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白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收菜
热度 2 huailu49 2016-1-26 16:44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1814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白菜PE?
热度 1 smallland 2014-7-31 23:49
Acer E3-111 ,试了几次 win7 ,未成,就安装了 win8.1 。试了一下,是不错,但不如 win7 习惯;另, gpt 无法用 ghost 备份。既然卖家说可以装 win7 ,官方技术员也说可以装,就一定能装。不知道是 efi+gpt 的问题,还是缺少特定的驱动,不管了,找了一个 acer 笔记本专用 ghost ,装 win7 , ok 。 好不容易装上了,再装个 pe 吧,备份还原方便,真不能启动还有 pe 。试了几个,有问题,据说大白菜 pe 好,果然;同时,另一场灾难开始了:安装 360 安全卫士后,备份,重启, 360 不翼而飞。试了几次,一样的鸟。并且,好像是,一使用 pe , 360 就消失。 Pe 是安装在本地硬盘上运行的,如果真是 pe 的问题,就一定是从 mbr 激活。于是,从 u 盘启动 pe ,重置 mbr ,进入系统,杀毒,杀木马,系统急救,终于解除了。 回顾一下 pe 的问题,首先是搜索问题。百度的搜索商的结果: 谷歌的搜索结果: 看别处介绍说用白菜 5 ,点了一下百度的第一个链接,是白菜 6 ,很好,新版本,没多想。问题就在这里,没注意下面还有个“官网”的。还有另外的疑点,本地安装后,等待 F11 时,显示的竟然是老毛桃。当时没觉得有问题,或许是两家合作的新版本。 另外诡异的是,它好像要证明与 360 无怨无仇:在删除 360 安全卫士的同时,安装 360 安全浏览器 ---- 删了也会自动装上。 仍不能 100% 肯定是假冒的大白菜在作祟(如有误会表示sorry),或许有别的来源,比如 ghost win7.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46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白菜7分钱1斤农民弃收任其烂在地里
热度 8 蒋高明 2012-11-27 10:44
大白菜7分钱1斤农民弃收任其烂在地里
蒋高明 最近到弘毅生态农场,调查到下面的信息: 村民种植的大白菜今年不值钱,1元可以买十几斤,评价合7分钱1斤,许多农民都放弃收获,任其烂在地里。农民前面使用的化肥,农药,种子全都收不回来,功夫也白搭了,对此,种植大白菜的农民非常痛苦。 蒋家庄今年新添死亡人口4人,全部死于癌症,最小的26岁,最大的76岁,26岁死亡的80后青年生前长期在某木板加工厂打工。蒋家庄,这个本村没有化工厂的村子,也快成了“癌症村”。近3年来死于癌症的人超过了15人。 弘毅生态农场的两只猫终于发威了,每天都有斩获,农场里的老鼠再也不敢猖獗,连粮库里的老鼠也几乎没有了,而在农场引进猫之前,老鼠连学生的实验材料都啃食。 物物相生相克,天敌控制老鼠的作用远大于鼠药。 下面是我拍到的大白菜照片,如在往年这个季节的大白菜早就收获了,如今却将烂在地里。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9919 次阅读|11 个评论
也来说“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热度 2 liwei999 2012-11-23 07:18
也来说“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2/2012 01:26:29 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是郑老师的博文。文中说到了很多卖菜难、买菜贵的原因,但是镜某认为都不在点子上。 市场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手”。消费者、生产者、中间商,都被这个“看不见的手”掌控着。人们对付“看不见的手”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生产、流通的调控,反制市场,把市场稳定在一个合适的价位上。所谓合适的价位,就是谁都有利益,不吃亏的价位。 如果各单位都组织车辆去产地多买点白菜,这虽然能帮助菜农渡过暂时难关、也能让大家多吃点便宜爱心蔬菜,但是城里的蔬菜市场就要被挤垮了。因为吃了白菜,就意味着从市场上少买入那么些菜。 白菜问题是个生产调控、流通调控的问题。只要有资本的投入,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个事儿。问题是谁来投资?镜某认为应该让农民们聪明起来,用电脑武装起来。政府可以贷款给农民。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郑风田: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热度 4 zft2000 2012-11-22 11:17
