么时候也戳起了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的招牌。 数学和统计学是否是生态学的灵魂?我不敢妄下评判。但那些越是复杂、精妙的方程、算法,损失的信息就会越多,这一点不可质疑。统计学无法避免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否定了真实假设;第二类错误:肯定了错误的假设。复杂的比如多元分析里的 PCA 、判别分析等等,由于数据关系错综繁琐,以至每步计算后,错误率都在不断累加,可信度也就一点点地悄然降低。最终的结论其实只能供参考,已经谈不上准确可信了。而正是这些让外行无法阅读的复杂算法在国内生态学界却备受推崇。 社会分工如今是越来越明晰了。科学家学会了用复杂来表示专业和高深,用外行无法看懂的论文来垄断课题经费和学科的发言权。 在柏拉图之后,他的伟大传人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科学家应具备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如大嘴韩乔生一样,尽管老亚提出过无数经典光辉的错误命题,但光凭这一席见解,他就无愧于科学先知的地位。 可惜的是,中国科学界始终是穷人当家,他们为了论文、职称、房子而耗尽了一切的好奇、闲暇与自由。 柏拉图学园在一千五百年前消失了。那些生活在古雅典,群集于别墅中的公子哥们的预言却在一千年后成为了现实:数学改变了世界。曾经辉煌的柏拉图学园所在地阿卡德米( Akademia )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各国科学院、研究所( Academy )的代名词,只是如今的数学理论已经不是古希腊阿卡德米( Akademia )少爷们身上的内画鼻烟壶和翡翠蝈蝈葫芦,而成了高校和科学院( Academy )中一批批穷苦读书人的谋生软件。 穷人命苦,生态学的乌云至今没有因为中国博士的强大数学能力而有一丝消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662 次阅读|17 个评论
对大师最好的缅怀是着眼培养未来的大师
hhanb 2009-11-2 12:11
先是季羡林、任继愈等人文先生先后辞世,接着又是钱学森等科学大师离开了我们。之所以有人建议给这些深受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大师举行国葬,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普遍有种危机感,觉得这些大师后继乏人,所以他们的离去让人倍加怜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大师生前都曾就这个问题表达过强烈的愿望和高度的紧迫感,仿佛中国高端人才从此要断代似的。 然而,再怎么悲痛也无法挽回一个个离我们而去的大师的生命,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后人的努力,培养未来的大师。这就要看高校和科学院的领导们如何继承大师们的遗志,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与科研的改革,引领中国教育与科学事业朝着世界先进行列迈进。或许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会有所作为,我们翘首以盼。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之垣翰 智惠四方-衷心感谢科学院
热度 2 zhoumeng 2009-10-28 02:39
前几天陪我们西藏阿里地委行署领导到北京针对科技援藏进行调研,专门去了中科院地理所,和樊杰研究员、陈田研究员等专家就中长期发展综合规划等内容进行调研和交流,又一次使我们感受到了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高超的科研水平、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服务国家的胸怀与眼光,受了一次教育。 当我在7月份经引见和樊老师联系求教时,听说我来自阿里,他电话中即表示能为艰苦的阿里做些工作即是把区域经济规划研究做深做好的需要,也是一个国立机构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和良知,专门从郊区晚上赶回来和我见面,介绍了工作基础。本来我是担心名专家有架子的,况且手中的各类项目繁多,加上阿里的工作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经费也远不能和沿海地区比。听了他的热情介绍心里感到热乎,自己作为一个援藏干部很振奋和光荣。尽管合作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成型,应我们的邀请樊老师还是在百忙之中专门来到西藏,后因在拉萨期间反应过大加之感冒而没有来阿里调研,但还是尽量了解相关情况,帮助阿里发展之情浓烈!我以为这很不容易。我接触很多单位的技术人员,水平不一定咋样,架子大得很,没钱更是别办事。后来我还了解到樊老师还曾给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专门讲解区域发展相关问题,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更加敬佩。后来他和我说:不怕吃苦、做好学问、服务国家需求是中科院的传统,地理所的传统,很多老先生在60年代研究青藏高原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做项目钱不是重要的。 在我援藏请教中科院有关部门单位中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氛围和精神,一听说我为西藏阿里求教,他们总是放下手中的工作,悉心解答我的问题,热情地帮我释疑,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力所能及地想为阿里、为西藏尽可能做些什么,不论是领导、专家。