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听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Frontiers of Medicine 2016年第3期:听觉、血液学、干细胞等
mojiesheng 2016-10-14 21:53
Frontiers of Medicine 2016 年第 3 期( Vol.10, No. 3 )已经出版,共 15 篇文章,汇聚了听觉、血液学、干细胞、癌症转化医学等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 您可以点击下面文章列表中的链接,浏览内容;也欢迎您将链接转发给诸位同道或者推荐给所在机构图书馆及资料室,让更多人了解期刊上的好文章。 到目前为止, Frontiers of Medicine 已被 SCI 、 MEDLINE/PubMed 、 SCOPUS 、 EMBASE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等收录。 欢迎访投审稿平台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fmd ,让您的优秀成果更快发表。 您可以点击 这里 ,查看期刊最新一期目录;也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列表链接,查看每篇文章的全文或摘要信息。 REVIEW Role of Wnt and Notch signaling in regulating hair cell regeneration in the cochlea Muhammad Waqas, Shasha Zhang, Zuhong He, Mingliang Tang, Renjie Chai Front. Med. 2016, 10 ( 3 ): 237-249. DOI: 10.1007/s11684-016-0464-9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inner-ear-expressed genes Yanfei Wang, Yueyue Liu, Hongyun Nie, Xin Ma, Zhigang Xu Front. Med. 2016, 10 ( 3 ): 250-257. DOI: 10.1007/s11684-016-0454-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N-end rule pathway Yujiao Liu, Chao Liu, Wen Dong, Wei Li Front. Med. 2016, 10 ( 3 ): 258-270. DOI: 10.1007/s11684-016-0458-7 Anatomy and embryology of umbilicus in newborns: a review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 Abdelmonem A. Hegazy Front. Med. 2016, 10 ( 3 ): 271-277. DOI: 10.1007/s11684-016-0457-8 RESEARCH ARTICLE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ncer-derived secretory proteome reveals TPM2 as a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 of colorectal cancer Yiming Ma, Ting Xiao, Quan Xu, Xinxin Shao, Hongying Wang Front. Med. 2016, 10 ( 3 ): 278-285. DOI: 10.1007/s11684-016-0453-z Influence of the intensity and loading time of direct current electric field on the directional migration of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Xiaoyu Wang, Yuxuan Gao, Haigang Shi, Na Liu, Wei Zhang, Hongbo Li Front. Med. 2016, 10 ( 3 ): 286-296. DOI: 10.1007/s11684-016-0456-9 Glob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coding and noncoding RNAs during human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Nan Ding, Jiafei Xi, Yanming Li, Xiaoyan Xie, Jian Shi, Zhaojun Zhang, Yanhua Li, Fang Fang, Sihan Wang, Wen Yue, Xuetao Pei, Xiangdong Fang Front. Med. 2016, 10 ( 3 ): 297-310. DOI: 10.1007/s11684-016-0452-0 Roles of integrin β3 cytoplasmic tail in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duction in a trans-dominant inhibition model Jiansong Huang, Yulan Zhou, Xiaoyu Su, Yuanjing Lyu, Lanlan Tao, Xiaofeng Shi, Ping Liu, Zhangbiao Long, Zheng Ruan, Bing Xiao, Wenda Xi, Quansheng Zhou, Jianhua Mao, Xiaodong Xi Front. Med. 2016, 10 ( 3 ): 311-319. DOI: 10.1007/s11684-016-0460-0 p -Cresyl sulfat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induces plaque instability by targeting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Hui Han, Yanjia Chen, Zhengbin Zhu, Xiuxiu Su, Jingwei Ni, Run Du, Ruiyan Zhang, Wei Jin Front. Med. 2016, 10 ( 3 ): 320-329. DOI: 10.1007/s11684-016-0463-x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Ezh2 in the developing mouse cochlear sensory epithelium Yan Chen, Wenyan Li, Wen Li, Renjie Chai, Huawei Li Front. Med. 2016, 10 ( 3 ): 330-335. DOI: 10.1007/s11684-016-0459-6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bronchiectasis Lan Wang, Sen Jiang, Jingyun Shi, Sugang Gong, Qinhua Zhao, Rong Jiang, Ping Yuan, Bigyan Pudasaini, Jing He, Zhicheng Jing, Jinming Liu Front. Med. 2016, 10 ( 3 ): 336-344. DOI: 10.1007/s11684-016-0461-z Prevalence of asthma symptoms in Golestan schoolchildren aged 6–7 and 13–14 years in Northeast Iran Fatemeh Mehravar, Soheil Rafiee, Behnaz Bazrafshan, Mahmoud Khodadost Front. Med. 2016, 10 ( 3 ): 345-350. DOI: 10.1007/s11684-016-0462-y CASE REPORT Right coronary occlusion following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wo case reports Gang Zhang, Jun Luo, Guo Chen Front. Med. 2016, 10 ( 3 ): 351-355. DOI: 10.1007/s11684-016-0465-8 A rare 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with localized adherent visceral pericardium and normal parietal pericardium: a case report Qingqiang Ni, Lin Yun, Rui Xu, Guohua Li, Yucai Yao, Jiamin Li Front. Med. 2016, 10 ( 3 ): 356-359. DOI: 10.1007/s11684-016-0467-6 COMMENTARY 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urope Yunfang Liu, Zhiping Yang, Jing Cheng, Daiming Fan Front. Med. 2016, 10 ( 3 ): 360-376. DOI: 10.1007/s11684-016-0455-x 欢迎订阅 邮发代号 80-967 ;或联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58556485 customercenter@pub.hep.cn 在线浏览 http://journal.hep.com.cn/fmd http://hep.calis.edu.cn/ 谢谢您的关注! Frontiers of Medicine Website: http://journal.hep.com.cn/fmd or http://www.springer.com/medicine/journal/11684 Frontiers of Medicine 由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主办,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国 Springer 公司海外发行,为中国工程院院刊。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陈孝平教授。本刊为英文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转化医学、流行病学、中医药学、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政策等,文章类型分 Editorial( 社论 ) , News Views ( 新闻视点 ) , Reviews( 综述 ) , Mini-reviews (短篇综述 ) , ResearchArticles ( 原创性研究论文 ) , Case Report ( 病例报告 ) , Commentary (评论), Letter to Frontiers of Medicine (通讯报道),等等。
