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希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希望

相关日志

[转载]流感疫苗:等待与希望
genesquared 2013-1-29 10:16
流感疫苗:等待与希望 发布:19 小时前 来自:医药经济报 阅读数: 235 导读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1月14日表示,近期全球流感集中暴发,欧美的流感疫情呈现扩散态势。 美国此次大范围的流感疫情,已经蔓延到50个州中除加州、夏威夷州和密西西比州之外的其他47个州。美国卫生官员表示,目前美国所经历的是10年来最严重的流感“潮”,并已造成至少20名儿童死亡,流...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1月14日表示,近期全球流感集中暴发,欧美的流感疫情呈现扩散态势。 美国此次大范围的流感疫情,已经蔓延到50个州中除加州、夏威夷州和密西西比州之外的其他47个州。美国卫生官员表示,目前美国所经历的是10年来最严重的流感“潮”,并已造成至少20名儿童死亡, 流感疫苗 亦出现短缺。 疫苗之虞 过去300年中有10余次流感大暴发,每一次都带来巨大的劫难。肆虐全球的流感疫情不仅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也让民众直面生命危险。此时人们就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 流感疫苗 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刘嘉炜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暴发的主要措施之一,可减少接种者感染的几率或减轻流感症状。然而,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严格受到疫苗株与病毒流行株表面抗原匹配程度的影响,难以有效应对因病毒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流感流行或大流行。 刘嘉炜博士举例说道:“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此次美国流感在2012年早期主要是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现在主要是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尚有未知流感病毒亚型有待进一步鉴定,可见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和变种特别快。” 一方面是流感的集中暴发,另一方面则是变幻莫测的病毒变异,美国多地的疫苗供应告急。据美联社报道,近期全美一共发放1.3亿剂流感疫苗,至少1.12亿剂已经投入使用。目前,美国纽约州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政府已经授权药剂师为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而在以往,药剂师只能给18岁以上的成年人开流感疫苗。“针对特定年龄段人群接种疫苗”的禁令之所以得以破例暂停,是希望在未来一个月内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目前使用的多种类型的流感疫苗,其主要机理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表面抗原血凝素(hemagglut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保护性抗体,但是,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抗原能连续不断地发生抗原漂移及抗原转换,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密切监测病毒流行情况,预测可能会流行的病毒株,并据此制备出疫苗候选株用于每年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 记者获悉,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网络每年会采集17.5万~20万个病毒样本,检测2000~4000个病毒株,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年全球范围内需要重点防范的病毒株提出建议,疫苗厂家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生产疫苗。目前,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表示,疫苗紧缺状况很快会得到改善,因为此前已成功预测了本季流行的病毒类型,有利更快地生产疫苗。 即便如此,由于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的病毒株引起流感流行与大流行,仍然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刘嘉炜博士补充分析道,流感疫苗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疫苗的病毒毒株与将要流行或环境中已存在的流感病毒毒株相似的基础上,而流感病毒抗原的高度易变性大大降低了人们预测流感暴发的准确性,使常规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暴发与阻止流感传播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并对不可预见的新流感病毒株束手无策。另外,针对某一亚型流感病毒的疫苗的研发需要耗时较长,规模化生产速度慢,这些都严重制约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就如2009年全球暴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苗还没研发和生产出来时,疫情已经很严重了。 联合国人禽流感事务协调员戴维·纳巴罗在禽流感暴发的2005年就曾表示:“现存疫苗可能由于病毒发生变异而毫无用途。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最终变体的基因构成,因此不能确定现存疫苗届时是否有效。” 或期望太高 每年全球有25万到50万人因为患季节性流感而死亡,面对可怕的流感,疫苗自然被忧心忡忡的人们寄予了太多厚望。在欧美发达国家,流感疫苗人均接种率在20%以上,65岁以上老人的接种率就在45%~70%之间。 然而,专家提醒,也许我们对疫苗的期待过高了。通常情况下,人体即使在接种流感疫苗之后仍有可能患上另一种类的流感,原因就在于现在的疫苗只能对某一种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质进行鉴别并发生免疫效应,但是这种表面蛋白质每年都会发生转变。故而一般的流感疫苗只能保护一年,一年之后仍然需要注射新的流感疫苗。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后,体内抗体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达到有效保护浓度,在此期间抵抗力弱且暴露于流感病毒的人群仍有可能患上流感。 与此同时,流感疫苗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它在健康成年人中的有效性为70%~80%,在老年人当中的有效性则更低。“严重过敏体质;有发热、急性感染等急性临床症状;晚期癌症患者、心肺功能衰竭者应该慎用或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范钦颖指出。 因此,流感疫苗的研制必须针对病毒的特征,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后,还需要临床试验,并存在禁忌症多、预防范围较窄、起效较慢等问题。