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设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应急领域对古老的技术和设备有需求
热度 7 cutefay 2011-12-27 22:49
今天看了《多啦A梦》的一集——《银河观光旅行》,看到有个情节深受启发,这是我以前没有思考过的。这个情节是:由于未来世界任意门的发明,人们可以瞬间前往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这使以前人们要在银河系各星球之间来往需要乘坐的银河蒸汽火车马上就要被淘汰,太空中的有轨电车只剩下供乘客观赏银河系风光的豪华观光列车。大雄一行乘坐了不久就要被淘汰了的银河蒸汽火车行驶在宇宙中,遇到了超新星爆发,强烈的电磁波干扰使任意门无法使用,而豪华观光列车因为受到超新星爆发带来的陨石的袭击而无法移动,大雄所乘坐的银河蒸汽火车就派上用场,挽救了被困人员的生命。而因为轨道被陨石挡住了去路,大雄运用了蒸汽列车上自带的古老的对付陨石的枪把陨石给破碎,最后使得列车成功脱险,而这种枪只有在蒸汽列车上才有,那些先进的列车上已经不再有这样的装置。 虽然动画片编的天马行空的,但是却很有教育意义。人们不断地追求新技术新设备,以前所用的老技术和设备逐渐被淘汰,然而这些老技术和设备并不是真的没有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状态,往往是越原始的技术和设备越能够派得上用场。技术越是发达,人们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就越高,社会的脆弱性和风险就会越大。下面举一些例子: 1、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试想,如果某个地区连续停电几天,那么这个地区绝大多数行业都会趋于瘫痪。医院无法做手术,工业生产无法进行,在办公室里坐班的白领无法用电脑,往往也就无法工作,电梯无法运行,以至于高层建筑人们上下楼困难。就连现在商家也对电有很大的依赖性,很多超市如果没有电,那么收费和记账都比较困难。然而,一旦发生巨灾,电网很容易被破坏。因此,即使现在乘坐电梯上下楼比较方便,完全可以代替走楼梯,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电梯便无法运行,传统的楼梯成为人们赖以救命的手段。即使现在电脑和网络信息很发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法运用电脑,那么纸板的书籍和资料就十分重要了;并且一旦电脑里的信息丢失,那会产生更多的麻烦,尽管现在有了云计算技术,可以异地存储和处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料的安全性,但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保险策略。现在工业生产中很多阀门都具有自动功能,不需要人手动操作拧好久,只需要轻轻按一下开关就可以实现以前需要人工拧好久的动作。但一旦发生事故停电,那么只能依赖人们手工拧动来操作,因此,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也要保留。在2010年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的应急救援中,有一个重要的阀门因电力设施损坏无法关闭,然而一旦无法关闭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是现场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手动操作,花了很长时间关闭了阀门。 在2003年美加大停电事件中,“在停电范围高达80%的纽约市,从地铁到航空的交通系统陷入全面瘫痪。大量乘客滞留在机场和漆黑的地铁隧道里,公共汽车停止了运营,公路也被车流堵塞。由于办公楼内电梯停运、空调没法运行,许多上班族和商场内的顾客被迫拥上曼哈顿区的各条大街,头顶33摄氏度的高温步行回家。此外,由于移动电话网络服务中断,大量正下班的雇员不得不在公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就为了给家里人报一声平安。而便利店中电池和蜡烛等应急用品已被抢购一空。总的来说,纽约市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都已被打乱”。 2、我们现在用的通讯手段多是光缆或微波的方式,而巨灾很容易将这两种通讯手段摧毁,这个时候,以前我们在战争片中看到的短波通讯方式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短波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主要依短波。 3、再举个更古老一点的例子,现在社会生火可以使用打火机、打火灶、火柴等,而一旦一个人身上没有这些东西,想在野外生火,那钻木取火的技术就可以利用上了。 巨灾可以摧毁技术依赖性强的社会系统,使人们无法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而巨灾又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人类还是要保留古老的一些技术。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390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禁止gnome自动打开挂载的设备
huozhenhua 2011-12-14 16:42
gconf-editor /apps/nautilus/preferences/media_automount_open
个人分类: Linux使用|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个牢骚,申请博士后,感慨职位太少,给钱的不多
zxc508 2011-10-4 20:16
工作二年来,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瓶颈,特别是实验室现在朝着纳米器件方向发展。给我们实验室打个广告,我们实验室现在拥有从样品制备,到结构表征,再到性能测试的充为完备的仪器。制备设备有高温炉(2000度),微波炉,微波水热炉,管式炉。表征和性能设备有:TEM(JEOL 2100F), SEM(S-4800), AFM(vecco multimold 5), PL光谱,场发射测装置, HE-Ga 325nm的激光,半导体参数系统,及即将采购的四探针和拉曼。 随着设备的完善和工作的初步展开,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不足,得走出去学习一下。特别是加强在器件方面的学习。因此有了想出去学习的想法。 感兴趣的方向为:基于纳米线器件的研究。期待加入能开展此方向的实验室,共同学习。也期待国内的研究组能来我们实验室参观,共同合作。 今天一口气,又投了5份简历,继续努力。 附文章续表:
3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为往事(十八)--C&C08 STP:华为抢占制高点
sunapple 2011-10-2 15:20
    在中国电信网中,最初使用的是一号信令。一号信令是随路信令,就是电话接续的信令和话路是在一起传输的。这样的信令接续速度慢,传输的信息少,不利于电话新业务的发展。后来发展了七号信令,就是现在电话网和移动网都在使用的信令。七号信令是共路信令,就是在电话网之外再建立一个专门的信令网,用来传输接续所需的所有信令。信令网就相当于整个电信网的指挥部,控制中心。一条信令网的链路出现故障,会影响成千上万个电话用户。信令网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交换网,它的核心设备就是STP(信令转发点)。 华为那时候的设备主要安装在电信网的末端:C4,C5端局。如果能有STP设备进入电信网,将可以一下子进入电信网的高端,其战略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尽管公司也知道花很大力气来开发STP,可能卖不出去几台(李一男觉得最多能卖十台),但还是决定立项开发STP.当时国内网络中使用的STP设备主要是北电和上海贝尔的。     在讨论方案的时候,觉得技术上最难的是内部高速总线问题。李一男在设计万门机方案的时候就是因为解决不了高速总线问题而采用了光接口的方案。现在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得知邮电部数据通信研究所有一个开发分组交换机的项目组实现了Intel Multibus II总线。我陪李一男去看了他们的开发样机。李一男拔出他们的电路板一看,马上说:“他们的电路板设计比我们高一个档次”。对那个项目组的开发人员的开发水平也是赞不绝口。     对于好的人才,华为当然是不会放过的。接下来,我们和那个项目组的几个骨干进行了几次接触,也请他们到公司来参观,目的是想把他们挖过来。他们几个人年纪跟我差不多,一直呆在稳定的国营企业,对跳到华为这样年轻人居多的不稳定的企业还心有疑虑。尽管公司给他们提出的待遇比他们现有的待遇高达10倍,他们还是不能下决心到华为来。最后,退一步,请他们做技术顾问,每个月领取不菲的顾问费指导我们开发Intel Multibus II高速总线。     我带着开发STP的任务来到北京研究所,开始招兵卖马,组建开发项目组。硬件经理是苏立清,软件经理是李贺军,网管经理是岐爱筠,测试经理是陈旻。苏立清后来接替我任北研所的所长,现在是华赛的CTO。在数据所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很快解决了高速总线的问题。硬件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软件的问题了。     华为对七号信令的研究开发开始得很早,在2千门开局结束后,杨汉超就出来搞七号信令。这时从浙大来了一个博士郑树生,他和杨汉超俩人开始了华为七号信令的研究。后来王良文,唐东风,任茂林,陈青,林莉等人加入这个项目组,专门研究七号信令。在开发STP时,专门从七号信令项目组中调来任茂林和陈青来开发软件,所以我们对七号信令并不陌生。但谁都没看到过STP长什么模样。我们就通过北京办事处联系北京电信局,到他们的机房中去看北电的STP,并搞到了北电设备的全套资料,包括内部结构,功能描述,网管命令等。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到一年的时间,STP样机就开发出来了。接下来就考虑怎么能把它卖出去。市场部建立了一个STP行销部,负责在全国寻找STP开局的地方。行销部由从杭州办回来的王茂川负责,下面有刘建文。但王茂川生病请假,所以实际上只有刘建文一个人负责。我和王良文负责写STP的宣传资料。当时北电的STP是以分组交换机来实现的,为了表示我们的优势,我们声称是采用“帧中继”实现的,因为当时帧中继更时髦。     STP的市场推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很多办事处主任都不愿意销售STP。他们觉得,即使花很大力气去卖STP成功了,一个省也只不过能卖几台。万一STP开局出问题,会影响整个办事处的销售。     那时候我非常着急,因为这是北京研究所第一个可以为公司做贡献的产品。如果成功了,对北京研究所后面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如果失败了,对大家的士气和信心都会有打击。所以,那段时间我和刘建文跑了很多办事处去推STP。最后选了两个地方:宁夏和海南。宁夏银川办事处的主任是高峻,海南办事处主任是杨明慧。他们对STP的销售非常热心。     银川最终成为STP第一个开局的地方。这个局是通过做电信总局高层领导的工作获得的。时任市场部总裁的杨汉超对STP也非常关注。他带着我们多次向电信总局的领导进行汇报,希望总局领导支持民族产业,打破国外在STP产品上的垄断。由于华为STP是国内厂家中唯一开发的产品,所以得到了总局领导的支持。总局发文并拨款支持华为的STP在银川开第一个试验局。     银川第一炮打响。海南的STP合同也拿下了。在海南的竞争对手是上海贝尔。我在海南呆了两个星期。每天和杨明慧一起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一个个地拜访评标组的人员。在评标会上,上海贝尔来了一位博士,他显然不把华为放在眼里。当评标人员问他上海贝尔的STP和华为相比有什么优势时,他说:“华为的设备和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我相信他根本就没分析过华为的设备。但是我们对上海贝尔的设备却分析得很透。在答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上海贝尔设备中的弱点放大地传送给评标组的人员。这样在技术上我们就占了上风。评标组人员唯一担心的就是我们的设备没在网络上使用过。在银川召开由电信总局主持的STP验收会时,杨明慧陪着海南评标组的领导到了银川。回去后,就签下了购买合同。     STP真正的突破是在移动网中。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中分出来后,准备建设自己的一个信令网,准备选购一批STP设备。参加竞争的厂家有华为,西门子,北电,上海贝尔等。华为非常重视这个项目,专门成立了公司级的重大项目组,杨汉超亲自抓这个项目组。当时大家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因为华为那时和中国移动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唯一能打的是民族产业牌。竞争非常激烈,评标会开了好几轮。中间,任总带我去见过邮电部的副部长,电信总局的几位局长,向他们递交了华为这一个国内唯一开发出来的STP的资料。第一轮的时候,听说我们出局了。第二轮的时候,又听说我们中标了。到了第三轮,最后结果出来了,华为和西门子各中一半。华为的价格只是对方的一半。尽管如此,这也是华为当时最大的一单合同。     STP在移动网信令网的中标的意义非常重大。华为进入了电信网的制高点同时进入了中国移动的市场。从此STP在各省的选型中所向披靡,占据了中国信令网的半壁江山。原来估计要亏损的STP产品也华为挣了一大笔。STP的成功也为北京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他们成为以后北京研究所发展的骨干力量。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铁追尾致200余人受伤 视频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27 21:16
9月27日下午,因设备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发生两车追尾事故。目前,事故伤员总数上升到260人。 http://news.163.com/11/0927/17/7EVMO0I40001124J.html 东方网9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2点45左右,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列车追尾事故。记者从10号线老西门站了解到,目前10号线每个列车门口都有民警把守,列车检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追尾列车前车头车窗破裂,3处严重变形,车厢和车厢的连接点处。车厢里狼籍一片,到处都是乘客物品,目前没有人员死亡报告。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9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武广高铁最安全,不怕雷击?