个人分类: 期刊宣传|1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耳蜗引领听觉研究前沿 [翻译]
dameng 2016-6-13 16:38
原文作者: Matthew J. Goupell ,马里兰大学听觉言语科学学院 , College Park, Maryland 20742 USA, Email: goupell@umd.edu 文首语 :人工耳蜗已经以崭新的方式增进了我们对听觉的理解,同时也在很多方面挑战着我们对听觉的认识。 1. 听觉的功能和重要性:声听觉和电听觉 声音被耳廓收集,然后耳道和中耳听小骨将对于言语理解重要的频率成分放大,最后经由内耳中的毛细胞传入神经系统。这是声信息传入大脑的典型方式,见图 1A 。内耳(或耳蜗)可以被看作一个频率分析仪,在耳蜗底部附近的内毛细胞响应和传递高频声信息(约 20 kHz ),在耳蜗顶部附近的内毛细胞响应和传递低频声信息(约 20Hz )。毛细胞是这个声传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们开启的电化学反应使得螺旋神经节和听神经将声信息以锋电位的形式进行传递,最终大脑将其解释为声音。然而毛细胞可能受损或死亡,原因包括,为避免某种致死遗传疾病而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声环境中、衰老等。哺乳动物的毛细胞在死亡以后是不能再生的,这意味着在缺失可用的毛细胞的情况下,如果想向大脑传递声信息,我们需要一个跨过毛细胞的方法,人工耳蜗( cochlear implant, CI )就是这个原理。 图 1. A: 耳廓、耳道、中耳、内耳(即耳蜗)的结构图。人工耳蜗旁路了这些结构,该设备包含,一个带有传声器的耳背式言语处理器、一个 调频 发射器(位于皮外)、一个接收器(位于皮下)、位于耳蜗内的 电极阵列 。 CI 模拟了耳蜗的频率分析功能,将不同的频率信息发送到不同的位置。 B: 采用 SONNET 和 RONDO 言语处理器的 Med-El SYNCHRONY 人工耳蜗系统。 C: 线圈状调频接收器和电极阵列的特写,其中电极阵列沿着耳蜗(两圈半的蜗牛壳的形状)的螺旋状旋进去。给出了两款:上面一个是 Med-El SONNET ,下面一个是 AB HiRes 90K 。 D: AB HiRes 90K 植入体的电极触点。图片由 AB 和 Med-El 公司提供。 现代 CI 是一种生物医疗设备,它包含一个带有传声器的耳背式言语处理器和一个位于耳蜗内的电极阵列(图 1 )。它通过电极直接兴奋与听神经相连的螺旋神经节,来传递对于言语理解最重要的频率成分(通常是 200-8000Hz ),因此旁路了凋亡的毛细胞。另一方面,与毛细胞的正常化学转换不同, CI 刺激以电的形式开启了神经中的电化学转换过程。每个电极触点被分配了一个频率范围,并且频率和位置的分配关系与正常耳蜗的频率分布方式相仿,高频在底部附近,低频位于顶部附近。因此 CI 模仿了耳蜗的频率位置关系,进而能够提供一个频率分析仪的功能。 今天的 CI 是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奇迹,是最成功的感觉假体。效果最好 CI 植入者们能够在安静环境下获得近乎完美的言语理解能力,且能够打电话。他们无需借助视觉信息即可理解这种粗糙的语音信号。现代多电极 CI 的先驱们(墨尔本大学的已退休的 Graeme M. Clark; 位于因斯布鲁克的 MED-EL 公司的 Ingeborg Hochmair; 杜克大学的 Blake S. Wilson )“因开发了这种能给极重度耳聋者重建听力的现代 CI 设备”而获得了 Lakser 奖( Pierce, 2013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的耳聋和其他沟通障碍研究所( NIDCD )估计全球有超过 32.4 万名 CI 植入者( NIDCD, 2012 )。这些植入者的年龄覆盖所有年龄段,儿童植入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在 6 个或 9 个月大时,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婴儿出生时耳蜗的大小基本固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小),老年植入者的年龄越来越高(有的达到了 90 多岁)。 对于婴儿和老人来说,他们的生理结构更脆弱,那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开展外科手术呢?这是因为,人们由于生活质量遇到问题而选择进行耳蜗植入。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当失去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能变得孤独沮丧。在很多实际生活场合中人们依赖听觉来进行通信和社交。另外,即便在其他通信方式存在的条件下,听力损失会中断与那些已经建立的社交圈、朋友、家人的沟通方式。 2. 人工耳蜗语音处理介绍 可以说, CI 信号处理的最近的主要进展发生在 20 多年前( Wilson et al. 1991 ),当时引入了多通道高速率策略(每单个电极上的刺激率接近每秒钟 1000 个脉冲,而不是早期 CI 中的每秒钟 100 个脉冲)。今天的现代植入体有 12 到 22 个蜗内电极,这些通道传递的信息是时域包络信息(信号中的慢变时域信息,而不是快速振荡的载波或精细结构;见图 2 )。所有的 CI 都采用了“声码器架构”的信号处理方式( Loizou, 2006 )。这种方式源于 Dudley (1959) 设计的一种用于高效信息编码的方法。将频谱划分到各个信息通道中,保留了比常规声听觉更粗糙的分辨率(见图 2 分析阶段),但是这种分辨率对于言语理解已足够了。 CI 使用者能利用的离散通道个数是 10 个左右,然而常规听觉系统能被看作是由一组连续的听觉滤波器构成的,其中提供了更精细的频率分辨率。正常听觉与 CI 之间的比较,就好像现代图形计算器和老式机械计算器之间的比较。如果你只知道机械计算器,那么能为你进行对数计算的现代图形计算器看上去是多么伟大而惊艳。然而,从小就在使用现代图形计算器的人,则难以容忍机械计算器,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用它配合查表法来完成对数计算。 CI 从每个通道提取时域包络。在工程实验时,提取方法会有区别,但是基本思想是一样的。所需要的是慢变幅度调制信息,而不是时域精细结构中的所有快速变化。所以对每个通道进行包络提取操作(见图 2 包络提取阶段)。 最后加载波。每个通道中提取的包络被用于调制高速电载波信号的幅度(见图 2 加载波阶段)。然后这些调制过的电脉冲串旁路掉耳蜗中死掉的毛细胞直接兴奋连接听神经螺旋神经节,并进一步被解释为声音和言语。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常说 CI 传递了时域而不是频率与信息。然而,这种说法不是严格正确的,因为仅提供一个通道的时域包络信息不能提供很好的言语可懂度(这正是 CI 放弃了早年的单电极植入的原因)。实际上, CI 在相对有限数量的频率通道上表达了时域包络信息。现在使用的频率通道数目足以传递元音信息( Laback et al., 2004 ),但是更精细的频率信息分辨任务对于 CI 使用者看上去难以完成( Goupell et al., 2008 )。 很明显,与正常听力利用的信息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所传递的总信息已经被大大减少了。幸运的是, CI 的首要目的是传递语音信息。语音信号是一种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的非常鲁棒的信号。正是这种冗余性,让移动电话在传送一个非常有限的频谱的同时传递了全部的信息,这样就可以避免移动电话网的阻塞。同样地,可能 CI 能到达目前的效果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有这样的鲁棒的难以被破坏的信号。 图 2. 人工耳蜗信号处理基本流程。第一阶段显示了一个英文句子“ A large size in stockings is hard to sell ”的时域波形和时谱图。分析阶段将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分配到连续的若干频带中。例如,图示为 4 个频带,覆盖了从 200 到 8000Hz 的范围。带通滤波的截止频率按照对数规律分布。图中显示出了每个通道的时域波形和时谱图。每个时域波形被一条黑色线条包围,代表着当前通道的包络信息。包络提取阶段使用的方法是,希尔伯特变换和一个截止频率为 160Hz 的低通滤波器。在随后的加载波阶段,对于 CI 使用者来说,电脉冲串的幅度被所提取的时域包络进行幅度调制;对于 CI 仿真来说,正弦波或窄带噪声被所提取的包络进行幅度调制后,所有通道的调制结果相加得到一个时域波形,它是原始波形的一个声码器编码版本,如图中声码器合成阶段所示。 在视觉方面,有一个例子( Harmon and Julesz, 1973 )可以对 CI 的有效性进行比喻。图 3 中第一行展示了一副图像的分辨率从非常低逐渐升高。在最左图中,你可以察觉到这张图有内容,但是你不能辨认其中人物是谁。最右图则是高清图片。但是就像 CI 一样,人们并不需要非常高的分辨率就已经可以才出图中的内容。并且,经过一定的练习,多数人都能辨认出第二行中低分辨率总统照片的身份。 图 3. A: 从左至右是分辨率从低到高的乔治华盛顿的照片。 B: 低分辨率版本( 20 个像素)的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巴拉克·奥巴马、和罗纳德·里根的照片。这些照片均取自可开放获取的官方发布的总统肖像。 3. 本领域的两大问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 CI 传递到听觉系统的信号中丢弃了大量的声信息。 CI 领域中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其中两个最大的问题是( 1 )音乐、音高、和噪声问题,( 2 )空间听觉和噪声问题。 