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王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王莲
热度 2 huailu49 2020-9-4 09:43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700 次阅读|7 个评论
南普陀的王莲
mimu 2020-7-26 12:04
很有缘分的地方,也很美。 随便站两只鸭子还是很轻松的
1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荷花与睡莲的差别巨大
zls111 2018-7-24 09:45
荷花,莲藕,莲蓬是指荷花,包括莲,我觉得也是指荷花。荷花原始种只有两个种,非洲一个,中国一个,我们看到的不同类型荷花,大部分是品种,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杂交出来,无非是从两原种中变异而来。 荷花在分类是属于双子叶基部,属于双子叶。 睡莲狭义就是我们看到的睡莲,就是在水池里看到的,叶子浮在水上,花是挺水的。 广义的睡莲是指睡莲目,包括三个科,有排水草科,莼菜科,睡莲科。狭义的睡莲在睡莲科的睡莲属,有50多个原种,在全世界分布,比如埃及蓝睡莲, 埃及白睡莲 ,印度红睡莲。 睡莲科有名的物种还有王莲,属于王莲属, 还有芡实,就是鸡头米。 睡莲目不属于双子叶,属于基部(古老)被子植物,与荷花差的太远了,不是同一类型植物,睡莲与荷花的差异(分化时间),比水稻与荷花的差异更大。如果你你说荷花与睡莲是同一类型植物,还不如说水稻和荷花是同一类型。 具体见下图
8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莲
热度 5 huailu49 2016-10-9 20:00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93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王莲开花太美啦
hongkunhui 2016-9-25 11:50
王莲开花,太美啦!2016年9月24日拍摄于昆明大观楼。
个人分类: 个人摄影|6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观莲记
热度 3 yh77 2014-10-26 18:10
前两天看了科网李璐博主的博文“ 绝世的惊艳:又见王莲 ”,心痒难耐。在广州多年,华南植物园也去了不知道多少回,还真没看过开放的王莲。为了一饱眼福,一到周末,便携家带小,赶赴植物园温室去也。 在我去过的植物园中,华南植物园应该算是国内最好的,景观、科普、园区管理都是国内一流的。特别是由于地处南国,气候温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无论何时去都有花可赏,有景可看。在科普方面做的也还不错,植物的铭牌介绍也很让人涨知识,因此小孩子都很喜欢来。不过即使如此,和国外的一流植物园在知识传播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比如曾去过的洛杉矶Huntington Library,不仅景色优美,在专门针对孩子的科普环节方面也明显更胜一筹,有专门的儿童区,还设置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可以参与。真心希望国内的景点将来在知识传播方面能做得越来越好。 言归正传,说回王莲。李璐博主的文章里对王莲已经有足够详细的介绍,不再重复。不过遗憾的是我们没能看到真正盛放的王莲,李璐博主看到的那一朵已经开始凋谢,其他的又还没有完全打开,空兴奋一场,还是没看到王莲的王者气象。另外,根据温室的介绍,王莲早晚开放,中午休息;而李璐博文中介绍则是昼舒夜卷,和其他的睡莲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我到的时间不合适。顺便吐槽一下华南植物园温室的管理,和大部分景点一样,门票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门就不可以再进场。但是华南植物园号称亚洲最大的温室,真要仔细看一遍挺耗时,里面也没有吃的,总不能饿着肚子吧,只能匆匆看一圈出来吃午饭。如果能凭票当天多次进出,游览的体验应该会好很多,说不定我还会等到晚上再去看看王莲是否开放呢。 1. 王莲初开为白色,然后变粉红,最后变为深紫。右边的那朵已经变成紫色,即将凋谢,左边的这朵还没有打开。 2. 这么大的花,用含苞待放这个词儿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3. 不只王莲,温室外的睡莲也正是花期。看不到盛放的王莲,就拍拍睡莲吧。 4. 睡莲开得极盛,可以在岸边仔细观察花蕊。 5. 好像一群小人围着中央的火焰期待着什么。 6. 倒影 7. 双生 8. 黄莲初放。刚从水里舒展开的黄莲,好像在伸一个懒腰,正是“云鬟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9. 玉洁冰清 10. 倒影 11. 另一种白莲,花形比一般的睡莲巨大,颜色素白,花瓣坚挺,冰肌玉骨说的大概就是它了
