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系统功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工光源对植物授粉的影响
gaojianguo 2017-8-7 13:09
前段时间 Science Advances 评估了全球的灯光污染,但这种光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何种影响很少有试验详细评估。前几日,瑞士伯尔尼大学 (University of Bern) 的 Knop 等发现,人工光源能够显著降低访花昆虫授粉的次数、降低座果率和最终果实产量。作者认为,人工光源会显著改变植物的繁殖生长,从而对植被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的研究论文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s a new threat to pollination” 已经发表在 Nature 上。链接: 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3288.html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国内研究人工光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也有昆虫学家研究人工光源对昆虫活动的影响,但偏偏没有像 Knop 等那样设计严格的对照来研究植物 - 昆虫互作的。 Knop 等的研究不仅需要很强的生态学基础,更需要有植物生理生态学背景,以及对昆虫学的深入了解,否则,是无法进行该试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交叉学科有它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和魅力,如果没能在相关学科都有一点积累的话,显然做不出像这样的 Nature 工作。
4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阅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7-2-21 10:09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的发展趋势 功能昆虫群进化研究组 博士研究生:王明强( wangmingqiang@ioz.ac.cn ) 导师:朱朝东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而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而下降。因此,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描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但是争议也一直产生并持续。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主要以微宇宙和草地实验为主,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系统功能之间的研究逐步兴起,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同时研究工作也逐步拓展到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森林生态系统, BEF Trend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experiment research Mingqiang Wang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BEF) is a vital scientific issue at present. Simultaneously, human activities are drastically reducing biodiversity. Therefore, the unpresented biodiversity loss have motivated ecologists to characterize consequences of species loss via BEF experiments. However, the generalit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remains controversial. Many BEF experiments originally started with microcosms in the laboratory or grassland ecosystems. A new frontier in experimental BEF research is manipulating tree diversity in forest ecosystems. More BEF projec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system. Key words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ing, forest ecosystems, BEF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负面影响在在物种灭绝之前就已经产生,而这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上 ( 马克平 ,201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Biodiversity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BEF) 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早在达尔文时期就有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能能关系的研究 (Hector Hooper, 2002)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人们才开始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及观测和实验手段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相关实验表明,物种的丧失可能会对生境 ( Lawton,1994) 和生态系统生产力 (Power et al ., 1996) 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但是这些结果并没有任何一个被生态学家们普遍接受。因此有关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也曾在生态学领域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Kaiser, 2000; Loreau et al ., 2001) 。 Cameron(2002) 将 2002 年称之为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争论之年。而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手段就是控制实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是通过比较群落间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高的群落和物种逐步消亡的群落的丰富度)去评估物种多样性丧失的生态系统层面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二十年有关 BEF 研究主要实验及相关结果的争论,并以 BEF-China 为例介绍了 BEF 实验发展的新方向—森林生态系统;以此简单说明了设计森林生态系统 BEF 时的主要思路和问题;最后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关系的研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图 1 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每年发表的数量 (1989-2014,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 Figure 1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bout BEF research from1989-2014 (Web of Science) 图 2 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论文引用的次数 (1990-2016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 Figure2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about BEF from 1990-2016 (Web of Science) 2 BEF 研究的代表性实验及有关争论 采用控制实验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早始于 20 世纪末期。到距今近 30 年中,全世界各地出现了各样式的 BEF 实验研究,而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逐步增多,年度论文引用的数量也迅速增长 ( 图 1 ,图 2) 。国内期刊从 2000 开始,才有相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文章,但是几乎均为综述类文章 ( 张全国和张大勇 , 2002, 2003; 李慧荣 , 2014) 。 2.1 Naeem“ 生态箱 ”(Ecotron) 实验 为了验证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会对生态系统生物地化功能产生影响, Naeem et al .(1994) 设计了“生态箱”实验予以验证。该实验是第一个采用控制变量的手段对生物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 Naeem 等人在 14 个小室 ( 小室长宽高均为 2m) 中构建微宇宙。小室中的最初环境条件均为一致,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土壤条件、物种密度、营养级数目等;人为的对微宇宙中的动物植物的物种数量进行控制,由低到高分为 9 、 15 、 31 三个水平,形成不同物种丰富度的微宇宙,每个高丰富度水平包含所有地丰富度水平的物种,用以模拟自然环境下物种丧失的情况。最终,实验发现高水平的物种丰富度的微宇宙中有更高的生产力,并从植被角度给出了解释。所以 Naeem 认为物种丰富度越高,系统生产力越高,而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则会降低系统生产力。但是,该实验受到了 Huston (1997) 的质疑: 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认为造成该结果是“取样效应”,因为 Naeem 仅局限于物种多样性因素而忽略了其他环境变量对生产力提高的影响。 2.2 Cedar Creek 草地实验 Tilman(1982) 在 Cedar Creek4 块草地开展了历时 10 年的研究,草地中不同的营养供给存在着相异的植物多样性群落。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的抵抗力、恢复力有显著影响,且支持了多样性 - 稳定性假说 (Tilman Downing, 1994) 。 Givnish(1994) 认为造成物种多样地对群落稳定性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营养供给有差异,并认为各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建议在控制相同的生境条件下,从大的物种库中随机选取物种进行种植,形成多种组成方式,最后检测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Tilman et al .(1996) 接受了 Givnish 的相关建议,研究了多样性与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丰富度越高,生产力越高,植物对土壤中的矿质资源利用的越充分。因此, Tilman 等人认为该实验结果验证了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存在正相关的假说。然而,这个结果仍然遭到了 Huston(1997) 的质疑。 Huston 认为物种越多,可能包含有更高的生产力的物种,正是因为物种的选择概率造成了该原因。 2.3 微宇宙实验 微宇宙实验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正是由于上述优点,使得以微宇宙实验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如: Naeem Li (1997)、McGrady-Steed et al . (1997)、Naeem et al . (2000) 。以 Naeem Li 的试验为例,该实验是为了验证物种多样行是否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护具有保险效应( insurance effect) 。该实验构建了水生系统的微宇宙。具体操作是将藻类 ( 作为生产者 ) 、原生生物 ( 作为消费者 ) 、细菌 ( 作为分解者 ) 等植入培养皿中,而对不同的微宇宙中接入不同的原生生物以构造不同的功能群 ( 不同等级的消费者 ) ;人为控制一些变量:营养供给、光照、功能群数量;物种数量等并对每个组合进行 4 次重复,最终构建出 318 个微宇宙。系统 57 天后达到平衡,此时检测微宇宙系统中生产者的生产量,分解者的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了物种数量更高的功能群中,生物量与生物体的一致性更高,而与营养供给,光等环境因素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系统的可靠性越高,该实验结果支持了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保险效应。但是, Wardle(1998) 认为该实验中功能群物种数高的系统之间物种的相似性也高,实验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导致产生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物种多样性引起的而有可能和物种相似度有关。还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避免物种丰富的功能群中物种种类的重叠。 2.4 欧洲草地实验 (BIODEPTH) 该实验由 Hector 发起,设置在欧洲的 8 块大草地上该,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与过程之间的关系。人为控制样地中物种丰富度 (1-32 种 ) ,检测其系统功能 ( 如:初级生产力,地面生物量等 ) 。 Hector(1999) 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随物种数量的减少,群落生产力呈对数级下降;而在物种数量相同功能群不同的群落中,功能群越少,生产力越低。 Hector 认为,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取样效应”,种间正相互作用和生态位互补也是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然而,很快 Huston et al. (2000) 认识到该实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该实验的人为去除和播种并没有很好的模拟自然条件下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物种的灭绝,所以不能与自然状态相提并论;对数性下降并非存在与每一块草地中;一些群落中的物种没有与最高生产力的物种相比较,所以造成“超产”发生的几率被高估;“超产现象”局限于有豆科植物的群落,并不能代表是有物种多样性引起的。此外 Wardle et al .(2000) 还认为该实验没有区分开“取样效应”和生态位互补。针对 Huston et al. (2000) 的质疑, Hector 等人提出了解释,单种群落与低物种丰富度之间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而多样性高的群落中种间竞争明显较弱,后者因此而受益。而这都是潜在的多样性作用机制,因此证明地域不同的群落处于同一多样性作用机制之下。 3 森林生态系统 BEF 实验 之前的大多数 BEF 实验大多都是构建微宇宙或者以草地实验为主,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 BEF 实验则少有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并蕴含着巨大的生物量,不仅能提供很多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例如木材、食物、燃料、药用植物等,而且还能为生态系统服务有重要作用,例如全球范围内的碳储量、气候调节、水质保护或侵蚀防治 (Durieux, Machado Laurent, 2003; Bala et al ., 2007; Quijas et al ., 2012) 。因此,理解生物多样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与 BEF 森林生态系统实验高度相关。全球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 BEF 实验样地于 1999 年建立于芬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 12 个 ( 图 3) 森林实验样地 (http://www.treedivnet.ugent.be/index.html) 。 图 3 全世界的森林生态系统 BEF 实验及 BEF-China 实验的地理位置 (Bruelheide et al ., 2014) Figure 3 Location of theBEF-China sites and of all other established forest experiments worldwide withtree diversity manipulations. (Bruelheide etal ., 2014) 3.1 森林生态系统 BEF 实验的优势与劣势 乔木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中的优势物种。BEF实验的优势之处在于允许在个体的水平上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研究。因此,在群落水平上观测到的生物多样性效应可以追溯到每个单一个体的平均增长的提高 (Potvin Gotelli, 2008; Potvin Dutilleul, 2009) 。基于个体水平的研究,通常能确定种内的特征在互补效应中的作用或是阐述个体的地位和群落波动对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由于各个物种间的生长速率不同,不同的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例如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逐渐明显 (Marquard et al ., 2009; Reich et al ., 2012) 。而这一点在乔木中这种效应可能更为突出( Bruelheide et al ., 20140 ,所以可更加充分地观察到物种间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随时间的变化。然而,乔木的 BEF 实验只有个体的一个世代,而在 BEF 实验中,年龄结构的种群和群落能伴随更小型的生物增长而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了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多年生植物。另外,乔木体型较其他植物相对较大,能够方便的控制密度和均匀度,能够允许其在该地形上的更细致的种间关系研究。小气候和土壤环境也潜在的成为了森林生态系统 BEF 实验中的作用因素并对生物多样性效应产生回馈。在 BEF 实验中运用乔木和灌木,比起来那些体型小,生活周期短的生物来说,如微生物和一年生或几年生植物(在 BEF 实验中用来检测生物体是最普遍的)其劣势之处在于需要大面积的实验样地和长期的时间。