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恐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恐惧降临的时候
热度 1 cosismine 2012-6-2 17:35
给朋友打打电话。 或者,把自己托付给命运,命运的安排有时真的无法抗拒。
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思想:点亮人类的未来
热度 5 hcrm 2012-5-8 13:01
科学家们对科学研究心存恐惧,因为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人类曾经自以为豪的文明将“荡然无存”,曾经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和精神支柱将“彻底垮塌”,我们会非常失落甚至无所适从,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核运动是宇宙的基本运动 当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瘦子”于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区进行核试验成功 时,我们还浑然不觉,可科学家 爱本海默 后怕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引发的最强烈的爆炸,超乎常人的想像! 而等美国人将第二、第三颗原子弹 “小男孩” 和 “胖子” 分别 于 19 45年8月6日 、9日 扔 在日本 广岛 、 长崎 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因为那种摧枯拉朽之势,人类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去阻挡,唯一只能做到不让其引爆。于是,地球上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核按钮。 毛泽东同志在欢呼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同样惊奇于核力量的巨大,意识到没有原子弹就没有发言权的危机感。新中国拼其全力要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终于1964年 10月16日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随着更多的国家步入核力量国家行列,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两国所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甚至上百次,人类确切地生活在核威胁之下了。 然而,核反应、核辐射、核剧变、核爆炸等等有关核的一切问题说明,核运动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前苏联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爆炸和日本福岛核泄漏等事件发生之后,人类有些谈“核”色变了。可是, 宇宙空间星体的核爆炸远远超出我们 现在所有 的想像, 如果人类不能熟练地掌握 核爆的规律, 我们又如何能在广阔的 宇宙 中走得更远呢? 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 1963年, 中国 科学家 童第周 将一只雄性鲤鱼的 遗传物质 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 , 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 时 , 人类并没因此而恐慌。而同年, 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在题为“ 人类 种族在未来二万年的生物可能性”的 演讲 上采用“克隆(Clone)”的术语 ,其 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 细胞分裂 繁殖而形成的纯 细胞系 ,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 基因 彼此相同。 1996年 ,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克隆 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 “多利” ,标志着克隆技术进入 第三个时期 ,即 动物克隆 时期 ( 由一个 细胞克隆 成一个动物 )。人类开始思索:运用克隆技术,将来是否能克隆出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科学家明确表示,理论上这是完全可能的。1997 年7月,罗斯林研究所和PPL公司宣布 , 用基因改造过的 胎儿 成纤维细胞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绵羊“ 波莉 ”。 到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6种类型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乳腺细胞、卵丘细胞、 输卵管 /子宫上皮细胞、 肌肉细胞 和耳部皮肤细胞的体细胞克隆后代成功诞生 ,人类离克隆自己已越来越近了 。 于是,人类又开始惶恐了:如果用自己身上的细胞克隆出另一个“自己”,那么“他”同自己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人类已然建立起来的伦理,岂不是要全面崩溃? 我们会因此止于此吗?我想,人类的好奇心不会答应的,我们是“见了棺材也不会落泪”的一族。面对无比广阔的宇宙,我们若是去探寻,抵达宇宙的边缘,克隆自己似乎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想像,A君乘坐光速宇航器向遥远的宇空飞去,在他的生命结束前,克隆出另一个“自己”,如此循环下去,回归地球的仍然是“A君”,他会带来更多持续的信息),当然还得延长我们的寿命。否则,人类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宇宙孕育了人类,给予人短暂的生命,赋予好奇的天性,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探索。 人机和谐共处的时代 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设计出这样一个未来世界:满大街走着或跑着的,已不再是单纯的人类,还有独立行走的机器人。 那么,这些不再受人类控制的机器人,会与人类和平共处吗?假如他们组织起来,会形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向人类挑战世界的主宰权吗?还有,如果人类是被自己制造的机器人所消灭,那不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么? 可不管怎样,我们都将迎来一个人机共处的时代,而实际上这个时代早已开始——人类围绕生产生活所制造的一切机器,难道不是未来机器人的雏形吗?我们生产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都曾导致过交通事故的发生,于人类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更别说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了。 当然,我们这儿所说的“人机”,是指人和具有自我支配和管理能力的机器人,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也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成为没有人形的“机器人”。 尽管这样一个时代尚需时日,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现实,可是人类已经开始思索了。因为人类本身极其复杂的矛盾,导致人类社会构建的世界并不太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机共处”将是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上帝离我们而去时 几乎有人类即有宗教,不过,最初只是原始的崇拜,包括对太阳的迷信。为此,玛雅人建造了 基长225米 、 宽222米 的 太阳金字塔 ,可与 埃及的 胡夫金字塔 媲美。 从欧洲的情形来说,中世纪是最黑暗的,宗教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科学家们的头顶,人们害怕提出与教廷不同的观点,因为那意味着对上帝的不敬。意大利科学家 乔尔丹诺 · 布鲁诺 是被后人无数次提及的例证,他为了 捍卫和发展 哥白尼 的 太阳中心说 ,被 宗教裁判所 判为“ 异端 ”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他在其 著作《论无限宇宙和世界》 中明 确指出:“宇宙是无限大的”,“宇宙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物质的” ; 还著有《诺亚方舟》,抨击死抱 《圣经》 的学者。 然而,他为真理而献身四百多年后,仍有一些人怀抱 《圣经》 不放,笃信所谓上帝创造了一切的谬论。这是极其可悲的,因为他们对 罗马鲜花广场 上的烈火视而不见。 我不相信,这些人为了“上帝”,可以如 乔尔丹诺 · 布鲁诺 一般凤凰涅槃。他们的内心十分的脆弱,上帝只是其精神的依托,是掩饰他们对于“未知世界”恐惧的面具——当然,还是他们心灵寻求宁静与平和的支点。 这些人中的代表告诉我,宗教与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而 乔尔丹诺 · 布鲁诺 却说:“ 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显然,即便是“一奶同胞”,宗教也不是最好的。所谓“兄弟”,仅仅是对于它们的“出生”而言的,最终二者也不会站在同一屋檐下。 当人类选择科学的时候,上帝会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也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点亮科学这盏明灯 迄今为止,人类在宇宙中还是孤独的行者,我们并没有发现和找到伙伴。 对于地球的奥秘,我们基本已经解开,只是我们仍无法“控制”自然的力量。由于对核及其爆炸的掌握,人类有半只脚跨进了宇空,另有半只踩在了“地雷”上。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或许永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安适只是暂时的停留。 我们到底会向何处去?政治家在等待科学家的回答,民众则在等待政治家的解释和引领。可是,政治家们不知道,科学研究也充满危机,最大的莫过于精神世界的失落,如同原始部落丢掉了图腾。 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深入探索,原有的观念和思维将被层层肢解,甚至会让人感觉面目全非——我们需要重塑人类的精神世界,而非四处宣扬自己的政治纲领。 科学已经越来越明确地成为指引人类前进的灯盏,由此而形成的包括信仰和思维在内的思想体系,必将开启人类迈向未来的新的航程。 2012年5月8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01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恐惧源于差距
胡业生 2012-3-26 08:05
人通常会对未知领域充满恐惧和敬畏。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恐惧的自我建构
jttto 2012-3-4 10:08
我们的恐惧很大时候是在外在的催促下半推半就的将自己禁锢起来,有时是处于清醒,有时是处于朦胧。但可悲的是,人类的大部分恐惧都是在我们朦胧时(小时候)建构起来的。也许是因为恐惧的根源就是无知吧!
