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伊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伊犁马
热度 3 lixuekuan 2019-9-12 10:02
伊犁马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 奇蹄目 、 马科 、马属、马种、伊犁马亚种,是我国珍稀的 动物资源 。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 伊犁马是我国著名的培育品种之一,性温驯,富有持久力和速力,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 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 自然环境条件 ,抗病力强。保留了哈萨克马的优良特性,饲养起来容易,善走山路,冬季在雪深40~50cm时,尚能刨雪觅食,青草季节增膘快。西北及华北各省、自治区,均引进该马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132 次阅读|6 个评论
伊犁杏花美景
热度 9 lixuekuan 2019-4-16 10:34
伊犁的杏花美景只能到现场看才知道是多么震撼的美,可惜我去的时候是雨天,没有拍出震撼的效果。 很多摄影家把伊犁杏花拍出了美轮美奂的效果,如果想看就百度一下。 清明节三天小长假里伊犁天天下雨,真是映正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词,看天气预报过了小长假就是晴天,可惜我要回来上班,只能遗憾了。 看看这些雨天拍的杏花,想想如果是蓝天白云,绿草白羊,雪山花海,是多么壮丽的画面呀。 今年只能想想了,如果明年有时间一定还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92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松鼠?第一次看到
热度 8 lixuekuan 2019-4-15 10:16
在伊犁的公园古树上,听到有声音传来。顺音而望,发现一只白黄棕花纹的动物,看行动方式应该是松鼠,但这样颜色的松鼠我还还是第一次看到,您见过吗? 后来又看到一只。 有趣的是这些松鼠正在做窝。到其它大树枝上咬断小树枝,叼着小树枝回窝,可嘴里的树枝被旁边的树枝挡住只好丢下嘴里的树枝咬挡路的树枝,现场很好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962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一路向西
热度 1 xuxfyuwp 2017-8-14 22:57
雾霾?水汽? 天湛蓝,山翠绿, 白云随风去, 唯有远方朦胧, 悬浮在天际, 是雾霾还是空中水汽? 局部降雨 积雨云起, 能量聚集, 雨幡垂落, 浇灌在局部地区。 绿坚强 风沙掠过, 荒漠相逼, 任尔围困侵袭, 我自岿然, 不离不弃, 一片孤独绿地。 伊犁河水 奔流伊犁水, 滋养万物生, 捕获西风雨, 汇聚大河中。 香紫苏 摇曳路旁觅孤单, 列阵田野相聚欢, 千顷花开香飘处, 万紫绵延天地间。 小花 小花,湖水,远山, 生命,环境,自然, 相依,和谐,共生, 岁月,枯荣,循环。 快乐牛羊 山野青青, 牧草茫茫, 悠哉漫步, 快乐牛羊。 天鹅湖 斜阳映,湖水静, 微风起,天鹅动, 梦幻展翅翩翩舞, 远方王子来圆梦。 北国红豆 北国生红豆, 无叶亦无枝, 浓烈夏日里, 相思情愈痴。
个人分类: 诗歌|45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夏至日
jiangming800403 2017-7-8 20:12
我们的祖国广袤万里。夏至日,凌晨两点乌苏里江已经迎来黎明的曙光;仅仅两三个小时前西垂的伊犁仍然是漫天晚霞 学生从西农参加夏令营回来,乘坐的是被称为超级神车的从喀什到鹰潭的K1662,这也是这趟车首次从宝鸡延伸到江南水乡。我说从喀什到江南的距离,基本上可以去非洲了。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进伊犁
热度 1 yaoweijian 2016-3-28 07:56
2006 年6月22日19:00时我们到达了新疆之行的终点城市伊宁,今后数日我们将在这里开展对伊犁河的科学考察。 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这是每一个到过伊犁的人,无不发自肺腑的感慨。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在新疆大陆性荒漠干旱区中,伊犁就像是瀚海中的湿岛,气候温和湿润。 伊犁三面环山,西部开敞,冰川发育,雨雪丰沛,是新疆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四条向东辐射的山脉如同巨人的骨架,贯通在五大河谷盆地之间的伊犁河及其支流犹如血脉一般奔流不息,孕育着这片肥沃富饶的土地和辽阔无垠的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中,是新疆最著名的草原之一。这里丘陵连绵、水草丰茂,除了连绵的草原外还有森林、雪山、野花等,景色十分美丽,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是进行草原观光、摄影的绝佳选择。 伊犁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薰衣草之城,这里种植了全国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薰衣草田,每到6-8月份,马路两侧的农田内都会有薰衣草开放,紫色的田园十分浪漫,也吸引了大批游客过来摄影参观。 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与右岸支流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西流至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
