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台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似曾相识燕归来——回归青岛
xu782219 2009-5-16 20:07
1999-12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回归青岛 1待命出访 2邂逅同游 3访问台湾 4家宴奇遇 5忆旧叙旧 6回归青岛 1 待 命 出 访 也许是由于上苍的垂怜,才使得我一个鲁西普通的农家子弟,幸运地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一个国家级的海洋研究所,工作了几十年。仅仅是文革期间遭受了些罪,过了三年之久的非人生活,其它年月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1997 年 4 月中旬,在樱花待放、桃花盛开的时节,所领导念我几十年来工作还算尽心尽力,也做出了一些成绩,而且也即将到了 60 周岁( 8 月19 日 )退休的日子,所以,出于照顾,或者说是出于安慰,趁市科联组织科技代表团访问台湾、顺访香港的机会,也给我出钱报了个名,让我参团出访。 以前,谈起港台关系来就叫人发怵。只要扯拉上一丁点儿港台关系,或有朋友在港台,或有亲戚、哪怕是很远很远的亲戚在港台,你就别想素静。平日里被内控,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被列为审查或整顿对象,政治上永难抬头。当时我非常庆幸自己祖辈务农,几代人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出县的亲戚朋友没有半个,更不要说有什么港台关系了。而今,风向转了,形势变了,有港台关系成了一种优势,一种时髦,一种荣耀,是统战对象,是被选拔当干部的苗子,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常令那些蝇营狗苟者们羡钦不已。我贫久了穷惯了,练就出了坚韧的安于贫穷的无奈品质,从未奢望过去羡慕有钱人,当然也更未敢奢望过去羡慕什么港台关系者流。 出发前,出访者们在抓紧作各种准备。那些有港台关系者(甚至是能东拉西扯上一丁点儿关系的人),都忙着为关系准备礼品,工艺品、名人字画、土特产品,大包小包地往家买。我自然没有这种麻烦,只需准备些可送人参考的文献资料和随身用的衣物等生活用品即可,跟通常在内地出公差差不多,所以很快就准备妥了。 一切准备就绪,专等出发的几天,反觉得百无聊赖。于是,一天上午,我躺在家中的沙发里,望着天花板,犯了老毛病:放纵思想,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任其驰骋,海阔天空、满宇宙地胡思乱想起来。一不留神想到,我也很快就是 60 岁的人了,在人世间活了 2 万 1 千 8 百多个白天黑夜,而且港台也是我们大家的中国的地方, 难道我就连一丁点儿港台关系也没有?一点点儿不服气,一点点儿无名的悲哀,促使我搜肠刮肚地想起我的港台关系来,哪怕也是东拉西扯上一丁点儿的关系也算。不图沾光,有点儿关系,见了面总会感到亲切些,让对方也好体会一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中华民族传统古风。通过冥思苦想,倒也理出了几条线索来。 台湾水产出版社社长赖春福先生,曾几次来青岛同我们商谈合作事宜,并且我代表单位与他签订了合同,由他们在东南亚地区代销我们编辑的学术刊物。这应该算是一种关系吧 ! 我们单位与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海洋研究机构建有书刊交换关系,虽未与那儿的同行见过面,但资料和信函来往频繁。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关系吧 ! 台湾海洋界学者多次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我多次听过他们的学术报告,并且他们与我交换过名片,虽然此后再没有进行过任何联系,但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关系吧! 老所长 85 岁生日时,他在台湾的女儿专程来为他祝寿,我应邀参加了庆典。虽与她仅见过这么一次面,但与她同过宴席,还碰过杯。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关系吧! ...... 思来想去,总觉得这些关系,作为一般人们认为的那种港台关系,都不够格。即便是算也很勉强,大有牵强附会之嫌。 百无聊赖的冥思苦想让人累,感到愈加无聊,便就势回到现实中来,顺手拿起孙子放在茶几儿上的《宋词选编》翻看,不经意一下子翻到晏殊的一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闲愁,而且是春风得意的当朝宰相写的装模作样的闲愁,但是他写得实在是太美了。我正好今日得宽余,在家里休闲,恰好有份闲工夫欣赏这装腔作势的闲适之词。其实,这首词,我天天读书做作业忙得不亦乐乎的孙子也很喜欢。我多次给他讲读这首词,一向好动的他每次都静静地认真地听完。特别是在讲到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典故时,他更是专心致志,一动不动地听。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浣溪沙》一词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实在是美仑美奂的千古名对。据宋( 960 ─ 1179 )乾道三年( 1167 年)胡仔纂《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年的暮春,当朝宰相晏殊看到地上落满残花,触景生情,便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自己也觉得很美。但是他费尽心思,怎么也找不到恰当的对句。为了不致忘记,他像往常获得佳句时一样,把它写在纸上,挂在屋里,时时揣摩,惜终无所获。 第二年暮春,晏殊去杭州,路过扬州在大明寺休息时,眯缝着眼让侍史给他读壁间诗板,并嘱咐不要念出作者的姓名和官爵,以免他可能会以人取诗。读了许久,没发现一首好的诗词,不是残缺不全,就是空洞其词、了无新意,令人乏味,似同嚼蜡。 稍后,侍史在读一首五言律诗: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 仪凤终陈迹,鸣蛙祗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这首诗还没读完,宰相大人就睁开了眼。他觉得这首诗内容充实,寄托深远,连忙邀该诗作者──江都都尉王琪共进晚餐。王琪的确很有才气,晏、王二人谈得十分投机。 饭后,在寺内放生池边散步时,晏殊看到满地落花,又想起了去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诗句,并把找不到合适对句的苦闷说给王琪听。芝麻官都尉、年轻后生王琪,面对当朝宰相和名满天下的词人晏殊前辈,不顾官场客套,不畏诗词大家,随即说:您看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怎样?从时令和景物上来看,也还算说得过去吧? 晏殊一拍手兴奋地说:好!好!岂止是说得过去,简直是绝对,天衣无缝,妙不可言。 自此,这个天衣无缝、妙不可言的佳对,晏殊不仅在上面的这首《浣溪沙》词里用上,还在一首七言律诗《示张寺承、王校勘》中用过: 上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材。 不好说这首诗不美,但是,这佳对用在此,在韵律上显得软弱多了,远不如用在《浣溪沙》词上那么熨贴。词本来是依声之作,专供人依调歌唱的,其间抑扬顿挫、声情缓急,于韵脚、声律关系巨大,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恰好最合于词道。 这是古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当我正在细细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佳对时,似曾相识四个字使我想起七年前以似曾相识开端的一段友谊。一个年轻端庄美丽的香港姑娘,虽与我们萍水相逢,仅 20 几天的交往,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成了我们忘年的朋友,至今想起来还仍然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令人心动不已。这的确应该算是我的一个港台关系。 2 邂 逅 同 游 1990 年 8 月,我作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考察团成员出访苏联,考察苏联科学院的文献情报工作。 8 月28 日 ,我夫人萍姐送我到北京,住在科学院中关村招待所,等待 8 月31 日 送我上飞机出发。几十年来,她总是精心呵护我,已成习惯。这大概是因为她开始就比我大了 4 岁的缘故,也许是传统中国妇女的传统使然。 北京的天气是最遵守季节规律的,虽然是初秋,暑热仅中午尚有一点儿不大的余威,早晚却已略有凉意。 8 月30 日 上午,与萍姐去游天坛,那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萍姐很乐意去。 祈年殿宏伟、庄严,使人肃然起敬。在皇天上帝牌位前,萍姐双手合十,两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 出得殿来,阳光灿烂,微风爽人。我们正要下台阶,迎面 20 来米处一个女孩的身影跃入我的眼帘,就好象是从我脑海深处跳出来的一个亲切形象。只见那女孩手持相机,约摸 20 来岁,中等个头,微胖,脚穿白色旅游鞋,下身穿淡蓝色牛仔裤,上身着红色T恤衫,映衬着一头蓬松齐耳的黑发,雪白的圆脸上的一双大眼睛,更显得她朝气蓬勃,体态丰盈,美丽大方。我什么时候结识过这么年轻的女孩呢?心想这是看来她像个典型北方美丽女孩的缘故,是似曾相识。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大老头子直盯着一个女孩子看,总觉得不太雅,何况夫人萍姐还在身边。于是,我忙收敛目光,转移心思,低头搀扶着萍姐走下台阶,转身瞻望巍峨的大殿。我凑近萍姐右耳,昵声问她刚才祈祷什么,她说在为我祈祷一路平安,我一笑置之。她收敛了笑容,正色道: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就是听了夫人莫尼克公主的话,晚乘了一班飞机,才免于遭空难的。还有,我怕你在飞机上犯躁病,祈求皇天保佑。 立刻有一股萍姐专利生产的经常造访我的暖流瞬时流遍我的全身,感到无比幸福。但这后一句话触联到我文革时的遭迫害,使我落下的这痛苦难耐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我们称它躁病,因为一犯病就躁得受不了),不由得又在心头掠过一丝苦涩。萍姐当即捕捉到这一信息,摇着我的左胳膊,连忙说: 都过去了,都早过去了,一切都好了,现在一切都好了,不要再去想那些个古代的事。 正说着,我感到背后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右臂,随着一位年轻女子轻轻的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飘过来: 老伯,请帮个忙,好吗? 我以为我们站立的地方影响了人家照相取景,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转过身来就要躲开。哎呀!这女子恰好就是我刚才直盯着看过的那个女孩,不由得我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无名的尴尬。 老伯,请您帮我照一张相。可以吗?她笑容可掬地请求我,并且还深深地给我和萍姐鞠了一个躬。 当然可以。我接过她的照相机,便为她拍照祈年殿。透过照相机的取景窗口,我观察得更加清楚。白晰的圆脸、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适中的高鼻梁和涂了口红的更像樱桃似的小嘴,总感觉这是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似曾相识的想法在脑海里盘旋。她只身一人游园,她真诚地恳求和我们一同游,也好让我为她多拍几张照片。我们欣然同意。 我们同游了天坛公园,中午一块用了午餐,下午又同游了颐和园,我们俨然成了朋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她叫邱水,香港大学学经济管理的学生,刚毕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前出来旅游。最后,我给她留下了我的通信地址,她要把她给我们拍的照片寄给我。她一看我的地址是青岛,右眉轻轻地扬了一扬。 晚上,躺在床上想了许久,邱水一个女孩子,又是香港人,我以前怎么会认识她呢?对了,这可能就是似曾相识! 第二天, 8 月 31 日 ,天气晴朗,微风。下午 3 时 45 分萍姐陪我赶到首都机场,等待乘 4 点 15 分起飞的波音 743-909 班机,直飞莫斯科。在候机室,邱水出现了,她穿一身深蓝色西服,深咖啡色皮鞋,绿衬衣,打着红色胡蝶领结。当她知道我们考察团要飞莫斯科时,简直要跳起来,因为她也是乘这架飞机飞莫斯科,要去苏联旅游。她希望与我们结伴同行,跟着我们沿我们访问的路线旅游。我请示了我们的团长,团长答应后,邱水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飞机在天空飞了 6 个小时到了莫斯科,因为是顺着太阳的路线飞,莫斯科的太阳却还没落下,还斜挂在西天边。我们住在苏联科学院招待所,可以直接望到克里姆林宫。我们在莫斯科访问了 10 天。接着,我们 9 月 4 ~ 7 日访问列宁格勒, 8 ~ 12 日访问新西伯利亚, 13 ~ 15 日访问海参崴, 16 日回国, 18 ~ 22 日在哈尔滨参观。邱水一直都跟我们在一起:我们访问,她旅游。 23 日邱水跟我来到青岛,继续旅游。 在青岛,邱水住在我家附近的丽晶大酒店。白天我上班,我的萍姐陪她游览了崂山、栈桥、八大关等主要名胜,又陪她游览了新修的五四广场、东部新建的别墅群和青岛高科技工业园。 28 日晚上,我们举办了家庭宴会欢送她明日启程回香港。在家宴上,她非常高兴。饭后,她和着伴奏磁带的音乐为我们演唱了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不过她把歌词中的澎湖湾唱成了胶州湾,叫人感到特别的亲切。她接着清唱了山东吕剧《小姑贤》中小姑的一段唱段。然后,她让我用京胡为她伴奏演唱了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段南榜子唱段。她的声调优美,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她真是多才多艺,受到我全家的赞誉。特别是我那喜欢唱歌又喜欢听京剧的 7 岁的小孙子,对她简直崇拜得不得了,一直都依偎着她,并小声跟着她唱;邱水则把他揽在怀里,右手在他右肩上按着拍节。