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生十二大财富
jttto 2012-3-3 19:26
一、积极的精神态度: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乃个人能完全控制的惟一的东西。就将积极的精神态度置于人生十二大财富之首。 二、良好的体格: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 “ 健康意识 ” ,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态度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 “ 内在 ” 的和谐。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你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地对待别人的人一定会最后得益的。 四、脱离恐惧:七种基本恐惧是贫穷、批评、疾病和身体痛苦,失去爱、失去自己、年老、死亡,被恐惧所奴役的人不会是真正富裕、自由的人。 五、未来成功的希望:希望乃人的内心最佳状态的先驱,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 六、信念的容量: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的普通能量转换成它们精神上的等价物。信念还是将无限智慧改造为适合个人之用的惟一途径。 七、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愿望:那些没有掌握与别人分享自己幸福这门艺术的人就没有寻找到幸福的门径。 八、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这样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致力去完成它。 九、对所有的事物有开放的内心:只有那些保持内心开放态度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他们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导向成功的目标。 十、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 十一、理解人的能力:能理解别人首先必须理解自己,因为促使你自己做出多项行动的动机,大多也是促使别人做出同类行动的动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自己会使你走上较好理解别人之路。 十二、经济保障(金钱):最后一个,但并非重要的人生财富就是金钱。它是由一个人所提供给别人的服务换来的。前面十一大财富只要人们想拥有,就一定能够拥有,并且会很容易地将人生第十二大财富 ── 金钱吸收过来。
1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之叹
fierykylin 2012-2-12 23:18
最近为写一个稿子搞得人很崩溃,生活失去了节律。今天周末,和同事一起去街上逛了逛。来到诺尔贝西路上吃烧烤,which我一向很喜欢,很让我放松的一件事。不经意间,我看到一头小牦牛,正在惊恐地闻者地上的一滩皮毛---已经被宰杀的另外一只牦牛的皮毛,肉已经挂在架上等待出售。那只小牦牛忽闪忽闪的目光,那充满着亦或是伤感亦或是惊奇亦或是恐惧的目光,震撼了我。 也许他在想,为什么今天早上第一缕阳光下还在和他一起奔跑一起抢草吃的朋友,现在却变成了这样一滩;也许他在想,明天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否能出现在他自己的目光。 我当时就在想我能不能把它买下带回去,但这显然不可能;亦或我可以和他的主人说,明天再宰他吧,但这也没什么意义;我甚至还吃过牦牛肉,并赞其可口。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很无助,很想流泪,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我们靠着对其他生命的漠视活着,和那头小牦牛,如果它还在的话,我所面临的困难、纠结都是那样微不足道,但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如何能改变些什么呢。 君子远庖厨,古人亦无答案。 当我再次回去的时候,那只小牛已经卧在旁边,淡淡地注视着买卖的人们。 也许他在想,你们和我们的区别正如李斯所说,厕所里的老鼠和庙堂上的老鼠,我生为牛你们生为人,但是你们也要记住,世界上我们都不是风,只是草,当风吹来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 但我想说,当我们有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得坚决,选择的勇敢,选择得正确。 为了自己,为了我们所爱的人,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纪念那千千万万的小牦牛。
个人分类: 我笔我心|3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稀奇古怪,令人嘬舌,令人恐惧!》
热度 6 cyj 2012-2-5 10:24
《稀奇古怪,令人嘬舌,令人恐惧!》 副标题:—— 评 “西安交大造假分子束鵬程和李连生一手所借、所欠的 850 万外债,将由无辜的、正经的、现在的教师们归还。 创造发明了 一种新型的《父债子还》的校规!” 从元月末就有网友质疑我校国家工程中心新人领导人所宣布的“束鹏程李连生所主持的工程中心,目前亏欠国家和世界银行贷款共计 850 万元。” 第一、这已经令人嘬舌不解,不解的是,这两位造假团伙的核心人物,所拖欠的巨额款项,为什么到 2012 年元月放寒假之前才向压缩机有关人员公布?这么巨大的来路明显的—— 向国家发改委的 300 万借款;以及世界银行贷款 1350 万元的 40 % ,折合为 550 万应该归还给世行的欠款,为什么在 2010 年 3 月《焦点访谈》曝光后,名义上是雷厉风行的予以“处理”,实际上却隐瞒了两个造假分子的巨额欠款。这中间有什么理由吗?没有!这是理应早早公布,有人却故意的把这些行为分为 2010 年和 2012 年,分别公布! 第二、更加令人嘬舌恐怖的是,在 2012 年元月寒假前公布此事的同时,宣布“今后什么人如果打算使用国家发改委给工程中心的拨款(不久前拨下 800 万,由于不是世行贷款因而没有归还百分之几的条件),那么,此人便必须按照使用世界银行贷款一样的条件,归还 40 % 。” 这就等于说:西安交大国家工程中心新任领导人,不知道接受了时间么人的命令:—— 束鹏程和李连生两个造假分子所亏欠的 850 万元外债,要后来人予以偿还! 他们的算盘是,利用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国家工程中心的拨款 800 万元,可以无法无天的强迫命令后来人,代替两个造假分子偿还( 800 × 0 , 4 =) 320 万元! 