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西洋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西洋

相关日志

环太平洋与支柱型产业
benlion 2014-7-7 00:04
中国清朝、日本江户时代到明治维新的时期,欧洲经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到新艺术运动,从而,进入现代文明和环太平洋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走了不同发展模式。 2007 年参加科技部、教育部 “ 春晖杯 ” 大赛和 “ 春晖计划 ” ,并应邀评审广州市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得知达安基因已经是上市公司, 2008 年去浦东姑奶家,见到标记杰隆基因的公交车路牌,于是, 2008 年 -2013 年经历了创新创业的探索与考察,参观了艺术和创意产业、科技和工业园等。 哲学思维、数学方法、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等,构成科学与工业文化体系发展的核心因素;然而,科学机构的管理和公司组织的发展是企业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资源整合与资本运作等。 中国传统医学和国画、西方科技和现代艺术等,创造与进步的核心也体现在范式、风格和模式等构成与组织方式的创新;但是,企业的核心创新是技术开发的突破,这需要一个持续投入的研究型机制建立。 如, 1994 年我提出的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项目,美国 Avigenics 等公司在 1996 年提出来北京洽谈之后于 1998 年投入研发持续 10 多年,还在我国却至今仍然不见企业投入研发,基金会也缺乏持续的支持。 不仅,企业的应用开发,而且,大学的基础研究,也常常是对国际上的跟踪,并且,时常随着国际上的发展变换研究课题,从而,导致对一个学科、一个领域缺乏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难以形成独树一帜的门派、风格或产业等。 附、文化的路径 - 4 轴心时代: 人类文明的演化,由一定时间和空间对应一定文化和体制的文明体的演变构成。 埃及 - 巴比伦是人类远古文明的集大成,而后,经历波斯文明时期,形成了印度 - 希腊、波斯 - 华夏文明的发展路径,也就是第 1 轴心时代 – 宗教和哲学模式。 公元前后几百年,分别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以色列、希腊 - 罗马文化模式,在印度洋北岸和跨越喜马拉雅山形成了尼泊尔、襄阳 - 曲阜的文化模式。在中国的襄阳 - 曲阜区域,构成第 2 轴心时代周朝的楚国与中原文化演化 – 诸子百家与筹算、技艺模式。 经历中国 - 阿拉伯 - 查理曼欧洲的贸易和文化轴线发展,在北大西洋两岸,以色列的思维、德国的技术和法国的艺术等文化要素,构成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也就是第 3 轴心时代 – 哲学与数学、技术和艺术模式。 而后,在环太平洋诸国和日本 - 韩国、中国长江流域的东南区域、新加坡等的现代化发展,构成第 4 轴心时代 – 制造与媒体、金融与市场模式。 文化范式或模式发展,其中,第 2 到第 4 轴心时代,如,医学范式 - 分别为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系统医学,绘画风格 - 分别为写意绘画、写实绘画和抽象绘画等。 - (探索与思考)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明的崛起
热度 1 benlion 2014-7-6 17:00
蓝色的天空和蓝色的海洋 - 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的文化公因子。 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这是文化与科学范式和体制与管理模式的组织层级进化,包括,科学方法的研究范式和科学组织的管理模式。 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上的系统科学与哲学思潮,在 80 年代传入中国的滞后现象,并与 90 年代国际生物技术和软件方法的叠合,恰恰形成细胞自动化模型与细胞分子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整合,也就是细胞工厂和细胞计算机的分子和细胞仿生学,从而形成微电子学、算法语言与分子电路模块、遗传程序的设计原理与合成。 近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体制是在中国文化和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元朝,不仅,欧洲从阿拉伯得到东方印度 - 中国的知识和技术,而且,中国也得到西方希腊 - 罗马的知识和哲学。中国明朝,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的时期;然而,中国明未清初,却未能认识到欧洲在地理发现之后,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和社会体制等。 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停滞,现代科学和体制的滞后,不仅,没有掌握科学的文化精神和管理模式,而且,也未能发展和创新传统的文化和体制,也就是导致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层。 因而,文化和体制的现代化,必须认识文明发展的范式和模式进化 – 4 轴心时代,从而,能够潜心深入科学与技术的可持续研究,推进产业和经济走向创新型社会。 - (探索与思考)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经验、实验与系统医学
热度 1 benlion 2014-7-5 03:38
