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维京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维京人比哥伦布早到美洲,算啥?
热度 7 SLLee19 2016-4-8 01:10
昨天,美国 Nova 电视节目用两小时记录片,报导 University of Alabama 一位女教授 Sarah Parcak 探索维京人( Viking )到美洲早于哥伦布的证据。 Nova 是很好的科普节目,我几乎每个节目都看。 http://www.pbs.org/wgbh/nova/ancient/vikings-unearthed.html 耶鲁有一张 Vinland Map ,说是维京人到美洲后绘制的地图。地图的墨水含有 1920 年以后出现的成分,所以被认为是伪造。传说发现格陵兰的 Erik Thorvaldsson (950 – c. 1003) 是维京人(挪威),但是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他登上美洲大陆。 Sarah Parcak 用卫星摄影,加上红外线,分析地下的土层异样,作为考古手段,侦查一些古迹,比较亲自到处乱碰运气有效率。她做过很多有意义的项目,发现了埃及一个古迹,得了 2016 年 TED 一百万美元的奖。 TED 是技术 technology ,娱乐 entertainment ,设计 design 的简写,其实包括科学,工商业,艺术等各方面,每次一个 20 分钟的影视短片,主讲人介绍自己的专长,很有意义,在 Youtube 上免费观看,可惜国内无法看到。 https://www.ted.com/talks/sarah_parcak_archeology_from_space?language=en Parcak 带领的小考古队在加拿大 New Foundland 一处遗址,发现有夯土墙,炼铁的铁渣,认为是维京人的遗址。但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陶瓷,日用品等证据,找到唯一能碳 14 断代的植物种子,结果是 18 世纪的,不符合十世纪的预想。他们认为加拿大的原住民没有炼铁的技术,断定铁渣一定是维京人的遗物。历史学的朋友要反对孤证,这是机会。 哥伦布 “ 发现 ” 美洲是欧洲人第一个,但是,欧洲人是人类各民族里,最后一个发现美洲。哥伦布之前,美洲已经有黄种人,中国人,非洲人,穆斯林人,西亚人。 天上繁星千千万,每个文化都把自己肉眼能辨的星星编成星座图。欧洲的星座有 50 个以上,唯独中国从古到今是 28 星宿。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有几千个很大的石头圈,直径不一,有些达二十米以上。美国人称之为药圈 Medicine Wheel ,因为原住民在不同季节祭祀,跳舞,服用药物。美国人也知道它们是观测天文用的,但是只是从冬至夏至日出去理解。这些被称为的石头圈都是 28 轴,与苏州的石刻天文图一样,如何解释?几千个“药圈”,就不是几个人走到美洲了。 现在很多欧洲人希望能找到证据比哥伦布更早到美洲,是想找到比郑和更早的证据。维京人是其中一个例子。维京人比哥伦布早,但是没有引起整个世界注意新大陆。明代人测绘了《坤輿万国全图》这第一份世界地图以后,透露给西方,才引起欧洲人西进殖民。明代人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真正的先驱。 Shifting the goal post 还是无法证明比中国人更早。 假如中国人不是有去有回,是不能绘制地图留在中国的。利玛窦的确带来 Ortelius , Mercator 等 西方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可是到了南京,才发觉自己的地图是错误不堪的。利玛窦的序言说,他参考了中国的通志,改正了“旧译之谬,度数之失,增国名数百”。这段非常重要。谬失是指西方地图的谬失。假如中国从来没有世界地图,利玛窦说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有“旧译之谬”?旧译是指中文翻译到欧洲文字,不是欧翻中。“度数之失”是指经纬度错误,西方地图都是错误的,只有《坤輿万国全图》正确,利玛窦如何摹抄错误的西方地图,在中国更正?“增国名数百”是地图 1114 个地名的一半,是西方地图上没有的,利玛窦何来这些地名?这些都是简单的推理,就是儿子不能生母亲那么简单。“学问”,应该改成 “ 问学 ” 。有问题,就会学了。不会问问题,照本宣科,什么也学不来。 明史材料缺失,对明代大航海的功业实在太亏欠了。明代郑和只是其中一个文献记载比较详细的。所谓比较详细,也不到一页,其他随郑和出使,与郑和同等级的,连名字都没有,很多史料只见于野史。 明代重要的地图流到外国太多了。 1593 年的梁輈《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中国就没有版本,我在黄盛璋教授家看到,他是在英国影印的。黄教授是中科院的地理学教授,也通古文字学。这地图的右上角有加拿大,亚伯尔耕( Appalachian )字样。 1593 年,利玛窦还在韶州,没有到南京,中国印刷的地图上已经出现加拿大,中国知道加拿大当然更早。假如是利玛窦泄露的,为什么没有亚墨利加,却有亚伯尔耕?