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合格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排插市场混要选购新国标排插?
qianjiwang 2016-12-7 16:38
平安,也许是每个家庭最朴实的愿望,然而在我们的家用设备里,却隐藏着人人都可能忽视的安全雷区!最近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市面上乱象丛生的插排市场进行了摸排调查。最终得出不合格率为100%的结论。令人诧异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排插的安全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排插安全那些事! 央视提到的排插抽查合格率为零,是在新国标规范下进行的,而抽查的对象主要为市面上最常见的传统排插。其中就安全门设计这一项,抽查的排插就百分百不合格,更不要说新国标其他更为严苛的标准了。 每年因为火灾是事故造成的财产及生命财产的损失几乎大到无法估量。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全国就发生高达17万多起,其中电器类火灾就高达48000多起,占总火灾的1/3。调查发现,火灾事故中,除了用电器及线路老化造成的火灾事故外,排插等设备造成的火灾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正因为如此,排插的安全成为相关机构密切关注的问题。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委员会秘书长蔡军表示:排插的新国标即将在2017年4月14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不仅标准更严格,安全系数更高。届时市面上所有不符合该标准的排插产品将不得进行销售。对于拒不落实相关标准的企业,将严厉打击,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隐患。 新国标即将实施,然而市面上却不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并不符合新国标,却还在大量销售。反而是一些创新的企业,比如有着多年智能移动周边设备经验的品胜,积极响应新标准,陆续推出了符合新国标的智能排插。以品胜智能排插为例,在外部材质、阻燃性能,安全门设计等方面均符合新国标的规定。品胜的智能排插采用了欧盟过RoHs环保认证标准的纯白全新PC外壳,达到V0级防火工程塑料,具备750°灼热阻燃的特性。 此外,品胜在智能排插的插孔部位都加入了安全门的设计,可杜绝小孩子将手或者其他金属等东西插入其中,有效防止触电、漏电等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品胜智能排插还有过载保护功能,当产品充满电后,排插会自动切断电源,在保护用电设备的同时,杜绝因过充导致的安全隐患。为了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将排插升级换代为新国标的智能排插,品胜推出了排插“以旧换新”和“全民拆弹”活动,除了超值抵扣外,参与活动还有机会获得iPhone7、CBA门票等奖品。品胜通过让利消费者的举措,给每一位用户安全用电增添一份贴心保障。 很多消费者往往只看到价格的低廉,而忽略了排插本身的安全系数,更何况市面上某些卖的并不便宜的知名品牌传统排插依然是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这里我们提醒大家选购排插以安全为重,不要购买不符合排插新国标的产品,更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品质低劣的排插。为了家人的安全,一定要注意啊!
78 次阅读|0 个评论
iPhone都烧坏了,还不选择符合新国标的排插??
qianjiwang 2016-12-7 16:36
前段时间,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刚买的iPhone6S在充电时被烧毁,引起广泛关注。细究之下,原来是该网友将手机插在排插上充了一夜的电,直接导致iPhone6S被烧毁。而元凶正是那个价值30元的传统不合格排插:由于插线板因长时间工作被烧溶后将数据线与手机USB接口处烧毁,并粘在了一起,拔不出来,新买的iPhone6S就此报废。 自三星“爆炸门”之后,陆续发生的小米、iPhone手机充电严重发烫、烧毁等事件让手机充电成为一件让人恐惧的事。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类的爆炸、起火多数是由质量不过关的传统排插引起的。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近期,福建省质监局根据2017年4月起实施的排插新国标对市场销售的产品进行了两次风险监测,在抽检的所有批次的样品中,无一例外都存在安全隐患,不合格率达100%,其主要问题集中在线材、保护门、阻燃性能、接地装置等。 无论是线材质量,还是阻燃性能、接地装置达不到新国标要求,都容易引发自燃、触电等,使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文章开头的网友iPhone6S烧毁即是因排插材质不过关,由于温度上升而发生自燃溶化,并进一步损坏了排插所连接的设备。实际上,与该网友的行为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买一个昂贵的智能设备,最终却被一个价值几十元的小排插毁了。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半数的家庭火灾是由劣质插线板引起的,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此次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报道也旨在提醒人们引起对排插质量安全的关注。 为了让消费者彻底告别不符合标准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传统老排插,用上更安全的、能保护智能设备的排插,长期致力于数码充电设备研发的知名企业品胜陆续推出了符合新国标的智能排插,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品胜智能排插带USB接口,可直接为智能设备充电,无需另配充电器,安全、省事。在内部设计上,品胜智能排插插孔均采用了双动安全门,能有效防止孩童手指或金属的意外插入导电引发触电事故,内部采用了接地线装置,防止漏电,这些都完全符合排插新国标的要求。此外,品胜智能排插开关还采用了自动过载保护,最大可以承载10A电流,过载自动断电防止短路,保护智能设备安全,更保证人身安全。 在材质上,品胜智能排插的外壳通过了欧盟的RoHS环保认证,采用全新纯白色的PC材质外壳,750°灼热阻燃,绝缘、防潮性能更佳,安全等级更高。在内部材料上,品胜智能排插更是采用导电性强、弹性好、耐热的磷铜,增加了使用寿命,更安全。据小编了解,品胜的该款智能排插在某东和某宝都有销售。 一款符合新国标的排插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安全、安心的生活,反之则会让家中隐患重重。消费者在选购排插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千万不要再买到诸如传统蓝白排插等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
92 次阅读|0 个评论
19款海淘奶粉抽检40%不合格 严重可致智力低下?专家也不能胡扯呀
热度 4 gdn 2016-7-30 00:42