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几次创造力激发的时代。 人类科学史,无论远古起源,或是近代科学革命,几乎起点都是天文学和医学。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开始于艺术和符号、语言,而后,文学和宗教,再后是哲学、数学和技术,近现代才是工程和科学、媒体等。 医学的历史,可以划分为: 远古医学 - 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医学等; 经验医学 - 中国传统医学等; 实验医学(法国贝尔纳,1864年) - 19世纪,实验生理学(法国贝尔纳)- 生物医学模式等; 系统医学(中国曾邦哲,1992年)- 20世纪,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中国曾邦哲)-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等。 系统生物工程的发展: 1991年,系统科学、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中国曾邦哲)概念。 1994年,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中国曾邦哲)- 1996年美国一由大学、公司和投资商组成的团队要求洽谈,并于1998年启动项目和2002年发表论文,1996年英国剑桥、法国和欧盟等大学代表团来北京考察。 1999年,细胞通讯的分子电路概念和转基因与仿生学整合的细胞计算机概念,建立人工与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的biosystem network网站等。 2001年,美国MIT大学发表系统设计方法和基因工程的细胞计算机论文。 2003年,美国加州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成立,代谢工程的生物能源技术和生物炼制技术发展,挪威成立整合遗传学研究中心。 2005年,D.Endy论述合成生物学为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学研究。 2007年,瑞士建立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系。 2008年,中国成立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曾邦哲),美国成立系统医学研究所,美国举办整合与系统遗传学会议和NIH建立肿瘤的系统遗传学研究专项基金。 2012年,爱尔兰举办国际系统医学大会。 2013年,美国发表细胞计算机用于靶向治疗肿瘤细胞的论文等。 2014年,美国成立系统遗传学研究所和发表人工合成真核酵母染色体等。 附,一个经典的非加和性抗药细胞实验: CHO 细胞用化学诱变剂甲磺酸乙脂处理一次筛选到抗 10uM 和 20uM 洛伐他汀的细胞系,再用甲磺酸乙脂处理一次抗 10uM 洛伐他汀的突变细胞系筛选到高到可抗 70uM 洛伐他汀的细胞系( 1997 年 曾邦哲 )。 (待续和填充)
个人分类: pacific|3175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李约瑟到钱学森
热度 1 benlion 2014-7-4 05:29
在 8 世纪加洛林王朝查理曼时代到 11 世纪欧洲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立,开始了不同于罗马的欧洲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等都发生在查理曼的欧洲,从而不同于拜占庭的希腊 - 罗马文明,在研究李约瑟问题时,一个最大的关键就是近现代科学是诞生在查理曼的欧洲。 近现代中国,同样一个关键就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都是开始于华南到华东的东南区域,尤其石鼓、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的长江区域。中国,经历了对近现代西方科技和文化、体制的学习与理解,以及用于对古代科技和文化、体制的现代研究与理解。 李约瑟 - 15 卷《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出公元 1 世纪到 16 世纪中国大量发明创造;但是,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这里以巨著之史料论述中国古代做出科技的巨大贡献,同时,感慨按理应诞生近代科学的中国,为什么竟然没有诞生近现代科学。 然而,这个疑问,却在并没有阅读中国科技史之前,反而被中国学者误解成了古代中国的科技不发达,这同一现象也发生在现代绘画艺术历史和中国儒家等文化的观点。当西方学者以大量史料论述东方文化和艺术影响了现代西方绘画时,却在没有研究西方艺术历史和画家传记之前,中国学者几乎是本能反应的否定。 也就是说,曾几何时,对中国文化、历史不加以思索和研究,却主观给以全盘否定,而这导致了 2003 年 -2006 年我在英国图书馆的中西文化、艺术和科技等历史研究。 结果发现:不仅,中国文化、艺术,而且,科技、体制等深刻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东学西渐;然而,中国近现代化过程,却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化、科技与西方文化、科技的断层,而这个断层就是导致迟迟转换不到创新型社会的关键原因。 然而,传播型社会,不仅,仍属于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信息受众或接受型,而且,对于传统文化,也仍然是历史知识的受众或接受型,却不是传统文化模式的发展或创新,也不是西方现代文化和科技的推进与发展。 由于西方科技和文化、体制是动态的发展,对古代的诠释和对西方的认知都是随着相应变化;因而,必须以历史的规律或逻辑认识过去和面向未来,从而走向中西文化衔接与融合的创新与发展。也就是说,如何重新认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发展路径 - 人类迁徙、贸易和文化交流导致的模式和范式组织化的进化,将决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方向。 - (传播型到创新型) -
个人分类: pacific|24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医学:心理学与遗传学
benlion 2014-7-3 01:15
轴心时代,已经存在东西方贸易与交流,三星堆遗址、以色列失去的部落约瑟后裔和楚国文物等都是证据。欧洲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中国诸子百家和筹算、技艺乃至体制等,也影响了近现代文明的进程。 道(理学)-兵家、墨-农家与科学(sciences)和禅(心学)-名家、儒-法家与人文(humanities),中国4大书院与欧洲大学文化中心等,构成中古代中国文化与近现代欧洲文化的2大体系结构。 天文学和医学与数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实证科学诞生的基础。17世纪-19世纪,物理-化学、社会-语言学和生物-心理学的实证科学奠基,建立了科学组织和公司组织,形成了虚拟经济、制造工业和媒体产业等。 19世纪,实验医学范式建立,20世纪,系统医学范式提出,21世纪,进入了工程医学和机器理论的发展时期。人类心智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奠定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生物进化和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奠立了人工生命设计与构建的科学基础。 1972年翻阅中西医学和药物学著作,1984年李约瑟到厦门大学讲演等,影响了几十年来在国内外的系统医学和抽象艺术、系统与科学哲学、历史与文化哲学等探索与思考。 -(文明,文明)-
个人分类: 创新|2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创新,再创新
