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2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世界1的量子阶梯和世界2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之四
热度 1 lvnaiji 2009-7-8 11:46
世界 3 是世界 1 和世界 2 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要进入世界 3 ,首先要了解世界 1 和世界 2 。了解世界 1 的途径很多,其中最简单的可能是量子阶梯。 客观世界可以由纵横两个尺度来把握。在纵的尺度,在自然界有通常所说的量子阶梯,由夸克和电子、质子和中子、核、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一直到生态和社会。在人类社会,就个体而言,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在横的尺度,有系统关系等。 在量子阶梯上的物质间存在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 上向因果关系意为, 低层次物质是高层次物质的基础与载体,低层次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高层次物质,并从一个方面说明高层次物质的属性或功能。 下向因果关系指 高层次物质包含低层次物质,出现低层次物质所没有的功能,并对低层次物质起制约、选择作用。高层次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认识低层次物质的属性及其结构。例如,由核与电子无法推知元素的性质,相反,倒是元素及其性质教给我们很多关于核与电子的知识。在更高的层次,自然对生物遗传时的突变进行选择。 量子阶梯所揭示的不仅是存在,而且是过程。于是,以过程的观点来看,上向因果关系揭示在先者对后来者的作用,即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或历史决定;下向因果关系揭示现在对过去、结果对原因的作用,可以称为目的引导。 由自然界的量子阶梯继续向上就进入人类社会。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所展现的由物质到精神过渡的各个层次大致体现了这种上下因果关系。在过程上,必须先满足生存需求,然后向更高需求攀登,后者又对低层需求进行引导;在逻辑上,生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基础,高层需求可以遏制、调整低层需求。之所以说大致,是因为量子阶梯的层次较为分明,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间的区分则显得模糊,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以及不固定,甚至可以互换。如在意志的控制下,生存需求可以有很大差异。脍炙人口的裴多菲的小诗即是写照。实际上,在量子阶梯的高层,如在生物和生态层次已可见这种关系。 由低层到高层,在阶梯上显示出规律性变化。其一,物质的结构愈益 复杂,流动性提高。在空间上,氢原子具备一切对称要素,氢分子和水分子的对称性下降,由生物大分子到细胞已不具备任何对称性。在时间上,低层次物质稳定存在,而生命则处于流动之中,在时间上不对称。居里在一个世纪前即宣称:非对称创造世界。这一规律同样延伸至人类社会。人的生存需要彼此雷同,多少年来没有大的变化,因而才可能有食品标准,而作为自然演化的最高产物,高层需求则各具千秋,变化多端,永不停息。 其二, 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上,在低层,系统对要素 的束缚很 严,如夸克幽禁和强相互作用;而在高层, 系统对要素的束缚趋于宽松,要素的随机涨落增多,系统对涨落进行选择,如基因遗传突变和自然选择;以及相应地要素主动性提高,对系统的参与因而依赖性增强。主动性提高使系统富于活力;依赖性增强.使系统成为整体。没有主动性,系统是静止、死寂的;没有依赖性,系统分崩离析,不复存在。要素的主动性与要素对系统的依赖性两个方面的同步增长和有机结合是系统更为有序的根据。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在更大的范围就是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在低层,系统与环境很少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只有与环境隔绝方能存在,如金属钠需保存于煤油中。层次越高, 系统更主动、开放,同时环境的作用更大, DNA 和蛋白质只有置于生命体内方能显示出生命活力,生命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方能存活。古人将生命比作燃烧着的火,意为其流动以及由环境中输入并向环境输出物质。人对水和空气的需求是强制的,不会因时因地而异,但高层需求则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和可塑性,受到环境更大影响,或者说与环境互相嵌入。 其三,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上,低层物质结构对功能基本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由原子核外电子层基本上可以说明元素的性质,而在高层,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增强,用进废退。在需求层次上,人的生存需求决定于人的生理结构。在高层,人因其自己的行为塑造自身。 其四,在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上,低层物质在较大程度上由在先的因素所确定,受制于因果决定论或上向因果关系,因而在行为(广义)上更多地表现为必然性。高层物质则在较大程度上受各种目标(和环境)的影响,受未来因素的影响,在下向因果关系或目的引导论的作用下,行为更多显示出不确定性。 最后,全息性。分形理论认为,分形内部的任何相对独立的部分,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在形态(结构)、功能和信息等方面的再现和缩影。 由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阶梯基本上即对应于世界 1 的量子阶梯和世界 2 的需求层次。对应层次低者如物理和经济学即硬,高者如管理学和文学艺术即软。学科的软硬在根本上取决于其研究对象在阶梯上的位置。后面还要详细分析。
个人分类: 科技|749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