在漫长的等待面前,数以万计的科学家们踏上了寻找新药物的征程。 刘嘉炜博士建议说:“与其他类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相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于流感病毒相对稳定的活性位点,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并对流感病毒的各种变异株均有效,也较少出现病毒抗药性。当一种新变异流感病毒出现时,该病毒的疫苗尚未研发生产出来前,可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为抗新型流感病毒的一线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当前和今后世界各国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热点。”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暴发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严格受到疫苗株与病毒流行株表面抗原匹配程度的影响,难以有效应对因病毒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流感流行或大流行。 相关热点 2012年最热销10大流感疫苗
1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蛇年出生美女多
热度 1 xupeiyang 2013-1-29 07:25
1953/1/29,邓丽君小姐生日。 邓丽君生于台湾云林县,其父是随国民政府迁台的河北军人。小学时代常参加劳军表演。1979年持印尼护照入境日本遭调查,随后赴美。1980年在大陆影响力与日俱增,当局答应她返台。1990年定居巴黎与史蒂芬·保罗成情侣。1995年因气喘意外逝世,安葬于台北筠园. 邓小姐有担当,逢承天门之变,大働,1991在金门广播:“我希望大陆的同胞也可以跟我们享受到一样的民主跟自由,唯有在自由、民主、富庶的生活环境下,才能拥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也唯有全体青年都能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国家的未来才能充满光明和希望。” 17岁 邓丽君 人人都知她是“甜歌皇后”,其实柔情似水的邓丽君也有摇滚的一面。 爆炸头黑色皮衣,翻唱摇滚女歌手Joan Jett的经典名曲《I Love Rock'n Roll》,你听过吗?佳人已逝,音容宛在。 http://t.itc.cn/nPkVA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3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希望安倍所言不是当年的所谓“建立东亚共荣圈”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20 09:46
希望安倍所言不是当年的所谓“建立东亚共荣圈” 1 月 18 日 日本新闻网报道:正在印尼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 18 日)晚在与印尼总统苏西洛会谈后的记者会上,发表了安倍政府的亚洲外交五项原则。 安倍发表的五项原则是: 第一,日本要与东盟国家共同创造相同价值观。第二,日本愿与东盟国家一起全力维护海洋权益和航行自由。欢迎美国重视亚洲的政策。第三,积极推进日本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建设各种网络,促进投资,拉动日本经济的复苏,与东盟共繁荣。第四,日本与东盟共同发展与守护亚洲多样的文化。第五,促进日本与东盟各国年轻人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安倍称,希望这五项原则能够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回应。 安倍在记者会上还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日本带来了好处。 但是,亚洲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侵略记忆犹新, 至今,仍然否定二战严重侵略罪行,并不断与俄、韩、中,无理争夺领土、海域。 而 13 日,安倍首相在日本广播协会节目中表示,将把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一事列为日美领导人会谈的议题,称“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后,日美同盟将如何演变,如何维持地区稳定?希望就此(和奥巴马总统)开展磋商”。 日本政府正就安倍 2 月访美开展协调。美方一直欢迎日方松绑集体自卫权,可以认为安倍意在通过和美方磋商推进既成事实化。 关于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一事,安倍在节目中明确表示:“这是安倍政府的大方针之一。” 察其言而观其行! 如此行为,怎不让人想到当年日本发动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是也是从所谓“建立东亚共荣圈”开始的啊!
个人分类: 其它|1894 次阅读|3 个评论
雾霾侵袭,百姓寄希望于西北风
热度 1 tarimriver 2013-1-14 18:20
雾霾侵袭,百姓寄希望于西北风 中国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侵袭:从 2013 年 1 月 10 日起 ,雾霾对中国发起突然袭击,华北告急!华中告急!华东告急!华南告急!西南地区告急!中国大气环境已经失掉半壁河山,但各地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老百姓苦苦盼望西北风早日过来,驱走雾霾,帮人民收复失地。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希望中国人民发扬清华精神: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但是中国人的道德已经被滑坡的非常严重,非常浅薄了,载不动这么严重的雾;除了机器人,谁都无法强大到不呼吸。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优良环境基本是靠吹出来的,古代嘲笑人说让他喝西北风,但今天沦陷雾区的人都非常渴望西北风! 下面是 1 月 14 日 各地发出的雾霾预警: 北京:严重污染,北京气象局发布气象史上第一个霾橙色预警,能见度小于 2000m 天津:严重污染。霾黄色预警 , 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200m 沧州:严重污染,雾霾黄色预警,能见度小于 500m 保定:严重污染,霾橙色预警,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 200m 石家庄:六级严重污染,为本次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能见度小于 200m 郑州:严重污染,大雾橙色预警 济南:严重污染,大雾橙色预警,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500m ,局部地区小于 200m 南京:重度污染,目前已连续 8 天重度污染 武汉:严重污染 长沙:第六级,褐红色,严重污染 聊城:大雾黄色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50m ,本人感受深刻! 淮北市:大雾预警由橙色提升为红色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50m 处于严重污染状态 焦作,大雾红色预警 开封:大雾红色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50m 商丘:大雾红色预警 南阳:大雾红色预警 阜阳:大雾红色预警 百姓寄希望于西北风,多么无奈的选择!