4886 次阅读|5 个评论
王莲时光
热度 1 ecoliugy 2014-7-25 11:00
版纳植物园的王莲时光 自然之妙,在细节之变化。自然之韵,在见微知著。自然摄影的乐趣也多在于拍摄大自然四季轮回变化的时候,能感悟生命的细微变化,记录自然的性格和脾气。这样不仅能克服仿佛拍摄的倦意,也能从简单、稀松平常的对象中源源不断地找到美的感觉。 听闻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作体现的便是这种细微,朦胧的美感。莫奈常常观察睡莲池的光影变化,用浓重的颜料色彩来表达他对自然变化的瞬间感受。莫奈的运用画笔的思想,其实是一种生活哲学。莫奈利用画笔在满是约束的环境中寻找到自由的天空,莫奈还教会人们如何在寂寞寥落 的自然之中找到存在感。莫奈的印象派画风展现出对大自然强烈的热爱。西方人认为,莫奈的画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开启了现代西方艺术。 以当代生态文明或环境教育的眼观来看,莫奈其实也是个伟大的环境教育者实践者。他用画作鼓励人们去观察,感悟,并爱上自然。在这里,艺术、科学与生活又从新走到了一起。 今天翻照片,恰巧找到了两幅王莲池的照片,虽不能与大师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也着实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三个月的自然变化,令人颇多感触。两幅照片分别拍摄于2014年3月4日 和2014年6月24日。同样的地点,不一样的感触。一汪池水之中,伴着王莲的疯狂生长的,还有天空、云朵、阳光、大王棕、池水、池杉和榕树。在时空的变化之间,利用科学的对比方法,让人体现到了自然之微妙之美。 3 月4日所拍摄的照片,正值西双版纳旱季的中后期。由于已经好几个月未下雨,天空中尘埃悬浮弥漫,而池水中的沙粒则沉入水底,池水在暖暖的阳光下微微泛起涟漪。左岸池杉满树枯荣,叶子全部落地,与北方无异。池中心的大榕树则正在经历一场热带独有的换叶现象,她快速落叶之后又迅猛抽出新叶,时刻准备着吸收春日里的阳光。池中王莲则大多早已凋零,沉入水中,默默通过生化过程,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雨季。池面干干净净,一片安静祥和。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六月。2014年的西双版纳引来了最为多雨的年份之一。由于雨量丰富,热量充足,加之去年有经历了寒冷的两周,今年的植物长得特别茂盛。用古人的话说,可谓藤蘿缠绕、榛莽蔽翳。王莲池也引来了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年。从6月24日所拍摄的照片中可看出,霸气的王莲几乎长满了池塘。秽浊的池水隐约可以看出降雨的丰沛。池塘天空中高悬着一大团积雨云,感觉随时都会掉下来。池畔几株池杉也长得葱翠欲滴,与大榕树、刺葵、漏兜树和大王棕相互衬托,绿油油的颜色如油墨染出一般。茶余饭后,与家人朋友行走其间,如迷失在画里。 如此王莲时光,不知是否也让你感慨呢。 2014.3.4 王莲池光线柔和,一派春日阑珊之感 2014.6.24 王莲池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2879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莲之秋色
热度 5 gardening 2013-12-7 16:59
王莲 ( Victoria regia )为 睡莲科 王莲属植物的泛称, 著名热带水生观赏植物,王莲以 巨大盘叶 和 浓香 花朵 而著称。而到了秋天,叶片由绿变黄、泛红,叶缘变红,也别有韵味。 王莲叶片直径可达2米,是 叶片最大的水生植物 ,叶缘上卷,形成浮在水面的叶盘;叶片与叶脉内空腔充满气体,叶片浮于水面,而肋条状叶脉,纵横交错,如伞架,具有很大浮力和超强承重力, 可承受五六十公斤重的物体 ,可当小船使用,常可看到童男少女坐在叶盘,如泛舟一样,可谓植物界特有景观。 