没错, “ 噪声 ” 被两次提及。生活是凌乱吵闹的,然而 CI 不能在噪声中实现言语理解(例如, Loizou et al., 2009 )。选择植入 CI 的主要缘由是为了获取、恢复或重建对语音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处于喧闹的环境中,所以 CI 在噪声中的性能有待提升。 鲜有耳闻说谁会因为不能再听音乐而放弃使用 CI 。的确如此,对于多数 CI 使用者来说,音乐糟糕透顶(对更依赖旋律表达的古典音乐和交响乐,可能尤甚;对于依赖节奏和节拍的饶舌和舞曲,可能稍好些)。因为 CI 只传达了时域包络信息,并将原始包络替换为脉冲串(见图 2 ),所以大部分“时域音高”(即由波形周期性传递的音高)就不存在了。部分“位置音高”(即兴奋的神经元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频率,进而产生不同的音高)保留了下来。当然,并非全部时域音高都没有了,因为在时域包络中仍传达了一些时域音高(足以提供分辨话者性别的能力,当然与声听觉相比会弱一些)( Fu et al., 2004 )。我们希望 CI 使用者能够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比如在一个嘈杂的餐厅或鸡尾酒会,精细结构或周期性信息的缺失严重限制了他们的体验。精细结构或周期性信息的缺失,或称这些听觉分组信息(这里的分组是指大脑在听觉场景中剥离出一个个单个听觉客体的能力)的缺失,是第一大问题。这种听觉分组信息的缺失,导致包络混杂在一起,使声音听上去就混沌不堪。 在缺乏时域精细结构和周期性的分组信息的情况下,与空间听觉相关的分组信息(即那些在双耳间的提供辨别声音来向的信息)则显得特别重要。这是本领域中的第二大问题。人类有两只耳朵,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计算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和强度差来实现声音定位。 另外,两只耳朵让我们能在噪声环境下更好的理解语音。越来越多人选择植入双侧 CI ,以期望获得空间听觉能力。在正常听力中,当其他分组信息(例如音高)失效时,空间信息可以提供不错的听觉场景分析能力(例如, Brungart, 2001 )。这种信息让听力者在一个喧闹拥挤的聚会中捕捉到他所注意的人的讲话,即便此时周围还有一些同性别的有相同音高的人在讲话。 因此,在我们重建时域精细结构和周期性的分组信息(如果我们能修复周期性和音高,那么我们可能修复方方面面的听觉功能)前, CI 使用者需要获得一些其他的信息来进行听觉场景分析。近水楼台的可能就是空间听觉信息。现在,双侧 CI 使用者比单侧 CI 使用者在空间声源定位和噪声中的言语理解方面表现更好,但是距离提供完美的空间信息还很远。 怎样才可能改善 CI 在这些方面的感知呢?这受到了一些方面的限制,包括生物学的、手术方面的、和设备相关的等( Litovsky et al., 2012 )。但是本领域普遍采用了“工程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失聪的耳朵不能按照原本应该的样子进行工作,为了修复它,我们需要知道应该向听觉系统传递什么信息,然后想办法传递它。 可以说,工程学的方式会假设更多的信息就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实际的限制因素在于需要更好的技术。在这方面,之所以最近的重大突破发生在 20 年前是有原因的。(在过去 20 年中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电池寿命增长、设备更小更耐用、传声器波束形成基础提供了更好的抗环境噪声的性能;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在言语理解方面没有出现新的革命性变化)。与此相反,人们可以换个角度,由于 CI 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那么应该尝试只传递最重要的信息。这个思路相对不是特别流行,但是存在于一些言语处理策略中。难道还不应该谨慎地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在表达声信息时如何最大化听觉系统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吗?例如,尽管有些 CI 使用者有 22 个电极触点,那么人们可能认为这会提供 22 个信息通道。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受到了电流经过耳蜗后如何回收方面的技术限制(地电极的位置决定着电流回收通路),电场扩展很广,大约 4 到 5mm ( Helson et al., 2008 )。对于 35mm 的耳蜗,这意味着每个电极兴奋了耳蜗的 1/8 。因此,虽然有些 CI 用户有 22 个蜗内电极,但是他们只能利用 7 或 8 个独立信息通道,这也就不足以外了。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开发出更好地技术来提供更多的独立信息通道。 如果 CI 使用者只能获取大约 8 个通道的信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表达信息呢?也许可以简单的避免传递全部信号给听觉系统。一种方式是,每次只激活信号能量的最大 8 个通道,因为这些通道中有最重要的信息(例如,元音共振峰)。仅在部分电极放电的这种峰值选择言语处理策略被广泛使用。这种做法和 mp3 编码中除去可能被掩蔽的信息的思想差不太多。另外,在“更少就是更多”的思想指引下,很多研究者发现关闭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被认为是“坏”的电极(例如,差的调制检测能力)可能提升言语识别效果( Garadat et al., 2012 )。 另一种方式,是在信号被传递到听觉系统前对它做更多的优化。换言之,为何不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尝试得到一个相对更干净的语音表达形式呢?在进入听觉系统前,将噪音分离出来,这个技术在助听器中非常有效,对 CI 也是一个简洁的技术手段。当然,若此事很简单,我们就可以完成对 CI 的研究了。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条件下从噪声中把目标音分离出来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因此,要将 CI 性能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可能不仅需要对听觉系统如何编码电刺激进行基础研究和认识,还需要想办法最大化重要信息的传递(相比于给听觉系统强加尽量多的信息,我们需要在信息筛选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在信息进入听觉系统前尽量移除像背景噪声这种不想要的信息。 4. 人工耳蜗研究的地位和听觉感知领域 美国声学学会会刊( JASA )几乎每一期都有关于 CI 或 CI 仿真处理(即声码器;见下文)的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件事催生了这个趋势。第一个是,在多数植入者中 CI 开始能够提供高水平的言语理解能力。这就推动了 CI 的普及,并且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大脑如何处理电刺激信号也受到了研究重视。第二个是,从对基础听觉现象的理解慢慢转向研究在使用助听器或 CI 的听障者中这些现象的发生规律。虽然这仍然是基础科学范畴,但是听觉方面的转化和如何帮助人们听得更好似乎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然而,虽然我们对听觉有了很多认识,但是要想把我们的认识用于帮助人类才是终极目标, CI 已经打开了一个承载未知听觉世界的潘多拉盒子。包络和精细结构的谜团闯入和这个领域。当然,主要编码了包络信息的 CI 设备,造成所有人都在关注包络和精细结构的主流趋势。我每天在琢磨的一些问题,似乎在传统声听觉系统中不曾被提出,但是当同时考虑传统听觉和 CI 时这些问题显得异常重要。 下面说说我对人们如何研究 CI 和电刺激听觉的看法。列出了一些这个领域的亮点。 4.1 好的方面 对于康复效果好的 CI 使用者(尤其是那些重度听力损失或耳聋时间短的人),言语处理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听觉功能,特别是在安静环境中(见图 4 )。虽然大部分时域精细结构被移除了,但是仍有少量的时域音高信息保留在了时域包络中,这可以帮助 CI 使用者分辨不同的话者性别( Fu et al., 2004 )。如前所述,很多人在双侧植入 CI ,这可以提升他们的空间声定位能力和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对于后面这个言语能力的提升大多是由于“好耳”效应这种单耳机制。好耳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侧耳可能有一个更好的信噪比( Loizou et al., 2009 )。 图 4. 8 位迟发性耳聋(通常是听力损失和耳聋的时间短)和 8 位早发性耳聋(通常是听力损失和耳聋的时间长)的成年 CI 听者的言语理解能力。所有被试都是在成年以后进行的 CI 植入,他们的平均年龄是 57 岁。在安静环境下或在 10dB 信噪比的多人交谈噪声条件下采用 Az-Bio 句子材料进行的言语理解测量。大圆圈是平均言语理解分数 ±1 个标准差。小圆圈是每个人的言语理解分数。图中数据来自马里兰大学 Goupell 实验室。 CI 最初是为了治疗成年语后聋。然而,儿童植入者常常获得非常好的言语、语音发音和言语理解能力( Svirsky et al., 2000 )。在年龄谱的另一端,考虑到可能的并发症或言语理解所需的大脑可塑性的缺失,曾有人担心年老者不是好的 CI 适用人群。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植入年龄没有上限;看上去 CI 是安全有效的,能够给所有年龄段的植入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 4.2 差的方面 虽然我们常常赞颂人工耳蜗在以上这些好的效果方面的成功,但是在实际性能上的个体间差异很大(见图 4 )。纵使很多 CI 使用者能够在安静环境下获得近乎完美的言语理解能力,但是很多使用者则逊色一些。其中的原因涉及到的方面很广也很多变,但是致聋原因、耳聋时间和植入年龄等因素会对 CI 言语理解产生影响。可能是由于像我这种研究者在选择被试时的倾向,有时我们容易忘记性能相对更差的 CI 使用者。成年 CI 的文献中大多招募的是康复效果好的耳聋时间短的中年 CI 使用者。