年轻妈妈热衷海淘洋奶粉,认为这又便宜又安全!但是!下面这片文章,真相让所有人吃惊!《消费主张》栏目在京东、天猫等购买了19款热销奶粉,有8个样品的铁、锰、碘、硒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样品的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42.1%,长期食用危害宝宝健康↓↓   海淘奶粉,各种各样的外文标识是什么意思?大小不同的配方含量符合中国标准吗?外国宝宝喝的洋奶粉,是否一定适合中国宝宝体质?《消费主张》购买全球十九款 畅销的海淘奶粉,委托国内最权威食品检测机构,针对12种矿物质、13种维生素、2种污染物,进行详细检测,邀请国内三大营养专家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入解 读!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测试,告诉你海淘奶粉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2016年5月开始,《消费主张》先后通过京东商城、天猫网站、淘宝、麦乐购进口母婴商城以及蜜芽进口母婴限时特卖网站,一共购买了7个国家的19个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    它们是:来自德国的Aptamil爱他美、HiPP Bio喜宝、凯莉泓乐和安娜图拉;    来自荷兰的Nutrilon 诺优能;   来自美国的美赞臣金樽、美赞臣益生元和雅培;    来自新西兰的康宝瑞、Zeabica康贝加;    来自澳大利亚的aTWO、贝拉米、BLACKMORES澳佳宝;    来自日本的固力果、明治、和光堂、森永;    来自韩国的每日、有机宫奶粉。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奶粉都是原产国销量领先的优质产品,在中国的海淘网站上也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那么,它们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呢?   我们将这19种海淘奶粉样品送到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经过和专家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矿物质”、“维生素”和“污染物”这三项指标作为检测的内容。    为了保证测评的科学和严谨,《消费主张》特意委托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作为第三方进行全程监督。    矿物质检测   经过为期10个工作日的试验操作,我们首先得到了19种海淘奶粉的矿物质检测结果,其中矿物质为钠、钾、铜、镁、铁、锌等12种。结果是,19种国外奶粉,有8个样品的铁、锰、碘、硒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样品的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42.1%。    1铁   三 款产地为美国的奶粉,铁含量实测值在0.36mg/100kJ以上,最高值是0.55mg/100kJ,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铁含量在0.1-0.36mg /100kJ,这三款美国奶粉的含铁量超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上限。如果我国的婴儿长期食用这三款铁元素含量较高的美国奶粉,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庆贤:喝一次、两次不会有问题,因为婴儿喝的东西比较少,如果长期让他超剂量,可能会对婴儿会有影响。   南 庆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年研究乳制品的营养和加工,多次参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制订工作。他告诉记者,美国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对铁元素的含量只限 定了下限,没有规定上限,因此,这三款奶粉是符合美国标准的。但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体质特点是不同的,所以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的奶粉标准特地对铁元素的含 量规定了上限,而这三款美国奶粉就超过了中国标准的上限。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庆贤:铁超标,出现铁过量的中毒,消化道出血、肠道出血。    2碘   在检测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款产地为日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经检测,它的碘含量实测值为每100千焦1.6微克,低于我国每100千焦2.5-14.0微克的含量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并没有对奶粉中的碘含量进行规定。为什么日本对碘元素的含量不做规定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李可基:日本是沿海地区,海产品吃得多,碘不缺乏。   李可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也是多次参与中国婴儿配方奶粉的著名食品营养专家。他告诉记者,中国标准除了参考国际标准之外,还重点考虑了中国母乳的特点,以及如何让婴幼儿奶粉补充母乳中缺失的营养成分。   李可基:有些成分母乳当中含量比较低,考虑婴儿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缺乏,设计的量又不一样。   李可基说,不同国家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标准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国的母乳分析研究的数据有差异。   比 如,日本四边临海,海产丰富。日本的妈妈们经常吃海产品,她的身体以及母乳中一般不会缺碘,所以日本的婴幼儿也不太会缺碘,因此日本的奶粉就没有对碘含量 做出规定。但中国的情况又不一样了,虽然日本这款奶粉所检测出来的碘含量只有1.6微克,似乎只是略微低于中国标准2.5微克的下限。但奶粉中的碘含量, 对中国宝宝来说,可太重要了。   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 王军波:生命早期如果缺碘,有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克汀病,呆小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影响身体的发育。    王军波,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母婴营养与配方奶粉的学科带头人。   王军波也是多次参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制订的营养学专家。