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中开展 BEF 实验也面临诸多挑战。 3.2 BEF-China 的实验设计及思考 BEF-China 主实验基地位于江西德兴新岗山,地处亚热带,是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联合资助的项目。建立于两大自然斜坡上,分为 A 、 B 该实验的目的是评估碳储量和水土流失对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此,实验设立在斜坡上。实验的设计思路如下:( 1 )建立的样地数量多,面积小而非数量少面积大;( 2 )用高密度随机混合植而非低密度规律混合种植;( 3 )在生物多样性效应作用前,建立了初期的“生态景观”图来描述样点的异质性;( 4 )不仅仅采用随机灭绝机制对物种的丰富度进行控制,还运用了特征性灭绝机制。这样大小的样地能够恰当的记录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比如说树体生长 (Bruelheide et al ., 2011) ,降水量特征 (Geißler et al ., 2013) 和植食动物 (Schuldt et al ., 2012) 。 3.2.1 样地大小与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个样地之间的边缘效应,通常提倡将样地的面积最大化,如 Scherer-Lorenzen et al. (2005) 建议将样地的边长设计为最高大的树木高度的两倍。然而,类似这样大小的相关的森林生态系统 BEF 实验仅有婆罗洲的实验 (Hector et al ., 2011) 和 BIOTREE 实验 (Scherer-Lorenzen et al. , 2007) 。而 BEF-China 中将样地面积尽可能的最小化,可以大大的提升统计力度,也能增强样地的管理。该实验中每块小样地的面积 667m 2 ,共 566 块。 该 实验计算了当地亚热带区域一颗 130 年的大树的平均林冠面积是 36m 2 ,这样即使在 130 年后,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样地依然能够容纳 16 个物种并且每个物种有 1 个成熟的个体 (Bruelheide et al ., 2014) 。不仅如此,实验还将其中一些小样地构建成 2x2 的大样地,这样设计能够保证每个树种有最大的种群。 考虑到树苗数量的丧失和选择 (Nyland 2002; Scherer-Lorenzen et al. 2005) 和早期的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oth et al ., 2012; Lang et al ., 2012) 。通常都是使种植的初始密度高于期望密度;同时,更高的初始密度还模拟了自然条件下的次生林的状况;通常高的初始种植密度有更高林冠闭郁度,能够抑制杂草丛生,对生物多样性试验有最大的管理效力 (Marquard et al ., 2009) 。但是,更高的初始种植密度需要更多财力去培育和种植更多的树苗,特别是在幼苗死亡率不规则的情况下,使预期得到的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会出现波动。 BEF-China 实验样地中每棵树苗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1.29m ,相当于每 1 亩地有 400 株树苗或每公顷有 6000 株树苗。这比一些其它的 BEF 实验更低 (Scherer-Lorenzenet al. 2005) 。实验中的所有样地都有同样的群落密度,每一个物种的种群规模的减小相反会增加物种的丰富度。这种替代设计广泛的运用到 BEF 研究中和规避了附加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后者能比前者引起更高更显著的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然而,这可能是混杂了群落密度与多样性引起的 (Balvanera et al ., 2006) 。 3.2.2 混合模型 物种间的空间布局可能会影响其种间关系 (Pacala Deutschman 1995; Stoll Prati 2001; Potvin Gotelli 2008) 。在群落发展的初期,一种是将不同的物种混合种植达到最大化,一种是斑块化种植 (Scherer-Lorenzenet al. 2005)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是要在检测早期的生物多样效应和长期的生物多样性梯度的保持做出权衡。在 BEF-China 实验中,为了避免设计的复杂性,在规定的种植区域中随机的分配每颗树的种植点 ( 例如: ABBABAAB) 。其目的是避免两种种植方式潜在的缺点。这样随机混合的种植方式的优点在于部分邻近的多样性会有不同等级上的变化,这个方案不仅更接近自然状态,而且相对于其他两种种植方案每棵树对多样性的反应都有更为全面的分析 (Bruelheide et al ., 2014) 。 3.2.3 完全随机化设计与物种库 为了构造大尺度的实验大样地的空间异质性,一般首推将实验样地分为多个区组 (Dutilleul,1993) 。区组设计也通常用以避免可能发生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样地中偶然产生的集群生长 (Hurlbert 1984) 。而且,区组设计也能被定义为用经验去阐述样地尺度间的空间异质性。 BEF-China 的样地中,其坡度变化十分大,并将物种多样性分为了很多不同的等级,想要建立区组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的设计,去限制物种组成的重复,使其之间的距离至少有 100m 。 物种库是 BEF 实验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大的物种库能够与自然状况下的物种组成接近,也使得每个样地种植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 BEF-China 实验项目中整个物种库包含了 40 种本地阔叶乔木和 18 种灌木,这个数量较其他 BEF 实验要高 (Bruelheide et al ., 2014) 。所选物种能够代表一个科的大多数物种,以增加高丰富度的物种水平反映多样性功能高水平的几率。 BEF-China 的设计并不能将两者区分。不过,能够利用功能的丰富度的测量代替有关物种丰富度的分析,该实验中的设计能够对群落特定物种的功能群的比较,例如群落中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的存在与缺失 (Bruelheide et al ., 2014) 。 3.2.4 模拟物种灭绝机制 BEF 实验的基本问题是物种多样性的随机丧失是否能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降低,关键问题之一是以何种方式模拟物种丧失( Lamont, 1995; Allison, 1999; Mikola, Salonen Setala,2002; Scherer-Lorenzen et al ., 2005; Balvanera et al ., 2006; Schmid et al ., 2008) 。在中国的 BEF 的实验中,利用断棍设计,将所有物种等同表示每一个多样性水平。在这种设计中,起始物种的组成随机布局为不重叠的部分 (Bell et al ., 2005, 2009; Salles et al ., 2009) 。在 BEF-China 实验的两块样地中,起始组成由 16 个物种构成的三个部分重叠的样方,每一部分都分为了 8 种不重叠的组成。为了包括每个多样性低和多样性高的群落,继续将这 8 种组成划分,因此,得到唯一的随机灭绝机制最终下至单一种植的每个物种 (Bruelheide et al ., 2014) 。 因为基于不同的环境预测不同的物种的灭绝倾向,有很多都是未知的,所以 大多数 BEF 实验迄今为止都是运用随机灭绝机,( Schmid Hector, 2004) 。然而 灭绝现实中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特征而在物种中产生偏斜 (Grime, 2002; Lep š , 2004; Schmid Hector 2004; Solan et al ., 2004) ,随机灭绝可能过低 (Zavaleta Hulvey, 2004) 或过高 ( Schläpfer, Pfisterer Schmid, 2005) 估计了在生态系统功能上真实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效应 。例如, Grime(2002) 指出,抗压物种的特征就是生长缓慢,寿命长,在人类干扰的增加下可能更灭绝。因此,在 BEF-China 实验中增加了两组非随机的机制,一个基于本地罕见种,一个是基于比叶面积 (Bruelheide et al ., 2014) 。 3.2.5 遗传多样性 树种的遗传多样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反应 (Whitham et al ., 2003) 。然而,大多数 BEF 实验的焦点都在于物种的丰富度而忽略了物种的种群遗传变异。在 BEF-China 实验中, B 样地所包含的树种知道其母体来源的,因此能够检测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或环境的变化是否能够产生对树的种群遗传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本身的变化产生影响。在 BEF-China 中加入了遗传多样性这一变量无疑是该实验中的创新点,也能够使得在后期针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开展更多的实验研究。 4 BEF 实验的发展及趋势 虽然关于 BEF 实验研究的结果仍然有很多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有关 BEF 的研究诞生起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正面效应已经大量的实验中得到观测 (Loreau,Naeem Inchausti 2002; Hooper et al ., 2005; Balvanera et al ., 2006; Worm et al ., 2006; Duffy, 2009). 从第一个生态箱 (Naeem et al ., 1994) 和草地野外样地开始 (Tilman,Wedin Knops, 1996) ,有关 BEF 的实验设计越来越多样化,研究尺度逐步扩大,研究者以不断的改进实验来回应相应的批评 (Grime, 1997; Huston, 1997; Schmid et al ., 2002) 。在最初大多数 BEF 实验设计采用了快速生长型的植物作物初级生产者,尤其是草本植物 (Loreau,Naeem and Inchausti, 2002; Hooper et al .,2005; Scherer-Lorenzen et al ., 2007; Cardinale et al ., 2011) 。之后,关于陆地上的大型多年生的物种也涉入了 BEF 实验的研究,如森林生态系统。更多的是,从最初单一的物种多样性逐步向群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方向拓展。另一方面,起初有关 BEF 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陆生生态系统,而有关淡水和海洋系统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较少,曾经一度有关陆生生态系统 BEF 研究的文献比淡水生态系统多近 5 倍 (Balvanera et al .,2006) 。海洋生态系统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早期几乎未被涉及 (Emmerson Huxham, 2002, Hooper et al ., 2005) 。但是在过去数年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的 BEF 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相关研究结果也逐渐增多 (Worm et al ., 2006; Stachowicz et al ., 2007; Cardinale et al ., 2011; Solan et al ., 2012; O’ Connor Byrnes, 2013) 。 5 展望 在 BEF 实验中,不同的环境下可能需要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当考虑到多重生态系统功能时,生物多样性的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Hector Bagchi 2007; Zavaleta et al ., 2010; Isbell et al .,2011; Pasari et al ., 2013) 。这能解释生态系统功能在不同多样性环境下的权衡在多样性低的生态系统中比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更严峻。 BEF 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达到既定的研究目标并将原来的实验结果运用起来。这就同时要求在设计新实验时要有多方面的设计决策和合适的调查时间和专业的知识。问题的复杂性联系到与生物多样性的诸多方面,因此在实验的设计和管理期间,需要通过不同领域的多个研究团队或专家合作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和明确的决策。 现如今面临的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系列问题加之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未来有关 BEF 的研究更应该注重团队合作。这不仅需要跨领域多学科的思维碰撞,更需要各领域研究成果的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李慧蓉 . (2004).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综述 . 生态学杂志 , 23(3): 109 –114. 马克平 . (201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 . 生物多样性 , 21(3):247–248. 张全国 , 张大勇 . (200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进展与争论 . 生物多样性 ,10(1): 49–60. 张全国 , 张大勇 . (200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最新的进展与动向 . 生物多样性 ,11(5): 351 –363. AllisonG.W. (1999). The implications of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biodiversity manipulations. American Naturalist ,153: 26–45. BalvaneraP., Pfisterer A.B., Buchmann N.,He J.S., Nakashizuka T., Raffaelli D. andSchmid B. (2006). Quantifying the evidence for biodiversity effect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services. Ecology Letters , 9: 1146–1156. BellT., Newman J.A., Silverman B.W., Turner S.L. and Lilley A.K. (2005). The contribution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to bacterial services. Nature , 436: 1157–1160. BellT., Lilley A.K., Hector A., Schmid B., King L. and Newman J.A. (2009). A linear model method for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experiments. American Naturalist , 174: 836–849. BothS., Fang T., Baruffol M., Schmid B., Bruelheide H. and Erfmeier A. (2012).Effects of tree sapling diversity and nutrient addition on herb-layer invasibility in young experimental communities of subtropical species.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 2: 1–12. Bruelheide H., B ö hnke M., Both S.,Fang T., Assmann T., Baruffol M., Bauhus J., Buscot F., Chen X.Y., Ding B.Y.,Durka W., Erfmeier A., Fischer M., Geissler C., Guo D.L., Guo L.D., Hardtle W.,He J.S., Hector A., Krober W., Kuhn P., Lang A.C., Nadrowski K., Pei K.Q., Scherer-LorenzenM., Shi X.Z., Scholten T., Schuldt A., Trogisch S., von Oheimb G., Welk E.,Wirth C., Wu Y.T., Yang X.F., Zeng X.Q., Zhang S.R., Zhou H.Z., Ma K.P. andSchmid B. (2011). Community assembly during secondary forest succession in a Chinese subtropical forest. Ecological Monographs , 81:25–41. Bruelheide H., Nadrowski K., Assmann T., Bauhus J., Both S., Buscot F., Chen X.Y., DingB.Y., Durka W., Erfmeier A., Gutknecht J.L.M., Guo D.L., Guo L.D., Hardtle W.,He J.S., Klein A.M., Kuhn P., Liang Y., Liu X.J., Michalski S., Niklaus P.A.,Pei K.Q., Scherer-Lorenzen M., Scholten T., Schuldt A., Seidler G., TrogischS., von Oheimb G., Welk E., Wirth C., Wubet T., Yang X.F., Yu M.J., Zhang S.R.,Zhou H.Z., Fischer M., Ma K.P. and Schmid B. (2014). Designing forest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general considerations illustrated by a new largeexperiment in subtropical China. Methods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 5: 74–89. Cameron T. (2002). 2002: the year of the ‘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 debate.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 17(11):495–496. Cardinale B.J., Matulich K.L., Hooper D.U., Byrnes J.E., Duffy E., Gamfeldt L., BalvaneraP., O’Connor M.I. and Gonzalez, A. (2011). The functional role of producer diversity in ecosystems. American Journalof Botany , 98,572–592. Duffy J.E. (2009). Why biodiversity is important to the functioning of real-world ecosystem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 7: 437–444. Dutilleul P. (1993).