2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累积希望
热度 1 qinhuan0425 2013-1-14 13:50
希望能在年前将载体构建成功
2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希望
aqliyongyue 2013-1-7 13:02
希望的光芒刚刚露出一点点,就被一盏黄灯和一份献词给遮住了!..........
1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的希望
jxz1963 2013-1-4 11:22
2013年到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像太阳,给我光明、温暖和生息; 2013年到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像大地,给我绿色、鲜花和水份; 2013年到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像银行,给我财富、信心和投资; 2013年到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像天使,给我美丽、幻想和希望!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2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希望
jay1060201001 2013-1-3 15:18
刚看了一篇文章 http://www.chinafile.com/hope-china by FANG LIZHI, PERRY LINK 文中说到了以下几点: 1)“有些人”是中国政府向来对异端分子的称呼,从毛时代一直到现在都如此。专制扼杀了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最需要质疑精神。 2)科学精神引导人格独立。方励之先生出走是个例子。 3)科学精神倡导平等。邓小平提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他自己抛弃。 4)科学需要自由的交流,信息共享。这一点在如今的互联网扩大了,但远远不够。 5)科学拥有普世价值。 6)如今中国的科学家还能坚持真理,科学精神的越来越少;主客观因素都有,即使有些思想抱负的,也会因为个人利益得过且过,年轻人的科学理想也被无情的现实打垮。 7)把科学精神寄托于民众,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也是唯一出路。
2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新年希望
热度 3 Taylorwang 2013-1-3 09:20
2013 年元旦的假期快过完了,这个假期天天忙,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一天。连续化生产的工厂没有休息,利用一天时间去看一看最远的一个工厂,了解一下几个月的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方法;工程硕士的面试(及平时的上课)都是利用假期进行的,一天差不多忙完了;一些大的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前期咨询及其它准备工作,与一些公司的负责人讨论,吃饭,又忙了一天。应朋友之邀,让我谈一谈新年愿望,想了一想,写下这个短文。 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我首先希望我国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进一步深入人心,在经济继续保持适当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环境能得到改善,一定不能继续恶化。各种各样的骗子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讲“诚信”,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对我个人来讲,我希望能顺利地完成学校的本职工作,上好本科生的课与研究生的课,带好研究生,在新的一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中,能有新的发现,从而能发表科技论文及申请相应的专利,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同时继续做好科技社会服务,希望使用我们技术的企业能继续稳定安全地生产,创造更多的利润,交纳更多的税款,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我最希望的仍是进一步做好我们开发的新技术推广工作,希望开发的水深度处理技术—“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水深度处理方法(专利号: ZL 200710028632.9 )”得到更多人的承认,并在更多的企业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使其慢慢成为被国内主流认可的新的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能走好跨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在国外的第一个水的深度处理项目能顺利进行,并成功投产运行。我希望我的水处理技术被大家认为是中国人发现,最先使用,并能在全球推广的技术,在环保的水处理领域,打上中国人的烙印。当然,这个过程不能指望在一年内能完成,这将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过程,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进一步比较开发的新工艺与现有工艺的优缺点,摸清楚新工艺实际工程应用的各种边界条件,确保每个工程化应用的成功。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让新技术得到国内主流设计院认可,然后,争取进入国内的设计规范或设计导则,形成设计标准。只有这样,当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废水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时,才会首先考虑我们开发的新技术,并能大规模应用我们的技术。新的一年内,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必须得到国内部分主流设计院的认可,并为进入水的深度处理设计规范或设计导则做好前期的所有准备工作。
3816 次阅读|5 个评论
等待还是追寻
qiuxuezheren 2013-1-2 12:45
一个人久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快乐时,少了一个分享者,悲伤时,也不知道向谁倾诉。形单影只,自我反省。渐渐地,生活少了很多的丰富多彩,变得单一而执着。 一个人久了,变得深居简出,喜欢与自己为伍, 一个人久了,反而变得保守,不敢再去交往,不敢在一次挑战风雨 一个人久了,开始不懂的如何去爱了,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内心解放 一个人久了,无缘无故的会渴望,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那些曾经的曾经… 一个人久了,体会到了成长,你甚至都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衰老 一个人久了…… 其实, 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值得我去付出,给我追逐的勇气 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让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不在麻木 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不再让我宅在家里,走出去,把心放宽 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让我既已拥有便不再仰望 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让我知道我是谁 多么希望…… 我想, 生命因为存在而精彩,我在寻找的时候也在等待, 等待不再残缺的弥补, 等待内心深处的呼唤, 等待相濡以沫的灵魂, 也许现在的我一无所有,但我不会盲目的承诺,我会走好每一步,行动是最好的证明,成长与积累是今天的我对未来的我的责任。未来的我,你还远吗?