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现行的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是于2010年3月26日发布,2011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GB 10765文件。这一标准经过了四次修订。   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 王军波:修订的原则是等同采用CAC的标准,CAC就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们根据它最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际标准,基本上等同采用它的,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1硒   在检测中,我们还发现,这两款日本奶粉的硒含量分别是每100千焦0.24和0.4微克,这两款韩国奶粉的硒含量是每100千焦0.24和0.3微克,而我 国的标准是每100千焦0.48-1.9微克,显然四款奶粉都没有达到中国的标准。我国为什么要对硒元素做出这样的要求呢?   南庆贤: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缺硒,土壤缺硒,饲料缺硒,牛奶就缺硒,所以必须要补。硒的缺乏就是克山病,心脏肥大,体力下降,智力受影响。    4锰   这两款日本奶粉,在检测中发现锰的含量为每100千焦0.3和1.1微克,而我国的标准是每100千焦1.2-24微克。我国对锰含量的要求又是因为什么呢?   南庆贤:锰缺少引起身体代谢出现紊乱,抵抗力也下降。    维生素含量检测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在对送检的这19种海淘奶粉的检测中发现,许多奶粉不仅是矿物质含量达不到中国的国家标准,其维生素含量的检测结果也不乐观,样品检测维生素的不合格率为15.8%。   在维生素指标检测中,我们检测了维生素A、D、K、叶酸、生物素等13种营养素。结果显示,有三款日本奶粉的维生素K的含量低于我国标准。我国标准是每 100千焦1-6.5微克,而这三款日本奶粉的维生素K实测值分别是每100千焦0.58、0.51和0.87微克。如果婴儿缺乏维生素K,会有什么后果 呢?   李可基:维生素K在母乳中的含量比较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话,婴儿会有出血的状况发生。不过各国的饮食情况不同,所以会有不设定限量或者标准比较低的情况。   这 三款日本奶粉不仅维生素K的实测值均低于中国的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而且生物素也达不到中国标准。我国的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生物素含量为每100 千焦0.4-2.4微克,三款日本奶粉的生物素实测值均低于每100千焦0.15微克。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日本奶粉的配方标注内容要比国产奶粉少一些,例 如生物素,日本奶粉在外包装上并没有标注这一项。   李可基: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儿严重缺乏生物素的案例还没有出现,因为生物素几乎存在于所有食物当中,所以有些国家就没有专门设定生物素的含量标准。    污染物检测   除了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外,我们对这7个国家的19款奶粉进行了第三轮检测:污染物检测。检测指标是看铅和硝酸盐含量是否超标。经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工作人员的仔细检测,发现这19种海淘奶粉的铅和硝酸盐含量均符合中国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    国产奶粉配方标准比国外奶粉更严格   综合看这次19种海淘奶粉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污染物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国产奶粉的配方标准,要比国外奶粉更严格。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奶粉,多数是因为矿物质或维生素的含量低于我国标准。那么,究竟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到适合孩子体质的奶粉呢?   南庆贤:我们国家对婴儿奶粉的生产、企业的认证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消费者应当打消这个顾虑,我们国家现代化大型的乳品企业,是后起的,所以它的设备非常先进,质量也很好。现在我们所有大的乳品(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团队。    中国宝宝喝国外配方的奶粉,到底好不好?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庆贤:对于家长来讲,最好是按我们国家标准的婴儿奶粉来食用,不要海淘。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营养水平有差异的。   专家建议说,国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是不能喝,关键是你一定要给自己的宝宝选择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进口奶粉。   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 王军波:如果你非要吃进口的话,我们国家现在也有很多正规渠道进口的婴儿奶粉。正规渠道进口的婴儿奶粉就是按照中国的国家标准来生产的,配方也是按照这个来设计的,所以也是没有问题的。   王军波说,年轻的妈妈千万不要小看奶粉包装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看上去数值差距似乎不大,但日积月累,将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它们在维生素、矿物质等指标的含量上,还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消费者在海淘奶粉时,一定要细心谨慎。   1、 专家建议,既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配方标准,所以国内的消费者还是尽量选购国产奶粉,毕竟中国的标准是根据中国母婴的体质和营养分析制定出来的,它是最适合 中国宝宝体质的,而且我国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在奶源、设备、生产加工技术、研究团队等方面已经很先进,消费者可以放心。   2、如果您要选择国外品牌奶粉,首先,您可以选择正规渠道原装进口的国外奶粉,因为这样的奶粉是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而且外包装是中文,方便阅读。如果您坚持选择海淘或者国外代购,请您尽量选择配方接近我国标准的国外奶粉。   3、奶粉也是消耗品,建议大家经济上量力而行,尽量选择大品牌。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
2817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专家:水质情况系国家机密 水源地或仅50%合格
redtree 2014-4-27 08:15