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field experi-ments. Ecology , 74:1646–1658. Emmerson M. and Huxham M. (2002). How can marine ecology contribute to the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debate? – In: (Loreau, M., Naeem S.andInchausti P. ed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synthesis and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9–146. Geißler C., Nadrowski K., Kühn P., Baruffol M., Bruelheide H., Schmid B.and Scholten T. (2013). Kinetic energy of through fall in subtropical forestsof SE China – effects of tree canopy structure, functional traits, and biodiversity. PLoS One , 8: e49618. Givnish T.J. (1994). Does diversity beget stability? Nature , 371: 113–114. GrimeJ.P. (1997).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the debate deepens. Science , 277: 1260–1261. GrimeJ.P. (2002). Declining plant diversity: empty niches or functional shifts?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13:457–460. Hector A., Schmid B., Beierkuhnlein C., Caldeira M.C., Diemer M., DimitrakopoulosP.G., Finn J.A., Freitas H., Giller P.S., Good J., Harris R., H ö gberg P., Huss-Danell K., JoshiJ., Jumpponen A., K ö rnerC., Leadley P.W., Loreau M., Minns A., Mulder, C.P.H., O’Donovan G., OtwayS.J., Pereira J.S., Prinz A., Read D.J., Scherer-Lorenzen M., Schulze E.D.,Siamantziouras A.-S.D., Spehn E.M., Terry A.C., Troumbis A.Y., Woodward F.I., Yachi S. and Lawton J.H. (1999).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experiments in European grassland. Science , 286:1123–1127. HectorA. and Hooper R. (2002). Darwin and the first ecological experiment. Science , 295: 639–640. Hector A.,Philipson C., Saner P., Chamagne J., Dzulkifli D., O’Brien M. Snaddon J.L.,Ulok P., Weilenmann M., Reynolds G. and Godfray H.C.J. (2011). The Sabah Biodiversity Experiment: a long-term test of the role of tree diversity inrestoring tropical fore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 ,366: 3303–3315. Hooper D.U.,Chapin F.S. III, Ewel J.J., Hector A., Inchausti P., Lavorel S., Lawton J.H.,Lodge D.M., Loreau M., Naeem S., Schmid B., Setälä H., Symstad A.J., VandermeerJ. and Wardle D.A. (2005).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aconsensus of current knowledge. EcologicalMonographs , 75: 3–35. Hurlbert S.H.(1984). Pseudoreplication and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field experiments. Ecological Monographs , 54: 187–211. Huston M.A.(1997). Hidden treatments in ecological experiments: re-evaluat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 Oecologia ,110: 449 –460. Huston M.A.,Aarssen L.W., Austin M.P., Cade B.S., Friday J.D., Garnier E., Grime J.P.,Hodgson J., Lauenroth W.K., Thompson K., Vandemeer J.H. and Wardle D.A. (2000).No consistent effect of plant diversity on productivity. Science , 289: 1255. KaiserJ. (2000). Rift over biodiversity divides ecologists. Science , 289: 1282–1283. Lamont B.B. (1995). Testing the effect of ecosystem composition structure on itsfunctioning. Oikos , 74: 283–295. LangA.C., H ä rdtle W., Baruffol M.,B ö hnke M., BruelheideH., Schmid B., von Wehrden H. and von Oheimb G. (2012). Mechanisms promotingtree species coexistence: experimental evidence with saplings of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of China.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23: 837–846. LawtonJ. H. (1994). What do species do in ecosystems? Oikos , 71(3): 367–374. Lepš J.(2004). What do the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tell us about consequences ofplant species loss in the real world? Basicand Applied Ecology , 5: 529–534. Loreau M, NaeemS, Inchausti P, Bengtsson J, Grime J.P , A Hector, Hooper D.U, Huston M.A,Raffaelli D, Schmid B, Tilman D. and Wardle D.A. (2001). Biodiversity and ecosy stem functioning: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challenges. Science , 294: 804 –808. Loreau M.,Naeem S. and Inchausti P. (2002).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York. Marquard E.,Weigelt A., Temperton V.M., Roscher C., Schumacher J., Buchmann N., Fischer,M.,Weisser, W.W. and Schmid B. (2009).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functional compositiondrive over yielding in a 6-year grassland experiment. Ecology , 90: 3290–3302. McGrady-SteedJ, Harris P.M. and Morin P. (1997). Biodiversity regulates ecosystem predictability. Nature , 390: 162–165. MikolaJ., Salonen V. and Setala H. (2002).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plant speciesrichnes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does the choice of experimental designmatter? Oecologia , 133:594–598. NaeemS., Thompson L.J., Lawler S.P., Lawton J.H. and Woodfin R.M. (1994). Declining biodiversity can alter the performance of ecosystems. Nature , 368, 734–737. NaeemS. and Li S. (1997). Biodiversity enhances ecosystem reliability. Nature , 390: 507 –509. NaeemS, Hahn D.R. and Schuurman G. (2000). Producer-decomposer co-dependency influences biodiversity effects. Nature ,403:762–764. Nyland R.D.(2002). Silvicultur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n. McGraw--Hill, Boston. O’Connor M.Iand Byrnes J.E.K. (2013).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marine ecosystems. In: Bertness, Bertness M.D, Bruno J.F, Silliman B.R, (StachowiczJ.J. eds), Marine community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Sinauer. Pacala S.W. and Deutschman D.H. (1995). Details that matter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trees maintains forest ecosystem function. Oikos , 74: 357–365. PotvinC. and Gotelli N. (2008). Biodiversity enhances individual performance but does not affect survivorship in tropical trees. EcologyLetters , 11: 217–223. PotvinC. and Dutilleul P. (2009). Neighborhood effects and size-asymmetriccom-petition in a tree plantation varying in diversity. Ecology , 90: 321–327. PowerM.E, Tilman D, Estes J.A., Menge B.A., Bond W.J., Mills L.S., Daily G.,Castilla, J.C., Lubchenco J. and Paine R.T. (1996). Challenges in the quest forkeystones. BioScience , 46: 609–620. ReichP.B., Tilman D., Isbell F., Mueller K., Hobbie S.E., Flynn D.F.B. and Eisenhauer N. (2012). Impacts of biodiversity loss escalate through time asredundancy fades. Science , 336:589–592. SallesJ.F., Poly F., Schmid B. and LeRoux X. (2009). Community niche predicts the functioning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l assemblages. Ecology , 90: 3324–3332. Scherer-LorenzenM., Potvin C.,Koricheva J., Schmid B., Hector A., Bornik Z., Reynolds G. andSchulze, E.-D. (2005).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al tree plantations forfunctional biodiversity research. Forest Diversity and Function: Temperate and Boreal Systems (Scherer-Lorenzen M. and KöSchulz e C. eds),pp. 347–376. Ecological Studies, 176. Springer, Berlin. Scherer-LorenzenM., Schulze E.D., Don A., Schumacher A. and Weller E. (2007). Exploring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forest diversity: a new long-term experiment with temperate tree species (BIOTREE). Perspectives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 9: 53–70. Schl ä pfer F.,Pfisterer B.A. and Schmid B. (2005). Non-random species extinction and plant production: 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42: 13–24. Schmid B., Hector A., Huston M.A., Inchausti P.,Nijs I., Leadley P.W. and Tilman D.(2002).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Synthesis and Perspectives (Loreau M., Naeem S. andInchausti P. eds), pp. 61–75.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Schmid B. and Hector A. (2004).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 5: 535–542. Schmid B., Hector A., Saha P. and Loreau M. (2008). Biodiversity effects and transgressive over yielding. Journal ofPlant Ecology , 1: 95–102. Schuldt A., Bruelheide H., Durka W., Eichenberg D., Fischer M., KröberW., Härdtle W., Ma K., Michalski SG., PalmWU., Schmid B., Welk E., Zhou H. and AssmannT. (2012). Plant traits affecting herbivory on tree recruits in highly diverse subtropicalforests. Ecology Letters , 15: 732–739. Solan M., Cardinale B.J., Downing A.L., Engelhardt K.A.M., Ruesink J.L. andSrivastava D.S. (2004). Extinction 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the marine benthos. Science , 306: 1177–1180. SolanM., Aspden R.J., and Paterson, D.M. (2012). Marin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functio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88 4-892. StachowiczJ.J., Bruno J.F. and Duffy J.E. (2007).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marine biodiversity on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Annual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 38(38): 739-766. TilmanD. and Downing J.A. (1994). Biodiversity and stability in grassland. Nature , 367: 363–367. TilmanD., Wedin, D. and Knops J. (1996).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fluencedby biodiversity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Nature ,379, 718–720. WardleD.A. (1998). A more reliable design for biodiversity study? Nature , 394: 30. WardleD.A., Huston M.A., Grime J.P., Berendse F., Garnier E., Lauenroth W.K., SetäläH. and Wilson S.D. (2000).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an issue inecology. Bulletin of the EcologicalSociety of America , 81: 235–239. WhithamT.G., Young W.P., Martinsen G.D., Gehring C.A., Schweitzer J.A., Shuster S.M.,Wimp G.M., Fischer D.G., Bailey J.K., Lindroth R.L., Woolbright S. and KuskeC.R. (2003).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genetics: a consequence of the extended phenotype. Ecology , 84: 559–573. WormB., Barbier E.B., Beaumont N., Duffy J.E., Folke C., Halpern B.S., JacksonJ.B., Lotze H.K., Micheli F., PalumbiS.R., Sala E., Selkoe K.A., StachowiczJ.J. and Watson R. (2006). Impacts of biodiversity loss on ocean ecosystem services. Science , 314: 787–790. Zavaleta E.S. and Hulvey K.B. (2004). Realistic species losses disproportionately reduce grassland resistance to biological invaders. Science , 306: 1175–1177.