但是还有些植入者是语前聋,已经多年没有接受听觉刺激,往往这些人的效果较差。总之,这个领域可以对效果差的这些人给予更多关注。 回到那两个大问题,音高和空间听觉,有几位研究者已经提出了通过降低某些电极上的载波速率来重新引入时域精细结构的一些新的刺激策略。总体而言,尚不清楚这些策略是否能够给音高和空间听觉带来帮助。尽管如此,这个领域似乎正在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最近, Churchill et al., (2014) 找到了一种混合速率刺激策略能够表达时域精细结构和包络信息(其中低速率用于表达包络信息和若干蜗尖电极间的相干时域精细结构,高速率只用于表达蜗底电极的包络信息),该方法在改善了声源定位的同时没有对安静环境下的言语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4.3 不确定的方面 我们对听觉系统和电刺激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例如,传统听觉和 CI 听觉都不能区分每秒 200-300 个脉冲以上的声或电脉冲序列( van Hoesel, 2007; Kong et al., 2009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区分每秒 400 和 600 脉冲。然而,有少量听者可以检测每秒 1000 个脉冲附近的时域信息变化( Kong and Carlyon, 2010; Noel and Eddington,2013 )。这些异常表现挑战了我们对听神经的时间精度和电刺激神经编码的认识。 在前面介绍了 CI 的频率分辨率有多么低。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的工程学方法是用更多的电极和更小的电场扩展来提高频率分辨率。通过改变地电极的位置来实现其他的极性配置(即从单极变为双极或三极模式),进而可以获得更小的电场扩展。然而,这样做虽然让我们增加了频率分辨率,并且因此我们能够给 CI 使用者提供更接近传统声听觉的刺激信号,但是这些新的配置至多是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不确定 , mixed results ),并且经常给 CI 使用者带来更差的言语理解程度( Pfingst et al., 2001 )。换言之,精细的频率分辨率是经典听觉的标识;然而,在 CI 中更好的频率分辨率往往没带来什么变化甚至带来了更差的言语理解。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听觉运作的理解还不够。或者可能是由于一定需要刺激到耳蜗中的某个部位?但是更高的频率分辨率增加了信息不被良好表达的可能性,因为耳蜗中部分区域(例如神经死区; Shannon et al., 2001 )缺少神经节和神经元来传递信息。因此,工程学的这种解决问题方式可能不适用。大范围的电流扩展和带宽保证至少有一些神经元接收到了信息,尽管这并不是我们已知的经典听觉对语音的编码方式。 5. 声码器用于 CI 仿真:更小的变异性可以用于电刺激建模和增进对电刺激的认识 从 Shannon et al. (1995) 至今,声码器仿真催生了一个听觉研究的文献量爆发过程。声码器仿真的魅力在于,它实质上的工作方式与图 2 所示的基于声码器架构的言语处理方式相仿。处理过程中的唯一区别是,在 CI 中是用调制电脉冲串来对包络编码,而在声码器中用的是正弦波或窄带噪声。所以很多声码器研究的目的是模拟 CI 处理的某些方面,并且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大多数正常听力者不会表现出实际 CI 使用者的那么大的变异性。康复效果好的 CI 植入者与聆听声码器仿真声的正常听力者趋向于获得相近的性能。 CI 仿真不限于语音信号。有人曾用带限脉冲串来模拟电脉冲串 (Kan et al., 2013)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声信号永运不能替代电刺激,因为声刺激和电刺激所遵循的物理定律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完美模仿 CI 的效果不是声码器的关键目的。一个好的声码器实验是针对 CI 处理或电刺激的某个方面开展的,目的是更好的理解 CI 数据。这种仿真永远不是完美的,但是有很多优点,并且对正常听力者获得测试结果的误差线将会更加可控。 Oxehma and Kreft (2014) 这篇论文是个很好的例子。文中通过对电极周围的电场扩展进行建模,来解释不同掩蔽类型对语音的掩蔽规律。他们用仿真方法来研究 CI 的某个方面,将两类人群的数据模式等同起来。可是这样说,关于声码器是否能够有效地被用作 CI 仿真器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对“建模”的基本意义的讨论。模型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化,是复杂事务的精简版。很多时候,最佳的模型是简单的。虽然声码器没有考虑很多具体的实际的复杂因素,但它的确是个有用的工具。 6. 总结和未来展望 总之, CI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听觉假体,它仿照了内耳的声音编码方式,但是其传递信息的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CI 研究者面临了一些需要翻越的障碍,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实际的挑战。 CI 已经激发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的研究问题,并且已经揭示了一些关于听觉系统的新的谜题。这个领域继续推动着听觉研究的前沿,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听觉工作原理,并且让我们帮助那些失去或从未有过听力的朋友重建或得到听力。 译后语 :我是孟庆林,从中科院声学所硕博连读开始做人工耳蜗的研究,博士毕业时才算找到了一个重要创新点,在深圳大学博士后快出站时( 2016.1 )终于发表出来了一篇 JASA论文 : 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sa/journal/jasa/139/1/10.1121/1.4939707 。去年读到 Acoustics Today 杂志上的这篇文章,非常有感触,因为其中很多东西都是我的研究的直接研究背景。听觉言语科学是个交叉学科,有很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价值,这方面在我国的科教体系中尚不健全。我当时和 AT 的主编 Arthur N. Popper 联系过了,他欢迎我将其译为中文。特翻译此文,以飨读者,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跟我联系。或加入我们的 QQ 群: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2do=blogid=727491 。 英文原文在线阅读: https://acousticstoday.org/pushing-the-envelope-of-auditory-research-with-cochlear-implants-matthew-j-goupell/
8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在昆虫腿上发现能探测超声波的“耳朵”
alaclp 2015-11-3 01:19
2012年11月21日09:53 来源: 搜狐科学 2 这是一种来自南美热带雨林的昆虫——“纺织娘”。研究发现它长有类似哺乳动物的耳朵结构,能探测超声波。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发现,一些种类的昆虫进化出了类似于哺乳动物耳朵中的听觉器官,其中甚至包括一个充满液体的类似耳蜗的结构。   来自英国林肯大学的科学家Fernando Montealegre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一种来自南美热带雨林的昆虫——“纺织娘”的听力。研究发现,在这种昆虫的前腿上负责听力的器官里面有类似于哺乳动物耳朵中鼓膜、听小骨和耳蜗的结构。   当他们切开纺织娘腿部的听力器官的时候,从一个密闭的器官中喷出了一些高压液体,这点非常令人意外。该科研小组通过对液体的分析发现,这些液体不属于昆虫体内循环的一部分,而是在听觉中起着类似于耳蜗器官的作用,负责声音的探测。   哺乳动物的耳朵中进化出了负责声音传递的“耳小骨”,它能够把声音从鼓膜传递到充满液体的耳蜗中。纺织娘听觉系统中有一个起传递振动的振动片(vibrating plate),一面朝向空气,一面朝向高压液体。   在哺乳动物中,耳蜗负责分析声音的频率(音调的高低),科学家在这种昆虫身上发现的新结构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大小仅仅有600微米,是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小耳朵。   这个小耳朵能探测到19万赫兹的声音!相比之下,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赫兹到2万赫兹之间的声音。新发现的这种昆虫堪称地球上超级超声波听觉动物。(编译:双螺旋) 来源:http://it.sohu.com/20121121/n358215046.shtml
个人分类: 生物信息|1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演义偶感
sunyu367 2015-3-10 11:22
科学演义偶感 日前听说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离世,好生难过。 水浒、三国,惟妙惟肖,还有现代评书烈火金刚、肖飞买药,都是让成年人像孩子一样追捧,让孩子像大人一样煞有介事的广播经典。 上学时,很喜欢讲课如同说书的老师,其实,我知道他们平时也喜欢听书的,这是一种语言艺术的浸染,一个个科学演义在课堂上演,真的是一种享受。 人类对视觉的依赖日益明显,但听觉艺术的发展却从未停止。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让五感均衡发展,来深刻理解、精彩描绘这个世界吧。 (当然,评书也是舞台艺术,大师们的手眼身法步,令人神往,但是,当年的广播评书还是比电视评书多,所以,我个人的概念还是认为评书以听觉艺术为主。) 说出来的科学同样精彩。
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人工耳蜗”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聊起