什么人如果胆敢不遵守这种强迫命令,那么,你就不能够使用国家的拨款,厉害不厉害?这种倒行逆施,怎不令人毛骨悚然? 中国有一句古话:父债子还;我们就不懂得,西安交大党委书记规定的“造假分子的欠债,必须让正正经经的教师带为偿还。”这 是不是无法无天?这是符合国家法律的吗!?这是符合国家发改委拨款的宗旨吗? 这就是我们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书记的德政! 然而,这也是一种打家劫舍! 王建华不下台,西安交大有好日子吗?西安交大能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阳光吗?西安交大的科技事业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吗! 真正是稀奇古怪、古怪稀奇! 博主 2012 年 2 月 5 日 博主附言: 此前五年来,我们都使用下列内容,检举揭发束鹏程和李连生的狼狈为奸:—— 束鹏程帮助李连生于1998年破格提升教授职称时,依靠的是李连生的“专著”1998年3月出版的《涡旋式压缩机》;以及1998年李连生为学校获得横向科研课题费300万元,创造了当时横向科研经费的记录。然而,实际上学校财务处并未收到这一笔300万元额经费。 五年来,我们始终认为这30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是束鹏程和李连生弄虚作假编造出来的“并不存在”的神话3. 直到今年元月,国家工程中心新党支部书记公开宣布,才知道这300万元并非子虚乌有并不是束鹏程和李连生捏造欺骗。而是他们师徒二人“向国家发改委借的。” 至于这300万元束李的借款,干什么用了?以及为什么始终没有归还?则国家工程中心的新书记,并没有相互群众进行解释! 而1995年世界银行贷款350万美元中,除去塞尔公司王教授使用55%,已经按照规定每年上交给束鹏程主任之外; 至于束鹏程和李连生使用的45%(约1350万元人民币),其中按规定应该归还世界银行40%的550万元外债,为什么没有归还?新书记没有向群众交代;而无需归还的那60%(约800万元),是如何使用一光的?新书记也没有向群众说明白! 总之,一笔没有收支清单!没有帐目的糊涂账! 国家工程中心新书记,是党委书记王建华同志委派的! 这种新型的《父债子还》的校规,也是新书记按照什么人的指示当众宣布的,虽然遭到举报六人中一位在职教授冯全科的质疑(另一位在职举报教授屈宗长,由于在北京参加鉴定会因而未能聆听。)但是,冯全科教授的质疑,并没有得到新书记的负责任的答复! 2010年3月20日,由于《焦点访谈》的曝光,党委书记王建华立即做出了几年都不答不理的处理,然而,对于举报六人举报的束鹏程和李连生的国家工程中心的财务问题,却继续不予理睬。 一直到把李连生异地调走;束鹏程好人一个,保护性退休之后两年,才对工程中心的财务,进行这种一笔糊涂账的宣布,而且居然规定“造假分子的外债,要由正正经经、勤勤恳恳的其他教师代替他们归还!” 这种手段和方法,实在违背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依靠群众的主张!违背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强化科教事业的主张! 王建华书记不引咎辞职,我们西安交通大学是没有希望走向新生的!
39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禽流感对人的致死率可能被严重高估(世界顶级流感专家的质疑)
热度 12 yanjx45 2012-1-4 11:34
   惟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 ( 美国前总统 富兰克林 • 罗斯福)    自 1997 年以来,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种消息总是能在全球范围引起广泛的关注,社会各阶层对禽流感都会习惯性地谈虎色变。    不久前,美国 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 ( NSABB ) 主席 Paul Keim 说: “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可怕的病原体。 ” “纽约时报” 记者 Donald McNeil 关于 H5N1 病毒的总结是,“自从在 1997 年发现 H5N1 病毒以来,它总共仅感染了大约 600 人,但它杀死了其中超过 50 %的人。 ”     McNeil 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它集中反映了对这种病毒广泛流行的恐惧心理。    为什么会出现对 H5N1 禽流感病毒如此普遍的恐惧?    这里被误解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禽流感的感染人数是未知的。誰能肯定地说,该病毒只感染了约 600 人?目前对我们已知事实的确切表述应当是: 在 600 个因感染 H5N1 流感病毒而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中,超过半数最终死亡。    要计算 H5N1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死亡率,我们需要将死亡人数除以感染人数。事实上,目前我们并不全面掌握感染人数,但可合理地推测此数字可能相当大,十余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人数应当远远多于 600 人。 最近在泰国农村村民中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专业杂志《临床感染性疾病》上(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3 (8) DOI: 10.1093/cid/cir525 )。该项研究 收集了 800 人的血清,用血凝抑制和中和实验分析其中所含针对几种禽流感病毒(包括 H5N1 病毒)的抗体。结果表明,其中 73 位参加者(占 9.1 %)对两种不同 H5N1 毒株之一有抗体。作者的结论是, “ 在泰国中部农村地区的人可能经历过亚临床的禽流感病毒感染 ” 。 亚临床感染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感染。     如果亚洲农村人口的 9 %发生 H5N1 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亚临床感染,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该病毒致病性的认识。这个比例即使仅为 1% ,绝对人数也相当多。所以必须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进行更广泛的血清学研究,以全面掌握人类感染 H5N1 禽流感病毒的程度。     世界顶级流感专家 Peter Palese, Adolfo Garcia-Sastre, Robert Krug  和 Vincent Racaniello 等都认为, 在我们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曾感染 H5N1 禽流感之前,我们对该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避免贸然下骇人听闻的结论。 这样做只会导致相关学术界和管理部门误入歧途:担心 H5N1 禽流感病毒可能被用来作为生物恐怖武器,从而无根据地限制关于该病毒的科学论文的出版。这样的事件最近已经发生,这是对禽流感盲目恐惧的一个直接后果。盲目恐惧将妨碍对禽流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个人分类: 流感防治|6794 次阅读|55 个评论
