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兰陵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兰陵王入阵曲
yaojunwei 2018-12-25 22:11
兰陵王入阵曲 斯事若吾闻,但觉晓镜白 叹若梦浮生,空对落花泪 肝胆一生鉴,横刀啸天下 青山岌岌时,谁锋欲其右 入阵撼五岳,笑傲凌沧海 有此匪天骄,器彩溢韶澈 最是戈中舞,男儿志未了 名将如美人,不许见华发 奈何国破辱,默默不得语 此恨悲无量,相眠风雨中 可怜浑不觉,如是枉宵闻 阶下囚之日,何颜对兰陵 **** 世路寂寂浅云游,乱心来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嗔,一泓小潭冷清秋。 枝头寒霜逐冷时,残红惜惜已泪酌。 若使丹青妙手著,风折霜枯敛云息。
个人分类: 应如室|2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兰陵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热度 1 kongmoon 2015-8-16 11:00
今年气候反常,原来是李小龙作怪,呵呵! 大洋阔,多少疑谜魅惑。 西东顾、沧海茫茫,水是炎寒两头卧。 温差信风作,回斡、循环起落。 织风雨,一路荡西,沃克环流越洋过。 环流密云裹。似施雨龙王,钦命巡绰。 迷途皆怪炎寒错。 暖水东流去,寒流匿影,洄游鱼死问谁祸? 是厄尔尼诺。 温破,万民唾。 见亚太悲摧,南美淹没,神州旱涝青苗弱。 恨矫枉过正,拉尼娜堕。 亢龙不悔,飓风紧,重冰硕。   宽广的太平洋波澜壮阔,奥秘无数。东太平洋的水温比西太平洋低,所以东太平洋气压较高,西太平洋气压低,因此在赤道低空就有一股自东向西的信风,信风吹到西太平洋,由于水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空后又向东吹去,到了东太平洋由因为水温低下降到低空继续往西行,这种在低纬度太平洋上空东西向流动的大气环流,称为“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的上升支在太平洋西部,所以那里暴雨频繁、台风活跃,东太平洋处的沉降支则为该区带来干燥晴朗的天气。沃克环流就像神话传说中的龙王,为亚太地区带来了风调雨顺。一旦沃克环流出现异常,就会出现各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最著名的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东太平洋渔民很早便发现每隔数年,该地的海水就会异常升温,导致从秘鲁寒流洄游的冷水鱼类大量死亡,损失严重,以为是上帝派来的“圣婴”要惩罚人类,“圣婴”在西班牙语中叫做“厄尔尼诺”。美洲大陆附近的东太平洋水温正常的时候是较为低的,这是沃克环流的基础。科学家后来就把不明原因导致的东太平洋水温升高叫做“厄尔尼诺”。由于东太平洋水温升高,导致沃克环流减弱甚至倒转,原本风雨交加的西太平洋突然变得干旱少雨,让沿岸亚洲和澳洲跟着遭殃,当澳洲和东南亚饱受旱灾的同时,对岸的美洲却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可见大洋的水温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与厄尔尼诺相反,如果西太平洋水温变得更高,东太平洋的水温变得更低的话,沃克环流的跨度的速度必然大增,导致西太平洋台风暴雨频频,沿岸洪涝泛滥;冬天来自北冰洋的寒流若遇到拉尼娜带来的充沛湿暖气流,必然会大范围结冰降雪,就像2008年南方的冰灾一样。由于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所以科学家就借用西班牙语的女孩“拉尼娜”来表示这种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现象。
个人分类: 地理|4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兰陵王·新加坡月夜思》
热度 2 zhoujy 2011-10-19 23:21