8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新的一年!
spandax 2013-1-1 09:06
度过了有着世界末日之称的2012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新年新气象,希望各位科学网博友都能有新的目标,新的梦想,向自己的美好前程奋进!!
个人分类: 生活日志|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作重温看今朝:《希望——生命之魂》(散文诗)
热度 3 pww1380 2013-1-1 01:24
旧作重温看今朝: 《希望 —— 生命之魂》(散文诗) 杨文祥 (篱风) 题记: 这是2012的最后一道晚霞已经消失,而2013的第一道黎明熹光尚未在东方地平线上闪现的时刻。尽管本人的个人计算机受到网络攻击至今仍无法正常上网操作,但在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必须设法采取一个临时性的应变措施突破这一来历不明的网络干扰,将自己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做一原始记录,以备日后查考。 遥想去岁今日,曾将几年前的旧作《 希望 —— 生命之魂 》作了重温。而今又是新年将至。逝去的2012,是一个多事之秋。因之比较去岁今日的心情,在对 希望 —— 这一生命之魂 的信仰依然一如既往的坚定之外,又增加了几分忧患。 展望新的一年,心底的这些忧患非但未曾丝毫减弱对未来憧憬与希望的热情,反倒引燃了载荷着这一憧憬与希望的第二级火箭。最自然不过的是,伴随时间的推移和年岁渐高,在这一憧憬和希望里,不但带着几分隐忧,更伴随着几分渴望。 为此,将这一作于2007年的旧作再做一次重温,让人世间对春天的希望永远像新生的婴儿那样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无限的发展生机。 —— 《信息文明之光》 记于2013年1月1日1:20 散文诗:《希望 —— 生命之魂》(旧作重温) 我相信,混沌既是上一个清明的终结,也必然是下一个清明的起始。 当落日的辉煌转换为夜的深沉之时,难道不是一个更为清新的黎明曦光正准备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为我们展示一道新一天的霞光?当传统文明的价值体系解构与崩溃之时,难道不正预示着一个新的文明体系 —— 信息文明正在萌生并孕育着新一轮的辉煌? 荏苒时光的流易,春去冬来的轮回,依循着自然的法则,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只要生命还在呼唤着阳光,阳光还在创造着生命,这个世界便始终存在着希望。 无需悲泣,无需哀伤,也无需彷徨。 只要有希望在,人类就会把这一希望变为自己的梦想。只要有希望在,人类不但会用自己的理性将这一梦想转变为今天的理想和明天的现实,还能够为后天准备好新一轮的希望。 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只要不拒绝生命,任何人都不会拒绝梦想,更不会拒绝希望。 希望,永远是人类最高的信仰。 写于 2007-01-05 15:16 星期五 修改于 2010-12-31 07:21 星期五 第三次发布:科学网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 杨文祥的博客》 2011-12-31 20:4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24167.html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3025 次阅读|6 个评论
今冬的希望
flly 2012-12-30 13:26
今冬的希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今年秋天的贮藏 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
个人分类: 蝴蝶|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坚定不移希望日方拿出诚意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2-27 15:32
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坚定不移希望日方拿出诚意 赢得大选之后,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近日接连对华吹暖风,他表示明年春天不参拜靖国神社,还计划派遣前外相高村正彦为特使前往中国,以期修复两国关系。 然而,另一边,日本又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不断。 据日本《产经新闻》 12 月 24 日报道,鉴于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的巡航已呈现常态化,日本海上保安厅 23 日决定,将进一步增强第 11 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本部巡逻船的部署工作,并针对中国船只设立“尖阁部队”。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2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坚定不移。同时,中方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希望日方拿出诚意,为妥善解决当前事态作出努力。 建“尖阁部队” 1 对 1 盯防我公务船 《产经新闻》 24 日报道称, 9 月 11 日,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方针后,除台风等天气状况不良情况外,中国公务船已在钓鱼岛海域连续实施常态化巡航,并以每周 1~2 次的频率“侵犯日本领海”。同时,中国还出动海监飞机在钓鱼岛上空进行巡视。日本有舆论认为,中国大陆飞机近期频繁“侵犯”或接近“日本领空”,这是中方“挑衅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 日海保厅官员认为,中方公务船针对钓鱼岛的巡航“将不可避免展开持久战”。对此,日海保厅决定将“举全厅之力”加以应对,向钓鱼岛增派大约 40 艘巡逻船,并将根据情况适时调动日本全国海保巡逻船进行应对。 报道还称,日海保厅原本的职能在于海上搜救以及打击海上犯罪以及偷渡,中方长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将会分散海保厅职能,全厅很难将精力全部集中在中方船只的应对上,因此日方决定在第 11 管区那霸海保部设立专门机构,增强部署专门应对中方公务船。 此外,日海保官员还称,“今后将尽可能地对中国公务船采取 1 对 1 战术”,中方一般会派出 4~5 艘公务船共同巡航钓鱼岛,但今后数量还会增加。