热度 7 chrujun 2011-9-18 10:24
最近听同事讲,武广高铁最安全,可以坐。原因是武广高铁的设备基本上是全套引进,可靠性高。而后来开通的高铁出现问题,与国产设备有关。值得补充的是,武广高铁是我国最先开通的长距离高速铁路,根据我国引进高铁技术的实际情况,同事的说法可信度很高。 据铁路上的一位火车司机也介绍,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相比确实有差距,存在一些问题,还不成熟。 武广高铁经过的路段也属于雷电多发区,却没有出现因雷击而大规模停车的报道。是不是因为采用的是进口设备,不怕雷击? 国产高铁设备究竟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有没有开展防雷击试验? 这是非常值得关心的问题。 从技术开发角度讲,中国在引进吸收之后推出类似设备,在早期肯定存在缺陷。因为你不可能把外国人积累数十年的技术一下子消化。并且,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外方也会留一手。中国人要把这些东西吃透,也需要时间。此外,自主研发的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才能验证其可靠性,才能够暴露出技术缺陷。 要求国产设备不出问题是不现实的,但不能掩盖问题,这样会付出惨重代价。 重要的是找到国产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国产设备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真正拥有高铁技术。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597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liyq 2011-9-9 13:46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8412334162018480.shtm 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8月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此前研发的“超材料”制造出一台新的非线性设备,使他们“操纵”光子变得像用电子设备操纵流动的电子一样随心所欲,光子元件取代通讯领域的电子元件又向前迈进一步。 当光穿过一个物体时,即使光可能会被反射、折射或强度有所减弱,但透出来的仍是同样的光线,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线性。然而,某些“非线性”材料会背离这个经验法则,光子和这种非线性的材料相互作用会让光子的频率增加一倍,波长减少一半。新光线名为第二谐波,这个非线性的过程则为二次谐波(也被称为倍频)。 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研究生阿勒克·罗斯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第二谐波的行进方向由所用的非线性材料严格限定。之前研制出的一些非线性设备以及天然非线性材料都很难控制第二谐波的方向。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由包裹在玻璃纤维内的金属和线缆组成的“超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构建出了能引导第二谐波行进方向的非线性设备。 新设备大小为6英尺×8英尺,高约1英尺,由在电路板上使用的纤维玻璃材料一块一块并行排列而成。每块纤维玻璃使用铜环进行蚀刻,每个铜环有一个细小的裂缝,一个二极管横跨其上,当光通过铜环时,会激活二极管,导致铜环失去对称性,从而使整个设备具有非线性。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设备能让入射光的频率加倍,同时也能让入射波朝他们想要的方向反射。 光学设备能更快更有效地传输信息,比如,用光纤取代电线就让通讯产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因此,科学家们希望能用光子元件取代电子元件。“毫无疑问,通讯领域未来的弄潮儿将是光子设备,能用电子设备控制电流的方式来控制光子对此非常重要。非线性超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光的掌控能力,这一点在全光通讯中非常重要。”罗斯说。早在2006年,杜克大学团队就首次证明,这种超材料能让光线绕过物体,使物体隐形。2009年,他们又证明,该超材料能像下一代透镜一样工作。 此项研究由美国空军科研部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学评论快报》上。(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物理学评论快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2549
个人分类: 光学前沿|1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员工发布公开信反驳安监总局指责
ssglwu 2011-8-30 09:03
吴国林 评:我一直关注动车追尾事故。从这一事件来看,信息的准确性与设备的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而设备的可靠性,需要时间检验。因此,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加强技术哲学的研究,并在其中加强信息哲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下述转载的文章,我不能保证真实性,其真实性要由国家有关方面来作出。 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员工发布公开信反驳安监总局指责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wzdongchetuogui/content-3/detail_2011_08/29/8771051_0.shtml 核心提示: 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全体员工 26 日晚对外发布公开信,反驳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关于“ 7.23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讲话,称其讲话“与事实不符、混淆职责、有失公正”。 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全体员工 8 月 26 日晚对外发布公开信,反驳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关于“ 7.23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讲话,称其讲话“与事实不符、混淆职责、有失公正”。该信通过铁路办公网发给了全路的所有电务段所有邮箱。信中还提到,“ 7.23 ”事故当天值班的两位职工到目前为止仍然被扣留。 8 月 23 日 , 黄毅在接受《中 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从发生故障到列车追尾,责任部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违规操作。并且,当时上海铁路局全路调控图也没发现故障信号,屏幕没有显示故障。这说明信号系统当时有问题,没有正常显示。但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及时汇报,未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 据财经网 ) 以下为杭州电务段温州车间全体职工公开信全文: “ 7.23 ”事故发生在我们车间管内,我们每个人都为遇难逝者感到悲痛,为高铁发展的挫折而痛心。当天值班的两位职工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公安非法扣留,大家心里都特别地沉重。但为了能查清事故真相,避免惨剧再次发生,我们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务院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希望能为扭转铁路安全生产的不利局面尽到自己的责任。 然而, 8 月 25 日晚,在网上看到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的讲话:“从发生故障到列车追尾,责任部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违规操作。并且,当时上海铁路局全路调控图也没发现故障信号,屏幕没有显示故障。这说明信号系统当时有问题,没有正常显示。但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及时汇报,未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我们感到国家安监总局发言人的讲话与事实不符、混淆职责、有失公正: 1 、“未进行故障处理”与事实不符。当时电务值班人员正根据车务登记的 2 个轨道电路区段故障进行故障处理,怎么能说我们值班人员没进行故障处理呢。 2 、“未按规定进行及时汇报”是职责混淆。车站值班员应该注意列车在车站到发及区间内的运行情况,正确、及时地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防止列车运行事故,发现设备故障后在运统 -46 上登记,向行车调度汇报,并通知电务、工务等相关部门处理。电务值班人员应当在接车站的故障通知后,按照故障处理流程尽快修复设备。事实上当天车站值班员已经发现了 CTC 设备故障,并向行车调度作了汇报,只是未在运统 -46 上登记并通知电务值班人员。请问“未按规定进行及时汇报”是指电务值班人员未向哪个部门及时汇报? 3 、“当时上海铁路局全路调控图也没发现故障信号,屏幕没有显示故障。”有失公正。 CTC 设备由在行车调度所的中心设备和在各个车站的分机共同组成,当天的情况是车站和调度所的监控屏幕上都出现了 D3115 次丢车的显示,但该系统没有丢车报警功能,车站值班员已经发现了丢车情况,并向行车调度作了汇报。 大家对国务院调查组的公平、公正性都抱有很大期望,感觉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结果。但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的讲话一下子把我们都打入了冰窟窿里——凉透了!我们不知道他的发言是个人看法,还是在代表安监总局发布调查进程? 正常的处理故障被说成“未按有关规定及时汇报,未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两位当事人至今仍被公安非法扣押,而且按照黄毅的说法,还很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对此,我们深感不安,甚至是恐惧。大家都害怕值班,害怕处理故障,大家都对铁路信号工作失去了信心,深怕一不小心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所有电务职工的悲哀,也是“公道”的悲哀,更是社会法制的悲哀… 我们希望国务院调查组能公平、公正地调查“ 7.23 ”事故,希望他们能听到我们的心声。我们的心声是微小的,也许没有多少人能听见。看到这篇文章的电务职工们,请你们支持我们;有公平正义感的兄弟姐妹们,请你们支持我们!请转发此文,谢谢! 杭州电务段温州车间全体职工
个人分类: 杂记|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贝叶斯网络
热度 1 kerong1996 2011-6-4 14:53