郑风田: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虽然山东、河南等产地的大白菜价格狂跌 6 分钱一斤无人问津,菜农无奈弃收。 但你在北京城的农贸市场与超市去看看白菜价,依然坚挺无比,1元、5角皆有。 你总不能为了几分钱的白菜跑到产地去买吧?为何今年产地大白菜跌得那么惨而销地的百姓却难享低价菜?为何中国近年一直出现卖菜难、买菜贵现象?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该问题? 长远看,如果真要彻底解决该问题,目前的产业链模式必须重塑,去掉中间流通环节,实行产地与销地的“农农”直接对接配送,也就是产菜大县的菜农协会与销地的农贸市场对接,由他们直接向农贸市场供菜或者干脆让菜农协会的农民在农贸市场租柜台,既能保证安全,让消费者吃到放心菜,又能按单生产,避免生产盲目性。 让小农组织起来是关键哟。 但眼前可以游说你们单位的头,组织车辆去多买点,既能帮助菜农渡过暂时难关,也能让大家多吃点便宜爱心蔬菜。 几个月前大白菜卖成了猪肉价,现在田头几分钱一斤还无人买。 过去讲什么便宜就是白菜价。但这几年白菜也不便宜了,想吃几分钱的白菜是做梦。 而 现在产地的白菜真是卖成了白菜价了。但城里的消费者还是难吃到几分钱一斤的白菜。不少地方的白菜还是一元 、 五角的。看官们都很好奇了,为什么农产品的价格屡屡出现暴涨暴跌现象?为什么城里人难吃便宜菜,都好些年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直难解决? 跌成白菜价的原因。 今年的大白菜价格跌得那么惨的原因如下:其一是今年风调雨顺,大白菜喜水,尤其是北方难得有这么多的好水量,农民就多种点,就大丰收了。其二是目前正赶上大白菜集中上市,挤到一块了。其三是市场不冬贮大白菜了,过去大白菜集中上市时,城里有冬贮大白菜的习惯,能够帮助消化很大一块。而现在因为有了反季节蔬菜,冬天买菜容易,市民们反倒不贮藏了。其实市民们有所不知,现在的大白菜是在露天长的,基本上不施农药,比冬季大棚里的蔬菜安全多了。其四是几个月前大白菜的价格太好了,赶上了猪肉价格,几元钱一斤,太多的菜农看到了这个消息,白菜又是谁都可以种,种得太多了,种大了。 蔬菜屡次暴涨暴跌的原因。 近几年来蔬菜价格一直忽高忽低过山车,政府也不是不重视,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一定还有别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如下:其一是种菜比种粮合算,许多农民放弃种粮转来种菜。一亩玉米收入 1-2 千元到头了,而一亩菜,比如大白菜,如果产量 12000 斤,如果 5 角一斤,能赚 6 千元,利润是好几倍。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几卖钱一斤,利润该有多大?而冬季反季节菜更是每亩能够收入 2-3 万甚至更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种菜合算种粮不合算的致富经,转而加入种菜大军,导致种菜大军太多,跟投机有点差不多了。 更有一些种菜商业大户,看到某种菜赚钱了,承包几百亩地,想很劲赚一把,其实把市场的供求矛盾又无形给放大了。其二是目前的小农缺乏组织,还只能在田头坐等上门收购。一旦出现卖难,无人来收购后就只能按白菜价处理了。 如果我国农民能够有类似日韩的农民专业协会,从田头到餐桌都有农协的组织,比如韩国更有农协在城市办超市,每天城里需要多少就种多少,基本上不会出现卖难问题,更不会出现暴涨暴跌乱象。 现在我国农民缺乏组织,已有的农民专业协会,也基本上是松散的,规模小,为农民的服务意识差,农民缺乏信任。农民们现在种什么,大多只能凭电视上的新闻,缺乏有效的信息。看到价格好的,大家就一窝轰地跑去种,又没有后续保障,最后的结果只能跌得惨重。 再加上我国也没有有效的供需平台,也缺乏有效的产后贮藏、加工等服务,所以才出现反复暴涨暴跌现象。 如何彻底解决该问题:让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农对接”而不是农超对接。 长远来看如果真正解决该问题,还是必须让农民专业协会把整个产业链组织起来。也就是说那些产菜大县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不但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生产蔬菜,更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到城市的农贸市场去租柜台销售,或者直接配送,实行“农农对接”,让产地的农民专业协会与销地的农贸市场直接对接,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又能保证食品安全。