高技术局的田静局长、规划处的戴博伟处长、信息处的付广义处长、能源处的季路成处长,环境资源局的庄旭亮处长、院地合作局的张长城处长,电子所的邹谋炎教授、声学所的唐晖教授、周旭博士、成都分院的赵永涛副院长、王嘉图教授、研究生院的邓书记、赵壮教授等等,和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使人感到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信心。 特别要感谢的是微系统所的刘海涛副所长,亲自率队不辞辛劳、从拉萨行程七千余华里来到阿里,拖着氧气瓶帮助我们开展感知边疆试验项目,为遥远偏僻的阿里三围的干部群众带来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他们的到来受到了我们阿里党政军和9万各族百姓的最热烈、最诚挚的欢迎!我们阿里的主要领导表示刘所长一行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科学家的风范,坚定了我们把做过西南边陲阿里稳定和发展工作好的信心!后来听说,无锡市同志对我们颇为抱怨,刘所因为来阿里,错过了总理来无锡视察汇报的珍贵机会。 刘所一行返回内地后不久,一支由中科院有关院所组成技术小组携带大量科研设备很快从北京、上海汇集阿里并主动与我们联系,其工作速度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刘所他们还没有和我们谈过费用问题呢。阿里海拔4200米,工作条件远比其他地区艰苦,更不用说北京和上海了。他们没有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野外工作没电缺水,漠漠荒滩渺无人烟,暴雪冰霜常至,他们以乐观的精神面对,无所畏惧,逐一解决困难。国庆节期间没有 休息。当地干部和我们援藏干部为之感动! 如果说蒙国家培养我们也忝列为科技工作者的话,和中科院诸君的请教与合作使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的境界、学识和眼光。我想,在当今科技界诚然有贪图安逸、夸夸奇谈、故弄玄虚、甚至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等种种之不良,但却绝不是主流。有一批为国分忧、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学养深厚、品德高尚的学人在用科技推动着国家的发展。他们是我们可爱、可敬的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洁白的哈达献给尊贵的人们!受我们阿里党政军领导的委托,代表最边远最艰苦的地区,在中科院即将迎来60年华诞的时候衷心祝愿科学院事业长青!学术辉煌!天地有正气,于今曰浩然!敬祝科学家们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个人分类: 未分类|5966 次阅读|3 个评论
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转
sunapple 2009-6-30 09:32
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 在6月10~12日举办的2009台北国际光电周中,台湾工研院(ITRI)展出多项光电热门创新技术,包括AC LED应用产品、导光板技术、多点触控显示、电子纸技术,以及3D立体影像显示应用技术。图为工研院研发的大面积高解析电子字画。(图片来自ITRI网站) □刘民义 工研院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设立的时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为应对美元中止留下的技术空白,面对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新加坡和韩国等周边亚太地区在劳动密集产业方面与台湾日益激烈的竞争,台湾当局开始倡导科技,尤其是注重实用性应用技术的研发。1973年,由台湾经济部组织设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协助产业技术进步,在台湾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台湾的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功能定位 工研院成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工研院以项目研发为核心、以产业技术集成为纽带、以前瞻性工业技术为目标组织研发活动。对产业界以研发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研发与服务并重。研发活动既包括前瞻性的中长期研究,也包括面向企业的短期实用研究。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台湾联华电子、台积电都是工研院电子所科技人员创业成立的,台积电更是时任工研院院长张忠谋亲自创立的,如今已撑起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一片蓝天。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工研院以产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研发和服务,包括设立科技专案计划、示范工厂、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与扩散和研发联盟等。 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工研院一直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不仅一手催生了半导体、光电产业,促进了资讯、通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协助机械、化工等产业升级转型。台湾许多创新研发都来自工研院与产业界的联手合作,工研院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还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真正起到了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播种、为现有产业升级服务的作用,还成功地借由技术转移孕育了台积电等高科技龙头企业。