1. 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概率网络,它是基于概率推理的图形化网络,而贝叶斯公式则是这个概率网络的基础。贝叶斯网络是基于概率推理的数学模型,所谓概率推理就是通过一些变量的信息来获取其他的概率信息的过程,基于概率推理的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是为了解决不定性和不完整性问题而提出的,它对于解决复杂设备不确定性和关联性引起的故障有很的优势,在多个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 2. 贝叶斯网络又称信度网络,是Bayes方法的扩展,目前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最有效的理论模型之一。从1988年由Pearl提出后,已知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一个贝叶斯网络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由代表变量节点及连接这些节点有向边构成。节点代表随机变量,节点间的有向边代表了节点间的互相关系(由父节点指向其后代节点),用条件概率进行表达关系强度,没有父节点的用先验概率进行信息表达。节点变量可以是任何问题的抽象,如:测试值,观测现象,意见征询等。适用于表达和分析不确定性和概率性的事件,应用于有条件地依赖多种控制因素的决策,可以从不完全。不精确或不确定的知识或信息中做出推理。 3. 贝叶斯网络建造 贝叶斯网络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知识工程师和领域专家的参与。在实际中可能是反复交叉进行而不断完善的。面向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的贝叶斯网络的建造所需要的信息来自多种渠道,如设备手册,生产过程,测试过程,维修资料以及专家经验等。首先将设备故障分为各个相互独立且完全包含的类别(各故障类别至少应该具有可以区分的界限),然后对各个故障类别分别建造贝叶斯网络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模型只在发生故障时启动,因此无需对设备正常状态建模。通常设备故障由一个或几个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又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更低层次的原因造成。建立起网络的节点关系后,还需要进行概率估计。具体方法是假设在某故障原因出现的情况下,估计该故障原因的各个节点的条件概率,这种局部化概率估计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贝叶斯网络具有如下特性: 1。贝叶斯网络本身是一种不定性因果关联模型。贝叶斯网络与其他决策模型不同,它本身 是将多元知识图解可视化的一种概率知识表达与推理模型,更为贴切地蕴含了网络节点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条件相关关系。 2。贝叶斯网络具有强大的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贝叶斯网络用条件概率表达各个信息要 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能在有限的,不完整的,不确定的信息条件下进行学习和推理。 3。贝叶斯网络能有效地进行多源信息表达与融合。贝叶斯网络可将故障诊断与维修决策 相关的各种信息纳入网络结构中,按节点的方式统一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按信息的相关 关系进行融合。 目前对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研究中提出了多种近似推理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仿真方法和基于搜索的方法。在故障诊断领域里就我们水电仿真而言,往往故障概率很小,所以一般采用搜索推理算法较适合。就一个实例而言,首先要分析使用那种算法模型: a.)如果该实例节点信度网络是简单的有向图结构,它的节点数目少的情况下,采用贝叶斯网络的精确推理,它包含多树传播算法,团树传播算法,图约减算法,针对实例事件进行选择恰当的算法; b.)如果是该实例所画出节点图形结构复杂且节点数目多,我们可采用近似推理算法去研究,具体实施起来最好能把复杂庞大的网络进行化简,然后在与精确推理相结合来考虑。
1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科研装备之思考(四):谁来主导设备的引进效果不一样
热度 3 xluan 2011-6-3 09:33
过去的一些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的科研设备(这里指100万以上的)。在设备引进的过程中,谁来主导设备的引进,最终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当下流行的说法有三。 1、花自己的钱,给自己买设备。 这个说法一般是指科研人员本身,使用自己的项目经费,引进自己的科研所急需的设备,自己来使用。这种引进方式大都有比较详尽的调研过程,并和设备制造公司直接接触,引进后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的效果都比较好。整个过程精打细算。 2、花自己的钱,为别人买设备。 这个说法一般是指设备管理部门,使用自己所能支配的设备专项经费为下属的科研人员购买设备。这种引进方式可能存在主导设备引进的人员对设备调研不够详细,并完全依赖代理商的做法,少数情况下导致引进的设备价高、质差,不好使用,或者不能使用。 3、花别人的钱,为别人买设备。 这个说法一般是指主导设备引进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引进的设备也是给别人用。这应该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极端情况下糟糕到,引进同样性能的设备要多花500万RMB。
2666 次阅读|3 个评论
all-China-made,学术论文中的国产化实验
slowlight 2011-4-11 13:04
前两天收到一篇稿件,内容是实现了全国产化的某种装置,并达到了一定的指标。先不说是不是真的全国产化,即使是真的国产化装置,是否值得在学术期刊,特别是英文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提到国产化装置,一般是国外已有,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内不能生产,只能进口。当前在很多行业中,像计算机、先进制造等,很多关键设备都是进口的。为了某种目的,进行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非常重要。 但学术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与技术产品开发又有很大的区别。学术研究不分国界,不论是哪国人第一个发明的,后面的人做得再好,也是没有发表价值的(改进升级等除外,本处特指同一研究发现)。这就是学术研究中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不然,美国人发明一个东西写篇论文(all-USA-made),日本人发明后也写篇论文(all-JAPAN-made),中国人发明后再写篇论文(all-CHINA-made),这就成了答话。 实现某种关键技术、设备的全国产化非常重要,可以突破一些公司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但要发表到国际化的期刊上并不合适。个人建议,此类文章发表到中文期刊上,供国人参考,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中文期刊的价值之一。同样,在评价这篇文章价值的时候,也要注意其国产化装置的重要性,不能说发表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就比较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论文水平差,意义不同。 设备国产化不容易,但写论文还是不同的事情。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宁波与地球物理公司&设备在一起
热度 2 毛宁波 2011-3-23 21:34
毛宁波与地球物理公司&设备在一起
最近给本科生讲课,想起来2009年10月在美国休斯敦参加SEG年会的时候参观了一些地球物理公司和设备的展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对地震勘探的设备和公司有一个感性认识。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3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结构功能一体化团队主要科研设备
siccashq 2010-10-18 11:29
目前我研究团队已经购买和确定要购买的实验仪器包括: 1,超声粉碎仪,750W。 2,纳波热高温马弗炉,LHT 08/17,1750度。 3,纳波热中高温马弗炉,LH 15/13,1300度。 4,纳波热中温管式炉,R 100/750/12,1200度。 5,长沙隆泰HAMiLab-HV3微波多功能高温实验 炉,保护气氛,真空可达10 -3 Pa,1600度。 6,科晶公司,OTF-1200X真空管式炉。 7,科晶公司,KSL-1700X箱式炉。 8,放电等离子烧结炉,(正在购置)。 9,球磨机。 10,切割机。 11,抛光机。 12,镶样机。 13,通风橱。 14,大小烘箱。 15,精密电子天平,测密度。 其他设备按照按需购买原则逐步购置。 欢迎合作交流,也欢迎研究生和本科生来材料所平台进行科研训练。
个人分类: 甬道行|5008 次阅读|9 个评论
记研究生与我的一次“小冲突”
wangxh 2010-6-7 22:36
先夸夸学生: 新购置一进口设备,使用过程中出毛病了,一位研究生与售后服务人员联系维修。当时俺估计可能挺麻烦、时间也可能很长,可是两天后问起此事,回答说故障已排除,设备已经修好啦!嘿,这小子,这回这么快呀!原来 他先把出现问题的过程详细电话告诉对方,又把问题拍了一批照片email给对方,经过这样的 视频 、 音频 交互作用 之后,学生在维修人员的指令下,自己把设备修好了。知道原委后,为师真正高兴啊,今儿个老百姓,真呀真高兴...... 可是,就在前几天,这小子把俺好一顿气,当时把倔人气得简直想揍他一大顿!主要是关乎中期考核发生的事儿。由于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他自己认为),好像没什么可喜的东西出现,心里有些着急。由于这个学期俺是实在很忙,本科生2门课,研究生2门课(本来各1门,今年特殊赶巧了)。中期考核前一天下午都4点了,他还不来回报一下准备情况。没办法,学生不在乎老师不能不在乎呀。打电话找吧,怎么打也找不到,一直到晚是6点多也没联系上,只好先回家了。8点多来了电话,说是踢球去了。约好一大早让我看看PPT。第二天俺一看,几乎与开题报告差不多,俺说这也太不认真啦!( 对灯发誓:俺绝对没有发脾气! 像草稿一样啊,但这可能使其不高兴了) 中期考核会议结束后,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觉得与其他同学的报告有什么不同呀?这小子真来气了,失去理智、气呼呼对我说:我觉得挺好,没什么不同。你觉得不好,我觉得挺好。旁边他的一师弟插话最起码字号大小应该保持一致吧?(俺强压怒火)哎,你觉得不行啊。老师不对之处你可以指出,但不能无理呀!你还说了算!现在你必须听我的!(说话绝对不愠不火,但也绝对不容辩解)你先去整理资料,回头想好了咱俩再谈,从教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学生敢 训斥 老师的呢!(当时的确很是生气,但学生嘛,必须允许犯错误,但一定要改正错误。其他学生觉得他也有些过分,都劝我不要真生气)老师呀,有时很贱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学生对老师发脾气,我还担心他想不开,所以晚上又打电话安慰他:第一,你的确错了,的确不应该对老师发脾气,我都没对你们如此发火;第二,处理问题不能走极端,既不能认为惹老师生气了,心里负担过重,也不能不在乎,因为你毕竟错了!(听得出来,心里不一定服气!) 由于自己觉得没理,加上实验结果不太理想,所以接下来几天比较卖力气。有一天竟早上6点半到实验室做实验(但我不知道),正赶上实验室的离子交换器要更换,我不能指派别人的学生呀,只能安排他。我正在给两个本科生就毕业论文的事儿,这小子进去气呼呼地说老师你不能让我去。(我正纳闷,这小子怎么又来劲了)说了一声你不去难道让老师去吗?又一次发脾气:老师你知道不,我今天早上6点半就来了,到现在没喘口气呢!说完,头也不回走了!哎呦呦,俺的权威接连受到挑战,我一看表,下午4点半左右。小子,让你狂妄,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其实我先安排他们师兄弟与他聊一聊,不行吃顿饭也可,带着情绪没法教育啊) 晚是6点多时,俺正在准备第二天的课,他来电话了:老师我想跟你谈谈。我说今天已经比较晚了,你自己先好好想一想该不该这样对待老师?人有时很奇怪,为什么要伤害最关心、最疼爱你的人?比你父母那我肯定不行,但是其他人呢?难道这一年半的时间,你感觉不出来吗?他回答说不行啊,老师,我现在很后悔,很难受,你还是答应跟我谈谈吧我说那你过来吧。 他来到办公室说的第一句话是: 老师,希望你狠狠地批评我,这样也许心里好受些! 我开了一句玩笑使我们心情都放松一下: 不,那不行,我就是想让你内疚! 接下来我对他讲了两方面的事儿: 第一,我做论文时,早6点进实验室,晚9点半后离开,不仅仅是经常的,而且很正常,并且直到现在我的硕士导师都不一定知道。我们那时候文献是用手抄的,由于学校资料有限,有时必须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埋进图书馆一查就是半个月。那时候北图好像有复印机,但很贵,为了给老师省钱, 抄 !(估计还有比我更勤奋的、更狠的); 第二,( 言传不如身教 )拿出了多年来利用节假日做实验的记录本(已经累积数十本了),标着199x年元月1日星期x、200x年5月1日星期x、10月1日星期x等日期的实验记录,一页一页翻给他看,一边翻一边叙述,这次实验有什么发现、那次实验有什么心得...... 好了,收拾完了,也教育完了。 看着这几天学生的变化,心里真是高兴,暗暗思考:看来批评也需要正确的工艺流程与技术(不敢说是艺术,俺没那本事)!怪不得有人说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还真得讲究方法。现在的学生神经比较脆弱,教育不好会出问题、或适得其反。在这里要提醒现在还是学生身份的朋友们,你的老师,尤其是你的亲老师导师,绝大多数是真心关爱你们的,请不要用言语或行动伤害他们的心!