产地的农民也因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消费者需求信息,按单生产。目前从田头到餐桌经过太多流通环节,质量得不到保证,两头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产地的农民不知道销地的需求,产地的价格变化在销地的用户也难得享受。 两头都亏损,唯有中间商赚钱。目前整个蔬菜产业链,生产的农民利润不到 10% ,大头都被农贸市场的小商贩赚走。 重塑蔬菜,实行“农农对接”, 打“产地品牌”,实行每天配送,既能解决目前的价格暴涨暴跌问题,也能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为知道菜是哪生产的,消费者可以进行监督,比目前从批发市场上买匿名菜要强出不少。国外越是产地具体的菜价格越贵,因为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是最重要的。也能让消费者吃上名优特菜。 目前的“农超”对接难解此问题,因为超市周转周期长、距离远、不新鲜、费用高,难与居民小区的农贸市场竞争,以后应该主推“农农对接”,搞产地品牌,实行每天配送。
3031 次阅读|3 个评论
“钱多人傻”
热度 7 AnjinLiu 2012-10-27 01:29
有个同事回国开会回来说,国内目前是“钱多人傻”,开会(国内举办的会议)吃的那个好,住的那个爽。而另一同事去荷兰开会住半地下室。也许这也是为何老外喜欢去中国赶场子开会的原因吧。他还说的一个例子是国内的父母纷纷盲目的把孩子送到国wai去,说如果开工留学中介,可以赚到不少钱。当然他是开玩笑的。 半个月前,有人推荐我去一个店买东西。那天进去一看,估计是一个从国内过来的旅行团在那里,场面像是国内的菜市场,买那些奢侈品如买大白菜,场面及其壮观,真是见识了同胞们购买力。刀啊,表啊,锅啊,香水啊...都是扫货的对象。不过我就纳闷,刀能切菜就可以了,为何一定要买双立人的刀呢?后来我特意注意了下,一把水果刀这样的小刀,双立人的,要100多人民币。其实什么刀切菜都是一样的切,只要能切,买个10块钱的也行。 刚看到科学网上的新闻说,天朝2011年的科研经费到达9000亿,真是流口水啊,我一辈子也数不完这么多钱。钱多了,大家都在流口水啊,想着办法绞尽脑汁如何才能分到一杯,渐渐的正当职业放弃了,人也傻了。不信大家看看周围是不是不少傻子,当然也有人拿了钱不傻的,干了一些事情。 最近至少看到两则新闻,说中国富人在国外不受待见,一则说法国某奢侈品牌不接待中国人,另一则说加拿大拒中国富人。是不是也是钱多了人傻的表现呢? 在乡下,我时常看到,不少人有钱了,派头都不一样了,那个得瑟样... 钱多是不是人一定会傻?当然不一定,关键看人修行了。 钱多了,人又不变傻,是一大学问!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3718 次阅读|12 个评论
邻居赠我大白菜
热度 3 ywang69 2012-2-26 22:57
今天我隔壁的邬老师母亲在菜地里收菜,他们家的萝卜和白菜长势喜人,我爱人在地里辛勤的种竹子。老人家很大方的送给我们四棵纯天然绿色生态大白菜。 我觉得他们家的战略决策很英明,房子可以不装修,先种菜,土地就产生经济价值了。 看来以后我们至少也得种点水果树,睦邻友好关系很重要。 光种些花花草草中看不中用啊!!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2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添:太空育种的大白菜盛开的黄花如此鲜艳
热度 6 Fangjinqin 2012-2-3 11:50
新添:太空育种的大白菜盛开的黄花如此鲜艳
新添几张盛开的大白菜黄花提供欣赏 请欣赏:太空育种的大白菜盛开的黄花如此鲜艳 春节前有一天,在我家阳台上,我刚好突然听到一声爆破声,原来大白菜自己“破土”而出, 逐渐发育长大,到现在她已经盛开出一片如此鲜艳黄花,为我家增添了勃勃生机,令人喜欢!她与我家的大红桃和谐相处。 你们谁看见过这样的黄花大白菜吗?我们是第一次欣赏到啊,太空育种结下的神奇的硕果,她不仅身态优美,花朵黄得鲜艳可爱,而且可口甜美,还有淡淡的清香。
个人分类: 风景名胜|4358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化学所食堂在白菜烹饪方面取得新进展zz
wangshu 2011-12-18 21:22