个人分类: 论文精读|23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丛林:植物多样性促进昆虫植食作用
wmq814649638 2017-2-21 09:47
文章内容来源于( Schuldt A. et al . 2010) Schuldt-2010-Tree diversity promo.pdf 摘要 1. 植食性昆虫能强烈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在多年生植物的复杂生态系统中,其之间的关系是鲜为人知的,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梯度的生态系统。 2. 在中国的一个植被高度变化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作者分析了不同林龄和丰富度的 27 个样地之间的共计 10 种乔木和灌木上植食昆虫的植食情况。作者检测了在该高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是否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对叶片有重大的影响,或是否其他因素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3. 在 2008 年的雨季期结束之后,对叶片损害进行评估,这些叶片来自 1284 株幼苗,共 58297 片,与此同时分析林分的结构和非生物的特征。 4. 物种叶损害平均面积在 3%-16% 之间。植食昆虫的数量随着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将林分潜在的补偿效应计算在内也是如此,其中有关样点的年龄也与植食昆虫有的清晰的函数关系。种内密度和其他非生物因素并不能对样地内的植食性昆虫造成明显的影响。 5. 总结。植食昆虫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了这种效应与资源集中假说有关,根据专性植食性昆虫的对叶损害的减少,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寄主植物的集中度可能会减少,这在作者的高多样性的亚热带森林系统中对总的植食性昆虫等级来说这似乎不是主导因素。作者讨论了寄主特异性对植食昆虫的潜在控制作用,这通常预测在很多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系统中会出现高度的特异化。在作者研究的森林系统中,广食性昆虫较传统的模式有更高的影响力,而且这些物种也会从高植物多样性的提供的宽的食谱中获益。这个假说也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关键词: BEF- 中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演替;营养关系;浙江 前言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认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重要影响,这也引发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聚焦在基本的生产者的水平上,很多研究进展都是理解植物多样性对生产力循环和营养循环的影响 (Hooperet al. 2005; Hector et al. 2007) 。然而,例如植物生产力循环或营养循环等生态系统过程受到各营养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影响,这需要充分的思考去完全深入的理解多样性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Thebault Loreau2006; Duffy et al. 2007 多样性 ) 。无脊椎动物的多少代表着大多数动物的多样性,并且在这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Weisser Siemann 2004) 。一个十分重要的关系就是植食动物中的昆虫。这能对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植食动物能够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生长和物种组成 (ColeyBarone1996; Mulder et al. 1999; Hartley Jones 2004;FrostHunter 2008) 。 有关植物多样性和植食动物之间的关系此前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上和草地生态系统方面 (Andow1991; Tonhasca Byrne 1994; Scherber et al. 2006b; Unsicker et al. 2006) 。这些研究许多都发现了随着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植食动物和其植食性都呈下降趋势 (e.g. Andow 1991; Hamba¨ ck, Agren Ericson 2000; Unsicker etal. 2006) ,而且通常将这与资源集中效应联系起来,这个效应是由 Root’s (1973) 针对特异性植食动物提出的假说。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增加,该假说预测专一性的植食动物的承载量会有所下降(这造成的结果是植食动物数量的减少),这是由于非寄主植物的增加,会阻碍取食者发现寄主植物 (Root 1973) 。相反的,其他研究(通常是整合多样性的样地多余普通的间作实验)报道则是相反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植食动物的承载量和破坏量随之增加 (e.g.Mulder et al. 1999; Otway, Hector Lawton 2005; Scherber et al. 2006b) 。植物移植和种群动态可能能够从专一性的植食动物解释这种情况 (Otway,Hector Lawton 2005), 然而广食性的能够直接从其广食性中收益,并且在更高多样性的样地中增加其消费 (Unsickeret al. 2008) ,或是由多到少发展成为其首选的植物物种。 (White Whitham 2000) 。 森林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主要以多年生的个体为主,并且提供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近年来成为了多样性 - 功能的热议话题 (Scherer-Lorenzen,Ko¨ rner Schulze 2005) 。这些系统也报道了不同的植物多样性的效应对植食动物的承载量和损坏量 (Jactel Brockerhoff 2007;Vehvila¨ inen, Koricheva Ruohomaki 2007; Sobek etal. 2009). 然而,迄今为止有关森林多样性的分析大多都只考虑了较低的植物多样性,通常局限于比较分子信息和两个或三个物种的混合 (reviewedby Jactel, Brockerhoff Duelli 2005) 。相反不同于草地生态系统,这缺乏在树种高的多样性梯度的情况下去研究植物和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这个问题也在物种及其丰富的亚热带森林和热带森林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里,植食动物是主要的关系之一 (Coley Barone 1996; Eichhorn, Compton Hartley 2006) 。在这个物种丰富的森林中分析幼苗的成长和剩余同种大树之间的距离制约和密度制约,这是研究中的一笔财富 (cf.Hyatt et al. 2003) 。然而,样地之间不同的多样性并没有考虑在这些研究中。尽管通常不将其认为是群落范围内的影响 (Hyatt et al. 2003), 一些研究发现植食动物的多少和幼苗的死亡率与同一物种的大树接近 (e.g.Blundell Peart 2004; Norghauer, Malcolm Zimmerman 2006) ,这与 Janzen(1970) 的假说和 Connell 预测的植食动物会从相邻树苗种扩散出来相吻合。这也与资源集中理论项契合,正如专一性的植食动物通常被认为是在这些森林中占主导地位 (Barone1998, 2000; Dyer et al. 2007) 。这些研究表明了在物种中等和高度丰富的丛林中,植物多样性可能总是对植食动物有着影响,林地中单一树种的多度似乎是随着树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少。有趣的是,据作者所知,这个问题并没有通过高多样性的亚热带丛林得以直接解决。 作者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依照树的物种丰富度从中到高(每 900m 2 25-68 种木本),并在半自然状态下的三个连续阶段分析了 10 种灌木和乔木上的植食动物。作者选择幼苗来进行实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维持高度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因为他们能代表树的生活史循环中最脆弱的阶段。作者检测的是,即使在物种极其丰富的亚热带丛林中树种丰富度的效应对植食昆虫能是否能够被测量,或是是否只有结构(例如林分密度)和非生物因素在如此高的多样性等级的丛林中的植食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植物多样性对植食动物的强烈影响在一些结合单一种植或多样性低的手段的研究中也有报道。然而,这些影响是否持续或是否在多样性高的植物群落中保持平衡 (cf.Hooper et al. 2005) ,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足 (Unsickeret al. 2006) 。作者的研究基于由中等到高等的植物多样性梯度,较之前的大多数研究从更高的水平上洞悉了植食动物 - 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但是与热带(亚热带)森林的植物多样性高度相关。除丰富度效应之外,不论是乔木还是灌木层,目标树种所占比例、种内的密度制约效应对植食动物对树苗上的破坏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作者用相关统计评估支持了该假说, (1) 通过样地环境和物种丰富度或目标物种密度;( 2 )仅仅通过样地环境;( 3 )通过丰富度或样地中观察到的目标物种密度对植食动物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考虑到在类似的多样性的森林中报道了许多高度特异性的植食昆虫,在作者的多样性梯度上作者预计植食昆虫对叶片的损害量可能会随着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减少。据作者所知,作者的研究是第一个在物种极其丰富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明确检测在植物 - 昆虫重要的种间关系。 材料与方法 实验点和样地的选择 作者的研究地点位于中国东南部,浙江省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 1975 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约 8000 公顷的半常绿阔叶林和,海拔 300-1260m 。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 15.3 度,年平均降水量 2000mm 。山上的主要石体类型为花岗岩,土壤 pH 值在 5.5-6.5 之间 (HuYu2008) 。 作为 BE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项目的一部分, 27 个 30x30m 的样地建立在该自然保护区 (H.Bruelheide, M. Bo¨ hnke, S. Both, T. Fang, T. Assmann, M. Baruffol et al.,unpubl. data). 样地的位置是在整体保护区中不同的年龄层级种适合的林分种随机选择的,除了保护区中受限于陡峭的地势(坡度大于 55 度则被排除)。共计有 9 组重复的林分组成, 低龄组( 10-20 年),中龄组( 40-50 年),高龄组(大于 70 年) 这些在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存在不同。在三个等级中的任何一个,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都在最小值 25-30 到最大值 55-68 之间变化。植食昆虫的取食范围可能会在物种和植物多样性的感知尺度之间变化。为了计算它,作者检验了生物多样性模型和他们的与植食动物水平的关系,也是对研究样地中更小的树的样本进行检测。由于研究区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过去几十年林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这也使其更少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研究物种及植食动物评估 选择 10 种乔木和灌木用于幼苗的叶片的研究,将其与树种多样性和林分特征联系来,这些物种是: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 Sims, 连蕊茶 Camelliafraterna Hance,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Champ.ex Benth.) Tutch., 青刚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 柃木 Eurya muricata Dunn, 柯木 Lithocarpusglaber (Thunb.) Nakai, 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 Oliv.,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 新木姜子 Neolitsea aurata (Hayata) Koidz. and 木荷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这 10 个物种在研究样地的乔木和灌木层中平均占有所有个体的 40% ,占有总生物量的 45% (与局部的基地面积接近)。在每个样地中,每个物种最多有 10 株幼苗(高度在 500px 到 2500px 之间,这在统计分析上作为一个变量被记录),他们随机的种植在整个样地的平行面上。所有的物种都存在且种植在大多数样地中,单一物种种植在耽搁样地中的值在统一分析中缺失。由昆虫造成的叶片的损坏程度,定义为昆虫对叶片咀嚼,取食和磨损对光合作用组织的减少(如果可见的,吸取也算),以此对每一个个体的所有叶片的所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行评估。大多数叶片的损害能够通过观察评估明确的将其定位到鳞翅目幼虫和一部分甲虫身上去。只有衰老的叶片或叶片很大程度上的损害能够从评估去判断其为真菌所致。 在 2008 年 6 月 -7 月雨季结束时对每个样地进行一次采样,记录植食昆虫的水平 (BlundellPeart1998) 。尽管这不一定能代表一年中所有的植食昆虫,但是在雨季结束进行采样却代表了植物生长期间叶片损害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植物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水分进行生长的时候,这正是植食动物可能产生最大影响的时候 (ColeyBarone1996;HawkesSullivan 2001) 。植食昆虫损害量用百分比等级来进行评估 (WhiteWhitham2000; Scherber et al. 2006b; Vehvila¨ inen, Koricheva Ruohomaki 2007; Sobek et al. 2009) 。每一片叶片用一个分为 6 个等级的百分比等级 (0%, 1%, 1–5%,5–15%, 15–35% 和 35%) 来评估其组织受损 。这 6 个等级在事先就设计好并用随机收集的叶片样本检测其适合度。后者用数字扫描和以 AdobePhotoshop CS3 计算像素比率的移除去评估每个叶片的总组织含量,并据此判断叶片被取食的程度 (cf.Unsicker et al. 2006) 。 植食损害仅仅只有一个人 (A.S.) 在精确的计量上去避免了可变化的误差。在统计分析中,作者运用平均百分比,这源自每个百分比等级中的采集的和扫描的叶片 (0%,0.5%,3%, 9%, 23%and 55%) 。 植食损害的预测因子 为了检测是否植物多样性或其他的环境因素能够解释 27 个林地之间植食程度的不同,作者运用变量表示样地的重要特征,记录了整个 2008 年的生长期。木本植物的丰富度的数据基于样地中在整个植物目录上的高度大余 1m 的乔木和灌木。在整个样地中记录了所有胸径( d.b. h )大小超过 250px 的树木,同时记录了 10x10m 的中心样地中胸径超过 75px 的树木。基于这些数据,作者计算了特异种的茎占面积总量和每个样地的乔木和灌木的总茎占面积,这也就近似于每个样地的生物量。为了检验代表物种(例如:该物种的资源集中)的生物量是否影响植食作用,作者用当地每个样地的乔木和灌木层中相同物种相关的茎占面积(这与研究样地中的目标物种的绝对茎占面积高度一致: r=0.95,P1.001 ) , 简单起见,称其为“占有量”。变量代表结构和样地的非生物因素:海拔、朝向(分为南北线性和东西梯度),林冠和草本覆盖度、林龄、树种多样性和每个样地的总茎占面积(表 1 )。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运用 R2.7.1 ( R 开发核心团队 2008 )。植食昆虫叶片损害的百分比数据通过反正弦平方根变换和目标物种占有量的对数转换去说明非常规或异方差误差项。对于作者的分析,作者用物种中每个个体的平均植食损害量去说明非独立的测量值。作者作者运用预测因子的二级多项式检验了植食性和预测因子之间的有效非线性关系。 在分析植食模型之前,作者用主成分分析对林分结构和非生物因素(包括林龄)进行了降维, 因为作者的需要的是结合非生物变量的主要效应。用 PCA 减少变量能够去除不相关的主成分( PC ),这代表了减少后的大部分原始变量的可变性 (Legendre Legendre 1998; Quinn Keough 2002) 。运用相关矩阵分析处理变量的标准值。所有 PCs 特征值高于作者选择进一步分析的平均值。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的变量浓缩减少成为三组 PC 。 PC1 代表林龄和依赖年龄的林地结构和生物量,以及其他与年龄相关的非生物因素(表 1 )。 PC2 和 PC3 归纳了非生物因素(海拔、草本植物盖度等)相关的生长条件(例如温度和光照利用率)等不依赖林龄的因素更深层次的影响。 这三个 PC 解释了结构变量和非生物因素变量共计 73% 。在后向淘汰过程中将精简后的 PC 分析结果和所有 PC 分析结果比较,偏最小二乘回归核实所有包含在精简后的 PC 中的林地结构、非生物因素、和植食性损害的相关信息。 (seeAppendix S1 in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details on these additional methodsand results) 。 所有舍去的 PC 并没有对植食模式造成重大影响,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维数缩减对作者的结果进行替代分析,最终结果并没有出现偏差 (AppendixS1) 。 