3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梦中的那拉提(2)
热度 16 lixuekuan 2013-9-27 21:57
阴天加小雨那拉提还那么漂亮,如果是晴天加雪山肯定更漂亮! 那拉提:我还会来的! 其它照片可直接点击: 梦中的那拉提(1) 1 2 3 4 5 6 7 8 9 梦中的那拉提(1)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487 次阅读|59 个评论
伊犁果子沟与赛里木湖
热度 11 zhanghq0121 2012-11-13 13:09
从伊犁开车到乌鲁木齐约700公里,路经风景如画的果子沟和美丽的赛里木湖。09年路过时正赶上修建两地之间的公路,一路烟尘滚滚,欣赏沿路美景的心情受到影响,但美景就是美景,抛砖引玉,将记录下的些许风光献给各位老师欣赏。 (1)等了半天,马儿也没有站起来,只好拍张卧姿的…… (2)再来一张 (3)传说中美丽的赛里木湖 (4) (5) (6) (7) (8)拉近看看远处的雪山 (9)守湖人的小屋 (10)沿路哈萨克风情园 (11)终于知道什么叫风景如画。 (12)层层叠叠的云杉和远处的雪山 (13)拉近一点 (14)随手就能拍到这样的美景 (15)太多了,再来一张 (16)哈萨克牧民居住点,冒着炊烟的小屋,背靠青山面朝溪水(估计刚下完雨,水有些浑,呵呵) (17) 谢谢观赏。
4001 次阅读|30 个评论
伊犁野罂粟
热度 16 zhanghq0121 2012-11-11 21:08
野罂粟,罂粟科罂粟属植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每年5月下旬,伊犁新源一带草原盛开成片的野罂粟花,颜色血红妖艳,盛花期仅有一星期左右。2009年5月从新源那拉提机场赶往伊宁,路上有幸遇到大片的野罂粟花,匆忙赶路的间隙记录下野罂粟盛花期的情景,以及一些路上散拍的伊犁风光,献给各位老师。 (1)野罂粟,妖艳似火。 (2)大美伊犁,花的海洋…… (3) (4) (5) (6) (7)一睹芳容 (8)再来一张 (9)我家住在花海里…… (11)再看你一眼 (10)沿此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你…… (11)沿路到处都是这样的风景…… (12)牛儿还在草原上吃草,看看那只小牛可爱吗? (13)羊也没闲着,呵呵 (14) (15)再看看蓝天白云。 (16)巩乃斯河,两岸有大片的湿地。 (17) (18) (19)河对岸也是大片的湿地 上传完毕,谢谢观赏。
5825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七月伊犁(3):独库路上风光险
热度 3 yourjoe 2012-8-21 22:21
七月伊犁(3):独库路上风光险
从独山子到库车的路从天山腹地穿过,属于 217 国道的一部分。 从巴音布鲁克回乌鲁木齐,无论如何绕不开天山。 果子沟那里自从修了大桥以后路不算很险了,但绕的路太多。向北走 217 是一条可选的路,向东经巴仑台走 216 是一条可选的路,但那里也要翻越天山,走一号冰川、英雄桥,最后决定走独库公路,一来这里较近,路面也好,二来可以从零公里向西,看看有百里画廊之称的唐布拉。 从零公里开始的百里画廊沿喀什河向尼勒克方向展开,有山有水、有草有花有树,风光虽然秀美,但拍出来的照片却缺乏特色,只好在这里提一下。 还需要提一下的是那拉提,号称最美草原的那拉提,不仅在我眼里一般,在我的相机里也一般。其实七月伊犁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赛里木湖、果子沟、昭苏、那拉提、唐布拉等,但也许时间点儿不对,照片一般,只好留着自己看,这里给出的是属于巴州、塔城的景色。 独库路一开始是战备路,修了十年,牺牲了一百多名官兵的生命才大功告成。但由于这一带天山地质上不稳定,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独库路一直断断续续的封路,走以前不知通不通,上了担心断不断,总之没个准。不过东边的 216 也好不到那里去。真正有保证的是经果子沟转 312 的路,原则上畅通无阻。 向修路的官兵致敬,更向牺牲的官兵致礼。 青山依旧好 天山派在哪里 滑坡似乎随时可发生 到了不长树的高度 山势险恶 山高云为峰 水色撩人
440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七月伊犁(2):天鹅湖
热度 2 yourjoe 2012-8-21 09:55
七月伊犁(2):天鹅湖
天鹅湖在巴音布鲁克,其实已出了伊犁地界,属于巴音郭勒蒙古州自治了,但我愿意把它归到伊犁,以壮伊犁的声色。 说起去天鹅湖,有人不怀好意地奸笑,分明是说去了你就知道上当了。 我是听一位老兄说起过,什么喀纳斯、那拉提,都不如天鹅湖。 我们一行八人,有四人畏于来回四公里的山路而裹足不行,四个伪摄影爱好者则积极踊跃。我是一定要上去看看的,大老远来了,就不怕这么点儿路,也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来这里了。 一路上,一群群大极了的苍蝇持续不断地骚扰我们,引起阵阵惊呼。有识之士说,那不是苍蝇,是牛虻,专吸牛的血的。 天鹅湖,一个既没有湖,也没有天鹅的地方,景色有些像黄河源头,一条河在草原沼泽上蜿蜒前行,时而明亮,时而晦暗,上下游都显得遥远而迷离,仿佛都是天的尽头。 登顶而远望的美好感觉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虽然不能简单拿这里和喀纳斯、那拉提比较,但这里的风景确实有独到之处。相信晨曦和晚霞下的天鹅湖一定会显得更瑰丽些,而草色变得金黄时景色又会不同,还有就是天再蓝一些,远山变得更加明了的时候。 草下边可能全是水 九曲十八弯 所谓的湖,其实是沼泽 河水明亮,远山含翠 水作碧玉带 河心岛上也许真住着天鹅