郑和时代中国人不知道亚墨利加这名字,但是知道亚伯尔耕。亚墨利加是利玛窦后来加上去的名字。 《坤輿万国全图》的美洲信息是永乐时的,欧洲人在利玛窦死后两百年才知道这些地理。地图的中国部分是永宣时代的,万历时代为什么还在世界地图上标示榆木川,这永乐北征去世的地名?明代永宣时代能绘制《坤輿万国全图》,保存在中国,一定能去能回。 很多朋友问:西方对我的理论有什么反应。我在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 of West Florida, 给历史系,考古学系,人类学系的教授做过报告,没有人能提出异议。报告会后他们招待晚宴,私下非常赞赏,但是公开不敢讲,太震撼了。有些还是怕惹事,美国保守的人不少,他们掌握基金的生杀权,教授的升迁权,别以为美国学界是那么平等,公正。 Midwest Epigraphic Society 选我当编辑(本来要选我当会长,我推辞了,不愿事务缠身),美洲郑和学会请我当会长。我在这两个会做过很多报告,因为他们懂美国史,完全信服,不然不会选我。中国学者研究郑和的,大概没有几位去唸美国史,美洲殖民史。 其实,为什么要看西方的反应,要西方赞同才敢作声?所有的证据,都是可以推理,互证的,地图是确确实实在眼前的,白纸黑字,欧洲人说根据他们的历史不能测绘这地图,地图全部是中文标注的,不是中国人测绘,还有谁?还要等谁来确认?最痛心难受的,不是对郑和与明史的亏欠,是中国人不敢挑战西方错误理论。看到皇帝的“新衣”,别人不讲,就不敢讲,对违反科学的现象,反科学的思维,不敢挑战,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的两本书,本来要找国内的出版社,但是没有适合的愿意“冒险”,后来在台湾出版,澳洲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各大学都上架了。我的英文论文在 academia.edu 可以下载。我正在写英文本,要比较通俗,但不失学术性。下面是我的书,论文和博客等参考: 李兆良:《坤輿万国全图解密 - 明代测绘世界》联经出版社, 2012. 李兆良:《宣德金牌启示录 - 明代开拓美洲》联经出版社, 2013. 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微信公众号 : 郑和环球事实史是 (任何人可以免费订阅) 微信群组: 郑和航海环球 - 科学治史 (需要关注入群) 1. 李兆良.郑和船队是否到过美洲.福建泉州:东方收藏杂志社, 2011 : 24-26 2. 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资料源自中国 – 明代环球测绘世界(上)》.南京:郑和研究, 2010 : 14-20 3. 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资料源自中国 – 明代环球测绘世界(下)》.南京:郑和研究, 2011:14-21 4. 李兆良.《中国发现澳洲 – 鹦哥地、厄蟆、火鸡的启示》.泉州:海交史研究, 2012 : 60-84 5. 第一届郑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英文论文:坤輿万国全图展示郑和环球测绘世界地图(马六甲, 2010 年讲演, 2012 年出版) Lee, Siu-Leung. Zheng He's voyages revealed by Matteo Ricci's world map. Chap. 15 in Zheng He and the Afro-Asian World, by Lin Sien Chia and Sally K. Church,edited by Lin Sien Chia and Sally K. Church, 307-335.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Zheng He Society, 2012. https://www.academia.edu/7875807/Zheng_Hes_Voyages_Revealed_by_Matteo_Riccis_World_Map (2012) 6. 翻转世界史的古地图,根据西方地图(托勒密 1482 ,瓦德斯穆勒 1507 ,墨卡托北极圈地图 1595 ,奥特里斯非洲地图 1584 ,坤輿万国全图 1602 ,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 1655 ),及洪武时代南京地图,证明地图学为明代中国发展,坤輿万国全图的原图为中国文献,非利玛窦带来中国。 Lee, Siu-Leung. “Maps that turn world history upside down”Journal of Midwest Epigraphic Society, Vol 26-29 (2015) 4-24. ------------- 姬扬老师 推荐《坤舆万国全图解密》 2016-3-25 黄安年老师 赞李兆良博主创新型博文 2014-11-21 这篇文章是答王毅翔 的文章引起的,请看他的原文和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49160do=blogid=968214 李兆良 2016.4.7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4403 次阅读|21 个评论