不同的植食昆虫可能对不同的植物多样性尺度有不同的感应。为了评估多样性模型和物种丰富度 - 植食的关系是否在二级样地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一致,作者分析了样地水平的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稀有度的相关性(分别随机分为 20 、 50 、 100 和 150 个植物个体),作者也做了有关植食等级和不同的而丰富度测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用 R 包计算出 Rarefiedvalues(Oksanen et al. 2008) 。 用 LME4 包的信息理论方法 (Burnham Anderson 2004) 在 R(Bates Meaechler 2009) 中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PinheiroBates2000) 分析植食模型。一个最大的模型,包含所有变量和需要的种间关系,适应于包括林龄和林分结构( PCA 中的 PC1 ),样地中的非生物因素( PC2 和 PC3 ),乔木物种丰富度和灌木以及 占有量 的固定效应。作者也包含了树苗高度和每株树苗的叶片总数,因为叶片的大小和数量有差别,作者也考虑了占有量效应和稀释效应。作者关注的焦点是林龄对物种丰富度的潜在影响或占有量效应,作者也囊括林龄和丰富度 / 占有量度之间的关系。物种信息、物种内个体的信息和样地被看作是随机效应,将数据分层 (Pinheiro Bates 2000) 。作者也检测了木本植物物种信息和物种丰富度之间的种间关系,利用似然比检验在随机效应模型种比较了存在这种种间关系和不存在这种种间关系的模型拟合 (Pinheiro Bates 2000) 。以下的三个假说可用于解释样地间植食损害的差异: (a) 所有样地特性和丰富度 / 占有量都有, (b) 仅有样地特性, (c) 丰富度和占有量或其中之一作为植食性的重要预测因素。少量的预测因素和任何固定变量的结合可能会影响植食昆虫的程度,作者用信息理论标准的所有子集 (Quinn Keough 2002; Burnham Anderson 2004) ,对于 包括林龄 和丰富度 / 占有量两者情况下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被表示出来 。对模型拟合进行评估,模型也根据 Akaike 标准进行分类 (AICc for small sample sizes; BurnhamAnderson 2004) 。三个假说中的任每一个,作者选择了三个最适模型,就是具有最低 AICc 值,和通过计算他们的△ AICc 比较最适模型和候选模型在 AICc 上表现力的不同。 △ AICc 小于等于 2 的模型是可能相等的,而大于 2 的表示为拟合不足,相对最适模型其说服力更低 (Burnham Anderson 2004) 。 如果小于等于 2 的 △ AICc 有差异,则模型具有更少的预测偏好。用混合模型的 R 语言包 pvals.fnc 去评估模型参数的意义 (Baayen 2009) ,基于马尔科夫链和蒙特卡罗取样分析计算 P 值。 (Baayen,Davidson Bates 2008) 。模型残差用正态性假设和方差齐性进行检验。即使混合模型在数值丢失的情况下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Pinheiro Bates 2000) ,物种专一效应能够与相互作用项进行检测,作者还依据多样性梯度检验了样品中不同树苗物种丰富度的差别的潜在的偏倚。将青刚栎排除在外,对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较物种贫乏的样地,仅有该物种表现出了与物种丰富度相关的高的相对多度。 结果 总计收集了 58297 片叶片,他们来自 1284 株幼苗共计 10 种。每个物种之间的平均损害量水平是不同的,最高的当属青刚栎 C. glauca 和柯木 L. glaber (13–17%) ,在朱砂根 A. crenata 和连蕊茶 C. fraterna 最低 (3–4%)(Fig. 1a) 。所有物种的平均损害百分比是 8% 。植食现象一般从新样地到老样地逐步增多 (Fig.1b) 。样地中所有物种的丰富度与所有水平上的 rarefied richness 高度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 r=0.72/0.80⁄0.86⁄ 0.88 与不同梯度的植物个体 20⁄50⁄100⁄150 平均丰富度相关; P 均 0.01 )。同理,植食程度与所有木本植物丰富度高度相关 (r=0.52⁄ 0.56⁄0.59⁄0.60; 植物个体平均丰富度 20⁄50⁄100⁄150 的 P 0.01 ; r=0.48; 样地水平物种丰富度 P 0.05), 通过作者的分析,在更小的尺度上表示样地水平多样性和植食作用的关系。以混合效应建模,展示了一个包含样地特征和物种丰富度更适合的模型,而不是仅仅只有其中之一 (Table2) 。最适模型包含了林龄和林分结构 (PC1 主要反应与林龄相关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不同 ) 以及物种丰富度,就如同预测因子一样,仅有这两个变量的模型的 AICc 值是最低的。 △ AICc 小于等于 2 的模型额外的包含了一个预测因素,主导因素或 PC1 的丰富度相关性。然而,这些变量的评估效应和零并没有显著地不同 (Table2) 。同样对于样地中的非生物因素适用的除了林龄相关的效应和占有量或模型中树苗的高度,仅考虑了样地特征或丰富度和占有量。林龄和林分结构 (PC1) 和物种丰富度也是该模型中最重要的参数。这对物种特性和物种丰富度之间潜在的相互关系并没有影响。在随机效应结构中包含这种关系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模型适合度 ( 似然比检验 X 2 = 4.7; d.f. = 2; P = 0.1) 。 在 27 个样地中收集的样本中的大多数树苗的相对多度是恒定的。只有青刚栎 C. glauca 的比例随着样地中物种丰富度的上升有显著的增加 (F 1.25 =12.1, P = 0.001) ,而檵木 L. chinense 的比例是随之下降的 (F 1.25 =5.2; P =0.031) 。青刚栎 C. glauca 是所有研究物种中叶片损害度最高的(而檵木 L. chinense 只有中等植食损害程度 Fig.1a ),在包含柯木 C.glauca 之后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然而,混合模型的结果与完全分析并没有差异 (seeAppendix S2) 。 任何物种的植食程度对树苗的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在作者分析中最好的混合模型就是物种丰富度、林龄和林分结构( PC1 )的固定效应,在植食的数据上占变量的 41% 。物种特征在随机效应的变量中占大多数(较样地效应的 3.8% 比起来占 38.7% )。这个强烈的拦截效应强调了物种特异性的敏感性和植食昆虫的巨大差异( cf.Fig. 1a )。所有物种的植食程度与林龄、林分结构和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然而,从该模型中可以推断,林龄和林分结构较物种丰富度对植食损害有更强烈的影响。这是通过仅包含林龄和林分结构的 AICc 值较仅包含物种丰富度的 AICc 值大体上低表现出来的 (Table2) 。关于植物物种多样性,作者的模型预测了随着 10 种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的增加,其植食作用也随之有接近 1% 的增加 (Table2 and Fig. 2) 。在 27 个样地的多样性梯度当中,这相当于从最低的物种多样性的样地到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样地平均增加的植食损害约 5% ,而种类最丰富的样地中的这一数值达到了平均值的 2 倍,即由 5% 变为 10%(Fig.2) 。尽管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了植食损害增长的一般性和显著性,研究物种的一元回归表明了该模型最能突出表现青刚栎 L. glaber 、 朱砂根 A. crenata 、甜槠 C.eyrei 、 檵木 L. chinense (Fig. 3) 。虽然在单一物种的分析中不明显,但是大多数其他的物种表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随着多样性的增加其植食损害是逐步增加的,一元回归分析的 β=0.001 与所有的混合模型评估相接近。只有在红楠 M. thunbergii 和新木姜子 N. aurata 的模型中稍有偏差 (Fig.3) 。然而,这对所有模型并没有效果,也运用了一个更好的适合的混合模型通过物种丰富度关系将每一个物种的参数分离排除表现出来。一元回归的显著水平必须谨慎的理解,这需要多重检验来加以验证。然而,尽管 α=0.05 ,但作者依然期望偶然的通过一个物种能够超过 20 来显示其显著效应,作者的分析结果在 10 个物种中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关系,这有相同的趋势。混合模型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植食作用之间的正向关系。 Measuresof rarity 不能解释物种特异性对指示作用的敏感性:在研究的森林系统中,分析的 10 个物种的平均损害率与他们的 general dominance 并不相关。 (i.e. 27 个研究样地中每个物种的茎占面积所占的比例;皮尔逊相关指数 r = -0.03, P = 0.93) 。 讨论 尽管观察性研究不得不混有一系列混杂因素在其中,但是这样有一个有点就是提供了一个更贴近自然状况的条件,而且构建了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多级的关系,这些关系可能不会在人工实验中以相同的方式发生 (Scherberet al. 2006b; Unsicker et al. 2006; Leuschner, Jungkunst Fleck 2009) 。这在多年生个体占主体的生态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森林,其连续性的生态过程能影响分析结果。由于缺乏长期的实验设置去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观测性实验则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在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关系中的角色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Scherer-Lorenzen,Ko¨ rner Schulze 2005; Leuschner, JungkunstFleck 2009) 。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植食作用的效应 作者工作是基于亚热带丛林中对树苗的叶的植食性损害的研究,研究展示了树种多样性能够显著影响昆虫的植食作用,即使在一个物种及其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也是如此。有趣的是,作者的结果表明在这些林地中,植物多样性和植食作用均为正向作用。这与其他研究报道的指示作用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少截然不同,不论在森林生态系统还是其他生态系统中都是如此 (Andow1991;Hamba¨ ck, Agren Ericson 2000;Massey et al. 2006; Unsicker et al.2006; Jactel Brockerhoff 2007; Sobek et al. 2009) 。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在植物群落中考虑物种的多样性梯度比作者的研究少,后者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作者的样地中多样性是最低的。解释上述研究中的模式的假说包括资源集中假说和 Root(1973) 的捕食者效应假说。在许多研究系统中,专性的植食者被认为引起最大量的植物损害。资源集中假说起源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但是经常被用于其他系统的研究,预测在多样性高的植物群落中有更少量的专性植食者(通常认为,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植物损害)。专性植食者可能难以在高多样性的林地中锁定他们的寄主,因为这样减少了寄主植物的多度和非寄主植物的稀释效应的作用(例如:视觉限制和嗅觉限制)。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高植物多样性的丛林中的植食者群落通常认为是以专性植食者为主体,寡食性的物种通常比广食性的物种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去作用于植食程度 (Erwin1982; Barone 1998, 2000; Dyer et al. 2007) 。根据理论上看,作者期望在作者的研究中的更高的多样性的林地里得到更低的植食损害量。 然而,相比较于进来的研究 (Mulderet al. 1999;Prieur-Richard et al. 2002; Scherber et al. 2006b; Vehvila¨ inen, Koricheva Ruohomaki 2007). ,作者发现了相反的情况。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是草地生态系统),这个正向效应总是在植物多样性梯度中重复的发现比通常认定的高(多样性效应通常依靠植物的特性赋予一个系统, cf.Unsicker et al. 2006 )。造成这种情况的的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是受到更多方面的影响,广食性的昆虫较专食性的对该系统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 (Basset1999; White Whitham 2000; Jactel Brockerhoff 2007) 。广食性的植食者能够在更高的植物多样性的林地中造成更大的植食损害并从中受益,因为高多样性为这些类群提供了更多样的食物来源。 (Pfisterer,Diemer Schmid 2003; Joshi et al. 2004; Jactel Brockerhoff 2007;Unsicker et al. 2008) 。 White Whitham(2000) 建议用术语 associationalsusceptibility 定义那些因为冗余的广食性植食者对邻近植物物种造成的植食损害。 Associationalsusceptibility 取决于广食性植食者的特性和每种植物的特点 (WhiteWhitham 2000) 。更高的植物多样性为广食性植食者提供了更多的植物选择可能,这也使以广食性植食者占主体的生态系统可能出现更高的植食损害。对作者的结果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在作者研究的亚热带丛林中所有植食性昆虫的广食性类群比通常假设的高多样性系统中有更强烈的影响。这种广食性产生的强烈的影响或比传统上认为发生在相似的物种丰富的亚热带丛林有更少的狭食性植食群落。 (Basset1999; Novotny et al. 2002; Novotny Basset 2005) 。虽然在作者研究的区域作者缺乏植食昆虫取食参数的系统的数据,但在作者调查期间观测到具有宽食谱的单一物种能够造成重大的叶片损害。例如, Heterapoderussulcicollis (Jekel 1860) (一种象甲)的成虫至少取食 8 种不同科和属的树种。相比之下,其他温带地区的象甲饮食结构更单一 (cf.Kippenberg 1981) 。作者记录了总的叶片损害量,作者不能直接区分功能植食昆虫群之间不同的效应。然而,最大一部分的损害量是由鳞翅目的幼虫和甲虫造成的(见:材料与方法),也包括许多热带丛林中的广食性取食者 (Novotny Basset 2005) 。林地中和 BEF- 中国新建立的样地的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的阐明不同功能群中的占主体的植食昆虫和特殊效应的饮食参数。对作者研究结果的支持证据来自作者目标物种的占有量的潜在的影响。 Janzen–Connell 假说 (Janzen 1970; Connell 1971) 认为:当相同物种的幼苗生长在距离大树远距离的地方或同种相邻的密度更低的情况下,专食性的植食动物对幼苗的生长和死亡的影响力降低。最近, Hyattet al. (2003) 的元分析发现了树苗间的种间距离对植食作用是没有影响的,这在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物种存在这种情况。距离效应和密度效应可能与植食者每一个物种的群落 ( 例:专性植食者和广食性植食者的占有量 ) 有关 ( Barone2000 ) 。在乔木层和灌木层中目标物种的占有量正向效应并未发生,这也表明了在多样性高的亚热带丛林中,广食性植食昆虫的确在决定植食程度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少在总的植食效应方面,总的来说整个影响的适合度和树苗的存活,与资源集中假说相关的 Root 或 Janzen 和 Connell 的假说似乎在作者所研究的亚热带森林系统中的 10 个物种整体上的损害水平并没有强烈的影响。同样,在作者的研究系统中,并没有观察到自然天敌假说的效应对植食程度的重大影响。这个假说表明在更大的多样性和捕食者物种多度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会引起在植物多样性更高的群落中植食者存在量和植食损害的发生减少,因为捕食者更宽的食谱和捕食时间能更使其更稳定,同时也使其生态位变得更多样 (Root1973) 。虽然已经有几个较低多样性系统的研究的报道支持了该假说 (e.g.Sobek et al. 2009) ,捕食者效应可能是由研究的系统决定 (Vehvila¨inen, Koricheva Ruohomaki 2007) 。作者样地中目前缺少捕食多样性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作者的研究系统中评估捕食者和植食者的关系。 单物种的效应 植物多样性与植食损害的程度之间的正向关系的强度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可能是食物口味不同和占有的广食性植食者对食物的偏好而产生的结果,这就是研究的物种表示出其相关敏感性程度的不同 (White Whitham 2000) 。 作者的研究将树苗的物种视为随机效应,所以树种丰富度和植食损害的一般正向关系的趋势将期望随机的从占优的树种库中描绘出 (cf.PinheiroBates 2000) 。混合模型表示了不同物种对植物多样性不同的反应与假定的随着多样性和物种特性的增加植食损害而增加相一致。在多样性越多的林地中的青刚栎 C. glauca 的严重植食损害越多,这个物种可能潜在的影响了整体的结果。然而,混合模型分析考虑了物种特异性效应,在将青刚栎 C. glauca 的数据排除在整体数据之外对剩余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结果显示与之前整体数据分析结果没有差异,表明了该模式并未受到物种分布特征的影响,例如,特别是一些易于被取食的植物。 在“材料与方法中”的 10 个物种在作者研究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最为常见的物种。在物种丰富度及其繁盛的亚热带丛林和热带丛林中之初的理论表明了植食性昆虫可能会通过常见种和稀有种的不同效应对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有帮助 (Janzen1970; Connell 1971; Givnish 1999) 。