发信人: nanolett (蒽醌咪唑), 信区: ICCAS 标 题: 化学所食堂在白菜烹饪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信站: BBS 科苑星空站 (Fri Dec 16 12:33:12 2011), 站内 在基金委、科技部、化学所分子科学中心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化学所食堂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各种美食创新方面的研究。已经在臭肉、糟鱼等菜肴的加工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近来研究人员将创新的品种从荤菜发展到了素菜领域,在大白菜的烹饪技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新性地以整片白菜叶为原料改进了传统美食醋溜白菜。如图所示,用该方法制备的醋溜白菜较普通方法制作的白菜在色香味方面均有大幅提高,同时避免了切白菜过程消耗的时间以及对操作者可能带来的刀伤,值得在全院推广。以往成果大多投研究员餐厅被拒之后发到学生餐厅,本工作以其重要性和创新性直接发表于研究员餐厅。 ※ 修改:·nanolett 于 Dec 18 10:37:10 2011 修改本文· ※ 来源:·BBS 科苑星空站 http://kyxk.net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198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219KB)
个人分类: 当下|2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昆明是个变态城市
热度 2 cranelover 2011-11-30 14:50
主要有三个表现: 第一、物价高的离谱。 我妈刚从山东过来,帮我照看孩子,闲暇时便对比了下昆明和山东的物价,发现肉类和蛋类食品价格相差不大,蔬菜类差异悬殊。拿大白菜举个例子,山东低于2毛(如果按袋买,据说可以低至1毛五),昆明为1元。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人说,是不是昆明不产蔬菜,要从其它地方运进,所以价格高。这就大错特错了,昆明终年气候温暖,适宜种植蔬菜,据说还大量转销至重庆、四川等地。另据我丈母娘的对比,昆明菜价一般比重庆约高1/3+。 第二、收入低的可怜。据说云南的收入水平是全国倒数第二。 第三、房价堪比一二线城市。以盘龙区白龙寺附近的房价为例,二手房一般7000+,新开盘的10000+ 说昆明是宜居城市,纯属扯淡!
288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斤卖不到一角 河北大白菜卖难
qiuxuechuandao 2011-11-5 19:03
【走基层·访民情】一斤卖不到一角 河北大白菜卖难 2011-11-04 10:47 河北新闻网 11 月 3 日讯 (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原付川 记者马建敏 ) “天天看着 20 亩大白菜卖不出去,我都快愁死啦!前两天听说网上可以卖菜,我急忙让女儿把卖菜信息挂到了网上。可是眼见着白菜价格一直往下落,现在 1 斤都跌破一毛了,还是没有几个客商来收菜。”今天上午,在行唐县上方乡龙洞村,记者见到菜农范新社时,老范一筹莫展。 菜价一跌再跌 “去年我家种了 12 亩白菜,卖得特别好,最高每斤卖到 5 毛 2 ,便宜时也卖到 4 毛钱。每亩产量 10000 斤左右,除去成本,一亩地净赚了 3000 多元。”范新社介绍说,由于去年大白菜卖了好价钱,今年他扩种至 20 亩,可到今天才卖出 24 吨, 8 分钱一斤,一亩地才合 800 多元,不算人工成本,一亩得赔 200 多元。 为大白菜着急上火的还有任县任城镇东县南村的刘广宇。和老范坐等商贩上门收菜不一样,老刘则是自种自销,每天一大早就拉着菜到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去卖。“去年种白菜的都赚钱了,今年我脑子一热,就种了 60 亩。本来希望今年也能靠种大白菜赚点钱,可现在看这个价格肯定得赔钱了。”老刘很担心地表示,虽然今天大白菜每市斤卖到 1 毛 5 分钱,但明天还不知会不会降。 清苑县冉庄乡蒋庄村蔬菜经纪人王刚告诉记者,今年大白菜价格跌得太快了,让许多种植户都有点措手不及。“刚上市那两天收购价每斤 5 毛左右,一天至少能卖出 40 吨。这两天地头收购价已降到每斤 8 分到 5 分钱了,可一天只能卖出不到 30 吨。” 跟风扩种,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为什么大白菜价格一跌再跌?为什么这么低的价格还卖不出去?从事蔬菜销售多年的清苑县张登店瓜菜市场经纪人王艳丽分析,去年我省白菜价格较高,菜农收益普遍较好,于是今年很多农户跟风种植,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白菜价格越高,中间商利润越大;价格太低了,中间商就没钱赚了,所以收菜的人也减少了。”