热度 5 dameng 2013-10-7 10:56
大家好,今天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也是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即将公布的日子。由于我正在从事人工耳蜗( Cochlear Implant, CI )方面的研究,所以希望以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为引子,聊聊我对科研的些许认识。我的专业背景是电子工程,以我的背景往年是很少关注诺奖的具体获奖信息的,尤其是生理医学类。 人工耳蜗是一种能够帮助绝大多数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人获得部分听力的电子装置。目前, CI 佩戴者已经可以在安静环境一对一交谈时,取得很好的言语识别效果。存在的问题是,由于 CI 植入耳蜗内的电极数目( 12~24 )远小于内毛细胞数量(约 3500 )和螺旋神经节细胞( 35000~50000 )数量,导致频率分辨率远低于正常听力者。并且科学界对于耳蜗感音机理,以及如何模拟耳蜗的时频分析能力仍存在大量的未知。所以 CI 植入者在欣赏音乐时,在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交流时,均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当然,由于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对于越早植入的人来说,尤其是先天听障者来说,在语言功能发育前植入,将可以使他很好的融入正常社会。 图 1 多通道人工耳蜗系统 (摘自 拉斯克奖官方获奖介绍 ) 图 1 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现代多通道人工耳蜗系统。听觉,是由声音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听觉基础研究涉及到声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动物学、听力学等诸多方面。从美国的学术协会来看,例如声学学会(心理声学、生理声学),言语与听力学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美国的学术学会和学术期刊有一种非常棒的传承,参与者都会在其中吸取营养。而相比而言,国内的听觉研究要弱了许多。听力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屈指可数,医院多数没有专职的听力师,声学领域专注于国防需求(例如水声)和大型工业应用(例如建筑声学),基础的生理学研究较少(包括人体和动物的),相关学会的学术能力亟待提升。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脑子里,就是中国的大学生总数最多,但是感觉对于很多具体的专业,人数比人家都要少。这是为何?人都去哪了?难道这是我们交叉学科,或新型学科的特殊情况吗?我想不是。大学的专业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大学的扩招没有以师资和生源的质量提高作保障。等等,各种弊端都是问题的答案。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想吃科研这碗饭,我们得认清时事,想吃好这碗饭,我们得做好一条道走到黑的准备。这里说的是,坚持。以这次人工耳蜗获奖为例,获奖者 Graeme M. Clark 是澳大利亚的医生出身,由于父亲的耳聋走上了开发多通道人工耳蜗之路,从 60 年代至今;获奖者 Ingeborg Hochmair 是奥地利的电子工程师,与 Clark 同步开展独立研究,分别成就了两家人工耳蜗公司,造福了数十万人;获奖者 Blake S. Wilson 是美国的电子工程师出身,他由于开发 CI 信号处理策略获奖,虽然他的成就集中在一片 Nature 短文上,但是我想这个奖更多的是对他常年的坚持的肯定(二十年的季度研究报告: 链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的获奖不是散兵游勇的一己之力,而是他们闯荡在学术大海中拍打出的浪花。从早年的华人科学家江渊声( Nelson Yuan-Sheng Kiang , )等人在美国开展单听神经元放电研究,到 William F. House 开发出最早的单通道人工耳蜗系统,再到现在的多通道人工耳蜗系统,其中凝聚着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患者的努力。在这里本来想谈谈国内的人工耳蜗研发现状,但是由于资历较浅,了解的不够深入,故暂不介绍。这个领域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下面翻译一下 2013 年 Lasker~DeBakey 临床医学奖的颁奖辞。这篇颁奖辞,写得非常中肯,我认为具有良好的科普效果。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3_c_presentation.htm ------------------------------------------- 致辞人:Jeremy Nathans 在新约全书中,我们在马可福音中读到耶稣奇迹般地恢复了一位聋人的听力。两千年后,现代医学科技已经开发了一个装置,他可以做到同样神奇的事情。当然,并没有耶稣那么快。这个装置就是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作为一种电子耳,将语音在内的声音转换为微小的电脉冲以刺激听神经。 今天,我们将这份荣誉赋予三位先驱者-- Graeme Clark, Ingeborg Hochmair 和Blake Wilson 。他们用毕生的心血造就了现代人工耳蜗。他们的努力,包括数百工程师、听力师、手术医生的努力,已经把“听”这份礼物送给了数十万极重度听力障碍者,并且受益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在工业化国家,大约每1000 名新生儿中就有1 位患有重度先天性耳聋,大部分是遗传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内感染这个比例还要高一些。重度听力损失也可能由后天的诸多因素造成,这导致每几百名幼儿中就有一个严重耳聋者。人到晚年,很多人都会听力衰退,尤其是那些长期接触强声音的人。 听力损失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会非常严重。很多人注意到,相比于视觉损失,听力损失更容易伴随着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 )。正如海伦凯勒敏锐的察觉到:“视觉让我们认识物,听觉让我们认识人(vision connects us to things, but hearing connects us to people )”。对于婴幼儿听力损失者,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幼年间的言语习得,这对于正常听力者来说是通过暴露在言语环境下获得的。如果没有其他办法,一个聋儿的言语习得将被严重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耳蜗,她是怎样旁路掉中耳或内耳的损伤来恢复听力的呢?首先,我们需要简短介绍一下耳是如何工作的。声音由空气中传播的声压波动构成。包括言语或音乐在内的复杂声音是由很多不同频率的波动组成。耳朵的任务是分析每个频率的声强。这个分析过程是在这个叫做耳蜗的小东西里完成的。耳蜗是一个螺旋状的物体,看上去像是一个嵌在颞骨中的蜗牛壳。沿着这个螺旋线布满了神经细胞,他们是振动刺激的感受器。现在来到了天工之神奇处:不同的频率被耳蜗中不同位置处的神经细胞所感受,这些位置对应的频率是按照耳蜗的长度进行排列的。在耳蜗一端,神经细胞感受音调低的声音(low-pitch sounds )。例如,狮子吼。在另一端神经细胞感受音调高的声音(high-pitch sounds )。例如,老鼠吱吱声。在两端之间感受从低到高的中间频率。关键的是,负责将耳蜗的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的二阶神经细胞 (Second order nerve cells ) 在听觉受损的耳朵中幸免于难。 人工耳蜗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带在耳朵上:包括麦克风、电池、信号处理器、射频发射器、能量发射器等。另一部分通过手术植入到颅骨中:包括能量接收器、射频接收器和一系列的电极,每个电极放置在耳蜗的不同位置上。体外部分的信号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声音分解为不同的频率成分,并将信息传送到植入部分的接收器上,然后刺激对应的电极。正如前面提到的,因为耳蜗(听神经)是按照频率分布的,所以每个电极刺激一簇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原本也是负责对应的大致频率的。在实际应用中,人工耳蜗植入者大多需要若干周或月的训练来使他的大脑学习适应这种新的且相对粗糙的电极刺激。 人工耳蜗开发过程中克服了很多生物医学工程的难题,并且现在仍然在不断的改进。Clark 、Hochmair 和Wilson 博士对这项技术的发明做出了多处贡献,且他们的贡献不尽相同。Clark 博士是一个手术医生和听觉生理学家。始于上世纪60 年代,他组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团队来开发人工耳蜗。Clark 博士的团队在70 年代末植入了他们的第一例多通道样机,并于1985 年得到了美国FDA 的许可。这里有个他灵感来临的小故事。有一天Clark 在海滩上玩弄蝾螺贝。它的螺旋状的壳看上去像一个耳蜗,当时他意识到如果想把一个细枝(fine twig )尽可能深地插入这个壳,那么这个枝需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硬度,其中旋入最紧的螺旋的部分应该最柔软(the twig that is being threaded into the tightest spiral being themost flexible )。然后他将这种想法用在了设计一种硬度变化的电线束上,这样使人工耳蜗手术时能最小化给周围组织带来的损伤。Hochmair 博士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在他丈夫Erwin Hochmair 博士的协助下,她开始在70 年代末从事人工耳蜗技术研发。Hochmair 夫妇在70 年代末开发出了一个多通道样机,并在后来成立了MED-EL 公司,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运作人工耳蜗。