在新建立的中国 BEF 实验样地可能对进一步调查该问题有帮助,现有的数据作者还不能对该假想做出验证(在作者林地中稀有种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去进行统计)。作者所研究的 10 个物种,作者没有发现随着物种常见性的下降而植食作用的敏感性的适应度在下降。 通过作者的结果表明是否物种的丰富度效应是显著地,要么是是其本身要么是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其适应性或树苗的存活分析取决于单一物种的补偿叶片损害能力且需要进一步验证。经历了高程度的取食物种 (e.g. L. glaber ) 可能比经历普遍低程度取食的物种 (e.g. C. fraterna ) 随物种多样性梯度增加的植食作用的影响更大。然而,植物的适应性效应已经发现在比作者研究所报道的更低的损害程度中 (Scherber et al. 2006a) ,总的来说,作者的研究物种在乔木和灌木层中的平均占有量为 40% ,所有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对植食作用的正向效应可应用于研究的亚热带森林系统中绝大部分植物群落。 林龄和非生物因素效应 包括物种丰富度和样地条件的模型是作者统计分析最适模型,且林龄和林分结构在这些模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植食损害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在结构 / 非生物因素变量维数减少的第一个 PC 的最高承载量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树的密度和闭郁度与随之成反比,树和灌木的总的茎占面积与林龄呈正比。众所周知,在生物群落中,生物组成、非生物条件和相互关系,这些都潜在的影响这植食作用,也随着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发展而发生改变 (Poorteret al. 2004; Vila` et al. 2005;Vehvila¨ inen, Koricheva Ruohomaki 2007; Leuschner,Jungkunst Fleck 2009) 。然而,即使在将这些强烈的效应阐明过后,作者发现植物多样性对植食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了与林龄的不同相关的影响,其他相关的重要非生物变量可能也对植食作用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例如:光照和温度; ColeyBarone1996;Howlett Davidson 2001 )。这表明了在 27 个样地中非生物因素的梯度太小而不能对作者所研究的物种的叶片品质和植食者群落造成超越林龄效应的重要影响 (seealso Howlett Davidson 2001; Eichhorn, Compton Hartley 2006) 。这进一步表明,忽略作者研究中观察到的特征,林地多样性对植食作用的正向作用似乎不可能发生在人工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样地中。 结论 作者的研究证实了在物种丰富的亚热带丛林中的绝大部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植食昆虫的植食作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即使在包含林龄和环境因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作者的结果(即植食作用随着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了植物多样性和植食作用的关系的经典的假说在作者的研究系统中的物种植食模式是不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植食者群落中占有量物种的寄主特异性程度不同,表明作者的研究中广食性的植食者较通常假定的植食多样性高的丛林有更强烈的影响。此外,作者研究中包含的植物多样性水平超过了大多是种植实验和之前的观测实验的水平。当然,作者的结果局限于林冠下层地表上层的植食动物,但是从长远看,幼苗特征作为决定森林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这对丛林中的植物 - 植食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大尺度的实验研究及总在相似的系统,例如新建立的中国 BEF 实验样地 (H.Bruelheide, M. Bo¨ hnke, S. Both, T. Fang, T. Assmann, M. Baruffol et al.,unpubl. data), 将会帮助建立成为该模式下的原因机制。 (参考文献见附件)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5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保护野生传粉昆虫 - 转自Jeff Ollerton
zhuchaodong 2016-1-31 09:55
Protecting an ecosystem servi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threats to wild insect pollinators Back in April 2015 I attended a two day meeting at Imperial College’s Silwood Park campus to discuss initial project ideas to address evidence gaps in the recent National Pollinator Strategy . I mentioned the meeting in passing in a post at the time concerned with whether biodiversity scientists should also be campaigners , but didn’t say a lot about what conclusions we came to and what the next steps would be because at the time I was unclear on both of those counts: it was a very wide ranging meeting with a lot of participants coming at the question of pollinator conserv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academics there wer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agrochemical industry, government research organisations, and the National Farmers Union. During summer 2015 one of the conveners of the meeting, Dr Richard Gill , herded cats organised colleagues, pulled together all of the text and ideas that were generated, and took on the task of seeing a summary of the meeting through from initial draft to publication. It was a monumental effort, involving 27 authors and 86 manuscript pages, and Richard did a sterling job. Entitled “ Protecting an ecosystem servi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threats to wild insect pollinators ” it will appear as a chapter in the next volume of 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 , which should be published later this month. The abstract and contents for the chapter are below; if anyone wants a copy of the full chapter, please let me know. Abstract Insect pollination constitutes an ecosystem service of global importance, provid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aesthetic benefits as well as cultural value to human society, alongside vital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insect pollinator populations and communities respond to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s if we are to maintain healthy and effective pollinator servic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ing pollinator diversity to maintain a suite of functional traits to provide a diverse set of pollinator services. We explore how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mitigate the factors that threaten insect pollinator richness, placing our discuss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populations in predominantly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in addition to urban environments. We highlight a selection of important evidence gaps, with a number of complementary research steps that can be taken to better understand: i) the stability of pollinator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landscapes in order to provide diverse pollinator services; ii) how we can study the drivers of population change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and support stable sources of pollinator services; and, iii) how we can manage habitats in complex landscapes to support insect pollinators and provide sustainable pollinator services for the future. We advocate a collaborative effort to gain higher quality abundance data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of pollinator populations and predict future trends. In addition, for effective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be adopted, researchers need to conduct rigorous field- testing of outcomes under different landscape settings, acknowledge the needs of end-users when developing research proposals and consider effective method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ensure effective uptake of actions. Contents 1. Importance of Insect Pollination 1.1 Providing an Ecosystem Service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lination Ecolog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ild Pollinators 2. Major Threats to the Pollination Service Provided by Insects 3. Step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o Protect Insect Pollinator Services: Policy Actions 4.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Specific Threats to Wild Insect Pollinators to Protect Pollinator Services 4.1 Understanding the Stability of Insect Pollinator Communities 4.2 Using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Monitor Insect Pollinators 4.3 How Do Parasites Shape Wild Insect Pollinator Populations? 4.4 Understanding Insect Pollinator Population Responses to Resource Availability 4.5 Engineering Flowering Field Margins as Habitats to Attract Insect Pollinators 4.6 How Might We Improve the Wider Countryside to Support Insect Pollinators 4.7 Insect Pollinators in Urban Areas 5. Considerations When Developing Future Research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References
1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公众调查:生态系统服务 - 自Jeff Ollerton
zhuchaodong 2016-1-31 09:44
Ecosystem services survey – share your thoughts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UWE) are carrying out a public survey on attitudes to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services, a subject that I’ve referred to many times on this blog, most recently last week . The UWE researchers write: “……give us your views on the term ‘ecosystem services’! Do you feel it is a valuable concept? How should it be used and communicated?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work with the concept or not, we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The survey closes 5th February 2016……survey takes 10 minutes or less!” I’ve done is and they’re right, it’s very short, but well worth completing as it should generate some interesting data into how far the concept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The link to the survey is: https://uwe.onlinesurveys.ac.uk/ecosystem-services-sfep
1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被类型和气候共同决定生态系统功能
gaojianguo 2015-1-15 09:44
看到这样的题目,估计你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但对于现在愈发受到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而言,知道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指导生态系统的管理工作。近期,阿根廷的研究人员Gaitán等人在对干旱区地上部初级净生产力(ANPP)和降雨利用率等表征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的影响变量进行了量化,他们发现植被类型(灌木、草地和物种多样性)与气候因子(降雨和气温)对ANPP的影响差不多。特别是草地覆盖度对ANPP的影响在植被类型中最显著,而降雨在气候因素中对ANPP的影响最显著。为什么是这样呢?对于没有什么植被的干旱区而言,灌木的影响可能不大,因为它们数量太少了;而降雨在全球尺度对NPP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们再次验证了人们直觉上的或经验上的判断。 相关研究论文“Vegetation structure is as important as climate for explaining ecosystem function across Patagonian”已经发表在Journal of Ecology上。有意思的是,作者最后建议维持植被面积,特别是草地的,有利于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 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好像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热门话题。生态系统想发挥它的服务功能,必须要有功能,而大家普遍把生物量(Biomass)作为功能的替代指标了。这样简化了问题研究的难度,但有可能过于关注它的利用价值,而不是它本身的健康状况。如,biomass大了,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强了吗?就像对一个成年人而言,他是挣钱养家了,他会说话唱歌弹吉他,但又有多少人关注他的喜怒哀乐或健康啊?对于一个年富力强的40岁男人,他的能力或社会功能大于一个12岁小男孩,但他的抗压能力或从灾难中恢复的能力未必要强吧! 生态系统也应该如此! --------------------------------------------------- --------------------------------------------------- 附: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主要包括5个方面,它们是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以及净化大气环境。具体到生态系统产品则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 张永利等. 20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6-11 13:46