专家:水质情况系国家机密 水源地或仅50%合格 “过去十年来我们一直呼吁要保护水资源,治污减排,但是水质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善。”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叹了一口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奈地表示,若再不加快在源头堵住污染水源的行为,水污染治理的时间又很漫长,很快我国将水危机频发。 4月11日兰州发生水污染事件之后,北京水质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消息再次曝光:北京一些用户被告知家中自来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须加装净水器。 尽管此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专门入户检测,并辟谣“自来水重金属超标”,但水质安全仍再一次高度牵动人们的神经。 深处理水厂不足2% 4月14日,北京自来水水质监测中心去爆料现场检查看,净水器厂家所说的重金属超标不过是其偷换概念,其检测数据应该是矿物质可溶性固体的数值,而这种物体完全对人身体有益无害,在自来水制水过程中不需要去除。 4月17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企业代表聂燕冬再度回应称,北京的水质有保障,全过程的水质监测体系,具备很强的水质检测能力,有全面的水处理工艺。 事实上,聂燕冬所言不虚。北京的自来水厂设备与技术能力均在国内名列前茅,而其对水质的检测严格程度亦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其水质合格率相对也比较高。据了解,北京市自来水拥有全过程的水质监测体系,在水源建水厂,出水厂和管网终端等五个环节都设置了安全防线。出水环节有三级检测,在用户终端还有302个检测点,随时关注水质问题。 另外,北京自来水集团的水质检测中心检测能力达到了205项,远远超过国标的106项。因此,首创股份副总经理张恒杰评价起竞争对手北京市自来水厂的表现,仍客观地认为,北京的水已经比很多城市的水安全得多。 只是,全国有几个北京?其他城市有多少做到像北京一样设备先进、技术多样、检测严格?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指出,即便在新国标106项标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做到,少数只能做到10项或40项,目前做到深度处理的水厂不到2%。 所谓深度处理,指的是通过臭氧、活性碳等技术,清除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使污染水达标,最终实现直饮。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水处理工艺,即絮凝(加聚合氯化铝)、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工艺主要处理灭杀水中微生物,而深度处理还可以解决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污染。 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数据,全国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因子除常规化学指标外,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 据了解,地下水受As、F、Fe、Mn、放射性物质,以及天然化学背景与人为污染;地表水受微量污染物、重金属,以及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湖泊水源泥沙剧减,对下游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沉淀不利,而水库内泥沙淤积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 因此,当前我国的水质情况远超传统工艺能处理的范围,理应提升水厂的深度处理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而刘文君提供了另外一个数据:现在有不少水厂采用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工艺的规模占城市供水规模的10%左右。也就是说,即使比例都提升至10%,仍意味着90%的水处理无法排除被有机化合物或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水源地合格比例仅50%? 如果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尚未提升,但进厂的水源水质保持优良,亦可确保出厂水是安全合格的。 只是,我们自来水的水源真的优良吗? 据了解,我国自来水的水源,取自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又分为河流、湖泊和水库。无论哪种水,现在都是一种匮乏的状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这个数据是2012年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的。 在这个稀缺淡水资源的国家里,过去三十五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质的噩梦。 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V类水质却高达44%;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经过国家大力治理,水质状况有了改善。据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 68.9%、20.9%和 10.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也就是说,经过治理,11年间,劣V类水的比例大幅降至10.2%。不过,各地情况大不相同。海河劣Ⅴ类水比例高达40%以上,黄河、辽河与淮河也都有超过20%仍是劣Ⅴ类水。 刘文君指出,实际上自来水的水源要求是一类和二类水,但这些优质水源实在太少了,才允许选用三类水。不过,我国三类水的比例,在这十大流域中也并不高。目前三类水达到90%以上的,仅仅是西北和西南诸河,长江、珠江、闽浙片河流鲜有超过80%,黄河、松花江等连60%都达不到。 从这些合格比例不高的水域中再度筛选供应自来水厂的水源地,难度可想而知。刘文君还指出,水是流动的,即使水源地的水质达标,附近的河流污染的话,迟早会污染水源。 2007年9月,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会上透露,全国113 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 后来,环保部对水源地的监测范围扩大,将地下水纳入进来,并在过去六年间加大水质治理,水源地的达标水质有了不小幅度的上升。2012 年,全国 113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共监测 387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 240 个,地下水源地 147 个。