据称,日海保设立的“尖阁部队”将会以冲绳县石垣岛石垣海上保安部为据点。 安倍称明年春天不参拜靖国神社 据《读卖新闻》网站昨日报道,即将上任的日本自民党政权有望改变对外关系的强硬姿态。报道称,安倍政权将谋求实施平稳的外交政策。 针对今后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安倍政权表示将不参加来年春季的例行参拜活动。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 22 日报道,候任首相安倍计划最早下月派遣前外相高村正彦为特使前往中国,以期修复两国关系。 报道说,安倍希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但报道没有说明消息来源。 报道进一步透露说,高村正彦会携带一封安倍写给中国领导人的信函。高村正彦曾于 2007 年安倍内阁中担任防卫大臣。作为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的高村正彦是一个很受中国欢迎的人物,且在中国拥有极强的人脉关系。 报道说,安倍还计划向韩国派遣特使,改善因独岛(日称“竹岛”)之争处于紧张状态的日韩关系。 中方吁日本新大使发挥积极作用 另据报道,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木寺昌人 25 日抵北京履职。 在此之前,他在接受日本 NHK 电视台采访时说,会向中方耐心解释日方立场,并表示希望让中方了解安倍新政权重视日中关系的想法。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2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希望日本新任驻华大使积极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 华春莹表示,中方注意到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有关表态。中日关系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发展。中方希望日本新任驻华大使上任后能积极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与中国各界进行广泛接触、增进了解,为妥善解决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个人分类: 其它|19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网友来信:人民日报再仔细求证或可真正找出转基因真相
热度 1 蒋高明 2012-12-26 08:00
写给《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一封公开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d3694d0101eozp.html --希望“转基因食品系列报道”再深入求证,全国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真相 《人民日报》“求证”栏目: 看了记者陈一鸣、张旸撰写发表在“求证”栏目的“转基因食品系列报道”(2012年12月19日、20日、21日),发现很多观点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求证,所求证的“真相”背后还有真相,希望就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深入求证: 一、“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不少”,这个“真相”背后还有真相 这是醒目的大题目、大结论。报道中说:“美国大豆大部分用于国内,预计2012至2013年度国内消耗4720万吨,向国外出口37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5%”。给读者的反应是,约占总产量的55%是被美国人自己吃了,所以能得出“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不少”的结论。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转基因大豆绝大多数作为家畜饲料,转化为肉蛋奶,在美国人的食物结构中,“面食+肉蛋奶+海产品+蔬菜”的含量超过85%,如果加上饮品,大豆、玉米及其加工产品在食物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少,不到5%,其中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在此问题上,记者为什么不再深入求证一下呢?再深入挖掘、深入求证,你会得出真相的另一个侧面,你的认识会有180度大转弯,题目就会改写成“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很少”。 二、“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不是真相 报道中说:“美国民众实际上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转基因食品。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亨利·米勒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通过简单乘法就能得出:美国3亿人口 x 3顿饭 x 365天x 10年 ≈ 3万亿,所以报道给读者的直接反应是:在美国的每一个人10年里天天三餐吃的都是转基因食品,但是这可能吗?你在美国大街上问问路人:“你今年的每一天3顿饭吃的都是转基因食品吗?”,无论你问多少人,没有一个人会回答你:“是”。你就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成果是多么荒谬。 记者同志为什么不先用计算器简单算一下,再决定是否采用他的结论呢?这也太缺乏职业水准了。而且,转基因大豆在过去十年是慢慢流向市场的,7年前市场流入量极少,绝大多数人吃不到。 三、真相揭示得不透彻,真相是:惨烈的“转基因食品标注”战争在美国20个州上演 ---- 在美国广大消费者仅仅想知道他们吃到自己肚里的东西有没有转基因成分、成分是多少,但是美国法律明确:不赋予他们这个权利!尽管美国20 个左右州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标注转基因’运动。 报道中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转基因产品是否应该贴“转基因食品”的标签没有作硬性规定,是否标注则由厂家自行决定。马克·艾什说,政府批准一种转基因食品,就表明它可以被安全食用,没有必要特别标注。”、“汤森路透集团两年前所做的一份民调显示:90%的人都认为那些由转基因原料制成的食物应被特别注明。” 