大家忘情的欢乐,喜气融融。 歌罢,邱水说她深深地爱上了青岛,与我们成了亲密的朋友。她当着我家人的面,祝我全家幸福。她话锋突然一转,问我们夫妻感情为什么如此好,有什么秘诀。 我回答说:我们结婚早,父母包办的,是旧式婚姻。感情是我们婚后共同培养起来的,通过时间增长积累,通过互敬互爱交汇融溶,通过同甘共苦加深,通过坎坷磨练加固。我从我书桌右侧柜子的最底层抽出一个大纸袋子,从中拿出 1984 年农历十月初八,我与萍姐结婚 37 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写给萍姐的一首诗──《赠萍姐》给她看。她竟当着我孩子们的面朗诵起来: 赠 萍 姐 忆昔萍姐年十四,遵父嫁我十岁娃。 缝衣烧饭事公婆,娇羞不语伴夫洽。 喜庆五年得贵子,赢得合族辈分加。 更喜八年生娇女,美满幸福锦添花。 跃进年月生三子,极左路线把儿杀。 父母兄姊痛欲绝,家国从此运道狭。 三年上苍降大灾,两年丈夫闯天涯。 一双儿女赖慈母,累带外公赔鱼虾。 含辛茹苦熬日月,无端平地阴风刮。 五年夫妻辛酸泪,两地鸳鸯心如扎。 愚夫文革遭厄运,贤妻设计侍饭茶。 诚心感夫却前嫌,二女问世暖全家。 油田五年团圆日,男婚女嫁人意惬。 最幸老幼都壮健,更喜孙辈添航佳。 三十七载功无量,五十二岁发全华。 从兹家国永兴旺,美满幸福乐无涯。 诵罢,她问了几个含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收起诗稿,郑重地放她贴胸内衣口袋里,唏嘘良久,说:这诗稿归我了。我明白了,伯伯伯母。我们中国老辈的人就是这样。接着,她又问我:青岛实在是太美了,老伯您有没有描写青岛美的诗?给我一首拿回去作纪念。 我说:青岛四季都美。你看到仲秋的青岛了,回去后靠记忆和照片便可回忆。现在我给你一首描写暮春青岛雾天的诗,让你了解了解青岛晚春雾中的美。我从纸袋子里又抽出一篇诗稿递给她,题目是《暮春在青岛看雾》。可不是台湾孟庭苇小姐唱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那一类的内容,我这里单只写景。这首诗成稿于 1963 年,那时候不敢发表,因为诗中没有激进的政治内容;再说,写了雾,让人附会上政治,那就惨了。 50 年代后期,王希坚在省会济南写了一首绝句: 千佛山下雾漫漫,碧玉泉边铁网栏。东去流水空惆怅,古今都道作诗难。 就是这首短诗,给王希坚的右派分子帽子增加了很大的份量,一直戴了好多年。 她说:王希坚时代早已过去了,老伯您的这首诗我也看过了一遍。现在我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暮春在青岛看雾 犹如轻纱与暮烟,隔人十步渺无边。 松柏栏杆飘浮起,观海小亭悬半天。 绿水青山隐灵秀,碧海蓝天藏真颜。 但闻海浪击石声,不见石间浪花翻。 雾笛海牛叫声频,红瓦绿树入云端。 烂漫樱花饮雾露,凋零桃花吐叶鲜。 游人如织声鼎沸,极目眺望见二三。 恍惚万物悬太虚,青岛人人是神仙。 现在这篇诗稿也归我了。过几年,我选个暮春时节来青岛看雾,亲身体会体会,也当一把神仙。接着,她从墙上取下我孙子的小提琴演奏了《思乡曲》。之后,我操京胡,她操二胡,合奏了京剧曲牌《夜深沉》。 曲终,已接近 22 时,有好一会儿,大家都还浸沉在音乐里,没人说话。放好乐器后,邱水第一个开口,态度严肃,口气坚定、恳切地说:伯伯伯母,我要到青岛大学校园里去转转。 我问她:白天伯母不是陪你去青岛大学转过了吗? 邱水说:是。那里优美、幽静,我愿意去那里看看夜景。 青岛大学背倚浮山,面向大海,绿树成荫,芳草铺地,花团锦蔟,曲径通幽,简直就是一个大花园。晚上,微凉微咸的习习海风拂面吹衣,明月一般柔和的灯光让绿树斑驳弄影,直令人身轻气爽,心神荡漾,飘飘欲仙。我们家与青岛大学仅有 5 分钟路程,青岛大学又允许人们随意进出,所以我和萍姐常在晚饭后光顾那里,荷池边小坐,通幽处散步,去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青岛人的幸福。 我说:这很方便,我们现在就去! 邱水恳求道: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去? 萍姐急切地说:那可不行!安全要紧,我们得陪你去。 于是,我们都加了件衣服,一块去了青岛大学。在一条两旁长着樱花树的路上,面对着北面的浮山主峰,邱水停下了脚步。她正色对我们说:伯伯伯母,现在无论我做什么事请也不要打扰我,也不要笑话我。我们默然,点了点头。 只见邱水严肃诚恳,略微低头,微闭双眼,双手合十,静穆良久,嘴唇开始不断掀动,之后深深鞠了三个躬。睁开眼约一分钟,没说半个字,又重复做了一遍刚才的过程。我猜想她这是祭奠,或者是祈祷。做完后,她站在我们夫妻之间,抱着萍姐的右膀,继续散步。我问她我刚才的猜想。她说: 是前者。外婆告诉我,我的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都葬在浮山上,我不知道具体方位。我这次来大陆既然来了青岛,就该祭奠四位老人,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台湾,我们逢年过节都朝这个方向祭奠。您说这样做对吗,老伯? 我回答说:对,非常正确。祖宗是我们的创造者,我们不能忘记祖宗,不能忘记我们的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民族,乃至人类赖以延续的思想精华之一。儒家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慎终追远。追远就是不忘祖宗,虽然祖宗谢世已久远,但要追念不忘,祭尽其诚。 邱水接着说: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外婆教我读的《论语》上说的。外婆说,山东是我们的根,青岛系我们的心。我们认青岛是故乡。 萍姐对邱水说:我们是山东人,又住在青岛,那咱们就是老乡了。 邱水说:当然。其实,咱们比老乡还近,我早就把您们当成我的亲人了。我怕大陆不时兴认干亲,不然我早就拜您们为义父母了。 我连忙说:不必不必。就这样,我们也拿你当亲人。 邱水只字不谈她的家人的情况,似乎讳莫如深。这也许是由于政治的原因,因为她已知道我是个老共产党员。当然,我们也不便探问,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邱水回香港后,很快给我们寄来了她给我们拍的照片,也寄来了我在天坛、颐和园,莫斯科、列宁格勒、新西伯利亚、海参崴、哈尔滨、青岛给她拍的照片,整整装了一本相册。后来她在美国读博士研究生,还经常写信来。 现在邱水若在香港就好了,她倒真能算我的个熟人,让她带我们看看香港肯定是没问题的。可是,她现在在美国啊。 3 访 问 台 湾 1997 年4 月19 日 上午,我们青岛市科联访台科技代表团一行14 人, 在市科联副主席王团长的带领下启程了。因为两岸还不能直通,我们只好绕道香港赴台,倒是给我们增加了一个顺访香港的机会。我们先乘火车到北京, 20 日乘中国民航飞机飞抵香港。 21 日秘书去办赴台手续,我们访问了香港大学,游览了海洋公园。 22 日上午我们乘飞机直飞台湾台北市,停机在松山机场。台湾接待方到机场迎接我们,安排在一个较安静的 4 星级宾馆下榻,下午带我们游览了坐落在北郊的北投和阳明山风景区,晚上举行了欢迎宴会为我们接风。 晚宴后,王团长告诉我们,台方对我们的访问安排得很周到。考虑到我们是沿海城市来的访问团,所以让我们乘专用大巴沿环岛高速公路访问沿海的几个主要城市。考虑到我们是来自青岛,海洋界的团员较多,所以安排我们多访问几个海洋机构。具体日程安排为:明天,也就是我们来台的第二天, 23 日,访问台北。第三天新竹,第四天台南,第五天高雄和恒春,第六天台东和花莲,第七天基隆,第八天台北,第九天( 30 日)下午乘飞机由台北飞香港。 23 日,在台北,我们参观了台湾大学,并与其海洋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学术报告,进行了学术交流。以后几天,按日程安排进行,每到一地,无非是访问学术单位,开展学术交流,参观游览市容和名胜。 27 日晚,我们已按逆时针方向沿海岸转到了台湾北端的重要城市基隆。基隆,旧名鸡笼,是台湾重要的海港和渔业基地。 28 日,我们访问基隆逸仙大学。该校建在基隆市西北郊的海边,风景秀丽,校园美丽。上午,校方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后,又带我们参观了4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下午,我们访问该校生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双方通过联合举行学术报告会进行学术交流。首先我们团4人作报告,接着该所4人作报告,最后一个报告人是该所所长章明。章明是个颇有名气的海洋生物学家,在文献上常见到这个名字。 章明向讲台走去,我才发现她是个女性,约 50 岁,留着齐耳短发,身体微胖,身材适中。她一到讲台面向我们,还没开口讲话,我便被惊呆了:怎么这张面孔这么熟悉?圆脸盘儿,大眼睛,好象在哪儿见过。一听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不急不缓,抑扬顿挫有致,好象早已多次听到过这嗓音。真是令人费解!难道这一回又是似曾相识? 章明热情洋溢地开始了她的报告。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所 156 名员工欢迎来自青岛的客人们,欢迎指导,欢迎交流。青岛是著名的海洋科学城,海洋科研单位众多,海洋科学家荟萃,是开展海洋科研的好地方。在海洋生物学研究方面,已故世的童第周、张玺、朱树屏等老一辈科学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精神。今年 88 岁的曾呈奎先生, 50 年代就解决了海带和紫菜人工养殖中的关键问题,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海带生产大国,第二紫菜生产大国。他领导的水产生产农牧化科研课题中关于螺旋藻海水驯化养殖试验的成功,使我们用海水养殖螺旋藻成为可能。我们早已引进藻种和技术,我们已经采用海水养殖的螺旋藻作为实验材料,并有小批量螺旋藻产品投入市场。 我的研究方向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应用和开发。在这方面,青岛同行,例如管华诗、张燕霞、李延、张坤成、李光友、徐祖洪、范晓、刘法义等先生的工作很出色,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我出生在青岛,但不满周岁就来了台湾,再没去过青岛。我期待着有机会去青岛向前辈学习、与同行合作。 今天,我向大家报告我们课题组最近的工作──用螺旋藻提取的活性物质进行的小白鼠抗癌实验。 ...... 大家被章明的报告吸引住了,都在认真地听。我边听边记录,但脑子不时不由自主询问章明究竟是谁,同样是有没答案。 章明报告结束后,会议进入讨论阶段。在讨论中间,章明主动坐到了我身边,与我交谈。结果是,她同意与我所建立文献交换关系;她答应为我们的学报推荐稿件;我答应帮她联系青岛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和开发。她要请我吃饭,而且还要到她家去吃。她说,这一来是庆祝我们合作的开始,一来是满足她妈的要求。她妈希望见到山东济南人或济南附近的人,或者是青岛人,愿意与他们聊聊天,因为她是济南附近的人,在济南住过,又在青岛住过,想与人啦啦济南或青岛以解思乡之愁。每次大陆来了济南及其附近的人,或者青岛人,她都要求请家来吃顿饭,聊聊天。而我们这个青岛科技访问团,唯有我最符合这个条件。我是济南附近的人,在济南读过书,又在青岛工作多年。但是,要到以前并不相识的人家去吃饭,我面有难色,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我们王团长刚好走过来,对我说:您就去吧!我们应该满足一个老老乡的心愿。原来他早已知道这件事。是啊,肯定是章明事先找王团长了解过,不然她怎么会知道我的底儿呢!我只好从命。 4 家 宴 奇 遇 报告会结束后,章明开车把我带到她家。她家距学校不远,是一栋坐落在海边的别墅,上下两层,好象与青岛八大关的一座小楼样式相近。章明的丈夫在门口迎接我,老太太早已站在客厅里等待我们。客厅宽敞明亮豪华,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乏古色古香。我们互致问候后,坐在沙发上喝茶。章夫戴一副金丝眼镜,很魁梧,高高大大,又文质彬彬。老太太模样、神态、体型、行动和嗓音与章明简直一丝儿不差,只是略显老些。我真佩服了造物的伟大、遗传基因的神通。 章明放好车走进客厅。老太太说:晚餐已经备好,咱们现在就入席吧!边吃边聊。 餐厅就在客厅的西面,在餐厅能听到海浪拍岸声声。餐桌是个略小一点的紫檀木八仙桌,四个紫檀木高背坐椅分放餐桌四边(记得青岛春和楼饭店雅间有这样的配备,不过那紫檀木是假的,是用人工合成材料做的)。餐厅和客厅的风格完全一致,既古朴又现代,既典雅又豪华。这显出了主人的修养和个性:既现代又传统。 老太太坐北首,我坐东首,章明坐西首,章夫坐老太太对面。菜是鲁菜,很丰盛,充满家乡味;酒有茅台,极香淳,溢满餐厅。老太太喝青岛即墨老酒,章明喝青岛啤酒,章夫和我喝茅台酒。 坐定后,老太太首先举杯。她面向我说:我代表我全家感谢余先生您的大驾光临,欢迎您来我家做客。过去说,山东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今天我们老乡见老乡,要欢天喜地聚一场。请您今晚尽兴,酒要喝足,饭要吃饱,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样。 我感到她说话很亲切,特别是她说话时一双大眼睛直盯着我的面孔,那目光就好象要钻到我的内心深处去寻找什么。我直有些发毛,心跳加快,面孔发热。我表示了感谢之后,就主要是由她来询问我了。她问了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灵岩寺,千佛山;她问了青岛的栈桥,海水浴场,湛山寺,八大关。然后,她充满感情地向我叙述了她的简单经历。 她在济南住过,又在青岛住过,章明就生在青岛。 1949 年 5 月她随夫携章明乘军舰来台湾,一住就是小 50 年。她思念济南,想念青岛,但她在济南青岛的亲人都早已故去,即使回去也会觉得没着落,心里空落落的。只有美景没有亲人的滋味更不好受,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所以只好通过和老乡谈谈来缓解她的思乡之愁。我十分同情她,便邀请她去青岛看看,我负责接待,让她把我看成她的小弟弟。她很高兴。 接下来,是章明介绍自己。来台后,从小读书,大学学的生物专业,毕业后在基隆工作至今。她希望有机会去青岛做科研。她说:青岛是世界闻名的海洋科学城,又是我的出生地,那里是我日夜向往的地方。 章夫说,他叫邱复强。他父亲原在青岛开纺纱厂, 1949 年父母亲带他来台湾,与章明同船。他在大学学的商贸专业,现在美国开了个中华复强经贸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和水产品。世界各国的生意都做,唯独祖国大陆的生意还没开展,希望去大陆发展。 邱复强在我们谈话之间,已经劝我喝了不少酒,此时,一瓶茅台酒我俩已经喝了大半瓶。我的醉酒感觉是从脚开始,逐步向上蔓延的。先是脚发麻,不灵便;再喝,就是腿不灵便;再喝,是肠胃发热;再喝,手不听使唤,舌头发直;再喝,大概就是醉倒了,我还没经历过,因为我约束自己永远不能喝醉。