benlion 2014-7-2 18:57
- 人类文明的结构 人类出非洲、出埃及,向东方、向西方的迁徙,如,古代大洋洲和中美洲,近代地理发现等。 然而,人类的文化中心,自轴心时代已经形成:中东的宗教中心,犹太教与希腊哲学融合成基督教,佛教与华夏哲学融合成禅宗 * 。 从欧亚洲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中国 - 阿拉伯 - 查理曼欧洲轴线到北海区域 - 北美洲、海峡两岸 - 澳洲的文化发展,经历了近代实证科学和现代制造工业的建立。 而后,形成了中东 - 宗教中心、纽约 - 联合国总部的地球文明格局。 注 * :我从小受到的影响是外公的禅宗教导。 创新(innovation)是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家精神概念。 1983年-2013年30年的发现: 1983 年 -1993 年,系统与科学哲学 1993 年 -2003 年,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 BSSE ) 1)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词汇、概念和原理提出; 2)输卵管生物反应器词汇、概念和方法; 3)细胞连续突变与筛选方法; 4)转基因与仿生技术的细胞分子电路概念、原理和方法。 2003 年 -2013 年,文化与历史哲学 5)印度-希腊、犹太-华夏的文化关联; 6)轴心文化模式在中国,然后在欧洲的转换; 7)文化模式和科学范式的自组织进化。 2013 年 - ,生物系统技术与艺术( BSTA )等。 技术的方法发明和科学的知识创造 ( creation ) 是科学家精神,组织管理的变革和产品设计的创新 ( innovation ) 是企业家精神。
个人分类: 太平洋|2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医学:医德与医术
benlion 2014-7-1 00:08
犹太 - 华夏文化偏向于实践型史学、宗法和经验模式,印度 - 希腊文化偏向于思辨型神话、冥想与理论模式。 中国的诸子百家和筹算、技艺等,以实践和经验为特征,中国 - 阿拉伯(7世纪 -13 世纪) - 查理曼欧洲为轴线,从中国的农耕文化到欧洲的庄园文化,形成实践型与希腊 - 罗马文化的思辨型结合是导致实验科学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 欧洲医学开始于教会医院,中国医学体现为仁人之术和心身(psychosomatic)医学,系统医学的建立和发展,也将在医学伦理走向中西汇合。 医学( medicine )和工学( engineering )是实用技术,而理学( science )是基础知识,数学和技术构成理学的实证方法是近现代科学奠基,而医学和工学又成为了理学的应用。 实验医学是应用科学的医学,不同于古代传统的经验医学,系统医学在实验分子医学的基础上和传统医学的系统科学诠释与应用发展起来,也不同于以往的科学范式。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将突破疾病机理、药物分析与制药的方法和技术瓶颈,在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等国际进展上,已经又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 - (探索与思考)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人文与科学
benlion 2014-6-30 18:18
自从大学时代,一般尽量阅读中译本原著和科学史专著,这是基于一个规则 – 创造型社会是信息量增长的社会,传播型社会是知识接受的社会,构成一个资讯的传输模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继承与发展的几代文明 – 范式和模式的进化: 第 1 代文明:埃及 - 巴比伦时期的远古文明。 第 2 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秦汉朝、罗马时期的古典文明。 第 3 代文明:欧洲拜占庭、中国唐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古文明。 公元 5 世纪 -15 世纪,对应阿提拉时代和拜占庭时期,中国四大书院和商业古镇等标识古代文明的发达繁荣。 9 世纪东欧基辅罗斯建立,约 12 世纪欧洲大学建立和商业中心形成,从 13 世纪斐波那契、罗吉尔 · 培根和乔托等到 16 世纪韦达、弗朗西斯 · 培根和笛卡尔等,构成文艺复兴时期。 第 4 代文明:欧洲地理发现到当代的全球文明。 中国与欧洲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交流,如,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和中国,也应该接触到希腊和罗马文化,天文学、医学是科学的起点;但是,实证科学范式,没有在希腊(拜占庭),也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来。 在查理曼的欧洲, 17 世纪进入了公司组织和实证科学建立时期, 19 世纪进入了现代民主和工业文明时期, 17 世纪 -19 世纪的物理、社会和生物科学和实验医学 – 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奠基。 宗教改革后,欧洲文化的科学(理学)与工程、人文( humanities )与史学等体系形成,日本、韩国在明朝的东亚文化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工业文明, 2 战后进入英(澳洲、加拿大)美的文化模式发展时期。 中国的近现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而进入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国际化发展;然而,创造力尤其体现在哲学思维和技术发明的突破。 当代工业,过期专利产品的仿制,技术至少已晚 20 年,学问和科学研究,权威型模式,在 Science 和 Nature 等已经出专刊的时期,甚至晚数十年的领域;因而,这是传播型社会,却不是创新型社会。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学术的繁荣和辩论,呈现了创新型社会形成的趋势,系统医药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 * 新的科学范式提出,中国、日本得以率先发展,如,系统生物学,日本 H.Kitano 也早过美国 L.Hood 等。 医学的医德、医术,都走向了东、西方的交汇发展,也就是说理论上, 21 世纪应该是东亚再度成为文化创新和科技中心的时期。 附、生物科学与生物产业 20 世纪 90 年代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生物技术仪器与生物资源数据库中心,包括, DNA 、多肽合成与测序, PCR 与 mRNA 差异表达分析,细菌分类与氨基酸分析,同源检索与生物信息分析,电穿孔与转基因技术,质粒与载体构建等,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以及以中科院童第周实验室为基地发展转基因动物研究和筹备学会等。 之后,达安 PCR 、华大测序、复旦基因和博奥芯片等公司发展了起来,以及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资源库等;但是,基本不是仪器、软件和药物等制造产业,而是以中科院或大学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基因检测与分析生物技术和试剂盒产业。未来的生物技术将应该在生物炼制、生物制药等领域突破。 注 * :已经在国际上广泛使用和发展,包括,转基因与仿生技术的细胞分子电路、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等。 - (探索与思考)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 – 历史的脉络
