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精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精油的化学成分
zhpd55 2020-8-12 15:49
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 )精油的化学成分 诸平 对于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的药用价值以及化学成分的介绍之前已经写过几篇博文: 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药用价值简介 ; 聚乙炔类物质——鬼针草的活性成分之一 ; 来自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类黄酮及其衍生物 ; 来自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酚类化合物(Phenolics) ; 来自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萜烯类化合物(terpenes) 。 今天再来介绍鬼针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所谓精油(Essential Oils)其实就是挥发油(Volatile Oils),是对植物或者中草药中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的总称。精油在植物中的分布,有的全株都含有,有的则在花、叶、根及茎部位含量较多,随植物品种不同而有差异。而且,各种精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一种精油中含有数十种甚至数百种成分的都有,但是,其含量或所占比例差别较大。精油成分中以萜类化合物为多见,有些含有脂肪族化合物或者小分子的芳香族化合物。如秦军等人,对贵州三叶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不同部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 对比研究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出69种成分, 鉴定出 53种化合物, 主要成分为炔类、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Z)-1,11-十三二烯-3,5,7,9-四炔 ((Z)-1,11-trid1,11-tridecadien-3,5,7,9-tetrayne,19.41%~37.16%)、石竹烯(Caryophyllene,15.68%~16.62%)、大牛儿烯-D(germacrene D, 5.52%~ 18.50%)等。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其精油成分有所不同,前面已经对鬼针草中的炔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进行了专门介绍,除此之外,鬼针草精油中的其他化合物详见表6(Table 6)。 表6 鬼针草( B. pilosa L )精油中已发现的其它化合物 Table 6 Other compounds found in the essential oils of B. pilosa 由表6可见,其中有酯类化合物(化合物229、232-233、238、242-243)、烷类化合物(化合物234、245-254、265)、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5、239-240,244、262),其它醇类、烯类、醛类化合物数量相对较少。 表6所列化合物结构式见图5所示: Fig. 5 Other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identified in the essential oils of different parts of B. pilosa
个人分类: 新观察|4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油,闻香治病?
eloa 2009-7-10 22:10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7-08 23:17 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到某个实验室参与一个研究课题,做半年的实验。有位女同学每天煮植物(好像是苍耳子),把挥发出的东西冷凝下来。那段时间,她经常拿着这样做出来的东西给其他同学闻,一个跟她同一层楼的同学经常很纳闷地说:今天又闻了,一点也不好闻这个不好闻的东西,就是一种后来人气极高的东西精油。 所谓精油,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有香味的物质。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类似于粮食,涵盖了很多种具体的东西。比如说,来自于柑橘皮的精油和来自于玫瑰花的精油就完全不同,其间的差别就像玉米和大米的不同。而每一种精油中,通常也含有几百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精油的特有香味。不过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不溶于水而容易溶解于酒精或者油,很容易挥发,都有一定气味等等。纯的精油也很难保存,所以通常都是存在于别的液体,比如橄榄油中,而精油的浓度,一般只占百分之几。 植物的花、叶、果皮,甚至种子、树皮、木头都可能用来生产精油。有的精油是压榨的,比如一些柑橘精油。不过多数是象前面说的那位女同学那样通过熬煮,让精油挥发然后冷凝得到这种方法被称为蒸馏。现在也有一些用有机溶剂提取的,不过因为溶剂残留可能影响香味,有时候也不认为这种通过溶剂萃取的精油是真正的精油。 精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们用精油来治病,也用来制作木乃伊。后来在欧洲以及世界各地都曾经很盛行。现代医学逐渐兴起,这种传统医学因为成分不明、疗效不确定、很难经受现代医学的检验而逐渐没落。到了20世纪初,有个法国化学家根据古代典籍和历史传说,把使用精油的治疗手段称为芳香疗法,并在1937年为此出版了一本书。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对现代医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关注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因此对辅助与替代医学产生了兴趣,比如顺势疗法、音乐疗法、按摩疗法、冥想以及印度中国等地的传统医学等等。芳香疗法被当作一种辅助疗法,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芳香疗法的历史很久远,不过起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还是在它接受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之后。目前,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发表,每隔几年就有人做综述。不过总的来说,高质量的研究还是不太多。芳香疗法的方式,一般通过精油挥发到空气中,或者直接用鼻子吸入来发生作用。也有一些通过外用发生作用,比如用作按摩油,涂抹到皮肤上等等。后面的这种方式也是精油应用到化妆品中的基础。传说中能够治疗的病很多,不过现在主要集中于与精神状态有关的方面,以及抗菌作用。对于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假设的作用机理是精油的分子与鼻腔内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引发大脑分泌其它物质而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对于抗菌作用的研究比较容易,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许多有效的结果。对于这种历史悠久的疗法,总有许多神奇作用的传说,也有人去验证这些传说中的神效。不过在比较可靠的研究中,前两方面作用是时灵时不灵,而其它的神效基本上是不太靠谱。用学术界的常用语来说,是这些研究还很初步。有一篇来自澳大利亚的综述这么总结芳香疗法的效果:芳香疗法的最终效果受医患关系影响很大,15%取决于精油及其用法,40%取决于病人,30%取决于治疗师,还有15%取决于希望,或者说信心。 或许正因为如此,芳香疗法只能成为辅助疗法,帮助改善一下病人的主观感受,而难以真正用来治疗。在美国,因为它不能宣传任何疗效,所以也不用经过FDA的认可就可以上市。 对于消费者来说,精油的一个可爱的品质是副作用很小。尤其是商品精油,都溶解在酒精或者其它油中,浓度很低,基本上没有副作用的报道。这也是FDA不过问它的另一个原因。闻香是否带来愉悦,涂抹是否能够美容,本身就是主观性比较强的感受。只要不指望它真能治病,消费者最多就是浪费金钱,危害健康的可能性也不大。 它的不可爱之处在于成分太过复杂,质量监控比较困难。所以,一个产品可以吹得天花乱坠,但是主管部门尚且难以分析它的质量,消费者就更是无从鉴别它的真实品质了。 (已发表于《新京报》,有删改) 图片来源: Dec.26 2006 to Jan.1 2007 Bangkok trip 350 by 曼妮的閒晃世界Mani s lounging world
个人分类: 健康|1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