水质达标率为 95.3%,与上年相比,上升 4.7 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在全国重点环保监测的11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仍有4.7%是不合格的,而在更多中小城市,饮用水水源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更糟糕。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刘永认为,大城市的水质是基本有保障的,真正危险的是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2012年中国环境公报》指出,试点村庄1370个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水质达标率为77.2%。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 86.6%和 70.3%。农村水质情况比重点城市糟得多。刘永指出,农村和中小城市的检测设备和技术都非常欠缺,水厂的处理工艺又传统原始,随着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加剧,这些区域的居民所喝的水里含些什么都不清楚,才真正可怕。 由于环保部公开的数据,只有113个重点大城市的信息,全国其他数千个城市的水质情况并未披露。记者多方问询都未能获得。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学者告诉记者,水质情况很糟糕,但有多糟却是个国家机密。他估计真实的合格率只有50%左右。2012年住建部城市供水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宋兰合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曾认可水质合格率仅为50%的判断,他个人判断,剔除掉事实上不合格的三类水源,再剔除部分一二类水源中实际不合格的部分,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大约为50%。 水源污染溯源 谁污染了我们的水?最大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居民生活用水均保持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 年至2010 年,我国城市化率从36.22%上升至49.95%,10年间增长了13.63%;2000年,我国用水量为5498亿立方米,2011 年增长至6107.2亿立方米;同时我国人均用水量也从2000年的435.40立方米/年增长到了2010年的450.2立方米/年;与之相对应,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排放,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由2003年2470115万吨/年上升到了2010年的3797830万吨/年,增长了53.75%。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民族证券分析师于娃丽在2013年6月发布的一份《水务行业增长趋势不改》的报告中介绍, 美国现在平均每1 万人就拥有1 座污水处理厂, 英国和德国分别为每7000 和8000人拥有1座污水处理厂。我国城镇人口中, 平均每150 万人才拥有1座污水处理厂。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135座。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加大了工业用水的需求,从而也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从2003 年开始,我国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25%的增幅,而同期工业用水量也同样保持增长,年均增幅超过3%。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废污水的排放量亦随之增加,由2003年的2122527万吨增长至2010年的2374732万吨,增长了11.88%;但总体看来,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呈现出得到控制的趋势,2010 年,工业废水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34.77 吨,氨氮排放量为27.28 万吨,对应于2003 年的511.8 万吨、40.36 万吨略有一定比例的下降,但各项污染物的绝对量仍然较大,水资源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 事实上,国家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污水处理和排放工作,而且也有专门的规定要求污染企业远离水源地。“法律都有,就是缺乏严格执行。”刘文君说道。 刘文君感慨道,虽然国家在水源治理上日趋重视,近年投入极大,奈何水体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需要漫长的过程,据欧美日等国的经验,让水质恢复正常很可能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更令他忧心的是,随着东部经济结构调整,不少污染企业迁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集中在中西部,这些污染企业的排污治理问题不到位的话,等于把上游水域也污染了,或将加剧目前的水污染危机。 面对包括水在内的整体环境恶化,威立雅环境服务的中国总经理周小华亦感伤:“从1994年介入环保服务这么多年,环保好像并没有改善,我感到非常惭愧。” 拟投2万亿治理水污染 据了解,环保部和水利部正在酝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投资达2万亿,将致力于恢复污染的水质和保障水质安全。 除了投资,法律法规的保障上也将会加强。刘文君向记者透露,国家正在酝酿饮用水水源质量标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制度。 刘文君解释道,目前的水源地水质分级,参考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该标准有109项地表水质指标,环保部通常只检测其中的23项基本项目,未测其余86项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按此标准,按水质可将饮用水源分为五类。一二类为合格水源,三类以下均为不合格水源。 至于三类水是否合格,按照环保部的统计口径,三类水也是合格的水源。可是在刘文君看来,三类水实际上并不是合格的饮用水水源,只是能够进入自来水厂进行处理的最低要求。 此外,重要的是,环保部目前对水质的检测和分类,是基于地表水和各种生物要求的,并非单独为人类的饮用水设定的标准,因此水质中很多指标并不适用于自来水。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亦曾指出,我国的水质指标较为混乱,总氮指标为例,饮用水指标比湖泊地表水更低。 因此,不少专家都呼吁应该建立一套独立的饮用水水源质量标准,以及独立的水源地管理制度。据刘文君透露,这项工作在推进当中,何时出台质量标准尚无定论。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高江虹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奇的中国速度,从99%到100%只用了半个月!