benlion 2014-5-30 14:30
人类历史上,埃及 - 巴比伦文明、轴心时代古典文明和中古时期中国文明,无疑是人类文化和体制 - 文明体的进化,而后,发展到更高阶层的时期,也就是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 近现代欧洲文明,经历了几个阶段: 1) 文艺复兴,大学建立和艺术、工程、数学和哲学等发展,古登堡印刷技术,天文学和医学脱离宗教、君权社会模式形成,仍然属于中古时期的经验科学范式。 2) 宗教改革,地理发现和实验科学建立、公司组织发明等, 17 世纪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奠基等。 3) 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建立机器化、电气化工业等, 18 世纪教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奠基, 19 世纪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奠基。 4) 科学革命,世界大战和系统科学建立、联合国成立,现代哲学和艺术,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 21 世纪,进入生物系统的人工与工程科学研究,从人工智能到基因组智能的智能机器技术发展。我国应该尽快转型到现代社会的文化范式与管理模式。 附、文化轴线 宗教 – 以色列 - 波斯 - 印度 - 尼泊尔,地中海 - 大西洋的希腊 - 罗马 - 伦敦 - 纽约,印度洋 - 太平洋的襄阳 - 曲阜 - 香港 - 悉尼。 1640 年 -1840 年为欧洲实验科学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恰是牛顿( 1643 年 -1727 年)到道尔顿( 1766 年 -1844 年)的物理学和化学发展。 1840 年为进入环太平洋文明发展时期,恰是爱迪生( 1847 年 -1931 年)到乔布斯( 1955 年 -2011 年)的电子学和计算机发展。 - (总结)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范式与管理模式
benlion 2014-5-28 20:26
人类轴心时代,犹太宗教 - 印度、希腊、华夏哲学的理性文化奠基。 而后,中古时期中国的诸子百家哲学和筹算、技术和艺术模式,再后,近现代欧洲的基督教改革,到人文的哲学、艺术和科学(数学 - 技术)与工程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类社会,涉及 3 条道路 - 学问、政治、商业,政治是社会公共管理,参政议政和管理是各行业的公民政治权力;然而,学问和商业是社会基本职业,选择学问,或选择商业,经常是学子和学者的艰难抉择。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等实践型哲学相当应用社会学,筹算相当技术型计算学,墨家、农家、医家等相当工科、农科、医科等发明家或实践型、应用型经验科学家。 中国近现代,诞生了世界著名科学家、数学家等,也诞生了国际影响的画家等;但是,缺的是世界影响的哲学家和发明家。 因而, 2012 年 10 月开始,重新考察了科学的方法体系,以及文化的宗教与哲学、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并开始了工程医学和机器理论的探索。 - (总结) -
个人分类: 未来|2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来工业革命
热度 1 benlion 2014-5-26 16:2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名家对应,而儒、法、兵家和墨、农、医家为文、理,禅家源于印度(尼泊尔)佛家,一般 6 艺(含筹算)和纵横家(外交)、文学家、商家等构成古代中国文化。 从中东和地中海的神权社会到中国的君权社会是文明的进步,而再到欧洲的商权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这是人类理性和文化的发展。 欧洲研究中国文化、体制和技艺,一般通过传教士活动,而中国近现代化开启于洋务运动的派遣留学。科举制是考试选择施政纲领,选举制是投票选择施政纲领,结合而发展到现代社会体制。科学的知识体系化和科学活动的组织化,形成的是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知识和信息增长。机械设计、化学炼制和生物酿造等工程技术与商品贸易,以及建筑、交通和通讯(印刷)等技术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模型、方法和知识积累。 纺纱与织布、发电机与电动机、传感器与反应器等技术的偶合发展,构成循环促进机制,导致了动力机、计算机工业革命,也将导致未来机器人的工业革命。 也就是说,不仅,科学与技术、技术与工程信息链,而且,科学与管理、技术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等是构成文明进步发展的复杂机制。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pacific|2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西洋岩岸
热度 1 taodeng 2014-5-26 14:05