30多年来,工研院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自动化技术、精密加工、新材料、资讯产业、光电技术、检测技术、化工和制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成为台湾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和支柱。 台湾工研院可供借鉴的地方 引领高新技术 无论从工研院衍生的台积电等大批高科技公司、对新兴产业的助推作用、对传统产业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以技术和服务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还是从工研院与产业紧密结合,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多年来为台湾培养了大批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工研院都当之无愧地引领着台湾高技术的发展方向。前十年,我国工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在完成向企业的转制之后,过去主要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功能已经大大弱化,更谈不上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基础研究。中科院有一批高技术口研究所,如何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工研院在台湾建立了庞大的企业服务网络,在各县市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除了和企业联合研发、受企业委托解决技术瓶颈外,还开展有中小企业参加的各种技术研讨会,对企业进行策略性辅导、产品性能分析、认证和检验,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工研院甚至规定,每人每年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少于8次。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创新平台 工研院紧邻台湾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开放的研究和管理模式,从诞生起就与产业界水乳交融的联系、互动和交流,已经使其成为台湾新技术、新产品最重要的研发地,也是台湾最大的集成创新平台。工研院是台湾在美国获得专利最多的机构,1998年以218件位列全球前百大企业的第55名。 技术转移平台 工研院设立创新技术转移公司和面向整个产业界的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专职于技术服务、转移和扩散。由于工研院的非营利性定位,使其能迅速把技术转移出去。工研院技术转移的一大特点是,科技人员携带技术直接服务企业或创业,已先后有近1.6万人离开工研院到企业工作。可见,技术人才的转移是技术转移最有效的方式。 诞生了一批总经理 由于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自己创业,因此也诞生了大批诸如台积电张忠谋、联华电子曹兴城等产业领军人物。以工研院光电所为例,离开光电所到产业界的人员,到2002年已诞生了25位CEO,让这个产业从无到有,其中光驱、扫描机、LED等产品,都跃进全球前三名。 成果孵化与育成中心 工研院的定位即着重于产业技术研发,研发项目大多来源于产业界,获得的技术成果再回到产业界孵化、进入企业育成中心孵化或设立衍生公司进行转化和生产。 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 台湾工研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产业的结合问题,与产业界开展多界面全方位的协同与合作,相互间互为支持、互为依存,从人才、资金、信息到技术进行全面的互动和交流,包括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人才的流动,形成了产、研之间有机的结合体。工研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我们的参考意义很大,因为我们一直在摸索科技与产业有效合作的机制,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机制仍未根本建立。 台湾工研院的边界条件和若干思考的问题 制度性条件 由于台湾与大陆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同,比如大陆非营利的社团法人,管理是在民政部门,工研院的非营利财团法人在大陆还难以实行。在大陆,研究单位如果是事业法人,其管理带有准国家机关的性质,有上级主管部门,有行政级别,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要求和约束。如是企业法人,天然难以脱开营利的目的。所以,要完全借鉴工研院开放式办院模式、使生产力要素与产业界和社会自由流通,肯定会因社会管理制度的不同,短期内还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资金大循环条件 工研院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为基础,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原则上只收取成本费,以利于研发成果迅速转移到企业,不以自身的营利为目的,不以一己一时一事之利而行事,而是着眼于产业发展、着眼于台湾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当经济发展了,政府的税收增加了,再反过来支持工研院的发展,形成资金的大循环。