叶公好龙的环保主义者
热度 3 saraca 2011-6-28 22:33
那么长的蜈蚣啊,至少30厘米长,在昏暗的灯光下可以看到红色的身体,N多对足,就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想到同事们说的蜈蚣多生于竹区潮湿阴暗处,走起路来千足摆动,发出唰唰的声音,我就面色如土,战战兢兢,屏住气息,顺手拿了一个塑料瓢,砸上去。受伤的蜈蚣逃到草丛里,露着一半身体。我又拿了拖把将其盖住,拖到水泥地上,胆战心惊地使劲往拖布上踩踏,感觉雨林中的热汗和吓出来的冷汗全都往外冒。过了好大一会儿,小心地翻过拖布,一看,它还会动。再翻过来,使劲儿踩,至少踩了10脚,再翻开,已经不会动了。可是也好害怕,真不想再看第二眼。没法啊,夜色浓厚,只能再咬牙用扫把连院子里的竹叶一起清扫干净。 据说蜈蚣的出现意味着自然环境干净,空气环境指数上升。再据说,蜈蚣是一味优良的中药,蜈蚣酒可祛风湿。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这千足虫,此时此刻,心里还七上八下地突突地跳个不停。 为了驱赶这些蝥虫,我下楼到院子里喷洒灭害灵。结果就在厨房门口,刚才蜈蚣现身的位置发现了一只癞蛤蟆,半仰着上身,蹲在空地上,皮上凸凹不平的点点,在电筒光的照射下异常突出。但这只癞蛤蟆就像没事似地,一动不动,半天没有反应,就像抬头观星一样,着迷了。我走过去,喷完药,走过来,它仅往前面草丛地跳了3步之遥,又止步不前了。我懒得理它,惊慌失措地跑到楼上去了。 看来,如果真想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非易事,除了胆量,还得有知识。不然总是处于恐惧之中,这人如何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叶公好龙的环保主义者,乃我也。
个人分类: 植物园漫步|2222 次阅读|8 个评论
有关恐惧记忆
songshuhui 2011-1-5 11:32
seren 发表于 2011-01-02 07:31 恐 惧,成形于千百万年的进化之中,曾是保证我们那些密被长毛的远祖生存、繁殖、并终于足迹遍布全球的法宝。正因为能将恐惧的体验固化在大脑之中,成为牢不可 破的记忆,我们的祖先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猛虎长蛇闻风而逃,对有毒的果子敬而远之,并且永远不再重复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的危险游戏。可是,像这 世界上几乎所有事物一样,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恐惧记忆,一旦越过边界,对个体来说,却会成为一场灾难。若令人痛苦的记忆经年不去,或者恐惧的烈度远远超过 了正常范围,许多心理疾病便会由此而来:焦虑症、恐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过去的百年中,无数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们对此深深着迷。他们的工作,正逐渐为我们揭开有关恐惧记忆的谜底,并为如何消去不必要的可怕记忆,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蛛丝马迹。 小艾伯特 1920年,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里,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他的助手瑞纳迎来了一位小被试。在实验开始的时候,这个被称为小艾伯特的男孩子只有九个 月大。华生和瑞纳向他展示了许多东西:小白鼠、兔子、狗、驴子、面具、被烧焦的报纸而小艾伯特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项展示出恐惧的情绪。 当小艾伯特十一个月大的时候,华生和瑞纳将他放在实验桌上,在他身边放上一只小白鼠,并允许他和小老鼠玩耍。可是,每当小艾伯特伸手去触摸老鼠时,华生和 瑞纳就在他的脑后用重锤敲响一块悬挂起来的铁块,不出所料,巨大的响声把小艾伯特吓得哇哇大哭。重复数次之后,小艾伯特彻底把原本无害的小白鼠和可怕的巨 响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只要一看到小白鼠,他就会又哭又闹,并试图远离老鼠。据华生描述,他甚至对一切白色的东西,譬如兔子,都产生了相似的反应,可是他对 黑乎乎的木板却没有任何反应。白色恐怖,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小艾伯特的脑海之中。 初一看来,这仿佛没有什么稀奇连老祖宗都说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案例却相当有趣。那时,巴普洛夫的条 件反射理论方兴未艾,小艾伯特的表现告诉心理学家,恐惧记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他们很快利用类似的方法,设计出许多条件性恐惧实验系统,广泛用于动 物与人类被试身上,来研究恐惧记忆。 如影随形 小艾伯特在实验完成之后不久就离开了医院,从此华生也与他的家人失去了联系。但华生在事后回忆中曾说,如果有机会找到这个男孩,他还想在他身上做做实验, 看能否消除他对小白鼠的恐惧。而这个实验,在四年之后,由被称为行为疗法之母的玛丽琼斯实行了。她的实验对象,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彼特。她先用相似 的实验方法让彼特对兔子产生了恐惧,然后她每次向彼特展示兔子时,都给他一些点心以示奖励,果然随着时间流逝,彼得慢慢忘却了兔子的可怕含义,又变得愿意 抚摸兔子了。 事实上,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哪怕并不给予点心,只是简单地反复向被试展示无害的刺激信号(兔子),而不提供恐惧信号(譬如巨响),恐惧的记忆也能逐渐消 退他们无数次在老鼠与人类身上证明了这一点。