个人分类: 教之道|637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种简单的快速干燥炉房及其原理
fanxiaoyingz 2009-8-7 23:48
一种简单的快速干燥炉房及其原理 我希望那些准备到农村去的、或者已经在农村的、或者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好好看看我的这篇文章。 中国是一个大多数地区处在温带的地区,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中国人至少有八亿人一年中在冬季和初春,至少五分之一时间的蔬菜是短缺的,尽管这几年大棚蔬菜逐渐发达,但是因为大棚蔬菜成本高,售价高,所以大棚蔬菜依然不是解决季节性蔬菜短缺的万能的方法。然而广大人民的创造能力是无穷尽的,他们创造了三种方法把热季的蔬菜保存到冬季吃,一个方法是暴晒干燥以后保存,另一个是腌酸菜。在中国北方和广大农村,这两种方法几乎同时在使用。第三个是杀菌密封保存,这个在农村比较少见,主要用于西红柿。 然而,由于死体植物也存在呼吸作用,所以维生素的活性在死体植物中保存时间很短,只有通过快速干燥才能保存。所以,传统的蔬菜、果品、粮食等的干燥在自然风、太阳热的情况下晾晒很难高效、高质量的制造出好的干蔬菜,农村的干菜变色、变味、变性情况很普遍,自身价值就很低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干燥机应用起来。另外,为了让蔬菜营养全部保存,科学家研究出冻干蔬菜,把蔬菜冷冻在零下15度左右,然后通过加气,使蔬菜内部的水分结冰后升华。这样干燥效果最好,水分排尽了,营养一点也不少,但是这种干燥的成本实在太高,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实在太高,不利于大规模普及,仅仅适合于有资本的公司来做。而酸菜这种东西里面本身含有不能多吃的有害物质,例如亚硝酸,加上口味单一,所以在许多地方也不流行。应用干燥机干燥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温度控制很难,温度太高蔬菜熟了变性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而且干燥机绝大多数要依靠风扇排气,成本很高,效果不好,一次不能干燥太多。 为了解决农村大规模干燥蔬菜果品的需要,我们首先从原理上加以分析,然后根据原理设计一种干燥设施。 干燥的本质就是增加蒸发,而增加蒸发的条件有四个: 第一,增加温度。温度增加,蒸发速度增加。在只有少量水分的情况下,温度的作用比其它的条件更重要。蔬菜中水分越少,只有温度越高才能更加干燥。温度本身就是单个分子或者原子的不规则运动速度,这种速度越大,水分子逃逸蔬菜细胞的机会越多。 第二,风速。风速越大,水分被吹走的越多,蒸发速度越大。在冬季,洗的衣服被冻成硬块了,但是挂在风口里,次日就能完全干,就是因为风的作用,而挂在温暖的室内几天也干不了。 第三,空气相对湿度((f)就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当空气接近饱和气压的时候,蒸发就会停止。所以,在阴雨天,蔬菜、衣服就不能干燥,蔬菜会发霉变味。当空气相对湿度很小,空气很干燥的时候,蒸发就很快,蔬菜衣服就很容易干燥,所以西北地区的蔬菜粮食不仅容易干燥而且容易保存。当然,可以增加温度使空气相对湿度减小。所以实际上,蒸发的速度决定于饱和差(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 第四,接触面积。和外界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蒸发,越容易干燥。所以,人们在晒粮食的时候总是把粮食刮得很薄,面积很大,人们晒衣服的时候也总是把衣服摊开晾起。 任何一个干燥设备,如果能够同时满足上面所要求的四项基本原理,那么就是一个好的、高效的干燥设备,如果不能同时满足,那么就一定不是高效的,也一定会出问题。 人们都知道,在冬季的蔬菜大棚中,温度可以达到40度,一般也在十几度。特别是中午太阳晒的时候,比外界温度要高出20多度。为什么会这样,一般认为晚上温度也高出外界十几度的原因是活体蔬菜的呼吸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然,而白天温度升高的原因却是被称为辐射的热效应的原因。辐射的热效应就是当太阳光辐射到物体上以后,物体必然因为吸收光而发热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人在晒太阳的时候,被晒的脸就很烧;又比如,太阳晒到沙地上,沙子的温度可以达到70多度,可以烤熟鸡蛋等等。在塑料大棚中温度高的秘密在于,太阳光在进入大棚的时候是通过透明的塑料进入的,没有产生热效应,而在蔬菜上产生热效应以后,由于塑料薄膜是密封的,不容许空气和外界对流,所以对流放热就不存在,所以就只有进入热量,没有放出热量。所以大棚内部的温度就会不断增加。 人们可以注意一下,实际上冬季在楼房密封的阳台上,当太阳晒的时候,阳台上就很暖和,其实就是热效应产生,但是又缺乏热对流的原因。我们就很好的利用这个现象,来盖起一个房子,这个房子的向阳面(南面、西面、顶部)都用玻璃封闭,而东面、西面和背面用比较厚的土墙或者砖墙砌成。这样一个封闭的、但是透明的房子必然会有热效应,有了热效应就可以用来加热干燥。这个房子我们就叫它干燥房。 很明显,干燥房有以下好处,第一,一次干燥的蔬菜果品数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想一次干燥多少,就可以设计多大。第二,很干净,由于没有暴露在野外中,所以就杜绝了尘土。第三,热效应明显。第四,可以极大地增加接触面积。 但是,很明显,风速不能解决。温度也只是部分地解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使得这种专用的干燥房发挥大的效用,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极大地增加风速,另一个就是控制温度,即必须有加热设施。通常情况下很简单,用风扇产生风,用锅炉加热,但是这些方法不能把加热和生风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效果不好,成本高。现在就来介绍使加热和生风同时产生的一个简单有效地设施烟囱管。 烟囱实际上就是个很长的管子,只不过它是垂直树立的。铁厂,发电厂和供热中心都有大烟囱,可以把污染烟尘排到很高的高空中,为什么可以使烟尘升得那么高呢?这就必须设计热力学知识。 热力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叫克拉伯龙方程,它的公式是pV=nRT,克拉伯龙方程通过对常数的修正,可以应用到实际中,而不仅仅用在理想状态。   P表示压强,单位Pa;V表示气体体积,单位m 3 ;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mol;T表示热力学温度,单位K(开尔文);R表示气体常数,单位Jmol -1 K -1 或kPaLK -1 mol -1 。R=8.314帕/摩尔K。注: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 由于烟囱内部的体积是固定的,所以V是定值,R是常数,所以可以把公式变为:P=nRT/V,由于n/V实际上就是空气密度 的函数,所以公式进一步变为P/T=K (K为 空气密度和R值推导的常数 )。从中得出结论,在暴露大气中,空气密度和温度成反比,和大气压成正比。烟囱内部的公式是P 内 /T 内 =K 1 内 , 烟囱 外部的公式是 P 外 /T 外 =K 外 根据空气浮力定律:F=ma= Va =gV , = 内 - 外 , 推导出烟囱内部的加速度为a=g / 空 。由于烟囱的内外是相通的,所以,实际上P值的内外差别很小,所以 P 内 = P 外 , 所以 可以把加速度看成为近似地和温度差成正比例。公式变更为 T=常数,这样 =( T 内 - T 外 ) K 2 ,这样就得到一个公式 a=g( T 内 - T 外 ) K 2 / 空, 由于 g, K 2, 空 都是常数 ,所以可以把 g K 2 / 空 设为可 K 3 。这样可以直接得出一个结论公式 a= K 3 ( T 内 - T 外 ) , 这个公式说明 烟在烟囱管中的上升升力来自于温度差,只要设法产生温度差,就可以使得烟囱内的烟和空气获得上升动力。 所以干燥问题中获得风速的原理就是烟囱中烟的上升原理,不难知道,我们必须给干燥房修建一个配套的空气加速管道,而且根据浮力原理,这个管道必须垂直放置,放在干燥房的下面,并且通到干燥房中。 要管道的原理主要有:第一,使管道内部的空气呈现层流态,这样摩擦阻力会很小,提速快。第二,保持管道内部和外部绝热保温,保持T存在,如果温度差消失那么空气加速将不存在,甚至空气变冷反而会下沉。 所以管道必须是密封的、光滑的、隔热的。 这样这个类似烟囱的管道就应该起名叫空气隔热加速管。而我设计的干燥设备就是干燥房下面接一个 空气隔热加速管,在管子的下端再建造一个锅炉。所以这套设施必须在有高差的地方,或者要有土崖,或者在顶楼上,高差在12~15米比较好。 要保证锅炉产生的全部热量都通过管道进入干燥房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烟管套在空气隔热加速管中,然后从别的出口排烟。第二,锅炉放在空气隔热加速管中或者地下。或者就用电炉子加热。或者用暖气片放到空气隔热加速管中。 在空气隔热加速管和干燥房连接部分也有讲究。为了保证干燥房中各个地方受热均匀,而且都可能有热气,那么就要在干燥房中开至少6个出气孔,并且布设相应的管道和空气隔热加速管的上端连接,每个气孔都可以开关,用以调节空气流的分布。而干燥房的东墙和西墙的顶部应该开四个排气孔(最好用电动排气扇),用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通速度。 这样,一套简单而且高效的干燥设备构造好了。这个构造有些象农村过去的烤烟炉。用这个设施可以在空气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快速、干净、高效的干燥蔬菜、果品。这些东西干燥时的温度不能太高(防止烤熟,变质),但是空气的温度也不能太低,保持在35~45度之间就可以。这样可以把干燥需要的所有四个条件都具备,风速增加了,温度也不小,接触面积很大,相对湿度变小( 饱和差变大),而且可以利用太阳能自己产生热量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技术派”的力量:比亚迪的王传福-(转)
sunapple 2008-12-4 20:24