由于台湾幅员较小,管理体制和法规无大的差异(在美国各州的法律都不尽相同),全岛发展的差异性不大(大陆不仅全国各地差异很大,即使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其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及粤北的差别也非常大);从财政上看,工研院覆盖的全岛是一个税收区域,这些都是其能够实行资金大循环的边界条件。 地理条件 由于台湾地域较小,空间距离决定了生产力要素能够高效流动,尤其是空间是制约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小,将大大减小对人才往复流动的限制。空间小,也使工研院的管理半径变小,管理成本减小,管理效率提高,还减少了因距离遥远带来的管理失控的风险。 个人发展机会 由于有上述3个因素,对一个人而言,他的选择总是自由的,不会因一种选择徒增另一个选择的困难,他可以选择在工研院工作,也可离开工研院,还可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工研院,不会因为他的这一选择导致失去其他的发展机会。而且,在工研院连续工作10年以上,工作年限加年龄到65岁便可申请退休,并领足额退休金。这样,在工研院的履历,既可以得到锻炼,还可以在流向产业时因有了退休金而没有风险,事实上增加了个人的发展机会。 另一个角度 作为一家非营利的财团法人研究机构,工研院短短30多年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毕竟只是一家研究机构,所能取得的成绩也是有限的。比如,它主要是在半导体等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一成就是否与张忠谋作为该领域的天才领导人及亲自转入产业界这一偶然因素相关?工研院毕竟不是科技工业园,它育成的大企业也是有限的,虽然培养了一批高科技企业的总经理,但还不能造就成批的企业家。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也只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我们分析上述这些情况,并非为了降低工研院对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也不是对工研院简单的吹毛求疵,而是冷静地知其好也知其不完善的所在,以便更好地借鉴工研院的经验。 我们难以借鉴的地方 法人悖论 工研院的非营利财团法人,虽不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但却通过与产业的紧密协作、为产业提供具体服务这些可以量化考核的实操行动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能保持自身运作的高效率。如果我们试图建立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将首先面临法人悖论:如果有法人,无论哪一种法人都有其局限性,事业法人难以避免上级行政干预;企业法人带着天生的牟利本性并难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团法人又四不像,既难以争取政府的有力支持,又缺乏企业法人的自主灵活性,即落入社团法人的陷阱。如果不设法人,这也是中科院在嘉兴、常州等地共建的技术转移平台所采取的模式,那么,在发展壮大之后,谁来承担其法律责任和权利?其财产地位如何得到法律保证?也无法解决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问题,管理团队也就限于多变之中。 制度层面 大陆的管理制度不同,区域差别很大,户籍和人事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小孩教育、医疗、就业,以及创业过程的税收、工商管理等很多实际问题都与制度有关。 边界条件 大陆和台湾的地理空间不同,财税政策不同,任何一个市或省都不能单独做到资金的大循环,所以,任何一个单独区域的领导人,都不可能出于对全国的公益考虑,以自己的财税长期支持面向全国(如只面向提供税收的市,科技人员进入该机构时所要考虑的机会成本将大大增加)范围开放办院的研究机构。 大陆的机会成本 大陆各地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领域的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各单位也由于管理体制带来的各种差别都比较大,这些都使一个人在每一次选择时的机会成本各不相同,且差别非常大,从而就带来了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人的流动的困难增大。 创业风险 大陆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过渡到一个相对较公平,鼓励创业的较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因素,都使创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文化层面 工研院提出创新(innovation)、互重(respect)、敬业(industriousness)、奉献(dedication)、卓越(excellence)的价值和文化,并在2008年启用了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引领工研院职工以更开放的胸襟、更远大的创新梦想,迈向未来,再创新高峰。大陆的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都在经历一个漫长的重建过程,复杂的人际关系隐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和商业之间的勾结和交易,科技工作者与资源管理者之间复杂的博弈,在主流价值观还未建立的社会转型期,所有这些,都很难在一个庞大的、与外界有着全面开放交流关系的研究机构形成一种良好的、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而没有这样的文化,管理也难以有效的进行。 (作者系中科院广州分院院省合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5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畜牧兽医学科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