王艳丽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湖北、广东等南方客商早就来当地收购白菜了,但今年仅有不多的几个南方菜商来了一趟就不再来了,原因是白菜价格降得太快,一天一个价,运输过程中菜价就又下降了。按现在的价格算,包装、人工、运输等成本比白菜价还要高,根本没有利润空间了。她担心,目前虽然还没到大白菜上市的最高峰,但按照当前趋势价格很难走高,卖难问题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老范期望尽快架起产销桥梁 据了解,今年我省冬储大白菜上市以来,价格一路狂跌,十几天的时间就从每市斤 5 毛钱左右跌到了现在的七八分钱,降幅超过 84% ,各地卖难问题已经显现。临别,范新社对记者说,他期望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能帮助他尽快架起产销的桥梁。
个人分类: 新闻|2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些人看来真的要把教育改革变成一场革命
热度 1 qiaoqiao1980 2011-6-10 11:14
教育必须要改革,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一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却做着不改革或越改越倒退的主意,为自己谋起了私利,甚至赤裸裸的威胁。我只能说,这些人太搞笑了,是不是古代的帝王传记看的太多了,谋臣传记也看的太多了,已经忘了是生活在了今天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了。 虽然今天中国还不是一个很好的民主社会,但是民主的意识正在逐渐深入民心,基本的道理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要把老百姓真的当做大白菜,谁都是明白道理的!太深的道理说不清,但是基本的好坏都是明白的!而且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也是这个。中国是中国老百姓的,只不过是把社会管理的基本权力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多年的斗争中获得的,但是不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特权阶级。老百姓怎么活,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中国不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国也不许存在任何家长式的理念。 但是有些人真的是疯了。他们正在把教育改革推向一场真正的革命。难道他们真的认为,整个中国人就是一锅汤,他们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么?这也可以看到当前既得利益者的气焰是多么的嚣张。 人呢,不是畜生,是不会逆来顺受的,都是讲道理的,明白是非的。如果非得把人不当人来看,那么这个社会也不会安定的。 教育改革,就是要取消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特权,把他们给带回到中国的老百姓中间。否则,过去二百多年的艰苦斗争都将会化为乌有。先烈的牺牲都将毫无意义。我们的未来也将不会看到希望。从人来的历史就可以看出,人的权力的欲望是极大地,但是这不是文明的。人类吃熟食也是后来才有的,文字也是后来才有的,现代文明也是后来才有的。所以谈人类,要谈文明,什么是更文明的体现,这才是人类的进步。任何的倒行逆施都将会是灭亡的。 改革是一步步走的,但是方向必须明确。明确了方向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而那些搅乱改革方向的都要受到惩罚。今天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法规就存在问题,而我们的教育改革也不彻底,但是一些人依然在百般阻挠。甚至一些人还在为这种倒退来叫嚣,这样的话,教育改革只能发展成为一种革命,甚至是可怕的后果,这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希望那些人清醒一些吧。如果存在困难,请把困难说出来,我想会有人理解的。但是打着泼妇的毛病来欺负人,没有人是惯你毛病的。中国的问题日积月累,改革也是更加困难。只有更好的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为中国的整体改革打好基础。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否则中国只能处于长期的混乱之中,因为名不再正,言不在顺。
个人分类: 是问居|2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山东一菜农自杀 是谁的责任?