 大西洋岩岸 地层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量庞大的研究者和应用者以及大量具体实践,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领域变得日益重要。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已经开过3届,第四届也将于2014年在阿根廷召开。作为古生物学姊妹学科的地层学还没有自己的国际大会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于是,第一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于2013年7月3日至5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开启了地层学研究的一个新篇章。 会议决定在里斯本召开,是因为它并非是完全新创立的,而是由以前法国地层委员会主办的会议扩展而来,2010年在巴黎会议上决定此项改革,从此以后交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办,因此首届会议就在毗邻法国的葡萄牙举行。第一届国际地层大会的主题是“地层学的最前沿”,反映了在地层学领域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方法、在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社会的总体需求。主办方将里斯本描述为一个友好的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温和的气候,还是一个可以容易地靠步行来探访的理想城市,有着多种多样的吸引力,包括杰出的社会和文化体验,因此非常合适于成为会议的举办地。更重要的是葡萄牙有非常发育的地层,能够为会议参加者提供实际考察地层的机会。 中心广场旁的建筑 我于2013年7月2日达到里斯本,没有参加会前的考察。从机场到市内的红线地铁去年刚刚开通,这次正好给我们提供方便。地铁售票机上只有葡萄牙文,这让我不知道怎样操作了,只好找服务人员帮忙买了票。地铁车厢显得古朴,人很少,一点也不拥挤,从人山人海的北京过来,这样的反差尤为印象深刻。后来离开里斯本回国去机场时更加不可思议,因为离机场还有3站时,我所在的车厢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今年夏天似乎整个北半球的天气都非常炎热,葡萄牙也受到这一波热浪的袭击,气温甚至上升到40°C,连组委会的葡萄牙同行都一个劲地说抱歉。这样的夏天以前在西班牙体会过,是伊比利亚半岛的特点,但今年特别强烈。会议在古本凯恩会议和展览中心举行,离旅店只有一站的距离,但走在灼热的阳光下不禁让人感到眩晕。这是一座由土耳其人捐建的著名博物馆,古本凯恩曾经是土耳其的石油巨头,二战期间在葡萄牙避难,当他在1955年去世之后,其拥有的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藏品之一就全部捐赠给了葡萄牙。 古老街区 这届会议有3个主题下的22个专题组成的广泛的学术讨论方向,包括3场全体会议,每场都有一个1小时的大会报告。第一个主题是“原理和方法”,下设的专题包括方法、技术和新趋势,事件地层学,古近纪事件、进化和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与地质时间标尺中的天文校正,金钉子和层型,同位素年代学的进展,地层学、地质遗产和地质伦理学的教育,行星地层学,系统发育、古多样性和古地理学,古生代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第二个主题是“区域地层学”,这个方向的专题包括广义区域地层学,伊比利亚和地中海地区的区域地层学,罗迪尼亚和冈瓦纳大陆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泛大陆的聚合和裂解。第三个主题是“应用地层学”,地层学在生产实践,特别是矿业开发中的应用是举足轻重的,其专题包括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地形学,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学,古环境与对比,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地层学,第四纪及其正式划分,地层学中的脊椎动物化石(我就在这个专题做报告),地层学中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地层学中的微体化石,陆相中生代地层学,火山地层学,古海洋地层学等。 开幕式有国际地层委员会和主办方里斯本大学的负责人讲话,然后很快进入主题报告,当然,是关于金钉子的,国际地层委员会近二十年来主要就是倡导这个方面的工作。除了我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其他中国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几个单位,不算太多,主要还是欧洲人,因为这个会议是由原来的法国地层会议发展而来的。下午继续听报告,海相地层的报告比较多,少数陆相的,多听听也可以了解更广泛的地层学内容。 里斯本大学的男生合唱团 第二天仍然非常热,走在路上仿佛要被蒸发一样。白天有精彩纷呈的各个专题方向的报告,晚上则是会议的正式晚宴,在市中心的一家餐厅举行,所以各人自行前往。坐地铁很方便,现在已经熟悉了售票机的操作。里斯本的中心广场在特茹河边,由于接近入海口处,所以河面非常宽阔。广场四周都是古建筑,有轨电车在老街上驶过,很有味道。街道的布局是四四方方的,街面不宽,地上铺着白色和黑色的大理石石子。晚宴前有酒会,大学的男生合唱团穿着黑色的礼服,弹着古典的吉他,表演葡萄牙、西班牙和南美的曲目,特别是空灵动人的法多,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正餐开始,主要是鳕鱼,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量不小,填饱肚子还剩不少,只不过是一个大家聊天交流的机会。 古本凯恩博物馆的庭院 我的报告在第三天,提前一点到会场。这次会议组织得很好,特别是承办单位非常热情,每个会场都派了好几名志愿者提供服务,会议的形象设计尤其吸引人。不过,由于分会场安排得太多,结果每个会场的人就比较分散了。“地层学中的古脊椎动物”只录用了两个报告,一个是欧洲古近纪不飞鸟的地层分布,一个就是我讲的中国新近纪陆相地层划分对比框架。 悠闲的埃及雁 会间休息时可以去欣赏古本凯恩博物馆的展品,其中包括一些西方绘画史上的杰作,还有中东和伊斯兰艺术、中国瓷器、日本版画和古希腊金银币等。也到博物馆外走了一圈,有树林有湿地,树林中有鸣禽,湿地里有水鸟,在闹市中心可以见到大型的埃及雁,它们还追着人要吃的,真是很有意思。 不知不觉三天过得很快,会议就闭幕了。紧接着,会后安排了两天的野外考察,也是精心设计的路线,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葡萄牙的沉积地层。在早白垩世,卢西塔尼亚盆地位于西伊比利亚边缘,以丰富多彩的沉积物(硅质岩、碳酸岩)和环境(从开阔的远岸台地到河流系统和古土壤)为特征,记录了大西洋张开向北扩展的早期过程以及与海平面循环变化相联系的构造事件。里斯本附近沿大西洋海岸的悬崖完美地保存了卢西塔尼亚盆地的地层,使我们有可能在野外期间对瓦兰今期至阿尔布期之间的沉积序列进行地层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模式的观察学习。 邂逅阿瓜里弗渡槽 去野外考察都不用查天气预报,因为葡萄牙的这个季节每天都是晴朗无云。考察的第一天在卡斯凯什附近观察最典型的海洋沉积环境,为我们讲解的是图卢兹大学的退休教授,他很愿意跟大家多介绍一些内容,比如路过的古代引水渡槽和本菲卡足球队主场等。 白垩纪灰岩峭壁 卡斯凯什位于里斯本西边的海岸,靠近欧洲大陆最西点的罗卡角,是一个海滨度假胜地。一路风光迷人,虽然草是枯黄的,但有大片的青松,所以到处都郁郁葱葱,而房屋是白墙红瓦,分外明快夺目。到达海滨,是由白垩纪灰岩形成的峭壁,地层剖面非常好。