liudongyang 2009-5-25 16:49
工程院名单 陈化兰 40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部委遴选 陈盛禄 70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李德发 55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陆承平 64预防兽医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 部委遴选 南志标 57草业科学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 宁宜宝 53预防兽医学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部委遴选 于康震 49预防兽医学 农业部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改平 48预防兽医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科学院名单 黄路生 44 动物遗传育种学 江西农业大学
个人分类: 教育八卦|1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础科学园的春天
王铮 2009-4-2 07:36
《科学的春天》是郭沫若院长1978年欢呼改革开放的文章,尽管有人代笔,可是反映了郭老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要求。31年过去了,地理意义上的春天来到了31年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这是我拍摄的照片。希望经济危机中的中国能够整顿吏治,带来科学的春天。 由于是手机拍摄,质量不够好,鉴谅。 朝阳门第春常在 高岗杨柳翠欲滴 碧树红楼初经雨 暗绿浅黄总相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在人民大会堂
lxwang 2008-11-25 22:07
我在北京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48,49场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当时我有幸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报告会。那天学校派车过去,我上去不一会就睡着了。迷迷忽忽之间,感觉有人拍了我一下,睁眼一看,已经到了天安门广场。车停在人民大会堂前面,下车就到了大门前,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入场了,进大门要验请贴,巨大的石柱,金色的大门,庄严而肃穆,进入大门是宽敞的大厅,要真正进入会场还要经过严格的安检,手机相机有包的都要放到包里,没包的要先放到桌上的盘子里,等进入安检门才能拿到,那两样我都放到了规定的地方,可我进去的时候警报还是在响,一位女安检员拦住我,用探雷器状的圆环在我全身上下探索,探到口袋的时候警报大响,我才想起口袋中的钱包里有宿舍门的一把钥匙,人家问我是什么东西,我拿出来让人家看了这才作罢让我进去。进去之后,一眼望去的是华丽的雕花落地灯和红色的地毯,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来人民大会堂,大家都在大厅里合影留恋,表情兴奋。我也拍了几张,然后就上楼去二层的常委会议厅,大门口围着很多同学在照相,旁边的桌子上放着饮水机,也有人围上去喝水,我也走了过去,发现纸杯子上都印着人民大会堂几个字,有人还开玩笑说这也应该拿回去留个纪念。 进入会场,首先我就被天花板上的灯饰吸引了,穹隆状的天花板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灯,最中间是一串葡萄状的灯,其余的灯都围着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国人民心向党中央!再一看,宽敞的大厅里已经坐了很多人,中央位置没有坐人的桌子上也已经被人占了位,我只能找侧翼的座位坐了。实木的桌子,舒适的沙发椅,各排之间都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人进出,我坐在那想象着人大常委会时的情形,仿佛我也成了代表,正在为祖国的命运进行庄严的表决。哈哈,小幻想了一下,不,是憧憬,说不定某一天我就会真正的坐在这里了。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原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教授,以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在论坛作第48场主题演讲。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常务副院长石耀霖教授主持演讲。石耀霖院士刚开学时给我们上地球动力学的课,后来感觉太难就踢了不选,所以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很熟悉的。他介绍张宏仁教授时说了一长串的头衔和兼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强。张宏仁教授身材高大,儒雅从容,眉宇间充满睿智,他先从什么是地质学讲起,指出,地质学要吸收所有科学发展的成就来充实自身,它不应局限到地球本身,而应扩大到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来解释地球。接下来,他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地球的形成,重点讲述了地质学与大气,特别指出了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问题。