《兰陵王 · 新国月夜思》 前几天看了西木诗友的《兰陵王 · 观北京植物园菊展》词一首,便查阅了这首词的曲谱,甚是独特。谱以仄声字为韵,一曲三阙,甚长。咋一看,不以为然,细看处,谱中每一个字之调已全部固定,左右为难,甚是头疼。(详见下谱)今试着填了一首。 碧空暮, 明月孤星挂梧树。 云天外, 霄九广寒, 寂寞嫦娥起清舞。 霓裳未罢曲。 无绪, 轻偎玉兔。 人间里, 灯火万家, 一种相思几多妒。 南洋岭头驻。 看眼底平川, 南国风物。 欣欣一派繁华渡 ① 。 车马比流水, 大都形势, 风流河畔且漫步, 那鱼尾狮处 ② 。 风怒, 骤飞雨。 叹院落阶前, 残红烂绿。 飘零恰似芳菲苦。 望断九州北, 拙妻如故? 皋兰桂魄 ③ , 莫频照, 梦时入。 ①繁华渡 :指繁华的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最著名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 ②鱼尾狮 :新加坡的象征,也是狮城的由来。鱼尾狮公园位于秀丽繁华浪漫的新加坡河边。 ③ 皋兰 :指皋兰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区南边。 桂魄 :月亮的别称。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宋·周邦彦 《南柯子·咏梳儿》词:“桂魄分馀晕,檀槽破紫心。” 明·徐渭 《宴游西郊》诗:“钩弯迟桂魄,流曲拟兰亭 。” 兰陵王 《碧鸡漫志》卷四引《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 齐文襄 之子 长恭 ,封 兰陵 王。与 周 师战,尝着假面对敌,击 周 师 金墉 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调”。 毛幵 《樵隐笔录》:“ 绍兴 初,都下盛行 周清真 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 周 词凡三换头, 至末段,声尤激越 ,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 周 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 宜用入声部韵 。 【定格】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韵)。 平仄(韵),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韵),仄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韵)。 注释:1四仄声领格字皆用去声。 2“中”即可以是平韵,也可以是仄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50 次阅读|3 个评论
写得最艰难的一首词:《兰陵王》
热度 13 卫军英 2011-6-27 13:03
写得最艰难的一首词:《兰陵王》
填词我喜欢长调,也很喜欢柳永的白描和铺叙手法,但是却一直不敢尝试三叠长调。早就说是要写一首《兰陵王》了,思忖许久都难以下手。《兰陵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今儿个几乎写了一个上午,才写成这首词。这是我多年来写作诗词最为辛苦的,格律严整而且有那么多韵脚,一直都觉得自己似乎写不出来。这会儿写好自己也不知如何,想到周邦彦的咏柳之作,相形之下不觉心有戚戚焉。 《兰陵王》 晚风静,昨夜云栖竹影。 邀薄酒、相对浅樽,夏意微醺若仙境。 人生梦未醒。 乘兴,琴音似磬。 轩窗外、天籁无声,流水高山自清净。 逢君倍堪幸。 想尘世茫茫,路远山迥。 长空渺渺归程暝。 恰柳烟飘散,断雁惊秋,寒霜寂寞孤月冷。 辜负好光景。 回省,且相庆。 执手话往来,前世修定。 平生尽数知天命。 但拈花微笑,细分香茗。 梅兰诗韵,居有竹,路有径。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5564 次阅读|34 个评论
物理人生(86)--多铁,爱得烦死
ising 2009-7-11 11:39
引子:【 兰陵王 自醒 】 夏初旭,扬起层层碧绿。飞纤絮,蒙断旧尘,更是骄阳落芭簇。不觉又苦楚。飘忽,庭深院肃。抬头望,天本向蓝,何处飞来子时雾。 闲愁甚无助。看巷尾街前,清淡如故。十年忠事一年禄。曾背月荒日,举良锄莠,平凡卓越拒茧缚,尽与此生骛。 长路,浣溪慕。正细雨磐石,击水歌露。千帆散去空余渡。应隐却浮幻,伴登高处。沧沧之上,浪卷起,自有度。 我只睡了四个小时,两眼发红,匆忙来去参加一个关于氧化物物理学的讲习班。当前氧化物物理中两大吊人眼球的主题当属高温超导体和多铁性单相氧化物,而我唯一感叹的不过是在中国却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国的高温超导、特别铁基超导研究如火如荼,有科大和物理所等几支团队风头正劲、成果斐然,引起行内广泛好评。多铁性单相氧化物的研究在我国起步也不算晚,区区五年过去,我们却落后美日很多很远,除了几个理论小组还勉强过得去之外,实验研究落伍尤其明显,令人唏嘘。这是过去多年来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展示的中流击水、不进而退之又一个典型事例。因此,作为多铁性物理研究的一分子,我感到羞愧与惶恐。 