我现在腿部已有感觉,第一次到一个生人家喝酒,我必须留有绝对大的余地。所以,任凭他怎么劝,我都一概谢绝。 我要到大陆去发展,到时去找您帮助。为了在大陆的再相见,咱俩干一杯!邱复强说。 到大陆我家去咱们再干!我只好喝下这一杯。为了挡住他的再劝酒,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我的保健盒放在饭桌上,说:我有心脏病,不能多喝。 邱复强说:听您的口音有点和家父相近,肯定您也是鲁西人。咱们鲁西老乡再干一杯! 我的确是鲁西人,只好又喝下一杯。接着问他:您祖籍鲁西什么地方? 邱复强说:东昌府阳谷县。您老是── 我答:东昌府高唐县。 高唐那个村?老太太急忙插话,问我。 城北北村。我说。 离王村多远?老太太站了起来。 北村就是以前的王村。我说。 就是那个离城不到一里路的王村?老太太瞪大了眼睛。 对。王村现在叫北村。我答。又问:您知道王村? 您小时候读过四书五经?老太太仍然站着,上身又向前探了探,语碉更固执,而且不礼貌地回避了我的问话。 我答道: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和《千字文》。 她紧接着问:还能记得吗? 我自信地答:童子功。记得很熟。 她突然起头:人之初,── 性本善。我习惯性地接背,像流水一样往外流,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 ...... 她:养不教,── 我: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她:《诗》《书》《易》,── 我:《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 她:经既明,── 我: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 她:读史者,── 我: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 ...... 她:勤有功,── 我: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她:子曰:学而时习之,── 我: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 她:子曰:弟子入则孝,── 我: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她: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 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她:子曰,君子怀德,── 我: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她:子路曰:愿车马,── 我: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 ...... 她: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我: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 她:季路问事鬼神。── 我: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她: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她: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我: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她: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我: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我正不知她为什么用这种她随意起头让我接背的方式,考我的背书功,因为只有我的启蒙老师才用过这种方法考过我。这时,突然听到她大声呼叫: 步青! 我不自觉地答应:哎!我纳闷儿了,她怎么能知道我的启蒙老师给我取的名字?从来只有我的启蒙老师叫过我的这个名字,她怎么也这样叫?她是谁? 只见她张开两臂,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对我喊:小弟!我是邬幼雁,我是你的雁姐啊! 雁姐?!雁姐!!我的雁姐!!!我大声喊着急忙站起身扑向她。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感到血往上冲,眼睛发黑,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5 忆 旧 叙 旧 待我稍微有点知觉时,只知道自己是平躺着,感到空气进出我的鼻孔。渐渐地渐渐地听到从极遥远极遥远的远方传来一位女子轻轻的有力的急切的呼唤声,不断接近,不断重复:小弟,小弟,你要有感觉就攥一下我的手。小弟,小弟,你要有感觉就攥一下我的手。小弟,小弟,你要有 ...... 我感觉到了我右手中有一只柔软的手,但是,我的手怎么也不听使唤,用不上劲儿,动弹不了。我极力回忆这是在哪儿,这是怎么回事。脑力在缓慢恢复,恢复,恢复 ..... 我终于记起了我现在是在哪里,我终于记起了刚才的酒宴, 我终于记起了我的雁姐 ...... 我身体的各个部位仍然都动弹不了,话也说不出。雁姐的手握着我的手,一绺头发耷拉在我的左脸颊上,她呼出的气直吹在我的右脸颊上。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柔软的手,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温馨的体温和香甜的气味,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深情呼唤,那── 50 多年的往事,拥挤着从我脑海的深处往外冒。 1945 年,我 8 岁。在我的家乡高唐县,日本鬼子走了,国民党的部队来了;国民党的部队走了,共产党的部队来了。在国民党县法院工作的章丘人邬承申不愿留任新政府,就带着妻子和女儿邬幼雁来到我们王村,借了一间房住下,以教书为生。年老体弱的邬承申熟读四书五经,教《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16 岁的女儿邬幼雁除了辅助父亲教课外,自己还教《千字文》和《算术》,几个城里人还来跟她学英语。邬承申和邬幼雁父女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我先跟邬承申老师学《三字经》,后学《论语》,邬幼雁老师辅导我学,常考我的背书。邬幼燕老师还教我《算术》和《千字文》。 邬幼雁老师长得特别地美,讲话声音特别地甜,课讲得特别地有趣又特别地容易懂,所以我特别地喜欢听她讲课。每逢她讲课,我都直盯着她的脸,傻傻地看着她的一双大眼听她讲,有时流下口水来竟浑然不知。她有时可能是因为被我的直盯看红了脸,有时可能是因为我的口水流到了胸前还不自觉,她就边走边讲,走到我身边,摸一摸我的头顶,我便恢复常态。 说不清楚是为什么,这个人见人爱的美丽的邬幼雁老师,特别地喜欢我。也许是因为她是独女,父母年老,没个同龄的伴;也许是因为她喜欢小孩儿;也许是因为我的小脸蛋儿好看,嘴巴又甜;也许是因为我有点傻乎乎的, ...... 感情的事说不清楚,反正不久我们师生便成了最好的朋友,我平生第一个好朋友,并且维系了两年多,一直到她离开王村去了那未知的地方。 因为当时我只有乳名老道,邬承申老师便给我取了个大名叫步青。可是,人人都还叫我的乳名,唯有邬承申老师和邬幼雁老师每次叫我都叫步青,成了她俩的专用词汇。开始我还以为是步轻二字,是提醒我走路时脚步要轻,邬幼雁老师给我解释以后才知道这是从平步青云中抽绎出来的,是对我前途的企盼和祝福。乡下人不懂这些,邬老师走后,他们觉得步青二字叫起来拗嘴,又和不清和不轻混淆,就改为新路,一直用到现在,几乎没人知道我还曾叫过什么步青。 邬幼雁老师经常主动考我背书。其时,她坐在凳子上,眼看着手里的书,我背向她,她随意起头,我接着往下背。她慢我就慢,她快我也快,得紧跟,不能打顿儿。背得不好,她就严厉地轻轻地拍一下我的后脑勺,命令我重背。有时我背得特别让她满意,她就把我揽到她的怀里,把我放在她的双腿上,一会儿用下巴抵着我的头顶,一会儿面颊摩挲着我的后脑勺,摇来摇去地继续让我背书。那浑厚、柔软而温暖的胸膛,那匀称有力的心跳,那温馨的体香,那如兰的气息,令我体会婴儿在母亲怀里的感觉,幸福无比。那时,我们像是在仅有我们两人的天堂里合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晚上,我在微弱的、一闪一闪的棉油灯的灯光下练毛笔字,她也常常这样把我抱在她的怀里,右脸贴着我的左耳,左手揽着我的胸膛,右手握着我的右手练习。那时,我们又象在共同描绘一幅未来幸福的蓝图,令人向往。 在我俩单独在一起时,她不准我叫她老师,她要我叫她姐姐或者雁姐,她则叫我小弟,每次我心里都感觉很甜。我极认真地拿她当姐姐,狠不得一刻都不离开她。 当有人给她说媒时,她都严词拒绝。而在 1947 年春,有人做媒要撮合我俩结为夫妻时,她没反对,但是她见了我就脸红。其实,当时我并不知此事,没有任何一个大人跟我商量过,其时我家乡既偏僻又极落后,我连结婚是怎么回事也不甚了了。不知为什么,嚷了许久,最终双方的老人没能同意。原因可能是我们两家不门当户对,因为我家是农民,全家人都不识字,而她家是官宦人家,知识家庭;也许是因为她大我八岁,嫌我不足十岁,年纪太小,反正我俩没结成婚。 1947 年夏。一个早晨,天刚刚亮,我似醒非醒,听到了街上有人在说雁姐一家要走的消息(当时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老师要走,没有任何人理会一个小孩子的感情),我急忙从炕上爬起来赶到西大场院,看到她们一家已经坐在马车上,就要动身。我急忙跑过去,拉着雁姐的手,放声大哭,什么也不说不出,只是一个劲儿地大声哭。雁姐不止一次地给我擦眼泪,哽噎着对我反复说:小弟,不要哭,好好念书就一定还能见到你的雁姐。 ...... 恢复,恢复,继续恢复, ...... 我的两行热泪分别向我的两只耳朵淌去 ...... 我能动弹了,我抓起雁姐的两只手捂住了我的双眼,任凭少儿时的那种幸福在全身奔流。停了一小会儿,雁姐轻轻地慢慢地掀起我的上身,把我斜倚在她的怀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雁姐轻声说:小弟,不要着急,再休息一会儿。 章明说:余先生──马上又改口,叔、叔,妈妈常提起您。你们纯真的友谊,我们全家都知道。 邱复强说:叔叔,妈妈终于找到您了。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两岸通信方便了,妈妈给您去了好多封信,都以地址不详或者查无此人为由退回。这一回您可得留清楚地址了。 章明接着说:五六十年代妈妈通过香港去了许多信,连退信都没见到。 一个陌生女人说:这位老先生由于喝了些酒,有些激动,又起身太猛,大脑一时缺血才晕过去的,血压和心脏没问题。没事了,我走了。 雁姐轻轻摇着我的上身说:谢谢大夫。章、邱夫妇去送大夫到了门外,雁姐的嘴凑近我的耳朵亲昵地小声说:小弟,小弟,快叫我姐姐,快叫我雁姐,快叫! 我轻轻地甜甜地一连声叫道:姐姐,姐姐,雁姐,雁姐,好姐姐,好雁姐。同时使劲儿用雁姐的手捂我的眼睛。 完全恢复了,雁姐扶我坐直了。我睁开眼,发现我刚才是躺在了临时拉到饭桌前的大沙发上。邱、章回来后,根据雁姐的吩咐,复强搀扶我到客厅坐下,章明给我倒来一杯加了鲜牛奶的桔子水,雁姐和我坐在一个大沙发上。雁姐毫无顾忌地对我说: 你要是觉着坐不稳,就尽管倚在我身上。像 50 年前一样,不要害羞。 不用,不用。虽然我内心里极想倚在她身上,像儿时那样恣意无忌。但是我毕竟不是儿童了,而且又在章、邱面前,所以我只得违心地一叠声地这样说。雁姐是否心知? 雁姐叹了一口气,又开始给我详细说她的经历。 1947 年夏,雁姐与我分手后,一家人逃到济南,她心里永远留下了临别时我闭着眼张着嘴流满眼泪的脸。王耀武的省政府接待了父亲,安排了住处,并给了一点儿生活费。但由于战争愈来愈紧,生活也愈来愈困难。 一天,父亲在街上遇见一位他的章丘明水同乡、同学和朋友,他当时是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的重要领导,他是来济南看望当空军团长的儿子的。父亲把他接来临时住处,两人吃饭、喝酒,情绪非常压抑,说了很长时间的话。没几天,两位老人做主,雁姐便和父亲这个朋友的儿子章汉元结了婚。婚后,公公与父母乘火车去了青岛,公公给父亲在青岛教育局安排了份工作,他们合住在公公在青岛八大关的小洋房里;雁姐随夫留在济南。 1948 年春,战事吃紧,雁姐又怀孕临产,当时火车已不通,汉元便陪雁姐搭乘空军的货机飞到青岛,住在八大关公婆家。通过公公的关系,汉元调青岛部队,方便照顾雁姐。 1948 年夏,在雁姐生下章明的第七天,久病的婆婆谢世,葬在浮山南坡,性全先生修行的小石屋左前方。公公和父母在不到一年内相继谢世,都葬在那儿。 1949 年 5 月,一家三口人来台湾。雁姐当中学教师,一直到退休;汉元继续当军官,一直到 1960 年阵亡。 雁姐问我:性全先生的小石屋还在吗?记得小石屋的门上还有蔡元培先生题写的一副对联。 我答道:浮山庙遗址尚在,左首性全先生的小石屋──朝阳洞还在,蔡元培先生题的对联完好无损,我登山游玩时看到过。记得上联是藓崖直上飞双屐,下联是云洞前头岸幅巾。上联前有性全先生雅属六个字,下联后落款是蔡元培三个字。看来都是真迹。 雁姐似乎有些累,情绪低沉,无力地庆幸道:没被破坏,那很幸运。 我赶忙介绍新内容,以转移雁姐的低沉情绪:荒草庵旧址东面建了一个神经病院,西面建了一个社会福利院,福利院西面是新修的康有为墓,康有为墓西和南两面是青岛大学,── 雁姐就像一个姐姐对待弟弟那样,毫不客气地用手势止住我的话,伤感地说:我一定要尽快去那里看看。民国四十九年( 1960 年)汉元就走了,我得把他的骨灰埋到那里去。那里是我们家人的最终归宿地。 我赶忙说:我家就在浮山西麓。到时我陪您去。 雁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好了。咱们不谈这些了。就好象丢下了一个很重很重的大包袱。然后转身向我,说说这些年你的经历吧!可不许撒谎! 我赶快张嘴说话,以继续转移气氛:我──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章明去接电话,对母亲说: 肯定是您那宝贝外孙女来的电话。 用扬声,把镜头摇过来。雁姐来精神了。 电话里首先传出叫外婆的喊声,我听着嗓音很熟。接着,可视电话的荧光屏上现出邱水的身影。 邱水!我大声叫道。煞时间我完全明白了以前与邱水、章明似曾相识的情结源自雁姐。怪不得那么深刻呢! 余老伯!您怎么在我家?我可从来没有告诉过您我们家的情况啊!邱水惊异地问我。 我来台湾学术访问,是你妈邀请我来你家做客的。我平静地说。 真是太巧了!邱水拍了一下手说。 你们认识?!雁姐惊奇地问我。 岂止是认识?他就是七年前带我游北京、游苏联、游青岛的余新路余老伯。外婆您一定要好好招待我的余老伯!邱水抢答道。 邱水,我的宝贝!你还记得我曾给你说过的我 50 年前的故事吗?雁姐深情地问外孙女。 听过多遍,能背能诵,如在眼前,历历在目。邱水流水似地答道。 邱水!你可知道?你的余新路余老伯,就是 50 年前差一点儿就成了你的小外公的那个余步青。雁姐说。 我的上帝啊!怎么这么巧?!就好像是有人精心安排的一样!简直就是在演戏!