张教授向听众展示了处理二氧化碳气体的新思路――将二氧化碳存到地下。并向大家介绍了办法的科学依据:地球以前也有很多二氧化碳,后来由于大量藻类的出现,二氧化碳被固定到了石灰岩中形成了CaCO3,于是专家想出了让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解决办法。张教授还指出,中国人均约占全世界各种资源的1/3。他以水资源为例: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2.5%,而这其中有70%左右是冰川水,30%左右是地下水,仅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淡水在河里。但这个概念常被人们误解,其实这里所指的都是静止水的存储量。我们所用的都是动态储量的水,大部分是通过降雨形成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谓的对水资源不够用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地下水水平面下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完全不同于我们以前对水资源的理解,算是增长了点知识。末了,张教授向我们简单谈了一些地质灾害,比如地震、沙尘暴、泥石流、滑坡等,并通过动画模拟的沙尘暴向人们澄清了对沙尘暴的定义,沙尘暴其实应叫做尘暴。最后,张教授以地质学本身应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一语点题,简洁的话语中诠释了地质学、地质学工作者以及地质学家的使命。其实这场报告给我的感觉是内容比较空泛,大而不精,本意是想涵盖地学各个方面,但时间有限,有好多地方只能一代而过,还有很多地方完全没提,直接跳过,最后还是超过了时间,导致提问的时间减少,只能提两个问题走走形式,这算是一场科普性的知识普及,给地质专业方面的人没有多少价值。 第一场报告结束,主持人宣布休息10分钟。我们的目光都没有留意到这样一位老人,他衣着平常,驻着拐棍,安静得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科学与人文论坛的会场。当会议负责人热情地接待并将他引进会场休息室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位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中国思想文化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老先生,老先生可是国宝级的人物啊,已经85岁高龄了,我们还能亲耳聆听到老先生的教诲,是在难能可贵。 何兆武一直不赞成中学、西学、国学等提法,他认为,学术只有对错、高下之分,没有中西之分。同时,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也绝没有国别之分。这次演讲,何兆武用了中学西学与现代化这个题目,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确定中学与西学含义的连贯性和断裂性,从而探讨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在中国的交融和消长,探讨中国的近代化即现代化问题。何兆武认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并形成了悠久优良的学术基础。但是传统学术也要不断地更新,要与时俱进,随着新的时代有新的发展。即如对古代典籍更深的阐释,也必须加入新的内容,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的思想都接受了很多现代的东西,从这个基点上去去理解古人,当然与古人理解古人有很大的不同。老先生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谈了很多内容,由于我不太感兴趣,所以听得并不认真,但还是对老先生以85岁高龄在这里一个多小时思路清晰,言语有力所感染。完了之后学生提问大谈国学之颓废,谈到了目前学习英语的无奈,正中目前教育的敏感话题,老先生只是说,等我们中国有一天强大了,相信世界也都会来学中文。但愿我们的祖国早一点强大。何老说:每一代人都会胜过前一代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希望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老先生对我们的年轻一代抱以了很高的期望,要求我们把握好现在自由开放的时代,充分的锻炼培养自己,肩负起未来的重任。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3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院有多少人抽烟?
liym 2008-11-6 21:14
在科学院这个科研团体中究竟有多少人抽烟?这个问题怕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统计,就我们所我观察约有20%人抽烟(包括老师和学生)。吸烟与戒烟,这是一对由来以久的话题,我们每个人知道许多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甚至于吸烟者了解的更多。 所里一位老研究员曾对我说,他曾经用GC-MS对燃烧后的香烟灰烬做过分析,发现了至少上千种物质,而大多数都是多环芳烃,包括羧酸、色素、萜烯类物质、链烷烃、类脂物质等。我们所熟知的尼古丁正是萜烯类物质,也是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基本上绝大多数多环芳烃都对人体有巨大的伤害,其中苯并芘对人体有强烈毒性,可引起多种中毒性病变,能引发多种癌变。 尽管我们知道许许多多关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吸烟?为什么许多人戒了多次烟,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戒掉?有人说:香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一种解脱,就如同在香烟,就是男人的情人,在抽烟男人的眼里女人也是一支烟,她给予男人精神上的满足,生活上的安慰和家庭的温暖。