这种在心理学上称为恐惧消退(fear extinction)的理论,也成为了心理医生治疗恐惧症时使用的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这种疗法将病人逐渐暴露在引起他们恐惧的刺激信号之前,让他们慢慢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本身并不可怕,从而打破了由见到刺激信号便引起恐惧 的链条。 真的这么简单有效吗? 科学家们遗憾地发现,实行恐惧消退的疗法之后,恐惧记忆仍然像幽灵一样潜伏在我们大脑深处,伺机而出。在心理实验中,如果被试在恐惧记忆消退之后,又重新 接受最初所受的恐惧训练,他们很快就会恢复对刺激信号的恐惧。又譬如,如果治疗时身处环境与最初建立恐惧记忆的环境不同,而当被试回到曾经的环境中 时,恐惧记忆就会浮出水面:不难想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亲历可怕的事件之后譬如地震和火灾,哪怕他们以为自己的创伤已经平复,一旦故地重游,又难 以自持。科学家们慢慢意识到,这种恐惧消退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抹去恐惧的记忆,它所做的只是让我们产生新的记忆:兔子不可怕;而在这种新记忆不断 与兔子可怕的老记忆竞争时,根据外界条件、人体自身的状态不同,敌我强弱转换,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而且,让人沮丧的是,新产生 的记忆往往不如旧记忆牢固可靠,更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或者随着环境变迁而消失。 当然,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不少能让新记忆变得更加强壮的方法:譬如将恐惧消退的疗程加长,反复多次地将被试暴露在无害的刺激信号面前;又或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实行恐惧消退,达到强化作用。但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真正弱化恐惧记忆的方法。 一瞬间的脆弱 科学家们渐渐发现,看起来牢不可破的恐怖记忆,也不是铁板一块,它也有软肋,也有变得异常脆弱的时候。首先,在恐惧记忆或者任何记忆形成之后的一 段时间之内,都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才能从短期的记忆(譬如重复一串回头就忘的电话号码),变成长期记忆(譬如长年累月牢记家里的电话号码)。在这一过 程中,不计其数的脑神经细胞彼此交流、整合、建立信息网络;蛋白质大分子被制造出来,并被运送到需要它们工作的地方;细胞与细胞接触的地方发生着微妙而显 著的变化所以,初生的记忆很不稳定,正如武侠里闭关修行的大侠,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难免要经脉逆转乾坤大乱。如果在这个时期,给大脑中主管恐惧记 忆的杏仁核这个名字奇特的区域施加电击,往往恐惧记忆就无法生成。又或者,在恐惧记忆产生后立刻对被试施行恐惧消退的疗法,也能干扰记忆形成。可是, 这个阶段往往相当短暂(往往只有几个小时左右),试想,谁能在地震发生的数小时内,不急着救人,反而气定神闲地为幸存者做心理治疗呢? 幸好,还有别的机会。科学家们又发现,每一次我们回忆恐惧的时候,实际上都给恐惧记忆制造了一段脆弱的档期!重历恐惧能在脑海中重新激活旧记忆,并且使它 进入不稳定的状态,而它只能再次经过复杂的生物反应,才能重新变得稳定。在实验中,研究者们先对老鼠进行恐惧训练在给予它们一声轻响之后立即对老鼠实 行轻微的电击,反复数次之后,老鼠对轻响产生了恐惧。一天之后,研究者们又给老鼠进行了一次轻响-电击的恐惧体验,紧接着,他们按照普通的恐惧消退疗法, 反复向老鼠给予轻响,却不给予电击。他们发现,经过这种治疗的老鼠,哪怕环境变化、时间流逝,也不会或很难再重现对轻响的恐惧。也就是说,随后进行的恐惧 消退疗法趁虚而入,消除了旧记忆! 2009年,纽约大学的伊丽莎白菲尔普斯教授的实验室在人类被试身上重复了这次实验,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有趣的是,在恐惧记忆消除之后,这些被试清楚 地记得自己曾经对无害的刺激信号产生过恐惧,只不过他们不再有任何生理上的恐惧反应被消除的记忆,只是恐惧记忆中情感上的那一部分,而知识性的那一部 分,依然保留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科学家们认为,这类的实验结果,对于治疗恐惧相关的心理疾病有着实践指导意义。 忘情药? 现代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神经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着记忆的生物本质。许多特殊的蛋白质和它们所参与的分子机制被揭示出来,而这些发现,同时 也为设计干预恐惧记忆的药物提供了方向。有两种药物在过去几年中备受重视,有趣的是,这两种药物,目前的应用都与心理疾病沾不上边。一种是治疗肺结核的 D-环丝氨酸,而另一种则是被广泛用于心律不齐和心绞痛的心得安(一种-受体阻滞剂)。 真是各显神通这两种药物缓解恐惧记忆的机理迥然不同。D-环丝氨酸是增强非恐惧新记忆、帮助东风压倒西风的威武之师,而心得安却是在脆弱闭关时期搅乱旧记忆的世外高人。 既然 刺激信号无害的新记忆也是记忆,它自然也要遵循大脑中的记忆形成机制。在记忆产生的过程中,一种叫做NMDA受体的蛋白质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而D- 环丝氨酸正好能够增强这种蛋白质的工作效率。如果在实行暴露疗法一类的心理治疗之前让被试服用D-环丝氨酸,治疗时形成的新记忆就格外牢靠,疗效自然大有 提高。 心得安的作用则是降低肾上腺素的作用。在我们面对危险或压力时譬如面对扑面而来的猎豹,或者坐在教室里在考卷上奋笔疾书时,正是肾上腺素(和其他应激 激素一起)指挥我们的身体作出反应。而不出意外的,与危险和压力息息相关的恐惧记忆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肾上腺素的大力支持。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回忆时最 脆弱的理论,如果脑海中的恐惧记忆被激活,它须得被重新稳定储存起来。若在被试重历恐惧经历之前让他们服用心得安,抑制肾上腺素的作用,同时也就抑制了 旧记忆的重储过程,达到削弱恐惧的目的。 不过,关于这些药物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至于它们是否会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理疾病里去,我们拭目以待。 恐惧在保证我们这个物种得以生存延续的同时,它也给许多个体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凭借科学的发展,现在的人类也许正站在消除、修改病态的恐惧记忆的门槛上。 而科学家们这一路探寻而来,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改善健康的良方,更有对恐惧人类最古老最根本的情感之一的深层理解,以及对千百万年的进化中所造就的我们 的大脑的重新认识。也许正应了罗素的那句话:战胜恐惧,是获得智慧的开始。