邱水激动得跳起来。 事实就是这么巧。但这戏肯定不是作家安排的,这是上帝亲自安排的。雁姐一脸的沧桑。 好外婆,那我就得改嘴不能叫他余老伯了。他是您的小弟,又是差一点儿成了我外公的人,那么,您说我是叫他余外公呢,还是叫他舅姥爷?邱水请示外婆。 随你怎么叫。雁姐像止水一样平静地说。 好外婆!您的小弟、我的余外公余舅姥爷在青岛,现在我们可以回归青岛了吧?我愿意去青岛,我博士后出了站就打算去青岛发展。您不是早就希望回青岛了吗?邱水以央求的口吻说。 我们马上就研究这件大事。你等佳音吧。雁姐果断地说。 电话结束后,雁姐看着我的眼含情脉脉地说:你到底还是在民国三十六年( 1947 年)结婚了?当然我也是那年结的婚。没有人再嫌你岁数小? 我反问:这事儿您是怎么知道的?雁姐,您会算? 雁姐苦笑了笑,对着我说:小弟,你给邱水的诗稿──《赠萍姐》和《暮春在青岛看雾》,邱水找书法家写出来,裱糊好了,挂在了她的书房里,天天看,天天念,几十次地给我讲解。我还能够记不住吗?只是,直至刚才才知道新路就是老道、就是步青。 哦。我又明白了。 雁姐继续说:不过,你的萍姐比你大四岁,而你的雁姐我则比你大八岁。她长得比我漂亮吗?你诗中只说她贤惠,没有说她美不美。她也喜欢你的小甜嘴整天价叫她姐姐吗?青岛的雾景确实迷人,我也见过。但是,既然都游人如织了,使劲儿看才看到两三个人,也太夸张了;而且,在那种雾天,我从来也没有过是神仙的感觉,我只知道气管炎、哮喘病和心脏病患者喘不动气,憋得难受。 我不知该怎么回答,支吾道:雁──姐,您,您见到我的萍姐就知道她长得怎么样了。至于那诗嘛,还请邬老师教正。 雁姐左手捂着左脸莞尔一笑,右手食指指在我的前额上狠狠地轻轻地一用力,说:你这个小机灵鬼! 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6 回 归 青 岛 1997 年5 月4 日 ,我随我们代表团回到了青岛。 1997 年7 月1 日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就在这天,我收到雁姐汇来的4 千万美元。 7 月 7 日 ,按我们的约定 , 我在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为章明注册了青岛章明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月底,又收到邱复强从美国汇来的 6 千万美元, 我在高科技工业园为他注册了美国中华复强经贸公司青岛分公司。 1998 年,买地搞基建,研究所、公司、别墅已具雏型。别墅在新修的青岛观赏路东海路东段,在石老人海水浴场西面,和青岛啤酒城仅隔一条马路;样式和雁姐在基隆的别墅一模一样,都是比着八大关雁姐故居的样子建的。 1999 年春,章明辞去原职,与雁姐同来青岛,住在她们的新别墅里。雁姐来青岛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父母和公婆,同时把章汉元的骨灰葬在公婆墓的右首。我和萍姐一直跟在她的左右,她很喜欢我的萍姐,称她为萍妹。章明主持她的研究所,聘我做顾问。 1999 年夏,复强的分公司开始营业。 1999 年秋,邱水博士后出站,来青岛主持爸爸的公司。 1999 年12 月19 日 晚,雁姐全家和我全家在雁姐的别墅里,通宵欢庆,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 日凌晨,看完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的电视节目后,雁姐举杯,全体起立干杯祝贺。 雁姐深有感触地说:香港回归了,澳门回归了,我们也回归了,台湾问题也该妥善解决了。 大家约定,到两岸统一那天要好好庆祝庆祝。
个人分类: 未分类|64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停车》囧现粤胞被砸背景
冯用军 2009-4-27 21:07
为往生者祈福,为重伤者祈福,为两岸和平祈福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1949: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24)
李万春 2009-4-21 09:26
时间:1949 摄影:J. Baylor Roberts 发表:National Geographic 1950年第2期第157页 说明:此时的台湾,原本 700 万人口( 1949 年 4 月统计)加上蜂拥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家属,已显得拥挤不堪。刚刚脱离二战末期美军的狂轰滥炸不久的台湾岛,在作者看来,依然满目疮痍。一个原本美丽的东方大岛,如今已经成为东方时政热点。 700 万人中, 600 万都是大陆沿海省份移民的后裔,而台湾土著人口仅 13 万。在 44 万人的台北,蒋着手开始了大改造。此刻效果还很不明显,宾馆里缺水严重,早晨汗湿透,下午雨淋透不是新闻。各部门自己找落脚安身处,寺庙也能当警察局。在广大的台湾乡村,农耕还和过去一样,郑成功也一直是英雄。这是在前往角板山的 22.5 公里的环形路上,作者和苦力的对话:像这样推车不危险吗?不危险。我们总是先跳出来,死的都是乘客。有多少人死在这条轨道上?没多少。推车的人总是会这样回答。这辆推车载着作者等人,沿途颠簸不断,好几次他们都吓得跳下轨,尽管在这样的山间木轨桥上不会(也不敢)。推车只在偏僻的台湾地区才有,西北部人口稠密,通了铁路,交通也好得多。东部沿海线路还不太靠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平民自由胜总理,不等不爬游台湾
suqing1961 2009-4-19 01:12
 平民自由胜总理,不等不爬游台湾 喜读新彦老师 台湾观光诗九首 3 月 13 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台湾记者的提问回答说: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 67 岁了,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电视看到这,我的心为之一动。好一个 爬 字,它凸显了温总理对宝岛台湾的诚心向往,彰显了老人家为了国家统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决心和信心。 一个月后,李新彦老师诗句中的 平民自由胜总理,不等不爬游台湾 ,让我又有了另一番感慨。 这是新彦老师 台湾观光诗九首之一 直飞台北中的一个佳句。整组诗发表在4 月 17 日 的人民网上,配发有李老师游览台湾时所拍的风景照。 一飞冲天抵桃园,三时跨越六十年 (组诗之一直飞台北)。从北京直飞台北桃园机场只需约 3 个小时,从 1949 年国民党撤至台湾至今,海峡两岸人为隔离已 60 个春秋了。这期间, 神州万里山和水,两岸几多悲与欢 (组诗之一直飞台北)。然而,李老师却是幸运的,他刚从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位置上退下来没几年,又恰逢大陆赴台旅游年初解禁,如今 的他既无公务之繁劳,也不受要职之牵累,平民自由之身胜过温总理,尽管年龄小几岁,却不必等到走不动时再爬到台湾了却心愿。 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李老师养成了笔勤、眼勤、脑勤的好习惯。在随 和平国旅组织的老干部观光团赴台湾环岛旅游的八天里,他每天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为我们描绘了宝岛台湾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这些诗或对仗工整,声情并茂;或行云流水,明白晓畅;或感物吟志,给人启迪。 我们歌词里熟悉的阿里山,在新彦老师的诗里却是那样的真切,更加令人神往。 高山青青涧水蓝,姑娘如水仔如山。 / 高大威猛兄弟树,纤小温柔姊妹潭。 / 十人合抱千岁桧,三代神木万年繁。 / 宾客喜品高山茶,云岭深处雾飘然。 ( 组诗之六阿里山览胜 ) 游览野柳地质公园,满眼所见 岬如海龟步蹒跚,蜂窝豆腐蕈状岩。 / 蜡烛摇曳女王头,河马象石成景观。 / 海蚀风蚀乃鬼斧,造化神奇众惊叹 ( 组诗之二游野柳地质公园);在 春山滴翠碧悠悠,湖光舫影泛中流 的日月潭里荡舟,感受到的是 东域形日西若月,双潭春色涤烦忧 ( 组诗之五 日月潭纪游); 无怪乎李老师要感叹, 踏破铁鞋无觅处,幸游宝岛开慧眼。( 组诗之二游野柳地质公园)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新彦老师这两年交往甚密,每个月我们都要聚一两次,为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审核学术论文新闻稿。李老师思维缜密,文理俱通,博学多才,情感丰富。 台湾观光诗九首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观美景感而慨之的那几首,其中 不乏如新彦老师在评点科技新闻时常常冒出的美词佳句。 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尽管馆藏 国宝文物七十万,价值连城数以千 (组诗之三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但看到台北、北京两岸的故宫博物院所藏精品互为残缺,如晋代书圣王羲之手书《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了其中一帖,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则保存了另外两帖,禁不住感慨到 金石书画有残缺 , 遂祝愿 两院携手堪圆满 (组诗之三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 。 游览两蒋文化园区时,适逢蒋介石先生逝世 34 周年忌日。蒋统治台湾时期,岛内为其广铸铜像;陈水扁上台后,将铜像尽数拆除,乱置于陵园之内;真可谓, 不见陵园铜像乱,身后荣华俱凋零 ( 组诗之四 游览两蒋文化园区)。阿扁的台独和去蒋所为固然令人不齿,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在这里同样让人感慨。 两岸分隔得越久,大陆的人们对宝岛的向往就越深。我想,每一个去台湾旅游的人,恐怕都不只是为了观光,更多地是怀着一个梦想。新彦老师应该也不例外。 花莲至台东的公路边有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李老师给这组 台湾观光诗九首配发的第一张照片就是 这座标志塔。在组诗的最后一首 台岛拾零里,新彦老师站在北回归线上,道出了他心中的梦想和企盼: 回归线上祈回归,中华一统举国盼。 如今,海峡两岸已结束敌对状态,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诚如新彦老师诗中所言 海天一线放眼望,巨轮出港笛长鸣 (组诗之七高雄观光),祖国的统一还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2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的吕乃……
lvnaiji 2009-4-4 22:43
我曾于 1999 和 2002 年两次去台湾,后来写了一篇博文:徜徉于。大致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台湾。似乎看的很清,然而,旁观者真的清?近日又有机会再度赴台,又有意外的惊喜和新的感悟。 从一开始就是惊喜。办完手续,走出机场,在迎候的人群中搜寻原先说定来接我的邀请方一位上了年纪的男性教授。可是举着牌子来接我的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女士,自我介绍,是我的堂妹!我在台湾竟然有堂妹。在去宾馆的途中,她告诉我,台湾有好几个吕乃,正在安排这次与我聚会,其中有一位是吕乃基! 台湾竟然有一个吕乃系列!在几天的学术活动期间,我不时走神: 吕乃 系列!他们会是怎样的呢,见面又会怎样,特别是吕乃基! 待到学术活动结束后,堂妹把我接到她的家里,见到了妹夫和他们的两个女儿。他们的周到细致,两个孩子对我的亲近友善,真是让我感到在自己家里一样。 盼望已久的是次日上午与吕乃的见面。 10 时多,我的几个堂弟,以及堂姐夫,或自己,或携全家络绎到达。自然,还有乃基。堂弟和堂妹大多在教育部门任职,乃基与我一样,也在大学当老师。我从未回过我父亲的安徽老家,没想到这次竟然在台湾寻亲!初次见面,却没有任何滞涩之感。我们随意而为,或站立而面谈,或依坐在沙发上翻阅照片,或看着各家孩子们之间的嬉戏。在大陆上与亲情久违的我此刻浸润于浓浓的亲情之中。而且,我们发现,吕家门原来有颇多共同之处,如大多高个,喜读书。至于美食?无所谓啦。理财大多交给那一位:男士交给夫人,女士交给先生。心情大抵乐观因而往往粗放,对人一般不设防而易于上当,因而每每会在家中挨那一位的训。 乃基带来了部分家谱。他的传统文化根底极好,祖上的名和字,其中的文化含义一一道来,不是如数,就是家珍。我则一无所知。下一代是承字辈。台湾的这一代都是这么取名,而大陆则随意取名者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年吕家门(还有由大陆来的各种家门)初来台湾,在一个被视为外来者且未必友好的环境,血缘关系自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延续;而大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彼此揭发的岁月,一步进入认钱不认人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血缘关系趋于淡化。在我读到的关于现代化的书中通常都有这样的观点:传统是留恋过去,现代化是要抹去传统,面向未来。这么说来,似乎大陆较之台湾更为现代,至少在这一点上如此。然而,当我们斗掉了传统,或是遗弃了传统,大陆就当真比台湾更为现代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吗? 置身于吕乃之间,此情此景,我的惬意,我的心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漫步,既嵌入于其中,又可以随处随时安适。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 古往今来,多少人研究传统,或弘扬,或批判。此刻在我看来,传统不是文字,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我们共同营造,又嵌入于其中。 我想起与几位同事一起翻译的让 . 拉特利尔《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一书中的一段话。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物 , 所有的一切 , 都从原有的意义框架上被剥落下来 , 从原有的生命之源连根拔除 , 存在失去了基础 , 他 ( 它 ) 们将被安置在何方 , 扎根于何处 , 哪里是他 ( 它 ) 们的家园 ? 如此强烈而彻底的震荡必然带来对于失落的一切深沉的幻灭惑和追本溯源之情。现代性能提供新的框架 , 新的沃土和新的基础吗? 30 年前,台湾人纷纷寻根大陆;而今,我却在台湾寻亲。 多年了,我以为自己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现代人是否可以没有根?没有自己的亲?走向现代的中国,你的根又在何处? 晚上,堂妹先把放在喷淋头下的盆移走,那是用来承接在淋浴时热水出来前的那一段冷水,可以浇花或冲洗马桶。我心中悄悄为之一震:在自己家中这么做了吗,想都没有想到吧。整理行装时发现,物品的外包装大,而行囊小。于是把纸质的外包装去掉,里面还有一个个小的塑料盒,也去掉。取走所需之物后,将塑料盒放进纸质外包装后打算一起扔到垃圾箱。堂妹过来将外包装又打开,从中取出塑料盒,放在另外的垃圾袋里。垃圾分类,纸质外包装和塑料盒扔到不同的垃圾箱中。我心中为之大震。自以为有一些知识,还是所谓博导,在堂妹不经意的举动和言语前无地自容。那些所谓的知识,又是何等的苍白! 台湾的吕乃。你的传统让我安适,你的后现代让我羞愧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3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角七号》的表白