生活的沉重决定了男人的孤独和悲哀。独自一人在夜阑人静的时候,香烟是最靠近男人生命的,它填补着男人的寂寞,燃烧着,把躯体献给了嘴唇,尼古丁溶进血液,焦油刺激着他。 在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伟大领袖都非常爱好抽烟,给许多人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他们并没有因为吸烟而得病。面对屏幕上那些影视明星们很酷的抽烟姿势,很多年轻人认为抽烟很帅很潇洒,也向朋友们展示着自己的成熟。另外,在中国给别人敬烟成为一种交友、联络感情的交际方式,在许多社交场合不得不抽烟,否则就被视为不给面子。这些原因导致中国年轻人吸烟者成几何数字上涨。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戒烟得难度。 (本文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感谢您的关注 请点此投票支持我 谢谢
6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山苍苍,塔河汤汤
tarimriver 2008-10-19 14:56
六月的新疆阳光明媚,六月的新疆草碧天蓝;在这灿烂的夏季开始的时刻,在这瓜果开始飘香的季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8届硕士、博士生迎来了人生重要的时刻毕业典礼!    六年前,对科学尚存懵懂的我们走进了崇慕已久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的大门,成为中国科学院麾下令人羡慕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从那一刻起,我们明白了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奉献、是诚信、是开拓、是创新。    而在我们即将结束学业之时,方读懂了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倡导的生地精神的内涵:生地精神,就是只身一人,左手拿馕,右手持匕首,只身戈壁,下榻羊圈,做动物繁殖试验;生地精神,就是冒五十度高温,在沙漠腹地进行植物生理试验;生地精神,就是踏冰卧雪,进行科学数据搜集;生地精神就是,用科学的智慧,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看着期待已久的时刻静静的走来,看着数千个日夜辛劳凝聚成的博士帽就要戴上头顶,内心既激动又紧张,更有万千感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生地所给了我们优越的环境,是生地所给了我们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导师教给我们科研的方法,是导师指导我们迈进科学的殿堂。是领导的关怀,是导师的教诲,是学术前辈的提携,是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的帮助,才有我们今天的收获与喜悦!    忘不了,领导为我们的学业操劳奔波的身影;忘不了,导师为我们的论文设计修改而增添的白发;忘不了,课题组老师给我们的学术指导和生活上的关照;忘不了,同学六年来互帮互助结下的真诚友谊;忘不了,与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融洽相处的美好时光!    轻轻的,我们走了,带走的是生地所教给我们的学术方法和科研之道,带不走的是对科学院这所开放的大学永远的眷恋,是对生地所全体成员的永久祝福!轻轻的,我们走了,走向天山南北,走向长城内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传播哺育我们成长的科学精神、生地精神,为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生地所明日的辉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在此,请允许我借一首小诗再次表达对我的导师和科学院所有导师们的敬仰之情:    天山苍苍,塔河汤汤,恩师之德,山高水长!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兴趣,科研就是一种无穷享受(转)
lingfeng 2007-7-24 18:50
有兴趣,科研就是一种无穷享受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 转自: http://www.mathedu.cn/Article/Expert/200512/20051222100300.shtml 丘成桐教授怎么会在基础研究中这么成功,在几乎数学的各个分支前沿都获得了突出成就?正像他自己说的,“ 来源于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当然还有对基础研究的好奇心。第一次得到导师给的无人解过的世界水平的博士论文题目,主要是好奇。对论文深入思考时,越想越要想,兴趣大增,更爱专业。问题没有人解过,没有现成解,必须想出新的可能,于是大胆提出设想。如果问题得解,就是胜利;否则再想,直到大胆设想,得解,完成学位要求。这是巨大收获,喜悦无穷,对专业充满了热爱和兴趣。以后自己提出重要科技问题,自己解决,继续做出重要科学成果,热爱和兴趣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有经验的科学家,科学技术领袖人物,甚至科学大师。丘先生说,“ 搞学问如果没有激情,就达不到做大学问的地步 。”“数学是一门很有意义、很美丽,同时也很重要的科学,重要应用遍及物理、工程、密码学、统计理论、信息论、博弈论、飞机和汽车设计、经济和一些社会科学。——我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数学的乐趣。”他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溢于言表,研究是乐趣! 好奇心和个人有关,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则是认识问题。