我国从事多铁性研究的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比做高温超导研究的多很多。因此,我对于让我去做报告的会议与科研机构之要求来者不拒,以让自己能够尽心竭力去介绍我国目前在多铁性氧化物研究所呈现的尴尬与落后局面,让尽可能多的学生 和年轻 老师明白多铁性物理和多铁性应用的核心应该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还有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多铁性单相氧化物物理目前的两大主演是 BiFeO 3 (BFO) 基为主的 A 体系和以锰氧化物为主的 B 体系。它们在过去几年各领风骚半边天,精彩纷呈顾不暇。关于它们相互较劲、潮起潮落的故事在 Nature 系列、 Science 、 PRL 和 AM 几个刊物里有详细的记录,你可以端起一杯大红袍,慢慢品味,细细揣摩,让故事连成连续剧,放他三年不为长。 A 体系在多铁性中占有非常独特之地位,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铁电转变温度,最接近实际应用,其 62nm 的 Fe 自旋螺旋结构最近也开始备受青睐。经过伯克利 Remesh 和威斯康星 Eom 等人的艰苦努力,对 A 体系进行大规模整容处理,完全不输传说中的偶像迈克尔。我们已经知道, A 体系薄膜的铁电性质已经如此优越,超过传统铁电体,甚至让人开始忘记它是一个多铁体。这种性质在单晶和多晶中无法获得,体现了整容手术的威力与魅力。 其次,虽然对 A 体系中铁电畴与磁畴的交会与耦合也作了深入的实验探索,但总体而言,我不认为 A 体系是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因为其铁电性与磁性的来源不同,相互之间耦合比较弱。这就好像歌唱得不专业的歌星,但形象比较酷、也能够琅琅上口,所以获得众星捧月的地位。 除了薄膜制备及相关器件物理研究之外, A 体系陶瓷制备起来很像大火煎鸡蛋,不是糊了就是蛋黄流了出来,很不容易拿捏火候。其结构复杂,成份难于控制,以至于一百个小组可以作出五百种实验结果,其外貌是如此的精彩纷呈,不知道哪儿是真,哪儿是假。经过几年的广泛研究, BFO 体系似乎已经被众多观众翻来覆去地看透了,直到剑桥大学的 J. F. Scott 最近在 AM 上长篇大论,才让我们有世事沧桑之感。最近有关 BFO 单晶的工作也让我们看出, A 体系的精彩是在多铁性之外,如果不整容的话。 我国开展 BFO 体系研究的队伍很多,大多数都在追随先人的足迹,虽则千辛万苦,却没有走出多少新路。我愿意呼吁,对 A 体系的研究已经是万水千山,继续追随前人开展烧结、掺杂、纳米化等方面的研究需要有创新的物理思路和明确的应用目标。如果没有,目前对 A 体系的研究氛围不应该是国人的明智选择。 另一位主演 B 虽然在美日欧红得发紫,在中国却没有获得青睐,虽然她更专业、更美丽、也更深邃。目前国内涉足 B 体系实验研究的团队屈指可数,比铁基超导研究团队少得多了,让我有苍山高去、雾褐重重的感觉。 B 体系更专业体现在物理上更纯正和更富有新意,是强关联电子系统的典型代表。说她更美丽则体现在自旋构型的丰富多彩,这种丰富多彩的自旋构型是产生铁电性的起源,因此对 B 体系的青睐成为走向多铁性物理之核心的必由之路。说其更深邃则在于这种自旋构型是多体交互作用之间的精细平衡与竞争之结果,从而给人以发挥智慧取得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机遇。 关注 B 体系的挑战在于我们需要极端条件,包括很低温度、很高磁场、很强的中子源与 X 光源、很小波数的光谱、很高质量的材料。因此, B 体系在我国无法走红的原因也就一清二楚。为此,我也深感国人之无能为力与望空兴叹。 我们目前能够做的至少应该是有更多的团队参与进来认识和追星 B 体系,有更多的尝试来发掘更多 B 系统之专业、美丽与深邃,有更多的资源来整合团队协作与攻关,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合作实验。作为第一步,我们需要认识 B 体系,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参与进来。对 B 体系目前的现状与问题,我们最近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概览与总结,读者可以在 Advances in Physics 58 (4), 321-448 (2009) 中找到。文章的链接是: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content~db=all~content=a912522338 谢谢各位!
个人分类: 评论|13719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