suliantuo 2009-2-23 10:31
《海角七号》是一部台湾人讲述台湾人情感的电影。关于台湾,在我的印象中她是这么近又那么远。三十年前小学课文上说天气晴朗的时候在福建的海边可以看到台湾岛,当我真的站在海边的时候才知道仅凭眼睛是看不到台湾岛的。通常一个三五十公里远的小岛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看不到,更何况平均距离为二百公里的台湾岛呢。如果再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要看到台湾只能等到海市蜃楼的降临之际。我想课文里的说法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对祖国统一的指日可待更加充满信心吧。 不过我还是无数次地看到了台湾的西海岸,在我们研制的地波雷达的显示屏上,二百多公里远处的雷达回波具备与海水表面雷达回波显著不同的特征,那意味着电波到达了台湾的西海岸!如果把这种回波的方位与距离对应画出来的话,基本上与台湾西海岸部分海岸线相吻合!不过我们雷达是用来探海的(测海风、海浪、海流),分辨率低,陆地在回波谱上仅仅是一个尖尖的谱峰。那想像中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还有澎湖列岛上的阳光、沙滩、海浪和仙人掌都浓缩进那个窄窄的谱峰之中。尽管如此,每次看到它总能激起心里面的一丝感动,电波架起了一座桥梁,沿着它可以到达想象中的台湾。 对我来说,台湾就是回波谱上那窄窄的谱峰,它艰难地支撑着我对台湾的想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想这是有充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的。但在我们的各类表述中却常常通过充满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言辞表达着对台湾主权的拥有,通过调动人的占有欲本能来强化我们实现统一的决心,比如美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似乎有这么一块宝地,我们不抢就会让别人抢去了。反过来说,如果台湾是一个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那么是否我们就可以随意抛弃她、随她为他人所侵犯、统不统一就无所谓了呢?甲午战败,李中堂大人弃台湾如敝屣,台湾人民的命运经过几多沉浮,那种感受作为非台湾人有几个能理解,又有几个愿意去理解呢?对美国人而言,台湾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那是从美国人自身战略利益出发的看法;日本人出于危机及扩张意识,为了日本的利益也会不断对台湾进行各种想象和盘算;如果我们也仅从大陆利益的角度渲染台湾与大陆的关联,那么在谈论台湾问题时已经把自己降为与美日同等的地位上了,我想是无法勾起台湾人民的故国情愫的。台湾的甘我想去偿,台湾的苦与我无关,做不到同甘共苦,情感只会是越来越疏远,事端只会越来越多。没有情感的基础,统一只能是刀戈相见,网上宁愿台湾不长草,也要收复台湾岛之类的话让我想起古代两个妇女争一子的故事,县官让她们争抢孩子,谁抢得赢证明谁是孩子的母亲,实际情况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不忍心看到孩子受到伤害,早早地就松开了手如果你真让台湾不长草了,谁还会相信你是台湾的Motherland?我们不需要另一个成吉思汗,也不需要另一个努尔哈赤,因为仅从一些基本的准则上看他们都已站在人类文明的殿堂之外,更不用说用以人为本或和谐社会的思想来要求了。不幸的是还是有太多信奉用拳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 《海角七号》写的是处于人生低谷时期的两个男人的两段爱情故事:一个是六十年前日本投降之际作为战败国子民的在台日本教师,一个是离开台北到南部恒春靠邮递员工作为生的失意歌手阿嘉。前者在整个影片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特写镜头,但提供了一个真挚而又黯然凄美的爱情故事背景,给阿嘉的情感历程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参照,也给影片纷繁的主线故事带来一个沉静的平衡。日本教师在船上的七封情书是由导演魏得圣亲自撰写的,深沉感人、字字矶珠,作为导演有如此文字功力的还不多见。 影片的最后,阿嘉收获到爱情的升华和音乐会的成功,与六十年前那段在思念的煎熬中默默终了的爱情形成了鲜明对比。都是失意的人,为命运所驱逐。六十年前的爱情在十二月份哭泣的海风中消散,而阿嘉的爱情在原生态的台湾风情画卷中展开。抛却具体的人物故事和为卖座而设计的电影元素,我想导演想说的就是:觉醒的本土意识和团结精神可以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奇迹!他传递给台湾民众的意思是:台湾的命运要由台湾人民来把握!这是为什么这部片子能打动几乎所有台湾民众的真实理由!我认为这部片子可以作为中性意义上台湾本土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 虽然导演在访谈节目中强调影片不与任何政治沾边,用日本教师一封情书的话说就是我只是个穷教师,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我相信导演不会用政治作为自己的紧箍咒。整个二十世纪充满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与争取独立的斗争,但多数民族只是少部分率先觉醒的人唤醒懵懂的大部分人,在他们尚未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权利之时就拿起了枪杆子,结果是赶走一个殖民大佬的同时又供养起另一种类型的大佬。《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不同的觉醒历程,一群低层的、带些许失意的、甚至有点落后地区(相对台北)的一群人为了乡土的荣誉和发展,自发走在一起,在貌似无序的杂乱之中汇聚起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爱情、思念、失意、勇气、音乐,这些普适元素在有功力的导演手中总能打动所有的人,贯穿影片的台湾风土人情、嬉笑怒骂则是打动台湾民众心理的具体符号,这些元素都统一在一个积极的觉醒意识的召唤下,造就了这部影片的成功。 音乐是这部片子吸引年轻人的一个要素,出人意料的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曲并不是片名的同名曲,而是《男孩与野玫瑰》,歌词应该来自歌德的一首诗。也许阿嘉与友子的爱情可以用男孩与野玫瑰来类比,在我看来,也许魏得圣心里要说的话就是:台湾就是一枝生命力顽强的野玫瑰,不爱我,你会看到我浑身是刺;爱我,我就是芬芳盛开的爱情之花! 附:海角七号中的七封情书 作者:一夕语 分类:红袖添香 提交日期:2009-1-1 20:08:00 浏览:141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85267PostID=16166911     第一封: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友子,太阳已经完全没入了海面     我真的已经完全看不见台湾岛了     你还站在那里等我吗?     友子,     请原谅我这个懦弱的男人     从来不敢承认我们两人的相爱     我甚至已经忘记     我是如何迷上那个不照规定理发     而惹得我大发雷霆的女孩了     友子     你固执不讲理、爱玩爱流行     我却如此受不住的迷恋你     只是好不容易你毕业了     我们却战败了     我是战败国的子民     贵族的骄傲瞬间堕落为犯人的枷     我只是个穷教师     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     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我只是个穷教师     我爱你,却必须放弃你        第二封:          第三天     该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     你是南方艳阳下成长的学生     我是从飘雪的北方渡洋过海的老师     我们是这麼的不同     为何却会如此的相爱     我怀念艳阳我怀念热风     我犹有记忆你被红蚁惹毛的样子     我知道我不该嘲笑你     但你踩著红蚁的样子真美     像踩著一种奇幻的舞步     愤怒、强烈又带著轻挑的嬉笑     友子,我就是那时爱上你的     多希望这时有暴风     把我淹没在这台湾与日本间的海域     这样我就不必为了我的懦弱负责        第三封:          友子     才几天的航行     海风所带来的哭声已让我苍老许多     我不愿离开甲板,也不愿睡觉     我心里已经做好盘算     一旦让我著陆     我将一辈子不愿再看见大海     海风啊,为何总是带来哭声呢?     爱人哭、嫁人哭、生孩子哭     想著你未来可能的幸福我总是会哭     只是我的泪水     总是在涌出前就被海风吹乾     涌不出泪水的哭泣,让我更苍老了     可恶的风     可恶的月光     可恶的海        第四封:        十二月的海总是带著愤怒     我承受著耻辱和悔恨的臭味     陪同不安静地晃荡     不明白我到底是归乡     还是离乡!     傍晚,已经进入了日本海     白天我头痛欲裂     可恨的浓雾     阻挡了我一整个白天的视线     而现在的星光真美     记得你才是中学一年级小女生时     就胆敢以天狗食月的农村传说     来挑战我月蚀的天文理论吗?     再说一件不怕你挑战的理论     你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星光     是自几亿光年远的星球上     所发射过来的吗?     哇,几亿光年发射出来的光     我们现在才看到     几亿光年的台湾岛和日本岛     又是什麼样子呢?     山还是山,海还是海     却不见了人     我想再多看几眼星空     在这什麼都善变的人世间里     我想看一下永恒     遇见了要往台湾避冬的乌鱼群     我把对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只     希望你的渔人父亲可以捕获     友子,尽管他的气味辛酸     你也一定要尝一口     你会明白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我在众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低喃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第五封:        天亮了,但又有何关系     反正日光总是带来浓雾     黎明前的一段恍惚     我见到了日后的你韶华已逝     日后的我发秃眼垂     晨雾如飘雪,覆盖了我额上的皱纹     骄阳如烈焰,焚枯了你秀发的乌黑     你我心中最后一点余热完全凋零     友子     请原谅我这身无用的躯体        第六封:          海上气温16度     风速12节、水深97米     已经看见了几只海鸟     预计明天入夜前我们即将登陆     友子     我把我在台湾的相簿都留给你     就寄放在你母亲那儿     但我偷了其中一张     是你在海边玩水的那张     照片里的海没风也没雨     照片里的你,笑得就像在天堂     不管你的未来将属於谁     谁都配不上你     原本以为我能将美好回忆妥善打包     到头来却发现我能携走的只有虚无     我真的很想你!     啊,彩虹!     但愿这彩虹的两端     足以跨过海洋,连结我和你        第七封:          友子,我已经平安著陆     七天的航行     我终於踩上我战后残破的土地     可是我却开始思念海洋     这海洋为何总是站在     希望和灭绝的两个极端     这是我的最后一封信     待会我就会把信寄出去     这容不下爱情的海洋     至少还容得下相思吧!     友子,我的相思你一定要收到     这样你才会原谅我一点点     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     就算娶妻、生子     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     一定会浮现     你提著笨重的行李逃家     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单地站著     你戴著那顶     存了好久的钱才买来的白色针织帽     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你安静不动地站著     你像七月的烈日     让我不敢再多看你一眼     你站得如此安静     我刻意冰凉的心,却又顿时燃起     我伤心,又不敢让遗憾流露     我心里嘀咕,嘴巴却一声不吭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     将如阳光下的黑影     我逃他追我追他逃     一辈子     我会假装你忘了我     假装你将你我的过往     像候鸟一般从记忆中迁徙     假装你已走过寒冬迎接春天     我会假装     一直到自以为一切都是真的!     然后     祝你一生永远幸福!