个人分类: 心理|1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你自己,很难吧
wsunchunxiao 2010-11-2 10:13
看到一句很好的话: 如果你爬楼的姿势不对,你是希望刚爬一米的时候被踹下来呢,还是爬到50米的时候掉下来? 为什么我会希望爬到100米再说? 因为我恐惧真相,怕自己的真面目吓着自己,怕我自己吹起的气泡被扎破。 我该怎么办? zhe句话:转载请注明出自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http://bbs.yingjiesheng.com/ ,本贴地址: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726416-1-1.html
个人分类: 心理感悟|3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放下这八事,你会更快乐(二)
hjf306 2010-6-4 23:38
2 、放下烦恼 快乐其实很简单 所谓练习微笑,不是机械地挪动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的阴霾。 快乐其实很简单,不要自己不快乐就可以了。 博主按:快乐,很简答?快乐的人说简单,不快乐的人说不简单。微笑,有时候是快乐的标志,但也可以成为某种有意的掩饰。当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背后明月清辉,身旁木兰花香,前方人影稀少,总忍不住想笑,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会心一笑吧。 如果总是板着脸毫无笑容,那么别人怎么愿意接近我们,走进我们的世界呢?如果我们实在很难在他人面前微笑,那请更加珍惜独处时的那抹笑容,因为这是纯粹的发自内心,是自己心灵的呼吸声! 没办法改变现实,除了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至多就是争取下一次的机会。适当的反应可以表示情感的存在,但过度的埋怨则显示智慧的缺失。看透并不代表放弃,孔子估计早就看透了那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但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辈尚无孔子的高尚情怀,但要做到平静的接受还是可以的。
个人分类: 情感体验|4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渡两日游的一点感悟
taol 2010-5-17 00:19
班上组织的十渡两日游,累是累了点不过玩儿得还是很开心的。由于本人有些恐高而且不会水,胆子相对比较小,但是险峰还是ldquo;爬rdquo;了,水还是涉水了,算是对自己的ldquo;挑战rdquo;,过程中有了一些想法。 我一直是个ldquo;旱鸭子rdquo;,一点水都不会的那种。基本上不敢坐船,那种在湖中的小船虽然划过两次,但是对此还是怀着ldquo;不在河边走rdquo;的心理。昨天下午班里的人一起出竹筏,我当然也得跟着去。开始想到下水的时候我还是很不敢去的,但是看到同学都下去而且有救生衣套在身上,我索性也就和另一个同学撑着竹筏ldquo;下水rdquo;了。开始时候只有以往时候的恐惧,脑子中没想别的,就是ldquo;安全rdquo;ldquo;安全第一rdquo;。后来,慢慢地和同学一起两个人撑着竹筏走,也就知道了怎么撑,进而知道了水深水浅,之后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能够放开了玩儿。因为知道水不深,还有救生衣,所以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也就能够开心的玩了,不再有开始时候那种恐惧心理。 想到:科研也是一样。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对未知事物的常态性的恐惧心理(之前我对水的恐惧),但是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下(救生衣)和行业压力下(同学都下去了,你总不能因为胆子下不下去而看着别人玩儿吧?),开始尝试性的探索(水有多深、该怎么撑这个竹筏),在大致了解了未知事物的情况(水的深浅)和一些基本技能(至少是大致知道如何去撑更稳更快)之后慢慢就会体会其中的一些乐趣。 第二天去东湖港。 对我来说这次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虽说东湖港的景色确实漂亮,但是我着实在ldquo;华北第一梯rdquo;和那个直上直下ldquo;螺旋梯rdquo;这两个地方被ldquo;折磨rdquo;了一次,算是ldquo;不明真相rdquo;的情况下,自我挑战了一次了。 在去山顶的路上确实是在郁郁葱葱的山中和秀气的瀑布所形成的美景中的度过的。虽然也有些山路比较崎岖和陡峭,但是在ldquo;华北第一梯rdquo;和直上直下的ldquo;螺旋梯rdquo;这两个地方我被征服了一次,尽管最后我上去了,但是我没感觉到我征服了他们。 在这两个极为险峻和陡峭的地方,我感觉我几乎真的是在ldquo;爬rdquo;山而不是在ldquo;登rdquo;山,因为我几乎就是手脚并用了。上去不容易,下来也很难。我天生恐高,尽管知道不会掉下去粉身碎骨,但是向下看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腿软...... 最后当然还是活着下来了,我想上去还是值得的,因为尽管不上去肯定不会受到恐高的折磨,但是内心肯定会遗憾,肯定会失落。 想到:科研也是一样。科研路上,ldquo;跋山涉水rdquo;。科研路上许多时候不是鲜花铺路而是悬崖峭壁。即使不一定会粉身碎骨但是面对险恶的道路ldquo;恐高rdquo;还是常有的。 征服脚下的道路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套用那句ldquo;预想**必先征服自我rdquo;mdash;mdash;预想征服脚下的道路必先征服自我(要征服的也许不是悬崖峭壁上的险道mdash;mdash;由于那条路的安全措施很好,出危险的概率很小),而是自己的ldquo;恐高rdquo;!攀登科研的高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有些时候不是ldquo;登山rdquo;而是ldquo;爬山rdquo;mdash;mdash;手脚并用,真的是ldquo;爬山rdquo;。 也许到了山下,因为ldquo;畏惧rdquo;不去攀登这块险峰,但是最终你必将为此遗憾和失落,因为即使是征服失败了,变成一次ldquo;被征服rdquo;的经历,但是那也必将是宝贵的经验。科研和登山有一点很相识:是否征服失败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真正的去征服了,去做了!这也许是科研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注:华北第一梯 直上直下的ldquo;螺旋梯rdquo; 华北第一梯的图片1、3转自互联网;第二张为郭洪业同学拍摄。 直上直下的螺旋梯第一张为郭洪业同学拍摄,第二张转自互联网。 在此一并感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888 次阅读|2 个评论