以上这个是真相,但是挖掘得不透彻,真相是:惨烈的“转基因食品标注”战争在美国20个州上演。 美国广大消费者发现,过去的10年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转基因食品,随着有关转基因信息的不断披露,其安全性的争议不断升级,他们认为转基因制造商欺骗了他们,他们仅仅想知道他们吃到自己肚里的东西有没有转基因成分、成分是多少,但是美国法律明确:不赋予他们这个权利!所以出现了报道中的:“目前有20个左右的州掀起了‘标注转基因’运动,呼吁在食品包装上注明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或是否含有转基因食品成分。”(这个运动还有一个口号就是‘占领孟山都’,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生产公司。) 20个州掀起的‘标注转基因’运动,在加利福尼亚州掀起一个高潮,“广泛联盟”以“人们有权知道他们吃了什么”为口号,为了让诉求进入到公投程序,他们用10个星期在街头拉来了近100万个签名,产生了37号提案。孟山都公司出手420万美元,反击37号提案,同时行业的拜耳、先正达,以及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卡夫食品、雀巢、联合利华、箭牌等等加入了反击行列,因为他们的产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他们捐助的资金4400万元,支持37号提案的是一些名人、农场主和“希望吃上祖先吃过的食品”的公众,共捐助700万元。 9月份的首次民调中,有61%的人支持37号提案。调查也发现,绝大部分公众不太了解转基因为何物,没有兴趣了解有机食品与转基因食品的异同,在调查中多数人既不知道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比例,甚至不清楚37提案的主要内容。民调还显示:“如果37号提案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则有46%的人不再会支持,如果上涨幅度超过11.9%,则有50%以上的人会投反对票。” ,反击37号提案的大公司大量投放广告,告诉公众一旦37号提案通过,每年每个加州家庭将为此支付400美元;同期,支持者投放的广告完全被反击者的广告淹没了。民意迅速转变,到10月底时,反对37号提案的人已经超过50%。最后,公投结果出现了惊天大逆转,转基因公司转败为胜, 法律依然显示:广大消费者无权知道自己吃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但我相信,美国民众想获得知情权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这样的战争还会在其他州不断上演,最终的胜利会站在民众这一边。 四、美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更加关注,很多人选择食用有机食品 报道中说:“美国最大的有机农场合作社——有机谷总裁乔治·西蒙表示,过去5年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更加关注了,很多人选择食用有机食品。”、“在美国,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严禁使用基因改造的作物,但一般要比普通食品贵三四倍。记者询问一些美国朋友,一部分人对是否转基因食品无所谓,一部分人觉得不太确定是否安全,但也不愿意多花几倍的钱去买有机食品。” 真相就在追问中,如果你再追问他们:“如果你有很多钱,你愿意吃有机食品,还是转基因食品?”答案就出来了。事实上,了解转基因的美国富人阶层采购回家的都是有机食品。美国普通消费者天天吃有机食品,财力上还真的吃不消。在没有农药、化肥、转基因的年代,市场上食品就没有这样的差别。 但美国的现实是,由于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比例太大,种植过程中可能造成基因漂移,因此,在美国,标明“有机”的食品并不保证不含转基因成分,这是个无奈的现实。由于美国激进地、大范围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无可逆转的基因漂移灾难,这是一种人类科技无法修复的生态灾难,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形成的、目前基本稳定的生态平衡将被突然进入的新基因物种所打破,这是目前转基因安全评价理论无法预测的,也是转基因安全评价方法无法控制的。简单说,人类对这样新型基因漂移的蔓延后果无法预知,对基因漂移的现实速手无策,所以采取了回避的办法,不理不睬,随他去吧。 五、“美国对转基因审批极为严格”不是真相,事实是审批流程设计不科学导致严格的审批执行流于形式 报道中说:“贝内特表示,美国对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实行审批制。政府仅负责审批和监管由种子公司报批的种子,不会主动推广它批准的任何一个种子,无论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美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审批极为严格,在转基因种子投放市场前,有严格的评审过程,由多个部门负责评审。” 报道中说,美国对转基因审批极为严格。 美国对转基因的管理由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美国环保署(EPA)分工协调并分别负责不同环节。美国农业部对申请新的转基因品种生产者,要求提交生物学原理、试验数据和文献、田间和试验室试验报告等。如果在上述评估材料中没有发现有危害,美国农业部对上述产品颁发许可证,批准其进行商业化种植。 FDA的审批过程主要是要求申请者自行组织有资格的专家进行评审,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文献以及试验数据,如果FDA在评审过程中没有安全疑问,则通知产品开发者自行进行商业化推广。一旦发现申请者作假,就会动用行政手段对造假者进行重罚,同时召回已批准产品。FDA不要求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示。 无论是美国农业部,还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美国环保署(EPA)他们都不组织第三方进行独立安全评估,也就是说“谁研发、谁评价”,评价结果提交以上三个部门,由其进行文本性审查。这样的制度设计很不科学、不严谨,像孟山都这样的公司既是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又是转基因产品安全的评价者。由产品生产者评价产品安全,存在利益倾向性,导致无法客观评价。同时,美国法律不强制要求转基因产品标识,导致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回避转基因成分,不标识转基因含量。