中国技术派的力量:比亚迪的王传福 世界商业报道 2007-11-07   企业全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王传福,主营业务:电池、IT、汽车。突出表现:比亚迪首款自主研发的中级车型F3,自去年9月上市开始便屡创销售奇迹,2007年上半年销售增长速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60%,连夺产量增幅第一, 销量增幅第一,单品销量第一三项桂冠。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主流汽车企业,打破了外行造车失败的魔咒。 核心逻辑:电池领域的王者,俨然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贵。在众多外行造车失败的情况下,比亚迪能够一枝独秀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袋鼠模式:集中内部资源,在已有的商业领域成功后,迅速进行战略转移。利用内部的资源像袋鼠一样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汽车业务即是比亚迪培育出的一只袋鼠。比亚迪不仅借鉴了电池和IT业务的优势,整合各业务群中的优势元素,同时,也整合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奉行跟随者与模仿者的发展策略。   技术恐惧症弥漫于中国实业界的上空。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们一边慨叹着实业悲歌,一边聪明地转战更加暴利的领域。段永基、尹明善、梁信军要联手去非洲开采金矿,刘永好、鲁冠球、李如成更热衷于银行证券公司的股权,康佳、波导、海尔投身房地产 就在这样一个房市、股市、油市、金市都极度亢奋,中国制造却陷入信任危机的年代,王传福一个土生土长的工程师,在深圳远郊的一片土地上,沉静地竖起了一面大旗,用他的新思维捍卫着中国技术派企业的价值与尊严。   在比亚迪,上万名技术工程师和十万工人日以继夜地开发设计并制造产品、模具、设备、工厂。十二年中,王传福用自己独特的商业哲学打造了一个横跨手机零部件、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人与机器高度一体化的企业王国。   他蔑视现有的商业秩序和游戏规则。他信赖年轻的工程师胜过资深的欧美技术专家,他认为什么都可以自己造,而且造的比高价买的更管用,他宁愿垂直整合也不肯分工外包,他觉得专利都是纸老虎,在他看来,再贵的汽油汽车也不过一堆钢铁零件,而他则拥有改变世界的核武器铁电池汽车。   日本企业不相信他能造出比自己更好用、更便宜的锂电池,他成功了;大行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们不相信他能在汽车产业活下来,结果比亚迪的F3成为销量最快超过10万辆的自主品牌;索尼和富士康要用专利的大棒敲碎他,他硬是在东京打赢了官司。   1995年起步的王传福,自称是创业环境决定了企业日后的发展路径。他没有赶上商品经济还是一张白纸的1980年代,他亦错过了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纷纷下海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他创业的时候,市场已经供过于求,洋品牌高高在上,房地产泡沫正在破灭。于是,他从自身所长出发,选择了最困难的一条路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就像同城的老大哥华为一样。走到今天,他愈发确信,把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和上帝赐予中国企业最好的礼物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结合好,比亚迪将进入一个中国制造的自由王国。   一直以来,在中国企业界,机会派、市场派、资本派和管理派走马灯似的轮番占据舞台中央,而技术派却总是处于边缘。柳传志曾在比较1984年创业的联想和1987年创业的华为时,有过如下坦言,我做研发,都是先把积累做好,水到渠成往前走。这个做法相对任正非要缓慢一些,但是我觉得这适合我。像爬珠穆朗玛峰一样,陡峭的南坡达到顶峰更快一些,但是北坡比较平滑。任正非敢走南坡,这本身就使我对他充满敬重。   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会选择从珠峰北坡爬上去,但在跨国公司眼中,真正可怕的竞争对手却是像华为、中兴、百度、尚德乃至比亚迪这些爬南坡的企业。   把中国女排打造成世界冠军的袁伟民教练曾说过:跟西方比,我们的体能各方面都比较差,但运用两个简单的原则就有希望能赢:他们的强项我加强训练赶上去跟他扯平,我的强项我一定要赢他,这样我就有胜算。比亚迪也罢,华为也罢,秘密或许都是如此。   比亚迪(1211.HK)让索尼、三洋感到恐惧,原因之一是这个来自中国的对手修建了几十、上百个这样的车间:在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坐在常温的车间里,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手中的动作可以以秒计算。十几条生产线组成的车间因为拥挤而显得有些杂乱。而在日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工人们必须穿好净化服,经过淋浴吹风之后走入宽敞明亮的真空车间。在那里,每一条电池生产线上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一条线上仅需要几个工人。   当然这样的生产线动辄都是上亿美金。而比亚迪则是自己开发了生产线上所有非标准自动化设备,把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工位,由全世界最廉价的熟练工人和他们手上价值只有几块钱的夹具来完成。在这样简陋的生产环境中,比亚迪生产出了比索尼、三洋便宜15%且品质更高的手机电池,月产能达3000多万块,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的第一大供应商。 比亚迪的电池生产车间   台北土城,全球第一大合同制造商鸿海精密的总部。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代工皇帝的郭台铭正命令他最为倚重的300法务部虎将们,在深港两地同时提起诉讼,不惜代价地搜罗证据,用窃取商业机密的罪名告倒比亚迪,或者至少先阻挠比亚迪电子的分拆上市。一夜醒来,突然发现比亚迪从一只猫变成了老虎!鸿海的内地旗舰富士康国际(2038.H)的一位负责人如此形容这个他们眼中咄咄逼人的对手。   与此同时,在比亚迪的另一个产业战场上,丰田越来越为一位新冒出来的学生感到坐卧不安。一年多前,丰田刚刚把外型、内饰酷似它的全球畅销车克罗拉的比亚迪F3买回日本总部,试图研究:为什么比亚迪能造出这么便宜的汽车。而让丰田更加意外的是,近日,比亚迪又高调公布了一款排量为1.0升的两厢微型车F1。从外型上看,F1与丰田在欧美畅销的AYGO极为相似,但AYGO在英国要卖7千8千英镑,有消息称,F1的目标售价则在2万-3万人民币之间。这些价格不足丰田竞争车型一半的产品,同样是在一排排人满为患、人工与半自动线相结合的车间里生产出来的。   很多人第一次来我们这里,看到这么多人感到害怕。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造电池,造手机,造汽车。我们现在有1万名工程师,10万名工人。未来要发展到3万名工程师,30万40万名工人。我说2025年我们要做到世界第一大乘用车产销企业,很多人都不相信。现在我们造产品、造生产线、造工厂都是在朝着这个计划去做。但说到底,我凭什么?凭的就是人,30万的劳动大军和巨大聪明的工程师队伍,这就是我的资本。它比几百亿的市值更可靠,不会忽高忽低。再加上中国GDP未来20年持续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像GE这样市值达到400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中国一定会出现。只不过是谁的问题。   用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偏冷语气,王传福不紧不慢地讲述着那些外人听来热血沸腾的经营哲学。2007年10月19日,在他位于上海松江基地极为俭朴的办公室里,十几年来以一种近乎清教徒的方式默默创业,远离媒体与公众视线的王传福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眼前的他穿着一件深色纯棉夹克,搭配竖条休闲衬衫,留着毛泽东式的大背头,脖子上挂着工号牌。   除了一架法拉利F1赛车的车模之外,王传福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杂志,从机械、电子、电工到汽车。如果不是事先说明,你很可能会认为误闯了一位企业总工程师或者首席技术官的办公室,但在比亚迪,这恰恰就是最高决策人的办公室。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王传福都更像一名对技术高度痴迷的工程师。不论是在电池、手机部件,还是汽车领域,他经常会在设计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里一呆就是一天,对各种技术难题展开讨论,而且思维能在各种产业间时时转换,甚至彼此融合。他不喜欢穿西服,因为天天要和工程师、现场工人打交道,西服会增加距离感。他不算名牌大学出身,所以也不看重科班或者海归,而是注重下属的努力和认真劲,希望员工对工作抱以极度投入,最好走路都是小跑。他不会打高尔夫,他喜欢和自己的工程师们一块踢足球、飙车,这种纯棉夹克式的工程师打扮和对技术的投入与偏好在比亚迪二十多个事业部的负责人身上一以贯之。   然而,王传福十分清楚一个企业家最需要的是什么眼光和胆识。他绝对是一个坚定的舵手,带领着比亚迪一次次杀入那些按照惯常商业逻辑难以获得成功的行业。从1995年创业至今,比亚迪已经从一家单一的手机电池生产商发展为横跨IT、汽车多产业群的多元化制造企业;从250万元的资本金做到今天200亿元的营收,十多亿人民币的利润,约400亿港币的市值。在香港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一次次对王传福的多元化产业决策发出质疑,觉得他在每个产业中的打法、做法不可思议,甚至用疯子加以形容,但比亚迪在不同产业取得的成绩让投行的分析师不得不一次次修正他们的判断。在最近的52周内,比亚迪(1211.HK)的股价增幅最高曾近4倍,股价最高曾为77.7港元,而其在手机组装领域的最大对手富士康(2038.HK)同期内的股价几乎没有增幅,最高时为27.5港元。   41岁的王传福依然充满了求胜的欲望。他丝毫没有退居幕后的打算,王传福告诉《中国企业家》:我相信我这个企业,我还离不开,只有我来管,别人管理念不一样。我们企业只有一种声音,没有第二种声音,错了就错了干,这样才能保持决策高效,只有高效才能适应高成长。再过几年企业过了1000多亿,有多家子公司上市,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可能做一些管理上的架构调整。 破除恐惧   别人做多元化,90%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比亚迪干一个成一个?因为我们过度地重视技术,反而觉得技术是很容易的事。我一上飞机就开始看汽车的书。看多了,我就知道汽车说白了就是一个做了100多年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一个低科技产业,手机里面的零部件才是高科技,LPC、摄像头、LCD、精密塑胶,那个比汽车的难度要大得多。这个行业里面我们都可以叱咤风云,别的也可以。我的骨子里就是觉得中国人就是能干,中国人又不笨又不老,只要给中国人机会,绝对是全球一流的公司,什么都能做成一流的。   2003年末,王传福约廉玉波在上海金茂大厦谈了几个通宵。每次交谈,王传福都是激情四溢地讲着他为什么要造汽车,想怎么造汽车,比亚迪的打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时任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廉玉波曾是上汽集团汽车工程院的一员,后来远赴意大利从事汽车设计,同济同捷则是他参与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民营汽车设计公司。廉玉波觉得面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安徽人和他所见过的众多民企车疯子很不一样。他问王传福:你懂汽车吗?王传福老实地回答:我喜欢车,我看了上百本书。   当时的王传福还不能说是一位地道的汽车内行,但他以一个制造业行家的眼光分析认为,汽车绝对是中国人的产业。这固然是一个综合多学科的产品,但一百多年下来其中的大部分技术都已十分成熟,并非遥不可及。当提到日本人中国人造车都需要用人工造模具,两者的成本差距高达400%的时候,王传福显得更加兴奋: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仅用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索尼、三洋,汽车有400%的成本优势,我们没有理由打不倒国外企业。   这种兴奋在廉玉波心中产生了共鸣。二十多年来,他没有机会为一汽、二汽、上汽造车,因为他们请国外的做。他愿意跟民营企业家合作,因为只有后者才敢想敢做敢投入。但是国内的企业后端工程能力比较弱,设计一个东西给他,往往很难做得好。他做不好的时候,认为是你设计没做好,不是他车没做好。廉玉波老是感觉到设计公司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目标的落差,因为设计公司管不了后面的工程环节,民营企业期望值过高,很容易落下抱怨。