从MED-EL 公司成立以来,Ingeborg Hochmair 博士是公司的CEO 和首席技术官。在她的领导下,MED-EL 已经解决了人工耳蜗设计和生产中遇到的很多生物医学工程难题。Wilson 博士也是一个电子工程师。他从80 年代开始在北卡罗来纳的三角国际研究所(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工作,他开发了最著名的人工耳蜗信号处理算法- 连续间隔采样(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 CIS 策略)。CIS 策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人工耳蜗的性能,尤其是在言语识别方面。我注意到Wilson 博士的工作受到了NIH 的资助,且他没有申请专利而是认为应该将他的算法免费提供给生产商,让他的成果能尽快的用到产品中去。 Clark 博士、Hochmair 博士和Wilson 博士,我们代表拉斯克基金会和全世界的听力受损者向您致敬。感谢您对人工耳蜗发展做出的贡献。 ------------------------------------ 聊到这里吧,上面的内容,抛砖引玉。交叉学科的发展,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故事,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我的新浪微博是 @ 声音感知 。另外如果您在从事听觉相关的研究,欢迎加入我们的 QQ 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0072-727491.html )。
12652 次阅读|9 个评论
心理声学学术讨论群
dameng 2013-9-24 16:05
心理声学是研究听觉系统对声音信号中基本元素的感知能力的学科,又名听觉心理学。 我成立了一个围绕心理声学讨论听觉研究的学术讨论组,目前包含在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教师、助听器人工耳蜗公司研发人员、听力师、康复师等各方面的研究者。 欢迎对听觉学术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加入,QQ群号:249971192。加入时建议留言:所在单位+研究方向。 注意:本群仅对从事听觉相关方面的研究者开放,非诚勿扰,敬请谅解。 加入我们,在听觉研究的道路上,你不再孤单。
5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觉的一些话题
热度 4 liwei999 2013-1-4 20:12
听觉的一些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04/2013 01:45:26 话题的引子来自孟老师 《直通春晚》到浴室唱歌的客观听觉到命运 中文末的一句话——“欢迎各位拍砖”很是让人欢喜。因为这年头喜欢让人拍砖的主 儿 不多了。孟老师的文笔很是流畅,让人有些“羡慕嫉妒恨”。但是科学上有些事情说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孟老师的文笔流畅,但是有些细节还是不好“糊弄”的。好在文末另有相关博文的链接,让读者有个补救的窗口。其中 耳蜗力学初窥及其先驱研究者 作者佟老师的力学解释,很是明晰。武老师的帖子 声音大小的度量——分贝 依然是中规中矩,不失大家的风度。 直通春晚是个唱歌的节目。选手唱得好不好,一个是嗓子(发声)的问题,一个是接收(听力)的问题。因此孟老师能从一个歌曲的节目过渡到 听觉 的话题上来。 有些时候,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对“内耳的内、外毛细胞电生理反应,似乎不能跟上复杂的音波变化,但人仍然能区别不同的乐器声音,难以理解”的思路,如果借用动画压缩的技术思考就会发现,建一个数理模型(不保正确)那并非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很多科学话题的文章,因为对多数人来说是“新鲜”,所以被叫好。但是从学术的视点看,有不少的漏洞。这种洞要不要补?这个事情很纠结。 Quote 比如这段话: 中耳的作用是一个放大器,它的一端接收耳膜传递的、来自空气的声波能量,通过中耳的两个功能得到放大,成为机械能量:一是鼓膜和镫骨脚板(卵圆窗)的面积差(大约17倍),这样就有一个水压机的原理在里面,二是三块听小骨形成的杠杆作用。两者叠加,使鼓膜上接收的声音,在进入内耳时,被放大了近30分贝。 为什么需要这个放大功能呢?因为内耳充满淋巴液,是一个液态环境。从空气介质进入液态介质,声能的99.99%都会丢失。当你到郊外去看人钓鱼,钓者会对你横眉厉言,怕你的 走动声和说话声 会把他的鱼吓跑了。其实这不会的。因为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在水面上几乎完全被反射。 要不要去顺着作者的思路想?不想就会觉得是个很不错的链接,细想后就觉得这是个很大的破绽。 走动的振动要比空气中声音的传播更有作用。但是钓鱼者在意的恐怕是那个氛围吧。如果采用“从空气介质进入液态介质,声能的99.99%都会丢失”的说法,“鼓膜上接收的声音,在进入内耳时,被放大了近30分贝”的那点 儿 放大倍率 (不到1百倍)就是个误差量级的东西,不值得去强调中耳和耳骨的巧妙了。显然,中耳的作用在于介质间能量传递的 耦合作用 ,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能量密度的“浓缩”机制。 作为对 冯·贝凯希 工作的欣赏,镜某不大赞同“因为发现行波以及提出相关的理论,获得了1961年的医学/生理学NB奖”的说法。单独获奖, 按邢大侠的分类 ,应该是很NB的人物了。镜某的理解是他利用 独创的实验方法 ,解决了“当声音的振动被传进内耳后,又是一个什么状况”的疑问。至于理论,没有神经生理实验的支持,都是不靠谱的模型。 声音大小的度量 ——分贝 的提法,一般人不会有什么异议。既然是“拍砖”,索性一起拍了。说 声压 大小的度量合适,说 声音大小的度量 就不合适了。因为正如武老师贴里说所的那样,“分贝”是来自 声压 的比值。 分 贝的 分 是来自1/10的,但是用声压来度量却是1/20的因子。这一点在武老师的帖子里也是“言语不详”。音强的单位是要用单位截面积里的功率=单位截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来计算的。由于波动的能量与振幅(声压)是二次方的关系,功率上1/10的衰减用振幅声压(电压)计测的话,就是1/20了。此乃第一。 第二,声音大小的度量另有一个单位= 响度单位“讼”(颂?) 。因为声音的大小除了物理上的因素(声压大小)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的生理感受的因素。 最后发发牢骚说说助听器的问题。对于助听器的功能,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很多做这个买卖的人都不理解。因为一般人对听觉的理解要低于对视觉的。矫正视觉的专业人士要比听力辅助的多得多。镜某几乎没有看到常用过助听器的人、或同时用两个助听器的人。原因很简单:助听器不合适。听觉的变差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声音小了听不见的问题,而是说基底膜 (basilar membrane)对不同音频响应(机械的)与在大脑里形成的认知模式不一致的问题。由此而来的“听不清”。就好比是 听外语时的听不清一样 ,是因为大脑对音节响应的不合适带来的问题。一味地增加助听器的放大倍率会让人的听觉得不到休息,相当于在噪音中生活!! 镜某的舅母也是个悠闲阶级,耳朵不好了。镜某的表兄是个“不差钱”的主儿,认为买个助听器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这位表兄就是不肯带着他母亲去看专业医生去调试这个助听器,以为买个助听器就是尽到了孝心了。镜某不便多说的理由有二:第一不是自己的母亲,第二掏钱的是表兄。也许天下做儿子的都是这样的“粗心”。但愿镜某的这些“牢骚”会对想对父母尽孝的儿子、闺女们有用。记住:听觉不是个单纯声音大小的问题。所以配助听器要有相当专业的知识和耐心。很可能硬件本身不贵,调试的技术费用会是天价。也许N年后,在王府井大街亨得利表店的旁边,就是镜某的助听器的调试店铺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5789 次阅读|5 个评论
植物的感官世界
热度 18 saraca 2012-12-13 13:56
植物的感官世界
图1:美丽的花儿,美丽的世界 美丽的花儿总会触动我们的视觉和嗅觉。然而,你可曾想过植物也有感觉? 对于植物来说,感觉极其重要。与动物不同,植物既不能为寻找食物而四处奔走,也不能主动逃避虫害的肆虐,更不会擅自挪动位置找寻可遮风避雨的“居所”。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暴晒,植物只能逆来顺受。因此,植物更需要灵敏的感觉来“察言观色”,以便应对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或许你会笑着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确实,植物不像动物一样,有鼻子有眼,生耳朵,长嘴巴,甚至还有皮肤。没有这些感觉器官,它们怎么可能有感觉呢?那么,请你跟随我们一同走进植物的感觉世界,你会慢慢明白:原来植物的感觉这么有趣啊! 植物的视觉 像人类一样,植物也会看。人类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因为眼里有光感受器;植物在它们的茎干和叶子里,也有光感受器。那么,植物看到了什么?最简单的答案:植物看到了光。 植物的光感受器能识别出红光和蓝光,甚至是人类肉眼不能看到的光波,如光谱中的远红外光和紫外光。通过这些光感受器,植物还能识别光源的方向,准确判断光线强弱,调节生理活动来适应光照周期。 达尔文的后期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了植物的趋光性(向光性),即植物往往会偏向于强光一方,以获取更多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趋光性主要源于细胞内的一类光感受器——向光素。向光素对蓝光很敏感,分布于植物茎尖处。当植物向光的茎干一侧感受到蓝光,就会产生信号连锁传导,终止植物生长素的活动。与此同时,背光处的茎干细胞继续生长,这样就使植物向光强的方向弯曲生长。 另一类光感受器叫光敏色素,它能感受红光和远红光。在不同的光谱下,光敏色素有两种可相互变换的类型,即红光吸收型和远红光吸收型,主要是方便植物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波来进行生理活动。 