上海辰山植物园王莲池 由于有点雾霾,不够清亮 王莲的花 夏天在蓝天白云下拍的王莲景致 王莲是“大力士”: “宝宝坐王莲”活动很受欢迎 秋色植物景观系列: 秋色靓丽的经济树种:日本野漆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750981.htm l 上海王莲之秋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747856.htm l 土鳖树种盐肤木秋叶有异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746860.htm l 悬铃木秋色也惊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746068.htm l 最美的秋色叶树种:红花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634160.htm l 优良品种营造美丽秋景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461575.htm l 冬至日斑斓秋色 美丽暖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21065.htm l 美丽秋果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09366.htm l 普林斯顿大学秋色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04475.htm l 北京香山红叶盛名难副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04095.htm l 北美枫叶景观在上海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04015.html
个人分类: 园林植物|5725 次阅读|8 个评论
冬日王莲
热度 1 liaojp 2012-12-16 21:40
冬日王莲
随着 冬季的来临,户外水域的 王莲陆续退冬消失,此时华南植物园热带雨林温室中的王莲景观却异常壮观; 王莲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在原产地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广州用温室栽培可保王莲冬季不退冬,保证了植株的充分生长,生长多年的王莲看上去叶片更大、更厚、更粗壮、更有气势, 娇艳的花朵挺出水面次第绽放,呈现出 一幅异域风情 的水体景观,让人惊叹。 1 2
5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秋----大庆湿地的景色
热度 38 cwufp 2011-9-24 22:07
深秋----大庆湿地的景色
陪李大师用半个下午在圆明园遛了一圈,李大师兴致盎然,其极小部分作品已经在科学网发表,照片很精彩,估计跟他用知名的变焦皇估计也有关系。不过,那天俺用的是一个老镜头,李大师非常想知道那个胶片时代的镜头出的照片到底怎么样,俺偏不给他比较的机会,就不放一张和他的作品角度完全一样的照片。 第二天,俺由于公干,不得不去大庆一趟,刚才才回到家家里,有了计算机,可以上传照片。 大庆是著名的湿地,本来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地方,地面长的以芦苇和碱蓬草为主。我国东部的大部分油田都是在湿地,此所谓的是上帝很公平,地上没有值钱的,地下就有宝藏。大庆、辽河、胜利、吉林都是在盐碱地为特征的湿地上。在油田开发前,荒凉、人烟稀少。经过老会战们及其子孙和一代又一代油田职工的努力,昔日荒凉的盐碱滩已经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人口稠密的油城,大庆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几天的大庆,天公作美,湿地显得非常漂亮。虽然技术和李大师相差一大截,在天气的帮助下,照片的色彩居然也还不错。那几张圆明园的王莲和头几张湿地的风景是用一个胶片机老镜头拍的,后面几张是16-35数码镜头拍的。 1圆明园的王莲1 2圆明园的王莲2 3圆明园的王莲3 4大庆机场出门所见 5大庆湿地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以上为35-105胶片镜头所拍 17、以下为16-35数码镜头所拍 18 19 20 21 22 23
7514 次阅读|97 个评论
王莲
liuli66 2011-8-17 09:56
王莲
个人分类: 杂感|4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上女王---王莲
liaojp 2010-6-30 11:34