第二轮通知 http://biodiv11.csp.escience.cn/dct/page/65579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等诚挚邀请您参加于 2014 年 8 月 14-16 日在沈阳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本 研讨会始办于 1994 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逾二十年已举办了十届,宗旨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是我国本领域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本届研讨会将重点交流生物多样性领域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研究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会议包括大会报告、专题报告、海报等多种形式。 参与本届大会,将使您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工作成果,并直接与全国顶尖的生物多样性领域专家交流,了解大会各项报告所反映的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前沿问题和解决途径。期待与您在沈阳相会! 主办单位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北京生态学学会 一、时间、地点 2014年8 月 14-16 日 / 沈阳 辽宁大厦 二、大会报告 陈宜瑜 院 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刘 旭 院 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 康 乐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高 福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葛剑平 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 吕 植 教 授 北京大学 韩兴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马克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三、专题报告会 专题 1 、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动态 召集人:赵秀海 zhaoxh@bjfu.edu.cn 北京林业大学 专题 2 、全球变化下的草原生态保护与碳固存 召集人:于长青 cqyu@tsinghua.edu.cn 阿拉善草原生态所 专题 3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 召集人:崔丽娟 lkyclj@126.com 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 专题 4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召集人:孙 军 phytoplankton@163.com 天津科技大学 专题 5 、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召集人:梁文举 liangwj@iae.ac.cn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专题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召集人:朱朝东 zhucd@ioz.ac.cn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专题 7 、生物多样性宏观格局的环境与历史机制 召集人:沈泽昊 shzh@urban.pku.edu.cn 北京大学 陈圣宾 chainpin@126.com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明罡 zmg@ibcas.ac.cn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专题 8 、微生物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召集人:郭良栋 guold@sun.im.ac.cn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牛永春 niuyongchun@aliyun.com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题 9 、 DNA Barcoding 及其应用 召集人:王 红 niuyongchun@aliyun.com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专题 10 、动植物种间相互作用研究 召集人:肖治术 xiaozs@ioz.ac.cn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张文军 zhwj@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学 专题 11 、生物入侵的影响及对策 召集人:冯玉龙 fyl@xtbg.ac.cn 沈阳农业大学 丁建清 dingjianqing@yahoo.com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专题 12 、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多样性 召集人:薛达元 xuedayuan@hotmail.com 中央民族大学 魏 伟 weiwei@ibcas.ac.cn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专题 13 、植物极小种群保护 召集人:孙卫邦 wbsun@mail.kib.ac.cn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专题 14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及 e-science 召集人:纪力强 ji@ioz.ac.cn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四、培训班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简称 GBIF )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发布来自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促进 GBIF 数据在中国的利用,加强中国各机构和部门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整合。为了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 GBIF 的数据资源、网站功能和数据处理的工具软件,特举办以下二个培训班: 1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GBIF )数据资源与技术培训班 培训专家:许哲平 博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GBIF )信息化生物野外调查和信息管理技术培训班 培训专家: 陈彬 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提示:以上培训班为免费。 报名方式、名额选取与培训内容等详情查询左栏培训班。 五、奖项 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提供赞助,大会为在读学生设立“ 自然保护新秀奖” ,以壁报形式参加 (尺寸: 2100px × 2975px ),由专家组评审后选出五位获奖者,在大会闭幕式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金 2000 元 / 人。 六、 注册事项 1 、注册及费用: 7 月 31 日截止(网站关闭) 7 月 20 日之前缴费: 1500 元(学生 1200 元) 7 月 20 日之后缴费: 1700 元(学生 1400 元) 8 月 13 日现场缴费: 1800 元(学生 1500 元) 2 、摘要提交: 7 月 20 日截止 3 、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旅费、住宿费自理(友情提示: 8 月为旅游旺季,请您尽快在会议网站登记住宿信息以保证您的入住)。 4 、缴费方式: 账户名:北京生态学学会 账 号: 0200001409024900991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百万庄支行 汇款标明: 11 届研讨会注册费,参会人姓名(若为多人注册,请注明所有人员姓名) 。 注:汇款及网银信息请及时发至大会组委会邮箱: meeting@escience.cn ,以便核对。 七、会后考察 1. 长白山生态 考察( 8 月 17-19 日) 2. 丹东、河口生态观光团 ( 8 月 17-18 日) 具体行程请查阅左栏“会后考察”。 八、展览 大会展览与会议同期举行,展览紧邻大会主报告厅及茶歇休息区,为您提供更多的代表观摩机会。欢迎生物多样性领域相关部门、大学、研究机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出版单位等在展区设立展位,进行宣传。由于展位有限,请尽早与组委会联系预订。 联系人: 黄祥忠(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 电话: 010-62836603 邮箱: meeting@escience.cn 酒店预定、会后考察、用餐等: 刘哲(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电话:024-83970317 邮箱: liuzhe@iae.ac.cn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 二零一四年六月四日
6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4年中德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讨会
zhuchaodong 2014-6-6 07:54
2014“整合中德两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研讨会”圆满结束 (自中德中心网站 -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刘晓娟供稿 ) 5月4-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德国马丁路德大学(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Halle Wittenberg)Helge Bruelheide教授以及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Bernhard Schmid教授联合发起组织的“整合中德两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研讨会”在德国哈雷马丁路德大学(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Halle Wittenberg)和图宾根大学(Eberhards Karl University Tübingen)顺利举行。研讨会的主旨为将中德两国基于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工作的多学科研究人员召集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以聚焦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并且将两国各实验平台已经取得的结果进行深度整合。 研讨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地点:德国哈雷马丁路德大学(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Halle Wittenberg)生物学/地植物学研究所植物园 此次研讨会共有43名来自多家科研院所及大学的研究人员参加,大部分来自BEF-China(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项目。其中有15名来自中国,25名来自德国以及其他来自瑞士和美国的合作者。另有来自BEF-China项目的十多名德方学生也参加了会议。中德科学中心德方常务副主任赵妙根教授出席会议并给予参会者工作以肯定和鼓励。 为期一周的研讨会不仅给多学科科研工作者以面对面深入交流基于不同研究平台研究心得的机会,而且还邀请了在德国其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开展类似工作的负责人参加,并在他们的带领下对各自的实验样地进行野外考察。所去的样地包括:Jena草原生物多样性实验样地、BIOTREE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样地(图林根州)以及Schwäbische Alb德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这些样地已成功建立并运行数十年,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样地的实地考察给予目前在BEF-China项目工作的中德两方科研人员以很大的启迪和鼓舞,不仅可以就地和其它平台的负责人热烈讨论了BEF-China未来可能得到的科研成果,也就实验设计对结果的影响及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与会人员还参观访问了由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UFZ)设立的全球变化实验基地和Kreinitz森林多样性实验样地以及位于莱比锡的德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iDiv, German Centre of integrative biodiversity research)。 Jena草原生物多样性实验样地的Nico Eisenhauer教授正在展示样地内基于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的控制实验设计。 Schwäbische Alb德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的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演示如何取土样。 研讨会的另一核心议题还包括讨论森林生物多样性实验未来全新的研究思路以及BEF-China项目运行机制。此外,中德两方的与会人员还就两国各实验平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未来的整合方法和思路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一些初步的整合计划。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带给双方研究人员的益处将是多方面且相互的。
6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学图书推介(7)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Human Wellbeing
lianas 2010-5-3 14:44