讲解以层序地层学为主,海相化石,如珊瑚菊石等随处可见。海岸上生长着茂盛的耐旱型多肉植物,不少人在这个清新的环境中休闲锻炼,钓鱼、日光浴、游泳、冲浪、骑自行车、徒步,非常热闹。我们沿悬崖上的小路一直下到海边,大西洋卷起一阵阵滔天的巨浪,拍打在岩石上,蔚为壮观,气势磅礴,怪不得这里被描述成“地狱之门”。 珊瑚化石 菊石化石 看剖面告一段落,中午到卡斯凯什镇上,这里自几百年前路易一世的时代起就是皇家的消夏行宫,现在依然保持古典的风格。教堂外的堂佩德罗雕像傲然挺立,凝神注视着大海的方向。地灵自然人杰,据说在哥伦布之前十年,这里渔村的一个叫桑切斯的普通渔民就已驾船到达了美洲。古老街道上黑白相间的石子镶嵌的波浪图案看上去禁不住让人有些发晕,体会了在海上风雨飘摇的感觉。卡斯凯什的沙滩上人潮汹涌,街道上的游人也摩肩接踵。我们到一家预定好的餐厅,拥挤地坐在一起。我要了沙丁鱼,是这里最传统的食物,配上蒸土豆,感受一下渔村的风格。 地狱之门的海浪 下午沿着海岸由南向北往罗卡角方向继续考察白垩纪地层,岩石岸的间隔中有一段段的沙滩,每一处都是葡萄牙人玩海的好地方。我们看剖面,而沙滩上满是日光浴和海水浴的人群,大家各自做自己的事,互相完全不干扰。 卡斯凯什 第二天的上午仍然到西边海岸,我们接着昨天的层序观察白垩纪上部的地层。这一带的岩石表面变成黑色,可能是有丰富的紫贻贝附着的原因。途经的村子里都有带风车的磨坊,不过完全是做装饰之用,因为风车只有骨架,上面还挂满了陶壶,磨坊门口通常有一匹骡子的雕塑。每家的院落都收拾得整齐干净,而每个院落又有各自的特点。 波浪镶嵌的地面 然后,折返回来穿过里斯本市区,前往南海岸的艾斯比切尔角。途中在小镇上午餐,又是一家海鲜饭馆,有两种鱼,鮟鱇鱼煮米饭和金枪鱼红烧,也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埃斯比切尔角地区位于塞图巴尔半岛西南端的海滨城市塞辛布拉附近,摩尔人曾经越海而来统治过这里,但现在包括古代城堡在内的建筑都因为后来的改造已无任何原来的伊斯兰风格。塞辛布拉是优良的天然港口,其漫长的渔业历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曾经的防卫让国王都积极参与。 一串恐龙脚印 埃斯比切尔角不仅有一座现代的灯塔,更重要的是有圣母神殿和礼拜堂,带有两侧长长的朝圣者住所,历史悠久的石砌建筑在青白色瓷砖的装饰下呈现出安静典雅的氛围,可以想见信徒们的虔诚祈祷在山海之间得到尽情的升华。然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礼拜堂与古生物有关,白垩纪海相灰岩地层形成的悬崖上有大量恐龙足迹,宗教传说是驮圣母玛利亚的巨大的骡子留下的。现在这里已建成国家地质遗迹公园,我们对足迹化石进行了详细观察,葡萄牙的电视台也来跟拍纪录片。 悬崖上的礼拜堂 埃斯比切尔角的恐龙脚印属于葡萄牙保存最好的恐龙脚印中的一部分,包含两处完全不同的系列,一处属于侏罗纪,另一处属于白垩纪。令普通人非常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处脚印只相距不到500米,但时间却相差了3000万年。 侏罗纪的恐龙脚印在悬崖上平坦的灰色岩层表面看起来又大又清晰,其准确时代是距今1.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这里一共发现了近700个恐龙脚印,分布在在8个岩层面上,组成9条不同的路径,有的路径延续了40米长。估计最多有37条恐龙走过,大多数脚印属于重型的蜥脚类恐龙,被归入雷龙足迹和似雷龙足迹。这个地点的独特之处在于至少有7条幼年的蜥脚类恐龙共同向东南方向行走,成年恐龙随后走过,有一些短暂停顿的脚印,由此证明它们是具有社会性集群的恐龙。其中的一条行迹展现了不规则的步伐,指示这条恐龙可能因受伤而跛脚。另有10多个三趾型的兽脚类恐龙脚印,组成两条行迹。 描绘有恐龙脚印的瓷砖画 这处脚印在14世纪时就被当地渔民发现,他们认为是圣母玛利亚的神迹。传说圣母玛利亚带着襁褓中的耶稣,骑着一匹巨大的骡子上岸,沿几乎垂直的悬崖攀登上来,巨骡的脚印就保留在岩石上。这个传说使这里在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成为重要的朝圣地,在神迹终止处的悬崖边上建有一个小型礼拜堂。礼拜堂内一幅绘制于17世纪的漂亮蓝白瓷砖画重现了圣母上岸的场景,在其身后的岩石上留下一串清晰的巨大蹄印,因此这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的恐龙脚印遗迹。 白垩纪的恐龙行迹位于礼拜堂脚印的北面,更容易靠近观察,但不如侏罗纪足迹明显和神奇,其准确时代是距今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并且是在葡萄牙发现的唯一一处白垩纪恐龙脚印。有趣的是,其中一串行迹来自一条奔跑的兽脚类恐龙,据推算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公里。 野外考察的最后一处是非地质内容,参观了海滨小城塞辛布拉山顶的教堂和城堡,都是精美的石头建筑。在古堡顶上可以俯瞰山海交接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返回里斯本时经过横跨特茹河的425大桥,这是一座钢结构斜拉式悬索长桥,包括引桥有3222米,水上部分2277米。该桥建于1962年,原名萨拉扎尔大桥,后来为纪念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军政府建立民主政权而改名为“425大桥”。 坎普佩克诺斗牛场 开初的野外安排是3天,缩短后使我有了自由活动的一天,于是去感受一下里斯本的城市风情。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若望五世奢华的都城,邦巴尔侯爵随后规划建设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古典主义市区。这里的街道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两旁是整齐的石砌楼房,依然宏伟壮观。街道边的观光电梯载人们到高处,立刻呈现出一片庄重辉煌的红屋顶传奇,引得四周全是相机的快门声。这里连接各个街区的精致广场都有古典的氛围和环境,庄重的教堂也密布其中。卡莫修道院的废墟仍然充满了艺术感,令人震撼。远眺圣豪尔赫堡,山海城市的形象愈加深刻。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里斯本是白色的,至少是浅浅的米黄,尽管也有斗牛场的赭红。乘古老的有轨电车去贝伦塔方向,到耶罗米教团修道院广场下车,这座曼努埃尔风格的石灰岩殿堂花费了70年才建成。看一眼那些教堂内外的装饰,简直把岩石雕刻做到极致了,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再去欣赏精美的伦贝塔,它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石雕,而不是曾经的王室行宫和现在的总统住宅。特茹河边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成了葡萄牙人的骄傲,纪念给他们从世界各地带来无数财富的冒险家。不过,虽然葡萄牙人是航海好手,但说是地理“大发现”就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了。 俯瞰里斯本 最后坐地铁到邦巴尔侯爵广场,然后上山到森林公园,这里可以俯瞰城市与河口。而最大的震撼还是来自第二天在离开里斯本时飞机舷窗上的惊鸿一瞥,澄明通透的天空下,整洁的城市呈现出红白绿三色交织的图案,舒缓地大西洋岸边铺展开来。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5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来文明之路