而王传福的自信完全不同于以往外行造车所表现出的无知者无畏。   对技术从没有恐惧,既是熟悉王传福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比亚迪十几年来形成的一种内部文化。1994年底,在王传福东拼西凑组建的十几个人的创业团队中,搞电池技术的只有他自己一人。但正是这些外行们在三个月内全部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有做产品研发的、设备制造的、生产线设计的。三个月后比亚迪就拿到了第一份订单。   当时,日本的电池产品都是在纯干燥室里面做出来,王传福根本没有钱建,他就琢磨着能不能在配方上想办法,加一种能够吸水的药剂进去,造出来的产品直接把水给吸收掉了,达到干燥的目的。结果一举成功。   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别人有,我敢做,别人没有,我敢想。到今天为止,我们整个集团,所有技术部门、产业部门不会用一个怕字对待技术。比亚迪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要有一种舍我其谁、一定能赢的勇气。每当一个单位遇到问题,我们都会说,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1995年接受王传福创业邀请的比亚迪副总裁孙一藻说道。   廉玉波最终决定加盟比亚迪,他希望亲手将自己的设计图变成能跑能卖的汽车产品。但现任比亚迪汽车副总裁、总工程师的他,当时并不知道,那几天坐在金茂大厦的王传福正遭遇着来自企业内外的重重质疑与压力。   2003年1月,在比亚迪决定通过收购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产业前,王传福在企业内部召开了一个征求意见的股东会,参会的20多位股东绝大部分是与王一起创业的元老。会上没有人对比亚迪进入汽车产业提出异议,但私下里,现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夏治冰是一个坚定的反对者。学金融出身的他当时正负责电池事业部的财务工作,既是第一个被派往秦川厂进行资产盘点的人,也是陪王传福到北京、西安买下了几箱子市场上所有能够见到的汽车类技术书籍的一位中层。   我觉得风险很大。当时我们在电池领域已经可以单挑任何一家日本企业,与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平起平坐做生意,已经很满足了。进入汽车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前面又有欧美日韩那么多优秀的对手,心里有一种莫名地恐惧。直到收购秦川的最后一刻,我都在劝王总放弃。夏治冰说。   但王传福恰恰认为,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但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王传福语)。   大多数股东虽然不懂汽车,但十分清楚手机电池面临饱和的危险。按照全球每年10亿台手机算,比亚迪即使占有100%的市场份额,也不过几百亿的收入。显然,电池是一个浅水池,想当龙就必须进行产业突围。事实上,当时比亚迪突围的风险不仅来自汽车,还同时投入了近2个亿进入手机零部件的制造。这两个都是全新的产业,我们对外只是模糊地说进行电池外壳的研发,以免招来更多的外部压力。其实风险是双倍的。孙一藻说。这位当年江西铜业冶炼厂的工程师,是最早被任命进行手机零部件部研发生产的事业部总经理。   这种模糊处理是明智的。2003年3月,当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得知比亚迪决定造汽车后,表现得异常惊讶、不解甚至是愤怒,一时间各种质问的电话几乎把王传福的手机打爆:王总,我们就是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电话那头几乎是叫喊的声音让站在王传福旁边的夏治冰听得清清楚楚。几天之内,比亚迪的市值蒸发掉30多亿。   四年之后,比亚迪汽车扭亏为盈,电池和手机零部件业务带来的丰厚利润已经让基金经理们收回了当年的诅咒。   什么都能造   当时锂电池是很高门槛的行业,第一个发明、制造都是日本人,他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两亿美元。全世界都觉得锂离子电池就是这么做的,但实际上我们中国这么做死定了,一亿美元对我们来说想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又想做,就要探索出新的方法。我们是学技术的,方法还是可以探讨出来。早期没有自动化的时候很多产品不是也可以做出来,关键是怎么想。走别人的路再和别人竞争是没法竞争的,包括后面的汽车,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   今年8月9日,当王传福向业界展示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第二款车F6,并首次开放刚刚落成的深圳坪山汽车产业基地时,人们再次对他的做法瞠目结舌:这是一片夷平了30多个山头、填平120多个鱼塘、挖出750万立方黄土、面积达112万平米的基地,里面建有自有发电厂和56座生产厂房;在焊接、涂装、总装等几大工艺生产上,总共有2000多项设备是比亚迪自己研发制造的,其中一些即使是汽车产业的专家也未曾见过。虽然一些厂房的屋顶还没有建好,但在冲压、焊接线上已经看到了排列整齐的工人。   一些业界人士对比亚迪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提出质疑,这种做法似乎不符合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趋势,也不像一家在香港上市,深圳、上海、印度、罗马尼亚全球设厂的大企业的手笔。但靠自己动手造产品、造设备、造工厂,这种发展路径却贯穿比亚迪成长壮大的始终。   今年41岁的王传福是安徽无为县人,中南大学物理化学学士、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1995年创办比亚迪前,曾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成立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当时一部大哥大要卖3万多元,王传福认定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向做证券投资的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但不论是在最初的镍镉、镍氢电池,还是后来进入的锂电池领域,王传福都同样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的投入,一间配备全自动化设备、全干燥的锂电池工作室需要几十亿人民币。如果按照这样的投入规模算下来,比亚迪要达到今天的电池生产制造规模至少需要100多亿元的投资,而当时企业一年的总收入不过几千万。王总给大家提出的目标是,每年制造50个50万富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锂电池事业部总经理何龙说道。   没钱但要创业,王传福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自己动手制造生产设备,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这样算下来,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只需要10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这一波创业的人掌握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必须创新。必须有制胜的法宝。王传福说道,我们经常算这样的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孙一藻是最早接到王传福创业邀请的人之一。1994年10月,正在江西铜业上班的他接到王传福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和几个人想出来创业,需要一个对设备和机械制造有一定经验的人。虽然孙一藻之前和王传福只有一两次接触,但他早就厌恶了在一家国企里过着未来30年毫无悬念的生活。学矿山机械出身的孙一藻很快来到了比亚迪当时所在的深圳布吉。这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大家的吃、住、研发都挤在一间七层楼的顶层上,晚上几乎只能一字排开地睡觉。孙一藻被委以镍电池生产设备开发的重任,实际上一个人经常要兼任材料采购、设备制造和管理的多重任务。起初他觉得很简单,比如做个混料机,无非是把马达、控制电源和变速箱进行组合。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必须尽快成为一个电池行家,因为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各种设备必须加以创新、改进,否则造的设备固然廉价,但毫无用途。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特殊设备就是今天比亚迪各个工厂里大批使用的非标准的、半自动化设备的雏形。   2000年,王传福决定进入锂电池生产领域,他带了200万人民币去日本买设备。结果日方开口就是500万美元。并且明白地说你们中国人没办法做锂电池,你们还是打道回府吧。王传福不信邪,开始把大批的镍电池生产设备搬到锂电池生产线上,不能兼容的就重新设计,暂时设计不出的,就用人工和夹具来做。比如要裁剪一块很大的极片,买不起日本的分切机时就用中国的裁纸刀配上一块长宽相等的挡板作为夹具,保证裁剪尺寸。等条件好一点了就用剪板机,再好一点就用自动的分切机。再比如,一台日本进口的涂布机要将近2000万元人民币,比亚迪则自己研制。第一代产品要分两道工序涂完双面,第二代就可以同时涂两面,到了第三代已经可以控制涂刷的具体位置。   比亚迪的生产方式使锂电池的生产成本骤降。一块锂电池比亚迪的成本只需1.3美元,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洋则为4.9美元。2000年当年,摩托罗拉就把比亚迪纳入了自己的供应体系。不仅如此,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线让比亚迪具备了另外一些优势。首先是灵活性。当客户提出更换产品,或增加订货量的时候,比亚迪可以自行调整生产线,无需依赖外援。一套1000万块电池的生产设备我们三个月内就能做好,而一家日本企业从引进自动化设备到调试完毕,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何龙说。   第一次来比亚迪参观的摩托罗拉、诺基亚无不为比亚迪的生产方式感到惊讶,担心比亚迪能否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变量。但现在,他们对这一点不再怀疑,而且发现半自动线不会出现全自动化生产线批量出错的毛病,避免发生几千万块电池的召回。如今,比亚迪的锂电池已经占到全球60%的份额,做到了绝对垄断。   今天,在比亚迪的电池工厂里,60%的生产设备都是自主开发的。不论是电池、手机部件还是汽车产品事业部,每一块都设有自己的一套非标准、半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团队,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而在比亚迪进入汽车产业后,小米加步枪的做法自然被承袭下来。原来的锂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同时也是锂电池生产设备的主要研发设计人毛德和被调往第16事业部,负责组建一个1000多人的汽车工厂制造团队。副总裁毛德和的任务是要在未来几年,为比亚迪在全球建造40多座类似坪山基地的工厂。 