所以基础研究的成功,需要好奇的天性和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而且基础研究必须从研究生做论文开始。 丘先生认为,中国在“文革”以前的数学研究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现在研究数学的人员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很多,但实际水平反而降下来了。学生水平也是如此。他介绍,数学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Poincare猜想”,100多年来没有一个数学家不想解它。现在已经有人为解决这个问题走出了第一步。继续下去,很可能获得第一流成果!他组织了一个讨论班,想引起对这问题的兴趣。 后来一些参加讨论的教授感到课题太难,不易发表论文,不想去研究,也不让感兴趣的年轻博士后研究。这个难得的机遇就失去了,很使丘先生失望。 但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国内对重大研究工作有兴趣的人很少,就是基础研究工作也很难在教授、研究员中推行,甚至还有人认为基础研究也应在短期内获利!所以一流研究成果很难指望。但也难怪,原因是某些部门和单位竟然要求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医生等“创收”,导致功利思想大为泛滥!基础研究是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手段,是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志,是国力的源泉。这种现象如不改变,我们将无以面对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的期望! 加强基础研究当然需要增加一些投入,但钱不是大问题,基础研究主要是脑力劳动,研究的目的是科学知识,如理论、规律、技术、方法等,需要的钱不多。主要是要给研究人员自由思索、毫无保留地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要实行在科技研究工作中的学术自由政策,允许研究人员自主决定工作计划,选择和改变研究问题,决定研究路线、实验方法等。以人为本,在具体研究工作中不受任何干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首创出一流贡献。 开发工作要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实物,如仪器设备、产品、方法等。工作方法与基础研究完全相同,但是要充分发展,实验经费需要较大,要有所准备。技术创新(改进,革新),根据具体问题大小,费用可高可低。对工业都需要比较熟悉。 基础研究是探索未知科学知识,所需时间甚至于工作前途都很难估计。历史上,发现中子、发现中微子都因为已经有了实验现象,只要判断正确,花很短时间验证,测量就完成了。原子能,发现用α粒子轰击重金属镭可以把它的原子打裂成两半,产生很大能量并且再发射α粒子,形成连锁反应。这是原子弹的原理,是正常研究的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组织了几乎全国的物理和工程力量进行研究和试制,花了4年功夫才研制成两颗原子弹,投到日本,用的时间和人力与发明时不能相比!把连锁反应变慢,没用多少时间就建成了原子能发电站,和平应用发展很快。后来氢弹开发很成功,称为核聚变。人们普遍认为和平时期聚变是人类未来的无穷能源,各重要国家都投入力量,作为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几十年来虽然成绩很大,聚变仍无法控制,甚至不知能否解决。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决不可重复别人的工作。 已有的研究成果人人可以应用,重复不但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而且是严重的不端行为(剽窃),为科学界所不齿,甚至受到惩罚,不容于科学界。在另一方面,科学家对已有成果不可自满,要认真推敲有无忽略的地方。上面提到过的中子、中微子的例子就是前人得到实验结果就认为很满意了,没有进一步推敲。结果把重大的发现拱手奉让给别人。 跟踪也是重复,但后果有时更为严重,特别是对重大的新发展的项目。重大研究工作实际是国际竞争,要有竞争精神。只能在当时的基础上努力向前发展,不能浪费时间去跟踪,否则别人已前进了,只好再跟,越跟越跟不上。我国高新科学技术,如计算机、半导体等,开始工作时并不太迟。但是跟踪了五十年还不能自主,只有抄袭、引进,直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后果是国家科学落后、经济损失无法计算。跟踪思想必须彻底取消,要自主研究开发,加强基础研究,否则现在广泛注意的纳米研究也很有危险。 基础研究需要好奇心和对专业的热爱兴趣,但是基础很重要。基础最低是博士生训练,再高就要靠自己读书学习了,主要是与专业有关的学报和理论。 广泛阅读很有好处,最好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如陶渊明,只须注意主要概念,不及细节。这样便于应用,需要细节时可以再找原文。 学术交流对研究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参加学术会议、讨论会以及研究工作者个人间的往来,都可对每个人的研究工作以及未来设想有启发作用,有利于科学发展。基础研究的任何结果都要及时发表,取得科学界的承认和知识产权。避免被后来者抢先发表,失去可得的知识产权。因谦虚而延缓发表或不发表都是极大损失。我国缺少的是多产科技作者。对科学研究的奖惩制度是促进研究和论文发表的好方法。 做科学研究工作可能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享受到无穷乐趣。除了有时灵感来了,一段时间工作欲罢不能外,主要是脑力劳动,并不紧张。业余时间,可以过与家人团聚、发展个人爱好、游览参观等愉快的生活;也可以从事与专业无关的个人爱好的活动,或办些私事。丘成桐教授是很好的榜样。
个人分类: 好文推荐|5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