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羽衣甘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舌尖到眼角——话说观赏作物(四)
df730227 2020-7-24 19:25
观赏南瓜 冬瓜、南瓜、西瓜、黄瓜、丝瓜、苦瓜 ...... 你所熟悉的这些“瓜”都是葫芦科不同属的的攀缘植物,今天的观赏瓜单说这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美洲热带为比较公认的南瓜栽培种源地,该属约 30 个种,我国作为蔬菜栽培 3 种:西葫芦(美洲南瓜, Cucurbita pepo )、笋瓜(印度南瓜, C. maxima )和南瓜(中国南瓜, C. moschata )。经由育种家多年的育种,如今的品种形态多样,体型相差悬殊,既有单果重达上百公斤的巨型南瓜,又有单果重 200-500 g ,好吃又好玩的迷你系列。迷你南瓜也被称为观赏南瓜,根据形态特征命名为:鸳鸯梨瓜、飞蝶瓜、香炉瓜、寿桃瓜、皇冠南瓜等。除了形态奇特外,这些南瓜的色泽也十分丰富,有红、绿、黄、白、橙等颜色,或单色或复色,或具条纹或具斑点。观赏南瓜的新品种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因南瓜属为蔓生植物,常用于农业科技园和观光园的廊架绿化。 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类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至小亚细亚一带。甘蓝类的其它兄弟姐妹还有为人所熟知的圆白菜、花椰菜、抱子甘蓝和芥蓝等。同它的兄弟姐妹们一样,羽衣甘蓝也是餐桌上的美食,常作为配菜见于西方的餐桌,它的专有英文名称是 Kale 。在我国,因其味道较涩微苦,但叶片波状皱叠、抱合、叶色丰富多彩,耐寒,成为晚秋至早春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学术界对羽衣甘蓝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它传到日本后却大放光芒, 1936 年起,观赏型羽衣甘蓝就已经市场化,它在园林界形象漂亮的名字“叶牡丹”也是来自日本。日本在羽衣甘蓝的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叶片或圆或皱或如羽,植株或高或低或中等,株型从粗犷走向精致,应用方式也不断创新,近些年出现了切花羽衣甘蓝。我国虽已开展了相关的育种工作,但仍需专注与持久的努力。 羽衣甘蓝用于餐桌装饰 羽衣甘蓝用于 城市绿化 羽衣甘蓝用于 切花 观赏果树 桃花盛霞,梨花如雪,赏万亩果树开花的盛景已成为我国许多县、市、区的传统节日。这里的观赏果树,专指那些以观赏为目的,不以水果产量为目的而进行栽培的果树。以观赏为目的培育果树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整枝造型,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传统果树的新风韵;二是培育新花色或新叶色,以观花或观叶为主的果树。果树盆景将果树盆栽,对其枝干进行艺术加工,可赏花、观干、品果,一举三得,即是对我国盆景艺术的创新性补充,也为我国果树产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培育新的花色或叶色的观赏果树育种,以国外的成果最为突出。如我国的山楂多开白花,但利用山楂属极少数开粉花的野生种,英国培育出了红色单瓣的 ‘红云’山楂和红色重瓣的‘宝红’山楂。 苹果盆景(图片来自:中国花卉园艺, 2018 ) ‘宝红’山楂 后记 观赏作物是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也叫观赏植物。广义上说,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因此,观赏作物,是观赏植物,也是花卉,无论木本还是草本。从舌尖到眼角 ——话说观赏作物系列就是想告诉读者,发现美、创造美,农业的未来会更美。显然,较多的观赏作物是由国外创造的,我们需要迎头赶上。 无特殊说明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庭园艺(4+)—种子:羽衣甘蓝KALE
kd652 2019-5-5 06:41
首先得说,你若搜索 “羽衣甘蓝”,更容易看到的是: 这是马路边常见的冬季装饰植物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同名的另一种蔬菜“羽衣甘蓝(KALE)”: 在商店出售的时候往往是成捆的嫩叶: 可以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沥干洒点儿盐吃: KALE营养丰富: KALE幼苗: 开花: KALE开花 还有这个样子: 若在市场上见到了可以品尝一下。 昨天一位老人说: 看来在国内高端市场已经供应KALE了。
个人分类: 园艺|3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裙翩舞——羽衣甘蓝
热度 2 lixiong45 2019-1-26 15:16
曲靖火车站广场上主要的景观植物是羽叶甘蓝(食用甘蓝的园艺变种),有“白罗裙”和“紫罗裙”。 进可艳若牡丹,退可鲜比卷心,说的就是它。
个人分类: 万物生长|2174 次阅读|5 个评论
羽衣甘蓝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8-1-5 12:40
路边这颗菜一样的花,叫羽衣甘蓝(ornamental kale),其家族非常庞大,拍摄于12月 叶子像花一样红 下雪之后,变成这样了 看看,各种各样的羽衣甘蓝(网络照片)
个人分类: 留学游学温哥华|3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杭州市湖墅南路建筑工地围墙上的临时墙体绿化
热度 2 dbmoth 2011-2-2 09:16
[转载]杭州市湖墅南路建筑工地围墙上的临时墙体绿化
杭州市湖墅南路建筑工地围墙上的临时墙体绿化,植物配置为羽衣甘蓝,第二次拍摄的时候已经换过植物了。
个人分类: 风景|882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