冯用军 2011-4-23 12:05
进入春季以来,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部分品种的蔬菜出现滞销。据农业部数据,3月26日-4月2日,卷心菜批发价同比下降38.4%。山东济南唐王镇1名菜农甚至因收购价仅每斤8分钱自杀。新华社 4月21日,济南市唐王镇司家村菜农湛锡银在自家的卷心菜地里忙碌,双脚沾满了泥巴。进入春季以来,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部分品种的蔬菜出现滞销,山东一些地方的大白菜,甚至出现了卖2分钱一斤也无人收购的现象。山东济南唐王镇1名菜农甚至因收购价仅每斤8分钱自杀。据农业部数据,3月26日-4月2日,卷心菜批发价同比下降38.4%。新华社发(吕廷川 摄)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1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根肿病肆虐南京 小白菜普遍发病
tjm9518 2009-7-7 12:17
6 月 19 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一农资销售商反映,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漫棵小白菜和白菜普遍发病,发病面积达 1000 多亩。病苗晴天中午前后萎蔫,早上能恢复,根系、叶片、叶柄上未发现其他明显病症。 6 月 20 日,笔者赴谷里现场考察病情。正值晴热中午,在一块近百亩大小的夏季小白菜、白菜规模种植区内,随处可见叶片萎蔫的菜株。其中叶龄较大、即将采收的菜田病株率较高,重病区病株率高达 90% ,几近绝收。经检查,大部分萎蔫株根部有肿块,表现为根肿病的典型症状。其中有部分病株根部肿块大如鸽蛋,但大部分病株根部肿块仅黄豆大小,单株通常有多个肿块,根系生长不良。另有一些萎蔫病株,特别是处于 3 ~ 4 叶龄的小白菜,根部没有明显的肿块,初步诊断为软腐病。 据了解,该种植区由外地人在当地包地种植,区内农田去年夏季种的是水稻,今年开始种小白菜等叶菜,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因而目前在田间可见叶龄大小不同的菜,有的刚播种,有的处于幼苗期,有的已开始采收。部分田块前期已种了 1 ~ 2 茬菜,期间田间也曾发现有类似病株,但病株较少。现在田间种植的菜,除处于子叶期和 1 ~ 2 叶幼苗期的菜外,稍大一点的菜,田间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大量病株。 根据现场诊断,田间病株主要由根肿病和软腐病引起。考虑到这两种病害的病菌均会在土壤中大量存留,重茬种植会使病株率大幅度提高,而且一旦发病很难用药治疗,因此建议菜农换地种菜,或者改种其他不容易发生这两种病害的作物。但这一措施菜农表示难以接受,主要原因是这些菜农是专业生产小白菜和白菜的,有相对固定的生产和市场销售计划,不能改种其他蔬菜;另外,这些地块承包期还没有结束,到别的地方重新包地也很困难。因而,菜农希望通过其他措施来控制病害发生和危害。 为此建议,结合播种前耕整地对病田土壤用硫酸铜消毒,播种后及时使用铜高尚( 27.12% 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澳大利亚纽发姆有限公司产品,购货联系电话: 021-50367200 、 13851940748 )等药剂喷雾防病;发病初期用铜高尚、普力克( 722 克 / 升霜霉威水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购货联系电话: 010-65893000 )等药剂灌根。其中,铜高尚为保护性广谱杀菌剂,对根肿病等真菌性病害和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最好在病菌侵入作物前使用;普力克对根肿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适宜在病害刚开始发生时使用。对重病田,最好趁高温期,在采收后灌水湿土,覆盖塑料薄膜并密闭四周,使膜下土壤温度达 60 ℃左右后维持 1 周左右时间,这样大概花 10 天左右时间,就能大量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大幅度减轻下茬菜病害的发生。 笔者在现场看到,菜农一般在前茬菜采收后即紧接着耕翻整地重新播种蔬菜,田间大量的病残体均翻埋入田,或者不作任何处理随意丢弃在田边地头和进排水沟边。这样做,根肿病和软腐病病菌会大量留存于农田,或在以后随灌溉水源源不断地进入农田,加重田间病害发生。在规模种植区,一定要做好病残体的处理工作(可以将病残体就近集中放入深坑沤制灭菌)。(水清) 附图1 小白菜根肿病田间危害状 图片2 小白菜根肿病株及其根部肿块 图片3 大白菜根肿病萎蔫株 图片4 大白菜根肿病株及其根部大如鸽蛋的肿块
个人分类: 植保问题|10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