图书名称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Human Wellbeing -A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 编者 Shahid Naeem, Daniel E. Bunker, Andy Hector, Michel Loreau and Charles Perrings 出版信息 Paperback , 384 pages Hardback Aug 2009, In Stock 介绍 Description How will biodiversity loss affect ecosystem function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In an age of accelerating biodiversity loss, this timely and critical volume summarizes recent advances in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research and explores 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book starts by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science and provides a meta-analysis that quantitatively tests sever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hypotheses. It then describes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research including: quantifying functional divers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into a predictive science, the effects of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methods to quantify mechanisms by which diversity affects functioning, the importance of trophic structure, microbial ecology, and spatial dynamics. Finally, the book takes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further than it has ever gone into the human dimension, describing th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at face humanity and the effects of diversity o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habitats, managed ecosystems, pollination, disease, and biological invasions. However, what makes this volume truly unique are the chapters that consider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se include a synthesis of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and the options open to policy-makers to address the failure of markets to account for the los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challenges of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e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decisions that neglect these services; a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economists are currently incorporat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research into decision model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iodiversity. A final section describes new advances in ecoinformatics that will help transform this field into a globally predictive science,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ce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field. The ultimate conclusion is that biodiversity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any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eatures A graduate level text which incorporat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high profile areas of ecological research The first volume to explore 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Summarizes the eagerly anticipated findings of two large and highly respected scientific networks, BioMERGE and DIVERSITAS Builds on the success and influence of the highly cited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OUP, 2002) The first volume advancing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 that links human well-being with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Product Details 384 pages; 65 b/w illus. a 4 page color plate section ; 7 1/2 x 9 3/4 ; ISBN13: 978-0-19-954796-8 ISBN10: 0-19-954796-3 About the Author(s) Shahid Naeem is Professor of Ecology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Dr. Naeem pioneered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on ecosystem function and co-chaired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iodiversity Synthesis Report (Duraiappah and Naeem 2005). Daniel Bunker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ark, New Jersey, USA). Dr. Bunker is also co-director of the BioMERGE project and the TraitNet project. He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and the concomitant effects of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services. Andy Hector is a community ecologist interested in the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2003, he was appointed Assistant Professor within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where he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tenure review for a full Professorship. Michel Loreau is Full Professor and Tier 1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theoretical ecology at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Canada). He has won several scientific prize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logy Institute Prize and the Silver Medal of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rance), and has been a member of numerou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s such as chairing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DIVERSITAS and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me (LINKECOL). Charles Perrings is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e has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as Vice Chair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Diversitas. He is also the 2008 winner of the Kenneth E. Boulding Prize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Preface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and Meta-analyses 1. Introduction: The Ecolog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Biodiversity: An overview of a decade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research , Shahid Naeem, Daniel E. Bunker, Andy Hector, Michel Loreau, Charles Perrings 2. Consequences of Species Loss for Ecosystem Functioning: Meta-analyses of data from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 Bernhard Schmid, Patricia Balvanera, Bradley J. Cardinale, Jasmin Godbold, Andrea B. Pfisterer, David Raffaelli, Martin Solan, Diane S. Srivastava 3.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 Research and Biodiversity Futures: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or a day late and a dollar short? , Martin Solan, Jasmin A. Godbold, Amy Symstad, Dan F.B. Flynn, Daniel E. Bunker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4. A Functional Guide to Functional Diversity Measures , Owen L Petchey, Eoin O'Gorman, Dan F.B. Flynn 5. Forecasting Decline in Ecosystem Services Under Realistic Scenarios of Extinction , J. Emmett Duffy, Diane S. Srivastava, Jennie McLaren, Mahesh Sankaran, Martin Solan, John Griffin, Mark Emmerson, Kate E. Jones 6. Biodiver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 Functioning , John Griffin, Eoin O'Gorman, Mark Emmerson, Stuart Jenkins, Alexandra-Maria Klein, Michel Loreau, Amy Symstad 7. The Analysis of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From pattern toward mechanism , Andy Hector, Thomas Bell, John Connolly, John Finn, Jeremy Fox, Laura Kirwan, Michel Loreau, Jennie McLaren, Bernhard Schmid, Alexandra Weigelt 8. Towards a Food-web Perspective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 Bradley J. Cardinale, J. Emmett Duffy, Diane S. Srivastava, Michel Loreau, Matthew Thomas, Mark Emmerson 9. Microbi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in the Wild , Thomas Bell, Mark O. Gessner, Robert I. Griffiths, Jennie McLaren, Peter J. Morin, Marcel van der Heijden, Wim van der Putten 10. Biodiversity as Spatial Insurance: The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dispersal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 Andrew Gonzalez, Nicolas Mouquet, Michel Loreau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11. Incorporating Biodiversity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itiatives , Sandra Daz, David A. Wardle, Andy Hector 12. Restor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Wil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mprove results? , Justin Wright, Amy Symstad, James M. Bullock, Katharina Engelhardt, Louise Jackson, Emily Bernhardt 13. Managed Ecosystem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in landscapes modified by human use , Louise Jackson, Todd Rosenstock, Matthew Thomas, Justin Wright, Amy Symstad 14.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pecies Richness for Crop Pollination Services , Alexandra-Maria Klein, Christine Mller, Patrick Hoehn, Claire Kremen 15.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Perspectives on disease , Richard S. Ostfeld, Matthew Thomas, Felicia Keesing 16. Opening Communities to Colonization: The impacts of invaders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 Katharina Engelhardt, Amy Symstad, Anne-Helene Prieur-Richard, Matthew Thomas, Daniel E. Bunker 17. 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 C. Perrings, S. Baumgrtner, W.A. Brock, K. Chopra, M. Conte, C. Costello, A. Duraiappah, A.P. Kinzig, U. Pascual, S. Polasky, J. Tschirhart, A. Xepapadeas 18.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 E.B. Barbier, S. Baumgrtner, K. Chopra, C. Costello, A. Duraiappah, R. Hassan, A. Kinzig, M. Lehman, U. Pascual, S. Polasky, C. Perrings 19. Model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Coupled Ecological-Economic Systems , W.A. Brock, D. Finnoff, A.P. Kinzig, U. Pascual, C. Perrings, J. Tschirhart, A. Xepapadeas Summary and Synthesis 20. TraitNet: Furthering biodiversity research through the curation, discovery, and sharing of species trait data , Shahid Naeem and Daniel E. Bunker 21. Can We Predict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Biodiversity Loss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 Shahid Naeem, Daniel E. Bunker, Andy Hector, Michel Loreau, Charles Perrings References Index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生态人 2009-7-10 12:19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迄今为止对地球生态系统健康 开展 的最大评估项目 由联合国秘书长于2000年 发起 各国政府通过四个国际公约授权 同联合国各机构、公约、 企业、非政府组织合作,由多种利益方面组成 理事 会 由来自95个国家的1360位专家撰写 80人组成的独立编审委员会 审核意见来自850位专家与政府部门 包括来自33项 亚全球评估的信息 所有 千年评估 的报告均可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这里提供部分PPT材料,供同学们参考。 21K ECOSYSTEM ASSESSMENT PPT: 21K ECOSYSTEM ASSESSMENT
个人分类: 大学生态学1:学习资源|571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