[Dr.You第45期]读者来信:月光光,心慌慌
songshuhui 2009-11-9 18:51
Dr.Who 发表于 2009-11-09 7:20 第四十五期问题:我们为什么怕它们? 怕,的确很怕,怕得连这次的题图都不敢放,只能让大家自行想象。看起来大家也都很害怕,以至于我们只收到了一封信。真不愧是kingofbeasts同学!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答案。 kingofbeasts 我们为什么害怕它们?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我们害怕的为什么是它们? 在处理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首先是昆虫,两栖爬行动物,和一些类似的动物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人连它们的照片都惑到害怕。还有那些溃烂,病变,甚至那些电脑合成的空手指,莲蓬乳都会使很多人害怕。 我们来针对这些对象进行分析,你会发现我们所害怕的都是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事物。例如那些动物,有的会咬人有的会传番病害,还有那些变异的支体。 我们为什么害怕它们?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我们害怕的为什么是它们? 在处理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首先是昆虫,两栖爬行动物,和一些类似的动物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人连它们的照片都感到害怕。还有那些溃烂,病变,甚至那些电脑合成的空手指,莲蓬乳都会使很多人害怕。 我们来针对这些对象进行分析,你会发现我们所害怕的都是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事物。例如那些动物,有的会咬人有的会传番病害,还有那些变异的支体,都是一些不健康的表现。从这里你会发现害怕可以保护你远离伤害。之所以害怕会在进化中保留,就是因为有这一特性的人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人们会下意识的远离潜在的伤害而更有希望存活下来。他们远离有害动物,远离可能的传染源,运离可能有害的遗传基因。可见我们害怕的原因是害怕可以保护我们。 但我们为什么会害怕相似的东西?我们先来看一下是不是所有人都害怕同样的事物?当然不是。很多男性并不害怕昆虫,从论坛上也会发现有些人不怕空手指,莲蓬乳。我自己不怕昆虫和爬行动物,反倒害怕狗。再看看我们是不是从出生时就有害怕的对象?答案是否定的。当我们出生时可谓天不怕地不怕。我见过很多孩子会和昆虫玩耍,甚至不害怕蛇。从这两点看我们害怕的对象并非由基因决定。而是后天形成的。那为什么有很多人会害怕相似的事物?我认为这是社会舆论告成的。就比如对昆虫的恐惧很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反复强调昆虫是危险的会传播疾病的,这个观点的扩展就形成了对昆虫的害怕。同样蛇也是在传言中被强调为害人的,伤人的。所以很多人害怕,但那些真正了解蛇的人不会害怕蛇。 至此,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我们害怕的为什么是它们?都解决了。我们害怕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害怕类似的事物是人们相互影响的结果。 Dr.Who 说:我这几天有点不对劲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还总是一身鸡皮疙瘩 室友:是不是这个话题闹的? Dr.Who说:是,而且他们还说这不能算工伤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休斯敦的夜晚令人恐惧
chrujun 2009-11-5 18:52
中国人对美国休斯敦的火箭队和航天比较熟悉,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是美国石油工业中心,也是一个治安比较差的城市。 休斯敦的西裔人口占37%,白人占31%,黑人占25%,亚裔占5%。复杂的人口结构可能是治安差的原因。一天半夜我打开电视看新闻。首先报道前天晚上在休斯敦发生的三桩杀人命案,其中一个犯罪现场是开车的司机被人用枪打死,汽车失控后翻在一边。然后看到一则父亲杀死儿子的报道。更奇怪的是这个禽兽父亲是学校的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还有性侵害。 由于第二天晚上要去参加一个会议,晚上九点才能回来。看到当地有人拿着枪犯罪,坐车都不安全,特别紧张。 幸好公司的一位老总会后开车把我们接回来了。不然打的士都害怕。 当犯罪工具是枪支的时候,真是令人恐惧。
个人分类: 陨石秘密|6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忽然觉得很恐惧~
丁dot 2009-9-21 23:50
最近感觉很是不好,有点压抑和沉闷,连科学网都很少光顾了,自己这个草窝都没有过多的精力予以打理,源于自己差不多快把自己批判的体无完肤,居然找不到半点可以自信的力量,在偶然机会读了一个隐士的大作,内心被超级刺激,自己手刃了自己肤浅的认识,眼瞅着马上十一大庆,我却无法让自己能喜庆起来的理由,惶恐~ 前几天曾经和读博期间的导师聊了几句,我觉得我活的越来越绝望,因为我发现我所认知的皮毛之下隐藏着很多很多我以为是正确实际上是错误的东西,愈发让我感到恐惧的是,当我试图深入挖掘和探索究竟的时候,我几乎要把自己彻底否定了,更让我惊异的是,当我把我想知道的问题答案向其它专业人士求教之时,得到的居然是比我想象更离谱,更武断的结论,很是费解,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无知倒也罢了,可是为何专业人士也能非常武断下结论呢? 