倭寇、维京人和索马里海盗
chni 2009-6-29 18:57
倭寇、维京人和索马里海盗 官方网站有消息说军事专家解读国庆阅兵十大看点 ( http://www.china.com.cn/v/military/china/2009-06/16/content_17954831.htm ) ,兴许是年龄大了一些的缘故,我忽然没来由地想到了甲午之耻。耻辱和雪耻一样也是一种民族基因,会深深地烙在族人的骨子里并遗传下去。正如昨天,在中国,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妇孺皆知。正如昨天,在欧洲,北欧海盗久负盛名。然而今天,亚丁湾,索马里海盗更是雷人。 据记载,倭寇一般是指 13 世纪至 16 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几乎扫荡了整个东北亚海滨的海上入侵者。他们曾经被归到海盗之类蛇鼠一窝,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往往并不是海上航行的船只,更多的时候是陆上的城市。倭寇势力最强盛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中国等国家的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他们最初都来自日本(旧称倭),所以这一窝子被统称为倭寇。 据记载,维京人即 VIKING ,在欧洲语系中,这个名字往往是北欧海盗的同义词,指的是从公元 8 世纪到 11 世纪活跃于海上的北欧人群,他们搅动了整个欧洲,所以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欧洲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词的词源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语言, vik 意思是海湾, ing 意思是从来,维京就是两个词根加起来,意思是指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所以 vikingr 意思是说在海洋里从事杀人越贷职业的人,就是水贼或海盗。 vikingr 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在冰岛的土语中意味着海上冒险。 据网络报道,索马里海盗是指那里的几股海上势力。 9.11 事件发生后,美国为在全球进行反恐活动,怀疑当时的索马里政府为国际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护,想方设法阻止教派武装组织控制索马里政权。 2006 年 10 月,美国政府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入侵索马里,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帮助下,在索马里组建了由美国支持的索马里过渡政府。但是,由于该政府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控制全国局势,仅能控制首都摩加迪沙,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就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形成武装割据,出现了几十支武装力量。一些海盗组织甚至得到了与临时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军阀的支持,使得他们能成为乱世枭雄。使索马里 2880 公里的海岸线成为海盗们的劫持生财的好去处。 由于三者在本质上都是海盗,因此总有些共同之处。 三者都是海盗,都很可恶。但三者也有共同之处,就是太难消灭了。其中令我感触很多的是:海盗太难打了。倭寇来了,在那个时代,打了三、四百年。维京人来了,欧洲也打了三、四百年,最后回天乏力。 三者都是海盗,都很顽固,海盗在相对意义上讲,也是侠。他们抢了别人东西,却会拿回去大量奉献给他的本国民众,所以他们有群众基础,甚至受到人民的拥护。 他们铤而走险,这样做虽然每次会感觉不好。但通过实施海盗行为,他们得了高额回报。在他们看来,犯了险也值得。 三者都是海盗,在茫茫大海之上安营扎寨 ,他们不畏强权,何去何从都无定数。由于他们与政府军和联合国军周旋,来去自由,适合打游击战,很难把他们消灭掉。 三者都是海盗,都要打持久战。中国人抗倭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时光,欧洲的,抗击维京人也经历了三、四百年。 当前各媒体都有关于报道索马里情况,令人特别担忧的:索马里海盗是不是也呈现出倭寇和北欧海盗那样的规律?索马里海盗咋就越来越多了呢? 博客写到这里,忽然看到网上有消息说南海不安宁、有消息说朝鲜半岛可能引发东海、黄海不安宁,我心尤其不安宁了:海盗乎?海盗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