这种审批流程设计不科学导致严格的审批执行流于形式。 六、转基因争论的焦点—安全性 报道中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黄昆仑认为,转基因大豆问世以来,研发者以及世界各国的多家独立机构进行了大量、长期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和致敏性评价等。试验证明,新引入的蛋白没有增加毒性风险,食用转基因大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作用。”、“此外,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进行了动物亚慢性毒性和传代生殖能力等多项检测。其中,日本采用加热后的大豆粉以30%的添加量饲喂大鼠和小鼠15周,检测生长、进食量、脏器重量和脏器切片等一般毒性指标和免疫毒性指标,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对大鼠无毒性。中国采用这种大豆饲喂大鼠91天,做了进食量、体重、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未对动物产生亚慢性毒性。美国对喂养这种大豆的小鼠进行了2—4代繁殖试验的生殖能力检测,分析了胎仔大小、体重、睾丸细胞数量等指标,认为转基因大豆对小鼠无生殖毒性。” 其实,转基因主粮的安全性评价是长期复杂的科学过程,长期性是因为主粮的食用者是“人”,人类的寿命较长,达80年左右,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隔代毒性累积情况,封闭环境下长期性测试将是一个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浩大的工程,是一个“今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工程,是任何一个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无力承担的,也是当代转基因科学家无法获利的科研项目,所以他们极力阻挠人体试验,甚至不进行大猩猩试验(大猩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更高),仅仅通过老鼠测试,就得出人类食用绝对安全的科学结论,实在不严谨、不科学,对人类生存不负责任。 人类目前对简单生物体的基因、各功能基因片段的工作机理还认识不清,基因链还无法完整解读,按解读结果人工复制各功能基因片段更是人类长期的奋斗目标,至于像大豆这样更为复杂的基因组,人类目前的基因工程技术几乎不可能完整解读,哪些基因片段(或片段组合)如何驱动某一功能细胞群(器官)工作的,基因科学家还不清楚,转进来的新基因片段如何影响细胞工作的,比如BT基因片段,在细胞层面还没有得到科学解释,在分子层面更是无法进行科学观察,新插入基因插入位置是否打乱了原有的生物表达完整性,影响程度有多大?表现在生物遗传上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此种隐性是否导致后代显性?(像人类的伴性遗传)很多的未知、很多的不清楚,要有待科学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揭开谜底。 我认为,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应该是一门区别于转基因研发的独立学科,它的复杂性、试验性特点足可以自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实践,最终能验证出生态环境友好、造福人类的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结果不能由转基因研发者说了算,产品研制者变成了产品安全性权威,人类在这方面吃了很多大亏。反式脂肪酸研制者说是安全的,1909年开始人类大范围食用,长达半个世纪,直到80年代发现其危害,目前我们还可以在市场上看到有标识该物质的食品;氟利昂研发之初,人们只看到他的优点,50年后发现臭氧层空洞;DDT全球应用,减少了疟疾的发病,几十年后发现其危害,全球禁用;瘦肉精被认为是现代畜牧业的革命,几十年后人类有了相关疾病之后才发现是瘦肉精作怪。我们不得不担心:转基因会不会是又一个潜伏几十年的人类杀手,别的事件可以叫停,转基因一旦释放到自然界中,人类将毫无办法。我有个比喻:目前人类以科技为工具有能力打开潘多拉盒子,但人类以目前掌握的科技无法降服的里面飞出的恶魔。那么,我们是否要打开这个盒子? 还有个比喻:达摩克利斯之剑下面摆放着享用一生的转基因美食,这个剑可能马上落下,也可能永远不会落下,也可能那个剑仅仅是一滴雨滴;另一面是清淡的传统食物,只能吃8分饱,但头上没有剑,你会领你的家人做什么选择? 红星闪闪 2012-12-25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方希望日本新任驻华大使积极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2-24 21:13
中方希望日本新任驻华大使积极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 12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决定建立专门队伍应对中国船只在钓鱼岛海域的维权巡航,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即将履新,中方对他有何期待?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 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坚定不移。同时,中方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希望日方拿出诚意,为妥善解决当前事态作出努力。 中方注意到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有关表态。中日关系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发展。中方希望日本新任驻华大使上任后能积极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与中国各界进行广泛接触、增进了解,为妥善解决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个人分类: 其它|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诞平安夜【外2首】
热度 5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2-12-24 16:07
圣诞平安夜【外2首】