个人分类: 所欣赏的|5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徜佯于…之间——台湾记行之一
lvnaiji 2009-2-4 22:54
99 年曾到台湾参加一个会议,前后不到一周,仅有一些粗浅的印象。近日,又有机会去台湾,这次逗留了近 3 个星期,所形成的印象大致可以连成线条,以下即其中线条之一,台湾,徜佯于之间。 毋庸置疑,台湾的现代化程度高于大陆,至少高于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因而在省略号中首先是;现代。现代化的交通如台北的捷运,从购票、剪票到验票,以及多条路线之间的换乘,十分迅捷便利,真称得上捷运二字。环岛铁路上的多种列车,既可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也较均匀地填补了时间空挡,而且设施都不错。台湾现代化的一大特点是城乡之间没有很大差距,城乡大致连成一片,有时很难区分,而长途汽车则往往同时充当市内汽车。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这一点与大陆上的一些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我数次在路途上车,车上只有司机兼售票员一人,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或小睡,或看电视,无人注意。在我不要票的情况下,司机完全可以把钱收为己有,但他收钱、给票,一丝不苟。在大陆,我则屡次遇到相反的情况,车站里上车没有几个乘客,开出站后就不断地上人,与司机讨价还价,大致按车站票价的 1/2 至 2/3 付钱,不要票,司机则把钱收入囊中。其中不少人并不是在途中,而就是为了避开在车站买全票。于是司机违规中饱私囊,企业遭受经济损失,那些不买票的人,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没有与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在途中生死由命。此外,台湾的长途汽车相当准时,这也表明其交通的通畅和交通业管理的规范。 我对台湾现代化的另一个感受是接待方式。行程确定后,吃饭等等很少陪同,由访问者自行处理。只有这样,方能真正考验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以及真正了解一个社会。这种接待方式首先体现了一种现代思维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独立生活的。其次,表明台湾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即在社会中,人力资本的价格已经超过资本的价格,因而在接待中选择提供足够的经费以免去人员的陪同。大陆上的接待方式则截然不同。我们会妥善安排来访者的一切巨细事务,全程都有人陪同,就如同我们自己多少年来就一直在单位或组织的关怀之中,正因为此,作为个人就逐步失去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此外,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资本匮乏而人力资本廉价,因而我们宁可选择陪同而不是给钱。 台湾又很传统。因地而异的庙宇和所供奉的各路神仙无疑让我们想起原始的多神教。在许多城市都有进士第和贞洁牌坊。在大陆上,神仙似乎不至于这么杂,至少不会有按人口或面积比例那么多,至于进士第和贞洁牌坊之类,则不论什么原因已基本上清除。就此而言,显然大陆更为现代。 一次我坐市内的公共汽车,与大陆一样,投币不找零。我恰好硬币不够,大额纸币又没法找钱,正在为难之时,车上的一位老妇人掏出一些硬币对司机说,我替他买了。我一生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恩惠,顿时脸红耳赤,连忙说这怎么可以。老妇人笑着说,不就是几枚硬币吗!我只好拿过票,再把我的那些不够买票的零钱递给她,老妇人略作推辞后笑笑就收下了。这短短的一幕令我感到很温馨。后来我常常想,在大陆上,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吗?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象老妇人那样掏出钱来吗?前者我不敢肯定,后者我想我不会以后大概会了。在这一件小事上,大陆上较为冷漠,通常认为也就是较为现代。现代抑或传统,我会作何选择? 这次在台期间适逢台北和高雄两市选举。我在媒体上看到,有一位上层人士为了助选而当众下跪,不禁愕然。对于在大陆上是否会遇到象老妇人这样的人我尚不敢肯定,但为了助选而当众下跪,这样的事情我认为断不会发生。这也太传统了。选举,投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计算,显然是高度理性的事情,而这位人士却以下跪而诉诸于情感,只能说明台湾的选民中有相当大的非理性倾向。即使如此,下跪也是不可思议的。 下跪固然传统,但台湾还有不少后现代的事例。去银行办理业务,我们大概已经习惯了有一个柜台,上面有厚厚的玻璃,柜台与玻璃之间有一个弧形的槽供业务员和客户间传递交换钱币与票证,有时在这样一个小槽上还有一个精致的铁或钢的栅栏可以切断内外联系,以防止不法分子由此作案。似乎难以把银行这种做法归为什么代,但这些设备是够现代的。在台湾,业务员和客户就面对面地坐在一张桌子的两旁,中间并无任何隔开的设施,不担心谁会去抢谁,体现人性化服务,当然基础是双方之间的高度信任。我们被告知,他们曾经经历过我们所习惯的这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称之为现代,那么台湾银行的做法就是后现代。单就一张桌子而言,显然不如柜台、玻璃、弧形的槽和钢的栅栏那么现代,但却可以做到后现代。问题主要不在于物质设施,而在于制度和观念。怪不得不少到过上海的台湾朋友对我说,上海外观的富丽堂皇已经超过台湾,但在细致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人的素质的差距。 说到细致,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超市卖熟食的格子里都放有用于取菜的夹子,这与大陆相同。不同的是,我们在夹子用完后就扔回到格子里,夹子也就是我们的手与格子里的菜零距离接触,别人再用夹子,他的手就不得不再次与菜发生零距离接触。而台湾的超市里,卖熟食的每一个格子里都另有一个小小的架子,夹子用完后就插入架子中,再用就从架子上取出,这样就不会发生手与菜的接触。多细致的设施安排!(套用学者们喜欢说的术语)。难吗?一个小小的架子,就把我们引入后现代,或者至少是现代化的深入。学校里教室的门上贴着用纸做的 4 个口袋,它们有什么用?(可以用于综艺节目中的猜猜看)。这些口袋两个一组,分别写着:换时间和换地点,同组中的两个再分别写着临时和永久,然后按当时的情况相应地插入写明要作改变的纸条,让去上课的师生一目了然。而我们一旦换课,在黑板上写,再派人在教室门口守侯,不仅麻烦,也难免出错。为什么不再细一点呢? 还有些情况我干脆分不请究竟是传统还是后现代。一次我去佳乐水公园。园内有从门口到尽头往返的旅游车,我为了多观景而一直走到尽头,然后想坐车回来,司机告诉我,卖的是来回票,我单程买票不划算。这样吧!你上车,然后到门口的站前下。我上了车,车上只有我一个人。按我在台湾的经验,他可以收我钱再开一张票,按大陆的经验,他可以收我钱而中饱私囊,而且这次更有理由:没有现成的票。我正在欣赏景色之际,公园门口到了,我还要掏钱,司机摆摆手让我下车。看着远去的车,我愣在那里。他为什么不要我的钱呢?在美侬的客家文化博物馆中,用高技术表现家乡的生态,如蝴蝶的飞舞等,以教育观众爱家乡,爱传统。在这里,后现代的高技术和天人合一观念与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台湾。传统,现代,还是后现代?是三者有机的统一,还是奇妙的混合? 台湾,徜佯于之间。 所附照片, 104 号是新竹市的一处贞洁牌坊, 144 号是高雄市美侬的一处广告,均有传统色彩; 107 号是成功大学附属幼儿园内一名幼童正在将分类垃圾倒入相应的垃圾筒,颇有后现代意味。
个人分类: 人文|6063 次阅读|9 个评论
[原创ZHOU Feng]在matlab中利用worldmap画中国区域图时加上台湾和钓鱼岛
opensesame 2009-1-15 13:28
Matlab是我们常用的一个画图和计算、仿真工具,在我们海洋科研中,经常在画图时需要加上底图(譬如海岸线,国界、省界线等等)。常用的一个工具包是M_map。但这里我要讲的是利用matlab自带的一个画图工具包话底图,这个工具包就是worldmap. worldmap的一般用法约为: figure; worldmap('china'); polcmap; 或者 figure; worldmap china; polcmap; 如果要加入颜色的画,一般可以这样: figure worldmap('china','patch') scaleruler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因为鬼子偷偷的讲台湾和大陆用两种颜色表示;甚至,如果你放大图片的画,会发现钓鱼岛也是不同颜色。这个是我们不能忍受的!!!!! 于是我就费了一点时间,琢磨这个画图,然后修改。下面是这个脚本程序,在matlab中执行就可,这时候台湾和钓鱼岛和大陆就是一个颜色了^_^。 用兴趣的朋友可以把这个用法举一反三((ZHOU Feng)zhoufeng@sio.org.cn。matlab版本是6.5)。 不过老实说,我不太用matlab自带的这个画图包,用M_map比较多一点。试验一下,感觉还可以用用。 画上述图的代码如下: % 把台湾和大陆合成一个文件保存起来,这样画图用patch就是一种颜色(Zhou Feng, 2008-06-30, SOED, Hangzhou)。 % % by ZHOU Feng % zhoufeng@sio.org.cn % SOED, 2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 2008-06-30 s1 = worldhi('china'); s2 = worldhi('taiwan'); disp(s1); % add Taiwan together (ZHOU Feng)zhoufeng@sio.org.cn s = s1; s.lat = ; s.long= ; % add the Diaoyu Island (钓鱼岛) % 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 % % ---这里的分辨率只有两块 -- s3 = worldhi('japan'); %(ZHOU Feng)zhoufeng@sio.org.cn x = s3.long; y = s3.lat; idx = find(x123.0 x124.5); idy = find(y 25.5 y 26.0); m = length(idy); id= ; %(ZHOU Feng)zhoufeng@sio.org.cn end end %%longd = x(id); %%latd = y(id); % % find nan dtmp = find(diff(id)1); if isempty(dtmp) disp('no change') elseif length(dtmp)==1 idnew = ; else for j=1:length(dtmp) idnew = ; % 未试验,可能有误 end end longd = x(idnew); latd = y(idnew); s.lat = ; s.long= ; worldmap china h = displaym(s); polcmap OK!!!!!!!!!!!!!!!