尽管植物的向光素和光敏色素这两种光受体与动物眼睛的光受体截然不同,但有研究表明,另一种光受体——隐花色素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生物中,它能帮助动植物识别蓝光和紫外光。有了隐花色素光受体,植物除了可建立体内特有的生物钟或生长节律,调控生长发育外,还靠它来知晓钟点时辰哩。 图2: 植物的晨光浴 植物的触觉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相当灵敏且容易触动。瞧,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小虫子慢慢地爬过叶片;藤蔓伸出长长的须尖儿,想找一高枝“落脚”。一次简单的触摸或轻摇都足以干扰植物的生长,这就是为什么风大的地方,植被总是低矮,呈垫状。 在一定程度上,植物能感受到机械损伤带来的感觉。触觉反应最明显的要数食肉植物“明星”——捕蝇草。捕蝇草的叶片高度特化,左右对称呈夹子状,酷似贝壳。其叶缘处排列着长长的刺毛,左右交错,闭合时,密封严实。当一只苍蝇不慎落入其内,捕虫夹将以不可思议的力量迅速闭合,将其牢牢困住,慢慢享用。聪明的捕蝇草知道什么时候该“关门”,这主要归功于捕虫夹边缘上的触毛可灵敏地觉察到猎物的“登门造访”。 捕蝇草对猎物的感觉与一只苍蝇爬在你的手臂上的感觉,有着惊人的相似。当皮肤上的触觉受体意识到苍蝇存在时,激活的电流沿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收到信号做出应急反应。同样,当一只苍蝇蹭到捕蝇草的触毛时,产生的电流迅速传给叶子,激活了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促使捕虫夹快速关闭,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不超过 0.1 秒。 显然,大部分植物对外界碰触的反应没有捕蝇草这么快,但它们对外界机械刺激的反应是相似的。令人吃惊的是,动植物细胞对外界触碰的反应都由同一类蛋白质起作用。触碰受体深植于细胞膜内,当受到外界压力或变形时,它会通过细胞膜释放带电荷离子,形成细胞内外的电荷差,从而产生电流。这些触觉反应能保证植物对外界变化做出特定、适合的应对策略。 图3:小蟋蟀钻花心了,痒痒吗? 植物的嗅觉 菟丝子是一类寄生植物,几乎没有叶绿体,只能靠吸食其他植物体内的营养来生活。为了寻找合适的栖身寄养之所,菟丝子靠嗅觉识别合适的寄主,堪称植物界的“警犬”。有趣的是,大部分植物都有嗅觉,唯独菟丝子对臭味却“独有钟情”。。 在嗅觉方面,植物与动物可相提并论。动物鼻子中的嗅觉受体能识别并结合空气中的目的分子,植物也有嗅觉受体并对挥发性化学物质及其敏感。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者发现,果实自然成熟的过程会产生大量乙烯,气味香甜,可加快果实的成熟。乙烯不仅可确保一只果实熟透,还会诱使相邻果实集体成熟。果实的批量成熟对于植物的“传宗接代”来说颇为重要,因为乙烯的芳香可吸引大量动物前来品尝,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此外,气味还能帮助植物互通信息。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棵受到毛毛虫咬食的树,不仅自己会合成害虫不喜欢的化合物,还会给其他健康树发出“警报”,使远处未受咬食的健康树合成同样的化合物。 图4:尚未成熟的西番莲果实 植物的味觉 人类的嗅觉和味觉往往紧密相连、各行其责:嗅觉捕捉挥发性气体,味觉识别可溶性物质。植物的嗅觉与味觉的关系同样紧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植物对虫害或病原菌的应急反应。在受到外界侵害时,植物通过释放大量挥发性气体,为同伴发出警告,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茉莉酮酸甲酯。尽管茉莉酮酸甲酯是一种高效的空气传递的信号分子,但它在植物里没有活性。相反,当它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向外发散时,就会变成水溶性的茉莉酮酸,吸附在细胞内特定的受体上,引发叶子的抵御反应。如同人类舌头上分布着功能不一的味蕾细胞一样,植物也有不同类型的可溶性分子受体。 植物的味觉不仅可以感受危险和干旱的来临,还能识别亲缘类群。由于味觉负责识别可溶性化学物,植物的大部分味觉反应都在根部悄悄进行。 2011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植物能利用根际间的化学信号来识别周围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类群。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相邻植物中,根际间也有信息交流。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当一排植物集体遭遇干旱时,只需 1 小时就可将信息传递给五排之外的植物,提醒它们关闭气孔,减少水分蒸发。不过,虽然身为邻居,没有根际间交流的植物却没有这个应急反应。 植物的听觉 关于植物对音乐的喜好,人们众说纷纭:植物喜欢古典乐,讨厌摇滚乐;喜欢轻音乐,讨厌重金属;喜欢舒缓平和的乐曲,讨厌欢快激昂的乐曲……奇怪的是,音乐对植物生长有益的观点却惊人地一致。 从生态适应性的角度来说,音乐与植物毫不相关,我们也没法希冀两者琴瑟和谐。然而,从理论上来说,植物能听到某些声音对于它们来说是有好处的。例如,虫子爬上叶面时的震动声,蜜蜂飞舞时的嗡嗡声,蚜虫翅膀的扑腾声,甚至由更小生物发出的极其微弱声响,都会给植物一种安全防范提示。更为离奇的是,植物还能通过识别其他植物身上发出的声音而获益。最近,瑞士伯尔尼植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捕捉到干旱来临时松树和橡树发出的超声波震动,这也许在提示其他植物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此外,意大利的科学家运用一套严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植物的听力。前期研究表明,谷物类根尖会朝着有特殊节律震动的方向生长。更有趣的是,根尖还会发出声波。 然而,目前人们还没弄清楚植物是如何产生声波的,更不用说它们是如何捕捉声音。当然,假如这项研究成功了,到那时我们就会说,植物和动物一样,都具有五官功能。无论实验结果怎样,我们都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植物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有其独特的感觉体验。 图5:异彩纷呈的花花世界 备注:本博文的文字内容主要参考了以色列著名科普作家 Daniel Chamovitz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编译而成。文字部分已被《科学画报》采纳,刊登于2012年第12期的《自然奥秘》专栏。 Daniel Chamovitz: the director of the Manna Center for Plant Biosciences at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His new book is What a Plant Knows (Oneworld Publications/Scientific American/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另:为给部分对植物感兴趣的朋友更多信息,现将主要参考文献列入其下。 主要参考文献: Chamovitz D. 2012. Rooted in Sensation: Taste. New Scientist . 215 (2879 ): 37. Chamovitz D. 2012. Rooted in Sensation: Sight. New Scientist . 215 (2879 ): 35. Chamovitz D. 2012. Rooted in Sensation: Hearing. New Scientist . 215 (2879 ): 37. Chamovitz D. 2012. Rooted in Sensation: Smell. New Scientist . 215 (2879 ): 36. Chamovitz D. 2012. Rooted in Sensation: Taste. New Scientist . 215 (2879 ): 37. Gagliano, Monica; Mancuso, Stefano; Robert, Daniel. 2012. Towards understanding plant bioacoustic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7(6) 323 - 325. Gen-ichiro Arimura, Kenji Matsui, and Junji Takabayashi. 2009. Chemical and Molecular Ecology of 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 Proximate Factors and Their Ultimate Functions. Plant Cell Physiology. 50(5): 911-923 Falik O, Mordoch Y, Quansah L, Fait A, Novoplansky A. 2011. Rumor Has It…: Relay Communication of Stress Cues in Plants. PLoS ONE 6(11): e23625. Hines P. J., Sweet Smell of Communication.2006.ScienceSTKE. tw342. Pennisi E. 2006. Parasitic Weed Uses Chemical Cues to Find Host Plant. Science. 313 (5795):1867. Runyon J. B., Mescher M. C., De Moraes C. M. 2006. Volatile chemical cues guide host location and host selection by parasitic plants. Science. 313: 1964-1967. Runyon JB, Mescher MC, De Moraes CM. 2008. Parasitism by Cuscuta pentagona attenuates host plant defenses against insect herbivores. Plant Physiology.146: 987-995.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21078 次阅读|66 个评论
同样两张CD听起来会不同吗?