前段时间搞了一段时间航天轨道研究,近来想做硬件,即使有电力系统中电基础,但是在弱电尤其是电路设计方面我涉及的还是相对较少,即使我完成了一套目前国内外未见报导的无需初始对准的FOG捷联航姿系统,但我在其中只是完成了核心算法的设计,未曾涉及硬件的设计,我很想能亲手将我的一些好玩的想法能亲手实现,因此,我一直试图从设计硬件开始,即使原理和思路都跃然心中,当动手开工之时,发现好像缺了什么,细细一看,缺了太多的东西,机械结构,电路,光学等等,抽了时间了解了一下solidworks软件,会玩点简单的cad,再就是PADs,闲暇之时翻了翻办公室,有个arm9开发板,就在复习数电和自学VHDL之后准备折磨这开发板了,计划用C开发。好了,以前编程用matlab习惯了,C在十几年前过完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后也差不多还给老师了,虽然能看懂C程序,但自己编的还是比较少,所以想先复习一下C再说,就在复习C过程中,无意中google到了一个牛人的东西,越读越头皮发麻,当我求助他人之后,头皮更麻了,我问了两个问题之后让我觉得还是自己不停调试和领悟吧,这两个问题是在一个32位系统中一个字节里,-128能不能存?如果能存,如何存?-129呢?第二个问题是一个空结构占的内存是多大,因为在设计硬件时候,地址访问很重要,所以,我有意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留意。为了给自己一个良好的调试环境,我分别装了VC6.0,Dev_C和TC,结果发现相同的程序在不同编译器之下结果居然不一样,比如说对一包含五个整形数据的数组:int a ,在用VC6下计算数组首地址的大小:sizeof(a)时结果居然是20,而我用Dev_C下计算的结果是4,TC呢?更离谱:10;32位系统int是4个字节,TC居然给出2,MD! 在忙碌一天之后,深夜之时离开办公室,走在华丽的路灯下,看着亮着骄傲灯光的车辆呼啸而过,想想自己还有很多很多呈几何指数增加的未知,感觉很迷茫,感觉自己像一叶小舟漂在海里,努力寻找灯塔,却凭一己之力难以为继,希望能融入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团队,毕竟以我浅薄的认识,一个系统的运作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单枪匹马实在难以成事,可是我现在的处境只能是单枪匹马,等合约再有半年结束之前先选择一个切入点吧,这之前需要做的依然是痛苦和沉甸的自虐,虽然回头看自来北京后一直自虐,但想来这些年是如何挺过来的都很恐慌~ 此后不会再浪费时间在网上愤青了,做好自己该做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转贴我读后有感的博文或者自己给自己一个梳理心境和心得的流水帐~ 继续有挑战的内存泄露问题.......
个人分类: 唾面|3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 人类总是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
gwailee 2009-7-6 01:10
人类总是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 李貴 2009-7-5 你也许不知道,人最害怕的恐怕不是灾难,是不确定性。人类总是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 你也许注意到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你在坐电梯的时候,你一个人害怕吗?当然不会,不胆小的人如是说。但是,当电梯什么都没有,难道你不会心慌?当然,如果电梯放了一个倒计时,你会感觉很安全,不会出现等待未知的恐慌。你当然也知道,人类也发明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在电梯里面放上一个玻璃镜子,让你有事可做,忘却了时间。 当忘却了时间也就没有了恐慌。 事实上这是一种消极的方法。为了消除恐慌,以其用忘记时间来消除不确定性,还不如头脑冷静的去查清事由。就像最近安徽合肥传言地震一样,很多人相信传言,没有去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整天提心掉胆。我花了半天的时间,统计了安徽近 2000 年来的地震分布情况,发现几乎没有超过 6 级的地震(只有一次霍山地震)并且我们所在的地区不属于地震带,于是我把调研结果与我的学生一探讨,大家也都放下心来了。 人类不思考,地球停止转动。 由于研究的需要,我经常与肿瘤医生接触。你晓得的,肿瘤癌症基本都是绝症。你知道当一家人突然听到他们中的一员得了癌症,他们是什么感受吗?医生告诉我们,这时整个家庭面临崩溃,每一个人都紧张得不得了。如果你是医生,你也会很痛苦。一方面,你明知道是无药可救,仍然说如果注意饮食起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 10% 的患者成功度过 3 个月;如果十分注意治疗,对自己充满信心,有 20% 患者成功度过一年;如果你成功度过一年,并得到有效治疗,有 30% 的患者成功度过 5 年 ... 另外一方面,你将不得不面对着每天不断向你苦苦哀求的家人甚至愿意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可是,如果你一旦宣布患者将要死亡的日期,或者无药可救的信号纵使注意饮食起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 90% 的患者也难以度过 3 个月;纵使十分注意治疗,对自己充满信心, 80% 患者也难以度过一年;即使度过一年,并得到有效治疗,有 70% 的患者也难以度过 5 年 ... ,世界安静了。 不确定消失,地球恢复了转动。 不知到你听说过没有?人有时候恐慌到死亡,因为他错误确定了结果。一个在美国监狱心理学试验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一个心理学家找到一个罪大恶极的死刑犯,请他配合做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告诉死刑犯:你已经罪大恶极,临走前给人类做点贡献吧。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失血多少时会死亡,所以在试验中,我们会割开你的血管让血液缓缓地流出,直到你死亡为止。试验开始了,心里学家带来一大帮学生来造势,死刑犯躺着一张床上。心理学家做了适当的处理,使他看不见自己的手臂。躺在床上的死刑犯感觉到自己的手腕部有被利器割开的感觉,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血液从伤口流出滴到容器的滴答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觉得自己的越来越虚弱,最终血液流尽死亡 可事实上,心理学家只在他的手臂只是被轻轻划了一下,根本就没有伤口,而他所听到的流血的声音只不过是流水的滴答声!! 认定了灭亡,灭亡就会发生。 因此,不要被不确定性吓坏了,相信自己,把事情调查清楚,心里自然就踏实了。
个人分类: 水煮人生|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