黄瑞兰 亚马逊王莲 克鲁兹王莲 长木杂交种王莲 花开第一夜--白色芬芳(照片由倪静波拍摄) 花开二度-变为粉红(照片由倪静波拍摄) 花谢后沉入水里,花的剖面 帮助授粉的水上甲虫 以英女王维多利亚名字为属名的王莲(Victoria),似乎生来就有王者的风范。那是不仅因为在它的原产地热带美洲水域里,它占据着巨大的水域面积,拥有着世界上最为优美硕大的圆盘形叶片,还有那独特迷人的花开三变的花儿,更为它赢得了善变女神的美誉。在众多种植王莲的植物园里,王莲常常成为夏日里的焦点。它的叶子观赏期可从5月底一直延续到11月中,长达半年。 王莲的历史 王莲是睡莲科(Nymphaeaceae)王莲属( Victoria )的著名水上观赏植物。亚马逊王莲( Victoria amazonica )于1801年由德国植物学家Haenke T. 在亚马逊河一个名叫Mamore的支流中发现。1850年被引种到欧洲,并以当时英国女王Victoria(维多利亚)的名字作为王莲的属名。1959年,中国从德国引种并在温室内栽培获得成功,称之为王莲,之后王莲在南京、北京、上海、郑州、广州等多处植物园栽培。 华南植物园1963年从罗马尼亚、美国等地引种亚马逊王莲,经多年引种驯化培育,现植于荫生园后面池塘、热带雨林水生植物池、温室群室外池塘等地。 王莲的生存智慧 1. 叶片可当船 王莲初生叶呈针状,长至2-3片时矛状,4-5片时戟形,6-7片叶时完全展开呈椭圆形至圆形,直径可达1.5-2m以上。巨大的王莲叶不仅引人注目,而且其负载能力更让人吃惊。一片大的叶片能够负重70kg,因此可以当临时小船使用。这是由于其叶片和叶脉内具有很多大的空腔,腔内充满气体,使叶片浮于水面。叶子背面生长着粗壮的叶脉,板状隆起,纵横交错,构成高10cm以上的方形小格,有利于保持叶片开展性,增加叶片的排水力和负载力。 2. 巧妙避敌害 王莲的叶子底部满布硬刺,不仅可以排挤周围的植物,扩大自己的生长疆域,同时也有效地阻止了鱼类和其他动物的咬啮。 3. 抗洪排水能手 王莲的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当大雨时,雨水可以从小孔和缺口迅速排走,保持叶片干燥,避免了由叶片积水而造成腐烂或影响其光合作用,也避免真菌和藻类的滋生。 4. 强留昆虫帮助授粉 王莲的花单生,硕大,每朵直径达25-35cm,花瓣50-70片,雄蕊达150-200多枚。花开三天,第一天傍晚时分初开为白色;第二天中午关闭,晚上第二次开放,转为粉红或紫红色;第三天深红色的花朵在中午前凋谢并沉入水中。 王莲花早晚开放,中午关闭,其花心温度要比四周气温高出10℃左右。据观察,可能是为了夜间吸引和留住昆虫过夜,帮助其授粉。白色具凤梨香味的花儿强烈地吸引着水中的甲虫,而花瓣里的花蜜和淀粉质物质使甲虫忙得团团转,而忽略了慢慢闭合的花儿,于是甲虫被留在花里过夜。直到第二天晚上,花儿再次打开,神奇地转为粉红色,虽丧失了香气,但成熟的雄蕊释放出花粉,此时沾满了花粉的甲虫被放出来,继续前往另外一朵新开的白色花觅食,从而帮助王莲授粉。 由于王莲每隔一天才有一朵新的花儿开放,而仅有白色芳香的花朵吸引甲虫,所以携带着第一株王莲花粉的昆虫只能到另外一株那里采蜜授粉,通过这种巧妙的机制,王莲避免了自花授粉。王莲的花具有雌性先熟的特征,但也可以通过人工自花受精产生可育种子。 5. 数量庞大的后代 王莲通过种子繁殖,花谢后,果实坠入水中,成熟的王莲果实有种子300-400颗,多的可达700颗。种子大小如莲子,富含淀粉,可食用,当地人称之为水玉米。 王莲的种类 原生种的王莲共有两种,即原产于南美巴西的亚马逊王莲( V.amazonica )和原产于巴拉那河流域的克鲁兹王莲( V. cruziana ),两者的区别在于: 亚马逊王莲的花萼布满刺,叶缘微翘或几近水平,叶片微红,叶脉红铜色。叶片较大,直径2.0-2.5m,耐寒性差。 克鲁兹王莲的花萼片光滑无刺,叶缘上翘3-5cm,叶片深绿,叶脉黄绿色。叶片略小,直径1.5-2m,耐寒性较好。 1961年,由美国长木植物园通过这两种杂交培育而成的长木王莲杂交种( V. ' Longwood')则综合了两个亲本的特点:花萼片疏被硬刺,叶片一般都达到2m以上,叶缘高度介于两者,叶片微红,叶脉紫红色,耐寒性较好。此外,1999-2000年间,美国的Kit 和 Ben Knotts 又培育出了5个其他杂交品种,包括冒险者王莲( V. ' Adventure' )等。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688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王莲”我的“船”
IrisXTBG1 2009-7-9 16:50
我的王莲我的船,是版纳植物园暑期旅游科普活动之一,与春城晚报联合打造的暑期旅游活动。这是几个小孩初次试水,都是来自植物园的,今天已经正式推出,有20多个小孩过了把瘾。抢了个Sony 100,拍了几张。 http://news.163.com/09/0704/17/5DD6DBN7000120GR.html 这是暑期旅游活动的主要安排 http://www.ben.com.cn/tpc/200907/t20090708_528409.htm 这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
个人分类: 葫芦岛之恋|948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