575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七月伊犁:(1)色彩昭苏
热度 3 yourjoe 2012-8-19 18:25
七月伊犁:(1)色彩昭苏
去伊犁,主要是惦记那里的薰衣草,一打听,早已过了季节。看薰衣草的季节是初夏,据说六月最美,七月中旬就收完了。 没了薰衣草照样去伊犁。 伊犁 不仅有薰衣草,比如昭苏,朋友说油菜开得漂亮极了。 幸运的是,我们不仅看到了油菜,还看到了向日葵,还有一种不知道名称的紫色的花。 辽阔广袤的地里大片大片开着黄色、紫色的花,花的海洋,视觉的盛宴,一切事那样美轮美奂。 斯时斯地,我发现人类也有对自然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不是单纯的破坏者。 向日葵 黄色的是油菜 紫色的是什么呢 漂亮吧 远处是西天山 中哈交界的我方境内 黄和绿的境界
4567 次阅读|5 个评论
伊犁人民送别因病猝死的援疆干部谢国虎
gaojiange 2011-12-16 12:04
12月11日,第七批江苏援疆干部、霍城县财政局局长谢国虎因病猝死于办公室,12月14日上午,伊犁州和霍城县为其举行了追悼会送别谢国虎。 12月14日,记者从霍城县宣传部了解到,2010年10月谢国虎作为江苏第七批援疆干部在霍城县工作,担任该县财政局局长。因气候、地域等多种原因一直睡眠不好,健康受到影响,12月11日20时41分左右,谢国虎的司机发现其昏迷在办公室,12月12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半个月前,他的妻子和孩子就来霍城探望他了。”霍城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12月11日当天,妻子看天色已晚谢国虎还未回家,曾打过几个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后来才知道谢国虎已在办公室不省人事。 该负责人表示,44岁的谢国虎殉职与援疆工作的辛苦、劳累有很大关系。追悼会后已将其遗体火化,骨灰将由其亲属带回故乡江苏。
个人分类: 天山南北【幽幽西部】|1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哪里长河落日圆?
tarimriver 2010-8-5 22:3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名扬古今的佳句,然而,你知道哪里的长河才落日圆吗?由于我国的河流大多是东流如海,几乎看不到落日圆的景象。只有在我国最西端的伊犁河上才能领略此情此景。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唯一西流的河流,看到了日落的景象,但太阳已经刚好落下了。 伊犁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以哈萨克族为主,所以走在伊犁的大街上如同走在了重庆,美女随处可见。另外,哈萨克族青年结婚喜欢到伊犁河边,让母亲河见证自己的婚礼 伊犁还是野果之乡,这里的果子甜甜的且带有一股酸味,感觉极爽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3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伊犁的薰衣草
zhangxw 2009-7-3 10:35
6月30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农民们忙着收割薰衣草。 从6月下旬开始,新疆伊犁河谷近2万亩薰衣草竞相开放,陆续开镰收割,成为塞外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华社发(刘成刚 摄) 6月30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农民们忙着收割薰衣草。新华社发(刘成刚 摄) 6月30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农民们忙着收割薰衣草。新华社发(刘成刚 摄) 伊犁的薰衣草 (文字是孙祥彬编辑的,图片是新华社的 张学文) 熏衣草为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实际上是一种馥郁的紫蓝色的小花,略带甜味,具有清新的香气,又名宁静的香水植物。熏衣草花朵呈穗状,开在花茎顶部,有蓝、深紫、粉红、白等色,最常见的是紫色,熏衣草的功效很多,被称为香草之后。熏衣草精油也被称之为油中之王,适合任何皮肤,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粉刺、脓肿、湿疹、平衡皮脂分泌,对烧烫灼晒伤有奇效,可抑制细菌、减少疤痕。熏衣草油香气纯正,广泛用于香波、香皂、香水等日用化妆品中。 熏衣草适应较干燥、冷凉的气候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0 25 ℃ ,忌高温高湿。土壤要求疏松乾燥且排水良好。种子发芽一般 12-21d ,成熟时间约 150d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盛产生啤酒花的普旺斯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伊犁开始引进熏衣草,种植面积到 2004 年已经达到五万亩,占全国产量 90 %以上,产油总量居中国第一位,产品多销往日本。新疆熏衣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
个人分类: 新疆特写|655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