制造企业的命门   比亚迪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半自动化设备加人工,以这样的模式达到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当然这里要求技术必须要很好,技术是一个软东西,比如像电池里的配方,或者像炒菜的菜单一样,让厨师慢慢炒菜,反正都用锅,大厨他用锅,小厨也是用锅,锅的成本又不大。我们还是力所能及的把配方提高。你让我搞一个亿的生产线,那门都没有,想都不要想的。我们就花大力气搞一些配方,研究这些技术,通过很好的产品设置规避制造过程中的变量。   2006年,比亚迪组建了手机整机组装(EMS)事业部,即第九事业部。这一年手机零部件业务为比亚迪贡献了51亿元销售额,9亿元利润,占其税前总利润的63%。这样的规模在全球行业中并不算大,但高盛、花旗、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们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这样的大公司收集到的信息是,比亚迪已经成为这些大厂在外包时的第二首选,而第一正是郭台铭的富士康。   除了台湾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能够让王传福竖起大拇指外,即使是像位列世界500强的伟创力也难入王传福的法眼。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手机组装企业都如伟创力一样把引进一流的生产设备、建设近乎完美的现代工艺流程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王传福觉得,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什么是制造企业的命门?王传福认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整合能力,这种能力是那些全球看起来很庞大的EMS企业所不具备的。如果把一个手机的生产分为三个部分,最顶端是设计,中间是组装,最下端是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制造,那么绝大部分的美国、新加坡、中国内地和台湾的EMS企业多年来只从事中间环节,即整机的组装,大部分零部件要通过采购获得,而每家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是必须加以保证的。设计方案也依赖于厂家提供。   比亚迪则是从手机零部件做起,逐步自下而上进入手机组装和设计的环节。如今,像诺基亚这样的客户只需要提出要求,比亚迪就能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最终生产的完全一站式ODM服务。代工只是我们的一种服务,背后我们卖的是我们的零部件,卖我们的技术。王传福如此解释。   在这套垂直整合战略中,最核心的其实是研发设计,而这也正是比亚迪上万名工程师的任务所在。只有研发设计好了,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变量降低到最小。   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部分,就像人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基因,一部分是后天的培养。如果先天设计不好,怎么造也是造不好的。制造工艺弥补不了设计缺陷,实际上产品70%-80%来源于他的设计,20%-30%来源于他的制造。设计得好,70%-80%的品质就保证了,制造上也要把它造好。王传福如此解释。在他眼中,无论汽车还是手机,都是设计占主体,决定了70%甚至更高的品质。   每接到一份客户的手机代工订单,比亚迪都可以在内部对各种零部件产品的成本进行调整,以保证整机的毛利在一定水平之上。这就是一种垂直整合的能力,我们对利润的控制能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孙一藻说。比亚迪的客户曾经进行过这样的比较,同样的一个方案交给比亚迪和单纯的EMS企业相比,比亚迪的成本要低15%-20%,完成的速度要比别人快1/3。而比亚迪的下一步是进入手机软件领域。诺基亚每年在手机软件方面的采购额已超过数十亿美元,在王传福看来,他大量的工程师又可以派上用场。   除了设计,垂直整合模式的另一关键是零部件模具的开发制造。这也是王传福在开始造车的同时布局模具制造产业的根本原因。王传福认为,汽车与手机一样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组装行业,但和手机零部件模具相比,汽车模具对整个产品成本的影响力要多上数十倍。   他曾到日本的汽车模具厂参观,日本工人们趴在生产线上打磨模具的场景让他感到震撼。原来汽车模具中95%的工作要由人来完成。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这需要多少图纸、模具?这些工作在日本、德国要工程师来做,在中国也要工程师来做。所以人就是中国的优势。王传福说。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模具,在日本要8万元,在中国仅需要2万元。   在2003年1月收购秦川汽车之后的几个月里,王传福迅速收购了北汽集团的一家模具厂,成立了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如今,不仅F3、F6的所有模具来自这家企业,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丰田的相当一部分模具也从这里采购,并装船运往海外。   模具自给自足的好处不仅仅是成本的降低。通常一个车的外型设计要分包给几个模具厂,很难做到在设计的过程中与模具厂进行时时沟通。此外,模具厂往往向规模不大的汽车企业要很高的模具开发费,一套模具经常要几百万、上千万,这些资金已经足以让比亚迪建起一座汽车厂了。廉玉波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我们自己造模具,不但可以在车型设计的过程中与模具厂随时沟通,节省大量沟通成本,而且也控制了利润的外流。 造物先造人   我有三万名中国的工程师,这和三万名美国的工程师,成本会是一样吗?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公平。但他们的价值,创造力可以说几乎一样,甚至中国人比美国还强一点,中国不像美国人要享受生活,中国人是工作第一。因此,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照顾了我们,把这么优惠的东西放到我们这边来。但是我们为什么搞不过他们?因为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中国制造今后的优势还很大,关键是利用好中国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其淋漓尽致地发挥。   王传福所谓的万人工程师队伍,大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不迷信海归专家,也不喜欢请猎头去高薪挖角,他更喜欢用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国的学生多聪明,他们缺的只是机会。现在王传福直接领导的7个副总裁中,绝大部分是学校一毕业就进入比亚迪的。   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经理夏治冰是1998年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他还记得,那一年王传福亲自到北大来招聘,当时的比亚迪只有不到2000人,而且是第一个敢进北大招聘的民营企业。夏治冰和他的很多同学还第一次碰到这样招聘还请人吃饭的企业,饭桌上王传福谈的全是想怎么把比亚迪做大,希望同学们能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夏治冰进来后,发现锂电池事业部只有几十人,他的工号是第72号,今天光这个事业部就有2.6万人。那一年之后,应届毕业生开始以每年翻几番的数量进入比亚迪,到2006年,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已达到4000人。   刚毕业的学生在比亚迪被委以重任。夏治冰进入比亚迪的第一个任务是为锂电池事业部寻找20万的贷款。刚刚走出校门,对社会知之不多,比亚迪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民企,夏治冰碰了一个又一个钉子。没能完成公司交给的第一个任务,他觉得很灰心,但并没有停下脚步。直到中国银行某个支行的行长听了夏治冰的介绍后,看好比亚迪的成长性,提供了200万的贷款,夏治冰赢得了自己在比亚迪的第一个自信。在被调往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之后,夏治冰继续用毕业新生组建自己的团队。正如当年他所走过的路一样,这些新人的第一个任务经常是和一个资产规模达数千万的经销商去谈合作、做生意。   在比亚迪位于上海松江的汽车工程院,3000多名汽车工程师90%是2004年以来毕业的学生。如果是在国企,他们首先要拧一年的螺丝钉、清理一年车间才可能开始摸车。如果是在外企,可能还只是一个试车员。但在比亚迪,他们一上来接触的就是整车项目,什么核心技术都能接触,两年可能已经干过两轮车(F3、F6)了。比亚迪每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花几千万元购买全球最新的车型,让这些学生们来拆,拆完之后要写总结、写报告,车子则报废。各种新车上市一台,买一台,其中不乏宝马、奔驰、保时捷这样的名车。一些年轻的研发人员不敢轻易拆卸新车,特别是名贵车型。王传福知道了,二话不说用钥匙把自己的进口奔驰划破,然后说:现在你们可以去拆我的车了。   对于成长快速、可做帅才的年轻人,王传福认为激励他们的最有效方式是不断提供机会,为他们创造新的平台。十年中,比亚迪的产品事业部从不足十个迅速扩张到二十几个,这些事业部的总经理中最年轻的只有31岁,199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比亚迪。王传福在2002年底筹备众多事业部时这样许诺,任何一个事业部如果能做到营业额30亿元、净利润5亿元的话,就可以从比亚迪股份拆分出去,单独上市,团队成员将得到巨大的股权激励。   如果有什么事是王传福创业十三年来觉得最难的,就是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在比亚迪,人是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种战略打法的最终执行者。对工人,高压、高薪的结合可以对效率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于知识结构高、价值观和自尊心都很强的工程师这一套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建立文化认同感,让他们追随你的理念。王传福说。   比亚迪的工程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尤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博士很有点被神化的感觉,似乎一进企业就应该是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的高手。但他们的强项往往是扎实的理论功底,而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为被推得很高,却又在短期内做不出成绩,这些人没有发挥出价值,就选择了离开。王传福也曾在这样的问题上有过失误,后来他总结出一套办法,博士们一进门就先把他们拉下神坛,事先就声明博士们某些方面还要向工人请教,在一些方面甚至要从头学起。这样技术队伍的氛围就融洽了很多。   任正非应该知道我这种感觉。