benlion 2014-5-8 19:10
- 机器人的圣经 20 世纪,物理学革命,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程与人工科学、系统与计算机科学和微电子与纳米科学等诞生。 50-60 年代实验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60-70 年代理论生物学与数学生物学, 70-80 年代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 80-90 年代纳米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学等发展,为系统生物学的体系结构建立奠定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基础。 约 2012 年 7 月以来,进入机器人理论和工程医学的思考,以及系统化整理系统生物学学派和科学与生物工业的方法论探索。 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奠基了犹太教 - 佛教和希腊哲学、华夏儒学的文化基石,导致了往后 2 千年的文明发展,而后,人类进入机器人发明时代,机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如同,人类的机体构造和文化软件;因此,探索与思考机器人的设计原则与制造技术等,将在 21 世纪成为一个科学和技术、伦理和社会研究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另,系统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系统生理学是器官系统和 biosystem science engineering 是农业生态系统,重新定义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未和 21 世纪初。 - (系统生物学与机器理论)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史与文化史
热度 2 benlion 2014-5-6 00:31
以史为鉴是研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大学时代读到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以及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方法,受到深刻印象,分析单纯的基本概念和复合概念之间的逻辑推论等,往往是构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石。 数学、艺术、技术和哲学等,基本符合单纯概念的特征,也就是彼此不存在内涵和外延的覆盖;可是,宗教、科学和工程等概念是复合概念,宗教包含了文学、艺术和历史成分,科学包含了数学、技术和哲学成分,工程包含了技术、数学和艺术成分等。 在研究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往往还需要研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背景;因为,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以及组织管理和知识传播等,都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子系统,存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科学史和工业史的研究,常被忽视的 2 个关键是查理曼欧洲的农庄经济和日本江户时代的朱子学说等,显著不同于东罗马希腊,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文化背景。同时,常常被忽视的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史,尤其文化的双向传播等,如,日本的兰学和荷兰绘画的日本风格等。 古代中国科学属于经验科学概念,以实践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包括数学的运算、筹算为特征,以及天文测量和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和育种技术、食品酿造和炼药技术、纺织机械和印染技术、建筑加工和陶瓷技术等。 经历以色列、欧洲和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历史考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近现代实证科学是一个体系化的研究范式和组织化的管理模式,构成相互促进与调控的系统发展。 - (学术研究与企业管理) -
个人分类: 2014y|169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学与工业发展
benlion 2014-5-4 22:02
- 国际化进程 地理发现, 5 百年形成大西洋两岸和太平洋两岸的科学和工业发展。 欧洲英国、德国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基础上,美国从东部科学和商业中心向西海岸影视和电子工业中心发展,日本工业在美国科学和技术基础上发展。 中国科学和工业建立,自 19 世纪洋务运动以来,经历了: 1 )欧洲、美国和日本留学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等奠基时期; 2 )留学苏联的回国科学家和学者等发展时期和 3 )改革开放后留学欧洲、北美、澳洲和亚洲各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等回国时期的发展。 19 世纪 -20 世纪,欧洲文明从近代向现代转型,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环太平洋的俄国、北美和东亚等进入科学和工业发展时期。 中国文化历史,古代曲阜和九江区域构成文化发展轴心,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分别形成中原和楚文化等区域,成为近现代洞庭湖畔到渤海湾、长三角的文化底蕴。近代中国文化,开启于珠三角沿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渤海湾 - 长三角的西方文化传播。 