个人分类: 软件技巧|10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想去台湾——《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感怀
malidan 2009-1-1 00:00
我想去台湾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感怀 我想去台湾,特想,现在。 最先识得有台湾是从上小学路上的一面墙上看的打倒将介石,解放台湾大标语。后读到一课课文,题目是《宝岛台湾》,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把日月潭描绘的太美了,我心想:还会有比我们村更美的地方啊?于是就特想去看看大海到底有多美,日月潭有多美。 1979 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大政方针。当从广播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就想要能去台湾看看多好啊。从此这就如一个美梦般做着,一做就是 30 年。 做梦有时也是苦的。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了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就写出了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1949 年,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60年啊,60年的相思梦!何时才能团圆? 山水相隔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团圆。历史的发展,使炎黄子孙面临着双重的使命 : 国家的统一与富强。 1981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又称九条声明。明确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政策: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1981年读高一,有一个补习班的同学插入我们班宿舍住,差不多天天听她唱《 外婆的澎湖湾》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回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 小时的台湾梦,就跟着 《 外婆的澎湖湾》一路的疯长,天天在宿舍就哼着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邓小平于1982年1月会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的构想。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民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为实行一国二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按照一国二制的方针,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决定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决定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澳门交还中国。 政治经济的春风吹醒吹绿中华大地,港台文化也跟着千树万树梨花开。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毛、琼瑶、邓丽君之风狂吹大江南北。80年代的大学生人称天之骄子,虽然那时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那时的大学生可谓享尽了时代的风流:质朴,纯品,勤奋、浪漫而又傻呼呼的可爱。(记得那时有过女研究生被小学毕业女生卖掉的傻事让各大报刊大赚了一笔)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 三毛的《橄榄树》, 就是当时校园流行的歌曲之一。三毛跑到别的国家 流浪 ,我就唱着: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天天到台湾梦游神游。 泉州与金门 2003 年 1 月 11 日首次实现客轮直航 。 终于60年坚冰破水,终于母亲与游子可以零距离的拥抱亲吻! 2005 年 4 月 29 日下午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 胡连盛会 . 相逢一笑泯恩仇 , 把酒言欢话明天 2008年 端午节 台湾包机有五个航点: 上海、北京、广州、厦门、南京 。现在, 大陆民众可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西安、南京、成都办理 直飞 台湾的邮政业务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两岸民众,大陆各大航空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中新社北京 2008年12月31 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东风必定压倒西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附合历史的发展的潮流。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统一!两岸人民早日团圆!!   我想去台湾,就在2009年。就让 阿里山与阿里山的姑娘小伙子见证我的梦想成真! 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呀 啊 ~~ 啊 ~~ 啊 ~~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绿水常围着青山转 咿呀嘿 ~~ 咿呀嘿 ~~ 咿呀嘿 ~~ ......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3172 次阅读|9 个评论
海角七号——纯美的岛内风光
xuechunxiang 2008-12-25 13:42
平安夜不想去凑那个热闹,于是当了念之很久的《海角七号》在家看(年底疯狂看大片,可惜这部片子国内还未引进,据传因为政治原因),也算是在一种纯美的氛围中感受一些也指安宁吧! 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 这是一部爱情片,比较唯美的爱情片,那动人的七封情书负载了太多的幽怨; 这也是一部生活片,台湾在地人的生活片,那淳朴的小镇生活以从记忆中慢慢淡去; 这也是一部音乐片,多风格的原生音乐,但我确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只能听个热闹; 这也是一部政治片,台湾光复、日军撤退,这也许是它被封杀的原因吧; 这更是一部风景片,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岛内的自然风光。 虽说看到最后,对于剧情我仍是很迷惘,但那纯美的自然风光反倒促成了我的一个新年愿望,既然已经大三通了,咱们就好好走出去,到宝岛去看看那海景、那山地!可惜找不到那段彩虹桥的图片。 国境之南 如果海会说话 如果风爱上砂 如果有些想念 遗忘在漫长的长假 我会聆听浪花 让风吹过头发 任记忆里的爱情 在时间潮汐里喧哗 非得等春天远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时终于懂得 当阳光再次 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当阳光再次 离开那太晴朗的国境之南 妳会不会把妳曾带走的爱 在告别前用微笑全归还 海很蓝 星光灿烂 我仍空着我的臂弯 天很宽 在我独自唱歌的夜晚 请原谅我的爱诉说的太缓慢 当阳光再次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当阳光 再次离开那太晴朗的国境之南 妳会不会把妳曾带走的爱 在告别前用微笑全归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熊猫赴台
huarenmin 2008-12-25 10:43
大熊猫赴台 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终于在昨天飞抵台湾,进入台北市立动物园的新居,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这件事也在海峡两岸的民众和媒体中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熊猫热。 熊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可以说是人人喜爱。对于熊猫故乡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熊猫可能就是比其他动物珍稀一点而已,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可是在许多外国人的心目中,熊猫可不只是一个动物! 我1982到1984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那时中美两国人民的往来还非常少,绝大多数美国老百姓对中国一无所知,即使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也不知道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有一样东西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的,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大熊猫玲玲和欣欣。这一对大熊猫是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国政府送给美国的。1972年4月当这对大熊猫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时,竟然有几万市民冒雨热烈欢迎它们,这在美国,是任何一个来访的国家元首所无法享受的待遇。从1972年到90年代玲玲和欣欣先后去世的二十多年里,它们一直倍受美国人民的宠爱。每年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馆参观的人总是有好几百万。1983年8月,我们利用暑假乘灰狗大巴到美东旅行,那时正好是亿万美国人日夜盼望的玲玲第一次怀孕、即将生产之际,我们一路上都能感受到美国人对玲玲的极度关怀,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但却难以用文字来表达。遗憾的是,玲玲生下的幼仔未能成活,这令无数美国人伤心落泪。据说连美国国会开会时那些议员们也丢开国事不谈,而对此议论纷纷、欷嘘不已。 大熊猫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已经出访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但是多年来,就象大家常说的那样,去台湾比去任何外国都难。经过了多少年的等待,熊猫终于跨过了这一条浅浅的海峡,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 大熊猫在大陆被叫做熊猫,但是在台湾就被叫做猫熊了。1998年,我随孙枢院士率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代表团到台湾访问,发现当地人都称熊猫为猫熊。我和台湾中央大学的教授们谈起此事,他们都认为猫熊才是正名,最简单的理由就是:熊猫是熊而不是猫。按照汉语的一般构词原则,如果叫熊猫的话,那说明它与猫同类,熊只是形容它类似于熊。熊猫究竟 属于 猫科还是 熊科呢?这当然要去问动物学家;不过,直觉告诉我们它 肯定不属于猫科;倒是有人把它归 属于熊科,或浣 熊 科 。 那么海峡两岸为什么会有相反的称呼呢?据说, 熊 猫最早确实是叫猫熊的,有一次大熊猫在 重庆的一个博物馆展出,标牌上写的 猫熊二字是猫字在左、熊字在右,就象我们今天的写法一样。但当时(我不知道具体哪一年,肯定是旧社会,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熊猫为何物的年代)人们的读字习惯却是从右向左的,就象我们见到的庙宇、古建筑里匾额上的题字那样,所以猫熊就被当时的 参观者读成了 熊猫。既然 四川人把它叫 熊猫,那其他地方的人就只能跟着叫了。 现在熊 猫真的登陆台湾了,台湾人该怎样称呼它呢? 我想,说不定也会有一场小小的论战。好象现在动物学上是把熊 猫归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既非猫科亦非 熊科,我就是我。 而且, 熊猫和猫熊叫起来都很好听,怎么叫都无关紧要,大可不必争论。倒是衷心地祝福团团和圆圆在台湾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早生贵子、繁荣兴旺。 (写于2008年平安夜)
个人分类: 杂感|3576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7年SCI收录中国台湾地区作者论文统计分析
wanyuehua 2008-12-7 15:17
2007 年 SCI 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台湾地区作者的论文 19821 篇,其中英文 19803 篇( 99.9092 % ),中文 10 篇( 0.0505 % ),德文 6 篇( 0.0303 % ), 法文、罗马尼亚文各 1 篇( 0.0050 % )。 19821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16429 篇( 82.8868 % ),会议论文 1267 篇( 6.3922 % ),会议摘要 755 篇( 6.1803 % ),通讯 309 篇( 1.5590 % ),社论 279 篇( 1.4076 % ),评论 230 篇( 1.1604 % ),更正 67 篇( 0.3380 % ),新闻 8 篇( 0.0404 % ),书评 4 篇( 0.0202 % ), 书目、数据库评论、软件评论各 1 篇( 0.0050 % ) 。 19821 篇文章的合作国家与地区达到 94 个,其中美国 2118 篇( 10.6856 % )、日本 625 篇( 3.1532 % ) 、德国 267 篇( 1.3 471 % )、英国 263 篇( 1.3269 % )、加拿大 233 篇( 1.1755 % )、韩国 230 篇( 1.1604 % )。澳大利亚 215 篇( 1.0847 % )、法国 210 篇( 1.0595 % ),印度 203 篇( 1.0242 % )。 19821 篇文章学科分布达到 203 个,其中论文数量最多的 10 个学科分别为:电子工程 2281 篇( 11.5080 % )、应用物理 1708 篇( 8.6171 % )、材料科学(多学科) 1403 篇( 7.0784 % )、光学 713 篇( 3.5972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83 篇( 3.4458 % )、物理化学 654 篇( 3.2995 % )、 药理学与药剂学 601 篇( 3.0321 % )、外科 560 篇( 2.8253 % )、物理(凝聚态物质) 557 篇( 2.8102 % )、肿瘤学 519 篇( 2.6184 % )。 19821 篇文章发表论文最多的 10 种期刊为: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快报》 396 篇( 1.9979 % ),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PART 1-REGULAR PAPERS BRIEF COMMUNICATIONS REVIEW PAPERS 《日本应用物理学杂志》 206 篇( 1.0393 % ),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台湾医学会杂志》 183 篇( 0.9233 % ),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微波和光学技术快报》 163 篇( 0.8224 % ),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学杂志》 154 篇( 0.7770 %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138 篇( 0.6962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 136 篇( 0.6861 % ),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电化学学会志》 120 篇( 0.6054 % ), OPTICS EXPRESS 《光学快报》 117 篇( 0.5903 %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中国工程学刊》台湾 109 篇( 0.5499 % )。 2007 年台湾地区发表论文最多的 10 所研究单位为:国立台湾大学( NATL TAIWAN UNIV ) 3350 篇( 16.9013 % ),国立成功大学( NATL CHENG KUNG UNIV ) 2238 篇( 11.2911 % ),台湾中央研究院( ACAD SINICA ) 1445 篇( 7.2902 %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 NATL CHIAO TUNG UNIV ) 1375 篇( 6.9371 %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 NATL TSING HUA UNIV ) 1339 篇( 6.7555 % ), 长庚大学 ( CHANG GUNG UNIV ) 979 篇( 4.9392 %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 NATL TAIWAN UNIV HOSP ) 929 篇( 4.6869 % ), 国立阳明大学 ( NATL YANG MING UNIV ) 897 篇( 4.5255 % ), 国立中兴大学 ( NATL CHUNG HSING UNIV ) 870 篇 (4.3893 %) , 国立中央大学 ( NATL CENT UNIV ) 779 篇( 3.9302 % )。 2007 年内地学者( PEOPLES R CHINA ) 与台湾地区学者合作 SCI 论文 687 篇( 3.4660 % ), 内地学者与台湾地区学者合作最多的单位为: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137 篇( 19.9418 %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 ) 74 篇( 10.7715 % ),中国科技大学( UNIV SCI TECHNOL CHINA ) 55 篇( 8.0058 % ) 。 台湾地区学者与内地学者( PEOPLES R CHINA ) 合作最多的单位为:国立台湾大学( NATL TAIWAN UNIV ) 147 篇( 21.3974 % ),台湾中央研究院( ACAD SINICA ) 97 篇( 14.1194 % ), 国立中央大学 ( NATL CENT UNIV ) 77 篇( 11.2082 % ), 国立中山大学 ( NATL SUN YAT SEN UNIV ) 68 篇( 9.8981 % ), 国立成功大学( NATL CHENG KUNG UNIV ) 61 篇( 8.8792 % )。 内地学者( PEOPLES R CHINA ) 与台湾地区学者合作 SCI 论文 687 篇共被引用 1711 次(其中 2007 年 285 次, 2008 年 1426 次,平均引用次数 / 年为 885.50 次), 平均引用 2.49 次 , H 指数为 17 ( 有 17 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少被引用 17 次 )。 其中引用最多的论文为 Univ Hong Kong 的 Lai, Ching-Lung 发表在 2006 年的 HEPATOLOGY Volume: 44 Issue: 4 Pages: 222A-222A Supplement: Suppl. 1 的会议摘要,被引用 43 次(其中 2007 年 14 次、 2008 年 29 次)。 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表的 SCI 论文均是以英文为主,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均为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均是工程和应用科学, 2007 年国内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 ONLINE 《结晶学报, E 辑:结构报告网络版》, 2007 年台湾地区在该期刊中只发表 13 篇论文。 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合作论文均是发表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其中台湾地区和美国合作论文 2118 篇共被引用 7095 次(其中 2007 年 1169 次, 2008 年 5923 次,平均引用次数 / 年为 3547.50 次), 平均引用 3.35 次 , H 指数为 31 ( 有 31 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少被引用 31 次 ); 台湾地区和日本合作论文 625 篇共被引用 2257 次(其中 2007 年 402 次, 2008 年 1855 次,平均引用次数 / 年为 1128.50 次), 平均引用 3.61 次 , H 指数为 18 ( 有 18 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少被引用 18 次 )。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5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币-人民币汇率:阿扁一家有多牛?