圣诞平安夜【外 2 首】 【1】 献给玛利亚 Mary_did_you_know...JDKP08.pps 【2】 【When a child is born】 (有超链接视频) A ray of hope flickers in the sky A tiny star lights up way up high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A silent wish sails the seven seas The winds of change whisper in the trees And the walls of doubt tumble tossed and torn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A rosy hue settles all around You start to feel you're on solid ground For a spell or two no one seems forlorn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 WORDS ) And all of this happens because the world is waiting Waiting for one child, black, white, yellow, no one knows But the child that will grow up and turn tears to laughter    h ate to love, war to peace and everyone to everyone's neighbour and misery and suffering will be words to be forgotten.. . forever! It's all a dream, an illusion now It must come true, sometime soon somehow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A ray of hope flickers in the sky A tiny star lights up way up high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 当一个孩子诞生的时候 】 一道希望之光, 在空中闪烁 一颗小小星辰, 点亮天堂之路 整个大地,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黎明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 一个祈祷,默默地飘过五湖四海 森林在悄悄议论,即将改变的未来 猜忌之墙,开始崩塌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 到处是紫气祥云 你感觉到了脚下坚实的土地 此时此刻,没有人会孤单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 。。。 ( 旁白 ) 这一切必将发生,因为世界在等待 等待一个小孩 也许是黑人 ? 也许是 白人 ? 无人知晓 这个孩子将长大 他将 化泪水为欢笑 化仇恨为博爱 化战争 为 和平 化众人为兄弟 痛苦与悲伤 将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词汇 永远 地 遗忘! 。。。 那似乎只是一个梦 但梦将会很快成为现实...以某种未知的方式 整个大地,从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黎明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 一道希望之光, 在空中闪烁 一颗小小星辰, 点亮天堂之路 整个大地,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黎明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 ( 二傻译 )
个人分类: 摄影与诗词|5710 次阅读|38 个评论
看不到未来的社会
热度 13 cutefay 2012-12-15 12:26
这个社会的很多方面,都让人看不到未来,以至于让人迷茫,或者没有安全感。 我之前在一篇博文中提过,很多科研学子逃离科研,更多地是因为看不到未来科研的希望。这点就不在本文里详细论述了。 前些天看到一证券公司在推行基金定投项目,就是每个月向某个基金公司投500元钱,投个二三十年,最后能够拿到多少收益。看起来利润丰厚,但这种基金我不敢投,因为虽然这基金目前效益好,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以后这个基金公司还是否存在很难说。因为看不到这种基金公司几十年之后的发展,所以不敢轻易投资。而如果换成是历史悠久世界级的大公司,我对其信任度还高一些,因为,一个公司能存在上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更相信它不那么容易在二三十年内倒闭。所以,中国的这些金融企业,难以让老百姓有安全感。 为何现在很多年轻女性总希望能找个有房子的老公?其实,也是类似的原因。她们认为,与其相信一个男人的“潜力”(未来的实力),不如相信眼前的实力。很多女性看不到一个现在没有房子的男性未来能买得起房子的希望,即看不到这个男的未来有能力改善生活条件的希望。因此,要是一个男性现在不富有,要吸引女性,最好的方式是让女性们看到他的未来发展希望,让女性们认识到嫁给他以后肯定会幸福的,不会一直过着穷日子的。 为何老百姓喜欢攒钱而不敢轻易花钱?这是因为老百姓们不知道未来形势如何,有钱在手里,心里增加了一份安全感。而现在老百姓们觉得钱存在银行里都没安全感,因为可能几年的通货膨胀就会让钱币贬值很多。这个社会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不稳定的,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不知道的。老百姓不相信这个社会越变越好。当年90年代的通货膨胀,几乎洗劫了大部分百姓的财产;90年底末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很多人下岗,又让老百姓不再相信铁饭碗;以前的年轻人相信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总能够赚得出一套房子,而2006年至今的房价大涨,又让没房子的老百姓不再相信自己能买得起房子。因此,这个不稳定的社会,让老百姓看不到未来缺乏安全感。 很多时候,人们看不到未来希望也和诚信的缺乏有关。为何人们都不敢轻易借钱?因为借了钱就不知道对方是否能还。很多缺乏诚信的人口头承诺的事情,等同于废话,过后又不认账。所以,这逼迫一些事情都要立下具有法律意义的字据为证。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995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