luocun 2010-8-12 10:19
做个思考实验:假设有两张音乐CD,一张是另一张的拷贝;同时假设拷贝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所有的0都拷贝成了0,所有的1都拷贝成了1;另外,再排除其他一切非CD因素可能的影响:音量设置、CD播放器马达的质量和时钟的准确度、放大器上电压的稳定性、墙壁对声音的吸收反射性质、听CD的人的心理生理状态、听两张CD的先后顺序等等等等。 在这样(假想)的条件下,某个人(比如所谓的金耳朵)听了这两张CD,说它们听起来不同。这有可能吗?还是说这个人一定是搞错了,要么就是在撒谎? 您认为呢?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107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还是伪科学:跨感官知觉之谜
罗非 2009-12-4 10:01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研究显示皮肤可助听声音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22111121217935.shtm 该新闻援引最近Nature的报道,皮肤可以感受那些耳朵感受不到的振动,并据此来影响人对所听到的声音内容的知觉。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示人在处理听觉信息时,会综合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的信息。 他们还进一步引申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出新型助听器械,帮助那些听力不好的人。 所以,如果一个人耳朵坏掉了,但这种皮肤振动觉功能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特别发达,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没有听觉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环境中的声音信息。 近年有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曾经显示,盲人的视觉皮层其实并没有沉寂;相反,其中的神经细胞非常活跃,广泛参与听觉、触觉,甚至语言、记忆、认知等高级功能。而且盲人的周边听觉能力的确比视觉正常的人更加敏锐。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不需要天生失明才能产生;把正常人进行24小时连续的完全蒙眼,连续一周后,他们的视觉皮层就会出现类似的功能活动。 新的神经投射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结果说明,人的大脑皮层各部对各种感觉传入和高级功能都具有预设好的处理通路。或者说,大脑本来是通用的。目前我们看到的功能划分,只是一种优先使用的结果。 到此,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的科学智慧。千年前的唐代,曾经有一部中国著作,里边提到适当的训练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状态:见闻通临,六根互用。换句话说,所有的感官都可以整合起来使用。为了形成听知觉,所有的其它感官也都可以加入,协助听知觉的形成。这刚好就是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记得多年以前,中国曾经有一股特异功能热。当时,很多人自称能够用耳朵认字,或者用手认字。后来,这些现象一律被打入伪科学之列。 一个现象热了,肯定有很多人造假。但第一个提出这个现象的人,多半可能是真的。就好像只有有了真钞,才会出现伪钞一样。 那么,这第一个能用耳朵帮助认字据说如果完全无光,这些耳朵认字的人就都不灵了,所以,很可能是像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一样,是其它感官辅助视知觉形成,而不是完全不用眼睛的人,或许就是其它感官通往视知觉的途径特别发达的个体。 我们喜欢头脑一热,就蜂拥附和某一权威或者流行观点;同样,我们也喜欢头脑一热,就否定新出现的观点和现象。其实,如果当年大家冷静下来,科学地研究这些现象,而不是当作特异功能来追捧,或者当作伪科学来封杀,或许就能更早地提出见闻通临的观点,发到Nature、Science上,也不用现在再来报道人家的成果了。 如果能够让每个人都在学生阶段获得正确的感知觉功能训练和发展,让大家在成年后都能使用所有感官辅助形成每一种知觉,那么,就不会有当代这么多的近视、老花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其它各种感官障碍类的疾病困扰了。 这不是科学研究应该给支持科研的人类的回报么?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5209 次阅读|4 个评论
“色”专题:音有相,色无形
eloa 2009-7-16 19:46
newgnaw 发表于 2009-07-16 16:30 清晨,一片空旷的原野,略带寒气的地面薄雾轻拢。即将破晓,天色渐渐由蓝转白,景致清晰起来,目力所及,原野尽头是葱茏的森林,旁边还有一条小河。 东方由白转红,太阳就要从地面跃起了, 仿佛只是一瞬间,一条金光冲出了地面,染红天际,但天边的一团乌云又立即将它挡了回去。在云层的狭缝中穿行,阳光时而探出金色的触角,时而收敛,大地上因而有了斑驳的光影,而云团已然染上红晕。 一番较量之后,太阳终于冲破云团探了出来,林木、原野 、河流都有了新生命,整个大地光辉一片。 阳光普照,薄雾消散,新的一天开始了,河水载着金色的阳光,伴着小鸟的鸣唱,奔向远方。 上面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好友易卜生的诗剧《皮尔金特》创作的皮尔金特组曲中的第一首《晨曲》所描绘的场景,金特漂泊到摩纳哥时回想起了家乡的早晨,遂写下这些音符。如果你觉得它不够美,那只能怪我的文字太贫乏。 音乐一开始,清亮孤单的长笛就带来了天色见亮时的清冷气息,而小提琴低低的颤音仿佛薄雾在地面扰动,时而浮现的双簧管给发白的天边抹上了一丝温暖。 突然增大音量提高音高的小提琴拉出回旋音,金色的阳光一泻而下。 其后大提琴低沉的声音遮盖了其他音色,乌云挡住了喷薄的太阳。 在大提琴浑厚的低音之上,双簧管温暖的颜色和小提琴金色的嗓音纠缠在一起,阳光时隐时现,光影交错。 而当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英国管一起拼出各种颜色的合声的时候,太阳洒下光辉,旷野一览无余,乐曲的张力趋于平和, 末尾,提琴的轻微波动,加上长笛的短暂连接音,河流淡出视线。 整幅图景终止于管弦乐合奏的E音,天光大亮。 格里格仿佛画家一般,用旋律勾勒出线条,用合声和配器填满色彩,呈现给我们一副随时间变动的风景画。这其中,重要的颜料就是每种乐器的音色。 仔细分辨,每个乐器发出的乐音都不是单个音高,否则,它们的声音就会扁平得好像拿起电话听见的滴滴声,钢琴和铜管也就没有分别了。 用小提琴拉出一个音符的时候,因为弦的振动叠加,会同时发出若干个高于预期频率的波,好像图上画的这样,声强最大的这个频率就是我们平常唱的哆来咪,实际上是振动中的基音,而在它频率的整数倍频率上,一般会出现多个泛音,泛音的声音强度迅速衰减,未经训练的耳朵经常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不同乐器的发音原理不同,共鸣腔结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泛音结构。好像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声的频谱确定人的身份一样,这样一张频谱图,就成了各种乐器的身份证, 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这样的弦乐器,泛音的衰减很快,波形是在基音之后每一级泛音迅速减弱,把每个波峰的顶点连起来看是一个比较陡的坡;而双簧管、英国管这样的木管乐器,泛音衰减的很慢,把波的顶点连起来看,从基音的陡坡下来后就是很平缓的小坡了;打击乐中的三角铁、铃鼓的低频泛音微弱而高频泛音特别突出。 所有这些频谱经过我们精妙的耳朵,传到饱尝各类感觉的脑子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不需要看频谱仪分析的结果,不需要在脑子里存储频谱图数据库,单是听一听,我们就能分辨出哪个是钢琴,哪个是人声。而且,我们还能听出每个声音的色彩。 泛音衰减快的乐器,听上去给人感觉柔和,声音的穿透力强;而木管乐器这样衰减慢的乐器,音色显得坚硬而有金属质地;高频突出的打击乐常常让人觉得金光四射;中频泛音影响着音乐的清晰度;低频泛音让人感到浑厚和空间感每一种流传下来的乐器,都是用人耳选择的,不同频率泛音完美组合的进化杰作。 所以你看,决定一个音是什么的,是它的振动频率,但,决定它是什么颜色,够不够美,是哪种美的,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清楚的泛音。最近时常在想,决定一个人活得有没有美感的,大概也不是那些在一生中时常能被回忆起的大事件? 扯得远了,还是回来说我们的音色吧。 传世名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家族的制琴家 不单是每种乐器泛音频谱不同,甚至于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的泛音特征。有人做过测试,提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做出来的小提琴拉响后,能排列出15个泛音倍频,它们整齐地逐步下降,而且在人耳最敏感的第8、第9泛音处略有突出,而人耳认为是噪音的超高频衰减的特别快,几乎听不到,所以音色很纯净。 不单是每个乐器有自己的特征谱,甚至一件乐器,在它不同的年龄段,频谱还会有变化,就像刚买来的新琴总有些泛音出不来,用过一段时间后,好像久不唱歌的人把嗓子打开了一样,音色开始渐渐变得柔和。所以,琴不像其他商品,它总是希望你来摸摸,才会越变越漂亮。 好吧,我承认,就算你给我一把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小提琴,一本《梁祝》的谱子,经我手拉出来的,只能是后现代派的木匠协奏曲。 演奏者的手法往往是决定一首乐曲音色的关键因素。所以,当年我学吉他的时候,每天练琴前热身的第一步就是磨爪子,经常是一磨十几分钟,又有事不能练琴了,就这样荒废掉了。磨好了爪子,只是保证音色的第一步,拨弦的时候,爪子放在琴弦上的位置,爪子拨动时指甲的不同位置会造成完全不同的色彩,有时空旷,有时柔软,有时,那就是噪音。还有一些技巧,比如揉弦,会使音色更有感染力,适合抒情的段落。记得老师说过,好的吉他音色,不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是琵琶的理想音色,而应该是汤圆,内心很坚定,但外表要柔和。当然,如果不磨爪子,弹出来的就成了钢丝球。 博克林的画作《死亡岛》,拉赫玛尼诺夫通过它获得灵感写出了同名交响音画 这些手法造成的音色变化,如果深究,总是能找出一些振动变化的依据,但为什么有些让我们觉得曼妙,有些却难以忍受,听者不需要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原因,就能凭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判断。 所以,不要纸上谈兵啦,我们去听音乐吧。 致谢:感谢杨杨提供的各色资料,感谢小庄给了我一个思路。
个人分类: 心理|1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