热度 1 cgh 2013-3-22 13:57
别说统计口径不一样,反正都是你们统计的。 根据一般规律,越接近饱和状态,速度越慢。 奶粉的合格速度说明,国产奶粉很异常!
个人分类: 杂谈|2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
热度 4 mdzhao 2012-3-24 00:20
科学网掀起了一个“校长”热,那么多博主居然想过一把当大学校长的瘾,不由得也想来凑个热闹。不过,当一个大学校长,即使是一流大学的校长,这个境界还是太低了,试想一个大学的校长,顶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一点这个大学的面貌,而且必然受到种种制约。比如说,你要一心一意当校长,在外面不兼职,如果别的校长要兼职呢,你这不是陷别人于不义吗?如果你的顶头上司说工作需要你兼职呢?再比如,你要情法分明,从严治校,对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生拒绝发文凭,学生的合格率就低,那学校的考核和评估必定也不合格,这个学校就要整改,这个校长也就该下台。 所以俺不当校长,反正是“假如”嘛,俺就斗胆提高一个台阶,来一个部长当当,过瘾吧,哈!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干什么呢?要干的太多了,选几点先抛个砖,欢迎有兴趣的博友们补充。 1.大学的校长和行政人员一律归入管理系列,即使讲课和科研也只能算义务劳动。 2.大学校长不得参加院士评选,大学的院士也不能担任行政职务。 3.改革高考制度,把招生权交给大学,但要设立信息公开的平台和举报平台,制定监督机制和违规处罚制度。 4.减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增加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数 5.取消中考,缩短中小学上课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 6.提高教师待遇,重奖到边远贫困地区教学的所有大中小学教师 7.义务教育覆盖到幼儿园和高中阶段 对了,最后一点最最重要,如果我是教育部长,绝不让那些说“假如我是校长”的家伙们当校长O(∩_∩)O哈哈~
个人分类: 教与学|3438 次阅读|8 个评论
西安捐精志愿者精液合格率偏低 300人7成不合格
热度 1 xuxiaxx 2012-3-9 18:55
陕西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以下简称"精子库")成立半年多,共有300多名志愿者报名捐精,但实际只有80多名志愿者的精液合格,合格率不到30%。而在报名捐精者中,以高校学生为主,而参加工作的志愿者不到20%。 更多请链接 :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7340293.html
2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大豆与精子异常
热度 4 jianhaiz 2011-2-26 18:23
这是最近看到的一篇博文,因与自己正坐的工作有关,如是如数搬来,以期引起重视。 学者的研究发现,广西大学生的精子质量不合格率超过56.7%,有人就此指出与广西种植的 转基因 作物有关。其实,从严格意义来说,广西的大学生的精子质量并没有特别之处,因为从全国范围看,它的所谓异常,其实很“正常”。因为 中国 年轻男性的精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而这个大趋势与全球同步。 为此,扬韬通过 网络 搜索,发现了如下一些文献。 1、《生殖与避孕》1999年第一期,国家计生委科研所人员文章《1981~1996年我国有 生育 力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分析》。通过文献检索,收集1981~1996年16年间我国成年有 生育 力男性精液质量检测报告文献114篇,涉及39个市、县的9292人、11726人次样本测定,共256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精子计数由103.02×106/ml(1983)降至83.84×106/ml(1996), 精子活动率由75.11%(1982)降至67.27%(1996). 正常形态精子率由85.02%(1983)降至77.89%(1996), 排精总数由355.34×106/次(1984)降至262.26×106/次(1996), 精液量由3.31ml(1981)降至2.97ml。 2、2003年第4期《中国卫生统计》刊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单位研究报告,对在我国七省市妇幼保健所进行婚前体检的 5 62例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精液质量测定和流行病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男性精液量为 2 61± 1 10ml 精子密度为 64 47± 3 4 5 9± 10 6/ml 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 为 5 9 89±17 11% 精子存活率 为 77 19± 11 87% 精子正常形态率 为 78 2 3± 9 15 % 3、《 中华 医学会第五届全国 计划生育 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4年版,刊登成都市 计划生育 技术指导所李刚等人文章《成都地区549名大学生镜子质量及血清抗清子抗体的调查》显示: 学生精子密度(×10~6/ml):50.90±27.31、 A+B级精子(%)、42.21±15.38、 A级精子(%)29.48±13.71 及精子活率(%):56.40±14.77, 其中精子质量正常345人(62.84%)、异常204人(37.16%)。 在精子质量异常的204人中,187人精子活力异常(91.67%),39人精子密度异常(19.12%),22人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异常(10.78%),未发现无精子者。正 正常组精子的密度和活率均低于全国(1987年)、北京(1988年)、成都(1988年)、南京(1989年)、郑州(1990年)报道的结果。 结论成都地区大学生精子质量异常的情况比较突出,其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与国内报道的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同时也不可忽视免疫因素对该人群生育能力的影响。 