陈龙珠 2008-11-13 20:22
几次未能去台湾与同行学术交流,平时便与台币打不上边,台币与人民币的汇率也就不甚了解。近日阿扁收押 , 看到有关这位老兄涉嫌洗钱的台币数额 ( http://news.sina.com.cn/z/csbtcmjd/index.shtml ) ,不免要将其换成人民币才能理解其到底有多大。 为此,饭后在网上搜查了一次,今天是10元台币可兑换2.07元人民币的样子( 具体可查询 http://www.mjjq.com/blog/rmb-tb.html )。由此换算,10亿、300亿台币,分别就与2亿和60亿人民币大约相当。 不明白阿扁在任8年,在党岛内外似乎也没听说做过多少善事啊,却涉嫌全家出动涤荡了那么多的银两,当年咋也不怕任后有人算账啊?两岸虽然政治制度有异,可在腐败上似乎有一个共性,即贫寒、小资出生者一旦身居要职,心术不正的话,自己和家人一道敛财将相对地更会低俗地不择手段吗?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jxz1963 2008-10-21 14:35
大陆与台湾的两种礼遇 刚才见到凤凰网上报道的中国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先生因在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时,被台湾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台独分子甚至跳上张铭清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消息称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而台湾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回想前几年多次来大陆访问的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宋楚瑜、郁慕明等访问大陆各地时,大陆国人给予的高规格礼遇。而今的台湾台独分子给中国海协领导人的这种礼遇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吗? 我们不禁要问:台湾人为何这么仇视中国大陆民众呢? (转载)张铭清被台独分子推倒追打眼镜飞出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周先报道 : 据台湾中天电视台 21 日报道,抵台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 21 日上午在台南市安平古堡参观时,被绿营支持者推倒在地,当张铭清准备乘车离开时,有 台独 分子甚至跳上张的座车车顶狂踩,试图阻止张铭清离开。另据台湾 TVBS 电视台消息,张铭清后脑勺被打,连眼镜都被推飞了出去。 台独分子的暴力行径竟然得到民进党的鼓励,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公然叫嚣,对敌人不必客气。 台当局 行政院长 刘兆玄在第一时间接获通报后相当震惊,公开谴责暴力。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表示,任何民主社会都不允许暴力。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36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台民众近海岸钓起深海“地震鱼” 鱼长超3米(图)
杨学祥 2008-10-11 07:39
转载:台民众近海岸钓起深海地震鱼 鱼长超3米(图) 作者:rwyrgdfgs 时间: 2008-10-10 17:39:28 来源: 中新网 钓客郑某用钓竿钓起罕见的地震鱼。鱼身长约350厘米,需3名壮汉合力抱起,才抬得动。(图: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10月10日电 台湾花莲一名钓客8日晚间在三栈溪出海口,钓起一尾长达3.5米的深海地震鱼。由于当地民间传说地震鱼出现是大地震前兆,民众议论纷纷。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这名郑姓钓客从事钓鱼活动已超过四十年,经常在花莲沿海垂钓。8日晚用餐之后,驾驶车到三栈溪北侧海岸钓鱼。他将钓线抛入海中,坐等鱼儿上钩,约过了半小时,开始有了动静。 郑某使劲收线,明显感受这次上钩的是尾大鱼。一旁的钓客见状赶过来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合力将一尾长约3.5米的深海地震鱼拖上岸。 地震鱼人称龙王鱼或龙宫使者,学名为皇带鱼,多生活在深海,数量稀少,很少在浅海发现。郑某表示,其他钓友乘渔船出海曾钓获地震鱼,但他是在岸边钓到,实在很难得。花莲县农业处渔业课长林侑志则表示,曾有定置网捕获地震鱼的记录;至于为何会出现在近岸,原因仍待查证。 (本文来源:中新网 ) http://post.news.tom.com/8B000A9351.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41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发:“蔷薇”横扫台湾 创台湾有史以来测到最大的风
杨学祥 2008-9-29 12:07
转发者按: 根据潮汐组合 E : 9 月 28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59 度, 29 日为日月大潮(朔日), 22 日为秋分,日月同在赤道附近。三者叠加,此期间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 9 月 28-29 日潮汐组合 E 会增强台风蔷薇,希望有关部门密切关注。 强热带风暴蔷薇已加强为台风:关注 28-29 日潮汐组合 E. 发表于 2008-9-26 14:33: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445 转发:蔷薇横扫台湾 创台湾有史以来测到最大的风 作者:jeyruj572hwr 时间: 2008-09-29 08:48:3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今年最强的台风蔷薇来者不善,其暴风圈二十八日进入台湾东部陆地后,降雨量就快速增加。台湾气象预报部门负责人吴德荣表示,蔷薇中心最大阵风预测高达十七级,而十七级阵风是台湾有史以来量测到最大的风,过去相当少见。 吴德荣说,二十八日中午过后到二十九日,是蔷薇对台湾影响最大的时候。二十九日清晨台风中心就会在台湾北部一带出海,各地风力会逐渐减小,但雨势还是很大。 蔷薇横扫台湾,暴风圈覆盖全台,至少二十一班港台客机受影响。国泰航空周日中午十二时至周一凌晨二时,所有来往港台的航班取消,其中十二班前往台北的航班延至明早出发。港龙航空也取消七班来往港台航班,呼吁乘客出发前可致电查询。 http://post.news.tom.com/DF000AF9108.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4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七绝·中秋杂感两首
刘玉平 2008-9-14 13:02
七绝中秋杂感两首 刘玉平 ( 2008 年 9 月 14 日 ,尝依《平水韵》 ) (一) 秋风暗送几丝寒,桂醉神州伴玉蟾。 浅峡无言翻碧浪,何时两岸共团圆。 (二) 幽幽桂馥迎明月,惊报婴危始肃州。 本享天伦千里乐,却添悲愤万民忧。 ( 初习《平水韵》,敬请斧正! )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412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议央视4套的几位台湾时事评论员
热度 1 泰山 2008-7-28 11:55
小议央视 4 套的台湾时事评论员 看了几年的央视 4 套每晚 8 点 30 的《海峡两岸》,逐渐熟悉了台湾的几位大学教授和时事评论员,当然首位是台大教授 江岷钦 先生,及 黎建南 先生,还有漂亮的尹乃箐,兰萱女士。 江岷钦 教授学者风度极佳,侃侃而谈,在大陆恐怕北京大学也难找到这样气度好的学者。 最喜欢的还是 黎建南 先生,每当要评论某件大事时,总要取出预先备好的资料,并要吟诗一首,或说句笑话,读首打油诗,风趣而有分寸,央视和各地电视台绝对没有这样人物。 至于尹乃箐和兰萱,最初老是把两个人弄混,后来发现两人不仅相貌、打扮的相似,而且语速极快,但是尹乃箐喜欢抢话,每次看到她 和江 教授配对, 江 教授总要吃点亏,尹乃箐接话特别快,央视主持人话还未说完,尹乃箐立即接过去扣动扳机,只要开始开炮,根本就不会停止,有时几乎没有留下 江 教授说话的时间,弄得 江 教授挺尴尬的,只好见缝插针说几句。 但是有时也能看到 江 教授只要抓到话筒,那就当仁不让,眉头也不皱一下,有时看到他们抢着发言,不由忍俊不禁。 兰萱与江岷钦配,就要好一点,兰萱不太抢 江 教授的话头。当然兰萱的语速不用说也是第一流的。 其他还有几位经常出现的评论员和议员,总的说都不错,普通话都说得漂亮,口齿清楚,我们自己这 边的 教授学者大大不如也。 我们能够很清楚感觉到,台湾的几位评论员在发言时几乎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这点很重要,假如专门做政治评论工作的还不能做到有啥说啥,就很难服人。 就这样,这几位评论员让我们清楚的看清楚了台湾的现状,我们看到了许多台湾老百姓在台风、水灾、物价疯涨中挣扎,看到红衫军在街头烈日下抗争,国民党和民进党为了争取选票双方无情的揭露和呐喊,失败的痛苦和尴尬,逐渐了解和熟悉了中国自从有史以来第一个在野党,以及他们通过选举怎么样获得了政权,又如何执政无能失去了政权,无形中了解的什么是民主政治,以及中国人如何发展自己的民主制度。 可以说,台湾和大陆的交流,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流就是从央视 4 套节目开始的,可惜的是这节目内容还单调了一点,我们接触的还是浮在上面的人物,最好央视能把最下层的老百姓请到台面上来,和我们直接交流,让我们能够直接看到他们究竟是怎么生活的, 甚至也可以包括台独人士,例如 陈水扁 先生、 李登辉 先生,谢长廷, 蔡英文 女士,我们要有足够的大度,有容乃大,有能够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那么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日子离我们就不会太远了。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8554 次阅读|3 个评论
薛林:最是童心老诗人
suqing1961 2007-8-29 16:05
我和薛林先生相识是在 1993 年秋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吕进教授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主持召开的 93 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之后直至 1998 年,我们之间互有书信往来,尽管相交只有短短 5 年时间,但我对老先生的印象却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常常觉得我们已是相识、相处很久且永远也忘不了的老朋友。 薛林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儿童诗作家,曾任台湾《布谷鸟儿童诗学季刊》、《诗坛诗刊》社长,《满天星童诗刊》编委,台湾儿童文学会及儿童文学协会发起人,新诗学会监事。 1993 年 1 月,他联合台湾几位热心幼儿诗歌创作的同道,共同创办了《小白屋 幼儿诗苑》季刊,这本刊物从此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小白屋 幼儿诗苑》印制非常精美,尤其是每期封面精心设计的剪纸,都在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令人爱不释手。这份刊物的出版资金纯由个人资助,因而每期只印 300 份,由薛林先生负责分赠海峡两岸暨海外儿童文学社团、图书馆以及喜爱幼儿诗的朋友。我有幸被薛先生列入赠送名单,从第一期创刊号直至前几年停刊的最后一期,薛老师从没间断过给我寄送。 《小白屋》只发表约稿诗作,不接受投稿。那段时间我应薛老师约请,给刊物写过几首儿童诗,并先后在 1995 年的 7 月号、 10 月号和 1996 年的 7 月号上发表。由于刊物的阅读对象为学龄前儿童,且基本上是由大人读给幼儿听,因而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和幼儿化处理非常重要。我觉得薛先生很在意这个问题,我在《小白屋》上发表的几首诗,他都做了些许的语言上的处理,使得这些诗更适合幼儿朗诵或聆听。 我至今不知道薛林老师的真实年龄,他写给我信的字迹是那样的工整、清秀,字里行间流淌着爱意和谦和,展示给我的是无限的青春和活力。但从吕进教授为薛老师《天使之爱》诗集写的序来看,薛先生 1946 年就出版了第一部个人诗集《帆影》,诗集上的个人照也是一幅慈祥的长者模样,据此推算,他现在应该是接近 80 高龄的老者了。 然后,诗人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尤其是喜爱儿童诗并终生致力于儿童诗创作的薛林。在我看来,薛老师是永远也不会老的,因为他心里充满了爱,充满了对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整个世界的爱。 您把心给了他, / 他必然把心给您。 // 我拥有那么多颗心, / 所以我富有。这是薛林老师写的一首小诗心与心。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他待人、处世的真诚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也使我悟出了他永远年轻的奥秘:富有爱心且不断奉献爱心的人,永远也不会衰老。 薛林祖籍为重庆万州,尽管客居台湾已近 60 年,但他对家乡依然一往情深,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爱心。 1993 年,他 将退休金捐献给中国新诗研究所,为家乡青年诗人专门设立了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迄今已有 9 位富有成就的重庆青年诗人成为这个诗奖的得主。 我不是一个勤于写诗的人,与薛先生交往,都是他写的信多,我回馈的少,因而心里一直充满愧疚。 1996 年, 为了表示对薛老创办《小白屋》诗刊的支持, 我在给他的一封信中曾写到我愿采撷儿童语言的花朵,妆点美丽的《小白屋》。这封信后来被薛先生收入他的文集《感动 99 》。其实,真正一直在全身心妆点美丽的《小白屋》的人,就是薛林和那些与他一样热爱儿童、热心于儿童诗歌创作的诗人们。 薛老师尽管年龄已经不儿童了,但他的心和创作的诗却永远属于儿童。 最是童心老诗人,这是老先生和他写的诗留给我的印象,也是我对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前辈想给予的评价。我想,他的那首小河诗或许更能表达他在今后人生中的期盼和寄托: 小河, / 唱着激昂的歌儿, / 自山谷中奔来。 // 我问: / 去哪里 ?/ 她说: / 大海。 顺便更正一下,在我和薛老师交往的日子里,他经常把我原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为北京工业学院)误写为北京工业大学,在有关文集中介绍我,也常常把我误写成文学硕士。好在两校附近的邮局已经习惯了这种经常搞错,所以薛先生寄给我的刊物、写给我的信,最后总都能转投到我的手中。把我误解成文学硕士,可能和1993年那次参加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几乎都是文科院校的老师有关。而我恰恰是学工出生,获得的也是工学硕士学位。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49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连铜淑:站在祖国宝岛的学术讲台上
suqing1961 2007-8-24 16:53
旧作:发表于《中国工程师》 1995 年第1期 在座的各位都拜读过这样两部著作:《反射棱镜共轭理论》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今天给我们讲学的教授用不着我多介绍,他就是这两本书的作者来自大陆的 连铜淑 教授。他将给我们讲授具有世界水平的光学课程。 台湾中央大学光电科学研究中心主 任张明文 博士,向参加第三届光学机械设计讲习会的 40 多位台湾光学界专家、学者这样介绍 连铜淑 教授。 掌声骤起,一束束敬佩的目光在一个身材高大的学者身上聚集, 连 教授从容走上讲台。 这是 1994 年 5 月 19 日 讲习会第一天的一个镜头。应担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台湾分会主 席张明文 博士的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系博士生导 师连铜淑 教授偕夫人许惠英高级工程师,将在台湾中央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反射棱镜共轭理论与光学仪器调整讲学。前两届讲 习会张 博士邀请的都是美国工程光学界的权威人士主讲, 连 教授作为本届讲习会的主讲人,实际上也成为大陆光学界第一位赴祖国宝岛台湾讲学的学者。继他敲开大陆光学界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门后,我国光学界的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大珩 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母 国光 教授等国际光学界权威人士,将陆续赴台访问、讲学。 长期致力于光学仪器与应用光学的教学和科研,连铜淑在发展反射棱镜共轭理论的研究中,创建了崭新的刚体运动学学派体系,并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定理、推理、公式,以及新型的棱镜组,使我国的反射棱镜共轭理论成为一个相当系统和完整的体系,其总体水平居世界同行之首。 连 教授由此先后被美国传记学院研究协会和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授予 20 世纪成就奖和世界终身成就奖。 5 月的台湾已进入炎热的中夏。连教授精彩的讲课赢得了同行们一阵阵热烈的赞语。为了使台湾光学界更多的学者和学生了解连教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中央大学还专门为连教授的讲学录像,并制作成历时 14小 时的教学片。这期间,连教授还访问了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精密机械发展中心,并应邀为该中心研究人员作了学术报告。一位在光学机械设计方面已取得成就的助理研究员,还多次驾车到连教授住所请教,并表示希望报考他的博士生。 科学是没有地域界限的,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同行中是用不着持名片做自我介绍的。 连 教授最好的名片就是他在图像稳定技术和反射棱镜共轭理论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记录着他的研究成果的《反射棱镜共轭理论》中、英文版专著。这本专著的中文版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英文版由英国 Pergamon 出版 公司在世界各国发行后,使 连 教授赢得了反射棱镜共轭理论方面世界一流权威、光学界国际知名人士等评价。国际工程光学界权威 Kingslake 教授认为:该书今后将长久作为研究这一复杂课题详尽的权威性论著。 同为同胞、同仁,台湾中央大学的师生们给 连 教授夫妇以热烈的欢迎和盛情款待。讲学期间, 连 教授夫妇被安排在中央大学宾馆最好的房间里;抵台次日,中央大学刘兆汉校长接见了他们夫妇;在台观光时, 连 教授夫妇被安排下榻在五星级的圆山大饭店。 连 教授这次讲授的内容是国际 Top (顶尖)级的。我 和连 教授都在美国光学科学中心呆过,我还是在该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的,两人可谓校友。这次讲学更使我为有这样杰出的校友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讲习会结束时, 张明文 博士在致谢词中这样评价 连 教授的这次讲学。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