企业家对于技术人员要有耐心,不能我今天投入以后,6个月就要收到利润,这是做不到,技术还要通过一个产品来表现,你要给他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对技术人员要理解。因为技术人员有很多缺点,不会拍马屁,经常给你挑毛病,不会受压,你给他高压,他说我在哪儿找不到饭碗,为什么一定要在你这儿做?技术人员跟一般的工人不一样,工人你给他收入高,天天给你干。技术人员要是认同你这个人和理念,钱再少也跟你干。王传福说。   他是这样计算人工成本的。比如说我做F3或者F6,我如果把这款车的设计给欧洲做的话,就像我们一些同行现在做的一部车至少2000万欧元。我们的车如果自己的工程师做这些图纸,画这些图,2000万欧元,相当于2亿元人民币,你想想2亿元人民币可以养多少人? 2008年6月,比亚迪F3逆市上攻,实现总销量20万量   王传福孜孜以求的,正是把中国制造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意味着不仅要管好普通的工人,还要用好工程师。在比亚迪的深圳总部,崭新的工人宿舍、职工公寓、标准的足球场、幼儿园、超市、中学无所不有。多年来,所有管理层和员工一起在大食堂排队、吃五块钱一份的大锅饭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   王传福承认,比亚迪的管理模式更接近丰田这样的日本企业。我们公司推崇的是造物先造人这么一个概念。全球品质体系有两类,一类是欧美的品质体系,从上到下,ISO90001等等。日本是另外一个品质体系,日本不强调大的体系流程,他强调人的管理,你所有的体系都要靠人这个节点来执行的。   2002年12月,王传福曾和孙一藻等一行三人到台湾鸿海拜访富士康的掌门人郭台铭。王传福对郭台铭为了拿到订单可以站在客户门口,做一些很卑微的事而敬重他。但郭台铭经常是谈到一个问题就按一下电话,让守在门外的相关负责人进来汇报工作,汇报后还不许走,最后所有被叫进来的人都毕恭毕敬地靠墙一字排开。这样的霸气让王传福觉得很不舒服。王传福更希望能在比亚迪营造一种家的文化。   技术派的未来   我看房地产这种暴利应该是暂时,不会是长期的。但是长期来看,像制造行业我们知道财富怎么积累,因为我们从制造业走过来,你只要有核心技术,利润毛利率还是很高的。比亚迪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像日本东芝这样的企业,拥有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止是一个通路,不止是一个组装。那样上得快,垮得也快。什么叫真正的核心技术。假如东芝要垮掉的话,全球很多企业就要关门了,这就厉害,这就是企业的价值。如果这个企业垮掉了,最后只有银行受损失,大家都没受损失,你这个企业在社会有什么价值?   2007年4月,比亚迪刚刚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分拆手机部件业务比亚迪电子上市的申请。两个月后,富士康以盗取商业机密为由,将比亚迪告上法庭。   富士康称,2005年多名富士康高管人员转投比亚迪,同时把多份保密文件带走,在比亚迪制定了与富士康相似的生产流程。富士康因此损失了51.3亿元的生意,因此可能向比亚迪索赔50亿元以上。此消息一出,比亚迪的股价一周之内下挫14%,蒸发市值40亿港元。比亚迪因为这起诉讼不得不一再延期分拆上市事宜,富士康的诉讼攻势则随着比亚迪电子上市的脚步或停或进。王传福认为,富士康的这种举动是缘于他对比亚迪发展势头感到不安:竞争就是这样嘛,在你要上市时,对手出来给你捣点乱。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企业,年营业额达100亿美元,而比亚迪2006年营收额只有129亿人民币。两者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企业,但富士康显然看到了一种趋势,自己的第一大客户,一年为他带来60亿美元的诺基亚正在依靠提高在亚洲的采购和生产比重压低成本,并积极培养富士康以外的供货商。摩根大通的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就是诺基亚用来制衡富士康的旗子。   2004年、2005年的时候我们投资了很多技术,很多企业家投资了很多房产,当然他们最后也赚了很多钱,但我们的理念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钱投到技术上去。我们公司去年有1200个专利(每年申报的专利),华为大概有3000多个,我是他的1/3。我们在全国的专利排名第7位。我们不仅重视保护自己的专利,也研究如何攻破对手的专利壁垒。王传福对专利技术的重视一如当年发家时的富士康。   而在比亚迪的发展过程中,它的每一个劲敌几乎都曾向它发起一场专利战,索尼、三洋无不如此。不论官司是发生在本土还是异国,比亚迪每次都是正面迎战,从不回避,并以胜利告终。这大概也是王传福并不把富士康的起诉很当一回事的原因。   一个在王传福看来最为经典的案例是,2003年比亚迪在日本东京让索尼败诉。该年7月,索尼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起诉状,指控比亚迪侵犯其两项锂电池专利。比亚迪积极迎战,在40天中整理相关证据38份,否认侵犯索尼专利,而索尼提交的所有材料和证据只有6份。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东京地方法院宣布索尼专利无效,索尼不服,再度上诉,以失败告终。   王传福认为,一家技术型企业的崛起必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合法地规避已有专利,突破西方企业的专利封锁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点,在比亚迪推出的汽车产品上极为明显。比亚迪F3之所以成为中国最快突破10万台销量的自主品牌车型,和它的外型与丰田的克罗拉极为相似有很大的关联。随后,比亚迪推出的F3R与上海通用的凯越HRV高度形似,F6被称作是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的混合体。   这种形似与王传福对汽车设计的基本思想很有关系。坦白讲,我们不会从头设计一部车。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四个轮子一个外壳,任何一部车都难免和别人有一些相似的元素。王传福说,一款新产品的开发,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只有5%左右。我们大量使用非专利的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非专利技术的组合就是我们的创新。专利需要尊重,但可以回避。   在比亚迪内部,有一个多达上百人的知识产权部,它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比亚迪的各个产品事业部进行监督,随时提出哪些技术是别人的专利,必须规避。这一百多人中,有五十多人专门面向汽车产品。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如果想用一种技术,先看有没有专利,有就调整、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廉玉波说,我们甚至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   学会打专利战是每一个技术型企业成长的必修课。如果回看亚洲成功企业的历史,无论是丰田、本田,还是索尼、三星,都是一步步从技术模仿者出发,采取破坏式创新策略,走向技术领先者,再到品牌成功者。   比亚迪2006年财报显示,在整个集团的收入中,手机业务为51亿元,利润9亿元;传统手机电池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5.67亿元,利润4.11亿元;汽车业务扭转三年的亏损,实现盈利1.16亿元。   王传福自信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已经超过富士康。我们现在在整个技术上比他强,因为我的技术领域比他多得多,他仅仅是一个模具加一个EMS,我们有电池,有汽车,汽车里面有多少个技术,从大型模具到发动机技术,到压缩技术、空调技术都有,这些他全都没有,包括一些表面装饰的技术、喷漆的技术他都没有。这两个产业实际上是互通的,这种技术拿过来以后,就是你的优势。实际说1+1不止大于2,有的时候做得好能大于20。无限的创新就从整合当中创新。   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手机和电池业务将是比亚迪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但10年、20年后,比亚迪真正的未来可能在于汽车,而且是电动汽车。正是基于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信心,王传福喊出了在乘用车领域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的目标。   这听上去是一个疯狂的口号,但人们已经不敢轻易嘲笑王传福,比亚迪过去已经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可能。2007年10月,比亚迪基于F6推出了一款双模电动汽车,即采用电动与混合动力相结合的技术,车载电池用完将自动切换到混合动力系统。   这款双模电动汽车的核心驱动力是铁电池,这是一种用铁和硅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高效电池。汽车电池最大的难度在于高容量、高安全、低成本三项要求上,铁电池在这三方面相比于传统的镍氢电池、锂电池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电池领域,王传福敢说自己的实力要超过丰田。而铁电池的成本优势更是他的杀手锏。什么都敢造的他偏偏对变速箱不感兴趣,因为他相信到了电动车时代,变速箱就将变为历史文物。   事实上,比亚迪对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最早始于1998年。如果不是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电池这一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的话,2003年的王传福也许根本不会选择进入汽车领域。现在汽车电池的研发团队从过去的十个人扩张到100多个人,加上制造和测试部门,在上海松江占了一栋楼。   2006年底,比亚迪成立了E6纯电动车项目组,王传福亲自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并从比亚迪的电池、电子部件事业部调集大批人马,要将两大产业群的核心技术进行无缝对接。E6项目组每个月至少开两次会讨论各项进展。一组来自比亚迪的数据显示,E6充电一次可以行驶400公里,动力200千瓦,最高时速140-150公里,价格15万元以内,百公里耗电15度,只需要花几块钱的电费。如果在400公里以外需要继续充电,则可以通过充电桩充电,10分钟可充好70%的电量。在安全性方面,王传福说,他很快会向公众证明,这是一块用火烧都不会爆炸的电池。   王传福的激情与技术并存,但他亦知道,做汽车与做电池、手机最大的不同是比亚迪要在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十几年来只做代工的比亚迪一直是营销和品牌建设的门外汉。这个门槛丰田花了十五年,三星花了二十年。尽管通过一款F3,王传福和他的团队似乎已经找到了如何做品牌的感觉,但正如他所形容的:我们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就好像原来开车不知道高速路口在哪,现在知道从哪里过收费处,找到上路的感觉了。但未来在这条路上,开得不好还会翻车,风险依然存在。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605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