4、新华社2007年4月9日电,正在参加我国首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的王一飞 教授 和黄荷凤 教授 说,虽然我国还没有对不孕不育的总体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部分区域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10%,不孕不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据悉,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生殖医学专家做了一些调查和研发现,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1亿个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万~4000万个。 5、2009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217例大学生志愿者年龄在18岁至25岁,平均21.6岁,均为未婚。这些志愿者在献精液检查前,从未进行过精液检查,且未怀疑过自己的生育能力。结果显示:精液质量正常者94例,占43.3%,精液质量异常者123人,占56.7%。 这123例精液质量异常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又以精子活力及活率异常为主,其中97例精子活力异常,87例精子活率60%,17例精子密度异常,还有64例精子正常形态率70%,38例精液量2ml,这些数据都说明,抽样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精子质量问题。 6、《凤凰周刊》2009年2月刊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医院临床精子数量正常参考值为每毫升1亿个,上世纪80年代降为0.4亿个/毫升,而目前的参考值则为0.2亿个/毫升——在过去属于少精症范畴。2000年,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先后对近500名捐精者进行精子检测,以0.2亿个/毫升的精子密度为标准,约有半数人无法通过。医生们感叹,以前在医院作精液分析的男性,一次射精就可以把试管装满,而现在连试管1/2的刻度都达不到。 通过以上文献,我们能看到: 1、1983年,中国男性的精子密度还能达到1.03亿/毫升,到1996年就下降到0.83亿了。2003-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0.64亿和0.51亿(成都大学生的2004年数据)。也就是说, 20年时间,中国男性的精子密度从1亿下降到0.5亿,下降了整整50%。 2、结合凤凰周刊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男性精子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能约2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约1亿。也就是说,50年时间下降了一半。而最近20年就下降一半,下降的速度是在加快的 。假设按照这个趋势,估计再过20年,中国男性的精子数量就会下降到0.3亿以下,恐怕要有30-40%的中国男性没法生育了。 3、1981年,中国男性的排精量还能达到3.31毫升,1995年前后就降低到2.97毫升,2003年下降为2.61毫升,假设现在下降到2.5毫升。则我们能做的对比是:1981年的时候,每次的精子数量约3.3亿个,而今只有1.2亿个。也就是说, 男性每次排精的精子总数下降了近三分之二——这是短短30年内发生的事情! 4、 2003年的时候,成都地区大学生精子质量异常率就已经达到37%。短短6年后,广西地区大学生精子质量异常率达到56.7%,显著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 那么,这六年发生了什么呢? 数据显示,1990年代中期,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到2001/2002年度,我国进口大豆达到1039万吨。而2003/04年度突破2000万吨,2005年达到2659万吨,2007年突破3000万吨,2008年达到3744万吨,2009年更达到4255万吨。 也就是说, 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00%!到2009年每个 中国人 平均每年要消耗进口大豆32.7公斤的进口大豆,平均每天超过1.6两。 而这些大豆,几乎全是转基因的。 所以,中国男性,尤其是男大学生的精子异常,跟所谓转基因玉米也许关系不大,关系密切的倒是转基因大豆。谁能肯定地说: 过去10年,中国人每年耗用的进口大豆从8公斤上升到32公斤 与中国男大学生精子质量异常率上升20个百分点没有关系呢? 或曰:人家欧 美国 家不也照吃转基因大豆吗?你杞人忧天个啥? 答曰:白种人能吃的东西,都适合黄种人吗? http://hi.baidu.com/%D0%CB%B0%B2%C7%A3%B3%A4%B0%D7/blog/item/90d764f46eb51365dcc4745c.html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14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合格率与管理
chilo36 2010-8-3 14:45
先看一则小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0!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换位思考的问题,而重点讨论如何将产品合格率从99.9%提高到100%。 这个问题的缘起是国产仪器设备的质量可靠性较低。因此,科研人员均偏好使用进口的仪器设备。而问题正出在此,发达国家给我们出口的设备均并非是最好的设备,而是他们即将或者已经淘汰了产品系列。导致有人对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发提出批评,致力于帮助国外消耗大量生物试剂和仪器设备。 难道我们自己就真的不能生产出卓越性能的仪器设备出来?对于一个火箭能上天,嫦娥能登月的大国来说,这一点似乎难以理解。 一台仪器设备总是由若干个元器件组成的,假使每个元件的合格率均为99.9%,如果仪器总计由200个零件组成,则系统总体的合格率为81.86%,如果是500个零件,则系统的合格率仅为60.64%。 