东欧与西欧形成不同类型体制,不同于日本,中国经历了欧洲 - 美国模式到东欧模式,而后又美国模式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封闭和间断阶段;因而, 20 世纪 80 年代 -90 年代,形成一个与 60 年代 -70 年代的科学、技术和哲学同时传播到中国的现象,这是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观点形成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关村集中了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的国际最新期刊资讯和国际公司的仪器设备等,以及率先建立互联网、生物信息和文献检索等。 港澳回归和加入 WTO 之后,广州 - 香港、厦门 - 台北区域经济活跃而工业迅速发展,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长三角规模化吸引海外科学和管理学者回归。 但是, 2008 年 -2013 年横跨太平洋两岸来回飞行模式的比例相当大,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体制,或发展技术经济的社会环境有待于建立起来。 - (环太平洋文明 – 创新型城市特区, 2014 年)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的国际化与全球化
benlion 2014-5-1 19:06
地球文明,经历了埃及 - 巴比伦、轴心时代、中国文明、欧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明等几代文明发展,联合国成立象征地球人摆脱野蛮进入了文明人时代。 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哲学、艺术、数学、技术和语言等,宗教和科学、工程是复合概念,包括,宗教的文学和艺术表述,科学的数学和技术方法等。工程是设计概念,科学方法和艺术设计等,工业是产品制造或复制和媒体是信息拷贝的概念。科学范式、方法的可复制建立研究机构、规模化知识生产,则是科学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和开发仍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基础和应用科学、自然和工程科学等,技术是科学的构成要素。 人类轴心时代已经建立起理性宗教的体系,西方和东方走向不同的体制和技艺发展路径,如,以色列宗教与希腊神学的结合,以及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尼泊尔佛教与华夏的道 - 儒家形成的文化分立,以及私塾学校、科举体制和经验科学、工匠技艺与集市作坊等,而后,通过阿拉伯为桥梁,代数方程式和实验化学的发展,导致了欧洲的自然哲学与数学方法、技术发明的结合,从而诞生了实证科学范式。 希腊(拜占庭)和印度文明,从轴心时代延续至 16 世纪,而中东经历了波斯、希腊化与罗马、阿拉伯等时期, 15 世纪中国郑和七下西洋, 16 世纪中东和拜占庭为奥斯曼取代,导致哥伦布探索海上新航线。 人类出非洲,向东、西方迁徙,包括,沿印度洋北岸到东南亚和大洋洲、沿华北平原、北冷海峡到中美洲,以及北亚游牧民族(阿提拉)进入东北欧和西欧,地理发现,欧洲西向美洲和澳洲移民等。 中国传统是儒家 - 法家(出自儒家子夏学派)、道家 - 墨家(源自鲁班传统),这是演进和发展的思维模式。关于星体、生物演化和自组织化等思想根源,国内外学者都研究过来源于朱子学说的西传,而且,欧洲的系统和演化思想,开始于莱布尼兹和康德等哲学家。同时,日本学者论述,日本科学和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儒家的民间学术(强调的是学问形态)和中国明朝的科技和朱子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 从 17 世纪荷兰和英国创建公司组织,到美国爱迪生和贝尔创立工业实验室,以及法国和美国的时尚、影视产业等,经历近代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建立了科学管理和法治制度,形成了科技与产业的组织化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 1912 年提出创新( innovation )概念,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研究型与创新型概念、技术开发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概念不同,导致资本增殖的是产品。技术可以提供服务,产品是服务,技术可以转让,产品是知识产权,技术转化为产品制造才成为实体经济。 因而,必须全方位学习和考察西方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成就,包括,社会和管理科学,以及科学和工业精神、法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尤其现代实验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明创造精神和能力,以及风险投资商和企业家的开拓精神。 - (环太湖创新型特区, 2014 年) -
个人分类: 2014y|1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知识的局限
benlion 2014-4-23 03:29
人类知识或文化是认知、实践行为的信息和规范、模式,客观知识不依个体的主观意愿,能够表现为不同个体可重现的观察、体验和操作的信息,以及组织和管理行为的社会实践和方法等。宗教与科学,以知觉和现象为界面,构成向内与向外的精神体验与客体观测的知识或文化的认知方向。 科学是人的认知,也是人的科学,人认识和感知的现象的描述、观测和信息的组织化体系,对于科学共同体,不因个体而异;但是,对于人类或一般人的概念,认知是符号体系和数学的测量、技术的操作体系,人类的感官和知觉存在固有的局限。假如,存在外星人,那么,不同的生物构造,可能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但是,不同外星人对宇宙和生命的认知,都能够具有等同的真实和有效的操作。 人类的知识,不但,因对象、方法和范围不同而发展认知范式和行为模式,而且,也因理论公设、模型和测量的标准、对照等依据不同而推理和演算的建构体系不同。比如,测不准原理、人差方程和不完备定理等,物理学以吊垂摆动的等时、同质媒介波动的传播速度恒定等为测量标尺,历史学也一般以轴心时代为坐标系。 知识的概念和人的认知是流变和发展的过程;因而,不仅以一般定义和描述的概念,也以范例和历史过程为基点或参照系为理解或领悟,还不是以一个简单化和固定化的定义或描绘来框定。 附、图示世界文明 古代埃及 - 巴比伦区域,经历波斯、希腊化和罗马,以及阿拉伯、奥斯曼等时期。 轴心时代,人类文化模式奠基,经历中国文明、欧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明 – 北美和澳洲轴线、俄国和南美两翼的发展。 注: 欧洲–查理曼欧洲和西欧,希腊–到拜占庭时期,东亚–中国和日韩,波斯和阿拉伯–不同时期,俄国在拜占庭文化和蒙古汗国上建立。 - ( 21 世纪,环太平洋文明) -
个人分类: 2014y|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