假使每个元件的合格率提高10倍,为99.99%,则200个500个零件组成的仪器合格率可分别达到98.02%和95.12%。 为了改善企业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最早在1986年,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了六西格玛法则,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20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应用得到很好的发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6个西格玛=3.4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卓越的管理,强大的竞争力和忠诚的客户    5个西格玛=230失误/百万机会-优秀的管理、很强的竞争力和比较忠诚的客户    4个西格玛=6,21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较好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满意的客户    3个西格玛=66,80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平平常常的管理,缺乏竞争力    2个西格玛=308,00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企业资源每天都有三分之一的浪费    1个西格玛=690,000失误/百万机会-每天有三分之二的事情做错的企业无法生存 在excel中,输入=1000000 x (1 Normdist(6-1.5,0,1,1)) 结果等于3.4,涵义为6西格玛校正飘移1.5西格玛后,产品的不合格率为3.4PPM,即合格率为99.99966%,接近100%。当然,对于成千上万个元件组成的飞机来说,可能还有更严格的要求。 对于长期处于3西格玛左右水平的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要提高产品合格率,必须大力推进六西格玛管理法则。否则,我们生产的设备总是落后,产品经常不合格和受到客户的抱怨。
个人分类: 科普随想|4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工程师合格率世界最末
夫子 2009-10-22 12:07
中国工程师合格率世界最末 摘自人民网记者:魏艳 虽然我们有巨大的工程科技人力资源,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还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严重弊端。在今天上午进行的2009年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作出上述表示。 据中国科协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高达42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工程科技人才约占了三分之一。 对此,潘云鹤表示,相比世界其他各国,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积累优势,即我国工程专业学生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工程师短缺的大环境下,如能通过教育激发出工程创新的潜力,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在量和质上都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一项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在末尾。 潘云鹤认为,这说明当前中国工程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首先是实践教育和工程设计环节缺失,重论文却轻设计、缺实践;其次是学科老化,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创新教育不足;三是基础教育中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四是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工程背景不足。 根据美国工程院提出的面向2020年工程师必备关键特征显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以及沟通能力都是未来全球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因此,中国工程科技未来的发展还迫切需要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技术集成创新人才、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的产品创意设计人才以及理论+技术实践+创业市场能力的工程经营管理人才等三大类人才。潘云鹤表示。 如何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工科人才成长?潘云鹤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建议教育部选择一批综合性大学、行业性大学和地方性大学作为改革试点,在教学中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加强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创业方法的培养。 在重点大学,简历培养创新能力的交叉性实验室和设计研究机构,作为学生工程创新实验基地。 强化教师的工程科学背景,对现有工程科技教师、工程科技人员等进行创新能力的在培训。 提高工程师的地位与待遇,拓宽工程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正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绩效回报机制,以鼓励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工程科技教育。
个人分类: 科协有感|441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